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哲学入门

哲学入门

举报
开通vip

哲学入门哲学入门 西方哲学博士、中国文化学者傅佩荣教授传授智慧经 一本人人都能看懂的哲学入门书 它是台湾大学生的哲学启蒙必读 方东美先生说:“哲学不能烘面包,但是能使面包增加甜味。”的确,哲学不能改善我们的物质生活,但是却能让我们明白生活的意义,因而活得更有滋味。 --傅佩荣 哲学是为那些渴望心灵生活的人而存在的,傅佩荣先生的这本小书与成功学无关--FT中文网专栏作家 老愚 正文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傅佩荣,祖籍上海。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曾任...

哲学入门
哲学入门 西方哲学博士、中国文化学者傅佩荣教授传授智慧经 一本人人都能看懂的哲学入门书 它是台湾大学生的哲学启蒙必读 方东美先生说:“哲学不能烘面包,但是能使面包增加甜味。”的确,哲学不能改善我们的物质生活,但是却能让我们明白生活的意义,因而活得更有滋味。 --傅佩荣 哲学是为那些渴望心灵生活的人而存在的,傅佩荣先生的这本小书与成功学无关--FT中文网专栏作家 老愚 正文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傅佩荣,祖籍上海。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央视《百家讲坛》、凤凰卫视《国学天空》、山东卫视《新杏坛》主讲嘉宾。论著丰富,写作涵盖哲学研究、人生哲理、心理励志等。著有《成功人生》、《哲学与人生》、《解读论语》、《解读孟子》、《解读庄子》、《解读易经》、《解读老子》、《论语三百讲》、《易经入门与占卦解卦》、《向庄子借智慧》、《傅佩荣细说论语》、《心灵导师》、《听傅老师讲易经》等多种。 正文 内容介绍 内容介绍 傅佩荣先生以简易浅显的方式,介绍了哲学这门课程的脉络。哲学是什么,有人说:哲学是在黑暗房里找黑猫,无解之谜。有人说:哲学把简单的说成复杂,让人生畏。哲学真正的内涵是“爱智”,运用智慧探究本源,找出解悟人生之道。哲学蕴藏了丰富的资源。哲学家,无论在西方或中国,说话常能一针见血。他们的佳言所对应的并非特定时空里的特殊事件,而是直接提升到普遍的层次。唯其深入,所以普遍。正因为看穿了表面的遮蔽,才能直探源头本体,一语中的。 并非人人都得成为哲学家,但每个人都应具备基本的哲学修养,应该努力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确立价值取向,力求知行合一。本书通俗易懂,文字耐人寻味,若能依序而行,可获得完整的认识。这是一项挑战,但是它的回馈,值得一切辛劳。 《哲学入门》(台湾版)初版时只有前面二十篇文章,对于爱好智慧的人必定会有意犹未尽之感。再版时,增录了傅佩荣先生关于西方哲学领域和中国哲学领域的文章,另外还新增了有关“真、善、美、圣”四篇文章。如此一来,将更能响应读者的爱智之情。 正文 初版序:念一点哲学(1) 初版序:念一点哲学 哲学是什么, 有人讽刺说:“整天在黑屋子里,找一只黑猫。”结果当然找不到了。哲学是无解之谜。 有人担心说:“把简单的说成复杂,把大家懂的说成大家不懂。”玄之又玄,使人望而生畏。 也有人善于联想,认为念哲学的可以为人算命。但是,哲学为何又在大学中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西方古代甚至推崇哲学为一切学问之母,以致今日许多专业学科的博士仍是“哲学博士”(Ph.D.)。图书分类时,“0”代表总类,“1”则代表哲学,似乎占有优先的地位,又是什么理由, 人有理性,可以思考,但是思考的程度有浅有深。单是注意变化的现象,累积一些经?验与印象,组成粗浅的知识,终究会觉得人生处处障碍?,既看不透彻也没有实行的勇气。如果进一步扣紧专业知识,由重点突破,再涵?盖全体,又难免挂一漏万,感觉“隔行如隔山”的困惑。譬如,自然科学以物质世界为对象,找出一定的运作规律,但是焦点移到人类社会时,如何解释自由意志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 那么,社会科学呢,它收集资料、统计分析、提出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但是由于资料都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因此研究结果永远不可能正确预测未来,更不可能建立普遍的及必然的行为规范。但是,自有人类以来,每个人都曾在心中质疑:“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又为什么是如此,” 于是,人文科学显示强劲的吸引力,它环绕人的心灵及其表现,以叙述的、比拟的、期许的、幻想的手法,透露人的本质。原?来人的本质并非僵化固定,而是充满活泼生机,必须经?由主体自我的意识与抉择,在一生的行动中逐渐塑造自己。人的奥秘在于:他必须开拓心灵的世界,此一开拓即是成长,也即是成全。没有人可以代劳,也没有人可以免责。 正文 初版序:念一点哲学(2) 哲学在人文科学中又扮演什么角色呢,简单说来,它有两面作用:一是经?由解析概念,使其回归真实世界,以免思考成为概念游戏。这是“知”的一面。二是从事价值定位的工作,界说人性以及随之而来的规范问题,使人生之“应该”与“不应该”得到合理的安排,进而使人可以安身立命。这是“行”的一面。 当然,从求知的立场来说,“行”是个人的事,并且必须经?过终生体验,才能予以评价。不论先知后行或者先行后知,不到此生结束,人无法自认完美,此所以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人在“行”上,只能自强不息,努力日新又新。别无他途~ 然而,作为专业知识之一,哲学无疑蕴藏了丰富的资源。哲学家,无论在西方或中国,说话常能一针见血。他们的佳言所对应的并非特定时空里的特殊事件,而是直接提升到普遍的层次。唯其深入,所以普遍。正因为看穿了表面的遮蔽,才能直探源头本体,一语中的。以孔子为例,他回答弟子的问题时,因材施教,以致同一问题的答案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弟子在不同时机的同一问题也得到不同的答案。 但是,细考《论语》,孔子的思想一以贯之,毫无自相矛盾之处。凡是第一流的哲学家,都有类似的表现。我们不必成为哲学家,但是却希望具备基本的哲学修养。努力方向有四: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确立价值取向,力求知行合一。如何着手,任何一部哲学作 品都像架构一座宫殿,若是不得其门而入,只能望洋兴叹。入门之道则是大学中的哲学系的基本课程。现在我以最简易浅显的方式,介绍这些课程的要旨。其中几篇个别看来也许仍然艰涩,但是若能依序而行,念完全部内容之后,应该可以获得完整的认识。这当然是一项挑战,但是它的回馈,相信是值得一切辛劳的。 正文 二版序:哲学新天地 二版序:哲学新天地 本书初版于1993年发行,一晃眼十多年过去了。初版只有前面二十篇文章,小开本,很容易读完。我不常向人介绍这本书,总觉得它只是“入门”,浅显易懂,对于爱好智慧的人必定会有意犹未尽之感。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它还相当受人欢迎?。现在书局要我增订本书,发行第二版。我认真思索自己这些年来的研究心得,发现有两系列符合入门要求又可以增益本书篇幅的文章。一是在西方哲学领域,由于我近日写成《一本书读懂西方哲学史》(中华书局版),其中介绍西方哲学史四个阶段的导论部分,可以编成《西方哲学背景知识》。二是在中国哲学领域,由于我这十年来致力于解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这五部经?典(立绪版),有些心得可以分享,于是编成《中国五大经?典介绍》。这两篇“附录”所占篇幅约新书的一半,另外在正文中新增有关“真、善、美、圣”四篇文章,如此一来,二版等于增订本,将更能响应读者的爱智之情。 滔滔天下,谁?以易之,我们能够改善的只有自己的心灵,不过这样的改善只要一点点,就足以造就新天新地。入门之后,就全靠自己的好学深思与实践体验了。 傅佩荣于台大哲学系 2010年6月 正文 目录 目录 初版序 念一点哲学 二版序 哲学新天地 培养智慧 发现真理 印证价值 逻辑思考 语言分析 现象与本质 理解与诠释 中国的哲学 儒家哲学 道家哲学 西方的哲学 柏拉图哲学 康德哲学 知识论 宇宙论 形而上学 伦理学 宗教哲学 美学 哲学与人生 “真”是什么, “善”是什么, “美”是什么, “圣”是什么, 【附录一】西方哲学背景知识 古代哲学 希腊的神话世界 希腊的宗教信仰 希腊的城邦生活 中世哲学 “基督宗教”之名 天主教的发展 中世哲学的特色 近代哲学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现代哲学 浪漫主义思潮 生物学及心理学的革命 寻求意义的现代人 【附录二】中国五大经典介绍 《论语》 孔子与《论语》 《论语》源流 人能弘道--《论语》 《孟子》 孟子其人其书 人性向善的真谛--孟子 《老子》 老子其人其书 究竟真实的智慧--老子 《庄子》 庄子其人其书 逍遥自在的人生--庄子 《易经》 《易经》这本书 《易经》的魅力 进修书目 正文 培养智慧(1) 培养智慧 人是万物之灵,因为他能够思想。思想必须与感觉合作,把感官所接收的印象,整合起来;也就是把变化的、个别的、殊多的印象,整合在一个概念之下。 如果问我:“哲学是什么,” 最简单的回答是:“培养智慧、发现真理、印证价值。”这三句话需要分别加以说明。 人是万物之灵,因为他能够思想。思想必须与感觉合作,把感官所接收的印象,整合起来;也就是把变化的、个别的、殊多的印象,整合在一个概念之下。譬如,世间没有两朵花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思想却可以把握“异中之同”,抽出花的本质,对它加以反省,由此构成有关花的知识。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说:“人类天性渴望求知。”正因为无知,所以要“求知”。知识就是概念的正确组合。从最简单的“这是一个苹果”,推展到“苹果是营养的水果”,再扩延到植物学的、卫生学的知识。人类面对大千世界,采取分门别类的办法,探讨一切现存事物。知识累积得愈多,人的能力也愈强,最后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而成为大地的统治者。 然而,好学深思的人开始感觉迷惑。试问:我们真正能够明白宇宙的奥秘吗,从今天的眼光看来,答案仍是存疑的。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90-168)的天文学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围绕地球而转;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的“日心说”却掀起科学界的革命。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的物理学肯定了绝对空间与时间的存在;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的相对论却塑造了新的宇宙观。自然科学上的进步正好提醒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到此为止”暂时有效的。如果顺着求知的心态去努力,终究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更要紧的是,即使真能了解这一切,我们还是想要知道:“知识对人生有何意义,”或者,“哪一种知识对人生最为重要,” 正文 培养智慧(1) 培养智慧 人是万物之灵,因为他能够思想。思想必须与感觉合作,把感官所接收的印象,整合起来;也就是把变化的、个别的、殊多的印象,整合在一个概念之下。 如果问我:“哲学是什么,” 最简单的回答是:“培养智慧、发现真理、印证价值。”这三句话需要分别加以说明。 人是万物之灵,因为他能够思想。思想必须与感觉合作,把感官所接收的印象,整合起来;也就是把变化的、个别的、殊多的印象,整合在一个概念之下。譬如,世间没有两朵花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思想却可以把握“异中之同”,抽出花的本质,对它加以反省,由此构成有关花的知识。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说:“人类天性渴望求知。”正因为无知,所以要“求知”。知识就是概念的正确组合。从最简单的“这是一个苹果”,推展到“苹果是营养的水果”,再扩延到植物学的、卫生学的知识。人类面对大千世界,采取分门别类的办法,探讨一切现存事物。知识累积得愈多,人的能力也愈强,最后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而成为大地的统治者。 然而,好学深思的人开始感觉迷惑。试问:我们真正能够明白宇宙的奥秘吗,从今天的眼光看来,答案仍是存疑的。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90-168)的天文学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围绕地球而转;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的“日心说”却掀起科学界的革命。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的物理学肯定了绝对空间与时间的存在;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的相对论却塑造了新的宇宙观。自然科学上的进步正好提醒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到此为止”暂时有效的。如果顺着求知的心态去努力,终究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更要紧的是,即使真能了解这一切,我们还是想要知道:“知识对人生有何意义,”或者,“哪一种知识对人生最为重要,” 正文 培养智慧(2) 苏格拉?底(Socrates,469-399B.C.)年轻时也曾钻研自然科学,有一天终于决定转向。他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居民。”仰观天象与俯察地理,最后的目的不是要安顿人生吗,但是,众人明明随着风俗习惯而生存、成长、发展,又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反省检讨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这句话使人诧异,原?来存在的不是“人”,而是每个“自我”。因此主体的自觉,或者自觉的主体,才是人生有无意义的判准。一切知识,若不能增益人的自我认知,都是可有可无的。希腊戴尔菲(Delphi)神殿上所镌刻的“认识你自己”,在此发出耀眼的光芒。跨过这一门槛,我们就接触到“智慧”了。智慧与知识的差别有三:一、智慧是主体的,知识是客观的。知识必须设定对象,力求探讨明白,以便掌握或运用;智慧则出自主体觉悟,因时制宜,随机而行,灵活生动,看似没有规则,其实最有原?则,切合生命的要求。二、智慧是普遍的与统合的,好像看出宇宙充满生机,无一物是隔绝孤立的,人生则构成整体,是呈现价值的过程。三、智慧是根本的与究竟的,见无常知有常,见生知死,死又不是生之结束,即使死是生之结束,亦非生之目的所在。由此观之,谁?能拥有智慧,恐怕只有神明了。凡人只能“爱好及追求智慧”。 哲学在西方名为“Philosophy”,原?义即是“爱智”。这是一个历程,与人生共存并进,不断展现更高的境界。.福哇t,t小说. 哲学是一门非常特别的学问。若要勉强定义,可以说:“哲学是要以理性探讨宇宙与人生的根本真相,从而指引现实生活、评估文化生态。”就人人希望得知宇宙与人生的根本真相而言,“哲学思考”可以说是人的本性。但是,若想走上正确而丰富的哲学之旅,由此得到人生指南,善度宝贵的一生,则仍有待基本的学科训练。无论如何,保持开放的心灵,孕生智慧的胎儿,走出理想的人生,是每一个人责无旁贷的,也是哲学给我们的初步启示。 正文 发现真理(1) 发现真理 正因为人只能得到相对真理,所以必须谦虚为怀、谨慎为上。法国谚语有云:“了解一切,即是宽容一切。”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即使无法了解一切,也要努力宽容一切”。 宇宙万物始终在变化生灭之中,到底有没有恒存不移的本体,我们经?由感官所得的现象,到底是不是事物本身的真相,即使是吾人思想中的概念,又能表达多少成分的本质,这些问题都与哲学有关,我们可以由“发现真理”这个角度去探讨。 先就“真理”一词来看,在中文里较为严肃,偏向“真实的道理”这一面。道理是人类共同信守的原?则与理念,往往与行为之判断有关。真理主要指称“真实之物”,希腊文的原?义即是“揭开”(A-letheia,Discovery)。若由感官去接触,所得好像蒙上一层纱,只有揭开这层纱,才能看清真相。我国古代教育,七岁入学称为“启蒙”,其义十分近似。揭开假相,得知真相。人生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发现不是发明,因为真实之物原?本就在那儿。然而,如何去发现呢,又如何保证自己的发现不会错误呢, 就发现的对象是外界事物来说,我们没有绝对的把握,因为人与外界的沟通,主要仍须凭借感官,而感官未必可靠。近代哲学家笛卡尔(Descartes,1596-1650)的思考过程值得参考。首先,为了找到真实知识的基础,他要尽可能怀疑一切可以被怀疑的东西。于是,外界事物、过去经?验,甚至此刻是梦是醒,都可以质疑了。然而,“我不能怀疑那正在怀疑的自我~”换言之,至少有一个不可怀疑的真实之物,那就是从事怀疑的我。由此推展开来,怀疑是一种思想作用,因此,“我思故我在”可以确证。 就“我思故我在”而言,我只是“思想的我”,与具体的有形之我未必相契合。于是,心物之间能否沟通及如何相应的问题,成为近代哲学的主题之一。 正文 发现真理(2) 更重要的是,即使开拓眼界,肯定自我是心物合一的,再依自我去认定外界一切事物的存在,我们所得到的仍然止于“相对的真理”。在此,“相对”有二义:一是相对于“认识主体”所拥有的真理,二是由于自我与外界之物都是相对的,在这两方面本身都没有终极的存在理由。 既然人人都可以认识,所得也都只是相对真理,那么难道真理就没有标准了,或者,难道没有绝对真理吗,在此,关于真理的标准,可以根据互相约定的公设或公理作为探讨真理的出发点,再经?由合乎逻辑?的程序推演出分门别类的知识。正因为这种真理是相对的,所以必须精益求精,日新又新。正因为人只能得到相对真理,所以必须谦虚为怀、谨慎为上。法国谚语有云:“了解一切,即是宽容一切。”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即使无法了解一切,也要努力宽容一切”。 不过,我们还是想问:到底有没有绝对真理,若以真理为真实之物,则问题转而成为:到底有无绝对真实之物,试作反省如下: 放眼四顾,宇宙之中只有两种存在:一是大自然,二是人间世。大自然循?环不息、变化万千,人间世兴衰存亡、徒呼奈何。这两者都是相对而有限的,以哲学术语来说,就是它们的本质“并不包含存在”。它们没有必然存在的理由。既然如此,它们的存在就需要一个基础,或者需要一个解释。这个可以解释的基础,它的本质“必须包含存在”,即:它不可能不存在,它是永远存在之物,它也就是绝对真实之物。 因此,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最后会遭遇“绝对真实之物”。人的语言无法适当加以描述,或者只能以否定的方式去描述,说它“不是这个,不是那个”,因为它是支撑一切又涵?盖一切的绝对者。绝对者必是独一无二的。心灵抵达此一概念、此一实体或此一境界,自然不再 执着于相对的知识与真实之物。哲学意在帮助我们明白由相对走向绝对的必要性,以及由绝对看待相对时,心灵的解脱与自在。 正文 印证价值(1) 印证价值 我们用以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真伪的标准是什么,这种判准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是社会加于个人身上的,还是个人内心原?本有其根据的, 稍作反省,立即发现人的特色,就是人与万物的差别在于自由。自由与自然不同。自然界依循?一定的规则而变动,如万有引力定律,因此自然的无异于必然的。即使是动物亦不能摆脱天生本能的驱力,毫无自主的余地。人类有思想,自由随之而来。自由的不是必然的,人可以“选择”。 “选择”的前提是分辨与偏好,它的表现是具体的行动,行动会对一个人的内在与外在造成影响。于是,关键在于:选择的“判准”是什么,说得清楚些,我们用以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真伪的标准是什么,如此一来,值得探讨的是:这种判准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是社会加于个人身上的,还是个人内心原?本有其根据的, 答案正在两者之间。社会代表传统,对一代代青少年提供应有的教育,教育的内涵?之一即是行为的规范与判准。但是,即使缺少良好的教育,也不表示个人的行为就必然失序。“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语,并非毫无根据。不过,既然从事选择及行动的是“个人”,那么个人就应该自觉此一判准之主体性,亦即内心自己作主去选择。行为若是被动、被迫或无意识,则价值(不论正面或负面)都无法对主体产生任何作用。这种情况之下,一个人不论活得多久或做了多少事,都谈不上有什么“价值”。有些人到了晚年,承认自己“浑浑噩噩过一生”,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价值不能离开行为的主体,像“善恶、真伪、美丑”这些用来评价的语词,如果离开具体的个人,[福w,w哇f,al小;n说]就毫无意义可言。譬如,“这幅画?很美。”但是如果没有人在欣赏,它只不过是一些色彩与图案的组合而已。因此,价值的表达应该加上“对谁?而言”一语。然而,世间人人都是主体,都是一个个“自我”,又要如何凝聚共识呢, 正文 印证价值(2) 柏拉.图(Plato,427-347B.C.)在《对话录》中认真探讨了“勇敢、正义、虔诚、美、善”等价值,结论往往是“没有结论”。于是,他相信这些价值存在于“理型界”,恒定而不变。人的灵魂在人出生之前早已见过这些理型,入世之后遗忘了,现在重新回忆起来,再以之为价值判准。这种说法未必可以证实,但是他的用意是想指出:人人心中都有对价值的向往。换言之,人有自由,人生目的在于以自由去实践道德上及审美上的价值,而不是以自由去追逐俗世的成就,如名利权位。 人间世的价值判断虽是约定俗成的,但与个人内心所向往的未必不能相应。问题在于个人必须回归内心,真诚体验,使行为的动机与动力能够出于自我。否则即有随俗浮沉、遗忘自我之危险。 其次,价值必有层级,真善美无一不是如此。因此,人生朝向价值的奋斗是永无终期的, 必要抵达至真、至善、至美而后止。未臻此境,心中即感不安。何以不安,这属于人性论的问题,意思是:人在行动时,虽有选择之自由,但是人性本身的结构使人的内心会发出自我期许及要求,指向更高尚的价值世界。若无此一人性,则人的自由只是能力高强的动物之任意妄为的借口而已。 不过,印证价值并非只是一种内在的要求或压力,它也能带来人格的提升与人生的快乐。人的尊严何在,在于他的人格是一切价值的主体,在于他可以实践价值,促进人我之间的和谐与正义。真正的快乐必有内在的源头活水,而不是全依外在的评价与肯定。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只须忠于自己,问心无愧,就会自觉充实,无待于外,再也没有更大的快乐了。 因此,哲学的理念是“知行合一”。培养智慧可以使主体启蒙开悟,体认生命的要义;发现真理则要求从相对界超越到绝对界,务期明白主体与客体合而为一的道理;印证价值则须落实于日常生活中,使生命由平凡趋向伟大,因为人原?本是为了成就他的伟大而生的。 正文 逻辑 思考(1) 逻辑 思考 人有理性,可以思考,思考有一定的规则与方法。逻辑?是为解说这些规则与方法的学问。大体而言,逻辑?包含了概念、判断与推论三部分。 人有理性,可以思考,思考有一定的规则与方法。逻辑?是为解说这些规则与方法的学问。我们接受一个人的见解时,会承认他的说法合乎逻辑?,从大前提、小前提,到结论,中规中矩,没有任何差错。究竟逻辑?包含哪些内容呢,大体而言,有概念、判断与推论三部分。 概念是我们平常使用的语词,约定俗成之后,仍有两种指涉,一是意象,二是意义。前者伴随个人的主观经?验而来,夹杂着情绪感受;后者则是字典里的定义,为大家所公认。如果想作正确的思考,首先就要考察自己使用的概念,排除意象,界定意义。以“龙”为例,中国人视之为吉祥的象征,谈起来眉飞色舞;外国人可能认为那是魔鬼的化身,不免对它心生畏惧。这种情况之下,双方如何可能作有效的沟通, 因此,有些研究哲学的人在谈话时,动辄祭出法宝,以冷静的声调说:“你所谓的‘龙’,是什么意思,”是一种兼具蛇与鸟双重能力的动物,还是古代世界的恐龙,或者是人性修养的一种境界描述,如果继续追问,可能不欢而散。当然,我们也可以反问:“你所谓的‘意思’,是什么意思,”不过,这时也许大家都忘记原?先讨论的题材了。 无论如何,把自己的概念澄清,总是正确思考的第一步。接着要做的是“判断”。两个概念以“是”或“不是”连结,即是基本的判断。配合概念的周延性,如“全部”或“有些”,我们得到“判断”的四个原?型,就是:全称肯定、特称肯定、全称否定、特称否定。分别举例,可以说:“台大学生都是好学生”,“有些台大学生是好学生”,“台大学生都不是好学生”,以及“有些台大学生不是好学生”。由这四型判断可以衍生出各种复杂的命题。它们有什么用处,试举一例。若有人说,“台大学生都是好学生”,那么为了反驳这个命题,我不需要证明“台大学生都不是好学生”,却只须指出一个台大的坏学生,就成功了。 正文 逻辑 思考(2) 在此,重要的是“形式”与运作规则,而不是具体的内容。具体的内容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但是形式与规则却是永远有效的。庄子所谓“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可以借来形容其妙用。光靠判断,不足以表现思考的开展性。两个以上的判断连结起来,就构成了推论。标准的推论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三段论法”。如,“凡人皆有死”(大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所以苏格拉?底会死”(结论)。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结论早已隐含在大前提中。但是,三段论法除了把隐含的加以彰显,还可以增益新知,使学术上的分类研究可以顺利进行。 当然,逻辑?中有“双刀论证”,成为诡辩者的利器。譬如,希腊一位辩士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曾与一个学生约定:暂时免交学费,待学生结业后,到法庭辩论赢了再付钱。结果学生结业后,始终不肯交学费,老师只好找他谈判。老师说:“我到法院告你不交学费。若法官判我赢,那么依照判决,你必须交学费;若法官判你赢,那么依照合约,你还是必须交学费。”学生怎么回答呢,他说:“老师,看来我可以不交学费了。因为若法官判我赢,那么依照判决,我不必交学费;若法官判你赢,那么依照合约,我也不必交学费。”究竟谁?是谁?非, 逻辑?不问是非,只讲求命题之真伪,以及推论是否有效。近代学者已将逻辑?与数学结合,求其更大的精确度与更高的复杂度,是为数理逻辑?。不过,为了从事研究哲学,基本的传统逻辑?已经?够用了。再退一步来说,能把“概念”彻底澄清到毫无含混与歧义的程度,并在“判断”时合乎各项规则的要求,然后所做的“推论”就可以确立不移了。逻辑?并不提供特殊装备,只是帮助我们把天赋的思考能力锤炼得更为敏锐、迅速而有效。 正文 语言分析(1) 语言分析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个人由学习语言而加入特定的社会;另一方面,语言也能塑造及保存传统,仿佛具有生命力,随着个人生命的延续而开展。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语言,但是未必明白语言的功能与限制。语言可以传意,也会带来误解,值得我们稍加探讨。语言是社会的产物,个人由学习语言而加入特定的社会;另一方面,语言也能塑造及保存传统,仿佛具有生命力,随着个人生命的延续而开展。 语言原?是为了表达实物,但是实物除了外在有形可见的大千世界,还有个人内心的丰富感受。因此,语言的使用大致分为以下四种。 一是描述的,以直接铺陈的方式去表现。譬如,天空是蓝色的,树上有五只鸟。凡是描述的用法,都可以诉诸感官或理智,取得众人的共识;万一没有共识,也不难由概念定义着手,进行沟通,辨明对方的真正意思。 二是比喻的,借浅易的概念去象征复杂的事理。譬如,政治家常说:“我们的国家需要一个有力的舵手。”这时,没有人会误解他的意思,错怪他居然以为国家像一艘船。国家当然不是船,其实它远比船复杂多了,但是舵手的比喻却生动而易解,帮助我们明白领袖的重责大任。另外,大家喜欢唱“母亲像月亮一样”,也是借月亮之柔和光明,来比喻母爱的伟大。诗人词客是使用比喻的高手。如果禁止使用比喻,语言将如何单调,人间又将如何乏味~ 三是形而上的,也就是我们一般用来形容“价值”的语言。最显著的例子是“真、善、美、勇敢、正义”等。这些价值上的名词看起来不切实际,但是人人都在使用。试问我们每天说了几次“你好~”“真美~”这一类的话,柏拉?图在《对话录》中,费心探讨了这些价值概念,结果发现大多数人未必清楚自己在说什么。 即使如此,价值的或形而上的语言仍然构成了人类文化的核心部分。原?因何在,在于人性原?来就有评价的要求。凡与人有关之物,都会对人展示一种价值。如果不让我们使用这种语言,无异于扼杀文化发展的生机。 正文 语言分析(2) 换言之,价值的语言必定包含主体本身的意图,就是连结主体与对象,进而衍生后续的行动,这些行动再返回根源,增益主体的内在世界。哲学既然是为了印证价值,当然要充分运用价值语言了。其中最常见的是“求真”,但是对人而言,求真与求善是不可能完全区隔的。柏拉图认为,真实的世界应该统合为“一”,而这个“一”其实就是“善”。如此一来,人生除了追求至善,别无正途。 此外,还有第四种语言用法,就是“恒真的”,或者主词与谓词相同的“套套语句”。如,“中国人就是中国人”一语,看似重复,却未必不可表意。如果情况是好事,则此语肯定了中国人;否则即有批判之意。譬如,在谈到“中国人的性格”时,这句话难道没有特殊含义吗, 以上简单介绍语言的四种用法,要点在于:我们在使用时,必须依自己的目的而选择用法,否则难免词不达意。对哲学而言,最重要的是价值语言,而价值语言正是最难解说清楚的。 语言的限制亦由此可见。以庄子与惠施的一段谈话为例。他们相约出游,到了濠梁之上,庄子见鱼从容出游,一时兴起,就说:“是鱼乐也~” 惠施立即批驳:“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乐,”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乐,” 惠施再说:“我不是你,不知你是否知道;你不是鱼,也不该知道鱼乐。” 庄子至此显示立场:我站在桥上一看,就知道鱼乐。他的意思是:人与鱼之间,推而至于人与万物之间,可以有感通作用,但是未必可藉语言表达。我们并不因为语言的限制,就隔绝了自己与万物的沟通。 因此,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固然要靠语言来表述,但语言不足以充分彰显哲学的胜义与境界。不是哲学有何奥妙,而是它所面对的宇宙与人生原是一大奥秘。 正文 现象与本质(1) 现象与本质 “学佛前,见山是山,水是水;学佛时,见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学佛后,见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现象学的方法有些类似。 没有人喜欢受骗,却都希望得知真相。但是,真相是什么,即使亲身经验也未必保证自己不会弄错;对外物的认识如此,对人的认识更是如此。为了找到可靠的方法,在消极方面可以参考英国哲学家培根(F.Bacon,1561-1626)的建议,设法打破四种假相。 一是“种族假相”,就是人把自己当成宇宙万物的中心,以人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于是,人会抹煞事物本身的价值。譬如认为:狗的存在是为了替人看门,猪的存在是为了让人食用,花的存在是为了供人玩赏。这种“利用”心理,使人无法正确认识动植物,进而不知珍惜, 造成生态失衡,最后甚至威胁了人类自己的生命。只有破除种族假相,我们才能以平常心认识及欣赏事物。 二是“洞穴假相”,就是以个人的成见来评价一切。有如井底之蛙,或者像戴了有色眼镜来观察事物。譬如,有些人受过西式教育,产生崇洋思想,喜欢用外国的标准来判断自己社会的优劣,然后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或者,由于个人遭遇了逆境,就诅咒人生黑暗。因此,只有破除洞穴假相,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看清一切。 三是“市场假相”,就是在听到人云亦云的传言时,不经考虑就以为是真的。市场是消息散布最快的地方,这些消息往往是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如果无法细加分辨,就难免迷失在群众意见中,这时不仅不能认识事情的真相,反而会连自己是谁都忘记了。除非破除市场假相,否则无法摆脱别人的干扰,也无法以清醒的头脑去区分真伪。 四是“剧场假相”,就是盲目接受一套观念架构或思想系统,用以解释宇宙与人生。我们在观赏戏剧的时候,很容易受剧情影响,随之喜怒哀乐,甚至把自己想象为剧中人物。从这种角度来认识一切,怎能不偏离事物的真正面貌呢,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歌德(J.W. Goethe,1749-1832)说:“朋友,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却是常青的。”真正的智慧是由亲切体贴生命而蕴发的。接着,积极方面可以参考胡塞尔(E.Husserl,1859-1938)的现象学方法。所谓“现象学”,是指透过恰当方式描述现象,以便突显现象之中的“本质”。什么方式比较恰当呢, 正文 现象与本质(2) 首先,以“暂时存而不论”的方式,把所要认识的对象的外缘条件“放入括弧”,使对象“本身”较为清楚地呈现。譬如,为了认识月球,我必须把传说故事、诗意想象、个人好恶都“放入括号”。就月亮本身去观察,看看月亮之所以为月亮的“本质”是什么。 其次,我运用“自由想象法”,以各种实例去想象哪些内在条件是不可或缺的。譬如,一个人缺少什么,就不能称为“人”了,在此,有一个临界点或地平线,可以使我们判断人与非人。最后,还须借助“还原法”,把对象从单纯的本质落实到具体的处境中,但是这时我们已经获知其真相了。 勉强借用一段大家熟知的话来做补充。“学佛前,见山是山,水是水;学佛时,见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学佛后,见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现象学的方法有些类似,要人先从常识世界超离,所见本质大不相同,因为本质与现象原本有些差距,正如“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但是在掌握本质之后,仍须回到现象世界,亦即人我共知的“生活世界”。不过,这时所见的现象已经不再使我迷惑,不会使我误认它是本质,也不会使我低估它的价值。 这种方法如果用在认识一个人的真相,是否有效,或许可以,但是前提在于“人不是物”,他有自由,可以选择。因此,认识一个人,无异于认识他的“价值观”,才能断定他的行动原则。撇开价值观,人的真相模糊难辨,即使有理性,也未必是个真实的人。 正文 理解与诠释(1) 理解与诠释 语言与文字保存了传统,而传统是个人的立足点,是我们“切入”世界所取的角度,若无传统,就无法理解一切意义。 我们每天都在阅读与聆听,尝试理解一切接收到的讯息,并且加以诠释。任何完整的讯息都构成一段“文本”(text),好像书本上的一段章节。如果文本是新闻及广告,或者是工作指令与日常闲谈,那么,理解因为有了现场处境及连续情节,不会构成太大的困难;即使产生误会,也不难予以澄清。 但是,我们的阅读范围延伸到传统的典籍时,挑战就大不相同了。首先,语言与文字(尤其是文字)保存了传统,而传统是个人的立足点,是我们“切入”世界所取的角度,若无传统,我们就无法理解一切意义。譬如,学习外语时,可以深切感受母语的重要。若是母语程度不够,学习外语的成效也将大打折扣,难以进入文化的核心层次。 当代西方人文学界特别重视“诠释学”,以之为治学方法。关于诠释的立场,主要有三派:一是侧重“传统”,把传统看成富有生机的意义世界,从它出发,再寻求它的视域与个人视域之融合。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就在此一“视域融合”的过程中可以达成。二是侧重“个人”,要以个人的生命体验作为解释的基础,“对我有意义的,才有意义”。如果文本境界再高,却非我的存在经验可以消化,亦即两者之间无法找到交集,又如何得到阅读效果,三是侧重文本,直扣原典本身的意义,让原典为自己说话。这时,就须加强文字学的训练了。 以上三种立场各有所重,优劣互见。其实,真要从事理解及诠释,应该兼取其长。我们暂不考虑西方诠释学的派别及人物,只就其实际运作提出下述看法。诠释可以分为四个步骤。面对文本时,可以依序自问: 正文 理解与诠释(2) 一、“它究竟说什么,”譬如,我们读《论语》,看到孔子自承“五十而知天命”。这是他说的话,那么“天命”是指什么,难道真有一个能够下达命令的天吗,孔子真的知道了天命吗,看来似乎没有怀疑的余地。 二、“它想要说什么,”这时必须探讨时代及思想背景。以孔子来说,当时仍有“天命有德的天子”之信念,但是现在天子失德、天下无道,天命是否随之消失呢,因此,孔子的“知天命”,表示他发现了(不是发明了)自己的使命,这一使命源自于天。他要扮演“木铎”的角色,周游列国,同时积极教育弟子,承先启后以维持人间的高尚理想。 三、“它能够说什么,”历代学者对于《论语》的诠释常有歧异,这表示一段文本具有独立的生命,对每一时代,甚至对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启发。启发越多,原貌也越难以辨认。不过,这些都是它“能够”说的,也有参考价值。我们为了明白孔子一句话,往往要遍查各家注疏,否则不敢轻易断言谁对谁错。 四、“它应该说什么,”这是最重要的一关,是我个人根据以上三个步骤所综合的心得。我必须选择及判断,当然也可以提出创见,证实它“应该”是什么意思。譬如,孔子所谓“知天命”,是“下学而上达”的结果,从“四十而不惑”,通晓人间事理之后,再作根本思考,探寻人生的终极意义,最后肯定“天”是这一切的基础。由此出发,还须“顺天命”,否则无法求得心之所安。最后才可抵达“从心所欲不踰矩”的至境。 以上四个步骤并非任何阅读都需要的。往往我们只看原文,就直接认定它“应该”说什么。这时,“想要”与“能够”都隐含其中。因此,一个人念书时,平常累积的知识与修养就扮演重要角色了。如果从事学术研究,撰写一篇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时,就须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训练。 如此,我们介绍了逻辑思维、语言分析、现象与本质、.福哇t,t小说.理解与诠释这四 种方法,对于有心探讨哲学的人来说,应该具有基本装备,可以展开心灵之旅了。 正文 中国的哲学(1) 中国的哲学 以学派而言,古代的儒家与道家,魏晋以后的佛学,都有体大思精的著作与学说。以个人而言,则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直到宋明诸子,都是值得重视的哲学家。 “哲学”一词是翻译过来的,那么中国自身有没有哲学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凡是人群聚居、形成社会,并且在历史上存在过一段时间的团体,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化会经历兴盛衰亡,其中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若由“器物、制度、理念”三个层次的内涵来看,理念应该居于核心地位。换言之,科技水平低落的地区、制度规范僵化的社会,未必会被历史淘汰;但是理念若是模糊不清或违反人性,以致民众缺少一套合理的价值观与人生理想,那么这样的团体及其文化就失去继续存在的动力了。 理念以各种形式保存于文学、艺术、宗教中,但是只有哲学可以对它作清晰的陈述、批判、反省,去芜存菁,定期再生活力,进而使文化长存不替。根据英国史学家汤恩比(A.J.Toynbee)的研究,人类历史上曾出现二十一种文明,其中十六种成了古迹,只有五种仍在发展中,而中国文明是其中唯一能劫后重生,进入第二度兴盛衰亡的轨道的。由此可见,中国文化中的理念应该有其独到之处,而中国不仅有哲学,而且有极富价值的哲学。 具体而言,哲学是对人类经验作整体而根本的反省,由之获得启发,再指引实际生活。因此,我们可以把具有此一自觉,并且写下系统著作的人,都称为“哲学家”。以学派而言,古代的儒家与道家,魏晋以后的佛学,都有体大思精的著作与学说。以个人而言,则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直到宋明诸子,都是值得重视的哲学家。 那么,中国哲学有什么特色呢, 正文 中国的哲学(2) 第一,以生命统合宇宙万物。凡存在之物,皆构成一个整体,整体相互感通有如机体,其中没有孤立隔绝的不相干之物质。换言之,生命的力量大化流行,无所不在,其灵秀在于人类。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并无真正隔阂,因此人生之道在于由个人推及人群,再扩及于万物。唯有人间获得安顿,宇宙的存在才能显发意义。中国哲学无不以“人”为其关怀焦点,但是它所表现的人文主义却常有开放的及超越的倾向,而不是自我中心的人本主义。 第二,以价值贯穿人生行为。人的行为既然是自由的,就有价值取向的问题,因此正确的人生态度是不容许随俗浮沉的,更反对自暴自弃。自由看来并无约束,但是人的内心对于价值(如真、善、美)却有自发的向往。孟子所谓人有“良知良能”,可谓一语道破。因此,人类依其本性,无不渴望真、善、美,其中又以“善”的价值最受重视。因为“善”发乎个人内心,并以行为促成人际适当而和谐的关系。于是,人生成为动态过程,必须自强不息,日新又新,直到止于至善。果能如此,则个人人格臻于完美,群体生活的质量亦大幅提升。 第三,对超越界保持信念。一方面,延续传统信仰,相信鬼神界与天或上帝的存在,但是在理性上不去详细辨明,也不能说得太多。另一方面,则以此一信念作为人生在实践价值时的终极依据,像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就是因为心中存有对“天”的 信念,相信人生目标不在苟且偷生,而在完成天赋使命,就是依据内心指示以行善避恶。因此之故,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许多哲学作品的主题。儒家主张“天人合德”,道家主张“天人合一”,即是典型的例子。 以上三点特色当然不能充分描述中国哲学,更不能拿来作为评析中国哲学各派各家优劣的唯一判准。但是,相对于西方哲学与印度哲学,以及其他民族的哲学,我们却可以肯定中国哲学确实有自己的一套观点,具体而言,就是: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以价值为中心的人生观,以及对超越界保持开放的信念。这些观点也许在知识理论的构成上,仍须提出有效的论据,但是在指引人生之“道”,使人安身立命上,则一直发挥巨大的影响,维系中国文化于不坠。 正文 儒家哲学(1) 儒家哲学 儒家是中国最主要的哲学,对中国人的观念、信仰、生活、艺术,以及中国的政治、社会、教育、家庭,都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儒家是中国最主要的哲学,对中国人的观念、信仰、生活、艺术,以及中国的政治、社会、教育、家庭,都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不谈儒家,就不可能明白什么是中国文化,也无法认识中国人的性格。然而,正因为如此,儒家的面貌也就不易厘清了。 厘清的办法,最好是回归孔子与孟子,探讨他们原本的见解。儒家关怀人的安顿,从安居乐业,教化普及,到相互责善,提升价值。它的人性论特别完备周全,简单说来,主张三点:一、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二、人人都“应该”成为圣人;三、每一个人在努力成为圣人时,都自然会“帮助别人”也走向正途。在此,“圣人”一词令人望而生畏,连孔子也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的确,若以它代表完美人格来说,人间没有圣人,因为只要活着就可以更完美,反之,只要活着也随时可能退转堕落。所以, 我们在此以“圣人”指称“境界”及“过程”。境界可以悬为目标,让大家期许去追求,过程则是当下在每一事件上要求自我完美,就是孔子所谓的“修己以敬”。换言之,儒家认为人并不是完美的,但是内在却有动力,要求自己走向完美。配合的措施则是合理的政治制度与教育机会。凡是符合上述立场的,都属于儒家学者。 我们再针对人性论,提出以下三点说明。 第一,人性是向善的。“向”代表人有自由,可以选择。“善”是指“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当人行动时,内心对自己的选择会有自发的反应与判断,若选择“行善”,则觉心安,否则心即不安。心之安与不安,并非由后天习得,而是与生俱有的能力。 正文 儒家哲学(2) 所谓“与生俱有”,是指人的生命成长过程,必由“生理、心理、伦理”依序开展。生理上长期的幼儿依赖,使子女对父母在心理上会有特别敏锐的依存感受,由此而生不安及不忍。此所以“孝”是儒家教育的基础。作为行为规范的“伦理”,则是为了助人完成心理倾向者,而非为了禁人为恶而已。其次,“与生俱有”的根苗,很容易受到后天环境的压力与诱惑而扭曲,以致常有遗忘本心的情形。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清楚指出:教 育的目的在于把失去的心找回来。既已失去,如何可能找回,原来这是比喻用法,用以表示人性向善。只要得到机会并且自己愿意,内心向善的力量就会在每一次新的选择时发出指示,让自己回归正途。 第二,人生应该择善固执。就“择善”而言,需要良知与教育合作,以求分辨具体的善行。考虑要项有三:一是外在规范,二是内心感受,三是对方期许。一行为必须出自内心感受,否则只是虚伪或乡愿;其次,不可违背外在规范,因为这些规范是为了保障更大的人群之和谐。同时,也要设法符合对方的期许,否则自己一意孤行,结果可能无法成就“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以上三个要项之间若有冲突,只好回归内心感受,以诚为主。择善之后,需要坚持。固执出于道德勇气,表现为恒心与毅力。必要时,甚至可以牺牲生命。但此时牺牲生命无异于完成生命,满足了人性向善的原始要求。 第三,人生至高理想在于“天人合德”。前述“以牺牲为完成”的生命观,其信念即在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近于此,但仍可进而超越历史,求取个人灵魂之至福与不朽。其中详情已非哲学范围,若人生遭遇未至此境,则不妨自得其乐。孔子与颜回都是生活贫困而不改其乐的人,因为内心自有悦乐的泉源,是为安贫乐道。 这种人生观是积极进取的,也是与人为善的;是向着至善而努力提升个人价值以及人群幸福;同时也是洋溢着生命的喜悦的。 正文 道家哲学(1) 道家哲学 “道”是宇宙万物生存及发展的途径,任何一物皆有其道,整体宇宙亦有其道。天地之道就是大自然的规律,四时运行,生态平衡,充满和谐的韵律。 儒家从正面肯定人间一切价值,相信只要教育与政治配合,人的向善本性可以因势利导,达到“正德、利用、厚生”的幸福境界。然而,自有社会组成以来,人间的混乱与冲突从未消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也许是人的知识及能力有限,也许是人性还有许多潜伏的弱点,以致人群在相处时,问题重重。 道家面对这个难题,换个角度去想,也许“无为”胜过“有为”;并且,能否超越以“人”为中心的思考模式呢,如果不由“人”的立场去观察,又要改由什么立场呢,由“道”的立场。道又是什么, “道”是宇宙万物生存及发展的途径,任何一物皆有其自己的道,整体宇宙亦有其道。既然万物不能离开“道”,好像无道就无物,我们能否设想: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同时又是其运作发展的途径,以天地为例,天地之道就是大自然的规律,四时运行,生态平衡,充满和谐的韵律。不过,人类世界的情况就不同了。事实是:有了人,世界就有灾难、罪恶与痛苦。如何从根本上予以化解, 道家的第一位代表老子认为:一切问题都出在人的认知与欲望。当人为了生存而必须认知万物并加以区分时,区分亦带来价值上的贵贱之别,由此引发人的欲望。大家都去追求“难得之货”,人心怎能不乱,但是,人的认知能力本身并没有错,它还有提升的可能。 因此,老子的构想是:认知能力首先表现为“区分”,后果利弊互见;若要兴利除弊,至少可以保障自己,就须将它转化为“避难”,由于明白吉凶祸福的道理而避开一切灾难。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既然福祸相互依存,我们何必汲汲于世间的名利权位,老子注重“无患、无尤”,希望“全身保真”。 正文 道家哲学(2) 接着,认知能力可以更上一层,由向外区分与向内衡量,提升到主客合一,不再执着于自我,却能以“道”的立场来观照一切。这时产生“启明”,洞识万物芸芸,各归其根,无为胜于有为,甚至,无为就是无不为了。这显然是一套讲求“培养智慧”以“发现真理”的哲学系统。然而,这种智慧不仅难以传授,而且不易表述。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有的语言都只是方便法门,目的是助人以心灵之眼去直观“道”,然后在具体的行动中表现超越的精神。 一旦化除执着,眼界随之开朗,天地也变得无限宽阔了。接着发挥道家思想的是庄子。庄子进一步提出“游”的理想。他以各种寓言以及虚拟的人物与故事,展现了一个无限而永恒的精神世界,这是人人可以达到却极少有人真正达到的。修行过程并无定法,大致有以下阶段:“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由超越世间利害、有形之物、生命欲望,到光明初现,体认万物一体,终至不受时空所限,有如恒存的精神体。 庄子为人类描述了一个精神上至为宽广的领域,让我们可以遨游其中。随着主体的自由与解脱,产生了艺术上想象的空间与审美的情调。中国历代许多杰出的诗人与画家,都由庄子汲取丰富的灵感。不仅如此,每当遭逢乱世,读书人隐居山林时,也常由庄子得到安慰。 不过,道家思想以智慧为重,要靠个人体悟启明,而无法传诸大众。同时,它所强调的修行也与一般的道德修养有别,不足以用为社会教化的参考。至于汉代末期所衍生的道教,则与道家的原始意旨没有必然关系。 在哲学界,单是“道”这个概念就令人深感兴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Heidegger,1889-1976),晚年曾试图将《老子》译为德文。即使他最后因为不懂中文而放弃这项尝试,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真正伟大的哲学系统必有相通的地方,因为它们都是人类理智面对道或超越而绝对的“一”,所作的沉思的结晶。 正文 西方的哲学(1) 西方的哲学 西方哲学在其整体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依然是理念的澄清、价值观的塑造,以及人生意义之探讨。 所谓“西方”,是指近代以来主导世界发展的地区;从欧洲到北美,其中的思想传统可以远绍希腊,历经中世,再于欧美集其大成。如果以列举的方式来说明,则西方哲学家包括柏拉图(希腊)、多玛斯(中世)、笛卡尔(近代)、海德格尔(当代)等人。这一系列沿承而下,未曾中断的思想,统称为西方哲学。 同样的,西方哲学在其整体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依然是理念的澄清、价值观的塑造,以及人生意义之探讨。尼采(F.W.Nietzsche,1844-1900)说:“哲学家是文化的医生。”可谓十分贴切。西方哲学素以论证周全、系统严明著称,其特色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探讨范围明确。哲学家虽然志在研究宇宙与人生的根本真相,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才能各殊,所以大都以分工合作为原则。对外,与各门科学之间的界线日益清晰;对内,也要在知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等领域中,找出自己的专长。如此一来,哲学的专业性格浮现,其优点是有许多专业哲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累积发展,形成一部井然有序、内容丰富 的哲学史;缺点则是分而不合,把哲学当成知识之一,未必能够回应人生的要求;亦即,西方哲学对于“指引现实生活,评估文化生态”这一方面的作用,已经逐渐淡化成可有可无了。 二、知识取向鲜明。以柏拉图的《对话录》为例,其中虽然探讨价值上的问题,如勇敢、正义、善、美,但是它的目的是掌握其本质,澄清其概念,以便建立稳定可靠的知识。原因何在,在于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是德行”。人若对德行有真正的认知,就不可能因循苟且,无动于衷,而必定会珍惜与实践德行。反之,人对德行若无明确的认知,又怎么可能身体力行呢,的确,人是“理性的动物”,可以形成概念世界与思想体系,并且单是这项任务就带有许多趣味,使人流连忘返。能否在认识德行后加以实践,是属于个人的抉择,而西方哲学家在如何“认识”上已经投注了大部分的心力了。本书精华已为您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关注福哇小说下载网,谢谢~ 正文 西方的哲学(2) 三、未必足以安顿人生。由于理性所展现的知识是有限的,既不能说明人的道德要求,也无法满足人对超越界的向往。于是,西方人在寻求安顿时,仍然只有宗教一途。换言之,知与行可以分开;同时,哲学与宗教也不能混淆。譬如,我国的儒家虽是哲学,但有明显的宗教功能,可以与祖先崇拜并存,产生宏大的教化效果。西方哲学中不易出现类似的情形。 针对上述三项特色,必须再做补充说明。首先,由于探讨范围明确,西方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或学科,可以胜任愉快;影响所及,今日我国大学中的哲学系仍以教授西方哲学为主流。但是,这种情形未必妥当。除非哲学可以脱离文化理念,否则我们学习西方哲学的目的,还是为了回归中国哲学。 其次,就知识取向而言,我们认同“为了知识而求知”的客观心态,但是不可忽略哲学在本质上是要观照宇宙与人生的整体,或者至少是要响应人们对“人生有无意义,”此一问题之探索。因此,承认知识的限制,保持开放的心灵,才是哲学研究者的正确态度。 最后,谈到安顿人生,西方人未必接受“生命中心的宇宙观”与“价值中心的人生观”,但是他们可以靠有形的法律规范与无形的宗教信仰,来安排现实的生活。在此可以发现,由于哲学理念之差异,两个社会在“制度”与“器物”上随之显示自己的特色。黑格尔(G.W. F.Hegel,1770-1831)说:“实在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实在的。”引申意指:凡是可以存在的社会,自然有它的道理。哲学要研究真实之物,更要探讨其中的道理。我们比观对照中西哲学,也许会有更深的体会。 您所看的电子书来自福哇txt小说下载站网友分享 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网友上传是为了宣传本书,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档为【哲学入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4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9KB
软件:Word
页数:3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08
浏览量: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