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药方剂学知识

中药方剂学知识

举报
开通vip

中药方剂学知识中药方剂学知识 逐水 十枣汤 【方源】 《伤寒论》 【组成】 芫花 甘遂 大戟各等分 【用法】 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永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赢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现代用法:上3味等分为末,或装入胶囊,每服0.5,12,每日1次,以大枣10枚煎汤送服,清晨空腹服。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功用】 攻逐水饮。 治燥剂 轻宣外燥: 杏苏散 【组成】 苏叶(9g) 杏仁(9g) 半夏(9g) 茯苓...

中药方剂学知识
中药方剂学知识 逐水 十枣汤 【方源】 《伤寒论》 【组成】 芫花 甘遂 大戟各等分 【用法】 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永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赢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现代用法:上3味等分为末,或装入胶囊,每服0.5,12,每日1次,以大枣10枚煎汤送服,清晨空腹服。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功用】 攻逐水饮。 治燥剂 轻宣外燥: 杏苏散 【组成】 苏叶(9g) 杏仁(9g) 半夏(9g) 茯苓(9g) 橘皮(6g) 前胡(9g) 苦桔梗(6g) 枳壳(6g) 甘草(3g) 生姜(3片) 大枣(3枚) 【功用】 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主治】 外感凉燥证。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歌诀】 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桑杏汤 【组成】 桑叶(3g) 杏仁(5g) 沙参(6g) 象贝(3g) 香豉(3g) 栀皮(3g) 梨皮(3g) 【功用】 轻宣温燥。 【主治】 外感温燥证。头痛,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者。 【歌诀】 桑杏汤中象贝宣,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燥右脉大,辛凉甘润燥能医。 清燥救肺汤 【组成】 桑叶(9g) 石膏(煅,8g) 甘草(3g) 人参(2g) 胡麻仁(3g) 阿胶(3g) 麦门冬(4g) 杏仁(2g) 枇杷叶(3g) 【功用】 清燥润肺。 【主治】 温燥伤肺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口渴鼻燥,胸膈满闷,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歌诀】 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 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救肺效可夸。 阴阳双补 地黄饮子(地黄饮) 【方源】《圣济总录》 【组成】熟干地黄(12g)山茱萸、巴戟天、肉苁蓉、附子、官桂、石斛、五味子、麦门冬、白茯苓、菖蒲、远志各等分(各15g) 【用法】加姜、枣、薄荷水煎服。 【功用】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主治】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配伍意义】“喑痱”是由于下元虚衰,阴阳两亏,虚阳上浮,痰浊随之上泛,堵塞窍道所致。治宜补养下元为主,摄纳浮阳,佐以开窍化痰。方用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肉苁蓉、巴戟天温壮肾阳,共为君药。臣以附子、肉桂以助温养下元,摄纳浮阳,引火归原;石斛、麦冬、五味子滋养肺肾,金水相生,壮水以济火。佐以石菖蒲、远志、茯苓,开窍化痰,交通心肾。姜、枣和中调药,功兼佐使。 辛温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麻黄汤 【方源】 《伤寒论》 【组成】 麻黄三两(9g) 桂枝二两(6g) 杏仁七十个(6g) 甘草(炙)一两(3g) 【用法】 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配伍意义】 本方证由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腠理闭塞,经脉不通,肺气失宣所致。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法。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为君药。桂枝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发汗解表,又可畅行营阴以解诸痛而为臣药。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配伍,一宣一降,以加强止咳平喘作用,为佐药。甘草既可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以防止麻、桂发汗太过而耗伤正气,为佐使药。 方歌:风寒表实麻黄汤,麻桂杏仁甘草尝。发汗解表力峻猛,宣降肺气平喘良。 趣味记忆:麻子炒杏仁。 麻黄、桂枝、甘草、杏仁。 注:方歌和趣味记忆来自《实用趣记方歌手册》(李庆叶等主编) 桂枝汤 【方源】 《伤寒论》 【组成】 桂枝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甘草(炙)二两(6g) 生姜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3枚) 【用法】 上五味,呋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1)适寒温,服一升。(2)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3)遍身漐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4)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5)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6)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配伍意义】 本方证由外感风寒,卫强营弱,营卫失和所致。治宜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法。方中桂枝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为君药。芍药养阴益津,敛营止汗,为臣药。桂、芍等量配伍,一散一收,寓意有三:一为针对卫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生姜助桂枝散寒祛邪,兼能和胃止呕;大枣助芍药益阴生津,并可补脾益气,二药既可增强君、臣药调和营卫之效,又能调补脾胃以充营卫生化之源,共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一为使药,调和药性。全方药虽五味,但结构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 方歌:风寒表虚桂枝汤,芍药甘草枣同姜。汗出恶风脉浮缓,调和营卫用此方。 趣味记忆:大勺炒姜汁。 大枣、芍药、甘草、生姜、桂枝。 九味羌活汤 【方源】 张元素方,录自《此事难知》 【组成】 羌活、防风、苍术各一两半(各9g) 细辛五分(3g) 川芎、香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各一两(各6g) 【用法】 水煎温服。 【功用】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配伍意义】 本方证由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所致。治宜疏风散寒,祛湿解表,兼清里热之法。方中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兼治太阳经头痛而为君药。防风、苍术发汗祛湿,助羌活解表祛邪,同为臣 药。细辛、川芎、白芷祛风散寒,止头身痛而为佐药;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之弊,也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方中细辛善止少阴头痛、白芷擅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此三味与羌活、苍术合用,为本方“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全方九味配伍,既能统治风寒湿邪,又能兼顾表里,共成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剂。(分经论治) 方歌:九味羌活苍竹芎,细辛白草地芩风。风寒外感兼湿邪,口苦化热应鲜明。 趣味记忆:秦皇尝百草,细心方枪刺穿胸。 黄芩、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羌活、川芎。 小青龙汤 【方源】 《伤寒论》 【组成】 麻黄三两(9g)桂枝三两(9g) 细辛三两(6g) 干姜三两(6g) 芍药三两(9g) 半夏半升(9g) 五味子半升(6g) 甘草(炙),三两(6g) 【用法】 水煎温服。 【功用】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 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配伍意义】 本方证由风寒束表,寒饮停肺,肺失宣降所致。治宜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法。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又可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全方药虽八味,配伍严谨,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 方歌:表寒内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半夏从。芍药甘草五味子,散寒化饮平喘功。 趣味记忆:麻子将要甘心下跪。 麻黄、五味子、干姜、芍药、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止嗽散 【方源】 《医学心悟》 【组成】 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各二斤(各l000g) 陈皮一斤(500g) 甘草(炒)十二两(375g) 【用法】 共为末,每服6,9g,温开水或姜汤迭下。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水煎服。 【功用】 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 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辛凉解表 银翘散 【方源】 《温病条辨》 【组成】 连翘一两(30g)银花一两(30g)薄荷六钱(18g)牛蒡子六钱(18g)芥穗四钱(12g)淡豆豉五钱(15g)竹叶四钱(12g)苦桔梗(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六钱(18g)生甘草五钱(15g) 【用法】 上杵为散。每服六钱(18g),鲜苇根汤煎,勿过煎,去滓温服。亦可作汤剂,加苇根(18g)水煎服,其余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配伍意义】 本方证为外感风热,卫气被郁,肺失清肃所致。治宜疏风透表,清热解毒之法。方中重用银花、连翘为君药,既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又可辟秽化浊。 薄荷、牛蒡子辛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并可解毒利咽;芥穗、淡豆豉辛温发散,且温而不燥,配入辛凉解表方中,既可加强本方辛散透表之力,又无温燥伤津之弊,同为臣药。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开宣肺气,止咳利咽,皆为佐药。生甘草清热解毒,护胃安中,调和药性,合桔梗又擅止咳嗽、利咽喉,为佐使药。 方歌:辛凉平剂银翘散,薄草芦根豉蒡煎。芥穗桔梗淡竹叶,透表清热解表先。 趣味记忆: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 竹叶,淡豆豉 荆芥穗,牛蒡子 薄荷 金银花 甘草 芦根 桔梗 连翘。 桑菊饮 【方源】 《温病条辨》 【组成】 桑叶(寒热汗出)二钱五分(7.5g) 菊花(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死肌)一钱(3g) 杏仁(咳逆上气,喉痹,下气,奔豚)二钱(6g) 薄荷八分(2.5g) 苦桔梗二钱(6g) 连翘一钱五分(5g)芦根二钱(6g) 生甘草八分(2.5g) 【用法】 水煎温服。 【功用】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 风温初起,表热轻证。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配伍意义】 本方证由温热病邪从口鼻而入,邪犯肺络,肺失宣降所致。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法。方中桑叶甘苦性凉,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辛甘性寒,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药轻清,直走上焦,协同为用,以疏散肺中风热见长,共为君药。薄荷辛凉,疏散风热,以助君药解表之力; 杏仁苦降,肃降肺气;桔梗辛散,开宣肺气,与杏仁相合,一宣一降,以复肺之宣降而能止咳,是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三者共为臣药。连翘透邪解毒;芦根清热生津,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其配伍特点为:一以轻清宣散之品,疏散风热以清头目;一以苦辛宣降之品,理气肃肺以止咳嗽。 方歌:辛凉轻剂桑菊饮,薄草芦根桔杏翘。疏风清热宣肺气,风温咳嗽服之妙。 趣味记忆:荷叶杏花,草根更俏。 薄荷 桑叶 杏仁 菊花 甘草 芦根 桔梗 连翘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方源】 《伤寒论》 【组成】 麻黄四两(9g) 杏仁五十个(9g) 石膏半斤(18g) 甘草(炙)二两(6g) 【用法】 水煎温服。(麻黄与石膏的比例) 【功用】 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配伍意义】 本方证是由外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肺失宣降而致。治宜辛凉透邪,清热平喘之法。方中麻黄辛温,开宣肺气以平喘,开腠解表以散邪;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解肌以清热。二药一温一寒,一以宣肺为主,一以清肺为主,合用则相反之中寓有相辅之意,既消除致病之因,又调理肺的宣发功能,共用为君。石膏用量倍于麻黄,使本方不失为辛凉之剂。麻黄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又是相制为用。 杏仁味苦,降利肺气而平喘咳,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因,与石膏相伍则清肃协同,是为臣药。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相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为佐使药。四药合用,解表与清肺并用,而以清为主;宣肺与降气结合,而以宣为主。共成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之功。 麻黄与石膏比例为1:2 泻下剂概述 1(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统称泻下剂。属于“八法”中的“下法”。 泻下剂是为里实证而设,用于表证已解,里实已成之时。本类方剂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和攻补兼施等五类。 2(泻下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若表证未解,里实虽成,亦不可纯用泻下药,以防表邪随下法而生他证,应权衡表证与里实证之轻重缓急,或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双解,方能切合病情。 (2)若兼瘀血、虫积、痰浊,则宜配合活血祛瘀、驱虫、化痰等治法。 (3)对年老体弱、孕妇、产后或正值经期、病后伤津及亡血者,均应慎用或禁用,必要时宜配伍补益之品,以防攻邪伤正。 (4)泻下剂大都易伤胃气,使用时应得效即止,慎勿过剂。 (5)服药期间应注意调理饮食,少食或忌食油腻与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重伤胃气。 温中祛寒 理中丸 【方源】《伤寒论》 【组成】人参 干姜 白术 甘草(炙)各三两(各9g) 【用法】上四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 1(脾胃虚寒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 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 【配伍意义】本方证由中焦虚寒,脾胃失和所致。治宜温中祛寒,益气健脾之法。方中干姜为君,大辛大热,温脾阳,祛寒邪,扶阳抑阴。人参为臣,性味甘温,补气健脾。君臣相配,温中祛寒,健脾益气。脾为湿土,虚则易生湿浊,故用甘温苦燥之白术为佐,健脾燥湿。甘草与诸药等量,寓意有三:一为合参、术以助益气健脾;二为缓急止痛;三为调和药性,是佐药而兼使药之用。综观全方,温补并用,以温为主,温中阳,散寒邪,益脾气,助运化,故日“理中”。本方作汤剂,在《金匮要略》中称人参汤。 吴茱萸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吴茱萸一升(9g) 人参三两(9g) 生姜六两(18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食后泛泛欲呕,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小建中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胶饴一升(30g) 桂枝三两(9g) 芍药六两(18g) 生姜三两(9g)大枣十二枚(6枚) 甘草(炙)二两(6g) 【用法】水煎取汁,兑入饴糖,文火加热熔化,分两次温服。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配伍意义】本方证因中焦虚寒,肝脾失和,化源不足所致。治当温中补虚而兼养阴,和里缓急而止疼痛。方中重用甘温质润之饴糖为君,温补中焦,缓急止痛。臣以辛温之桂枝温阳气,祛寒邪;酸甘之白芍养营阴,缓肝急,止腹痛。佐以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益气。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其中胶饴、甘草配桂枝,辛甘化阳,温中焦而补脾虚;芍药配胶饴、甘草,酸甘化阴,缓肝急而止腹痛。六药合用,温中补虚缓急之中,蕴有柔肝理脾,益阴和阳之意,用之可使中气强健,阴阳气血生化有源,故以“建中”名之。 温下 温脾汤 【方源】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大黄五两(15g)干姜 当归各三两(各9g) 附子、芒硝、人参、甘草各二两(各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 阳虚寒积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配伍意义】 本方治证由脾阳不足,阴寒内盛,寒积中阻所致。治宜攻逐寒积与温补脾阳并举。方中附子配大黄为君药,用附子大辛大热温壮脾阳,温散寒凝,配大黄泻积滞。大黄虽属苦寒,但与大热之附子相伍,则寒性被制而泻下之功犹存。 芒硝咸寒。润肠软坚,助大黄泻下攻积;干姜温中助阳,助附子温中祛寒,均为臣药。人参、当归益气养血,使下不伤正,共为佐药。甘草既助人参益气为佐,又可调和诸药为使。合方寓温补于攻下之中,具有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之特点。 方歌:冷积便秘温脾汤,附子干姜和大黄。加入人参枣同煎,温通寒积振脾阳。 趣味记忆:黄夫人炒姜。 大黄、附子、人参、甘草、干姜。 温里剂概述 1(温里剂的适用范围 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作用,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属于“八法”中的“温法”。 里寒证,或因素体阳虚,寒从中生;或因外寒直中三阴,深入脏腑;或因过服寒冷,损伤阳气:无论何种成因,总不外乎外寒入里和寒从中生两个方面。治疗当从温里祛寒立法,由于里寒证病位有脏腑经络之别,病势有轻重缓急之分,故本章方剂又分为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三类。 2(温里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温里剂多由辛温燥热之品组成,临床使用时必须辨别寒热之真假,真热假寒证禁用。 (2)素体阴虚或失血之人慎用,以免重伤阴血。 (3)若阴寒太盛或真寒假热,服药即吐者,可反佐少量寒凉药物,或热药冷服,避免格拒。 温经散寒 当归四逆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当归三两(12g)桂枝三两(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3g)通草二两(6g) 大枣(擘)二十五枚(8枚) 甘草(炙)二两(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配伍意义】本方证由营血虚弱,寒凝经脉,血行不利所致。治当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本方以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通草、细辛组成。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合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通草通经脉,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共为佐药。重用大枣,既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太过,伤及阴血。甘草兼调药性而为使药。全方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本方配伍特点是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 【鉴别】《伤寒论》中以“四逆”命名的方剂有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三方主治证中皆有“四逆”,但其病机用药却大不相同。四逆散证是因外邪传经入里,阳气内郁而不达四末所致,故其逆冷仅在肢端,不过腕踝,尚可见身热、脉弦等症;四逆汤之厥逆是因阴寒内盛,阳气衰微,无力到达四末而致,故其厥逆严重,冷过肘膝,并伴有神衰欲寐、腹痛下利、脉微欲绝等症;当归四逆汤之手足厥寒是血虚受寒,寒凝经脉,血行不畅所致,因其寒邪在经不在脏,故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证为轻,并兼见肢体疼痛等症。因此,三方用药、功用全然不同,正如周扬俊所言:“四逆汤全在回阳起见,四逆散全在和解表里起见,当归四逆汤全在养血通脉起见。” 阳和汤 【方源】《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熟地黄一两(30g)鹿角胶三钱(9g)肉桂一钱(3g)炮姜炭五分(2g) 麻黄五分(2g)白芥子二钱(6g)生甘草一钱(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阴疽。如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 【配伍意义】阴疽一证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痰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而成。治宜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为法。方中重用熟地黄温补营血,填精补髓;鹿角胶温肾阳,益精血。二药合用,温阳补血,共为君药。肉桂、姜炭药性辛热,均入血分,温阳散寒,温通血脉,为臣药。白芥子辛温,可达皮里膜外,温化寒痰,通络散结;配用少量麻黄,辛温达卫,宣通毛窍,开肌腠,散寒凝,为佐药。方中鹿角胶、熟地黄得姜、桂、芥、麻之宣通,则补而不滞;麻、芥、姜、桂得熟地黄、鹿角胶之滋补,则温散而不伤正。生甘草为使,解毒而调诸药。本方温阳与补血并用,祛痰与通络相伍,可使阳虚得补,营血得充,寒凝痰滞得除,治疗阴疽犹如仲春温暖和煦之气,普照大地,驱散阴霾,阳气布达和畅,故以“阳和汤”名之。 涩精止遗 金锁固精丸 【方源】《医方集解》 【组成】沙苑、蒺藜、芡实、莲须各二两(各60g)龙骨(酥炙)、牡蛎各一两(各30g)? 【用法】共为细末,以莲子粉糊丸,每服9g,每日2,3次,空腹淡盐汤送下;亦作汤剂,加莲子肉适量,水煎服。 【功用】涩精补肾。 【主治】肾虚不固之遗精。遗精滑泄,神疲乏力,腰痛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涩肠固脱 真人养脏汤(纯阳真人养脏汤)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罂粟壳 三两六钱(108g)诃子 一两二钱(36g)肉豆蔻 半两(15g)人参、白术 各六钱(各18g)肉桂 八钱(各24g)当归 六钱(18g)白芍药 一两六钱(48g)木香 一两四钱(42g)甘草(炙) 八钱(24g)? 【用法】共为粗末,每服6g,水煎去滓,饭前温服;亦作汤剂,水煎。 【功用】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主治】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泻痢无度,滑脱不禁,甚至脱肛坠下,脐腹疼痛,喜温喜按,倦怠食少,舌淡苔白,脉迟细。 【配伍意义】本方证多在久泻久痢,积滞已去之后,因脾肾虚寒,肠失固摄所致。方中重用罂粟壳涩肠止泻,为君药。臣以肉豆蔻温中涩肠;诃子功专涩肠止泻。佐以肉桂温肾暖脾,人参、白术补气健脾,三药合用温补脾肾以治本(补已伤之阳气又佐以当归、白芍养血和血(补已伤之阴血),木香调气醒脾,共成调气和血,既治下痢腹痛后重,又使全方涩补不滞。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药。 四神丸 【方源】《内科摘要》 【组成】补骨脂 四两(120g)肉豆蔻 二两(60g)吴茱萸 一两(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30g)五味子 二两(60g)? 【用法】以上4味,粉碎成细粉。另取生姜200g,大枣50枚,共煮,去滓取枣肉为丸,桐子大,每服50丸。亦作汤剂,加姜、枣水煎,临睡温服。 【功用】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主治】脾肾阳虚之肾泄证。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久泻不愈,腹痛喜温,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配伍意义】肾泄,又称五更泄、鸡鸣泻,多由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脾失健运所致。治宜温肾暖脾,固涩止泻。方中重用补骨脂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土,为君药。臣以肉豆蔻温中涩肠。佐以吴茱萸温脾暖胃以散阴寒;五味子固肾涩肠,合吴茱萸以助君、臣药温涩止泻之力。用法中姜、枣同煮,枣肉为丸,意在温补脾胃。诸药合用,共奏温肾暖脾、固肠止泻之功。 润下 麻子仁丸(脾约丸) 【方源】 《伤寒论》 【组成】 麻子仁二升(500g) 杏仁一升(250g) 芍药(破坚积)半斤(250g) 枳实(炙)半斤(250g) 大黄一斤(500g) 厚朴一尺(250g) 【用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次9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 【功用】 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 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方歌:麻仁丸治脾约证,枳朴杏黄蜜芍同。肠燥津亏便难解,润肠泄热腑气通。 趣味记忆:布什妈要大白杏。 厚朴、枳实、火麻仁、芍药、大黄、白蜜、杏仁。 祛暑剂 1(祛暑剂的适用范围 凡以祛暑药为主组成,具有祛除暑邪的作用,用以治疗暑病的方剂,统称祛暑剂。本章方剂,适用于夏月暑热证。但由于暑病多兼表寒、湿邪及气阴两伤,故其治法又应随证而变。若属单感暑邪而病者,治宜祛暑清热;兼表寒者,宜祛暑解表;兼湿邪者,法当清暑利湿;暑多伤气,兼气虚者,又当清暑益气。 2(祛暑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运用祛暑剂,应注意辨别暑病的本证、兼证及主次轻重。暑病病情各异,兼证不同,治法用方差异甚大。 六一散 【方源】《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组成】滑石六两(180g) 甘草一两(30g) 【用法】为细末,每服9,18g。包煎,或温开水调下,日2,3服。 【功用】清暑利湿。 【主治】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 【鉴别】 1(益元散,即本方加辰砂。功用:清心解暑,兼能安神。主治:暑湿证烦渴多汗,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小便不利。 2(碧玉散,即本方加青黛。功用:清解暑热。主治:暑湿证兼肝胆郁热,目赤咽痛。或口舌生疮。 3(鸡苏散,即本方加薄荷叶末。功用:疏风解暑。主治:暑湿证兼微恶风寒,头痛头胀,咳嗽不爽。 上述三方均能祛暑清热利湿,用治暑湿证。但一兼安神,一兼清肝,一兼解表,各有所长。 清暑益气汤 【方源】《温热经纬》 【组成】西洋参(5g) 西瓜翠衣(30g) 石斛(15g) 麦冬(9g) 荷梗(15g) 黄连(3g) 知母(6g) 竹叶(6g)甘草(3g) 粳米(15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请气分热 白虎汤 【方源】 《伤寒论》 【组成】 石膏一斤(50g)六两(18g) 粳米六合(9g) 甘草(炙)二两(6g)? 【用法】 水煎温服。 【功用】 清热生津。 【主治】 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配伍意义】 本方所治乃外感寒邪,入里化热,或温邪传入气分的热盛证。气分热盛,但未致阳明腑实,故不宜攻下;热盛津伤,又不能苦寒直折。惟以清热生津法最宜。方中重用石膏辛甘大寒,主入肺胃二经,善能清阳明气分大热,并能止渴除烦,用为君药。臣以知母苦寒质润,寒可助石膏清肺胃之热,润可助石膏生津止渴除烦。君臣相须为用,清热除烦生津之力尤强。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亦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均为佐药。炙甘草兼以调和诸药为使。四药配伍,共奏清热生津之效。 竹叶石膏汤 【方源】 《伤寒论》 【组成】 竹叶二把(6g) 石膏一斤(50g) 麦门冬一升(20g)人参二两(6g)半夏半升(9g) 甘草(炙)二两(6g) 粳米半升(10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 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配伍意义】 本方证乃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不和所致。气分余热宜清,气津两伤宜补。治当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故方中竹叶配石膏清透气分余热,除烦止渴为君。人参配麦冬补气养阴生津为臣。半夏降逆和胃止呕为佐。甘草、粳米和中养胃为使。共奏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之功。 清脏腑热 龙胆泻肝汤 【方源】《医方集解》 【组成】龙胆草(6g)黄芩(9g)栀子(9g)泽泻(12g)木通(6g)车前子(9g)当归(3g)生地黄(9g)柴胡(6g)生甘草(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 1( 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 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配伍意义】本方证由肝胆实火上攻,肝经湿热循经下注所致。治宜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生地、当归滋阴养血,既补肝胆实火所伤之阴血,又可防方中苦燥渗利之品损伤阴液;柴胡疏畅肝胆,与生地、当归相伍,恰适肝“体阴用阳”之性,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清胃散 【方源】《脾胃论》 【组成】生地黄 当归身各三分(各6g)牡丹皮半钱(9g)黄连六分(6g)升麻一钱(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由胃热循经上攻,脉络损伤所致。治宜清胃凉血。方中黄连苦寒泻火,清胃中积热,为君药。臣以升麻清热解毒,治胃火牙痛,有“火郁发之”之意。升麻与黄连相伍,黄连得升麻,降中寓升,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生地凉血滋阴;丹皮凉血清热,共为臣药。当归养血和血,为佐药。升麻兼以引经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以使上炎之火得降,血分之热得除,于是循经外发诸症,皆可因热毒内彻而解。 玉女煎 【方源】《景岳全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 【组成】石膏三至五钱(9,15g)熟地三至五钱或一两(9,30g)麦冬二钱(6g)知母 牛膝各一钱半(各5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胃热,滋肾阴。 【主治】胃热阴虚证。头痛,牙痛,齿松牙衄,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亦治消渴,消谷善饥等。 芍药汤 【方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芍药一两(30g)当归 黄芩 黄连各半两(各15g)槟榔 木香 甘草(炒)各二钱(各6g)大黄三钱(9g) 官桂二钱半(5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主治】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由湿热壅滞肠中,气血失和所致。治宜清热解毒,调和气血。方中黄连、黄芩苦寒入肠,苦以燥肠胃之湿,寒以清肠胃之热,二药配伍,以清肠中之湿热,为君药。重用芍药苦酸微寒,养血和营,缓急止痛,配以当归养血活血,即“行血则便脓自愈”之义;木香、槟榔行气导滞,“调气则后重自除”,四药相配,调和气血,为臣药。大黄苦寒泻热祛滞,兼破瘀活血,既可助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又可荡涤积滞,属“通因通用”之法。方用少量肉桂之辛热,能入血分,既防连、芩苦寒伤中与冰伏湿遏,又助归、芍以行血,以上诸药同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与芍药相配更能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调和气血之效。 白头翁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白头翁二两(15g)黄柏三两(12g)黄连三两(6g)秦皮三两(12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由热毒熏蒸肠胃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方中白头翁味苦性寒,能入血分,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君药。黄连苦寒,清热解毒,燥湿厚肠为治痢要药黄柏苦寒,善清下焦湿热,两药共助君药清热解毒,燥湿治痢,为臣药。秦皮苦寒而涩,主入大肠,清热解毒兼能收涩止痢,为佐使药。全方药仅四味,配合有度,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效。 葛根黄芩黄连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葛根半斤(15g)甘草(炙)二两(6g)黄芩三两(9g)黄连三两(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解表清里。 【主治】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清营凉血 清营汤 【方源】 《温病条辨》 【组成】 犀角(水牛角代)(30g) 生地黄五钱(15g) 玄参三钱(9g)麦冬三钱(9g)银花三钱(9g) 连翘二钱(6g) 竹叶心一钱(3g) 黄连一钱五分(5g) 丹参二钱(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 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配伍意义】 本方证乃邪热内传营分,耗伤营阴所致。治宜咸寒清营解毒为主,辅以透热养阴。故方用苦咸寒之犀角清解营分之热毒,为君药。热伤营阴,又臣以生地黄凉血滋阴、麦冬清热养阴生津、玄参滋阴降火解毒,三药共用,既可甘寒养阴保津,又可助君药清营凉血解毒,祛邪扶正兼顾。温邪初入营分,故用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轻清透泄,使营分热邪透出气分而解,此即“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具体应用;黄连苦寒,清心解毒;丹参清热凉血,并能活血散瘀,可防血与热结。上述五药均为佐药。本方的配伍特点是以清营解毒为主,配以养阴生津和“透热转气”,使入营之邪透出气分而解,诸症自愈。 犀角地黄汤 【方源】 《小品方》,录自《外台秘要》 【组成】 犀角(水牛角代)一两(30g) 生地黄半斤(24g) 芍药三分(12g) 牡丹皮一两(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 热入血分证。????? 1( 热扰心神,身热谵语,舌绛起刺,脉细数。 2( 热伤血络,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 3( 蓄血瘀热,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配伍意义】 本方治证由热毒深入血分所致。治当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法。方中犀角(水牛角代)咸寒清热凉血,又能清心解毒,使热清血自宁,又可治神昏谵语,为君药。生地甘苦性寒,凉血滋阴生津,可助犀角(水牛角代)清热凉血,解血分之热,又能止血;二可复已失之阴血,为臣药。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既凉血以止血,且止血不留瘀;白芍养血敛阴,且助生地清热凉血,和营泄热,共为佐药。四药相配,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 【鉴别】 本方与清营汤均以犀角(水牛角代)、生地为主,以治热入营血证。但清营汤是在清热凉血中伍以银花、连翘等轻清宣透之品,寓有“透热转气”之意,适用于邪初入营尚未动血之证;本方配伍赤芍、丹皮泄热散瘀,寓有“凉血散血”之意,用治热入血分而见耗血、动血之证。 清虚热 青蒿鳖甲汤 【方源】《温病条辨》 【组成】青蒿二钱(6g)鳖甲五钱(15g)细生地四钱(12g)知母二钱(6g)丹皮三钱(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为温病后期,阴虚邪伏所致。治宜养阴透热。方中鳖甲咸寒,直入阴分,滋阴退热,入络搜邪;青蒿苦辛而寒,其气芳香,清热透络,引邪外出。两药相配,滋阴清热,内清外透,使阴分伏热宣泄丽解,共为君药。即如吴瑭自释:“此方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阴分,有鳖甲领之入也;鳖甲不能独出阳分,有青蒿领之出也。”生地甘寒,滋阴凉血;知母苦寒质润,滋阴降火,共助鳖甲以养阴退虚热,为臣药。丹皮辛苦性凉,泄血中伏火,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养阴透热之功。 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 【方源】 方出《肘后备急方》,名见《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组成】 黄连三两(9g) 黄芩、黄柏各二两(各6g) 栀子十四枚(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泻火解毒。 【主治】 三焦火毒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疸;或外科痈疡疗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配伍意义】 本方证乃火毒充斥三焦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方中黄连苦寒以清热泻火解毒,尤善泻上焦心火,心主火,泻心便是泻其所主,心火一清,则诸经之火自降,又兼泻中焦之火,故为方中君药。臣以黄芩清泻上焦之火。佐以黄柏泻火解毒,尤善泻下焦之火;更配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导热以下行,合为佐使。四味同用,苦寒直折共奏泻火解毒之功。 普济消毒饮 【方源】 《东垣试效方》 【组成】 黄芩、黄连各五钱(15g) 陈皮、甘草(生用)、玄参、柴胡、桔梗各二钱(各6g) 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各一钱(各3g) 僵蚕、升麻各七分(各2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 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配伍意义】 本方证为感受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疏风散邪。方中黄芩、黄连清热泻火,祛头面热毒,为君药。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疏散头面风热,为臣药。玄参、马勃、板蓝根加强清热解毒之功,配甘草、桔梗、玄参以清利咽喉,玄参并有防止伤阴之效;陈皮理气疏壅,以散邪热郁结,共为佐药。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寓“火郁发之”之意,并可引药上行为佐使药。诸药配伍,清疏并用,升降共投。以奏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之功。 仙方活命饮 【方源】 《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 白芷六分(3g) 防风、贝母、天花粉、皂角刺、穿山甲、赤芍药、当归尾、乳香、没药、甘草节各一钱(各6g) 金银花、陈皮各三钱(9g) 【用法】 用酒一大碗,煎服。或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 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掀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配伍意义】 本方为治痈疡肿毒阳证之主方。方中金银花性味甘寒,最善清热解毒,为治疮疡肿毒之要药,故重用为君。以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行气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共用为臣。用白芷、防风,疏风解毒,用贝母、天花粉清热化痰,散结排脓,可使脓未成即消,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经络,透脓溃坚,可使脓成即溃,均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煎药加酒者,借其通瘀而行周身,助药力直达病所,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功。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方源】 《伤寒论》 【组成】 柴胡半斤(24g) 黄芩三两(9g) 半夏半升(9g) 生姜三两(9g) 大枣(掰)十二枚(4枚) 人参三两(9g) 甘草(炙)三两(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和解少阳。 【主治】 1( 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 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 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配伍意义】 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邪在表者,当从汗解;邪入里者,则当吐下。 方中柴胡入肝胆经,轻清升散,疏透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之邪得以疏散,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泄少阳之热,为臣药。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和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则诸症自除。 方歌:少阳为病小柴胡,芩草参下大枣姜。往来寒热胸胁满,和解少阳是主方。 趣味记忆:今夏大人走江湖。 黄芩、半夏、大枣、人参、甘草、生姜、柴胡。 蒿芩清胆汤 【方源】 《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 青蒿脑钱半至二钱(4.5,6g)青子芩钱半至三钱(4.5g,9g) 淡竹茹三钱(9g) 生枳壳钱半(4.5g)仙半夏钱半(4.5g)陈广皮钱半(4.5g)赤茯苓三钱(9g) 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三钱(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 少阳湿热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 方歌:蒿芩清胆淡竹茹,陈夏枳壳苓碧玉。热重寒轻胸胁满,清胆利湿化痰浊。 趣味记忆:皇陵青竹,半壁植皮。 黄芩 茯苓 青蒿 竹茹 半夏 碧玉散 枳壳 陈皮 大柴胡汤 【方源】 《金匮要略》 【组成】 柴胡半斤(15g) 黄芩三两(9g)大黄二两(6g)枳实(除寒热结)四枚(9g) 芍药三两(9g) 半夏半升(9g) 生姜五两(15g) 大枣十二枚(4枚) 【用法】 水煎2次,去滓,再煎,分2次温服。 【功用】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 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气血双补 炙甘草汤(复脉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生地黄 一斤(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50g)甘草(炙) 四两(12g)人参 二两(6g)大枣 三十枚(10枚,擘)阿胶 二两(6g)麦门冬 半升(10g)麻仁 半升(10g)生姜 三两(9g)桂枝 三两(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9g)清酒 【功用】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 1(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脉结代,心动悸,虚赢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 2(虚劳肺痿。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是由伤寒汗、吐、下或失血后,或杂病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治宜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以复脉定悸。方中重用生地黄为君,滋阴养血。臣以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佐以桂枝、生姜温心阳,通血脉。用法中加清酒,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力,是为使药。 解表剂概述 1(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属“八法”中的“汗法”。 解表剂是为六淫外邪侵袭人体肌表、肺卫所致的表证而设。本类方剂主要用治表证,故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之时,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本类方剂相应地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及扶正解表三类。 2( 解表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组方,故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2)本类方剂在服法上一般宜温服,服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 (3)服解表剂的取汗程度以遍身持续微汗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则耗气伤津。汗出病瘥,即当停服,不必尽剂。 (4)服解表剂应注意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5)若表邪未尽,而见里证者,一般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则当表里双解。若外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 煎服法 1(煎法 1(1煎药法 1.1.1煎药用具 以瓦罐、砂锅为好,搪瓷器具或铝制品亦可,忌用铁器、铜器。 1.1.2煎药用水 一般以水质纯净为原则,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用水量应视药量、药物质地及煎药时间而定。每剂药多煎煮2次,有的煎煮3次,一煎水量可适当多些,一般以漫过药面3,5cm为宜,二、三煎则可略少,每次煎得量为l00,200ml。 1.1.3煎药火候 煎药的火候有“武火”与“文火”之分。一般先用武火,沸腾后改用文火。另外,还要根据药物性味及煎煮所需时间的要求,酌定火候。解表与泻下之剂,宜用武火,煎煮时间应较短,加水量亦较少;补益之剂,宜用文火,煎煮时问应较长,加水量亦较多。如不慎将药煎煮焦枯,则应弃之不用,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1.1.4煎药方法 煎药前,先将药物浸泡20,30分钟之后再煎煮,以利于其有效成分的煎出。对某些有特殊煎服要求的药物,应在处方中加以注明。 (1)先煎,介壳与矿物类药物,因质地坚实,药力难于煎出,应打碎先煎,煮沸后20分钟左右,再下其他药,如龟板、鳖甲、石决明、生牡蛎、代赭石、生龙骨、生石膏、磁石等。某些泥沙多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以及质轻量大的植物药如芦根、夏枯草等,宜先煎取汁澄清,然后以其药汁代水煎其余药物,处方时注明“煎汤代水”。 (2)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用其挥发油取效的,宜在其他药物即将煎好时下,煎5分钟左右即可,以防有效成分的散失,如薄荷、砂仁、豆蔻等。用大黄取其攻下时,一般煎10,15分钟即可。对所有后下药物,亦应先进行浸泡再煎。 (3)包煎,某些药物煎煮后可致药液浑浊,或对咽喉有刺激作用,或易于粘锅的药物,如赤石脂、滑石、车前子、旋覆花、蒲黄等,宜用纱布袋将药包好,再放入锅内与其他药物同煎。 (4)另炖或另煎,某些贵重药物,为了保存其有效成分,避免同煎时被其他药物吸收,可另炖或另煎,如人参应切成薄片,放入加盖碗内,隔水炖l、2小时。对于贵重而又难于煎出气味的羚羊角、水牛角等,应切成薄片另煎2个小时取汁和服,亦可磨汁或锉成细粉调服。 (5)熔化(烊化),胶质、黏性大而且容易溶解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饴糖、蜂蜜之类,用时应单独加温熔化,再加入去渣的药液中微煮或趁热和匀后服,以免和其他药物同煎时易于粘锅煮焦,且粘附他药,影响疗效。 (6)冲服,某些芳香或贵重药物不宜加热煎煮者,应研为细末,用药液或温开水冲服,如牛黄、麝香、琥珀等;散剂、药物的粉末以及药物鲜品的自然汁亦需冲服。如紫雪、沉香粉、肉桂末、参三七粉、生藕汁、生萝卜汁等。 2(服法 2(1服药时间 应当根据病位高下、病情轻重、药物类型以及病证特点来决定药物服用的时间。一般来说,病在上焦,宜食后服药;病在下焦,宜食前服药。急性重病应不拘时服,慢性病则应定时服药。补益药与泻下药,宜空腹时服;安神类药物,宜睡前服;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应食后服;治疟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还有少数方剂的服药时间有特殊要求,如十枣汤应平旦时服、鸡鸣散应五更时服等等。 2(2服药方法 2.2.1服药次数,汤剂一般是每日1剂,分2,3次温服;但急病重证,或顿服,或一日数服,或煎汤代茶频服,甚至一日连服2剂;慢性病服用丸、散、膏、酒等剂型时,一般一日服2,3次。 2.2.2服药方法,服用汤药,大多采取温服,但治疗热证可以寒药冷服,治疗寒证可以热药热服,意在辅助药力;若病情严重时,可能发生服药后呕吐的“拒药”反应,此时则应寒药热服,或热药冷服,以防邪药格拒。 2.2.3服药剂量,使用峻烈的药物以及有毒性的药物时,宜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取效即止,慎勿过量。 此外(对于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者,可在药液中加入少量姜汁,或用鲜生姜擦舌,或嚼少许陈皮,然后再服汤药,或采用冷服、小量频饮的方法。对于昏迷病人、吞咽困难者,可用鼻饲法给药。 回阳救逆 回阳救急汤 【方源】《伤寒六书》 【组成】熟附子(9g)干姜(6g)甘草炙(6g) 肉桂(3g) 人参(6g)白术炒(9g)茯苓(9g)陈皮(6g)半夏制(9g)五味子(3g) 【用法】水煎服,麝香冲服。 【功用】回阳固脱,益气生脉。 【主治】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四肢厥冷,神衰欲寐,恶寒蜷卧,吐泻腹痛,口不渴,甚则身寒战栗,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脉沉微,甚或无脉。 【配伍意义】本方证是由寒邪直中三阴,阴寒内盛,真阳衰微欲脱所致。治当回阳固脱,益气生脉。本方以四逆汤合六君子汤,再加肉桂、五味子、麝香、生姜组成。方中以附子配干姜、肉桂,则温里回阳,祛寒通脉之功尤著。六君子汤补益脾胃,固守中州,并能除阳虚水湿不化所生的痰饮。人参合附子,益气回阳以固脱;配五味子益气补心以生脉。麝香三厘,辛香走窜,通行十二经脉,与五味子之酸收配合,则散中有收,使诸药迅布周身,而无虚阳散越之弊。诸药相合,共收回阳生脉之效,厥回脉复而诸症自除。 寒下 大承气汤 【方源】 《伤寒论》 【组成】 大黄(酒洗)四两(12g)芒硝三合(9g) 厚朴(中风寒热,头痛,血痹,死肌,去三虫)半斤(24g) 枳实五枚(12g) 【用法】 水煎,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溶服。 【功用】 峻下热结。 【主治】 1( 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烈,脉沉实。 2( 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 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配伍意义】 本方为治阳明腑实证的主方。其成因系由伤寒之邪内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或温病邪入胃肠,热盛灼津,燥屎乃成,邪热与肠中燥屎互结成实所致。治宜峻下热结,攻积通腑,以“釜底抽薪,急下存阴”。方中大黄苦寒通降,泻热通便,荡涤肠胃实热积滞,为君药。芒硝咸寒,软坚润燥,泻热通便,助大黄以除燥屎为臣药。佐以厚朴下气除满、枳实行气消痞,合而用之,既能消痞除满,又使胃肠气机通降下行以助泻下通便。四药相合,共奏峻下热结之功。本方峻下热结,承顺胃气之下行,故名“大承气”。 【鉴别】 小承气汤、调味承气汤二方皆为大承气汤类方。三个承气汤均用大黄以荡涤胃肠积热。大承气汤硝、黄并用,大黄后下,且加枳、朴,故攻下之力颇峻,为“峻下剂”,主治痞、满、燥、实四症俱全之阳明热结重证;小承气汤不用芒硝,且三味同煎,枳、朴用量亦减,故攻下之力较轻,称为“轻下剂”,主治痞、满、实而燥不明显之阳明热结轻证;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虽后纳芒硝,但大黄与甘草同煎,故泻下之力较前二方缓和,称为“缓下剂”,主治阳明燥热内结,有燥、实而无痞、满之证。 大黄牡丹汤 【方源】 《金匮要略》 【组成】 大黄四两(12g) 牡丹皮(瘀血留舍肠胃)一两(3g)芒硝三合(9g) 桃仁五十个(9g) 冬瓜仁(阅泽面容,令人好颜色)半升(30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 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痛如淋,甚则局部肿痞,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小便自调,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固涩剂概述 1(固涩剂的适用范围 凡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用以治疗气、血、精、津液耗散滑脱之证的方剂,统称固涩剂。本类方依《素问•至真要大论》:“散者收之”之论立法,属于“十剂”中的“涩剂”。 用治气、血、精、津液滑脱散失之证,常见有自汗、盗汗、久咳不止、久泻不止、遗精滑泄、小便失禁、崩漏、带下等。 2(固涩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固涩剂所治的滑脱散失之证,皆由正气亏虚而致,故应根据气血、阴阳、精气、津液耗伤程度的不同,配伍相应的补益药,使之标本兼顾。 (2)若是元气大虚,亡阳欲脱所致的大汗淋漓、小便失禁或崩中不止,又非急用大剂参附之类回阳固脱不可,非单纯固涩所能治疗。 (3)固涩剂为正虚无邪者设,故凡邪气未尽,误用补涩,则有“闭门留寇”之弊。此外,对于热病多汗、痰饮咳嗽、火扰遗泄、热痢初起、伤食泄泻、实热崩带等,均非本类方剂之所宜。 扶正解表 败毒散 【方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羌活、独活、柴胡、川芎、桔梗、枳壳、前胡、茯苓、人参、甘草各三十两(各900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 g),加生姜、薄荷各少许,水煎去滓热服。亦可作汤剂,入生姜、薄荷各少许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配伍意义】 本方证系正气素虚,风寒湿邪袭于肌表,卫阳被遏,肺气郁闭而致。治当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方中羌活、独活发散风寒,除湿止痛,羌活长于祛上部风寒湿邪,独活长于祛下部风寒湿邪,合而用之,为通治一身风寒湿邪的常用组合,共为君药。 川芎行气活血,并能祛风;柴胡解肌透邪,且能行气,二药既可助君药解表逐邪,又可行气活血以加强宣痹止痛之力,俱为臣药。桔梗辛散,宣肺利膈;枳壳苦降,理气宽中,与桔梗相配,一升一降,是畅通气机、宽胸利膈的常用组合;前胡化痰以止咳;茯苓渗湿以消痰,皆为佐药。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共为佐使之品。 方中人参亦属佐药,与甘草相配,益气扶正,一则助正气以鼓邪外出,并寓防邪复入之义;二则令全方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本方构成邪正兼顾,祛邪为主的配伍形式。扶正药得祛邪药则补不滞邪,无闭门留寇之弊;祛邪药得扶正药则解表不伤正,相辅相成。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意即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此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 方歌:败毒参姜羌独芎,柴枳前桔草薄苓。正虚外感风寒湿,益气解表祛湿灵。 趣味记忆: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 独活,人参,生姜,羌活,桔梗,川芎,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甘草。 方剂组成变化 1( 方剂的基本结构 君臣佐使的涵义 1(1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或主因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在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 1(2 臣药:?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1(3 佐药:?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症的药物;?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其峻烈之性的药物;?反佐药,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1(4 使药:?引经药,即能引导方中诸药达到病所的药物;?调和药,即能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2( 方剂的变化形式 2(1 药味加减的变化。药物是决定方剂功用的主要因素。当方剂中的药物增加或减少时,必然要使方剂组成的配伍关系发生变化,并由此导致方剂功用的改变。这种变化主要用于临床选用成方,其目的是使之更加适合变化了的病情需要。 麻黄汤: 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 三拗汤: 麻黄 杏仁 炙甘草 麻黄加术汤: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白术 2(2 药量加减的变化。药物的用量直接决定药力的大小。方剂中药量比例的变化会改变方剂的配伍关系,从而改变方剂功用和主治证候的主要方面。 桂枝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炙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炙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桂枝加桂汤: 桂枝五两 芍药三两 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2(3 剂型更换的变化。中药制剂种类较多,各有特点。剂型不同,作用也有区别。剂型的选择依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特点而定。 理中丸:人参 白术 干姜 炙甘草 理中汤:人参 白术 干姜 炙甘草——药力强。 调和肝脾 四逆散 【方源】 《伤寒论》 【组成】 甘草(炙) 枳实 柴胡 芍药各十分(各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 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 2(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逍遥散 【方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柴胡 当归 白芍药 茯苓(白者) 白术各一两(各30g)甘草(微炙赤)半两(15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g),加薄荷少许,烧生姜一块切破,水煎热服。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配伍意义】 本方证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所致。治宜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而为君药。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且气香可理气,为血中之气药;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和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共为臣药。 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既能实土以御木侮,且使营血生化有源,共为佐药。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烧生姜温运和中,且能辛散达郁,亦为佐药。柴胡为肝经引经药,又兼使药之用。诸药合用,立法周全,组方严谨,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气血兼顾,肝脾同调,故为调肝养血之名方。 方歌:肝郁血虚逍遥散,归芍柴苓术草姜。加入薄荷煎汤服,疏肝养血健脾良。 趣味记忆:龄少才当干,逍遥逐江河。 茯苓 芍药 柴胡 当归 甘草 白术 生姜 薄荷。 补阳 肾气丸 【方源】《金匮要略》 【组成】干地黄八两(240g)薯蓣(即山药)山茱萸各四两(各120g)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各90g)桂枝、附子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6g),日再服。 【功用】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配伍意义】本方证皆由肾阳不足所致。治宜补肾助阳为法。方中附子、桂枝补肾阳,助气化。干地黄滋阴补肾,山茱萸、山药补肝脾而益精血。合而为伍,补肾填精,温肾助阳。方中补阳之品药少量轻而滋阴之品药多量重,意在微微生火,鼓舞肾气,即取“少火生气”之义。入泽泻、茯苓利水渗湿,配桂枝又善温化痰饮;丹皮合桂枝则可调血分之滞,三药寓泻于补。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助阳化气之功。 补血 四物汤 【方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组成】熟干地黄(12g)当归(9g)白芍(9g)川芎(6g)各等分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甚或瘕块硬结,舌淡,口唇、爪甲色淡,脉细弦或细涩。 【配伍意义】本方治证由营血亏虚,血行不畅所致。治宜补养营血为主,辅以调畅血脉。方中熟地长于补肾填精,滋养阴血,为补血要药,故为君药。当归为养血调经要药,兼具活血作用,为臣药。佐以白芍养血益阴;川芎活血行气。四药配伍,共奏补血调血之功。 当归补血汤 【方源】《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黄芪一两(30g)当归二钱(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配伍意义】本方证为劳倦内伤,血虚气弱,阳气浮越所致。治宜补气生血,使气旺血生,虚热自止。方中重用黄芪(用量五倍于当归),其义有二:一为补气而专固肌表,即“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理;二为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配以少量当归养血和营,则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而虚热自退。 归脾汤 【方源】《正体类要》 【组成】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远志、龙眼肉、酸枣仁各一钱(3g)人参一钱(6g)木香五分(1.5g)甘草(炙)三分(1g)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配伍意义】本方证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诸症虽属心脾两虚,却是以脾虚为核心,气血亏虚为基础。治宜益气健脾为主,结合补血养心。方中以参、芪、术、草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旺而血生。配伍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既复脾运,又使补而不滞。用法中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全方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为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之良方。 补气 四君子汤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各9g)甘草(炙)(6g)各等分 【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配伍意义】本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治宜补益脾胃之气。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以白术,益气健脾燥湿。佐以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参苓白术散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 二斤(1000g)白术二斤(1000g)白茯苓二斤(1000g)山药 二斤(1000g)莲子肉 一斤(500g)白扁豆 一斤半(750g)薏苡仁 一斤(500g)缩砂仁 一斤(500g)桔梗 一斤(500g)甘草 炒二斤(1000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配伍意义】本方证是由脾虚湿盛所致。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止泻。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臣以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佐以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湿;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之用。 补中益气汤 【方源】《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黄芪 一钱(18g)人参 三分(6g)甘草(炙)五分(9g)白术 三分(6g)当归 二分(3g)橘皮 二分或三分(6g)升麻 二分或三分(6g)柴胡 二分或三分(6g) 【用法】水煎服。或作丸剂,温开水或姜汤下。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1(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配伍意义】本方治宜补益脾胃中气,升阳举陷。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臣以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以增强黄芪补益中气之功。血为气之母,气虚时久,营血亦亏,故用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升阳、甘温除热。之功 生脉散 【方源】《医学启源》 【组成】人参 五分(9g)麦门冬 五分(9g)五味子 七粒(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 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 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配伍意义】方用人参为君药,大补元气,并能止渴生津。臣以麦冬甘寒养阴清热生津,且润肺止咳。人参、麦冬相伍,其益气养阴之功益著。佐以五味子之酸收,配人参则补固正气,伍麦冬则收敛阴津。三药相合,一补一润一敛,共成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之功。方名“生脉”者,乃补其正气以鼓动血脉,滋其阴津以充养血脉,使气阴两伤,脉气虚弱者,得以复生。 玉屏风散 【方源】《医方类聚》 【组成】防风 一两(30g)黄芪 白术 各二两(各60g) 【用法】研末,每日两次,每次6,9g,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完带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 【组成】白术 一两(30g)山药 一两(30g)人参 二钱(6g)苍术 三钱(9g)车前子三钱(9g)白芍 五钱(15g)陈皮 五分(2g)柴胡 六分(2g)黑芥穗 五分(主寒热鼠瘘,瘰疬生创,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2g)甘草(炙)一钱(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带下色白,清稀如涕,面色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 【配伍意义】本方所治白带乃由脾虚肝郁,带脉失约,湿浊下注所致。治宜补脾益气,疏肝解郁,化湿止带。方中重用白术、山药为君,意在补脾祛湿,其中山药尚有固肾止带之功。臣以人参补中益气,苍术燥湿运脾,白芍柔肝理脾,车前子分利湿浊。佐以陈皮理气燥湿,既可使补药补而不滞,又可行气以化湿;柴胡、芥穗之辛散,得白术则升发脾胃清阳,配白芍则疏肝解郁。使以甘草调药和中。诸药相配,寓补于散,寄消于升,培土抑木,肝脾同治。 常用剂型法 1(汤剂 汤剂的特点是吸收较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便于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适用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有利于满足辨证论治的需要,是临床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汤剂的不足之处是服用量大,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煎煮费时而不利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口感较苦而小儿难以服用,亦不便于携带等。 2(散剂 根据其用途,分内服和外用两类。散剂的特点是制备方法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性质较稳定、不易变质、便于服用与携带。李东垣说:“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外用散剂一般作为外敷,掺散疮面或患病部位;亦有作点眼、吹喉等用。 3(丸剂 丸剂与汤剂相比,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与服用。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香砂六君丸等;也有取峻药缓治而用丸剂的,如十枣丸、抵当丸等;还有因方剂中含较多芳香走窜药物,不宜入汤剂煎煮而制成丸剂的,如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蜡丸、水蜜丸、微丸、滴丸等。 4(膏剂 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分软膏、硬膏两种。其中流浸膏与浸膏多数用作调配其他制剂使用,如合剂、糖浆剂、冲剂、片剂等。现将煎膏与外用膏剂简述如下。 4(1煎膏又称膏滋。其特点是: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口味甜美。有滋润补益作用,一般用于慢性虚弱病人,有利于较长时间用药,如鹿胎膏、八珍益母膏等。 4(2软膏多用于皮肤、黏膜或创面。软膏具有一定的黏稠性,外涂后渐渐软化或熔化,药物慢慢吸收,持久发挥疗效,适用于外科疮疡疖肿、烧烫伤等。 4(3硬膏又称膏药。用时加温摊涂在布或纸上,软化后贴于患处或穴位上,可治疗局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如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风湿痹证以及腰痛、腹痛等,常用的有狗皮膏、暖脐膏等。 5(酒剂 又称药酒。是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或加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供内服或外用。酒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特性,故常于祛风通络和补益方剂中使用,如风湿药酒、参茸药酒、五加皮酒等。外用酒剂尚可祛风活血,止痛消肿。 6(丹剂 丹剂并非一种固定的剂型,内服丹剂有丸剂,也有散剂,每以药品贵重或药效显著而名之曰丹,如至宝丹、活络丹等。外用丹剂亦称丹药,是以某些矿物类药经高温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制品。常研粉涂撒疮面,亦可制成药条、药线和外用膏剂,主要用于外科的疮疡、痈疽、瘿瘤等病。 和解剂概述 1( 和解剂的适用范围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统称和解剂。属于“八法”中的“和法”。 和解剂除和解少阳以治少阳病证外,还包括调和肝脾以治肝郁脾虚、肝脾不和证;调和肠胃以治肠胃不和证。本章方剂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三类。 2(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和解剂以祛邪为主,纯虚不宜用,以防其伤正。 (2)因本类方剂兼顾正气,故纯属实者亦不可选,以免贻误病情。 补益剂概述 1(补益剂的适用范围 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治疗各种虚损病证的方剂,统称补益剂。本类方剂属于“八法”中的“补法”。用治各种虚证。 2(补益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要辨清虚证的病位,分清气血阴阳究竟哪方面不足,予以补益。 (2)注意虚实真假。真虚假实,若误用攻伐之剂,则虚者更虚;真实假虚,若误用补益之剂,则实者更实。 (3)补益剂可适当加入理气醒脾之品,以资运化,使之补而不滞。 方剂与治法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1(1治法为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1(2“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剂是体现治法的主要手段。 1(3方剂必须“针对病机,体现治法”。“以法统方”,包括以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 2(常用治法 治法是针对临床证候所采取的治疗大法,临床证候的复杂性决定了治法的多样性,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将诸多治法概括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2(1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等表证。使用汗法要注意:辨清病邪的性质;中病即止,慎勿过量;兼顾兼夹病证;不宜久煎。 2(2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于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情急迫而又急需吐出之证。使用吐法要注意:病位居上、病势急迫、内蓄实邪、体质壮实者方为适宜;易伤胃气,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吐后应调养脾胃。 2(3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或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使用下法要注意:辨清病情之属性;中病即止、顾护正气。 2(4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等证。使用和法要注意广义与狭义的区别。 2(5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以及虚热证等邪热壅盛于里之证。使用清法要注意:不可滥用,注意顾护正气;“真寒假热”证,不可误用。 2(6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脏腑的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使用温法要注意:“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内经》);“真热假寒”证,不可误用。 2(7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使用消法要注意:与下法区别应用;治宜缓图,难以速效;常与补法等结合运用。 2(8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各种虚证。使用补法要注意:辨清虚损证型,不可滥用补法;应善用“通补”,不宜“呆补”。 上述八种治法,适应了表里寒热虚实不同的证候。但病情往往是复杂的,不是单独一法所能奏效,常须数种方法配合运用,才能照顾全面。所以虽为八法,但配合之后变化多端。正如《医学心悟》中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 方剂的常和变 常和变是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常”是事物的普遍规律,“变”是事物的特殊规律,普遍规律常寓于特殊规律之中。因此,不知常就谈不上变。 以方剂来说,如果不知道方剂组成的常规法则,又怎能谈得上变呢?在《中医学概论》和《中医杂志》的“论方剂的组成和变化”一文中谈过,由两味药以上组成的方剂,都离不开君、臣、佐、使的原则,这 不仅是方剂组成的一种形式,主要在于方剂经过严密的配伍以后,能使所用的药物更加妥当、细致、切合病情,消除和防止有害于人体的不良反应。几千年来,中医的方剂,不论古方和今方,无不遵循这个原则。否则,就叫做有药无方,便失却了方剂的本义。 但是,方剂的组成,固然需要一定的法则,而这个法则,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临证时还需随着病人的病情变化,体质强弱,年龄差异以及方土习惯的不同而灵活运用。例如:小承气汤的组成药物和用量(按古代度量衡)是大黄四两、厚朴三两、权实三枚。它的适应证是邪热内结,出现便硬、潮热、谵语、脉滑而疾,故以大黄为君,清热攻积;厚朴、枳实为臣佐,则胃家的实热,才能随下而解。如果腹部满痛,大便秘结,是由于气机闭塞所致,则非加倍重用厚朴为君,枳实、大黄为臣佐,以疏理气机,则不能奏效,故改名为厚朴三物汤,这就是方剂在组成法则和用量上的变化。如果小承气汤加人羌活,则名三化汤,适用于类中风、体质壮实,二便不通的患者,这里又体现出方剂在药味上的变化。 此外,尚有数方相合的变化,如清瘟败毒饮就是在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三方的基础上加减变化而来。还有些方剂,药味的组成虽然相同,但由于剂型的改变,其作用也就有了缓急的区别。如枳术汤因其消水散痞作用较快,故适用于小儿水饮蓄积的痞证。如制成枳术丸剂,则作用较缓,宜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所引起的食滞不化之证。
本文档为【中药方剂学知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743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8KB
软件:Word
页数:5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20
浏览量: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