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创世纪注释

[专题]创世纪注释

举报
开通vip

[专题]创世纪注释[专题]创世纪注释 一个半世纪以来,人们围绕着“圣经创世说”与“科学创世说”这个主题争论不休。今天很少人会再以创世纪第一章中的经文,说天主在六天的时间内将一切创造出来,尽管我们对天主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坚信不移。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表达一直很笨拙,也无从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在此,我们并非寻找历史或科学的依据,写下此章节的作者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告诉我们。天主有权力赞赏他们的作品,即使他们把天空看成是能安装星星的蓝色天花板。因而,我们可以说这些是天主圣言,但是,我们不该把这第一章当作是基督徒对宇宙起源的“唯一”解释。正如同每...

[专题]创世纪注释
[专题]创世纪注释 一个半世纪以来,人们围绕着“圣经创世说”与“科学创世说”这个主题争论不休。今天很少人会再以创世纪第一章中的经文,说天主在六天的时间内将一切创造出来,尽管我们对天主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坚信不移。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表达一直很笨拙,也无从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在此,我们并非寻找历史或科学的依据,写下此章节的作者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告诉我们。天主有权力赞赏他们的作品,即使他们把天空看成是能安装星星的蓝色天花板。因而,我们可以说这些是天主圣言,但是,我们不该把这第一章当作是基督徒对宇宙起源的“唯一”解释。正如同每一个古老宗教都有自己关于宇宙起源的故事一样,圣经也是如此。中国人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儒家的宇宙论(生命来自上天),太极、阴阳两极、四象五行(易经的一元论或朱熹的二元论)等概念。圣经除了字面的记载外,往往还有更深刻的意义:旧约的记载要以新约来成全;新约是旧约的必然结论。这点却常为人所疏忽,因此,我们还要了解新约的启示。换句话说:要想明白旧约中创造者天主奥迹的启示,就必须期待新约中基督的来临。请参看若1和弗1。这段叙述充满了韵律的文学色彩,好像一段序言,把我们领入《圣经》的第一核心部分。这是犹太人在公元前五世纪从巴比伦流放归来后着手整理编写的。此处的深意是什么,天主真的创造了一切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天主与他所创的宇宙世界是不同的,他存于万物之前。曾有许多人和学者认为宇宙自有定律,也有多数人相信物质的理论能解释一切。他们相信宇宙既没有一个开始,也没有一个创造者。这里重要的是让我们知道,天主远远超越这个既让我们惊奇又让我们害怕的物质世界。他也超过了那无比丰富与无比权威的大自然,但同时他亦存在于万物中。天主创造了:这里首先是说天主创造得很有条理。第一天…第二天…第七天…各有各的一片计划:混沌物质,最后出现了生命。纵观我们这个宇宙:千种风情,万般姿态,各有高低差别,最后从中诞生了能够回应天主的受造物:人类。天主布置了世界,并安排了我们的生存。太阳和月亮不仅为了普照大地,同时还形成时间和历法概念。世间万物都遵循着自然的法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不正是天地间一种美好的安排吗,古希伯来人将宇宙划分为三层:天、地和水。第一天与第四天昼夜星辰,第二天与第五天水中动物,第三天与第六天地上万物以及按天主肖像造出的人。受造物循序而来。天主的工作井然有序,永不止息。在某种程度上,古希伯来人的天主观与其他民族对神的观念不同,因为它显示出鲜明位格化的物质,尽管这些特质原本已包含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上,如天,上帝,天公,天官,大宗师,天父,道,万物之母等。中国传统曾谈及“创造”,但没有解释这种观念也没有对“创造者”产生明显的信仰。对“天”有官方的崇拜,但“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面而已矣”(孟子),这都可从过去和现代的内在论和无神论倾向看得到。圣经的教诲与这些立场大有不同。天主以一个具有位格化的身分来跟我们说话,并要求我们做出个人的回应。天主说:天主在对话中清楚显示给他所有受造物。宇宙,神灵,人类和一切受造物都与雅威结合(他是我们的内在)。因为他的全能,我们得以存在和支持,他召唤我们与他“共融”(我们在他内),但我们不能与他等同(他超越一切)。我们只是他的受造物,但不是从无限空虚或混沌的世界上偶然生出的。天主说:圣经在谈“圣言”之前先提到了“圣神”或“圣灵”,但“圣言”因为充满创造的力量,能够使天主说话的旨意得到实现,使万物获得生命。圣言与圣神就好像创造者天主的双手,因此圣神与圣言可以用“元气”与“道”这两个中国传统概念来表达。而且,圣言透过圣神,创造得井然有序,也可称“智慧”。但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天主由高天俯看的陌生地方,这是一个天主终有一天会来拜访的世界。这就好像是在天主与人之间划界线。世界并不是主,也不是主的脸。世界并不像一件来自无限的东西,好像无限的富有创造了她,却不去了解她,管理她。世界在天主内,但天主却超越了这世界,并独立在世界之外。稍后新约中谈到与主共体时,唯有天主单独召叫我们时,才有这种可能。我们通常以传统的解释来译创世纪的第一节,但下面的译法也许更确切些:“天主开始为天地定形时,地是…”。这段经文的意图并不为强调天主从无中造出了一切,(加下7:28)或天主怎样造了天地。作者的用意是告诉读者天主怎样为世界定秩序,并赋予她意义。天主的神 弥漫水面而运行(2):在希伯来文中“口中吹拂的气”和“风”是“圣神”或“圣灵”的精神体的含义(若3:8),恰如中国人说的“元气”(见智7:23,咏104:29,30)。让苍穹的亮光把白昼与黑夜分开(14):我们明白天主所造的一切都会展现光彩。凡天主造化成就的,都闪耀发光。天主划分出光明与黑暗,其实这十分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观念,揭示事物内在的关联与连贯性。所有的对立、分化都是事物的一种表面现象而已。天主看了:天主创造的一切都是好的,但圣经并没有否认邪恶力量的存在。对古以色列人而言,海和黑暗是宇宙邪恶力量的象征。但他们同时又知道这力量是有秩序和受牵制的:海洋有极限,白天又总是与黑夜交替。善恶交织的世界,关键在我们怎样去看待。天主的一切创造都是为善的,是谁打破了世界的和谐,(智1:14;11:20;德13:1;雅兴:17)。天主的工作以造人得到完成,经文给我们提供了三个关键性的陈诉,这是基督徒对人这个概念的基础。人类并不是无助地受我们自己幻想世界的限制,我们也并不是自己范畴与结构的囚犯。相反,我们是为真理而被创造出来。天主可以用人类的语言及经验将最重要的与我们沟通。天主按自己的肖象造了男人和女人:天主创造人类不单是一男或一女,而是一对男女。这个天主的肖像不是孤独的个人主义囚犯,而是两个人。我们必须避免物质主义简单化的描绘:把性别的差异看成是染色体偶然的巧遇,人类的爱也不过是两性分别所偶然产生的效果。刚刚相反,圣经清楚说明,人类的爱在天主计划中有着基本的位置:男人与女人互相倚靠,成为和谐的、创造的和永恒的合一。天主的大能并不是为了压迫他的被造物,人们对旧约中的天主常有这种看法。他的目的是为了带来生命和美。人即使有天主赐与的自由和权威,并不意味着有了全然驾御宇宙的权能而成为专制暴君。人应自知能力的极限和物质世界的有限。其实今日那席卷了世界各角落,但已近尾声的科技革命不正走向极限吗,更令人惊心动魄的是我们美丽的星球正渐渐变成废物垃圾场,生存环境犹如人间地狱。你们要在大地上生育繁衍:拥有众多的子孙标识着雅威的祝福,但并不是指不负责任的无限生殖。智慧篇中谈到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家庭应受赞美。这样的家庭对社会有益,在天主台前能做好子女。为人父母者,应事先为孩子们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着想。这样,孩子一出世,便能感到世界对她或他的关爱。使孩子通过双亲的爱,来认识天父的大爱。确实,圣经多次提醒我们: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后继者,那么这个民族也就远离了神圣的祝福。到第七天,天主已完成了工作,他便在这天休息(2:2):犹太人称这天“安息日”。(原音撒罢),意思就是“休息日”。遵守安息日是以色列宗教的一个支柱。天主在第七日休息,并不是说天主从此对他创造的世界便束之高阁,不闻不问了(若5:17)。安息日是受天主降福的,是神圣的。希伯来语中的“安息日”一词有其动词的原意,即为:分离。把第七天从其它的天数中分离出来,这一天是特殊的。对于那些能够放下工作,轻松一下的人来说,这一天自然是非同平凡的。他们懂得如何利用这天的时光去探望朋友,分享生活,也反思过去一周的所言所行。恰似一周的小间隙,给我们自己时间和机会去深思细想天主的爱和参与。能如此遵行天主安息日的人,必是有福的(依58:4;58:13)。不可直译经文有些人相信这些篇章全是天主所言,由圣经作者逐字逐句地记录下来,未曾更动半点。但圣经并非如此写成。天主显然启示了那些圣经作者,因而他们写下的诗篇正符合天主的圣意,并为千秋万代立下教诲。但这并不能改变一个很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作者是为他自己时代的人而写下这些经文的。那么文中的表达方式、思维特点和宇宙观毫无疑问都带有那个时代、那个文化应有的特点。如果我们想要较真实地捕捉作者在经文中的原意,我们就必须进入希伯来人的文化层面,走进他们的想像天地和论世思维方式,如此,我们方能知道启示的真意是什么。在水与水之间要有穹苍…(6):古希伯来人的宇宙观把地球想像成扁平的,像是立在柱子上的圆盘,柱子下面深入水中,便是海洋(约38:4-10)。地面之上是一个蓝色的穹苍,也就是天,是星星和太阳照耀的地方。在这层天之外,还有一层,古希伯来人相信雨就是从这层“高处的水”洒下来的。对古希伯来人来说:天外天,是另一世界的所在地;那就是天主和他的众天神居住的地方。《圣经》中,天堂和人间代表了一切的存在:一 个可见的世界和一个神秘超然的世界。“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我把地上的五谷蔬菜和结种子的果树都给你们(29):作者在这里描绘了一个无暴力的理想社会,在那里动物都不会遭到杀害。但后来在9:3中提到特许权,因为天主考虑到人性的真实条件。创世与现代人圣经是天主的圣言,但更是一本信德史,我们能从希伯来人对宇宙、周围环境和诸多事件的经验中,看见他们是怎样发现、了解、热爱了雅威,又是怎样在这种信德成长的过程中,显示了天主对全人类的圣意和安排,直到将自己的爱子交付给人类。如果我们对比古人的种种宇宙观,我们将发现圣经中的希伯来宇宙观充满了智慧。圣经叙述了天主对天地万物的创造,但特别地强调在一切物质之上,创造了从天主而来的人,人不是机会的产物。圣经解放了人类的精神。在古希腊神话中,人们相信自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众神手中。崇尚自由精神的古希腊人,也接受了无法挣脱的命运的枷锁。因害怕得罪主人似的众神,他们那与自然合一的信心黯然失色。圣经在另一方面能够帮助人类解脱对“星座”神秘力量的畏惧,帮助人类在探寻宇宙奥秘时,不怕受到任何命运的诅咒。圣经记述人来自天主:“亚当”不光是指第一个原祖,也是昨天和今天出生的每个“亚当”。人出生后的成长之路并不是任意随便走出来的:天主参与着我们在世上的一切,参与着我们生活中的各方面,领人类达于成熟之境,最后使人类在他降生成人的圣子基督内合而为一。他通过这种参与,来使我们的人格精神逐渐成形完备,最后趋向完善。他用唤醒、振奋我们精神的一群先知圣人,来完成推动这种计划。人类在第六天出现:从那个时刻起,天主藉着人类的心灵、大脑和双手,继续着他对世界的创造工程。人们必须工作和创造;同时人类也创造着新的自我。圣经说,天主创造了每一个个体的人。这是事实,但同时我们不要忘记圣经中的另一个呼唤:整个人类将以同一体走向主的怀抱。预言性的启示圣经第一页是基督徒人生观的基础。它是预言性的启示,因为通过新约,新道理出现。以下有些例子。创世纪中说:“元始之初…”说的是在天主之外,出现了有时间性的宇宙受造物。而若望叙述的是“元始之初有道”即有关天主存在于无始无终的永恒内。不受时空限制,天主是生活在我们称为永恒的圆满之中:无前无后,没有段落起伏,更无疲劳和厌倦。在这元始之初,天主子由天主而来,生于那拥有圣神的圣父。“元始之初”对天主来说永不会成为过去:当圣子、圣神重回圣父怀抱,结合为一共享无穷幸福圆满时,就没有所谓的“时间流逝”了。他的“元始之初”:圣言即是道。天主在圣子的身上把自己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圣子是肖像和投射(哥1:15和;希1:3)。也正是在此“元始之初”,天主由“道”分发他富裕的时间、空间、万物和众神。这样的宇宙,它的深远辽阔和它的持续久长都令我们难以想像;然而这才代表出天主本性无限的奥秘。人类历史在天主奥秘中是神圣的,即是经由此历史发展实现天主永恒的计划:实现天主不断爱我们的意愿,并由圣神引领人类达于成熟之境,最后使人类在他降生成人的圣子基督内合而为一。福音将告诉我们另一个由“水和圣神”更新的生命,指受洗这圣事。在圣经的开头,便出现两种神奇的爱力蕴藏在我们的世界中,那便是“元气即圣神”和“圣言”。基督的到来使他们都具有了意义。圣言就是圣子本身,也就是“道”(若1:1)。而“元气”则为圣父和圣子共有互通的,就是那永恒不灭的圣神。天主按自己的肖像造了人:这是圣经中极为重要的宣言之一。这是指那些生活在主恩中的人们(弗2:15;4:24)。照他的肖像:如果我们只想到天主的无限性,只看见他和我们之间的相异之处,那么我们永远不能和天主建立起关系。我们怎能在无限的天主和有限的我们之间找到共同点与联系呢~圣经中提到“貌似”、“正像”,就是说如果我们遵循耶稣的道路,并坚守仁义忠诚的传统,我们就找到了通向无限天主的真理途径。天主已给了我们他的圣言,而我们也能有所了解。如此,我们才不致陷入现代哲学的绝望死结中。这种现代哲学认为“上帝已死”,任何寻求真理均属枉然。因此造成许多现代人抛弃希望,认为放弃生命会得到解脱。然而圣经赋予生命另一层深意:人类并不是无望地被锁在自己的空幻虚妄中,不是困于自己的格位和环境架构里,人之所以被创造是出于爱,为了爱,天主用人类的经验和人所理解的言语我们:存在是为爱。天主召叫我们分享他的奥迹,通过这种分享, 我们能变得越来越像基督耶稣天主圣子。福音告诉我们只有一条路是畅通的:那就是爱心的路(格前13:13,若3:1-6)。叫他管理:尽管人类有脆弱的缺点,天主选择人类做为他和宇宙之间的枢纽。在创造之始,天主已有派遣圣子为人的计划(弗1:14)。因此,圣咏第八首中已提到基督的参与人类:世人算什么,你竟对他念念不忘,竟以尊贵光荣为他作冠冕(格前15:24,希2:6)。天主祝福这第七天,定为圣日(2:3):天主的休息并不等于放弃不管。他不断保存照顾万物。耶稣选择在安息日之后的第一日复活,为安息日祝圣,因此,宗徒把星期日定为基督徒集会的日子。 2.4继创世纪第一章庄严的创造篇之后,接下来圣经为我们说了一个古老的故事:伊甸园中的男人和女人。对我们来说,这好象是失乐园的一场梦,但这并非作者的用意。在那个年代里,人们并不会问:我们要去哪里,他们只思索过去发生的事件。元始之初,天主或众神将万物造成他们应有的样子,从此万事井然有序。因而原祖夫妻的故事就如同一面镜子,人们希望从中了解生存的人类,他们的选择与未来。我们的眼前呈现了动人的画面:雅威,神圣的天主,是那个乐园(伊甸意谓喜悦)的主宰,酷热的一天结束后,他喜欢在园中散步(3:8)。我们根本不用去设想一个更大的舞台:全部的台景就是人和他的同伴,还有两棵树。动物的出现只是为了服务于人(这也是2:20中人为动物命名的意义)。至于那个恶魔的化身—蛇并不需要占多大的地方,因为它已蜇伏于人心之中。然而不管这个伊甸园的大小如何,那儿发生的事终将象征性地代表着整个人类的命运。我们在这里是谈亚当呢,还是人类,在希伯来文化中亚当(Adam)泛指人类,任何一个人。此词作为没有冠词的专有名词时,亚当——即可指为任何人(5:1;5:3)。但是圣经中加了冠词,就成了一个“人”,人类中特别的一个人。伟大的圣经学家奥力振(185-254)曾说过:“我们在谈亚当和原罪时,只有懂得了亚当在希伯来文中意即„人?,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伊甸园故事的深层意义。这些句子讲了亚当的故事,但梅瑟给了我们有关人类本性的教诲。”因而我们可以说亚当代表了整个人类。我们都是亚当。这段朴实又简单的故事充满了意义深远的圣言和神圣的教诲。想像一下,雅威是一位多么美妙的艺术家,他搓揉粘土,亲手塑造,注视着那仍然不认识他的人,并准备让他从自己的吹拂中获得呼吸和生命。其实“亚当Adam ”又导引出另一希伯来文“adama”即指红粘土。这正说明了人与土地的紧密关系,二者均属于天主,分享同样的命运安排。人由尘土而来,也要归于尘土。天主就是陶匠。伊甸园的另一层含义是指人类和宇宙万物的和谐共融。这儿是一片沙漠的绿洲,没有死亡的威胁。原祖夫妇的结合也代表了整个人类之间的和睦共处。人类活了下来,这是承受天主的恩宠。天主吹拂的气息不断地唤醒着人类,使我们不致于昏睡去或堕落到原始。这样,在所有动物生灵中,人成了最聪明、同时也是最残忍和不安稳的动物。“气息”和“神灵”是非常相近的两个字眼:天主的神灵维系着人类。如果这元气或神灵抛弃了人类,在几分钟内或几代后,人就会真的归为尘土。亚当也就是你和我。雅威把亚当放在花园中建造和工作,人类藉着工作自我成长,同时也学会去了解世界。多少年过去,多少磨练和失败,人类渐渐地变得成熟起来,并慢慢地了解人类的使命和局限。雅威去休息了,两人却留在了两棵树之间。一棵是“生命之树”:亚当在园中可品尝此树。他体验着生命,生活在真善美之中,这是天主特别的恩宠。但是还有一棵“知善恶之树”。天主给人打开了智慧的大门,允许人自由选择;所谓的知善恶正是指人的自由意志,分辨是非。全能的天主已教导我们觉知什么才是对人类自己有好处。独一个人并不好(18):天主并非独自一人。他造了两种不同的性别:男人和女人(阳和阴)。不只为传递生命,更是为让人在爱中结合,学习自我奉献和荣福共享。但是他在万物中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这里告诫男性中心的社会,在一个基督徒的家庭或社会中,女性永远不是男人的仆人,夫妻或男女爱人应先是平等的朋友,拥有相互尊重的前提。在他睡着的时候(21):天主在他身上完成了第二部计划;因爱而结合的夫妻二人的共同生活,应给彼此带来新生。她要被称为女人:在希伯来语中,“男人”和“女人”都以相同的音节开头:这是关系相亲的标志。天主从亚当的肋骨中造了她:女人应站在男人的旁边,男女虽是不同的 受造物,但在天主眼中却应是平等的。但我们和以色列人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在漫长的历史中,妇女是深受压迫的一群(见此主题路8:1,格前7:4&10,弗5:31)。为此男人会离开自己的父母(24)犹太人的习俗是婚后妻子要到丈夫家定居。然而古时的习俗却与此相反,男人离家到女方家族生活。总之这两种形式都是说一对新人要离开各自的家庭,为了两人开始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小团体。与妻子结合为一体(24):在希伯来语中,这是指他们成了一个整体。圣经指出,这样的结合负有神圣的使命。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和细胞,在基督中结合的二人应着手共同建造一个爱的团体,分享的团体和彼此服务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才能改变社会,有益于社会。天主的旨意在这古老的篇章里表达得十分清楚:多年的共同生活,彼此努力倾听,了解对方,共同商定大事,彼此容忍谅解的气度,绝对信守的忠贞,以及生育教养子女的经验…这些都足以慢慢改变婚姻生活中的两个人。使他们日趋成熟,认识并负起自己的责任。当他们体会出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共同拥有一切时,就可以正确清楚地看到天主赋予他们生命的意义了。这男人和妻子都是赤身露体,却并不感到羞耻(25):就是说人在最初和大自然以及和自己的身体都是处于一种圆融自然、和谐祥乐的状态。人既无需反叛自己的天性,在天主面前也不感到尴尬。圣经和进化我们已了解,这段并不是在描写人类的起源,因而与科学并无冲突。今天我们可能会问:人类的史前状况如何,人类与其他生命有怎样的关联,但当时的人并没有问这样的问题,而且天主圣言也没回答这些问题。天主让我们自己去寻找,科学家就出来解释了。有些人对人类是用地上的泥土造成感到震惊,但在古代东方文学中,所有的神都用泥土塑造生灵。这段的作者利用了自己时代的民俗故事,并赋予其新的意义。有些基督徒把圣经的解释和进化的科学理论对立起来,多半是因为他们把如下三个问题混在一起,造成困惑: 1、我们是否能肯定整个宇宙,特别是动物的进化是整体性的,就是说现存的和已绝种的生物都源于同一家族,彼此演化而生。今天的科学几乎已证实了这点。 2、如此的进化是靠什么推动衍进的,或是什么推动了如此宏伟的进化,对一些小规模的进化,人类似乎已找到了答案,但对于整体规模的进化,人类至今尚无法找到非常确切的解释。 3、进化论是否和我们信仰的解释水火不容,实质上圣经对人类起源的解释绝非出自科学,而是一种哲学化、宗教化的解说,用文学和想像的魅力表达了出来。信徒和无神论者,都有绝对的自由去选择自己的观点。还有一点:令我们中的每个满心喜悦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天主的神灵或圣神的力量注入了我们的身心,因此我们才能成为天主的肖像。至于说我们的肉体来自父母而最初的人类是从动物演化而来,这种理论并不具有本质的重要性。要知道是天主赋予了进化的推力,又指引了这漫长的进化过程,人类最终的出现,正是天主最初的计划。预言性的信息或许我们永远都无法完全了解这些段落的深意。但如果我们能捕捉出此书„预言性的话?即是预备基督来临的启示,那么我们对这些段落的理解就不会差得太远。如果说亚当代表了整个人类,从起源到归宿,那么我们就要说基督才是真正的亚当。在创世之初,天主的计划中就有了基督。„在基督内?,人类承受了天主的祝福,这个承受了祝福的人类群体中每个人各有各的特点,同时又属于那不可分割的总体(弗1:1)。自始天主就要我们人类的历史„在基督内?发展。毫无疑问,我们肉体上的祖先是值得追忆的,但另一位对人类才有着更深远的意义:他就是„人子?,是他带来了圣神,并把我们带回天父的怀抱(格前15:45—49)。人类夫妻的形象是正确的天主形象,象征了天主在其自身内完成的永恒结合。从创造了原祖夫妇,天主暗示了基督的奥秘:对整个人类来说,基督如同新郎一般(谷2:19)。厄娃生于睡着了的亚当,而十字架上的基督身侧,则流出了血和水(若19:34),这也就是教会的诞生。授洗和基督的血使教会纯洁(弗5:26—31)。对认同婚姻的人来说,婚姻应是天作之合,这件圣事为二人共同在主爱中成长做了准备:携手共度的岁月,两人为倾听、理解彼此所做的一切努力,共同做出的决定等等…他们原谅宽恕彼此的胸怀和对彼此完全的忠贞,这些婚姻带来的积极因素能使一个人由软弱变得坚强,变得有责任,而且两人将在这种结合中共同成熟起来。 3.1伊甸园的第二部分记载启示人类命运的另一个侧 面:在第二章中我们读到天主对人类的美好计划。第三章叙述的却是人类的实际情况:人类的实际生存条件,故而我们不禁要问:这是谁的错,蛇是最狡猾的动物:邪恶不是从天主而来,也不是来自另一位与天主竞争的神,而是来自魔鬼,他是死亡的朋友(智2:24,若8:44)。这仇敌利用天主所赐与的„知善恶的树?为引诱。在希伯来语中„吃?一词,原意表示以重复的方式努力记住智慧者的话,故而可用„吃了智慧之果?一句话(箴9:5,德24:26)。知识的树,对希伯来人来说就是生活的艺术和成功之技术和控制,同时也是摆在人面前的选择:善与恶,生与死(申30:15)。其实天主把人置于矛盾状况:他赐人“智慧”的同时,却对人说:“你不可碰它”。许多人认为,天主想让人谦卑,意识到自己对天主的依赖性。就某种意义来说这是对的。旧约中的这段写出信徒在承受那既具有需求性又无所不在的信仰之重量。这偶尔使他们有不可避免的约束感。但如果我们能明白:超过一切其他知识的最高知识,是有关天主之爱的奥秘(弗3:19)。没有人能衡量这种爱,它纯粹是天主的恩宠,是他的礼物。在太极图上说:天地有道,道在虚无,人有善恶,正如太极之图,一善之格,黑白分清,然黑者中有一白,白者中有一黑,此何征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为作用,这引发出一个翻转过程。有理智和自由的人,明显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为何天主不许他们吃那棵树上的果子(这是原始宗教教人想起的“树之神灵”,“生命之树”等),这棵树是否有特别的力量会使人像他一样全能全知呢,如果天主想控制我,在这种情形下我能否信赖他,为何不能像他,做我生命和其他受造物的主宰,完全独立于他之外,不再对他有任何需要,这种诱惑透过蛇的话表达出来,但其实出自人内心:人想利用和控制自己的力量,以及自然界的力量(原始宗教信徒透过巫术魔法,现代人透过科学技术),从而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独立于造物主之外。藉着这努力,人觉得自己能成为神,自己命运的主宰,无需承认其对造物主的真实依赖。这种幻觉使人变得盲目,他想得到知识和控制权,但失去了源自与天主契合得到的真正自主和智慧。这故事分三个阶段:诱惑、犯罪和审判。诱惑:蛇的诱惑反映了人生的一种真实:人往往期待更多更好的东西,人从未满足过。这种欲望导致人对天主的怀疑。这三者间的对话令人困惑~女人有尝禁果的渴望,结果却是男人犯了罪。女性的诱惑:女性千百年来受歧视,这曾是令人痛心的现实。古时的圣经作者,亲见了女性的迫害与剥削,他们看见痛苦的后果不是由两性公平地承担,于是就责备女性首先是不忠的罪犯。天主不会接受男人的道歉,但男人觉得只要有人可责备,自己就已经得到了原谅:他做的并不是他想做的。但被欺骗的总是人自己。罪人永远是那个受了欺骗的人。他们的眼睛立刻开了:人期望能获得真理,但人醒来后觉悟到,人不但没有变成神,反而暴露了自己的丑陋。你们就会知道什么是善恶了:人渴望凭自身的利益来判断善恶,可是事实上,人类为此尝尽了苦果。两人都发现自己是赤裸的(7):做错事的人心虚,罪恶使人失去了内心的和平。无论是一块腰布或别的用来维持尊严的矫饰,都不再能使他们回归原本的纯洁,他们不敢抬头迎接天主的目光。他们躲避天主的面(8):对天主的畏惧就是犯罪的结果。前面我们曾提及亚当代表整个人类—他的罪在于他想自我抉择命运的渴望。或许圣史作者感知了,人类最大的罪过便是对神力的渴求—人类为求自主独立,渴望操纵那神奇力量。人类的堕落常常从这样一句话开始:愿我的旨意承行实践。我们现有的物质文明弊病也正在这里。过去的几世纪中,人类对自我的信心成了现代文明的核心精神;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的大飞跃,这些成就本身并非坏事,但这一切的膨胀根源却在于人类对自我全能的一种幻觉。我们十分满意人类自己的成就,得意得忘了我们是谁,也渐渐对生命的真谛模糊起来。人类现今的成就只不过建造了一个充满竞争欺压的世界。这毫无疑问是一种失败,但同时也提醒我们:我们是天主的孩子,从我们反叛天主召唤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成为走向死亡的亚当。涉及这些主题的其他经文段落如下:古代的蛇:智2:24,若8:44,默12:9。背叛天主:依14:44,则28:2,达11:36,路15:11,得后2:4。诱惑:玛4:6:25,德15:11,罗7:8,格前10:13。雅1:13。亚当和浪子我们应把圣经看成一整本书来读。那么在福音的光照下,亚当之罪在人性初期留 下的巨大阴影,就变得不是那么浓重了,因而我们在这里,就把浪子的比喻拿出来和亚当之罪进行深层的对比讨论。“浪子”是一个很重要的比喻(路15:11)。这比喻不仅仅告知我们天主的慈爱是多么宽厚,特别是对我们这些罪人。同时也解释了:在天主的眼中,人类的一切历险正如同浪子一般,都被天父之爱所包容。而在创世纪中,亚当始终都是一个罪人,福音中的比喻却不同,浪子发现了自己的身份—他是父的儿子。耶稣自己是儿子,他使我们也成为主的孩子,这就是他使我们解脱了罪而得自由的方式。 3.14天主的审判说明了我们所处的状态:远离天主的生活是困惑、矛盾和痛苦的。人的被造,原本可拥有一切的幸福,但人类自毁幸福,将美好的生命扭曲在所犯的罪恶中。因而人类生活总是伴随极度的矛盾和痛苦,例如:生产和教育子女的问题。夫妇之间的关系,总是强势的一方,欺压弱势的一方。工作不是为了完成自我的实现,也丧失了劳动创造的乐趣。辛苦工作仅仅为了维持生计;对某些人来说,工作还是沉重的负担。我要使你和女人互相仇恨(15):天主诅咒的是蛇,不是人。最初的计划并没有完全失败,人终能达到和天主共享和平幸福的目的。人的天性中有追求幸福的深层渴望,这种渴望往往超越人自身实践的能力,所以看起来要走过艰辛惶恐的漫漫长路,而且必须透过耶稣的牺牲救赎,才能和基督共享天乡的美满幸福(格前1:21)。她的后代要攻击你的头颅:此处圣经作者表达了天主子女终能一步步地征服罪恶,得到自由:由女人所生的后代,即使频频受到打击,伤痕累累,但天主总是为我们指出新希望。这份信念是整部圣史的精髓所在;而且处处显示在福音的章节里。正是保持这永不熄灭的希望种子,才能维持我们在这摇摇欲坠的混乱世界里屹立不动。亚当为自己的妻子起了一个名字,以此来承诺新的开始和一种权力的表示。天主以大爱来引领人类,天主为亚当和厄娃的尊严,做了衣服给他们穿上。再次提醒我们天主无边的慈爱。人类虽然因着自己的罪灾祸连连,但天主始终没有离开我们。不可直译经文我们已经指出,圣经作者从古代故事中撷取了角色,如蛇的故事,还保留了一些奇怪的句子,譬如:“现在,人已跟我们一样了(22)”这是从天主害怕人类竞争的神话中借来的。事实上,当时的作者并没有意识到有加以说明的必要。还有别的例子:革鲁宾、天使和燃烧的剑,都与当时的城市入口处驱邪的塑像有关联。这类似中国人的城隍老爷,土地公…等。这些形象用来表现人类生活在主的大怒中(弗2:3),暗喻了人类自身根本无法找到幸福。人类在全心全意地接受基督的基础上,才知怎样与天主沟通。唯有靠基督才能使我们获得自由,唯有基督是生命和道路。原罪旧约的书中再也没有提起过亚当及他的罪。(除在智10:1与德25:24中有所提及之外,但并不重要)。这段故事教诲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以某种方式对天主有所不忠。我们读到,被天主选中的以色列,却为自己造了一头金牛去崇拜~我们读到有关梅瑟的故事,伟大的梅瑟,也怀疑天主,不愿去回应他的召叫~我们读到达味是天主选中的君王,却是一个谋杀者和犯淫的人~我们还读到有关以色列王国的故事,王国才开始就面临江山一分为二的厄运~每次我们都看到相同的结果:天主一直遵守着他的诺言,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却不可避免地留下了痛苦与死亡的痕迹。因而,亚当的罪并不是另一种比我们的反叛更古老的罪,好像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都加在我们自己的过错之上。这里作者是以另一种方式来看待我们人类的罪。作者告诉我们,他反思以色列的历史事件后有所领悟:我们的罪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个体的。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从出生的时候起,甚至从还未出生的时候起,就已沉浸在这个充满了暴力与无神的世界里。我们的亲属,我们的文化,我们初次的生活经验都暗示出犯罪的动向,“亚当”是由所有这些相互关联的内容所组成。福音没有提及有关亚当及他的罪:只有若望在8:44中有对“魔鬼谋杀者”的暗示。保禄在给罗马人的书信中,这个故事成为中心话题,见罗5:22的注释。保禄这段很重要的经文是基督教对人类之罪解释的基础,后来人们称之为“原罪”。这个解释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我们都参与对天主的反判,这在人类不同的时代留下印痕;另一方面,我们中没有人出生在绝对完好无罪的社会环境中,我们都需要与天主修好。天主先迈出了第一步,他通过基督拯救我们。这一切都比创3这一章表达的更深远,那是信基督并信他带给 人类救赎的人重读经文的所得。即使如此,创世纪所给人们的直觉性的东西并没有失去。作者,正像我们自己一样,试着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世界上有罪恶,为什么亚当的后代是罪人,作者暗示出罪来自于对天主的反叛,但罪也来自于创世中一位很重要的人物。我们在圣经的前几页中已读到一个肯定,那也是今天很多信徒嘲笑的主题:世界在魔鬼的控制之下,若望将之称为“世界的首领”,我们在这里指的是与天主创造者相关连的超级精神力量。难道保禄错了吗,在他肯定了天主,他的以圣子来临为中心的计划是为使凡世的人受罚,对每一个在玄妙与发光的力量掌管的世界中开始生活的人来说,这是荒唐的吗,这也是古代教理经文的来由,现在很可能因年代久远而陈旧。女性和无染原罪人类自母亲而来,这里作者指的是一群顽强勇敢地与邪恶搏斗,伤痕累累但终将取胜的人民。但是后来圣经的作者把这种意思越来越明显地寓喻在人子——基督身上,他是这场决战的得胜主角。 “那女人”是人类:她生下了救世主,又藉着救世主和天父的恩宠,得到了人性完美成熟的佳境(依45:8)。默12章也将提到这位女性。这位女性形象既可指玛利亚,也可指教会,因为玛利亚和教会都走进神圣的婚姻;耶稣生于玛利亚,同样地,教会便是接受水和圣神洗礼的教友们的母亲。新生的教徒们成为以基督为首的肢体,而且这同体的教会要渐渐发展囊括普世万民。在艺术品中,我们看到玛利亚踏碎蛇的头。表现了天主的大能使她免受人类罪恶的污染。因而我们可以说从一开始天主就使玛利亚充满了圣宠,她的全部生活都是在全美的亲情中发展显露的。我们把玛利亚的这种特别恩宠叫做“圣母无染原罪始胎”。玛利亚是完美的受造物:因着与耶酥基督不可分割的亲子关系,天主将她置于一大群罪人当中,以此来帮助改变罪人(若2:4,19:26)。这位女性是所有得救恩之福的人的典范,玛利亚是新厄娃,是所有基督门徒的母亲(若19:26)。 5?1加音和亚伯尔的故事,如同人间乐园的故事一样,以隐寓方式告诉了我们人类历史的经和纬。它暗示了暴力是人类历史上丑恶的一面,这种暴力倾向源自于人的内心世界(创4:7)。受迫害的牺牲者往往都是像亚伯尔那样受天主喜爱的人。亚伯尔的血向天主哭喊,而天主用自己的方式主持了正义,却不是像我们一样以暴力和复仇来解决争端。加音的故事本来与原祖父母及后代的故事是毫无关联的。但圣经作者把加音的故事放在这里,又和前面的故事做了联接,在此加音成了亚当的儿子。因而人们也就用不着去问毫无意义的问题:加音、亚伯尔和谁结婚了,谁是后代之类的…因为这个故事在圣经中与人类起源毫无关系。见第四章15节,加音时代已有众多人口了。这段记载着刻尼人的传统,这正是加音的族系,后来形成了以色列的一部分(民1:16,4:17)。如同在古代传说中常提到的这般。该族的创始人加音杀害了自己的兄弟,否则这兄弟可能成为自己的对手。因为这是建立政权的唯一方式。由此而有多种功能的社会应运而生(4:19—22),然后拉默客成为国家骄傲的发言人(4:23):人民将学会怎样对付侵略者。在圣经中,亚伯尔是第一个无辜的受害者。此段和圣经中的其它故事都表示了正义之士遭到迫害残杀(玛23:25,希11:4,若8:44,若—3:12)。 5.17正是在人类起源的故事和以色列人的历史开端之间(亚伯拉罕的召叫),圣经的作者加进了一段他们籍著传统和当时民间的传说,用自己的方式来解释这些故事。默突舍拉死时,一共活了九百六十九岁(5:27):相信确有其事的以色列圣经作者写下这样的话,多半是因为他们觉得祖先的寿命都比他们长。加上当时以色列人计算时间的方法和现在很不相同。正因为他们认定祖先是些比自己更优秀的人,自然地他们就应该有更长的寿命,更好的报应。有些数字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如777和365,但这只是传说中的时间概念,和现在的时间概念完全不同。这份传说中的祖先名单上出现了哈诺客的名字,天主视他为义人,将他迎进天堂,就如同对待厄里亚一般(列下2)。 6.1我们在此读到以色列人当时流行的一种信仰观念。在起初“天主的儿子”都是天使,是天主在天上的仆侍。圣经中有种说法:就是在世界之初,很多天使都受到天主的考验,有些堕落了,从天上掉下来(玛25:41,默12:4;12:7)。我们必须记住,虽然我们相信人会改善和进步,但是古代人却认为祖先比他们自己更意志坚定和顽强。读到想要与天主争斗的个人骄傲感时,他们总 是认为是先祖的罪。其实,这种愚蠢的人性弱点在当代我们的精神中更明显。我们为这科技的发展骄傲自负。这其中的教诲是很清楚的,“超人”无法了解天主的“道”,因为他自认是天地的主宰。 6?5今天我们目睹了罪恶的增多,如吸毒以及青年人因受享乐家庭教育的影响而缺乏道德观。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危机通过毁灭和清除的方式洁净人心。不必惊恐,从风暴中幸存下来的又会建立一个新世界。但我们文化中那已腐臭的部分必将破碎,印在我们人性上的个人自负也将消失;我们那时就会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位救主。根据诺厄的故事,洪水好似天主的计划,但他并没有毁坏所有的一切。他救了正义的诺厄,好让圣族由他开始。纵观整个圣经历史,天主常将最严重的灾难降给不忠的子民,同时他又总是庇护一些残存者(依4:2—6,6:13)。如此,天主从亚当众多的后代中拣选了诺厄,如同后来他又从诺厄繁多的后代中拣选了亚伯郎一样,是他选中了亚伯郎之子达味,最后使他的圣子成为达味的亲生后代。基督是全人类的代表和救主。亚当的罪在一种象征意义上揭示了人类完美失落的原因,这种对人类伊甸园最初美好境界的缅怀,在许多古老的文化中都有所表达。“失落”表明我们的文化、文明及人性所处的不完美境界。也正是在此,人类文明中开始滋生“神”的概念。在旧新约的对应中,亚当的象征意义更为深刻,亚当与耶稣是首尾呼应的两个形象。如果读者不能很好地明白亚当的失落与不幸,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根本无法理解耶稣救赎的意义。如我们想学习诺厄,就该主动地领受天主对我们的爱情计划,参与他救赎大业。只说:“反正我都信了”是不够的,因为你并不知道,自己的信德是否能带给你牺牲奉献的精神并能改造这个世界,诺厄正是这种信德的具体化身,在他开始建造方舟时,他没有怀疑方舟的功用如何,也没有因为周遭人的议论纷纷而退缩,他的这种精神和今日世界上持着万事与己无关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天主透过圣经说:时候来了,那些只顾眼前享乐,却不肯更深一步争取天 :1—3,玛24:38)。新约中有几处提到了洪主为人类安排的未来美景,这是可悲的(索2 水的故事(伯前3:10,伯后2:5),喻意天主总是想要更新我们这个罪恶的世界。为了这成这一目的,我们需要人性自我纯净的过程。特别是看到今日罪恶势力的迅速扩散,例如毒品泛滥,伦理丧失,尤其年青一代的毫无道德修养。他们由于上一代的放纵溺爱,变得只会吃、喝、玩、乐,只见眼前的功利。我们该如何唤醒这些年青人,告诉他们历史的殷鉴,危机已至,铲除罪恶净化世界的时刻到了。当务之急,就是我们要改变自身的弱点和恶习,还要改善我们文化的根本。首先,我们必须放弃人自身的骄傲,并承认我们需要一位救世主。就另一方面意义来说,教会就是这艘方舟。我们靠着信德和洗礼进入教会,走进新诺厄基督的怀抱。但如果教友把教会看成安全的避难所,将自己锁进去,对世上发生的一切不仅漠不关心,还横加指责和诅骂,就很危险了。因为我们就忘记了自己的使命是用爱去改变这个世界,并给他人带来希望。我们周遭的事物若不经过自我挣扎的改造和人类洪水精神的洗礼,便不能接受天国光辉的照耀。 8?20我再也不会因为人的缘故而诅咒大地(21):圣经用这些字向我们保证,人类的错误和过失并不能使宇宙的历史混乱不堪。太阳依旧普照着万物,大地依旧五谷丰登。人类总会为自己的困惑和难题找到答案的,因为我们总能从自己的经验中找到积极的亮点,天主也正透过我们自身的这种进步过程来启示他的圣意和指引。他伴随着人类成长,正如父亲照顾在漫漫征途上的子女一样(申1:31)。几乎所有中东的古老传说都提到过诺厄的故事。只是到了所罗门王时代,这个故事才首次被写成文字记载下来。后来犹太司祭把这故事加进《创》一书中,在此我们用较小的字表示加进的段落。 9.1天主对诺厄及其子孙(也就是全人类)的祝福,解释了所许的承诺,以下几点可帮助我们对此有进一步的了解:在所有的受造物中,人首领的角色是相当肯定的(2)。天主允许人吃动物的肉(3),但是不能吃动物的血(和1:29比较)。因为古希伯来人认为,动物的灵魂蕴藏在鲜血内,因此吃没有放掉血的动物的肉,被视为亵渎生命的神圣性(肋17:10—24)。天主和人(9)以及从方舟中出来的所有生灵订立了盟约:这里是说天主赞赏人类的所有成就:人类的文化、发明制造和不断更新的雄心壮志。天主是众信徒共同的天主,但他也是全体人类的天主。天 主的计划不仅是救人类的灵魂,透过人类的创造,他使我们的意识日趋成,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同时天主也准备让全体人类籍圣神在基督中结合。天主没让所有的人都认识他,像对以色列人和后来的基督徒那样。但每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感到天主的慈悲。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透过我们所能理解的迹象来表达他的爱情和圣意;于是当诺厄的后代看到天上的彩虹就忆起了天主和他们的永久的盟约(12)。这里表达的正是这种意思。 9.18在许多原始文化中,许多部落为了寻求超自然的神力,而把酒醉看成一种神圣的仪式。他们相信酒中蕴藏着生命的力量,可以使人留住光阴,获得元气成“仙”。圣经也不外乎采用这种说法,没有指责诺厄的行为。 10.1以色列人认为,诺厄的三个儿子代表了形成人类的三个种族。他们本身的种族,受到了天主的祝福,也就是闪族(包括阿拉伯人等)。他们将祖先称为“闪”,意思是“名字”。故闪族乃是知道“名字”并保留“名字”的族,表明天主与其同在。另外一族叫耶斐特,包括欧州人,这个种族形成了后来的希腊和罗马帝国。还有一族便是现在的非洲人。特别是指米兹辣殷(今日埃及),以及伊索匹亚和迦南人,即是本来占领着圣地的民族。因着迦南人在性方面的放纵和堕落,故而圣经作者就把他们的祖先“含”添上了缺乏羞耻的性格特点。在这份祖先的名单中,传说中的英雄和当时的种族名称、城镇之名都混同在一起,于是某人便被称为“某城之子”或“某族的儿女”。其实这里第二至第六节列出的许多名字并非个人的名字,而是种族名和部落名。我们在这里很轻易地便能读出巴贝耳塔的故事,采录了巴贝耳(或巴比伦)的一些传说。这是当时最有名的首都,以砖建的古楼和看起来尚未完成的古塔闻名于世。在11:7节中,圣经作者用了从当时的外邦族传说中撷取的一种涵义模糊的句子;众神害怕人的自大自负,因为人能威胁众神的神圣居所。很明显地,这个故事指责各个时代犯下的罪过。如同洪水的比喻一样,只是一个比喻故事,并不是历史文件。天主已给了我们去占领那片土地的使命,并使那片土地富饶丰收。但人类放弃这创造性的使命,而更喜欢以自身的方式寻求安全感。人类选择了以国家权力来满足自身的骄傲。为了尝试解决每个社会共存的不正义的难题,纠正社会所犯的过失,人类往往更偏向集中自己的精力,重建一种威信。因而在这些所谓伟大的计划中,有成千上万的人成了被奴役的牺牲品,权力被剥削。而且这些非正义的、不仁道的行为直至今天,尚未被纠正。这种事实,带来仇恨和压迫,使后代的我们及下个世纪的人群遭受无法抹灭的痛苦和创伤。唯有主爱能使我们重新相聚,如同友爱的兄弟。天主承诺给亚伯郎的第一件事便是:亚伯郎的后代会将天下万民团结在一起(创12:3)。当圣神在降临节的时候进入众信友的心中(宗2),他将以爱这种独一无二的语言使人们彼此了解,和平共处(弗2:14—22)。教会的诞生带来了不同种族的信徒和语言。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也许发展了一种粗暴的男性中心文化,信徒们却能与主合作,创造自我完善的条件,在共同的爱的精神下找到合一。 11?26特辣黑生了亚伯郎:亚伯郎以后被天主改名为亚伯拉罕。在此我们强调,书中有关亚伯郎的故事,并非每个细节都有历史史实作证。读者要知道,这是一本有关信德的书,书中记述了一个人信德成长过程中必要经历的几个重要典型阶段。就如同任何一位信德成熟的人在他或她的旅程中常会遇见的一样。亚伯郎不过是我们的典型代表而已。其实纵观圣经全集,不正是一本信德发展成熟史的记录吗,说实话,人不管怎样多少都信点儿什么。这使大多数中的我们有种安全感,而我们也许不必参与进去。因此,无神论者说宗教是鸦片。圣经的信德回答了天主,他呼唤我们进入不断向前的历史中,用不断成熟、更新的信德回答天主的召叫。从亚伯郎身上表现的正是这种信德之光。 12.1 经文显示了古以色列的地理基本状况。在美索不达米亚肥沃的河谷和迦南平原之间形成了拱形月湾地带。在这个月湾的内部延伸的地带,总有游牧人为他们的牛羊群寻找草地。这些游牧民族属于阿摩黎人。亚伯郎是其中的一个家族。亚伯郎和他的家族携带着牛、羊群从乌尔移居到哈兰(11:31),并在该地定居下来。亚伯郎年老的时候,他家族周遭的很多人都开始往南移,去寻找更好的土地。为什么他要和这些人一起走呢,他的生命已过了大半,糟糕的是他还没有儿女。这样一个人还可能获得新的生活吗,但是天 主召唤了亚伯郎:“你也去吧,有些事在等着你呢~”因此亚伯郎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开始了流浪的寻找。当时他唯一清楚的只有天主的召叫,让他到南部去,他坚信天主会赐予自己一生都在寻求的东西:后代和土地。往我指给你的地方去(1):天主将土地和后代许诺给亚伯郎,亚伯郎全心欢欣地接受了这些许诺。他虽然年纪已高,但心中依旧有勇气去渴望那追求了一生的梦想。他的灵魂依旧开阔,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他这种自我更新的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愿望使天主喜悦不止,比他的善行更能取悦天主。我们在这里看见在远古的时代,人们对自我延续的顽强追求和不舍精神,也许正是天主利用了人类的这个韧性才使圣史成为现实。世上万民都将因你而蒙受祝福(3):在一个破碎的世界中,人人都保护着自己的财富土地。天主却选了一个没有土地的人来展现他的天国全景,使所有的人群得以承受他大慈大悲的爱情而集聚一堂。从这一刻起,天主选择了贫苦的人,连生活都不保的人来拯救世人。因为全善天主能以贫困和离难中的人来传播他的旨意,正如向亚伯郎,天主许诺了他“落叶归根的国度”(希11:10)。我将使你声名显赫(2):事实上,亚伯郎那时已近高龄,他的名字也将要消失,不再被后人记起。是天主改变了他的命运:天主召叫了他,使他从一无所有到后世留名。在天主之爱的滋润下,他从虚无的存在中获得新生命(谷12:26)。几点信德道理:亚伯郎离乡的时刻,已完全显示出了真正的信德。 1.信德始于天主的召叫:我们的信德和皈依并非自己的功劳。拿亚伯郎来说,他的离乡并非自己的冲动或异想天开,这也不是一次他可直接回答“是”与“否”的天主的邀请。刻不容缓地回答天主的召叫,几乎发生在每一个伟大的先知或圣人身上。由于人性和天性上的矛盾冲突,我们的生活不断地在善与恶交错的洪流中漂泊,如在异乡。天主从人内心本性上的召叫,就成了人类重新获得自由的唯一方式。人类自己创造了一个多种文化的世界。多种多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使我们生活在一种限定的条条框框中,我们无法超越这种自我。要想在充满了色彩的世界中清楚地看见我们肩负的真正使命,我们就必然需要天主的召唤,细心倾听他的声音。唯有如此,我们才可能超越旧我和特定的环境,找到真善美的天主。 2.信德帮助我们了解全人类得救之福恩,我们愿为天主计划作奉献:“地上万民都要因你获得祝福。”(3)。天主似乎常在起初答应我们个人的期望。但他利用我们自己的“小计划”来实现他的“大计划”。要想追随耶稣,我们就应该全然相信天主对我们的承诺:我们的使命是成为这个世界的“盐和光”(玛5:13—16)。 3.信德引导我们与过去绝断:信德推动我们向前看,使我们有勇气告别每一个“过去物质生活”为我们带来的安全感、温暖感。从焦虑、怀疑、期待到平和安祥、充满信心的信任和信赖,这一次次的蜕变加深了信德,使新我脱颖而出。人们出生长大离开父母,选择种种生活道路,信德能使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去克服更困难、更有挑战性的现实。这些考验能使人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服务天主的社会活动中去,唯有信德引领人抵达成熟之境。 4.信德是一场充满意外的旅程:现今的世界中,许多人将生命建筑在人类智慧的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3888829893_0上,觉得自己知道生命的何去何从。拥有信德的人却在寻求天主的启示和语言,虔诚地期待天主的指引,并将“他的旨意”奉行在人间,付诸现实生活中。对这样的一群人来说,在生命的尽头,他们将感知一种更完善更成全的“义”和“道”。那是一种超越人类所有“义”和“道”的全美全善全义,那也就是天主本身(玛5:20,路12:32,希11:13)。 亚伯郎的子孙“见玛3:7,若8:33,宗3:25;13:26,罗4:13,迦3:8。我们应就亚伯郎的宗教信仰将以上所列特性作细心考虑,因为它们修正和完善了我们的信仰生活。事实上,在我们的传统里,以下的问题处处可见:我们注重鬼神,不信天主。我们只视天主为非位格化的“天”或内在的“天理”,甚至到了否定了他的存在性的地步,没有认识到天主是位既在受造物内,又超越受造物的主。但不同的他,可以与我们每个人建立关系,召叫我们。我们太多强调团体(即家庭和社会)的宗教生活及责任,忽略了个人的选择和决定,所以宗教成为社会与文化事件,大于个人的承诺和内心的归依。 12.10告诉他们你是我妹妹,那么,他们便会因你而善待我(13):有些人会对当时部落及亚伯郎本身的道德低落感到难以置信。事实上人类的“道德意识”也在 “进化中”挣扎不定。天主召唤亚伯郎和他交朋友时,并没有一下子就将他整个改变过来。正如任何一个其它的民族,天主子民的道德观也非一日所成,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数世纪的转变才逐渐形成:天主是有耐性的。天主已预许亚伯郎一块地。但并没告诉他是哪儿,怎么得到它,亚伯郎以为是在埃及,因为埃及土壤肥沃比巴勒斯坦干燥的丘陵地好多了。为了活命,他不得不将妻子让给埃及法老。献出了妻子,等于与法老达成盟约。不久之后,以色列人便受到教训。与埃及订约不如与天主订立盟约。何况莎拉依是他的原配,将给亚伯郎生一个继承人。亚伯郎这次由自已作主,忽略了等待天主安排的举动,差点儿使他失去了一切。我们后来读到天主没照亚伯郎所愿领他踏上沃土,反而使他的后代在埃及尝尽了为人奴隶之苦。 13.5亚伯郎的仆人和罗特的仆人之间发生了争执。在个人利益和与他人和平共处之间,亚伯郎把后者看得更珍贵。所以他请罗特先挑选自己的土地。这次亚伯郎明白了:不论天主预许他什么地方,他绝不再怀疑。如果你往左,我就往右走:在此亚伯郎内心的信德已使他拥有了一种智慧。他还不知道他将要选择的土地,正是一块奥秘之地的象征,那“奥秘之地”就是在我们内心的“天主之国”。但是亚伯郎自己并没有先选择,他让罗特先做选择。他是出于爱而这么做,但自己并不知道。在表面上罗特拥有了较好的部分,但事实上,他却失去了它。我要把你视力所及的土地,永远赐给你和你的子孙(15):指的是迦南沃土,即今天的巴勒斯坦。那是一片流奶与蜜的土地(户13:27),一片盛产丰收的土地。但亚伯郎自己却得不到它,天主只承诺了那片土地将是他的,那时迦南人正占领着那片土地。经历几个世纪的努力,天主通过对一片土地的承诺组建了一个民族。这是因为如果没有天主赏赐的特殊希望,如土地或家园,我们就很难发现做为天主之子的尊严。人的性格只有在拥有了爱护的对象时才能发展起来。 14?14此章包含了一个传说,这个很晚才被插入圣史的传说源自于何处呢,作者是不是想籍赋予伟大业绩来增加亚伯郎的光荣呢,不管怎样,天主想通过这段看起来根本不重要的故事表达两项讯息:默基瑟德是至高天主的司祭(18):他并没有像亚伯郎一样默感天主的启示,但通过他自己特有的一种方式,他明白召叫亚伯郎的那个人是谁,他也感到亚伯郎是个不寻常的人。被天主召叫的人永远不会是孤立的,因为他们总是能遇见天主其他的朋友。亚伯郎付出了十分之一,然而他离开的时候是个更加富有的人:喜悦使他精神更加富有,从一个陌生人的口中,再次肯定了天主对他的祝福,这种喜悦是无法形容的。我决不会带走任何属于你的东西(23):亚伯郎不会带走任何迦南的物产,唯有默基瑟德的祝福。默基瑟德带来面包和酒(18):默基瑟德真是个怪人。以色列的传统中,国王并不做司祭的工作,他们更不会在祭献中献面包和酒。在(咏110和希5:6和7)将默瑟德视为基督的形象,唯一的司祭。当默基瑟德献上面包和酒时,已显示了天主为天下万民恩赐的基督的来临。 上主雅威,我至今没有儿子,你给我赏报有什么用(15:2):人到了特定的年龄,极易产生担忧情绪。特别是对生活中较重要的几大主题:婚姻、子女和他们的工作。正是在这种极易焦虑的时刻,亚伯郎表示出了他对天主的信德:他相信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承诺,这正是亚伯郎和天主友谊的开始。因着他的信德,雅威嘉许他为义人(6):天主没对他说:“因为你是善人”,也没说:“因为你为我服务多年。”但是“当我对你说:不用害怕时,你就把一切担忧交付到我手中。” 雅威就在那天和亚伯郎订立盟约(18):在整部圣经中,多处提到了“盟约”,究竟天主和人订盟约是什么意思呢,天主爱所有的世人并想拯救他们,即使世人并不认识主。天主首先想做的便是引导人类,使人性走上完善成熟的旅程。为此,少数人应先懂得如何接触天主,与天主沟通。个人的沟通将是一份非常珍贵经验的开端。如此,在整个历史中,天主依照自己的计划和永恒的选择,召唤那些他所选择的人。在与那些爱徒订立一种誓言、一种约定的同时,他给予他们许多表现忠诚的机会;换句话说,真正了解认识天主的人,都视天主为真朋友,永远可靠的朋友。进一步来说,天主和人订约时,也给了人机会以找寻一个更加完美的生命。这正是做教友的基点。每一个入教的人都和自己心中的天主立下了盟约:有盟约又去付诸实践的人,便会享受一个做教友的深层快乐,生命也得以创造 和更新;这样的教友已找到了活生生的天主。他就蕴藏在生活中,并超越且指引着我们的生活。他是每个人心中的主,是我们灵魂的朋友和慰藉,是我们灵魂的源泉和归依。这样的主,我们该如何去沟通呢,这是我们教友日常的德修功课。在人类历史上,天主开始救赎工作之初,有一个人分享他的秘密,体会他救赎大业的涵义:“亚伯郎相信了雅威”。靠着这样的信德,天主永恒的神谕能长存于一位信徒心中,而这比任何善行都更有价值。从那一刻起,天主就和亚伯郎结下了永远的、神秘的关系:就是盟约。天主依照当时的习俗和亚伯郎订约。签订合约时,双方必须在祭献动物的两半之间通过(耶34:18)。亚伯郎遵行了这个仪式;而天主呢,则用火来作他临在的代表。故而信德使我们成为“天主的朋友”:见哈2:4,迦3:6,希11:11,罗4:2。 16.1亚伯郎担心天主的诺言不会实现。天主许诺给这老人的儿子,为什么不能借由他妻子的侍女哈加尔生出呢,莎拉依可将他认为自己的儿子,但天主一直沉默不语,让亚巴郎凭自己的良心和感觉去决定他的生活。事实证明,亚伯郎自己的计划失败了:天主许诺的继承者并非通过“血肉之躯”而来,不按照人的法律生效;却是必须由天主的介入和他亲口答应实践,亚伯郎才得到了预许的继承子嗣:他是奇迹的儿子~我们由此看到天主是自由的艺术创造者,他宁愿挑选他认为适当的时机来创造奇迹,绝不受任何约束。我们人类会惊奇万分地看见,只有天主能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回到你的女主人那里去(7):这是主对许多为忍受不义的人说的话。在一个自由竞争,充满阶级意识的社会里,人们有时必须接受屈辱的工作才不会使自己家人受饿。对许多年轻人来说,完成学业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的经济保障,他们常常苦于自我价值的无从实现,为维持生计,以致屈尊就卑。我们往往总认为自己的价值超过社会上他人给我们的评估。虽然这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但有时因着环境的限制,天主好似在使人忍屈受辱,这时我们就应该藉着信德来信赖主和他圣神的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他很可能是为我们准备更大的任务而如此行事的。我们若能常存如此的心愿:天主召唤我们,是为有一天能使我们自由地为天主所用,自由地全心奉献给他。为他而服务于世上有精神桎梏的人。那么我们就会停止抱怨,不再自艾自叹,平心静气寻找天主给我们预备的道路。让我们细心去倾听天主的话。拉海洛依可以译成:生存与看顾。这当然是词源学上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此段经文引用这意乃为显示哈加尔的信德经验:“亲见了一位活着并洞悉一切的主,使我们的信心倍增。” 异象和天使:圣经中的天使和天神与中国传统的信仰鬼神怎么比较,从张劲松所写“中国鬼信仰”摘录一段如下:自从殷周出现了“神”以后,在中国才有了神的观念,由此,在民间信仰中才有了鬼和神两大系统。鬼神首先在统治阶层分家。为了圣化统治,君主称神主,帝都称神帝。以后扩大到将受人尊崇的、美好和吉祥的象征都称做神,如祖先为神祖,龙为神龙,凤凰为神鸟等。为神设庙祀奉。而鬼却是渺小的,丑恶的,有害的。神与鬼的关系是天上与地下,镇压与被镇压的关系。在圣经里天使被视为是天主所造的神灵,如同是天主的信差或助理,为特别传达讯息而受差遣。撒殚就是叛逆的天使,因不听命,走上邪恶岐途。我们对文中出现的天使应做怎样的解释呢,古希伯来人中天使的概念是否和现代人的相同,这是圣经作者的一种喻意手法,还是有着其它更深的意义呢,首先澄清以下几点:我们不可将众天使和“雅威的天使”弄混。众天使的概念在只是在旧约的最后几本书中才出现(当然新约中也有)。而在此天使意指:精神的受造物,在世界的秩序和人类的救赎中有其应有的地位,例如匝1和2章,达9:21和10:21。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古希伯来人把自己解释不清的事归于“雅威的天使”,或雅威的使者送来雅威的旨意,表达天主对他们生活和重大事件的参与。例如有一次传染病奇妙地毁灭了亚述的军队,人们把这归功于“雅威的天使”,(亦请比较撒下24:16)。因为人们知道没有人能面对面地亲见天主,因而若有人看见了异象,他们就自然地称那异象为“雅威的天使”(民6:11)。整部圣经都在讲一个事实:即对于寻求天主的人,天主总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显现自己,作个人沟通。他有时利用事件来说话,启迪那些领悟了他圣言的人的心灵。他藉着我们的直觉和梦来说话与沟通;也藉异象或言语来表达他的旨意。有时候,比如对先知,他会用一种 更直接的方式来沟通他的信息,用一种非常亲近和灵感的方式,使先知听见他慈爱的声音。因为时代和文化的差异,古希伯来人有着不同于我们今天的精神表达方式。因而我们对圣经中有关异象或天主旨意的解释不能照单全收。有时情绪的冲动占据了人的内心,人们也会在内心进行多层次的对话,而把这种对话解释成和天主或魔鬼的对话,我们应分清楚这种对话是自我思维意识的争斗,还是天主超常的参与。天主很多时候确实通过人心灵来对话,展现他的全善全美(苏7:10,列上3:4)。我们对天主的理解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变迁,随着人性的成熟而逐渐更清晰。那么天主为古代圣民的种种圣迹看起来不同于今天他留给我们的神迹。天主对圣经记载初期的子民,显然地用了较直接的、明显可见的方式昭示神迹异象。不过,他的方法比较原始一点。对于今日的我们,则有所不同。自从基督复活并派圣神来临后,我们与他结合,在他教会内已能看到所有的启示和最大、最清楚的神迹。但是天主对一些他选中的人,仍保留了特殊的方式,以特殊的爱情浇灌他们的心灵,以特殊的引导启示他们去实现天主的旨意。借着他们,天主一次一次地唤醒整个人类的精神。 17.1亚伯郎一词的意思是:尊敬的父亲,而亚伯拉罕的意思是:众人的父亲.天主改了他的名字,标志着他新生活的起点,使他自己的生活和他的名字相符。耶稣也以此种方式对待第一个教会的首领:(若1:42)。 17.9割损礼曾是东方古老的一种习俗,意指割除男性生殖器上的包皮。割礼是一些古老部落宣告一位男性成年的仪式,也是一种确保部落繁衍昌盛的古老宗教仪式。然而对以色列来说:割损礼有一层新的含义:割损礼是属于选民的明显标志。族外的人只有透过割损礼才有办法进入以色列的宗教团体。你们的身上将带有我永远的盟约(13)已婚的的女人戴着与丈夫交换的婚戒,表示自己和丈夫之间的盟约。对那些参加某种团体组织的人来说也是如此,每个成员都喜欢拥有团体的标志。亚伯郎的男性后裔应有归属“天主选民”的不灭标记,那便是割损礼。先知教诲我们,如果只有肉体的割损而没有“心灵割损”的陪伴,那是没有价值的。心灵的割损消除我们的罪恶。外在的标记并非天堂的保证。如同入教受洗:我们加入教会成了基督徒,并不是说我们已拥有了天堂的入门票。入教有标志,在于时时提醒教友们能在爱的团体中实现基督精神和理想,我们必须身体力行,使我们加入团体的标记拥有现实的意义。有很多教友在举行了庄严的领洗仪式后,渐渐远离了我们的团体。对基督徒来说,„是否行割损礼?并不重要(宗11:3-5,迦6:15)。许多犹太人的习俗如安息日,禁食猪肉,,圣殿的牺牲和仪式等规定,对基督徒而言,在耶酥来临时将成为圣神与真理敬拜的补充。(哥2:11;2:16-22)。 18.1天主的许诺是针对亚伯郎的后代而言。亚伯郎自己在有生之年看不到诺言的实现。但是天主给了这位朋友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依撒格在奇迹般的环境中出生了。所以亚伯郎的后代想像他们比其它民族更优秀,犹太种族必会得救,这是很合逻辑的(路3:8)。但是天主只承认依撒格的后代是他诺言的继承人,因为依撒格是奇迹之子,是莎拉的儿子,不是女奴的儿子。这恰恰证明了一点:没有人可以因为生于特殊的家庭而对天主有任何特殊要求。我们应效仿和追随亚伯郎的信德程度,那决定天主的诺言是否有机会实现(迦4:21-31,罗4:13-17。)下面这个故事寓意不凡:天主在此显出人性特点,要求他的朋友在得到主的祝福之前,先拿出招待客人的热情。也就是天主在给予人诸多恩典之前,期望着他表示出热情款待之心。天主从不独自显现,总有形影相伴的两位天使,三位一体的奥迹未被启示之前,这是一种描写方法,消除普遍拥有的天主孤独的概念。为什么莎拉笑着说(13):她的笑表达了圣经提供有关地名和种族名称的一种方式:她的儿子被命名为依撒格,这名字非常像希伯来文中“他笑了”的意思。难道还有雅威办不到的事情吗(14),请看路1:37;18:27,谷11:22。 18.16我要做的事,怎能瞒过亚伯郎,一旦天主将我们当成他的朋友,他也把对世界的责任给了我们。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一样,天主与我们之间的厚爱使我们成为与他分享的朋友。天主教诲我们依照他的思想方式去思考,并和他一道行动。他鼓励我们多作祈祷。我们不要以为若能在祈祷中坚持所求,天主就会答应我们。有时我们并不知道自己要求的东西对我们是有害的。如果我们能锲而不舍地去追求他因着慈悲而赐予 我们的恩典,天主也会喜悦无比的。他并不想强迫我们得见他的恩典,那些真正符合了他美善心愿的人,自会体验到他的满溢恩宠。当我们放弃了自己的想法时,天主的旨意就清楚显示出来了。„即使邪恶的人,我也不期待他们接受死亡的惩罚。我们期待他们改过自新,重新生活。?(则33:11)我这样对主说话,实在是胆大妄为(27):亚伯郎明确坚定地和天主商谈,这种大胆的行为证明了他的信德。这位老人和天主讲话就像是和一位老朋友在生意上讨价还价。读者还应注意到亚伯郎是坐着的,而天主站在他面前。可是后来许多读经的人,认为这种朴质的表达方法有失对天主的尊敬,就改成了„亚伯郎站在一旁,天主坐着?耶稣说他将侍候他忠信的仆人,就如同仆人侍候主人一样(路12:37)。 19.1死海的盐以及为地震所毁灭的两个城市的遗迹:索多玛和哈摩辣。在此可能为我们提供反省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在那个时候,人们把各种自然灾害看成是天主对人罪恶的惩罚,而把繁荣富庶看成是天主的恩典。因为这种信念他们写出了上面的故事,有几点我们仍可借鉴:尊重客人,必须把客人当成上主的天使来欢迎;同性恋的泛滥。索多玛和哈摩辣成为圣经史上悲剧性的名字,我们不可以把天主的判断警告当儿戏,更不该觉得天主的话是微不足道、,毫无效果的。先知们常用这个灾难为例警告那些拒绝天主的人(见依1:9,则16:49),耶稣也这样做过(玛10:15,路17:29)以罗特的例子来说,故事强调了天主永远不会忘记他的任何一位子女,尤其当他正为邪恶所围困而孤立无援时。罗特的回答(8)在我们今天看起来实在难以置信,但是在远古的中东地带,人类的文明刚刚启蒙,人们还没有学会怎样尊重妇女,女人可任由男人差遣。人类的道德观念远离完美。但为了救朋友而牺牲女儿,在当时看来是正当的事。见民十九章中类似的事例。 19.26这是以色列人以不同的古老传说解释部落的起源,以及各部落之间的关系。但积累多年的仇恨已把以色列人、阿孟人以及摩阿分开了。所以圣经的解释自然不会赞赏他们。以色列人记得他们流浪的祖先和环居四周民族的冲突。这里叙述的事件在创世纪中记载过三次,只不过主角是不同的民族,而且情况各不相同(12:14;26:7)。 21.1 雅威按照他所说的,赐福给莎拉:藉此,天主也满全了他对亚伯郎的许诺。依撒格继承许诺之子,;因为他的出生战胜了人类局限的期望,但却表达了天主无所不能的威能和他善意的许诺(迦4:22,罗9:7)。莎拉在亚伯郎年纪很大时生下一子(3):在圣经中我们会读到许多次违背人类 自然常法的奇妙诞生:像撒慕尔、三松、洗者若翰…他们都是拯救者。这些人的诞生宣告并预示了“救主”将生于童贞女。他们的诞生亦预示了人们可透过洗礼而在教会中重新再获生命。亚伯郎的家就像其他的家一样也有家庭问题,而天主就利用这样的环境来实现自己的计划。哈加尔带着儿子离开是好的,因为只有这样依撒格才能得到父亲全部的照顾。依撒格继承的并非物质的遗产,而是天主许诺给他的子孙。天主有条不紊地实施着自己的救赎大业。但他并不轻视任何一个人:请看天主是怎样同情哈加尔的。 21.8此章节明显的与第十六章的叙述不同。在十六章处,天主的名字是“雅威”,文里提到南方沙漠中的一口井。这些使我们有理由认为此段故事来自南方部族的传说(在犹大地区内)。而第廿一章的记载则是北方以色列部族流传的故事。亚伯郎就像他那个社会中重要的男人一样,有好几位妻子。多少年来,以色列人都把这习俗视为正常的事。天主逐步使他们明白到婚姻的要求。 22.1祭献依撒格这段经文真令我们吃惊~天主怎么会叫亚伯郎去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在记录此文的那个年代,祭献儿子是迦南人的一项习俗:他们认为把长子祭献后,自己才成为合法的父亲。不少以色列人也以为这样会取悦于天主,故而采用了外邦人的这种习俗。其实先知们曾大加呼吁指控以人为祭行为:见耶15章的叙述。亚伯郎也以为杀了儿子依撒格是承行天主的旨意。但经文的后段就看到天主亲自介入并阻止了这次屠杀。此举明示了天主真意。然而这段经文还另有一层含涵义:就是记载当时以初果作补赎的礼仪习俗。因为所有的初果均属天主:动物的头胎都成为祭品,但人类的所有长子都要赎回(出13:13)。阅读这段的前前后后,还可明白有时天主让自己所爱的人接受种种考验,从而加深他们的信德,使之臻于成熟。对那些几乎失去一切希望却仍对主保持信德的人,天主总是为他们准备了最好的礼 物。然而试探之后,亚伯郎知道他是照天主之意来疼爱依撒格的,因为他先选择了天主的旨意。同样地,当我们欣然预备按天主之意放下一切时,我们会发现天主依然对我们保持了他的信诺。甚至当我们所有的希望看似已随风而逝、完全破碎时,天主的大爱正于此刻来临,支持着我们,维持了我们的信德。由传统的教义来分析,亚伯郎祭子的一幕岂不预示了天父为我们献出了他的爱子吗,预示了天主要以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和复活来拯救我们在世的人。虽然牺牲、痛苦和爱情这样的概念对天主与对我们意义不同,但我们应了解天主不会要求我们去体会他所未曾有过的经验(罗5:8:8:31)。 23.1亚伯郎走遍了巴勒斯坦,却无立身之地(宗7:5)。天主能给他的只是许诺,直到他死,他也没能得到任何土地,但他信天主给的许诺。这一点就足以成为教友的模范了。不过,倒是因为莎拉的死,他才有机会买了一小块地埋葬她。 24.1你不能从我们现在居住的迦南人当中,为我的儿子娶妻(3):依撒格是“许诺之子”,忠于这项许诺是亚伯郎最关心的事。如果他的儿子娶了迦南女人,这些人习于异教崇拜,那将危及这份忠诚的信德。为了能成为亚伯郎的家族中的一员,成为选民之母,黎贝加就必须放弃她的家庭和土地。就让她被你选中,成为你仆人依撒格的妻子(14):对于那些在天主旨意下寻求美满婚姻的人,天主总大力帮助。他总使寻找的人能遇上最适合自己的伴侣,并互相帮助共同实现主爱的联盟。这也是多俾亚传中的教诲。 25.1默丹、米德扬、舍巴、德丹:这些是阿拉伯的部落名称。以色列人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亲属,因为属于同一种族和语言,因而让他们也成为亚伯郎的后裔。 25.21以色列人更喜欢称自己为“以色列的子孙”或“雅各伯的子孙”,而不是亚伯郎的子孙,我们为此感到奇怪。首先我们记得在此书序言中提到的:亚伯郎是依撒格和雅各伯的先祖的顺序,只是组建子民先祖历史的一种方式。不同地区的早期传说记载了这三个人的名字,提到的这三个人的生活时间也各不相同。亚伯郎大约生活在公元前十九世纪,依撒格稍晚些,曾住在南巴勒斯坦的一角。雅各伯大约生活在公元前十七到十六世纪,如果说雅各伯的名字盖过了亚伯郎的名字,可能是以下的原因:实际上亚伯郎是南巴勒斯坦的伟大先祖。他曾在距赫贝龙很近的玛默勒定居过,人们认为他是达味的祖先。达味不是统治过赫贝龙吗,但圣经中记载的通俗传统来自于住在巴勒斯坦的部落,那也正是分裂后强大的以色列王国统治过的地方。很可能在这个北部王国,亚伯郎的形象被以色列或雅各伯代替。以色列的十二部落来自于雅各伯的十二个儿子。你腹中孕育了两个民族:我们应记住在这个故事中,每一个人物都代表拥有相同名字的支派。例如雅各伯—以色列被视为以色列人的祖先,厄撒乌或厄东(25:31)则被视为厄东人的祖先,厄东人是以色列人的邻敌。在这些章中,我们看到天主拒绝厄撒乌的三个理由:(1)第25章中有一段说明厄撒乌是有罪的:他为了一碗汤而蔑视自己长子的权力。(2)在26:34中,提到他娶了外邦女子。(3)在27章中,天主利用黎贝加一心呵护儿子雅各伯的狡猾诡计来完成自己的计划。以色列人对说谎并不特别计较,因而对他们来说,雅各伯决心不顾一切地去获得天主的许诺,是值得赞赏的。正因为雅各伯有这种精神,他也理应得到这些许诺。在希伯来书12:16中提及厄撒乌时,把他看成了一位心中无神的人,为一餐之故出卖了天主的祝福。这很容易使我们想到自己或身边的很多人,仅仅为了一点物质上的利益,就出卖自己的灵魂或珍贵的友谊。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们常常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26.1关于7至11节,见20:2。从12章中,我们逐渐地读出远古圣祖生活的两大真实情节:他们都曾是住帐篷的游牧民族,四处流浪寻找水源,有时甚至要掘井取水(21:21-34)。他们住在帐篷里:就是说部落的生存方式便是浪迹天涯,四处漫游;不能在什么地方定居下来。圣经对人在世上建立可以持久的事物持欣赏的态度。那些建立家园,种植葡萄,搭建住屋的人群,应受赞赏(申20:5—7)。因为这些都是人类创造力的使命。但是圣经中也把以色列祖先的游牧生活看成是一种不能失落的远古理想(耶35)。信徒不应过于留恋尘世的生活:家、房子和生活方式。除非此种生活为他提供了更多了解天主的机会。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过客。生为世间的异乡人,怀着爱和回归天主的使命,在此生中实现天主的善和美。这 是一种超性的使命,天主要我们在现世的生活中去实践它,这是我们应时时记在心中的。有了这份使命感,我们对现世生活的选择就有了方向。(在若1:14正确的翻译是:圣道在我们中间搭起了帐篷。见33:7;40:34,撒下7:7;德24:11,格后5:1-4;伯后2:11)。族长们掘井:在沙漠中因缺乏水源,他们不得不在沙漠中挖掘水源,使沙地成为绿洲,羊群才不致渴死。有时井流出水后会变干枯,而另外一些时候,培肋舍特人会用沙土把他们的井堵起来。读者可把找水看成是人类寻找智慧的一种象征:人类对智慧渴慕至极,但总有一些人使已有的智慧光芒失色。因此,人类注定要流徙奔跑,探寻真理,从一口井奔向另一口井,直到天主子耶稣的甘泉滋润了人的心灵。人类在耶稣内得到了休憩。这甘泉就是耶稣的爱,他教我们如何在心中的沙漠挖掘出清泉,使人更易于追求善行,使人类的精神在爱与善的绿洲中得到清凉的慰籍:见出17:1,若4:5-10;7:38,格前10:4,耶2:13。 28.10雅各伯离开了贝尔舍巴,到哈兰去了:雅各伯踏上先祖的土地,去寻求工作和伴侣。他在路上见了异象,正是天主来和他重立盟约。天主召唤亚伯郎时,他年事已高,了解生命的价值。雅各伯却不同,他是在生活过程中一点点逐渐地了解了自己的圣召。首先他从没有责任感的长兄手中买下了长子的权力,但他对祖先们承接的天主的祝福仍一无所知,更不知其代价的珍贵。在他母亲的鼓励下,他终于把父亲的祝福骗来了。可是直到事后他才了解到如此行事的后果,因而为了活命他必须逃亡。就在雅各伯被迫去面对异乡的生活,过着流亡的生涯时,他遇上了天主。并且首次感到了自己肩负的使命:他承担了天主对世界的美好许诺,通过他,天主要向世人诉说自己的救赎大业和全爱规划。一旦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价值,他就会立即成熟起来,变得很有责任感。雅各伯已经懂得那位选中了他的天主,要求他履行特殊的使命,而他也将和天主结下非常美丽不寻常的友谊。雅威真的在这地方(16):孤单无助的雅各伯来到一个满是陌生人的城市附近,但是在此天主重复了他与以色列祖先的许诺,并向雅各伯保证:“有一天这块土地会成为你的。” 通往天堂的大门(17)雅各伯看到天堂开了,天主的天使们在天地之间架起了一座活桥:这个异象代表和天主的交流,这正是许多宗教寻找的与天主之间的沟通。这些寻求也许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对天主的了解,并满足我们的宗教要求。但是单凭我们个人内心的寻求,我们就无法以直接的方式在自身内找到他:只有他能把他自己的真理启示给我们。天主和人之间的唯一桥梁是基督:降生成人的天主子既是人,有人性的美善光辉;又是神,有神性的绝对和超然。后来在若1:51中谈到这点,耶酥将宣布他才是通往天堂的大门。天主藉着他拥抱了人类。他把这地方命名为贝特耳(19):就如同前面的一些章节,我们在这里读到通俗的传说。贝特耳的意思是“天主的居所”。圣经的作者让雅各伯为此地命名,还将付十分之一税给贝特耳庙的习俗也归功于雅各伯。梦在犹太人和中国人的传统中,梦不单预测和表达灵感,也能从超自然的世界中传递信息。一旦人们心中有重要的要求,他们通常会到庙宇借宿一宵,希望从梦中找到解决他们困难的答案,或找专家为他们解梦。我们大家都对梦好奇不已,而且试着去解释梦的涵义。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梦没有特殊的涵义,它只是我们潜意识活动的一部分,并且透露出我们无法了解清楚的内在精神活动。心理学中常利用人的梦来帮助人们更清楚地解析自己的经历和在过去岁月中所受的创伤。梦也还能指示和表达预感和直觉。圣经中叙述了天主(或他的天使)通过我们的梦和我们对话。天主了解我们的能力和特长,了解我们思维的特点,因而天主学着以我们的方式来与我们沟通。天主是否通过梦来指示我们做某些事,我们看到事情的后果便会知晓。耶酥说:“以果知树”。如此,天主他自己解释了其中的内涵:我们无须去问任何人,天主会使我们的内心充满了祥和平安的感觉。其实,信德纯正坚定者已不把梦境涵义看的那么重要,不像圣经初期子民那么信以为然。因为要小心,魔鬼有时也可能化身为光明的天使(格后34)。甚至当今世上许多人仍迷信梦的指示。我们再看圣经上多处对此种的执迷不悟已有严厉指责:见申18:10;耶29:8及德24;1。 29.129-31将雅各伯描写成一位全心依赖天主的人。他是一个既机敏又爱冒险的追求者。最后他终于成功了,一部分是因为他 自己的努力,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天主对其先祖们的祝福。此处要特别强调这句话:“祖先的天主”(见31:5,42,53)。在漂泊游牧的民族中,常常族长要被冠上„祖先的天主?的祝福,也就是说其祖先会对其族内子弟多加保护之意。我们按照希伯来人词源解释,常发现许多的人名、地名是别具用意的,例如雅各伯的子裔中Ruben勒乌本,就是:他见了我受辱;Simeon西默盎是:他听见;肋未Levi是他致力于;犹大Juda是:我纪念雅威;丹Dan是:他还我公理;Nephtali纳斐塔里是:我搏斗过;Gad加得是好运来临;Asher阿协尔是为我幸福着想;Issachar依撒加尔是:他押了注;则步隆Zabulon是:他给了我一个大礼物;若瑟Joseph是:他添加了;本雅明Benjamin是:在右手边的儿子。一般来说Gad和Asher很可能是指象我们中国人说的“福星”的两位神明。 32.5天主的祝福伴随着流亡的雅各伯。他不知倦怠地苦干了十五年,换来了两位妻子、一群孩子和无数的家产。于是他决定返回故土也是面对他的长兄和对手厄撒乌的时候了。雅各伯十分害怕和担心:在失望和焦虑中他向天主祈祷,同时也提醒天主他的许诺和“忠信”:就是天主为他和其先祖所做的一切。那是一个特殊的夜晚,天主用神视答覆了他。 32.23有一个人和他搏斗直到天亮(25):这是天主和雅各伯之间的苦斗。天主接受了失败并确认了他对雅各伯的祝福。有时候我们睡着的时候比醒的时候更能了解自我。黑夜中雅各伯与天主搏斗正是如此。他意识到他所有的努力、奋斗,不仅仅是和世界的对峙,更是和天主的角力。虽然天主让雅各伯最后获得了胜利,但天主要看他是否已竭尽所能,全力以赴地实现自已的理想。雅各伯既没有要求天主的恩惠,也没有请求天主的帮助,他只要天主信守诺言:“如果你不祝福我,我就不让你走”。有些人难免会觉得雅各伯的祈祷并没有表现出信徒特有的认命态度。然而祈祷并非接受天主已为我们写好的天书,也不是祈求给我们力量去接受这旨意。祈祷很重要的一面是信赖天主,坚信他会倾听我们的心声,这需要信心和勇气。是我们在祈祷,因而我们应知道我们在把持着这祈祷的力量。天主喜爱倾听我们的计划和意见。当一个信徒面临选择的十字路口时,可能会变得犹豫不决或过高地估计自己,这时若这位信徒能充分信赖天主,虔心祈求,天主就会帮助他做出正确的抉择,跨过种种障碍,去迎接未来。他大腿脱了臼(26):流亡他乡多年后,雅各伯有勇气来面对天主,他要强行进入许诺之地。进入这块土地象征着走进天主的奥迹。天主希望我们分享他的生命,可是对那自我感觉强烈,自以为是的人来说,要分享天主的生命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看不见天主的这种恩宠。因而我们接受天主奥迹时,他就会考验我们,看我们是否肯放弃自己的顽固方式,来适应他的方式,有时我们会遭受痛苦、灾难、病痛的打击,我们会感到伤痕累累,有无家可归、身在异地的感受,生活也失去了亲切感。雅各伯是跛着脚踏上了恩许的圣地,正如耶稣保留了那块最终的福地,给哭泣的人、给渴求正义的人和缔造和平的人。你不再叫雅各伯,人们要叫你以色列(29):雅各伯这个词原有“被天主教训”的意思。根据近来的研究,此段经文不只有字面的解释,还有更深的精神意义:在培尼耳出现的神,具有重新引导人走上正途的责任。此神的先知巴郎传达过这样的神谕(户25章)。早期关于雅各伯的历史就曾指出“天主教训过他”(12:4—5)。他的“以色列”新名字含“被天主教训”的意思在内。原来“以色列”这个词在希伯来文写出时为Ichrael,但因巴勒斯坦中部地区的人发不出ch音,故写成Israel,解释成“与天主对抗”。这个新解释自然满足了他们民族的骄傲心态。让我们想象一下雅各伯的衣锦荣归。他率领着妻儿和成群的牲畜,那是他的劳动成果,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回来了。突然他受到厄撒乌的威胁,所以他要其他人和牲口都先他前行。他最后一个由培尼耳涉水而过。就在这时,天主拦住了他。天主提醒他:“雅各伯,不是由你的聪明机智才获此丰收。这是来自你天主的恩赐。在天主面前你要谦虚,做一个有信德的人,才能接受天主对你祖先的承诺。” 雅各伯胜利后,事情必须按照天主的计划进行。厄撒乌没有拒绝雅各伯踏上许诺的土地。 35.1人不可能在孤立中保持良好的信德。我们是软弱的受造物,既需要空间,又需要团体的支撑和关怀。 因此雅各伯开始组织民众:首先他要求百姓放弃对偶像的崇拜。这对当时的群众来说是一项巨大的牺牲。但是他们也成 了第一个能够对世界提供见证,信仰唯一天主的信徒。 35.23我们曾说过,圣经中叙述的传说,提到有关亚伯郎、依撒格和雅各伯的故事(11:26)。除了这三位以外,还有勒乌木、西默盎、犹大…等,都非真实的人物。游牧民族有自己记载过去事件的独特方法。他们编造了很多传说,用人的名字来代表每一个支派。比如说有十二个支派合成一个民族,他们就会说这些支派的十二位祖先是来自同一位父亲的儿子,也就是雅各伯—以色列的儿子们。而且其中有四个支派勒乌本、西默盎、肋末和犹大,形成一个和若瑟以及本雅明这两个支派不同的族群,第一个族群的成员被认为是雅各伯的妻子之一肋阿所生的儿子,其他的则是雅各伯的另一位妻子辣黑耳所生的儿子。 34章的故事提到西默盎和肋末这两个部落和舍根人冲突的暴力事件(舍根是一个城市,不是人名)。关于“阿兰人拉班”(31章)和犹大及其儿子们(26:30;36:1),我们必须用相似的方法来加以诠释。为此圣经学家将远古时代圣祖历史中的许多故事以象征的方式去解释。以色列人由十二个支派形成,他们希望能记下这个神圣的数字(见48章)。后来耶稣建立起他的教会,作为天主的新子民,他记起了这个数字在犹太人中的神圣意义,因而选择了十二位宗徒来领导教会。 37.1若瑟的故事从这里开始,直到本书的结束。若瑟的故事将圣祖们的传记和出谷纪连结在一起。若瑟是雅各伯的第十一子,也是十二个兄弟中最重要的。儿时的梦说明他长大后经历的种种事件,并非纯属偶然,都是为了符合天主的计划:天主借着他将整个家族从饥荒中拯救出来。若瑟的这段故事悠长而打动人心。他的兄弟因妒嫉而迫害他,把他卖给埃及人,最终若瑟却成了他们的救命恩人,这是圣经中第一次将耶稣的受难、死亡和复活预示出来。以色列喜爱若瑟,更甚于其他的孩子,因为若瑟是他老年才生下的孩子(3):若瑟深得父亲的宠爱和关怀。若瑟在那些残暴没有良心的兄弟之中,表现出高贵的气质:这个牧羊人的儿子,从很小的时候就拥有高贵的胸怀,大好的前程在等待着他。 37.12兄弟间的嫉妒带来了疯狂的举止和罪恶的行径。天主让兄弟们各自踏上不同的生活之路和道德之旅:有些善良,有些邪恶,然而那些追求生活理想正直的人并没有把走入歧途,在痛苦中挣扎的兄弟遗忘。毫无疑问,若瑟会拯救自己兄弟的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痛苦的历程对我们的考验,能使我们获得更阔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生命。如此,我们的家庭和社会也会获益匪浅。 38.1下面第38章是有关族长犹大的故事,十二个支派中,有两个支派特别突出:就是犹大的支派和若瑟的支派,见苏13章中关于这个主题的注释。因此,传统上每每提到“族长”或“圣祖”,会特别地提到雅各伯的这两个儿子。这里犹大的行为几乎是违反我们现在的基督徒的道德观念的,把犹大描绘得很不光彩。但是在当时,犹太人的风俗习惯和道德都非常原始。因此圣经并没有很强调性道德这个层面,反而比较强调生儿育女的责任,以便实现天主对他们祖先的许诺。塔玛尔的可贵在于她的决心,她不顾一切地获得了一个能继承自己第一任丈夫名字的孩子。这个孩子将因此而成为犹大的继承人。圣经中女性人物并不多,一旦出现了一个,总是给人们深刻的教诲。塔玛尔参与了犹大的生活,即使是痛苦的经验,却使犹大开始反省,以改变自己的生活。后来塔玛尔出现在耶稣的族谱上(玛1:3)。 39.1在遭受了种种不幸之后,若瑟依旧表现出善良人全部的忠诚、信赖和坚忍的高贵品德。在圣经整部书籍中,若瑟是第一个身遭迫害屈辱,却依旧期待天主伸张正义的人。圣经中,在天主救世主来临之前,还有许多解放者和拯救者。他们在成功之前都身受考验,许多甚至为自己人所蔑视。若瑟和普提法尔之妻的故事表现了男子汉的真正品德。圣经认为忠信和信守婚约是真正男子汉的一项美德。 41.1这些梦和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在我们眼前展示了一个很清晰的画面:场景正是埃及那不断的雨水、田地的灌溉和旱灾的侵袭。希伯来传统中将拯救埃及的功劳归在若瑟身上。在这段故事中,书中重点强调了若瑟的忠信和天主对他的助佑。 42.1这段是若瑟兄弟重逢故事的开端。读者应注意若瑟这个拯救者,如何用巧计使兄弟们对所犯下的罪付出代价。尽管他心中已宽恕了他们,可他们有时必须为所犯的罪做补赎。若瑟未表身份之前,有一位兄弟必须牺牲自己。宽恕并不表示不必为我们所做的恶赎罪。 43.1我们在42章还可看出两种不同的传统说法。在37 章已经提过勒乌本和犹大都想救助若瑟。不过此处犹大比勒乌本出现得晚。 46.1在此,若瑟的冒险行动产生了重要的后果:雅各伯将整个家族带到埃及来。这些希伯来人定居在埃及,而且似乎忘了迦南之地,那曾是亚伯郎和雅各伯带着羊群游牧过的土地,也正是天主许诺给他们的土地。他们在埃及居住了好几百年,直到梅瑟带领他们出了埃及,天主的许诺似乎耽搁了几个世纪,但都是天主计划的一部分。 47.7在埃及,法老掌管着土地的大权,严格的管理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让农民献出一定的谷物,上缴给法老。圣经中将若瑟写成是这种制度的创始人。 48.1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实际上有十三个。但是厄弗辣因和默纳协这两个支派合称若瑟的支派。本章要解释的是:厄弗辣因和默纳协将被视为雅各伯的儿子,代替若瑟。雅各伯的祝福,如同他父亲依撒格的祝福一样,给了幼子而不是长子。天主随自己的宽厚爱某人,并非一定要随家庭长子继承的前后或父母的选择。 49.1雅各伯的祝福并非单单给了儿子,而是给了以十二个儿子命名的支派。这些支派未来的命运都相去甚远。雅各伯的祝福已预先叙述了天主的计划。每件事都是天主救赎大业的一部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恩赐,各种恩赐略有不同。犹大和若瑟这两个支派特别突出。对于犹大来说,预言中讲他的支派,将控制其他的支派,直到“统辖一切”的救世主来临为止。事实上,子民中的诸列王,及后来出现的救世主耶稣本身,都出自犹大支派,天主的许诺就是主对亚伯郎和雅各伯的许诺,后来都实现在犹大的后代身上。若瑟的预言是繁荣昌盛,物质富饶。请注意雅各伯和若瑟的死法:古时候的信徒还不知道死人复活的事。他们充分享受天主赐与的生命。他们身怀伟大的信念:努力建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自己的后代能充分享用。风雨的考验过后,是一片幸福的喜悦安祥,他们逐渐体会到了天主是那么正直,慷慨和爱意不断。没有对永恒生命的期待,人们的生命就会很空洞,很难找到生命的充实感。以色列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会下地狱,住在已故的祖先那里,那地方既没有天空,也没有现世的烦恼及噪音。他们觉得天主这位朋友,忠诚的护佑者,会冷落他们,让他们永远地遗落在阴曹地府中。他们常常强迫自己相信,沉默地承受一切疑虑的痛苦;这使得他们自己和天主的关系总变得陌生、遥远而又被动,充满了患得患失。然而人类精神也正是通过如此的怀疑、焦虑到信赖、自信而成熟起来的。终于能够明了天主的安排计划是多么恰当适宜。他们不断的去努力,因而犹太民族成了十分严肃的、充满了意识思索,又承行屈服于天主神秘旨意的民族;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失去了像孩童般的纯真快乐,自然无邪;对救主也没有了热烈的感情。在此层含义上,这样的民族与善良的无神论民众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无论他们在意识上有无基督复活的概念,但他们一样享受天主的救赎,因为他的爱使这种救赎的普遍性无庸置疑。
本文档为【[专题]创世纪注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12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0KB
软件:Word
页数:41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11-19
浏览量: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