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建筑]顶管工艺标准tmp

[建筑]顶管工艺标准tmp

举报
开通vip

[建筑]顶管工艺标准tmp[建筑]顶管工艺标准tmp 普通顶管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管顶管的施工,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使用。 2 施工准备 2.1材料准备 方木、大板、工字钢、铁路钢轨、钢筋混凝土成品管材(钢筋混凝土企口管和双插口式)、橡胶垫、钢套环、密封胶、油麻、石棉、膨润土、水泥(少量)等。 2.2机具设备 2.2.1主要设备:卷扬机、滑轮、电焊机、气焊设备、顶镐、液压油泵、压浆泵、泥浆封闭设备(前封闭管、后封闭圈)、调浆设备(拌合机及储浆罐)、泥浆泵(或空气压缩机、压浆罐)、输浆管、分浆罐、喷浆...

[建筑]顶管工艺标准tmp
[建筑]顶管工艺标准tmp 普通顶管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管顶管的施工,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使用。 2 施工准备 2.1材料准备 方木、大板、工字钢、铁路钢轨、钢筋混凝土成品管材(钢筋混凝土企口管和双插口式)、橡胶垫、钢套环、密封胶、油麻、石棉、膨润土、水泥(少量)等。 2.2机具设备 2.2.1主要设备:卷扬机、滑轮、电焊机、气焊设备、顶镐、液压油泵、压浆泵、泥浆封闭设备(前封闭管、后封闭圈)、调浆设备(拌合机及储浆罐)、泥浆泵(或空气压缩机、压浆罐)、输浆管、分浆罐、喷浆管及触变泥浆设备等。 2.2.2辅助设备:吊管架、工作平台、棚架、横铁、立铁、顶铁、导轨、测量仪器等。 2.2.3工具:铁锹、水平尺、钢尺、锤球、小线、出土小车等。 2.3技术准备 2.3.1认真做好现场调查,详细了解地质资料及地下管线、交通运输、水源、电源、排水条件,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2.3.2认真审核图纸,参加图纸会审。编制施工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报有关部门审批。 2.3.3测量接桩、验桩、补桩、拴桩,引测施工平面控制点、水准点。 2.4作业条件 2.4.1施工占地范围内拆迁到位,地下管线已查明,并采取改移或加固措施,工作坑范围内地上、地下障碍物清理完毕。 2.4.2临时道路畅通,场地平整,水、电已安装完毕。 2.4.3地下水位在工作坑底0.5m以下(可降水)。 2.4.4全部设备经过检查,并经试运转确认正常。 7- 1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注触变泥浆 管道顶进管道接口工作坑制作拆除洞口封门测量放线设备安装及调试 3.2操作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3.2.1测量放线: 使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放出工作坑开挖边线,用水准仪测出工作坑现况地面标高,计算开挖深度。 3.2.2工作坑、接收坑制作 3.2.2.1确定顶管工作坑位置,且符合下列要求 1)一般选在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图中管道的井室位置。 2)工作坑处应便于设备、材料运输及下管、出土、排水,并具备有少量堆放管材及暂存土的场地。 3)单向顶进,顶管段两端条件相近时,工作坑宜选在管线下游。 4)工作坑距铁路路基、公路路基较近时,必须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或有采取加固措施的条件。 5)工作坑应选择在地下管线较少部位。 3.2.2.4有地下水时,根据管道埋深、土质类型、地下水深,采用轻型井点或管井降水方法。 3.2.2.5根据检查井尺寸、工作面宽度、现场环境、管底高程、地下水位及支撑材料规格、管径、管长、顶管机具设备规格、顶力、下管及出土方法等条件确定顶管工作坑的开挖断面。 1)工作坑应有足够的工作面,一般坑底尺寸按下式计算: 7- 2 底宽B=D+2S+2C (3.2.2.5-1) , 底长L=L+L+L+L+L(3.2.2.5-2) ,2345 式中B —工作坑底宽(m); L —工作坑底长(m); 管两侧操作宽度(m),一般为每侧1.2~1.6m; S — C —撑板厚度(m),一般采用0.2m; D—管外径(m); 1 L—管顶进后,尾部压在导轨上的最小长度,顶钢筋混凝土管取0.3~0.6m;机械1 挖土、挤压出土及管前使用其他工具管时,工具管长度如大于上述铺轨长度的要 求,L1应取工具管长度; L—管节长度(m); 2 L—出土工作间长度,根据出土工具而定,宜为1.0~1.8m; 3 L—液压油缸长度(m); 4 L—后背所占工作坑长度,包括横木、立铁、横铁,取0.85m。 5 2)工作坑深度应符合下式: H=h+h+h (3.2.2.5-3) 1123 H=h+h(无基础及垫层时) 112 式中:H—顶进坑地面至坑底的深度(m); 1 h—顶进坑地面至坑底的深度(m); 1 h—管道外缘底部至导轨底面的高度(m); 2 h—基础及其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该处井室的基础及垫层厚度(m)。 3 3)根据土质、地下水位、支护方法、坑底尺寸、工作坑深度确定上口尺寸。 7- 3 工作坑纵断面3.2.2.6-1 3.2.2.6工作坑内的布置:一般工作坑内的布置参见示意图3.2.2.6-1 3.2.2.7工作坑支护 1)工作坑支护形式根据开挖断面、管底高程、土质条件、地下水状况及总顶力等进行施工设计确定,且符合下列要求: a工作坑支撑宜形成封闭式框架,矩形工作坑四角设斜撑。 b工作坑开挖深度到达方案支护位置及时支撑。 c根据场地环境采用钢木支护、锚喷混凝土支护等方法。 2)工作坑土方通常采用人工挖土,吊车配合。 3)在挖至地面以下0.5m时,设第一道锁口圈梁,以下每挖1.5m~1.8m设一道圈梁。 3.2.2.9如有上层滞水,护壁墙面上应埋设引水管。 3.2.2.10后背制作与安装 1) 核算后背受力宽度,应根据需要的总顶力,使土壁单位宽度内受力不大于土壤的总 被动土压力。 a后背每米宽度上土壤的总被动土压力(kN/m)可按下式计算: ,,,,,,122::tan452tan45,,,hCh,,,,,P1= (3.2.3.10-1) 222,,,, 式中:P1—总被动土压力(kN/m); 3r—土壤的重度(kN/m); h—后背原状土的高度(m); —土壤的内摩擦角(?); , 2C—土壤的粘聚力(kN/m)。 7- 4 b顶管的顶力可按下式计算, ,,,,,,2,,22::22tan452tan45,,,,frDH,H,Dtgh,,Ch,11,,,,, 22,,,,p= 2 (见GB50268-97p61第 6.4.8条 ) 总顶力经验公式(钢筋混凝土管): P=nGL (3.2.3.10-2) 式中 P—计算总顶力(KN); G—管子单位长度管体自重(KN/m); L—顶进管总长度(m); n—土质系数。 当土质为粘土及天然含水量较小的亚粘土,管前挖土能形成土拱者,n可取1.5,2。 当土质为密实的砂土及含水量较大的亚粘土,管前挖土不易形成土拱,但塌方尚不严重时,n可取3,4。 c.根据P1、P2估算出后背墙宽度B,使B×P1>P2。 d.当采用原土作后背时(后背墙土质为粘土、粉质粘土),后背长度(支撑后背墙原土的最小厚度)可采用公式3.2.3.10-3核算: PL,,La (3.2.3.10-3) B 式中:L—后背长度(m); P2—顶管需要的总顶力(kN); B—后背受力宽度(m); La—附加安全长度(m),砂土可取2;亚砂土可取1;粘土、亚粘土取0。 因后背墙要受顶管过程中的最大反力,故应有足够的坚固性、稳定性。原土后背墙的许可顶力值,可由上式3.2.3.10-1计算决定。原土应有足够的高度、宽度和长度,一般长度不应小于7m(工作坑后背墙附近的管沟不要开挖),保证后背墙稳定。 2)采用原土作后背时,后背墙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后背土壁铲修平整,并使壁面与管道顶进方向垂直。 7- 5 b后背墙宜采用方木、型钢、钢板等组装,组装后的后背墙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后背墙底应低于工作坑底不小于0.5m。 c后背土体壁面应与后背墙紧贴,孔隙用砂石料填塞密实。 d后背墙安装时,紧贴土体的后背材料(型钢、预制后背、方木等)应横放,在其前面放置立铁,立铁前放置横铁。 3)当工作坑过长,不能用原土作后背时,应采用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就地取材、拆除方便的人工后背墙。 4)利用已完成顶进的管段作后背时,顶力中心宜与已完工管道中心重合,顶力应小于已顶完管道的抗顶力。后背钢板与管口间应垫缓冲材料,保护管口不受损伤。 3.2.2.11坑底基础处理 1)根据基底情况,可选择原土基础、砂砾基础或混凝土基础。 2)工作坑坑底四周设排水沟,角部设集水坑。 3.2.2.12接收坑开挖支护同工作坑。 3.2.3设备安装与调试 3.2.3.1导轨安装 1)导轨宜采用铁路钢轨。 2)在基础上铺设枕木、安装导轨。导轨用道钉固定于枕木上,两导轨之间用拉杆控制导轨中距,拉杆间距1.5m,2m。 3)导轨轨面应高于该处管道外底的高程,其坡度应与管道坡度一致。两导轨应平行、等高。 4)枕木截面不小于150mm×150mm。 5)两根导轨应顺直,内距按下列公式3.2.3.1计算: A,A,a ( 3.2.3.1-1) 0 ,,,,A,2D,h,eh,e 式中:A—两导轨中距(mm); 0 7- 6 A—两导轨上部的净距(mm); a—导轨的上顶宽度(mm); D—管外径(mm); h—导轨高度(mm); 管外底距枕木面的距离(一般为10,25mm,有拉杆时e>0.5h)。 e— 导轨安装3.2.3.1-1 3.2.3.2工作平台安装 1)顶管工作坑开挖与支护完成后进行工作平台安装。 2)工作平台承重主梁根据静载、活载及其他附加荷载计算选用,主梁两端伸出工作坑外,一般不小于1.2m并放于枕木上。 3)平台开口的长度宜大于管节长度0.4m,宽度宜大于管外径0.4m。 4)根据顶进设备和混凝土管的重量,选择起重设备,并确定竖向提升和水平运输的支撑架形式。 5)起重支架安装在锁口圈梁上,宜与防护棚结合成一体,并安装牢固。 6)工作坑必须设置有护栏的工作钢梯。 3.2.3.3顶铁安装 1)顶铁一般采用铸钢件或型钢焊接成型,具有足够的刚度,顶铁上需有吊环(吊孔)及 7- 7 锁定装置。 2)顶铁放置在管道两侧,且顶铁中心线应与管道中心线平行、对称直顺。 3)更换顶铁时,先使用长顶铁,以减少顶铁连接次数。 4)顶铁与管口之间安装缓冲衬垫。在顶力作用下,管节承压面应力接近设计顶镐压力强度时,应使用U形或环形顶铁等工具,减少管节承压面应力。 3.2.3.4顶进设备安装 1) 安装前应对高压油泵、千斤顶、液压管路控制系统、压力表等进行检查标定,设备完好方可安装。 2) 根据顶管坑的施工设计,安装高压油泵、管路及控制系统。油泵设置在千斤顶附近;油管应顺直、转角少;油泵应与千斤顶相匹配,并应有备用油泵;油泵安装完毕应进行试运转。 3) 千斤顶的油路应并联,每台千斤顶应有独立的进油、退油控制系统。 4) 千斤顶受力中心宜位于管口总高的1/4左右处,且不小于组装后背高度的1/3。 5) 千斤顶宜固定在支架上,并与管道中心的垂线对称,其合力的作用点应在管道中心的垂直线上。 6) 当千斤顶多于一台时,宜取偶数,且其规格宜相同;当规格不同时,其行程应同步,并应将同规格的千斤顶对称布置。 7)对全部设备进行检查并经过试运转合格方可开始顶进。 3.2.5拆除洞口封门 3.2.5.1机头及首节管空顶就位后,拆除洞口封门。 3.2.5.2采用钢木支架、立板密撑时,应采取措施保持洞口上方支撑稳固。 3.2.5.3采用沉井、地下连续墙,应先拆除内侧的临时封门,再拆除井壁外侧的封门或其他的封堵措施。 3.2.5.4在不稳定土层中顶管时,封门拆除后应将工具管立即顶入土层内。 3.2.5.5应有防止流动性土或地下水由洞口进入工作坑的措施。 7- 8 3.2.6管道顶进 3.2.6.1顶进前应按设计要求检查导轨的中心线、坡度、高程。 3.2.6.2下管就位:第一节管下到导轨上,测量管子的中心、前端和后端的管底高程,确认安装合格后方可顶进。第一节管顶进方向与高程的准确,是保证整段顶管质量的关键。 : 3.2.6.3管前挖土 1)在一般顶管地段,土质良好,可超越管端开挖300~500mm;在土质不好的地段,最大不得超过管端300mm。 2)在铁路道轨下不得超越管端以外100mm,并随挖随顶,在道轨以外最大不得超过300mm,同时应遵守其管理单位的有关规定。 3.2.6.4在土层比较稳定得情况下,管顶以上最大超挖量宜控制在15mm以内,管道下部135?范围内不得超挖。 3.2.6.5安装管帽:在土层松散或有流砂的地段顶管时,为了防止土方坍落,保证安全和便于挖土操作,在第一节管前端可安装管帽(帽檐伸出的长度取决于土质)。将管帽顶入土中后便可在帽檐下挖土。 3.2.6.6顶进 1)顶进开始时,应缓慢进行,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速度顶进。 2)启动千斤顶顶进第一节管,千斤顶行程到达允许长度时,复位千斤顶,加垫顶铁后复顶。第一节管顶入工作面后,预留300mm左右在导轨上,与第二节管接口,第二节管在导轨上就位后,即可续顶。 3)初始顶进5~10m范围内,增加测量密度,当首节管超过允许偏差(轴线位置3mm、高程0,,3mm)时,采取纠偏措施。 4)顶进中若发现油路压力突然增高,应停止顶进,检查原因并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回镐时油路压力不得过大,速度不得过快。 5)将挖出的土方用小车运出管外至工作坑,再用电葫芦将土运至地面。 6)顶进应连续进行,中途不宜停止作业。在顶进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时,应暂停顶进, 7- 9 并应及时处理: a工具管前发生塌方或遇到障碍物; b后背倾斜或严重变形; c顶铁发现扭曲迹象; d管位偏差过大,且校正无效; e顶力超过管端的允许顶力; f油泵、油路发生异常情况; g接缝中漏泥浆。 7)对顶施工时,在顶至两管端相距约1m时,宜从两端中心掏挖小洞,使两管能通视,校核两管中心线及高程,进行纠偏、对口。 8)测量与纠偏 a工作坑内的测量控制点应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易于保护处。 b第一节管进入土层过程中,每顶进300mm,测量不应少于一次;管道进入土层后正常顶进时,每顶进1000mm,测量不应少于一次,纠偏时应增加测量次数;每段顶完后,应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轴线位置和高程;有错口时,应测出相对高差;测量记录应完整、清晰。 c顶管纠偏应在顶进过程小角度逐渐纠偏,可采用挖土法、支顶法等纠偏方式。 3.2.6.7当现有设备顶力不足采用中继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中继间千斤顶的数量应根据该段单元长度的计算顶力确定,并应有安全储备; 2)中继间的外壳在伸缩时,滑动部分应具有止水功能; 3)中继间安装前应检查各部件,确认正常后方可安装;安装完毕应通过试运转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中继间的启动和拆除应由前向后依次进行; 5)拆除中继间时,应有对接接头措施;中继间外壳若不拆除时,应在安装前进行防腐处理。 7- 10 3.2.7注触变泥浆 3.2.7.1顶进过程中,在管节四周注触变泥浆,减少摩擦阻力和防止土层坍塌。 3.2.7.2触变泥浆的配置主要是由膨润土、外加剂、水充分搅拌而成。调整纯碱用量,使浆液PH值控制在8—10。外加剂主要有纯碱、烧碱、氨盐、高效润滑剂、防塌剂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品种及掺量。 3.2.7.3注浆孔的布置宜按管道直径的大小确定,每个断面可设置3,5个,均匀布置,并具备排气功能;相邻断面上的注浆孔可平行布置或交错布置。 3.2.7.4注浆前,通过注水检查注浆设备,确认设备正常后方可灌注。 3.2.7.5注浆用注浆泵进行。输浆管宜用钢管或高压胶管,布设至注浆孔口,每个注浆孔宜安装阀门。注浆遇有机械故障、管路堵塞、接头渗漏等情况时,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浆。 3.2.7.6注浆压力从0.1MPa开始加压,在注浆过程中的注浆流量、压力等施工参数,应按减阻及控制地面变形的量测资料调整。 3.2.7.7注浆通常从顶管的第一节向后进行,待顶进数米后,改从后端依次向前进行补浆。 3.2.7.8注浆量宜按管道与周围土层之间月牙形间隙的1~2倍估算。 顶进结束后,应进行触变泥浆的置换(背后注浆): a可采用水泥砂浆或粉煤灰水泥砂浆从注浆孔注入; b拆除注浆孔管后,应用水泥砂浆将注浆孔封闭严密。 3.2.8管道接口 3.2.8.1管道接口方式分为平口和企口,一般宜采用企口管。 3.2.8.2管节未进入土层前,接口外侧应垫麻丝、油毡或木垫板等材料,防止接口漏浆。管口内侧应留有10,20mm的空隙;顶紧后两管间的孔隙宜为10,15mm; 3.2.8.3管节入土后,管节相邻接口处安装滑动橡胶圈时,应使管节接口位于滑动橡胶圈的中部,并将滑动橡胶圈与管道间的缝隙用木楔塞紧。 3.2.8.4顶管结束后,管道接口的内侧间隙可采用石棉水泥或水泥砂浆密封。填塞物应抹 7- 11 平,不得凸入管内。 3.3季节性施工 3.3.1雨期施工 3.1.1工作坑应搭设防雨蓬,工作坑内设集水坑,防止雨水进入管道内。 3.1.2在工作坑四周设临时围堰,采取有效排水设施,防止雨水流入工作坑内。 3.2冬期施工 3.2.1为了防止泥浆冻结,进入冬季要在坑内增加排水设施,确保施工坑内排水通畅。 3.2.2在所有露天设备上部支搭遮风棚,棚外盖草垫。 3.2.3在泥浆中添加食用盐等防冻剂。 4 质量标准 4.1基本要求 4.1.1工作坑应质量检查 4.1.1.1工作坑支护牢固,形成封闭式框架。 4.1.1.2两根导轨应直顺、平行、等高、安装牢固,其纵坡与管道设计一致。 4.1.1.3后背墙壁面与管道顶进方向应垂直。 4.1.2管道质量检查 4.1.2.1管材的品种、规格、外观质量、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单。滑动橡胶圈应符合设计要求,具有出厂合格证。水泥、膨润土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取样试验合格。 4.1.2.2接口必须密实、平顺、内侧表面齐平,滑动橡胶圈中心应对正管缝、不脱落,填塞物应密实。 4.1.2.3管内不得有泥土、石子、砂浆、砖块、木块等杂物。 4.1.2.4顶铁与导轨、管口、顶铁之间的接触面不得有泥土、油污。顶铁的允许连接长度,根据顶铁的截面尺寸确定。当采用顶铁截面为200mm×300mm时,单行顺向使用的长度不得大于1.5m;双行使用的长度不得大于2.5m,且应在中间加横向顶铁相连。 7- 12 4.2实测项目允许偏差 4.2.1顶管工作坑及设备允许偏差见表4.2.1 顶管工作坑及设备允许偏差 表4.2.1 检验频率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项 目 检验方法 (mm) 范围 点数 工作坑每侧宽度、长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每座 2 用尺量 垂 直 度 0.1%H 1 用垂线与角尺量 后背 每座 水平与中心线偏差 0.1%L 1 坡 度 0.1%L 1 用水平仪测 每座 导轨 中心位移 左3以内;右3以内 1 用经纬仪测 注:表内H为后背的垂直高度(单位:m);L为后背的水平长度(单位:m)。 4.2.3导轨允许偏差 导轨高差允许偏差2mm,导轨内距允许偏差为?2mm;中心线允许偏差为3mm,顶面高程允许偏差为0~3mm。 4.2.2顶管允许偏差见表4.2.2 顶管允许偏差 表4.2.2 允许偏差(mm) 项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国家标准 企业标准 D,1500 ?30 ?30 范围 中线位 1 用经纬仪测量 移 D?1500 ?50 ?50 每节管 +30 +10 D,1500 每节管 用水准仪测量 -40 -20 管内底 1 +40 +20 高程 D?1500 每节管 用水准仪测量 -50 -30 7- 13 D,1500 ?10 ?10 相邻管 1 每个接口 用尺量 间错口 D?1500 ?20 ?20 1 对顶时管子错口 ?50 ?30 ?30 用尺量 注:1.管内底高程如管径,1500mm的最大超差超过100mm;管径?1500mm的最大超差超过150mm时,均应返工重做; 2.表内D为管径(mm)。 5 成品保护 5.1施工过程中保护好现况管线。 5.2现场运输、存放和施工过程中严禁磕碰管口,防止管口破损。 5.3同一顶坑向相反方向顶进时,先顶距离长管段,后顶距离短管段,用顶完管段做后背时,应在管端加护铁,保护管口。 5.4控制注浆压力,以免破坏管道。 6 应注意的质量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6.1在顶进过程中及时进行管前挖土、土方外运和管道顶进,使顶力控制在额定范围内。 6.2对管道中线、高程监测控制点定期复测,每周不少于两次。 6.3顶进过程中对管线高程及中线及时复测,复测前,确保测量仪器对中及前视方向正确。 6.4为防止管端破损,顶管纠偏应在顶进过程小角度逐渐纠偏。 6.5为防止管接口渗漏,在吊装过程中应采用专用吊具,严禁用钢丝绳直接套入管口吊运,以防损坏管口及钢套环。 6.6为防止管节飘移,在软土层中顶管时,可将前3~5节管与工具管连成一体。 6.7为防止地面沉降应严禁超挖,顶进完成后对管道周围及时注浆加固。 7质量记录 7.1材料出厂合格证及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报告 7- 14 7.2部分材料的取样复试报告单 7.3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和测量复核记录 7.4地基钎探记录 7.5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7.6管道顶进施工记录 7.7注浆检查记录 7.8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 7.9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 7.10 工序质量评定表 8 安全、环保措施 8.1安全措施 8.1.1工作坑四周及工作平台孔口必须安装安全护栏,要设置牢固、安全的钢质爬梯方便工作人员上下工作坑。 8.1.2垂直起重运输设备安装前,必须对卷扬机、电动葫芦、手动葫芦等起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设备完好,方可安装,安装后必须进行试吊,吊离地面100mm左右时,检查重物、设备安全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 8.1.3起重设备必须由专人检验、安装,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8.1.4总电源箱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工作坑内一律使用36V以下的照明设备。 8.1.5顶进时,顶铁上方及侧面不得站人,并应随时观察有无异常迹象,以防崩铁。 8.1.6工作坑支护要有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8.2环保措施 8.2.1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油、污水、废液等应设置专用回收装置,在油压系统下应设隔油层,以免造成污染。 8.2.2采取降噪措施使机械噪声量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防止噪声扰民。 8.2.3存储触变泥浆容器的下部需垫砂子,以防渗漏泥浆污染土地。在泥浆配制过程中, 7- 15 优先选用有效、无害的添加剂,减少泥浆中有害成分对土壤的污染。 8.2.4采用密闭式车辆运土,在现场出入口处设立清洗设备,对出场车辆进行冲洗,不准带泥上路,以防污染公共道路及扬尘。 7- 16
本文档为【[建筑]顶管工艺标准tmp】,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773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09-26
浏览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