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飞越酱油生产与管理论文

飞越酱油生产与管理论文

举报
开通vip

飞越酱油生产与管理论文飞越酱油生产与管理论文 学院 题目, 酱油公司的生产与运作 专业班级, 09工商4 学生姓名,周斌伟、林林爱、王亚强、陈志蓬、李敏、叶志文、 王宇、陈豪、李仁杰、陈咨候 课 程,模拟公司实训、生产与运作管理 指导教师, 苏若葵 二0 一 0 年 十一 月 目 录 摘要 3 1(酱油简介及发展概况 3 2(生产与运作类型 3 3(生产管理的目标 3 4(酱油公司的战略 4 5(生产与运作战略 4 6(酱油生产工艺 5 7(酱油生产管理 5 8(酱油生产工艺流程图 7 9(结束语 7 酱油公司的...

飞越酱油生产与管理论文
飞越酱油生产与管理论文 学院 题目, 酱油公司的生产与运作 专业班级, 09工商4 学生姓名,周斌伟、林林爱、王亚强、陈志蓬、李敏、叶志文、 王宇、陈豪、李仁杰、陈咨候 课 程,模拟公司实训、生产与运作管理 指导教师, 苏若葵 二0 一 0 年 十一 月 目 录 摘要 3 1(酱油简介及发展概况 3 2(生产与运作类型 3 3(生产管理的目标 3 4(酱油公司的战略 4 5(生产与运作战略 4 6(酱油生产工艺 5 7(酱油生产管理 5 8(酱油生产工艺流程图 7 9(结束语 7 酱油公司的生产与运作 论文总负责人,周斌伟 09工商4班 指导老师:苏若葵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酱油公司的生产工艺、生产管理以及公司的战略、生产运作的战略的概述和酱油的生产流程图,并结合模拟公司来解析酱油公司的生产运作战略和管理特点。 【关键词】酱油公司 生产运作 管理特点 1.酱油简介及发展概况 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 发展简况 酱油是从豆酱演变和发展而成的。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酱油” 韭叶嫩者,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名称是在宋朝,林洪著《山家清供》中有“ 的记述。此外,古代酱油还有其他名称,如清酱、豆酱清、酱汁、酱料、豉油、豉汁、淋油、柚油、晒油、座油、伏油、秋油、母油、套油、双套油等。公元755年后,酱油生产技术随鉴真大师传至日本。后又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 2.生产与运作类型 以市场特性为标志划分,以产品的市场特性为标志,为存货式生产。 按照市场是由非特定顾客形成的。根据生产者的预测,生产制造各种口味的酱油,并用少品种大量制造出来满足市场需求的生产类型,采取连锁经营模式 3.生产管理的目标 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质量是第一要求。成本的高低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做出好的产品,薄利多销也是可以的。这样才能在竞争的市场中达到优势,才能有承诺,才能有商业信誉。在品种和数量上满足用户千变万化的要求,最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4.酱油公司的战略: 制定战略 战略制定的过程又称为战略规划,一般包括规划企业使命、制定方针、设定目标、确定战略等内容。 (1)规划使命:我们公司的宗旨是:一切为群众服务,尽最大的可能满足群众, 因为我们的消费群就是群众。 (2)制定方针:制定指导公司活动的总则。我们公司的方针实施如下:为确保公司方针目标的实现,公司每年将组织两次分阶段PDCA 循环,分阶段PDCA循环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由公司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公司年度方针目标安排的进度和总经理的指令制订. 各部门要围绕公司方针目标和本部门方针目标,认真组织月度PDCA循环.每月30号订下月份计划,总结本月计划的实施情况,并由主管检查批示. 目标的实施过程,要充分发动群众,调动大家积极性,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管理活动、劳动竞争活动、确保各级目标值的实现和完成. 建立方针目标管理卡,建立方目标实施方案,将每项目标的展开情况,实施过程中的计划、协调、检查、调整、考核等情况登记在案,逐步达到方针目标管理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 (3)设定目标:规定预期要达到的效果。我们公司的目标如下: 1(尽快把本公司服装推广到全浙江省,使浙江人民能够喜欢 2(到省外创建分公司,对酱油生产进行技术改革,提高生产效率、服务质量、市场覆盖面、顾客满意度。 3(推向国外,创建品牌,提高公司的整体形象,提升公司的一体化经营能力。 4.提升产品质量 5.提高生产效率 6.扩展市场覆盖面,提高顾客满意度 7.提升服务质量,量多实行服务上门 8.生产多种口味的酱油,满足广大群众 9.销售流程改进 10.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5.生产与运作战略: 选址与规模 1)公司规模:100000平方米 2)公司选址:接近市场,原材料产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 3)公司内部布置:技术专业化,对象专业化,或混合原则 4)投资方向:公司所需的设备,科研技术储备,或人员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 1)员工专业化程度:高度专业化或综合化 2)人员选择:受过技术训练的第一线人员或非技术的管理人员 3)工资形式:工资等级划分详细程度,工资内容组成形式 4)管理监督形式:严格 6.酱油生产工艺 酱油用的原料是植物性蛋白质和淀粉质。植物性蛋白质遍取自大豆榨油后的豆饼,或溶剂浸出油脂后的豆粕,也有以花生饼、蚕豆代用,传统生产中以大豆为主;淀粉质原料普遍采用小麦及麸皮,也有以碎米和玉米代用,传统生产中以面粉为主。原料经蒸熟冷却,接入纯粹培养的米曲霉菌种制成酱曲,酱曲移入发酵池,加盐水发酵,待酱醅成熟后,以浸出法提取酱油。制曲的目的是使米曲霉在曲料上充分生长发育,并大量产生和积蓄所需要的酶,如蛋白酶、肽酶、淀粉酶、谷氨酰胺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在发酵过程中味的形成是利用这些酶的作用。如蛋白酶及肽酶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产生鲜味;谷氨酰胺酶把万分中无味的谷氨酰胺变成具有鲜味的俗谷氨酸;淀粉酶将淀份水解成糖,产生甜味;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等能将细胞壁完全破裂,使蛋白酶和淀粉酶水解等更彻底。同时,在制曲及发酵过程中,从空气中落入的酵母和细菌也进行繁殖并分泌多种酶。也可添加纯粹培养的乳酸菌和酵母菌。由乳酸菌产生适量乳酸,由酵母菌发酵生产乙醇,以及由原料成分、曲霉的代谢产物等所生产的醇、酸、醛、酯、酚、缩醛和呋喃酮等多种成分,虽多属微量,但却能构成酱油复杂的香气。此外,由原料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经氧化生成黑色素及淀份经典霉淀粉酶水解为葡萄糖与氨基酸反应生成类黑素,使酱油产生鲜艳有光泽的红褐色。发酵期间的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所产生的鲜味、甜味、酸味、酒香、酯香与盐水的咸味相混和,最后形成色香味和风味独特的酱油。 酱油的原料处理 分为3步。?饼粕加水及润水:加水量以蒸熟后曲料水分达到47—50%为标准。?混和:饼粕润水后,与轧碎小麦及麸皮充分混和均匀。?蒸煮:用旋转式蒸锅加压(0.2MPa)蒸料,使蛋白质适度变性,淀粉蒸熟糊化,并杀灭附着在原料上的微生物。 制曲分两步。?冷却接种:熟料快速冷却至45?,接入米曲霉菌种经纯粹扩大培养后的种曲0.3—0.4%,充分拌匀。?厚层通风制曲:接种后的曲料送入曲室曲池内。先间歇通风,后连续通风。制曲温度在孢子发芽阶段控制在30—32?,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在最高不超过35?。这期间要进行翻曲及铲曲。孢子着生初期,产酶最为旺盛,品温以控制在30—32?为宜。 发酵 成曲加12—13?Be'热盐水拌和入发酵池,品温42—45?维持20天左右,酱醅基本成熟。 浸出淋油将前次生产留下的三油加热至85?,再送入成熟的酱醅内浸泡,使酱油万分溶于其中,然后从发酵池假底下部把生酱油(头油徐徐放出,通过食盐层补足浓度及盐分。淋油是把酱油与酱渣通过分离出来。一般采用多次浸泡,分别依序淋出头油、二油及三油,循环套用才能把酱油成分基本上全部提取出来。 后处理 酱油加热至80—85?消毒灭,再配制(勾兑)、澄清及质量检验,得到符合质量标准的成品。 7.酱油生产管理 1) 原料质量及原料储藏 来自原料及原料储藏过程中的危害物有残留在大豆及面粉中的农药,产生毒素的病原微生物污染大豆、面粉及种曲,因在以后的加工步骤中残留的农药及病原菌产生的抗热毒索不易被 除去,这两种危害均为关键控制点。预防措施 收购原料时要进行严格的农药残留及微生物检验;大豆和面粉储藏温度低于25?'相对湿度10, ,储藏环境设立有效的杀菌防虫系统;种曲保藏要严格按要求操作。 2) 原料的准备 原料准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害有:由于水或大豆被污染,大豆浸泡时微生物生长,环境物理危害物的进人,如石头、金属等;大豆蒸熟时,由于温度和时间选用不当,使病原微生物及耐热霉菌存话造成危害,此步骤为关键控制点;种曲接种时被产生毒素的霉菌所污染,此步骤为关键控制点。预防措施:选用高质量的大豆和可以饮用的水进行浸泡;蒸熟温度120~C以上,每次制曲都选用纯化培养的种曲接种于制曲的原料,保证得到最好的曲子。 3) 混合与制曲 蒸熟大豆、面粉和种曲三者混合过程的危害有来自不清洁混合容器的微生物交叉枵染,此为关键控制点;来自空气中微生物、昆虫等污染,这也是关键控制点;来自混合容器的固体危害物。预防措施:混合前清洗混合设备,使之达到卫生要求;混合过程应在各种条件能够控制的专门曲室内进行,避免手工混合。 4) 人池及加盐水 由于盐水浓度达不到要求,可能造成细菌增长,此为关键控制点,要严格按技术要求维持盐水浓度。 5) 稀醪发酵和成熟酱醪 由于发酵温度和盐水浓度使用不当,致使杂菌繁殖,影响产品质量,此为关键控制点。发酵温度控制在15—30~(2,盐水浓度维持在16, 一18, 。 6) 压榨与过滤 使用不清洁的压榨机和过滤器,造成产品微生物交叉污染,因此在压榨与过滤之前对使用的设备需进行全面的清洗与消毒。 7) 灭菌 灭菌温度达不到要求或灭菌时间短,杀菌不彻底,使得一些微生物及产生毒素的霉菌存活下来,在产品储存和销售过程中造成危害,所以灭菌为关键控制点。防止措施,将生酱油通过 8.酱油生产工艺流程图 9.结束语: 近些年,中国的调味品工业获得了迅猛发展,总产量突破1000万吨,已成为食品行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与2008年相比,2009年的行业收入和利润虽然有所放缓,但仍然取得了20%左右的增长速度。除行业发展前景明朗,各知名调味品企业都在顺势待发。一些国内大型企业纷纷增加投入,而国外知名企业则通过并购国内企业的方式实现中外强强联合。随着各方资本逐鹿调味品市场,品牌化将成为调味品未来发展一大趋势。中国调味品市场经过几轮的结构调整和国内、国际资本整合之后,已经从一个相对滞后的行业,转型为市场规范、竞争激烈的“朝阳”行业。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调味品表现出向高档化发展的趋势,中高档调味品市场容量在进一步扩大,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未来几年,调味品产品将朝着多样化、复合方便化、营养保健化等方向发展。随着人们购买能力的提高和我国餐饮业、快餐业的进一步发展,调味品的未来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如同每一个行业的发展,未来调味品市场必然也是由分散走向集中,逐渐走向品牌时代。我们公司一直朝着为满足广大群众的目标而奋斗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会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多做各种策划并进行实施,以便为企业创造价值和获取利润。为了更进一步说明酱油生产运作管理的特点,我们结合我们成立的模拟公司——“浙江飞越酱油有限公司”, 编制了运作管理手册。请看附件: 浙江飞越酱油有限公司 目 录 1. 生产现场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10 2. 设备管理制度 11 3.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12 4. 外包管理规定 13 5.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15 6. 库存管理制度 16 7. 工具管理制度 17 8. 生产作业控制 21 9. 物料管理制度 22 10..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26 11. 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27 12.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28 1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1 14. 5S管理制度 39 生产现场管理制度 企业的现场管理是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对实现均衡、安全、文明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具有重要意义。 一、质量管理 1、各车间主任应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协调工作。 2、对生产中的关键过程要按规定严格控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查明原因,及时排除,使质量始终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 3、认真执行“三检”制度,教育操作人员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要做到自检,检查合格后,方能转入下道工序,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的产品进行检查,不合格的产品有权拒绝接收。如发现质量事故时要做到责任者查不清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排除不放过、预防措施不制定不放过。(三检:自检、互检、巡检)(要让员工明白后工序就是客户的原则) 4、各车间主任要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放行。 5、各车间要严格划分“三品”(合格品、返修品、废品)隔离区,做到标识明显、数量准确、处理及时。 二、工艺管理 1、严格贯彻执行工艺规程。 2、对新员工和工序变更人员要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3、对材料进入车间后要进行自检,符合标准方可投入生产,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4、严格执行标准,如需修改或变更,应提出申请,并经试验鉴定,报请生产技术部审批后方可用于生产,严禁私自修改。 5、生产线工装应保持完好。 6、合理使用设备、工位器具,保持精度和良好的技术状态。 三、定置管理 1、各车间物料或产品应按区域、按类放置,合理有效的利用空间。生产加工部位除随时清扫保持清洁整齐外,工作台附近不得有杂物。 2、工具箱内各种物品要摆放整齐。 3、各车间要勤检查、勤清理,对于产品要轻拿轻放,保证产品外观完好。 4、加强各车间不合格品的管理,应有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标识明显,处理及时。 5、安全通道内不得放置任何物品,不得阻碍。 6、消防器材定置摆放,不得随意挪动,并保持其清洁卫生。 四、设备管理 1、各车间的设备应指定专人管理。 2、坚持做到设备管理“三步法”即:日清扫、周维护、月保养。 3、坚持“六字要求”即:整齐、清洁、安全。 4、设备管理要做到“三好”“四会”三好即:管好、用好、保养好。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 五、生产车间管理 1、严格现场管理,要做到生产任务过硬、操作技能过硬、管理工作过硬、劳动纪律过硬、思想工作过硬。 2、经常不定期开展车间内部工艺、纪律、产品质量的自检自纠工作。 3、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努力达到并提高各个岗位的技能要求。 4、各车间区域内应保持清洁,地面不得有积水,不得堆放垃圾。 5、车间内使用工具、设备附件等均应指定摆放,做到整齐有序。 6、坚持现场管理文明生产、文明操作、根治磕碰、划伤等现象。每天下班要做到设备不擦洗保养好不走,物料不按规定摆放好不走,工作场地不打扫干净不走。 7、边角料及废料等分类放到指定地点存放。 8、认真考核,须秉持公平、公正之原则。 六、安全生产管理 1、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2、规定每个操作人员工作位置和活动范围,严禁串岗;每个员工要养成良好工作作风和严明的纪律,不断提高全体员工自身的素质。 3、操作人员要正确使用劳保用品,确保起到安全防护作用,严禁违章作业。 4、经常开展安全教育,不定期进行认真整改、清除隐患。 5、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执行安全生产,防止生产工作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6、发生事故按有关规定及程序及时上报 设备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设备采购、验收、安装、移交制度设备闲置封存与启封制度设备报废制度设备定机定员制度厂控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的操作规程设备交接班制度设备点检制度 设备维修制度设备事故统计及处理制度 1、设备因非正常的损坏造成停产或降低效能(停机修理时间或修理费用达到一定标准,或虽暂不停机修理,但内伤严重者)均属为设备事故。 2、设备事故的划分: 2.1造成下列情况之一的为重大设备事故: 2.1.1一般生产设备停产四昼夜以上的。 2.1.2设备修理费用达2000元以上(不包括生产费用损失费)。 2.1.3全厂供电中断30分钟以上或一个车间中断60分钟以上的。 2.1.4设备性能严重受损的。 2.2其余的设备事故为一般设备事故。 3、设备事故的性质: 3.1责任事故:凡属人为原因,如:操作错误、维护保养不当、超规范加工、工艺不合理、瞎指挥等,致使设备损坏、停产或效能、精度降低者。 3.2质量事故:凡因设备质量不好或检修、安装不当造成设备损坏、停产或效能降低者。 3.3自然事故:凡因遭受自然灾害或自然磨损致使设备损坏或效能降低者。 4、设备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4.1设备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持现场并逐级上报,责任单位领导应及时上报企业管理办公室,设备重大事故应在一小时内报告主管厂长。 4.2一般事故由责任单位主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根据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规范措施不放过)进行调查分析,企业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员参加事故分析会。重大设备事故及厂控设备事故,由企业管理办公室主持,主管厂长、责任单位及有关部门参加分析处理。 4.3事故责任单位,根据事故分析结果,在三天内认真填写事故报告表,报送企业管理办公室,厂控设备事故需报告主管厂长批示处理意见。 4.4对事故责任者,除教育外,还要视情况给以严肃处理,如批评或行政处分。情况严重者,应追究法律责任。一般事故发生后,对于责任者,扣当月奖金总额5%--10%;重大事故责任者按奖金总额20%——50%加重扣罚,并扣除主管领导当月奖金总额的10,。 4.5企业管理办公室应及时将处罚信息报主管厂长,事故责任者或其领导人对事故不按期限处理,隐瞒事故真相,破坏现场,欺骗上级或知情不报者,应按责任事故加重处理,最高处罚不能超过当月奖金总额的60,。 4.6设备事故发生后的抢修工作,由设备所在单位负责,其经费自行负责。抢修如需采购零件应由企业管理办公室签字方可采购。 制度编写人:王亚强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第一条 制造期限的指定企划部要经常备有《标准完工工程表》、《制造处作业能力表》等表格,在考虑预定的加工传票及订货传票有关工程结束期限的要求和物资进货日期的基础上,确定结束设计及结束工程的时间,并把这个期限记入《制造指令》中。 第二条 每月制造实施计划企划部要每月召开一次与制造加工有关部门的联合会议,以季度制造预算为基准,考虑营业部的要求,制订目标预算:1(采购物资:按照一季中不同品种产品加工制造所需而进行,具体分解到各月。2(接受订货:按照一季度实有时间(全部工作时间减去为完成以前的订货任务必须占用的时间)安排,具体分解到各月。 第三条 完成报告1(在产品加工制造结束并作为成品进入成品库后,就要办理规定的手续,手续完成后,即要填写完成报告。2(企划部要每月汇总各工厂、车间的完成报告书,并写成综合的完成报告书,向有关部门分发通报。 第四条 中间日程计划界定1(中间日程计划是以每月制造实行计划为基础的不同部门、不同零件的工程计划。它是日程管理的基准。2(中间日程计划以基准劳动日程表、作业能力表、标准劳动时间表的基准为基础制订。对偶发性事故要进行调查,做出处理。 第五条 基准日程表1(意义所谓基准日程,是指以标准作业方法和以正常的工作强度进行操作,为完成某一项工程所需的时间。在机械加工厂,由于加工工序很多,基准日程也就是表现为从一道工序到下一道工序,或从这一车间到下一车间的时间。2(设定内容基准日程 表因产品、型号、马力等的不同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通常需要设定以下的内容:(1)制造过程所需开动的机器台数。(2)材料的下料时间。(3)主要工程的开始与完成的时间。(4)试验的时间。(5)完成与入库的时间。 第六条 能力调查表能力调查表主要为了解工厂中劳动力的情况而制作。通过算出不同职业工种、不同工程部门保有的劳动力,算出根据生产计划所需要的劳动力,进而算出劳动力的 1-无效作业率)×作业效率供需状况,并据此编制中间日程,进行人员配置。保有劳动力=( ×工作天数×出勤率×有效人员说明:1(单个劳动力为1天8小时的劳动时间,以P代之。2(作业效率,〖SX(〗AP〖〗A(实际劳动时间)〖SX)〗3(出勤率=〖SX(〗出勤人数〖〗出勤人数+缺勤人数〖SX)〗出勤天数为除掉休息日后的预定出勤天数,有效人员为扣除长期缺勤者、预定调走者以外的实有作业人员。 4(无效作业率=无效作业时间/作业时间无效作业时间是直接动员、间接动员、不良作业、修正作业、组织活动等所需时间的总和,其中实际完成为哪些项目,根据过去的实绩而定。5(所需劳动力的计算在每月实行计划时、按下面的公式计算所需的劳动力:所需劳动力=生产计划台数×P/480(分钟)(注:480为一个劳动力一天工作的时间,即8小时。) 第七条 标准作业时间表标准作业时间是不同零件、不同作业的标准作业时间,它以所需劳动力计算为基础。 第八条 每月实行计划每月实行计划以制造部门联合会议所定的制造计划为基础而制订,制定每月制造预定表后,要向各有关部门下达。 第九条 期限1(本厂作业的日程中间日程计划的期限根据进度表而定。进度表根据基准日程表、能力调 查表而制订。工程期限要向材料、零件、焊接、组装等各作业部门下达。2(订货日程按照能办调查表,制作订货卡片,按卡片所填的日程执行。 第十条 材料零部件的数量确定 1(仓库常备物资、零件,要根据下面的资料确定所需的数量。 (1)每月制造实行计划表。(2)库存余额表。(3)其他。 2(本厂半成品生产所需物资本厂半成品生产所需物资按照以下资料确定所需数量:(1)半成品余额表。(2)每月制造实行计划表。(3)库存余额表。(4)其他。 第十一条 零部件半成品零部件半成品的管理按零部件半成品管理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 本厂自制部件的订货1(订货分配表自己制造的半成品零部件,要以每月制造实行计划表。每月现货库存余额,半成品、订货余额的调查为基础,制订订货分配表,并以此确定每月的订货数量。2(订货基准表订货基准表是规定各种零部件的订货时间必须先于工程进行时间的一种标准。由于订货到进货有一个间隔时间,不能临时订马上用。但如果订货时间太早,又会占用仓库面积,占用资金。订货基准表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而制订的。3(订货单的制作和发送在厂内生产半成品零部件时,要根据订货分配表及订货时间基准表,决定订货数量以及到货日期,并把各必要的事项记入所定的订货单中,做好订货安排。 外包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降低简单劳动比例,规范业务外包的管理,加强外包企业的安全管理,及时解决外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服务质量,避免公司财产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特制订本规定。 二、原则 外包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范围 非本公司核心业务,仅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任何不提供高级发展机会的活动与业务,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业务都可采取外包的方式。 适用于本公司人员、设备不具备时;适用于特殊零件无法购得现货也无法自制时;协作厂商有专利技术或利用外包、外协加工质量较佳且价格较廉。并注意确保外包,外协,生产满足顾客要求或本企业对设备、工艺、人员及环境等能力要求。 四、内容 1(外包项目的申请。 各部门负责人根据企业发展的情况,需要将部分业务外包时,可以向人力资源部提出外包工作内容,填写《外包项目申请表》,经审查合格后进行公开招标或定向议标。 2. 外包价格的核定。 已确定的外包项目由业务外包部门牵头会同计划财务部等相关部门确定对外招标的参考价格和相关条件、制作标书。 3. 招投标管理。 由采购部组织外包项目的公告、招标会等相关的招标、评标工作,并与外包商签订合同,合同签订三日内将外包项目的有关资料报档案室存档。 4(审查方式:书面审查及实地调查 a) 外包,外协,加工及外包,外协,制造的申请是否符合。 b) 申请批准后,由外包、外协管理人员确认是否有协作厂商,新加入的协作厂商填写供方评价资料。 c) 实地调查时视加工的重要性决定参加调查的人员组成。 d) 经实地调查后选择一家厂商试用。 5. 审查基准 a) 外包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必须具有有效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书。项目负责人应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安全生产培训合格证书。 b) 质量、供应能力、价格、管理四个方面,综合评分最高者入选。 6. 试用 a) 试用期通常为三个月,每月进行一次考核,结果通知厂商。 b) 适用考核,厂商将样品送来检查,经判定合格才能够正式生产。 7. 批准 经试用考核满足公司要求可作为本公司的协作厂商。 8. 外包、外协 9. 由外包、外协管理人员负责外包、外协加工事宜。 10. 外包、外协资料保证齐全、适用。包括零部件加工工艺图、操作标准、检查标准、检验 标准、材料的规格数量等要求。 11. 外包、外协指导管理 a)保证外包、外协厂商确实按照我公司的要求进行生产管理。按照要求及时填写检查记录。 b)严禁以任何形式将所承包的外包工程进行转包或分包,不得随意更换外包项目的负责人、安全生产负责人和安全员。 12. 质量管理 a) 按照双方合同协定的要求进行检验)验收。 b) 定期考核外包、外协厂的产品质量,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并记录。 13问题处理 a) 验收时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外包、外协厂家,资料存档作为考核依据。 b) 出现问题双方共同查找原因,分析处理。 c) 外包、外协管理人员负责对外包、外协方进行有关的培训教育工作。 制度编写人:陈志蓬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目的:为了维持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 范围:适应于生产车间全体工作人员。 一、早会制度 1(员工每天上班必须提前5分钟到达车间开早会,不得迟到、早退。 2(员工在开早会时须站立端正,认真听主管或组长的讲话,不得做一些与早会无关的事项。 3(各条线的组长每天上班必须提前10分钟到达车间组织员工准时开早会. 4(各条线的组长在开早会时必须及时向员工传达前天的工作情况以及当天的生产计划,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 5(组长开早会时讲话应宏亮有力,多以激励为主,不得随意批评和责骂员工。 二、 请假制度 公司员工请假制度表考勤以及请假制度小学生请假准出制度培训学校学生请假制度加强请假制度的通知 1(如特殊事情必须亲自处理,应在2小时前用书面的形式请假,经主管与相关领导签字后,才属请假生效,不可代请假或事后请假(如生病无法亲自请假,事后必须交医生证明方可),否则按旷工处理。 2(杜绝非上班时间私下请假或批假。 3(员工每月请假不得超过两次,每天请假不得超过两人。 4(员工请假核准权限:(同厂规一致) (1) 一天以内由拉长批准; 三天以内由车间主管批准; (3) 超过三天必须由生产部经理批准; (4) 连续请假按照累计天数依上述规定办理。 三、清洁卫生制度 1.员工要保持岗位的清洁干净,物品要按规定位置放置整齐,不得到处乱放,组长要保持办公台的整齐干净。 2.每天下班后值日生打扫卫生,周末须进行大扫除(公司内的门、厕所、窗户、生产线、设备保养、风扇、饮水机等都须清洁)。 3.卫生工具用完后须清洗干净放在指定的区域,工具由专组专人保管,不得乱丢,倒置、甚至损坏。 4.不得随便在公司内乱丢垃圾、胡乱涂划;卫生间须每天用水清洗。 四、车间生产秩序管理制度 1. .员工上班应着装整洁,不准穿奇装异服,进入公司需换拖鞋,鞋子按划分区域整齐摆放。必须正确佩带厂牌,穿工作服上班。不得携带任何个人物品,如手机.MP3.手袋.食品等。 2.上班时,物料员须及时把物料备到生产线,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运作流程操作,不得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 3.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50-80CM以上的距离,不得挤坐在一起,作业时须按要求带好手套或指套,同时必须自觉做好自检与互检工作,如发现问题并及时向品检与组长反应,不可擅自使用不良材料以及让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必须严格按照品质要求作业。 4.每道工序必须接受车间品管检查、监督,不得蒙混过关,虚报数量,并配合品检工作,不得顶撞、辱骂。 5.小零配件必须用兰色胶盒盛放,一个盒子只可装一种零配件,安装过程中发现的不良品必须用红色胶盒盛放,所有的物料盒排成一行放于工作台面的左手边。 6.所有员工必须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操作,如有违规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7.员工在工序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损坏物料,工具设备等违者按原价赔偿。 8.工作时间离岗时,需经班组长同意并领取离岗证方可离开,限时十分钟内。 9.上班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停工随时关水关电。 10.下班前必需整理好自己岗位的产品物料和工作台面,凳子放入工作台下面。 11.员工之间须互相监督,对包庇、隐瞒行为不良者一经查处严厉处罚. 12.任何会议和培训,不得出现迟到、早退和旷会。 13.本车间鼓励员工提倡好的建议,一经采用根据实用价值予发奖励。 注:本制度与厂规发生冲突时,以厂规为准。 制度编写人:叶志文 库存管理制度 一、存货管理的范围包括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在产品和产成品的入出库及库存的管理。 二、入库管理 1、外购时,首先由用料部门提出用料计划,由分管领导和委派会计审核,交财务部门纳入收支计划,并通过单位内部支付款项,再由供应部门负责实施采购。 2、购回时,由物资质检部门按质按量组织验收,按实际质量认真填写“入库单”,对“入库单”的外购地、入库时间、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交货人、承包人和验收入库等应逐一填写,不得漏项,对无随货同行发票的货物金额应由交货人提供采购价,财务据此入账核算,待发票到后再按实际价格调整。 3、运费结算必须在运输发票后附有一次复写的“入库单”的“运费结算联”,如无运费,应将该联连同“入库单”的“财务联”一起附于购货发票后交财务入账。 4、产成品入库必须有质检部门验收的“合格证”,由保管员按规格、品种填写成品“入库单”,质检员、保管员和当班生产负责人均应签字。 5、对于外购物资数量短缺、品种质量不符合,由采购人负责更换,更换费用或因此而造成的损失由采购人个人承担,生产产品因质量问题而返修,销售退回所发生的损失由生产部门承担。 三、出库管理 1、生产用物资由生产部门按生产所需于材料会计处办理“出库单”手续,对非生产用物资领用人应持领用审批手续,办理“出库单”及相关手续,仓库保管员凭“出库单”据实发货。 2、月末,已领用但尚未耗用的物资(包括残余料),应及时退回仓库,便于财务如实核算成本。 3、材料会计在月底时,应将当月的存货出入库按部门分项目汇总,与仓库保管、生产部门核对一致后,报给成本会计。 四、库存管理 1、保管员应设置各种存货保管明细账,并根据出入库单进行账簿登记,经常与财务核对账目,实地盘点实物,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物资要堆放整齐,标签清楚,存放安全,保管员对存货的安全和完整负责。 2、对用量或金额较大,领用次数频繁的物资应每月盘点一次,对于所有存货至少要一年彻底清查一次。 3、盘点时,由供应、生产、仓库、质检、财务等部门组成财产清查小组,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查找盈亏、积压等原因,编制盘存表,提出处理意见,参与清查的人员应在盘存表上签字,以示负责。 工具管理制度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工具,也同机器设备一样,是工人进行生产不可缺少的手 段。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使用着成千上万件工具,它们的品种繁多,规格复杂,体 积较小、数量很大,容易混淆,丢失和积压。以机械工业企业来讲,机床上使用的工具等装 备的费用,经常占到机床设备价值的25,—30,;产品成本中,工具费用一般要占5—10,。因此,合理组织工具的供应和节约使用,对保证企业的均衡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速流动资金周转,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业企业工具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及时把质量好、价格低廉的成套工具供应给全厂各车 间和工作地;在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下,不断降低工具的消耗量和储备量;组织监督工 具的合理使用和节约,延长工具使用,降低工具的制造、采购、储存、修复等方面的费用。 企业要搞好工具管理工作,就必须做好工具的分类编号,工具的生产和供应计划工作,合理 制定工具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建立和健全工具的分级管理制度。 (一)工具的分类和编号 为了有效地进行工具管理,简化生产中所用工具的计划、核算和标准化工作,有必要对 工具进行分类编号。 工具的分类,就是把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按其特性进行分类。 在我国工业企业中,一般采用“十进位”分类法,就是把每一类别的工具再详细分成十组。 例如,机器制造企业的工具可分为切削工具、量具、磨具、冷冲模、热冲模、夹具、金属模 、锻工工具、钳工装配工具和辅助工具等十个大类。大类下面再按一定类型工具的主要性能 进一步划分为十个分类,如切削工具分为切刀、钻头、螺丝攻,螺丝板牙、铣刀、铰刀、钻 、插齿刀、拉刀和其它刀具。按同样方法,分类下面划分为“组”,如切刀按其性能又分车 刀、刨刀、插刀等;组下再划分为“分组”,如车刀根据应用情况划分为粗车刀、光车刀、 螺丝车刀等;最末是“项”依据工具的结构性能划分,如光车刀又分右偏直头光车刀、左偏 直头光车刀、铲型光车刀等。工具编号就是按工具分类的顺序,对每一种工具给予一个固 定的号码,这个号码是由字母和的。如左偏直头光车刀的编号是1-1122,铲型光车刀的编 号为1一1125。专用工具在编号前还需把该工具加工的零件或工序的代表字母编入,如零件A的某种专用工具的编号为A—1—1127。工具编号要求简单,保持其技术特征,而又不致互相混淆。 (二)工具需要量计划企业的工具需要量,是按用途、种类、规格分别计算的。 它由工具消耗量和工具周转量组成。工具消耗量,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为完成生产任务而消 耗的工具数量。工具周转量,是为了保证企 业生产不断地进行而处于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工具数量。企业计划期工具的消耗量,一般是 根据企业生产计划和工具消耗定额确定的,其公式如: 〖JZ〗〖SX(B〗某产品计划期〖〗某种工具消耗量〖SX)〗=〖SX(B〗计划期该产〖〗品 计划产量〖SX)〗×〖SX(B〗单位产品某种〖〗工具消耗定额〖SX)〗 工具消耗定额,是指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需要消耗工具的数量。它是决定工具需要量 和储备量的必要数据。企业对工具消耗定额的确定,有两种方法。一是经验统计法,它主要 是根据工人群众的实际经验,或者对工具消耗统计资料进行估算,而制定出工具消耗定额。 这种方法工作量小,简便易行。另一种方法是技术计算法,它是根据工具的耐用期限和使用 这种工具的时间长短,来制订消耗定额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工作量较大,但比较准确。 它的计算公式是: 〖JZ〗〖SX(B〗某种工具〖〗的消耗定额〖SX)〗=〖SX(〗〖SX(B〗制定一定数量产品 时〖〗某种工具的使用时间〖SX)〗〖〗某种工具的耐用期限[SX)] 式中一定产品数量通常以100或1000个零件(或产品)作为计算单位。对没有消耗定额的 工具,可根据各车间按月估计的工具消耗量,领用的“以旧换新”,按需领用。 在做了上述计算后,再把各种产品消耗某种工具的数量相加,即得计划期某种工具消耗 的总 量。 工业企业计划期工具需要量,除计算工具消耗量外,还要计算工具周转量。工具周转量 包括 工具总库的正常储备量,各车间工具室储备量以及使用、修理中工具占用量,一般按经验统 计法确定。某种工具消耗量和工具周转量相加,再减去期初期末工具实际盘存数差额。即可 求得计划期该种工具需要量。 企业的工具管理部门,也可以直接将各车间计划期申请各种工具的需要量汇总,根据工 具总库周转量的变化情况,编出工具需要量计划,组织工具的制造和供应。 (三)工具的供应和管理 企业的工具管理部门,除了要负责制定和修改全厂工具消耗定额、周转定额和储备定额 外, 还要有计划地合理地组织工具的生产和采购。企业使用的工具有标准工具和专用工具两大类 。标准工具是指通用于不通零件加工的工具,有标准规定,一般由专业生产的工具厂制造, 企业需要这种工具时,应由厂外购入。专用工具是指限用于某种零件上的工具,以及工具车 间制造工具的工具(二类工具),一般均由企业自行组织设计与制造。外购工具应事先提出计 划,由供应部门负责购入,自制专用工具,应纳入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编制工具生产计划, 交工具车间生产,及时供应生产需要。 定货点的确定,可以根据周期(从提出工具定货到工具入库的期限,可以是自制一批工 具的时间,也可以是外购一批工具所需的时间)及工具平均日耗量,按下述公式计算: 定货点=最小储备量+平均日耗量×定货周期 当工具库存由于逐渐消耗达到定货点时,就应提出定货申请。当达到最小储备量时,这 批定 货恰好到达,这样,库存就上升到最高点(最大储备量)。当库存又下降到定货点时,再提出 下一批定货。如此周而复始,可以保证库存储备,使工具供应不致中断。 各车间的工具室(员),从工具总库领取工具后,负责收发、保管和回收,以及统计等工 作。 企业的工具管理部门(科、车间),一般设有工具总库,对外购和自购工具进行统一验收 ,登 记、保管,按车间耗用工具的限额发送各车间工具室(员)。工具总库应有一定工具周转量, 既要保证生产正常需要,又要有合理的储备,并经常对库存数量进行统计,及时把库存情况 报告厂部工具管理部门以便及时采购和供应,避免供应中断。 为了保证工具的不断供应,工具总库应建立日常计划供应制度。通过这种制度,就可以 知道 何时需要补充工具,及时提出定货申请,使工具的供应保持不中断。实行这种制度时,要为 每种工具的库存规定最大储备量、最小储备量和定货点,最小储备量也就是保险储备量;最 大储备量是最小储备量加上一批定货的数量。 工具室(员)要加强对工作地的服务,及时、成套地把工具供应给生产工人。凡是工作地 常用 的工具,应配套后,由生产工人长期使用。既不是全车间使用,又不是某个工人长期需用的 工具,配套后借给生产小组,由小组保管。至于一些不常用的工具,应由工具室(员)保管。 为了做好工具管理工作,班组应有工人工具管理员,负责小组内工具的收发、保管和回 收, 同时,应将厂部(或车间)下达的工具消耗指标作为班组经济核算指标之一,作为劳动竞赛评 比内容之一,并对工具进行定期检查、核对和盘点。 (四)工具的节约使用 工业企业要努力节约使用工具和降低工具消耗,具体办法是: (1)发动和依靠工人群众参加工具管理,提高工人群众爱护工具的主人翁责任感。认真 管好、用好工具、不积压、不丢失工具。 (2)加强对工具使用的技术指导。在使用工具时和操作过程中,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 防止工具过度磨损和损坏,并推广先进经验,改进工具使用方法。 (3)加强工具的维护、保管、磨刃、回收、翻新、修复工作。对工具要经常进行维护, 在使 用过程中用钝了的工具,要重新磨刃。为了保证工具的质量并使工人不致因为自己磨刃而降 低设备利用率,应尽可能组织集中磨刃。工具要“以旧换新”进行回收,修复、翻新后再继 续使用。 (4)不断提高自制工具的质量,延长工具的耐用时间。工具的质量好,耐磨、耐用、使 用时间长,就可降低工具消耗,达到节约目的。 (五)班组工具管理的内容 班组工具管理,是对班组使用的工具,辅助工具和检验、测试用具等进行领用、使用、 保管 、修复而进行的有关组织管理工作。(1)班组工具管理的任务。班组工具管理的基本任务 是:及时地申请领用生产中所必要的工具,做好工具的成套性工作,并合理使用和保管,在 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下,延长工具使用寿命,搞好工具的修复,回收工作,使消耗降低 。 (2)班组工具管理的内容: 第一,建立健全工具领用制度。班组应有工具使用保管卡片,记录操作人员领用工具的 型号 。数量、名称、规格、日期;应根据工艺文件的规定,不得多领,也不能少领。对于共用工 具也应建卡管理,个人使用时办借用手续,进行登记,用后及时归还。 第二,合理使用工具。工具的使用应按工艺要求,在工具强度、性能允许的范围内使用 ,严 禁串规代用(如螺丝刀代凿子、钳子代头);不容许专用工具代替通用工具,精具粗用的现象 应坚决禁止,并在使用中注意保持精度和使用的条件。 第三,妥善保管工具。工具应放在固定场所,有精度要求的工具应按规定进行支撑、垫 靠; 工具箱要整齐,清洁,定位摆放,开箱知数,帐物相符;无关物品特别是私人用品不允许放 在工具箱内,使用完毕后的工具应进行油封或粉封,防止生锈变形,长期不用的工具应交班 组统一保管。 第四,做好工具的清点和校验工作。由于工具使用的频繁性和场所变更,容易遗忘在工 作 场所或互相误认收管,因此应每天查对工具箱一次,一周帐物核对一次,以保持工具帐物相 符。 贵重和精密工具要特殊对待,切实做好使用保管、定期清洁、校验精度和轻拿轻放等事 项。量具要做好周期检查鉴定工作,保持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五,做好工具的修复和报废工作。工具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正常磨损和消耗不可避 免, 但凡能修复的应及时采取措施,恢复其原来的性能,如刀具的磨刃、量具的修理等。对于不 能修复的工具,在定额范围内可按手续报废(旧)并以旧换新,对于节约工具和爱护工具的同 志要给予表扬。 班组还应协助做好专用工具的试验(如试模)工作,对于专用工具提出修改意见。 对于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工具夹、刃具报废等情况,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个人遗失工 具要填写“工具遗失单”根据情况实行赔偿处 制度编写人:王宇 生产作业控制 一、生产控制的程序及方法 1,生产控制的程序,其方法是: 确定控制标准、检测执行情况、采取纠正偏差的措施 2,生产控制的方法,其方法是: 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二、生产作业控制的手段及内容 1,生产调度,其主要方法有: 调度值班制度、调度报告制度、调度会议、现场调度、班前、班后会 2,生产进度控制 某时期内每日完成计划的均衡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日均衡率=(某时期内每日完成计划百分数之和/某时期日数)×100% 多品种生产均衡率=(各种产品每日完成计划百分数之和/各种产品生产日数之和)×100% 从上面的公式可见,生产均衡率也就是生产作业计划完成率,它表示凡是按作业计划完成的视为均衡生产。 3,工序进度控制,其方法是: 采用加工路线单进行控制、采用单工序工票进行控制 三、生产作业控制的方法 进度分析、倾向分析、统计分析、日程分析、在制品占用量分析 四、生产及生产作业控制制度 总则: (1)为了规范生产进度控制、余力管理,确保企业能按订单要求准时出货,提高生产效率,特指定此制度 (2)凡生产进度管理控制及余力管理涉及的部门和个人都可使用 (3)进度及余力管制是了解生产进度并加以控制,进行余力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等一系列的活动。 权责规定 1,生管课的权责 (1)各制造课生产进度的管理、控制 (2)各制造课生产余力管理控制。 2,制造课的权责 (1)各作业班、组、生产进度的管理、控制 (2)各作业班、组余力管理、控制 3,作业程序 进度管制 (1)生管课、制造课通过每日的生产日报表统计、调查每天的成品数量和累计完成数量,以了解生产进度并加以控制,以确保能按订单要求准时交货。 (2)生管课、制造课可利用每天实际生产的数字同预定生产数字加以比较、看有否差异。也可采用甘特图等方法追踪记录每天的生产量。 (3)若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产生差异,应追查原因。并尽快采取补救措施。 4,控制重点 (1)实际生产进度与计划不相符时,生管和相关部门应追查原因,拟订处理对策。 (2)生产异常、生管和相关部门应立即反映,采取补救措施 (3)各制程的操作标准、作业方法、时间等应建立规范,切实实行。 (4)对于正在进行制造的产品,有关部门必须及时修正 (5)仓库应对原物料作妥善的规划和严密的管制,应避免不良料或缺料而影响生产 (6)生管课应经常检查机器,人员工作负荷量过多,多少或负荷不均的情况 (7)生管课在负荷过量时所采取的余力调整方案应考虑经济与时效。 物料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物料由生产部核算、计划。 第二条 物料由采购科订购。 第三条 物料由仓库人员管理与控制。 第四条 物料管理由厂长办公室直接监督。 第五条 物料管理部门必须以公司的经营目标和生产任务为中心,指导和推动物料的供应工作。 第六条 物料管理部门必须保障生产的正常运转,不可中途断缺物料,怠误生产。 第七条 要做到物料的平衡、订购、分配工作,做到经济、合理、及时、齐全地供应各种物料。 第八条 物料管理部门要做到统一计划、统一订购、统一分配 、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第九条 要尽量减少呆滞物料的产生,尽量降低物料的成本,提高物料的利用率。 第十条 要保证物料的质量、数量。 第二章 物料的分类、核算与订购 第十一条 根据本公司生产物料的实际情况,可分为三大类:1)布料类;2)辅料类;3)包装物品类。 第十二条 物料分类结构图。 第十三条 物料的核算与计划,应该注意以下山几个问题: 1( 什么款式 2( 多少数量 3( 用哪种布料 4( 用什么辅料 5( 单位用布料 6( 单位辅料用量 7( 交货时间 8( 生产所需时间预算 9( 物料进货所需时间 第十四条 生产部根据第十三条所提供的信息,核算物料,编制好物料订购计划,通知采购科订购。 第十五条 在物料核算中,要本着务实,准确的精神,做好物料的预算工作。 第十六条 采购科一定要配合生产部,确保物料的供应,否则如果怠误生产经营,将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第十七条 物料的采购,要坚持“货真价实”的原则,要有高度的成本观念。 第三章 仓库管理条例 (一) 仓库的规划 第十八条 仓库物料放置的规划及规划图。 第十九条 库位标识、库位编号,依下列原则办理,并于适当位置作明显标识。 1( 层次别,依下列原则办理,并于适当位置作明显标识。 2( 库位流水编号。 3( 通道别,依ABC顺序编订。 4( 仓库别,依ABC顺序编订。 第二十条 物料管理部门要依库位配置情况、绘制“库位标识图”悬挂于仓库明显处。 第二十一条 仓库管理人员要掌握各库位,各产品规格的进出动态。 (二) 仓库的物料验收 第二十二条 物料的验收由仓管负责。 第二十三条 物料验收人员要亲自同交货人办理交接手续,核对、清点物料名称、数量、颜色是否一致。并在货物单上签字。 第二十四条 在验收过程中,验收人员必须按照公司的有关检验文件,进行检验,要严格执法,不可徇私舞弊。 第二十五条 在物料验收中,如果后质量不合格,数量短缺,立即通知采购科和有关领导等候处理。 第二十六条 物料验收合格后立即:1)填好“物料入厂检验表”;2)来料汇报单;3)编 入帐;4)归入库位。 (三) 仓库领料、发料规则 第二十七条 领料单的设置,分三联。1)领料部门存根;2)仓库记帐凭证;3)办公室备查。 第二十八条 领料的控制,车间用料一定要认真核算,不能超额领料,车间不能积压物料,仓管与车间各级管理人员共同控制,一定要有成本观念、物控意识。 第二十九条 领料单,由各部门组长签发,由车间主管审核,再到仓库领料,否则,仓管有权拒绝发料。 第三十条 裁床部领料,必须由生产部调度签发领料单,写明款式、布料规格、颜色、数量,否则仓库不给发料。 第三十一条 各部门主管在审核领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审核领料单上的物料是否需要。 2( 审核领料单上的数量与实际需要是否相等。 3( 审核领料单上和内容是否正确。 第三十二条 各部门所需物料必须根据裁床数量来开领料单如果不按规定开领料单造成物料积压车间,要追究主管的责任。 第三十三条 仓管在职发料时一定要凭领料单发料以作记帐凭证,不可没单发料否则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第三十四条 领料人在进入仓库时,严禁烟火。 第三十五条 领料人员领好料,清点数目之后,马上离开仓库不可在仓库内面闲聊、说笑、逗留。 第三十六条 仓库管理人员要根据裁床单的数量发货,控制好物料的发放数量。 第三十七条 对仓管人员贪图方便,违反发料原则,造成物料失效、积压,大料小用,优材劣用,以及差错,要追究事人的经济责任。 第三十八条 仓管人员要做到:一盘底、二核对、三发料、四减数。 第三十九条 对所有发料凭证,仓库管理员要妥善保管,不得丢失。 第四十条 料发好后,要马上入帐,做到帐目进出 平衡,不可多进少出,也不少进多出。 (四) 仓库责任管理条例 第四十一条 仓管人员要严格遵守本条例及公司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 第四十二条 仓管人员要积极配合各生产部门的生产活动,做好物料发放工作。 第四十三条 要合理利用仓库空间,规划好仓库物料的放置,严禁随便乱堆、乱放。 第四十四条 通道内严禁堆放物料,要保证通道的绝对畅通。 第四十五条 要保证仓库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货物出库后的垃圾。 第四十六条 仓管要认真履行公司赋予的管理权利和职责,不可擅离职守。 第四十七条 要做好仓库的出库与入库记录,并且及时入帐,不可拖拖拉拉。 第四十八条 要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做好“防火、防盗、防害”等三防工作。 第四十九条 要不定期到生产车间,检查物料情况,看有没有浪费或积压现象。 第五十条 下班后一定要关闭电源,关好门窗。 第五十一条 要及时做好月底库存统计报表,同时做好仓库物料动态分析报告及滞料统计表。 第五十二条 要及时处理好退料,库损等问题,并向生产部汇报。 第五十三条 要及时组织对滞料的处理,并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 第五十四条 要及时盘查常用物料的库存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不可到了缺货才去申购。 第五十五条 要根据生产情况,存货准则,合理发出申购指令。 (五) 退料处理规则 第五十六条 退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外购物料不合本公司的要求,需要退货,一种是本公司各生产现场。1)超额领料,2)节约用料盈余,3)物料不合格等情况。 第五十七条 如果是在进货验收中,发现物料不合格。 1( 通知订购科; 2( 开物料退货通知单; 3( 贴上黄色拒收标签; 4( 报告有关领导; 5( 采购联络厂商取回所退物料; 6( 在进货日报表中,取消不合格进料。 第五十八条 车间退料,必须由车间主管签发退料单,注明退料原因,清点退料数量、规格、型号。 第五十九条 车间退回的物料,要分良品、还是不良品,如果是良品要归入库位,如果是不良品要报告办公室等待处理。 (六) 仓库帐目管理 第六十条 仓库帐目分三类:1)库存分类帐;2)实物出入帐;3)日记帐。 第六十一条 记帐要按规范化记帐,字迹要清楚。 第六十二条 记帐要日清月结,不积压,托收,月报及时。 第六十三条 仓库帐目由厂长直接安排专人负责保管,记帐。 第六十四条 仓库帐目管理人员要绝对遵守公司的保密制度,不可泄露帐务机密,否则要受 到严重处罚。 第六十五条 除公司高层领导可以查看帐目之外,其他任何人不可随意查看仓库帐目。 第六十六条 帐目要坚持“准确、务实,有据可依,有帐可查,帐帐相符,帐物相符”的原则。第四章 成品管理条例 (一) 成品的分类 第六十七条 按检查规格可分为:1)合格品;2)不合格品。 第六十八条 按品牌分类:1)逸心园;2)誉星;裕源;斗文。 第六十九条 按成品的分类:1)内衣;2)内裤。 (二) 成品仓库的规划 第七十条 根据成品的分类,可划分为五大区:即1)“逸心园”区;2)“誉星” 区;3)“裕源”区;4)“斗文”区;5)次品区。 第七十一条 三大区每个区又可分为:1)内衣区;2)内裤区。 第七十二条 成品按规定的位置放置后,要作明显的标识。 第七十三条 在明显的位置,要标明“库位配置图”,并随时显示库存动态。 第七十四条 要编制好成品库存速查表,以便快速查出,各个款式的库存情况。 (三) 成品入库、出库管理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七十五条 包装部出货组,出完货后,剩下的成品要及时入库。 第七十六条 成品入库必须由成品仓管与出货组长亲自办理交接手续。 第七十七条 出货组长在移交成品入库时,必须具有成品入库明细表,否则仓管有权拒收。 第七十八条 成品仓管要根据,“入库明细表”查明入库成品与明细表数量、规格、颜色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必须要求出货组长,重新更正。 第七十九条 成品仓管验证入库成品后,立即:1)开“入库单”;2)记入“成品库存速查表”;3)登记入帐。 第八十条 如果出货组要在仓库提货,必须出示,出货单,再由仓管组织配货。 第八十一条 在配货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保持成品仓库的整齐,不可乱堆乱放。 2( 要根据“出货单”的要求配货。 3( 在配货过程中,不可随便拆开包装箱,要多少拆多少,而不能拆得太多,搞得凌乱不堪。 4( 货配好后,要重新整理好成品,不可混乱。 第八十二条 货配好后,由仓管开好“出库单”与出货组长办理交接手续。 第八十三条 出好货后,仓管立即在“成品速查表”中冲减数量,并在帐目中冲减,做到及时入帐。 第五章 滞料与滞成品管理条例 第八十四条 滞料。凡质量(型号、规格、村质、效能)不合标准,存储过久,已无机会使用,或另有使用机会,但用量极少,且存量又多,有变质的顾虑或因陈腐劣化、革新等现象已不适用,需要专案处理的物料。 第八十五条 滞料产生的原因 1( 销售预测偏高,致使物料核算过剩。 2( 订单取消,剩余物料。 3( 工艺改变,所剩物料。 4( 质量不合格,没有及时退货。 5( 仓储管理不善,导致物料变质、劣化。 6( 请购不当,或请购重复。 7( 试验物料。 8( 代客加工余料。 第八十六条 滞成品产生的原因 1( 正常良品入库后,满三个月未销售,或未售完者。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 每次生产所产生的次品。 3( 订单取消。 4( 超制、缺码。 5( 退货。 6( 试制品。 第八十七条 仓库管理人员每月要汇总“成品库存报表”、“滞成品库存报表”。仓库管理人员,要经常盘点清仓,核实库存数量。如果发现与实物有异,立即查明原因并更正。 第八十八条 仓库管理人员每月要编制“六个月无异动滞料明细表”、“三个月无异动成品明细表”直接上报给厂长办公室。 第八十九条 厂长办公室根据滞料情况和滞成品情况,马上组织处理小组,追查滞料产生的原因,同时商讨处理方案和处理期限。 第九十条 滞成品、滞料处理小组把商讨好的处理方案呈交给总经理核审后再实施。 第九十一条 然后处理小组再把实施后的结果,编成资料送交总经理审查。 第九十二条 处理方式(滞料):1)转用;2)出售;3)交换;4)拆用;5)报废。 第九十三条 如果处理方式是属于“出售”、“交换”的部分就交给采购部处理,如果是“转用”就交给生产部处理,如果是报废,就交给仓库处理。 制度编写人:陈豪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一、总则: 1、工艺是产品生产方法的指南,是计划、调度、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原材料供应,工艺装备和设备等工作的技术依据。是优质、高效、人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手段。 2、工艺工作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工艺人员要坚持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为生产服务。 3、工艺工作要认真贯彻工艺规程典型化、工装标准化,通用化的原则。 二、制度: 1、工艺工作必须完善工艺手段,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工艺过程合理、可靠、先进为原则。 2、工艺文件必须保证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3、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艺,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操作规程、技术文件内容,如有某种原因无法按工艺生产时,应由主管技术厂长签字方可生效。 4、设计标准的修改需经主管科长、主管厂长批准。 5、凡是工艺文件出现的差错,应由技术科负责,凡属不按工艺文件而出现的差错,应由操作者负责,追查责任事故。 6、工艺员应不断对车间操作人员进行工作纪律教育,严格按工艺标准监督工艺执行。 7、工艺文件的编写,个性等项工作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并按工艺文件要求编写工艺质量要求。 8、技术人员对工艺文件、图纸的修改,除下达修改通知单外还应对全厂新发文件全部修改完毕,各修改单上应在存档通知单上注明。 制度编写人:陈咨侯 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 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防止批量性不良的发生,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二、范围: 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实施的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控制。 三、定义: 1、首件: (1)依照工作指令生产出的第一件产品(成品或半成品)。 (2)停机后再生产的第一件产品。 (3)生产过程中人员更换、设备或工艺调整或新料卷上料后的第一件产品。 2、巡检: (1)定时抽样检验。 (2)定量抽样检验(特别定单的加严检验)。 (3)监督各工段自检的有效性。 3、自检:操作工按要求进行的自主检查。 4、交接检验: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包括原材料)产品的尺寸、表面质量、数量或板号进行的产前检查。 四、职责: 1、客服部:负责将工艺图纸、工作指令、客户原图、区域装配图(质管部提出需求时)及时发送给质管部;负责生产工艺的调整及生产协调。 2、工厂:负责首件的检验并通知检验员确认,负责产品质量的自检和巡检;负责工段间的交接检验;负责质量异常情况的通告;负责不良品的标识隔离并通知检验员确认。 3、质管部:负责产品检验标准的制定;负责质量检验的监督和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的确认;负责质量异常及不合格品的处理。 4、储运部:负责将经过质管部确认合格的产品入库。 五、程序: 1、计划接收 (1)客服部依据《生产计划》,在生产前将《工艺图纸》、《工作指令》、《客户原图》、《区域装配图》(质管部提出需求时)发放至质管部。 (2)质管部检验主管对《定单》、《工艺图纸》、《客户原图》、《区域装配图》内容的一 致性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交生产现场检验员。 (3)工长依据《生产计划》,在产前核对《工艺图纸》、《工作指令》,如有疑义,应立即通知客服部工艺师确认。(见《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2、质量控制 (1)操作工依据《工作指令》、《工艺图纸》、《岗位作业指导书》、《生产线作业流程》生产首件。 (2)工长或操作工依据《工艺图纸》和相关的《产品检验标准》对样品进行首检并作好自检记录,工长或组长判断合格后方可正常生产,首件保留以备检验员确认。对于特指订单完成后必须将产品和记录交质管部检验员确认。 (3)质管部检验员依据《产品检验标准》、《工艺图纸》、《客户原图》进行产品检查,检查合格后,检验员在操作工的自检记录上签字。若检查不合格,检验员在操作工的自检记录上描述不合格内容,并通知生产线操作工重新调整模具再试,直至确认合格方可正常生产。 (4)首检确认合格后,操作工依据《工作指令》、《工艺图纸》、《生产线作业流程》和《岗位作业指导书》开始正常生产。 (5)正常生产过程中,操作工必须依据《工艺图纸》、《产品检验标准》和《岗位作业指导书》进行自检,并做好记录。工长依据《生产线作业流程》和《岗位作业指导书》进行巡检,并做好记录。 (6)检验员依据《生产线作业流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图纸》和《产品检验标准》对操作工的检验方法、检验行为和检验记录进行监督,并对自检产品进行复核和记录。 (7)操作工或工长在自检和巡检的过程中,若发现产品有与图纸或标准不符的情况,应立即停止生产,隔离和标识不合格品,记录不良情况,并通知检验员确认。 (8)检验员对已标识的不合格品进行确认后,还须对可能涉及到的不合格品进行追溯。 (9)检验员应配合操作工或工长初步分析不良原因,找出解决方案,恢复生产。若无法解决,检验员及工长应通知质管部检验主管及经理,由检验主管或经理通知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问题的分析、解决。质管部工程师以上人员有权停线,对于造成停线的,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质管部经理,停线超过2小时,由质管部经理报告总监,厂长通知客服部经理。 (10)操作工完成本工序生产后,必须将《完工交接单》交检验员签字认可,产品方可流转到下道工序。下道工序对照《完工交接单》、《工作指令》核对数量、板号,检查表面质量,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11)产品完工后,工长或其指定操作工必须进行包装前的产品检查,包括清点产品数量、核对板号标贴、唛头、包装方案,并在《装箱检查表》上签字,并填写入库单。 (12)检验员按照《入库单》逐项确认产品,并进行判定并盖章。 3、成品入库 (1)产品完工检查后,操作工依据《入库单》封箱贴唛头,并加贴生产线合格方标贴,检验员授权工长加贴QC圆标贴。 (2)储运部按照《生产入库流程》将产品入库。 4、半成品入库 (1)对于委外加工的半成品,生产线的工长贴唛头和黄色圆标贴,储运部根据检验员确认的完工交接单和工段的黄色圆标贴确认是否可以外发。 (2)对于滚涂线或纵剪线的半成品,检验员在唛头上标识合格并盖章,储运部依此入库。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1.0 目的 保证生产过程按规定程序和方法进行,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0 范围 此文件适用于本公司内的生产过程。 3.0 定义 过程是指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的活动。 4.0 相关文件 4.1 生产设备操作指导书 4.2 纠正及预防措施程序 4.3 样板管理办法 4.4 检验图纸 4.5 产品零件表 4.6 工序作业指导书 4.7 产品工艺流程图 5.0 职责 5.1 开发科负责提供工艺文件及标准,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2 各相关厂长负责生产过程控制。 5.3 品检科负责产品检验并统筹产品改善。 6.0 相关记录 6.1 生产计划明细单 6.2 出货排程 6.3 出库单 6.4 车间产量日报表 6.5 品检检验日报表 6.6 最终检验报告书 6.7 不合格品处理单 6.8 入库单 6.9 退料单 6.10 补料申请单 6.11 订单 6.12 物料交接表 7.0 程序内容 7.1 开发科按生产过程需要,完善并提供“产品零件表”、“产品工艺流程”、“工序作业指导 书”、“检验图纸”等技术性文件,以确保符合生产需要,同时并须跟进技术文件的控制工作。 7.2 生产过程控制 7.2.1各生产车间接仓库员通知后按“生产计划明细单”或商务下发的订单及“出货排程” 至仓库办理领料手续。 7.2.2各车间相关人员安排好物料,生产设备,工具及人员,准备生产。 7.2.3各车间相关人员按“生产计划明细单”或商务下发的订单及生产工艺之要求安排工人 生产,技术人员并按相关设备操作指引调校工序所用设备。 7.2.4生产关键工序须随附产品工艺图纸或样板。 7.2.5当生产出现异常情况,操作工人无法解决时应立即报告上司处理。 7.2.6各车间主管将完成产品生产数量记录在“生产日报表”上,送交各厂长及各相关人员。 7.2.7各生产车间的移交以在“物料交接表”签收为准。 7.3 质量控制 7.3.1首件检查 产品投入正式生产前,其每个不同型号、规格产品的关键工序须由检验员进行首件检查,并将检测结果记录在“首件确认表”上,合格后,才能交付正式生产, 不合格则通知车间主管改善,过程首件检查标准按检查作业指导书执行。 7.3.2操作者自检 7.3.2.1操作工在生产过程中应检查物料是否合格,符合产品质量要求方可投入加工,并严格按技术要求规定进行操作,该工序完成后操作者应对经手加工的产品部件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分开放置并识别。 7.3.3巡检 检验员按相关检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巡查,当发现不合格时,检验员应填写“品检检验日报表”,并通知车间主管进行处理后跟进巡检不合格之结果,记录于该报表上。 7.3.4批检 7.3.4.1生产完成后由检验员按相关检查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其结果记录在“品检检验日报表”上。 7.3.4.2批检合格之产品检验员则应在其“物料标签”上注明“合格”字样,不合格则标明“不合格”字样并通知车间主管,由车间主管安排返工,检验员必须进行复检及记录。 7.3.5成品检验 7.3.5.1车间将完成生产之成品放入成品待检区,通知品检科进行检验。 7.3.5.2检验员依据相关检查作业指导书、生产计划单对成品进行检查,结果记录在“最终检验报告书”上,并经品检科主管审批后存档。 7.3.5.3检验合格,由检验员在检查产品上标识或盖章,经品检科主管审批后通知车间入库。 7.3.5.4检验不合格,由检验员开出“不合格品处理单”后,经品检科主管审批后,通知生产车间主管安排操作工进行返工。 7.3.5.5返工后的成品需经检验员重新检验及记录,合格后方可入库,检验程序按本程序7.3.5.1-7.3.5.5进行。 7.4 不合格品的处理 处理方式及过程分别如下: ——让步接受:让步接受须经品检科主管复核。 ——返工:对不良品的返修 ——选用:从不合格批中选出合格的(只限于生产急需时) ——报废:经检验员核实不能返修之不合格品作报废处理。 7.5 质量改善 7.5.1当出现下列情况时,检验员应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 ——巡查中发现不合格,通知车间/个人及时改善,而仍未能改善时。 7.5.2“不合格品处理单”经品检科主管确认后,召集相关部门进行原因分析,责任部门应给出改善措施及预计完成时间, 7.5.3品检科将跟踪效果记录于“不合格品处理单”,改善完成后交由品检科主管审批存档。 7.5.4如对质量改善效果不满意,可按“纠正及预防措施程序”提出纠正要求。 7.6 入仓 7.6.1经品检科检验合格的产品,由仓库填写“入库单”入库。 7.6.2车间多余物料的退仓,经品检科检验合格后,由车间填写“退料单” 入库。 7.6.3车间不合格物料须分类处理退仓,由车间填写“退料单”,注明是否换料或报废,经品 检科检验员鉴定确认后,交车间退仓处理。 7.7补料 车间因生产损耗原因造成物料不够需补料时,需填写“补料申请单”,并注明订单号、材料名称、规格数量、补料原因,经副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制度编写人:李仁杰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于每个生产型公司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对于规范生产、保护工人起到了巨大作用。以下是某公司安全生产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生产工作的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公司事业的发展,根据有关劳动保护的法令、法规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执行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各级领导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生产要服从安全的需要,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第三条 对在安全生产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给予严肃处理,触及刑律的,交由司法机关论处。 二、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机构,由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研究制订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和劳动保护计划,实施安全生产检查和监督,调查处理事故等工作。安委会的日常事务由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委办)负责处理。 第五条 公司下属生产单位必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单位的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制订安全生产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实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贯彻执行安委会的各项安全指令,确保生产安全。安全生产小组组长由各单位的领导提任,并按规定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机楼(房)、生产班组要选配一名不脱产的安全员。 第六条 安全生产主要责任人的划分:单位行政第一把手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分管生产的领导和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人。 第七条 各级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审核、批准技术计划、方案、图纸及其他各种技术文件时,必须保证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技术运用的准确性。 第八条 各职能部门必须在本职业务范围内做好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 第九条 公司安全生产专职管理干部职责: 1.协助领导贯彻执行劳动保护法令、制度,综合管理日常安全生产工作。 2.汇总和审查安全生产措施计划,并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3.制定、修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对这些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经常深入现场指导生产中的劳动保护工作。遇有特别紧急的不安全情况时,有权指令停止生产,并立即报告领导研究处理。 5.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协助有关部门搞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专业培训。 6.参加审查新建、改建、扩建、大修工程的设计文件和工程验收及试运转工作。 7.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负责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和报告,协助有关部门提出防止事故的措施,并督促其按时实现。 8.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的劳动防护用品、保健食品发放标准,并监督执行。 9.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防止职业危害的措施,并监督执行。 10.对上级的指示和基层的情况上传下达,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第十条 各生产单位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要协助本单位领导贯彻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处理本单位安全生产日常事务和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工作。 第十一条 各机楼(房),生产班组安全员要经常检查、督促本机楼(房)、班组人员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好设备、工具等安全检查、保养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本机楼(房)、班组的安全生产情况。做好原始资料的登记和保管工作。 第十二条 职工在生产、工作中要认真学习和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爱护生产设备和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及劳动保护用品。发现不安全情况,及时报告领导,迅速予以排除。 三、教育与培训 第十三条 对新职工、临时工、民工、实习人员,必须先进行安全生产的三级教育(即生产单位、机楼(房)或班组、生产岗位)才能准其进入操作岗位。对改变工种的工人,必需重新进行安全教育才能上岗。 第十四条 对从事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电气、起重、焊接、车辆驾驶、杆线作业、易燃易爆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安全技术培训,经有关部门严格考核并取得合格操作证(执照)后,才能准其独立操作。对特殊工种的在岗人员,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四、设备、工程建设、劳动场所 第十五条 各种设备和仪器不得超负荷和带病运行,并要做到正确使用,经常维护,定期检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陈旧设备,应有计划地更新和改造。 第十六条 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电气设备应有可熔保险和漏电保护,绝缘必须良好,并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措施;产生大量蒸气、腐蚀性气体或粉尘的工作场所,应使用密闭型电气设备;有易燃易爆危险的工作场所,应配备防爆型电气设备;潮湿场所和移动式的电气设备,应采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第十七条 引进国外设备时,对国内不能配套的安全附件,必需同时引进,引进的安全附件应符合我国的安全要求。 第十八条 凡新建、改建、扩建、迁建生产场地以及技术改造工程,都必需安排劳动保护设施的建设,并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简称三同时)。 第十九条 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在组织工程设计和竣工验收时,应提出劳动保护设施的设计方案,完成情况和质量评价报告,经同级劳资、卫生、保卫等部门和工会组织审查验收,并签名盖章后,方可施工、投产。未经以上部门同意而强行施工、投产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条 劳动场所布局要合理,保持清洁、整齐。有毒有害的作业,必须有防护设施。 第二十一条 生产用房、建筑物必须坚固、安全;通道平坦、畅顺,要有足够的光线;为生产所设的坑、壕、池、走台、升降口等有危险的处所,必需有安全设施和明显的安全标志。 第二十二条 有高温、低温、潮湿、雷电、静电等危险的劳动场所,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护措施。 第二十三条 雇请外单位人员在公司的场地进行施工作业时,主管单位应加强管理,必要时实行工作票制度。对违反作业规定并造成公司财产损失者,须索赔并严加处理。 第二十四条、被雇请的施工人员需进入机楼、机房施工作业时,须到保卫部办理《出入许可证》;需明火作业者还须填写《公司临时动火作业申请表》,办理相关手续。 五、电信线路 第二十五条 电信线路的设计、施工和维护,应符合邮电部安全技术规定。凡从事电信线路施工和维护等工作人员,均要严格执行《电信线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二十六条 电信线路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安全施工程序组织施工。对架空线路、天线、地下及平底电缆、地下管道等电信施工工程及施工环境都必须相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工具和仪表要合格、灵敏、安全、可靠。高空作业工具和防护用品,必须由专业生产厂家和管理部门提供,并经常检查,定期鉴定。 第二十七条 电信线路维护要严防触电、高空坠落和倒杆事故,线路维护前一定要先检查线杆根基牢固状况,对电路验电确认安全后,方准操作。操作中要严密注意电力线对通信线和操作安全的影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不准聘用或留用退休职工担任线路架设工作。 六、易燃、易爆物品 第二十八条 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贮存、使用、废品处理等,必须设有防火、防爆设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守则和定员定量定品种的安全规定。 第二十九条 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地和贮存点,要严禁烟火,要严格消除可能发生火种的一切隐患。检查设备需要动用明火时,必须采取妥善的防护措施,并经有关领导批准,在专人监护下进行。 七、电 梯 第三十条 签订电梯订货、安装、维修保养合同时,须遵市劳动部门规定的有关安全要求。 第三十一条 新购的电梯必须是取得国家有关许可证并在劳动部门备案的单位设计、生产的产品。电梯销售商须设立有(经劳动局备案认可的)维修保养点或正式委托保养点。 第三十二条 电梯的使用必须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电梯使用合格证》。 第三十三条 工程部门办理新安装电梯移交时,除应移交有关文件、说明书等资料以外,还须告诉接受单位有关电梯的维修、检测和年审等事宜。 第三十四条 负责管理电梯的单位,要切实加强电梯的管理、使用和维修、保养、年审等工作。发现隐患要立即消除,严禁电梯带隐患运行。 第三十五条 确需聘请外单位人员安装、维修、检测电梯时,被雇请的单位必须是劳动部门安全认可的单位。 第三十六条 电梯管理单位须将电梯的维修、检测、年审和运行情况等资料影印副本报公司安委办备案。 八、个人防护用品和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治疗 第三十七条 根据工作性质和劳动条例,为职工配备或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各单位必须教育职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不懂得防护用品用途和性能的,不准上岗操作。 第三十八条 努力做好防尘、防毒、防辐射、防暑降温工作和防噪音工程,进行经常性的卫生监测,对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有毒有害作业点,应进行技术改造或采取卫生防护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按规定发放保健食品补贴,提高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健康水平。 第三十九条 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要实行每年一次定期职业体检制度。对确诊为职业病的患者,应立即上报公司人事部,由人事部或公司安委会视情况调整工作岗位,并及时作出治疗或疗养的决定。 第四十条 禁止中小学生和年龄不满18岁的青少年从事有毒有害生产劳动。禁止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哺乳期从事影响胎儿、婴儿健康的有毒有害作业。 九、检查和整改 第四十一条 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公司安委会组织全公司的检查,每年不少于二次;各生产单位每季检查不少于一次;各机楼(房)和生产班组应实行班前班后检查制度;特殊工种和设备的操作者应进行每天检查。 第四十一条 发现不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整改,如本单位不能进行整改的要立即报告安委办统一安排整改。 第四十三条 凡安全生产整改所需费用,应经安委办审批后,在劳保技措经费项目列支。 十、奖励与处罚 第四十四条 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应每年总结一次,在总结的基础上,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评选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第四十五条 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的基本条件: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令法规,落实总经理负责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2.安全生产机构健全,人员措施落实,能有效地开展工作; 3.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不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4.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整改事故隐患和尘毒危害,积极改善劳动条件; 5.连续三年以上无责任性职工死亡和重伤事故,交通事故也逐年减少,安全生产工作成绩显著。 第四十六条 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条件: 1.遵守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各项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保障生产安全; 2.积极学习安全生产知识,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坚决反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纠正和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第四十七条 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贡献的,给予特别奖励。 第四十八条 发生重大事故或死亡事故(含交通事故),对事故单位(室)给予扣发工资总额的处罚,并追究单位领导人的责任。 第四十九条 凡发生事故,要按有关规定报告。如有瞒报、虚报、漏报或故意延迟不报的,除责成补报外,对事故单位(室)给予扣发工资总额的处罚,并追究责任者的责任,对触及刑律的,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对事故责任者视情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行政处分,触及刑律者依法论处。 第五十一条 对单位扣发工资总额的处罚。最高不超过3%;对职工个人的处罚,最高不超过一年的生产性奖金总额(不含应赔偿款项),可并处行政处分。 第五十二条 由于各种意外(含人为的)因素造成人员伤亡或厂房设备损毁或正常生产、生活受到破坏的情况均为本企业事故,可划分为工伤事故、设备(建筑)损毁事故、交通事故三种(车辆、驾驶员、交通事故等制度由行政部参照本规定另行制订,并组织实施)。 第五十三条 工伤事故,是指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的事故。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从事本岗位工作或执行领导临时指定或同意的工作任务而造成的负伤或死亡。 2.在紧急情况下(如抢险救灾救人等),从事对企业或社会有益工作造成的疾病、负伤或死亡。 3.在工作岗位上或经领导批准在其他场所工作时而造成的负伤或死亡。 4.职业性疾病,以及由此而造成死亡。 5.乘坐本单位的机动车辆去开会、听报告、参加行政指派的各种劳动和乘坐本单位指定上下班接送的车辆上下班,所乘坐的车发生非本人所应负责的意外事故,造成职工负伤或死亡。 6.职工虽不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设备、设施或劳动的条件不良而引起的负伤或死亡。 第五十四条 职工因发生事故所受的伤害分为: 1.轻伤:指负伤后需要歇工1个工作日以上,低于国标105日,但未达到重伤程度的失能伤害。 2.重伤:指符合劳动部门《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中所列情形之一的伤害;损失工作日总和超过国际105日的失能伤害。 3.死亡。 第五十五条 发生无人员伤亡的生产事故(不含交通事故),按经济损失程度分级: 1.一般事故:经济损失不足1万元的事故; 2.大事故:经济损失满1万元,不满10万元的事故; 3.重大事故:经济损失满10万元,不满100万元的事故; 4.特大事故:经济损失满100万元的事故。 第五十六条 发生事故的单位必须按照事故处理程序进行事故处理: 1.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如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详细记录或拍照和绘制事故现场图。 2.立即向单位主管部门(领导)报告,事故单位即向公司安委办报告。 3.开展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公司安委办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指示有关单位进行调查,轻伤或一般事故在15天内,重伤以上事故或大事故以上在30天内向有关部门报送《事故调查报告书》。事故调查处理应接受工会组织的监督。 4.制定整改防范措施。 5.以事故有责任的人作出适当的处理。 6.以事故通报和事故分析会等形式教育职工。 第五十七条 无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 1.机动车辆驾驶员发生事故后,驾驶员和有关人员必须协助交管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参加事故处理。事故单位应及时向安委办报告,一般在24小时内报告,大事故或死亡事故应即时报告。事后,需补写“事故经过”的书面报告。肇事者应在两天内写出书面报告交给单位领导。肇事单位应在七天内将肇事者报告随本单位报告一并送交安委办。 2.加强员因公驾车肇事,应根据公安部门裁定的经济损失数额之10%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罚,处罚款项原则上由肇事个人到财务部缴纳。处罚的最高款额以不超过上年度公司人平生产性奖金总额(基数1.0计)为限。 3.凡未经交管部门裁决而私下协商解决赔偿的事故。如公司的经济损失超过保险公司规定免赔额的,其超出部分由肇事者自负。 4.擅自挪用车辆办私事而肇事的,按第2款规定加倍处罚;可视情给予扣发一年以内的奖金或并处行政处分。 5.凡因私事经主管领导同意借用公车而肇事的,参照第2款处理。 6.发生事故隐瞒不报(超时限两天属瞒报),每次加扣当事人三个月以内的奖金。 7.开“带病车”,或将车辆交给无证人员,或未经行政部批准驾驶公司车辆的人驾驶,每次扣两个月的奖金。 第五十八条 事故原因查清后,如果各有关方面对于事故的分析和事故责任者的处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劳资部门有权提出结论性意见,交由单位及主管部门处理。 第五十九条 在调查处理事故中,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者,应追究其行政责任,触及刑律的,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条 各级单位领导或有关干部、职工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有如下行为之一造成事故的,按玩忽职守论处: 1.不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条例、规程的或自行其事的。 2.对可能造成重大伤亡的险情和隐患,不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力的。 3.不接受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不听合理意见,主观武断,不顾他人安危,强令他人违章作业的。 4.对安全生产工作漫不经心,马虎草率,麻痹大意的。 5.对安全生产不检查、不督促、不指导,放任自流的。 6.延误装、修安全防护设备或不装、修安全防护设备的。 7.违反操作规程冒险作业或擅离岗位或对作业漫不经心的。 8.擅动有“危险禁动”标志的设备、机器、开关、电闸、信号等。 9.不服指挥和劝告,进行违章作业的。 10.施工组织或单项作业组织有严重错误的。 第六十一条 各单位可根据本规定制订具体实施措施。 第六十二条 本规定由公司安委办负责解释。 第六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执行。公司以前制定的有关制度、规定等如与本规定有抵触的,按本规定执行。 制度编写人:陈咨侯 5S管理制度 (1S)“要”的整理 管理“要”的东西是依据“时间性”来决定的: 要 用 的 (1)一个月内使用的;(2)每周要用的;(3)每天要用的。 不经常使用的 (1)一个月后用的; (2)半年才用一次的;(3)一年才用一次的。 (2S)--整顿 执行“整顿”的消极意义为防止缺料、缺零件,其积极意义则为“控制库存”,防止资金积压。 整顿是放置物品标准化,使任何人立即能找到所需要的东西,减少“寻找”时间上的浪费,也就是将物品,按“定点”、“定位”、“定量”三原则规范化,使工作效率、工作品质、材料控制成本上,达到最大的效益。 (3S)--清扫 产品品质的优或差与组织的清洁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在一般的印象中,“清扫”就是用扫把扫扫地、用抹布擦拭机器即可。其实,真正的“清扫”应是除了包括上述的最基本动作之外,工作场所的地面、墙壁、天花板以及日光灯的内侧均要清洗干净,除了能消除污秽,确保员工的健康、安全卫生外,还能早期发现设备的异常、松动等,以达到全员预防保养的目的,借以提高工作效益、降低成本,使设备永远维持在最佳的运转状态下,进而生产出良好品质的产品。 (4S)--清洁 “清洁”与前面所述的整理、整顿、清扫的3个S略微不同。3S是行动,清洁并不“表面行动”,而是表示了“结果”的状态。它当然与整理、整顿有关,但以与清扫的关系最为密切。为机器、设备清除油垢、尘埃,谓之清扫,而“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就是“清洁”,将设备“漏水、漏油”现象设法找出原因,彻底解决,这也是“清洁”,是根除不良和脏乱的源头。因此,“清洁”是具有“追根究底”的科学精神,大事从小事做起,创造一个无污染、无垃圾的工作环境。 (5S)--习惯、纪律 整理、整顿是组织舒适化的捷径 l 人性管理的追求; l 塑造[质感]的工作气氛。 整理、整顿与组织形象 l 一般被认为高水准的组织必定是重视整齐清洁,观瞻良好的组织; l 整理、整顿、清扫彻底实行才能使组织具有宽敞而明亮的空间; l 顾客对于明净亮丽的组织寄以无限的信赖; l 工作环境的良好将是求职者无比的向往,人才将以能为高水准的组织服务为荣; l 总之,整理、整顿、清扫是成为高水准、高效率的开端及重要手段。 l 整理、整顿、清洁杂乱的组织,很多浪费的地方不易被发现,隐藏的损失不易被察觉 追求组织管理的综合效果 l 提高士气; l 质量稳定; l 设备维护; l 提高安全性; l 提高效率。 整理、整顿的重要性 完全生产的目标 :(a)零灾害、零事故; (b)零不良、零抱怨; (c)准备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d) 推行一人多机(提高生产效率); (e) 最少的半成品、库存品; (f) 节省资源及能源。 推动委员会组织细则: 1. 主任委员二年一任,由组织指派; 2. 总干事、委员半年一任; 3. 总干事采用组阁式,由委员选举产生; 4. 各部门主管必须参加; 5. 各部门未参加过者,优先推派; 6. 离任委员有业绩者,皆列入荣誉委员; 7. 每周定期开会一次,每次一小时; 8. 迟到、缺席者均处予罚金,为开会基金。 制度编写人:李敏
本文档为【飞越酱油生产与管理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390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管理学
上传时间:2017-11-12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