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硕士学位论文)铁路辅业企业经营能力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铁路辅业企业经营能力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举报
开通vip

(硕士学位论文)铁路辅业企业经营能力分析及其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铁路辅业企业经营能力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铁路辅业企业经营能力分析及其对策 研究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交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 授权北京交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

(硕士学位论文)铁路辅业企业经营能力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铁路辅业企业经营能力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铁路辅业企业经营能力分析及其对策 研究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交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 授权北京交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中图分类号:XXXX UDC :XXXX 学校代码:XXXX 密级:公开 i 目 录 中文摘 要........................................................................................................................................ ........................ 8 ABSTRACT .......................................................................................................................................................... 9 1 引 言.............................................................................................................................................................10 1.1 研究背景及意 义..........................................................................................................................................10 1.2 论文的研究方 案..........................................................................................................................................10 研究范围及目 的................................................................... ...............................................................10 研究内 容.............................................................................................................................................. 11 研究方 法..............................................................................................................................................12 2 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及核心能力理论综 述..................................................................................................13 2.1 多元化经营战略概 述...................................................................................................................................13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产生及其含 义................................................................... ....................................13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类 型......................................................................................................................14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基本原 则..............................................................................................................15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发展过 程..............................................................................................................16 企业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的关 系...............................................................................................17 2.2 企业核心能力评 述......................................................................................................................................18 核心能力理论的产生及其内 涵...........................................................................................................18 现有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简要评 述...................................................................................................21 核心能力的识 别..................................................................................................................................25 4 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价及指标选 取.......................................................................................................26 企业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设 计...........................................................................................26 2.3 核心能力与多元化战略之间的关 系...........................................................................................................27 基于核心能力的多元化战略的分 类...................................................................................................27 企业核心能力与多元化战略的内在关 系...........................................................................................28 3 国内外辅业企业经营运作方式的实例研 究..................................................................................................29 3.1 国外铁路多元经营运作方式研 究...............................................................................................................29 北美铁路的多元化经 营......................................................................................................................29 日本铁路的多元化经 营......................................................................................................................30 德国和荷兰铁路公司的多元化经 营...................................................................................................34 3.2 国内其它行业多种经营研 究.......................................................................................................................37 电力行业的多种经 营..........................................................................................................................37 深圳机场的多元化经 营......................................................................................................................41 4 铁路辅业企业市场化经营能力分 析..............................................................................................................43 4.1 铁路辅业企业市场化状 况...........................................................................................................................43 辅业企业市场化管理体系初步形 成...................................................................................................43 市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 善.......................................................................................................44 辅业企业市场化资产重组取得阶段性成 效.......................................................................................44 辅业市场化改革不断深 化..................................................................................................................45 辅业骨干企业市场化经营能力逐步增 强...........................................................................................46 辅业企业改制取得进 展......................................................................................................................46 5 市场化经营定位更加明 确..................................................................................................................47 4.2 铁路辅业企业市场开发特点及模 式...........................................................................................................47 铁路辅业企业市场开发特 点..............................................................................................................47 铁路辅业企业市场运作模 式..............................................................................................................48 4.3 铁路辅业产业发展状况量化分 析...............................................................................................................49 铁路辅业产业整体发 展......................................................................................................................49 铁路辅业行业经营情 况......................................................................................................................50 4.4 铁路辅业重点行业企业市场化经营能力评 价................................................................... .........................51 铁路辅业重点行业企业经营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 成....................................................51 铁路辅业重点行业企业经营能力的模糊综合评 价...........................................................................53 4.5 铁路辅业重点产业市场经营分 析...............................................................................................................60 铁路辅业批发和零售业经营状 况.......................................................................................................60 铁路辅业物流相关行业经营状 况.......................................................................................................61 铁路辅业饭店业经营情况分 析...........................................................................................................63 铁路辅业旅游和广告业经营情况分 析...............................................................................................65 铁路辅业房地产业现 状......................................................................................................................66 4.6 铁路辅业企业市场经营开发存在的主要问 题............................................................................................67 管理体制的制约 性..............................................................................................................................67 观念上不适应市场化经营的要 求.......................................................................................................67 运输主业与多元经营的关系不清,制约辅业企业市场化进 程........................................................67 市场开发意识与发展需求存在差 距...................................................................................................68 6 市场开发环境亟待进一步改 善...........................................................................................................68 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任务繁 重.......................................................................................................68 5 提高铁路辅业企业市场化经营能力对策研 究...............................................................................................69 5.1 提高铁路辅业企业市场化经营能力的措 施................................................................................................69 创新辅业经营模式,实现辅业规模化发 展.......................................................................................69 物流相关辅业企业市场化经营能 力...................................................................................................70 铁路辅业批发和零售企业市场化经营能 力.......................................................................................73 铁路辅业饭店业、旅游业市场化经营能 力.......................................................................................76 铁路辅业房地产市场化经营能 力.......................................................................................................78 更好地开发利用闲置资 产..................................................................................................................79 5.2 提高铁路辅业企业市场化经营能力的政策建 议........................................................................................81 把握机会,实施调整,提升企业竞争能 力.......................................................................................81 理顺主辅关系,促进辅业规范发 展...................................................................................................82 创新辅业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 制...................................................................................................84 打造多经知名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 力.......................................................................................86 注重人才培养,构建合理用人机 制...................................................................................................87 企业文化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武 器...........................................................................................89 坚持市场化方向,深化辅业单位改 革...............................................................................................91 6 结 论.............................................................................................................................................................92 7 中文摘要 摘要:铁道部对铁路多元经营提出“长期共存、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战略定位,同 时对铁路多元经营工作提出“规范管理、改善经营、拓展市场、扩大就业”的总体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 在这样的形势下,铁路多元经营作为建设和谐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坚持“长期共 存、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战略定位,坚持在服从服务于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努力 实现多元经营又好又快的发展思路,全面落实总体要求,主动适应新的情况,积极采取 新的政策,不断开创铁路多元经营新局面是一重大课题。特别是在主辅资产、劳动、经 济、业务关系基本清晰的情况下,铁路多经企业自身如何从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上、管理上加以巩固、 发展与完善,如何遵从市场经济规律搞好经营开发、加快发展,都需要很好地思考和研 究。 本文针对铁路辅业企业由于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的矛盾,独立经营能力和承担市场 风险的能力不强的问题,在对铁路辅业行业发展和重点产业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铁路 多元经营的支柱产业和潜力产业的企业市场化经营能力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对铁路辅业 企业适应市场、增强市场经营能力的研究,提出铁路辅业企业提高市场生存能力和发展 能力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铁路;多元化;企业管理;经营战略;市场;资产重组;核心能力 分类号:[请输入分类号(1-2 ),以分号分隔。] 8 The Analysis 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the Study on Countermeasure of Railway Secondary Lines of Business Abstract The Ministry of Railway puts forward the stratagem orientation of “long-term coexistence, supplement each other, mutual promotion” and the total demand on “standardizing management, improving management, developing markets, expanding employments” to railway diversified business, which a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arrying ou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Under this new condition, it becomes an important problem that how railway diversified business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railway perseveres in the stratagem orientation of “long-term coexistence, supplement each other, mutual promotion” ,serves for railway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and is developed quickly and well synchronously, fulfills the demand that is put forward by the Ministry of Railway, adapts to new condition forwardly and adopts new policy actively and opens up a new Prospect. Especially when the relations of assets, labor, economy and operation between core business and secondary lines of business are clear basically, it needs to be thought and studied very seriously that how to consolidate and develop and improve the system and management of railway diversified business and how to obey market economy rules to do well in management and quicken development. The writer aims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management and taking the market risks isn ’t great because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ystem obstacles and frame of railway secondary lines of business and emphasizes the study on market management capability of mainstay industries and potential industries of railway diversified business basing on the analysis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key industries of railway secondary lines of business. The writer hopes to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to improve the market survival capability and development capability of railway secondary lines of business for the sake of fulfilling the demands on “standardizing management, improving management, developing markets, expanding employments” through the study on strengthening market management capability. Key words :Railway,Diversify,Enterprise Management,Management Stratagem, Market, Assets Recombining, Core Capability 9 1 引 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铁路辅业在市场化进程的影响下,同样经历了探索发展阶段(1985 年至1990 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1 年至1995 年)、市场化 进程持续发展 阶段(1995 年至1999 年)、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0 年 至2004 年)、 持续快速发展阶段(2005 年至今)等5 个阶段。但由于铁路行业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 响,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丰富的历史沉淀,使得铁路辅业企业目前还处于市场化的初 级阶段,总体上市场经营水平不高,能够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保持快速发展的企 业不多,多元经营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与铁路的地位和资源还不相称。 随着我国铁路以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为主线,大力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深入挖掘 客货运输潜力,确保重点物资运输;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积极开展大规模铁路 建设;科学调整运输生产力布局,顺利实施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的体制改革;大力推 进主辅分离,基本完成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等各项改革的形势下,铁路多元经营作为 铁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铁路, 推进辅业改制,加快规范发展,大力创岗增效,是铁路多元经营面临的重要任务。因 而对铁路辅业企业的市场化经营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本文旨在通过 分析铁路辅业企业的发展状况,探讨提升铁路辅业企业市场化经营能力的思路和方法, 这对于铁路辅业企业在铁路体制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加快企业重组改制的步伐,通过 资源整合、资产重组等手段实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 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 论文的研究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研究范围及目的 本论文基于铁道部《铁路辅业企业市场化经营能力培育问题的研究》重点课题的 研究成果,针对铁路辅业企业由于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的矛盾,独立经营能力和承担 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的问题,在对铁路辅业行业发展和重点产业分析的基础上,着重 对铁路多元经营的支柱产业和潜力产业的企业市场化经营能力进行研究。 10 (1)研究范围 铁道部对于铁路多元经营的界定是指铁路运输企业的工附业、建筑业、多种经营 和铁路集体经济统称为多元经营产业。铁道部统筹规划,按专业分工、优势互补的原 则,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建立多元经营产业规模经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有 计划、有步骤地将多元经营产业纳入多元经营系统统一管理[1]。本文对铁路运输主业 与辅业的界定是指直接从事铁路客、货运输服务及其主要设备维护管理的生产经营业 务及相关管理工作为铁路运输主业,其它生产经营均属辅业范围[2]。因此,所研究的 铁路辅业包括运输辅助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饭店业(住宿和餐饮 业)、房地产业、旅游和广告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其中,铁路货 物、行包装卸;货物、行包承运前、交付后的服务;列车餐饮服务;铁路物 资供应; 供暖、食堂、行车公寓等生活后勤服务等业务,可以划为辅业,也可由主业拥有资产、 辅业从事经营或提供劳务,具体界定由铁路局负责。由于历史的原因,各铁路局对多 元经营的管理口径不同,为了便于研究,本文将铁路辅业企业与铁路多元经营企业(多 经企业)作为同一概念使用。 (2 )研究目的 本文希望通过对铁路辅业企业市场经营能力的研究,为铁路辅业企业实现规范管 理、改善经营、拓展市场、扩大就业的目标和总体要求,提高铁路辅业企业市场生存 能力和发展能力,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并达到如下目的: ?对铁路辅业企业市场化经营能力分析评价; ?提出发挥铁路优势,合理开发、利用有效资源,提高辅业企业市场化经营能力 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提出促进辅业规范发展的建议; ?提出创新辅业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建议。 研究内容 结合当前铁路辅业企业的发展状况,依据论文的研究目的,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 容被确定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论文的综述和相关基本理论的概述,是论文的指导思想和理论的基础。 第二部分是对国内外辅业企业经营运作方式进行实例研究,从市场学、管理学的 角度来研究分析国外北美铁路、日本铁路、德国和荷兰铁路,以及国内电力行业、深 圳机场的多元经营的成功经验。这部分是论文的基本出发点。 第三部分对铁路辅业企业市场化经营状况进行分析,重点分析铁路辅业发展方向, 11 对重点产业经营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此基础上归纳制约铁路辅业企业提升市场化经营 能力的问题点。这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 第四部分对铁路辅业企业市场化经营发展提出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并给出了相 关的思路。这部分是本论文的应用价值所在。 第五部分是结论,对本论文提出的措施和政策建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服务于研究任务和研究目标的。本文的研究将紧紧围绕如何提高铁路 辅业企业市场化经营能力这一主题,注意将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 析、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结合起来,采用比较的方法、文献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 及数理模型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并注意借鉴相关学科如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区 域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模糊评价等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相结合 实证分析方法是通过对事例的经验性归纳和分类整理,作出事物是什么,具有哪 些特点,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及变化的结果等有关规律性的结论。规范分析方法是依 据一定的价值判断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通过分析与推理,研究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实证分析是产业 研究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以实证分析为依据,才能得出具有价值判断性质的规范性结 论。本论文将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结合起来,更能全面反映铁路辅业产业组织形态和 发展的内在规律。 (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的重点是拨开浅层的编码现象,深入分析事物的本质,推论演进的机理。 定量分析是通过数学模型及函数曲线使复杂的事物抽象化和简化,以便展现各个因素 间的内在联系。本论文在研究时,将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对铁路 辅业重点行业市场化经营能力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揭示铁路辅业 企业市场化经营能力发展的本质机理,使研究更具有应用价值。 (3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属于同一范畴的两个以上的事物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它们的共性 和区别,研究事物存在、变化的共同条件以及不同特点。本论文对国内外多元经营实 例的研究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使我们对多元经营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更加深入。 (4 )辨证分析的方法 辨证分析的方法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自身运动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方 法。辨证分析的方法注重事物对立统一的特性,强调矛盾的互相依存性和相互转化。 12 本论文对铁路辅业的研究是从辨证统一的新视角,分析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为提升 铁路辅业企业市场化经营能力提供借鉴。 2 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及核心能力理论综述 2.1 多元化经营战略概述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产生及其含义 多元化经营 Diversification ,也称为多角化经营战略,是指企业的产品和市场,在 保持原有经营领域的同时,进入新的经营领域。也就是为了获得长期的发展,开发有 [3] 潜力的产品,或通过兼并其他行业的企业,以丰富产品组合结构的一种经营模式 。多 元化经营战略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是企业最高层为企业制定的多项业务组织战略, [4] 是企业为涉足不同行业环境中的各项业务制定的发展规划 。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产品 ,市场专家海格??安索夫(An )在50 年代提出来的。他根据美国1909-1948 年间 最大的 100 家企业的发展和变化,总结出企业成长的四个基本方向:在现有市场内的 增长;开发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多元化。将其概括为著名的产品/市场矩阵。 图1 安索夫产品,市场矩阵图 注:资管理.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75) 由此可见,只有新产品进入新市场才称为多元化经营。安索夫的定义虽然内涵明 确,但是,由于其外延过于狭窄,使得该定义的适用性受到了很大的局限。现在,国 际学术界一般以(国家或国际)标准产业分类(SIC)为依据。在大多数情况下,以四 位数行业分类为标准。即,如果企业的经营范围大于等于两个四位数分类的 行业,就 认为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经营。 上面是从定性的角度界定了多元化的概念。从定量的角度来看,一般广泛采用美 国学者赖利(L.Wrigley )的分类标准,认为当一个企业供给的“某一经营项目产品” 的 销售额超过了企业销售额的70%时,认为企业进行的是专业化经营战略;低于70%时, 13 企业实行的是多元化经营战略。这里的“某一经营项目产品”中经营项目的划分是按照国 家 或国际 的标准产业分类(SIC)的四位数行业标准。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类型 关于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类型划分,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但目前学术界多采用 美国学者鲁迈特(R.Rumelt )的企业战略分类体系作为标准。该标准采用了专业比率 SR (Specialization Ration)和关联比率(Related Ration )两个概念作为分类标准。具体 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述如下: 专业比率(SR),企业最大经营项目的销售额/企业销售总额 企业最大一组以某种方式相关联比率(RR ,互关联的经营项目的销售额/企业销 售总额 说明:经营项目的划分也按四位数产业分类标准。 专业比率反映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关联比率反映企业经营项目的相互关 联程度。 很明显,SR?RR 。 根据两个变量的大小,可进行企业的多元化分类。 结合赖利的分类可以按多元化企业各项事业的关联程度,把多元化战略分为三个 层次,五种不同类型(见表1)。 表1 多元化的类型 多元化程度 多元化类型 各项事业的关联程度 单一事业型 超过95 ,的收入来自于某一项业务 低层次多元化 主导事业型 70 ,―95 ,的 收入来自于某一项业务 不到70 ,的收入来自于主导业务,所 中层次多元化 相关约束型 有业务共享产品、技术、分销渠道 不到70 ,的收入来自于主导业务,事 相关型(相关和不相关的混合型) 业部之间联系是有限的 不到70 ,的收入来自于主导业务,事 高层次多元化 不相关型 业部之间通常无联系 注:资料来源:科学出版社,2005 年 根据表1 的分类标准以及2005 年铁路多元经营统计报表数据,本文所研究的铁路 多元化类型界定为中层次的相关型,即不到 70 ,的收入来自于主导业务,运输主业与 辅业之间联系是有限的。 14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基本原则 成功的多元化经营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适度、适时、向合适的方向多元化。 (1)适度原则 首先,开拓一项新业务意味着企业必须相应地成立新的业务部门(业务单元)和 必须有新的资源可供投入。由于规模经济在许多产业中广泛存在,新业务的投资规模 如果在经济规模之下,则新业务单元相对于它的竞争对手就会面临着成本方面的劣势, 而投资要达到经济规模,企业就必须有充足的资源提供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 业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多元化的幅度客观上受企业自身资源所能够支持的 上限所限制。 其次,尽管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对于不同的业务来说存在一定程度的通用性, 但是,不同的业务毕竟有其自身的特点。随着竞争在行业内进一步加强,业务对于专 业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验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即定的管理层要想在经营范 围扩大的同时,保持其原有的管理效率是困难的。随着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业务单 元之间的战略协调将更加困难。企业组织结构膨胀本身也会对管理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维持理想的管理效率意味着必须把多元化幅度控制在某一个合理范围内。 (2 )适时原则 在不同的时机开拓一项新业务,意味着:其一,将面临不同的产业进入成本;其 二,对企业的原有业务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率先进入新兴产业的企业所遭遇的进入壁垒较小,相应地,进入者为 克服进入壁垒而支付的成本也较小;而后期进入者除了必须克服产业本身所固有的进 入壁垒(我们称之为结构性进入壁垒)外,还必须克服产业内已有企业的抵抗和报复 (这种情况常常发生)。这意味着后期进入者必须支付额外的成本和承当额外的进入失 败风险。新业务的开拓,造成了企业资源的分散化使用,企业原有业务的竟争力势必 会受到影响。当目标产业处于快速增长时期,或目标产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正面临着 其他业务的激烈竟争的时候,往往是产业进入的最好时机,因为,在这些情况下,抵 [6] 抗和报复发生的可能性最小,即便发生,其强度也较弱,因而进入成本也较低 。 (3 )选择合适的多元化方向 多元化的方向问题,实际上就是新业务的产业选择问题。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 势》一书中指出:并非所有产业都提供均等的持续盈利机会,产业固有的盈利能力是 决定该产业中某个企业盈利能力的根本性因素;同时,在每一个产业内,不论其产业 平均盈利能力如何,总有一些企业比其他企业获利更多,企业在其产业内的相对竞争 地位是决定该企业盈利能力的另一个根本性因素。因此,企业所选择的新业务必须尽 15 可能地满足上述两方面条件,即新业务必须是:一、处在一个有吸引力的产业中;二、 企业能够帮助新业务单元在其产业中取得优势竞争地位。对上述任何一个方面的偏废, 都可能把企业导入经营误区。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发展过程 从本世纪初到40 年代末,管理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同时从事不同产品 的经营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条件。出于对拓宽利润来源和企业规模扩大可能带来的其他 的经济效应的追求,一些勇于开拓的企业,率先把经营范围扩大到了其他行业领域, 这一批企业成了多元化经营方式的早期探索者,它们中的佼佼者包括:Textron、ITT、 Gulf&Westem、Litton 等公司。这些企业通过跨行业兼并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公 司规模迅速壮大,而且赢利可观。这证明了新发展起来的组织控制、财务控制和目标 管理方法等通用管理技术、手段在不同行业经营中的统一性和兼容性。由于上述混合 公司的示范作用,50,60 年代,美国企业界掀起了一股跨行业混合兼并浪潮。此后, 多元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经营方式开始被广泛采用并迅速传播到欧洲、日本以及 世界各国。 但是,到了60 年代末,跨行业兼并形成的混合公司的经营绩效被发现存在问题。 1969年,道,琼斯指数仅仅下降9%,而许多混合公司,如Litton、 Gulf&Westem 和Textron 的股票价格却下降了将近50%,GE 公司在1965-1970 年期间销售额增长了40%,而利 [7] 润却反而持续下降 。 通过大量的实例研究,人们发现:与降低的经营绩效联系在一起的,常常是那些 业务非相关的多元化经营企业。于是,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前沿很快地被推进到了多元 化企业的业务组合关系这一研究层次。非相关多元化经营方式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随着经营管理实践和相关理论,尤其是70 年代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的发展,人们对 多元化经营的理论认识也渐渐地探化。安索夫的定义在内涵和外延上都被进 一步丰富 和发展,人们对于多元化经营的认识也渐渐全面和客观,并相应完善了战略管理手段 和方法,渐渐形成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一系列原则规范。多元化经营不再简单地被看 成是探索性的或者说是适应性的一种企业经营方式,而渐渐发展成为企业为了适应未 来竞争而预先规划和选择的经营战略。 进入80 年代以后,尤其是在彼得斯和沃特曼合著的《追求卓越》一书出版之后, “多元化经营应基于核心业务的发展”的观点开始为大家所接受,同时,一些实例研究结 果也表明:许多公司在分立之后的股票价格反而更高,于是,美国企业又掀起了一轮 以“退回核心业务”为主题的企业分立、重组浪潮。 16 企业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的关系 在西方企业战略理论中,多元化经营战略是公司战略的主要内容,在企业战略框 架中的地位如图所示: 图2 企业战略框架 注资料来源《企业多元化经营》 由上可见,多元化与专业化是以对立的形式出现,那么,究竟两者孰对孰错、孰 优孰劣,这是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人们惯常思维模式喜欢加以判定的问 题。 但海尔集团的发展说明无论专业化经营,还是多元化经营,都是可以成功的。海 尔总裁张瑞敏关于专业化和多元化的论述,无疑值得我们重视:“无论专业化还是多元 化,都是企业的战略行为。既然是企业战略,就不应存在谁对谁错、谁好谁坏、谁优 谁劣的问题。在这里只存在竞争力问题,你现在的竞争力能否允许你进入多元化领域 或加快专业化的发展,当决定采用专业化和多元化战略后,又能使你的竞争力增强到 什么程度,在市场上取得什么地位。否则,不管是专业化或多元化都将失去方向和意 [8] 义 ” 。这些论述加深了我们对两者关系的理解,也反映了当今企业战略理论的最新发 展。 因此,泛泛地谈论“孰对孰错、孰优孰劣”无多大实用价值,只能引起人们思想的困 惑。第一,不论专业化还是多元化,没有绝对的成败。第二,多元化包括相关多元化 和无关多元化两种战略类型,虽然统称为“多元化”,但两者的性质大不相同,战略成果 也往往截然相反,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与专业化对比并不妥当。第三,多元化往往从 专业化发展而来;再者,虽然在公司战略的层次上,企业的经营形式必居其一,但在 公司内部业务层次上,企业则是专业化的。专业化的优点可以成为多元化的支撑,而 专业化的缺陷也可由多元化来弥补,不存在“一方优则另一方为劣”的必然关系。第四, 一般认为的专业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的优劣势在企业的表现并无必然性,这取决于企 业拥有的资源基础和经营者的运营能力。企业到底采用多元化发展,还是采用专业化 发展,取决于两者对企业未来竞争力贡献大小的对比,这一观点与当今企业战略管理 17 的资源学派,核心能力理论相契合。 2.2 企业核心能力评述 核心能力理论的产生及其内涵 核心能力 (也称作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是资源观企业理论发展的结果,核心 能力理论是和企业能力理论一脉相承的,并没有超出企业能力理论的边界,只是,企 业核心能力是能力理论发展到更高阶段的总结,核心能力和一般能力的差别在于核心 能力具有独特性、稀缺性和不可模仿性等特征。从时间的维度考察,企业能力理论在 20 世纪50 年代就出现了“特殊能力”的观点,萨尔尼科 (Selznick,1957)在对管理 过程中领导行为作社会分析时,提出了特殊能力的概念,认为能够使一个组织比其他 组织做得更好的特殊资源就是组织的能力或特殊能力。此后,安索夫 (Ansoff ,1965) 等其他学者开始研究。相比照,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在20 世纪 90 年代, 由美国战略 学家普拉哈拉德和美国学者哈默首次提出,后迅速发展为90 年代西方最热门的企业战 略理论。 正如能力理论研究有各种不同的流派一样,对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也有各种不 同的流派。现对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不同流派作分析,可揭示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 成长轨迹、积累和激活机制提供基础,概括起来,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流派,代 表性的有知识观、资源观、技术观、组织与系统观、文化观等。 (1)基于技术和技术创新观的核心能力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Prahalad ,Hamel ,1990)是从技术和产品创新观研究核心能 力的代表。他们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企业核心能力是存在于企业的产品平台和技术平 台上的,企业构建了这样一个平台,才能实现快速技术创新,企业核心能力的积累过 程就伴随在企业的核心产品/核心技术的发展过程。由于产品/技术平台是需通过长时期 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建立的,因而核心能力是企业以往的投资和学习行为所积累的具有 企业特定性的专长。他们把核心能力解释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 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因此,作为组织的群体性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应涉及:企业中不同生产技巧的协调;企业不同技术的整合;组织中价 值观的传递。由于通过学习和核心能力的积累,企业就可能尽早发现产品和市场机会, 它是企业发现新的机会的一个契机。由于企业的持续发展是与核心能力紧密联系的, 企业要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提高其核心能力。进一步地,就企业如何获取整体竞 18 争优势,他们提出,可以通过在少数几个关键技术或在少数几个知识领域成为最好而 获得成功,并通过树型结构形象地揭示了企业核心能力、核心产品、业务单位 SBUs 和最终产品的关系。其中,核心产品是核心能力的载体,它是一种或几种核心能力的 物质体现,同时也是核心能力的市场体现。核心产品又是最终产品的重要组 成部分, 是联系核心能力与最终产品的桥梁和纽带。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表象为最终产品的竞 争,但其获取竞争优势的本质却是来源于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 竞争优势的基石和源泉。 除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外,梅耶和厄多巴克(Meyer,Utterback ,1993)也是基于技 术观和技术创新过程分析企业核心能力的典型代表。他们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 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企业核心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 的绩效。他们在论述企业核心能力的含义和作用时,是以产品族的创新和产品平台的 建立为载体的,认为核心能力在更大的程度上就是在产品族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 向市场的能力。具体说,核心能力是反映企业研究开发出来产品的技术水平、产品满 足顾客需要的程度、对创新产品投入生产的能力和产品市场化的能力,梅耶和厄多巴 克把企业核心能力分解为四个维度:产品技术能力,对用户需求理解能力,分销渠道 能力,以及制造能力。他们还发现企业核心能力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且 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状况对其因果关系产生影响。可以认为,梅耶和厄多巴克提出 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反映的是企业支持技术创新的实现,在研 究开发、坐产、生产、市场营销等方面能力的强弱。 作为技术观核心能力研究的发展,多西等人(Dosi et al ,1992)把竞争力定义为“企 业在特定经营业务上竞争能力的基础”,而技术竞争力则是“企业开发设计新产品新工 艺以及有效操作设备的能力”。技术竞争力概念的提出为核心技术能力的研究奠定了基 础。此后,巴特尔和巴维特在1994 年首次提出了“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概念,并就核 心技术竞争力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作了研究(Patel ,Pavitt ,1994);伽隆 Gallon,1995 等人进一步完整地提出了“核心技术能力”的概念和结构;普隆塞浦(Prencipe,1997) 也运用核心技术竞争力概念对企业的“产品进化动态”进行了研究。 (2 )基于知识观的核心能力 从知识观考察,研究者从知识能否为外部获得或模仿的角度来定义企业核心能力, 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外泄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该流派认 为核心能力的基础是知识,学习是核心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而学习能力是核心能力 的核心。巴顿是该流派的代表,他认为核心能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 优势的知识体系。它包括四个维度:技巧和知识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观系 统,这四个维度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Barton ,1992 。巴顿还把企业的能力归结 为三类:核心能力、辅助能力、操作能力,其中辅助能力是附加于核心能力之上的、 19 可为他人模仿的能力,如分销渠道、产品,包装技术等;操作能力是指用于显示一个 企业独特的能力,附加在核心能力和辅助力能力上的一种标志。在这三种能力中,核 心能力构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Barton ,1995),它随时间积累而不易为其他企业所模 仿。如技术型企业的制造能力,只能存在于企业自身的知识体系中,而不可能成为一 种公共财富,而辅助能力和操作能力两方面都不足以产生持续竞争优势(Barton,1995), 因此,企业为实现持续自主创新,必须以核心能力的持续积累为条件。麦肯锡咨询公 司的凯文??科因、斯蒂芬??霍尔和帕特里夏??克里福德 (1997)基于核心 能力在企业 经营活力中应用的分析,提出核心能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组 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关键业务达到业界一流水平的能力。这一提法,强化了核心 能力以知识的形式存在于企业的各个方面能力中。 (3 )基于资源观的企业核心能力 资源观强调资源和能力对企业获取高额利润回报率和持续市场竞争优势的作用 (Oliver,1997 。基于这一观点,企业在获取和配置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其 获得高额经济回报率的可能 (Oliver,1997)。这些长期的、能获取高于正常利润回报 的特性是企业在“有缺陷的”和“不完全的”要素市场中获取并开发战略性 资产的能 力所决定的。由于企业在选择和积累资源上的决策,是以在有限的信息、认知偏见、 因果关系模糊等条件制约下最经济性地合理配置这些资源为特征的。所以,不同企业 之间在获取这些战略性资源时在决策和过程上的“异质性”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 从资源决策方面看,企业内的决策选择由其经济上的理性和效益、效率与赢利性等动 机决定的(Conner,1991),但由于买卖双方的力量、竞争强度、行业和产品市场结构 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要素市场不完全性的存在,在获取、模仿、替代关键资源和 投入要素方(Barney,1991,1994;Penrose ,1959)就存在障碍,这些障碍阻止了竞 争者在获得、复制关键性资源的可能。基于这样的观点,资源成为保证企业持续获得 超常规利润的最基本条件。从资源的类型看,构成核心能力的资源具有稀缺性、独一 无二性、持续性、专用性、不可模仿性、非交易性、无形性、非替代性等特征,企业 只有拥有了这样的资源,才能在同行业中拥有独特的地位,这种地位就来自其在资源 识别、积累、储存和激活过程中独特的能力。基于资源观点考察,可以认为核心能力 是企业在获取并拥有这些特殊资源的独特的能力。 (4 )基于文化观的企业核心能力 基于文化观研究核心能力的观点认为,企业核心能力不仅存在于企业的操作子系 统中,而且存在于企业的文化子系统中。由于企业的关键人才拥有专业的和不可言传 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是不能外在于个体而存在于特殊环境中并被格式化的,因而,在 知识密集的现代企业中,核心能力植根于复杂的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严格 地说,企业真正的核心能力是不可分割的,它是企业的技术核心能力、组织核心能力 20 和文化核心能力的有机结合,不可能在企业里分散开来加以定位。核心能力的积累蕴 藏在企业的文化中,渗透到整个组织中,而恰恰是组织共识为一个综合的、不可模仿 [9] 的核心能力提供了基础 。 现有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简要评述 首先,以上对核心能力不同的研究观点提出了各自的论据及逻辑分析,这充分地 说明了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理论观念。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 统,它附着在企业/组织的技术、资源、知识、文化、组织、管理等各个子系统中。由 此,可以认为,核心能力研究的发展,将从单一的子系统转向不同子系统有机组合的 整个企业/组织系统。 其次,不同角度的研究思想相互渗透。这些不同流派的观点不是相互对立的,而 是相互印证的关系。如知识观强调核心能力是不同知识体系的有效组合,这与组织资 本和社会资本研究所提出的企业能力是不同子系统有机组合的看法基本相一致的。再 如,从知识观和资源观的角度看,知识作为企业资源的特殊形态,它是企业资源的核 心,尽管两种观点的落脚点有所侧重,但其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强调独特的、专用性 的知识和资源。所以,我们对不同研究角度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只是研究思想侧 重点的不同而已。正是由于不同观点的不断交叉,才使得核心能力的研究更快地走向 完善。 第三,现有的研究都从不同的侧面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了阐释,它们为 人们了解 企业核心能力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正如企业能力理论在不断深入发展,企业核心 能力理论也同样存在着以下一些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1)对核心能力至今尚未形成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缺少一组严密的概念及基本 命题和定理,研究的思维程式或范式的连续性还不够,只能看作一种正在整合的范式 或研究项目。尼古莱??福斯 (1996)认为,核心能力与其说是一种“理论”,还不如说 是一种“流派”或“思潮”更为准确。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或许是因为人们对企 业行为的认识角度不同。一种角度就是从企业内部人之间产权关系来认识,将企业视 为各种契约构成的有机网络,这就是经济学角度。另一种角度是从企业能够生产和分 销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表现为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的“生产单元”来认识,这就 是管理学角度。这样,由于两种流派的理论基础不同,分析工具不同,分析重点也有 较大差异,因而很难达成全面共识。最明显的是关于其内涵的界定―从前面的分析可 以看出,不同的学者都是从不同视角对 (核心)能力进行定义和分析的,而这种定义 的不适当抽象、能力范围的界定过窄或过宽都会导致无法给出企业全面准确的含义界 2 1 定,从而增加了对企业进行分析的不确定性,也就不能很好地指导企业的战 略制定。 (2 )核心能力理论发展至今,仍然被人们仅仅当作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源泉的 工具,过多地纠缠于核心能力的性质和特征方面的研究,而对如何根据核心能力的性 质和特征来识别企业的核心能力则显得一筹莫展,在如何进行核心能力培育和管理, 以及如何利用核心能力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方面,尚没有提出具体可操作性的方法。 每一种新的观点或理论,要真正发挥其实际价值,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对于铁路辅 业企业而言,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在这样的时期,如何把 核心能力理论用于指导企业的实践,值得深入探索。 (3 )对核心能力研究视角的进一步拓展。以往对核心能力的研究把企业内部除技 术过程之外的过程均视为“黑箱”,而未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内技术过程和其他过 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企业核心能力的解释力。 如,尽管普拉哈拉德和哈默 (Prahalad ,Hamel ,1990)在阐述企业核心能力对于企业 竞争力重要作用的同时,对企业组织和管理过程也有所提及,但可以说,包括普拉哈 拉德和哈默在内的大多数企业核心能力研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维度上,他们都假 定企业在技术过程上的优势必然会带来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这个假设在许多情况下 是成立的,对于一些技术型的企业尤其如此,但与此相违的情形不乏其例。 研究表明, 尽管一些企业在技术上具有优势,但它却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与此不相称的经济绩效, 甚至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企业被迫退出其具有较强技术优势的产业。 (4 )核心能力理论是资源观战略理论的分支,并没有超越资源及资源市场的属性 来解释企业间的差异,尤其是它没有考虑包容着资源选择决策的社会背景因素 (如企 业传统、网络关系、管制压力等),以及这种背景因素是如何影响企业间长期的差异。 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也没有提出资源选择的程序,也就是企业是如何作出或末作出理 性的资源选择来追求经济回报的。同样地,核心能力理论也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 (5 )核心能力理论在强调企业立足内部能力积累和运用,创造战略优势的同时, 对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即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方面的研究不足。在前期研究中, 基本上是假设核心能力是固定不变的,企业的任务就是如何发掘利用现有的能力,而 几乎没有涉及新能力的构建问题。这种状况在动态能力理论出现以后有所改善,但在 企业核心能力与内外部环境的互动机制、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研究仍然不足。 (6 )核心能力思想从研究阶段转向应用阶段,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可以说,从 理论研究的深入看,尽管这几年得到迅速发展,但现有的研究成果还处在对核心能力 进行理论探索阶段。特别地,这些理论如何真正应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中,如企 业如何发现和积累符合其战略需要的核心能力、如何有效地运用和激活其所拥有的核 心能力,还有相当的距离。正如丹,辛普森所认为的那样,从具体意义上说,“真正的 核心能力是难于精确定义的,而且通常是在事后发现的。即正如你所经历的,你只是 22 通过简单地描述你的成功与失败来定义你的能力”。要事先发现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 [9] 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 本文认为核心能力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特指企业由于其产品或服务上的特异性或 成本优势而形成的占有市场、获得长期利润的能力;从管理学的角度研究,强调企业 组织内部的学习、协调、凝聚功能。综合起来可以说是由企业的一系列特殊资源组合 而形成的占领市场、获得长期利润的能力。这些特殊资源包括: (1)企业的人力资本。在知识与资本日益对等甚至是知识雇佣资本的时代,人力 资本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问题是对于企业的所有者来说,进行怎样的机 制设计将人力资本与企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企业员工竭力为企业奉献才能。 (2 )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即传统意义上的“know―how” ,包括技术虽然公开但受 法律保护的专利技术以及一系列技术秘密。按照技术开发的取向不同,核心 技术包括 顾客偏好技术、制造技术和原理技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必要 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关键是拥有持久保持和获得核心技术的能力。 (3 )企业声誉。声誉是拥有私人信息的交易一方向没有私人信息的交易一方的一 种承诺:在产品市场上,声誉是卖者对买者作出的不卖假冒伪劣产品的承诺;在资本 市场上,声誉是企业家、经营者对投资者(股东、债权人)作出的不滥用资金的承诺。 这种承诺通常不具有法律上的可执行性,但如果卖者、企业家不履行这种承诺,就要 失去客户的信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应该把声誉理解成一个道德问题,而应该 把它理解为一种制度。对于生产复杂产品以至于买者或投资者一时无法判定质量如汽 车、房地产以及买者靠承诺购买未来产品或服务的服务业和资本市场,声誉是企业获 得竞争力甚至生存的根本和生命线。 (4 )营销技术。营销技术即企业通过高效的产品、价格、促销和营销渠道整合向 顾客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和劳务。营销技术既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本和经验的 积累,技术手段和营销信息系统的应用也起到基础性作用。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积极 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核心技术的网络营销技术和实现营销技术的标准化有利于企业在更 大的范围拓展销售空间。先进的营销技术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消费者主权的 时代,营销技术甚至是比制造技术更重要的竞争力因素。 (5)营销网络。营销网点是企业推销产品和服务的前沿阵地,其主要功能是产品 销售、市场调查、营销宣传、技术支持和市场开拓。营销网络是通过一定的管理技术 将配送中心、营销网点、信息体系和信息系统等联系在一起,形成覆盖较大区域市场 的营销网络。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分析,企业一旦在消费者中形成了营销网络,将成 为后来者进入该市场的壁垒,从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获得超额利润;而后来者只有花 费大量的投入与既存企业进行广告和销售网的争夺战,才有可能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 地。 23 (6 )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包括企业获得信息能力、推 理能力、决策能力和迅速执行决策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狭义的“企业核心能力” 。在一 定意义上,企业的管理能力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一支特殊组织才能和企业家才能的经 理和经理队伍。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更有效率地利用其资产,扩大经营范围, 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7 )经营者驾驭财务杠杆的能力。这实际上是管理能力的一种。在竞争性资本市 场,债务融资与股本融资相比,在融资成本和运营成本上有相当大的有利条 件。因此, 通过较大比例利用债务形式筹集资金(即财务杠杆作用),可使股东从中获利。提高企 业债务资本比例还可以从赋税优势和通货膨胀预期上获得支持,实现企业资本的增值。 (8)研究开发能力。原创性研究开发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开 发能力可由企业研究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研发投入经费总额及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收 入的比例等指标来表示。研究开发能力是企业获得持久制造技术或专利技术从而获得 长期利润的源泉。 (9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企业经营理念及其具体体现的集合。从概念上 看,企业文化非常简单;而通常的难度在于找到适合企业特色的文化理念和具体落实。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整合更大范围资源、迅速提高市场份额的重要利器。例如,海 尔兼并红星电器厂就堪称企业文化整合资源从而迅速扩大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的典 范。 上述九个方面没有涵盖企业经营能力的全部。企业经营能力的大小最终体现为获 利能力、市场份额、企业形象及公众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认同等。不同企业由于在某 个方面较为突出,在其他方面比较薄弱,但整体竞争力较强,表现出强烈的企业竞争 力特色。这也正好可以理解为什么企业竞争力是一些企业所特有的和不易模仿的。 我们从企业核心能力发展的各个阶段看到,在市场经济中,最直观地表现为一个 企业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消费者(或者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并且能够获 得自身发展的能力或者综合素质。所谓“更有效地”是指,以更低的价格或者消费者更满 意的质量持续地生产和销售;所谓“获得自身发展”是指,企业能够实现经济上长期的良 性循环,具有持续的良好业绩,从而成为长久生存和不断壮大的强势企业 (参见表2 )。 表2 企业核心能力发展阶段 24 幼稚期 成熟期 强壮期 一般特征 低质低价 或低质高价 物美价廉 优质名品 成熟的技术(先进设备) 技术控制 技术特征 低技术水平 和强大生产能力 和核心技术创新 低档次、低附加值; 或低 高附加值 产品特征 高性价比,低附加值 档次、高利润 强大的品牌声誉 成本,价格竞争 差异化竞争 竞争特点 模仿竞争 质量,规模竞争 “后制造”竞争 市场状况 稀薄市场 饱和市场 稳固市场 核心能力的识别 识别企业能力是不是核心能力应该从核心能力的性质或特征出发,简单归纳为价 值性、延展性、刚性、异质性、缄默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1)从用户的角度看,核心能力应对最终产品所体现的消费者利益有显著的贡献, 并实现用户最看重的价值。顾客购买戴尔笔记本电脑,是因为戴尔强大的售后服务能 力确实为顾客提供了如下好处:方便,快捷,个性化。 (2 )从企业未来的角度看,核心能力应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能为企业进入广 阔的市场提供潜在的机会。惠普在测试仪器、电脑和通讯方面的核心能力使其有权选 择参与需要这些精湛技术的广阔市场。索尼公司对微型化技术领先地位的不懈追求使 其得以进入广阔的个人视听产品市场。 (3 )从企业竞争的角度看,核心能力在竞争力上必须独树一帜。即核心能力不易 被占有、转移或模仿。比如,3M 公司一直都在搞多元化经营而且获利颇丰,它依靠的 就是一种别人很难模仿的核心能力:有利于创造、革新和培育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文化。 (4 )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核心能力应具有持久性。持久性主要是指提供利 润的持久程度。今天的持久性资源和能力更多会偏重于企业的无形资产。 (5 )核心能力还要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替代。戴尔(Dell )公司可以通过直接销售 来替代代理商和销售队伍。与此相反,尽管百事可乐和其它饮料商如何努力,它们总 25 [7] 是不能替代可口可乐大名鼎鼎的商标,从而不能抢走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 。 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价及指标选取 (1)企业核心能力评价意义 本文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 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和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 从这个角度看对于企业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经营能力,可以通过分析影响企业核 心能力因素来选取评价指标,进而评价企业经营能力,以实现从定量上把握企业经营 水平和状况,为制定政策及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也可以分析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 劣势,制定竞争战略,改善经营管理,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从而增强企业 自身竞争力。 (2 )企业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企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选取,应该坚持 4 条原则:一是重要性。不同的指标反 映不同侧面和内容特征,且对于某项具体的经济活动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也有较大的差 别,选取指标时应考虑对竞争力影响的重要性,即对经营能力的贡献程度,做到所选 指标个数不很多,但严格区分主次,取舍得当,突出直接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二 是可操作性。设置的指标体系必须适应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计算方法科学、操作简 单、资料易取得。三是科学性。要求设计的各指标必须概念确切、含义清楚、计算范 围明确,既能系统科学地反映企业竞争力的全貌,又能在某一方面提示对企业竞争力 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四是可比性和相对稳定性。竞争力指标应在企业间普遍适用,其 所涉及的经济内容、空间范围、时间范围、计算口径、计算方法应可比,同时为研究 分析竞争力的发展变化情况,其指标前后时间不宜变化太大。应有相对稳定性。 企业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 企业核心能力评价法也是一个指标体系评价的方法,包括测评性指标和分析性指 标。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首先要尽可能地用比较综合性的测评指标,特别是具有显示 性的指标,这是企业经营能力强弱的最终的显示性的表现。指标类型分为测评性指标 和分析性指标(表3 ),其中测评指标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可以直接 计量的指标, 另一是难以直接计量的因素。对不能直接量化的因素,用一些间接计量的指标来反映, 即对一些特殊人群的问卷调查来实现。从企业经营能力测评的目的来看,测评指标要 有综合性,指标数不要太多,力争用数量不很多的测评指标就可以基本上把企业经营 26 能力的结果反映出来。分析性指标一般能够更详细具体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能力状 况。这些指标可以解释企业为什么有竞争力,或者为什么缺乏竞争力。测评指标特别 是其中的显示性测评指标所反映的是竞争的结果或者竞争力的最终表现,而分析性指 标所反映的是企业产生竞争力的原因或者决定因素。与测评指标不同,分析性指标是 一个为数较多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指标体系(参见表 3 )。指标选取过程主要沿着两条 线索进行:一条是专家学者通过理论分析来构架它的基本框架,另一条是用问卷调查 的方法把有关人群(主要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验集中起来,即从科学理论和实践 经验的结合上确定选取什么样的指标更好。从而可以做到理论依据可靠,选择程序合 理,逻辑线路清晰,操作方式可行,逐步优化细化。 表3 企业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指标类型 指标构成 作用 数据获取 统计资料 直接计量指标 反映竞争力的结果 显示性指标 测评性指标 潜力性指标 对特殊人群问卷调查的 间接计量指标 反映不可量化的因素 统计分析 反映竞争力的原因,即决定 分析性指标 多种类、多层次的指标 统计资料及对比分析 竞争力的因素 2.3 核心能力与多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 基于核心能力的多元化战略的分类 以往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分类,强调从行业或业务的关联性上进行划分,如鲁梅特 类别法、熵度量法就是现在常用的方法。这些划分方法由于在考查企业业务的关联性 时,只能考虑到业务关联性中的一个或几个有限的方面,如共享的设施、共享的技术、 相似的分销渠道或共同的市场等,不能充分全面地包含其它重要因素,所以这些划分 标准不能揭示多元化经营类型的本质,按此分析问题也往往缺乏说服力。由 于核心能 力反映的是企业的综合能力,所以采用核心能力作为多元化战略类型的划分标准,可 以很好地克服以往企业多元化战略分类方法的不足。 基于核心能力的多元化战略。即企业以核心能力为基础,进入与核心能力发挥有 关的各行业。进而可将基于核心能力的多元化战略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约束型基于核 27 心能力的多元化战略,即所进入的各个行业除了要以核心能力作基础外,各行业间也 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一种是非约束型基于核心能力的多元化战略,即企业以自己已 经建立起来的核心能力为基础进入各行业,但这些后进入的各行业间相关性较弱。 从核心能力出发,还可将多元化战略划分为单一核心能力的多元化战略和多核心 能力的多元化战略。单一核心能力的多元化战略是指公司经营的产品或业务基于一种 核心能力。多核心能力的多元化战略则是指基于两种或两种以上核心能力。 基于核心能力的多元化战略的划分方法的最大好处在于:其一避免了企业进入那 些表面上看起来相关的行业而招致的经营失败,实际上从核心能力上看,这些行业并 不相关。20 世纪70 年代后期,英国石油公司等一大批石油公司纷纷涉足采矿业。可是, 10 年后,它们却纷纷退出。原因是:除了具有石油开采能力外,采矿业还需要低成本 的提炼能力和采矿权,而这正是石油公司所欠缺的。其二拓宽了企业对业务的视野, 使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核心能力进入看起来并不相关的行业,从而使企业能抓住机会, 获得巨大的成功。例如,“松下”在消费品电器(收音机、电视机)上的品牌转移到微波 炉上,这使“松下”很容易地以低成本进入了微波炉市场。因此,业界流行这样一句格言,
本文档为【(硕士学位论文)铁路辅业企业经营能力分析及其对策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9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0KB
软件:Word
页数:58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0-15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