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成药临床应用补益中成药

中成药临床应用补益中成药

举报
开通vip

中成药临床应用补益中成药考试重点(中成药临床) 什么是中成药? 答: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一定的剂型,供临床医生辩证使用或患者根据需要直接购用的一类药物。 什么是剂型? 答:剂型,是根据药物本身的特性以及临床用药的需要,所配制成的具有一定形式的制剂。 列举5个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答:列举有:清热地黄片、新癀片、板蓝根颗粒、牛黄解毒片、穿心连片 六味地黄丸是哪六味药? 答:有:熟地黄、怀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牡丹皮 龙胆泻肝汤的主治病症 答:主治:1、肝经实火上炎证...

中成药临床应用补益中成药
考试重点(中成药临床) 什么是中成药? 答: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一定的剂型,供临床医生辩证使用或患者根据需要直接购用的一类药物。 什么是剂型? 答:剂型,是根据药物本身的特性以及临床用药的需要,所配制成的具有一定形式的制剂。 列举5个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答:列举有:清热地黄片、新癀片、板蓝根颗粒、牛黄解毒片、穿心连片 六味地黄丸是哪六味药? 答:有:熟地黄、怀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牡丹皮 龙胆泻肝汤的主治病症 答:主治:1、肝经实火上炎证,症见口苦肋痛,目赤,耳聋等。 2、肝经实热下注证,症见小便黄赤淋浊,阴痒阴肿,妇女带下等病症。 藿香正气丸(正气水)的主治病症 答:主治:1、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脘闷食少,恶心呕吐,肠鸣泄泻。2、霍乱吐泻、晕车晕船、山岚瘴疟等由于混浊内阻,脾胃不和所致者。 银翘解毒丸的主治病症、临床表现、功效 答:主治:温病初起。症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功效:发散风热,清热解毒。 逍遥散的主治病症、临床表现、功效 答:主治病症:肝郁血虚,脾气不足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往来寒热,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 功效: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补益中成药 ●概念:以补虚药为主组成,具有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强壮脏腑功能的作用,用以治疗各 种虚证的一类中成药。为“八法”中的补法。 ●分类与适应证: ● 1、补益中成药分为六类: ● 2、补气——气虚证 ● 3、补血——血虚证 ● 4、气血双补——气血两虚证 ● 5、补阴——阴虚证 ● 6、补阳——阳虚证 7、阴阳并补——阴阳两虚证 ●使用注意: ●1.据因而补:针对虚证而设,应用时当首辨致虚之因,以便于选用恰当的方剂,方可奏效。 ●2.注意调理整脾胃的功能,适当配伍理气健脾和胃的药物。 ●3.根据虚证的缓急,治宜缓补或峻补分施,以确定丸、散剂成药的应用。 4. 制备补益药宜慢火久煎,务使药味尽出。服药时间以空腹服用为佳。 一、补气中成药 四君子丸 【处方】 党参200 g 白术(炒)200 g 茯苓200 g 炙甘草100 g 【剂型规格】水丸,100 g/瓶。 【功效】益气补中,健脾养胃。 【主治】脾胃气虚证 脾失健运:不思饮食、大便溏薄; 气血化源不足:面色苍白、语音低微、 四肢无力、舌淡苔薄白,脉虚弱。 【组方分析】 君:人参——甘温补气,健脾养胃 臣:白术——甘温苦燥,补气益中,健脾燥湿 参、术相须为用,增强补气健脾益胃之效。 佐:茯苓——健脾渗湿 术、苓相配,健脾助运,相辅相成。 前者补中健脾,守而不走;后者渗湿助运,走而不守(走与守) 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面色萎白,食少神倦,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弱。 2、现代运用: (1)消化系统计疾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 (2)血液系统疾病:白细胞减少症、贫血; (3)其它类:肺心病、银屑病、肿瘤、周期性肌肉麻痹、子宫肌瘤等属于脾胃气虚者。 3、使用注意:阴虚内热者慎用。 补中益气丸 【处方】 炙黄芪200 g 党参60 g 炙甘草100 g 白术(炒)60 g 当归60 g 升麻60 g 柴胡60 g 陈皮60 g 【剂型规格】 水丸,6g/100粒,8g/袋;大蜜丸,9g /丸。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1.脾胃气虚证:少气懒言,体倦乏力,动则气促,食少纳呆,舌淡苔白,脉虚软者。 2.中气下陷证:脱肛、子宫下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3.气虚发热证:发热自汗出,头痛恶寒,渴喜热饮,少气懒言,食少体倦,脉洪而虚者。 【组方分析】 君:黄芪—益气补中,升阳固表。 臣:人参、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 佐:陈皮—理气和中,使全方补而不滞。 当归——养血补虚 使: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引药上行,引药上行。 特点:补气药与升提药相配,益气升阳,甘温除热代表方。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恍白,脉虚软无力。 2、现代运用: (1)脏器下垂:胃下垂、脱肛、子宫下垂; (2)重症肌无力; (3)慢性肝炎、慢性肾炎; (4)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属于脾胃气虚,或清阳下陷者。 3、使用注意:阴虚发热或肝阳上亢证,均不宜用。 生脉散 【处方】 人参45g 麦冬100g 五味子60g 【剂型规格】冲剂。 【功效】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 气阴两虚:气短体倦,口渴咽干,汗出,脉虚细。 【组方分析】 君:人参——甘温,益气生津。 臣:麦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 人参、麦冬合用,益气养阴之功益彰, 气阴双补。 佐:五味子——酸温,敛阴止汗,生津止渴。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体倦气短,自汗神疲,口燥咽干,舌红脉虚。 2、现代运用: (1)循环系统疾病:休克、心肌梗塞、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原发性低血压、肺心病; (2)内分泌系统:糖尿病、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属于气阴两虚者。 3、使用注意 如兼有外邪,或虽有气津两伤而暑热炽盛者,均不宜应用。 二、补血中成药 四物合剂(四物丸) 【处方】 当归250g 川芎250g 白芍250g 熟地黄250g 【剂型规格】合剂:每瓶250m;。水丸:每粒1g,每瓶100粒装;蜜丸:每丸9g,每盒10丸。 【功效】补血,调经。 【主治】冲任虚损,营血虚滞证 营血虚损:唇爪无华,眩晕心悸,舌淡脉细。 血行不畅:经闭不行,脐腹作疼,脉弦。 【组方分析】 君:熟地黄——甘润味厚,滋阴养血。 臣:当归——补血养血,活血调经。 熟地与当归相配,相须为用,增强补虚止血之力,又具活血行滞之功。 佐:白芍——和营阴,养肝血。 川芎——活血行气,调经止痛 白芍、川芎助君、臣以增加活血行血之效。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心悸头晕,面色无华,舌淡,脉细。 2、现代运用: (1)生殖系统疾病:黄体功能不全之不孕症、胎盘遗留症、妇女不明显原因性腰痛; (2)神经肌肉系统疾病:重症肌无力、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等病症属于冲任虚损,营血虚滞者。 3、使用注意: 平素脾胃阴虚,食少便溏者忌用;小儿体质嫩弱者,用量宜轻;孕妇慎用。 当归补血丸 【处方】 黄芪300 g 当归60 g 【剂型规格】大蜜丸,9 g/丸;小蜜丸1g/丸。 【功效】益气养血 【主治】 1.血虚发热证。 2.妇女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 3.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组方分析】 君:黄芪——大补脾肺元气,以资生血之源 臣:当归——养血和营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理。 黄芪配当归,补气生血,气旺血生,血充气固,阳生阴长,阴平阳秘,虚热自退。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而虚。 2、现代运用: (1)生殖系统疾病: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闭经等; (2)其它:老年性皮肤瘙痒、风湿关节炎等属气血两虚者。 【使用注意】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凡胃火炽盛,肺有痰热,外感风寒或风热者慎服。 3.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归脾丸 【处方】 党参80 g 白术(炒)160 g 黄芪(蜜炙)80 g 甘草(密炙)40 g 当归160 g 茯苓160 g 远志(制) 160 g 酸枣仁(炒)80 g 龙眼肉160 g 木香40 g 大枣(去核)40 g 【剂型规格】大蜜丸,9 g/丸。 【功效】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 脾气虚弱:食少体倦; 心血亏虚:面色萎黄,健忘失眠,心悸,舌淡脉细; 脾不统血:各种出血证属于脾虚气不摄血者。 【组方分析】 君:人参——甘温,补脾益气 龙眼肉———甘温,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臣:黄芪、白术——益气补中,健脾养胃 当归——补血和营,助龙眼肉补血养心 佐:酸枣仁——养心血,安心神 远志——安神益志 白茯苓——健脾宁心安神 木香——理气醒脾,使全方补而不滞 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及崩漏,舌淡脉细弱。 2、现代运用: (1)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2)消化系统疾病: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溃疡。 (3)其它: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闭经、红斑狼疮等属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者。 3、使用注意:有痰湿、瘀血、外邪者、或热邪内伏、阴虚者忌用;忌生冷食物;忌思虚过度及过劳。 三、气血双补中成药 八珍丸 【处方】 党参100 g 白术(炒)100 g 茯苓100 g 甘草50 g 当归150 g 白芍100 g 川芎75 g 熟地黄150 g 【剂型规格】 大蜜丸,9 g/丸。 【功效】补益气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 气虚:食欲不振、气短懒言、四肢倦怠 血虚:面色白光白或萎黄,心悸怔忡乏,头晕目 眩,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组方分析】 君:人参、熟地——甘温益气补血 臣:白术——助人参益气补脾 当归——助熟地补益阴血 佐:茯苓——健脾渗湿 白芍——养血敛阴 川芎——活血行气 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精神困倦,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细弱。 2、现代运用: (1)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炎。 (2)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3)其它: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乳腺增生、产后失血过多、低血糖性晕厥、风湿性心脏病等。 3、使用注意 (1)忌过劳、寒冷、辛辣、慎房事;(2)有热象者忌用。
本文档为【中成药临床应用补益中成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1487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7-20
浏览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