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国哲学家保罗

法国哲学家保罗

举报
开通vip

法国哲学家保罗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走了 -------------------------------------------------------------------------------- 2005年05月23日06:45 深圳商报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走了 整个欧洲的人文史都要为失去一个天才发言人而哀伤 【本报讯】(深圳商报记者李宁/编译)5月19日,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利科逝世,终年92岁。他广为人知的是他在现象学上的研究。 保罗·利科是在半夜的睡眠中死于巴黎西部的查特内-马拉布里镇的家中。 19...

法国哲学家保罗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走了 -------------------------------------------------------------------------------- 2005年05月23日06:45 深圳商报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走了 整个欧洲的人文史都要为失去一个天才发言人而哀伤 【本报讯】(深圳商报记者李宁/编译)5月19日,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利科逝世,终年92岁。他广为人知的是他在现象学上的研究。 保罗·利科是在半夜的睡眠中死于巴黎西部的查特内-马拉布里镇的家中。 1913年2月27日,保罗·利科生于法国南部罗纳河河谷中的瓦朗斯市。不久,他的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遂随外祖父在布列塔尼地区度过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他在法国西部的雷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利科应征服兵役。不久,他就被德军俘虏。在真正结束前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德国战俘营里度过。在战俘营中他所忍受之痛苦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后期思想发展。在战俘营中,利科与同营中的法国哲学家米凯尔·杜弗连(1910-1995)一起,共同研读胡塞尔现象学及卡尔·雅斯贝尔斯存在哲学的著作,两人合写的读书笔记遂成为战后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卡尔·雅斯贝尔斯与存在哲学》一书的初稿。 战后,他曾在多所大学里任教,包括巴黎的索邦神学院和美国的芝加哥大学等。他也曾为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工作过,还在社会党中表现活跃。 保罗·利科为人所知的是他在现象学中的研究。他研究人的本体是怎样通过他对事件的感知而塑造的,并试图理解人们是怎样通过关照人类的精神遗产而克服弱点和怀疑。 2004年1月,保罗·利科在接受法国《上流社会报》采访时说:“如果让我必须展示我对世界的观点的话,我想说:给我我出生的地方;给我我接受的文化;给我我阅读的文字;给我我学习和思考的东西,现在在这儿,这些事物的存在对我来说达成了我要做的最好的事情。我称它为适合的行动。” 保罗·利科出版过至少20本书,从中体验许多主题,包括罪与邪恶、语言学、心理学、宗教以及伦理在政治中的作用。 去年11月,保罗·利科和美国历史学家雅罗斯拉夫获得克鲁格奖,共同分享100万美 元奖金。该奖于2003年设立,用来奖励诺贝尔奖没有涵盖的领域。他还曾获得法国学院哲学大奖等。 法国总理拉法兰说:“今天,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位哲学家,整个欧洲的人文史都要为它的一个最天才的发言人之一而哀伤。” 按照保罗·利科的遗嘱,他的葬礼仅限于朋友和家庭成员参加。时间和地点都要在葬礼结束后公开。 隐喻是微缩的诗歌 隐喻是诗的华彩,更是诗的本源。保罗·利科试图在《活的隐喻》中给我们阐述一个基本的观念:隐喻不仅提供信息,而且传达真理。隐喻在诗中不但动人情感,而且引人想像,甚至给人以出自本源的真实。当我们体味“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王安石《木末》)的诗句时,我们眼前浮现出的不仅是蚕丝的洁白和麦子的金黄,而且是四时的运演和自然的更替。 这里的“白雪”与“黄云”所激起的不但有视觉的美感,而且有活泼的情绪,这种情绪使人想到丰收,看到希望,体会到劳作时的艰辛和收获时的喜悦。因此,从“白雪”对蚕丝的隐喻以及“黄云”对麦子的隐喻中,我们窥见到的不只是一般修辞学所说的名词的简单替代,同时有对作者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的曲折而真实的展现。 隐喻是微缩的诗歌。隐喻的诗歌性与诗歌的隐喻性乃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从接受修辞学的观点看,隐喻让人产生怎样的联想以及产生联想的广度与深度都离不开倾听者或阅读者的感受力、想像力和理解力,离不开接受者的敏感性和生活经验。 《活的隐喻》保罗·利科著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1日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李宁 保罗·利科 保罗·利科(Paul Ricoeur,1913—2005),法国著名哲学家、当代最重要的解释学家之一。曾任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strasbourg)教授、巴黎大学(Sorbonne)教授、朗泰尔(Nanterres)大学教授,并为美国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2004年11月,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授予有人文领域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奖”。 1913年2月27日,保尔?利科生于法国南部罗纳河(le Rhone)河谷中的瓦朗斯市(Valence)。不久,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遂随外祖父在布列塔尼地区度过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三十年代初,在法国东部雷恩市(Rennes)上大学;后到巴黎从师庄?纳贝尔德(Jean Nabert)和伽普里尔?马塞尔(Gabriel Marcel),并于1935年获哲学教授资格文凭。 (关于这两位老师,据利科在<庄·纳贝尔德论行为与信号>(L? a cte et le signe selon Jean Nabert)一文所说,纳贝尔德的反思哲学继承了法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著名哲学家曼·德·比朗(Maine de Biran,1766-1824)的传统,集中探索具有独立的创造力的意识的问题。利科在1935年至1940年期间,坚持参加伽普里尔·马塞尔主持的“周五学术讨论会”。利科在概述马塞尔的思想影响时说:“马塞尔对我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三点:⑴无拘束性(la disponibilite),⑵“存在”与“有”的对立(l?opposition de l?Etre et de l?avoir),⑶“希望的极端性”(le pole de l?espoir)。总之,一句话,就是新苏格拉底主义。) 1940-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利科应征服兵役。不久,被德军俘虏。在战俘营中所忍受之痛苦经历,给予后期思想之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战俘营中,利科与同营中的法国哲学家米凯尔·杜弗连(Mikel Louis Duffrenne, 1910-1995)一起,共同研读胡塞尔现象学及卡尔·雅斯培存在哲学的著作,两人合写的读书笔记遂成为战后发表的《卡尔·雅斯培与存在哲学》一书的初稿。 1945-1950年,连续三年担任中学教师,并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参加哲学史研讨会。这一时期,可构成为利科思想发展的第一时期,即所谓“接受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时期”。 1949年,发表《关于意志的哲学》的一卷《意愿者与非意愿者》(Philosophie de la volonté I: Le volontaire et l?involontaire, Aubier-Montaigne 1949)。本书对“意愿者”与“非意愿者”的结构进行现象学研究,在“决定”(la décision)、“行为”(l?agir)与“同意”(le consentement)的三向交错领域中进行解析。 从1950年到1955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承接庄?依波利特(Jean Hyppolite,1907-1968)教职,任斯特拉斯堡大学哲学教授。翻译并发表胡塞尔著《论观念:一种现象学及一种纯粹现象论哲学的指导性观念》。 1955年,随法国记者代表团,以《精神》杂志成员的名义,访问中国各大城市,历时两个半月。《精神》杂志曾于1956年1月和6月发表“从中国归来”专号,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利科一行访问中国的观感。发表《历史与真理》(Histoire et Vérité)。 1956年在巴黎大学教授哲学课程。创建并领导胡塞尔现象学研究中心,出版《巴黎胡塞尔文库》(Pariser Husserl-Archiv),并注意吸收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和基督教神学关于意识、认识、行为、象征以及意义的研究理论成果。进入了利科思想发展的第二时期,即所谓“对于象征和神话的历史比较研究时期”(1956-1960)。 1960年,发表《关于意志的哲学》第二卷《目的性与意志》(Philosophie de la volontéⅡ: Finitude et volonté, 2 vol. Aubier-Montaigne, 1960)。《关于意志的哲学》第二卷包含两分册:第一册《目的性与罪过:可能犯错误的人》(Finitude et culpabilité: 1·L?homme faillible);第二册《恶的象征性》(2·La Symbolique du mal)。上述两分册完成了利科意志哲学的三部曲:⑴对意愿者和非意愿者的交叉结构的现象学分析;⑵对于“可错性”概念进行人类学研究,以便从“人”的先天构成中探索道德上的“恶”和精神上的痛苦的可能来源;⑶对于“恶”的象征体系进行分析,说明“恶”的单纯可能性与错误的现实性的关系。意志哲学三部曲的完成,使利科发展了关于信号和象 征以及“论谈”(le discours)的完整理论,阐明了语言、行为和思想的综合交错关系,为他的现象学的反思诠释学理论奠定了基本构架。 1961年,年初在罗马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发表<象征的诠释学与哲学反思>的论文(Herméneutique des symboles et réflexion philosophique),重点说明“反思”在揭示象征的意义的过程中,如何可能沿着“哲学合理性”的原则进行深化。利科尤其深刻说明了“象征使人思想”(Le symbole donne à penser)的基本原则。进入了利科思想发展的第三时期:反思与分析的诠释学时期(1961-1975)。 从1961年开始,利科以其象征诠释学的反思原则,积极参与西方哲学界从伽达默发表《真理与方法》(1960)以来围绕诠释学问题的大争论。 1962年初在罗马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刊《关于非神秘化与想象力的问题》(Demitizzazione e imagine, 1962, 1)上发表论文<象征的诠释学与哲学反思续篇> (Herméneutique des symbols et réflexion philosophique Ⅱ),集中论述关于恶的象征性诠释学的基本精神,强调“恶”的“象征”,作为“神话的图案”(des images mythiques),表现了“象征”的非凡的凝缩能力(la puissance de condenser),强调了表面上清晰的语言所难以表达的深层含义。 1963-1965年,利科更为集中地研究诠释学与精神分析学的关系,从哲学的高度,对梦、性、图腾和各种心理活动的象征性理论,进行哲学诠释学的理论分析,进一步对“意义”的深层结构进行探索,试图解决“我思”、“我说”、“我做”及文化历史总体的协调一致的问题。这些研究成果集中地发表在1965年出版的论佛洛伊德的论文集《论诠释》(De l?interpretation: essai sur Freud. 1965)。 1965年,为纪念德国神学家和哲学家罗曼诺·古瓦尔迪尼(Romano Guardini)八十寿辰,发表论文<存在与诠释学>(Existence et herméneutique),载于《对世界的诠释》论文集(Interpretation der Welt. 1965)。利科全面论述了诠释学的现象论方法论基础。 1968年,法国兴起学生运动后,利科先后发表两篇论教育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论文:⑴<大学中的改革与革命>(Réforme et révolution dans l?université)和⑵<关于大学的概念>(Conception de l?uninersité)。在利科看来,大学制度的核心是保证“研究工作”的自由。《保尔·利科与伽普里尔·马塞尔对话录》(Entretiens Paul Ricoeur-Gabriel Marcel, Aubier-Montaigne 1968)一书发表。年初参加在罗马召开的国际符号论与诠释学代表大会,发表<基于希望的自由>(La Liberté selon l?espérance.原名为“关于宗教自由的诠释学”)的论文。 1969年,被选为巴黎第十大学文学院院长。由于1968年5月起所发生的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校内无法维持正常秩序,保尔·利科遂于1970年3月9日辞去上述职务。由于庄·依波利特在1969年11月30日的去世,保尔·利科、米谢·福柯和依沃恩·贝拉瓦尔三位最有名望的哲学教授,同时地被提名为法国最高学府法兰西学院哲学讲座教授首席的候选人。选举结果,米谢·福柯被选中,利科和贝拉瓦尔落选。从此,利科开始了在美国各地的长期讲学活动,为他的哲学创造吸取更多的分析性语言哲学的研究成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发表《诠释的冲突:关于诠释学的论文集》一书,搜集了六十年代中发表的重要论文。 1975年在西德著名现象学家奥兹主编的《现象学研究》中发表《现象学与诠释学》(Phénoménologie et herméneutique. in E. W. Orth, Phenomenologische Forschungen I, 1975)。 发表《活生生的隐喻》一书。进入利科思想发展的第四时期:研究语言在“隐喻”和“叙述”形式下的创造性问题(1975-1988)。 197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主编的《当代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主流》一书中发表<哲学>一文。 1983年,发表《时间与记述》第一卷(Temps et récit, I. Seuil. Paris).。 1984年,《时间与记述》第二卷发表。 1985年,《时间与记述》第三卷发表。 1986年,发表《从文本到行动:诠释学论文集第二集》。 与贝尔纳·杜比(Bernard Dupuy)、利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等人讨论“恶”的问题。发表<恶的可耻性>(Le scandal du mal. in Les Nouveaux Cahiers, No 85 1986)。 1987年6月,《精神》杂志,在《世界报》、《改革报》、《道德与形而上学》杂志、《哲学》杂志。入门出版社、巴黎天主教学院哲学系及庞毕度文化中心,联合召开关于保尔·利科的思想的学术讨论会。讨论会所涉及的广泛内容及主题,引起了法国哲学界的极大震动。 1988年,发表<记述的同一性>(L?identité narrative),载于《精神》杂志1988年第7、8号合订本。 1990年,在完成了对记述的同一性的研究的基础上,集中地思考“自身”(le Soi)的问题,试图以“自身”范畴为中心,构建由反思的诠释学、语言哲学和基督教伦理学为主体的新型文化哲学理论体系。这是利科思想发展的最新阶段。研究的结果,集中体现在《作为他者的自身》(Soi-même comme un autre)一书中。 1991-1992年,面对二十世纪末的到来,利科非常关心由社会政治与文化的转型所产生的敏感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全球化、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集团?的垮台以及欧盟的扩大三大事件。为此,利科连续发表新的政论文章。 1993年,在亲友、同事和学生的热情祝贺气氛中,利科度过八十周年生日。发表《读书评论集第三卷:在哲学的边界》。他强调:“政治的核心问题是自由”。 2003年,利科迎来了自己的九十周年生日。 2005年,5月20日逝世,享年92岁。 (摘自高宣扬著《利科的反思诠释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读保罗·利科《活的隐喻》2008年02月24日星期日20:57读保罗·利科《活的隐喻》 作者:汪堂家 文章来源:法国思想文化论坛 浏览:746 次 使用隐喻是日常语言的普遍现象。对于扎根于语言世界的人来说,使用隐喻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隐喻能力的发展与人的认知能力的发相依相伴,人的生动想象与丰富情感不但可以通过隐喻来体现,而且可以借助隐喻而孕育。 然而,使用隐喻既是日常语言的普遍现象,又是科学活动的基本因素。许多描述精神现象的语词原本就是隐喻,如“心理”(psyche)原指“呼吸”,“意象”(image)原指“模仿”,“推理”(infer)原指“搬运”,“感受”(feel)原指“手掌”,等等。许多科学术语也曾是隐喻,“光波”、“熵”、“基因”、“克隆”、“芯片”、“有丝分裂”,等等。因此,美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奎因(W.Quine)说,虽然隐喻是在娱情悦性的散文和高度诗意化的术中发展起来的,但它在科学和哲学的正在扩大的边缘地带也显生机勃勃。由于隐喻在今天不仅成了修辞学和诗学的中心问题,而且了哲学、心理学、艺术史、神学、语义学、翻译学和逻辑学等学科无法回避的问题,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文艺理论家和诠释学的重要代表保罗·利科(Paul Ricoeur,1913——)一度致于对隐喻问题的综合性研究。1975年出版的《活的隐喻》就是这一研究的重要成果。它是迄今为止阐述隐喻理论的最为详尽的著作,也是利科本人意志哲学走向成熟的哲学诠释学的中间环节。 隐喻是诗的华彩,更是诗的本源。利科试图在《活的隐喻》中给我们阐述一个基本的观念:隐喻不仅提供信息,而且传达真理。隐喻在诗中不但动人情感,而且引人想象,甚至给人以出自本源的真实。当我们体味“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王安石《木末》)的诗句时,我们眼前浮现出的不仅是蚕丝的洁白和麦子的金黄,而且是四时的运演和自然的更替。这里的“白雪”与“黄云”所激起的不但有视觉的美感,而且有活泼的情绪,这种情绪使人想到丰收,看到希望,体会到劳作时的艰辛和收获时的喜悦。因此,从“白雪”对蚕丝的隐喻以及“黄云”对麦子的隐喻中,我们窥见到的不只是一般修辞所说的名词的简单替代,同时有对作者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的曲折而真实的展现。 隐喻是微缩的诗歌。隐喻的诗歌性与歌的隐喻性乃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从接受修辞学的观点看,隐喻让人产生怎样的联想以及产生联想的广度与深度都离不开倾听者或阅读者的感受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离不开接受者的敏感性和生活经验。总之,隐喻的隐喻性的实现是隐喻创造者的经验和隐喻接受者的经验的相遇与相融。然而,隐喻是开放的。它既向语词的更新开放,又向人的想象开放,也向人的思想开放,更向变化着的生活本身开放。隐喻活在语义的更新中,活在我们的生活经验里。如果说语词的本义是相对于转义或引义而存在的,那么,对语词的隐喻使用可以更明显地显示出语词的本义。正因如此,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才说,对语言的隐喻性使用既体现了语言的游戏特征又显示出方法论的重要性。 隐喻与哲学也有着不解之缘。《活的隐喻》的最后一篇论文“隐与哲学话语”就试图阐述这种关系。早期的哲学思想几乎都是用隐喻语言来表达的。我以为,隐喻不但能给语言带来生命的气息,而且给思想带来审美的自由。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历史上的许多哲学家惯于用隐喻的方式谈论哲学。古希腊的巴门尼德、芝诺、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柏拉图、卢克 莱修,中国的孔、孟、老、庄、周敦颐、王阳明等都是如此,即便是在现代哲学中也仍有不少人在精心守护着隐喻的王,尼采、海德格尔、巴什拉(Bachelard)、巴达耶(Bataille)、扬凯列维奇(Jankelevitch)就是最好的例证。他们常被称为诗化哲学家,他们从隐喻中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思想表达方式,而这种表达方式反过来成了文本解释策略的一部分。 在诗化哲学家眼里,隐喻不但修辞作用,而且能表达真理。因此,利科提出了“隐喻的真理”概念。对他说,只要人抽象地思想,只要人以形象性的语言去表达非形象性的观念,人就进入了隐喻。隐喻以似乎不太合乎逻辑的方式传达着准逻辑的真理。换言之,隐喻并非与真假完全无关,它也以间接的方式显示出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意义。 隐喻不仅是名称的转用,不仅是反常的命名或对名称的有意误用,而且是语义的更新活动。如果说一个时代要靠文学来涵养灵性,来培养想象力,那么,要靠哲学去培养洞察力和思考力,靠历史去培养人们判断力以及对先人的智识经验和文化“基因”的继承力。像文学家一样,哲学家曾经是并且应当是语言的守护者和开拓者。他们曾致力于塑造一种文化的内在精神气质,但也参与维持和培养一个民族的想象力。隐喻是维持和培养人的想象力的有力工具,因为它让人在联想中学会联想,它扩展着语词的空间,拓展着意义的场域。当维特根斯坦说“语言是世界的图画”时,当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时,他们不仅是在以隐喻的方式谈论语言,而且是通过语言的隐喻性显示语言的张力,显语言的形象性,显示语言对于人的本真意义。在他们的心目中,隐喻可以帮助我们揭去概念的面纱,超脱语言的平庸,赋予日常语言以崭新的意义并在某种程度上颠覆庸人的识见。隐喻拓展了思想的可能性。“隐喻的扬弃也是形而上学的扬弃”(利科语)。隐喻的思想性维持着思想的隐喻性。 利科素以学识渊博、见解独到和思想严谨著称于世。《活的隐喻》也反映了这一点。该是根据利科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比较文学系学时所用的讲稿的基础上写成的,全文由八篇独立成篇的论文组成。利科在该书前言中指出:“每篇论文都是一条独特路径的一段,这条路径始于古典修辞学,经过符号学和语义学,最后到达诠释学。从一门学科到另一门学科的过渡与相应的语言学实体,即语词、句子、话语过渡相一致。”在《活的隐喻》中,利科以出色的分析技巧和由小见大的理论眼光从哲学、修辞学、语义学、符号学、逻辑学和诠释学的角度对隐喻问题做了细致的研究。他十分深刻地指出,修辞学既是哲学最古老的敌人,也是哲学最古老的盟友。西方修辞学史是其内容不断萎缩的历史,其原因是西方古典修辞学一直停留于亚里斯多的框架内,并逐渐把修辞学变成了比喻学,而比喻学又成了修辞格的简单列举与说明,以致修辞学成了植物分类学式的东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利科所说的隐喻不同于陈在《文则》中列举的“取喻十法”中的隐喻,其外延也比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讲的“隐喻”更为宽泛。《活的隐喻》一书不仅可以作为修辞学著作来读,而且可以作为诗学著作来读。当然,我们更应把它作为哲学著作来读。 修辞是晓人动人的艺术。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修辞学,也没有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适合于发展修辞学。推进这门学科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努力,这是利科的《活的隐喻》给我们的最大的启示。
本文档为【法国哲学家保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5140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3-20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