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放飞爱的天空

放飞爱的天空

举报
开通vip

放飞爱的天空放飞爱的天空 ——陆萍诗歌创作谈 任一鸣 女性的写作曾被比喻为飞翔——用语言飞翔也让语言飞翔。女性意识深层被幽禁着的感觉和情绪,会在短暂的一瞬间挣脱和超越自我,像鸟一样飞速地掠过天空,然后又悄然离去,消失于无垠的宇宙中,这时,记录下来的语言——写作,就像影子一样铭记着这一瞬的释然,正如划破的空气以它的震颤追随着并伸延着鸟的飞翔。陆萍说:“我是女人,我当然无法超越我自己的天性。我只有一脉小管子,从灵魂深处通出来,当情感的大海汹涌不平时,会有东西从小管子里流淌出来,流出来马上凝结成方块字,归作诗一类 1了。”那脉...

放飞爱的天空
放飞爱的天空 ——陆萍诗歌创作谈 任一鸣 女性的写作曾被比喻为飞翔——用语言飞翔也让语言飞翔。女性意识深层被幽禁着的感觉和情绪,会在短暂的一瞬间挣脱和超越自我,像鸟一样飞速地掠过天空,然后又悄然离去,消失于无垠的宇宙中,这时,记录下来的语言——写作,就像影子一样铭记着这一瞬的释然,正如划破的空气以它的震颤追随着并伸延着鸟的飞翔。陆萍说:“我是女人,我当然无法超越我自己的天性。我只有一脉小管子,从灵魂深处通出来,当情感的大海汹涌不平时,会有东西从小管子里流淌出来,流出来马上凝结成方块字,归作诗一类 1了。”那脉管子就是写作。它虽然只是女性逃逸自我压抑的狭窄通道,但穿过这通道,女诗人被幽禁的情感却得以逃脱,得以释放,得以从心灵的最隐秘处飞往无垠的宇宙。陆萍为她的第三本诗集题名为《有只鸟飞过天空》,作为诗人最成熟的一部抒情诗集的标题,飞翔,使我们看到了这位从意识深层获取灵感的女诗人所特有的、完全成熟了的写作姿势。 陆萍在诗中放飞的那只鸟是她心中充盈的“爱”——自己的爱和爱着的自己。初涉诗坛时,她并没有找到那片适合放飞爱的天空。她的诗在生活现象的碎片中滑翔了很久,以后才从具象的现实生活飞向了心灵世界,她的爱才有了翱翔的天空。从滑翔到起飞的过程,正是她的诗从“移情”到“静观自我”的过程。在“移情”期中,诗人从现实生活的现象中寻求灵感。我们只能从现实生活的碎片中看到诗人投射在上面的爱的幻影,而无论是诗人自己的爱还是爱着的自己,都被诗人小心的折叠了起来,隐蔽了起来。爱依然是这位女诗人潜意识中的囚禁者,没能被释放,也没能像鸟一样逃逸。渐渐 1 地,她听从诗之本质的召唤,抛弃了现象的碎片而往心的纵深走去。当诗人专心地静观自我时,她便开始从女性敏感的潜意识中获取灵感。此时,外部世界的纷杂喧闹、五彩斑斓都渐渐远去了,而诗人内心中那被压抑着的爱的骚动终于汇聚成强大的能量,挣脱了自我抑制,在她的诗中放飞了。当陆萍的诗不再在现象中移情自我,而是在语言中纵情地释放自我时,这位抒情女诗人真正成熟了,她找到了那片可以放飞爱的天空。陆萍的三部个人诗集《梦乡的小站》、《细雨打湿的花伞》和《有只鸟飞过天空》忠实地记录了她在纷扰的外部世界慢慢滑翔,然后向着心灵深处那个无限广袤的天空飞去的痕迹。 陆萍1968年毕业于上海纺织工业学校,被分在上海第二棉纺织厂工作,1970年开始写诗。正如陆萍自己所言,她最早的一句诗是从纺织厂110分贝的噪音里抽出的余韵,“纺织机——一首出色的抒情长诗~/……呵,我心爱的纺织机,,我心爱的长诗„„那是一个诗意贫乏的年代,纺织厂的生活似乎更难孕育出诗情。女诗人却执着地要在沙漠中培植绿洲,苦苦地在纺织厂的车间和仓库里寻觅诗意。“诗人应该有一种能力”,英国19世纪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说,“他能从自己心中唤起热情,这种热情与现实事件所激起的很不一样”。对于一位真正的诗人来说,生活环境有没有诗意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自己心灵的构造,她内心中是否有充盈的热忱和温情足以覆盖她周围的一切,足以在没有诗意的地方创造出诗意。陆萍不仅从她的内心中唤起了爱,而且把她饱满而充沛的爱“移植”给现实中每一个物体和每一个情节,为贫乏单调的生活着色,使灰色变得五彩缤纷,使周围的一切因为她的热情而充满爱意。“我将产量的薄册题名玫瑰,/还真的绘上了湿漉漉的露水;,„„呵,希望不再是游离不尽的絮花,在出格的红箭上破梦惊飞;/希望, 2 在如实的数字里调风遣雨,我的生活里就长出这支玫瑰。”因为是“在平淡与单调中,悄悄酿着诗意”,因此,这朵开在“铅灰色的巷陌,/铅灰色的大路;/铅灰色的过道,,铅灰色的仓库;,铅灰色的厂房,铅灰色的院落„„”里的玫瑰,显得格外娇艳丽。这是诗人的移情期。这一时期的作品散见于《解放日报》、《青春》、《创作》、《星星》和《诗刊》等报刊上。《梦乡的小站》是陆萍的第一部个人诗集。尽管收在其中的诗作都是80年代初期的作品,但在以纺织厂生活为累材的“玫瑰篇”中,诗人70年代诗作的影子依稀可见。“玫瑰篇”中那些由“叮叮响的铁锭子”和“盘花钮的金丝线”组成的诗,节奏欢快明朗,情绪饱满激昂,在文字上给人留下色彩斑斓、形象俏丽的视觉印象,“粉蓝的花俊俏,/洁白的纱轻垂;/指间结花吮着花间露珠;„„姑娘在探索中久久沉醉,呵,晨风轻轻吹„„”。这些代表诗人早期作品风格的诗作,在语言和意象上不仅完全不同于她的后两部诗集,即便与收在同一本集子中的第一组诗“写在梦乡的小站”,相比,也有较明显的区别。尽管“玫瑰篇”的写作或表达方式在陆萍日后的抒情诗中几乎已不再留有痕迹,但所一脉相承的、统领陆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诗作的,是诗中流露出的灼热奔放的激情、敏锐易感的气质、运笔行文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些在诗人早期作品中就已显露出的、源于天性出乎自然的才情,成为始终伴随她左右的缪斯,精心地呵护着她日后的每一行诗句。 在“玫瑰篇”中,诗人并没有敞开她隐秘的内心,只是以移情自我来缓解心中爱的冲动和焦渴,因此,爱被以一种折光或投影的方式曲折地表现出来。如果说陆萍在“玫瑰篇”中还恋恋不舍地在心灵之外的现象世界苦苦寻觅、刻意营造诗意的话,那么,在“写在梦乡的小站”组诗中,她终于铺展开了那个曾被她小心地折叠起来的爱着的自我,放飞了生存在她潜意识深处 3 的爱。 在世界和生命里,最富悲剧性格的是爱。爱情组诗“写在梦乡的小站”正是以凄美而深沉的悲剧性震撼人心的。这组爱情诗的悲剧性表现在两个层面:显而易见的一个层面是这组诗所讲述的一个(或数个)由象征性的诗化情节和不连贯的情绪所构成的失恋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那首《冰着的》,“我的痛苦是一块绝望的冰,,„„只因它在绝望中冰着我最初的纯真”。诗人并不否认这是一首失恋的诗,她在这首诗的创作谈中说:“感情之国中最敏感的区域是爱情,而失恋较之热恋在心理上情感上有更大的力度和深度。“以‘失去’为主题的悲剧总是凄美的,无论于诗,还是于小说,或是于真正的悲剧。所不同的是,悲剧诗的魅力不在于情节,而在于一种人类所共有的对悲剧的感情体验。在“写在梦乡的小站”组诗中,尽管以每一首诗单独地来看,诗人的表达已尽可能地超越了个人的生活经历,使个人的感情激流奔向人类或宇宙共同的精神海洋,但组诗总体流露的那些隐隐约约的失恋故事,多少使组诗在这个层面上的悲剧性带有了个人生活体验的痕迹。因此,这组诗的悲剧力量也许更多地来自于另一个更为深沉的层面:在这组诗中,爱被表现为一种幽闭在女性潜意识中的无法自由释放的巨大的潜能,一种当性欲爱被强行遏制时时悲愁的精神爱。80年代初,也就是诗人完成这组诗的时候,她刚刚从人性被冰封雪覆的冬天走出来,而这些诗也许正孕育并脱胎于那个严冬。那时,爱情被供奉于圣洁的神龛,而人类本性的情欲之爱则被层层包裹好掩埋起来,尤其是对子女性来说,那一份不安的情欲骚动只能成为一束强烈的反光折射回自己的心灵,在心的最敏感、最痛楚的所在拥抱自己,触摸自己。掩饰真情便成了这些爱情诗的悲剧根源,诗人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不能大胆地表白或实现自己对爱的渴求。“一千种感情潮扑浪卷;,并且在 4 一个密封的酒坛里,悄悄发酵/谁也不知酿出的酒,足苦?是甜?”“直直的看着你/等你偿还/等你掠夺/......然而,这一切你不会知道/我措辞严密/没露一丝风声。”我们看到情欲带着人类本能的律动在内心深处萌动,而女性的矜持和怯懦,抑或是诗人气质中冷静的理性,把这一份冲动紧紧地锁在心灵的密室里。对人类爱的本性的压抑和对性欲爱与精神爱的生硬扯离,使诗人那一份爱的冲动变得更为强烈,那一份因为不能自由自在释放情爱而引发的悲痛也变得更为沉重。 1984年,陆萍离开纺织厂,调到《法制报》,开始了她诗人兼政法记者的双重生活。这时,她的诗歌创作真正进入了静观自我的状态。陆萍的后两部诗集标志着她已从早期对外部世界的移情自我和刻意诗化中走出来,按照诗的本质的指引,走到内心中去,走得很深,很远。把她80年代中期以后的诗和纪实文学对照起来看时,我们感觉到陆萍渐渐地把自己的爱和爱着的自己分开来表述了。她早期诗歌中那种移情客观事物的表述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被运用于纪实文学的写作中,她满腔的爱被倾注到那些值得悲悯的客观对象上。她的纪实文学集《狱墙内外》和《一个政法女记者的手记》使我们看到作者全身心的爱被忘我地移置或投入到所叙述的有关生与死、爱与恨的真实故事中,使一个个原本惨无人道的故事读来情透纸背,充满人间温情。当充盈于心中的爱有了投放的归宿,陆萍便在诗中专心致志地静观自我,放飞心中那个爱着的自己。 诗人处于静观自我状态写出的诗与处于移情自我状态写出的诗其区别在于:一,当诗人静观自我时,她的诗追求一种超越一切的纯粹的精神和心理体验,个人的故事和外部的世界离她的诗越来越远,或淡为远景,或悄然隐退。在陆萍的后两部诗集《细雨打湿的花伞》和《有只鸟飞过天空》中, 5 我们很少读到像“写在梦乡的小站”中的那类影影绰绰的关于“失去”的故事,外部世界也不再以客体身份出现,而是以诗人的主体对客体的回应出现。爱,不再是故事,而是多层次的心灵体验。因此,在这一时候的诗中,对爱的体验更为细腻,也更为丰富,而且写得极富灵性和睿智,女性深藏不露的智慧和对真理的感悟在诗中得以瞬间逃逸,纵情飞翔,充分体现了女性认识世界感悟世界的超验性。二,当诗人静观自我时,诗的悲剧力量不再来自于客观事物,而是来自于诗人本身具有的悲剧性格,来自于诗人气质中热情与冷静,冲动与矜持的痛苦结合与分裂。在《细雨打湿的花伞》和《有只鸟飞过天空》中,我们感觉到那份被囚禁的爱终于从诗人的意识深层以“燃烧”所象征的原生状的爆发而被宣泄了出来。当爱被囚禁时,它的悲伤是美丽的,而当它一旦挣脱了抑制冲向天空时,那份快乐又是充满忧伤的。如果说在“写在梦乡的小站”中,对爱的释放像慌张的鸟在逃窜一样匆匆地一闪而过的话,那么,在这后两部诗集中,这只鸟不再惊慌,当它飞翔时,它便纵情纵兴:“这一瞬竟如此美妙„„/是跌落深渊/是腾云九霄/是死去活来/„„许是生命在两极永恒的黑暗里/一次美丽而庄严的燃烧”。然而,我们依然能感觉到其中的悲剧力量,因为这份释然的痛快是以长久的期待、渴望和强行抑制换来的:“我无法承受静谧与等待/......我的灵魂在火烧岛上/等你回来时也许已燃成灰烬”,“我总是在等待/等待一次山洪,一次地震/甚至一场海啸中致命的旋涡/我心底的岩浆会喷涌而出/作一次轰轰烈烈而又神秘的探索”。而且,这份对爱的抑制力已不再来自外界,而是与爱一样同是来自于诗人的内心:“纵然渴望,/纵然期待,/但矜持和庄重还得连载。还得装模作样,/不让心海的小鱼跃出河面”。收在这两部集子中的诗,大多是在陆萍担任《法制报》记者以后写的,陆萍在谈到这些诗的写作感受时说:“我是报社一名小小的 6 记者,也被人称作诗人。„„我一边写纪实写传真,一边又写人道写天性,两者相互嘱托又相互观照,于是就弄成我现在这般模样,既果然又优柔;既 2谨慎又随意;既不安又宁静。”诗人自己显然也意识到自己气质中理性与激情的并存。当然,诗人这种极富悲剧性的气质应该是与生俱来的,职业,或个人命运,或时代因素,只不过使这种气质加固并定形。于是,热的更热,冷的更冷。对爱的渴想和抑制像由两个不谐的音组成的和弦在陆萍的诗中轰鸣不止,两者强烈的反差便成为陆萍情诗中挥洒不去的永远的悲剧情结。 1988年3月,陆萍应邀赴印度参加亚洲诗会,被誉为“亚洲诗坛的明星”。1993年又应邀赴韩国出席汉城亚洲诗歌研讨会。陆萍的诗,情感真挚,意蕴深沉而富有哲理,语言清朗明丽,朴素自然,与近年来诗坛上一些尝试新形式新技巧的诗歌相比,另具一番真诚素雅恬淡之美,其诗情禅意的空灵感,颇得中国正体小诗恬静清朴、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致。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那首《冰着的》,已被译成英、法、德、日等多国文字。一个女性的生存状态是很难被阐述的,尤其当她处于独特的民族语言环境和文化传统中时,除非爱。爱所诉诸的感觉是人类共通的。当诗人在写作中放飞她潜意识深层感觉时,读者在阅读时同样也在放飞那部分被幽闭的感觉,因此,陆萍的诗,就像两只被囚禁已久的鸟在短暂的逃逸中相会于空中,所有的悲伤和喜悦部尽在不言中。当诗歌不再依靠理性来阐释,而是凭感觉去体悟时,它便属于全人类了。(1996年,陆萍把她三部诗集中的爱情诗精选出来,重新编排结集出版,取书名为(寂寞红豆)。的确,陆萍写得最精彩的就是爱情诗。这是一种广义的爱,它包容着诗人心中所有最丰富和最细微的感觉和体悟。(寂寞红豆)是对陆萍前三部诗歌集的概括和总结,它不仅使你较完整地去感觉一个冲动而冷静、敏感而智慧的女性的心灵世界,而且使你领悟到一 7 个女诗人是如何用语言飞翔也让语言飞翔的。 当女性用语言飞翔也让语言飞翔时,她必须对语言有很强的把握能力,在这方面,陆萍极为出色。陆萍诗歌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用文字塑适出个性鲜明的意象。陆萍诗歌的主导意象是“冰”与“火”。如果说富有悲剧性的爱是陆萍诗歌的主导主题,那么,“冰”与“火”就是表现这一主题的主导意象——在这两种构成强烈反差的意象的分裂与组合中,强烈的悲剧效果产生了。“我的痛苦是一块绝望的冰,/因为绝望,才冷得透明”,“实在——/实在是不应该说穿,,应该冰在心底,——让它磨难!”硬而冷的冰封住了一团灼热的火,那柔软而跃动的火苗,就像诗人多情而敏感的心。在冰的坚硬和寒冷的衬托下,那团渴望燃烧的爱情之火便燃烧得更加痛苦、更加艰难、但也更加顽强。那种欲爱而不敢爱,欲爆发而不得不收敛的压抑感,在冰与火的对峙中构成了动人心魄的悲剧效果。那是一种被强行扭曲、被长期抑制的爱,它默默地在心中燃烧了那么久,将那层封住它的冰变得脆而薄,任何一点来自外界的火星都可能燃爆心中积聚已久的热情,使它像火山一样喷涌而出,把那座貌似坚硬的冰山融成情感宣泄的滔滔大海。“只是那么轻轻一笑,,——轻轻一闪火星,一下子就燃亮我,一个孤傲而幽闭的王国„„”“不料,却一下被你燃着!/我无可抵挡地燃烧了,......仿佛漫漫十年的痛苦,徘徊,寻觅,/正是为了这燃烧的一刻!”一面是诗人灼热的情感,另一面是对这种情感强行掩饰和压抑,于是,冰与火的对峙便产生了:“我想看看你的眼睛,,——用我的全部大胆,全部柔情;直直地,看着你,,——等你偿还。 ,——等你掠夺。,......然而,这一切你不会知道的,/不会知道。我措辞严密,/没漏一丝风声。”——这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冰”与“火”悲剧组合的情诗,尽管诗人于冰于火均不着一字, 8 但整首诗的完整意象却显然是一座冰封的火山。另一首在意象上极为相似的诗,是《有只鸟飞过天空〉中的第一首诗《真想有一次纵情》:“真想有一次纵情,给你一千个吻,熔化你的思想与骨骼,你深藏在大殿里面/再里面的灵魂/让缕缕柔情丝丝缠绵/燃烧成灾/引发山洪与地震/......可是这时什么也没发生/我只是不经意地朝你一瞥/回首慢慢地/品一口香茗”。冰与火组合而成的“冰封的火山”所构成的意象,比冰或火的单独意象更富有悲剧效果,它象征着两股分裂力量在诗人心灵的密室中正进行着一场抗争与搏斗。诗人气质中超脱与投入、冷静与炽烈、安宁与骚动的悲剧性的分裂组合,通过这一意象的塑造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出来。“冰封的火山”的意象在陆萍的诗中不断重复出现,构成了陆萍诗歌创作的悲剧性主旋律。 其次,陆萍善于用极其精练和有适度感的文字来表述对爱和生活的哲理思考。“凝固”与“融化”是另外一对由“冰”衍生出来的、在陆萍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动态意象。有人说,陆萍的诗是冷静的思索和激情澎湃之间相互交汇融合与互补作用的产物。“凝固”象征着由动到止的过程,诗人潜意识的短暂放飞是一个瞬息万变的过程,澎湃的激情像一大群惊慌的鸟扑楞楞匆匆掠过,当诗人用极其冷静的理性语言和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意象来表达瞬息多端、细微莫测的感觉和体悟时,诗便具备了一种玄妙的空灵感。诗人说过情感的大海流出来凝结成方块字的话。凝固象征着对现象的哲理思考和提练,也象征着诗人冷峻的理性,它使最微妙的情感和最复杂的思想得以用最精练的文字表达出来。而与此相对的“融化”则象征着流动变化的感性。正因为被凝固起来的原本是流动着的,因此,陆萍诗中的哲理常常并不容易把握,常常转瞬即逝,使人欲辩已忘言。正是这种意在言外的玄机妙语,使陆萍的诗别有一种余韵不绝的魅力。 ( 9 陆萍诗歌的语言特色还在于其内在节奏和韵律感。读陆萍的诗,最令人难忘的,就是那些诗的声音。那声音穿透一切,直接而深沉地撼动着我们的心。掩卷后不待追忆,自会在耳边不断回响,就像风掠过竖琴,余音袅绕。陆萍诗歌的声音之美,在于其内在的节奏和音律感。中国诗歌发展到今天,对声律的讲究已经很淡漠了,至少在形式上已很少有人再刻意追求节奏和声律的整齐有致了,即便是对语音在无序中自然搭配出的起伏跌宕的音乐感,至少也已不是如今的诗歌所致力追求的艺术效果。在诗歌不再像最初那样主要依靠朗诵诉诸人们听觉的今天,一些诗人开始探索诗歌的视觉美,以句式的奇特和词藻的精美来写作好看的诗。然而,陆萍不是。她的大多数诗在视觉上并不漂亮,文字素朴平实,句式排列也大致规整,看去无一奇字,亦无一奇句,然而,当你默诵她的诗句时,最奇妙的感觉却就在这平淡无奇中产生了。你不会不感觉到整首诗正以一种完美和谐的节奏缓缓行进着,它们的步伐在局部的无序中构成了整体的有序,使人们在由语音谱写出的乐曲中再一次触摸到诗歌的本质——韵律文。也许陆萍并不是有意为之,她只是想唱,用心来吟唱,于是,那潜藏在诗人内心中的、源于得天独厚的诗人气质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就自然而然地涌出来,把诗人笔端的文字组成一首首美妙的歌。那是无声之音,无律之韵,只有当你默诵它们时,才会感觉得到;只有当你用你的心去听,才会听得到。台湾著名诗人吴明兴在谈到他读陆萍的诗集《细雨打湿的花伞》时说:“当我品茗三巡,便在喉韵最润畅的午夜,轻声吟咏。”是的,读陆萍的诗是要吟咏的,因为她的诗是歌,她的诗里有美妙的声音。“我迷恋你的声音”,台湾著名诗人张坤曾这样评说陆萍的诗。诗歌,究其根本,应是韵文。在新诗打破格律的今天,能在不讲究格律、不讲究句式排列的情况下,作出如歌一般的诗,实为不易。 10 作为一位对人间充满爱的诗人,仅仅在诗中放飞自我并不能完全平息心中情感的波澜。多年来,纪实文学依然是陆萍辛勤耕耘的另一片土地。继纪实文学集《狱墙内外》和《一个政法女记者的手记》之后,她又陆续出版了纪实文学《迟到的忏悔》、《黑色蜜月》和《囚犯的妻子》,在这些作品中,她倾注了一个女诗人对世界和生命的悲悯和爱。诗人分裂的悲剧性格在纪实文学中以人道与野蛮、温情与残忍、爱与恨的撕斗与抗争表现出来。在陆萍的创作世界中,诗是诗,文是文,泾渭分明。诗以抒情言志,放飞爱着的自我;文以叙事载道,移情自我的爱。然而,诗也好,文也罢,读遍读透陆萍的整个文本,那个不知疲倦地盘旋在她创造宇宙中的精灵,依然是“爱”。 陆萍说,她非常热爱大自然。然而,无论是美丽的海湾还是无际的大戈壁,或是充满野性的原始大森林,在陆萍的诗中都难觅踪影。我们读到的只是诗情禅意,却没有诗情画意,没有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那种高远意境。陆萍说:“我去过许多很美丽的地方,美丽得只能用全部身心去感受,没法用 3文字表达”。也许,美到极境,悟到极至,的确是欲辩已忘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是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换取了大自然慷慨的馈赠,大自然以它的灵性滋养了这位女诗人。也许,诗人正在寻找一个合适的通道来释放她这一份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许大自然投影在她心灵中的这一份感觉,正在跑道上缓缓滑行,等待着起飞的时刻。 (本文发表于《上海五十年文学批评丛书.作家论》第343页~第354页) 注: 评论者简介: 任一鸣,女,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63年9 11 月出生。1985年修完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1988年研究生毕业,获复旦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硕士学位。1988年至今,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从事文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外国文学和文学批评。曾在《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比较文学》、《文学报》、《解放日报》、《社会科学》和《春风》等报刊上发表评论文章和理论研究论文:《比较文学中的价值体系》、《文学与哲学关系辨识》、《悲剧主题与悲剧主角》、《雅俗相与析》、《都市小说的现代底蕴》、《性别文化的微视》、《艾丽斯)默多克小说的开放体系》等,并出版专著《英国当代文学》(合作)和译著《俄国象征派诗人——勃留索夫日记抄》。 1 陆萍《有只鸟飞过天空?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2 陆萍《有只鸟飞过天空?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3 陆萍《有只鸟飞过天空?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12
本文档为【放飞爱的天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816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7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10-03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