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评消失的地平线

评消失的地平线

举报
开通vip

评消失的地平线评消失的地平线 《消失的地平线》 书 评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班级:事业13—1 姓名:张琰 学号:201305002396 1 一、作者简介 ..................................... 3 二、写作背景 ..................................... 3 三、主要内容 ..................................... 4 四、心中的“香格里拉” ........................... 7 2 ...

评消失的地平线
评消失的地平线 《消失的地平线》 书 评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班级:事业13—1 姓名:张琰 学号:201305002396 1 一、作者简介 ..................................... 3 二、写作背景 ..................................... 3 三、主要内容 ..................................... 4 四、心中的“香格里拉” ........................... 7 2 《消失的地平线》是由詹姆斯?希尔顿著作的小说。主要讲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名西方人闯入了神秘的中国藏区,经历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这部书是终造就了西方乃至世界的"世外桃源"。这里有神圣的雪山,幽深的峡谷,飞舞的瀑布,被森林环绕的 宁静的湖泊,徜徉在美丽草原上的成群的牛羊,净如明镜的天空,金碧辉煌的庙宇,这些都有着让人窒息的美丽。纯洁、好客的人们热情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这里是宗教的圣土,人间的天堂。在这里,太阳和月亮就停泊在你心中。这就是传说中的香格里拉。作者也正因为本书,才能从长期处于失败的写作边缘走向再次的成功。 一、作者简介 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 1900-1954英国著名畅销书作家。1900年9月9日生干英格兰,青年时代曾就读于剑桥大学,1933年,詹姆士?希尔顿发表了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他在书中描写了一个在中国西南部丛山大川里的乐园,一片充满和平、安宁与幸福的人间乐土---“香格里拉”,从此,英语辞典里多了一个音译外来词---Shangri----La,一个与汉语中和世外桃源同义的英语名词。希尔顿于1900年9月9日出生于英格兰,他在剑桥读书,离开学校后在伦敦的一家报社当记者。不久移民美国,在好莱坞从事电视编剧工作。他是一位敬业、多产的编剧者,他的作品《失去的地平线》、《再见,薯片先生》、《随意的丰收》等都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获得成功。1954年12月20日,在美国去世。 二、写作背景 3 希尔顿撰写的《消失的地平线》这部传世之作都会让读者随作者的妙笔神游一番"香格里拉",让自己的意念同小说的主人公的心情一起沉浮,却又同时拥有得而复失的沉重的失落感,这着实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詹姆斯?希尔顿创作《消失的地平线》的灵感来自奥地利奇美籍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从1924到1935年在云南省西北部探险期间在《国家地理杂志》发表的系列文章和照片。约瑟夫?洛克是与滇西北有过不解之缘的传奇人物。当地人对这位寄情于高山峡谷之间,踏遍了中国西部壮丽雄奇的雪山冰峰,与他喜欢穿藏族服装的纳西助手们相濡以沫的西方人有着抹不去的记忆。而滇西北这片世外桃源般的神奇土地及其文化便是终身未娶的洛克大半辈子的精神依托和伴侣,以至于他到弥留之际都"宁愿回到玉龙雪山的鲜花丛中死去。"这样一位不平凡的人物在西方社会文人学士必读的著名刊物《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的长篇纪实散文把富于异国情调的滇西北民族风情以及雪山冰峰的气息带进读者的居室,引起他同时代的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注意和兴趣,并引发了他创造"香格里拉"意境的灵感。 三、主要内容 本世纪30年代初,南亚次大陆某国巴司库发生暴乱。英国领事馆领事康威、副领事马林逊、美国人巴纳德和传教士布琳克洛小姐于5月20日乘坐一架小型飞机撤离巴司库,欲飞往巴基斯但的白夏瓦。飞行途中,他们发现飞机离开了原定航线,沿着喜马拉雅山脉由西向东偏北方向飞行;飞行员也不是平时的费纳,而是个带武器的陌生人。 4 飞机被劫持了,他们手无寸铁,对此无可奈何。一夜,飞机降落在一座狭长的山谷口,飞行员不知何故濒于死亡,四乘客安然无恙。第二天清晨,飞行员在临死前断断续续地说,这里是中国藏区,附近有一座叫香格里拉的喇嘛寺,他们只有到那里才能找到食宿。当他们正准备向香格里拉走去时,一位由十几个藏民簇拥着能讲一口纯正英语的张姓汉族老人出现了。老人告诉他们,这里叫蓝月山谷,是进香格里拉的唯一通道。山谷前端的那座形如金字塔高耸人云的雪山叫卡拉卡尔,海拔28000 英尺以上。张带着他们爬山攀岩,几乎走了一天,最后穿过一片云雾缭绕的林海,终于到达一座喇嘛寺——香格里拉的中心。喇嘛寺领导着整个山谷,形成香格里拉社会。 香格里拉居住着以藏民族为主的数千居民,居民的信仰和习俗不相同,有儒、道、佛等教派,但彼此团结友爱,幸福安康。在香格里拉的 所有领域,在处理各教教派、各民族、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时都守着“适度”的美德。认为人的行为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是罪恶的根源,只有适度是完美的。这使得香格里拉社会祥和安宁。香格里拉有许多神秘、奇妙的事情。最令人惊奇的是,这里的山民都十分长寿,许多超过了百岁并显得年轻。长期修持藏传密宗瑜伽的最高喇嘛有250多岁,理政香格里拉已100多年。然而,香格里拉的居民如果离开了山谷,便会失去他们的年轻。在香格里拉,康威和张以及最高喇嘛进行多次交谈,探讨了一系列宗教、哲学问题。康威是一个“精神和肉体”两方面均十分优秀的年轻人。通过交谈,他已和最高喇嘛建立了某种程度的“心灵感应”,而最高喇嘛也有意选康威做 5 他的继承人——事实上,这也正是他们的飞机降落在香格里拉的真正原因。 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和观察,他们四人均认为香格里拉是他们所见过的最幸福的社会。康威迷恋香格里拉的优美恬静,巴纳德舍不下香格里拉丰富的金矿,布琳克洛小姐则准备在香格里拉传播她所信仰的宗教教义,他们都不愿离开香格 里拉。只有马林逊总想回到英国,但路途遥远,又不能孤身一人回去。 马林逊终于抓住了最高喇嘛辞世。马帮脚夫送货到香格里拉的机会,请求康威作伴离开香格里拉,而康威因为香格里拉喇嘛寺里另一位神秘的满清皇族小姐洛森的原因,同意跟他们一起离开。康威再次出现时,是在重庆的教会医院,他已丧失记忆,马林逊不知所踪,而在香格里拉看上去只有18岁的洛森,成了医生眼中“见过的最老的女人”,她在把康威送进教会医院后,也很快死去。在坐船回英国途中,康威在听肖邦的钢琴演奏曲时恢复了记忆。这时,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悲哀。一种“宇宙的,遥远而非个人的悲哀”。当天夜里,他便独自一人悄然离去,不知去向。小说描绘了一个隐藏在中国西南部的净土乐园--充满祥和、宁静、永恒和神秘色彩的藏族生息之地。小说中,作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王国。在那里,三条河流交汇在一起,群山高耸入云,山顶白雪皑皑,脚下深草成茵,覆盖大地。作者把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大萧条、全球探险热等融入书中的人物中。反映当时人们就是努力追求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这部小说惊险、刺激、离奇、富于戏剧性。更难得的是,阅读这部小说将是一次身体、心智和灵魂的体验。香格里拉就像西方版的桃花源《桃花源记》,也是一个难以 6 找寻、神秘的理想国。可是香格里拉比桃花源入世,它会和世界有限度的接触,不会放弃科技文明的成果;它主张中庸之道,它不会偏激,但亦不会过于心如止水,无欲无求。香格里拉更有其自身的 责任 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8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幼儿园安全责任状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乃为世界即将来临的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做准备。它其实是一条现代的挪亚方舟。 四、心中的“香格里拉” 其实,我觉得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梦一般美丽的园林,西方人称之为“香格里拉”,中国人称之为“世外桃源”。它是我们灵魂的净土,许多人来了就舍不得离开或者人虽离开了心却永远牵挂。它是我们心灵的感应与归宿,它是这样的旷远而飘渺,却让人苦苦追求。只是似乎这片园林已经被一扇无形的门遮挡得太久,我们好像很久没有推开这扇门了。生活太忙,漂泊太久,总是让我们的心太疲惫。长久地生活在都市之中,看惯了灯红酒绿的城市霓虹,听惯了人潮车流沉闷的嘀咕轰鸣,习惯了在钢筋混泥土的石头森林里仓促地奔走。我们,渐渐淡忘了生命最初的地平线,忽略了心灵深处那道清纯灵秀、朴实自然的风景线,我们,慢慢地遗忘了那纯净美好的心灵家园,忘记了那扇古老的园门。尽管那可能只是一扇吱吱呀呀的门,但只要一打开一道缝,一眼望去,我们就会发现许多以前不曾留意的东西,许多真正契合我们内心的东西,许多属于我们曾经的梦想的东西。 很多时候,那些神奇美妙的事物都被拥有它们的人们所忽略,如同“香格里拉”,它如此虚幻迷离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地平线上游荡了整整半个多世界,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美丽,始终是世 7 人内心深处的一片“世外桃源”。 今天的我们,物质生活是如此充裕,不知要胜过古人多少倍,可是,我们却不再拥有古人那种从容的、笃定的、淡然的生活态度,连做一个梦,都觉得如此奢侈。在这样紧张繁忙的生活之中,在那些必须遵守的过分现实的秩序之外,是否还有一个能让我们做梦的空间,是否还有一个能让我们触摸到心灵深处那份最真挚的情感的地方, 如何才能在这样一个匆忙的世界里仍保持我们原本该有的从容不迫呢,哲学家特根斯坦说过,世界如此美好,我们只管欣赏。用一种从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淡忘结果,把自己心底的情感放在第一位,明白尊重自己的心比追逐结果更重要,也许,我们的生活就会因此而改变。生活如此美好,我们只管欣赏。 我始终相信,无论是陶公笔下后来难觅踪迹的“世外桃源”,还是希尔顿笔下消失于茫茫山野的“香格里拉”,它们都真实地存在过并且没有消失,它们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心里。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香格里拉”,它是我们梦中的家园,是我们灵魂的净土。“世外桃源”是否真的存在过,“香格里拉”是在四川还是在云南,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只要我们从容不迫地生活,坚守内心最初的信念,我们终会发现,“香格里拉”从未消失,它一直在我们身边,一直在我们梦里,一直在我们内心的最深处,是永远的“香格里拉”。 8
本文档为【评消失的地平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1487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8-10-14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