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政治思想通史

西方政治思想通史

举报
开通vip

西方政治思想通史第一章古希腊政治思想 第一节古希腊政治思想的产生 一、古希腊的历史与自然条件(5-6) 政治思想史从古希腊开始。 公元前8世纪开始,氏族制度开始解体,阶级关系开始出现,城邦开始形成,它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有着强烈的文化认同感。 希腊地区气温适度,雨水充足,多山环海,地势崎岖不平。这种交通极为不方便的群岛地区最容易形成小国寡民、各自为政的城邦。有许多优质港口,通过进行海外贸易生存总之,希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该地区形成城邦这种政治实体创造了条件。 二、政治改革与城邦的形成(6-9) 希腊的城邦是一...

西方政治思想通史
第一章古希腊政治思想 第一节古希腊政治思想的产生 一、古希腊的历史与自然条件(5-6) 政治思想史从古希腊开始。 公元前8世纪开始,氏族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开始解体,阶级关系开始出现,城邦开始形成,它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有着强烈的文化认同感。 希腊地区气温适度,雨水充足,多山环海,地势崎岖不平。这种交通极为不方便的群岛地区最容易形成小国寡民、各自为政的城邦。有许多优质港口,通过进行海外贸易生存总之,希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该地区形成城邦这种政治实体创造了条件。 二、政治改革与城邦的形成(6-9) 希腊的城邦是一个政治社会。它有一个高度组织起来的、建立在阶级关系基础之上的公共权威。 梭伦改革:第一,梭伦颁布了解负令,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第二,为了限制土地过分集中,梭伦颁布了“土地最大限度法令”; 第三,梭伦按财产之多少将全体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第四,恢复了公民议会制度; 第五,建立了陪审法庭制度。 克里斯提尼改革彻底扫除了氏族制度的残余,其内容:(1)划分了新的选区并且按选区进行公民登记;(2)建立500人会议,取代了原来的400人会议;(3)建立了十将军委员会制度;(4)制定了贝壳放逐法等重要政治制度。 第二节古希腊早期政治思想 一、泰勒斯的政治观(9-10) 泰勒斯是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他们把国家和社会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服从着同一的规律,认为“水是万物的本源”。 这个命题客观上引导人们用统一的客观规律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而排除了“神”的因素和作用,为后来的自然法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毕达哥拉斯的政治思想(10-12) 他提出了“万物都是数”的命题。其政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和谐与秩序是与宇宙的最高规律,也是任何一个理想的城邦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2、必须建立法制。他主张实行法治,恪守祖传的习惯和法律。 3、公民之间应该平等。他认为,公民间实行平等是真理和正义的要求。 4、重视教育。他认为,对公民进行教育,是城邦的义务。不仅对公民进行教育,而且还要对官吏进行教育。 5、拥护贤人政治。 三、赫拉克利特的政治思想(12-15) 他认为,大千世界在本质上是一团永恒燃烧着的火。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服从着同一的客观规律,他把这个规律称为“逻各斯”。赫拉克利特的政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强调战争的积极作用。他强调发展变化,强调战争,特别强调战争的作用。 2、主张贤人政治。他认为,国家应由少数优秀的人物来治理。 3、主张建立法制。他认为法律体现理智,公民服从法律就是服从理智。他把法律分为人的法律和神的法律。 四、德谟克利特的政治思想(15-19) 他被马克思誉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创立了原子 论。其政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家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它产生于人类的需要。 他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由物质微粒——原子构成的,只是由于排列组合的方式不同而显示出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出于对自然的恐惧和共同利益,人们才逐步懂得了互相帮助和共同行动,并且聚集为群体,形成了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又有了进一步的团结、建立更广泛联合的需要,于是又建立了城邦。他的这一思想显然为后来的自然法理论及社会契约论提供了思想材料。 他把社会、国家以及国家的法律制度的起源都看作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这个思想对后来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启迪。 2、重视教育。 他虽然主张要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并主张对违反法律的人严惩不贷。他认为应当通过教育来提高公民的认识,加强公民的修养,增进人们的智慧和技能,净化社会风气,减少犯罪。 3、公益高于私利,国家高于个人。 他主张国家的利益应当放在超乎一切之上的地位,人们应该为公益、为正义而献身。 4、拥护民主政体。 他认为,在坚持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应当把优秀人物选举出来来管理国家。 5、主张发展生产,主张私有。 他认为应当发展生产,增加财富,倡过有节制的小康生活。反对毕达哥拉斯的“共有”思想,主张财产私有。 五、智者派的政治思想(19-22) 公元前5世纪通常被称为希腊的古典时期。经济上更加繁荣,政治上更加民主。要实行民主政治,就必须动员全体公民参与政治。为适应这一社会需要,希腊各地出现了一批以传授知识、讲授辩论及演讲技巧等为生的一批人,史称为“智者”。所谓“智者”,实际上就是一批职业教师。智者派的最著名代表是普罗泰戈拉,被认为是智者学派的开创者。 在政治方面,普罗泰戈拉有三个比较重要的主张:1、提出了人类社会和国家起源的假说。他认为,宇宙最初只有神灵,没有其他生物。后来,神用土和水两种元素创造了万物。 2、主张平等、民主,主张建立法制。 3、应当对公民进行政治教育。 虽然这一时期思想家们的思想还比较粗浅、比较幼稚,但他们为后来政治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材料,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 一、所处时代及其生平(22-26) 伯里克利进一步深化了由梭伦和克里斯提尼开创的民主政治制度。 (1)雅典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公共职位不仅由抽签的方式选举产生,而且还打破了等级限制,向全体公民开放;(2)为了保证中下层公民能够在事实上担任公职,雅典还发给公职人员津贴;(3)为了资助贫困公民参与文化生活,给贫困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斯巴达的农业和军事都非常发达,重农抑商,重文轻武,具有非常强的战斗力。雅典实力的膨胀,客观上对斯巴达形成一定威胁。最终,公元前431爆发了以斯巴达和雅典为主要交战方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最终以斯巴达的胜利而告终。 在苏格拉底之前,绝大多数思想家主要力图从自然界中来探索世界及人类社会的起源。苏格拉底则认为人类社会的奥秘在于人类社会本身,把探索的热点从自然哲学转向了伦理学和政治学。 苏格拉底与孔子的共同点:(1)都把伦理道德看作是政治基础,都特别强调修身养性。(2)本人并为留下完整的著作,大部分的思想是由其学生记录并整理出来的。 (3)“自知己之无知” 二、政治学是专门的知识(26-27) 他认为,治理国家是一门专门的知识,国家必须由懂得政治的人来治理。他特别强调专门知识的重要性。他坚持把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 三、政体理论(27-29) 他反对和批评民主政治制度,并不是民主的一般原则,而是当时民主制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他明确的反对民主政体,同时也坚决反对僭主政治和富豪专政,认为国家应该由有知识、有经验、品德高尚的元老来掌管。他认为,作为一个公民必须遵守法律,必须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 四、教育的重要性(29-30) 他认为,绝大多数人都不是极善的,也不是极恶的,而是介乎于善良和邪恶之间,都需要教育或引导,同时又都有可能被教育。除了接受社会的教育之外,人们应当特别学会反思自己。人们应当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他的思想对柏拉图以及后来的新教思想家都有一定影响。 第四节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主要著作(31-33) 柏拉图是古希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留下了系统著作和完整思想的人。他的许多思想、观点和主张成为后来政治思想发展的重要史料。其代表作《理想国》、《政治家》和《法律篇》。 二、理念与理想国(33-35) 他提出理念是宇宙万物的普遍本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是最真实的存在,是一切具体事物的原型、本源。 他认为,一切所谓真正深刻的认识都来自自己灵魂深处。由此,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知识就是回忆”,认识事物就是要把握事物的理念。 他认为,所谓国家的理念就是最理想、最完美的国家,而所谓最理想、最完美的国家就是实现了正义的原则、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国家。 从研究方法上来说,柏拉图这里也开创了从理想、原则等出发来研究问题的先河,从而为后来的自然法理论、社会契约论、乌托邦主义等提供了先例。 三、社会分工理论(35-37) 他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生产者阶级的职责是为整个社会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履行国家的经济职能;护国者阶级的职责是保卫国家的安全,并且充当统治者的辅助人员;哲学家的职责是执掌国家的权力、管理国家。这三个阶级应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分工互助。为了论证社会分工的合理性,他还进一步发挥了当时希腊人广为接受的所谓“四德说”,即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 为了挽救当时的统治秩序,他坚持认为阶级关系不能打破,但为了保证统治阶级中最优秀的人掌握政权,他又反对世袭制和血统制。 四、哲学家治国(37-42) 他提出,一个理想的国家必须有一批专业的统治者或管理者,充任统治者的应当是最有智慧的哲学家。他认为,由哲学家担任国王的政体可以有两种名称:王政或贵族政治。在他看来,只要统治权掌握在哲学家手中,国家就能摆脱当时的危机,就会重新走向繁荣。 他对当时的希腊进行了归类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认为当时的四类都是恶的。第一种叫做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第二种叫做寡头政制;第三种叫做民主政制;第四种叫做僭主政制。 五、共产制度(42-43) 他主张,在一个理想的国家中,在统治者和保卫者之间必须实行一种财产和家庭共有的制度。 他所主张的也仅仅是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共产。 六、教育与治国(43-45) 他认为,无论是从选拔统治者的角度来说,还是从教化普通公民的意义上说,教育都至关重要。认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公民,男女都应当进行教育,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 在柏拉图那里,哲学家、国王都是要经过严格的教育、训练和实际工作的考验才能获得“上岗”的资格。 七、晚年的思想(45-47)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 在《理想国》中,他强调的是“以德治国”,强调军人和生产者都应当相信哲学家的智慧和理性,服从统治。在《法律篇》中,则更强调法治,强调所有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在《法律篇》中,他虽然仍然坚持一定程度上的共产制度,但不再坚持婚姻的社会化,承认家庭存在的合理性。 在《法律篇》中,柏拉图认为,一个理想国家的特点包括:(1)人口固定为5040人,公民以抽签的方式领取只有使用权而没有占有权的土地和房屋;(2)公民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粮食须全部交公,公民过集体消费生活,每天在公共食堂就餐;(3)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形式,妇女与男子享有同等的受教育及军事政治活动的权利,但妇女不得担任最高统治者;(4)个人拥有的财产可以不均等,但数量上应该由严格的限制;(5)经多轮选举之后,组成最高委员会和立法委员会,由这两个委员会来组织、管理全国的事务。 柏拉图最大的贡献在于把哲学与政治现实结合了起来,理想被直接运用于改造社会的现实之中。 第五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主要著作(47-51)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政治学》。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51-54) 亚里士多德是最早试图对当时人们已经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知识进行系统分类的人,他还把政治学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并且确定了它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按学科的性质来划分,他认为可以分为思辨性学科、实践性学科和创制性学科,政治学属于实践性学科的一种。 他认为,所有的学科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某种“善”,其中政治学的目的最高,因为,政治学研究的目的是如何实现一个国家的“善”,是最高的“善”。 亚里士多德还特别强调政治学与伦理学的区别。就具体研究内容而言,他认为,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应该是政治制度。他不仅确立了政治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而且还确立了经验的、实证的、实践的研究方法。他为把政治学建成一门历史的、实证的学科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三、国家的起源(54-56)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就是从论述国家的起源和目的开始的。从他“万物都有一个向善的目的”这一世界观出发,他认为,人类的目的是实现三种善业,即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人们必须组织起来,结成社会团体。 他不仅看到了作为政治团体的国家与一般经济团体、氏族之间的区别,而且还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他明确的提出:国家起源于家庭。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国家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人们之所以要在政治上组织起来,之所以要组建国家,归根结底是为了过“优良的生活”。 四、人类在本质上是政治动物(56-57) 他特别强调城邦对个人存在的意义。他认为,城邦高于个人,个人依赖城邦,个人不能离开 城邦而存在。由于个人不能脱离城邦是由于人的本性使然,因而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也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五、政体分类理论(57-59) 他特别强调国家政权的目的。他认为,在正常的情况下,国家政权、国家的统治者理所当然的要为全邦谋利益,这样的政体可以叫做正宗的或正统的政体。但统治者如果只谋求私利,这样的政体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他把这种政体称之为变态政体。 无论是正宗政体还是变态政体,都可以由一人统治、少数人或多数人统治。把这两类政体与统治人数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六大政体: 正宗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 变态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他的政体理论不是从“原则”、“理念”出发,而是从事实、经验材料出发。他事实上坚持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原则。 六、理想社会的特征(59-67) 1、中产阶级掌权与轮番为治。为了体现正义、实现长治久安,他认为,最理想的政体应该以“中庸”为原则,应该由中产阶级来执掌政权并且建立一个共和政体。这样的政体能够有效地防止两极分化,减少竞争,防止内部分裂。他坚决反对统治者终身制。为了确保民主政治的实现,他主张对统治者实行退休制。 2、财产私有公用。他认为,这种私有公用制的好处是能划清每个人的利益和支配范围,从而免去许多争吵。要用道德风尚的力量促进对财物实行公用。 不仅主张私有公用,他还主张一个理想的城邦,其土地应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公产,归城邦所有;一部分为私产,为公民个人所有。这样既体现了公平、正义,又能保证在外敌袭击、骚扰时,全体公民可迅速动员起来,一致对外。 3、实行法治。他认为,法律制度与理性是一致的,法治与人治并不完全对立。他强调,法治的关键还在于:法律一经制定,就应当人人遵守。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根据积累的经验对现行法律进行修订和补充,以保证人们所遵循的法律是良法。 4、控制人口和加强教育。 他关于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的确定,事实上开创了这门学科。他自己所采用的从具体事实到理论归纳、从经验材料到一般结论的研究方法,也使得政治学这门学科从一开始就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了。而他关于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性质、人的本性、政体理论、私有公用理论、法治理论等,都构成了后来许多重要思想和原则的来源。因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一直是当之无愧的被称为开山鼻祖。 第二章罗马帝国时期政治思想 第一节帝国的建立与政治思想的演变 一、城邦制度向帝国制度的演变(68-69) 二、政治思想的变化(69-71) 第二节希腊化时期的政治思想 一、伊壁鸠鲁的政治思想(71-74) 他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无神论学说的信徒,被称为“古代真正激进的启蒙者”。 1、有自由才有责任,无自由便无责任 2、快乐主义的幸福观 3、社会契约论的先声 三、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79-83) 他的代表作《通史》。他运用希腊人特有的理性思维能力和政治哲学知识,对罗马政治制度进行考察分析,并且取得了对后来政治制度、后来政治思想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结果。 他认为,罗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在于罗马的政治制度是一种混合制度。他更注重从发展、演变的角度来考察政治制度。他认为,罗马人的政治智慧就在于,他们使君主、贵族和民主这三种政体因素实现了最佳结合,使这种权力既相互钳制,又互相支持与合作,处于平衡状态。他已经认识到:国家政治权力内部应该有一个互相制衡、分工合作的机制。这就是他对罗马政治体制分析总结所得到的最重成果。他的这个思想后来又经过西塞罗的阐发,成为西方政治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一、生平与主要著作(83-84) 他是罗马斯多葛派的重要代表。主要著作《论国家》、《论法律》、《论官吏》等。 二、自然法与国家起源(84-86) 他一方面承认,国家是人类出于生活上的需要,自然而然发展而来的。同时他又认为,国家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之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它源自于人们的共同约定。 他指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法,一种是自然法,一种是成文法。自然法先于成文法或国家颁布的法律而存在,它是正义的基准或尺度,是成文法的基础。 他认为,所谓自然法就是根植于自然、与自然相一致或来自于宇宙的内在准则。自然法是一种永恒的、客观的原则。有了它,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才有了衡量的基准。 三、人的自然平等(86-88) 理性是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人类从根本上说应该是平等的,至少在法律面前应当是平等的。 西塞罗的平等,不仅要打破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之间的界限,甚至要打破人与神之间的界限。 四、共和制的优点(88-89) 在共和制下,执政官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恶,他要依法行使权力。 第四节罗马法学家的政治思想 一、法律与正义(89-90) 他们认为,自然法就是最高的理性,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自然规律,是人们行为的最高道德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是所有成文法的基础和依据。他认为,法律以正义为基础,而正义则是以理性的自然法为前提。凡是体现了理性、符合理性的法律就是体现了并且符合于自然法。 由于接受了自然法的思想,罗马法带有明显的平等及人道主义色彩。特别是由于自然法强调个人的地位和作用,是个性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解放。 二、身份与权利(90-91) 罗马法学家认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人格并不平等。他们认为,一个完整的人格需要有三种身份权,即自由权、市民权和亲属权。在罗马法学家看来,所谓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必须具备完整法人资格的人。法律必须保障公民的权利。罗马法学家的这种思维方式或论证方式,即一切权力要有权利做基础,而一切权利也要有相应的身份为依据,被后来的西方政治家及政治学家所普遍接受。 三、法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91-92) 第五节早期基督教的政治思想 一、基督教的产生(92-94) 二、早期基督教的思想(95-99) 1、对统治者的仇恨 2、信徒一律平等 3、千年王国的理想 三、基督教及其思想演变(99-102) 演变以后的基督教在政治思想上的变化有这样几点:1、疏远政治,追求灵魂得救。这是中世纪基督教世界民族意识淡化、政治组织松散的一个重要原因。6 2、鼓吹神权高于世俗政权。 3、人人平等。 第六节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 这些基督教知识分子试图从理论上,特别是从哲学上对《圣经》进行加工、论证,力图把基督教的基本信条系统化、理论化。这一批人被信徒们尊称为“教父”。 奥古斯丁是集教父学之大成并且奠定了基督教神学理论的基础。代表作《上帝之城》《忏悔录》。 一、恩典说(104-105) 他把《圣经》中关于亚当偷吃智慧之果的故事作了发挥,提出了所谓的“原罪”说。所有的人生来就是有罪的,这就是原罪。当人们达到道德行为当事人年龄以后还会继续犯罪,这就是本罪。在上帝面前,人们无能为力,只能等待恩典,这就是奥古斯丁的恩典说。 把这一理论应用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他把人间一切社会罪恶,一切不平等、一切不公平都说成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正确的做法是逆来顺受。 二、双城论(105-106) 他把人类区分为两类,即天上之城和地上之城。所谓上帝之城是由注定得救的基督徒所组成。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是永恒的完美,永久的太平;世人之城则是由弃民所组成的。 三、教权之上论(106-107) 他强调,在现实生活中,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是混合在一起的,世俗国家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他认为,世俗国家的职能在于负责人们的物质需要,提供安全,保证有秩序的社会交往。基督教会是上帝之城在现实生活中的代表。上帝的恩典只有通过教会才能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作用。教会是上帝拯救人类灵魂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它本身是神圣的、正确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教会的使命高于世俗国家的使命,教会的权力高于世俗国家的权力。 第三章中世纪欧洲政治思想 第一节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政治观念 一、教会权势与神权政治论(108-110) 欧洲文明的全面倒退,在经济上表现为城市工商业文明变成了乡村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在政治上表现为公共权力发达的帝国权力系统变成了靠私人契约关系维系的封建制度;在文化上表现为多元的、世俗的、高素质的文化变成了一元的、宗教的、低水平的文化,教会控制了全部文化生活。 在中世纪的西欧,政治活动的基本特征是神权政治,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以基督教神学为基础的神权政治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君权神授;天国至上;教会至尊;天启律法。 教会神学的无上权威地位是以天主教的巨大权势为基础的。天主教形成了一个以罗马教廷为中心、按教阶制严密组织起来的权力体系。教会不仅是一个宗教的组织,而且已成为经济上、政治上的统治力量。 二、二元结构与政教之争(110-111) 在神权政治这个统一的背景下,存在着政权和教权二元权力体系,政权与教权之间的明争暗斗一直是中世纪政治生活演变的主要线索。出于对人和人生的这种二重性的理解,社会组织也分化为两个,即教会和国家。 政教之争是政治思想的主题。在这个问题上分为两派:教权至上论者和政权至上论者。三、封建制度与教权观念(111-112) 封建领主的基本特点是,在承认所有土地归封建主所有的前提下,实行逐级分封。从国王到骑士,构成了一套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在封建领主所有制的基础上,封建庄园成为中世纪 封建社会的基层组织。以私人对财产占有的差别为基层的社会差别直接表现为政治国家中的等级特权。 第二节阿奎那的神学政治观 一、生平与主要著作(112-113) 托马斯。阿奎那出生于意大利,主要著作《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论君主政治》等。他大胆从神学立场出发,对亚里士多德哲学进行吸收与改造,构思了一个包容上帝、自然和人的合理格局的完整体系,用以替代由奥古斯丁哲学作为神学的支柱,从而成功的把基督教哲学推向一个新的全盛时期。阿奎那哲学的特征在于调和性。 二、信仰与理性(113-114) 他认为,信仰与理性、哲学与神学分属于不同的领域。由于分属于不同的领域,所以信仰与理性之间永远不会产生矛盾。 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之间甚至是相辅相成的。信仰可以帮助理性开阔视野,补充和完善哲学真理;理性可以通过驳斥反对者的指责来维护信仰,即是利用理性为信仰服务。 他认为,尽管理性是有独立价值的,但最终还是信仰高于理性,神学高于哲学和一切科学。这是因为:其一。神学“确实性”高于哲学和一切科学。其二,神学的“题材”比其他科学更高贵。 三、国家与政体理论(114-118) 他认为人天然是社会的政治的动物。一切事物都是按照等级从属关系布排的,这些等级系统是完全自然、合理的。便形成了统治与被统治、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托马斯又返回到君权神授的观点。他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本身就是上帝的创造物。国家组织本身直接起源于人的自然本性,而尘世的最高统治者君王则是上帝的安排。 他基本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学说。他认为统治者被授予权柄的目的是让他们谋取自己所治理的区域的公共幸福。据此,他区分了正义的政体和非正义的政体。一个人担任最高统治者的正义统治为君主制,非正义统治为暴君制;少数人的正义统治为贵族政体,非正义统治为寡头政体;多数人的正义统治为民主政体,当平民利用他们人数上的优势来压迫富人时,这种政治就是暴民政治。在这些政体中,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暴民制则是最坏的政体。他提出,在符合正义原则的前提下,统治者的人数越少越好。因为:首先,凡本身就是一个统一体的,就比多样体更容易产生统一。其次,自然始终以最完善的方式进行活动,最接近自然的办法就是好办法。其三,经验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凡多数人统治的城市和省份,常常由于相互倾轧、不断纷争而陷于纷争。 因此,有一个国王执政的政体是最好的政体。无论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甚至共和制都有蜕变为暴君制的可能。 教权至上并不意味着可以免去世俗君主的责任。世俗君主的职责在于专心致志的领导他所支配的社会走向幸福生活。第一,必须维护他所统治的社会的安定;第二,必须保证不让任何事情来破坏这样的建立起来的安宁;第三,必须殚精竭虑不断扩大这种福利。
本文档为【西方政治思想通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717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法学
上传时间:2019-03-11
浏览量: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