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46 邦泰世纪广场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46 邦泰世纪广场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举报
开通vip

46 邦泰世纪广场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利辛县邦泰世纪广场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前言 本项规划设计重点是对基地本身的地形条件和周边环境的资源、分 期开发及开发强度、规划格局、建筑空间构成、产品类型等进行图形和文本方式的设计和研究探讨。 第一章、项目基本概况和背景 一、概述 利辛县位于淮河流域、西淝河之滨,汉为汝阴、山桑、下蔡等县地,分属沛郡、汝南郡,隋谯郡、汝阴郡。唐宋后属颍州、亳州、寿州、顺昌府、凤阳府。1949年解放后仍为阜、蒙、涡、凤4县制,同属阜阳行署。 1964年10月31日国务院第148次全体会议决定设利辛县,析阜阳县的王人、王市、马店、胡集...

46 邦泰世纪广场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利辛县邦泰世纪广场小区规划设计说明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前言 本项规划设计重点是对基地本身的地形条件和周边环境的资源、分 期开发及开发强度、规划格局、建筑空间构成、产品类型等进行图形和文本方式的设计和研究探讨。 第一章、项目基本概况和背景 一、概述 利辛县位于淮河流域、西淝河之滨,汉为汝阴、山桑、下蔡等县地,分属沛郡、汝南郡,隋谯郡、汝阴郡。唐宋后属颍州、亳州、寿州、顺昌府、凤阳府。1949年解放后仍为阜、蒙、涡、凤4县制,同属阜阳行署。 1964年10月31日国务院第148次全体会议决定设利辛县,析阜阳县的王人、王市、马店、胡集,涡阳县的张村、江集、阎集,蒙城县的望疃,凤台县的阚疃、展沟共10个区组成。1965年5月1日,县级机构开始运转,利辛县宣告正式成立。 县城设利辛集旁,县名由此而得。利辛集居西淝河之阳,位于阜蒙古驿道旁,曾设驿站(古称递铺)。曾名为利现铺,后演变为利辛集。1975年由利辛公社改称城关镇。1977年10月原城关镇改称城郊区,以县城为中心设置城关镇,并沿用至今。 二、地理区位 1、地理位置: 利辛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域南部,东接蒙城,西邻太和,北靠涡阳,南接阜阳、颍上,东南与凤台县毗连;地理位置为东经115°54′—116°31′,北纬32°51′—33°27′。全县国土总面积2004.5平方公里,疆界长250公里。境内交通发达,公路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S305、S308和界阜蚌高速公路为主,内连乡镇,外通周边县市的公路交通网络;铁路有濉阜铁路、京九铁路纵贯县境西部;西淝河、茨淮新河可通航至淮河。 2、区位关系: (1)利辛县位于亳州市域南部,是亳州市的南大门,经济地理位置处于陇海—兰新经济带、京九经济带的交汇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在我国经济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特点。利辛县位于阜阳市、蚌埠市和淮南市三者之间,具有承接南北、连接东西的区位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因三者具有更好的发展条件而产生的对利辛县经济发展的遏制作用。 (2)利辛衣淝襟淮,交通便利,公路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S305、S308、S202和界阜蚌高速公路为主,内连乡镇,外通周边县市的公路交通网络;铁路有濉阜铁路、京九铁路纵贯县境西部;水运西淝河、茨淮新河可通航至淮河。交通极为便利。随着商景高速公路、界阜蚌高速公路和楚利凤快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利辛县的交通区位进一步加强。 三、自然资源 1.地形地貌 县境位于淮河平原区、淮北中南部砂礓黑土平原亚区,属剥蚀堆积地形和堆积地形。从大尺度来说地势平坦,以万分之一坡降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县西北部最高处海拔32米,县东南部最低处海拔为22米,平均海拔为28米。从小尺度来说有一定起伏,河间地区有一定数量大小不等的半封闭状碟形洼地发育。剥蚀堆积平原广泛分布于河间地区,泛滥带主要是由南淝河洪水泛滥积物构成,分布于沿河两岸狭窄地区,宽度1—2公里。 2.气象气候 利辛县境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故气候有明显的过度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年平均气温14.8℃,年极端最高气温41.5℃,年极端最低气温-22.7℃,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21.8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26天,年平均年降水量844.2厘米,土壤冻结深度最大达16厘米,平均风速为3.6米每秒,常年主导风向以偏东风为主,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3.河流水系 利辛县地表水网发育,主要河流有茨淮新河、西淝河、阜蒙河等,另有大中灌渠70余条。县城内部水系较为丰富,有大小沟渠10余条,南北向的有驻马沟、中沟、东红丝沟、中红丝沟、西红丝沟、车辙沟等,东西走向的有截岗沟、复兴沟、阜蒙河、胜利沟等。 4.土壤 县境内土壤种类是一个年代较近的冲积平原,覆盖着厚度不等的第四纪沉积物,土壤的成土母质以第四纪全新统和更新统晚期为主。地表土层的土质形成,受到黄河、颍河、涡河、西淝河洪水泛滥及农业生产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质主要是砂礓黑土,占总面积的95.14%,另有碱化砂礓黑土、潮棕壤、黄潮壤等土质。 5.地震 县境处于淮台褶皱带中的豫西——淮南坳陷区、淮阳山字型脊柱北部,郯(城)庐(江)大断裂带西侧。构造运动所致,有4条断裂带从县内穿过。第一条王人集断裂带,呈南北向由阜阳入境,经王人、汝集,张村进入涡阳县地;第二条口孜断裂带,呈南北向由阜阳入境,经板集、胡集、马店、西潘楼、江集进入涡阳县地;第三条五河断裂带(利辛至五河),呈东西向由蒙城县地入境,经城关镇至马店北部与口孜断裂带相接;第四条尚塘断裂带(杨村至尚塘),呈东西向由凤台县地入境,至胡集附近与口孜断裂带相接。 城区地质构造属上震旦纪淮阳古陆海陆交错的沉降地带,新生代第四纪以来沉积了约1000米巨厚的沉积物。勘探资料表明,地表层约0.5—1.0米厚范围内为杂填土或耕作层,其下为轻亚粘土、粘土,是中等压缩性土,有部分钙质结核(俗称砂礓)。地基承载力为150—220KPa,无软地基,是良好的建筑基地,但该土失水干缩、遇水膨胀,同时承载力下降,对建筑物有一定的影响。 据安徽省地震资料和地震分区,该区发震类型以主震—余震型为主,震中在平面上呈网络状分布;从区域开,具有华北强震区向华南弱震区的过渡区的特点,属江淮地震区的中强地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县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建县以来,县境内曾发生3次强有感地震。 资源条件 1.农业资源 本县是传统的农业县,自然条件良好,光、热、水、土、气等资源组合协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林牧副渔门类齐全。农作物品种较多,粮食作物主要有麦、豆类、薯类、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料、烤烟、麻类、瓜菜以及药材、薄荷、水果、蚕桑、花卉等。 2.水资源 本县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可利用总水资源量为6.4亿m3。地下水净储量39.744亿立方米,调节储量1.045亿立方米,可采地下水资源量4.58亿m3。可利用地表水资源量为1.82亿m3。由于几条主要河流西淝河、茨淮新河、阜蒙河等污染严重,资源性缺水和人为性缺水并存。目前,城镇供水主要以地下水为主,导致地面不均匀沉降,已成为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 3.土地资源 利辛县国土总面积2004.5平方公里,人均0.136公顷。其中耕地1411.6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0.096公顷,土壤类型以黄潮土和砂礓黑土为主。 4.矿产资源 利辛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炭。 利辛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利辛县域南部胡集镇的板集及展沟,位于淮南煤田的北部,主要分为板集-杨村区和杨村-展沟区。井田面积139平方公里,总地质储量为29.9亿吨,可开采储量11.94亿吨。 由于中部受次级背斜构造的影响,将其分为南北两个相对独立的地段,南部井田即正在建设的板集井田,面积约3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5.06亿吨,可开采储量2.0亿吨;杨村-展沟区面积约109平方公里,分为杨村井田和展沟井田,杨村井田面积44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6.51亿吨,可开采储量6.60亿吨;展沟井田面积6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8.34亿吨,可开采储量3.34亿吨。 5.生物资源 本县适宜暖温带各种植物生长,林木属暖温带落叶阔叶类,林种、树种资源比较丰富,林木覆盖率较高。主要木本树种有:杨、泡桐、椿、楝、柳、桑、槐、榆、水杉、苹果、柿、梨、桃、杏、枣、葡萄、石榴、李、樱桃、银杏、悬铃木、侧柏、荆条、紫穗槐等50余种。本县地处古北界动物区南部,多为北方动物,野生动物主要有兔、鼠、蝙蝠、黄鼠狼、雉鸡、鸽、雁、猫头鹰、布谷、翡翠、斑鸠、麻雀、灰喜鹊、乌鸦、燕、鹌鹑、黄莺、蜜蜂、蛙、蛇等。家畜家禽主要有黄牛、驴、马、骡、水牛、猪、羊、兔、鸡、鸭、鹅等。利辛县是黄牛养殖大县。 3.2.3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利辛县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黄牛养殖基地,为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原料保障,煤炭资源开发前景良好,为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相对较少,尤其水资源不足,超量开采地下水导致环境地质问题突出,城市规划中必须重点解决好水资源问题,重视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城镇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利辛县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展,城市品味不断提升,由于历史形成的利辛县老城区存在建设相对落后,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基础设施不配套,绿地、广场匮乏,交通拥挤、环境质量差等现象,很难形成城市个性与特色。因此,通过建设城市新区,合理进行各项用地布局,强化城市空间环境设计,加大绿化建设力度,以提升城市品位,展示城市形象。 本项目区域位于西部新区与北部工业园区交接的区域,东与老城区紧密相连。该区对外交通便捷,世纪大道贯穿南北,文州路贯穿东西,对内紧密联系中心城区,有条件承担中心城区的疏解功能,接受城市大型公共设施的安排,使其成为利辛县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老城区改造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利辛县西部新区开发建设,将城市中心区的功能有机延伸,这既有利于缓解老城区环境压力,减轻老城区基础设施负荷,改善居民居住生活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的形象与品味。 第二章、规划用地条件分析 一、区位与环境条件 该项目用地位于利辛县城西部城区,西临城市主干道世纪大道,南接文州路,北靠长春路,世纪大道和文州路为联系利辛县南北向和东西的主要道路。本次规划用地性质为商住用地,主要用于房产开发建设;总用地面积44681.36m2,由于用地是由原规划安置区划分出的,三面临街,用地呈“U”形,南北侧用地比较狭窄,基地周围为城市开发区,北侧为工业园区,东侧为丝沟滨水绿地,基地现状基本为农田,东侧安置区已经在建设当中,南侧文州路和西侧世纪大道已经建成,场地建设条件成熟。 二、用地现状条件 用地呈U形分布,东西宽约95-368米不等、南北长约30-308米不等;规划地块用地面积44681.36m2 ,现基地基本为农田,无拆迁量。85基准地形标高在27.4~27.8米之间,地势十分平坦,地质条件较好。 第三章、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2003年版) 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6.《利辛县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7. 《亳州市规划管理技术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 8. 利辛县规划局《利辛县建委设计条件》 9.《电子版1:1000地形图》 第四章、规划原则 1.生态性原则 以“生态——回归自然”的文化理念出发,尊重自然环境,调整生态结构,营造环境优美、品质优越的生态居住环境。 2.合理性原则 合理利用土地,确定合理的开发强度、规模和层次,完善交通、水电等配套公共设施,满足人的住食行游等活动要求。 3.均好性原则 处处均有优越的环境和快捷、安全的交通,户户拥有良好的朝向、视域、日照、通风和景观。 4.整体性原则 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强调规划一期二期结合,满足一期建设不影响周边二期建设的前提下完善内部结构,同时对小区的经营管理、环境形象设计等有所考虑。 第五章、规划理念:生活成就梦想 通过新颖独特的构思,科学合理地确定功能分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丰富城市景观,营造优雅的居住氛围,为居住者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具有鲜明特殊的花园式生活居住社区。 1. 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将自然环境充分地融入建筑群中;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把部分土地留出来,建立中心绿地、活动场地、建设环境优美的居住空间。 2. 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合理的规划布局,现代气息的建筑造型,创造现代化风格,具有俄罗斯风情的居住小区。 3. 设计路网与安置小区路网的结合,通过流畅而经济实用的道路系统,小区内采用部分人车分行和部分人车混行的模式,在小区居住组团间建立共享中心区之间的步行系统,使居民能步行至区内的各个功能空间。 4. 结合中心景观和组团绿地,布置中心广场、老年活动场地及儿童活动场地,建身器材、运动场地等服务设施;对于一个充满情趣的住区来说,生活性和趣味性的园林形态不可或缺。 5.情趣,内外空间交相辉映,室内外交换空间共同谱就的生活颂歌。 我们可以试想一种生活:闲庭信步徜徉在有情节的园林间,与树上的鸟儿一同快乐,与路边的落叶一同体验四季……对于这样的一个住区,封闭的居住形态显然是不合适的。第一代住区那种“关上门,便关闭了世界”的生活方式,已经将一代人的生活形态变得冷漠而刻板。我们希望生产的,是一个半开放的室内空间体系,居民们通过宽敞的阳台呼吸刚刚修剪过的草坪的青嫩气息,享受着花草的氤氲芬芳;妈妈们盘坐在草地上微笑的看护着在楼下嬉戏的孩童…… 在我们的住区中,齐备的安保,智能化系统,成就了整个住区舒适的前提,一种充满生活韵味的空间,有理由在这里恣意生长,梦想将在这里实现。 第六章、核心目标 打造安全、宁静、舒适、现代的居住环境,建设节能、生态、自由、和谐的居住社区,并与充满活力城市生活形成水乳交融的关系。 第七章、总体设计 一、整体性规划设计分期实施 该项目在规划布局时,考虑用地的特点用地和安置区的关系、建设的时序性、建设的需求性,进行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保证拥有较高的居住品质;规划考虑一二期的建设时序,周边市政道路情况,建设的可操作性,用地南侧的多层较多,规划作为一期开发建设,北侧高层较多,规划作为后期开发建设,一期建设条件成熟,规划设计作为先开发地块,两个地块的开发建设可以相对独立进行,互不影响,与整体规划肌理一致,达到规划形态和空间组合上的统一性,保证开发的顺利进行。 二、 规划布局 小区结合安置小区设置三个出入口,依照用地关系形成小区环路,并结合西侧不行入口广场形成两条视觉的景观中心,丰富小区住宅品质。小区结合安置小区环路路网和入口,划分成四个较小的组团,由入口东侧沿街组团、西入口南侧和南入口西侧组团,西入口北侧和北入口西侧形成的沿世纪大道组团及北入口东侧沿路组团。物业及公共服务中心等结合北侧沿街商业二层设置,体现土地的节约化。考虑到利辛县地区的气候条件,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住宅的布置尽量考虑南北向布置,争取最好条件的通风和日照条件。在本设计中,根据地块自身的特点和规划设计要求,部分多层设计了架空层,一方面底层架空能解决有限空间内的小区内部停车问题,另一方面提升了小区的景观品质,扩大了小区的绿化使用率,丰富了整体空间绿化的层次,较好地彰显出现代居住区的科学、生态、人性化的特点。 三、 空间序列 在本项目空间规划设计中注重空间序列的塑造,从南侧的多层住宅到北侧及西侧沿路的高层住宅,从公共的城市空间到半公共的小区入口广场,再到半公共半私密的小区中心绿地,再到半私密的组团绿地,最后到达私密的住宅内部空间。小区居民从公共的城市空间回到私密的家庭空间,将经过一系列的空间转换,使住宅区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四、 商业设置 规划沿世纪大道、文州路及长春路设置2层商业门面,重点打造世纪大道东侧的和文州路北侧的商业街,使其形成富有现代气息和活力商业街,提高沿街门面的商业价值。这里的商业,是根据地块周边的价值、人气、对人性、对商业、对消费行为更深刻的理解而架构起来的缩微体系。以一条从室内功能分区、过渡空间、通道体系、广场、景点与景深配置构成的多样化链条,顺应人们的各种情态、各种休闲。布局错落有致,有层次感,有视觉上的快感。业态预设:未来业态集合之可能是——电信、邮电、银行、便利店、酒楼、精品店、小餐馆、浴足店、五金店、甜品屋、快餐店、网吧、棋牌型茶吧、咖啡吧、书吧(书店)、音像店、服装店等。 五、交通设计 动态交通:为了提高居住环境品质,减少车行对环境的影响,结合多层架空层、地下车库人防及宅间绿地设置停车位,地下车库拟建双层停车库,在地块相对较小停车位要求较高的前提下,本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尽量满足规划设计条件要求的停车位。结合安置小区的南北两个入口及环形道路形成本小区完整而又便捷的动态交通系统。 静态交通:本方案采用地面停车和地下停车、架空停车三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满足小区未来静态交通的需求。规划总停车位668个,地面停车为346辆,地面停车结合小区主要车行道路和宅前道路设置树阵式生态停车位,既满足了住户的停车需求,又不影响景观绿化。地下车库为232辆,设置两个出入口,方便小区居民使用。架空车库为90辆,非机动车停车位924量,结合宅间绿地及多层架空层设置,有效的解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问题。 六、景观构成 延续科学造园推崇的自然生态方向,运用现代的造园风格,使硬质、小品及植物的神、形、色、味、韵等景观元素创造出一系列具有生命感情的绿意空间,让生活的各种心情与感情都能在小区里释放,从而形成生活与自然的交融。“法师自然、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与自由的生活情调,融建筑、自然、居住为一体,大自然的元素被引进起居室并成为建筑和生活的一部分,提供一种阳光、自由、生态、和谐的居住氛围,使人全方位的融入现代社区生活。注重空间的变化,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不断变化丰富多彩的无限空间。 出于灵活的布局和精心设计,小区内既有开阔大气的场景,如入口广场,中央休闲广场,体现社区的品质;又有精致婉约的细微处理,如精致的雕塑、小品、休息亭、花架、休闲小径等,以满足小区内居民的生活要求。小区内的步行道将众多景观点一一呈现于行进过程,实现峰回路转,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整个小区把不同空间与视角的精彩进行转化,将人居提升到诗意般的境界。另外灵活的布局,使得空间气势相连,连贯通透,高低错落,远近相宜,与自然充分的结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及生态的思想。 七、配套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采用“外商内居”“顺路式”的布置手法,增加人气,方便使用,形成动静分区,避免对社区内部的干扰。地块结合步行入口的门楼丰富了入口场景,同时为方便管理和使用提供了可能。老人与儿童活动场地也与宽阔的中心绿地结合,使休闲场所更易被人使用,增加了公共参与的机会。 (1)由于地块面积较小,规划考虑将社区机构用房、物业、文体活动中心、老年活动站、卫生室等结合北侧沿街商业统一设置,方便小区居民的生活; (2)开闭所使用安置小区开闭所,配电箱结合宅间绿地设置,燃气调压柜结合安置小区使用,设置在地块的合理使用半径上;燃气调压柜结合小区绿化布置调压柜; (3)公共厕所结合沿街商业布置,共设置2处,面积120m2,满足附近住户和购物群体需求; (4)每单元设一处垃圾投放箱,分类收集,同时设置一个垃圾转运站,满足小区垃圾收集、分类和运输,路面及场地卫生一日两次清扫,日产日清,由清洁车统一运出,减少二次污染,再集中送入城市垃圾处理场。 (5)室外活动场地若干处,按照不小于400 m2/千人设置。 第八章、社区防灾及安全设计 1.抗震疏散 社区绿地系统布局与抗震疏散要求相结合,人均疏散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社区中建筑按规范设防。 2.消防设计 严格执行城市消防规范,分区内部设置消防环路,按服务半径要求(120米)布置消火栓,沿街车行消防通道超度控制在160米以内,人行消防疏散通道控制在80米以内。 3.公共安全 考虑社区公共安全设施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设施,沿规划支路商业服务设施布置应急卫生事件处理场所,配备相应的卫生设施。 第九章、竖向设计 本规划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合理改造地形,满足小区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 该用地地势高差较小,在设计中区内道路中心标高与对外出入口处的城市道路平顺连接,场地标高均高于周边道路最低标高0.20米以上,以避免场地积水,在此前提下,结合地下车库开挖的土方,提升小区内部场地标高,重视保护小区生态环境,结合盈余土方设置微地形增强小区景观效果。 第十章、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十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 一、建筑单体设计 1.设计理念 追求生态自然的整体设计目标,落实“人、建筑、环境”三要素的密切关系,让私有环境成为整体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重视建筑设计文化内涵,使人文精神从户型设计、室内空间、社区环境等全方位融入建筑,突出富于人性的空间理念。 2.户型设计 本次规划住宅类型为多层和高层住宅,按照项目产品定位,住宅产品豪华型四室两厅两卫,豪华型型三房二厅两卫、功能型三室两厅一卫、舒适型二房二厅一卫、功能型两室两厅一卫等类型。 住宅户型设计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强调客厅的活动空间,尽量做到四明——明厅、明卧、明厕、明厨。住宅套内设计以起居为中心,家庭内部公私分离、居寝分离、洁污分离。通过平面深浅、空间过渡、错层高差的手法,做到视线、声音的隔绝。室内布置紧凑,设计采用大客厅小房间的现代理念,并且尽可能减少开向起居室门洞的数量,走道便捷,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和合适程度。辅助空间作为生活中不可少的空间,在设计中得到重视,户内尽可能增加壁柜、吊柜等贮物空间,预留空调机位,以保证住宅立面的整齐统一。 户型设计方正实用,分区明确合理,考虑到利辛地区的气候条件,在设计中,特别注重了户型的日照和通风设计,户型主要居住空间如起居厅、主卧室都保证朝南布置,保证充足的日照;户型尽量两厅相对,南北通透,有利于空气的对流,形成穿堂风。 户型的布置尽量多方考虑,注重均好性,南北方向为较好朝向,所以在布置上住宅全部采用南北向,并在户型细节设计上设置凸窗,在保证较好朝向的前提下,充分享受景观。 3.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设计采用带有俄罗斯风情的现代建筑语汇,建筑风格线条鲜明,凹凸有致,富有张力,尤其是外观造型,用现代建筑语汇的红色四坡屋顶、弧形窗、板状构件、玻璃、金属栏杆等元素进行重组与穿插,追求时代建筑精神,体现了对当代住宅形式与特征的探求。 整个建筑色彩与材质上厚重、温暖而典雅,外立面采用涂料和面砖,使得整个建筑现代、活泼、而有变化。 二、消防设计 1.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2.消防设计 (1)规划上,规划道路系统将整个小区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沿街设置人行出入口或者底层架空的消防车道,使得消防车可以方便的到达每栋建筑,同时,小区主要道路按120m间距设置室外消防栓,高层住宅楼根据消防登高要求,每单元楼设置8*15米的消防登高场地,满足消防要求。 (2)在建筑单体上,每个楼梯都满足消防设计要求,在构造设计及材料上都考虑消防设计的基本要求。 (3)建筑分类及耐火等级 本小区商业为低层,住宅为多层与少量高层住宅,耐火等级为二级。 三、无障碍设计 1.设计依据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2.设置范围 (1)住宅: 公共走道、无障碍住房等。 (2)商业: 建筑出入口、公共走道。 四、环境保护 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推行新型住宅的建筑体系 1.大力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 (1)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重点推广太阳能供热、制冷及生活热水、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采光照明、等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2)在住宅建设中,大力推广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在中心广场、道路等场所,要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照明技术。 2.新型材料 (1)积极发展各种新型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隔墙板材等新型墙体材料和高效保温材料。 (2)积极推行厨房、卫生间装备的系列化、标准化、多档次定型设计,确保产品与产品、建筑与产品之间合理连接与配合。 (3)优先选用新型墙体材料、防水保温隔热材料、轻质隔断、节能门窗、节水便器、新型高效散热器、经济型电梯和厨房、卫生间成套设备等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并适合合肥市的产品和设备。加强对新型建材推广认定证书的管理,严禁使用无推广认定证书的新型建材产品和已经淘汰的落后产品。 五、社区智能化设计 本社区智能化系统设计包括物业管理及安全防卫智能化、信息通讯服务与管理智能化及住宅智能化三个方面: 1. 物业管理及安全防卫智能化系统 包括小区物业管理中心(24小时服务)、社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防灾及应急联动、小区停车场智能化管理、三表计量远传系统等。 2. 信息通讯服务与管理系统 宽带网络服务、社区信息服务平台、社区综合信息管理等。 3. 住宅智能化系统 可视对讲系统、家庭保安报警、防火、防煤气泄漏报警及紧急求助报警等。 第十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现行有关主要设计规范与规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2005) 二、荷载取值 1.基本风压标准值为0.35KN/m2 2.基本雪压标准值为0.45KN/m2 3.活荷载取值(标准值) 住宅部分: 卧室、走道、客厅、餐厅、卫生间:2.0KN/ m2 阳台:2.5KN/ m2、、楼梯、3.5KN/ m2 屋面:2.0KN/ m2(上人屋面)  0.5KN/ m2(不上人屋面) 三、工程概况 1.本小区建筑工程采用的结构形式,小高层住宅为框剪结构,多层为框架结构,结构平面比较规则,传力明确,方案合理。 2.抗震设防: 利辛县为抗震不设防城市,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四、建筑结构材料 1.钢材:热轧钢筋HPB235级钢:fy=210N/m m2 HRB335级钢:fy=300N/m m2 HRB400级钢:fy=360N/m m2 2.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40。 3.填充墙:±0.000以上采用暂定煤矸石空心砖,容重每立方米小于9.0KN。 4.基础型式: 高层部分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和筏板基础,多层部分为柱下独立基础。 第十三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二、给水设计 1.水源 由世纪大道和宝成路上市政自来水管网双路进水,进水管管径分别为DN300,在小区内环状布置,以满足生活给水及室外消防要求。 2.给水方式 (1)小区内给水系统为生活、消防合用一个给水系统; (2)六层以下住宅及商业综合楼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3.用水量                                                                                       用水单位 用水定额 用水时间(小时) 规模 最高日用水量(吨) 最大时用水量(吨/小时) 居住区 220升/天.人 24 2835人 625.24 57.31 物业管理 50升/人.天 10 20人 1.00 0.22 商业 6升/m2 10 22979 137.87 30.33 绿地用水 2L/(次·m2) 8 11224 22.45 6.17 道路广场用水 2L/(次·m2) 8 6032 12.06 3.32 未预见水量及漏损 按最高日用水量15%计     119.79 14.60 合计       918.41 111.95             (注:时变化系数取K=2.2  最大时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K/用水时间 ) 三、排水设计 1.每天最大污水排放量为918.41×0.85=780.65 2.总体排水:雨、污水分流,分别接入小区南侧道路污水、雨水市政管网。 3.室内污废水分流,设专用通气管。室内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室外污水管网。半地下室经集中收集后,用潜污泵提升后排入室外污水管网。 4.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放,采用重力流,室外雨水依据地形条件就近排入城市雨水管网,雨水量计算采用当地暴雨强度公式,设计重现期P=1年。 四、消防设计 1.消防用水量 (1)住宅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20升/秒,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15升/秒。 (2)商业综合楼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20升/秒,自喷系统用水量为30升/秒。 (3)室外市政消火栓用水量为15升/秒 2.室外消火栓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设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保护半径不大于150米。消火栓之间设阀门井将消防管分为若干段,每段消火栓数量不超过5个。 3.建筑灭火器设置 A、商业综合楼按规范每层设置一定数量的MF/ABC4型干粉灭火器。 B、住宅每层休息平台设置2瓶装MF/ABC2型干粉灭火器。 五、管材 本工程雨水、污水管公称直径小于500mm采UPVC双壁波纹管,公称直径大于等于500mm采钢筋混凝土Ⅱ型管。室内消防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室外生活给水管道采用HDPE管,室内给水管道采用给水用PP-R管。 六、检查井 雨水管采用砖砌雨水检查井、污水管采用砖砌污水检查井;给水阀门井采用砖砌阀门井,阀门井内配双向硬质密封蝶阀。 第十四章  电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年版)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7.《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38-94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二、设计范围 该小区内所有建筑照明、动力、消防设计;该小区内场外供电总平面图设计。 三、供电设计 1、供电设计 本小区供电由区域市电10KV两路引入安置小区开闭所,采用YJV22-10KV电缆埋地引入,再采用400V电缆引入小区内部。 小区内与消防有关的用电设备为二级负荷,采用低压双回路末端切换供电,备用电源引自小区内10KV供电的自变。 根据计算,小区内变电所设置如下: 住  宅:2座配电房。 1.小区内供电以放射式为主,场外电缆采电缆沟或用穿排管及直埋穿钢管保护相结合的敷设方式。 2.路灯一律由物业管理处控制 3.供电系统采用TN-C-S制式,电源进户均做重复接地及等电位联结。 4、防雷及接地按设计规范要求设计。 2、计量方式: (1)住宅楼每层电表箱集中装设在楼梯公共部位,每户单相电度表一只。 (2)商业住宅楼在变配电间出线柜设计量电表。 (3)水泵房动力和管理用房电单独设置计量电表箱。 3、低压配电系统 (1)小区由变电所10KV高压与箱式变电站环网供电。变电所、箱式变电站低压出线采用放射式供电到各楼室外电缆分支箱放射式供电到各单元底层总配电箱。 (2)商业住宅楼低压配电干线采用放射型式,从变配电间引出各低压电缆沿电缆桥架或埋地暗敷至各配电箱。支线均采用塑料铜芯绝缘导线穿钢管埋墙及顶板敷设。 (3)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末端配电箱自动切换装置,以保证用电要求,相关设施的供电线路均采用阻燃耐火电线或电缆。 (4)线路敷设,整个小区内高压线路、低压配电线路及道路照明线路均采取电缆埋地加电缆排管暗敷设,以改善住宅区景观及供电安全性。 4、应急电源 应急备用电源由不同的变压器引出的回路提供。 5、照明 1、照度标准按GB 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中的有关条款执行,公共设施尽量采用节能型高效荧光灯,公共走道、变电所、水泵房等设置带镍隔电池的应急照明。 2、各部分其它标准参见有关规范及规定。 6、保安措施 1、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均采用TN-C-S制。 2、各建筑物采用联合接地体,即防雷接地、安保接地、弱电设备工作接地皆合用联合接地体, 利用结构桩基及承台内主钢筋作为接地体,接地电阻R不大于1欧姆。 3、各楼设置总等电位联结、每个住宅楼卫生间均设局部等电位联接。 4、楼内所有不带电之金属外壳及金属管道均应作等电位联接。 5、配电箱插座回路均设漏电保护开关。 7、防雷措施 1、各楼按第二、三类民用建筑设置防雷接地。 2、利用建筑物外围柱内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桩基及承台内主钢筋作为接地极。 8、其他 1、凡本说明未说尽部分,请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执行。 2、施工图设计之前,请供电部门确认供配电方案。 9、燃气设计 规划暂考虑接市政中压燃气管,由燃气调压站降压后向居民提供燃气。 负荷预测:规划采用居民用气指标3100兆焦/人?年,折合天然气用气量指标78立方米/人?年,折合液化石油气用气量指标68公斤/人?年;商铺建筑按居民用气总量除以居住建筑面积再乘以公建建筑面积,再乘以80%计算。 10、弱电 有线电视每户设置一个端口,每50户左右设放大器箱一只,在公建内设10平方米左右交接房一间,与城市有线电视相连。电讯以远期装机率200%为依据,相应配线,在适当的位置设置足够数量的交接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城市电信网以光缆进小区,光缆或五类线入户,设10平方米左右机房一间。弱电应采用共沟方式敷设。 第十五章  节能设计 一、社区节能及生态技术 1.生态技术 “生态住区”的目标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将住区居住生活的各项内容(居住、交通、休闲、购物等)与自然生态系统融为一体,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纳入整体生态系统的营造中,建设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并最终实现人与人和谐的人居环境。目前国内生态住区实践的主要领域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筑技术层面 包括建筑节能及材料使用的生态化;如改善能源使用效率,采用环保材料,运用非机械的气候适宜技术(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条件),使用可再生能源。 (2)市政工程层面 包括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污水处理系统,生态的道路交通系统,垃圾废物的无害化处理。 (3)规划设计及规划政策层面 包括采用紧凑的布局模式,通过多功能的土地利用方法(土地的混合使用)和完善的服务设施创造可居性强的小区,提供可负担的住宅,保护小区及周边的生态资源。 2.住宅节能设计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减轻住区环境污染,注重居住舒适性能,合理选用绿色建材,创造绿色景观环境。对住宅的维护结构,门窗保温密封,照明、供热、制冷系统进行节能设计。 为提高小区品质,在设计中采用一些高科技,节能技术和成套产品。如屋面和外墙均采用保温隔热措施;窗采用节能型双层玻璃,既保温隔热,又丰富立面造型,且使户内有良好的视野及采光通风条件;卫生间厨房采用成品变压通风道等。 3.住区景观设计的生态技术 本小区景观设计注重景观生态学原理在住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充分发挥住区景观绿地的生态功能;加强住区内部不同层次景观绿地系统的连接,同时注重与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衔接,符合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原理及生物多样性原理。 4.建筑节能 1、(围护结构)在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的同时,有效地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度。采用挤塑泡沫保温板加空心砖砌体,具用隔热、容重轻、隔声、防渗性能及抗冻性能好等优点。屋面采用挤塑聚苯保温板,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2、结构采用冷轧带助钢筋,节约用钢量。 3、(密闭)住宅外窗采用中空玻璃。外窗玻璃的保温性能不低于Ⅲ级。外窗采用塑料窗,外窗的气密性等级不低于Ⅱ级。外墙采用外保温技术,并有效切断冷桥,外墙导热系数根据有关规定选择。 4、(设备)采暖系统的选择应符合节能的要求,采用分户计量、室温调节系统。空调室外机宜隐蔽安装,有组织排放冷凝水。 5、水区路灯采用光控开关节约用电。 6、排水采用UPVC和螺旋立管塑料管,排水条件好且不易堵塞。采用多功能型卫生洁具、节水龙头及阀门。 7、采用绿地自动喷灌系统。 5.电气节能 1、所有的灯具均选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 2、住宅和建筑物的公共部分的照明均采用节能自熄开关进行控制。 3、动力用电,水泵用电和照明用电分开计量。 4、住宅内使用的经常运行的动力设备采用高效率产品,采取节电措施。 5、12层以下住宅公共部分照明。
本文档为【46 邦泰世纪广场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874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8-28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