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 从上林唐碑《大宅颂》和《智城碑》看唐代中原文风对岭南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

【doc】 从上林唐碑《大宅颂》和《智城碑》看唐代中原文风对岭南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

举报
开通vip

【doc】 从上林唐碑《大宅颂》和《智城碑》看唐代中原文风对岭南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doc】 从上林唐碑《大宅颂》和《智城碑》看唐代中原文风对岭南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 从上林唐碑《大宅颂》和《智城碑》看唐代 中原文风对岭南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 从上林唐碑《大宅颂》和《智城碑》看 唐代中原文风对岭南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 莫道才 内容提要:在广西上林县发现的唐碑《澄州无虞县清泰乡都万里六合坚固大宅颂》和 《廖州大首领左玉铃卫金谷府长上左果毅口都尉员外置上骑都尉检校廖州刺史韦敬辨智 城碑一首》对研究唐代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对岭南民族地区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 从两碑的骈体文风可以看出中原文...

【doc】 从上林唐碑《大宅颂》和《智城碑》看唐代中原文风对岭南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
【doc】 从上林唐碑《大宅颂》和《智城碑》看唐代中原文风对岭南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 从上林唐碑《大宅颂》和《智城碑》看唐代 中原文风对岭南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 从上林唐碑《大宅颂》和《智城碑》看 唐代中原文风对岭南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 莫道才 内容提要:在广西上林县发现的唐碑《澄州无虞县清泰乡都万里六合坚固大宅颂》和 《廖州大首领左玉铃卫金谷府长上左果毅口都尉员外置上骑都尉检校廖州刺史韦敬辨智 城碑一首》对研究唐代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对岭南民族地区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 从两碑的骈体文风可以看出中原文体风尚的影响;从用典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原文化的渗 透;两碑体现了岭右地区对中原文化很早就产生了认同感,归属感. 关键词:上林唐碑大宅颂智城碑中原文化岭南骈文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在广西上林县发现的唐碑《澄州无虞县清泰 乡都万里六合坚固大宅颂》(以下简称《大宅颂》) 和《廖州大首领左玉铃卫金谷府长上左果毅口都 尉员外置上骑都尉检校廖州刺史韦敬辨智城碑 , 首》(以下简称《智城碑》)对研究唐代的历史文 化特别是中原文化对岭南民族地区的影响有重 要的意义.下面就几个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作初步的探讨. 一 ,关于《大宅颂》和《智城碑》及其产生的背 景分析 上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县城距 广西首府南宁市128公里.全县地形多属喀斯 特地貌,山多为岩石构造,山势奇特,自然景观优 美,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比如,明代着名旅行家 徐霞客曾到该县的三里,洋渡等地旅游考察53 天,他在《徐霞客游记》中对上林县的奇山秀水有 详细的记载,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上林县历史 悠久,秦朝即为桂林郡地.唐武德四年(621)置 上林县,属南方州,此为”上林”名称由来.(见 《新唐书》志第三十七地理七上)l958年广西壮族 自治区成立后,改属南宁专区专员公署,1971年 属南宁地区行政公署.2003年行政区划调整,改 属南宁市.历史上曾属宾州,1958年冬,上林又 曾与宾阳并称宾林县,翌年夏,重又分开恢复上 林县建置至今.2003年12月12日至15日,我 们应上林县委,县政府的邀请参加”广西上林唐 城唐碑学术研讨会”,因此得以在上林县考察而 看到了《大宅颂》,《智城碑》这两块珍贵的唐碑, 以及与《智城碑》共存的一座唐代古城遗址等人 文遗址.我们深为发现遗落在岭南地区的这两 块珍贵唐碑感到庆幸,并为学术界对此蕴涵的文 化价值尚关注不够感到遗憾. 《大宅颂》q)位于今上林县澄泰乡洋渡村剥 庙山山脚一岩洞中.该碑刻于唐高宗永淳元年 (公元682年),作者为韦敬辨.碑高95厘米, 宽64厘米,碑文为楷书,竖刻,共l7行文字,每 行字数不等,最多为28字,最少为1字,总共 386字.其中第4行到第l6行为正文,由”序”, “颂一首”,”诗一篇”三部分组成.位于今上林 县覃排乡爱长村石俭屯后智城山脚一处岩厦石 壁上的《智城碑》,作者为韦敬一.该碑刻于武 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碑高164厘米.宽79 厘米,底线高出当地地面2厘米到3厘米.碑 文也是楷书,竖刻.共24行文字,首行42字, 末行32字,其余每行均为47字,共1108字;但 STlJDiESOFE{IHN}C1.11?ERAFURE5 有几行第47字下多出1字到3字,总共1115 字.碑面行距字距整齐有序,其中第2到23行 为正文,由”序”和”碑一首”两部分组成,碑文中 刻入了武则天创造的6个异体汉字.《智城碑》 是因智城而作的.智城遗址利用三面环抱地势 笔直陡峭的石山建成,仅在谷地出口外构筑3 道城墙,将城内城外分开;又在谷地的转弯处筑 2道城墙,将外城与内城分开.城内呈东西宽 南北窄的不规则状.东西最宽处为530米,南 北最窄处为250米.内城面积1.15公顷,外城 面积5.o4公顷,总面积6.19公顷,周长1.7公 里.今日尚见的遗址遗迹有城墙4道,城池3 处,水井1口等,还有石臼,石马槽,石磙,石碾, 陶瓷器碎片和瓦片,残片等遗物. 《大宅颂》落款时间为”永淳元年岁次壬午 十二月十五日聊掇”,《智城碑》的落款时间是 “维大周万岁通天贰年岁次丁酉肆辛卯朔柒癸 酉检校无虞县令韦敬一制”.”永淳”为唐高宗 年号.永淳元年为公元682年,干支正是壬午. 而”大周万岁通天贰年”正是武则天当政时的年 号,为公元697年.距离前一篇《大宅颂》时间 相差15年.制作者分别为韦敬辨和韦敬一. 实地考证,可以认定这两块古碑是壮族地区存 留下来最古老的汉文碑刻,而且是岭南地区最 早的唐碑.之前被认为”岭南第一唐刻”的是广 东省罗定县境内的龙龛古遭场《龙龛遭场铭并 序》石刻.这篇石刻最早由阮元主持修撰的《广 东通志》首次收入.《广东通志?金石略三》载: “《龙龛道场铭》,在罗定州龙岩,金石家皆未着 录.”是阮元派仪克中亲访,此铭才得以大白于 世.该铭全文达1213字,是了解唐代历史及广 东开发史,佛教史的极其珍贵的史料.《龙龛道 场铭并序》镌刻于武则天圣历二年(699).但它 比《大宅颂》晚l7年,比《智城碑》也晚了2年. 从《大宅颂》和《智城碑》产生的时代来看, 这两块唐碑具有特别的意义.《大宅颂》和《智 城碑》出现的时间正是唐王朝走向兴盛的时期. 唐王朝经历了太宗,高宗朝的励精图治后,到武 则天时期,国力进一步发展.唐帝国的国势在 偏远的岭南地区的碑记也有印记.从《智城碑》 681.UOIESOFETHNICLITERATt}{==;;E 中可以看到当地繁荣富裕的社会状况.如《大 宅颂》所描写的景象:”黎庶甚众,粮粒丰储.纵 有十载无收,亦从人无菜色.”文章虽然可能有 些夸大其辞,但人民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应该是 基本事实.《智城碑》也记叙道:”澄江东逝,波 开濯锦之花;林麓西屯,条结成惟之叶.”“田家 酒浊,涧户琴清.”可见不仅人与自然环境和谐, 屋舍周围自然风光优美,而且家家酿酒,户户欢 歌,恰如世外桃源.《大宅颂》和《智城碑》虽然 不是历史的如实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不能完全当作历史来读, 但从侧面对当地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因此两 碑仍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大宅颂》和 《智城碑》反映了唐王朝在走向兴盛时的边疆的 社会状况.从碑中的记载来看,唐代上林民族 地区并非环境荒僻,野蛮落后,人民愚昧,而是 物产丰庶,人民安居乐业,文化心态崇尚儒雅. 从两碑可以了解唐代前期岭南地区的一些社会 状况,纠正我们以往的一些认识偏差. 二,骈体的文风:中原文体风尚的影响 初唐时期,文风承续南北朝遗风,崇尚骈 偶.从《全唐文》中保留的这一时期的文章来 看,中原的各类文体继续沿袭六朝的文风,以偶 对精切,语言工整为美.以初唐四杰王勃,杨 炯,卢照邻,骆宾王为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文人在文章中就典 型地体现了这种风尚.在他们为各地拟草的颂 和碑中同样呈现出这一倾向.如王勃的《拜南 郊颂》,《九成宫颂》,《乾元殿颂》,《益州夫子庙 碑》,《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惠寺碑》,《梓州飞乌 县白鹤寺碑》.这些应用性文字都是工整的骈 文.王勃生活在高宗年间,生于高宗永徽元年 (650),正是高宗登基之年,卒于仪凤元年 (676).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大宅颂》和《智城 碑》产生之前的一段时间.当时文坛上仍沿袭 南北朝的文风,绝大部分的文章都用骈体.骈 文在公私文翰中运用极广,是当时文人写作的 必备才能.这种中原极盛的文风在岭南会出现 吗?以前人们回答是完全否定的.但我们却在 上林的两碑中看到了在中原文化背景中才会有 的骈偶文风. 请看两碑的骈偶句式. 扶上林唐碑《大宅颂》和《智城碑》看密代中踉文对岭南民族地区 文化的影响 ,\出处《大宅颂》句例(总句数联数《智城碑》句例联数 句58,不含五言诗)/句数(总句数210)/句数 四/四句列牧诸邦,数封穷日.l0/20性该武禁,衣博文枢.30/60 五/五句0直上千万仞,周流数(十)3/6 单(里) 句实开(疆)于数千,是勿劳飞羽盖于天垂, 型六/六句1/26/l2余一 矢.拖霓裳于云路. 博文则物色益兴,木落而天朗气清,七/七句l/22 /,4用武则悬蛾斩绝 .花飞而时和景淑. 珍禽瑞兽,接翼连踪;四四 /四四句:0l04o穴宅木栖 ,晨趋昏啸. 复三六/_--六句0昂昂焉,写嵩岱之真容; 句隐隐焉,括蓬壶之雅趣.1/4 型遛波所利,不耕亦获之口;悬岩坠石,(奔)羊伏虎之形;四六/四六句 :1/4l4/56木之所多 ,未乏南山之有.落涧翻波,挂鹤生虹之势. 仰观天文,有日月星辰之象;四七/四七句O6/24 俯察地理,有岳渎山河之镇. 散体句304 从两碑的骈体使用来看,《大宅颂》使用的 骈句不多,只有四种句型:四/四句,六/六句,七 /七句,四六/四六句,其中单句句型三种.复句 句型只有一种,除了四/四句外,其它句型使用 频率均不高,在文章中只占少部分.整体来说, 文风比较古奥朴拙,骈句在全文中不占多数. 应该说《大宅颂》不能称作骈文,只是骈散兼行 的古文.这反映了作者对骈文的写作不够熟 练,而且夹用了不少被称为古壮字的俗字.可 能其作者是当地较熟悉汉文化的壮族文人.而 《智城碑》则不同,骈句占绝大多数,完全可以称 作骈文,而且是一篇十分优美的骈文.它使用 的骈句句型丰富,达九种之多,单句句型有四/ 四句,五/五句,六/六句,七/七句四种,复句句 型有四四/四四句,三六/三六句,四六/四六句, 四七/四七句四种.在各种句型中,四/四句,四 四/四四句,四六/四六旬等偶字句占大多数,六 /六句和四七/四七句也不少,与中原文坛习见 的骈文完全一致.从《智城碑》对骈体句式的熟 悉程度来看,其作者更像中原文士. 虽然总的来说《大宅颂》的骈化不如《智城 碑》,不仅体现了时代先后的差异,也体现了作 者文采水平的高低之别;但两碑的骈化程度仍 是值得注意的.如果说《大宅颂》的骈句还是比 较少而粗糙的话,那么《智城碑》中的骈句则是 优美而精湛了,就是放到王勃等人的集子中也 毫不逊色,可以说是初唐时期骈文的重要作品. 这是它具有的尚未被人认识的重要的文学价值 所在.其摹景叙事,用典状物达到了很高的水 平.如此音韵谐和的长篇骈体作品体现了极高 的语言艺术水准,必定出于骈文高手之笔. 作为地处岭南地区,远离中原的上林却出现 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一样的骈文,是令人十分惊讶 的.即使在骈文之风昌炽的南朝,上林一带也是 处于经济文化的边缘的,它同样也远离南朝文化 的中心金陵,因此,不可能是南朝遗风的直接影 响,只能是外来传播的影响.在现在已知的岭南 唐碑中,这两块碑是比较早的.这说明唐代前期 今上林地区与中原地区保持着通畅的文化联系, 这种通畅的文化联系是由于有通畅的交通联系. 而且中原士人风尚很快就播衍到岭南少数民族 地区来了.只有这样中原文化风尚才能同步在 8TUDIE,r?~OF卜{Nict.{„TERATURE7 岭南偏僻的上林一带有所表现. 三,用典的内容:文化的渗透 中原文化的特点是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 淀,体现在文章中就是喜欢通过用典故来表达, 以丰富文章的内涵.用典在南北朝时期逐渐成 为时尚,到唐代依然如此.特别是在初唐年问 的文章中比较普遍.初唐文人人人精研《文 选》.对《文选》的作品耳热能详,甚至倒背如 流.对源于《文选》的典故也是信手拈来.对唐 史子集还是野史笔记都能俯拾即是灵活运用. 这样的例子在初唐文章中比比皆是,比如在初 唐骈文的优秀代表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 饯别序》中就几乎达到处处用典的地步.在初 唐时期文人所作的碑刻文字中也有好用典故的 风气. 但这种风气在岭南民族地区也出现是比较 特殊的.在上林两碑中却可以看到这样的例 子.在《智城碑》中尤为明显.请看其中一些比 前的其他文献典籍的典实也熟悉,不论源自经较突出的例子. 典语原文《文选》举例典源 班固《两都赋》:”滥瀛洲与方壶,蓬《汉书》 :”建章官,其西则有唐中数莱起乎中央 . “ 十里,其北沼太液池,渐台高二十张衡《西京赋》 :”列瀛洲与方丈,夹余丈 ,名日太液,也中有蓬莱,方瀛洲”烈瀛洲之秘境”蓬莱而骈罗 . “ 丈,瀛州,台梁,像海中仙山.”蓬壶”括蓬壶之雅趣”司马相如《上林赋》 :”象海水周流《列子》 :”渤海之中有大壑,其中有方丈瀛洲蓬莱 . “ 山,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日方孙绰《游天台山赋(并序)》 :”涉海则壶 ,四曰瀛州.五曰蓬莱.”有方丈蓬莱 ,登陆则有四明天台.” 李善注云:”支遁《天台山铭序》曰: „往天台当由赤城山为道径.?孔灵 孙绰《游天台山赋(并序)》:”赤城符《会稽记》曰:?赤城山名色皆赤,赤城”赤城玄圃” 霞起而建标.”状似云霞.悬罾千仞.谓之瀑布. 飞流洒散,冬夏不竭.?《天台山图》 曰:?赤城山,天台之南门也.”„ 李善注云:”《楚辞》曰:?仍羽人于 孙绰《游天台山赋(并序)》:”仍羽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王逸曰: 丹丘”则有丹丘之侣”„因就众仙于明光也.丹丘,昼夜人于丹丘 ,寻不死之福庭.”常明 .《山海经》有羽人之国,不死 之民.” 嵇康《琴赋》序云:”余少好音声,长 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 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可以导 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中散:晋代嵇康,曾官中散大夫,后 中散”声含中散之弦”者,莫近于音声也.是故复之而不人称嵇中散.善琴曲《广陵散》以 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抒幽怨之情. 寄言以广意.然八音之器.歌舞之 象,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其体 制风流,莫不相袭.” 8STUDIESOFETHNICLITERA?}URE 扶上林窘碑《大宅嫉》翻《蓉城碑》看窘代中踩文风对岭南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 典语原文《文选》举例典源 袁宏《竹林名士传》日:阮籍以步兵 步兵”影倾步兵之钵”校尉缺.厨中有数斛酒.乃求为步兵:晋代阮籍尝官步兵校尉,后 人称阮步兵.好饮酒.校尉 ,大将军甚奇爱之. 葛川:葛洪字稚川,晋代人.晚年葛川”葛川所以登游” 欲炼丹求寿,乃入罗浮山炼丹. 李善注云:”《列仙传》日:?王子乔 者,周灵王太子晋也.道人浮丘公 缑山”影散缑山之尘”孙绰《游天台山赋(并序)》:”王乔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人于 子乔”子乔登谒”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蹑虚.”山上见之.告我家于七月七日待 我予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 头.”„ 悬瓢兼乃悬瓢荷之士王粲《登楼赋》:”惧匏瓜之徒悬” 《艺文类聚》引《帝王世纪》日:”天 卷35江景阳《七命》:”玄龆巷歌,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 黄发击壤.”注引《论衡》日:”尧时壤于道,观者叹日:?大哉,帝之德击壤”或击壤以自娱” 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之人,也.?老人日:?日出而作,日入而 击壤于涂也.”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 于我哉!”„ 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二首》:”感《论语? 季氏》:”吾恐季氏之忧,不萧墙”往以萧墙起衅”物百忧生 ,缠绵自相寻.与子隔萧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矣.”墙 ,萧墙隔且深.” 《史记?淮南厉王传》:”孝侯文十二 尺布尺布(可缝),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日:?一尺 斗粟斗粟分食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 二人不能相容.”„ 如此娴熟的用典,可见作者对中原文化的 典籍相当熟悉.说明作者受过长期而良好的传 统文化教育.因为这些典故对于身处中原长期 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人来说很正常,但对于岭南 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就不容易了.因为当时壮 族的文化教育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这样高的水 准.从两唐碑的用典,像”赤城”,”丹丘”这类道 教的意象还可以看到宗教的影响.中原地区在 唐初时期道教已经比较成熟,但在岭南民族地 区还是新生事物,道教的渗人在两碑中也有明 显的反映.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兹不展开. 此外《智城碑》还有不少关于中原文化的自 然,人文的意象,请看: 中原意象《大宅颂》《智城碑》含义 京兆昔居京兆,上祢京兆京畿地区 宗庙宗庙嘉存祖庙 礼仪人皆礼仪礼数 STUDIESOFETHNICLITERA[„URE9 中原意象(Ck宅颂》《智城碑》含义 南山未乏南山之有终南山 王孙王孙以之忘归王之子孙 鲁卫恩逾鲁卫兄弟 金兰意洽金兰兄弟 从两碑大量使用的言语来看,充满了中原话语, 这些都说明作者对中原文化并不陌生.其原因 只能解释为作者是长期受到中原文化熏陶的. 而总体来看《智城碑》更可能是流落到岭南羁縻 州的中原文士代作(另文详细考证).因为任何 民族的文化的发展都有其阶段性,在当时壮族 地区书面文化尚不可能发展到这种程度. 岭南壮族地区与中原交通往来是比较畅通 的,信息并不阻碍.武则天在当政八年后的长 寿元年(692)就下令利用漓江支流良丰江和柳 江支流洛清江的二级支流相思江修筑了相思埭 运河.沟通了桂林同广西西部及今越南北部的 水运,以免沿漓江至梧州再溯流而上的回运路 程.这对于传递中央政府的政令,加强对岭右 地区的统治,传播中原文化的信息起了重要的 促进作用.实际上上林就是处于交通的要道 上,唐代由京城往交趾的驿道就是由今天的宾 阳经上林到南宁再到交趾的.?天授元年(690) 武则天接受从父姊之子凤阁侍郎宗秦客之奏改 /造”天”,”地”等十二字,仅仅在六年后的万岁 通天二年(697)在远离京城的上林碑刻就使用 了(实际上完全可能这之前就已经在上林一带 传播并使用了).这既说明则天朝强大的统治 威慑力,也说明由于交通的顺畅,中原文化影响 力在岭南少数民族地区几乎同步.在这种背景 下,岭南文风与中原文风保持着同步.中原的文 风在远离京城的岭南少数民族地区有巨大的影 响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两碑还可以看出岭南少数民族地区 对中原名门望族特别是皇族的攀附与认同心 理.通过祖汉源来攀附中原皇亲国戚,说明中 10STUDIESOFETHNICLiTERA7uR鞋 原文化在岭南民族地区的巨大影响.这是中原 文化在岭南的强势体现.说明中原的政权影响 力的巨大震慑力,也说明了地方少数民族首领 对中央政权的认同. 四,结语:中原文化影响岭南民族地区说明 的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 中原文化对岭南壮族地区有重要的影响.中原 文化在唐代初期在岭南地区并不陌生.岭南民 族地区如壮族聚居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信 息封闭,文化落后.中原与岭右的交通比较畅 通,物资交流,人员交流比较方便,这就能够理 解在今天看来不是处于要津的上林为什么会出 现与中原文风同步的作品了.中原文士可以自 由到岭南少数民族地区来,少数民族地区的人 士也可以经常到中原地区去,这样中原文化自 然就比较容易被带到岭右地区了.另外,更重 要的是由于壮族地区以文字为代表的书面文化 相对落后,岭右地区对中原文化很早就产生了 认同感,归属感.这也是今天广西壮族地区汉 族文化接受程度比较深的重要历史原因之一 吧. 注释: ?文中所引《大宅颂》和《智城碑》出自上林唐碑校释研究整 理小组所整理的《(大宅颂)(智城碑)校正和注释).油印 本.以下考古数据为当地文物部门提供. ?《新唐书》卷四十七志第三十三上地理七上:”有相思埭. 长寿元年筑,分相思水使东西流. ?邓辉:《唐宋时期的广西变通地理》,《原学)第三辑,中国 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0之《唐纪》二十. 【责任编辑:刘大先】
本文档为【【doc】 从上林唐碑《大宅颂》和《智城碑》看唐代中原文风对岭南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519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8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22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