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结范围,,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总结范围,,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举报
开通vip

总结范围,,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总结范围,,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如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报告》指出:“政府工作人员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广大群众一道知难而进,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共克时艰。”今年政风建设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第一,增强执行中央决策部署自觉性和坚定性,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中央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只有做到政令畅通、上下同心、步调一致,才能更好地战胜困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好局面。要把监督检查作为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手段,行政监察等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职责。重点督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执行...

总结范围,,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总结范围,,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如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报告》指出:“政府工作人员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广大群众一道知难而进,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共克时艰。”今年政风建设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第一,增强执行中央决策部署自觉性和坚定性,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中央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只有做到政令畅通、上下同心、步调一致,才能更好地战胜困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好局面。要把监督检查作为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手段,行政监察等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职责。重点督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是否思想统一、行动迅速,工程项目规划、立项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中央规定的投向,项目审批和建设是否依法合规,资金管理使用是否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严格,工程建设是否安全合格等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对交通、铁路、水利、城乡建设等投资规模大、建设项目多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以及关系民生、影响面大的重点项目,要集中力量重点开展监督检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认真解决和纠正,对违纪违法问题要严办重处。 第二,深入调查研究,善于掌握新情况、提出新对策、解决新问题。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见底,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很快,能否见微知著、早作谋划,努力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是对各级政府施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政府工作人员必须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昂扬的锐气,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努力战胜前进中的一切困难。 第三,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坚决纠正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作表面文章。今年要继续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要加强对政府支农资金的监管,严肃查处挤占挪用农业补贴、扶贫资金、新农合补助资金、农村低保资金等问题。严肃查处涉农乱收费、乱罚款、集资摊派以及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等问题。二要确保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切实解决一些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的问题,避免引发群体性事件。三要切实改善征地拆迁管理。各地方尤其是基层政府要依法规范征地拆迁管理,严肃处理不履行征地审批手续、征地补偿不到位,甚至采取暴力手段强行征地拆迁等行为。四要规范公共部门的服务和收费行为。坚决查处各类学校自立收费名目、扩大收费范围等各种形式的乱收费,坚决查处截留、挤占、挪用、虚报教育经费的行为。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管,坚决查处各种乱加价、乱收费和开单提成等行为。进一步规范药品、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工作。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规定。重点加强对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有关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变相新增收费项目、乱收费行为。 如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一是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在2008年年末新增安排保障性住房、灾后恢复重建等中央政府公共投资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政府公共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及农村民生 工程、保障性住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以及铁路、公路、机场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投入力度,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及服务业发展。 二是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结合改革和优化税制,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扩大企业投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企业增加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公平税费负担,推动节能减排。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加强规范管理。落实好目前已出台实施的各项税费减免政策。 三是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和对农民的补贴,实施家电和汽车下乡补贴政策,带动和引导消费需求。 四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增加财政投入,着力保障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 五是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大科技投入和节能减排投入,促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引导增加银行贷款,重点支持行业振兴规划项目。稳步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改革。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如何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全面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要求,体现了货币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作用的政策取向。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是要改善金融调控。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同时,适当增加货币、信贷投放,保持银行体系充足的流动性,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求。2009年以高于GDP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作为全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7,左右,新增贷款5万亿元以上。二是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用好新增信贷资金,加大“三农”、中小企业、灾后重建、民生工程、重大工程建设、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区域协调发展等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信贷投入。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贷款。三是进一步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证资金渠道畅通。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优势和特点,创新和改进金融服务,满足合理资金需求,形成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合力。在充分发挥好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的信贷支持作用的同时,规范和扩大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在防范风险前提下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稳定股票市场运行,推动期货市场稳步发展,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发展直接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发挥保险 的保障和融资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四是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各类金融企业都要加强风险管理,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加强金融监管协调配合,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功能监管、审慎监管和资本约束。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对我国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危机监测应对机制,确保国内金融机构流动性充足,防止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处理好金融创新、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在切实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继续加快金融创新、扩大金融对外开放,使金融创新与对外开放水平,与金融监管和防范风险能力相适应。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和管理,健全国际收支应急保障制度。 如何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 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意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 第一,全面加强产品质量工作。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以及“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加强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生产、制假售假行为。一要促使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工作。二要严格市场准入,全面加强各种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产品的全过程监管,逐步做到规范化、制度化。三要加快产品质量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体系建设,抓紧制订修订急需的各种强制性标准,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四要加强质量法制建设,严肃查处产品质量安全案件,依法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努力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管理、投入、制度建设等各方面多管齐下,促进安全生产形势好转。一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二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切实落实各项整改措施,继续打好煤矿整顿关闭和瓦斯治理两个攻坚战。三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和职工安全生产技能,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四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程,促进安全生产法制化、规范化。五要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改造支持力度,提高安全生产的支撑保障水平。六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 第三,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坚决杜绝不合格食品药品进入市场。一要抓法制建设,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要抓源头治理,粮食、蔬菜、水果等产品要抓到田间地头,肉蛋奶等产品要从饲料抓起,严格规范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使用,着力解决滥用添加剂的问题。三要抓标准制度建立完善,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标准,提高检测能力。四要抓责任落实,健全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实行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和退出制度。 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 第一,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着力点,把扭转经济增速下滑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通过扩大国内需求扭转经济增速下滑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根本途径。在这项工作中要加强三个着力点:一是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在于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在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工作中,要特别重视加强农村消费,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拓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二是采取财政、信贷,以及行政等方面的有效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三是发挥国家集中财力的优势,保持投资的较快增长。 第二,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扩大政府投资,适当减轻税负,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较大幅度地扩大政府投资,增加政府公共支出。二是实行结构性减税,适当减轻居民的税负,减轻企业负担,加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了加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基础,需要增加财政支出中用于基本建设投资的规模,大幅度扩大财政赤字,适当增加国债发行规模。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改善金融调控,保证货币信贷供给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二是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调动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信贷投向的监测和指导。三是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四是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注重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的稳定。 在认真落实扩大内需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如何促进居民合理住房消费 居民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居民住房需求呈上升趋势。实行支持和鼓励居民合理住房消费的政策措施,既可以提高居民居住水平,改善民生,又可以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第一,认真落实有关信贷税收政策,减轻居民购房负担。去年10月份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居民住房消费。如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对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按不同年限实行有区别的税收减免政策;下调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等。当前,关键是抓好贯彻落实,使这些政策取得实效。 第二,继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引导居民合理消费。进一步加大住房供应结构调整力度,增加中小套型、中低价位住房供应。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住宅,提高居住生活舒适度、住宅性能和使用 寿命。加快发展住房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鼓励居民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住房问题。 第三,支持房地产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引导其以合理价格促销。房价的合理定位是激活房地产市场、撬动居民住房消费的关键。房地产企业应当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在促进居民合理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房地产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下,调整销售定价策略,对房地产企业也是有利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主动根据市场变化,通过合理调整住房价格,促进商品住房销售。 第四,完善公积金制度,支持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研究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和长期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建立住房公积金的政策,把更多中低收入职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大力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进一步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费用,简化贷款办理手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健全住房公积金管理考核机制,完善住房公积金监管系统,确保资金安全。 第五,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居民合理住房消费,必须为广大消费者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加大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力度,规范交易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调整住房销售价格过程中出现的纠纷,要引导当事人依据合同约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如何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消费能力。要通过采取更有力政策措施,包括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进一步增加农业补贴、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组织农民开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特别要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组织返乡农民工参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大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增加收入。 第二,加快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搞活农村流通。一要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覆盖面,增加统一配送的商品品种,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农家店的综合服务功能。二要全面推进“家电下乡” 、“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精心组织,强化监管,确保下乡家电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三要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推进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降低流通成本。要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和农资打假工作力度,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行为。 第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和消费条件。加快大中型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灌区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今年再解决600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建立农村客运政策性补贴制度。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加快推进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大力推广农村沼气,今年再增加500万沼气用户。科学制定乡镇村庄建设规划,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积极发展农村邮 政服务和信息化。 第四,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增强农民消费意愿。下大力消除制约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一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大力办好农村教育,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大力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抓紧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行新的扶贫标准,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如何合理扩大政府投资 第一,扩大政府投资要达到适当规模和尽快落实到位。我国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中央就果断地采取了扩大政府投资的政策手段,并作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来稳定社会信心和促进投资增长。中央政府计划两年内投资1.18万亿元,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共约4万亿元。今年中央政府投资总额9080亿元。要实现保持社会投资较快增长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的,政府扩大投资需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政府新增投资达到适当规模,在全社会投资中占到一定的比例,足以抵消民间投资下滑的趋势;二是中央政府投资要拉动地方政府投资,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三是政府扩大投资尽快到位,两年投资的大头要放在今年,今年投资的大头要放在上半年。 第二,扩大政府投资要注重优化投资结构。为了推动投资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扩大政府投资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工程建设,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农田水利、铁路、高速公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在继续安排好在建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集中建设和启动一批有利于推进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后劲、继续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一是大幅度增加对“三农”工程的投入;二是加快实施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三是着力解决交通运输“卡脖子”路段和优化能源结构;四是加大对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五是加大对社会事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 第三,扩大政府投资要注重提高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报告》要求,政府投资必须用在应对危机最关键的地方。扩大政府投资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必须把好三道关:一是所有投资项目都要坚持科学决策。不论是中央政府投资还是地方政府投资,上项目都要更加注重认真选择、突出重点,切实搞好可行性研究论证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二是继续控制各种影响结构调整、浪费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投资项目。包括:继续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严禁新上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坚决遏制追求奢华、过度超前、浪费土地的城市建设。三是全面加强投资项目和资金的监管。今明两年政府投资规模大、项目多,要进一步加强对重大投资项目的管理,加强对投资和建设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工程质量,防止各种腐败行为和豆腐渣工程。正如《报告》所指出:我们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所有工程建设都要坚 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财富。 如何加快保障性住房投资建设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落实和完善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措施,争取用3年时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24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今年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关键一年,将解决26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和8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住房的搬迁维修改造问题。 第一,加快推进廉租住房建设。今年力争解决26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其中新增房源177万套,新增发放租赁补贴80万户。要尽快确定并组织实施《2009—2011年廉租住房规划》和今年的廉租住房工作计划,抓紧落实建设用地和配套资金。要坚持以实物配租为主,多渠道筹集房源,增加廉租住房供应。要严格控制建设标准,新建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廉租住房项目要优先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设施较为完善的区域。对实行货币补贴的,租赁补贴额要合理确定。 第二,加快城市棚户区改造步伐。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中,相当一部分居住在各类棚户区中。加快解决这些家庭的住房困难,是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努力使全体居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举措。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住户参与的方式,加快改造步伐,使小区环境、基础设施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解决困难住户住房问题的同时,使困难家庭的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城市棚户区改造中新增加的住房,要优先作为廉租住房房源。 第三,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今后三年,我国将新增经济适用住房400万套,平均每年新增130万套。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搞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充分考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对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经济适用住房单套的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合理划定供应对象收入线水平,严格审查申请人情况,确保有限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给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第四,落实资金、土地等配套政策。今年,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投资支持力度,对中西部地区适当提高补助标准。中央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用于租赁补贴开支后有结余的,可用于购买、改建或租赁廉租住房支出。地方也要相应加大投入力度。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商业银行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要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把部分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补充用于经济适用房建设,抓紧制定试点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积极稳妥地推进试点工作。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保证用地指标。健全工作机制,规范保障性住房供应的管理。 如何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一是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实践,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基层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积极扩大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覆盖面。围绕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改进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丰富基层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增强社会自治功 能。 二是完善民主决策制度。改进和完善政府决策制度,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咨询、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听取意见、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责任追究等制度,切实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坚决杜绝行政决策中的擅权、专权和滥用权力,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 三是完善行政监督制度。进一步健全对行政权力监督的体制机制,建立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行政效能。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强化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和重点部门的审计监督。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司法机关依法实施的监督的同时,更加重视和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四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科学立法,切实突出立法重点,注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坚持民主立法,不断扩大公民对政府立法的有序参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工作。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和公正执法,强化程序意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指导,大力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广泛开展公民意识和法制宣传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处理问题的能力。 五是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能力。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相结合,加强队伍建设,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深化司法考试制度和律师制度改革,全面实行监狱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完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如何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 越是在困难和复杂的情况下,越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越要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和水平。今年政府的公共投资决策事务明显增加,要求也明显提高。《报告》指出:各项决策都要做到程序依法规范、过程民主公开、结果科学公正。政府重大决策的形成和执行都要加强调查研究,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尊重客观规律,提高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此,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一要提高决策的效率。非常时期,要有非常效率。要按照中央“出手要快”的要求,敢于决策、敢于负责,在依法、科学、民主的基础上,努力使决策雷厉风行,防止散漫拖沓。对符合条件、手续完备的项目,特别是民生工程、灾后重建、生态环境、自主创新和“瓶颈”制约项目,要按程序加快核准、批复。 二要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决策是否民主,关键看决策是否透明。坚持决策信息公开透明,让群 众参与决策,不仅有利于决策科学民主,也有利于决策执行顺畅。今年特别要把公开透明原则贯穿于落实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全过程,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不搞暗箱操作,让每个环节透明运行,减少发生腐败的机会。 三要强化决策的民主监督。要对决策程序、决策过程、决策实施进行全方位的民主监督。《报告》特别强调:“今年政府投资力度大、新上项目多,要确保监管到位,绝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绝不允许利用扩大公共投资为单位和个人谋取私利。” 同时,要继续推进决策的制度建设,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制度、重大决策的听证和公示制度和行政决策的责任制度,提高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决策评估的科学性。特别是对于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必须充分调研、科学规划、深入论证、集体决策、审慎进行。反对领导干部个人决定大额度资金使用、重大项目安排、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行为。 如何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 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不仅对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至关重要,也是当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内容。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重点工程实施力度。国家将安排新增中央投资、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支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大环保技术示范项目;支持“三河三湖”、渤海、松花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中上游等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继续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尽快发挥减排效益。今年要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000万吨,新增燃煤电厂脱硫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以上,完成20台(套)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 二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今年关停小火电机组1500万千瓦,全面推进节能发电调度。分别淘汰落后产能炼铁1000万吨、炼钢600万吨、造纸50万吨。中央财政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与此同时,大力促进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引导金融机构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紧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相关配套法规。组织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深化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支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研究制定鼓励余热余压上网发电和“零排放”等经济政策,抓紧研究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研究建立循环经济统计制度。推进灾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切实推进桔秆资源化利用和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工作。 四是完善法规政策。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条例,加快制订或修订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和主要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提出支持节能环保型汽车、高效节能空调、高效节能电机推广的经济政策。落实企业购买节能环保设备和节能环保投资项目所得税优惠政策。研究制定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制定发布第四批环保产业鼓励目录。 探索建立金融支持环境保护工作的市场调节机制。 五是强化节能减排监管。加快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体系。加大对重点地区和行业经常性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力度。加快实施污染源自动监控、执法监督、监督性监测、信息传输与统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污染减排监管能力。继续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集中力量对挂牌督办企业、重大环境事件和严重违法地区进行环保后督察。积极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环境安全。 如何进一步搞好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必须坚持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扩大国内需求、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和谐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切实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海域污染防治。强化“三河三江”、渤海、松花江、丹江口库区及上游、三峡库区、黄河中下游等重点流域区域海域污染防治力度,支持规划内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流域综合治理等设施建设和重大环保技术示范。要稳步实施重点防护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二是扎实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年度落后产能淘汰计划,促进电力、水泥、钢铁、铁合金、焦炭、造纸、酒精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有序退出。同时,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对环境污染严重,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一律不批;对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没有总量指标的项目,一律不批;对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项目,一律不批。 三是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充分发挥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的示范带动作用,落实好“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的政策措施,确保村镇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定实施《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着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工矿企业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污染防治能力。 四是深入开展环境执法监督专项行动。大力整治城镇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和污泥违法处置问题,开展重点流域区域海域污染防治集中督查,强化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排污许可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各类违法排污行为处罚和责任追究力度。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农村环保领域执法监督的途径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加强生态旅游区、矿产资源和旅游开发环境监管,组织开展第二次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联合执法检查。 五是努力抓好环境科技、法制建设和国际合作。推进环保科技创新工程建设,集中力量优先开展总量控制等方面的科技攻关,加快建立比较完备的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尽快推动出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抓紧制定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工作,认真组织环境保护法修改的研究论证工作。继续扩大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努力拓展双边、多边以及区域合作领域,积极推动国际环境履约工作。 如何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 第一,及时发布经济信息和加强政策导向。在经济运行由持续下行到见底稳定、逐步回升的过程中,市场需求的变化时快时缓,各种不确定因素较多,企业和个人对投资和经营活动往往持谨慎态度。在这种情况下,稳定和加强社会信心至关重要。国家有关部门要定时公布各类经济和市场信息,正确分析和判断宏观经济走势;中央政府机构要及时发布已确定的各种政策措施取向,积极引导企业和个人投资行为。大力支持、吸引民间资本投向政府鼓励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广泛参加各种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扩大对相关领域的投资规模;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改投资力度,为在经济上升周期加快发展、提高水平积蓄力量。 第二,抓紧研究出台鼓励引导社会投资的优惠政策。在经济低迷时期促进社会投资扩大,既要运用减免税费等刺激政策,也要运用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今年以来,国家已结合推进税费改革,采取了减税、退税或抵免税等多种方式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企业投资。在此基础上,还要针对经济下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研究采取新的财税优惠政策或加大优惠政策力度,鼓励引导一些投资意愿不强又影响发展全局的关键领域扩大投资。可供选择的支持重点有两个:一是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力度;二是加大财政政策促进企业设备更新的力度。 第三,着力拓宽社会投融资渠道。长期以来,我国国民高储蓄率为社会扩大投资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会有所回落,但高储蓄的倾向不会改变。在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目前社会资金仍相当充裕,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也比较充足,关键是在引导和增强社会信心的基础上,为企业、个人扩大投资拓宽投融资渠道。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继续清理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开展正常投融资活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社会事业等领域,为个体、民营经济参与经济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加快形成引导鼓励社会投资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拓宽社会投融资渠道的重点:一是继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规范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二是继续推进银行体系改革和发展,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银行,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为中小企业提供持续稳定的贷款支持。 怎样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第一,加快推进企业重组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要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环节、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大力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到2010年中央企业减少到80-100家,努力培育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积极推进资产经营公司试点,以资产经营公司为平台,推进企业重组和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抓紧完成政策性关闭破产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使劣势企业尽快退出市场。推进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突出主业,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 第二,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推进中央企业母公司公司制股份制改革,除了涉及国家安全或国家产业政策禁止外资、民营资本投资的企业外,其他中央企业母公司要逐步改制为 多元股东持股的公司。鼓励中央企业之间、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相互持股,鼓励上下游企业相互参股,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整体改制上市或按主业板块整体上市,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把主业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鼓励中央企业做好控股上市公司的整合工作,做强做大上市公司。 第三,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规范有效的董事会,完善外部董事制度,充分发挥外部董事的作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扩大外部董事选择范围,提高外部董事配备比例。继续开展外部董事担任董事长、总经理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探索。 第四,继续推进企业用工、分配、劳动等内部改革。按照市场化改革方向,不断完善企业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内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改革,严格执行收入分配重大事项审核报告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合理调控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无论是企业负责人薪酬还是职工薪酬,都必须和企业以及企业的产品竞争能力相适应。 第五,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严格依法行权履职。继续完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体系。加强产权管理。积极探索建立混合产权管理的有效实现方式。加强对企业重大决策、重要经营活动和重大事项的实时动态监督。加强企业风险防范和预警。进一步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国有资本预算工作。 怎样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第一,积极推进税制改革。一是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认真做好实施工作,确保改革顺利进行。二是统一内外资企业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将征收范围扩大到外资企业,基本实现内外资企业税收制度的全面统一。三是改革完善资源税制度,适当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完善资源税计征办法,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四是研究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深化房地产模拟评税试点,研究开征统一的物业税。五是积极推进其他税制改革,完善消费税制度,细化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健全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制度。对现有收费基金进行清理、整合和规范。 第二,全面深化预算制度改革。一是逐步构建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国家财政预算体系。二是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建立部门预算责任制度,改进预算编制方法,推进编制综合预算,建立健全项目库滚动管理制度,完善行政开支定员定额标准。三是健全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将所有预算单位资金账户逐步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全面实施非税收入国库集中收缴,加快推进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步伐。四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强化“采管分离”,规范集中采购。五是加快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考评机制,完善预算支出绩效考评体系。六是增强预算管理透明度,积极推进预算公开,进一步扩大向人大报送部门预算的范围,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大力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一是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理顺财力与事权关系。二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改进一般性转移支付测算办法, 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严格控制设立新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三是加快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适当统一省以下主要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强化省级财政调节辖区内财力差异的责任,积极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四是研究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逐步实现县级财政由“保工资、保运转”向“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转变。 怎样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越是在经济困难的时候,越显得社会保障的重要。要利用这次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较大幅度地增加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快推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第一,继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今年的工作重点,一是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总结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经验,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切实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今年底要在全国基本建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适应农民工就业和收入特点,制定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争取今年底试点范围覆盖到全国10%左右的县(市、区);出台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切实解决养老保险关系“转续难”问题;配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工作,在部分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二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将全国城乡居民分别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范围,今后三年内参保率达到90%以上。要继续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适当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三是完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实现地市级统筹、省级调剂工作。四是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推行分类施保,建立与物价变动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救助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完善针对低收入群体的专项救助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加大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力度。 第二,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改善管理和服务,重点扩大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参加社会保险。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做好高校学生参加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基本解决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努力解决未参保困难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问题和困难国有企业“老工伤”问题,研究制定城市无工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办法。适度扩大社会救助范围。 第三,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待遇。今后三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年增长10%左右。继续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工伤保险待遇,提高优抚对象的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中央和地方财政将增加低保补助资金,提高城乡居民的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同时,还要加大社会救助资金投入,提高农村五保、医疗救助等保障水平。 应当从哪些方面扩大居民消费 第一,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一是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着力增加城乡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特别是农民和城市低收入居民的收入。继续采取更多措施,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继 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继续提高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标准;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水平,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三是千方百计促进就业。这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二,加快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扩大农村消费。一要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扩大农家店覆盖面,增加统一配送商品品种,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农家店综合服务功能。二要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三要全面推进“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 第三,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促进住房、汽车消费。积极拓宽消费领域。引导企业开发适销对路商品和服务,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拓展电子信息、通信产品、教育培训、家政服务、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体育健身等消费。积极发展网络、动漫等新型消费。促进城市耐用品消费升级换代。大力发展节假日和会展消费。 第四,稳定居民支出预期,扩大即期消费。从解决人民群众感受最深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入手,通过继续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发展步伐,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等多方面措施,统筹解决影响即期消费的体制性问题,切实减轻和消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强居民消费意愿。 第五,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继续抓紧清理、修订抑制消费的不合理规定和政策,研究制定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和鼓励扩大消费的政策。完善消费信贷政策,拓宽信贷消费领域。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工作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交易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安全消费,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要抓好哪五项重点工作 一是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国城乡居民分别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范围,三年内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到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对符合制度规定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75%、60%和50%以上。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的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年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6倍以上。 二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今年要统一制定基本药物目录,出台基本药物生产、流通、定价、使用和医保报销政策。基本药物的生产和流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用量较少的可采用招标方式定点生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由省级政府统一招标采购,并由通过招标选择的配送企业统一配送。国家统一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省级政府根据招标情况在国家指导价格规定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其中包含配送费用。从今年起,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要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按购进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必须把基本药物作为临床首选药物。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要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是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今年要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今后三年内中央财政再支持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000所县级医院和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统一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标准,按项目和标准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增加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到2011年不低于20元,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困难地区给予补助。 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重点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非营利分开的有效形式。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服务质量监管机制改革。探索建立由医疗机构、医疗保险机构、人民群众等利益相关方和专家参与的协商或谈判定价机制;由政府卫生部门、医疗保险机构、人民群众等利益相关方和专业评估机构参与的服务质量监管、评价机制。
本文档为【总结范围,,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537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9KB
软件:Word
页数:24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15
浏览量: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