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析教师课程意识的构成与意义

浅析教师课程意识的构成与意义

举报
开通vip

浅析教师课程意识的构成与意义浅析教师课程意识的构成与意义 石河子第一中学杨洋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教师的角色和专业自主能力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更对教师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具备课程生成能力,成为人们对新型教师的基本要求。在这种改革背景下,具有课程意识成为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烈呼唤教师的课程意识。 教师课程意识的含义源于西方“校本课程”概念的提出。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就有学者认识到,“课程改革不能离开教师,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1973年...

浅析教师课程意识的构成与意义
浅析教师课程意识的构成与意义 石河子第一中学杨洋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教师的角色和专业自主能力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更对教师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具备课程生成能力,成为人们对新型教师的基本要求。在这种改革背景下,具有课程意识成为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烈呼唤教师的课程意识。 教师课程意识的含义源于西方“校本课程”概念的提出。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就有学者认识到,“课程改革不能离开教师,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1973年菲吕马克(Furumark,A.M.)和麦克米伦(MeMullen,I.)首次提出“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即SBCD)概念后,世界各国教育机构都尝试性地接受并实践着这一理念。 教师科学的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认同大课程观的基础上,在教学设计中自觉地根据抽象的课程目标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并优化设计教学内容,主动搜寻课程资源,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敏感的察觉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捕捉并利用课堂即时生成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实施教学,同时觉察实施过程的教育意义,并科学的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真正走向课程实施中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的程度。 长期以来,教师头脑中只形成以教学、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改革、教学大纲等一系列教学语词为主的话语方式,而没有课程、课程改革、课程标准、课程实施、课程开发、课程发展等概念。这种状况充分说明了我国教师课程意识的缺乏。所以,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就尤为重要.。 简单来看,课程意识的基本构成有四要素: (一)目标意识 教师有无目标意识的标志在于其是否重视课堂教学目标,并是否对此加以审视与反思。目标意识促使教师自觉思考课程实施的前提性问题:如何根据课程的总目标来科学地制定课程教学目标?课堂上要实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合理和可行吗?如果预设的三维目标本身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或者合理的三维目标却无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达成,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能称作有效的教学,而可能是低效的甚至是负效的教学。 (二)资源意识 鲜明的课程意识要求教师确立课程资源意识,认识到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这就要求教师一是能够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联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紧扣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教材;二是利用与开发多种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的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开发各种教材以外的文本性课程资源、非文本性课程资源,为课程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的平台。具有资源意识的教师在不经意间会敏感的觉察到课程资源的存在,能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主动的搜寻、整理课程资源,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敏感的捕捉、利用动态生成的且有价值的即时性课程资源。 更为重要的是具有以下新视野: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仍是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课程资源的创造者,学生的错误认知和创新思维以及学生的体验都是只得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 (三)过程意识 过程意识促使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选择课程内容、运用教学策略、营造课堂氛围、创设 问题情景等课堂教学行为时能自觉地考察这些教学行为对于学生知识生成、情感培养、能力发展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过程意识还内在地要求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功能的发挥不要追求最大化,而应追求最优化。 具有过程意识的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自觉体现师生的交往和对话,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认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拓展彼此的视界和思维,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四)评价意识 评价意识驱使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来敏感地关注课程实施中的质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和意义。评价意识还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终结性评价,而且要注重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及个性化评价等具有教学和发展性功能的评价。具有评价意识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能自觉回顾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全面考察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并及时进行反思性评价。 所以,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来衡量,教师课程意识的内涵与水平代表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程度。中小学教师树立并强化课程意识有助于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开发和新课程实施的“创造者” 课程意识对于教师的现实意义在于,无论是备课、上课、评课,还是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都要问一问: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在哪门课上教?最后,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结果和实效?这是实现课程价值与课堂实效的前提与保障。其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开阔课程视野。课程内涵的不断认识,使思想品德课不再仅仅是“科目”或者“教学内容”,而是形成崭新的大课程观,课程形态从我们熟知的显性课程扩展到校园环境、文化等,课程的外延已从教科书(课本)拓展到电子和网络等知识内容更为宽泛的内容,开阔了教师的视野。 第二,提升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质量。科学而清晰的课程意识使教师拥有的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对校本课程的开放教师能够积极思考,更为有效的规划课程的实施。 第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品位。课程意识是教师专业意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成熟的标志之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因此进行课程改革,教师首要的是树立课程意识,学习课程理念,从传统的教学观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把课程与教学整合起来。
本文档为【浅析教师课程意识的构成与意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12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1-13
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