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蒋孔阳美学思想中人主体性研究

蒋孔阳美学思想中人主体性研究

举报
开通vip

蒋孔阳美学思想中人主体性研究蒋孔阳美学思想中人主体性研究 安徽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蒋孔阳美学思想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姓名:徐宁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美学 指导教师:宛小平 2010-05 1 摘 要 蒋孔阳的美学研究历经六十载,他的美学思想在实践美学发展的大背景下 展开,在理论根源,原则问题上近于李泽厚,在研究方法上,则更接近于朱光 潜。本文由蒋孔阳美学思想的渊源起笔,展现他 “实践论— — 创造论— — 人生 论”这一动态立体结构,并在此框架的基础上研究他的美学体系中个体的主体 性。 蒋孔阳的美学体系以人对...

蒋孔阳美学思想中人主体性研究
蒋孔阳美学思想中人主体性研究 安徽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蒋孔阳美学思想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姓名:徐宁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美学 指导教师:宛小平 2010-05 1 摘 要 蒋孔阳的美学研究历经六十载,他的美学思想在实践美学发展的大背景下 展开,在理论根源,原则问题上近于李泽厚,在研究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上,则更接近于朱光 潜。本文由蒋孔阳美学思想的渊源起笔,展现他 “实践论— — 创造论— — 人生 论”这一动态立体结构,并在此框架的基础上研究他的美学体系中个体的主体 性。 蒋孔阳的美学体系以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强调了美学 研究应当以审美关系为出发点,进而研究人类全部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坚 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体论的立场。蒋孔阳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角度突出了 “关系”的特点,强调只有人才能和现实发生关系并且只有人才能意识到关系的 存在,他所认识的审美关系中,对象必须要在审美关系中依存于主体从而获得 审美意义,蒋孔阳的美学思想自始便围绕着人和人的主体性展开。 蒋先生在他的实践观点美学中,对于审美客体,审美主体,以及审美关系 的建立,包括美感的诞生等美学问题的把握,无不从实践的观点出发。蒋先生 紧紧抓住了人类劳动实践的基本特点— — 自觉与自由,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审美 对象与审美主体,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形成问题。对于美的特征的规定,蒋孔 阳认为形象性强调了审美主体人对于客体的感性形象的把握,社会性强调了美 是人类社会的属性,感染性突出了从审美主体的情感角度以及心理学立场去规 定美的本质,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则将对象化的过程与以人为主体的劳动 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作为劳动实践的主体,必然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 象化的主体。 劳动创造了美,自然美也是劳动创造的。在美的创造中,蒋先生注重实践 主体的主客观统一作为美的创作的独特方式。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蒋先生在 “多层累”说的理解中立足于主体审美感受的角度,强调了美是人类历史的文化 传统,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全部遗产的积累;另一方面,在“突创”说中,他 又基于质量互变规律,揭示出主体在美的突然创造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是 “世界的美 ”,美是以主体为核心的社会现象,就这一点蒋先生一方面强调了只 有自由的人才能有美,另一方面强调了美是作为社会的人才具有的社会现象。 蒋孔阳将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他认为艺术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 I 2 系的集中体现,只有人才能欣赏和创造艺术,并通过艺术审美成为真正意义上 的人,艺术必须是美的,艺术美是美的最充分和集中的体现。他认为审美教育 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审美教育是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转移的途径。审美 教育提高了人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从而实现了将生理的兴奋与快感升华 为心理的恬适和愉悦,从个别的细节上升到普遍的旨趣,从功利性的占有和享 受,转移到超功利性的旷达和赏玩。其中艺术美对培养人,提高人的心理气质 和精神面貌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艺术具有审美教育作用,这就使得 我们的艺术家不仅要为了塑造艺术形象而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精神,还需要增 强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教育人们在积极的人生态度当中,培养健康的 思想感情,高水平的文化修养,追求高尚而又独特的精神境界。 在蒋孔阳主体性美学思想中,美学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领域,更是一个探索 以人类发展为主题的心灵世界,追寻以人生价值为导向的精神归宿,对于主体 性的重视和强调,关系到他对于人生的根本,人类和文化发展的前景的思考。 本文对于蒋孔阳人生论美学思想的考察,强调从主体的角度看待美学于人生的 意义,把审美的创造视作人类自我提升的力量,呼唤当代人的主体意识和社会 责任感,充分彰显出重建人类精神家园和再现高贵人性的主张。 关键词 蒋孔阳;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主体性 II 3 Abstract Jiang Kongyang?s research on aesthetics was lasting for a period of 60 years, and his aesthetics expanded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al aesthet- ics. He is close to Li Zehou on the problem of theoretical origin and principle, while in proximity to Zhu Guangqian on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 article begin with the origin of Jiang Kongyang?s aesthetics, reveals his dynamic three-dimensional struc- ture of „On practice-Creationism- Life Theory?, and researches the individual subjec- tivity of his aesthetic system. Jiang Kongyang?s aesthetic system takes the aesthetic relation between man and re- ality as a srarting point, emphasizes the aesthetic relation shoule be taked as the start- ing point, and then research all the aesthetic phenomenon and aesthetic activity. He rsists the position of Marx?s practical ontology. Jiang Kongyang highlights the fea- pe ture of the?relationship?from the view of the distinguished from human and animal, stresses that only people who can have relationship and realize the existence of rela- tionship with reality. In the aesthetic relationship recognized by him, objects must depend on subjects in the aesthetic relationship to gain aesthetic significance. Jiang Kongyang?s aesthetics expands around the human and human subjectivity from the initial. Mr. Jiang?s mastery of the aesthetic object, aesthetic subjec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esthetic relationship, including the birth of aesthetic of aesthetic issues are all from the point of practical view. Mr. Jiang firmly grasp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labor practice- consciousness and freedom, and investigates the formation of the aesthetic objects, aesthetic subjects , and human nature. Concerning the provision of the feature of beauty, Jiang Kongyang thinks the figurativeness emphasized the aesthetic subject?s grasp of perceptual image of the aesthetic objects; the sociality emphasized that beauty is the properties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infectivity High- lighted the emotion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esthetic subject and the psychologi- cal approach to the nature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beauty. The objectification of the human nature closely linked the process of objectification to the human-subject labor practice. People as the subject of labor practice, is inevitable as the subject of the ob- jectification of the human nature. Labor creates the beauty, and natural Beauty is also created by labor. In the creation of the beauty, Mr. Jiang focus the unity of subject and object of the main body of prac- III 4 tice as the unique way of beauty creation. On this basis, on the one hand, in the under- standing of „Cumulative?, Mr. Jiang bases on the point of the experience of aesthetic subject, and stresses the beauty is the accumulation of human history, cultural tradi- tions, all of society'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heritage;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sudden emergence?, Mr. Jiang reveals the the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of the subject in the sudden creation of the beauty based on the law of mutual change of quality and qua n- tity. Humen is „the beauty of the world?, and beauty is the social phenomenon with the core of subject. Mr. Jiang stressed that only free people can have the beauty, on the other hand stressed the beauty as a society phenomenon whith belongs to the commu- nity people. Jiang Kongyang takes art as the main target of aesthetics, and he believes that art is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aesth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reality. Only people who can appreciate and create art, and to be a real person through the aesthetic. Art must be beautiful, and artistic beauty is the most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beauty. He believes that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s to culture people,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is the transfer channels of humans psychological tem- perament and mental outlook, which art play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role. It is pre- cisely because art has the rol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which Requires our artists to create artistic images not only to strive to improve their own personality, also need to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Ed ucating people to culture a healthy thoughts and feelings, a high level of cultural training, the pursuit of noble and unique spiritual realm in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In Jiang Kongyang?s subjective aesthetics, aesthetics is not just an academic, but also the spiritual world with theme of exploring the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spiritual home to pursue the value of life-oriented.The emphasis and importance of subjective, related to his cerebration for the life of fundamental, and the prospects of human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study of Jiang Kongyang?s life on aesthetics in this article, emphasize the subject point of view from the aesthetic to the meaning of life, take the aesthetic creation as the force of human self- improvement, calls for the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contemporary human, to fully demo n- strate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human spirit home and reproduce the idea of human dignity. Key words Jiang kongyang; Aesthetic Subject; aesthetic Object; Subjective IV 5 I 6 引 言 引 言 自对《蒋孔阳全集》的研读开始,笔者逐渐了解到他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论为基础,以创造论为核心,以人生论为目标的美学新论,他的美学思想是博 大精深的。在参阅了相关研究文献之后,逐渐对他的人生论美学思想产生浓厚 的兴趣,尤其是在读到郑元者的《美的探寻与人生觉醒——蒋孔阳人生论美学 思想述评》之后,大受启发。“蒋孔阳从自己的审美人生观出发,把作为人类 社会文明现象之一的„美?奠基在„人生?与„创造?的相位加以探寻。” “美只能驻守在人生相与创造相之间,并由此显现出美的问题与人及其创造活 动的血缘般关系”。由此可见强调主体性是蒋孔阳美学思想的一大特色。 本文的思路由“美是以主体为核心的社会现象”开启,为了探讨蒋孔阳美 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问题,首先由蒋孔阳美学体系的动态构成入手, 张玉能在论文《蒋孔阳美学体系的动态立体构成》中认为从动态构成看,蒋孔 阳的美学体系是实践论、创造论、人生论的立体超稳态结构:蒋孔阳先生从 40 年代起步,50~60 年代参与美学大讨论,80 年代构建美学体系,90 年代总结了 自己的美学思想,经历了 20 世纪后半世纪的历史风云,在美学上不断发扬、扬 弃、自我超越,形成了一个“实践论美学——创造论美学——人生论美学”的 立体发展结构。本文由蒋孔阳美学思想的渊源起笔探讨这一动态立体超稳态结 构的存在依据,并在以此为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求索。 把蒋孔阳的实践美学思想放在中国美学史上意义重大的美学大讨论的背景 下去认识与把握。历史上没有一个美学家的思想是孤立的,他的思想体系的构 成必然或多或少会受到时代的影响,包括社会背景与人文背景,本文便将蒋孔 阳的美学思想放在整体的,宏观的近代中国美学思想史中的实践美学主题中进 行研究。同时,对于蒋孔阳的美学思想,仅仅着眼于他的原著是不够的,正是 因为他的美学思想产生于一个宏大的美学大讨论的背景之下,我们就不能忽略 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蒋孔阳美学思想的影响,尤其注重他与美学大家朱光潜与 李泽厚的实践观美学思想的比较。此外,蒋孔阳作为实践美学的总结者,在我 国近现代美学史上有着深刻的意义,对美学的发展与美学体系的完善作出了卓 越的贡献,基于此,美学界对他的研究文献也是本文写作的重要参考资料之 一。 1 7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以往的学术研究多数围绕着蒋孔阳美学思想体系的一个领域,如实践观, 创造论,人生论或者是他的比较美学和文学批评领域,少见专门针对蒋孔阳美 学思想的动态结构下的主体性研究,这也是笔者论文研究的创新所在。 2 8 第一章 生平与学术背景、理论渊源 第一章 生平与学术背景、理论渊源 第一节 生平简介 蒋孔阳(1923-1999),四川万县人,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蒋孔阳一生致 力于美学研究,并以为社会主义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为毕生的心愿。 蒋孔阳家境不算贫穷,但却生活在一个闭塞、古朴的乡村,他自七岁起进分水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读书,至 1941 年,十八岁的蒋孔阳完成了高中学业,并考取当时的伪中央 政治学校经济系,他于课外时间大量阅读文史哲方面的书籍,并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1942 年他开始接触宗白华的文章,在阅读中深受启发,并受到了极大鼓 励,美学之门自此便在蒋孔阳面前打开了。其间,他也对人物传记颇感兴趣。 他在不断阅读的同时也会偶发创作之灵感,写作过一些诗与散文,还有一些相 关的阅读感言,并开始在报刊上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文章。 1946 年蒋孔阳于政校毕业,被分配到江苏镇江中国农民银行,然而蒋孔阳 对银行的工作感到索然无味,其间,他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请了三个月长假 离开银行住到中央大学学生宿舍,这段时间,他不仅听宗白华先生上课,还接 触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文艺心理学》等美学著作,这对他后来的美学 之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他还将一些长期积累与思索的成果写成文章, 如《人生与宗教》、《我看陶渊明》等,逐渐开始打开一个全新领域的大门。 1948 年蒋孔阳彻底辞去了银行的工作,奔赴上海,应著名学者林同济先生 之邀,进海光图书馆做编译。海光图书馆的大量藏书为蒋孔阳拓宽知识面提供 了良好的条件,其间,他对西方文学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解放后,顺应当 时学习苏联的热潮,蒋孔阳翻译了库尼兹的《苏联文学史》,更名为《从文艺 看苏联》,自此他便爱上了苏联小说,不断阅读,不停编译,坚持创作,蒋孔 阳在兴趣的指引之下正式迈入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领域。 1951 年蒋孔阳被复旦大学中文系聘为讲师,教授文学引论、写作、中国现 代文学作品选读、文艺学等方面的课程。从教期间,蒋孔阳写作了《文学基本 知识》、《论文学艺术的特征》等书并出版,这是对我们文艺理论研究工作的 一大贡献,然而在当时,他却因此而受到了巨大的批判和打击,自此也暂别了 文艺理论相关课程,并从 1961 年开始开西方美学课程,1962 年开美学课程, 结合教学,蒋孔阳写作了《康德的美学思想》、《歌德论自然与艺术的关系》 3 9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等文,又于 1964 年编写了《德国古典美学》。可见,蒋孔阳因为备受批判而结 束了文艺理论教学工作,却同时在美学研究方面颇有收获,可谓因祸得福。 蒋孔阳自五十年代起便积极投入到美学大讨论之中,凭借着他广阔的知识 面和理论联系实践的作风,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美学见解。即使是经历了“文化 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蹲过“牛棚”,并屡次被隔离审查,也并没有减弱他投 身学术的热情。1975 年他回到教研组便开始研究先秦音乐美学思想。1977 年参 编《文学概论》,写作《典型、典型化、典型环境》一文。1978 年到 1988 年 是蒋孔阳从事美学研究和写作的最佳时期,写作了《形象思维与艺术构思》、 《评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思想》等文章,《美和美的创造》论文集也 是这一时期出版的。1989 年至 1999 年,这是蒋孔阳人生的最后十年,也是他 对自己的美学思想的总结时期。这最后的十年,蒋孔阳出版了专著《美学新 论》和《文艺与人生》,论文集《美在创造中》、《美的规律》。其中《美学 新论》是对蒋孔阳美学思想的系统总结。 终其一生,蒋孔阳作为一个非常忠实的美的探寻者,在他崇尚美、欣赏美 和创造美的人生岁月里,不论顺境逆境,总是以一种宽容豁达的心境面对人 生,面对学术,始终秉持着学者的斯文与学术的尊严,他对美学的贡献也将为 后世学者永远铭记。 第二节 美学思想发展的时代契机和理论渊源 20 世纪的中国现代美学,由于自世纪之初便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以 及时代精神的影响,使得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特点都有 别于中国古代美学。它肇始于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对西方美学思想的引 进,倡导以及初步的系统性研究,发展于 “五四”以后。鲁迅以《摩罗诗力说》 一书介绍的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美学思想,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中国的封建 美学思想,与此同时,朱光潜也投身于西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美学的介绍和引 进。西方文化的影响拓宽了美学界对于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工作,美学工作者 们一部分在新进的思维方法与理论观点的指导下,对中国传统美学整理与研 究,另一部分着眼于中西美学的比较与研究,这也是自西方美学引进之后,国 内美学界对于中国传统美学所采取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和方式。 4 10 第一章 生平与学术背景、理论渊源 纵观 20 世纪中国现代美学的成长和发展,对于美学思想而言,最澎湃和壮 阔的必及其中两个时期:即 1956 年美学思想大讨论和 80 年代的“美学热”。甚 至有学者认为我国当代美学发展实际上就分为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两大时期。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美学领域的中国化进程中,五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具 有特殊的意义,彼时,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合法地位的确定以及毛泽东 《实践论》,《矛盾论》在思想、文化、政治领域的深刻影响,实践概念也获 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并且取得了主导地位。 实践美学便是在五十年代的学术争鸣中崛起并发展起来,以其深厚的马克 思主义哲学根基在与客观论,主观论以及主客观统一论的辩驳中逐渐展现出理 论和实际的优势并占据着美学界的主流思想领域。回望历史,我们可以说五十 年代的美学大讨论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现象,因为从当时的文化环境来 看,它顺应了 1956 年中共中央提出并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 针,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时代政治的干扰,在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中和新时 期马克思主义文化语境下,美学思想的发展也随着权威思想与学术话语的发展 而逐步深刻,一度冲破了学术界沉闷的思想氛围,实现了文化界百家争鸣的活 跃气氛。 如果说实践美学崛起于五十年代,那么八十年代的 “美学热 ”便是它的发展 成熟期。 自五十年代李泽厚以朱光潜的“唯心主义美学”和蔡仪的“机械唯物主义美学” 为批判对象并于美学界引入实践观念以后,美与美感在李泽厚那里便被界定为 人类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美既是客观的,也具有社会性,李泽厚也开始了从 社会实践的角度去解答美学问题的新思路。然而,由于他将美学仍囿于认识论 领域,简单机械地用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解释美与美感的关系,将审美活动视 为实践活动,也无法解答审美活动中的内在矛盾,使得他的理论在朱光潜等人 的批判中无法自圆其说,这也不能不说是实践美学在五十年代发展中的局限 性。到了八十年代,一方面,经济建设营造了社会繁荣的景象,社会文化随着 “四人帮”的垮台而蓬勃发展,各界纷纷响应党中央提出的现代化建设目标,一 时百废俱兴,社会环境欣欣向荣。另一方面,思想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讨论开辟了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道路,此外,在政策上,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政策尤其为美学的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美学 5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工作者们开始大量译介西方著作,引进西方美学思想,也拓展了美学大讨论的 思维模式,在美学界掀起了包括《手稿》热,方法论热,心理学热,应用美学 热在内的美学热潮。这一时期的美学热潮相比五十年代美学大讨论,规模更 大,范围更广,美学专著种类巨增,译著更是层出不穷,所讨论的美学问题也 不再局限于美的本质,而是扩大到美感经验,审美范畴,以及中国美学史,西 方美学史,应用美学,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等方面。从而使我国美学研究达到了 前所未有的高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践美学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以及人 道主义思想的复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便是继美学大讨论之后的第二次美 学研究热潮,即“美学热”。 实践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思想一次深度意义上的新生与变革,标志着马克 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新发展,它深入到本体论层面解决美的本质问题,并把实 践的观点运用于美学研究的各个范畴、领域甚至理论架构中。尽管实践美学因 其本身存在着一些理论缺陷而使其在 20 世纪 90 年代成为美学界的“公敌”,我 们也不得不承认它在现代美学史的发展中,尤其就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而 言,实践美学是现当代中国美学界最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学说。 蒋孔阳先生从四十年代起步涉足美学理论思考和研究领域,他参与了五十 年代美学界的学术大讨论,其间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发表了《论美是一种社会 现象》等数篇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影响的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哲学依 据,逐步构建着他的实践论美学观。八十年代,他投身于美学热潮中并构建起 自己的美学体系,进入他的美学创作最佳时期,并在这一时期提出了著名的论 题— — “美在创造中”,发表了《美和美的创造》论文集等学术著作。蒋孔阳先 生正是在中国现代美学发展史上的这两大时期的洗礼中成熟并发展起来的,并 最终于九十年代总结了自己的美学思想。他经历了二十世纪后半世纪,实践美 学自萌芽到发展至日趋成熟的历程。实践美学的崛起与发展不仅对于我国当代 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蒋孔阳的美学思想构建营造了特定的理论氛 围。实践美学以其对主体性和人的自由的高扬为蒋孔阳的实践论— — 创造论— — 人生论美学思想结构的思想内涵以及理论旨归提供了依据。 纵观史上的美学大讨论,实践美学是在反对机械反映论美学和 1949 年以前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的特殊背景下展开,实践派美学不再满足于停留在认识论层 面讨论问题,而是凭借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 — 哲学手稿》提供的人与自 6 第一章 生平与学术背景、理论渊源 然通过实践的双向对象化的辨证发展来探讨美的起源和本质问题。美学论证 中,人们围绕的问题不外乎美在主观,美在客观,还是主客观的统一。如果美 是主观的,它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如果美是社会的,那么审美主体在其中的 作用又如何,围绕着这些问题,蔡仪、李泽厚、朱光潜,各自作为一个方面的 代表,依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看法而彼此分出了疆域,蒋孔阳、周来祥、高尔 泰、宗白华等人也纷纷在此时发表了自己就美学问题的不同看法与见解。蒋孔 阳的美学思想,基于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人文环境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往往容易被认作是李泽厚的拥趸,然而,真正研读和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蒋先生的学术著作之 后,我们认为,蒋孔阳的美学在理论根源,原则(如美是客观、社会的,美源 于劳动实践等这一类命题)问题上是靠近于李泽厚,并契合于马克思主义原理 的,然而在研究方法上,蒋孔阳和李泽厚有很大的差别,这突出地表现在对于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以及对于审美关系的把握上。如果我 们比较一下蒋孔阳和李泽厚各自关于美的概念,我们就能够看出二者的明显区 别。蒋先生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此美的实质就是在对象中实现 了人的本质力量,他就人的本质力量的理解,抓住了人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两个方面,并且更加看重人的思想、感情等方面的精神力量。他强调了人的主 体力量必须在征服对象的过程中使得客观对象服从于主体,从而使人的主体力 量获得自由。就这一问题的看法,李泽厚则不同,他在对蔡仪的客观自然说和 朱光潜的主客观统一说的批判中,认为自然本身并不美,自然的社会性属性是 自然美的根源,美的本质是现实对实践的肯定,只要实践的前提基础与实践相 一致,实践对于人而言就是美的。李泽厚强调这些都是与人无关的,他认为美 的社会性依存于人类社会而客观存在,并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情趣。即, 是劳动创造了美,美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由此可见,在李泽厚那里,主 体的精神力量和精神自由是不被重视和强调的。 蒋先生将人的本质力量这一概念理解为包含着思想、感情这类意识形态的 因素,他对于意识自由的充分肯定,可以说在理路上更接近于朱光潜。蒋先生 强调了美对于欣赏主体的依存性,即认为美只能存在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中,离开了美,便无所谓审美的人,同样离开了审美的人,也就不再有美。蒋 先生的这一观点很明显已经渐渐偏离了李泽厚,与朱光潜靠得更近了。朱光潜 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思考的基础上,为实践美学开启了全新的维度。他从 7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艺术和审美的实际出发,通过审美实践的坚守以及对《1844 年经济学— — 哲学 手稿》的阐释,为维护审美主体的地位而苦苦挣扎。他基于艺术创作和欣赏的 实际对于个体主体性的强调,对客观论美学是个纠正,这一点在蒋孔阳的美学 思想中得到了发挥。另外,朱光潜在论述生产劳动和艺术实践的一致性中,认 为劳动创造和艺术创造的原则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基本感受就是主 体认识到对象是自己的作品,见到了自己作为社会的人的本质力量,因而感到 喜悦和快慰,这一点和蒋孔阳关于美感的诞生的理论是一致的。 此外,朱光潜先生在他的美学文集中对于文艺的看法是:文艺需要在现实 ”上进行“创造性劳动”,从而产生产品,这个产品是原料加上创 这块“原料 造性劳动的结果,不同于原料本身。因此,艺术反映着客观世界,但是并非客 观世界不折不扣的翻版。同时,文艺的功用不只是要反映世界,还要改变世 界。他认为文艺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自身。朱光潜从生产的角度将 美看做一种主体的动态的实现,打破了传统实践美学从认识论角度将美视作在 静态中的欣赏。于是,我们可以说,在朱光潜那里,美是生成的,创造性的, 个体对于美的形成具有主体性的作用,他的这一思想后来被蒋孔阳吸收并发展 为他的创造论美学。不仅如此,蒋孔阳先生还从德国古典美学中吸取思想养 料。康德说过美不对上帝,也不对动物,美只对于人而言。就此研究,他还写 下了巨著《德国古典美学》。 朱光潜的实践美学思想给蒋孔阳带来很大的启发,正如章辉在为实践美学 划分历史谱系的时候,从理论指向和精神气质上将实践美学的传承与发展分为 两支:李泽厚— — 刘纲纪— — 张玉能;朱光潜— — 周来祥— — 蒋孔阳。我们且 不去评价章辉这样的划分方式和科学性,单就这一思想趋势,我们至少可以肯 定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对蒋孔阳创建自己的美学体系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三节 美学思想的动态构成 蒋孔阳致力于美学研究近 60 载,在他写就的专著、译著、论文集中,数 1993 年出版的《美学新论》为他的美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美学新论》 中,就美论的思考和阐述而言,他历数并总结了中外美学史上诸如美与形式, 美与愉快,美与完满,美与理念,美与关系,美与生活,美与距离,美与移 8 第一章 生平与学术背景、理论渊源 情,美与无意识等,各种关于美的观点,并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这些观点的合 理性,也指出了这些观点并非普遍真理的缺陷,进而在扬弃历史诸论的深厚历 史基础上,阐述了他自己的美论思想:即美在创造中,人是 “世界的美 ”,美是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自由的形象。另外,《美学新论》的第六编专论 中西艺术与中西美学的比较,蒋孔阳凭借自己在历史学,社会学,美学,文艺 理论等方面渊博的知识,从社会历史背景,思想渊源和传统,文学艺术的实 践,甚至是语言文字的结构上,比较了中西美学思想的诸多差异,并着重从西 方文化的冲击下来看中国现代美学。如此种种,都让人在这位美学大师字字笔 耕之下,感受他博大、开放、超越的美学思想之余,更加感叹他治学的历史广 度和深度,笔者认为,蒋先生美学思想体系的风格与他本人的治学风格是紧密 相关的,“为学不争一家胜,著述但求百家鸣 ”,正是本着这样一种宽容的治学 精神,他在思索重大的美学问题时方能做到兼容并包,博采众长。蒋先生始终 秉承马克思主义关于 “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的精神,故在为人和治 学上都能坚持严谨、谦虚,并不断探索。这是蒋先生作为一位学者的风范,其 卓越的光辉普照于学术的尊严,生成于他的美学思想的无限生命力。 统观蒋孔阳的美学体系,学者张玉能认为蒋孔阳的美学体系的动态构成是 实践论,创造论,人生论的立体超稳态结构,他将这一动态构成视作中国当代 美学的典型形态,并认为这是未来中国美学的路标。笔者追随张玉能的这一理 论视角,试图从实践论,创造论,人生论三个部分整体上概述蒋孔阳的美学思 想。我们说,蒋孔阳的实践论— — 创造论— — 人生论的美学体系中渗透着他对 人的重视,对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思索,对人的建设、培养与全面发展的关 怀,对唤起当今时代精神文明觉醒的启迪。 首先,蒋孔阳在《美学新论》中指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他坚持 马克思的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是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说,人 通过劳动实践不仅改造着客观世界,也同时改造着主观世界,从而创造出人类 自身,创造出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对于人的理解不应该是孤立的,而应当将 人置于实践中,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来理解,并且同时认识到人的社会属性, 因此,对于人的本质力量的理解也不应该是单一的,人的本质力量不仅具有物 质性因素,也具有精神因素,并且随着人类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不断展开而不 断创造着。蒋孔阳所说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指的是人们在实践中都试图将自 9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己的本质力量表现出来,这种表现的结果,如果实现了主体的目的和愿望,就 能使人感到愉快和满足,于是就产生了美。由此可见,无论是人的本质力量的 形成,还是美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活动,除此之外,我们说,美感的诞生也 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蒋先生认为,人类美感的诞生开始于工具的制造和使 用,自从人类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类便超越了兽性,开始向人性发展。 “人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劳动实践,把主体的意识如目的、愿望、聪明、才智 等,灌注到客体的对象中去,从而使对象成为主体意识的自我实现,或者对象 化。就在这对象化的同时,人关照和欣赏到自我的创造,感到了自我不同于动 物并超越动物的本质力量。这时,他所得到的,不仅是物质实用上的满足,同 时也是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于是,美感就诞生了。 ”?所以,我们说,美和 美感的诞生都是实践的产物。 其次,蒋孔阳美学思想的创造论集中体现在他的创造论美学中,他认为作 为人类社会现象的美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创造中, “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在 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劳动没有止境,永远在创造之中,因此人的本质 也没有止境,永远在创造之中。人的本质在创造之中,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 化的美,自然也永远处于创造之中。 ”?他将美视作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他就这 一点的解释遵循了马克思主义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认为美的特点就是恒新恒 异的创造,并且强调美的这种创造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这一点下文会给出详 细阐述,这里只作简单介绍。 最后,蒋孔阳的美论中,将艺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要通过艺术来研究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研究人类的审美意识和美感经验。他一方面抓住了审美 关系这个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加重了他的美学思想人本性的特点。因 为艺术主要是针对个人而言,只有人才懂得欣赏和创造艺术。反观蒋孔阳实践 论和创造论的思想内涵,我们发现无论是 “人的本质”,“人类社会 ”,甚至是“社 会历史实践活动 ”本身,都强调着人的重要意义,并且劳动实践的过程中的创 造,也只有人才能够实现。无论是美在创造中的多层累(自然物质层,知觉表 象层,社会历史层,心理意识层),还是审美欣赏过程中的心理特征,都是围 绕着人的因素展开。美,实际上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审美对象中的自我实现和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273.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83. 10 第一章 生平与学术背景、理论渊源 自我创造。蒋孔阳在美论和美感论中所阐发的美学思想无不渗透着人本性的特 点,以人为主体,尊重人性的实践。 此外,他对人性,人的发展与提高的重视集中体现在他的审美教育思想 中,他强调培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指出审美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陶冶人 们健康的感情,培养人们高尚的思想,从而全面地培养人,并且帮助树立积极 向上的审美人生观。 11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第二章 蒋孔阳美学研究的出发点 第一节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蒋先生在论述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美的 规律,美感论等美学问题之前,就首先探讨了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并强调了 美学研究应当以审美关系为出发点,且不拘泥于审美关系,进而研究人类全部 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于是,他在《美学新论》的第一篇总论中便开宗明 义,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美学研究的出发点。美学当 中的一切问题,都应当放在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当中,来加以考察。也正是因 为这样,所以我们谈美学,先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谈起。”? 一方面,蒋孔阳身处社会本体论的语境之下,随着新时期对于自然本体论 阶段和认识论阶段形而上学的实体本体论(包括主观实体和客观实体)的拒斥 与突破,蒋先生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体论的立场,并坚持在强调关系本 体的社会本体论的思维导向下解决一系列的美学问题。他认识到宇宙中万事万 物皆有关系,并无任何孤立的事物,且对于任何事物的价值和意义的评价都离 不开它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从希腊人开始,人都是通过人与世界的关系来探讨 人自己的。人与世界或者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了人类一切学问的出发点。”?正 是在这样一个逻辑前提之下,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便成了我 们美学研究的出发点。 另一方面,蒋孔阳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角度突出了 “关系”的特点,并从历 史实践的角度强调了 “关系”以及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现实都具有多层 次的结构,多方面的变化。首先,蒋先生引用了马克思的观点,认为只有人才 能自觉并有意识地将自己与自然、社会区分开来,从而形成主体人与客体自然 或者社会的区别,继而通过实践与自然或社会发生关系,现实包括了自然与社 会,亦即人通过实践与现实发生关系,并能意识到关系的存在,动物却不仅不 能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也意识不到关系的存在。另一方面,蒋先生认为 “无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3.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4. 12 第二章 蒋孔阳美学研究的出发点 论作为关系主体的人,或是作为关系客体的现实,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关系,都 既不是简单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都各自具有多层次的结构,多方面的 变化。”?就人的本质属性而言,既有物质性和动物性,又由于从事改造世界和 创造世界的生产实践而具有精神性和社会性,并且这两方面的特性都具体地存 在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中,既是历史的产物,又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就作为 关系客体的客观现实而言,它既包括自然界,人基于自然的创造物,又包括社 会文化现象,精神产品等丰富复杂的内容。复杂的主体与客体,在空间与时间 上便构成了更为丰富复杂,千变万化的“关系”。 由此可见,在蒋孔阳先生看来,审美关系是因人而存在的。生活在现实生 活中的人,必然要和现实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产生不同的需求、愿望和目 的。现实中的各种属性不一的事物也因为它在不同方面的特点,能够满足人们 那些如实用的,科学的,甚至是审美的等各方面的需要,从而构建与人的各种 具有多层次的结构,和多方面的变化特点的关系。所以,我们由这些关系的产 生原因可以见得,人对现实的关系必然是依赖于人而产生,存在,并且因为人 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关系是就人而言的,审美关系作为人对 现实的关系的一种,必然也要依人而存在。审美关系的存在不仅在客观上与对 象的属性有关,更在主观上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人的各种需要,目的和愿望。由 此可见,蒋孔阳的美学体系对于主体性的强调肇始于他美学研究的出发点,这 样开门见山的明确立场奠定了蒋孔阳先生美学新论的主体性基础。对于艺术和 审美来说,个体的主体性是相当重要的,它体现在个体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 是独特的创造个性以及独特的审美体验,因为个体的主体性活跃在审美活动 中,从而赋予和审美活动相关的各种因素以独特的个性和原创性,深化了美的 创造,也丰富了审美体验,它是人和审美对象普遍关系下的特殊含义的载体, 是共性中的个性。 第二节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特点 以上我们从蒋孔阳对于审美关系的理解简单阐述了 “人”在审美关系中的主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5. 13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体地位,下文将就蒋先生对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产生原因的分析以及人对现 实的审美关系的特点总结,深入探索蒋孔阳对于审美关系中的主体— — 人的强 调。 蒋先生引用了朱光潜先生关于人对事物三种不同态度的划分,即实用的, 科学的和美感的,并认为“我们对任何事物,除了实用的,认识的等关系之外, 差不多都存在着审美关系。 ”?那么,人为什么会与现实发生审美关系呢,蒋先 生认为其归因于人的本质具有审美的需要。人自脱离了动物界,开始有意识地 使用工具并有目的地改造世界之时,人的劳动不再是本能的,盲目的,而是带 有明确的目的,当客观世界符合了主观的目的,就产生出一种满足感和愉快 感,这便是人类最早的审美意识;随着劳动能力和实践水平的提高,人类不仅 满足于改造对象使之满足于主观心意,更要求创造出一个新的对象,新的物质 实体,这是人的聪明智慧等精神力量的体现,当人看见自己的本质力量在对象 上的体现,便产生一种骄傲和喜悦,感到了美。由此我们能够认识到,人的本 质力量不是天生禀赋,而是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社会地历史地形成的, 美也是在劳动实践中,随着人类劳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产生的,人需要在创造 中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并在看到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实践对象上时感到欣悦 和满足,亦即,人的本质需要美的装饰,因而人类就在劳动生活中和现实发生 了审美关系。 那么,这样的审美关系有哪些特点呢,蒋孔阳认为:这样的审美关系,首 先,因为是建立在人的感觉器官之上,具有感性的形象性与直觉性;其次,由 于审美关系常常能够摆脱主体与客体各自条件的限制,因而它又是自由的;再 次,人作为一个整体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使得人的本质力量在审美关系中能够 获得全面发展;最后,审美关系基于感觉器官,作用于感觉对象,它是人对现 实的一种感情关系,是喜怒哀乐的感情活动。 蒋先生对于审美关系的特点的总结完全基于他对于审美关系产生原因的理 解,秉承了他尊重个体的主体性地位的一贯宗旨。他认为审美关系的实现是建 立在人的感觉器官之上的,这就是说首先要有客体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如果 离开了能够感受到客体的感觉器官,所谓审美关系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上的形 象性和直觉性的特点,也就是我们上文所强调的审美关系作为一种关系,是对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8. 14 第二章 蒋孔阳美学研究的出发点 人而言的,这是审美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也可以理解为审美关系最基本的特 点。蒋先生说审美关系是自由的,这一特点的提出,基于人能够在审美关系中 摆脱日常生活中实用的,功利性的目的束缚,从而在审美关系中做到全然投入 的状态。他强调的 “自由”更深一层地将审美关系与其他关系区别开来,对于这 个特点的把握集中体现了蒋孔阳对于人的主体性的重视,人在审美关系中摆脱 客体各自条件的限制,才能够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自由的人与现实发生审美关 系,收获更加全面的审美体验,这一点在他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美育思想中 得到进一步高扬。正因为审美关系是自由的,它摆脱了主体与客体各方面条件 的限制,此时的人不再追求表面的功利目的,换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的 功利目的,这种非物质的功利性能够使得人的本质力量在审美关系中获得全面 的发展。此外,蒋孔阳注重审美关系是一种感情关系,涉及到人的喜怒哀乐, 这里,他从产生效果上,将审美关系进一步和人对现实的其他关系划清界限, 强调审美关系不是理智上的认识,亦不是意志上的行为,而是情感上的满足与 否,人们的思想,意志以及其他的一切,都应在审美关系中通过感觉器官化成 感情。蒋先生将审美关系蒙上了一层感情色彩,这更加使得他的美学思想渗透 进主体性意识。 通过上述审美关系的含义,审美关系的产生以及审美关系特点,可见审美 关系是审美主体和客体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是指人的主体与现 实的客体两方面而言的。由表及里地看,我们认为除此之外,蒋孔阳所认识的 审美关系中,对象必须要在审美关系中依存于主体从而获得审美意义,这也就 是我们之前所指出的,蒋先生关于美之于欣赏主体的依存性的认识,也就是 说,美只能存在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离开了美,便无所谓审美的人,同 样离开了审美的人,也就不再有美。所以我们说,人作为审美的主体,在蒋孔 阳先生的美学体系中一直处于被尊崇的地位。 15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第三章 人在实践中创造美 第一节 劳动实践创造了人 上文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已经初步提到了劳动实践在人类发展历史 中的作用,蒋先生在他的实践观点美学中,认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都形成于 人类的劳动实践,他将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亦即将审美主体和审 美客体作为一个统一的关系体进行研究。于是,笔者通过研读蒋孔阳的美学理 论著作,逐步发现他对于审美客体,审美主体,以及审美关系的建立,包括美 感的诞生等美学问题的把握,无不从实践的观点出发,体现着生产实践对于美 的产生的重要意义。 蒋先生紧紧抓住了人类劳动实践的基本特点— — 自觉与自由,并在此基础 上探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形成问题。最初人类只能够处于本能的需要利用 木棍、石块等自然工具,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逐步学会有意识地按照自己的 需要去制造工具,人们也逐渐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将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并 有意识地将自然作为自己的劳动对象,这样,就产生了对象与主体的关系,人 作为劳动的主体,也逐渐开始形成认识外部世界的意识。所以,我们说劳动产 生了对象与主体,产生了作为主体的人的意识。人类从最初本能的出于实用的 目的使用自然的工具到带有主观目的地去制造工具,人们能够意识到对象的存 在,以及自己是在劳动,并在劳动中有着明确的愿望和目的,这便是蒋孔阳所 说的自觉的劳动。随着人类制造的工具进一步的发展,人类也逐步提高了征服 自然的能力,从而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在掌握客观规律的同时从主观目的出 发去改造世界。由此,人的劳动不同于动物的劳动,这也就是蒋先生所说的自 由的劳动。自由的劳动是以自觉的劳动为前提的,正是因为在自觉并有意识的 劳动中,人才能够从客观规律出发,产生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目的,并遵循客观 规律制定劳动的方式和方法,最终通过劳动实现这一目的。自由的劳动是人类 超脱了动物本能的劳动,是人们在掌握了客观规律基础上对于支配力的支配, 从而进入创造性的自由新境界。这样,实践产生了劳动对象和主体的关系,产 16 第三章 人在实践中创造美 生了作为主体的人的意识,人在劳动中不仅改造着客观世界,也在改造客观世 界的同时改造着主观世界,从而创造出了人类自身。 第二节 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劳动没有止 境,永远在创造中,因此人的本质也没有止境,永远在创造中。 ”?对于人的本 质的阐释,蒋孔阳引述了马克思的观点,认为人是处于现实发展过程中的人, 具有精神意识和物质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强调我们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应置于 实践,即“感性活动”中。 一方面,人生于世,是作为一种物质自然而能动地存在着的,他具有生命 力和自然力,另一方面,人存在于物质自然之中,受自然的制约和限制,人在 生存与生活中为了表现和证实诸如生命力和自然力的本质力量,就必然要求除 他之外的对象的存在。因此,从主观和客观双方面来看,人是无论如何离不开 自然的,所以,蒋先生得出结论:“自然的物质属性,自然的禀赋和能力,自然 的欲求和需要,以及我们来自于自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都应当是人的本质力 量,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感性基础。”? 蒋先生认为,人除了上述的自然的本质力量之外,还有精神的本质力量, 也正是因为人具有了精神的本质力量,他才告别了动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人。蒋孔阳认为,这种精神力量,首先是思维力量,用以认识自己和认识客观 世界;其次是意志力量,用以实现自我愿望和目的;第三是感情力量,用以表 现主观的爱好或厌恶。这些精神力量都是自觉的,有目的、且富有创造力的, 以此,人们能够在改造客观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东西,也正是这样一些自 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为人的本质力量突破自然的物质束缚提供了不 竭动力。 由此可见,人的本质力量不仅具有物质属性,且有精神属性,在此双重属 性的作用下,人的本质力量体现出多元的、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并且随着人类 的生活以及社会历史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永远处在变化和创造之中,从而永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83.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85. 17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远呈现出新的性质和面貌。所以说“自然属性与精神属性,在社会历史的实践过 程中,经过种种交错复杂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力量的形 成离不开社会性,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它灌注到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中从而造 就了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进而在实际的现实生活中以人的本质力量与现实发 生关系。 第三节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美是什么,”这个问题作为美学界的千古难题,历史性地存在于美学产生 与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也是每一个美学家都无法避而不谈的话题。蒋先生对于 美的理解挣脱了演绎概念的囹圄,也舍弃了归纳现象的老路,坚持了他博采众 长,兼收并蓄众家之长的蒋孔阳式的风格,从审美现实出发,秉持审美主体与 审美客体相联系的观点,在整体把握审美关系的基础之上,对美的特征做了规 定。他认为,由于审美关系是建立在人对于对象的感性把握上,美是存在于感 性世界中的具体的形象,这就是美的形象性特征,美的形象不仅体现在自然物 中,也体现在艺术作品中;由于美是具体的形象而非抽象的概念,而人们对于 具体的形象的理解必然会产生爱憎好恶的情感因素在里面,这是经过了历史的 劳动实践而决定的,人们从最初由于实现劳动成果而产生的愉悦与欣喜,到后 来随着实践的发展能够超脱于劳动成果,进而从千变万化的对象世界中,以审 美情感作为尺度去观赏美,情感的因素在审美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这也就是美的感染性特征;除此之外,蒋孔阳还规定了美的社会性特征,他 说:“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这一种现象,它既不是物本身的自然属 性,也不是个人意识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属性,它和人类社会生活一 道产生。由于人类社会是客观的,所以美也是客观的。”? 至此,我们从以上蒋孔阳对于美所规定的三个特征中,可以看到主体性思 想在蒋先生美学思想中的渗透。其中,形象性强调了审美主体人对于客体的感 性形象的把握,社会性强调了美是人类社会的属性,而他所说的美的感染性更 是突出了从审美主体的情感角度以及心理学立场去规定美的本质。他 “跳开作为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87.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545. 18 第三章 人在实践中创造美 对象的美,到审美主体这里,从美的光辉的心理折射中去规定美能召唤情感的 属性,这如果不从审美关系的总体上去研究美,是无法办到的。”? 当然,除了上述美的三个本质特征— — 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之外,蒋 孔阳还进一步指出了美的最为根本的特征— —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美的 形象应当反映出人的本质力量。上文所述,蒋孔阳认为人的本质力量具有物质 性和精神性双方面的属性,它的形成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并且随着人类生活和 社会历史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永远处在变化和创造之中,并呈现出新的性质 和面貌。笔者认为,蒋孔阳对于人的本质力量的理解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 角度。一方面,从横向来看,他认为人的本质力量首先不同于动物的本质力 量,尤其是人具有了精神上的本质力量,就使得他和动物区分开来,成为真正 意义上的人;其次即使是就人类自身而言,在同一个历史阶段,不同的人的本 质力量的水平也是高低不一的。另一方面, “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 中所形成起来的、人类最先进的一些品质、性格、思想、感情、智慧和才能 等。因此,一个人的本质力量,应当是这一个人身上最能反映他这一个人的那 些品质、性格、思想、感情、智慧和才能等。”?这里,蒋先生认为人的本质力 量是随时间纵向变化而动态发展着的,而不是僵死的,恒定不变的。我们可以 说,人的本质力量可以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尺度和标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人的本质力量的水平也不同。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人的本质力量无论是对整 个人类而言还是就个人而言,都应该是那个历史阶段中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是最先进的品质、性格、思想、感情、智慧和才能的集中体现。笔者认为,蒋 先生这一纵横交错的历史视角深刻地揭示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特点以及其中包含 的深刻含义。其中最为深刻的就是对于人的主体性的把握,为了从意义特点上 更好地理解人的本质力量的含义,他强调了人的本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质力 量,就主体本身而言,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本质力量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 时期,就不同的主体而言,其本质力量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蒋先生的思考 和理解的角度充分体现出他的美学思想的主体性,他始终考虑到人的因素,并 顾及到人类发展的历史性特点,我们说,这也就是我们把蒋先生的美学思想视 作是关于人的美学的原因之所在。 ? 高楠. 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M].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65.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630. 19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了解到蒋先生对于美的本质特征的规定,以及对于 人的本质力量的理解。既然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那么这个对象化的 过程是怎样的呢,蒋孔阳认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通过劳动实践改造 客观世界的过程,其中不仅包括第一性的物质生产劳动,更包括了艺术家有意 识地以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为全部目标的创作。笔者认为,蒋孔阳先生就 “对象 化”的理解也充满着主体性色彩。就这一问题的理解,我们要联系上文所述人类 劳动实践的特征— — 从自觉到自由,很明显,由于人是有意识的,他通过实践 逐渐了解并掌握到客观规律,并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带有主观目的的 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合着客观规律来形成、修正主观目的,并用客观规律来指 导带有主观目的的实践活动,最终主观目的经由劳动而实现,人在感受到自己 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时获得肉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满足。人的本质力量正是在实践 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通过劳动实践实现的。我们 说蒋孔阳对于 “对象化”的理解充满着主体性色彩,是因为他将对象化的过程与 以人为主体的劳动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作为劳动实践的主体,必然也就 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主体。 第四节 劳动创造了美 蒋孔阳对于劳动实践做过如下综述: “唯其有劳动实践,才能产生合于规律 的目的性;„唯其有目的性,所以才谈得到,实现目的;唯其能够实现目的,所 以才会在劳动中发挥自己全部的本质力量;唯其能够发挥自己的本质力量,所 以劳动对于人来说,才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唯其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所以 劳动才不是强迫的,而是充满了个性特征,充满了兴奋和喜悦;唯其充满了个 性特征,充满了兴奋和喜悦,所以才令人赏心悦目,所以才美。?”?最终得出结 论— — “劳动创造了美”。 人通过劳动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我们说,人来源于动物,但是由于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逐渐学会了制造和 使用工具,从而使他超越了兽性,并向人性发展,对于劳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 转引自高楠. 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07. 20 第三章 人在实践中创造美 使得人们逐渐产生了自我意识,他们不再满足于原始的天然的工具而是在自我 意识和主观愿望的支配下创造新的劳动工具,从而把主体的目的与愿望,聪明 与才智灌注到客体对象中去,这也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人类劳动实践从自觉到 自由的发展过程。最终,人们能够在自己所创造的对象客体中,感受到自我超 越于动物的本质力量,从而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美感便诞生于此。 在人对现实的各种关系中,通常情况下,人们只是用自己某一方面的本质 力量,而非全部地,去和现实的某一方面发生关系,以应付相应的那一方面的 需要,然而,当面对审美关系时,我们不仅要调动自然的本质力量,且要调动 精神的本质力量,并要以一个完整的人,全面地去和对象发生关系,人的一切 本质力量都会活跃起来,全部扑在对象上,从而使得处于审美关系中的人成为 一个完整的,全面的,丰富的人。“我们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 说,人在审美活动的时候,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全面地在对象中展现出来。 ”? 人在由自己创造的世界中观赏着自己,感受自己的本质力量。美的产生,正是 由于一个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彻底、完美的表现,实现了 自己的目的和愿望,感受到自己与现实之间和谐,自由的关系,并且产生了满 足与幸福感。世界对他来说,不仅是真的,善的,更是美的。由此可见,人类 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培养了人们把世界加以美化的审美意识,人类的美感 于是便诞生于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以我们说,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自身, 也创造了美与美感。 此外,蒋孔阳先生单独论述“自然美也是劳动实践的产物”这一观点,一方 面是为了更加透彻地完善他的实践观点美学,另一方面是为了强调 “劳动创造了 美”的普遍意义。蒋先生认为,自然现象在处于没有被人化的纯粹自然状态中 时,是无所谓美的,只有当它在劳动实践中,成为人类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 从而变成人的现实的时候,自然现象才能成为人的审美活动的对象,才能有 美。首先,他认为自然美要成为美的,必须以自然置身于主客体的审美关系中 作为前提,也就是说,自然必须成为相对于审美主体人而存在的审美对象,而 这一目标的实现,又必然要以人的社会性意识为前提,人的社会性意识的形成 基础,便是劳动实践。也就是说,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产生意识, 并意识到自己是“类的存在物”,从而将自己和外在世界区分开来,这样才能产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88. 21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生主体和客体的区分,也才能够使自然界以客体的身份出现在审美关系中成为 可能。其次,上文中我们论述美的本质特征时,强调美要引起人的某种情感活 动。所以,我们说,自然界要产生出美,必须要参加到人类生活中,成为人类 活动的一部分,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自然界的属性发生变化,只是要求自然 界和作为主体的人的关系必须要发生改变,而这一改变,是劳动实践历史性地 作用产生的结果。最后,自然美所以为美,必须有识其为美的审美主体,主体 的审美意识对于自然界的感性把握,使得自然美成为现实。就这一点看,审美 主体的感觉器官也不是生下来就能够获得美感的,正如上文所言,美感的诞生 也是劳动实践的产物。因此,蒋先生认为,自然美的诞生虽然不是用劳动工具 一刀一斧地直接创造出来的,但它仍然是劳动实践的产物。 笔者单独考察蒋孔阳先生的这一观点,是基于对蒋孔阳美学思想主体性特 征的思考。就自然美的产生的条件而言,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在蒋先生关于 “自 然美也是劳动实践的产物”观点的论述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自然美对于人的主 体意识的产生,人的情感活动的需要,以及对于人作为审美主体角色的依赖, 这三方面的条件都充分体现着作为主体的人对于自然美的产生的前提性作用。 蒋先生所给出的以上三个理由,也处处洋溢着主体性色彩。 第五节 美是多层累的突创 纵观蒋孔阳自五十年代以来的美学论文和专著,无论是其间发表的论文 《美和美的创作》、《美在创造中》、《异化劳动能不能创造美》、《自然美 是不是人类劳动的创造》,还是集结出版的论文集《美和美的创造》,自选集 《美在创造中》,直至他美学思想总结时期的《美学新论》,我们都可以看出 蒋先生对于 “美和美的创造 ”这一问题的苦苦思索与执着追求,于是,“创造”也 就成了蒋先生美学思想的独特印记,这一范畴的定位也使得我们的美学研究有 了新的立足点和新的方向。 通过上文关于 “劳动创造了美 ”的阐述,我们已经知道,人的实践活动帮助 人们从实用的人发展成为审美的人,培养了人们美化世界的意识,(人类通过 劳动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实现着自己的主观目的,并且把自己的本 22 第三章 人在实践中创造美 质力量对象化,这样,人们所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也是一种精神上 的满足。人的本质力量,诸如思想、智慧和感情等也随着劳动过程在劳动对象 上得以实现,人们从中获得了美感。)于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地将人的 本质力量对象化,不断创造着美。由此可见,美是由实践劳动的创造产生,实 践是创造的物质基础,创造是美产生的前提,也是美生生不竭的动力源泉。 蒋先生认为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美学中认为美是固定不变的实体的看法,因 为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生长,消灭,不断地处于变化与创造中, 作为人类社会现象之一的美,也在不断的变化与创造,所以我们应当把美看作 一个开放性的系统,认识到美的特点是恒新恒异的 “多层累的突创”,他在《美 学新论》中强调: “我们认为美的创造,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Cumulative emer- gence)。所谓多层累的突创,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从美的产生和出现来 说,它具有量变到质变的突然变化,我们还来不及分析和推理,它就突然出现 在我们的面前,一下子整个抓住我们。”?蒋先生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由质变到量 变的质量互变规律,我们说这一规律本身就具有了突然性和创造性的理论特 点。也就是说,美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的层层累积,打破了固定的实体模 式,待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各方面条件都已经具备的情况下,美就突然创造出 来。 这种多层次的累积造就了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就要求我们在探讨美的形 成和创造的过程中要从多种层次多个侧面出发,包括自然物质层,知觉表象 层,社会历史层和心理意识层,其中, “自然物质层,决定了美的客观性质和感 性形式;知觉表象层,决定了美的整体形象和感情色彩;社会历史层,决定了 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而心理意识层,则决定了美的主观性质和丰富复杂 的心理特征。 ”?这种多层次多侧面的创造实际上蕴含着审美主体在实践过程中 主客观的统一,我们说,自然物质层必然为创造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在此 之上,知觉表象层,社会历史层,心理意识层都体现着主体的主观方面因素, 这四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立体、动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统一的基础上决定 了美的形成和创造。所以,我们说实践主体的主客观统一是美的创造的方式。 从实践主体角度来看,蒋先生紧紧抓住了个体审美心理的特点,从主体审美感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148.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156-157. 23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受的角度来把握审美心理中,社会的,历史的,生活的,文化的影响因素,他 不仅看到了社会历史静态的积累和传承,更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动态的突创,这 就从更高层面上表达了审美主体在美的创造中的能动性。由此可见, “美一方面 是多层因素的积累,另方面又是突然的创造,所以它能把复杂归于单纯,把多 样归为一统,最后成为一个完整的、充满了生命的有机整体。”? 由上所述,我们知道蒋孔阳先生认为美是多层次积累的过程,这样的过程 是多层次的也是缓慢的,然而美的感受与显现则是 “突然”的,蒋先生以母鸡孵 小鸡作为类比,以突然的破壳而出比喻美感的突然创造。故此,美感便具有直 觉的突然性,感受的完整性,思想感情的集中性以及想象的生动性等特点,即 美以它具体完整的形象直接扑向审美主体,使主体在直觉上被它抓住并将全部 身心及思想感情沉入到对美的对象的陶醉中,进而展开生动,活泼又丰富的想 象。在美的创造中,蒋先生注重实践主体的主客观统一作为美的创作的独特方 式。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蒋先生在“多层累”说的理解中立足于主体审美感受 的角度,强调了美是人类历史的文化传统,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全部遗产的 积累;另一方面,在 “突创”说中,他又基于质量互变规律,揭示出主体在美的 突然创造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主体性在蒋孔阳的创造论美 学中的重要地位。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58. 24 第四章 人是“世界的美” 第四章 人是“世界的美” 第一节 美是对于人而言的 蒋孔阳在阐述人是“世界的美 ”这一观点时,引用了莎士比亚在《哈姆雷 特》第二幕第二场中赞美人的名句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并将 “宇宙的精 华”的原文“the beauty of the world”直译做“世界的美”,这也是蒋孔阳的论点— — 人是“世界的美”的出处。 人是“世界的美”,世界的美是人创造的,有了人,世界才有美,离开了 人,世界也就无所谓美。因此,美是对于人而言的,离开了人来谈美是没有意 义的。蒋孔阳的这一观点,在历史上曾经备受 “自然派”,“客观派 ”美学家的诘 难,然而蒋先生凭借他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充足的现实依据,终于站稳了他坚定 的一席之地,这一朴素无误的道理历久弥坚地闪耀着它真理的光辉,也为越来 越多的人所拥护。 首先,蒋孔阳先生放眼于人类审美意识发展的历史过程,认为人类最初创 造和欣赏的美是植根于物质生产活动的工艺美和艺术美,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 进而扩大到与政治和伦理相联系的社会美,最后的发展阶段才是自然美。蒋先 生之所以坚信自然美产生于工艺美,艺术美和社会美之后,是因为他认为自然 美的产生必须基于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已经具有了独立自主的个性意 识,能够在单独面对自然时,在自然中找到能表现自己独特感情的对象。这就 反驳了自然美产生于人类社会之前的说法。其次,蒋孔阳认为美是具有社会性 和个性的统一,人们能够创造和欣赏的是具有高度精神个性的美,这种美就区 别于动植物中作为 “种族的特性”的单调的美。蒋先生还指出这种“种族的特性 ” 完全是动植物物种中本能的,世代相传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特点,并不具有美学 上的意义。这就推翻了一部分人认为美是动物和植物都有的现象的说法。而我 们平常所说的自然界的美,是从人的立场出发的,动植物美与不美,也都是就 人的审美观点来谈的。(因此,我们说,若脱离人的视角,人的立场,人的眼 光,单纯地认为动植物具有美的天性,是毫无意义的。)蒋孔阳说: “美不仅超 25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过了动物的本能,而且也超过了人的低级的情欲。美是人超过自然、超过物 质,而达到社会与精神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人还处于自然的动物状态的时候, 他是不可能有美的。”?他以此反对认为动物和人一样具有美感的观点。 第二节 美是作为社会的人才具有的社会现象 蒋孔阳认为美诞生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过程中,美是相对于审美关系的 主体— — 人而言的,人是“世界的美”,是说“世界的美 ”不在于自然,而在于 人。就这一点蒋先生一方面强调了只有自由的人才能有美,另一方面强调了美 是作为社会的人才具有的社会现象。首先,蒋先生引用了马克思的观点,认为 人和动物的区别,首先在于人有意识,正因为人有意识,他不仅认识作为主体 的人,也认识作为客体的对象,并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建立起包括实用的,伦理 的,甚至审美的关系,其中实用的,伦理的关系都是外在的,带有强制性的, 而审美关系则是主体对客体无实际利害要求的非强制性关系,这是一种自由的 关系,通过一种形象上的观赏实现的是精神上的满足,美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诞 生的。我们说,只有具备自由意识的人,才能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也只有自 由的人,才能有美。由此可见,人仅有意识并不一定能够和客体发生审美关 系,只有是自由的人,即从现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且超越于与客体的利害 关系之上,才能欣赏美,进而产生美感。其次,蒋先生指出: “美不仅不是自然 现象,而且也不是个人现象,它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社会现 象,这就因为作为„世界的美 ?的人,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 关系中的人。只有把人放在社会历史关系中,人才能创造美,欣赏美,并成为 „世界的美?。”?他指出美是一种社会机能,它一方面通过由个体向具有同一文化 层次的整个社会,甚至向作为人的整个 “类”的扩大,把人们统一起来,从而使 社会团结起来;另一方面通过审美感受和审美教育使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并 且不断促进人类发展,提高人的精神修养和升华人的精神境界。此外,他还指 出美需要有社会的共鸣,社会的解释和评价。美和艺术是用来传达人与人之间 的情感的,由于美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作品的美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它总 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随着时代的变迁,相对应于作品的理解也在不断变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66.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73. 26 第四章 人是“世界的美” 化着,不断获取新的意义。因此说“美和艺术离不开观者、听者,离不开社会的 解释和评价,艺术的美,是在作者、作品和读者交互的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 的。……美不仅要求独占,而且它的本质就是社会性的,它要求与旁人分 享。”?我们说,蒋孔阳关于人是 “世界的美 ”这一理论集中体现着他美学思想体 系中人的主体性,美是对于人而言的,没有人也就无所谓美,这一观点在他关 于人是“世界的美 ”的阐述中非常充分而深刻地体现出了蒋孔阳美学思想的主体 性含义。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73. 27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第五章 艺术是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第一节 艺术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 蒋孔阳在思考美学研究对象这一问题时,在总结历史上各家不同观点后, 首先领悟到人和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极其广阔和复杂的,譬如日月光华,名山大 川等自然现象;包括工艺品在内的人工制造的各种产品;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 种精神现象和道德现象;以及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 … 如此种 种,都可以作为我们美学研究的对象。另外,我们说,审美现象是历史地生成 的,在历史的浪潮中我们很难说某种审美现象会绝对地固定下来,它们总是会 随着时代和环境等方面条件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基于此,蒋先生确定了美学研 究对象本身的广阔性和复杂性,因此他对于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从一开始就 认识到我们很难说只将某一种审美现象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 “从自然到社会, 从物质到精神,从非艺术品到艺术品,天地之间,无处不存在着审美的现象。 正因为审美现象这样广阔,所以美学研究的对象,就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变得 很广阔了。”?由此,他指出各个美学家根据自己研究的重点和方法的不同而确 定的单一的美学研究对象,是非常片面的。 蒋孔阳全面而深刻地总结了历史上中外学术界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的各种 看法,无论是在美学学科建立之前,建立之后,还是在受到近代自然科学和社 会科学发展影响的新时期,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一个争论的焦 点,这个问题并没有随着美学学科的日益发展而逐渐明朗化,反而变得日益分 歧。为了形成比较全面和正确的看法,蒋孔阳重点分析了我国对于美学的对象 问题的四种看法,看到它们各有所长,并各有所短,他并没有主观绝对地去判 断其中孰优孰劣,而是发扬了一贯博采众长的治学精神,吸收各家的长处,并 加以调和与综合,从而形成了他比较全面的看法: “美学应当以艺术作为主要对 象,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通过艺术来研究人类的审美意识和 美感经验,通过艺术来研究各种形态和各种范畴的美。”?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31.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40. 28 第五章 艺术是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艺术以美为它的主要特点,并通过审美关系来表现它和人的关系。人们创 造艺术的目的就是要使它美,使人们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艺术可以没有其他任 何一个属性,就是不能没有美的属性。蒋孔阳认为艺术必须是美的,这就使得 美成了艺术的主导属性,于是审美关系也在艺术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我们 说,人类和现实的审美关系是通过艺术建立起来的,人类的艺术同人类历史一 同产生,人类自从有了自己创造的历史以来就有了艺术,正是这种历史性使得 艺术能够具体地体现一定的时代、阶级的审美意识,我们认为,人类所创造的 一切美学现象无不积淀和反映在艺术之中,历史上大多数美学家的实践也表 明,通过艺术来探讨美学问题是非常具体且有实际意义的。美的本质,美的规 律,人类的审美意识等一些重要的美学问题都集中地反映在艺术中。此外,我 们平常所讲的美感经验也并不是一种飘渺抽象的心理现象,它必然要具体地落 实于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中,如果离开美和艺术,孤立地谈美感经验,则容易陷 入唯心主义的主观臆断,或是繁琐的形而上学,这在当今学术研究上都是不可 取的。通过对于艺术的研究,我们可以把握到历史和现实中那些指导人们进行 美的创造的美的理想、美的愿望以及美的情操,并进而从理论的高度揭示其中 隐藏的规律性。 我们说,蒋先生将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 十分注重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随着时代变迁和人类的发展而积淀下来的审美 经验和美学遗产,这些艺术产品凝聚和积累着人类的审美意识,是美学研究的 现实依据和理论宝藏,如果我们脱离艺术而做美学研究,只能造成理论上的肤 浅和庸俗,从而走向虚无主义。另外,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我们说,艺术作为 美学和人类现实生活的中介环节,它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一个时代和社会环境中 人们的现实状况,情感态度以及价值判断,表达人类的美好情感和对于理想的 向往与追求,离开艺术来谈美学,就不可避免地会剥离美学与现实生活的联 系。此外,就美的两种形态— — 现实美和艺术美而言,由于现实美常常要受到 艺术美的影响,我们将艺术美放在主要的地位,就可以通过研究高级形态的艺 术美,更好地去理解现实美。自然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思想感情 的美等,非常广阔的审美活动和审美现象,虽然不能仅仅局限于艺术,但却都 能通过艺术反映出来。将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既能使美学研究更有 明确的目的性,又能把人类种种审美现象都纳入美学研究的范畴。 29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需要强调的是,蒋孔阳将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而不是唯一的对 象,这一观点,是对四种不同观点的一个总结和升华,他看到了艺术对于人类 与现实的审美观系的重要性,也用开放的眼光接纳了其他观点的合理性,他把 美与艺术结合起来,又把审美关系和美感经验结合起来,在把艺术作为美学研 究的主要对象的前提下,还强调我们应该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观 系,研究人类的审美意识和美感经验,研究各种形态和各种范畴的美。 第二节 艺术塑造了真正意义上的人 根据上文所述,我们知道在蒋孔阳先生的美学体系中,他将人对现实的审 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将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另外,他也 强调了美既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个人现象,而是在人与人的关系过程中产生 和创造出来的社会现象,同样,我们说,艺术也是由人创造出来的社会现象, 艺术和美一样都离不开人的因素。社会性是美的本质特征,而艺术,作为意识 形态,当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艺术的创作,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创造性,它 作为一种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在主观愿望和客观规律相结合的艺 术实践中的对象化。此外,由于艺术的创造者通过艺术表达情感态度和价值判 断,沟通现实生活和理想世界,反映出对于理想的向往和追求,所以艺术的欣 赏者也能够在鉴赏艺术作品时,感受到作品中所传达的意蕴,并且无论是艺术 的创作还是艺术的传达,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离不开社会的 人,也离不开人类社会。所以,我们说,只有人才能够创作和欣赏艺术。 在蒋孔阳的美学体系中,他认为艺术审美能够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我们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时,总是会出于某种功利性的目的和打算,和现实 发生实用的,伦理的关系,以我们作为人的某一方面本质力量和现实的某一方 面发生关系,也可以说是我们的某一部分的人和现实的某一部分发生关系,这 种关系中的人是不完整的。然而,艺术审美却不同,当我们在对艺术作品欣赏 与品味的过程中,我们的整个身心都会沉浸其中,此刻调动起来的不止是我们 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还包括我们的理智,意志和情感,我们在理智上认识 到艺术作品的美,在意志上渴望感受艺术的美,而在情感上陶醉并热爱艺术的 30 第五章 艺术是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美。“因此,在审美鉴赏中,感性的人和理性的人统一了起来,意识形态的人和 实践活动的人统一了起来,人以一个完整的整体来和现实发生关系。… … 所谓 艺术家的意思,就是人作为人的本质,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与现实建立 起完整的也就是审美的关系。正因为这样,所以在审美关系中,人之所以为人 以及人是什么样的人,方才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显示。 ”?也正是在艺术审美 过程中,人才是真正的人。 第三节 艺术美是美的充分集中的反映 我们这里说艺术美主要是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美而言。诚然,我们知道现 实生活中的美是丰富多彩,缤纷生动的,就这一点来说,它并不逊于艺术美, 甚至有时候会高于艺术美。但是,由于生活美存在于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中, 它必然是零散分布,变化多端,有时甚至是稍纵即逝的,这就使得它在表达、 保留、传承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然而,艺术美却不同,它能 够通过艺术家对于现实生活富有创造性的典型化加工,将现实生活中分散的美 集中起来并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更加深刻地,从本质上了解人的审美观点以 及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蒋孔阳就艺术对现实生活的这一作用,赋予了一个新 的概念— — “物化”,即物质手段的加工和表现,它是艺术家通过辛勤的劳动, 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美并塑造成为易于人们欣赏的艺术形象。这样一个“物化”的 过程,一方面能够很好地把握变化多端的生活美,将一瞬间稍纵即逝的美留住 为永恒,避免美学研究的相对主义、经验主义和虚无主义,两方面使美在历史 过程中形成继承关系,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和传承,标记人类一个历史阶段审 美意识与审美能力的特征,保留人类审美活动中的积极成果,同时也能够在普 遍意义上形成一个时代,一个阶级共同的审美标准。 “艺术形象本身是一个客观 存在的社会形象,它的美或不美,并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正因为这样, 所以只有以艺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美学才能够成为一门有客观标准的科学 体系。”? ? 蒋孔阳.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4,15. ? 蒋孔阳.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587. 31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第六章 以美育培养更富有人性的人 第一节 审美教育与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 审美教育历来备受理论家,思想家,教育家的关注与重视,蒋孔阳也不例 外。蒋先生认为审美教育和德育,智育,体育一样都旨在培养人,提高人,然 而,它们在教育方式上不同,德、智、体育是外面强加给人的,具有实际的功 利目的,并且需要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训练和实际的操作进而提高人 的知识才能,道德修养和体质;审美教育则不同,在蒋孔阳看来,审美教育是 一种精神上的陶冶和感染,它存在于无形,似春风化物;它使人不得不然,不 可抗拒;它还使人感到非常愉快,使人心甘情愿,乐而忘返。正因为这样,审 美教育作为一种精神上的陶冶和感染,它没有任何形式上的规定和束缚,能够 让人在自然而然并且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感化,蒋先生非常恰当地引用古人 以风所做的比喻:东风一吹,草木皆绿,百花齐放。这种无形却十分有力的感 染和熏陶的方式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又不得不然地陶冶精神,转移气质,正 因为这种陶冶和转移是丝毫不着勉强或强制的痕迹,因此也让人在心甘情愿中 感到愉快,并乐而忘返。在蒋孔阳看来,这便是孔子所说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其中的乐,即为审美教育过程中给人带来的独特感 受。 正是基于以上所述审美教育的特点,蒋先生认为,人们正是在“乐在其中 ” 并不知不觉的审美熏陶中转移了自己的心理气质,提高了自己的精神修养, “当 人们处在快乐的状态的时候,他们的身心是自由的,他们能够自由地发挥他们 的才能,因而,他们作为人的本质力量,能够自由而又充分地表现出来。这 时,他们就成了全面发展的人,完整的人。因此,美感教育的目的,最后还在 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完整的人。”?在蒋孔阳看来,一个真 正意义上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须包含虚、实两相结合的方面,其中实的部分包 括一个人健康的身体,掌握的专门知识与技能,以及良好的道德和品质,而虚 ? 蒋孔阳.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362. 32 第六章 以美育培养更富有人性的人 的部分则指一个人的神,即独特的趣味,风格,高尚的情操,这是一个人独特 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外化。实的部分通过对一个德、智、体方面的教育可 以实现并提高,而虚的部分则要依赖于审美教育,从而凭借生理与心理,物质 与精神的结合塑造一个活生生的全面发展的、身心健康的、完整的人。 蒋孔阳认为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 “为了全面地培养社会主义的 新人,全面地把人提高,必须在实行智育、德育、体育的同时,全面地开展审 美教育。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要全面地培养人。全面发展的人,既有物质生 活又有精神生活,既有理智,又有情感,既有工作能力而又善于生活和娱 乐。”?可见,只有包含智育、德育、体育,以及美育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的完整 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从而使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 都能有所收获和领悟,建立起对美的热爱之情,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提高生活 的情趣,并且树立起对生活和人生的崇高的目的。具体地反映于审美人生观: 人生在世将面临许多机遇和选择,而一个人面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与取舍始终都 是困扰着我们的难题,古人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取决于一个 人凭借德育、智育、体育培养并掌握的技能,而“有所不为 ”则依赖于一个人所 受美感教育,是对于人生的取舍。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取必然有所舍,其中 的选择姿态便贯穿和体现了一个人在美育熏陶下的气质与人品的外化。所以我 们说,美育培养的是一个人有所不为的品格,塑造的是一个更为理智并且懂得 取舍的人生观。 蒋先生继承了西方的理论家、思想家关于审美教育的观点,认为文学艺术 可以起到宣泄和净化人的情感的作用,从正面强调了审美教育的积极作用;人 们借助于文学作品关照自身,照亮自己的眼睛,打开心灵,使人们从愚昧走向 光明,从而强调了审美教育的启蒙教育意义。在这一点,蒋孔阳十分推崇审美 教育,强调审美教育在政治解放和人类追求自由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认为 人只有处于文学艺术的审美活动中,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完整的人。与此同时, 蒋孔阳还放眼中国古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反思审美教育的意义,他指出礼 教、诗教、乐教都是中国审美教育的传统,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文学 艺术和政治伦理的关系,重视文学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蒋先生认为,纵观中 国历史,在审美教育领域最有代表性的要数孔子和蔡元培,我们且不说孔子创 ? 蒋孔阳.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706. 33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立的儒家学派在中国政治,文化,教育等各各领域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单就他 的教育思想而言,对蒋孔阳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主张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 乐”,以及凭借“乐山乐水”的豁达心境,即使在人生不得意十之八九的情况下, 也能用快乐的态度对待人生,即使食不果腹,仍“弦歌不衰 ”,这一点对于富有 中国传统意义的审美人生观的形成具有经久不衰的感染力。再说蔡元培,蒋孔 阳认为他的功劳在于引进了西方的美学思想,并且结合中国实际,大力弘扬审 美教育,主张 “以美育代宗教”。在审美人生观上,过去无从思解的重大人生问 题,也不再归之于宗教,而是诉诸美育,从而培养出无私无利的高尚纯洁的品 格,在人生观方面,做到既不厌弃,也不过于执着,只在豁达中享受浑然的美 感和陶然自乐的境界。历史上这两位思想家在审美教育方面的观点对蒋孔阳的 美育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正是因为这样,蒋孔阳的审美教育思想才洋溢着中 国传统的美学特色。 第二节 美感教育 本着精神来自物质,心理来自生理的原则,蒋孔阳在探讨美感教育用以转 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途径时,主张从物质和生理入手。并着重从三个 方面详谈。首先,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感物斯应”而获得生理上的兴奋与快感, 转移到心理上的恬适和愉悦。在我们通过感觉器官与外物建立的审美观系中, 外物由于适应了我们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美,从而带给我们带来生理上的兴奋与 快感,这种生理上的兴奋与快感并不一定就能等同于美,它必须能够转移到精 神层面,成为心理上的恬适和愉悦,从而变成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才能 升华成美感。其间,审美教育便为着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使人们 在审美关系中仅仅留意于外物的声音、颜色、形状等形式因素,丝毫不涉及实 际内容和生理上的任何需要,从而仅剩观赏与玩味,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上的 恬适和愉悦,“正是这种恬适而又愉悦的境界,转移了我们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面 貌,使我们不知不觉之间提高了做人的水平和修养。”?这也就是说,审美教育 提高了人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从而实现了将生理的兴奋与快感升华为心 ? 蒋孔阳.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370. 34 第六章 以美育培养更富有人性的人 理的恬适和愉悦,在这个过程中转移了我们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面貌,提高了我 们的水平和修养。 其次,因为审美活动具有个别性和普遍性统一的特点,所以美感教育用以 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途径还包括从个别的细节上升到普遍的旨趣, 即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关照和沉思。蒋孔阳强调这种个别 形象,并非单纯的个别的东西,而是在美感活动中已经具有了普遍意蕴,并且 已经上升到普遍规律的高度,从而使得人人都能欣赏,都能在直观个别的感性 形象中引起浮想联翩,体会和关照到普遍性,故此引起了对于普遍性的沉思。 这种从个别形象上升到普遍性的关照和沉思,蒋孔阳分为两个方面:首先,一 个平常的个别形象由于人们心灵的苏醒和扩大而显得不平常,人们在审美过程 中通过对食物的静观默想领会到了其中独特的想象和感情色彩,感受到了一个 平凡的个别形象那不为人所关注的美,从而在心灵深处留下深刻隽永的印象, 这样就使得平常的事物变得意味深长,并在不知不觉中转移了人们的心理气质 和精神面貌。其次,一个平常的个别的形象由于诗人和艺术家心灵的渗透从而 蕴含着普遍真理,并引起哲理的关照和沉思。在这种由个别体现出普遍性的过 程中,人的精神境界有所升华,并同时实现了人的心理气质的转移和精神面貌 的提高。 第三,美感教育用以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途径还包括从功利性 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性的旷达和赏玩。就美感的功利性问题,蒋孔阳 在总结前人非功利性美学思想的前提下,结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提出了他自 己的看法。他认为美感的非功利性必须要以基本的功利性作为保证,在此前提 之下,人在审美观系中才能够从现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淡泊名争利逐,忘却 勾心斗角,释然并陶冶于旷达的心境和赏玩的态度,这样的美感境界自然会提 高我们的修养和素质。此外,蒋孔阳明确区分了物质上的功利性和精神上的功 利性,他认为美感活动所能超脱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功利是非,即物质上的功利 性,但是却无法超越心灵上和道德上的功利性,因此,他认为就文学创作而 言,道德上和良心上的是非标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蒋先生所强 调的这个方面深刻反映出他作为一个学者对于人的完善与发展的深切关怀。结 合他将文艺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可知他非常强调文艺对于人的教化和社 会发展的现实作用,包括他就美感教育对于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转移作用 35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的集中陈述,都体现了他认为美感可以超脱物质上的功利性但是无法超越精神 上的功利性的观点。 第三节 艺术美的重要作用 蒋孔阳将美大致分为三种,即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顺理成章地将美 感教育方式也分为自然、社会、艺术三种。其中,蒋孔阳认为最重要的美感教 育方式为艺术美。他将自然美和社会美理解为客观现成的美,而认为人们基于 现实生活自由创造的艺术美虽然也是客观的,但却标志着一个时代精神文明发 展的水平,体现着一个时代审美意识发展的方向和理想,并且,如若我们纵观 历史,艺术美也最能体现人类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的精神实质。正因为这 样,蒋孔阳着重强调了艺术美在培养人,提高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方面都 起着特别积极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学艺术依托作者的心灵和情感的创作,反映出生活的意味,并且 通过反映真实的生活使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现实,在 “旁观者清 ”的领悟中清醒 过来,分辨出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这样,文学艺术便实现了它对人们的教育意 义。 其次,人们喜爱依托文学作品来表露自己的情感,小到个人的生活苦乐, 大到一个时代人们共同的体验和心声,爱恨情仇、时代变迁、人心向背,无不 可诉诸文学作品。这些来源于生活深处,反映真实生活,并且饱含思想感情的 文学作品便能产生审美教育作用,从而转移人们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 最后,“文学艺术的美感教育作用,就在于它根据一定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 值的判断,把生活的美丑显示给人,让人们衡量一下自己,衡量一下他人,然 后知道应当怎样做人。 ”?文学艺术作为现实生活与理想世界之间的桥梁,艺术 家通过对现实生活忠实的描写,以及对于人们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判断,表达人 类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向往,同样,读者也在欣赏和品味的过程中,通过对作品 中主人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宣泄对于正义和理想的追求。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379. 36 第七章 艺术与人生 第七章 艺术与人生 第一节 艺术家的主体意识,人格力量和社会责任感 “美是一种人生的价值。它使人兴奋,使人向往,使人去追求更高尚更有价 值的东西。因此,探求美,可以说是对于更高一层人生理想和人生境界的追 求。”?蒋孔阳就这一点的阐述,联系了中国古代“乐教”、“诗教”的思想,也就 是我们上文所谈到的审美教育问题,就是要通过艺术来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 来提高人们的思想品格和道德修养。 正是因为艺术具有审美教育作用,这就使得我们的艺术家不仅要为了塑造 艺术形象而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精神,还需要增强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人 和动物区别于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这种意识帮助人们以自我为中心建立出一 个主体世界,并且区分主体与客体,以主观能动的态度去作用于客体世界,进 而展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同样,艺术创作作为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也需要创 作者在主体意识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地去认识并表现世界,并在社会责任 感的感召之下,将自己的理想以及时代的精神付诸艺术作品之中,去感染现实 生活中的人。所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艺术家所创作的 艺术形象才能在融入自己的心灵和情感的同时产生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 教育意义。 蒋孔阳就美学的研究任务是这样界定的: “我们研究美学的任务,就在于充 分地发挥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力量。这样,美学研究的 任务,目的是为了艺术,但又不限于艺术。它在提高艺术美学质量的过程中, 丰富和提高了整个人生。美学的根本任务,是在为整个人生服务~”?艺术的目 的是通过反映现实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 人的精神境界,这就要求,作为有此光荣使命的艺术作品来说,不仅要反映现 实生活,具有高尚的思想感情,还要求具有艺术感染力,即美学特征,两个方 面都兼顾到,才能说得上是美的艺术形象。这就要求我们的艺术家要提高自己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562.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592. 37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的艺术修养,加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优化主观条件,提高自己的人格力 量,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真情实感和全身心的投入来 塑造艺术形象,并以此去撼动读者,唤起读者的心灵世界的共鸣。从蒋孔阳对 于艺术创作主体自身修养和人格力量的强调,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艺术创作者 主体意识的重视,他认为,主体意识是一个艺术创作者的灵魂,有了主体意识 便有了自我,有了独立自主的精神进而有了作为一个人的人格力量。所以说, 创作从来都不是只靠眼睛和耳朵,而是要靠头脑和心灵,高尚的人格力量,独 特的审美情趣。这样,艺术的美学特征才能够发挥出来,作为审美教育的工 具,对广大欣赏者起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 康的审美趣味,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第二节 审美与人生 蒋孔阳引用了马克思对美的解释,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就 把一个人作为人的性格和品位特征与他所欣赏的美对应了起来。我们上文提 到,所谓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首先强调了人具有自由意识,并且人有作为的 需求,即有生活的目的和意图,于是,人通过劳动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时 候实现自己作为人的本质力量(聪明、才智、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的对 象化。人们欣赏美,也就是在欣赏人的本质力量,在获得美感的同时,体会到 了劳动实践的高尚以及生活的意义,又逐渐树立起充实和提高我们的本质力 量,并创造美好世界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在积极的人生态度当中,培养健康 的思想感情,高水平的文化修养,追求高尚而又独特的精神境界。这样,我们 在生活中进行着创造性的劳动,感受着富含创造性的美,我们的生活不仅是物 质充足程度上的富裕,更是精神境界提高的美。这也就是蒋先生在“美在创造 中”所说的,人们不仅是生存和生活着,他在进一步延续自己的生存的同时还在 创造着和欣赏着,不仅有实现了改造客观世界后的快感,更有实现了人的本质 力量之后的美感。正因为这样,蒋先生把美视为人生最高价值之一,并用美来 衡量一个人生活的价值,而美的价值的实现则集中显现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不断 丰富和提高。 由此,我们想到了蒋孔阳审美人生观与朱光潜“人生艺术化 ”思想内涵的共 同性。在朱光潜的美学中, “人生艺术化”的思想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朱先 38 第七章 艺术与人生 生将人生和艺术联系起来,并作为一种人生观践行于现实生活中。他对艺术的 做如下理解:“美术作品就是帮助我们超脱现实到理想界去求安慰的。换句话 说,我们有美术的要求,就因为现世界待遇我们太刻薄,不肯让我们的意志推 行无碍,于是我们的意志就跑到理想界去求慰情的路径。美术作品之所以美, 就美在它能够给我们很好的理性境界。”?朱光潜认为艺术作为情趣的表现,它 的源泉是人生,离开人生就无所谓艺术,离开艺术也就无所谓人生,这一点, 我们说和蒋孔阳先生对艺术和人生的理解是相通的,正是因为看到了艺术于人 生,美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才使得他们的美学思想找到了灵魂的归属— — 寄情 于人生。 蒋孔阳先生在《艺术世界》创刊五十期之际,曾在一篇评论中高扬了艺术 给人们带来的陶醉和喜悦,并号召让艺术的力量渗入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 落,发挥出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蒋孔阳的美学思想体系中,艺术、美与人 生,在人类漫长的精神发展史上,始终交织着永久性的精神纽带。 第三节 蒋孔阳对人类发展的展望及其美学思想的 现实意义 我们通过对于蒋孔阳美学思想的探讨,发现美学对于蒋孔阳来说,并不单 单是指一个学术研究的领域,他对于美学问题的思考从来都不是绝对封闭的, 而是在一个开放性的体系中,去探索以人类发展为主题的心灵世界,追寻以人 生价值为导向的精神归宿。人生的根本,人类和文化发展的前景是蒋孔阳始终 牵挂的话题。他认为,人和动物是不同的,人有意识,有目的,有愿望,并且 会因为不满足于现实而不断向理想进发,在追求美的价值和理想中奔向未来。 于是,他对于人的含义的未来的展望,就是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解放的展 望,在这个过程中所充斥的,就是人在审美关系中不断实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 对象化,不断发展和提升人的价值和理想,进而不断地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 也就是说,美一方面是人所创造的,一方面也是人类所具有的内在的必然的要 求。 ? 宛小平.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 — 朱光潜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0 39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蒋先生认为,人类的文化需要从美不美出发,进一步发展成为审美文化。 他指出审美文化的两层含义:一方面强调文化应该是美的,即应该和美相结 合,具体到现实中就是在搞实利性的建设的同时不忘结合艺术和精神文明的因 素;另一方面强调文化的发展必须是将精神灌注于物质,并且达到一个可以显 示民族的精神面貌的高标准。“审美文化是文化与美的结合,是对于文化高标准 的要求。它要求我们的文化,不仅有实用的价值,功利的价值,而且有精神的 价值、审美的价值。 ”?所谓审美的价值,就是要满足人人都具有的爱美的天 性,满足人与人之间表达和交流感情的需要,以及满足人们追求自我表现,从 而创造美,创造文化的愿望。可见,文化发展的审美取向最终目的还是回归于 人类自身表现,创造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将其理解成为审美文化的人本性追 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重申蒋孔阳美学体系中对于人的主体性的终极关怀。 关注人类的未来,关注人类文化发展的审美取向,这是蒋孔阳美学思想人类学 含义的表征,也是他对于人的主体性关怀的升华。 既然我们说蒋孔阳的美学思想极具人本精神和主体性色彩,是立足于人的 美学,那么,人类发展至今,我们就不可避免地要去考察他的美学思想在当下 社会的现实意义。在科技文明日新月异的今天,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时 代和社会的发展使得身处当下的人们面临着更多的诱惑与抉择。在市场经济催 生下,人们面对技术化,市场化,庸俗化的各种生存追求,诞生了一些腐朽、 堕落和平庸的思想行为,这些因素以其腐蚀性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追求与 人生抉择。人们在被诸如金钱和名誉的异化中不知不觉地丧失了作为人的本 性,在迷雾森林中逐渐丢失了本质力量,从而使自己的精神漂泊在乏味、肤 浅、粗鄙与邪恶的海洋,找不到心灵的归宿,尤其是一些身处现代都市,被物 化环境所围困人们,他们沉迷于一些虚化的感官的刹那刺激,精神匮乏无所依 靠,他们沉溺于封闭孤立的物质环境和心灵空间,缺乏生活于社会的主体意识 和社会责任感,甚至会偶发集体反社会意识。这样一些现实的弊病使得我们在 反观社会和人性现状之时,感受到了蒋孔阳的美学思想的审美意义,他对于主 体性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强调,对于生活反思和人生反悔的深刻领悟,在当代 精神文明建设中都有着深刻的意义。他使我们看到,人不仅是生存者和生活 着,并且在不断创造中延续着自己的生存,提升着自己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人 ?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725. 40 第七章 艺术与人生 们与生俱来的对于美的追求,不应该泯灭于精神文明发展相对滞后的生存状态 中。他强调从主体的角度看待美学于人生的意义,把审美的创造视作人类自我 提升的力量,呼唤当代人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彰显着他重建人类精 神家园和再现高贵人性的主张。由此可见,蒋孔阳的美学思想在当代社会精神 文明发展中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人类灵魂在漂泊无依中重新找寻生 存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41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第八章 结语— — 主体性美学的思考 蒋孔阳先生四十年代涉足美学理论思考和研究领域,五十年代参与美学界 的学术大讨论,八十年代,他投身于美学热潮中并构建起自己的美学体系,并 于九十年代总结了自己的美学思想。蒋孔阳的实践论— — 创造论— — 人生论美 学思想诞生于高扬主体性和人的自由的实践美学的影响之下,其思想内涵以及 理论旨归渗透着人类学美学的特色,饱含对主体性美学的思考。蒋孔阳的美学 在理论根源,原则问题上接近于李泽厚的实践美学思想,并契合于马克思主义 原理,然而在研究方法上则更接近于朱光潜,蒋先生将人的本质力量这一概念 理解为包含着思想、感情这类意识形态的因素,他充分肯定意识自由,强调了 美对于欣赏主体的依存性,并且循着朱光潜基于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实际,进一 步加强了对于个体主体性的强调。此外,蒋孔阳的创造论美学更是直接继承并 发扬了朱光潜关于美是生成的,创造性的,个体对于美的形成具有主体性的作 用等有关思想。 蒋先生主张人类先有了审美意识,后来产生出美学思想,最后构建出美学 学科的诞生,这三个阶段的划分本身就暗含深刻的人类学思想,因为他对于各 个阶段的考察都是紧紧围绕着人在劳动实践的发展与变化,深入到人作为审美 主体的心理学层面上去探究美与美感的诞生问题。郑元者有两篇关于蒋孔阳人 类学美学思想探究的论文,《蒋孔阳的美论及其人类学美学主题》与《蒋孔阳 人生论美学思想述评》,其中,他对于蒋先生人类学美学的思考得到了蒋孔阳 本人的首肯。蒋先生说,郑元者帮助他将一些非自觉的朦胧的想法提升到了自 觉的高度,是一种开拓。蒋孔阳在谈到他所确立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新体系中,指出他对于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以及人是世 界的美等问题的思考与表述,更多地侧重于人类学美学的特色。这也就是为什 么本文在论述中反复追寻蒋先生美学思想中主体性的意识以及对于人的主体地 位的尊重。 蒋孔阳的美学体系对于主体性的强调肇始于他对美学研究的出发点,他认 为审美关系因人而存在。审美关系的存在不仅在客观上与对象的属性有关,更 在主观上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人的各种需要,目的和愿望。美只能存在于人对现 42 第八章 结语— — 主体性美学的思考 实的审美关系中,离开了美,便无所谓审美的人,同样离开了审美的人,也就 不再有美。这样开门见山的明确立场奠定了蒋孔阳先生美学新论的主体性基 础。 蒋先生在实践论中,紧紧抓住了人类劳动实践的基本特点— — 自觉与自 由,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形成问题。正是自由的劳动使得 人类超脱了动物本能的劳动,它是人们在掌握了客观规律基础上对于支配力的 支配,从而使人进入创造性的自由新境界。于是,实践产生了劳动对象和主体 的关系,产生了作为主体的人的主体意识,关于人的本质力量,蒋孔阳强调, 人的本质力量是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蒋孔阳将形象性,社会性,感 染性,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四者视为美的本质特征,我们可以看到主体 性思想在蒋先生美学思想中的渗透。其中,形象性强调了审美主体人对于客体 的感性形象的把握,社会性强调了强调了美是人类社会的属性,而他所说的美 的感染性更是突出了从审美主体的情感角度以及心理学立场去规定美的本质。 此外,蒋孔阳对于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的理解更加充满着主体性色彩, 是因为他将对象化的过程与以人为主体的劳动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作为 劳动实践的主体,必然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主体。在谈到美与美感的 诞生时,蒋孔阳认为劳动创造了美。美的产生,是一个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活 动中得到了充分、彻底、完美的表现,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和愿望,感受到自己 与现实之间和谐,自由的关系,并且产生了满足与幸福感。劳动不仅创造了人 类自身,也创造了美与美感。 创造论中,我们知道蒋孔阳先生认为美是“多层累的突创”,因此美感具有 直觉的突然性,感受的完整性,思想感情的集中性以及想象的生动性等特点。 实践主体的主客观统一是美的创造的方式。从实践主体角度来看,蒋先生紧紧 抓住了个体审美心理的特点,从主体审美感受的角度来把握审美心理中,社会 的、历史的、生活的、文化的影响因素,他不仅看到了社会历史静态的积累和 传承,更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动态的突创,这就从更高层面上表达了审美主体在 美的创造中的能动性。 人生论作为蒋孔阳美学思想的最终旨归,是蒋孔阳人类学美学思想及主体 性特征的集中体现,他强调人类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是通过艺术建立起来的,只 有人才能欣赏和创造艺术,艺术美作为最重要的审美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全面 43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人。在蒋孔阳的美学思想体系中,艺术、美与人生,在人 类漫长的精神发展史上,始终交织着永久性的精神纽带。他一直尊崇艺术对于 人生的重要意义,并强调艺术家应该有深沉厚重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人格精 神,以助于更好地发挥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 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培养积极的人生观。蒋先生把美视为人生最高价值之一, 并用美来衡量一个人生活的价值,而美的价值的实现则集中显现于人的本质力 量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正是因为看到了艺术于人生,美于人生的重要意义,蒋 孔阳的美学思想才寄情于人生。 综上所述,蒋孔阳的美学思想的主体性色彩非常浓重,不仅贯穿于他实践 论— — 创造论— — 人生论的美学思想体系架构中,还体现在他从主体的视角看 待美学,艺术对于人生的意义。蒋孔阳的美学是高度为人生的美学,他将美视 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将对美的追求视为不断超越和提升自我本质力量的过程, 他的思想内涵和人生态度以及审美取向,为漂泊的灵魂指明了觉醒的方向。 由此全文就蒋孔阳美学思想主体性的思考,以及对于他的美学思想的人类 学精神和人生论主题的把握,笔者联系到朱立元先生在对蒋孔阳的美学新论寻 找存在论根基的探索中,认为蒋孔阳的美学研究在思路上与海德格尔暗合,亦 即他认为蒋先生的美学思想超越了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论,开始探索审美与人 的生存方式的关系,并认为这是他美学理论的存在论根基之所在。朱立元认为 蒋先生关于“人是世界的美 ”的命题集中体现出了他寻找存在论根基的努力,强 调人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强调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以及审美关系的此在的意 义。朱立元揭示出蒋孔阳的美学思想是以人生实践为本源,以审美关系为出发 点,以人为中心,以艺术为主要对象,以创造 — — 生成观为指导思想的理论整 体,这是一种对认识论美学的突破,是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超越,也是对于 美学寻求本质主义思路的突破,同时也以人的生存世界和人生实践活动构成了 美学的新的存在论根基。朱立元探究到蒋孔阳美学思想实践论的存在论维度, 他把美和美感从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认识论中解放出来,从而努力建造以人生 存的世界为基础的存在论根基,这是对蒋先生个体主体性的精神的凝练,也可 以说是本文对于个体主体性精神把握的佐证。以人为中心贯穿了蒋孔阳美学思 想的始终,个体主体性精神也渗透在他美学思想的各个角落。 4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著作 [1] 蒋孔阳. 蒋孔阳全集[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 [2] 高楠. 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3] 章辉. 实践美学: 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4] 郑元者. 美学观礼[M].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0. [5] 宛小平编.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朱光潜卷[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2. 论文/论文集 [1] 郑元者. 蒋孔阳人生论美学思想评述[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4). [2] 曾繁仁. 蒋孔阳美学思想评述[J]. 文史哲, 2000(5). [3] 郑元者. “只要有路,我还将走下去”——蒋孔阳先生的最后十年[J]. 学术 界, 2000(3). [4] 张玉能. 蒋孔阳是实践美学的创新者——对章辉博士评论的反批评[J]. 汕头 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3). [5] 朱立元, 贾玮. 蒋孔阳美学:一种通向未来的美学——兼评章辉博士的《蒋孔 阳:实践 美学的总结者与终结者》[J]. 学术争鸣, 2007(2). [6] 郑元者. 蒋孔阳的美学道路——《蒋孔阳学术文化随笔》跋[J]. 学术月刊 , 1998(11). [7] 章辉. 蒋孔阳: 实践美学的总结者与终结者[J]. 江汉论坛, 2006(6). [8] 张玉能. 蒋孔阳美学体系的动态立体构成[J].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2000(5). [9] 薛雯, 刘锋杰. 论蒋孔阳的创造美学 [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 [10] 郑元者. 蒋孔阳的美论及其人类学美学主题[J]. 文艺研究, 1996(6). [11] 郑元者 , 徐迎新 . 蒋孔阳的艺术论及其跨文化美学意义 [J]. 文艺研究 , 2005(2). [12] 郑元者 , 李震 , 吴乐晋 . 蒋孔阳美学思想的现代性意蕴 [J]. 江汉论坛 , 45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2001(3). [13] 郑素华. 蒋孔阳创造论美学思想的源泉和特征[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7(3). [14] 董迎春. 试论蒋孔阳美学思想的人本性[J].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1). [15] 朱立元. 美感论 : 突破认识论框架的成功尝试——蒋孔阳美学思想新探 [J]. 文史哲, 2004(6). [16] 朱立元. 蒋孔阳的美学思想寻找存在论的根基——蒋孔阳美学思想新论探 [J]. 学术月刊, 2003(12). 之二 [17] 朱立元. 美论: 寻求对本质主义思路的突破——蒋孔阳美学思想新探之三 [J]. 复旦学 报(社会科学版), 2004(5). [18] 姚文放. 创造美学的现代建构——读蒋孔阳新著《美学新论》[J]. 社会科 学, 1994(11). [19] 周来祥. 蒋孔阳的美学思想与人格精神[J]. 学术月刊, 2001(3). [20] 朱志荣. 论蒋孔阳先生的“多层累的突创”说[J]. 学术月刊, 2003(12). 46 致 谢 致 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宛小平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 的敬意~在我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中,宛老师以他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学识、 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对学术的执着精神为我树立了光辉的 榜样,使得我在专业学习中获益匪浅。 回忆攻读硕士的三年时光,众多老师在思想上、人生态度和意志品格方面 给了我多方面的教诲,这些教益必将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奋勇前进的不竭动 力。 由衷地感谢我的同班同学,他们创新性的思维、开拓性的研究拓展了我的 学术视野,无数次的争论和探讨使我的研究工作和理论素养得以不断进步。 衷心感谢我的父母,以及其他亲朋好友对我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无此, 我亦无法完成我的硕士学业。 最后,感谢那些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曾经教育和帮助过我的老师~衷心地感 谢为评阅此论文付出宝贵时间和辛勤劳动的专家与教授们~ 徐 宁 2010 年 5 月 18 日 47 蒋孔阳美学思想动态构成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 徐宁,浅析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艺术化设计与审美文化,学术创新,2008 年第 3 辑, 160-162 页 [2] 徐宁,浅谈柏拉图的模仿说,生产率系统,2008 年第 4 期,64-67 页 [3] 徐宁,论江南园林的美学思想,神州民俗,2009 年第 106 期, 54-55 页 [4] 徐宁,叔本华的天才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 年第 142 期,75-77 页 [5] 徐宁,实践 创新 发展——结合文艺创作谈蒋孔阳的美学思想,学理论, 2009 年 7 月刊, 59-60 页 48
本文档为【蒋孔阳美学思想中人主体性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2-27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