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

举报
开通vip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的生命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植物的无性生殖 2、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或小组讨论活动来获得结论,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花的观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述植物有性生殖和植物无性生殖    难点:概述植物无性生殖,尝试植物的扦插 三、教学用具  桃花模型  小黑板  多媒体课件  挂图等...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的生命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植物的无性生殖 2、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或小组讨论活动来获得结论,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花的观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述植物有性生殖和植物无性生殖    难点:概述植物无性生殖,尝试植物的扦插 三、教学用具  桃花模型  小黑板  多媒体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挂图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由白居易的诗句“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这是动物的一种什么行为?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利用圈点批画记思等形式进行自学,教师巡回指导,为讲解打下基础)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              和              ,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2、被子植物繁殖后代一般是由果实中的                  完成的。 3、种子中的胚,是由                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来的,这种由                          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                    。 4、椒草用              生殖,马铃薯用            生殖等,都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 5、植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有              生殖和                        生殖。 6、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主要区别是                          。 7、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                    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常见的方式有          和          等。 8、                                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分为            和              。例如:苹果、梨、桃等许多果树都是利用      来繁育优良品种的。接上去的部分叫做        ,被接的植物体叫做            。 9、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                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生物界有哪些不同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让学生思考并进行回答, 教师进行补充; 课件展示:被子植物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什么为“有性生殖”? 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并填写书本P2页的框图。 教师进行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并回答:(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来的,这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        3、除此之外,植物还有其它生殖方式吗? 先让学生进行举例自由发言      教师进行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并回答 4、下面我们再来看“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和“马铃薯的块茎发芽生根”的幻灯片                5、 通过观察这两个幻灯片,大家可以思考(让学生小组进行讨论) ① 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这种生殖方式又叫什么? ② 植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对植物来说有什么意义? ③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6、现在我们知道植物有两种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对植物来说各有什么益处?(让学生进行了解)                                                                                                                                                                                                                    ① 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更能适应变化的环境(恶劣环境)。              ② 无性生殖的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较为一致。所以短期内可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植株。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7、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疑惑 (2)试画本节的知识结构图。 (3)学习了本节知识你准备有哪些创造和发明。 课后反思: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扦插和嫁接应具备的条件 2、尝试进行嫁接和扦插实验 能力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扦插实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体会到不同的生殖方式对不同的环境的适应,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难点:概述植物无性生殖并尝试植物的扦插 三、课前准备  每个学习小组准备好柳树的枝条、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复习植物的生殖方式,以小组竞赛的形式“你问我答”,导入新课,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 3、出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利用圈点批画记思等形式进行自学,教师巡回指导,为讲解打下基础) 1、      是一种培养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根、茎、叶、芽等,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比如甘薯、葡萄、月季、杨、柳等的栽培,常用        的方法。 2、植物的生殖需要条件,比如扦插,除去      、      、      、       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 3、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 (1)在扦插紫背天葵时,要将紫背天葵的茎剪成      厘米长的茎段。 (2)一般每段保留    个节。 (3)茎段上方的切口是      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是        的。 (4)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                            ,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                  。 (5)扦插时需将下面的一个节埋入土中。 4、在制定计划中,要注意设置          ,实验组和对照组应当         观察和照料。 5、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        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        和      ,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6、植物的组织培养属于        生殖。 7、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植物组织    形成        长出        生根    移栽成活 8、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              、                      。 (三)合作探究 1、植物无性生殖的几种不同方式及应用                      讲述:植物无性生殖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                2、出示嫁接的 步骤 新产品开发流程的步骤课题研究的五个步骤成本核算步骤微型课题研究步骤数控铣床操作步骤 示意图幻灯片让学生进行观察:        3、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学生看书第4页探究步骤)小组合作讨论 ①你准备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②扦插紫背天葵需要哪些环境条件?扦插的材料要如何处理? ③如何进行扦插,你能操作一下吗? ④如何进行嫁接?你能操作一下吗? 4、就合作探究问题逐一交流回答。 5、每小组代表上台演示扦插的操作。 6、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尝试画出本节的知识结构图。进行课外实践。 课后反思  :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能力。 能力目标: 1、通过比较,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过程的异同; 2、通过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情感目标 1、通过 “家蚕与人类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揭示“金蝉蜕壳”背后的生物学事实,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结构与环境的适应;通过诗词,渗透人文教育; 3、关注昆虫生殖与环境适应的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昆虫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三、课前准备 教师:组织部分学生饲养并观察某种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准备昆虫生殖发育过程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学生:饲养并观察记录其生殖发育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比比看谁说出的昆虫知识最多?蜻蜓点水与生物的哪种行为有关?毛毛虫与蝴蝶有关吗?知了为什么要蜕皮?等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 3、出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为讲解打下基础) 1、昆虫的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 2、有些昆虫的发育经过           、           、           、           四个时期,并且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被称为          发育。 3、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           、            、          三个时期,属于变态          发育。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以蚕为例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1)质疑:你知道丝绸之路的故事吗?悠悠文明史,漫漫丝绸路。小小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你养过家蚕吗?你知道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吗? (2)请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蚕的发育过程,学生之间进行补充和完善,教师对其中的错误不做纠正, (3)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蚕发育过程的录像或幻灯片,看后修正和完整描述蚕发育的一般过程,将书上的图片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完成书上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和讨论。 家蚕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 幼虫      成虫      蛹      A.呈长圆筒状,柔软,无翅,有8对足,身体有多个体节,分头、胸、腹三部分,但不明显。 B.不取食,雌雄蚕蛾交尾之后雌蚕蛾产卵。不久死亡。 C.不吃不动。最后羽化成蛾,破茧而出。 D.大致呈椭圆柱状,体表光滑,有多个体节,分头、胸、腹三部分。 E.身体有多个体节,分头、胸、腹三部分,有翅、复眼、触角和三对足等,体表有很多白色鳞毛。 F.以桑叶为生,要经过四次蜕皮。化蛹前吐丝结茧。 2、点拨指导 (1)质疑:蜜蜂、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和蝴蝶一样吗? (2)组织学生观察蝗虫等发育过程的图片资料并思考:从不同昆虫的发育过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点拨:如蝉的一生,黑暗和光亮处的对比;毛毛虫与美丽的蝴蝶灯,引导学生思考蕴含其中的人生哲理。从昆虫生殖发育过程,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昆虫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侧面,应该关注和自觉保护昆虫的多样性,保护昆虫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生活环境。 3、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尝试画出本节的知识结构图。 (2)你准备在昆虫方面做哪些创造和发明?或为人类做出贡献。 教学反思: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难点 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青蛙发育的过程录像片或标本,其他两栖动物的图片或录像带。 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春末夏初,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青蛙的叫声有什么意义?青蛙是什么动物?等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 3、出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利用圈点批画记思等形式进行自学,教师巡回指导,为讲解打下基础) 1、青蛙的受精是在        中进行的,发育方式是          。 2、青蛙的幼体用      呼吸,成体用        呼吸,      辅助呼吸。 3、青蛙幼体与鱼相似,通过      的摆动产生运动,适于在水中游动。成体      强大,前肢短小,适于陆地上跳跃。 (三)合作探究 以青蛙为代表的两栖动物在生殖和发育方面有哪些特点? (四)达标训练 1、辛弃疾的词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实际上是指 (   ) A.雄蛙的鸣叫                        B.雌蛙的鸣叫 C.雌蛙和雄蛙的鸣叫            D.蝌蚪的鸣叫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春末夏初,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如果寻声找去,你会发现池塘中的青蛙正在抱对。不久,如果你再来,会在水中看到小蝌蚪。继续观察下去,你还会看到青蛙那魔术般的外形变化过程。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试分析回答: (1)雄蛙的鸣叫是为了                                                  ;      (2)雌雄蛙抱对有什么意义?                                          ;      (3)小蝌蚪长得不像“妈妈”,而像一条小鱼。猜猜看,小蝌蚪在水中用什么进行呼吸?                   。 (4)小蝌蚪经过魔术般的变化,最后成得和“妈妈”一样了。你能写出青蛙的发育全过程吗?(请用箭头和发育阶段名称表示)                                                      。  3、下图1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蛙的发育经历了[①]      ,[②]        ,[③] 幼蛙 [④]          四个时期。 (2)这种发育方式叫做                。 (3)②时期的青蛙幼体用           呼吸,生活在水中。 4.资料分析 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环境条件 3.45亿~2.25亿年 种类繁多,是两栖动物发展的繁盛时期。 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食物丰富。 2.25亿年至今 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小。 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沙漠,气候干燥。 上表数据说明,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课后反思: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通过课后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平时生活经验积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鸡卵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课余时间人工搭建鸟巢的活动,使学生树立爱鸟、护鸟的意识,以及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思想情感。   2、通过组织参观家禽养殖场的活动,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态度和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说出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 难点:通过本节所学习的内容,总结鸟类比两栖类等动物的进步之处。  三、教具  挂图    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以前已经了解了有关鸟类的一些知识,你能回答出以下问题吗?   1.在羽绒服和鸭绒被里的是哪一种羽毛?   2.家鸽吃进的玉米、稻谷和小麦粒等都很坚硬,必须在磨碎变成糜状物后才能被消化和吸收,而家鸽的喙中没有牙齿,它是怎样将这些食物磨碎的呢?   3.有人说家鸽排便频繁是因为食量大,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今天我们来继续探讨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二)自主学习 自学提纲  认真阅读教材第16-18页,完成下列题目,时间8分钟。 1、下图1为鸡卵的结构,据图完成问题。                         图1 (1)卵细胞是由图中[ ]   、[ ]    和[ ]     构成,其中[ ]   里面含有细胞核,将来发育成胚胎;[ ]     是卵细胞内贮存的养料。 (2)[ ]     和[ ]    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 (3)图中[3]是     ,[6]是      。 2、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三)合作探究 1、鸟是通过卵孵化出来的,那是不是市场上或者养鸡场里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呢? 2、根据生活经验,请你猜一猜卵壳、壳膜、卵白和卵黄各有什么功能? 3、教师精讲点拨 鸟卵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胚盘、卵黄和紧包在卵黄外面的卵黄膜共同构成了卵细胞。而卵黄外面的这两条长长的带状物质,我们称之为系带。被系带所悬挂着的卵黄,由于重力关系而使胚盘永远朝上,有利于孵化工作的进行。 一般地说,胚盘色深而略大的是已受精的卵,色浅而小的是未受精的卵。鸟类的受精卵,在雌鸟体内已经开始进行胚胎发育。卵产出以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体温,胚胎又停止了发育。   (四)达标训练  1、“几处早莺挣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唐 白居易),这句诗描写了鸟的哪些繁殖行为?    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都经过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阶段”,有没有例外呢?所有的阶段都有例外吗? 3、完成下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并简要分析不同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性。 动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虫 _____生殖、_____受精、_____ _____发育或_____发育 两栖动物 _____生殖、_____受精、_____ 多为_____发育。在_____发育中,_____离不开水 鸟类 _____生殖、_____受精、_____ _____经过孵化发育成_____,_____发育为_____,没有变态发育 4、下面是几种鸟卵的孵化时间.请你推测孵化时间的长短可能与什么有关? 鸟名 家燕 麻雀 家鸽 鸡 鸭 天鹅 鸵鸟 孵化时间/天 12~15 14 17~19 20~22 28~32 34~38 45 课后反思: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2、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能力目标:区分相对性状。 情感目标:关注生物性状的差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难点: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三、教觉用具 相关图片、投影、小黑板、课件、挂图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第一章我们讨论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了解了植物、昆虫、两栖动物以及鸟类的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了解到通过生殖和发育生物圈中的生命才能得以不断地延续。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经由母亲十月怀胎来到这个世上的,想一想自己有哪些特征像父亲,哪些特征像母亲,哪些特征与父母都不像?为什么会同父母既像又不像呢?……现在我们已进入了遗传和变异现象的探究了。下面看本节的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2、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二)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P25-26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对重点内容进行圈画记忆和思考。) 自学提纲 (1)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 (2)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3)什么是相对性状? (4)子代的性状与亲代的性状有关吗? (三)合作探究 1、学生观察分析P25观察与思考内容,师生共同补充、归纳、展示完成活动:小组成员相互观察人体的下列性状。 (1)耳朵有没有耳垂? (2)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 (3)能否把舌头由两侧向中央卷曲? (4)能否使大拇指向背侧弯曲? 2、小组分析、讨论,完成观察与思考中的问题 (1)仅凭肉眼的观察或简单的测量,就能知道自己所有的性状吗? (2)试着概括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3)通过观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 (4)任选上述一种人体性状,看看你与父亲或母亲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再看看你与父母的父母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5)生物体的所有性状都是能遗传的吗?如果不是,请举例子说明。 (6)在观察和讨论过程中,你还有哪些问题?请与同学交流,并试着作出解释。 3、精讲点拨 遗传是指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发育实现的。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及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归纳本节知识要点,画出知识结构图。 2、学习这些知识你运用了哪些方法?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3、学习这些知识在创造和发明发明你有哪些想法? (五)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是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 A. 豌豆的圆粒和高茎  B. 圆圆的O型血和芳芳的A型血 C.兔的白毛和鸡的单冠  D. 花猫和花牛 2、转基因鼠的实验证明了(  ) A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一种相对形状 B. DNA是遗传物质 C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D. 基因是DNA上的片段。 二)非选择 1、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就叫_________。 2、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叫做______________。 3、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___决定的。 4、同一性状的不同的表现形式称为_____ ________ _ 5、讨论:转基因技术有什么用途? 课后反思 :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能力目标:收集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报道、资料等信息。 情感目标: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三、教学用具 相关图片、投影、小黑板、课件、挂图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什么是性状?什么是相对性状?父母的许多性状为什么会在我们的身上出现呢?我们知道精子和卵细胞都没出携带任何性状,那么,父母究竟是把什么东西传给了合代,才使子女像父母呢? (二)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P26-27内容,并对重点内容进行圈画记忆思考进行学习     1、什么是转基因生物? 2、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3、举例说出你知道的转基因食品? (三)合作探究 资料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 1、观察P27资料分析,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3)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2、展示交流 3、精讲点拨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发的基因。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归纳本节知识要点,画出知识结构图。 2、学习这些知识你运用了哪些方法?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3、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去研究遗传学? (五)达标训练 1、基础训练习题 2、课后练习 课后反思 :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能力目标:区分相对性状。 情感目标:关注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难点: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用具 相关图片、投影、小黑板、课件、挂图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照片(一个三口之家的照片),这个小男孩是这对夫妇所生的吗? 我们知道,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叫做遗传。那这位妈妈是把她自己的眼睛、脸型这样的具体性状传给孩子了吗?传下去的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板书)下面看本节的学习目标: 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二)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P28-31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对重点内容进行圈画记忆和思考。) 自学提纲 (1)基因在哪里? (2)基因通过什么传递? (3)基因是怎样传递的? (4)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一样多吗?亲子代之间的桥梁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 1、学生观察分析P29观察与思考内容,小组分析、讨论,完成观察与思考中的问题(1)、(2)、(3) 2、展示交流 3、精讲点拨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归纳本节知识要点,画出知识结构图。 2学习这些知识你运用了哪些方法?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3、学习了这些知识,你准备有何创造? (五)达标训练       1、基因大多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________上,而且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一定的。    2、除生殖细胞外,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_存在的,基因也是_____存在的。它们一半来自_______,一半来自______,因此,后代个体具有___________的遗传物质。   3、在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________,分别存在于产生的__________中。    4、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是____          ___存在的。受精卵内含有____________的基因,这些基因组成了未来生命的________      _。 课后反思:  第三节  基因显性和隐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以及语言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掌握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难点: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挂图  小黑板等   教师准备:关于生殖过程中基因传递图解投影片;有关豌豆杂交实验的  多媒体课件或相关投影片. 学生准备:豌豆种子(不同颜色的种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基因如何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咱们通过投影片上的几个问题一起回顾一下。请大家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基因由父母向子女传递过程中的桥梁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二)自主学习(学生自学。利用圈点批画记思等形式进行自学,教师巡回指导,为讲解打下基础) 1、相对性状有          和            之分。 2、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     种:(用英文字母的大写表示        基因,小写表示      基因 )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              种。 3、基因组成是Dd的,d控制的性状              。 (三)合作探究     学生讨论回答下面的思考题: 1、已知面颊上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有酒窝的基因(D)是显性基因,决定无酒窝的基因(d)是隐性基因。请问,一对无酒窝的夫妇能生育出有酒窝的子女吗?为什么? 2、人的卷舌与非卷舌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某小孩的父母均能卷舌,这小孩却不能。说明卷舌是        性性状,这小孩的基因组合是          。父亲的基因组合是          。母亲的基因组合是          。 3、已知白化病基因为隐性基因,如果见到一个白化病人,则可判断其表现正常的双亲为           。 4、为什么有的父母是双眼皮,而子女却是单眼皮? 5、精讲点拨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2、请画本节知识结构图。3、学习了本节知识内容,你有何打算与要求。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板书) 1、孟德尔的杂交实验: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如高记为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用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如矮记为d。所以:高:DD 、Dd;  矮:d d     2、禁止近亲结婚 (1)近亲结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如:堂兄妹(堂姐弟)、表兄妹(表姐弟) (2)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近,婚后子女患遗传病的可能性越大。 (3)遗传病: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疾病。治病的基因可以通过精子或卵细胞遗传给子代。 3、常见的遗传病有:白化病、色盲、血友病、先天性愚型等。 教学反思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人的性别差异由性染色体决定。               2、解释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道理。               3、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能力目标: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性别问题。 情感目标:关注社会和谐发展 ,提倡男女平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说出人的性别差异由性染色体决定           2、解释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道理。     难点:性染色体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三、教具  课件  小黑板  挂图  多媒体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别人家添了小宝宝,人们不禁要问是男孩还是女孩,可见生男生女使人们关注的问题,生男生女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与遗传有关吗? (二)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课本36-39完成下列自学提纲 1、人的体细胞中有     对染色体,前22对染色体男女都一样,叫           ,另有一对决定人性别的叫                      。 2、在1902年 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发现了               。 3、男性的性染色体类型是          ,女性的性染色体类型是            。 4、男性精子的性染色体有两种,一种是含      染色体,一种是含      染色体的,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是含        染色体的卵细胞。 (三)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学生展示,教师补充 2、学生观察课本37页图讨论38页讨论题 3、师生完成38页生男生女图解,教师点播引导。 4、精讲点拨 (1)男女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前22对男女都一样,是常染色体,只有一对决定人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类型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类型是xx. (2)生男生女取决于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结合机会均等,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四)课堂小结 1、说出人的性别决定。        2、解释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道理。 3、让学生画出本节的知识结构图。       4、通过学习你认为重男轻女对吗?为什么? 课后反思 :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             2、明确生物之间存在差异是变异的结果             3、知道自然界中有两种变异即可遗传的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能力目标: 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情感目标:1、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2、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通过对探究结果的讨论,掌握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难点:1、掌握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用具  课件  挂图    小黑板  多媒体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某同学一家三口的照片找出儿子与父母相同与差别之处。 儿子很像父母但又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为什么,这就是生物的变异。 自学提纲(学生阅读课本40-43上面内容重点圈划记忆和思考并完成下列内容) 1、生物之间的变异是             存在的 2、区别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二)合作探究 1、学生分组讨论能举出变异的例子 2、学生探究课本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让学生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 (三)精讲点拨 由于任何性状都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基因组成相同的大花生(或小花生)果实的长度有长有短,这主要是环境引起的变异。但环境引起的变异程度是有限度的,所以大花生(或小花生)的果实大小总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        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仅由环境引起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四)课堂小结 1、说出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 2、从现实生活中举出例子。 3、画出本节的知识结构图。4、说出变异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遗传变异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2、举例说明几种遗传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原理 情感目标: 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释生活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举例说出遗传变异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难点: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三、教具  课件,小黑板  挂图    多媒体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悠悠五千年,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辉煌,我们来了解人类利用遗传变异培育了哪些新品种。 (二)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43—45内容。利用圈点批画和思考等方法进行自学,不会的地方可问同桌或小组讨论。 (三)合作探究 先小组讨论后以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教师引导补充。 1、通过人工选择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通过繁育后再进行选择,数代后奶牛保持高产奶量不会发生变化。这是人们选择奶牛的大致过程。实际上是遗传物质的变异即基因重组所致。 2、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把抗倒伏基因传给高产不抗倒伏小麦,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得到高产抗倒伏小麦。 3、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即基因突变培育新品种。 4、教师点拨 通过杂交,把好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即后代既高产又抗倒伏。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 (四)课堂小结 1、学生举例利用变异培育新品种 2、列举一些实际例子。   3、你想为人类培养出生物的优良品种吗?你打算育种吗? 五、板书设计 生物的变异在培育新品种的应用   1、高产奶牛 2、高产抗倒伏小麦 3、太空椒 教学反思: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能力目标:理解美国学者米勒模拟生命起源的实验装置。 感情目标: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命起源的过程 难点:米勒实验装置源理 三、教学用具  小黑板、挂图、课件等。     教师准备  运用多媒体演绎《生命起源》有关片段 。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生命起源》片段由此而导入本课。 (二)自主学习  1、自学47页第一节,第一段和彩框内容,确立“科学推测需要有确凿证据”的观点。 2、研读“资料分析1”掌握原始大气层的构成。 3、研读“资料分析2”理解米勒的模拟实验装置。 4、观察49页“资料3”两幅图片,了解“宇生说”。 5、熟读49页关于“生命起源”的描述,掌握其生命起源的过程。 6、读49页最后一段小字,了解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看法。 (三)合作探究 通过学生讨论与教师点拨,完成49页“讨论”题。 (四)精讲点拨 1、关于原始大气层的成分与现在大气层的成分不同之处是没有氧气。 2、米勒实验装置图解。 3、原始生命的形成是在原始海洋中。 4、提示:阅读练习册30页“趣味阅读”了解生命起源的不同假说及认识过程。 (五)达标训练与堂清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1—3题28分,4题8分,5、6题各7分,共50分。40分为优秀,30分为及格。独立完成,如同考试。) 1、科学推测需要确凿的________,还需要有严密的________、 和丰富的联想和________      _。 2、构成原始大气层的成分有水蒸气、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硫化氢等。与现在大气层相比,原始大气层中没有________。 3、观察和分析课本“48页” 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在烧瓶内有甲烷、氨、氢等气体,这是模拟________    的成分,正负电极火花放电,这是模拟_______      ,为实验提供______        ;加热的烧瓶,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U型管模拟的是________      ,火花放电后,活塞处取到的样品中含有的有机物是_______        _。 4、米勒及学者们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据此,对生命起源你又怎样的推测? 5、关于生命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如:神创论、自然发生说、宇生说、化学起源说等,你赞同那种观点?为什么? 6、描述生命的起源。 (六)课堂小结 1、学习了本节课后你有和想法?2、画出本节的知识结构图。3、你对生命起源有和看法? 教学反思: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认同和掌握生物进化的历程。 能力目标:构建生物进化树。 感情目标:培养学生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难点:构建生物进化树。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挂图、小黑板、生物化石、生物进化树挂图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国学者米勒的模拟实验,说明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那么它是怎样演变成现在如此繁多的生命的呢?这两节课的重点就是学习生物进化的历程。首先我们还必须了解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才能知其所以然。 (二)自主学习(出示教学目标和学案) 1、“资料分析” ①化石的概念。 ②不同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 ③比较祖鸟与爬行类和鸟类形态结构的异同。 ④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 ⑤上述②③④是怎样得出结论的?(通过“比较”) 2、彩框中的文字 ①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是什么?(比较法) ②如何推断不同生物种类间的亲缘关系?(通过比较) 3、54页最后一段。 ①什么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化石) ②生物进化的研究,是建立在哪些科学的基础上的? (地质学、遗传学、胚胎学、分类学等) ③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是怎样推断出来的? (通过对不同年代的化石及现存生物种类的纵向、横向比较的方法) (三)合作探究 1、课本53—54页3个资料中,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问题时,各采用了什么方法? 2、根据这三个资料,你对生物进化历程作出怎样的推测? (四)精讲点拨 1、在自学三个阶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好关键知识点。 2、学生在自学“资料3”时,教师应出示几种生物和人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表。 生物名称      与组成人的细胞色素C的差别 黑 猩 猩                0 猕    猴                1 马                  12 果    蝇                27 向 日 葵                38 3、关于 “细胞色素C”,教师不必作过多解释,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五)达标训练与堂清检测(共50分,40分优秀,30分为及格,独立完成,如同考试。) 1、化石是生物的_______、________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________形成的。 2、科学家通过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出现在较古老的地层中,而___  ___,____    _和______  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 3、在生物学研究中,常用到______方法,如对不同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进行________,可推断它们之间_________。 4、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_______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地球上现在的生物都是_______的结果。 5、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______ 比较和对现存生物种类的_____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论的大致历程。 (六)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对研究生物进化有何想法?有何启示?     3、试画本节的知识结构图。 五、板书设计              纵向 1、方法 :常用到比较法 横向                     2、对生物进化的研究    证据: 化石重要证据之一 结果: 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课堂反思: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认同和掌握生物进化的历程。 能力目标:构建生物进化树。 感情目标:培养学生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难点:构建生物进化树。 三、教具  多媒体课件  小黑板  生物化石、生物进化树挂图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证据,知道现在的生物都是进化的结果,那么,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认真学习课文,就会找到答案。 (二)出示学习提纲 1、观察、分析、熟记、生物进化树,并补充空缺。 2、读背56页第一段,掌握生物进化的趋势。 3、阅读最后一段,了解对生物进化研究所面临的困难。 (三)精讲点拨 1、单细胞动物,也称原生动物 2、动物的进化历程可这样记: 原→腔→扁→线→环→软→节→ 棘 →脊 3、每种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是对环境的适应。 4、随着DNA检测技术的研究,对生物进化的研究将有新的突破。 (四)合作探究 会爬树的恐龙化石首次被发现,对研究鸟类起源和进化有什么意义? (五)达标训练 1、掌握各类动植物的进化历程。 2、背诵56页第一自然段。 3、认同在生物进化历程中,目前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新的证据证明的观点。 4、完成课后练习题,(教师可适当点拨)。 (六)课堂检测 (共50分,40分优秀,30分为及格,独立完成,如同考试。) 1、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依次为单细胞动物______扁形动物线形动物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脊椎动物。 2、植物由低等到高等群依次为藻类______ 、_______、_____  、       、            。 3、生物进化的总的趋势是由______  、_______  、 ______    。 五、板书设计                 由简单 → 复杂 生物进化历程    由低等 → 高等                 由水生 → 陆生 课后反思 :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2、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能力目标:   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养成运用生物知识分析生活中现象的能力。培养实际操作及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生物进化事例的分析,使学生形成环保意识,以及环保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探究实验。         2、通过模拟实验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难点:由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三、教学用具  课件  小黑板  挂图等   1、教师准备:有关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颜色变化的图片及资料的多媒体课件;有关保护色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彩色布料或彩纸(单色);彩色小纸片(大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对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我们有了简单的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生物进化的原因。 (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58—62页,完成下列问题。)  1、黑色桦尺蠖的出现对于后代的生存有何意义?  2、黑色桦尺蠖的数量由少数逐渐变为多数,而浅色桦尺蠖数量的减少,主要是受什么的影响? 3、请你试着解释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小结:通过对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分析,我们知道了“遗传和变异”是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基础,而环境的改变是它体色变化的外在动力。如果要使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的桦尺蠖又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该怎样做? 学生:我们应关掉曼彻斯特周围的工厂,保持桦尺蠖生活区域内清洁的空气,保持天敌的数目不变。这样浅色桦尺蠖便成为常见类型。 (三)合作探究   教师:尽管我们不能重复桦尺蠖体色变化的整个过程,但我们可以设法模拟。模拟探究有助于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以及对生物进化原因的直观印象和深层次的理解。   在模拟探究之前,我们先了解自然界中几种常见的利用保护色捕食或防御敌害的例子。   注:打开多媒体课件(关于雷鸟、变色龙等体色随环境而变化;或者枯叶蝶、菜青虫、青蛙等在不同环境中的体色对比)。   教师:图中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就是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这种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接下来我们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来探究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   注:教师在做此实验前需强调以下注意事项:   1、全班分组,各组员统一听从组长的指挥。   2、不论彩色布料或彩纸颜色必须单一,每小组所选颜色可不一样;彩色小纸片颜色应多样化,但其中之一最好与彩色布料或彩纸的颜色一致或相近。   3、提醒学生在实验时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捕食者”,在选取彩色小纸片时,不要事先观察小纸片的位置,一定不要特意寻找某一种颜色的小纸片。   4、要及时记录小纸片的数量,并进行分析。   5、分析探究后面的讨论题。   实验讨论完毕。各小组汇报其探究结果。   注: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讨论2、3、4题。   学生1:在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代表生物多样性的彩色纸片颜色种类很接近。而到了第五代,彩纸片的颜色种类大大减少,只保留与布料颜色相近的几种。   学生2:我们组黄色在“幸存者”群体中没有代表。因为我们组所用的布料是红色的,黄色纸片放在上面对比非常明显,所以“捕食者”最先将黄色捕捉。   学生3:我认为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与它的天敌和周围环境有关系。与环境颜色较接近的就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反之则易被捉住。这样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得以繁衍,它的体色便成了保护色。推动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环境的改变,遗传与变异是基础。   教师: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结果。这是自然环境对生物进行选择的一个方面。除了保护色之外你还能举出其他方面的例子吗?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教师:这是一种拟态,模拟与周围相似的物体,不易被其天敌发现。像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都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适应性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   最后,根据本节所学的知识,请大家总结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师总结:简单地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即环境的改变;二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即遗传与变异。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不会被淘汰,才能得以生存与繁衍。  课后反思: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达尔文及他的进化思想。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达尔文的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概述自然选择学说。        2、通过对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学习,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难点: 概述自然选择学说。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小黑板  挂图等 教师准备  投影片(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分析,以及模拟保护色的探究活动,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我们所了解的这些观点主要来自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他的进化思想是以大量的事实为依据,因此,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也就被广大的科学家及人们所接受。那么达尔文和他的进化思想是怎样产生的呢?接下来大家先阅读64页“科学家的故事”,你会从中找到答案的。 (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62—65页完成下列题目,时间8分钟   1、达尔文花费毕生的精力著成了一部巨著是什么?在这部书中他提出了什么样的进化观点?   2、通过对达尔文小故事的学习,你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了解了达尔文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历经千难万苦,呕心沥血完成巨著《物种起源》,你们想了解他在这本书中提到的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进化学说——自然选择学说,这个观点的主要内容就在咱们书上62页。 (三)合作探究 1、你是如何理解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的? 2、生物的繁殖能力是如此强大,但是事实上每种生物的后代能够生存下来的却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 3、引起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有的变异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但哪些变异可以遗传呢? 4、试着概括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5、对于长颈鹿长颈的形成原因,请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了大概了解。它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从这一学说中我们吸收了生物进化的思想,这对于我们认识身边的事物和自然界有着重要意义,把我们从“神造人”的谬论中解放出来。 (四)达标训练 课后练习2、3、4、5题。 课后反思: 第八单元  健康的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4、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难点: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教学用具     挂图    多媒体    课件    小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传染病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为了预防传染病确保身体健康,本节我们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看课本用圈点批画记思练进行自学并,完成下列学习内容。) 1、传染病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__________之间或__________相互传播的疾病。它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__________传播;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血液传染病主要是通过吸血的______  ____动物传播;体表传染病主要是通过______      ____传播的。 4、预防传染病的三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1、SARS属于哪一类传染病?应如何预防? 2、假设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了HIV,你应如何与他相处?为什么? 3、天花是一种在全世界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请问,天花作为一种传染病是否还有可能在人间“死灰复燃”为什么?为了预防意外情况的出现,有关部门和机构要作好哪些准备工作? (四)当堂训练 1、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 2.、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保护传染源 3、“处死患病动物”这项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4、不随地吐痰,并保持住房及公共场所空气流通,可预防(  )传染病     A.呼吸道    B.消化道   C.血液    D.体表 5、预防接种的目的是(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6、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控制传播媒介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者 (五)堂清检测:(1—8题每处3分,9题每处2分,10题5分,共50分。40分为优秀,30分为及格。独立完成,如同考试)。 1、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是(  )     A.水传播  B.饮食传播  C.飞沫和空气传播  D.接触传播 2、下列四种疾病中,属于体表传染病的是(  )     A.蛔虫病    B.急性结膜炎    C.肺结核    D.病毒性肝炎 3、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  )     A.病原体          B.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C.病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D.传播疾病的生物或生物媒介 4、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     A.发病前的潜伏期      B.发病的任何时期     C.恢复期          D.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时 5、下列通过飞沫、空气传播的疾病是:(  )     A.沙眼   B.肺结核      C.疟疾     D.伤寒 6、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不同的是,传染病具有(  )  ①传染性  ②广泛性  ③流行性  ④暴发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7、传染病的致病因素是(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病原体   D.易感人群 8、据调查,患有流感的人在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而周围抵抗能力不强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可能引起流行感冒。据此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流行性感冒病原体是            ,传染源是          ,传播途径是              ,易感染群是                。 (2)患者症状轻微时,一般可不用药物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痊愈,这是因为人体具有                      能力。 (3)在教室中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是                        。 9、将下列合适的内容,填写在对应的栏目中: (1)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2)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3)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隔离和治疗传染病患者    B.医务人员给病人换洗床单 C.新生儿接种疫苗          D.学生上体育课 E.搞好社区卫生和个人卫生  10、请你设计一个表格,将你对熟系的传染病特点进行归纳. 课后反思  :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难点: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三、教具   多媒体、课件、挂图、小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器官移植吗?当一个人肾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医生是否可将任何一个健康人捐献的肾脏移植给病人呢?如果不能这样做,原因是什么呢?人体这种能识别自己和非己的功能是好还是坏呢?今天我们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利用画、记、背、思等方法自学课本内容, 并完成下列问题。)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          、        和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部时,        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的部位,将病菌            、          、          。 2、人类防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第二道防线是                              ,上述两道防线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叫做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            和              组成,这道防线是人体出生后建立起来的              ,叫做              。   (三)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进一步理解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教师注意引导点拨)   (四)精讲点拨   1、人体的三道防线:   ①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它们具有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和杀菌作用,此外还有清扫异物作用。   ②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它们分别有溶解病菌和吞噬消化病原体的作用。   ③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其作用是吞噬病原体。   ④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因为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而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通常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免疫作用,因此叫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   2、抗体、抗原: 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               刺激              产生 即: 抗原----------淋巴细胞-------------抗体      ∣                          ∣       ∣                         ∣           结合,促进吞噬作用 (五)课堂小结     1、人体的三道防线:     ①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它们具有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和杀菌 作用,此外还有清扫异物作用。     ②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它们分别有溶解病菌和吞噬消化病原体的作用。     ③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其作用是吞噬病原体。     ④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因为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而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通常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免疫作用,因此叫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   2、抗体、抗原: 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           刺激              产生 即: 抗原----------淋巴细胞-------------抗体      ∣                          ∣       ∣                         ∣           结合,促进吞噬作用 课后反思  :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免疫的功能。     2、说明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明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难点: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挂图、小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防御病原体的3道防线,这节课具体来学习一下免疫的相关内容。 (二)自学提纲(利用画、记、背、思等方法自学课本内容, 并完成下列问题。) 1、免疫是人体内的一种        ,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      和 “            ”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              , 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          和              等,免疫具3方面功 能:                    ;                        ;                              。 2、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            ,按照科学的          ,有计划地给儿童                    ,以达 到            、        和              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 有计划的进行          叫计划免疫。 (三)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 进一步理解免疫的概念以及计划免疫的概念意义。 (教师注意引导点拨) (四)精讲点拨 1、免疫的功能 ①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②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③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2、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3、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源的目的。 4、意义: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课堂小结 1、免疫的功能 ①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②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③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2、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1)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源的目的。 教学反思: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3、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常用药物的类型区分、选择和使用方法。 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增强用药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概述用药常识。 难点:概述用药常识,了解常用药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三、教具 搜集一些常用药物包装盒及使用说明书,以备学生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了解使用要求。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家里有哪些常用的药物?哪些是可以根据说明或常识就可以根据病情直接服用,而不需到医院去就诊的?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自学提纲(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圈点批画背记知识点,并完成下列内容要求,不会的地方可同桌或小组讨论。)     1、安全用药是根据    需要,在选择药物的        ,            、 和          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2、为确保用药安全,在用药前应该关注药物说明书上所提供的各项信息,包括        、          、        、        、          、           、          等。 3、药品可分为          和        。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为        药,简称          。处方药是必须凭         或        的处方才可才可购买,并按          服用的药物。 (三)自学检测(学生完成自学提纲,背、记知识点,以自学提纲为检测内容,小组为单位或同桌相互检查落实到人人会。) (四)合作探究     1、调查家里有哪些常用药,并了解他们的功效。     2、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     目的要求:         通过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中的药物清单,学会把用药常识应用到生活中。     方法提示: (1)是否配备了感冒、发烧、腹泻等常用药物?是否会正确使用这些药物? (2)有没有必需特别带在身边的药物?如晕车药。 (3)与你一起旅行的家长或朋友是否需要准备一些特殊药物?如心脏病人用药。 (4)根据目的地环境条件,针对当地具体情况准备需要带的药物。 (5)所带药物数量要适当,如有需要解决不了的意外伤害或疾病,要到当地医疗机构及时治疗。 (6)可采用表格方式对药物进行归类、列出清单,如分类为:医疗用具、外敷药、内服药、急救药等。 (五)精讲点拨   1、服用药品时,为了安全用药应首先了解药品标签中的信息。信息中应包括以下内容:药品的通用名称、成分、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其中应特别注意适应症或功能主治,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2、国家规定,药品标签或说明书上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成分、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六)课堂小结 1、常用药 2、处方药 3、非处方药 4、家庭药箱 5、通过本节学习,你知道了那些家庭常用药?了解那些用药常识? 教学反思: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           2、学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具体操作方法。           3、分清外出血的三种情况学会对出血进行初步的止血处理。 能力目标:能够在生活中运用一些常用的急救方法。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冷静谨慎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及步骤。 难点:1、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操作方法。       2、根据外出血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止血处理的方法。 三、教学用具具         教学课件 、教学模型、挂图、小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有会发生一些危险情况或意外伤害。同学们知道如果你遇上这些情况应该怎么办吗?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呢?今天我们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二)自学提纲(阅读课本,运用圈点批画记写等方法自主学习知识要点,并完成以下要求。)   1、当遇到某人晕倒或溺水时应尽快拨打“          ”急救电话,寻求救助。   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分别适用于那些病情和伤情?   3、简述口对口吹起发的过程:                                  。        4、简述胸外心脏挤压的过程:                                  。        5、出血一般分为        和        ,外出血可分为              ,              ,                 。 (三)自学检测(学生完成自学提纲,背、记知识点,以自学提纲为检测内容,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相互检查落实到每个人都会。) (四)合作探究     1、病人遇到意外时即停止呼吸,有停止心跳,该如何施救呢?       2、列表比较出血的症状及采取的措施 出血类型 主要症状 采取措施 外出血             内出血     (六)课堂小结     1、学习这节课你能区分清出血的类型吗? 2、你学会急救的一般步骤吗?     3、试画本节的知识结构图。 教学反思: 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 第一节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一、教学目标   1、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并且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人健康的重要意义。   2、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   3、学会调控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难点: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三、教学用具    课件、挂图、小黑板、多媒体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要增进健康,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你觉得自己健康吗?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呢? (二)自主学习: (学生预习课本89—92页内容独立完成预习提纲,利用背、记、画、思等方法学会简单知识,不会可以同桌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1)健康是指一种_    ____、_____  __和_____  _的良好状态。 (2)_______            _是青少年心里健康的核心。 (3)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__          _        ______。 (4)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有:_  _ _  __;___    __;___      _. ______            ____  _,标志着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5)尝试给自己的健康打分? 自学检测  (同桌或同组互查自学提纲的落实情况。) (三)合作探究 1. 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吗? 2. 青少年阶段,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核心。为此我们应该学会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怎样保持愉快的心情?你有什么高见?小组交流讨论并展示,教师指导。 (四)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                                        A.心情愉快  B.良好人际关系  C.有自制力    D.妒忌 2、放学了回到家里,我们应该怎么做  (  ) A.找些东西吃,趁还没吃饭先看一会儿电视  B.上了一天课,太累了,先躺一会儿 C.做晚饭是父母的事,自己先抓紧时间把作业完成    D.帮父母准备晚饭 3、下列哪一项可能会使心理受到生理的不良影响(  )                    A.过度的疲劳 B.充足的睡眠  C.适度的运动 D.充分的休息 4、“快乐的人比忧郁的人更容易恢复健康”,这说明 A.积极的情绪可以使人聪明    B.快乐的人身体都健康     C.忧郁的人得不到很好的治疗  D.积极的情绪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5、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 A.身体健康  B.心情愉快  C.成绩优异 D.以上三项都是 6、职业拳击手在上场比赛时会不断唠叨着“我是最棒的”或“看我来揍扁你”这是自我暗示,控制不良情绪的产生。学生在考试中表现出的怯场    (    ) A.不是受消极情绪影响的结果  B.是身体不健康的表现 C.人们无法进行调控          D.可运用自我暗示法进行调控    7、 某同学是班中的体育健将,但由于他平时任性、骄傲、自私,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是因为他(    )方面不健康 A. 躯体    B.心理    C. 道德      D.躯体和心理 8、某人身高165厘米,则其标准体重应为(  ) A.60公斤    B. 120公斤    C.65公斤    D.55公斤 9、下列关于评价健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肌肉发达,运动能力强,是健康的标志 B.没病没灾,是健康的标志 C.食欲好,吃的多,睡的好,是健康的标志 D.在身体、心理方面和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是健康标志 10、下列各种方法中,是排解压力的好方法(  ) A.躲在房间里蒙头大睡        B朋友谈谈,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C.借酒消愁                  D.与他人大吵大闹一场 11、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绪不好时,不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听音乐  B.看电视  C.参加体育活动  D.喝酒消愁 12、下列哪项属于健全的人格(  ) A.对双亲过分依赖      B.胆小.怯懦,不愿意走向社会 C.能正确的认识社会和自己 D.情绪不稳定,攻击性或逃避性行为偏多 二)综合题: 1、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嫉妒诸葛亮,在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后忧郁而死,英年早逝;诸葛亮在阵前大骂王朗,王朗羞怒交加,坠马而死。以上两例说明了什么? 2、当询问某同学的家长是否关心自己的孩子健康时,该家长列举了一些关心孩子的健康的做法:(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2)参加体育锻炼,增加体质;(3)参加文体活动;(4)关心学习情况。你认为该家长对健康的看法全面吗?解释原因。 (五)堂清检测:(一题20分,二提20分,三题10分,共50分。40分为优秀,30分为及格,如同考试个人独立完成)。 基础训练一至三题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一、给你的健康打分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好。 二、保持愉快的心情 1.转移话题法。  2.宣泄烦恼法。    3.自我安慰法。 课后反思  : 第二节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几种疾病死亡率的分析,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2、通过探究实验,认同酒精或烟草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进而认识到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认识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确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   难点: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并完成一份完整的  探究实验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 三、教学准备 1、探究实验用品:活水蚤、蒸馏水、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烟草浸出液、吸管、载玻片、显微镜、计时器。 2.学生准备:课下收集吸烟和酗酒对健康的危害的资料。准备设计“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步骤。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有一定的基础。这就必须了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要确立哪些生活方式是健康的。 (二)自学讨论 自学本节内容通过讨论合作完成如下两个问题。 1.1957年,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的前三位是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而在1999年,呼吸系统疾病从死因顺位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排在第7位以后。相反,在1957年,排在死因顺位的第5、6、7位的心脏病、脑溢血和恶性肿瘤,在1999年分别上升至第3、2、1位。 2.由于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等疾病主要由不良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造成的,而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除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还主要与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死亡原因的变化说明,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心理和行为因素对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 1、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课本82页) a.用滴管吸取水蚤,置于有蒸馏水的载玻片中央处,盖上盖玻片;b.观察并记录水蚤的每分钟心跳次数;c.用滴管吸取酒精溶液,置于载玻片一侧,用滤纸在载玻片另一侧吸引浸提液,如此重复三至五次;d.观察并记录水蚤的每分钟心跳次数,与前作对照比较;e.列表(或绘制曲线图)表示实验结果,并分析结果。(每组三只水蚤求平均数) 〔学生根据课前的实验计划和步骤完成探究实验“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记录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溶  液 蒸馏水 酒精溶液1% 酒精溶液10% 酒精溶液20% 水蚤心跳次数/10s         注意: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和烟草浸出液教师要提前配好。通过实验,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什么影响?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2.酗酒和吸烟对人的健康可能有哪些危害? (1)低浓度的酒精(0.25%以下)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因为低浓度的酒精能促进水蚤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内提高神经的兴奋性,而浓度高时酒精主要对神经起麻醉作用;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起促进作用,因为烟草里含有烟碱(如尼古丁)等成分,有使神经兴奋的作用。 (2)酗酒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有: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进而引起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对学习和工作有很大影响。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如果一次饮酒过多,还会导致人的死亡。 (3)吸烟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有: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会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同时还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还有可能会诱发肺癌。 (四)总结提升: 现在让我们来共同讨论和总结:怎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怎样的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你平时如何认识健康和对待自己的健康?今后应该如何做?       2、如何对待吸烟和酗酒? 教学反思:
本文档为【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9633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7KB
软件:Word
页数:4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