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1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

21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

举报
开通vip

21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结业综合试卷(21期) 一、辨析题(对下列观点做出判断,并谈出自己的认识。每题6分,共计30分) 1, 知识是客观的,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作为高校教师,就是忠实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答:错。 人类的知识是客观的,在每个个体身上又是主观的,是“主观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是由认识者的认识能力、兴趣、价值观所选择和“建构”的结果。知识的学习不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生成”的过程。知识具有主观的意义,它内在地包含着人的经验,人的理解与态度。它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这...

21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结业综合试卷(21期) 一、辨析题(对下列观点做出判断,并谈出自己的认识。每题6分,共计30分) 1, 知识是客观的,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作为高校教师,就是忠实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答:错。 人类的知识是客观的,在每个个体身上又是主观的,是“主观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是由认识者的认识能力、兴趣、价值观所选择和“建构”的结果。知识的学习不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生成”的过程。知识具有主观的意义,它内在地包含着人的经验,人的理解与态度。它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这种知识意味着我们对知识有了新的理解,意味着学习过程中对人的尊重。意味着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观将成为我们教学的价值取向。 2 课程就是教材,教学就是教师教好教材。 答:错。 从广义角度讲,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从狭义角度讲,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即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所以课程不是教材。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交互活动,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教学不只是教好教材,而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教学和教好教材是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包括教好教材,教好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除此以外,教学还包括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等环节。 3 高等学校的招生权包括“点招”的权利。 答:错。 2013年,教育部严令禁止高校“点招”,但禁令之下,“点招”不但没有禁行,反而更加隐蔽,收费标准也水涨船高,自主招生则成为高校“点招”的新通道。所谓“点招”,也称选择性招生,是指高校对一些分数达到最低控制线但达不到学校投档线的考生实行点名录取。高考本该是一场公平竞争,高招本该“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然而“点招”却是赤裸裸的“拼爹”和“拼钱”游戏:一些有权者打个电话、递张条子就能让高校点名录取某个考生,一些有钱人花几十万元、上百万元就能买来高校招生名额。很显然,“点招”是一种无比丑恶的招生方式,它是对高考公平的公然羞辱,是对社会正义的粗暴践踏,是对世道人心的残忍伤害。高招名额是宝贵的公共资源,不能当作商品来买卖,高校也无权出卖高招名额来赚钱。事实证明,光出台禁令不足以震慑一些高校的逐利冲动,必须把“点招”上升为一种腐败行为加以预防和打击。 4 教师除了自己的学科专业以外,最大的专业是教育专业。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这是由教师应具的职责所决定的。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授业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把他们培育成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而教师另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传道,即: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和做人准则,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正确的为人处世方式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促进他们身心,个性的健康发展,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育人。所以,教师不仅要掌握好过硬的学科专业知识技能以便教好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同时还必须学会怎样育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5 重视“通识教育”必然会削弱专业知识的学习。 答:错。 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本专业之外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应对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进行改造,统领学生在本科教育所有方面(包括学术基础、社会适应性、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包含、水乳交融的关系。后者包容在前者之中,是前者的组成部分,而不应游离之外,或与之并列,甚至与之对立。首先,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也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在现代社会,人必须有谋生之技,方能择业糊口——这实际上是价值合理性教育与工具合理性教育的统一。通识教育应该既有宽度也有深度,学生既广泛涉猎多门学科又致力于某一学科领域的深入研究。其次,在当前职业变换非常频繁的情况下,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宽口径的专业人才更能灵活地适应工作转换。再次,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即使是学习专门技术,也关涉到学习者其他相关禀赋的发展以及学习者对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感悟。 一、简述题(在以下题目中选做5题,每题6分,共计30分) 1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思想。 答: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建构主义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知识。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发展起供日后提取出来以指导活动的图式 1 或命题网络,相反,他们形成的对概念的理解是丰富的、有着经验背景的,从而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 2 教师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是什么? 答:1)具体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需要不同的教学策略去完成。 2)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不同学科性质的教材,应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而某一既定学科中的具体内容的教学,又要求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3)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策略要适应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个性特征。所以,设计和选择教学策略要考虑学生对某种策略在智力、能力、学习态度、班级学习氛围诸方面的情况,要能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和保持学习热情。 4)教学策略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每种教学策略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同时又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某种教学策略对于某种学科或某一课题是有效的,但对另一课题或另一种形式的教学可能是完全无用的。 5)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教学策略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教学的最优化就是要求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实际教学中,制定和选择某种教学策略,还应考虑教学过程的效率,做到省时高效。好的教学策略应是高效低耗,至少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具体的教学目的,并能使教师教得较松,学生学得愉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实施中的一大重要目标,请阐述这一目标的内涵? 答:作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人们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惯常理解不同,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它们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宽泛和抽象的概念,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但从心理学上来理解,这三者的意义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具体表现为: 1)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刺激所产生的或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渲染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2)态度: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或事物的发展过程表现出来的情感指向,包括对事情的基本观点和采取的相应行动,具有较强的情感倾向性。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一种与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较为稳定和深刻的情感现象。 3)价值观:是和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人们判断客观世界的标准。罗克奇的定义是:个人关于行动的理想模型和理想的终极目标的信念。 从整体上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4 如何认识大学生起诉母校,大学败诉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答:大学败诉的原因主要是高校的管理应规范。 大学生状告母校的案件决大多数起因都是学生对学校依校规做出的处分决定不服,认为其不符合有关法律精神。我们国家也确实存在管理不太规范的问题。有的学校管理观念落后,法律意识不强。随着学生权利意识的增强,当学生认为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敢于站出来讨要说法,,这是校园官司增多的主要原因。从法律角度来讲,学校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尤其是当涉及到学生的受教育等权利时,法律还需进一步完善,以便让学校在制定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是有法可依。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官司越来越多,已引起了司法界的高度重视。专家们认为,这首先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师生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同时,也反映出法律的滞后。 措施有: 1、可以让受教育者参与规章制度的建设 2、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先,谨慎行使处分权 3、完善处分受教育者的程序,为他们提供陈述和申辩机会,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4、切实保护受教育者正当权益 5 设计课件,制作 ppt 关于艾滋病ppt课件精益管理ppt下载地图下载ppt可编辑假如ppt教学课件下载triz基础知识ppt 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要注意课件设计的整体性 要良好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完整反映教材的知识体系,力戒把一个知识点孤立起来。课件展示主要教学内容是也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避免课件切换造成思维中断。 2、要注意强调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如用特殊字体,特殊颜色或制作特效进行强化,但强化的重难点不宜过多。 3、注意适当“留白” 具体到课件制作上,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把全部教学内容都照搬到屏幕上。要根据教性、学性大胆取舍,把那些最需要用多媒体展示的知识放映出来。 4、要注意合理使用“动画”和“音效”的设计 虽然动画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但太多的动画展示,也会是学生产生过多的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遐想,从而忽略与课堂教学相关的问题思考。 音乐和声效的使用主要是创设欣赏的情境,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但要注意把握音乐播放的时间和使用环节。而所选择的音乐是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相互协调的,切忌使用无关音效。 5、要注意版面设计和色彩的搭配 每一个细节都应该给学生美的享受,整体风格要一致,注意图片大小,整体清晰度。 6、要注意课件流畅与调试 保证课件能在任何环境与操作条件下都可以顺利使用。所以,要求老师在制作课件时要熟练掌握每种软件的使用技巧。 7、对多媒体教学的再认识 开发研制多媒体课件绝非易事。需要教师不断改进,积累经验,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完全依赖课件,应该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等影响学生。这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三。、论述题(要求论证准确,观点新颖,回答不能只是简单的要点,而应由比较充分的论述,在一下题目中选做2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 1、论通识教育的内容与意义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起源于欧洲,成形在美国。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结合,包含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方面的课程,培养出的学生既有广博的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等各个学科的底蕴,又有深厚的本学科、本专业知识,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第一,通识教育是非专业教育或者叫基础教育: 通识教育是种广义的基础教育,旨在让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得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是非功利性的,能使人受益终生。 第二,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美感教育、独立人格教育,体现人文关怀,旨在促进人文、社会和科技文化沟通,发展全方位的人格。 第三,通识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 通识教育旨在给予学生基本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其获得一个合理的能力结构。 第四,通识教育是思维方法教育。 通识教育不在于让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的系统知识,而在于训练学生运用和分析知识的方式方法和特有的科学思维方法。 总之,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完整的人,是在为学生未来人生做准备。 通识教育的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实施通识教育是现代科学技术所提出的必然要求。 科技发展日益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也要求人们的思维方式由以前的以分析为主向以综合为主转变。当今社会的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日益求助于多科融合的战略。譬如,形式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就需要从天文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态学、伦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许多学科多角度综合研究,所以我国大学“专才”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使我们认识到大学实施通识教育已刻不容缓。 第二,知识经济的来临迫切呼唤大学实施通识教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主要依靠知识技术创新,而知识技术创新则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 才。创新人才不仅要有过硬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有宽厚、扎实的“通识”,没有宽厚、扎实的“通识”基础,根本就谈不上创新,更适应不了瞬息万变的未来社会。而狭隘的专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即专业人才,只熟悉本专业的一孔之见的知识,对其他相关学科发展动向不甚了解,知识迁移和融通能力差,思维不开阔,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实施大学通识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向我们提出的一个艰巨任务。 第三,实施大学通识教育是适应新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 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变动日趋频繁,岗位技术要求不断上移,人际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看,不在仅仅局限于专业上的片面要求,而且相当重视人才是否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必要的交流、合作与公关能力等,这必然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决定了高等学校要推行通识教育,满足时需,找到与社会、人才市场的契合点。 第四,几十年高等教育实践证明,要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实施通识教育。 新中国自主创办高等教育已经有50的历史了。高等学校文理分科明确,一进大学的门槛就进入专业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一概不知,或者知之甚少。而社会上的各种工作,则要求他们是“通才”。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要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实施通识教育。 2 论高校管理人员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 答:行政管理队伍在高校中是一个数量可观的群体,高校管理人员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是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提高学生人文精神水平的重要因素和有效途径。行政人员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行政质量,从而关系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崇高的人文精神、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全面的人文教育方法的提高时新世纪构建现代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人文、素养、人文素养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素养”是指人平日的修养,它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文素养的最典型的标志是人文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行”、“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 二、人文素养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关系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价值取向伴随各自的条件、信念与选择的不同,更加呈现出多样化、多向化、多维化、多层化、立体化的情状。大学生是社会宝贵的人才资源,如何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是实现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基础,是科学管理高校的重要力量之一。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作为行政管理的首要要素—人员要素,他既是行政管理的主体,又是行政管理的基础。高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是教师和高校管理人员人文素养的提高。 三、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人文素养的内容 (一)崇高的人文精神 1、具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 2、对教育的理想不断追求。 3、积极维护教育的公平和正义; 4、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生存为本,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要提升学生的生存质量,让学生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积极勤奋,心灵充实,安逸愉悦,并为学生未来生活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5、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 (二)丰富的人文知识 1、历史知识; 2、哲学知识; 3、美学知识。 (三)全面的人文教育方法 1、直觉。是指对学生状况和生活情境的观察、判断是直接觉察的,凭借经验能准确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 2、体验。一般是指个体在亲身经历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感受、实践、探究,对认知、情感、行为和认识的深度体察,最终认识某些可以言说或者未必能够言说的事物。抛开高校行政人员的心理角色,以学生的心态感受,真实经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从而提高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反省。反省是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矫正、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 四、结论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是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提高学生人文精神水平的重要因素和有效途径。提升现代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人文素养,构建现代大学的人文精神,必须在文化、精神、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崇高的人文精神、 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全面的人文教育方法的全面提高。 3.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 答:目前大多数高校的青年教师都具备博士学位(少数具有硕士学位),应该说在学科知识的掌握上已具备了很好的基础条件。但是要教好书,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能够担负起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塑造合格的人才,则还需要具备更加优秀的基本素质。 (一)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该学科的技术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 3.了解该学科的相关内容;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二)教育专业素养 既然是当一名教师,你就必须懂得教育学理论,尤其是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应该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教育学专家。否则,就会出现满肚子的知识,不知如何教给学生的尴尬局面:即,有满满的“一缸活水”,就是倒不出和倒不好学生需要的“水”来。因此,高校教师要 懂得高等教育学理论,要去钻研高等教育学理论,这样就会懂得高等教育规律,更加懂得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规律。这个懂与不懂是不同的,这一切就会凝结与落实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之中,你就会根据教育规律来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方法等等。以前大家所说的教学法研究,实际上有点这个味道。同时,教师参与教育科学中有关问题的研究,又是当好一名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通过对高等教育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你就会更好地把握方向,把握规律,使你终身受益。所以从教学方法论上总结讲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 (三)人文和科学素养 大学的理想是什么?英国教育学家纽曼(Newman)说过:“大学(University)是传授普遍(Universal)知识的地方。”他认为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多么崇高的使命!我们的高校还远远未达到这个境界。因此只有认识清楚了,才会有正确的办学目标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人文科学知识是理工科教师最容易忽略的方面,而自然科学知识又是人文学科教师最缺乏的方面。作为教师,要懂得并会运用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其实这是更高层次的基本素质和基本功。可能有人会觉得,对于搞理工科的,这些知识又有什么用呢?这些知识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这在思维方式、思想方法上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是方法论、认识论上的功底,有时还是新思想和创新的源泉。 (四)专业道德与专业情感 专业道德与专业情感修养既影响教师素质的发展,又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德才兼备教师队伍的重要内容。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要基地,为科教兴国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要完成这个任务,高校就必须要有 1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也是新时期推进高教事业全面发展的 1项重要战略任务。高校教师肩负着为祖国的明天培养高级人才的重任,教师能否做好本职工作,教学能否收到良好效果,方法固然是重要的,但教师的教学态度、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等,都会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世界观的形成和培养产生很大的影响。 1、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树立教师理论人格 2、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倡导科学用人机制 3、引导教师积极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4 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问题与难点分析。 (在此开始答题,不用抄题,只需写题的番号) 答:高校师德建设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要结合新时期、新要求,在日常点滴中充分展现出来,具体要做到五个统一:教材P134-136 1、不厌与不倦的统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特别重视教育者要具备乐业的态度,展现在具体教育行为上就是要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言行中体现持之以恒。 2、言教与身教的统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中国教师的鲜明特色和优良传统,这种特色和传统是当前体现师德建设中国化气派的重要的思想资源。 3、教与爱的统一。好的教育一定是爱的教育。 4、个别与整体的统一。重视教育公平、具体而言就是体现一种整体上的平等对待、毫不偏私。 5、宽与严的统一。对学生要做到宽严统一,这是国内外师德建设的普遍要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既要有历史的沉淀,更必须体现时代特色,强化师德自律,增强师德修养的内在动力。教材 P138-P142 1、体现大学精神的时代特征; 2、体现高校教师职业操守的时代要求。 3、体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的责任意识。 4、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5、体现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应有精神。 6
本文档为【21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12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9-08-27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