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教材]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教材]

举报
开通vip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教材]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教材]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汇总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教材]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教材] 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汇总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和教学大纲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撰写的《》。 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教育和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16(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学期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和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活动和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20(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21(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22(试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心理学部分 四、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3(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4(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25(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26(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选项因素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C(前摄和消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 27(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28(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A(记忆能力B(创造能力C(运动能力D(社交能力 2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指向性与分散性D(集中性与紧张性 30(“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31(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像力D(分化概念 32(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A(从众B(依从C(服从D(遵从 33(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B(奥尔波特C(霍兰德D(斯坦伯格 34(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A(智力二因素论B(智力结构论C(智力多元论D(智力三元论 35(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 A(系统脱敏法B(支持疗法C(宣泄疗法D(认知作业法 五、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6(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系统化与具体化。 37(人的情绪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情绪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 38(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注意品质的特性。其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的。 39(智力技能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 40(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由低到高的五种基本需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的需要和的需要。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4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42(简述助人行为的促进策略。 43(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44(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并运用有关动机理论;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C2(B3(B4(A5(D6(A7(A8(D9(D10(B11(D12(D13(B 二、填空题 1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15(教会骑士 16(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课时 17(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基础) 18(小组个人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9(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0((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21((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2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心理学部分 四、选择题 23(D24(B25(A26(D27(C28(A29(B 30(B31(D32(A33(B34(C35(C 五、填空题 36(比较抽象与概括37(需要面部表情38(分配自动化 39(原型操作原型内化40(尊重自我实现 六、简答题答案要点 41((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 ?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 ?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42((1)增强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 (2)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 (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动机; (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5)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 43((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 2009年河南省各地区招教考试试题汇总 一填空: 24(广义的教育制度即,,,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和,,,。(国民教育制度、教育设施、有关规章制度) 28(中国实行的第一现代学制是,,年,张之洞、荣庆、张伯熙三人重新修订的,,。体现了“中学为体,,,”的精神是。(1903年、癸卯学制、西学为用) 29(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壬子癸丑学制) 30(1922年,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学制,又称,,或新学制。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壬 戌学制、“六三三制”) 31(新中国的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年。(1951年) 32(1958年9月19日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确定了“,,,”的方针和“,,,”、“,,,,”的具体原则。(两条腿走路、三个结合、六个并举) 33(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34(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35(学生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所形式的一般的,,、,,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典型的、本质的) 3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具体任务包括,,,、,,,、,,,。(教书育人、搞好教学、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 37(教师的劳动特点是,,、,,,、,,,、,,。(复杂性、创造性;连续性、广延性;长期性、间接性;主体性、示范性;) 3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作用。(领导者、主导作用) 39(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作用。(传递者、承前启后的桥梁) 40(教师的素养包括,,,、,,,、,,,。(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41(教学是,,,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42(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施教育目的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全面安排。(基本途径、中心环节、教学为主) 43(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学校的教育任务,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的,,。(指导性文件) 44(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学大纲、教科书) 45(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基础知识和,,,,发展学生的,,,,形式科学世界观及培养,,。教学过程是一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基本技能、智力和体力、道德品质的过程、特殊的认识过程) 46(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问题,,,和,,,曾有过长期争论。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学派是,,,,。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须特别训练的学派是,,。(形式教育论者、实质教育论者、形式教育论者、实质教育论) 47(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反映了教学的,,规律。(教育性) 48(教学原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49(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和,,,,。(启发式、注入式) 50(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它是由17世纪捷克教育家,,提出来的。中国在,,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中开始采用班级授课。(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1862年、京师同文馆) 51(课的类型分为,,和,,,。(单一课、综合课) 52(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它包括,,、,,,、,,,、,,,、,,,几部分。(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53(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 5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55(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教育目的明确、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方法恰当、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自如) 56(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的方式有,,、和,,。(平时考查、考试) 57(考试一般有,,,、,,,和,,三种(学期考试、学年考试、毕业考试) 58(学业成绩评定的方法一般有,,、,,。等级记分法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另一类为,,等。(百分制记分法、等级记分法、文字等级记分法、数字等级记分法) 59(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活动,它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品德、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 60(道德和品德不同。道德是,,,品德是,,。(社会现象、个体现象) 6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转化为,,,的过程。德育过程区别,,的过程。(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受教育者品德、学生思想品德形成) 62(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 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63(德育过程的四个要素包括教育者,,,、,,,、,,。(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64(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培养和提高过程。(知、情、意、行) 65(德育原则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德育原则来源于实践,是德育实践经验的,,。我国孔子曾提出过循循善诱、,,,原则,英国洛克提出,,,,法国的卢梭提出,,,,德国赫尔巴特提出,,,美国的杜威提出,,的原则。(基本要求、总结和概括、因材施教、环境教育的原则、自然后果原则、爱的原则、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社会化活动) 66(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 67(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的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6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69(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自愿、灵活、实践) 70(三结合教育指的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71(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联系各科任课教师、学生集体的,,,也是沟通学校与,,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组织者、指导者、教育者、纽带、家庭、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72(了解和研究学生常用的方法有,,、,,,,、,,,、,,,、,,,、,,,、,,,、,,,、,,,等。(考核法、观察法、测量法、问卷法、谈话法、实验法、调查法、访问法、书面材料分析法) 73(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级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全面了解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二单项选择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D)。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B)。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C)。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8.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D)。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2006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D)。 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B)。 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B)。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B)。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p;C.怀特海p;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C)。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B)。 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B)。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C)。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 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B 3、C 4、D 5、A 6、B 7、C 8、D 9、D 10、A 11、A 12、C 13、C 14、B 15、B 16、B 17、C 18、B 19、B 20、C 三多项选择题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A.认知领域;B.日常生活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E.安全领域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内容的丰富;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学历教育 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法;E.论语 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E.社区教育 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 A.方法科学;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E.以国外学习为主 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 A.无歧视原则;B.提早自立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9.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E.重视个别差异 10.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核心课程;B.融合课程;C.潜在课程;D.活动课程;E.广域课程 多项选择题答案:1、ACD 2、AC 3、ABCD 4、BCD 5、ADE 6、BCDE 7、ABD 8、ACDE 9、BCDE 10、ABE 四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解释之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2.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3.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4.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5.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五简答题 1.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2.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3.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4.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六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答: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 (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 (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 (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 (1)对事业无私奉献;(2)对学生,真诚热爱; (3)对同志,团结协作;(4)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2.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 答:(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3、义务教育只在中国得到普及。 答:错。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自19世纪以来,一些欧美国家颁布了初等教育的义务教育法以后,义务教育逐步成为国际潮流,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志之一,现代世界上有近三分之二的国家提出了年限不等的义务教育年限。 4、学校教育是随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 答:错。学校教育的出现较晚,适应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部分人有可能脱离生产劳动,且语言发展到了文字出现以后,学校才开始出现,才有了学校教育。 5、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日趋分化。 答;错。在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实施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二战以前,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趋势。 6、终身教育主要是指成人教育。 答错。终生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生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活和职业教育都是片面的。 09年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进程是() A.前后一样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 2.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A.变化B.改变C(变式D.突出 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 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4.教育心理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1903年B.1913年C.1914年D.1900年 5.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 6.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7.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A.合作学习B.发现教学C.情境教学D.指导教学 8.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9.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教学D.掌握学习 10.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A.正与负迁移B.纵向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 11.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 A.转化B.获得C.评价D.同化( 12.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知识与技能习得的心理过程 B.知识与技能的心理表征 C.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 D.知识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化程度 13(下列哪一项属于元认知的实例,() 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 14(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 做的目的是为了() A.牢记住题目内容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 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规定每天看电视的固定时间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本大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16.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17.元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策略、和调节策略。 18(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 19(我国心理学家在研究国外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模式,这一过程分为发现问题、、提出假 设和检验假设。 2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是由学习过程、和评价与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21.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22.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少年期的年龄范围是在。 23.规则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和。 24.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给定、和目标。 25.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学习准备 27.心理发展 28.创造性 29.知识 30.复述策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 32.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33.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 34.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35.简述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构成。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6.试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37.试论述知识学习的作用。 38.试论述青年初期的心理特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C4.A5.B6.B7.B8.D9.B10.A 11.C12.D13.C14.B15.D 二、填空题 16.原有认知结构17.监视策略18.教育学与心理学19.理解问题20.教学过程21(知识学习22.11、12岁一14、15岁23.接受学习24.存在的限制或障碍25(呈倒U型关系 三、名词解释 26(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心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2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 系列心理变化。 28(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29.知识就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类关于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表征。 30.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四、简答题 3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 导作用。 32.(1)连续性与阶段性。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但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与顺序性。例如,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抽象思维。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3)不平衡性。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4)差异性。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33.前苏联的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 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教育意义: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34.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 35.(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想要通过学业成就来赢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五、论述题 36.第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并以此指导行动的时期。中学生逐渐掌握伦理道德,并服从它,表现为独立、自觉地依据道德信念、价值标准等去行动,使学生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自觉性。<2)自我意识增强。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中学生对自我道德修养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有明显的提高,这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前提。(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第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人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8宝贵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促进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心智技能作为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活动方式,其掌握是以知识的学习为前提的。从大量研究也表明,知识掌握水平越高,越有助于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前提。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通过知识学习,个体体验着前人的创造成果,这对于创造态度的获得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缺乏知识的头脑是不可能有创造性的,创造性不会从无知无识的头脑中产生。 38.青年初期指14、15岁至于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如道德、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他们不仅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然而,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着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他们对未来充满理想,敢说敢干,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 2009年新乡市招教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A(《学记》B(《论语》 C(《论演说家的培养》D(《理想国》 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斯普兰格 C(拉伊D(赞科夫 3(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原则是()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布卢姆 C(凯洛夫D(赞科夫 4(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A(永恒性B(历史性 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 5(下列不属于广义教育制度范畴的是()。 A(学校B(少年宫 C(教育考试制度D(教材 6(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 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 7(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知识B(理解知识 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8(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B(小组合作学习 C(个别教学D(现场教学 9(依据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 10(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总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 A(共产主义接班人B(社会主义建设者 C(好公民D(好儿童 11(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A(观察法B(谈话法 C(问卷法D(实验法 12(课外校外教育从确定活动的内容、要求到选择活动方式,从安排活动的具体步骤到组织实 施等,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这反映了课外校外教育具有()。 A(独立性B(灵活性 C(自愿性D(实践性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 14(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因此,教育目的就应该仅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其具体作用是什么? 16(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17(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有哪些新形式? 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 18(联系实际,谈谈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特点。 答案 一、选择题 1(A2(C3(D4(B5(D6(B7(B8(A9(D10(C11(A12(C 二、辨析题 13(错。因为该观点只强调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是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过 分强调教师的作用。。 14(错。该观点属于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只看到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而忽视了 教育目的也受人的发展需要制约。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5(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与教育。它们各自的作用是: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 ?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6(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两大方面。 (1)教师教的标准: ?教学目的明确。 ?内容正确。 ?结构合理。 ?方法恰当。 ?语言艺术。 ?板书有序。 ?教态从容自如。 (2)学生学的标准: ?学生注意力集中。 ?思维活跃。 ?积极参与。 ?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17(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式主要有: ?通过社区进行德育。 ?创办业余党校。 ?通过网络进行德育。 ?建立德育基地。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8(在课程结构方面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 主。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四个领 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农村中学课程强调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农村中学 可根据农业发展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 “三教统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在课程标准方面,也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新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 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课程与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要体现国家对公 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但由于我国当前发展还不均衡,各地区存在较大的文化、地域与发 展差异,所以在课程标准方面还要考虑这种差异,允许开设地方课程。普通高中课程还 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与发展机 会,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更多的平台。 09年焦作招教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 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B(《中庸》 C(《孟子》D(《学论》 3(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 A(1904年B(1922年 C(1949年D(1986年 4(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 A(个体本能B(外在环境 C(基因复制D(肌体成熟 5(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 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 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 C(多因素论的观点D(综合论的观点 6(联合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A(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 B(社会权利的主体维护非独立地位 C(社会权利的主体独立地位 D(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 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是指()。’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8(“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9(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在课程中 地位的重视。 A(知识B(能力 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 10(《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j的原则。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 C(启发性D(直观性 1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交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能有多种开端的顺序 12(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A(班主任B(兴趣小组 (C(少先队D(班集体 13(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还不成熟。 A(感知能力B(注意、能力 C(记忆能力(--D(思维能力 14(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5(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A(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C(教学大纲、教科书t D(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16(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C(劳动学说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7(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 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o A(弗洛伊德B(华生、 C(桑代克D(巴甫洛夫( 18(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 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B(顺序性 C(不平衡性D(阶段性 19(小学生的思维()。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20(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 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授受教育的()。 A(未成年公民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D(青少年儿童 二、填空题 1(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人物、入学 条件、修业年限及其关系的制度叫——。 2(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直接——、教育者的领导者。 3(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被称作 t•教育学的雏形”,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开始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的一个重要标志。 4(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通常有“六三”学制、“五四学制”及“——99。 5((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的实践活动由生理、——和——三种 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6(我国小学阶段课程的基本性质包括:普及性、——性、发展性和:性。 7(教师在写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和课时计划三种计划。’ 8(综合考察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人们普通认为正确的儿童发展观主要应包括以 下咒点:(i)——;(2)——;(3j——o 9(师爱是激励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动力,又是打开——的钥匙。 10(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往往与——、—— 和联系在一起。 11(制约小学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和——。- 三、简答题 1(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2(简述学习教育原理的实践意义。 3(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4(对教师语言的要求有哪些? 5(为什么说赫尔巴特对科学教育学体系的建立作出巨大贡献? 四、论述题 1(我国传统的小学课堂以分科为主,存在很多弊端,试分析。 2(论述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制机能的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 1(D2(D 3(A【解析】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招收7岁 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5年,并规定初等小学堂教育为义务教育。 4(C( 5(B【解析】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属于内发论 6(C【解析】《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7(C 8(B【解析】“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过程中应 重视学生自身的能力。 9(C10(C 11(D【解析】德育过程可以从培养知、情、意、行的任何一个方面开始,因为德育过程具 。有多端性。。 12(D 13(A【解析】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感知能力不够成熟,感知具有 笼统性,精确度比较差。 14(B【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他在教学中主依教师中心。课 程中心和课堂中心。 15(A16(D17(A18(D19(C20(A 二、填空题 1(学校教育制度 2(组织者 3(《学记》’ 4(九年一贯制 5(心理、社会 6(基础、可接受 7(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 8(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儿童的发展蕴涵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 中、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9(精神、心扉 10(兴趣、求知欲、责任感 11(知识、学生 三、简答题 1((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 一点。, 2(?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 观(是一名合格教师的根本条件。学习教育原理,首先是为了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为 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奠定思想基础。 ?掌握教育工作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原理把教育实践经验上升为教育理论, 通过学习能使教师掌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则与方法,遵循客观规律,提高教育质量。 ?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 动(在正确教育理论指导下,从亲身实践中总结经验,是提高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也 是提高教师水平的有效手段。 ?学生教育原理可为继续学习教学原理、德育原理、学校管理等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 基,具有深化和奠基的作用。 3(学制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随着个体和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变化,及各种主客观条件 的改变,各国学制呈现出许多变化,以下是三条重要的发展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早期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完善 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也更加重视 幼儿教育(产生较强的教育要求。这两方面推动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如今,许多国家将学前 教育确定为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人园年龄提前,教育范围和规模扩大,并进一步将其纳入 学校教育体系。 (2)小学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小学入学年龄呈提前之势,据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统计,在199个国家和地区中,大多数规定儿童5-7岁入学,其中规定儿童6岁入学 的国家占56(8,。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也 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许多国家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有的已达到8-12年。 (3)高等教育多极化,学校类型多样化。当代高等教育已形成了初、中、高三级体制, 即专科教育阶段、本科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阶段,这在各国都有体现。近年来,在硕士、 博士研究生教育之后,又出现了“博士后教育”。学校类型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多数国家 不仅有国文公立学校,还有私立学校。除全日制普通学校外,还有各种广播学校、函授学 校、刊授学校、夜大学、自学考试助学班等多种学制类型。 4(教师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对象决定了教师的语言行为有特定的要求。例如,语言表达准 确、逻辑性强,语言符合标准,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流畅、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富有启 发性和感召力等等。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是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这个 过程的实现有明确的要求,有些要求反映了教师语言行为规范的特点。 5(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教育学讲授纲要》,主张将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 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论理学基础上,从而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四、论述题 1(第一(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各分科课程的学科知识相对封闭, 不能反映客观世界本身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性,难以使学生形成有关认识客体的 完整图景和初步的科学世界观。 第二,课程分科过细,脱离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第三,分科教学的课程门类较多,交叉重复现象较为严重,造成时间和精神的浪费,结 果势必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四,分科教学的课程结构不合理,有的学科被片面强调,有的学科形同虚设,学生的 教养、创造力、操作能力被忽视,无法获得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2(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要求如下: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纪律、秩序、控 制、服从是传统班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 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在传统的班 级管理模式下。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是教师的“附属物”,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无法保障。现 代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新型班级的建立,从而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提供了保证。 (3)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实行班级干部的轮流执政制,让每个学生 都有锻炼机会。并学会与人合作。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改革的重点 是: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级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 育的主体。
本文档为【河南招教考试试题[教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0KB
软件:Word
页数:37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0-18
浏览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