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外语言学史教案.doc

中外语言学史教案.doc

举报
开通vip

中外语言学史教案.doc中外语言学史教案.doc 《中外语言学史》教案 绪 论 教学目的:语言学类别;语言学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语言学的形成过程 一、语言学类别(分类) 语言学是语言研究各个学科的总称,内部还有很多分支学科,内容十分丰富。人们研究语言的目的、角度、方法多样?形成语言学的各个类别和派别 (一)功能角度: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功能标准为首要标准) 理论语言学:语言学的主体,理论基础,包括具体、个别的研究和综合各种语言研究 应用语言学:广义: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创立的新语言学科,综合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 ...

中外语言学史教案.doc
中外语言学史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doc 《中外语言学史》教案 绪 论 教学目的:语言学类别;语言学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语言学的形成过程 一、语言学类别(分类) 语言学是语言研究各个学科的总称,内部还有很多分支学科,内容十分丰富。人们研究语言的目的、角度、方法多样?形成语言学的各个类别和派别 (一)功能角度: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功能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为首要标准) 理论语言学:语言学的主体,理论基础,包括具体、个别的研究和综合各种语言研究 应用语言学:广义: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创立的新语言学科,综合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 狭义:语言教学,指语言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语言习得心理) (二)具体研究对象:普通(一般)语言学/个别(专语、具体)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人类所有的语言,探讨其性质、结构、功能、发展,揭示其普遍规律(普通语音学、普通词汇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语义学)——语言学研究的基础理论,(我们的课程就属于普通语言学)指导个别语言学 个别语言学:一种或几种语言,为前者提供材料并接受其指导(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现汉/古汉;它也可以以几种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发展规律特点,如我国的壮语、布衣语、傣语、土语等是来源于侗傣语支的亲属语言,以这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叫侗傣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是在专语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发展水平取决于对具体语言进行研究的成果。对具体语言的研究越多,材料越丰富,那么就越有利于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发展。目前对具体语言的研究,还主要局限在世界上一些大的语种,还有很多语言,比如一些边远、落后民族的语言,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甚至可能还有不为人知的语言。所以目前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只综合反应了一部分语言的研究成果,随着语言学家对各种语言研究的范围不断深入,不断扩大,语言学理论还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三)研究时段: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横向结构的一面,相对稳定的一面,又有它纵向发展的一面,历史的一面。研究分析语言,既需要看它在当代的状态,认识它的现状,也要看发展的特点,找出演变的规律。 共时语言学:以语言发展中某个阶段为横断面,研究相对静止的状态?横向研究(现汉、古汉)又可分为描写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两类。 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在不同阶段的演变情况?纵向研究(历史语音学) 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涉及到一种语言的,叫做历史语言学,如 历史语音学、历史词汇学、历史语法学等;涉及到多种语言和方言的,叫做历史比较语言学。 (四)研究方法:描写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 描写语言学:断代似的研究,反映语言在某个时代的客观细致的面貌(现汉语音、词汇、语法) 其中描写语言学是我们最熟悉的,它对语言进行的是断代似的研究,对语言在某一个时代状况作客观的深入细致的描写分析,以期反映出这种语言的基本面貌。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英语语法等都属于描写语言学。又可分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 对比语言学:在描写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包括共时历时研究:古今汉语、英汉语法?类型比较) (五)研究对象的状态:静态语言学和动态语言学 静态语言学:静态的语言符号为对象,构成要素的分析描写 动态语言学:动态的言语交际为对象;研究其发展运动规律 (六)研究角度和范围: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 微观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各个部门?围绕语言结构本身进行研究?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研究 宏观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各个类别?综合各门学科展开研究(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研究) 分类角度不同,一门学科可以划分在不同类别中,如现汉(功能?理论语言学、对象?专语语言学、时段?共时语言学、方法?描写语言学) 二、应用语言学类别:(广义、狭义之分) (一)社会语言学:结合社会学和语言学,把语言结构和运用各方面与社会环境结合 1952年首次出现名称,1964年学科诞生,吸收运用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 主要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关注语言与社会集团的关系; 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差异(地域方言、社会方言、社会接触和混合等) (二)心理语言学:心理学与语言学结合形成,语言是个人心理的反映。 重点观察语言与个人的关系,通过语言了解人的心理认知活动; 研究人类大脑的语言机制,人类怎样运用语言; 研究儿童语言习得、语言得接受和发生过程、语法的心理实现。 比如有的语言学家提出“核心句”问题就是具有简单句、肯定句、主动句和陈述句性质的句子,心理语言学对此进行过实验,结果发现,陈述句转换为否定句比否定句转换为肯定的被动句(被动语态)的时间短,说明核心句是符合心理现实的。 (三)神经语言学:最近20年从心理语言学中分离出来的。研究语言和大脑结构的关系,通过神经控制系统研究言语的产生;中心问题是大脑如何生成语言。 人脑重量大约为1450克,黑猩猩头部重量与人类差不多,但大脑只有500克左右。人的大脑皮层具有语言中枢,黑猩猩没有语言中枢。 人类语言活动主要与大脑左半球的某些部位相联系,控制语言活动的大脑左半球主管理性的抽象思维,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维。通过对大脑的解剖可以看到,大脑左半球控制语言的有关部位比右半球相应部位体积要大,结构更加复杂,连 婴儿也不例外。有些十岁以下的儿童,因为患脑瘤而需要切除大脑左半球皮层,但并不影响他们的语言能力,这表明儿童的大脑心理过程可以从左半球转移到右半球。但是对于成年人,若将大脑左半球切除,则将完全丧失语言能力。 实验表明,人在大脑中的语言机制是特有的,其它动物不具备这样的机制。人的语言机制主要是在大脑,大脑和人类的语言的内在联系现在认识研究还很不够。语言的起源问题,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至今难有突破,关键就在于我们对人脑的机制研究不足以回答上述问题。如果真正把语言与人脑的关系研究透彻,破解其间的秘密,可以想见,语言及语言学史都将写下崭新的一页。 (四)统计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实验语音学;计算语言学;语言病理学 统计语言学:作品、作家用词频率统计?探索语言风格,为词典编纂提供依据。确定语言中借词的比重,常用汉字,计算机存储汉字等。 由应用语言学的成果可以看出语言学在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 三、语言学的建立(形成过程) (一)源头: 1、语言学产生原因?适应社会需要,逐步扩大范围,改进方法而产生。 2、从语文学到语言学 语言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与人类关系密切?引起人们注意?语言研究有两 语文学的三个源头) 千多年的历史(源于中、印、希腊文明古国—— (1)我国:文言文的延续(注重文字,方言分歧大)?古籍阅读的需要?文字、音韵、训诂(小学) (2)印度:解读经文?梵语语言的研究?前4世纪,对梵语语音的研究,形成“声明学”;对梵语语法的研究,《巴尼尼经》(梵语语法专著)。《西游记》去西天取经。 (3)希腊:哲学的巨大影响(语言研究与哲学研究相随)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塔尔库斯对罗马史诗进行了编辑与整理,他的学生迪奥尼修斯?特拉克斯写出了第一本被称为“语法最伟大的权威”——《希腊语法》?拉丁语分布广,使用时间长(一千多年)拉丁文语法?哲学家用逻辑研究语言?奠定了语法研究的基础(现在《语言哲学》的重要性) (二)语文学的局限性: (1)研究对象狭窄,不重口语?经典古文语法的规定性,与现实脱节。 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 (2)研究目的单纯,读懂古籍?不重语言结构本身,缺乏科学认识。 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3)研究地位低下,附属地位?不能形成独立的科学,所以称之为语文学而非语言学。虽然语文学存在局限,但却为语言学的建立准备了材料。 社会进步?使用语言的状况发展,交往频繁?交际范围超越了国界,对语言表达的要求提高?要求语言本身方面的探索 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真正独立的语言科学诞生。英国人威廉?琼斯提出“印欧语假设”,成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德国学者施列格尔 第一个提出“比较语法”。他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草创者。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博普和格林,俄国的沃斯托可夫。他们运用“历史比较法”,即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研究,揭示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他们共同研究使语言纳入了历史的科学的轨道,把它当作研究的独立对象。 19世纪中叶,普通语言学也建立起来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又提出了人机交流的语言问题,要求人造的计算机语言逐步接近自然语言。人类使用语言的状况复杂多样?提出从一种语言转到另一种语言的各式各样的”转码”要求?沟通口语和书面语、方言和共同语、今语和古语、本族语和外族语、自然语言和机器语言。 总之,社会需要指引?语言研究范围扩大?推进研究?加深人们的认识。 中国语言学史 第一章 总 论 教学目的:掌握中国语言研究的分期;掌握古代语言研究中心;掌握语言学各历史时期的共同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语言学史的分期。 一、中国语言学史特点 (一)中国语言学史有它自身的特点。在西方普通语言学传入我国以前,我国语言学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 由于汉字的特点和汉字与汉语的密切关系,我国古代的语言研究多少是围绕着汉字的研究进行的。每个汉字表示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形体,还有自己的读音。我国古代语言学就是根据汉字的这三个方面先后形成了训诂学、文字学和音韵学三个不同的学科,统称为“小学”。因此有人把小学作为我国传统语言学的名称。 小学最早的意思是教育童蒙的学校。《汉书?食货志》说:“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记之事。”因为小学中识字占重要的地位,后来就把研究文字的学问称为小学。《汉书?艺文志》的小学家共十家,著录的都是童蒙识字课本,《尔雅》和《小尔雅》属干《孝经》类,不在小学类。往后,研究的范围扩大,出现的著作加多。《隋书?经籍志》做出新的概括: 魏世又有八分书,其字义训读,有《史籀篇》、《苍颉篇》、《三苍》、《埠苍》、《广苍》等诸篇章,训诂、《说文》、《字林》、音义、声韵、体势等书。 从这里可以看出,不少著作是汉代所没有的。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尔雅》没有列入小学类,而是列在《论语》类,并解释说:“《尔雅》诸书,解古今之意,并五经总义,附于此篇。”这个观念的改变,从五代开始,刘晌等人撰《旧唐书?经籍志》,才把《尔雅》归入小学类,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使这种三分法趋于成熟。他说: “文字之学凡有三:其一体制,谓点画有衡纵曲直之殊;其二训诂,谓称谓有古今雅俗之异;其三音韵,谓呼吸有清浊高下之不同。论体制之书,《说文》之类是也;论训估之书,《尔雅》、《方言》之类是也;论音韵之书,沈约《四声谱》及西域反切之学是也。三者虽各一家,其实皆小学之类。” 后世把传统的语言学分为文字学、训估学、音韵学,正是从这里来的。 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这三个方面和西方语言学内部分为语音学、词汇 学、语法学的三分法不尽相同。文字学在西方这个三分法中没有地位,因为他们只用为数不多的字母来记录自己的语言,用不着像中国语言学那样建立一个专门的部门。音韵学大体上相当于语音学,训诂学有一部分内容和词汇学相当,但是侧重点不同。唯独西方的语法学,我国传统的语言学里没有和它相应的部门,这并不是说我国古代不研究语法,词在句子中的次序和虚词是汉语表示语法关系的两个重要方面,我国古代研究语法正是抓住这个特点,在虚词和句读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它不像西方的语法学对语言的规则作全面的描写,而是着重干难解的虚词和特殊的句法结构的分析。就这个意义看,它属于训诂学的范围。 研究中国语言学史必需明了这一点。 (二)中国语言学史是世界语言学史的一部分。 国外谈语言学史的著作,认为世界语言学有三个历史传统,那就是古代的印度、古代的希腊罗马和中世纪阿拉伯。而与古代印度、希腊、罗马同时并且有相当发展的中国语言学却在他们的视野之外。 我国的语言学史有不同于西方语言学共同发展趋势的地方,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特点。不吸收中国语言学史的成果,就不能写出真正全面完整的语言学史。 我国学者根据自己语言文字的特点,建立起汉语研究的体系,某些方面在世界语言学史上还居干领先地位。比方中世纪阿拉伯词典学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他们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缺乏语言学上的时空观念,在收集贝都印部落词汇的时候,把各个部落方言里有不同意义的词都归入到同一个词条,而不管他们的方言来源”。这个问题,早在公元工世纪,扬雄在《方言》里面就已经成功 地解决了。 又如虚词的诠释,很早就受到注意,古书注释和辞书里面都可以发现这类材料。对虚词从理论上进行说明时代也很早,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篇》把助辞分为发端、句中、句末三类就是一例。汇总虚词,编纂虚词词典,就现有的资料看,也不晚于14世纪。世界上许多普通语言学著作采用了这个概念,究其来源也和我国有关。 一般认为,在理论方面我国古代语言学比较薄弱,这也不尽然。荀子对名称本质约定俗成性的认识,周秦诸子对共同语和方言的理解,前人文集、笔记里面对语言问题的一些精辟论述,所有这些在世界语言学史上都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国外语言学史的著作在介绍我国语言学的成就方面显得非常不够。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语言文字的障碍,中国古典文学尚且那样难懂,何况与外国语言研究体系完全不同的中国语言学文献呢,加之长期封建社会的闭关自守,鸦片战争以后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种族偏见的泛滥,汉语被认为是不进步的落后的语言而受到歧视,更谈不上总结研究它的经验了。而我们自己在介绍我国语言研究的成果方面,也很不够。1990年在二十三届国际汉藏语言和语言学会议上,我国有位学者在论文中提到,我国学者发现轻唇音来自重唇音的规律和我国学者自觉地利用方言材料构拟古音,比欧洲学者分别早了半个世纪到数个世纪,受到与会各国语言学家的重视。 因此,研究中国语言学史,总结它的历史成就,并且把它放在世界语言学总的历史背景上去考察,对于认识中国语言学的特点,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语言学史,无疑将会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语言学史分期 研究历史,分期非常重要,分期的目的在于使历史的线索更加明确。根据语 言研究的待点,联系社会历史状况,结合文化背景进行考察,王力先生关于中国语言学史分期的意见基本上是正确的。参照王力先生的意见,可以把中国语言学的历史分为六个时期。 (一)第一期:先秦时期从春秋到战国,秦帝国建立到灭亡的几百年时间里,我国主要处于诸侯纷争的局面,学术思想活跃,百家争鸣,诸于哲学著作中有不少关于语言问题的论述,训诂学的产生,分类词汇的编纂,这个时期可以看作中国语言学的萌芽时期。 ),(二)第二期:两汉时期从刘邦即皇帝位(前206年)到汉献帝延康元年(220这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时期,由于遭到秦始皇禁书和毁书,又经过了长期战乱,书籍大量散失。汉朝建立政权,开始收集遗书,设立群经博士。汉武帝表彰六经,独尊儒术,使经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成为长期封建社会的思想支柱。经学的发展,影响了这一时期的语言研究。古书注释的大量出现奠定了我国分析语言方法的基础,各种辞书的问世证明人们已经有了综合处理语言词汇的能力。这个时期是中国语言学确立的时期。 (三)第三期: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后周恭帝七年(960年),这七百四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由分裂到统一,封建经济有了发展。音韵学上的成就在这个时期是令人瞩目的,其实这个时期语言研究的其它方面也很有进展,训沽学的成就更不能低估。这一时期是中国语言学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四)第四期:宋元明三朝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到明崇帧十七年(1644)年,以前认为这六百八十多年是中国封建社会走下坡路的时期,社会停滞,带来了学术的衰微,语言研究没有什么可谈的。清代的学者看不起宋明的学术,常常有不切实际的批评。其实,这个时期语言研究的范围拓宽了,不论文字学、音韵学还是训诂学都有了新的研究领域,应该用另外一副眼光去看待。可以把这一时期看作中国语言学研究范围扩大的时期。 (五)第五期:清代到“五四”运动以前清朝初年,我国又强盛起来,社会的发展推动了语言研究,出现了古代语言学的全面发展时期,它开创于清初,鼎盛于乾隆、嘉庆时代,古音学的成就推动了训诂学的发展,古代重要语言学文献都得到整理,《马氏文通》的出版,开创了语法研究的新纪元;甲骨文的发现,促进了古文字研究;章炳麟、黄侃继承了传统语言学,把语言研究引向一个新的境界。 (六)第六期:“五四”运动到今天,“五四”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语言学有了新的发展。国外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大量介绍到我国来,并且以它作为指导来研究汉语,解释传统语言学的成果,调查研究汉语的方言和国内的少数民族语言。语言学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新中国建立以后,语言研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这一时期还在发展,并没有终结。它是中国语言学史的新时期。 应该说明,用历史上朝代交替作为语言学史上分期的界限,只是一种习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是就大体上的趋势讲的,并不是说到了某两个朝代递嬗的那一年,语言研究就马上发生重大的变化。 第二章 中国先秦时期 教学目的:了解诸子的语言观及训诂学的萌芽;了解《尔雅》的内容、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诸子的语言观。 一、诸子的语言观 (一)传统语言学的萌芽 (二)孔子的语言观:“正名说”。 (三)老子的语言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四)墨子的语言观:“达、类、私”。 (五)荀子的语言观:“约定俗成”。 二、 训诂学的萌芽 (一)训诂学的萌芽:萌芽于春秋战国。 训诂的方式:声训、形训、同训、转训„。 (二) (三)训诂学的范围 三、综合词典的编写 (一)词典的产生 (二)《尔雅》的内容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 释《尔雅》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这些条目按类别分为“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è)”、“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chù)”等19篇。 (三)《尔雅》的影响 首创的按意义分类编排的体例和多种释词方法,对后代词书、类书的发展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人模仿《尔雅》,写作了一系列以“雅”为书名的词书,如《小尔雅》、《广雅》、《埤雅》、《骈雅》、《通雅》、《别雅》等等,而研究雅书又成为一门学问,被称为“雅学”。 第三章 两汉时期 教学目的:了解该时期方言词汇的收集、汉字的研究、声训及反切注音情况,了解杨雄的《方言》和刘熙的《释名》,掌握许慎《说文解字》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说文解字》的主要内容。 一、传注里的语言分析 (一)汉代语言学发展的原因 (二)经学研究 (三)通假 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 (四)词类的研究 (五)句读的辨析 二、方言词汇的收集和《方言》 (一)扬雄和《方言》 扬雄(公元前58年——公元18年),字子云,四川成都人(古谓之蜀郡人)。他是西汉有名的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前汉书?扬雄传》载:“(雄) 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可见扬雄是一位知识渊博、才学出众的大学者。汉成帝时他担任过给事黄门郎。他精于古文字学,尤其擅长于古文奇字。他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仿《史籀篇》和《仓颉篇》作《训纂篇》。他的语言学的代表作——《方言》,也正是模仿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写成的。 《方言》是中国第一部方言词典,它比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还要早一百多年,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的全名叫做《輶(,ó,犹)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所谓“輶轩”就是古代使臣所乘坐的轻便的车子,在汉末应劭的《风俗通义?序》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周秦常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采异代方言。”这即是说:周秦时代,每年八月在五谷入仓之时,就由最高统治者派遣一些使者坐乘轻便的车子,到各地采集诗歌、童谣和异语方言等,并以这些材料考查风俗民情,供执政者作参考。到了西汉的扬雄,就把这些采集来的材料加以分类编纂,成为一集,这就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后因这个书名太繁,所以人们都简称之为《方言》。 (二)《方言》的内容和体例 《方言》所记载的方言殊语所属的区域极为广阔:北起燕赵(今辽宁、河北一带),南至沅湘九嶷(今湖南一带);西起秦陇凉州(今陕西、甘肃一带),东至东齐海岱(今山东、河北一带)。甚至连朝鲜北部的方言也均有所搜集。“它 ,真可谓是开始以人民口里的活语言作对象而不以有文字记载的语言作对象的”“中国语言史上一部‘悬日月不刊’的奇书。” 《方言》的释词体例大致与《尔雅》相似,它虽然没有象《尔雅》那样明确地标明门类,但也基本上采用分类编次法。比如第八卷是诠释与动物有关的词:虎、獾、鸡、猪等等。第九卷是诠释与器物有关的词:戟、矛、箭、剑、盾等等。第十一卷也基本上诠释与虫豸有关的词:蜻蛉、蝗螂、蚍蜉、蟒等等。其方式是:先举出一个词语来,然后说明“某地谓之某”,或“某地某地之间谓之某”。 (三)《方言》与《尔雅》的关系 《尔雅》和《方言》相比,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尔雅》除了诠释“古今异言”之外,还搜集了大量的“方俗殊语”;而《方言》也同样是诠释“别国方言”和“绝代语释”。不过,这两部书编辑体例虽然各异,但它们都是按照词义不同来归类的。其不同点:《尔雅》的内容主要是“古今异言/以今言释古言;而《方言》的内容则主要是以通语释方言。这两部书若能互相配合使用,那就可以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对于我们阅读和研究古代典籍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四)扬雄的成就 (五)郭璞的《方言注》 三、汉字的研究和许慎的《说文》 (一)许慎和《说文解字》 许慎(约58年—约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现河南郾城县)人,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他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他于公元100年(东汉和帝永元十一年)著《说文解字》,是中国首部字典。 许慎曾担任太尉府祭酒,师从经学大师贾逵。他历经21年著成的《说文解字》,归纳出了汉字540个部首。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它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 面貌,比较系统地提出分析文字的理论,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辩识声读的字典,也是1800年来唯一研究汉字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今天研究古文学和古汉语的必不可少的材料。如果没有这部书的流传,我们将不能认识秦、汉以来的篆书,更不要说到商代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与战国时的古文了。因此,它不但过去对汉字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现在和将来的汉字研究仍有巨大的意义。 (二)创作原因 1)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2)由于汉代经学昌盛,今古经文之争的缘故(3)( 许慎从语言、文字的实际出发,具有较正确的语言学观点,因此,他才能编写出《说文解字》这部杰出的著作。 (三)内容和体例 《说文解字》的内容十分丰富,包罗万象,它的价值不仅限于解说汉字,研究汉字本身,关于东汉以前的百科全书,贡献很大。可以说《说文解字》是东汉末以前的百科全书。正如许慎的儿子在《上说文解字表》里面所说:“慎博问通人,考之于逵(贾逵),作《说文解字》,六艺群身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说文解字》吸取前辈的研究成果,成为一部研究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系统的专著,不但对于后人研究语言文字学、文献学是唯一的经典著作,就是整理文化遗产也都是不可缺乏的阶段。 《说文解字》不仅在体例上和过去的启蒙识字的字书不同,即在所收字数上,也比这些字书都多,如汉初把《仓颉》、《爱历》、《博学》三书合编为《仓颉篇》,共3300字。西汉末,杨雄的《训纂篇》共5340字,东汉贾鲂的《谤喜篇》共7380字。《说文解字》里面共收9353字,重文1163字,共10506字,比《谤喜篇》还多了1973字。 (四)释字体例 形训:利用分析汉字的结构来了解字义。 (五)说文研究 ?南唐 徐锴《说文系传》“小徐本”第一本注释《说文》的著作 ?宋太宗(公元986年)徐铉 校订本“大徐本”现在通行的本子。 清代研究《说文》高潮 300多种 最为人们推崇:四大家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义疏) 王筠《说文解字释例》 (六)《说文解字》的贡献和影响 (1)对当时丰富复杂的汉字作了深入的字形结构分析,首创了分部的工作(2)在字义解释上许慎也有创见,他抓住字的本义来解释字义,这是从根本上解决训诂问题,另外他解释字义,不满足于单词释义,而是加以具体形象的描写叙述。(3)提供了语言文字的研究方法,即阐明了形体、意义、声音三者相互关系(4)对当时语言文字起了统一规范作用。 四、声训和刘熙《释名》 (一)《释名》的作者及时代 作者刘熙,字成国,北海(今山东省寿光、高密一带)人,生活年代当在 桓帝、灵帝之世,曾师从著名经学家郑玄,献帝建安中曾避乱至交州,《后汉书》 无传,事迹不详。 (二)内容和体例 《释名》共27卷。卷首自序云:自古以来,器物事类“名号雅俗,各方名殊,„„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下及民庶应用之器,论叙指归,谓之《释名》,凡二十七篇”。说明刘熙撰此书的目的是使百姓知晓日常事物得名的原由或含义。其27篇依次是: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丘,释道,释州国,释形体,释姿容,释长幼,释亲属,释言语,释饮食,释采帛,释首饰,释衣服,释宫室,释床帐,释书契,释典艺,释用器,释乐器,释兵,释车,释船,释疾病,释丧制。所释名物典礼共计1502条。虽不够完备,但已可窥见当时名物典礼之大概。 (三)释义方式 刘熙解释名源,采用的是声训的方式。所谓声训,就是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声训在先秦典籍中已有采用。汉代《尔雅》、《方言》、《说文解字》等著作中,声训用得也很多。但全书的名物语词都用声训来解释,则《释名》为第一书,是刘熙的独创。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词源学)(etymology)性质的专著。 《释名》中的声训,从训释词和被训释词的关系来看,大致有几种情况,即: 或同音,如“”勇,踊也,遇敌踊跃欲击之也。”勇与踊同音; 或音近,如“骂,迫也,以恶言被迫人也。”骂,鱼部明纽上声字;迫,铎部帮纽入声字; 或双声,如“河,下也,随地下处而通流也。”河、下皆匣纽; 或叠韵,如“月,阙也,满则阙也。”月、阙皆在月部。 (四)贡献和影响 1.《释名》以声训解释名物,为因声求义开辟了道路,促使了古代韵书的产生。 《释名》又集汉代音训之大成,为考见汉末语音,研究上古音提供了可靠的材料。特别可贵的是,《释名》中记录了当时一些语词的方言读法,如《释天》:“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也,在上高显也,清、徐以舌头言之。”“风,兖、豫、司、冀横口合唇言之。风,氾也,其气博氾而动物也。清、徐言‘风’踧口开唇推气言之。”这些记录说明了汉代一些方言语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是扬雄《方言》所没有的,因而十分宝贵。 2(《释名》记录了很多汉代通用的语词,可与《尔雅》、《说文》以及古代经典或传注相参证。如《说文?禾部》:“秦,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从禾,舂省。”《释名?释州国》:“秦,津也,其地沃衍有津润也。”此说正是秦“地宜禾”之证。尤其是《释名》中有许多与《尔雅》、《说文》及经传不同或不尽相同的训释,是很有价值的训诂材料。如《诗?邶风?泉水》:“我思肥泉。”毛传:“所出同,所归异曰肥泉。”出自同一源头而流向异处的泉水为何称为“肥泉”,《释名?释水》曰:“本同出时所浸润少,所归各枝散而多似肥者也。” 刘熙说明了原委,比毛传更进了一步。这类材料对我们探讨词义学和汉语史都很有价值。 3(《释名》还保留了汉代的一些古语。《释天》:“虹,又曰美人。”这是古代俗称。传说古时有一对夫妻,荒年菜食:以食菜为主而死,俱化成青虹,故俗呼为美人虹。《释丧制》:“汉以来谓死为物故。”“狱死曰考竟。”这些古语,传达了上古时代语言的信息,可以作为考察古今语言发展轨迹的凭据。 4(《释名》所训释的对象不侧重于文献语言,而重于日常名物事类,因此 它涉及社会生活面广,从天文、地理到人事、习俗都有所反映,加上《释名》成书去古未远,所以可以因所释名物推求古代制度。如《释书契》:“汉制,约敕封侯曰册。册,赜也,敕使整赜不犯之也。”说明汉代册封侯王时立有整敕其不得犯法的文书。 (五)局限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 教学目的:了解该时期语言研究的概况,了解语言学家郭璞、陆德明、孔颖达,了解该时期字典的编写、韵书的产生及等韵学的情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语言学家郭璞、陆德明、孔颖达 一、概 况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语言学发展的关键时期。语义学、修辞学有新的发展,而且出现了一门新学科—汉语音韵学。 ?语义学方面:产生了一批辞书。魏国 张揖《广雅》、晋 吕忱《字林》、梁 顾野王《玉篇》陆德明《经典释文》 ?修辞学方面 齐梁时代 刘勰《文心雕龙》 就条件而言,当时佛教的盛行,韵文的发达,文学批评的繁荣,都对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反切法、四声论跟佛教的传入有直接关系。唐宋的字母之学应是导源于六朝。 反 切 的 产 生 反切法、四声说为古代音韵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东,德红切。” ?反切产生的年代:三个争议之说。 ?反切产生的内外因。与合音词不同。如:甭、要不。 ?反切的价值: ?在注音字母出现之前,反切一直是汉字注音的主要工具。孙炎《尔雅音义》大概是第一次大量使用反切法注音的著作。 1913年2月15日,由读音统一会制订的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拼音字母诞生了。 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在国内公布。拼音字母由24个声母符号,16个韵母符号组成。它的特点是字母全部都以笔画简单的古汉字。音节的拼写采用声、介、韵3拼法,声调则另加标记。注音字母显然优于传统的反切法注音。 1958年《汉语拼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公布前,注音字母是中国40多年中一直通行的汉字注音符号,它对于统一汉字读音、推广普通话、普及拼音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缺点是没有采用国际通行的拉丁字母形式,也没有采用音素拼写法,所以字母拼写与实际读音仍未切合。 ?反切法的创造,意味着韵书的产生已为期不远了。 ?反切法不仅有注音的作用,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它还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统一读音的作用。 ?现在的作用:利用反切归纳音系,作历史研究,编撰字典、辞书,都要审音、订音,这些都要借助古反切。 四 声 说 南北朝之前,有声调之实,无声调之名。直到南齐的周颙、沈约才明确提出 平上去入四声。 周颙《四声切韵》、沈约《四声谱》:(研究如何识别四声,全书只有一卷) 都失传已久。 平上去入四个调类的调值如何,唐人《文笔式》“平声哀而远,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 二、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韵书 (一)韵书的产生 反切产生之后,人们开始将汉字的反切编排起来,成为韵书。编写的目的:?检索汉字的读音,供识字之用。?为了文学创作的需要,供人们写作韵文时进行押韵、调节平仄之用。 产生的原因:为了适应诗赋的需要而作。 韵书:一种以记载和检索汉字读音为主的字书。 (二)六朝韵书的发展 中国最早出现的韵书: (三)陆法言《切韵》 陆法言,隋音韵学家。名词,临漳(今属河北)人。官承奉郎。与刘臻、萧 等讨论音韵,评议古今是非、南北通塞,编成《切韵》。自《切韵》改、颜之推 出,六朝诸家韵书渐亡,唐、宋韵书多以其为蓝本。 (四)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 三、宋代的韵书 (一)《广韵》 《广韵》是中国最早的官修韵书,这本书的全称是《大宋重修广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的法定韵书。全书共有五卷。其主要修订者为陈彭年。《广韵》一书,是陈彭年与丘雍等人奉诏修订《切韵》而成的。修訂本于真宗景德四年(西元1007年)完成,于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西元1008年)改名為《大宋重修廣韻》,簡稱《廣韻》,也是《切韻》最重要的增訂本。《廣韻》雖距《切韻》成書時間已有四百多年,但其語音系統與《切韻》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收字大為增加,計有26194字,比《切韻》的字數(11000餘字)多出一倍以上,注釋也較詳細,共用了191692字。此外,《廣韻》分韻為二?六韻,比《切韻》多出13韻,這是分韻粗細寬嚴的問題,並非語音系統有什麼變化。 此书对《切韵》原书作了大量增广工作,除增字加注外 ,部目也略有增订。共分二百零六韵,其中平声五十七韵,上声五十五韵,去声六十韵,入声三十四韵。平声韵分为上下两卷,上、去、入声则各占一卷。共收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字,注文十九万一千六百九十二字。读音相同的字列为小韵,每一小韵的第一字下,都是先释字义,然后注音,标明同音字的数目;余下各字,分别释义,不再注音。 《广韵》是汉语音韵学中一部极为重要的韵书,其价值在于保存了《切韵》的语音系统,并作了合理的调整。它既是研究汉语中古语音的必需资料和进行上古音与中古音分合比较的基础,也是研究近代音与中古音对应规律的重要资料。此外,还保存了不少唐宋时代已经散佚的古代文字训诂资料,对研究中古文字词汇的价值也很大。 (二)《集韵》:丁度著 (三)《韵略》 (四)韵书的改革 四、元明时代的北音韵书 元代時,近代音的基礎已經形成。元代以後,近代音雖有所發展,但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中原音韻》是以元代中原實際語音為依據的一部韻書,因此,它所包含的聲、韻、調大體上反映了近代音的面貌。 (一)《中原音韵》: 《中原音韻》是為指導元曲製作而編寫的一部韻書。成書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著者周德清,字挺齋,高安(今江西高安縣)人。此書改革了歷來韻書撰作的宗旨和體制,不受《廣韻》一系韻書的束縛,而以元代北方官話的實際語音為依據,直接為當時的詞曲製作服務,因此一向不受重視,被排斥在正統韻書之外。由於該書依據的是元代的實際語音,所以對於考察當時的語音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部曲韵著作。元代周德清(1277,1365)著。《中原音韵》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以韵书的形式,把曲词里常用作韵脚的5866个字,按字的读音进行分类 ,编成一个曲韵韵谱。韵谱分为19 韵。第二部分称做《正语作词起例》,是关于韵谱编制体例、审音原则的说明,关于元代北曲体制、音律、语言以及曲词的创作方法的论述等。 (二)北音系统的其他韵书 韻略易通》成書于明英宗正統七年(西元1442年),作者蘭茂,字挺秀,《 號止庵、和光道人,雲南楊林人。蘭茂著書的目的是為了便於初學寫詩的人用韻,故書中不收繁難異僻字,只收常用便俗字。所依據的方言是當時通行于雲南一帶的官話。雲南官話和當時的北方話為近親關係,故《韻略易通》對於研究《中原音韻》有重要的參證作用。 這個聲母系統和中古聲母相比,消失了全濁聲母及疑母。和北京話相比,已非常接近,只是比北京話多了微[v]這一聲母,少了[,,][,,,][,]三個聲母。 五、宋元时代的等韵学 (一)概述 韵书 (二) 六、文字学和训诂学 十三经简介 “十三经”包括《易》、《诗》、《书》、《周礼》、《礼记》、《仪 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 雅》、《孟子》等十三部儒家经典,内容博大,在悠久的中华文明进程 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期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 社会生活观念中。 注疏 : 注和疏的并称。 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 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宋人将十三经及宋以前之注疏合刊,"注疏"之称始流行。 十三经注疏:即指后人为了便于查阅,<<易>>、<<诗>>、<<书>>、<<周礼>>、<<礼记>>、<<仪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孝经>>、<<尔雅>>、<<孟子>>的注和疏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的一部书.这就是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十三经”各注释版本中,以清代学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最为完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周易正义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毛诗正义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注疏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注疏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正义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 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 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榖梁传注疏 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孝经注疏 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注疏 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论语注疏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 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第五章 清代到“五四”以前 教学目的:了解该时期语言研究的特点、古音学的发展、官话的推广、汉字的研究情况,了解章炳麟和黄侃的语言学思想,掌握《马氏文通》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马氏文通》的主要内容。 一、清代语言学空前发展的原因 (1)由于社会的发展,思想认识的提高(2)由于清儒具有民主讨论的优良 学风(3)清儒的研究方法是比较科学的,他们往往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 二、顾炎武的古音学研究 (一)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他研究经学、音韵、历史、地理等,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二)古音学研究 《唐韻》由唐人孫愐著,時間約在唐玄宗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之後,是《切韻》的一個增修本,但原書已佚失。據清代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所錄唐元和年間《唐韻》寫本的序文和各卷韻數的記載,全書5卷,共195韻,與稍早的王仁昫的《刊謬補缺切韻》同,其上、去二聲都比陸法言《切韻》多一韻。 顾炎武把古韵分为10部,其中有4部成为定论,即歌部、阳部、耕部、蒸部。其余几部也都粗具规模,后来各家古韵分部,都是在顾氏分部的基础上加细加详。 顾炎武在音韵学上的最大贡献是用离析"唐韵" (实际是《广韵》)的方法研究古韵。宋人也曾研究古韵,但把《唐韵》的每一个韵部看成一个整体,没有想到把它们拆开,因此,尽管把韵部定得很宽,仍然不免出韵。另一个极端是遇字逐个解决,没有注意到语音的系统性。顾炎武则把某些韵分成几个部分,然后重新与其他的韵部合并。这样有分有合,既照顾了语音的系统性,又照顾了语音的历史发展。他首先废弃平水韵,回到"唐韵"。比如把尤韵一部分字如“丘”、“谋”归入“之咍”部,这就是“离析唐韵”,回到古韵。再比如把支、麻、庚三韵各分为二,屋韵分为三,令它们归入不同的古韵部,充分体现了古今语音系统的差别。他的这种离析工作,直到今天大家还公认是很有价值的。其次,他最先提出用入声配阴声。《诗经》常常有入声字跟阴声字押韵,以及一个字有去入两读的现象,顾炎武从这些现象中认识到,除了收唇音的入声缉、合等韵没有相应的阴声韵以外,入声都应该配阴声。在古音学的分部问题上,有阴阳入三分法,有阴阳两分法,按两分法说,他的作法是对的。 顾炎武在古音学的研究中,一方面有理论的建树,另一方面有对大量材料的分析,所以后来被学者誉为古音学的奠基者。他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音学五书》中。 (三)治学精神和方法 (四)不足 三、古音学研究的全盛时期 (一)概述 (二)江永的古音学研究 (三)戴震的古音学研究 (四)段玉裁的古音学研究 (五)孔广森的古音学研究 (六)王念孙的古音学研究 (七)江有诰的古音学研究 (八)钱大昕的古音学研究 成绩:(1)提出古无轻唇音(2)提出古无舌上音(3)提出古人多舌音(4) 提出上古影喻晓匣双声。 四、古代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 (一)《方言》的研究 (二)《尔雅》的研究 (三)《说文解字》的研究 (四)王念孙、王引之的语言研究 五、语法研究的兴起 (一)概述 (二)马建忠《马氏文通》 《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汉语语法的书,它揭示了古汉语的许多语法规律,其例句丰富,结构宏大,纲目清楚。 第六章 “五四”以后的中国现代语言学 教学目的:了解中国现代语言学的产生、研究方法的改进、研究范围的扩大情况,掌握语音、语法、词汇、汉字研究的主要成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中国现代语言学的产生、研究方法的改进、研究范围的扩大情况。 一、语言理论的引进和发展 (一)西方语言学理论的传入 现代语言学与古代语言学有一个明显不同的地方,就是现代语言学是在西方普通语言学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上半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家,大多是在国外留学期间学习西方语言理论的。 (二)胡以鲁 语言学家。字仰曾,浙江省宁波人。曾留学日本,初于日本大学习法政,获法学士学位,后又就学日本帝国大学博言科,学语言学,获文学士。回国后曾任教于北京大学。著有《国语学草创》(商务印书馆,1923年)一书。该书是作者的唯一的一部语言学著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普通语言学著作。全书分10编,前边有章炳麟的序言,后附《论译文》(《庸言》1914年第2卷第1、2期合刊)。书中论述了语言的起源、发展,方言、共同语以及汉语在语言学上的地位等问题。对当时语言学界的研究工作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以现代语音学的方法解释发音原理,用罗马字母描写汉语的辅音和元音,解释了有关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的一些概念。他是我国较早用现代语音学原理来阐明汉语语音的学者之一。在汉语语法方面,他主张从汉语的特点出发,而不应该一味地模仿,并总结汉语的特点为:形式简单,“简其外而充实其内,实质的意义宿于各语词之中,形式的关系的意义则寄于语词结合之际。”在说明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时,他把世界语言分为分析型语言和综合型语言,并把汉语归入分析型语言,批驳了19世纪欧洲一些语言学家对汉语的污蔑。这在当时西方语言学理论还没有系统引进中国的时候能够批判地介绍他们的观点,显示了作者的学识与胆量。在论及方言与标准语时,他认为方言与方音是语言发展上必然出现的结果,当务之急是要制定标准语和标准音,认为要统一教育,应以统一国语为先务,并大声呼吁,语音、语词、语法都应有个统一的标准。在当时能对汉语规范化有如此积极的要求实是极为难得的。他还论述了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文字的起源,语言的本质与发展等问题。他是把西方语言学理论系统引进中国的第一人,他的《国语学草创》第一次为汉语的研究搭建了普通语言学的间架。 (三)张世禄(1902,1991) 著名语言学家。字福崇,浙江省浦江人。1926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曾任职于福建厦门集美学校、上海商务印书馆、暨南大学、光华大学、云南大学、坪石中山大学、桂林师范学院、贵州大夏大学、重庆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四川教育学院、中央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校。他在语言文字学的研究与教学方面,涉及的范围很广泛,无论是古汉语的文字、音韵、训诂,还是现代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甚至是普通语言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早期的研究以中国音韵学和普通语言学为主。他认为中国的语言学需受西方语言学理论的指导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并身体力行,以现代西方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传统的音韵学。《中国音韵学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38年)一书是其音韵学方面最有影响的一部著作。该书共9章,从整个文化发展的角度阐明了音韵学发展变化的轮廓,指出中国音韵学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两次外来文化的影响:因印度文化的输入,产生了反切的注音方法、四声的名称、字母等韵的建立和排比等;西洋文化的输入,则促进了中国音韵学的科学化和国际化。该书是20世纪30年代继王力的《中国音韵学》(1936年)之后利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系统地分析、研究中国音韵学的又一部力作。此外,他还有《广韵研究》(商务印书馆,1931年,是一部很好的音韵学入门读物)、《中国声韵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29年)、《中国古音学》(商务印书馆,1930年)、《音韵学》(商务印书馆,1933年)等。这都对音韵学知识的普及及前人研究成果的介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普通语言学方面,他著有《语言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30年)、《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1934年)、《语音学纲要》(开明书店,1935年)等。译有《语言学通论》([英]斐力司,合译,商务印书馆,1937年)。他后期的研究试图用唯物辩证的观点与方法来解决汉语中的一些问题,研究工作集中在汉语的词汇上,兼及语法、修辞与汉字改革等。著有《小学词汇教学基本知识讲话》(杭州人民出版社,1956年)、《普通话词汇》(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7年)、《小学语法修辞》(浙江人民出版社,1959年)、《汉字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等。其中《小学词汇教学基本知识讲话》《普通话词汇》和《小学语法修辞》,是为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而写的。以简明的笔触,细致的讲解, 丰富而生动的实例,介绍了词汇学的理论和规律以及语法修辞知识。表明作者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关心。另有10多篇词汇方面的论文,如《词汇讲话》《词义和词性的关系》《汉语历史上的词汇变化》《基本词汇的性质》等,对词汇学的研究与教学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与指导作用。《汉字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一书中,作者说明汉字本身不可能发展成为拼音文字,必须采用国际化的拉丁字母来实现我国文字的拼音化。澄清了当时人们对文字改革问题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关于汉语的语法体系》一文,指出了“建立自己的语法体系”是我国语言学界当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他对汉语的研究,受到了他所翻译的高本汉的《中国语与中国文》(商务印书馆,1931年)和 《汉语词类》(商务印书馆,1937年)的影响。学林出版社1984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论文集《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 (四)高名凯 高名凯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理论语言学家,他在探索汉语语法理论,介绍和研究语言学理论,培养中国理论语言学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语言理论方面用力甚勤,做了许多创造性的研究,他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语言、分析语言、总结语言规律。在汉语语法研究方面,他同样做过大量的研究,有重要的贡献。早在1941年,他就批驳了汉语没有语法的错误见解,他认为汉语语法是在结构里,在词的功能上表现出来,他提出语法是研究关系、研究结构形式的。已经为多数学者所接受而成为语法研究中一条重要原则。高名凯先生十分关心语文工作,写了大量文章,论述汉字改革,推广 普通话,现代汉语规范化等问题。 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关于语言的论述,积极普及语言学知识。所著《语法理论》是一部全面系统的普通语法学理论著作,评介了国内外众多语法学家,对普通语法学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并提出应该区分语法形式学和语法意义学等观点。《语言论》是其语言学观点的总结,评介了语言学史上许多语言学家的观点,并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严格区分了语言结构中的各种“位”和“素”,提出了一整套分析语言系统的单位以及各种单位的变体;在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中,从形式和意义两方面提出“词位音位”、“词位义位”等;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变体。对于汉语词类问题,主张汉语的实词虽然具有不同的词类功能,但划分不出词类。在语言学理论方面受索绪尔影响较深,主张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共时”和“历时”等,并积极介绍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 西方语言学理论翻译 高名凯先生在介绍西方语言学理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影响整个20世纪语言学发展进程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经典性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是高名凯先生翻译的。50年代对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的很多苏联学者有关普通语言学,语法理论、风格学等方面的著作和论文也是高名凯先生翻译的,如契科巴瓦的《语言学概论》。除此之外他还写了一些介绍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等西方语言理论和西方语言学家的文章,这对国内大多数不能直接阅读国外语言学文献的读者来说是受益非浅,而对培养年轻一代语言学家来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文革”以后语言研究的新局面 二、语音和音韵学的研究 (一)概述 (二)音韵学家 三、方言的调查和研究 (一)概述 (二)“国语运动” (三)方言研究的新进展 四、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 (一)概述 (二)李方桂 李方桂(1902-1987),英文名:Fang-Kuei Li。语言学家。原籍山西省昔阳县。1902年8月20日生于广州,1987年8月21日卒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先 芝加哥大学读语言学,是中国在国外专修语言学的第一个人。后在密执安大学和 为国际语言学界公认之美洲印第安语、汉语、藏语、侗台语之权威学者,并精通古代德语、法语、古拉丁语、希腊文、梵文、哥特文、古波斯文、古英文、古保加利亚文等,著有《龙州土语》、《武鸣土语》、《水话研究》、《比较泰语手册》、《古代西藏碑文研究》等,及论文近百篇,有“非汉语语言学之父”之誉。 李方桂从1930-1942年亲自调查研究了中国境内的云南、广西、贵州属侗台语族的壮、布依、傣、侗、水、佯僙guāng、莫等约20种语言和方言,到泰国调查了泰语。他把台语分为北支、中支和西南支。有5本专著:《龙州土语》(1940),《莫话记略》(1943),《武鸣土语》(1956),《佯僙语》绪论与音韵、语料、词汇(1966、1967、1968),《水语研究》(1977)。 (三)于道泉 于道泉(1901,1992.4.21)字伯源,临淄区齐 都镇葛家庄人,是著名教育家于明信先生的长子。 从小受其父的熏陶和影响,养成了凛然正气和笃学 的精神,季羡林曾评论他:“是一个有天才的人, 学富五年,满腹经纶,淡泊名利”;据《民族学院 院报?语言奇才于道泉》说他:“掌握了十三种语 言,有藏、蒙、满、英、法、德、日、俄、西班牙、 土耳其、世界语等”。 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成立,于先生又成 了该院的藏文教授,并担任了藏语教研组组长。在 教书之余,还负责编纂藏语拉萨口语词典。1983年 该词典由民族出版社出版,题名《藏汉对照拉萨口 语词典》,填补了我国藏语长期没有口语词典这个空白,也实现了于先生多年的夙愿。 (四)“文革”以后的新进展 五、由传统训诂学发展起来的词汇研究 (一)概述 (二)假借的讨论 (三)“五四”以后词语的研究 (四)“五四”以后辞书的出版 六、语法的研究 (一)概述 (二)语法体系的改革 (三)语法研究的探索 (四)历史语法的研究 七、修辞学的建立和发展 (一)概述 修辞学起点: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陈望道(1891年1月,1977年10月),原名参一,笔名佛突、雪帆,浙江 人。是已故的著名学者、教育家。主要从事进步语文运动和语文科学的金华义乌 教学研究,建立了中国修辞学的科学体系,对哲学、伦理学、文艺理论、美学等造诣较深。 陈望道在修辞学研究方面的贡献集中体现在 《修辞学发凡》(1932年)一书中。其中对汉语语 文中的修辞方式作了系统而详尽的分析、归纳,对 修辞格式作了全面的概括(分为38格),首先提出 “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分野的说法。该 书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创了修 辞研究的新境界,是我国第一本系统的修辞学著 作,在建立中国现代修辞学体系方面具有杰出的贡 献。 (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文革”的研究 (三)“文革”以后的研究 八、汉字的研究 (一)“五四”以后《说文》的研究 (二)出土文字的研究 (三)文字学家 西方语言学史 第一章 西方传统语言学 教学目的:了解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的条件;了解古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掌握语言的谱系分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古代著名的语言学家。 语言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大约两千五百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语言问题的研究。中国、印度和古希腊,是语言学的三个摇篮,18世纪以后,俄国和苏联的语言学也有相当大的发展,在世界语言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纵观西方语言学的发展史,可将其大至分为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现代语言学和当代语言学四个阶段。 一、语言学的传统 (一)古印度传统 (二)古希腊-罗马传统 二、中世纪欧洲的语言学研究 (一)概述 (二)唯理语法学派 三、语言学的建立(形成过程) 1、语言学产生原因?适应社会需要,逐步扩大范围,改进方法而产生 2、从语文学到语言学 语言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与人类关系密切?引起人们注意?语言研究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源于中、印、希腊文明古国——语文学的三个源头) (1)我国:文言文的延续(注重文字,方言分歧大)?古籍阅读的需要?文字、音韵、训诂(小学) (2)印度:解读经文?梵语语言的研究?前4世纪,对梵语语音的研究,形成“声明学”;对梵语语法的研究,《巴尼尼经》(梵语语法专著)。《西游记》去西天取经。 (3)希腊:哲学的巨大影响(语言研究与哲学研究相随)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塔尔库斯对罗马史诗进行了编辑与整理,他的学生迪奥尼修斯?特拉克斯写出了第一本被称为“语法最伟大的权威”——《希腊语法》?拉丁语分布广,使用时间长(一千多年)拉丁文语法?哲学家用逻辑研究语言?奠定了语法研究的基础(现在《语言哲学》的重要性) 语文学的局限性:(1)研究对象狭窄,不重口语?经典古文语法的规定性,与现实脱节 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 (2)研究目的单纯,读懂古籍?不重语言结构本身,缺乏科学认识 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3)研究地位低下,附属地位?不能形成独立的科学 所以称之为语文学而非语言学。虽然语文学存在局限,但却为语言学的建立准备了材料。 社会进步?使用语言的状况发展,交往频繁?交际范围超越了国界,对语言表达的要求提高?要求语言本身方面的探索 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真正独立的语言科学诞生。英国人威廉?琼斯提出“印欧语假设”,成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德国学者施列格尔第一个提出“比较语法”。他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草创者。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博普和格,俄国的沃斯托可夫。他们运用“历史比较法”,即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研究,揭示语林 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他们共同研究使语言纳入了历史的科学的轨道,把它当作研究的独立对象。 19世纪中叶,普通语言学也建立起来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又提出了人机交流的语言问题,要求人造的计算机语言逐步接近自然语言。人类使用语言的状况复杂多样?提出从一种语言转到另一种语言的各式各样的”转码”要求?沟通口语和书面语、方言和共同语、今语和古语、本族语和外族语、自然语言和机器语言。 总之,社会需要指引?语言研究范围扩大?推进研究?加深人们的认识 第3学时 四、语言学流派 现代语言学一百多年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 现代语言学区别于以往的语言学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区分“语言”和“言语”,确定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2)区分“共时”和“历时”,重视“共时”的研究。(3)注意系统性,把语言看作一个系统,一种结构。(4)认为语言学应该是描写性的,而不是规定性的。(5)优先研究口语,对所有的语言一视同仁。(6)强调语言研究的独立自主性,摆脱哲学家、心理学家等学科的学者关于语言的传统看法,对语言作新的客观的考察。 (简单了解:各学派的贡献、地位、代表人物和优点、缺点) 1、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科的正式诞生 19世纪千孤立的分散的研究?进入系统研究,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开始,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都有别于传统的语文学。语言学从此摆脱了经学的附庸地位,用历史的观点和历史比较法研究语言现象,注意探讨规律,走上了科学轨道。 在理论和方法上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9世纪初?初级阶段: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格里木和博普?奠基者 19世纪中期?发展阶段:德国的施莱歇尔?按照语言的来源和亲属关系作“谱系分类”,从事有关亲属语言早期的原始母语的构拟和重建?语言亲属关系的直观性 19世纪末?新语法学派时期:德国的奥斯特霍夫和布鲁克曼,创办《形态学研究》,宣布“语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 (1)优点:相对于语文学时期是一个巨大进步,使语言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是一个里程碑。 语文学:仅限于书面语;目的是校勘古书,释经解义;忽略了语言本身结构的发展。 历史比较语言学:建立比较法,注意古今语言,当代不同语言的对比,重视“活”语言;运用进化论观点考察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作了谱系分类。 (2)缺点:对口语的重视仍然不够,侧重古语及其发展,将语言事实作孤立的分析;忽视了语言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忽略了语言整体的系统性考察?已经不能适应语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2、结构主义语言学 当语言研究在观点、方法上酝酿重大变革之时,瑞士的索绪尔出版了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提出了一整套的新理论?奠定了结构主义的基础 提出了著名的“棋子理论” (1)主张系统的研究;认为每种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 (2)每种语言的个别单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跟其他单位区别、对立存在的 (3)重视共时语言的研究和口语的研究;着重分析、描写语言的结构体系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又发展出了三个主要的结构主义学派: (1)布拉格学派(结构—功能学派):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在国际语言学会上 公开音位学观点,代表作《音位学原理》 代表人物:马泰修斯、雅科布逊 (2)丹麦学派(哥本哈根学派):语言是完整的符号系统,符号是表达方式和内容的综合体 成立哥本哈根语言学会,创办《语言学学报》,论文《结构语言学》 代表人物:叶姆斯列夫、布龙达尔 (3)美国的描写语言学派: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 先驱是鲍阿斯和萨丕尔?强调对语言作客观的共时描写 重要人物布龙非尔德?《语言论》是该派德奠基之作?“布龙非尔德时期” 另外,还有日内瓦学派、伦敦学派、莫斯科学派等小的学派。 (1)优点:强调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不能孤立地研究,要从各成分间的关系,结构的分层符号系统的整体性认识;注重对立成分的分析,影响很大。 (2)缺点:后来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死胡同,过于追求形式,忽视了语句的具体内容。将形式和意义割裂开来。只能描写语言事实而不能解释原因。 3、转换生成语言学 是在批判和修正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最近几十年西方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创始人乔姆斯基?1957年《句法结构》?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乔姆斯基革命”) 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受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影响,最初用结构主义方法研究语法,但发现了弊端,发现以分布和替代的原则方法对语言素材进行切分和分类,只分析语言的表面现象,不能解释语言的内在结构,特别是不能分析语言的深层和歧义结构。(例:进口机电产品;他走了半小时了;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乔姆斯基不满足于观察语言行为的表面现象,而要求探索人类内在的语言能力。 (1)不仅描写语言行为,还要研究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 (2)人具有语言习得机制,大脑能自动创造和理解句子?揭示这些规则 (3)语法是生成和描写句子的规则系统?由句法、语音、语义三平面组成 (4)采用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规则演绎无限的句子 研究人的语言生成能力,即怎样用有限的成分和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目标是提出一个能产生所有句子的语法系统,它主要包括生成和转换两个方面。生成规则又包括一套短语结构规则和词汇插入规则。前者用一套符号表示,如:S?NP+VP,NP?D+N,VP?V+NP(S 代表句子,NP代表名词短语,VP代表动词短语,D代表限定词,N代表名词,V代表动词)。词汇规则是生成合格句子的保证,即对一个句子内各成分加以限制。如上例,“POST”前的名词一定是生物名词(一般指人)。违反这个限定,就会生成不合格的句子。“转换”主要指句式和结构的转换。 优点:这种学说适合计算机的应用,克服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只重表层结构忽视深层结构的不足。为语言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子和方向,促进了认知科学的发展;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特别是人机翻译和对话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形式主义相对峙的还有系统—功能学派:英国的韩礼德(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部分) 第二章 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 洪堡特 教学目的:了解洪堡特的语言理论及其贡献;掌握《论人类语言结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的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洪堡特的语言理论及其贡献。 一、洪堡特的语言理论 (一)洪堡特生平 是德国政治家、哲学家、语言学家。他曾任普鲁士宗教和教育大臣,致力于教育改革,并创建了柏林大学。后来又任外交官。1819年后辞去公职,专门从事学术研究。洪堡特是比较语言学创始人之一,所著《论爪哇岛的卡维语》的前言为语言学研究开辟了新道路。 (二)洪堡特的语言理论 (1)认为汉语没有形态,也没有词类(2)认为汉语用来表示词的联系的两种手段——虚词和词序,并非语法形式的标记(3)认为汉语的语法绝大部分是隐性的,对形式关系的表达采取非语音化的手段(4)认为汉语由于缺乏语法形式标记,必然使使用这种语言的人进行大量的精神操作(5)认为汉语既有特殊的优点,又有明显的缺点(6)认为汉语离开了语言发展的常规道路,因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结构。 (三)洪堡特的汉语观 二、《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一)《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内容 (二)《论人类语言结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的影响 第三章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 教学目的:了解索绪尔的生平、了解《普通语言学教程》成书情况;掌握《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主要内容。 一、索绪尔的研究生涯 (一)生平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and de sausure)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他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鼻祖。《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基本语言学思想,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所具有的一般性和深刻性,书中的思想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普通语言学教程》成书 二、《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内容 (一)《普通语言学教程》内容简介 提出了一整套的新理论?奠定了结构主义的基础,并提出了著名的“棋子理论”。 (1)主张系统的研究;认为每种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 (2)每种语言的个别单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跟其他单位区别、对立存 在的。 (3)重视共时语言的研究和口语的研究;着重分析、描写语言的结构体系。 (二)《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影响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其影响下又发展出了三个主要的结构主义学派。 第四章 结构主义语言学 教学目的:掌握布拉格学派的语言理论;掌握哥本哈根学派的语言理论;掌握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发展情况;了解博厄斯、萨丕尔、沃尔夫、布龙菲尔德等语言学家。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布拉格学派的语言理论;掌握哥本哈根学派的语言理论;掌握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发展情况。 一、布拉格学派 (一)成立 在国际语言学会上公开音位学观点,代表作《音位学原理》,代表人物:马泰修斯、雅科布逊。 布拉格学派对索绪尔的思想既有吸收和继承,也有发展和创新。他们用索绪尔的理论阐述音位的概念,用结构主义的观点解释语言成分等等,标志着索绪尔的语言理论第一次被全面地应用于实际的语言分析之中。布拉格学派对语言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他们在音位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其代表人物—特鲁别茨柯伊的《音位学原理》中所总结的音位理论,是欧美语言学史上的重要理论成果。正如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所说的那样:“如果没有特鲁别茨柯伊的音位学,就不可能有今日美国的音位学,犹如没有欧几里德几何,就不会有今日的现代几何一样。” 布拉格学派(亦称功能结构主义)是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大流派之一,是“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之后最有影响力的西方语言学流派。正如美国 语言学者鲍林杰所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像布拉格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下面我们从产生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理论研究、主要成就等四个方面对布拉格学派作简要的评述。 ?形成与发展 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于1926年10月。创建人是布拉格查理大学教授V.马泰休斯。1929年,学会向第一次国际斯拉夫学者代表大会(在布拉格召开)提交一份《提纲》,全面阐述了自己的理论原则;1930年,他们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音系学代表会议上又详述了自己对语言(尤其是对语音结构)的观点。此后语言学界遂以"布拉格学派"称之。学会自1929,1939年出版了 8卷《布拉格语言学会学报》,发表了许多有国际影响的著作,此外,自1935年起还创办了期刊《词与语文》。 1939年 3月德军占领捷克后,学会成员流散,活动中断,至1948年方恢复,其组织存在至1952年。后来,特伦卡、瓦赫克等人以及一些年轻的捷克学者继承布拉格学派的传统,在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以现代语文学部功能语言学小组的形式从事研究工作。 布拉格学派的鼎盛时期是20年代末和30年代。当时学会同各国语言学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进行过许多学术交流活动。 ?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 :马泰休斯《捷克语和普通语言学》;《在普通语言学基础上对当代英 捷克 语的功能分析》 俄:特鲁别茨柯依《音位学原理》;雅柯布森:《语音定律的概念和目的论的标准》《语言和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德国学者:贝克《语言联盟》;比勒《语言理论》 法国学者:邦弗尼斯特《印欧语名词形式的起源》《印欧语施动名词和动作名词》 丹麦学者:布伦达尔《介词理论》《普通语言学论文集》;叶姆斯列夫《格的范畴》《结构语言学》 荷兰学者:格鲁特《作为功能科学的音位学和语音学》 塞尔维亚学者:鲁奇茨克 (二)主要理论介绍:“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 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应对其结构进行共时的研究。并把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研究。他们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作交际工具,语言是一个由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为特定目的服务的功能系统。因此要用功能的观点去研究语言。 布拉格学派的功能研究还体现在句子分析上。布拉格学派认为:分析句子,除了从语法的角度之外,还可以从功能的角度来进行。这一观点具体体现在马泰休斯于1939年创立的句展示功能理论中。句展示功能(亦称实际切分法)是布拉格学派采纳的从功能角度分析句子的方法。具体而言,它是从心理角度来看待句子的。如“Friend like him I don’t like ”(像他那样的朋友我不喜欢)。这句话中,语法上的主语是“I”,而心理上的主语也就是要加以说明的话题是 “friends like him ”。 句展示功能就是研究句子中的信息是如何传递的。马泰休斯从所传信息的角度观察句子,认为句子包含两个基本的部分:第一部分是主位,即从上下文已经知道的事实或者设想已知的事实,这一部分不增加待传的新信息;第二部分是述位,它包含待传的全部新信息,并可以大大增加听话人的知识。 (三)贡献 布拉格学派作为20世纪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学派,其取得成就是举世瞩目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了欧洲结构主义的发展。 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同属于欧洲结构主义,传统上人们普遍认为欧洲结构主义的鼻祖是索绪尔。索绪尔的理论诞生于20世纪头10年,但是查阅欧洲结构主义的历史时不难发现,30年代以后,结构主义语言学才在欧洲得到迅速发展。在布拉格学派诞生以前,索绪尔关于“系统”的概念并未在语言学中产生实质的影响,发挥实质的效用,只是在布拉格学派成功地运用索绪尔的“系统”概念,创立了音位学理论之后,才使“系统”理论充分显示其深远的意义。从这一点来说,布拉格学派继承了索绪尔的语言“系统”观,这一继承过程同时也宣传了索绪尔主义,以至于40年代末,美国语言传至欧洲时,欧洲的几乎所有的语言学家都或多或少地带有索绪尔主义的色彩。因此可以说布拉格学派推动了欧洲结构主义的发展。 【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语言学不是一种实用的、特殊的研究,它“寻找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够概括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语言学家要做的不是去描述言语行为,而是要确定构成语言系统的单位及其组合规则。索绪尔反对当时在语言学中占统治地位的历 反对把语言事实当做孤立的单位,强调语言是一种系统(结构),其史比较语言学, 形成并非由音素和意义构成。认为语言结构即是语言和意义之间的关系网络。语言是一种符号,它不是事物和名称的联系,而是概念和音响的联系,不是物质的,而是抽象的。符号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具有线性特征。符号借助于相互对立关系而起作用。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质。在语言中每项因素都由于它同其他因素的对立才能有它的价值。《教程》归纳并提出了结构语言学的四项法则:语言和言语、能指和所指、历时和共时方法、系统差异决定语义。索绪尔的语言结构理论成了结构主义的原始模式。】 2、音位学上的成就。 布拉格学派在语音研究方面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表现在:第一,把语音学和音位学区分开来,指出语音学是研究言语的声音,音位学是研究语言的声音;第二,解决了划分音位的方法,通过研究最小的语音对立体,总结了12对语音区别特征,提出了区别特征学说。第三,布拉格学派在音位研究中取得明显效果的结构主义原则和方法,对语言学的其他部门,如句法学、词汇学、语义学等的研究,都很有启迪。 3、功能分析上的成就。 布拉格学派在句子的功能分析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且对以后的话语分析和篇章语言学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马泰休斯提出的句展示功能上。 二、哥本哈根学派 (一)成立 也称丹麦学派,又叫语符学派,创立于1931年,以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代表人物为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代表著作有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纲要》、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乌尔达尔的《语符学纲要》。 是结构主义三大流派之一,在现代语言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是继布拉格学派之后,欧洲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又一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中心。这是一个纯 理论研究学派,是对索绪尔关于语言是符号系统理论的发展。这一学派主要研究语言的符号性质,及从符号的角度确定语言在人文事实中的地位,从形式和实体方面来分析语言,给语言的本质以更严密准确的分析,从而形成一个严密的语符学理论体系。 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叶尔姆斯列夫,他对语言的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到了语言的一些重要特质:语言的遗传性、社会性、符号性;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他主张区分内容平面和形式平面,两者又都区分为形式和实体。语言符号是由表达形式和内容形式所构成的单位。语言学的任务是研究表达平面和内容平面的关系。他的理论称作语符学,具有代数的性质,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假设,注重演绎。 哥本哈根语言学派最重要的理论家叶尔姆斯列夫。叶尔姆斯列夫最初是专攻罗曼语言学的,先后受业于裴特生(从其学习比较语言学)和梅耶(从其学习普遍语法),因此对传统语言学的材料和方法有相当深刻地了解。他在1937年接替裴特生得比较语言学主席,并从此一直任哥本哈根大学教授。有人认为,叶尔姆斯列夫后来从事纯理论研究,有一种倾向于抽象而严密的科学精神,也许受到他父亲的影响。 叶尔姆斯列夫一生论著宏富。主要有:《普通语法学原理》(1982),《格的范畴》(两卷本,1935,1937),《语言理论导论》(1943),《语言学》(1963), 以及一系列论述语符学原理的重要论文,如《论语素的一种理论》(1938)《支配关系的概念》(1939)《语言和言语》(1934)《语言中的结构分析法》(1948)《语言行为的层次》(1954)等等。在其所著的《语言理论导论》里全面论述了语符学理论的原则。《语言理论导论》的丹麦文本出版于1943年,1953年出英文版,刊载于IJAL的增刊第19/1期,1969年出英文单行本第二版。自英文版出来后,《导论》的影响范围就不断扩大,叶尔姆斯列夫遂被视为哥本哈根语言学派的语符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和阐发者。但是,叶尔姆斯列夫并未能完成语符理论的创见。《导论》只是提出了有关的这一理论的一些前提,尚未来得及做深入的和确定性的展开和挖掘,由于忙于行政工作(1953-1954年担任副校长,1957创建“语音学和语言学学院”)后来又身患重病,不再有体力和脑力来完成这一体系了。尽管如此,叶尔姆斯列夫虽然有偏颇,仍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思路。 哥本哈根学派以语言结构关系的研究及这种研究的数学性质而著称。这种理论虽然十分抽象,很少实际应用,但是代表着人文科学和精密科学相结合的趋势。著名语言学家王希杰先生评述说:“哥本哈根学派的学说是一座极有学术独创性的象牙之塔。”或许语符学原理在计算语言学、言语工程学等新学科中会有应用的天地。 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有两个刊物,一个是叶尔姆斯列夫和布龙达尔于1939年创办的《语言学学报》,另一个是《哥本哈根语言学会会刊》,会员的有关语符学的论文大都刊载于这两个刊物。哥本哈根学会虽是仿造布拉格语言学会的模式建立的,但他们并没有很强的内聚力,并不经常通力合作或开展集体活动,因为成员内部的理论观点并不一致,每个人坚守自己独立的观点。所以,对叶尔姆斯列 夫斯基理论最深刻最透彻地批评,常常来自他们学会内部,这些都使哥本哈根与其他学派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二)兴起的原因 丹麦有语言研究的优良传统,自19 世纪以来,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语言学家,比如拉斯克、维尔纳、汤姆逊、裴特生、叶斯丕森等人都具有国际影响,而且哥本哈根大学原来就是历史比较语言的研究中心之一,著名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汤姆逊与裴特生先后主持该校比较语言学的讲座达30年之久。这种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小环境对哥本哈根的产生及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丹麦当时经济较繁荣,有相当宽松的文化政策,所以就会有较多的资金注入到科研机构,从事实上极大得鼓励了各学科包括语言学的研究。这与后来丹麦经济文化衰落从而影响哥本哈根学派时的状况对比来看尤为明显。经济衰退时,研究机构没有相应的资金,从事研究的人员明显减少,研究队伍状况令人堪忧,各学科发展受影响,语言学也不例外。 (三)语言理论:“语言是完整的符号系统,符号是表达方式和内容的综合体”。 1. 语言单位是由内容形式和表达形式构成的单位 俄语中的一个单词pyka是“手”的意思,传统语言学会把这个词看成是“手”的符号,但叶氏认为“手”只不过是实体中的东西,它是内容实体,本身并不进入符号。因为作为内容实体的“手”,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切割方法,英语中有hand\arm,俄语却只有一个单词,这种不同语言切割客观现实的方式,就是“内容形式”。内容形式才能进入符号。 按照语符学的观点,表达形式可切分成更细小的部分,即表达形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数量无限的表达形式是由有限数量的表达形素构成的。他们认为,这种表达形素,实际上是布拉格音位学家所说的音位,不过他们强调这种形素(音位)应该是没有相应内容的单位,他们通常称之为“表达单位”。语法学派的创新之处是,他们提出在内容方面也可以像表达方面一样进行细分。得出有限数量的、最小的“内容单位”,他认为正像一个语链可分析为音位一样,内容也可分析成较小的(和较为一般的)内容成素,例如:母马可分析为马+阴性,公牛=牛+阳性,女孩=孩子+阴性,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叶尔姆斯列夫对内容平面的分析,所依据的并非这些单位的意义,而是从纯形式的角度出发的。例如,上述的阴性、阳性并非指性别上的男、女、雌、雄,而是指与语法上的阴性或阳性代名词的联系。 2. 接换原则 叶氏说,接换关系是语言现象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是理解语言的钥匙,据此,他提出了接换原则,并以此作为全部理论的主要基础。为这一原则作铺垫,他提出了“常体”和“变体”的概念。表达平面上的差别在内容平面上也引起相应差别的单位叫常体,表达平面上的差别在内容平面上不引起相应差别,依附于常体的个体,叫变体。如果表达平面上的差别引起内容平面上的差别,或者内容平面上的差别引起表达平面上的差别,这种对应关系叫作接换,如果表达平面上的差别不引起内容平面上的差别,则叫作替换,显而易见,常体是同接换相对应的,变体是同替换相对应的,一个语言中有多少常体,必须通过接换试验加以确定,因此接换原则就成了叶氏理论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接换”这一术语是叶氏提出来的,但接换试验这种方法早已有之,例如,分析音位时,汉语的保(pau)和岛(tau),p和t是可接换单位,把p换成t, 就成了另一个词,因此p和t是不同的音位。同样叶氏认为,内容成素的替代会引起表达的变化,如牛+阴性来替代牛+阳性,这个表达就由公牛变成母牛。 这一原则也是由索绪尔的思想引申出来的,叶氏只是用他的表达形式和内容形式代替了索绪尔的能指和所指而已。 3.关于功能 例如,在pet man 中,横列构成过程,纵列构成系统。过程中p,e,t 这些功能项的关系是同时存在的关系,所以叫同在。系统中p,m之间的关系则为或此或彼的关系,所以叫排斥。Pet中的p如换作m,则为met;man中的m如换作p,则为pan,e和a,t和n之间也存在这种或此或彼的关系。 叶氏认为各种关系都是功能,一个方面,一个语言单位对别的语言单位来说具有功能(有关系),另一方面,如果一个语言单位由某种确定的方式获得了功能,那么它在语言链中就占据了某个位置。 很明显,叶氏的功能观也是来源于索绪尔的理论的,它与索绪尔的价值观十分接近,索绪尔说:在语言系统中,各项要素都有连带关系,其中每项要素的价值都只是由其他各项要素同时存在的结果。索氏认为,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产生价值,叶氏则说,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产生功能。可见,叶氏的“功能”和索绪尔的“价值”实际上一个意思。 (四)贡献和问题 首先,这一学派发展了索绪尔的思想,使这一理论具体化了。比如索绪尔把语言分为能指和所指,而叶尔姆斯列夫提出两个平面四个方面,就发展了索绪尔的理论。 其次,这一学派特别注重语言的可计算和可度量的方面,把语言学和数理逻辑联系起来,而这以后形成了欧美语言学的主要倾向。 最后,这一学派强调以语言单位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强调研究的精确化。正是有了结构主义的方法以后,语言学才脱离了直觉的与个人的论断,使语言学成为相对独立的精确的学科。因为这种理论顺应了许多人文科学和精密科学的发展的总趋势,所以成为现代语言学的许多理论观点的来源,其中许多的合理成分都影响了后来的很多流派及其成员,比如说系统功能理论的主要人物韩礼德,就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更合理的理论,并在论文中经常直接或间接得引用叶尔姆斯列夫等人的有关理论。并且哥本哈根对日后的语言学中的另一分支语符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对计算机处理语言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当我们看语言研究的发展历程时,应该看到发展中的这一阶段有着极其重要的桥梁作用,丢失这些环节就不会迎来语言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 但是,这一学派也同样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对实体的绝对排斥,使语言研究失去了立足点。但是,在语言研究中,即使是在形式化的研究中,要想完全摆脱实体是不可能的。语言是事物性的东西,脱离了实体,没有立足点,如何研究单位间的关系呢, (2)过分强调抽象、概括,使语符学的理论很少有实际使用价值。他们热衷探讨一般抽象理论,很少研究具体语言现象。做实际研究的,只能举出一两部,但并不成功,这就遭到不少学者的批评。就连那些赞同语符学理论的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理论实用价值不大。正如加尔文所说:“当你了解这些论点时,你会感到这是一种享受,但另一方面,这对具体的语言分析帮助不大。因为,语言 学家必须不仅是一个研究语言形式关系的学者,也应在语音方面是一个物理学家,在语义方面是社会学家。 (3)这一理论缺乏使用价值,还跟该派过于夸大他们的理论的适用范围有关。乌尔达勒说:“语符代数学是包罗万象的,”即适用于一切结构的。是适用于描写任何语言的一切语言理论,也是适用于一切符号系统的理论,是适用于一切科学的一般的统一的科学理论。正因为过分追求概括意义,反而使其变成了主观的空谈。这就不可避免地削弱了这一流派的成就和影响。 正是由于哥本哈根的功绩和问题都这么显而易见,所以,既有人认为叶氏将作为这门学科最伟大的名字之一和索绪尔、雅可布逊的名字一起被人列举,也有人认为这一理论是十足的象牙塔。但不管你对它是褒是贬,你是热情地接受他还是证明它是完全错误,甚至又欣赏又怀疑地争论,你都必须了解它,因为唯有此你才有评价它或在其中验证你观点的权利。 三、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语言学 美国语言学和欧洲语言学整体比较而言: (1)欧洲有两千多年的语言研究历史,美国的语言学则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2)在欧洲,传统语法一直占居统治地位;在美国,传统语法的影响微乎其微。 (3)在欧洲,许多语言都有自己的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因此比较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有可能占据重要地位。在美国,居统治地位的只有英语,其文化传统又不象欧洲那样源远留长;除此之外,土著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也没有文字形式,所以历史语言学无从谈起,比较语言学也没有任何基础。 (一)美国语言学的兴起和特点 A.兴起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又称美国结构主义学派),它是二十世纪美国的一些学者在对美洲印第安语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学派的先驱者是博厄斯(也译鲍阿斯)及其学生萨丕尔,主要代表是布龙菲尔德,之后是海里斯和霍凯特。 1911年,博厄斯在为《美洲印第安语手册》所写的序言中,号召美国学者摆脱传统语言学的概念和方法,强调对语言事实作客观的描写。萨丕尔在名著《语言论》中站在心灵主义的立场上解释语言现象,他主张把语言现象同人类心理、社会、文化联系起来。萨丕尔和他的学生沃尔夫提出了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其基本观点是:语言形式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语言怎样描写世界,我们就怎样观察世界;世界上的语言不同,所以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也不同。 这个学派最重要的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被誉为“美国语言学家之首”。他于1933年出版的《语言论》宣告了美国结构主义学派正式诞生。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制定了语言结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成为这个学派的理论指南,所以有人称该学派为“布龙菲尔德学派”。 20世纪50年代,该学派进入成熟期,以海里斯的《结构语言学的方法》出版为标志,他在这部著作中规定了语言结构分析的任务及基本程序。这一时期的另一位重要人物霍凯特忠实地继承了布龙菲尔德的学术思想,他的《现代语言学教程》是一本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教材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pdf初中剪纸校本课程教材衍纸校本课程教材排球校本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四级教材 ,对传播结构主义语言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B. 总的看来,美国结构主义具有以下特点: ?注重口语和共时描写。美洲印第安语很多都没有文字和历史的材料,这 使得这一学派一开始就不得不从口语着手进行共时的形式分析。这种做法,跟欧洲学者着重书面文献的语文学和专搞历时研究的历史比较语言学都有显著的不同。 ?注重形式分析,避开意义这一因素。美国结构主义在结构分析中只注意可供验证的语言形式,不考虑心理过程,也不谈社会和历史等因素。在形式和意义的关系上,他们认为形式的对立能决定意义的不同。 马泰休斯于1939年创立的句展示功能理论中。句展示功能(亦称实际切分法)是布拉格学派采纳的从功能角度分析句子的方法。具体而言,它是从心理角度来看待句子的。如“Friend like him I don’t like ”(像他那样的朋友我不喜欢)。这句话中,语法上的主语是“I”,而心理上的主语也就是要加以说明的话题是 “friends like him ”。 ?在结构分析中,主要是研究分布情况和运用替代的方法。结构分析的任务是从一堆语言素材中切分出独立的单位(如音素、语素等)并加以归类。在切分中,主要的依据是分布。所谓分布,是某个单位或特征在话语里出现的各种不同位置的总和,也就是它出现于其中的一切环境的总和。所谓替代,是在相同的环境里,某个单位能够用别的单位来替换。 ?采用直接成分分析法。这一学派重视结构的层次,由此发展出直接成分分析法。所谓直接成分就是把句子按层次区分出它的组成部分。例如,英语Poor John ran away (可怜的约翰跑开了)首先分成 poor John和ran away两个直接成分,然后再把poor John分成poor和John,把ran away分成ran和away。如果不能再往下切分时,剩下的成分就叫做“最终成分”。上述例句的最终成分是poor、John、 ran和away。 ?建立“语素音位”。这是把语法和语音结合而成的单位,包括出现在若干语素变体里的几个音位。例如,英语 knife/naif/(刀,单数)和 Knives/naivz/(刀,复数)包含同一个语素的两个不同变体,一个是 /f/,一个是/v/,可以用语素音位/F/总括起来,说这个语素的语音形式是/nayF/。语素音位有助于语素 的鉴别,它起了用一个概念统驭诸变的作用。 美国结构主义注重语言行为的描写,而不注重语言能力的解释;着眼于语言间的差异,而不重视语言的普遍性。它只要研究语言本身,而不重视与语言有关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它的结构分析方法虽然最初是为描写缺少历史文献的美洲印第安语设计的,但已经相当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有悠久传统的语言,并取得了成果。赵元任的《中国话的文法》(1968,吕叔湘的译本叫做《汉语口语语法》,1979)即是应用这一方法来描写汉语的。 20世纪30,50年代,结构主义学派是美国语言学界的主流。50年代以后,随着乔姆斯基生成语法学派的抬头,并由于结构主义分析方法本身有局限性,它在美国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尽管如此,这一学派所揭示的一些语言结构现象,所提出的利用分布和替换的方法,直接成分分析法以及把语音和语法相结合的语素音位的概念,都已被后人继承和发展。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在理论上源于索绪尔的基本思想,具有共性,但又有他们各自的特色。概括地说,布拉格学派注重对语言结构的功能进行研究,哥本哈根学派注重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注重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和分析。这三个学派均对人类语言研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是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先驱是鲍阿斯和萨丕尔?强调对语言作客观的共时描写。重要人物布龙非尔德?《语言论》是该派德奠基之作?“布龙非尔德时期”。另外,还有日内瓦学派、伦敦学派、莫斯科学派等小的学派。 (1)优点:强调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不能孤立地研究,要从各成分间的关系,结构的分层符号系统的整体性认识;注重对立成分的分析,影响很大。 (2)缺点:后来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死胡同,过于追求形式,忽视了语句的具体内容。将形式和意义割裂开来。只能描写语言事实而不能解释原因。 (二)博厄斯的经典语言观 弗朗兹•博厄斯,(1858-1942)年出生于普鲁士威斯特伐利亚州明登市一个富有的犹太商人的家庭。从5岁起就对自然科学有浓厚兴趣,分别在几所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在明登读大学预科时,又深深地爱上了文化史。他先后在海德堡、波恩和基尔大学求学,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受到德国民族学家拉采尔地理环境论的影响,于1883-1884年25岁时,参加了到加拿大巴芬岛的考察。自此人生的轨迹发生的决定性的转变。 在巴芬岛,博厄斯对当地土著居民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方式及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当时的爱斯基摩人社会整体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但部族内部高度平等,所有家庭的生活物资标准几乎完全一致。博厄斯还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当地人的工具使用方面——对枪械的熟练使用、对新鲜事物的迅速接受等等。这些观察成为他日后建立人类学理论的最初材料。 博厄斯作为博厄斯学派的创始人,作为美国人类学之父,一生最重要的思想观点就是历史特殊论和文化相对论——平等、自由理念在人类学领域内的理论形态。正是这种尊重异文化,认真、客观、不盲从的博大学术精神,为他赢得了享誉全世界,万古流芳的盛名。他的学术理念和思想贡献,不仅为现代人类学的奠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成为了全世界有理性、有素养的知识分子在理解异文化时所通行的基本理念。博厄斯是富于创见而且著作宏富的学者,对体质人类学、描述与理论语言学、美洲印第安人种学以及民俗和艺术研究,都有巨大贡献。其研究成果奠定了他在人类学史上的地位,成为极有影响的教授。博氏创办了《国际美洲语言学杂志》。他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任职期间,计划并参加了美、俄两国合作的杰塞普北太平洋探险,以解决对亚洲北部文化和美洲西北部文化之间关系问题的认识,他主编了该探险队的报告。他的早期著作有《孩子的成长》、《中部爱斯基摩人》、《夸扣特尔印第安人的社会组织与秘密结社》、《美国印第安人手册》等,1911年他出版了《原始人的心灵》一书,此书遭纳粹德国毁禁,并取消了他的博士学位,1937年博厄斯对该书增订再版,与纳粹进行了斗争。其他重要著作还有《潜山神话学》、《人类学通讯》、《文化和种族》、《原始艺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普通人类学》、《种族,语言和文化》等。在他的倡导下,学者们对美洲各部落的民族文化进行了广泛调查。 (1)人能发出的声音是无限的,但在语言中只选择使用有限的几个。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有自己的发音方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有相近的音,但这些音决不相同。 (2)不能把自己的语言形式强加给其他语言,应该研究它们的特殊形式和表达思想的方法。 (3)有的语言只表达某些概念,而不表达另一些概念,这并不是语言使用者没有能力表达,而是反映了他们的兴趣所在。一旦有实际需要时,他们可以表达任何概念。 (4)文化水平直接影响到语言形式,但语言形式不能决定文化水平。 (三)萨丕尔的《语言论》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语言形式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语言怎样描写世界,我们就怎样观察世界;世界上的语言不同,所以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也不相同。 (四)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及其影响 Bloomfield 美国语言学家。1887年4月1日生于芝加哥,卒于1949年4月18日。1906年毕业于哈佛学院。1909年在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09,1913年先后在辛辛那提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教德语。1913,1914年在德国莱比锡、格廷根大学深造。1921,1949年在俄亥俄州大学、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等校任教授。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布龙菲尔德开始研究菲律宾的他加禄语。当时对于这种语言,还没有人做过严格的科学研究,布龙菲尔德设计了一套符号来标音,并由此认识到,研究不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不能以拉丁语法为标准。后来他又转而研究马来-波利尼西亚诸语言。1917年后,布龙菲尔德研究北美印第安人的阿尔贡金诸语言。1921,1927年,他在俄亥俄州大学教书,做了两件重要事情。?他和G.M.博林、E.H.斯特蒂文特两人联名倡议设立美国语言学会。1924年这个学会成立,次年出了会刊《语言》,从此语言学在美国的地位蒸蒸日上,成为 一门独立的科学。?他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A.P.韦斯互相影响,使韦斯相信,人类的行为不能与一般动物同样看待,人类有语言,其行为以语言为基础,而一般动物没有语言。他还认为,人类行为(心理)既然以语言为基础,那么解释语言现象就再也不能求助于心理,而要在物理世界中找原因,这就是所谓“物理主义”。这种语言学理论的根源,是哲学上的逻辑实证主义。布龙菲尔德承认语言是有意义的,也承认有爱情、忠心、智力等,但是觉得这些东西不能用客观方法来观察测量,因此暂时不必去研究。 1927年布龙菲尔德离开俄亥俄,到芝加哥大学讲日耳曼语文学,1933年他写出了名著《语言论》,因为材料充实,方法严密,以后20年间此书成为美国语言学家的必读书。但现在看来,书中不少论调还需要修改补充。1940年,布龙菲尔德到耶鲁大学讲语言学。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开始,美国急需大量的外语人才。布龙菲尔德除训练培养青年语言学家外,还亲自编了3种外语教材,其中两种是荷兰语教本,一种是俄语教本。 促进了一些语言描写分析方法的形成: (1)建立了一种严格的发现程序(2)替换分析法(3)分布分析法(4)对比分析法(5)直接成分分析法。 第五章 乔姆斯基与生成语法 教学目的:了解乔姆斯基的语言观;了解生成语法发展过程;掌握《句法结构》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句法结构》的内容。 一、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一)生平和著作:1957年《句法结构》 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1928--),美国语言学家,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1928年12月7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1947年,在哈里斯的影响下他开始研究语言学。1951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完成硕士论文《现代希伯莱语语素音位学》,1955年又在该校完成博士论文《转换分析》,获得博士学位。从1955年秋天开始,他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曾任该校语言学与哲学系主任,并任该校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为语言学界培养了一批有素养的学者。 乔姆斯基是一位富有探索精神的语言学家。最初,他用结构主义的方法研究希伯莱语,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转而探索新的方法,逐步建立起转换-生成语法,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就是这一新方法的标志。这种分析方法风靡全世界,冲垮了结构语言学的支配地位,因而被人们称为"乔姆斯基革命"。后来他又不断丰富和发展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和方法,相继发表了《句法理论要略》、《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支配和约束论集》等重要著作,对世界语言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转换-生成语法仍在继续发展之中。 他一下子打消了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及其追随者试图从符号的表面结构中鉴别意义的尝试,颠覆了曾经在动物行为学家中非常流行的信念---可以通过在符号和物体之间建立零碎的联系而获得语言。他认为语言是个整体,要么完全有要么完全没有,我们在演化过程中已经具备了获得语言所需要的类别,这些类别控制我们话语的“深层结构”,不管我们学习的具体语言是什么。句子的形成是由于把深层结构转变成为表面顺序的“转换生成语法”不断的操作的结果。我们所有人都能够理解数不清的句子,只要我们掌握了基本的语言能力。语言技能从根本上说是创造性的,我们理解的无穷尽也标志着我们想表达的意思的无穷尽。 虽然这些观点中有些内容曾经被现代逻辑学的先驱预见到了,但是乔姆斯基教授运用丰富想象力的个人天赋展现出来。他拥有真正科学家的才能,可以将抽象的理论转变成具体的观察,并且发现别人只能看到普通事实的智慧问题。因为乔姆斯基教授很早以前就扔掉了他的学术外衣,转而披上了先知的衣钵。几十年来,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谴责自己的祖国,往往在积满对句法理论一窍不通的崇拜者的大厅前慷慨陈词。他的公开露面多数都在美国,这个唯一以荣誉和机会奖励诋毁它的人的国家,并让诋毁成为给诋毁者带来好处的生活方式。乔姆斯基教授成功的证明就是他对美国的 攻击被世界各地的美国出版商出版发行,落在世界各地的美国批评家手里,包括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Hugo Chavez)。 作为公共知识分子,乔姆斯基也很关注国际政治,对当代政治格局比如伊拉克战争、不平等发展等等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批评。 他提出,“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与其他人并无二致。之所以称其为知识分子,不是因为他们特别聪明,而是他们享有一定的特权:他们享有更多的资源,他们更有影响力,他们比大众幸运。特权赋予责任。如果你是个生活在底层的劳动者,一生都在为温饱挣扎,你能做的肯定有限。但如果你享有特权,拥有丰富的资源,并受过训练,等等,你能做的就更多,你的责任也就更大。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责任:发掘真相,并帮助他人找到真相;设法和当下的主流竞争并且交战;设法让这个世界进步,这才是我们所谓的知识分子的重大责任。” LAD(语言习得机制)假说:(即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乔姆斯基认为,儿童天生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即LAD,它使一切正常儿童,只要稍许接触语言材料,就能在几年之内习得母语。 普遍语法:乔姆斯基推理说,人脑的初始状态应该包括人类一切语言共同具有的特点,可称为“普遍语法”。 (二)语言理论的影响 转换生成语言学是在批判和修正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最近几十年西方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创始人乔姆斯基?1957年《句法结构》?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乔姆斯基革命”) 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受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影响,最初用结构主义方法研究语法,但发现了弊端,发现以分布和替代的原则方法对语言素材进行切分和分类,只分析语言的表面现象,不能解释语言的内在结构,特别是不能分析语言的深层和歧义结构。(例:进口机电产品;他走了半小时了;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乔姆斯基不满足于观察语言行为的表面现象,而要求探索人类内在的语言能力。 (1)不仅描写语言行为,还要研究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 (2)人具有语言习得机制,大脑能自动创造和理解句子?揭示这些规则 (3)语法是生成和描写句子的规则系统?由句法、语音、语义三平面组成 (4)采用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规则演绎无限的句子 研究人的语言生成能力,即怎样用有限的成分和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目标是提出一个能产生所有句子的语法系统,它主要包括生成和转换两个方面。生成规则又包括一套短语结构规则和词汇插入规则。前者用一套符号表示,如:S?NP+VP,NP?D+N,VP?V+NP(S代表句子,NP代表名词短语,VP代表动词短语,D代表限定词,N代表名词,V代表动词)。词汇规则是生成合格句子的保证,即对一个句子内各成分加以限制。如上例,“POST”前的名词一定是生物名词(一般指人)。违反这个限定,就会生成不合格的句子。“转换”主要指句式和结构的转换。 优点:这种学说适合计算机的应用,克服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只重表层结构忽视深层结构的不足。为语言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子和方向,促进了认知科学的发展;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特别是人机翻译和对话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生成语法发展的几个时期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自诞生之日,已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1)古典理论(第一语言模式)旨在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科学,标志性著作 是《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和《句法结构》 (2)标准理论 论述语义应当如何在语言理论中进行研究,代表作是《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和《语言与心智》 (3)扩展的标准理论 集中讨论语言普遍现象和普遍语法的问题,重要著作《语言随想》和《规则与表达》 (4)修正的扩展标准理论(管辖与约束理论) 主要讨论管辖和约束 (5)最近的一个阶段是始于1992年的最简方案和最简探索,是对在此之前的理论更进一步的修正。 第六章 欧洲的生成语法分析——系统功能语法 教学目的:掌握弗斯的语言观;掌握韩礼德的语言观;了解功能语言学、系统功能语法和社会语言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韩礼德的语言观 一、弗斯的语言观 (一)生平 英国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伦敦学派的创始人。生于1890年6月17日,卒于1960年12月14日。曾在利兹大学攻读历史,1913年获硕士学位。1914年参 1928年在印加英国印度教育司工作,在阿富汗、非洲、印度各地服务。1920,度旁遮普大学任英语教授。1928,1938年,在伦敦大学语音学系任高级讲师。1937年到印度研究古吉拉特语和泰卢固语15个月,1940年回校后任特级讲师。1941年升任语音学系主任,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办了一些短训班,致力于培养英国所急需的日语人才。1944年伦敦大学首次设普通语言学讲座,他是第一任教授,直至1956年退休。 (二)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 现代语言学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是J.R.弗斯。他自20世纪30年代起,在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院语音学系与一些同事和门生一起逐步建立了这个学派,其中成员有R.H.罗宾斯、W.哈斯、韩礼德等。1960年弗斯去世后,他们分散在英国境内各大学和澳洲、美国各地工作。 伦敦语言学派在现代语言学中独树一帜,自成格局。伦敦学派主张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语言,注重语言的意义、工具性质和语言使用的情景。在伦敦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功能语法也认为意义和功能是人类语言和交际活动的基础。因此,伦敦学派的语言理论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被广泛用于社会语言学、文体学、文学批评和语言教学等研究领域。从伦敦语言学学派几个主要代表人物的语言学思想,我们可以看出伦敦学派发展的各个阶段,并从中了解到英国现代语言学的研究传统。 现代语言学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是J.R.弗斯。他自20世纪30年代起,在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院语音学系与一些同事和门生一起逐步建立了这个学派,其中成员有R.H.罗宾斯、W.哈斯、韩礼德等。1960年弗斯去世后,他们分散在英国境内各大学和澳洲、美国各地工作。 17,19世纪,大英帝国版图日益扩张,语种日益复杂,既需要确立通行全境的标准英语,又需要通晓各非英语民族的语言。因此,英国的语言研究有其明确的实用目的,与德国历史比较语言学者偏重古史考证不同。在正音法、词典编纂法、速记术、拼写改革各方面,英国人在16世纪以后下了许多功夫。在弗斯之前,H.斯维特和D.琼斯对语音学贡献尤大。 弗斯是研究普通语言学理论问题的第一个英国人。他既熟悉琼斯的语音学, 又注重吸收 В.马林诺夫斯基(1882,1962)的人类学理论。他曾在印度教书8年,后来又用了15个月到印度专门研究当地的一些语言。因此,他的理论与其他学派不同,主要有如下几点: ?与侧重语言结构的F.de索绪尔派相反,弗斯特别重视“社会性成分”。他说,“语言是人类的生活形式,并不是一大堆硬性规定的符号和标记。”他从具体观察中发现,人们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使用着不同的词语、结构和格式,称之为“局限语言”。 ?弗斯对“系统”和“结构”这两个术语赋予了新概念。他所谓“结构”指语法序列(组合关系),如“我借书”、“你写字”、“他跳绳”,都是由主语,动词,宾语组成,这就是结构。他所谓“系统”指能在一个结构中同一位置出现的词,如在“我借书”、“我读书”、“我还书”中,“借、读、还”这3个动词就构成一个系统(聚合关系)。“借、读、还”都能与“书”一起出现,这种同现关系他称之为“搭配”。据他看来,非但语法有搭配,语音也有搭配。例如英语有lint[lint],link[li?k],但是没有 [li?p],因为[?]和[P] 这两个音在这个位置上不能搭配。 ?与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相反,弗斯特别强调意义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过他所谓“意义”有其特殊内涵,因为他说,非但有词汇意义,还有“语法意义”和“音系意义”。他赞同马林诺夫斯基的说法,认为语言的意义来自“情境的衬托”。衬托有两种:一种来自语言之外,即言语活动的时间、地点、背景、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等等;一种来自语言之内,即言语的上下文。“词汇意义”是言语所指的客观事物,“语法意义”是一个结构(词、词组或子句)与另一个结构之间的语法关系;“音系意义”则是一个音与一些别的音之间的关系。 ?在音系方面,弗斯有两个独特主张:一是“多系统论”。例如英语pin、tint、kin中有[P、t、k],spin、stint、skin中也有[P、t、k]。一般人以为,这些可以合并,分别成为/P、t、 k/3个音位。 但是弗斯不同意。他说, pin、tint、kin的 [P、t、k] 是吐气的,spin、stint、skin的 [P、t、k] 是不吐气的,不能合二而一。他主张建立两个“系统”,一个是 pin、tin、kin的词首系统[P、t、k],一个是spin、stint、skin的s-后系统[P、 t、k]。弗斯的另一个关于音系的独特主张包括 两项:“音声单位”和“节律分析”。他所谓的“节律”,指语音中的超音段特征,如重音、音高、音长、语调等等,这些至少与一个音节有关,并不限于一个音段。例如英语farm一般标为[fa?m],[a?]表示 [a]是长音。但是弗斯说,实际上是[fam]这个音节长,并不只是[a]这个元音长。他主张改标为?(?表示长音)。?是节律成分,不只属于 [a],也不只属于[f]和[m]。farm抽出了“长音”这个节律成分,剩下的就是3个“音声单位”:f、a、m。 弗斯的声誉在1960年后日见其大,因为人们发现他有许多精辟见解,但是认为弗斯有缺点,因为他的文字晦涩,意义含糊,而且有时立论牵强。弗斯注意言语的背景,可以说是社会语言学的先驱。他的“局限语言”论已被发展为语言变体研究;他所谓“搭配”是一个有价值的发现;“情境的衬托”更是个有用的提示。但是他有时走极端,仿佛词和句子没有相对独立性。例如美国语言学家E.萨丕尔举过这样一个例句??The farmer killsthe duckling(农民宰了鸭雏)。弗斯说这个句子毫无意义,因为鸭子总是等养大了才宰,这就未免强词夺理。弗斯所谓“节律分析”,是有道理的,但是他所倡导的标音法不便于书写诵读,所以连他的学生韩礼德也不采用。 弗斯讲了语音和语义,没有谈语法。关于这个问题,1975年英国T.F.米切尔说,英国人分为两派:一派叫做“弗斯派”,如F.R.帕尔默、H.斯特劳曼和他自己,他们对语法的意见并不一致。一派叫做“新弗斯派”, 如韩礼德、J.埃利斯、G.N.利奇、R.D.赫德尔斯顿,他们都讲“系统语法”,以韩礼德为首。 伦敦学派注意语音、语义,研究社会方言和地方方言,探索语言心理,建立语法系统,结合文学批评,重视语言教学。对于以实用为目标的语言学习者,他们是热心的引路人。 二、韩礼德和系统功能学派 (一)生平 敦大学学习中国语言英国语言学家。1925年4月13日生于利兹 。曾在伦 文学,获学士学位;后到北京大学和剑桥大学进修,获博士学位。1944年后,曾在英国剑桥、爱丁堡、伦敦,美国印第安纳、耶鲁、布朗,肯尼亚内罗毕等大学任教。1963年任伦敦大学语言学教授,主持过多项英语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1973,1974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当研究员。1974,1975年任英国埃克塞斯大学教授。自1976年起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授。 韩礼德是J.R.弗斯的学生,伦敦学派的主要成员,又是新弗斯派的领袖。在论文《语言理论的范畴》和专著《语言科学和语言教学》中,韩礼德提出了他的早期理论,名为阶和范畴的语法。70年代韩礼德出版了5本书:《语言功能探 学习做到有所指 》、《语言的系统与功能》、《英语的连贯问题》、《作为社索》、《 会符号的语言》。在这些书中 ,他指出语言有3种功能,各有其相应的结构来作为表现方法。韩礼德一向致力于英语中各种变体和文章风格的研究。1985年,他写了《功能语法引论》。这是以系统语法为框架来讲语言功能的,重点在讲结 某一篇章有什么意义,为什构,其主旨是进行篇章分析,以便帮助人们了解:? 么要那样表达意义。?这个表达法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原定目标。 (二)系统功能学派 系统功能学派的兴起,与整个语言学的功能主义思潮有关。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指的是当代语言学界与形式主义相对峙的一种学术思潮。它旨在通过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应实现的功能来描写和解释各种语言的音系的、语法的和语义的语言学特征。 三、其他功能语言学派 (一)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论纲的主要论点:(1)语言是一种具有合目的特性的功能系统(2)更广泛地运用比较方法(3)区分作为客观物理事实,即表达的语言和作为功能系统的成分之间的关系(4)语言研究应考虑语言功能的多样性(5)强调共时分析的优先地位,但又反对把共时分析和历时分析对立起来(6)重视语言的文件的研究。 (二)美国功能语言学派 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派(American descriptivists)。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在调查美洲印第安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语言学流派。以注重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而著称。美国结构主义跟欧洲结构主义都强调语言结构的系统性,但又各有自己的特色。布拉格学派注重对语言结构的功能进行研究,哥本哈根学派重视结构间的关系,美国结构主义则着重结构形式的描写。这一学派的先驱是F.博厄斯和E.萨丕尔。 但是从整个学派的历史看来,核心人物是L.布龙菲尔德他的《语言科学的一套公设》(1926)和《语言论》(1933)为美国结构主义奠定了描写方法的基础。从他的著作可以看出,在历史语言学方面他接受了欧洲新语法学派的传统,但在对语言结构的共时描写方面则继承和发展了博厄斯和萨丕尔的理论和方法。在语 言结构的分析中,他主张以可以观摩到的语言素材为依据,反对用非语言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作为标准,并强调形式的分析和归类。由于布龙菲尔德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结构主义被称为“布龙菲尔德时期”。 在布龙菲尔德之后,Z.S.哈里斯的《结构语言学的方法》(1951)是这个学派的理论和方法最为谨严的代表作。他给语言结构分析规定了两项基本任务:?把话语里的单位 (如语素)切分出来;? 把有关的单位归类。在分析时,要根据语言单位的分布特征,用替换的方法来进行鉴别,因此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分布主义”他的工作方向是从小到大,先分析出语素,再分析语素组合的序列,最后得出语素序列组合的模式,可以说是从语素到话语。在结构分析和描述中,他采用抽象的数学方法,把语言单位转化成符号,然后按照公式进行运算。哈里斯和C.F.霍凯特等人是结构主义学派在布龙菲尔德之后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学说被人称为“后布龙菲尔德语言学”。 除哈里斯等外,这一学派还有K.L.派克、E.奈达和C.C.弗里斯等人,各有自己的特点。他们从1934年开始,每年举办暑期语言讲习班。他们主要继承萨丕尔的学说,致力于把描写语言学的方法运用到人类一切行为的分析中去。例如,派克在结构分析中区分“位”(-emic,即语言中具有共性的成分)和“素”(-etic,即语言中具有个性的成分),并将这一区分运用于人类其他行为的分析。 4年由博厄斯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等人创 在美国结构主义发展的进程中,192 建的美国语言学会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个学会1925年创刊《语言》杂志,作为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喉舌,每年还在夏季举办语言学讲习班,为学者们提供学术活动的场所。 参考书: 1、《中国语言学史》濮之珍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中国语言学史》赵振铎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汉语史稿》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 4、《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现代语言名著选》刘润清著,测绘出版社,1986年版 6、《现代语言学的历史和现状》林玉山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普通语言学人物志》岑麒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8、《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清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本文档为【中外语言学史教案&#46;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21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5KB
软件:Word
页数:7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2-16
浏览量: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