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家的管理思想

道家的管理思想

举报
开通vip

道家的管理思想道家学说中的管理思想 摘要:在我国古代,并没有专门的“管理学”者及管理专著,有关管理的重要原则都是在论述人生观、社会观、兵法之类的问题中涉及到的。因此,后人不断的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去发掘、寻找和梳理古人的那些管理思想。本文主要从道家学说中去探究其蕴含的管理思想。 关键词:《老子》;无为;以弱胜强 道家学说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结合易经的学说,使之成为一个理论体系比较严谨、逻辑性很强的理论体系,其中充满了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有着相当强的辨证法和方法论。尽管如此,道家的学说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

道家的管理思想
道家学说中的管理思想 摘要:在我国古代,并没有专门的“管理学”者及管理专著,有关管理的重要原则都是在论述人生观、社会观、兵法之类的问题中涉及到的。因此,后人不断的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去发掘、寻找和梳理古人的那些管理思想。本文主要从道家学说中去探究其蕴含的管理思想。 关键词:《老子》;无为;以弱胜强 道家学说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结合易经的学说,使之成为一个理论体系比较严谨、逻辑性很强的理论体系,其中充满了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有着相当强的辨证法和方法论。尽管如此,道家的学说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是老子及其《老子》和庄周及其《庄子》。 一、道家管理的最高原则——无为 “无为”是《老子》管理哲学的最高原则,它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无为”的原则是适用于一切人的,但首先却是对上层统治者尤其是对君主的要求。 《老子》认为:实现“无为”的管理原则,是要使社会上的一切人,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无为”和“不敢为”。他们把人们改进生产、改善生活而进行的活动,把人们对文化、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都视为“有为”,而主张通过国家的管理加以消除或最大限度的削弱。但是国家的这种管理却不能采用法令、规章、刑罚、奖赏之类的手段。因为,这样做是违反无为原则的,而且必然会引起规避、反抗等行为,结果是越管越乱。 为了使社会上一切人都无为和不敢为,《老子》认为唯一的方法是由统治集团尤其是最高统治者率先实行“无为”,不但在政治里省减活动,而且带头过一种朴、简陋、低下的生活,不享受文化、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在最高统治者的倡率下,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无为”的风气。无形地但却是有力地约束着一 切人。从而达到至上而下人人无为的要求。 2.“无为”是一个普遍适用于任何管理过程的原则。 不论是政治管理、经济管理、军事管理或社会文化管理,都概莫能外。但是《老子》首先却是把“无为”作为一个政治管理原则提出来的。 《老子》认为:国家政权为管理人民制定的法令规章越多,人们为规避、利用这些法令规章而采取的手段越多;国家为禁止人民而使用的刑罚越繁苛,人们的反抗越强烈,社会也就越乱,越不安宁:“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58章),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57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74章)。 从这种认识出发,《老子》在治国问题上一贯强调“政减刑轻”,反对一繁复苛重的政治、法律手段治国。 3.“无为”作为一个宏观管理原则,意味着国家对私人的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采取不干预、少干预的态度,即采取放任的态度。 提倡“无为”首先是要求国家政权和统治者对待百姓无为而治,这表明无为主要是一个宏观的管理原则。无为必然意味着对私人活动的束缚、干预的减少或放松,使私人有更多的自由从事自己所愿从事的活动。这将有利于私人的活力和积极性的增长。从而使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出现更加活跃的局面。国家政权和统治者、领导者的“无为”,事实上将导致百姓更能有为。 4.《老子》说的“无为”,决不是要求人们什么都不干,都不做,而是指人的行为及其指导思想应该顺应自然,必须符合自然的要求,而不课违反自然的要求,主管随意地蛮干。《老子》说的“无为”,也决不是主张消极地、盲目地听任自然支配自己,决不是主张听天由命,而是认为人要符合自然要求的情况下行动。只有人的思想行动充分符合自然的要求,才能在花费力气较少,遇到挫折和顺势较小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的目的。反之,就会枉费力气和在遭受惨重损失,而且往往是费力越大,失败得越惨。用《老子》的话说,前者就叫做“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3章),“无为而无不为”(48章),后者则叫作“为者败之”(64章)。 5.《老子》说的无为,不但不是教人什么都不干,而且对干的要求是非常认真,非常审慎和非常严格的。《老子》繁复强调,不但对大事、难事要认真、谨慎的做;对小事、易事也必须十分踏实地、一丝不苟地做好。所谓“困难于其易, 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63章),就充分说明了《老子》对做事的严肃态度和求实精神。 6.《老子》所说的“无为”,对领导人而言,还包括着领导方法方面的要求。《老子》很注意“君人南面之术”,即君主统治、驾驭臣民的方法,但是,其中的某些原理,作为一般的领导方法也有值得借鉴之处。作为领导方法。“无为”就是要领导人要善于抓大事,把具体的工作分配给具体的机构和人员去做,而不要事无巨细都亲自插手。这样,分工协作,权责分明,各展其长,各尽其力,领导人看似比较清闲,但却能把整体的以及各部分的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条,取得最佳效果,也就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反之,领导人自己忙得不可开交,而工作却往往顾此失彼,贻误全局。更不利的是,领导什么事都管,还会舒服下属的手脚,使他们养成依赖心,失去责任感,遇事推诿。单位越大,分工越复杂,这种领导方法的危害越严重。《老子》把这种错误的领导方法比作“代大匠斫”(大匠,即木匠、木工;斫,砍、解木头),并讥讽这种领导方法说:“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指矣!“(74章)这种领导人,不仅木工活做不好,还会弄伤自己的手指。 7.《老子》所说的“无为”,还包括着政策要具有稳定性,不可朝令夕改的意思。治理国家的政策,必须随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和改变;在形势发生大的变化时,还必须适应形势进行改革。但是,政策又必须具有稳定性,在形势未要求对政策进行改变时而轻易改变政策,尤其是轻易作重大的改变,就会使人们产生疑虑,害怕政策会改变而观望不执行,有些人甚至可能按照自己所推测的变化采取“对策”,那就会造成混乱和不安。《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60章),意思是说,治理大国要像烹煎小鱼一样,少搅动。烹小鱼时不断搅动,就不可能作出一条完整、色香味俱佳的鱼,而只会弄成一锅碎肉渣;治理国家而政策没有稳定性,机会造成严重的混乱和烦扰。国家越大,造成的矛盾和混乱就会越严重,损害会越大。 二、道家的管理策略——以弱胜强 《老子》讲的弱能胜强的道理,是从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双方强弱变化来说的,“以弱胜强”包括以下内容: 1.哀兵可胜——以弱胜强的首要前提。 在以弱胜强的条件方面,《老子》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原理:“抗兵相加,哀 者胜矣。”(69章)这里,哀有二义:一是哀痛,指弱势一方的全军、全国对敌人悲愤一致,同仇敌忾;二是哀怜,指交战双方以外的势力对弱势一方的广泛的同情和支持。《老子》说的“哀者胜”,实际上是一个战争性质的问题。 2.“以正治国”(57章)——以弱胜强的基础。 要想在战争中取胜,首先要做好内治工作来加强自己的实力,诸如将帅及各级军事干部的选拔、培养、考察,战士的征集、编组、训练,武器及其他物资的准备以及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的改善等。这些治国、治军的工作,事先做得越充分,战斗的实力就越强大。这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未战先“立于不败之地”,或《老子》说的“无死地”,才能得生。这些治国、治军的工作必须做得非常周密,切实,一丝不苟,《老子》说的“以正治国”,正是指此。 3.处后反先——以弱胜强的实现。 对于弱势一方在战争中求胜的战略战术,《老子》提出了后敌而动的思想。在人与人,国与国的关系中,《老子》一贯主张“居后”、“处下”,认为这是处理人和人、国和国关系所普遍适用的原则。不仅弱小的、处于劣势的一方不应该争上,抢先,即使是强大的、占优势的一方,也能从居后、处下得到更大的好处。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老子》提倡“大国下小国”;与君与民即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中,则主张君主应“下民”、“后民”。 【参考文献】: 1.《管理思想史》桑玉成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现代管理学》罗珉著,四川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本文档为【道家的管理思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258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管理学
上传时间:2019-08-30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