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白酒行业增长特点分析

白酒行业增长特点分析

举报
开通vip

白酒行业增长特点分析2004年~2009年 白酒行业增长特点分析 从 2004年~2009年,中国白酒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这可以通过以下数字直观反映 出来:2004年中国白酒产量311.68万千升;2005年中国白酒产量为349.37万千 升,2006年中国白酒产量上升为397.08万千升;2007年中国白酒产量为493.95万千升;2008年中国白酒产量为569.34万千升;2009年白酒产量706万千升。在这些增长数字的背后,每个年份的增长都有其鲜明的特点、背景和特征,也可以说每年白酒行业的增长方式不尽相同。 200...

白酒行业增长特点分析
2004年~2009年 白酒行业增长特点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从 2004年~2009年,中国白酒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这可以通过以下数字直观反映 出来:2004年中国白酒产量311.68万千升;2005年中国白酒产量为349.37万千 升,2006年中国白酒产量上升为397.08万千升;2007年中国白酒产量为493.95万千升;2008年中国白酒产量为569.34万千升;2009年白酒产量706万千升。在这些增长数字的背后,每个年份的增长都有其鲜明的特点、背景和特征,也可以说每年白酒行业的增长方式不尽相同。 2004年白酒行业非均衡性增长 2004年白酒行业增长的最大特点是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销售收入水平平稳增加,利润增长大于税收增长。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59.30亿元,同比增长19.21%。完成销售收入612.30亿元,同步增长15.17%。2004年白酒行业实现利税158.75亿元,同比增长19.05%。2004年白酒产量、销售收入和利税集中度继续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特别是2004年白酒百强企业拥有占全行业76%的资产;完成了全行业61%的产量;占有全行业77%销售额和创造了全行业86%利税。但是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产业政策调控和企业负担过重,2004年白酒行业平均经济效益指标虽然略高于整个食品行业平均水平,但与其它嗜好性消费品行业比较,白酒税收贡献和盈利能力,已处于较低水平。2004年全国白酒平均美千升售价19668元,平均每瓶白酒出厂价不足10元;平均每千升白酒创造税收3211元,实现利润1882元;平均每500毫升白酒创造税收1.6元,实现利润0.94元,每吨白酒税收贡献率约为16.33%,吨酒利润率约为9.57%。 二、产量、销售额、利润和税金增长比例失调。2004年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311.68万千升,同比增长1.98%;销售收入612.30亿元,同比增长15.17%;实现利润58.66亿元,同比增长38.79%;完成税收100.08亿元,同比增长7.95%。白酒销售收入和利税增幅,同产量增长之间的矛盾极其突出:1.98%的产量增长,却使销售收入增长了15%以上,使利润增幅近39%,而国家税收增长只有8%。产量和利税增长比例失调的原因是,为规避从价和从量复合计征的消费税,企业们纷纷压缩、减产中低价白酒产量。白酒骨干企业五粮液、泸州老窖、北京红星、杏花村汾酒、山东兰陵、泰山生力源、卫河、安徽古井贡酒、金种子、河南仰韶集团等近30家大型骨干企业产量均同比下降,个别大型企业低价位酒产万吨以上。2005年白酒出现90年代中期以来最大产量增长 2005年全国白酒总产量实现了近年来历史最好增长水平,白酒主产区和骨干企业产量均有一定幅度增长。整体来看,白酒行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无论从市场操作方式,还是主流企业的内部调整,或者是消费需求的变化,都充满了变数。 第一,2005年白酒行业基建投入加大,优质原酒的生产能力大幅增加,中高档白酒的供应开始得到保障。自从国家实行从量税以后,大量的骨干白酒企业开始在市场压力下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努力把中高档产品作为企业市场发展重点。而经济发展带来消费水平的提高,中高档产品容量加大,以及部分先行者在这一空间市场的良好业绩,更促进了企业进军中高档市场的速度。但由于中高档产品的开发需要更优质的原酒,因此许多企业开始做出战略性 调整,在2005年加大了优质原酒生产设施投入。其中,扩大改造酿酒、勾储和包装设施成为企业发展重点。五粮液在2005年建成了双开高排新式大型制曲车间和特大型酿酒陈建;贵州茅台开始实施第二个万吨工程;杏花村汾酒投资对生产系统进行改造,新增生产能力5000吨;宜宾高州酒厂投资两亿元开始建设两万吨多粮型原酒生产基地;全兴酒厂开始实施1万吨包装和2.5万吨储酒能力技术改造;北京牛栏山新建地缸发酵设施。除了以上企业外,稻花香、古井、今世缘等许多名优酒企业都在基础建设方面进行了投资改造。这些努力将为白酒行业的新品开发提供基础保证。 第二,优质中高档产品受到追捧,市场份额逐渐扩大。中高档市场仍然是行业关注的热点。在2005年,五粮液、茅台、剑南春等传统名酒市场需求旺盛,水井坊、国窖等产品销售继续增长,茅台年份和五粮液的陈年酒也得到了市场的广泛接受。除了以上产品外,许多骨干企业仍在陆续推出高价格的产品。比如典藏水井坊、国藏汾酒、洋河蓝色经典、双沟珍宝坊、今世缘的国缘、牛栏山经典二锅头等极大丰富了高档产品市场,并加剧了市场竞争。 第三,市场操作趋向理性,区域市场得到充分的重视。2005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但企业却经过几年的大浪淘沙后逐渐恢复了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靠豪华包装盒大量广告投入造势,吸纳经销商资金现象逐渐减少。二是终端比拼促销现象有所改变。三是厂商之间合作开始着眼于建立长远的战略合作关系,出现了较多的相互参股和融资形式。四是口子窖、河套、泰山特曲等品牌建立稳定的根据地,白酒行业越来越重视区域市场的深耕,而不是粗放式的全国开发。 2006年名酒活力迸发 2006年,名酒全面复苏,这种复苏也带动了整个白酒行业的增长。从宏观环境看,经济快速增长给白酒行业的增长提供了根本性动力,尤其中高档白酒需求旺盛;从内部变化看,白酒行业的骨干企业都开始向中高档产品倾斜;从竞争因素看,区域强势派品牌在终端遇到的高昂费用门槛以及促销的同质化和促销泛滥,正给老名酒的再次快速增长带来竞争机会。 这种名酒群体式的增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老名酒上。首先是茅台从2004到2006年,销售量和销售额连续高速增长。而2006年五粮液品牌同期相比大幅增长,经销商也认为是销售形势最好的一年。2006年,剑南春也继续稳定快速增长。2006年,汾酒在旺季到来前的8月份就提前完成了全年销售任务,预计年底销售收入将突破23个亿。而在2005年,汾酒的销售收入是19.1亿元,2004年汾酒的销售收入是15.2亿。2006年洋河取得了超常规的大发展,实现销售收入14.27亿元,与2005年同期相比净增加5.8亿元。全年上缴利税3.8亿元,同期增长50.88%。这不仅是洋河酒厂创造了历史新高,也是名酒阵营2006年发展增速的最高纪录。2006年1~9月,泸州老窖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同比增长24%;实现净利润2.29亿,同比增长6倍,是白酒行业利润增长最快的企业。它的增长源于中高档产品的热销,其高档产品国窖?1573出现了超过预期的大幅增长。有数据显示,在1~9月的销售中,国窖?1573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就达到了90%左右,销售量大幅超过了2005年。另外,西凤、全兴等品牌也都取得了快速的增长业绩。 2006年名酒的活力迸发除了宏观环境外,还德意于自身体制转变和经验思路的转变。自从2004年以后,大部分名酒企业通过不同形式完成了自身体制的转变,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根本性基础。 2007年白酒狂飙式发展 承接2006年名酒的复苏,2007年白酒市场引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从表现上看,白酒消费水平在快速提升,中高档市场亮点品牌不断出现;传统名酒纷纷复苏,产品价 格在厂家主动上涨和市场需求扩大的双重因素下,终端价格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上升速度;曾经成为行业内一个典型特征的区域强势品牌现象正迅速转化,各品牌纷纷走向全国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出现在10亿甚至20亿级的白酒队伍中。可以说,2007年中国白酒行业迎来了狂飙式的增长时代。推动这种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消费升级的推动。中国现在“涨”声一片:GDP、股市、房价、顺差、物价、利率、汇率、犹如芝麻开花,姐姐攀高。消费升级的结果不仅是容量的扩大,还有更高精神和物质需求的出现。在多数城市市场,喝少一点喝好一点已经成为白酒消费的主流观念。更多的消费者开始饮用更高价位的产品,他们不仅重视其酒水质量本身,也更加重视其精神享受。这正是目前中高档产品市场容量不断扩大的一个根本原因。 第二,二线品牌的全国化步伐加快。二线品牌寻求市场扩张正成为一大市场亮点。江苏白酒中,以洋河、今世缘、双沟为代表的强势企业,在占领江苏以后已开始积极寻求新的扩张。西部的陕西,西凤明确提出了要走出省内,巩固河南、河北逐步开发北京、广东、浙江等。太白在省内占有一席之地以后,又设立了华北、西北、东北、东南四个营销大区,快速向全国渗透。河北白酒企业中,衡水老白干、板城烧等均已或正在向全国发展。衡水老白干提出来了“全国点状扩张”的发展战略;板城烧也表示“省外要适度运作”。北京的二锅头企业中,无论红星还是牛栏山,都制定了向全国进军的新规划。另外,鄂酒中的枝江、稻花香、白云边,徽酒中的口子窖、高炉家、迎驾,以及其他各地强势品牌,在全国化的进程中都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2008年增长放缓 2008年白酒行业并没有延续2007年的飞速增长,而是出现了增长放缓的情况。2008年国内经济遭受了严峻的挑战。受国际金融风暴 世界经济下行和国内严峻的自然灾害影响,国内白酒市场也没有延续去年的狂飙状态。从2008年现半年开始,白酒产业主流企业的销售增长出现放缓,这主要表现在以名酒为主的高档酒消费上,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 即使如此,白酒行业仍然保持了缓慢的增长。列如:2008年前三季的销售数据仍然令人振奋:茅台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5.5%和97.7%;而五粮液公司在第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19.81亿元,所实现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63.26%。泸州老窖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0.77亿元,实现净利润10.8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4.02%和165.45%。汾酒公司前三季度利润同比增加5000万,8月份增长6000万,9月份增长1亿,整个三季度销售收入6.07亿元,增长2.1亿元。如果再算上沱牌公司,这五家白酒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24%,合计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68%。另外,上升势头明显的洋河酒厂到11月初,销售突破32亿元,同比增长58.89%,提前完成了全年的销售指标。 2009年,白酒在波动中前行 受2008年经济环境的影响,2009年白酒行业在波动中前行。白酒企业开始摒弃浮躁的心态,反思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注重内功的打造和产品结构的继续调整,打造公司核心品牌。这种波动和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现一:高端名酒价格有起有伏。2009年1月份对于高端名酒来说显得格外寒冷。高端名酒如茅台、五粮液等出现了量价齐降的现象。由于政务消费压缩、商务消费萎缩,高端酒的销量受到了影响,以团购为主的茅台,受此影响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在春节过后开始提价。尤其是3~6月份,高端酒价格和销量下滑得厉害,几乎跌至谷底。在厂家控量保价的政策下,高端酒价格开始逐步恢复,比如53度茅台的流通价格从4月初已经恢复到580元左右,到 了5月底则攀升到590~600元,后来升到了630元左右。五粮液的价格回升也是如此。 表现二:资本并购加快。资本从来就没有离开白酒业,但是从最近两年的行业情况来看,资本运作总体上呈现出更加活跃的趋势。同时,相对前一个阶段的行业资本,这轮的资本运作又表现出来新的特点:1。资本运作数量越来越多,合作金额也比较大。尤其在2007年、2008年,资本运作数量突然增多。除了数量多之外,合作金额也越来越大,美国高盛和口子窖、帝亚吉欧和全兴、厦新和赊店的合作金额均超过了2亿。2.从单纯逐利到战略布局。应该说资本就是逐利的,其进入白酒业首要目的就是逐利,但近年来资本运作如初的是战略性的特点,最为明显的就是金六福以及外资企业的并购行为。3.同业并购明显增多。以前的资本运作更多的是体现在外来资本进入白酒圈子,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白酒企业开始收购同行。金六福的收购就是典型的同业并购,泸州老窖、水井坊、杜康等案例都是同业并购,还有更多的低调进行中的同行并购。4.资本并购对象层次明显提高。 表现三:骨干白酒企业集体晋级。除了大型白酒企业,近几年增长比较快的名酒企业也很多,泸州老窖、洋河连续几年实现高速增长。除了这两大名酒企业,销售规模在10到20亿的白酒企业也实现了整体上的晋级。四川郎酒、丰谷,河北衡水老白干、江苏双沟、陕西西凤、江西四特、湖北稻花香、枝江等,他们多数是强势区域品牌,但他们正在大力扩张,布局全国市场,试图成为全国性品牌。这些企业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三方面:其一是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旺盛消费力;其二是企业内部体制理顺和管理理顺带来的企业内在活力;其三是企业产品结构升级后带动企业整体销售的增长。在2006年之前,这些企业的规模多在10亿元以下,目前,这些企业的规模整体增长到了15亿元以上,代表了国内骨干型白酒企业的整体实力。
本文档为【白酒行业增长特点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9-09-17
浏览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