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近二十年中华诗教传统研究述论

近二十年中华诗教传统研究述论

举报
开通vip

近二十年中华诗教传统研究述论近二十年中华诗教传统研究述论 东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近二十年中华诗教传统研究述论 姓名:王民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指导教师:陈向春 20080501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取 得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 在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使...

近二十年中华诗教传统研究述论
近二十年中华诗教传统研究述论 东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近二十年中华诗教传统研究述论 姓名:王民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指导教师:陈向春 20080501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取 得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 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 在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东 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意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 言 中国是诗的大国,中国文化是诗性的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儒、释、道皆 以诗歌为载体,因而,在中国诗学史上,写诗用诗者并非十分关注诗的审美本质, 而是特别重视诗的教化功能,这样,中国的诗教传统就源远流长,诗教就成为中 华诗文化传统的核心,它积淀在中华民族的深层意识之中,并贯穿中国诗文化的 终始。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诗教”概念的使用,呈现出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即最狭义的层次。“诗教”的概念首次出现在《礼记?经解》中, “孔子日:‘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虽依绝 大多数学者看来,诗教绝非始于孔子,但因孔子建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学, 儒家学派的后人们沿袭孔子论诗、教诗的一套观念,就称“儒家诗教”。而在孔 子那里, 他将《礼记?王制》官学“四术”,即“诗、书、礼、乐”以“有教 无类的原则用之于私学,其所教“四术”不徒~《诗》而已,所以这最狭义的 “诗教”,专指孔子诗教,也大致包括诗乐之教,德行之教,政事之教与文学之 教等。 第二层次,即指以孔子为主,其它儒家学派的评诗,论诗继而达到广为传播, 教育后人目的的一系列活动,即特指儒家诗教。这里的儒家诗教又往往偏指儒家 诗教众多观念中的政教观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温柔敦厚”“中和”等一系列诗学 美学原则。 第三层次,即本文论者所主张的大文化背景下的而非只有儒家诗教一极的多 极多元的大的诗教概念。“诗教”即以诗歌的形式引导人们如何去消弭自身与外 界的多种碰撞与“对话”所产生的各种紧张、矛盾等情感、情绪的过程、习惯及 功用,这种功用,白言之,即以诗“教以化之”也,“化”者,对复杂人情的“化 解”、“引导”也。诗教传统就是人们在儒、道、释等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通过写诗 和解诗、用诗、教诗等具体行为来解决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矛盾的传统。虽然 “诗教”应偏指“教化”中之“教”,但是人们以“诗”来“化”之,盖亦因中 华传统中长期以“诗”为“教”之结果使然,故亦将其涵概于“诗教”之范畴之 内。这样,此一层次的“诗教”,既内化于儒、道、释兼容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又体现在人们写诗和用诗、解诗两个层面。后有详论 第四个层次,即实用、教育层次,即将“诗教”理解为诗歌的教育。它包括 “教”以诗歌和用诗歌来完成道德、智能、审美等诸多方面的“教育”,即“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诗为教”。 自晚清近代起,对诗教传统的研究即在上述第一、第二层次上渐次展开,尤 以近二十余年来的成果为伙,有许多文史大家于此有涉,晚清之章学诚、现代之 朱自清、闻一多、马一浮,当代之马银琴、余志慧康晓成、陈良运、陈桐生等 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试图回答诸如“诗教缘何产生”、 “诗教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诗教的目的何在”、“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 何关联”、“诗教的内涵如何界定”、“诗教何时确立又如何发展”、“传统诗 教对当下的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怎样的意义等诗教相关命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并 见仁见智,迭出新见。本人不揣孤陋,搜集了大量的诗教研究文献,特别是近 二 十年来的几部专著和上百篇学术论文,欲以此文对目前所见之此类相关研究做一 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呈现其主要成果,肯定其主要成绩,理清其基本脉络,并试 图在第三个层次上探讨目前为止的中华诗教传统相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内 涵界定的分歧使当下的诗教的研究走入不同的误区,中华诗教传统的发展轨迹需 要重新建构。同时,本文也关注到诗教论者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的诗学家当然更包 括广大教育工作者,他们基于诗教概念的第四个层次的内涵对“诗教所作出的 大量研究和探索,也对此类研究作了较系统的归纳。 正如中国的诗教和中国的诗论多以诗话为载体,并无系统的理论形态,呈现 出系统性、逻辑思维和逻辑分析方法相对缺乏的局面一样,当下的诗教研究也呈 现出系统性缺乏的样貌,本文阐明诗教体系的缺乏,意在呼唤中华诗教传统的大 的理论体系的构建。而中华诗教传统的大的理论体系的构建,当自当下诗教研究 的现状的梳理与诗教研究的格局的呈现始,此乃本文之所由作也。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儒家诗教传统的产生研究 先秦儒家文学思想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早已不是原生态的了,架构儒家诗 教思想的一系列命题存在着基于不同理论体系和不同阶级、政治立场的多种解 读。因而,明确诗教产生的时间,阐释儒家诗教思想的渊源,透视儒家诗教产生 的深层动因,探寻儒家诗教的目的,勾勒儒家诗教早期构建者的思维方式及特点,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先秦儒家先哲的诗教贡献,就成为历代学者的不懈追求。 一关于时间 诗教的产生时间,晚清章学诚认为:“三代以前,诗教未尝不广也。”? 朱自清认为《论语?阳货》中关于诗可以“兴观群怨”的说法,是“诗教” 意念的源头。即诗教源头起于孔子。 今之学者关于诗教产生的时间也多认为是在孔子之前。其中蔡世华的关于诗 教产生时间的论述和勾勒较为客观、清晰和系统。 蔡世华在年发表的《论先秦“诗教”传统的起源与兴衰》?一文中,不 仅明确提出了诗教滥觞于中国文明的萌芽时期的论断,而且为我们勾勒了一个诗 教由产生至确立再至式微再重新确立的发展轨迹。他指出,“诗教说”的提出虽 然较晚,但“诗教”传统在中国有着更为久远的历史,“它滥觞于中国文明的 萌 芽时期,盛行于西周时期,孔子以及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只是试图复兴这种具 有国家意识形态意义的“诗教”传统,而经过秦火的洗礼,这种“官学”传统几 乎断绝,直到汉帝国建立以后才得以逐渐重新确立”。 关于诗教滥觞于中国文明的萌芽时期,蔡世华认为,有诗歌虽然不等于有诗 教,但一旦统治者意识到诗歌具有教化作用并自觉发挥这种作用,那么诗教实际 上就已经开始了。蔡世华举《尚书尧典》中舜命夔“典乐”、“教胄子”的记载, 认为这既然是中国有关“乐教”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最初的源头,而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 一体”,“诗”是“乐”的有机组成部分,“乐教”制度自然内含着“诗教’’。另外, “乐教”的目的在于使“胄子”在人格上能够达到“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 简而无傲”的状态,显然,其中已经氏包含了“温柔敦厚”的要求。其后,该文 还指出,夏商两代,虽然文献上并没有关于其制度的正面记载,但《诗经》中既 然存在《商颂》,且五篇诗作的主题都是商代“祀其先王”,由此不难想象商 代同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 。蔡世华.论先秦“诗教”传统的起源与兴衰【】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关于渊源 关于儒家诗教思想的渊源,概而述之,今所见之论者,有从《诗经》的内 部文本视角和外部文化背景视角来探讨两种。 、《诗经》的内部文本视角 从《诗经》的内部文本视角来探讨儒家诗教渊源的学者以朱自清为代表。 在《诗言志辨》一书中,朱自清在援引了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叙注》中的 一段话后认为:“段氏指出《易》《春秋》不是周人所常习,确切可信。不过周人 所习之文,似乎只有《诗》《书》;礼乐是行不是文。《礼古经》等大概是战国时 代的记载,所以孔子只说执礼;乐本无经,更是不争之论。而《诗》在乐章、古 籍中屡称诗三百,似乎都是人所常习;《书》不便讽诵,又无一定篇数,散篇断 简,未必都是人所常习。《诗》居六经之首,并不是偶然的。”山朱氏把“诗在乐 章’’“人所常习”“便于讽诵”作为《诗经》居六经之首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是从 《诗经》的文本内部来探讨《诗》之为教、以诗为教的根源,颇具识见。 年,梁占先在其《儒家诗教及其特征》?一文中,从把诗歌作为特殊 的话语形式的角度,从诗教断章取义的用诗特点上对诗教渊源特别是孔子诗教渊 源进行了直接的探讨,认为“诗”之为“教”是源于诗的特殊的话语形式。该文 指出,“古时,诗歌作为一种社交话语,经常以配乐演唱的形式在饮宴与祭祀等 重大场合被广泛应用”,并且以《左传》为依据,举其所记载的“郑六卿饯宣子 于郊”等事例来具体说明“当时的文人仕族在同常会友、文化娱乐、论辩引证、 特别是外交往来等礼仪活动中,惯于把诗歌当作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与价值观念的 表现性媒介”。并指出,合乎时宜和社交场合的诗赋表演必然会使和谐的氛围更 加浓厚,相互的理解与欣赏更为加深,彼此的友谊得到巩固,维护和平的共同愿 望得到加强,而相反,亦如陈景磐教授所说,“如果选唱的诗歌不当,通常会导 致国耻或国难”。然后,又进一步指出,使用诗歌的最好方法是从中推绎出一定 的思想或原理,随后再用来专对特定的情景,因而许多推绎结果多为读者或歌者 主观所加,可能远离诗歌作者的原意,但在当时人们并不过分拘泥,而是惯于借 用诗歌含蓄性和隐喻性来满足特定场合中社会话语交往的需要。也是鉴于诗歌作 为一种特殊话语交往形式的实用价值,孔子才’竭力勉励他的学生研习《诗经》, 一方面旨在使他们能够在特定的社交场合恰如其分地用诗来应景作和,另一方面 旨在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讲话艺术。文章最后指出:引诗言志在春秋时期成一 ?朱自清.诗言志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梁占先.儒家诗教及其特征【】六盘水师专学报,:.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时之盛事,虽然只行之于公卿士大夫阶层,但统治阶级的潮流思想和举措,必然 强烈震撼和影响着全民的思想和左右其时尚,所谓君子之风必偃小人之草;而作 为诗言志前提的诗教更是家喻户晓,朝庭显贵、社会贤达、学者自然走在前面, 孔子发其端,思孟永其绪,而后人无不祖其绳墨,形成渊源不绝的儒家诗教传统。 、外部文化背景视角 从外部文化背景视角来探讨儒家诗教思想的渊源的学者甚伙,论述颇多,而 举其荦荦大者,计有源于外交、源于歌舞祀神、源于周代礼乐文化传统、源于“述 而不作”的学术个性、源于陈诗观风的传统等五端。 持儒家诗教思想源于外交的观点的最早的论者是清代乾嘉学者章学诚,他为 挽当时学风流弊而著《文史通义》?,内有《诗教》上下两篇,认为战国之文, 多出于《诗》教,是对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引证阐发,实质上是在谈《诗》 的功用和诗教之所以产生。章氏认为,战国乃纵横之世,多纵横之家,而“列国 大夫,聘问诸侯,出使专对,盖欲文其言以达旨”,正如孔子所云,诵诗三百而 使于四方,推而衍之,“是以能委折而入情,微婉而善讽也”。并进一步指出,后 世之文,皆备于战国,而“三代之后,六艺之中,惟《诗》教为至广,文章之用, 莫盛于诗”,认为“言情达志,敷陈讽谕,抑扬涵泳”之战国已备之文如经义传 记辞赋者皆本于《诗》教。关于诗教,章氏之说颇有灼见,然并不系统,也未能 多涉史料。 年,刘怀荣发表的《论赋、比、兴与“诗言志及“诗教”的发生学 关联》?一文,进一步指出,“氏族及天子的会盟活动不仅是赋比兴的母体,也孕 育了诗言志与诗教两大诗学观念”,即“诗教”源于氏族及天子的会盟活动。 此 文从对诗教的溯源入手,较之章氏之说,更为深入。不仅如此,刘说的深刻性尤 在于他提出:后人乃至今人,往往简单地从艺术与政教的对立来否定汉人的诗学 观,指责汉人的“无中生有”,??这无疑是一种事实,但它又不全是汉人“挖 空心思”的结果,而是有着极为深远的传统的,对此不仅可以追溯到春秋孔门说 诗与列国赋诗言志的文化背景中,还可以追溯到上古氏族会盟活动中,只有在这 样的文化教育前提下,汉人诗学观念与上古宗教、政治、艺术合为一体的文化传 统这问的联系才能清晰地呈现出来,而汉人诗学观的政治教化特征也由此可以得 到充分的说明。 儒家诗教思想源于歌舞祀神的观点由刘怀荣在提出。刘怀荣在 年发表《论赋、比、兴与“诗言志”及“诗教”的发生学关联》之前,他发表《论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 ?刘怀荣.论赋、比、兴与“诗言志”及“诗教”的发生学关联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诗教的文化渊源与历史形态》?一文,对诗教作发生学的追溯,对诗教产生的文 化基因和早期诗教感性形态进行讨论,认为诗教乃是根源于巫文化的歌舞祀神, 成长于周代以德治感化为核心的政教传统,并始终被使用于抚迩服远,宣德示威 的会盟制度中,影响深远的儒家诗教正由此发展而来。年发表的《论赋、 比、兴与“诗言志”及“诗教”的发生学关联》一文,则亦可视为上文的深化和 拓展。 持儒家诗教思想源于周代礼乐文化传统的观点的代表性人物是杨兴华、蔡世 华及陈桐生等。 年,杨兴华撰《儒家诗教与“礼乐”传统》?一文,从典籍中关于“礼 乐”传统的记叙和《左传》中的引《诗》赋《诗》实例对儒家诗教与“礼乐”传 统的关联作进一步的探讨,认为早在孔子诗论之前,作为儒家诗教基石的功利诗 学观和“中和艺术观已具雏形,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孔子诗论为源头的儒 家诗教,只是对“礼乐”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并不具备原创性,儒家诗教之所以 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量,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它脱胎于有着深厚民族文化底 蕴的 “礼乐”传统。 杨兴华先追溯了礼乐传统产生的渊源:《女祸补天》《后羿射日》《鲧禹治水》 等反映先民与水旱等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上古神话,向我们提供了中华民族先民生 存之不易的比较直接的历史见证。对于频繁出现的自然灾害,最终还得依靠人群 的集体力量去抵御。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中华民族的先民很早就懂得了群体和 谐对于民族和个人生存的重要性,旨在规范和维护群体秩序与和谐稳定关系的 “礼乐”文化大约在殷周鼎革之际即己系统化并初具规模。周公旦总结性地继承 了《易经》文化思想和三代以来的人文文化精神,并融合了部分殷商天道鬼神思 想,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制度。 但是,人际关系的真正和谐,是通过个体的心理情感和官能感受的“和”来 实现的。“礼”作为一种约束性的行为规范,与人的自然本性经常处在一种对峙 的状态中,它对人的身心的塑造是从外部强加上去的,与人的自然性的感官感受 和情欲宣泄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特别是当“礼”逐渐演化为生硬冷漠甚至 严酷 的法规制度时,它与人的内在心理情感的联系就更松懈了,与求“和”的初衷也 多少有点背道而驰。 而“乐”则以陶冶性情、塑造情感的内在方式来实现群体在情感上的协同和 谐,有了它的配合,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在典雅、悠扬的乐曲声中,在轻歌曼舞 的欢快氛围中,冷酷而森严的“礼”的规定,心悦诚服地被人们所接受,并转化 为一种伦常情感,从而建立起一个秩序和谐、理智宁静的王道乐土。因此中国古 代关于“乐”的审美观念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通过情感塑造这一中介,把作为 。刘怀荣.论诗教的文化渊源与历史形态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国杨兴华.儒家诗教与“礼乐”传统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艺术的“乐”与政治教化直接密切联系起来。 诗、乐、舞原本是三位一体的,因此,所谓乐,实际上是诗、乐、舞三位 一体的总称。论乐也就是论诗与歌、舞,泛而言之,也就是论艺术。故论乐离不 开诗,诗的情感特质、特征,在乐论中往往都有完整的论述,乐教同时也是诗教, 它直接规定着诗歌创作和诗歌接受的基本走向。 出于“礼乐”治国的需要,周人在“制礼作乐”的过程中,将一批乐歌收集 起来,并编辑成册,于是便有了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而早在《诗经》 文本结集前,援引诗歌来抒情达意的现象已经存在。 关于春秋时引《诗》赋《诗》的情况,《汉书?艺文志》有“古者诸侯卿大 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应,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 肖而观盛衰焉”的记载。 为了充分实现政治、教化目的,人们赋《诗》、引《诗》甚至采用“赋诗断 章,余取所求”的方法,赋《诗》或引《诗》者往往不顾诗的原文本义和整体内 容,仅取其中一章或数旬暂合于己意或听者之意者,随意引申发挥,以达到政治 教化目的。 孔子作为周代“礼乐”文化的崇尚者和自觉继承者,注重的是诗的政治、教 化作用,对诗的原文本义和审美特质并不感兴趣,因而其诗论多断章取义的诗义 阐释和随意伸缩的道德比附。 由于孔子诗论的上述特点,孔子被一些学者看作功利主义诗学观的“始作俑 者’’。然而从有关“礼乐”典籍和《左传》中发生于孔子出生前或孔子尚幼时的 引《诗》赋《诗》之实例看,早在孔子诗论之前,功利诗学观的基本理论在“礼 乐’’规则中已具雏形,并在诗歌实践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孔子诗论只是对“礼乐” 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并将春秋时人们的用诗经验予以理论性的概括和演述。从这 个意义上说’孑子诗论并不具备原创性。 另外,孔子诗教中所体现的“中和”审美观,也远非自孔子始。典籍中关于 “中和”审美意识的早期阐述,可以上溯到《尚书?尧典》。而『是这些“中和” 诗学观的影响及于孔子,才有了“《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关 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以及《礼记?经解》中传为孔子所说的“温柔敦厚, 诗教也”等体现“中和”文艺观的诗论,至此,孔子那些零散的诗论,经由子思、 孟子、荀子特别是汉儒的发展,终于获得了“诗教”地位,成为“牢笼百代”的 无上权威。并且这一以“礼乐”传统为源头的发展历程,自始至终都没有偏离“礼 乐”文化的既定轨道,并大体上与“礼乐”文化的发展同步。而从另外一个角度 说,两千多年来,儒家诗教一直是中国古典诗学界不可动摇的权威信条,诗歌评 论和诗歌创作的“万世极则”。在儒家诗教的规范下,中国古典诗歌虽然风格 流 派众多,千姿百态,琳琅满目,但从总体上看始终未能摆脱“成教化,助人伦”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功利窠臼,艺术风貌则以中和娴雅、圆润含蓄为主流,即所谓“温柔敦厚”。 也就是说.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诗歌评论和诗歌创作几乎一直处在儒家诗 教的控制之下。儒家诗教之所以具有这样经久不衰的生命力量,根本原因也正在 于它脱胎于有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礼乐”传统。是“礼乐”传统作为民族远 古精神心理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遗传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 制约整个文化系统。儒家诗教作为它的延续与发展,已经积淀为一种潜伏于文化 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才因而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量。 年,蔡世华撰《论先秦“诗教”传统的起源与兴衰》?一文,也有与杨 兴华相似的论述。他认为“诗教说”的提出虽然较晚,但“以诗为教”的传统却 几乎始于中华文明的草创时期。夏商周三代,“诗教”传统一脉相承,并且成为 国家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时期,随着国家礼乐制度的解体,诗教传统 亦盛极而衰,并开始了由官学诗教时代向私学诗教时代的转变。在前此发表的《略 论先秦儒家的“诗教”理论与实践》?一文中,蔡世华认为,以《诗》为教,其 来已久,且多为国家行为,《诗》教并非自孔子始,并引《国语》《尚书》《礼记》 等文献来说明“以诗为教”是上古以来中国政治范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理念之 一,且“诗”在这里首先被赋予政治教化功能,并十分肯定地断言这一基本政治 理念在周初即已确立,并广泛地体现在当时的政治外交实践中。而且,蔡世华还 提出当《诗》教在春秋后期面临危机、“王者之迹熄而《诗》亡时,孔子以其 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和现实忧患意识来崇尚与传播《诗三百》之目的也正在于致力 于恢复周公时代的礼乐制度。而孔子的历史性贡献也仅在于集成并捍卫了西周春 秋初期以来的“诗教”传统,恢复并进一步突出了《诗三百》在礼乐教化制度体 系中的核心地位,诗教并非孔子原创。 持儒家诗教思想源于“述而不作”的学术个性的观点的代表性人物是马银琴, 他在《论孔子的诗教主张及其思想渊源》一文中,在确认《孔子诗论》可靠 性 的基础上,根据《论语》与上博简《孔子诗论》的相关资料,对孔子的诗教主张 及其思想渊源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提出: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学术个性决定 了孔子的学术思想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孔子的诗教主张都是在对前人观 点进行综合概括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其说由于创 新而奠定,不如说来自于继承的执着,在那个社会文化发生震荡的时代,孔子只 是众多布道者中最为突出的一位。 持儒家诗教思想源于陈诗观风的传统的代表人物是白振奎、石晓宁、黄文熙 等。 。蔡世华.论先秦“诗教”传统的起源与兴衰【】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一. 岛蔡世华.略论先秦儒家“诗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矿业火学学报,,:. 马银琴.论孔了的诗教主张及其思想渊源文学评论,,:卜.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年,白振奎、石晓宁在《儒家“温柔敦厚”诗教散论》?一文中,在以 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重新审视“温柔敦厚”这一影响深远的文论命题的同时, 由引宋代叶适“自文字以来,诗最先立教”来分析儒家之所以重视诗教是和 我国 古代的“陈诗观风”的传统相适应的。 年,黄文熙发表的《春秋时代称诗之风对孔子“诗教”的影响》五 一文也表达了相似的见解。黄文熙从孔子《诗》教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上做深层 次的探源,她追溯了孔子的生平,孔子是春秋末年鲁国人,一生大致经历了鲁襄 公、昭公、定公和哀公时期。在春秋时代,各种仪式场合程规化的歌诗奏乐,仍 然是瞽噱乐工的职责,同时也是《诗》的传播方式。除了《周礼》《仪礼》《礼记》 等先秦礼书记载中固定的仪式歌奏之外,一些新型的用《诗》方式开始频繁地出 现于《国语》、《左传》当中,这就是聘问宴享中的乐工歌诵、行人赋《诗》以及 言语引《诗》,称《诗》之风是春秋时代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而无论是在政治、外交场合赋《诗》言志,还是在劝谏、游说、评论和著述 过程中征引《诗》中语句作为言辞的论据,春秋时代的赋《诗》、引《诗》总体 上的特点就是断章取义,强调《诗》的政治功用,即赋《诗》言志之时根据需要 只采用一首诗的一章,并不重视整个文本之意,赋诗断章,取义但求切合己 需, 故诗虽旧貌,而其义维新。孔子生活时代的襄、昭之时,正是赋《诗》、引《诗》 之风的鼎盛时期,《诗》在当时被广泛用于典礼、讽谏、赋诗言志和言语等方面。 由此,黄文熙认为春秋称诗之风对孔子诗教影响甚巨,在教育理念上,使孔子重 视《诗》的传授,在学诗目的上,使孔子重视《诗》的政治功用,重视《诗》在 伦理教化、性情修养和增长见识方面的作用,在引诗解诗方式上,孔子也受到《左 传》一类解诗性质的引诗的影响,因而认为孔子《诗》教并非空穴来风,它是对 春秋时代称《诗》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当然,也有论者兼持两种观点。年,华中科大徐华琼的硕士论文《传 统诗教的文化内涵分析》三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对儒家诗教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该 文重点论述了诗教产生的文化因缘,认为诗教是在原始农耕文明的巫术文化与周 代礼乐文化的双重背景下,由政教思想和诗的独特体裁形式共同作用而成的。 陈桐生更是系统地提出:“中国早期社会贵族子弟的诗乐教育、委婉托讽的 文明风范和诗乐在政治生活中的运用,是孕育《诗》教思想的三大因素。” ?白振奎,石晓宁.儒家“温柔敦厚”诗教散论贵州社会科学,:?. 鸪黄文熙.春秋时代称《诗》之风对孔予“诗教”的影响【】南京师范人学文学院学报,,:?. 徐华琼.传统诗教的文化内涵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 ?陈桐生.论诗教??经学与中国文论范畴系列研究之三中国诗歌研究第一辑,:?.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或从事外交事务的官员。并引述了美国汉学家克里尔在其所著《孔子和中国之道》 中的精辟的论述,克里尔认为孔子“不是仅仅培养学者,而是训练治世能人。他 不是教书,而是教人”。因此,孔子实施诗教的价值取向,重点在于为其“学而 优则仕”的教育目的服务。鲁金华还进一步分析了孔子所打算培养的治世能人的 两种类型。一是能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的朝臣;一是能够“使于四 方,不辱君命’’的外交家。但无论弟子将来会担任何种职务,孔子都要求他们学 诗,因为在孔子看来,“不学诗,无以言”。相反,如果“颂《诗》三百,授之以 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弟子们学诗或日对其实施 诗教的目的,就是为了“授之以政”时能够“达”,“使于四方时能够“专对”。 也正由于孔子将口语表达能力视作不可或缺的从政能力之一,能从时代的需 要出 发对弟子实施诗教,故其弟子中有许多人从政之后,在当时的国内外政治活动中 叱咤风云,大展身手,从而留名于史册。如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 称宰我“利口辩辞”,记其担任过齐国的临淄大夫;称子贡“利口巧辞”,“故子 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第三,诗教可使弟子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即孔子在教学过程中,要求 自己的弟子“文质彬彬”,即外表形态和内在素质配合恰当,且具有多方面的修 养。并提出“君子不器”的论断。 因此,孔子实施诗教的另一个价值取向,就 是要使其弟子的个人素质从不同层面得到提高。“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并强调“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等论述的立足点应是“其为人也。 而年,余志慧的重要论著《君子儒与诗教??先秦儒家文学思想考论》 叫问世,我认为该书是近年来诗教研究的重要成果。余志慧利用还原思维,考论 缜密,史料丰实,因材料之新而更接近于历史文化真实,在纷纭的诗教讨论著述 中颇有横空出世之感。该书通过大量的历史文化的研究,力图回到孔孟等提出这 些命题的思想背景中,从其培养君子儒的良苦用心中,从西周到春秋的人文精神 中,从春秋用诗之学所体现出来的我们民族的诗性智慧中来彰显中国文学的一些 基本精神。在其上篇中以孔子的言语教学为靶向,全面剖析孔子言语思想和言语 成就,力图从孔门言语来透视孔门诸先贤的个性、才情、思想,详尽地论述了培 养君子儒的目标、具体要求以及孔门几个有关言语的关键命题,重新认识了先秦 儒家文学的意义世界,该书对孔门诗教培养君子儒的目标的论述逻辑严密,颇有 深度。 同年,刘炳范、赵歌东在《论儒家诗教原则的确立》?一文中也详尽地论述 了孔子的诗教目的,认为孔子是一位富有社会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他认为社会动 乱的根源在于当时的列国统治者,他幻想通过改良的方法来改变无道的社会现 余志慧.君子儒与诗教??先秦儒家文学思想考论三联书店.. 国刘炳范,赵歌东.论儒家诗教原则的确立孔子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实,提出了仁礼学说;孔子认为,要恢复社会秩序,就要恢复礼,礼制是安定天 下的关键,要实现礼的要求,就要有仁,而仁者即“爱人”,即“亲亲尊尊”的 伦理原则和“博施济众”的功利原则;实现践仁的方法一方面要个人严于律己, 另一方面要宽厚待人;而《诗》“思无邪”、可以“兴观群怨”,才因而成为培养 弟子优良品质的教材。 张露颖于年发表的《论孔子诗教为其政治思想服务的特点》?一文,从 广阔的社会政治背景来揭示孔子推崇诗教的内在动机。认为孔子生平最重诗教, 但对诗本质的东西却很少论述,孔子十分崇尚周礼,有着改良周制的政治思想, 但却得不到重用,因而孔子通过诗的教化作用向弟子传播周礼,以期培养一批改 良主义政治人才。这与余之观点大体相同,且阐述颇详: 孔门诗教是以跻身统治阶层为目标的诗教。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一批“仁人、“君子”,培养出来去 做官,调和阶级矛盾,去实现其恢复周制的政治思想。孔子的教学主张、教育内 容主要是为其政治思想服务的,是以培养一批改良主义政治人才为目的的,他并 不是为“诗”而“诗”,为“文学”而“文学”。 孔子将学诗作为进入统治阶层的前提条件。孔子对自己儿子伯鱼的教育是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言”就是宣传统治阶级的道理“立” 指站稳统治阶级的立场。孔子教育学生的重点,主要放在这两方面,以通过诗的 教化作用达到恢复周礼的政治目的,这样,我们理解孔子的诗教就有了一把钥匙。 孔子十分重视诗在政治活动中的实际作用。比如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 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春秋时期,人们借赋诗 来从事政治外交,朝廷的迎来送往都离不开诗,大至宫廷大夫,小至老百姓,《诗 经》是当时家喻户晓之书。可见在当时文化背景下,孔子教学生诵诗,是为了把 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他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以 致用,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孔子的这句话,实际上立足于春秋时代特殊的社会 背景,概括地总结了学习《诗》的政治实践功能。 孔子论诗更多偏重的是学诗与从政的关系。孑子说“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让弟子学诗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德行、见识,以便“事父”、“事君”。 春秋末期是一个社会制度大变革的时代,在这次变革中,孔子的政治思想是 恢复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因此他热衷于宣传奴隶文化,孔子诗教 始终 强调其社会功用,主张诗从属于伦理道德和政治,是功利性的诗教。纵观孔子一 生,他在政治上终未能得志,经历了屡屡的挫折,而兴办私学带来的确是教育事 业的成功,孔子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在中国两千年的文化大潮中奔 流不息。 张露颖.论孔子诗教为其政治思想服务的特点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同年月,张天明发表的《人文教育标准下的孔子“诗教”之解读》?一文 也指出:孔子“诗教’’的终极目的是让弟子成为君子,继而立于庙堂,辅助君主,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培养经国治世之才,实现“礼治”的理想。 陈桐生也认为诗教的目的是“培养未来统治者或上流社会成员所必需的道德 品质和基本文化素质”。他指出:“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以感性形象诉诸人的感 情的这一特点,自觉地运用舞艺术作培养贵族子弟伦理感情的重要手段,这种诗 乐一体的艺术教育实际上就是诗教思想的萌芽;礼乐刑政是古代统治者管理封建 国家的基本手段,诗乐感化是其中软的一手,它通过诗乐感性艺术来培养人 民自 觉服从封建统治秩序的伦理情感,使人民将接受统治由外在强求化为内心自觉; 这种诗乐之教就不仅仅是贵族子弟的素质教育,同时是一种治国方略和手段。”? 年,陈良运在《中国诗学批评史》一书中也指出人学诗是为了加强自 身的修养,而加强自身的修养主要是为了适应适应礼乐的需要,诗作为政教的工 具,孔子至少在理论上是“始作俑者”,将春秋时代君臣们的称《诗》经验上升 到了理论的高度来加以演述。 而盛莉早于年发表的《从“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谈孔 子的诗教观》?一文,认为上海博物馆竹书《孔子诗论》之简一所载“《诗》 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的文字对研究孔子诗教具有重要意义,“乐”应 为“《诗》乐”,“文”指“《诗》的文采”;“《诗》志”“《诗》情”“《诗》言”构 成孔子诗教的三大核心内容;孔子藉《诗》培养个人的社会文化知识、情理涵养 和辞令谈吐,“志”一“情”一“言”的过程是君子以《诗》由浅入深、由内修 至发外的过程。这更是从培养君子的过程上揭示了诗教的最终目的。 盛莉论述缜密,她先举孔子“凡三王教子,必视礼乐。乐所以修内,礼所 以修外,礼乐交修,则德容发辉于貌,故能温容而文明。”的论述指出,“乐”成 为入《诗》情以修内的一种方式。接下来又举孟子“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的论断指出,孟子认为音乐对人情潜移默化的感发作用终究大于语言文字所表达 的志意,这种对乐与人情关系的把握正同《孔子诗论》中“《诗》亡离志”?? “乐亡离情”的叙述吻合,孔子乐与情关系的认识在后来的孟子那里有了更为清 晰的阐发。然后进一步说明孔子《诗》教的目的不仅是让人内修至圣,也要发外 趋“王”。诵《诗》者明意修情,具备君子情理的涵养之气后便能自如运用《诗》 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学《诗》,无以言”,文采之言在《诗》教中的作 用开始被孔子高度重视,《诗》中语言的文采郁郁既有助诵《诗》者理解《诗》 意又有助其“发言”,战国时“赋《诗》明志,“《诗》言”已成为一种外交辞令, ?张天明.人文教育标准下的孔了“诗教”之解读天中学刊,,:?. 圆陈桐生.论诗教??经学与中国文论范畴系列研究之三中国诗歌研究第一辑,,?. 曲盛莉.从“《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谈孔子的《诗》教观宜宾 学院学报,,: ?.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而且不仅仅是物象,甚至整篇诗歌??竞脱离了诗的原本面目,而类比之后 的譬说意义却更深入人心。原始思维中,事物的自身并不重要,事物经过类 比可能是是,也可能是、,有多个存在形态,只是没有可能是客观 存在中真正的自己。毛诗、郑笺中的类比思维将事物的原有意义一概抹煞掉,而 条件反射似地将篡改成,在一定程度上与原始思维是相通的。 原始思维中的所谓类比,是循环递进的、没有穷尽的,因而也是任其自由的。 按照现代人的逻辑思维根本不能解释原始思维中用以类比的两个事物之间的联 系,因为它们是神秘的、无可捉摸的。汉儒的“引类连譬”从物象到抽象经过了 一番理性的思考,这中间经过了“义理抽绎”的过程,显得比原始思维有章可循。 而且,汉儒的类比不再是发散式的思维,它们毫无例外地指向了政治伦理道德。 论者最后总结指出:一种亘古有之的原始思维左右了人们的解诗方式。在这 种原始思维里,《诗经》被有意地脱去了它的原本色彩;而其之所以变成伦理教 化的范本,则又是经历了礼乐文化的改造。 周恩荣于年发表《孔子诗论的思维方式与孔子诗教的政治伦理功能》 ?一文,通过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中诗章的解释与《论语》 所引“诗的分析,探讨了孔子《诗》教的思维方式,认为孔子将诗进行了政治 和伦理化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孔子诗教的这种政治与伦理双重品性的功 能与类喻式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认为除了价值观外,这种思维方式是诗教之有 政治伦理功能的原因。《诗经》的解释者同样使用了《诗经》比兴类喻的思维方 式,即在确定事物类别的基础上,从己知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出发来解释、认识和 评价同类事物中的未知事物的运思模式。 五关于特点 关于以孔子为中坚的儒家诗教的特点,一般的论者都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是断 章取义。孔子解诗、用诗,纯是出于功用视角,全为个人修养和政治教化服务。 陈良运在《中国诗学批评史》一书的“先秦诸子诗歌观念的演进”一章中即 指出,关于《诗》对个人修养和政治教化的功用,是孔子论《诗》、用《诗》的 重心所在,孔子是中国功利主义诗学观承前启后的权威性人物。在孔子那里,《诗》 被他当作历史、政治、伦理、道德的教材。 年,杨春梅在《孔子的诗教特点》?一文中,孔子对诗仍“只是一个享 用的态度”,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在关注道德教化这样一个总的范畴定位之下, 他并不将诗的具体意义绝对固定,孔子的诗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甚至可以说, 。周恩荣.《孔子诗论》的思维方式与孔子诗教的政治伦理功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杨春梅.孔子的诗教特点明文艺理论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诗无达诂”正是孔子与弟子讲论诗义时所实践的原则。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必 统一”确实是孔子诗教的一个特点。而这与汉代以后诗教必须统一到一个绝对权 威的解说上来,不允许有自由的发挥,否则即是离经叛道,绝非一种精神。这种 精神的失传从孟子说诗开始,到苟子的“重师法”而日益严重。汉代“独尊儒术”, 儒家攀附专制君主,“六经”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儒家诗说才由灵活而转向死板。 年,烟台大学孙占奎发表《孔子“诗教说”的传播学阐释》?一文, 用传播学的视角,从社会文化背景上来思考和解释孔子对诗经之所以采取断 章取 义的阐释策略的原因,认为孔子有自觉的传播学意识,对媒介传播符号高度重视。 孙占奎指出,传播是人类的本能,是人们的一种社会行为。传播的行为发生在任 何形态的社会。人们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精神交往等种种活动,都是传播的行 为。如果没有传播,任何社会都组织不起来,维持不下去。所以,西方传播学者 公认,“传播”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它是人格与社会的建筑材料, 它是区别人类社会与共他动物社会的标志。孔子作为一个思想家,中年时期四处 游说,极力推行自己的学说主张。因此,孔子对传播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接下 来他断言:“孔子从来就没有把《诗经》当作艺术文本来对待,他对待《诗经》 的断章取义式的阐释策略和善于比附的应变才能,据我看来,只能有一个解释, 即都来源于孔子的自觉的传播意识和对组织传播的重视。并进而指出,孔子以 《诗经》为核心的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它涉及到国际、组织、功能等众多问题且 较有系统性,“不学诗,无以言表明孔子对国际传播中媒介语言符号的重视, “兴观群怨”说则进一步反映了孔子对组织传播功能的阐释,“兴”讲的是组织 传播中的语体把握问题。“观”讲的是组织传播中对对社会动向的监督,对社会 舆情的把握,“群”讲的是组织传播中信息交流后所形成的向心凝聚力,“怨”讲 的是组织传播中对组织成员的情绪调节。并且还认为,也正是因为孔子有着较自 觉的传播学思想,特别是组织传播的思想,才使得儒学具有非党派、非宗教,却 又类似于党派、宗教的性质。孙占奎的这一研究视角新颖独到,醒人耳目。 六关于周公、孔子、孟子及荀子诗教贡献 关于周公的诗教贡献,论者鲜有论及,认为诗教是在西周初即己确立的蔡 世华在其年发表的《论先秦“诗教”传统的起源与兴衰》?一文中指出在确 立“诗教”传统方面,周公起到了开创者的作用。因为,有学者认为,“五经” 中除了《春秋》以外,周公是其余“四经”的主要撰写人。《诗经》中被认为是 周公创作的诗篇达到首之多,而关于《七月》的创作背景和意图,朱熹在《诗 集传》中解读为:“周公以成王未知稼穑之艰难,故陈后稷、公刘风化之所由, ?孙占李.发表孔子“诗教说”的传播学阐释【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国蔡世华.论先秦“诗教”传统的起源与兴衰【】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使瞽蠓朝夕讽颂以教之”;《鸱枭》则源于管蔡之乱,流言四起之际,周公“作此 诗以贻王”。由此可以说,周公不仅是周代礼乐制度和诗教制度的创立者,而且 是“以诗为教”实践的示范者。 关于孔子、孟子及荀子诗教贡献,论者极多,其中蔡世华年在《略论 先秦儒家的“诗教’’理论与实践》?中所做的阐述较为系统。他认为,在《诗》 教传统形成与确立过程中,儒家早期代表孔子、孟子、苟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蔡世华认为,一部伟大文化经典的地位与影响的确立,绝非仅仅是一个自然而然 的过程,它还有赖于当时以及后代统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自觉倡导与传承。 蔡世华首先阐明,以《诗》为教,其来已久,且多为国家行为,《诗》教并 非自孔子始。 “以诗为教”是上古以来中国政治范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理念 之一,且“诗”在这里首先被赋予政治教化功能。可以肯定,这一基本政治理念 在周初即已确立,并广泛地体现在当时的政治外交实践中。延至春秋时期,尽管 中央王权衰微,但“以诗为教”之风却依然盛行。但是,《诗》教传统在春秋后 期的确面临着危机,它伴随着周王朝礼乐制度的衰微而逐渐被人们所疏远淡薄。 孟子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明人杨慎《升庵 诗话》中云:“成康没而颂声寝,陈灵兴而变风息。”宋人胡应麟《困学记闻》中 也有类似的看法:“霸者兴,‘变风’息焉。然后《诗》止于陈灵,在桓文之后”。 应当说,这是先秦“诗教”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即由“官学”转向“私学”。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孔子以其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和现实忧患意识,致力于恢复周 公时代的礼乐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于“诗三百”的崇尚和传播。 综合他的《略论先秦儒家的“诗教”理论与实践》和《论先秦“诗教传统的起 源与兴衰》两文,孔子在《诗经》作为文化经典地位的形成与确立方面的贡献, 至少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整理《诗经》并以此作为儒家教化经典,并使其合乐。司马迁关于“孔 子删《诗》”一说,现在看来的确不可信。但孔子对《诗经》进行过整理则是 不 庸置疑的。 第二,高度重视《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为后代《诗经》的经典地位首先 定位。明人赵士哲《石室谈诗》中云:“诗莫盛于《三百篇》,谈《诗》者莫精于 孔孟。”从《论语》记载可以看出,孔子论及的上古典籍主要是《诗经》、《尚书》 和《周易》,但论述最多、评价最高的则是《诗经》。孔子对《诗经》的评价突出 了道德标准,充分肯定诗的伦理教化作用。提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 ‘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以兴,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等多个 命题,从不同侧面,全面揭示了《诗经》的多层面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从而为《诗 蔡世华.略论先秦儒家“诗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经》作为中国古代伟大文化经典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第三,以礼说诗,援诗说礼,为后世儒家诗教实践提供了基本范式。他继承 春秋以来“断章取义、以礼说诗”的传统,善于挖掘和揭示“诗”中蕴含的伦理 意义,从而在审美活动实现了修身立德的教化目的。由于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恢复 和建立一个“礼治”社会,因此,在研究和传授《诗经》过程中,他往往以礼说 诗,或者援诗说礼。通过这种引述方式,《诗经》的伦理教化功能就不断得到凸 显和强化。此后儒家解《诗》都沿袭这一模式,子思、孟子、荀子诸儒在“诗教” 方面的努力,不过是孔子相关理论与实践的一脉相承。他们的可贵与伟大之处都 在于,在群雄逐鹿、崇尚功利的战国时代,他们以师徒传授的方式,坚守三代以 来的礼乐制度,使不绝如缕的“诗教”传统在历经秦代的文化浩劫后,仍能再度 复兴,并从此根深叶茂,遗泽百世。 另外,关于孔子,刘刚于年发表《孔子的文学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 一文,全面论述了孔子的诗教贡献。刘刚认为,孔子的文学思想包括五个方面: 其“美、善”说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开启了中国古代以政治利为目的的文学创作与 文学批评传统,但它只片面地强调文学的外部作用,而忽略了文学内部规律的研 究;其“文、质说并非论述文学问题,从汉儒开始正式地将此概念引入文学批 评,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标准;在其“无邪”至“中和”说的基础上派 生出了“温柔敦厚”和“含蓄蕴藉”的审美追求;孔子的“兴、观、群、怨”诗 教原则对文学理论的影响不仅在于这几个概念本身,而在于提示了“兴观群怨” 这一行为物态化后的意义;孔子的诗论思想是汉儒诗教思想的发端,更是汉儒诗 教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核心。 关于孟子,蔡世华认为,孟子是继孔子、子夏、子贡之后更加自觉弘扬“诗 教”传统的儒学大师。孟子在《诗》教理论与实践上较孔子又有所发展。主要体 现在: 第一,孟子最早把《诗》的兴衰与“圣王政治联系起来。《孟子?离娄?章 句下》云:“孟子日:‘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对此, 明人焦兹《焦氏笔乘》中认为:“孟子之言,实二经终始之要,义理之所关也。” 孟子不仅揭示了《诗经》与《春秋》之间历史精神的一脉相承,而且包涵着对西 周以前“献诗以观民风”这种“诗教”制度的肯定和向往,孟子不仅认为“王者 之迹熄”是“诗亡”的重要原因,而且他还经常借已成为文史典籍的《诗经》 中 的记述来追溯和寻觅“王者之迹。正是由于孟子注重从《诗经》中
本文档为【近二十年中华诗教传统研究述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748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7KB
软件:Word
页数:33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2-25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