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

举报
开通vip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谢家湾小学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 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谢家湾小学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 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 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 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 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 指名读生字,新词。 2、 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 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2( 金色的草地 谢家湾小学 教学目标: 1. 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4 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 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金色的草地 2(课前置疑: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吗, 整理问题: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 1( 开火车读生字。 2( 小老师教读:多音字:“假”“朝” 字形:“绒” “耍” 3( 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并展示图片。 4( 抽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你能找出来吗, 归纳总结:1 哥俩在草地上玩耍。 2 草地会变色的原因。 四、理解课文 1、 齐读一自然段:思考:我们窗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草地,由“长满”“盛开后变为金色” 体会蒲公英的多。 2、 朗读。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齐读第一自然段 草地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们怎么玩呢, 二(感知第二自然段 1 自读第二自然段. 2 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 3.汇报表演. 4.想像自己的脚下就是那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说一说,在这样一个地方,你的感觉怎么样? 5朗读:读出欢乐的气氛.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 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什么?对了,]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变化,说一说,它是怎么变的? 早上:绿色 白天:金色 晚上:绿色 2 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在书上勾出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 汇报: 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着变色了. 5 朗读:体会草地的变化的原因. 6、齐读4自然段:从这里,你体会到小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五、完成课后练习二:回顾全文:从课文哪些地方,你感受到草地的有趣和蒲公英的可爱。 六、有感情地朗读。 3( 爬天都峰 谢家湾小学 一、学习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二.教学重、难点: 1.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 2. 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 三.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四.教法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边读边想法。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的: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 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的:边读边想,说出“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生朗读课文。 2( 师引导: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们互相鼓励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文。 3( 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 师筛选出问题:“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他们是怎样爬的,他们爬上去 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呢, 4、读读议议,释疑。 a. .“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后,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读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 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学生读书圈划。 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 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C.“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 三、总结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4、槐乡的孩子 谢小 徐允熙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朗读课文; 2、 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陪阿姨能够自读能力,并是学生感到劳动是快乐的。 学习时间: 1~2课时 学习准备: 1、 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词语,并提出疑问; 2、 教师准备学习网站; 学习过程: 一、引导认识略读课文,略知学习方法; 1、 从“*”认识略读课文 2、 略知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质疑、思考、讨论,读懂课文。 二、引导自己读懂课文 1、 默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识生字,了解重点词语意思; 2、 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哪些描写重体会到的, (3)自己还有什么不动的地方,记下来,和同桌讨论一下; 三、利用网站,交流反馈: 1、 打开网站: (1)积累词语; (2)在网站提示下理解:满载而归、耷拉 (3)利用网站学习解疑,然后组内交流; 2、 反馈学习情况: 从课文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槐乡孩子的可爱体现在:勤劳懂事、吃苦耐劳、以苦为乐; 3、 读出劳动的欢快、轻松、活泼。 四、巩固练习 1、 完成网上练习:交流学习体会。 2、 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3、 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 课后记: 语文园地一 谢家湾小学 知识目标: 1、 完成习作。 2、 准确区别区别的不同读音。 3、 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情感目标: 熟练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 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导入: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 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 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乐趣与大家分享。 2、生分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3、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评议 (1)看学生他们的课作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注意内容充实) (2)选拔优秀,颁发小奖品。 (3)生谈交流后自己的打算。 二、习作指导 1、 导入。 2、 生选择写作题材 游戏娱乐生活:踢毽子、跳皮筋、跳绳„„ 课余辅导训练: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 个人爱好:小收集、小饲养、小种植、小演奏家„„ 家务劳动家庭帮手: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 3、写法指导: 这篇文章只需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 4、生拟定提纲、评议。 5、生起草。 6、生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7、生各自修改。 8、誊写文章。 三、日积月累 1、 生自由轻声读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 指名横着诚。 3、 揭示发现: 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4、齐读巩固。 四、读读认认 1、 生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意拼读。 2、 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 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的共同之处。 4、 齐读巩固。 5、 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 五、读读背背 1、 师范读古诗。 2、 师引导。 3、 生模仿读。 4、 比赛读。 5、 师生合作、表演。 6、 竞赛背诵。 六、展示台 1、 小组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 2、 了解展示准备。 3、 举行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 评选优秀展示组。 5灰雀 区实验一小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 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 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重、难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 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 读中感悟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 合作学习 1( 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 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1) 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2) 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课堂作业 1、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 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5、灰雀 板书设计 列宁 小男孩 6 小摄影师 区实验一小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 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 至的感情 二(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 至的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课前预习、准备 1. 学生自渎课文,自学生字、词。 2. 学生收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 教师准备投影片和道具。 第一课时 一( 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学生说说课前自渎课文的情况以及体会,介绍搜集到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二( 重点检查读书情况 1.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便。 2. 在学习小组内份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3. 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 4. 投影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 5. 自由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 三、深入理解课文,探研文章的思想感情 1. 分角色朗读课文,这篇课文在写作上很大的特点是对话很多。从人物的对话中,你们 体会到什么, (1) 高尔基喜爱小男孩。 (2) 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 2(默读课文,自读自悟 (1)从那些地方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用“ ”画出有关句子 (2)从那些地方知道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用“ ”画出有关句子。 3.学习小组交流情况。 4.全班反馈交流。 5.老师小结板书。 这篇文章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及孩子们对他的崇敬、热爱。 四(开展讨论 这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读、背、写一句高尔基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 1. 男女生、同练习分角色朗读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运用适当的语气表达情 感。 2. 教师范读,在指名读,师生给予评价。 二(课堂实践活动 1. 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2. 学生两人一组,借助道具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情、动作 的协调统一,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景。 三(识字写字 1( 投影出示下列词语: 阳光明媚 鞠了个躬 咧开嘴 吩咐 准备停当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记者 突然 侧过脸 a. 读一读 b. 用实物、动作、换词、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词义。 c. 各小组以竞赛的方法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词语组得又多又正确的小组获胜。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要写的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学生瞄红仿写,然后说说自己什么字写得好,介绍经验。 四(扩展训练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 尔基对记者和小男孩的态度上形成了宣明的对比。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 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地配合他的拍照 ,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 带胶卷,所以他哭了,这是懊悔,这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到 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小男孩还会再来吗,讨论中让学生联系全文, 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五(板书 6小摄影师 喜爱 高尔基 小男孩 热爱 对话、细节描写 7奇怪的大石头 区实验一小 一.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 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 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二.重、难点 1.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 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 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课前准备 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3(生字、新词卡片。 五.教学方针 讨论,探究学习( 第一课时 一(投放多媒体,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 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 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 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 研究、震(zhân)惊 三(解决一些术语词 1.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2.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3.突兀:高耸。 4.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5.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6.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三(完整地齐读课文。 四(默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五(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3(各自抄写。 第二课时 一(四人小组讨论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把仍不能弄懂的记录下来( 二(全班反馈,归纳整理提出的问题( 三(老师引导解决读懂文章必须弄懂的问题( (一)(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a)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b)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 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二(分角色读3-----8自然段(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三)(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讨论。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a)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 b)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c)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四(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五(作业设计: 小练笔:我的小发现 板书: 7 奇怪的大石头 解 之谜 李四光 8我不能失信 杨小 王艳楠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谁订阅过《儿童时代》这本杂志,哪位同学知道这份儿童刊物最早的创办者是谁,(宋庆龄)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谁自告奋勇来说一说, 让学生利用自己寻找搜集到的资料,并结合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探讨交流。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爸爸 妈妈 宋庆龄 到 教 叠花蓝 伯伯家 小珍 c.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 d.别人是怎样劝说她的,她又是怎么回答的, (让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进行回答) e.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起今天要教小珍学叠花篮,不管爸爸妈妈怎样劝说,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布置任务:以4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进行比赛。 2.各小组安排角色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教师在巡视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和她父母亲当时的所思所想,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问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 3.请三至四个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出优胜组。 5.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讨论深化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宋庆龄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得好“一诺值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大家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同学们也 能像宋庆龄一样守信用,重诺言。 板书设计: 爸爸 伯伯家 到 宋庆龄 教 叠花篮 妈妈 小珍 (王艳楠 语文园地二 杨家坪小学 陈展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课前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讲名人故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 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 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二、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 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三、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 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 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交代任务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 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 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二、选材构思 1.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个留给你较好的印象,概括介绍一下,口头填写下表。 人 物 该人物给自己的印象 李四光 遇事爱思考,善于提出问题 宋庆龄 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坚决做到 2.该人怎么会留给你这样的印象的,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写的事, 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提示要介绍“值得写的事”——值得宣传介 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 3.我们就来把这件事写下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 想清楚。 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发生的时间 事情发生的地点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三、动笔起草 1.下面就请大家动笔打草稿,把自己熟悉的人身上值得写的事写下来,注意着重写清楚该人在 这件事中的举动、表现。 2.学生动笔写草稿,教师巡视。 四、修改誊写 1.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2.师生共同评议。 3.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4.誊写习作。提示格式及书写字迹要求。 5.写完后找机会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描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样。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读文猜人 1.教师挑选几篇以同学为介绍对象的优秀习作,请作者隐去习作中同学名字,向大家朗读,全 班同学猜一猜写的是谁。 对被同学猜出了,且公认为描写准确的小作者加以表彰。 2.议一议,为什么该同学没说出名字而我们也能猜出习作写的是谁, 3.请作者介绍为什么能把同学介绍得如此准确、生动, 引导学生明确,要了解一个人平时要多关注他,做个有心人;写作时要用心回忆。 二、再读欣赏 1.请以其他人物为写作对象的优秀习作作者朗读习作。 大家听后议议评评。 2.教师朗读其他同学习作中的一些精彩句段。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 2.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 a.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这三句句子都是写人物说的话的,句子中加引号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说的原话。在引用人物原 话时,通常要交代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这部分内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 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话语的前边,可以放在后边,也可以放在中间。 3.齐读句子、体会。 4.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 二、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 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 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3.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 4.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师生评价。 6.齐读巩固。 7.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三、成语故事 1.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 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2.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读。 5.同桌间试讲。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 6.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习艺 的祖逖、刘琨。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可以用上“闻鸡 起舞”这个成语。 板书设计 课后记 9 古诗二首 铁马小学 瞿泽君 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及《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板书课题,理解“书”的意思。 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要发散学生的思维)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根据课堂情况可让学生写一写) 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趣味活动 1、我说你读。方法: (1)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老师点挂图上的景物,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字条连诗。 方法:老师出示某句诗的字条,学生接续后面一句诗(多连几次,让学生基本会背)。 3、情境背诗。 方法:学生可自由下位,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 五、识字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促、深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六、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第二课时 一、课前游戏,复习导入 1、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也可以以连线的方式 出现节日、日期和习俗。) 2、小组比赛背诵《夜书所见》。 3、揭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忆”的意思。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 自学基本步骤: (1)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 (2)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 (3)交流:读读、说说、问问。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 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 指名朗读诗文。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以情促读。问:你能用读来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吗, 3、引导以读促发想象。问:同学们在读时头脑中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能交 流一下吗, 4、学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读。 五、趣味活动 1、 生字连词背诵。 方法:请学生把生字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本子上或黑板上排列,再连起来,试着背诵。 2、诗句连对。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背相应句子。 3、情境练背。学生当小小诗人,或加动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读再上台表演,达到背诵。 4、赛诗会。 方法:(1)集体赛:每个小组背一、两首古诗,一首课内的,一首课外的,看哪一组背得既响亮又 流利。 (2)个人赛: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看谁背得最有感情。 六、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重点指导“异、插”的写法。 3、书写生字 七、拓展活动 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 2、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 中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推荐相关的古诗:《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杂诗》(唐?王维)三首古诗。 10 风筝 铁马小学 瞿泽君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课前准备 1、寻找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的文字片段,有条件地可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 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师巡视,了解学情)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 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下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a、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b、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教法: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a、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b、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四、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注:“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二声(摩擦)、四声(磨面);坊的读音:一声(牌坊)、二声(作坊)。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注:“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 3、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堂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一、诵读回味 表现情感 1、 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 2、 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概括。 二、细读深究 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11、秋天的雨 铁马小学 瞿泽君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盒、扇、邮”等10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 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1、“爽”“柿”的字形,“扇”“梨”“粮”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谴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去感受秋天。 第一课时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b、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 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画面。 2、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多读几遍。 3、 把自己认为美的读给同桌听听。 4、 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三、品读课文,想象动情 1、 品读第一自然段。 (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谈谈自己对本段的看法。 (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词需引导学 生理解。(留心、在意等) (3)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 品读第二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写 的景物简单地画一画。 (4)品说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5)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那样用美的语言表达 出来吗, 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评点。 四、识字写字 1、学习生字,交流学法。 注:“枚”的右边不是“文”;“柿”的右边易错。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 3、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秋天的雨就象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引读第二自然段 。 3、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 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 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 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d、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________。小喜鹊______,小松鼠_______,小青蛙_______,松柏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 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三、总结拓展 1、出示课文第1—4自然段的开头每句,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愿意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秋天的雨,是一把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有一盒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藏着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吹起_____________。 3、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 后,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组织指导学 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先作铺垫。) 12(听听,秋的声音 杨石路小学:李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能交流体会,自己创作诗歌。 教学难点: 创作诗歌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音带。 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带。 3(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同学们,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声响录音带) 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5(加动作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 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段诗,好吗,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5(选派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五、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 六、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诵读 边加上动作。 2.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诵读自己编的诗。 七、作业 自编一首诗。 语文园地三 杨石路小学:李冉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 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生画的)。 师: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 大家带来很多的来的快乐, 是吗,板书:秋天的快乐 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时高兴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a、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让学 生自己先说说。 b、具体说说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准备。要求: (1)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2)说出自己的快乐。 (3)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 3(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a、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b、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师生评选最佳学生。 4(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5(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习作: 一、 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上节课,你们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又画了美丽的画,那你们能把画面上的内容写下来吗, 二、 写前指导 1. 请同学们把画展示给同桌看,并说说画上的内容。 要求:说话完整、清楚,尽量用上好词 2. 抽生上台展示、交流,评价。 3. 交流好词好句。 三、 写作 1. 根据自己的画和描述写一段话。要求:事情叙述清楚、完整,语句通顺,用上了好词。 2. 同桌相互交流所写的,并相互提出意见。 3. 自行修改 四、 交流、欣赏 1. 抽生上台读,大家评价 2. 佳作欣赏,大家点评写得好的地方。 3. 自己再次修改。 4. 把话读给你喜欢的同学或老师听。 五、 作业 1. 誊写 2. 家长写出评价。 3. 把画和话贴在教室的墙上。 13 花钟 渝高一小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怒、暮、燥”等8个生字,会写“斗、艳、内”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 芳迷人、艳丽、苏醒”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三、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 2(收集文中所及到的花的图片和相关知识。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了课题以后,心中有什么问题吗? 2(一位植物学家按一定的原理将各种花种在一起,制成了花的时钟,并根据花的开放来判断时间,他的 这种做法奇妙吗?你想不想知道这位植物学家是根据什么原理来制作的这个花钟呢?让我们走进花钟 这篇课文,来一起揭示其中的奥秘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 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型。 3(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词语卡,全班认读,正音。 b(小组互动,“我说你猜”,小组中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其他成员迅速在文中找出来。 C(当当小老师:你发现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最容易出错,请你做回小老师提醒提醒大家。 三、通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第一段:归纳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的现象。 第二段:揭示了不同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 第三段:植物学家根据这一现象的巧妙运用。 2(组织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读出你的感情来。 四、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1(认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新词。 二、读中感悟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2(精读课文,细细品味。 a(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归纳现象 读一读: 你发现了一个什么有趣的现象 填一填:牵牛花 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 薇 睡 莲 万瘦菊 烟草花 月光花 昙 花 议一议:作者用不同的句式来描述花的开放,这样的方法好吗, 赏一赏:将收集的文中几种花盛开的图片与同学们一起欣赏一下。 品一品: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感悟它的美。 b(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揭示原因 细读课文,思考: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小组交流::通过读书,你找到了答案了吗, 集体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开花不同的原因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揭示原因: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联系。 C(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花钟制作的巧妙 回顾全文,说说植物学家修建花钟的做法妙在哪里, 齐读课文,读出对修建奇妙花钟的赞叹。 3(再读全文,升华情感。 三、交流感想: 你从这位植物学家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课外扩展: 1(自制花钟。学习花钟的方法,仔细观察周围的植物,记录它们开花的时间,按它们开花时间的先后顺序,把植物的名称记录在自画的钟面上。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这些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2(根据学校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观察,并记录好观察日记,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板书设计: 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花钟 (不同的花种在一起) 花的开放跟温度、湿度、光照有关 14 蜜蜂 渝高一小 14 《蜜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 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课前准备: 生字卡 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第一课时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 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 (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 现在你知道法布尔做了一个什么有趣的实验了吗, 三、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细读课文 默读课文,明确默读要求。 a(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b(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结果怎样,。 c(同桌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实验的过程说一说。 三、精读课文,感悟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细细品读,画出体现作者严谨科学作风的词句。引导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几个方面去体会。 a.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证实“听说”一词,体现作者不亲信盲从,探个究竟。 b.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个环节, 捉自家蜜蜂,便于观察;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别在两里外放飞,更能说明问题;叫女儿等在蜂窝旁,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考虑周密,体现作者做事严谨。 c.实验的结论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答案, 有明确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学现象,不能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能说明他对待科学严谨,实事求是。 2(思考推测: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齐读课文,讨论交流:从法布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收集到的相关知识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板书设计: 14 蜜蜂 捉 做记号 做事严谨 实验 放 实事求是 得出结论 15 玩出了名堂 渝高一小 15.玩出了名堂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 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学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师生动地讲故事)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 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 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 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 2、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 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4、比较“闲” 与“阅”、“闭”,“腿” 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 5、同学们在玩中的发现能够谈谈吗,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四、作业: 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 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 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 从三个方面: (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 (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 (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5、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6(引导学生简单归纳中心内容。 7、拓展练习 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开拓学生的思路。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学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交流交流。 二、小练笔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板书设计: 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附参考资料: 列文虎克:(1632—1723)荷兰生物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早年,学会了磨制玻璃透镜的技术,制成简单的显微镜。1675年发现了原生动物,1683年又发现了细菌,对动植物的显微构造也有所观察。 显微镜的发展:人类很早以前就有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要求,但是苦于没有理想的工具和手段。1675年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十分微小的原生动物和红血球,甚至用显微镜研究动物的受精作用。列文虎克掌握了很高的磨制镜片的技艺,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精致的可以放大270倍的显微镜。以后几百年来,人们一直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观和探索眼睛看不到的世界,但是由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只能达到光波的半波长左右,这样人类的探索受到了限制。进人20世纪,光电子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33年德国人制成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后,几十年来,又有许多新型的显微镜问世,比如,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就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现代仪器。 16 找骆驼 渝高一小 16* 找骆驼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老人与商人的口气。这是本课的重点;重点是理解老人观察很仔细,分析很具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读准字音,了解这一课里写谁找骆驼,找到了没有,大致上知道怎样找到骆驼的。 2、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到骆驼的。 (1)阅读老人的判断句子,再读他观察的发现的句子。 (2)引导学生将老人的判断和观察到的现象—一对应,从中弄清现象与判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二、通过阅读理解词语 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然”,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现骆驼沿途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 三、学生问题提出与讨论 1、课文为什么先写了老人的判断,然后才写老人的观察, 2、说说自己用心观察,认真思索,获得的发现。 老人 附:板书设计 判 观 断 骆 驼 察 左脚有点跛 脚印右深左 浅 左驮蜜右驮路左有密右有米 回 找 米 印 缺了一颗牙啃树叶留牙印 脚 齿 顺 商人 语文园地四 渝高实验一小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留心观察生活,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同学的发现,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写一则观察日记,写出自己观察中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做到格式正确,内 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自主发现:能主动发现形近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4(日积月累:读读背背一首农谚歌谣,读读认认关于人体器官的三行词语。 5(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鲁班的故事,也可以到图书馆`上网等收集更多的资料。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观察中的发现 1.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有的作者留意了鲜花的开放,有的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飞行,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 这段时间,你都作了哪些观察,有哪些新的发现,把你观察中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其他同学的发现。如果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讨。 2.小组交流 前后两方的同学组成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探讨自然的奥秘。交流时可以互相问答,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a.我观察了夜晚的天空,认识了北斗七星。。。。。。 b.我发现鱼睡觉时是睁着眼睛的。。。。。。 c.我发现只要一碰到含羞草,它就把叶子闭拢了。。。。。。 。。。。。。 3.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4.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发现真神奇,真美妙~看来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同学们,神奇美妙的大自然等着你们去探索,希望你们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写一则观察日记 1(前几天,有些孩子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了日记里,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也交流了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孩子们的发现真是神奇美妙。下面就让我们先来交流一下我们写好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 学生交流,评议,学习别人的优点。 2(在口语交际中,在同学的日记里,我们发现好多同学在观察中都有新发现。也许你有更多的发现要想说,今天我们就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写的内容,再写一则观察日记。 学生讨论交流: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准备写哪些内容, 提示:可以是可爱的小动物,可以是有趣的植物,美丽的风景,也可以是你心爱的物品。。。。。。可以说它的形状`颜色,也可以说它的动作`姿态。。。。。。 把你准备介绍的事物描述给同学听。 3(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4(放声朗读,检查修改。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 5(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6(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7(再次修改,大声读读。 8(誊写作文,注意格式,字迹工整。 第三课时 自主探索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三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 组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 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 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5( 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形近字,其中有些音同,有些音近,有些音 异。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别,进行扩词练习。 6( 拓展练习:形近字组词。 二( 读读背背 1( 导入:不同的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看到什么花刚刚开放 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我们在《花钟》一课中,了解了鲜花开放的规律,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一首农谚歌谣就揭示了瓜果蔬菜在十二个月中不同的生长特点,下面就让我们去读一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带有音节的字拼读拼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4(抽小组朗读,全班交流。 5(师生对读,齐读。 7( 看谁最先背下来。 8( 背诵比赛。 9( 拓展延伸:你能说出在十二个月中不同月份开放的花朵吗,你还能说出哪些植物的生长跟时 间有关吗,你能试着编一编歌谣吗, 三(读读认认 1(读一读这儿的三行词语,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都是指的人体的器官,这些字都带有“月”字,从而得出结论:带有“月”的字都与人的某些器官有关。 3( 这7个字扩词。 4( 说出你了解的带有“月”的生字,并组词语。 四(宽带网 1(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其实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这方面的资料跟同学交流交流,并说出你资料的来源。 2( 读课文中列举的例子,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激励: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勇于探索,练就 了一双慧眼,也许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九龙小学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有趣的现象。交流时说的同学态度自然大方、口齿清楚、表达流利,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 2、交流自己的观察日记,在此基础上再写一则。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发现一些音同或音近、形近字,准确区别。 4、读背农谚歌谣。 5、读关于人体器官的词语,认识“肩”、“臂”等七个生字。 6、引导学生拓宽学习途径,了解、搜集更多资料。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观察中的发现 1、启发谈话: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妙:夜晚的天空,北斗七星最引人注目;清澈的水底,鱼儿总是睁着眼睛睡觉;一碰到含羞草,它就闭拢叶子,多有趣啊~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呢,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2、前后四位同学为一小组,把自己观察中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其他同学的发现。 3、自由组合,把自己的有趣发现说给自己的好伙伴听。对谁的发现感兴趣,跟他交流交流。 4、全班交流。选择几个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发现在全班交流。可以互相问答,呼吸补充,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交流 1、在上次口语交际课上,老师分享了大家发现的乐趣。现在,让我们大家再来交流交流我们的“观察日记”。 2、同桌交流观察日记。 3、评一评同学的或自己的观察日记。引导学生明白:日记内容重点将观察,以及观察中的新发现。 二、再写一则观察日记。 1、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准备写哪些内容,观察中有什么新发现。 2、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3、写好后自己读一读,是否写通顺了,写出了自己的新发现没有。 4、再把自己的习作给同伴读一读,评一评,根据同学的意见改一改。 5、誊写作文。 第三课时 讲评作文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让小作者自己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3、四人小组内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互相评议。 修改誊写展览 1、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2、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张贴栏内张贴。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三个词语中的带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3、齐读巩固。 4、交流各自的发现。 5、区分这些带点字。可以用带点字组新词,可以说说不同的意思。 6、布置课外作业:从本期学过的生字中,举一些形近音同、音近形近的例子,并给它组词。 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一年四季,瓜果飘香。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农谚歌谣。 2、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 3、教师范读、师生对读。 4、齐读、指名读。 5、试着背一背。 读读认认 1、借助拼音各自轻声读词语。 2、抽读。 3、说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4、在自己身上指一指这些器官。 5、齐读。 6、选几个字再组新词。 (九龙小学:施立 17孔子拜师 森林小学 教学目标: 1、 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 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 认写生字。 ,、 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引入课题,交流资料。 ,、 师引入课题。 问: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 ,、 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则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了 解,赶紧介绍给大家。 ,、 生介绍。(再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并认记“丘”。) 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让我们 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 生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哪段,这部分主要讲的什么, ,、 生汇报交流,师总结: 孔子绝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 问题探究,引入对全文的品读。 师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思考、交流。 三、 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一)、齐读一段,提问思考。 ,、 老师提出阅读要求: 课文一来就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 ,、 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 ,、 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 (二)、反复品读,揣摩词句。 1、师引入: 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毅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终来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 提问:这一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自己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 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再结合书上的内容,看你能不能说说 词语的意思。 ,、 生读文、勾画、体会、交流。 (1)、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提问:为什么如此艰辛,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你从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一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说话都怎么样, (谦虚礼貌) (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多谢老师等候。 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 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体会: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谢老师等候”换成“迎候”好不好,为什么, (三)、齐读三段。 ,、 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 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 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 三、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四、 再读全文,再感受。 第二课时 一、 学习生字。 ,、 认字,并提示重点字音。 迎yíng 等děng 品pǐn ,、 组词竞赛。 ,、 学字。 重点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没有一撇,或一横。 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 境:右边是“竟”。 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 ,、 学生说说其他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 练习。 二、 交流名言。 1、书上的名言。 (1) 读一读。 (2) 背一背。 ,、 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 小组推代表交流。 第三课时 (综合性学习) 一、 教师激情导入。 ,、 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 生举手汇报。 ,、 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的传统文化,它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 设疑进入课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课文中给我们例举了。 二、 自学综合性学习。 ,、 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 汇报交流。(师:板书分类) ,、 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剪 扎 编 织 民间工艺 绣 (泥人、彩绣、陶艺、微雕、篆刻) 雕 塑 绘 „„ 传统文化 戏剧 民族艺术 园林建筑 民族舞蹈 „„ 节日风俗 风俗习惯 各地风俗 各族民族风情 „„ 三、 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 设想开展活动的方式。 (1)、学生说一说。 (2)、教师建议。 ,、 组成活动小组。 (1)、自我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负责人。 (2)、确定活动目标。 (3)、拟定活动计划: A、确定内容 B、确定活动方式 C、确定哪位同学负责哪一部分 D、设计出活动计划 18 盘古开天地 森林小学 唐敏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暗等14个字; 2、 积累本课优美词句,并会简单的运用。 3、 在课文的语言中,感受想象的艺术魅力,发挥自己的想像。 4、 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神话故事,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2、3、4 三、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3、4 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课激起导入 小朋友,每天我们抬起头会看到蓝蓝的天空,每天,我们踩着脚下的土地。我们会看到高山, 会看到河流和湖泊,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都 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的祖先也会思考这样的问题,那 时科学技术不发达,还不能解释这些种种现象,所以就有了很多有趣的神话故事。你想不想跟老师 一起去看一看,远古的人们的眼中,天地是怎么形成的呢,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 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 2、 生小组自学生字,看看谁的识字方法好。 3、 交流识字 4、 汇报 5、 教师用卡片检查识字效果。强调“血”“宗”的读音。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6、 把生字放在课文中,能读好吗,学生自己练习读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尽量把课文读流利。 三、写字教学 1、“肢、肌、肤” 观察这几个字的结构,学会把结构相似的、想近的,结合起来学习。 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习写一写。 2、“丈” 注意与大字区分,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丿”要在田字格中间位置 其余几字都 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注意提醒学生组词和字音。 3、练习写字,老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二、新课学习 1、 通过上节课的阅读,谁能大概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 2、 天和地倒底是怎样分开的呢,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小组读。找一找这一段里意思 相反的词语。大家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3、 读一读你找出来的词语。 4、 天地分开了,世上的万物又是怎么来的,齐读课文3、4自然段。 5、 说一说,盘古的身体是如何化作世界万物的,指名说,同桌说。 6、 仔细读一读文章中写盘古变化时的句子。 7、 注意多音字“倒”,自己查字典,学一学这个多音字。 8、 文章最后为什么说盘古是人类的老祖宗, 19 赵州桥 森林小学 陈李 学习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指导学生了解关于赵州桥的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近年来,随着咱们重庆的的发展,嘉陵江和长江的江面上修建了很多座桥,今天老师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河北省赵县的 河上的一座石拱桥(板书:19、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时,多留意识记,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 2、生读文,解决生字,教师巡视。 3、指名读文,抽查课文熟练度。 4、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重点指导“智(zhi)慧(hui)”;“县”可以结合生活识记;用熟字变偏旁“底、低”识记“抵”,“准、谁”识记“雕”;多音字“爪”可以通过查字典来识记。 5、交流质疑,并且疏通课文的结构: 一自然段写赵州桥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谁设计的和参加建造的,离现在多长时间了。先给赵州桥一个很简要的介绍,并且指出,赵州桥世界闻名。 二自然段接着就写它设计的特点。写它与其它的桥不同的地方 三自然段写桥的美观。 四自然段写一座这样雄伟、美观的桥,是劳动人民设计建造的,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三、合作写字: 1、“县”可以在识记时就提示写法:上面是两横,不是三横,且与竖相连。 2、“设”的右上角的第二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3、“横”不要把“由”写成了“田”。 4、“举”字下面只有两横,不是三横,并注意上面三点的写法。 5、“参”的下面三撇的写法,占位。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模仿。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知道了赵州桥是一座非常有名的桥,它的设计非常独特,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去看看它到底为什么这么出名。它的设计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翻开书听老师读课文。 2、请大家像老师这样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辅导)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读得不错。下边让我们用心地把课文读懂: 师:谁先把第一段读一下, 这座桥世界闻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这座桥。这座桥为什么这么闻名呢?因为它在设计上有独特的地方。第二段就写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它和别的桥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学生默读 2、出示赵州桥的挂图,拿它跟别的桥比较,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 (1)、别的桥下有桥墩,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大桥洞。 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非常雄伟,(板书长、宽)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板书: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2)、一般的桥只有一个大桥洞,没有两边的小桥洞,而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板书: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3、理解“创举”: 师: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生:以前的桥从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了,并能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 教师见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4、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是写赵州桥的什么呀!课文中的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谁能找出来, 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这段是写赵州桥的美观。 2、第一句话好在哪里, 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 3、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 主要体现在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很美上。 4、找出写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读读。 图案有几种,(三种) 指导朗读,并解决学生不懂的地方。(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较形象的了解赵州桥栏板上的美丽图案。 四、结尾升华 1、师:这样一座设计独特、雄伟美观的大桥,是什么时候建的? 设计人是谁, (隋朝、李春。) 2、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建造了这样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建造在远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举世闻名,所以,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赞扬了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板书赞扬劳动人民) 五、看板书复述课文,试着背诵。 六、课后拓展 1、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自己认为写得很好的自然段。 2、运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赵州桥。 20 幅名杨中外的画 森林小学 陈李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地情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包括邮票)和光盘,有条件的可要求上网。教师准备有关挂图,有条件的应准备光盘或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语: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课文作了具体的介绍。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生动,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 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 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师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 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答案,然后小组交流。 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一、 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二、画上的街市非 常热闹,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三、介绍了北桥头的场景) 3、 学生质疑,随机解决一些问题。 三、 赏读,展开想象 教师:(张贴挂图或播放光盘《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清 明上河图》中的美丽风光。 1、《清明上河图》中都有哪些行业的人物, 2、画上的街市的热闹表现在什么地方, 4、 北桥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读文、看图、想象、交流问题。 5、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四、 美读,表达情感 教师: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语文园地五 森林小学 一、我的发现 1、 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 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 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二、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 观察,下面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 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 4,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5、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三、读读认认 1、 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 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 教师检查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 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展示台) 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小组评一评,哪些小朋友完成得好。 二、 口语交流 1、 各组小朋友在自己的组里,把你收集的资料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2、 各组交流 3、 小组商量,用什么方式集中展示小组成果。 4、 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 5、 想一想,再把你最想告诉大家的写下的来。 第三课时 习作评改(略) 21古诗两首 石桥铺小学 教学目的:1、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3、会朗诵、背诵两首古诗,会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作为我国悠久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的喜欢,最近课余你又收集 了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2. 指名由学生自由背诵古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天门山》。板书课题。 二、学习古诗。 1、对李白进行简要介绍。 2、第一步:1).谈谈你对李白的了解。 2).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教师点拨。 第二步: 1. 小组合作,利用字典、注释、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 重点词:天门、楚江、中断、天(通)、至此回(在这里打转) 2. 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3.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大家解决(集体解决) 4. 抽学生说说本诗的意思。教师可做适当讲解。 5. 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描绘的画面。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抽学生上黑板把想到的画面画下来,结合画面讲述。 第三步: 1. 再用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能体会多少就体会多 少,教师适当点拨) 2. 交流。 第四步: 1. 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先自由读,再读给全班听。 2. 背诵这首诗。 三、学写生字。 1、学生自由准备,为要求会写的4个生字组词,想给哪个字组就给哪个字组,能组几个就组几 个。 2、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老师指导书写并示范。 4、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 1. 背诵本古诗。 2. 搜集、背诵李白的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大家还记得吗,请大家一起背一背。 2、这节课我们将去领略另一首古诗的迷人风光。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 1、 请小朋友们自由读古诗,在读的同时用铅笔勾出生字,多读几遍。 2、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生字,(师出示生字卡片) 3、 独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最快。 4、 全班交流思考的结果。(说得好的教师给予表扬,同时重复强调,让生加深印象。) 5、 对生字进行扩词训练。 三、学习古诗。 1、 对苏轼进行简要介绍。 2、第一步:1).谈谈你对苏轼的了解。 2).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教师点拨。 第二步: 1、 组合作,利用字典、注释、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 重点词:潋滟、空蒙、奇、西子 2、 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3、 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大家解决(集体解决) 4、 学生说说本诗的意思。教师可做适当讲解。 5、 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描绘的画面。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抽学生上黑板把想到的画面画下来,结合画面讲述。 第三步: 1、 用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能体会多少就体会 多少,教师适当点拨) 2、交流。 第四步: 1、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先自由读,再读给全班听。 2、背诵这首诗。 四、完成课后练习。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石桥铺小学 余楠 教学目标: 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 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 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4、 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的: 1、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 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了解西沙群岛的特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对课文有个总体印象。 课前准备: 1、生字卡 2、挂图 3、地图 4、布置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日月潭》吧,她在祖国的宝岛台湾。(出示地图)在祖国的南海上,有 一群岛屿,叫西沙群岛。(板书课题,解释“岛”。) 2、 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对西沙群岛有了哪些了解,交流一下,好吗,(随机对认真预习的 学生给以表扬、鼓励。)你们还很想知道什么, 3、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富饶的西沙群岛的。 二、 学生自学: 1、 读课文; 2、 圈画、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 3、 思考问题:全文主要讲的什么,弄清每自然段讲的什么, 三、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 指名认读生字 纠正读音 2、读生词 3、 全文共7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四、 学习课文 1、 齐读第1自然段: 画出重点句子,认识总述句(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此段在全文起总述的作用。 2、 怎样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1) 自渎2~6自然段,弄清每段讲的什么。 (2) 小组讨论每段内容; (3) 说说每段的内容,方法:逐段朗读、讨论,同时板书; (4) 结合板书小结。 板书设计: 风景优美 海水: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海底:珊瑚 海参 大龙虾 鱼 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物产丰富 海滩:贝壳 海龟 鸟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的: 1、 感情朗读课文。 2、 学习2~7自然段,了解内容。 3、 读句子,理解意思,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句意写具体的。 4、 鼓励学生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 1、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课后第2题,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 1、挂图 2、小黑板 (课后第2题) 3、布置学生查找图片、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见上节课板书) 二、提出本节课内容、要求:学习后几个自然段,感情朗读课文,知道每段写的什么,理解句意, 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句意写具体的。 三、学生自读3~6自然段 1、 自渎 自了解; 2、 小组交流:说说西沙群岛物产怎样丰富, 四、讨论回答:西沙群岛怎样丰富,(同时板书) 五、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重点指导3、4段 (出示挂图,指指海底有些什么) (1)指4人分句分段朗读 评议指导 (2)齐读 (3)出示小黑板句子:(第4段的最后一句) a、 说说对句子的理解(是说西沙群岛海底的鱼很多); b、 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句意写具体的,在文中将“有的„„有的„„”打点,再读一读、 说一说。(形状各异) 2、 感情朗读5、6段 (1)指导感情朗读 (2)出示句3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说说句子的意思 (西沙群岛的鸟多) 课文是怎样写具体的,(用鸟蛋多、鸟粪多说明鸟多。) 3、 齐读第7段 (1) 说主要内容,把与第1段相似的句子找出画“~~~” (2) 知道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的作用) 4、 小结:(见板书) 全文用总述——分述——总结的方法写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物产丰富。齐读课题:富 饶的西沙群岛 六、 资料、图片交流 1、 方法:课前结合课文查找有关资料、图片; 2、 课上鼓励介绍资料、图片; 3、 小组交流; 4、 学生结合课文质疑,集体讨论解疑。 七、你是说一说、写一写还是画一画“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来表达你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小黑板 挂图 总述: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海水: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分述: 海底:珊瑚 海参 大龙虾 鱼(非常多) 海滩:贝壳 海龟 鸟(多) 总述: 更加美丽 更加富饶 第 三 课 时 教学目的: 1、 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 初步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宝岛。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具准备: 生字卡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自渎课文 说说西沙群岛怎样美丽富饶。全文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的,(总 述——分述——总述) 二、学生质疑,讨论解疑 重点:海水为什么会五光十色, 引导朗读第2段的第3句原因。知道因果关系的句子。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你最喜欢西沙群岛的什么,请你选择读一读,能读出喜爱的感情吗, 2、 重点指导朗读第3段: 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惊奇赞美的语气 海参„„. 语气要低粗、稍慢 大龙虾„„ 要读出威武的语气 四、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1、 自背 2、 指名背 3、 说说你是怎样背出你喜欢的段落, 4、 互背 五、学习生字 1、 出示生字卡,边读边看偏旁; 2、 自记字 小组讨论易错字; 3、 质疑 指导书写难字: 威:“戈”字旁,“女”上一横不能少。 武:最后不能多一撇,不是“戈”字旁。 插:右边的笔顺 4、 学生练习书写 师巡视指导 5、 评议 表扬书写认真的学生。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石桥铺小学 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 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二、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理清层次,学习第一、 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第三课时:学习第六自然段,总结全文,学写生字。 第一课时 一、资料展示交流 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向往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出示生字,抽读。重点指导:“涨”是翘舌音,“葱”是平舌音,“融、涨、葱、挡”是 后鼻音,“浸、剑、舔”是前鼻音。 ,、用多种方法识字字形。 三、学习课文,、,自然段 ,、齐读,自然段。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自读,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春天的景色的, 树木——积雪——春水——小鹿 ,、出示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这个词可以用换词法来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准确,更形象。“嫩绿”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通过实物展示来理解。 “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侧着脑袋”,写小鹿欣赏水中影子的神态。“欣赏”是讲小鹿一边喝水,一边看着溪里流水的样子,好像在欣赏自己的影子。可引导学生想像小鹿的可爱神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用“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学习了这一课“春天”的部分,让我们欣赏到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可是,我们还没有看够春天的美景,夏天又来了,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看录像 2. 小组学习第三自然段,用学习“春天”的方法理解课文,自学后,同位可交换意见,解决疑难问题。 学习方法:?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词语。 ?感情朗读课文。 3. 据学法导读 ?这一段描写了夏天小兴安岭什么景物, (板书:树木、浓雾、阳光、野花) ?夏天的树木是怎样,读有关句子 ?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找出最能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特点的词,理解“葱葱茏茏”。 ?用换词方式,体会“密密层层”、“封”的准确性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你从哪儿可以具体看出来,(“挡”、“遮”) ?教师范读,再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过渡:刚才这个句子是老师最喜欢的句子,你又喜欢哪句, (3)第二句:“浓雾” ?出示这句子,让学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词 ?看图,帮助学生理解“浸” ?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你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觉怎样,能读出你的感觉吗, (4)第三句:“太阳” ?出示句子,让学生质疑 ?看图理解“缕”、“像利剑” ?朗读这个句子 (5)第四句:“野花” ?出示句子,说说这句好在哪儿, ?齐读句子 (6)小结: 这一段,作者抓住了夏天花木繁茂的特点。先从夏天的早晨写起,写出了小兴安岭早晨特有的朦胧美,再写太阳渐渐升高,阳光驱散浓雾,出现了利箭一样的金光,大花坛似的草地。从这段描写中,我们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节特点。 三、 默读课文,自学第四、第五自然段 我们知道小兴安岭的春天、夏天都很美,那秋天、冬天又怎样呢,你们想知道吗,现在,老师让你们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 (学生继续用上述方法,默读课文,自学四、五自然段,看看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 1. 检查自学情况 ?第四、第五自然段各写了什么景物, ?在“秋天”、“冬天”一段,哪个句子写得好, ?出示句子:a.落叶在林间飞舞 b.西北风呼呼地刮着 (词语替换法,让学生理解“飞舞”更能表现秋天的欢快、活泼;“刮”突出西北风非常猛烈) 2. 小结: 秋天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贵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这多么令人惊喜~ 冬天,小兴安岭雪花纷飞,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给文章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这两段,作者也是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刻写出来的。 3. 指导学生读出丰收的喜悦及动物的不同表现。 四、 总结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只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大家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那里景色诱人,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地方,(大花园、宝库) 齐读最后一段 五、 师生配合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3 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春 抽出新枝 长出嫩叶 原木 夏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秋 落叶飞舞 果实累累 冬 树上积雪 动物过冬 大花园 宝库 第三课时 一、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兴安岭的季节。 二、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出示句子“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是用“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来形容小兴安岭的美丽和物产丰富,说它是美丽的大花园是因为这里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野花盛开,即使是冬天,雪花飞舞,银花满地,也无比的美丽;说是巨大的宝库,是由于它盛产木材,还有山葡萄、蘑菇、木耳以及人参等名贵药材及珍贵动物。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概括。 三、学生字。 ,、给生字归类。 左右结构:11个 同偏旁:汇和浸,欣和软,刮和舌(舌做部首和独立成字时写法不同)。 比较生字的比例:如“挡”和“刮”一个是左窄右宽,一个是左宽右窄。 “赏”师范写。 四、生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24“东方之珠” 石桥铺小学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课文。 2. 理解词语“琳浪满目、物美价廉、一应俱全、璀璨”能仿照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 写几句话。 3. 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释题。 1. 板书:齐读课题一遍:东方之珠。 2.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 小声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东方之珠”的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遇到生字多 几遍。 2. 检查预习生字词,多音字词组情况。 香港(gǎng) 贸(mào)易 琳浪(láng)满目 物美价廉(lián) 粤(yuâ)菜 佳肴(yáo) 一应(yìng)俱全 海豚(tún) 清 澈(châ) 闪耀(yào) 霓(ní)红灯 璀璨(càn) 应(yīng)该 应 答应(yìng) 3. 理解不懂的词语。 (1) 提出不懂的词。 (2) 指名理解不懂的单词说说侈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 师归纳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查词典。?问父母。上网。 4. 了解各段主要内容。 (1) 让学生自由的读课文。 (2) 保说说你知道哪段主要写的什么。(学生想说哪段就说哪段 5. 了解本文主要内容。 6. 再读课文了解香港的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感知。 1. 师生共同写课题“东方之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东方之珠”的哪里,美吗, 2. 请你用“东方之珠”一词说一句话。 (“东方之珠”是我同的香港。“东方之珠”是“美食天堂”。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 二、细读课文。 1. 看录相,看后说说你的感受。 2. 课文是怎样写出香港的美丽和繁华。 先默读第一片自然段。 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我知道了“东方之珠”的是香港。香港在祖国的南端„„) 3. 细读2.3.4.5自然段。结合录相说说你最喜欢哪些,为什么,读后交流。 4. 认真再读2—5自然段,喜欢的段落多读读,体会你喜欢它什么, 5. 细读第二自然段。 (1)第一段写的什么,用一个来形容。(繁华:师板书)哪些同时写出了香港的繁华, (琳琅 满目应有尽有) (2)认我们去看看她的繁华吧。(看录相) (3)多么繁华的香港啊,你看了后心情怎样,(高兴、激动)请你怀着此刻的齐把第二自然段读一 遍全班齐读。 6. 细读第3自然段。 师:香港我们领略了香港的繁华,认我们去看看香港有什么好吃的。 (1) 看录相,看了后侈想怎么样, (2) 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3) 人们为什么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读后交流。 7. 细读第4自然段。 (1) 喜欢海洋公园的同学请你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2) 师生引读。 (3) 你觉得香港的海洋公园好玩吗,为什么, (因为公园里有海豚和海狮出色的表演,一会儿„„有时„„有时„„) (4) 既然海洋公园这么好玩, 海豚海狮多么可爱,你愿意把这段背下来,以后讲给你的小伙伴、 爸爸、妈妈听吗, 8. 细读第5自然段。 (1) 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香港流光溢彩,显得更加美丽繁华。 (2) 自由朗读看看书上怎样写灯的。(灯的海洋) a.用“:”勾出中心句。用“,”勾出中心词 b.“灯的海洋”从何看出来。读好比喻句。 c.你得香港怎么样,(用了一个描绘、美丽、漂亮、繁华都可,师相书:美丽。) (3) 结合录相,指导有感情的的朗读。 9. 香港的海洋公园是那样的迷人,街市是那样的繁华,每一个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赞叹。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0. 师小结:这颗“东方之珠”在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一百年后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是回来了,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三、作业。 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任选其中一句写一段话。(注意带点的词) 课外时,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 妈妈事非常细致。 小明很爱学习。 语文园地六 石桥铺小学 教学目标:1.学习一字多义 2.会背优美的古诗名句,培养学生对古诗句的欣赏能力 3.会照样子写词语 4.了解我国的物产和风光资料,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富饶 5.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并能较好地将其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目标1.5. 教学设计: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口语交际 1.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最喜欢或最想去哪里旅游呢,(多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地方)那我们就到这几个地方去玩玩吧。 2. 按景点数分组,组成“旅游团”,选一个“导游”,其他的“游客”可以向导游提问,导游 要介绍景点和回答游客的问题。 3. 生展示,评出“最佳导游”、“最佳游客”等。 二、习作 1. 刚才同学们的介绍真精彩,我们玩得真开心,见到了这么多这么美的景色,那你愿意把你 最喜欢的景色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喜欢它吗, 2. 选出较优秀的让学生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 二课时 一、我的发现 1. 自己读读两组句子和学习小伙伴的话,你有什么发现, 2. 你还能知道哪些字也有这样的特点, 二、日积月累 1. 古诗中有很多关于写景的美句,鼓励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并背诵下来。 2. 自己读读三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你能照样子说出其他的词语吗, 25矛和盾的故事 石新路小学 学习目标: 知识 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 等16个词语。 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 3(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情感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等16个词语。 2、 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 1、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等16个词语。 2、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 道理。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坦克的图片、文字资料。,师生, 2(收集与发明创造有关的资料。,师生, 3(准备好相关的挂图和词语卡片。,师, 4. 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阅读单元导语~了解单元主题。 二、 浏览本组内容~了解课文梗概。 三、 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讲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可由学生讲, 2、谈话:在人们纷纷嘲笑卖矛和盾的人自相矛盾时~更有聪明人想到了别的~是什么呢,我 们一起学习25课~《矛和盾的集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四、检查预习~自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提问:认识这些字和词吗,读一读。,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正音, 2、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说说你记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预习时~自主识字。, 3、谈话:现在我们让这些生字回到课文中~考考你是否还认识它们。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巩 固生字的识记。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除了留心听他读得怎样~同时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讨论~评评谁说得既清楚又简单。指名说。 6、自由交流:通过昨天的预习~以及今天读和听~你还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自由谈读文 后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的感悟。, 五、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巩固识记:分组交流记字的窍门。 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3、重点指导:“矛、兵”的笔顺。 4、扩词练习~检查积累。 5、指导生字书写。 6、小结写字情况。 六、课后作业。 1、听写本课词语。,见词语表, 2、进一步读熟课文~争取解答课后问题。 3、用“,”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问题可提在 笔记 哲学笔记pdf明清笔记pdf政法笔记下载课堂笔记下载生物化学笔记PDF 本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词语,字卡背后, 2、听写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 小黑板出示词语~学生订正~改错。 3、提问:听写的词语中有不懂的吗,,学生互问互答, 4、板书“大显神威”~这是什么意思,,初步理解, 围绕这个词~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如:谁“大显神威”,它具有什么“神威”,它为 什么能大显神威,, 二、围绕“大显神威”~感悟课文内容。 1、从书中找到“大显神威”。提问:是谁“大显神威”,生答后~引读5自然段。 2、小结~过渡: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那么~坦克是怎 么来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 你从哪里找到了答案,引导学习1-4自然段。 3、默读1-4自然段~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坦克是怎样发明的。 独立读书思考。分组交流改进。指名发言说明。 小结:发明家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了坦克。 4、指导朗读1-4自然段。 引导:小声读这部分课文~把你认为用得好的词和句勾下来~待会儿与同学交流。 交流好词佳句。联系上下文理解“难以招架”、“固然”等词。 朗读课文。 5、了解了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以及坦克在战场上的“神威”~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引读6自然段。 出示句子“谁善于……胜利者。”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你是怎么明白这个道理的, 小结:通过具体事例明白了这个道理。 说明: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是写文章常用的方法~不能空讲道理~举例最有说服力。 三、拓展思维~深化明理。 1、读文后“泡泡”里学习伙伴的话“我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提问:你能举例说 明这句话吗, 先分组讨论~再在全班交流。 2、谈话:矛和盾很早就有~为什么别人不能像发明家一样发明出坦克呢,,生自由回答, 小结归纳:我们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观察。从你的发现中受到启发~解决更多生活中 的问题。 四、布置综合性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 1、观察生活~发现不便之处~作记录。 2、思考改进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录。 3、尝试把其中一项做成看得见的作品~在展示台上展示。 ,可根据学生建议增减活动。, 26科利亚的木匣 石新路小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获得启示,培养学生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学习精 神和生活态度。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 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 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 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到启发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识记生字,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从课文的题目看,《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着什么写的,(木匣)这篇课文围绕着 木匣写了一件什么事,都写了哪些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1(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 2( 指名读生字词。 3( 正音 4( 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本课有两个多音字。“量”本课读liang(2声),还有个读音是liang(4声);另一个多音字是“数”,它可以读“shu”和“shu)”,本课两个读音同时出现,“科利亚刚学数数”,第一个数读“sh(”,第二个数读“sh)”。 5(分析字形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在学生识记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和理解字义,引导学生按汉字的特点,记字形,理解字义,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区别“匣”和“箱”的字义,“匣”比较小,“箱”一般比较大。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盛东西用的。 (4):区分字形 斧和爷;锯和据;免和兔;抢和枪;难和滩;阶和价。 (四)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带着问题读课文。,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这课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汇报: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 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得到启示,明白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无论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它,而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做法。并且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二)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认真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从中受到启发。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待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科利亚的木匣》一课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初读了课文,知道了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本节课继续学习这一课,通过学习,让我们知道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且使我们得到一些启示。 (二)讲读课文 小声读课文,边读,边对照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想: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即什么线索)写的, 本文是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写的。 1(学习课文第1部分 (1)出示思考题: ?科利亚是怎么埋木匣的, ?科利亚为什么埋木匣,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3)指名读第2自然段:找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动词:放、盖、踩、撒,从埋木匣的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体会到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4)指名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科利亚为什么把木匣埋起来, 一是因为全家人要躲避战争,东西多不能带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善于观察思考,他见妈妈把家里的箱子埋起来,受到启发,所以自己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木匣埋起来。 出示句子让学生体会理解: “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科利亚数到十,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让学生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只„„就„„”的用处。 在这里“只”强调了科利亚的年龄小,只会数到十,因此就量十步。 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很大,就是因为他只会数十步,年龄小,才造成后边挖木匣时,挖不着,为后边的内容埋下了伏笔。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出示思考题: ?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 ?妈妈是怎么挖的, ?你怎样理解妈妈说得话,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4,7自然段。 (3)个人读之后,小组学习讨论。 (4)画出妈妈说的话,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妈妈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强调了算术真有用,第二层意思是假设当初不是数三十步埋箱子,而是随便挖坑埋箱子,那现在肯定就不好找到了。同时,这里也渗透着,科利亚也是照妈妈的样子埋的木箱,挖的木匣,那为什么挖不着呢,怎么算术又不管用了呢,原因在哪里呢,这里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5)学习课文8,12自然段: ?读第8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科利亚是怎么挖木匣的, 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有找到。 科利亚把坑挖得很深,朝左挖、朝右挖,说明挖得面积比较大,还是没挖着。 ?学习9和10自然段: 让学生小声读课文,想:当小伙伴们笑科利亚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 理解“也许”,是可能的意思。 让学生反复读第十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科利亚心想:自己的方法没有错呀,既然家里的大箱子都没有被法西斯挖走,那么自己的小木匣也不会被法西斯挖走。从科利亚的话中,暗示了他当时思维的过程,所以想来想去,认为“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读课文第11自然段: 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从“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看出科利亚遇事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从科利亚的话中体会三层意思:一是经过思考,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时很激动,会很大声地告诉大家,用了叹号。二是找到了为什么挖不着木匣的原因。三是料定自己会马上找到木匣的。 让学生体会当时科利亚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齐读这段,理解果然的意思。 3(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科利亚学着妈妈的样子,照妈妈的方法,自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后来,又用和妈妈同样的办法去挖木匣,妈妈很快挖到了她埋的箱子,而科利亚没有挖到自己埋的木匣。后来,经过科利亚动了一番脑筋,知道了自己没有挖到木匣的原因是,四年前埋的木匣,那时自己年龄小,步子也小,现在九岁了,步子大了一倍,那时量十步,现在应当量五步,果然量五步挖到了木匣,从这件事中,科利亚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1)默读课文,划出科利亚受到了什么启发,再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的, (2)出示科利亚说的话,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他的话的意思。 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勤于思考,他从自己埋木匣,挖木匣的过程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他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面对着发展变化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变的态度,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自己默读,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的顺序,说一说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怎样挖木匣的,他从中得了什么启示。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总结全文:师生共同完成。 1(用最简练的语言说一说本课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懂得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看问题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态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板书设计】 的木科利亚匣 埋木匣:四年前 5岁 步小 十步 挖木匣:四年后 9岁 步大 五步 受到启发:勤动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7陶罐和铁罐 石新路小学 1、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陶、懦、恼”等6个生字,会写“陶、谦、虚”等到14个生字,联系上 下文理解课文中“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读懂课文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一、导入新课 1、 揭示课题: 2、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国王御橱里的两只罐子,你们仔细看看,哪只是陶罐,哪只是铁罐,你上怎么看出来的,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从外形上看,左边是铁罐,是用铁做的。右边是陶罐,是用陶土做的,上边还有美丽的花纹。从神态上看,铁罐眉毛竖着,邪视着陶罐,嘴巴翘得老高,好象对陶罐不屑一顾的样子,一幅骄傲自大的样子。而陶罐是用温和的眼睛看着铁罐,笑眯眯的,一幅容忍的样子。从个头上看,铁罐自以为比陶罐高大,陶罐不敢和它比,因此把头昂得高高的。) 4、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小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开火车读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重点指导“懦”(nuo)“恼”(nao)声母都是鼻音n 3、读下列词语: 奚落 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 争辩 恼怒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羞耻 氧化 无影无踪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完整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国王御厨里自以为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奚落 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 争辩 恼怒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羞耻 氧化 无影无踪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读课文,感知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1、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画出铁罐奚 落陶罐的话,并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2、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3、 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点拨,引导解疑。 4、 从找出的语句中可以看出,铁罐有什么特点,(骄傲自大、目中无人)陶罐呢,(谦虚、 友好、克制) ,、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板书: 谦虚 傲慢 三、指导多读,深刻体会铁罐和陶罐的特点。 ,、自读课文,画出铁罐和陶罐的神态的词语。 ,、教师指导读。(铁罐的神态是:“傲慢——轻蔑——恼怒”陶罐是:“谦虚——自尊”) ,、同桌轮换分角色朗读。 ,、教师巡视、指导。 ,、抽一、两组在班上读,大家评议。 四、揭示寓意,总结全文 ,、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自读课文找出描定陶罐和铁罐最终结局的语 句。 ,、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完成板书: 光洁、朴素、美观 无影无踪 ,再读课文,说说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同学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谦虚大度,宽容自尊,铁罐是傲慢轻蔑怒不可遏。我们应该向陶罐 学习。 思考: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全班讨论。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回答这个问题。 板书设计 26 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 傲慢 光洁、朴素、美观 无影无综 28狮子和鹿 白鹤林小学 李云开 学习目标: 一、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三、 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课前板书:28* 狮子和鹿)今天我们学习28课,读读课题。瞧,课题上带有“*”,这 样的课文我们以前也学过,大家回忆一下,学这种课文有什么要求,(生:这是略读课文,要 求我们自己采用各种方法去学习,只需要读懂大致意思……)自己学习课文内容你会用哪些方 法,(如: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等)现在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这个故事,请大家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你觉得什么地方有趣,还有什么地方有疑问, 都请做上记号。二、读课文,体会鹿的情感变化1、 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你能用比较短的几 句话说清楚吗,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然后再指名说,注意引导学生把内容说清楚完整,尽 量用简短的话。)2、 这个故事非常有意思,文中的这只鹿先是十分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讨厌 难看的 腿,后来美丽的角使它差一点命丧虎口,难看的腿却帮它虎口逃生,(师边板书:欣 赏 美丽的角 险些丧命 讨厌 难看的腿 虎口逃生)真是出人意料,我们把自己当作这只鹿 ,再来读读课文,体会体会鹿的感情。3、 鹿的感情有哪些变化,(师板书:愉快地欣赏—— 失望地抱怨——惊慌地逃命——叹气)4、 和你的同桌配合起来读一读,还可以加上动作演一 演,尽量把这只鹿自得地欣赏—抱怨—惊慌地逃命—叹气的样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师巡 视,指名上台演一演,同学评一评,师引导学生对照课文进行评价) 让学生对略读课型的学 习要求有所了解; 对学习方法进行提示,读的时候要求学生边读边用铅笔勾画,旨在通过教 给自学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归纳把握能力。体 现读的层次,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在演和评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进一步理解课文 内容。 5、 看到这样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各抒己见,不强求一致)三、联系《陶罐和铁 罐》再读课文。学完了这两课,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吗,生活中也常常有这样的事,和 小组的同学谈一谈。四、 读故事《公鸡和母鸡》,说说故事所讲的道理。板书:28* 狮子和 鹿欣赏 美丽的角 险些丧命讨厌 难看的腿 虎口逃生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通过比较,开阔思路和视野,学习用多种方式进行阅读。 语文园地七 白鹤林小学 刘鹰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 在交际中能就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自己的建议。 2、 学会听别人说,边听边思考。 3、 从中受到新的启示,培养创造精神。 教学过程: 1、 想一想。 生活中很多很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夜里要开灯,摸来摸去找不到开关;擦高楼上的玻璃又麻 烦又不安全------想一想,你有过吗, 2、 读一读 读本次口语交际提示,明确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3、 说一说。 小组交流,谈自己在生活当中遇到的不便之处。如果问题已经解决,说说自己是怎么解决的, 也可以选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讨论怎样解决。 4、 议一议。 把小组交流好的同学推荐到班里汇报,交流有无更好的方法。 5、 评一评 哪一组问题提得好,问题解决得好。 习作 教学目标:想象作文,编写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1、 写前启发。先讲一讲读过的童话故事,带入童话故事的王国。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为学 生创设充分的想象空间。 2、 提出习作要求。出示课文中的图,供学生选择,也可选择其他动物。想象动物之间可能发 生的事。 3、 写前交流。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准备写的动物及他们之间的故事,大家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进一步开阔思路。 4、 动笔写故事。 5、 全班交流评议。选择故事编得有趣、情节曲折的或某一点写得好的在全班交流;同时指出 存在不足,提出修改意见。 6、 修改自己的作文。 7、 把自己写的童话故事读给朋友听,分享习作的快乐。 我的发现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反义词,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了解语言的一些现象,并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1、读一读:自由读词语 2、谈一谈:读学习伙伴的话。你发现了吗,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每组是意思相反的词,上边一列词,感情比较厌恶,叫贬义词;下边一列词, 感情比较喜欢或者是敬佩,叫褒义词。 4、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反义词语。 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1、积累八个字组成的成语,并能理解其意思。 2、通过生字连词,认识八个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 自读成语,思考:这些成语什么意思,告诉了我们什么, 2、 小组交流成语意思,可查字典解决。 3、全班交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的路程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由从小到大逐 渐积累的。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学问、成绩达到很高的程度后还要继续努力,向前发展。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耳听不如眼见,亲眼见到才是实的。强调深入实际,亲自调查的重 要。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金子不全是纯金,人都有缺点,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 4、在小组里检查背诵;进行背诵竞赛,然后看谁能最先背出相关的八字成语。5、5、交流自 己还知道的一些八字成语。 二、“连连认认” 1、 借助拼音自读,试着连一连。 2、 汇报并说理由: “谎”,与说话有关,左边是言字旁。 “笛”,笛子是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子头。 “棍”,木棍是木头做的,是木字旁。 “港”;港都与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 “愤”,愤怒与心情有关,左边是竖心旁。 “袜”,袜子跟衣物有关,左边是衣字旁。 “捆”,捆书要用手,左边是提手旁。 “妇”,妇女是女子,左边是女字旁。 3、 齐读——指名读——扩词练习 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读懂故事内容。 2、 理解寓意,明白这个故事讽刺了思想方法保守僵化的人,不能跟着形式的变化而改变看法 或方法。 3、结合实际会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 “成语故事” 1、自学成语故事:读不懂的可看图、请教同学、查字典等。 2、结合实际说说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二、“成语故事擂台” 1、自由准备成语故事 2、 然后分小组举行擂台赛,获胜者参加全班的擂台赛。 教师可和学生共同制定一张评分卡,师生共同评议,对优胜者给予表扬。 29掌声 歇台子小学 学习目标 1、 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英子的变化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课前准备 1、 展示屏。 2、 搜集一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此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学习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学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2、 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3、 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4、 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1、 屏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屏显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 3、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 4、 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 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 四、指导认字和写字 1、 屏显本课的生字。 2、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3、 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姿、势、吞、烈、普”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教 师板书给学生看。 4、 学生练习写13个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五、拓展活动 学生继续搜集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和谚语。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提问,明确阅读目标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呢,) 二、精读课文,自己释疑 1、 学生自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带着以上的问题自读自悟。 要求学生在文中勾勾画画,可以适当地写一点读书感受。 2、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提出讨论的要求: 分工明确:组长负责,确定代表小组发言的人。 人人参与:要求每一个人在小组内都发言。 3、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每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成员可以补充。 学生发言的要领主要是认识掌声对英子的帮助,谈从两次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 4、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a.学生自己先练读。 b.然后展示朗读水平,可以进行赛读,挑战读。 学生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三、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1、 屏显英子信的内容:“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a.学生齐读这段话。 b.联系全文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2、 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当时有什么感受呢,你给别人掌声吗,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3、 学了课文,又谈了那么多,还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呢, 四、抄写词语 先读、记,再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五、交流搜集的名言,背诵积累 1、 你搜集到了哪些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呢, 2、 组织学生交流。 3、 让学生读读背背这些名言或谚语。 六、实践活动 假如你的一个好朋友考试考得不好,他很难过,请你写一两句鼓励他的话。 30 一次成功的实验 歇台子小学 学习目标 1、 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13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做人要谦让,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课前准备 演示实验的课件。收集你所知道的教育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 出示课题:一次成功的实验 2、 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什么人在作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教师要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2、 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 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 4、 课文是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老师板书: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每部分 重点讲了什么,学生边读边想。 5、 组织交流。 a.请三个学生分别朗读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这三部分。 b.再请三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部内容。 三、精读感悟 1、 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你有哪些已经解决了, 2、 组织学生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主要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a.什么人在做实验, b.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c.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在交流第二个问题时,教师可演示实验过程的课件。 四、识字写字 1、 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2、 指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a.引导学生分析“绳、险、俩、堵”这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左宽) b.引导学生分析“瓶、顺”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右一样宽) c.引导学生分析“育、系、茶、危、索、获”这6个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d.引导学生思考写左中右结构的“激”应注意什么。 3、 学生写字,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即时评价。 五、实践活动 演示课文中这个实验的课件,鼓励学生课后与同伴一起做一做这个实验。 第 二 课 时 一、继续精读感悟 1、 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已经理解了, 2、 重点引导讨论“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 a.4人小组讨论。 组长负责整理本组的意见,代表小组进行全班交流。 b.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要抓住重点语句,如: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认识到,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女孩具有舍已为人的精神,关键的时刻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危;二是三个学生有合作精神,互相配合得很好。 3、 让学生再质疑,再释疑。 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1、 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注意体会不同人物不同的语气。 2、 小组内合作读一读。 3、 各小组毛遂自荐来读,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二、拓展活动 请你写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写好后和同学交流,也可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 31 给予树 歇台子小学 学习目标 1、 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母亲变化的心情及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课前准备 1、 反映圣诞节的录像带或图片。 2、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1、 学生看录像(或图片),了解圣诞节。 2、 谈话:你了解圣诞节吗, 3、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给予树”。 4、 理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a.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b.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c.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2、 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给予 试探 心意 祝福 甜蜜 担心 宽裕 前夕 提醒 兴高采烈 立即 卡片 盼望 拥抱 仁爱 同情 体贴 如愿以偿 b.指销售员读课文。 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3、 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 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1、 屏显要求会写的12个字,先读读,再组词。 2、 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 经验。 3、 学生写字写词。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抄写一遍。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1、 听写词语。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2、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交流感悟 1、 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自主阅读的感受。 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又有什么感受呢, 2、 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体会。 a.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 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可引导学生抓住“沉默不语”来质疑、释疑。 b.让学生充分地读第四、五自然段,感悟金吉娅善良、仁爱的品质。 3、 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师生互相合作释疑。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动,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 抄写自己喜欢句子。 2、 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32 好汉查理 歇台子小学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感受善良、信任、充满爱心给人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情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录音机和本课的朗读磁带、《好汉歌》磁带。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 导语。善良、仁爱的金吉娅同情、体贴一个陌生的小女孩,向她献出了爱心。这个只有八 岁的小女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个感人的故事。 2、 读题:“好汉查理”。“好汉“你是怎么理解的,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 1、 学生听课文录音,激发朗读的兴趣。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 检查读书情况: a.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评议。 b.和同桌一道再读一读这个感人的故事。 4、 讨论交流。 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再读质疑 1、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内容。 2、 初步释疑。 对于一些浅显的问题或不大重要的问题,引导学生相机解决。最后提炼出以下两个问题作为重 点探讨的问题: a.查理有哪些变化, b.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四、读悟交流,感受查理的变化 1、 查理有哪些变化,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2、 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让学生谈感受: a.“不,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b.“谢谢~”查理显得彬彬有礼。 c.“当然可以。” d.“查理虽然调皮,但说话是算数的。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天都陪杰西在草地上玩。” e.“杰西,我会做个好汉。”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到查理确实变了,变得有礼貌了,变得诚实、实信了,变得有上进心了,自信了。 五、探究查理变化的原因,评价文中人物 1、 引导谈话: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2、 你觉得查理的变化和哪些人有关呢, 跟自己、杰西、罗伯特先生以及镇上的人有关。 3、 你对故事中的这些人物有什么看法, 学生自由说说对这些人物的看法,重点谈对小女孩杰西的看法,体会杰西的信任和友谊是查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六、练习有感情朗读 可以自由组合,分角色感情朗读。 七、拓展练习 1、 读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2、 镇上的人后来会怎么评价查理呢,请你发挥想象,写出人们对查理的评价。 语文园地八 歇台子小学 学习目标 1、 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2、 读背《三字经》节选,大致了解意思。 3、 猜字迷,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4、 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外,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5、 通过自由表达,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数本不同版本的《三字经》。 2、 学生带字典或词典。 3、 学生搜集了谜。 第 一 课 时 一、口语交际 1、 谈话引题。 教师结合本课堂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 教师小结。人和人之间需要互相欣赏。夸奖别人就是给别人送温暖的阳光。因此,我们要学会夸奖别人。 2、 讨论明法。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 引导学生认识到,夸奖别人首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要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 3、 分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组分成四组。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注意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夸奖同学,每一个同学也都要被夸奖到。 4、 全班交流。 a.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说。 b.师生评议。评议要点:要用具体的事情;要实事求是;要真诚热情。 c.对于同学赞扬的话语,请被夸奖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5、 填写“成长卡” 成长卡上分四栏:“教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自己说”。同学间交换填后两项。 第 二 课 时 一、习作 1、 谈话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交流一下这一学期来自己的习作写了些什么。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态度、习作成绩充分肯定、表扬。 2、 交流拓展 a.最的,你有——哪些很想和别人说说的,人、事、景或物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b.范例引路。 请学生,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内容具体说一说,要把内容说清楚。 引导其他学生讨论:哪些地方说清楚了,是怎么说清楚的;哪些地方还没说清楚,应该怎样说清楚, 注意: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例子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掌握一般方法。 3、 学生自选内容进行习作。 4、 选取部分习作朗读交流,互相议议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 5、 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然后誊抄。 第 三 课 时 一、评议作文 1、 教师概述上次习作的成绩,重点是内容丰富多样,习作态度认真等。 2、 优秀习作赏析,激励学生以后把习作写得更好。 3、 建议学生把这学期的习作整理一下,也可以再修改,誊抄一下,保存起来。 二、我的发现 1、 出示“我的发现”中的列出的词语。 引导学生认真读读,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2、 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3、 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这种形容词的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4、 指导朗读,通过读体会这样重叠的表达效果。 5、 拓展积累。 a.你还能举出这样的词语吗,小组合作照样子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b.投影展示,并朗读。 c.请学生从大家举出的ABB式词语,选择自己喜欢的抄下来。 三、读读背背 1、 请学生捧起书,借助拼音,反复练习,把韵文读正确,读通顺。 2、 指名试读。 3、 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指导。 4、 怎样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意思, a.学生用查字典词典、与同学讨论等方法理解句子。 b.请学生说说句子的意思。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一下,教师也可稍做指点。 5、 自由朗读,熟读成诵。同座互相检查背诵。 四、课外扩展 有条件的,再找《三字经》读一读,以后背给大家听。 第 四 课 时 一、读读记记 1、 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 2、 同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大致说说词语的意思。 3、 分类记忆这些词语。 二、趣味语文(猜字谜) 1、 仔细看看谜面,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吗,(是“口字) 2、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3、 请同学们在搜集的字谜中,选一个让大家猜猜。 4、 试着编一个字谜。独立编、合作编均可。 5、 交流,并评选星级字谜。 根据所编字谜的准确和巧妙,评选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字谜。
本文档为【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69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18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