首页 试论李煜后期词

试论李煜后期词

举报
开通vip

试论李煜后期词试论李煜后期词 惠州学院 HUIZHOU UNIVERSITY 毕 业 论 文,设 计, 中文题目:真我寄愁情,愁情现真我 ——试论李煜后期词 英文题目:The real one fills with worries, worries show real one ——Discussing Li Yu later word 姓 名 李里程 学 号 04011420 专业班级 中文04本(4) 指导教师 张君梅 提交日期 2008年4月28日 教务处制 目 录 引文„„„„„„„„„„„„...

试论李煜后期词
试论李煜后期词 惠州学院 HUIZHOU UNIVERSITY 毕 业 论 文,设 计, 中文题目:真我寄愁情,愁情现真我 ——试论李煜后期词 英文题目:The real one fills with worries, worries show real one ——Discussing Li Yu later word 姓 名 李里程 学 号 04011420 专业班级 中文04本(4) 指导教师 张君梅 提交日期 2008年4月28日 教务处制 目 录 引文„„„„„„„„„„„„„„„„„„„„„„„„„„„„„1 正文„„„„„„„„„„„„„„„„„„„„„„„„„„„„„1 一、 李煜词之情感内涵„„„„„„„„„„„„„„„„„„ 2 二、真我寄愁情,愁情现真我„„„„„„„„„„„„„„„„4 三、李煜深情之表现„„„„„„„„„„„„„„„„„„„„8 结语„„„„„„„„„„„„„„„„„„„„„„„„„„„„„9 致谢„„„„„„„„„„„„„„„„„„„„„„„„„„„„„9 参考文献„„„„„„„„„„„„„„„„„„„„„„„„„„„9 1 真我寄愁情,愁情现真我 ——试论李煜后期词 李里程 广东省惠州学院中文系 516007 指导老师:张君梅讲师 摘 要 李煜词在中国词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其后期词善于表达真我,寄托愁情的特点值得细细研究。本文就李煜后期词的这一特色展开论述,藉此展现李煜词高超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李煜 后期词 真我 愁情 2 The real one fills with worries, worries show real one ——Discussing Li Yu later word LiLicheng Chinese Department, Huizhou Univesity, Huizhou 516007, Guangdong China Instructor: Lecturer Zhang Junmei ABSTRACT Li Yu left a brilli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rms of word in the history ,he was good at self-expression in his late word, which was worth carefully studying on the character of pinning sorrow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states on the character of Li Yu’s late word in order to show superb artistic charm. Keywords Li Yu Late word self sorrow 3 真我寄愁情,愁情现真我 ——试论李煜后期词 中文04本4班 李里程 指导老师:张君梅 职称:讲师 摘要 李煜词在中国词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其后期词善于表达真我,寄托愁情的特点值得细细研究。本文就李煜后期词的这一特色展开论述,藉此展现李煜词高超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李煜 后期词 真我 愁情 Abstract:Li Yu left a brilli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rms of word in the history ,he was good at self-expression in his late word, which was worth carefully studying on the character of pinning sorrow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states on the character of Li Yu’s late word in order to show superb artistic charm. Key Words:Li Yu Late word self sorrow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是中国词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受到历代学人的敬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知令古今多少人为之感动。李煜词现存三十余首,数量不多,但不乏感人之作。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对李煜词颇为 [1]推崇:“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所谓“神秀”是指后主词“不假辞藻之美,不见着力之迹,全以奔放自然之笔写 4 [2]纯真任纵之情,却自然表现有一种俊逸神飞之致”。唐圭璋对李煜词也给予肯定:“自来论南唐二主词者,无不赏其艺术高奇,秀逸绝伦,既超过西蜀《花间》,又为宋人一代开山。尤其后主晚期,自抒真情,直用赋体白描,不用典,不雕琢,血泪凝成,感人至深。”(《南唐二主词汇笺》)唐圭璋点出了李煜后期词在抒发真情,表达自我真实感情上的勇气和过人之处。 一、李煜词之情感内涵 “词作为一种民族文学样式兴起于盛唐时期,从北宋中期到南宋后期,即约公元11世纪60年代至13世纪70年代的两百年间,正是词体文学繁荣兴盛的时 [3]代。”五代十国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时期,后主词同样起到了继承前人,启迪来者的作用。“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4]词到后主手中,便豁然开朗,感人至深,已由“伶工之词”转变为“士大夫之词”。 [5]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性格略显柔弱,喜多愁善感。家庭环境使李煜不能较为深入地接触社会现实,但凭借自己对艺术的喜爱和追求,他还是能将自己的一番真情倾注在词作之中。李煜词倾注的是自我内心真实的感受,而非应景、附和之作,这为词由替人兴叹表情向抒发自我真情实感转变给后人做出了表率。李煜词讲究以情感人,志在抒写词人内心情感。这个特点,在李煜前期词中已略有体现,在其后期词中表露得淋漓尽致。 以开宝八年(公元957年)宋灭南唐为界,李煜词大体分前后两个时期。亡国前,李煜在宫廷里过着奢华、糜烂的帝皇生活。虽然后主这一时期的词作在题材和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半是其帝皇生活的写照,但是其表达的情感却是真实、感人的。李煜前期词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李煜在词作中大量描写了其豪华的宫廷生活。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 肌雪》: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 [6] 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彻。归时休照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此词写的是后主与妃子宫女歌舞宴饮,彻夜狂欢。“明肌雪”,“鱼贯列”,“吹断水云”,“歌遍彻”,准确描写出后妃宫女之美艳、娱乐队伍之庞大、歌声之响彻云霄和欢宴时间之持久。虽写后主的糜烂生活,但纯真任纵,还是给读者比较真切的感受。 5 第二,后主的爱情生活在其词作中也占相当部分。如《菩萨蛮•花明月暗》: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男畔见~ [7] 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在这里,后主以写实的笔调、毫无顾忌地抒写了自己与小周后的幽会偷情的真实场面,是其与爱人婚前偷欢生活的写照。“划”、“步”、“提”,这三个动词准确地写出了情人间幽会准备过程中的小心翼翼。而“颤”字,就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男女偷欢时女子的羞怯和尽情享受爱情的快意。 第三, 抒写离愁别恨的情绪,在后主前期词里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如《清平乐•别来春半》: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 [8] 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此词记载了后主之弟从善入宋不得归之事,后主“触目”生情。词中开篇就写明“触目愁肠断”,印证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真实共同人类情感。“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更是写离愁别恨的名句,以春草作比喻,将无限的忧愁与怀恨写得生动形象,就如春草般向远方无尽延伸。恰如俞平伯所说:“于愁则喻春水,于恨则喻春草,颇似重复,而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长气一句直下,更行更远还生,以短语一波三折,句法之变换,直与春水春草之姿态韵味融成一片。外体物情,内抒心象,岂独妙肖,谓之入神。虽同一无尽,而千里长江,滔滔一往,绵绵芳草,寸接天涯,其所以无尽则不同也。词情调情之吻合,词之至 [9]者也。”此外,李煜前期词作中也反映归隐山林的志趣,主要是后主意志消沉时所做,在篇目上现存并不多。 李煜前期词,无论是描写宫廷、爱情生活,还是表达离愁别恨,其思想性、艺术价值相对而言并不算高。但也在无形中彰显了后主在描写生活、情态和感情时的独具匠心,表达自我感受真实可信,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感染人们。李煜敞开其内心世界,表达自己对自然、爱情和生活等最细致的情绪,丰富了读者的精神世界。与前期词相比,李煜后期词的艺术价值、艺术魅力就显得充满了艺术张力与可探讨性。 李煜在国破家亡之后,被押解到北宋汴京,在那里过着被监视、被羞辱的痛苦生活。对于亲人,他没有能力去保护。“后主妹妹永嘉公主,入宋后,《十国春 6 秋》卷十九说嫁宋供奉官孙某,非。实被太宗觊觎,纳为后宫。太平兴国四年(979 [10]年)夏,太宗攻辽,侍驾以行。宋军败,复为辽景宗所得,有宠,没于北方。”对于爱人,他也没有能力去帮助小周后保全清白与贞洁。“《十国春秋》卷十九载,小周后‘例随命妇入宋宫,为燕乐。进辄数日载出,出必大泣,詈后主,声闻于 ,11,外,后主多宛转避之’”。这两件事情让后主深受侮辱,但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和爱人被凌辱。李煜从自身的不幸境地出发 ,用词作来表达人生的无常、命运的残酷,情感真切,让人为之感动。李煜后期词思想内涵深刻,是词人深深愁思的真实写照。此时,李煜词既说出了词人自己的愁苦,同时也表达了世人心中的愁苦,引起世人的共鸣。真可谓之“士大夫之词”~ 二、真我寄愁情,愁情现真我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12]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李煜正是以其全部血泪,将自己的悲哀真切地表达在后期词上,并巧妙地写出了人类共同的悲哀。作为阶下囚,李煜已是“归为臣虏”,本应该有所收敛,时刻自我节制,控制自己的真实感情。但是,李煜却选择将自己的一番真实的属于自我的感情灌注在词作上,将自己无限的愁情抒发出来;李煜的愁情得以迸发,同时也在抒写愁 [13]情的过程中自然地流露出了真我——“最真切最深挚的自己的心灵感情”。正如 [14]王国维先生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李煜后期词表现出“赤子之心”的深挚,敢于表达真我。后主在词中高唱“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为了释放内心对故国无限的思念。“囚其未被世情所染,不计功利,只说真话不说假话,故有赤子之心者能够放言无忌,裸露本我„„一个词人若是入世过深,并被世情所牵,以世俗之眼现世,以世俗之心写作,那就难免见利忘美,重个人得失之表现而失对人类全体之描写,他就做不成一位爱美求美的词人。李煜身为人君,本是利禄中人,„„他超然世外„„毫无顾忌地倾诉自己的忧愁 [15]与悲伤”。以上这些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李煜后期词具有敢于将“真我”寄托于愁情之中,展现“真我”的艺术创作特色和风格。 李煜后期词有十余首,以宋太祖病死(公元976年)为界限,这十余首词作,又可以分为亡国前期和亡国后期。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冬,宋破南唐都城金陵,后主肉袒而降,在被押解北 7 上的渡口,他回首故国,泪如泉涌,到达汴京后不久当即写下了《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来纪念他的故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 [16]对宫娥。 这首词是李煜刚当俘虏时的生活写照,词中回忆了南唐故国的辉煌祖庙的情景,抒发亡国之恨。“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写出了故国的壮丽河山;“几曾识干戈”表达自己对亡国的深痛反思;“归为臣虏”抒写了俘虏生活的苦闷。初为俘虏,回忆故国往事,沦为阶下囚的苦闷可想而知。但既为阶下囚,似乎应该安分守己,默然地过着“别人赏赐的生活”,而不是沉浸在故国回忆之中,毫无顾忌地抒发自己深痛的亡国之感。此词一出,宋朝的统治者当作何感想,据王铚《默记》载:原南唐大臣徐铉降宋后,官任给事中,一日,太宗命他前往,徐入院见李煜,“后主相持大哭,莫不言,忽长吁叹曰:‘当时悔杀了潘佑、李平~’”后主的这些反应一定会传到宋朝统治者的耳目中的。然而,李后主却仍在其词中毫无保留地表达出内心无限的愁情,显得率真自然,令人为之感动。李煜后期词作这种敢于抒写自我“最真切最深挚的”主观情感的风格,在王国维先生那里得到了首肯——“主观之词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所谓“性情愈真”就是指后主词作中善于表达自己真切及真挚的愁情之魅力。 李煜后期词中属于亡国前期的词作还有《忆江南》两首,其一曰: [17]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此词开篇便是“恨”,可见李煜降宋后,定是悔恨长伴,追忆不止,以至在梦中时常回到“旧时”,“追忆似水年华”。“旧时游上苑”的盛况依然历历在目,那场面可谓浩大繁盛了——“车如流水马如龙”~有关“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典故,据《后汉书?孝庄皇帝纪》记载 “建初二年太后诏曰:吾万乘主,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旁人无香薰之饰,衣但布帛,如是者欲以身率服众也。前过濯龙门,见外家车如流水马如龙,吾亦不谴怒之,但绝其岁用,冀以默愧其心。”马太后身为国母都仅仅是过着衣只暖身、不求华丽的生活;而皇亲国戚却是门前车水马龙、奢侈无度。这怎么能让马太后满意呢,马太后断然采取措施,断绝了这些皇亲国戚的经济来源。及至后主身上,其往日繁华的奢侈生活,在宋朝的统治者看来也一定 8 是很不符合他们要求的。可以想象,后主的俘虏生活必然不会如往昔般了。面对窘困,后主依然大书其往日奢侈的宫廷生活,何其纯真和任性。 《忆江南?多少泪》: [18]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这首词是一首泪词,与上一首哭词相呼应,共同诉说了后主被宋政权囚禁的苦闷。心中的苦闷,使得后主只能“此中日月,只是日夕以泪洗面”。囚禁生活越久,后主心灵上的创伤必然越深,他要诉说的愁苦也会日愈增多。虽然后主也知道“心事莫将和泪说”,但心中的泪水不说出来,“肠断更无疑”。因此,隐约当中,后主的这首泪词还是直率地说出无限的愁情。这是后主词风之使然,“真我”之使然。 李煜后期词作中属于亡国前期并有代表性的就是以上三首,虽仅仅三首,但亦以窥见其后期词具有感情深挚、真切的特点,无限离愁别绪在真我的展现中自然流露。 宋太祖暴毙后,太宗继位,李煜的处境愈加艰难。宋太宗特加封李煜为陇西公,实则变本加厉,对后主的猜忌和监视更加严密。生存环境的巨变使得后主精神上承受了更多的压力,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李煜的词作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达到了巅峰,“李煜”这一名字赫然留在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史上。 亡国后期,李煜在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大概写下了12首词作,篇篇经典,句句留情。下面将选取其中五篇进行探讨。 其一,《子夜歌•人生仇恨何能免》: 人生仇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 [19]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沦为阶下囚,李煜苦知故国难回,对故国的怀念、对家乡的眷恋,都只能在梦中寻找。仇恨何处销,无处可销~无限的愁情,均伴随往事消逝,在现实中无处寻找,只能停留在梦中。满腹愁苦,欲说不能。含着泪水,后主还是大胆抒写,将怀念故国的真情寄托在梦中。虽然此时后主已经意识到生命受到了巨大威胁,但他的词作还是大胆地将后主无限的愁苦表达了出来,体现了后主词作中“真我”这一特色。 其二,《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9 [20]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此词凄婉异常,细读便催人泪下。词中蕴含的离愁别恨,像匆匆凋谢的林花令人黯然泪下,像长长东逝水无穷无尽。由于受到宋帝的监视和喝斥,李煜不敢在词中直抒胸臆,却通过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其“最深挚和真切的自我感情”(对故人、故乡和故国无限的怀念)抒写了出来。虽然没有直抒情感,但李煜后期词善于描写愁情,工于表现“真我”这一特色足以让读者深受感染。“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说出了人生常理,美好的东西往往容易逝去,总让人无从追赶,时间实在太快,太匆忙。叶嘉莹先生评此句说:“人家写的不是外表,人家写的是那一份内心 ,21,的真挚的感动。”也就是那一份“真我”~“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是一个真理,即:人生如同东逝的长江水,流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此句已将个人愁恨升华为所有人的感受~此中抒发的情感,就犹如向一池春水投下一颗小石便能引起无数的水波,不断地向外延伸,直至无限。如不是真我的使然,如不是无限愁情的使然,哪来如此深刻的感受, 其三,《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 ,22,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花庵词选》于调名下注云:“此词最凄婉,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无言独上西楼”起句,俞平伯评说:“已摄尽凄婉的神情”。“月如钩”,象征后主凄凉悲痛之心情。一个“锁”字,既是虚写,也是实写。后主为人阶下囚,不正像一棵孤独、寂寞的梧桐树被牢牢地“锁”在深院之中吗,“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刘永济《词论》评价说:“纯作情语,比托情景中为难工也。此类佳者,如李后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非至情不能道出,辞虽朴质亦不伤雅。”犹如太白诗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由此可知,李后主满腹愁情的怎么也剪不断,理不清的。后主在此大胆流露真情,正是其囚徒生活所致,也是其追求“真我”、展现“愁情”之词风使然。在此词中,李后主抒写愁情的功力已达到鬼斧神工的高度了,令人叹为观止。 其四,《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 ,23,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0 宋太宗对李煜是从来都不放心的,欲杀之心早已有之,这首词正好给了宋太宗毒死李煜的机会。此词乃后主的绝命词。“郁郁不乐,见于词语”恰好印证了李煜后期词具有承载愁情,表露真我的艺术特点。李煜沦为阶下囚,被监视和猜忌,生命遭受严重威胁,这些都对他的身心备受折磨。离愁别恨、故国哀思和国破家亡等等无处诉说,后主虽感受到了身边的危险,但亦忍不住要将自己内心最真挚和真切的愁情表达出来。“春花秋月何时了”,仰天长问~年年有春花,月月有明月,何时才能消解,这些恰似后主的囚徒生活,除了逝去,否则将不会有完了~虽说往事不堪回首,但“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的愁思由然而出~后主猜想“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及至最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满腔的愁苦,犹如无穷无尽的江水浩浩东流。至此,后主词已达到“鬼斧神工”的境界,大有“天然去雕饰”之妙。陈郁《藏一话腴》说:“太白曰: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江南李主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略加融点,已觉精彩。至寇莱公则谓:柔情不断如春水。”“李后主的特色,是以他的锐感深情,以他的最敏锐最深挚的心灵与感情的那种最深切的感受向外包举 ,24,的,是以他自己一个人的破国亡家的悲哀包括了我们古今人类共同的悲哀。”的确,后主这一时期的词作寄托了其无限的愁情,表达“真我”是其本色。 其五,《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 ,25,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在这里李煜抒写了深深的故国之思和失国之恨。春意无限,帘外雨不停地下。故作欢乐,但梦醒后才知自己离乡万里,自己只不过是他乡之客。独自遥想故国万里江山,恐怕再也没有见面的时候了。落花流水,美好的回忆只能到天上仙宫去寻找了。此时,后主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即将伴随落花流水仙去,幽怨的情绪已不那么浓烈,而是坦然面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乃千古名句,“天上人间”写出诗人遇际之迥异和急骤。“水流”、“花落”、“春去”足显绝望之烈、悲痛之剧,写宇宙人生之悲剧。后主将其满腔的愁情,以最深挚最真切的内心感情表达在其绝笔词之中,感情悲怆至极。 王国维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李煜后期词首首、句句都在抒写着李煜“最真切最深挚的自己的心灵感情”——真我,是其离愁别恨的倾诉。 11 亦即:真我寄愁情,愁情现真我。“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等传颂千古的感人之作,道出了知音人心中那一份真切深挚的情感。 三、李煜深情之表现 李煜词感情深厚,此特色在其后期词中尤为明显。后主通过高超的艺术表现方法,将真我巧妙地诉诸笔端,寄托了其无限的愁情。 第一,直抒胸臆使李煜后期词的真我之情喷薄而出。 李煜常在其词作中直抒胸臆,不事寄托,直接抒写性灵,感情一注而下,毫无遮掩。“心事莫将和泪说,风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在这里后主明用“泪”字倾哀,以“肠断”示痛,其内心的悔恨、怨愤被勾勒得鲜明、生动,情感流露自然而流畅。故俞平伯曰:“词中性情,每以景寓之,独后主每直抒心胸,一空依 ,26,傍,当非有所谢短,亦非有所不屑,乃缘哀情切至,忍俊不禁耳。”后主他乡被囚,感怀国破家亡,唯有将内心的一片深切愁情直抒于词中,真乃“哀情切至,忍俊不禁”。 第二,白描乃是李煜后期词表情之法。 李煜能于朴实无华之中体现匠心,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描写生活中深挚、真切的自我真感受。后主前期词作,虽是描写儿女私情,却不顾帝王的尊严而无所隐讳。如,“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叫君恣意怜”。而其晚期作品,多为其感伤、沉痛之作,独不思其身为囚虏,敢于流露怨愤,不避耳目,一番真情非不释放而不快,彰显出一种勇于抒写自己真实情感的可敬词风。如,“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朴素之语言,却能反映词人真切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深刻的精神面貌。俞平伯评曰:“词调情趣之吻合,词之至者也。后主之词,此二者为不可分之完整。其本原悉出于自然,不假勉强。夫勉强而求合,岂有所谓不可分之完整 ,27,耶,是以知其必出于自然也。”说明后主之词发自肺腑,不着雕饰、修辞,一首词当即一腔真情。 第三,比喻使李煜后期词的愁情具体化、形象化。 李煜降宋后的愁恨之作最为人所传颂,这些词作通过真实、生动的形象来表 12 达愁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无限的愁情,通过比喻的手法,以具体的形象表达出来,感情形象而真挚。虽说后主词所选的喻象系身边日常所见之物,却能产生神奇的艺术效果,化抽象的愁情为具体、形象之物。 李煜后期词通过直抒胸臆、白描和形象比喻等高超的表现手法,将自己满腔的愁闷、困苦之情抒发出来,在字里行间便流出后主敢于表达自己真实感情的创作勇气,真我的抒写自然流畅、喷薄而出。 李煜的词作开“士大夫词”之先河,注重将个人的真实感情融入词中,词人感情的倾注是直接、喷发式的,全然不顾个人所处环境。这种率真自然,敢于表现真我,并通过愁情来抒发真我的词风,在李煜前、后期中都有体现,其后期此特点尤为明显。李煜在词学的发展史上做出了很大贡献,其词作值得后人广为传颂,其词中敢于表达真我、寄托真我的艺术勇气更值得世人广为学习和借鉴。李煜不愧为词中“词中之帝”。 致谢 学生李里程衷心感谢张君梅老师专心致志的指导,同时也向惠州学院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P5。 [2]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P381。 [3]谢桃枋.中国词学史,M,.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P1。 ,4,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P5。 ,5,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P5。 [6]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32。 [7] 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34。 [8] 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43。 [9] 俞平伯.论诗词曲杂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P524。 13 [10]黄昭寅 张士献. 唐宋词史论稿,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P96。 ,11,黄昭寅 张士献. 唐宋词史论稿,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P97。 ,12,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P6。 [13]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P161。 ,14,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P5。 [15]刘锋杰 章池.人间词话百年解评,M,.安徽:黄山出版社,2002年.P90。 ,16,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52。 ,17,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57。 ,18,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59。 ,19,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66。 ,20,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68。 ,21,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P164。 ,22,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73。 ,23,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83。 ,24,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P179。 ,25,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70。 [26]俞平伯.读词偶得•清真词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2月.P38。 [27]俞平伯.读词偶得•清真词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2月.P58。 14 15
本文档为【试论李煜后期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5416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20
浏览量: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