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哲学与人生智慧

中国哲学与人生智慧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哲学与人生智慧中国哲学与人生智慧 引用 卓越人生的中国哲学与人生智慧 中国哲学与人生智慧 中国哲学(四):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生命的学问讲课系列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前言人生就是持续不断思考和行动的过程,以追求、探索和感受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活在这个世界上,有情感和理性的我们,需要来自父母、家庭的安全感来栽培与爱护,成长之后经过学习和发挥自身的才华,也需要来自朋友、社会和国家的关怀与肯定,而有成就感。 人间行首先要重视的是道义与情感,如此才能有情有义。生命中总是有所缺憾,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中国哲学与人生智慧
中国哲学与人生智慧 引用 卓越人生的中国哲学与人生智慧 中国哲学与人生智慧 中国哲学(四):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生命的学问讲课系列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前言人生就是持续不断思考和行动的过程,以追求、探索和感受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活在这个世界上,有情感和理性的我们,需要来自父母、家庭的安全感来栽培与爱护,成长之后经过学习和发挥自身的才华,也需要来自朋友、社会和国家的关怀与肯定,而有成就感。 人间行首先要重视的是道义与情感,如此才能有情有义。生命中总是有所缺憾,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因此我们要学习接受别人的缺陷,改善自己的弱点,甚至学会涵藏自己优点的光彩。我们要学习儒家的中庸之道,以及道家无为不争的美德,不做小可怜,也不做大强人,只是要真实的生存下去,感受生命真诚的气息。 正文论述华人的宗教真的是太多了,其中更充满了功利主义,以致不能深入理解与实践各教的内在生命价值观。生活总是有太多的苦难和不幸,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此个人便需要信仰来安抚不安的内心,去面对外在的挑战,以求渡过难关。因此,尽管华人普遍上不重视宗教的内涵,但个人信仰在生活中总是迫切需要的,这就使民间信仰在华人社会中历久不衰。虽然如此,由于对宗教教义和信仰真谛的不了解,民间信仰的存在很多时候只是徒留形式。简要说来,民间信仰少了知识力(真)、道德力(善)和美感力(美),以致近年来产生了浪费资源、日趋功利、神棍盛行、缺乏人文素养的种种问题。基于此, 我想借此机会和诸位谈谈华族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理念,那就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以此作为今天的讲题,来和各位一起探讨个中的要义所在。 一命今生我们只有这一条命,父母以精血生成我们,天地让我们身居其间,成长的过程中,良师益友不断扶持我们,还有社会国家所给予我们安全的保障,这就是我们华族一向尊重"天地君亲师"的意义所在。 "命"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特殊的生命观点。儒家告诉我们"生死有命,富贵在 ,表示承认生死的有限性。生存在这个世间,我们总是受到时间、空间和外天" 在条件的种种限制,因此我们才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相互配合。生命中的限制性,被称作"命定"。命又可分成"共命"和"殊命"。共命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外在的种种迹象来加以推论演算。殊命则是个人自身不同的出生和遭遇,从外缘不断的演变,和自身心念无穷的生灭,因此是无法也不能加以推算的,唯有修身养性才能知个中变易的关键。 陈希夷在《心命歌》里谈到心地和命运息息相关的四种情况,是非常值得我们参考的,那就是:"(1)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2)命好心不好,福变成祸兆。(3)心好命不好,祸转成福报。(4)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由此可见,个人命运的祸福关键,全在个人内心的修养。能心存善念,体会天心,就可转祸为福,化险为安。《心命歌》下半段如此说:"心可挽乎命,最好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由此而论,心才是命运的真正主人,修心就可改造命运。 由于人的性情复杂,一杂气就乱,一乱就不能心平气和,所以我们要修养道德,让气精纯,如孟子所说:"吾常养浩然之正气。"生命就是把生出来的命,活生生的加以体认其中的真正意义。我们不是一个人生存在这世上,父母、夫妇、兄弟姐妹、师生、知己,都让不同的命,形成"命运共同体"。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认命",当然这里的认命不是宿命论的消极意义,而是说我们认同自己和对方的种种缺点和优点。认命是好命,唯有认同自己和他人存在的意义,才能学习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创造自己,进而突破自己有限的生命。为了父母,为了儿女,为了学生,我们都认命了,也就是认识生命的真正意义。我们要认祖归宗,认回文化传统,如此才能以"千年功力走过百年人生"。 二运"运"是指变动的情况,一般称作"运气",是人们想预知而不可知的未来。"运"小至个人的"气运",大至整个国家的"国运",好像蔡崇正博士巧用邵康节的《皇极经世书》的先天数来演算马来西亚的国运,如明年2002年是"蛊"卦,但也只能知其概略,而无法知未来精微的全貌。整个世界和宇宙也有不可知的"劫运",宗教称之为"世界末日",耶稣甚至说这一天的到来,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参阅《新约圣经.马太福音》24:36;《马可福音》13:32】 "运"和"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通常统称为命运。我们的一生如果被"命"的阴阳气数所定,被"命"给"运"走,也就是让"命"被"运"给定住了,这真的叫"命运"了。为什么我们要被"命"所"运",命运难道不可以来个"运命"吗?不要说时运不济,要承认自己的努力不够、信心不足、意志不坚定,那才能在困境中重新振作,发奋图强,要效法《易经》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啊~ 命应该自己作主来运作,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不是教导我们"我命在我不在天"吗?还有,袁了凡先生留下《了凡四训》教导我们改造命运,心想事成的原理和方法。这些是多么的激励我们去学习"运命"而不被"命运"。 三风水风水也叫做"堪舆",它其实是中华文化结合《易经》阴阳变化、《易传》祸福观和地理而形成的,正是"观天文以知地理"。(原文《易传.系辞上传》:"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风水以易理阴阳二爻的变化来论断人生死存亡的祸福吉凶。《阴符经》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风水讲究的是天理、人理和地理。学风水的人,需要有敏锐的观察(眼力)、丰富的学问(学力)、天地人的感应(悟力)、内在道德的修养(德力)和智性的判断(慧力)。可惜,目前的风水学只是为了个人的利益着眼,往往都是只论地理而不顾人理和天理,这是本末倒置的。一般人图谋个人或家族的福禄寿考,财力亨通,而求助于风水。佛家告诉我们"时时是好时,日日是好日",正是一语点破"境由心生,相由心造"。就大地而言,任何一处被动土,都是一种"变"和"动"。因此,有道之士,不随意去变动风水,而任处自然。就人的大地的亲密关系而言,修道者必须用道与德,性与命去重整它、重建它、尊重它、珍爱它、护守它,使大地保有源源不绝的生育和培植万物。风水宝典 《都天宝照经》一开卷就说:"人生祸福由天定,贤达能安命"。这根本是肯定了福人种福地,福地福人居。所以说:"吉善之地惟道德之士能居之。" 人生在世,要多积功累德,才能利己利人,祖德是可以福荫子孙的。风水如何巧妙,都须紧记《太上感应篇》开篇所说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学习风水者,一定要修养道德,才能五福临门(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正是"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四积阴德阴德是隐藏的德行,与阳善的公开行善是相反的。《了凡四训》解说阴德是做好事而不为人们所知道,上天会加以赐福;而阳善则是做好事让人们知道,得到群众的称赞而享有盛名。 对于阴德,民间称之为"阴骘",劝善书中就有《文昌帝君阴骘文》。无论 近在己身,远在儿孙。我们做好事或坏事,都会报应在自己和亲属身上的,正是" " 《易经》告诉我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表明了"为善得福,造恶得祸"的原理。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钓誉才是阴德。 在阴德的阐述中,佛教以因果业力解释,而道教则用承负解说,二者之间虽有差异,但劝人向善的动机总是一致的。《太上感应篇》说:"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是用其道理的。试想想做好事就是多交好朋友,而造恶为非则会树立冤家敌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朋友多才是好事嘛~ 五读书古人说:"万般皆下求,唯有读书高"、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种栗",更说"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这些都处处说明读书的可贵和不读书的缺憾。居常五箴第三条便是要人们"读好书",如此才能"存好心、说好话、学好样、做好事。" 近年来,大陆和台湾都在提倡读经。这是可喜的现象,毕竟经典是世代相传,让生命交会的宝藏和智慧殿堂。不但儿童要读经,大人(父母)也要读经, 反之,学生要读经,师长更要读经。上行下效,以身作则,人人都应活到老,学到老,如同苏东坡父子三人一样勤奋读书。 儿童读经,从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好,长大就不会变坏;大人读经,身教胜于言教,就不至于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情况发生。中华文化的经典是世界上最有永恒价值的书籍,它们出自圣人真心本性流露的言语,最能潜移默化,改善人心,进德修业和崇德广业。让我们与经典同在,与圣贤同行吧~ 结论"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生活命题,我们不能因为西方科学和民主的洗礼而将之贬为迷信和不理智。生活处处有智慧,我们要用心去体会。这五个命题的核心要义,其实在于《易经》的卦爻系统。易学以阴阳二爻,从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等八卦演出六十四卦,用来探索变动的宇宙人生。这也说明了时空背景会影响我们一生中每一个成长阶段,以致有吉凶祸福悔吝的遭遇。 以乾卦六爻为例,可以给我们的生命带来初步的整体认识:(一)潜龙勿用:龙的潜藏时期,表示要努力学习进修;(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龙冒出水面,来到地上,正是开始发动期,有赖大家的提拔和扶持;(三)君子中日乾乾,夕惕若厉:注重品德修养者,要时时警惕,危难随时会到;(四)或跃在渊:危疑不安阶段,也就是人生成败关键所在;(五)飞龙在天:龙直飞上天,属于人生最高峰;(六)亢龙有悔:龙飞上顶端,就要掉下来,即"物极必反"律则。乾卦六爻给我们深刻的人生启发,如能善于应用于人生,就可得福免祸。 最后,希望大家能学习中华四位哲人的四种生命观,那就是:(一)孔子的"知命",学习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二)孟子的"立命",即通过命运的限制,开创和彰显个人价值;(三)庄子的"安命",生命总是要能有所担负和放开,才能活下去;(四)荀子的"制命",意思是以礼乐教化,丰富人文教养。希望大家能以现代精神来了解我们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并加以实践在生命当中,那我在此所阐述,也就能自利利人了。谢谢大家~ 附录: 从微尘到宝塔――开创教育无穷的新希望谈四阶段的人生教育 前言我们关心教育的现况及未来的发展,故参酌古今教育方式提出"四阶段的教育理念"供各界人士参考,本文仅就其重点略述之,期能抛砖引玉加以引申阐发,并愿以关心教育的家长及教师们共勉之实践。今本文专以品德及智慧教育为主,希望能和目前学校知识技能教育相辅相成,期能培养出更具有深刻文化素养及知识更丰富、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 第一阶段:幼儿养性-优美人格的奠定 众所周知,零至三岁是人的一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阶段,正是教育的黄金时期,很可惜一般父母都轻易错过。如何在这张洁净的白纸上,彩绘出最优美的底案,建构其长远一生端正屹立的磐基,实是天下父母们应该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回顾反省人的一生,大家莫不深切同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人生最难化者唯习性;良好的习性一旦养成,则终身受益不尽,反之将受害无穷,因此第一阶段"幼儿养性"的教育特别重要。这段期间的幼儿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然其纯净的心灵对外界周围的一切讯息,却能靠高度直觉而全面吸收,犹如明镜照摄景物一般,不加选择地全部接受,此时正是构成其一生性情及品格基础的重要决定时期,此时的教育端赖父母主动给予正确的引导。正确了解幼儿学习的特性后,我们建议父母以最轻松简易的方式来进行教育,今略述一些方法以供参考,若能举一反三,善巧融通,则不难掌握幼儿养性教育的要旨。例如父母手抱幼儿或陪他嬉戏时,常用愉快的心情,轻柔的赞美肯定孩子:"你(或直呼其名)是最孝顺的孩子、你是最善良的孩子、你是最慷慨的孩子、你是最开朗的孩子、你是最聪明的孩子、你是最健康的孩子、你是最勤快的孩子、你是最喜欢读书的孩子…。"不胜枚举。此外父母亦可时常播放优美的中西古典音乐,以培养其优雅的性情。营造良好的教育气氛与学习环境,是影响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父母希望子女未来具备什么特质(果),现在就应该如何的赞美肯定孩子(因),如此每天几次愉快的赞美肯定他,必然先入为主的深深印入幼儿纯净的心底,形成他终身不移的人格特质。良好习性的养成,优美人格的奠定,就在父母轻松愉快的赞美肯定中不知不觉的完成;秉性良好的孩子,经此赞美肯定后,会发展的更加自信完善;秉性中下的孩子,更须要父母加倍的赞美肯定来弥补,以导正或减轻不良习性于无形中,这可是幼儿教育的秘诀,贤明的父母们,请千万别错过这短短的三年啊~ 第二阶段:童蒙养正-圣贤智慧的陶冶 当幼儿渐渐成长,四岁后已慢慢学会语言的应用,学习能力亦逐渐增进,此时即应衔接"童蒙养正"的教育。养正,是指培养其端正的心性及行为。不论是心理学的研究或是一般人的成长经验,我们了解:四岁至十三岁这阶段的儿童,因其理解能力微弱,知识未开,仰赖父母尚多,然也因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纯净,正是一生当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如何把握其记忆的特长善加教育,以期收到终身受益的长远效果,是最值得深刻反省的教育问题。 古代先贤们高瞻远瞩,不约而同地选择四书五经及老庄等重要经典为主要教材,并以历代公认的优美古文诗词等为辅佐教材,来教导儿童反复熟读,进而鼓励其背诵。如此充分发挥其记忆力的特长,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趁他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潜移默化其气质。经典永恒性的价值亦将随伴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茹吐芬芳、绽放光明,能扶持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而长期的诵读熏习将在默默中养成他阅读古文的能力,则儒释道中华文化智慧的宝藏,将任其悠游探取,深信必可陶冶他的性灵,开阔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这种书多读一本即有一本的受益,乃至多读一句亦有一句的功效,如此终身受益的长远效果,就在童蒙读经阶段中种下根苗,十年易过,终身难得,切莫等闲空过了。 至于如何教导儿童读经,方法很简单,只要父母老师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引导鼓励、或赞美奖励儿童反复多读、熟读,他们自然就会背诵得非常流利。若父母能抽空陪孩子一起读,不但本身受益,同时亦是最佳的亲子成长活动。根据老一辈过来人的经验,若能把握这段记忆力最好的十年,只要每天能读诵三十分钟而持之以恒,要背诵二、三十本书是轻而易举的,并且可以利用寒、暑假来复习加强。(有关童蒙养正的教育,请参考王财贵博士著《儿童读经说明手册》,书内有详细精彩的发挥。) 第三阶段:少年养志-理想抱负的鼓舞 十三岁之后的青少年知识渐开,理解力亦有显著的发展,渐渐脱离父母的关怀照顾,正是意气风发的学习独立之时。此时即应迈进"少年养志"的教育阶段。养志,是指鼓舞他们追求崇高理想的勇气,培养宏观远大的志向。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正是我中华民族青少年们立志向学的典范。处于国中、高 中时期的青少年,除了学校正常课业及特别感兴趣的学科书籍外,我们建议父母老师们选择或提供下列课外读物,鼓励他们阅读。(1)古今中外各类为人传记。(2)历代忠孝节义,及深明因果事理的典范故事。(3)各行各业坚持理想,努力耕耘不断奋斗的榜样。 以上书籍若能广泛接触,并且让其熟读,找出自己内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如此最能激发青少年们"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有了这股积极力量,不仅点燃了青少年立志的热诚,也建立了坚定的信心;因为青少年正处于构思自己未来方向的阶段,此时最需要认同效法的对象,来鼓励他们建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及坚持理想奋斗的勇气。 第四阶段:成人养德-真实生命的开展成年之后,进入社会发挥自己的专长而立业成家,尽力以求自立,更进而提携后进以立人。尔后,与人接触应对日渐繁增,人事愈加纷杂的过程中,必难事事周全,尽如人意,因此更须常常反省自己的缺失与不足,自勉改过以求进益。处处抱真诚笃厚之意以待人接物,时时存方便利他之心以积善培德。如更深一层体会,小我只是沧海中一粟,所学亦不过是学海中之一滴,则能常怀谦让之心,效法明朝袁了凡先生的精神一改过、积善、谦德来提升充实自己,并以之净化社会。然修德立业无有穷尽故,且三人行必有我师,随时随地皆可致力修习长进,只要自我生命逐渐畅达,眼前世界亦将生机日新,故成年养德,尽此一生无限向上,无有终时。(明朝袁了凡进士晚年有训勉子孙的四篇家书,题名为《了凡四训》,后世广为流传,被誉为传家宝典,实乃值得再三细读的上乘之作。) 如果我们的社会像个大花园,那么每位初诞生的婴儿,就像刚出生的幼苗,须要父母本着爱心,以四个阶段的教育为养分来灌溉幼苗,深信绿树成荫、百花齐放、果实鲜美的大花园,将会自然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特别声明: 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资料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 :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本文档为【中国哲学与人生智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2985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6
浏览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