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格心理学》自学指导第一章绪论重点人格的定义、人格的

《人格心理学》自学指导第一章绪论重点人格的定义、人格的

举报
开通vip

《人格心理学》自学指导第一章绪论重点人格的定义、人格的《人格心理学》自学指导第一章绪论重点人格的定义、人格的 《人格心理学》自学指导 第一章 绪论 重点:人格的定义、人格的六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人格三种研究取向的比较 人格原指戏剧中的假面具,最初在希腊的戏剧中使用。在公元前,,,年罗马的一个演员就采用了人格(为遮掩他的斜眼)。 ,、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习惯化的行为模式。 一个人特质的独特模式。(Guilford,1959) 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织,它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性。(Eysenck,1970) 一个人区别于另一...

《人格心理学》自学指导第一章绪论重点人格的定义、人格的
《人格心理学》自学指导第一章绪论重点人格的定义、人格的 《人格心理学》自学指导 第一章 绪论 重点:人格的定义、人格的六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人格三种研究取向的比较 人格原指戏剧中的假面具,最初在希腊的戏剧中使用。在公元前,,,年罗马的一个演员就采用了人格(为遮掩他的斜眼)。 ,、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习惯化的行为模式。 一个人特质的独特模式。(Guilford,1959) 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织,它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性。(Eysenck,1970) 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并保持恒定的具有特征性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Phares,1991)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郑雪) ,、人格的特征 独特性:人格给人行为以特色,使一个人有别于他人,成为独特的个体,即所谓个性。 整体性:学者们常常根据个体差异的研究来定义人格,但个体差异只是人格领域的一部分,把个人各个部分组织为一个整体的机能系统是人格领域的定义性特征。 稳定性:指个人的人格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相对稳定性。 人格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综合众多影响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以便综合地描述完整的人。 寻求描述和解释个别差异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人格结构(personality structure) 人格动力(personality dynamic) 人格发展(personality development) 人格适应(personality adjustment) 人格评鉴(personality assessment) ,、人格研究的4种范式 精神分析范式(psychoanalytic paradigm): 内容十分庞杂。强调潜意识、性本能等人格动力的重要性,研究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焦虑、防卫机制、早期经验等。 研究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是临床的个案研究,评鉴技术主要采用梦的分析、自由联想和投射测验等。 新精神分析论反对泛性论,强调自我的重要性,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但其基本概念、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方法和评鉴技术上并没有脱离经典精神分析论。 特质论范式(trait paradigm) 强调个别差异,以特质的概念来假定行为的跨情境的一致性和跨时间的持续性。 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在于他们在这些特质维度上表现程度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特质构型。 特质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特质的分类和表现以及特质产生的基础。 主要采用因素分析、多变量分析研究以及自陈式测验的人格评鉴技术。 学习论范式(learning paradigm) 强调影响个体的外部力量而忽视个体的内部动力,认为个体行为的差异主要来自个体成长过 程中所面临的学习经验的差异。 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行为是如何习得的。 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是严格的实验法。 现象学范式(phenomenological paradigm) 关注人的主观经验,关注个人对世界的看法。 现象学范式包括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存在主义的人格理论和认知论的人格理论。 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经验、自我、自我实现、生命意义等重要问题。 研究方法上主张观察当前经验,采用访谈和自我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等评鉴技术。 ,、人格心理学的应用 心理治疗与咨询 教育领域: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发展健康人格 人事管理方面:人员的甄选 7、人格研究方法 人格的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指对个体作系统的深度的考查。 ,、著名代表人物 (,)法国医生沙可 (,)让内 (,)普林斯 (,)弗洛伊德 (,)默瑞 (,)罗杰斯 (,)凯利 人格的相关取向 ,、著名代表人物 (,)高尔顿及其追随者 (,)卡特尔和艾森克 ,、人格的五因素模型 人格的实验取向 ,、代表人物 (,)冯特 (,)艾宾浩斯 (,)巴甫洛夫 ,、行为主义 三种取向比较 思考题: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有哪些, 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重点: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无意识概念的理解 (一):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个体正意识到的想法。 无意识,不被自己所意识到,由于社会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制约而被压抑的欲望。 前意识,介于两者之间,属于意识的一部分,虽然此时此刻想不起来,但集中注意、认真回 忆还是可以回忆起来的。 通向无意识的途径:解梦、催眠、自由联想、口误、意外、象征行为。 (二):人格的结构 本我处于无意识中,是生而具有的。动物性、自私、人的本能欲望和需要,大部分与性和攻击性有关,追求实时满足和缓解紧张,它服从快乐原则。 自我是人的理性部分,1-2岁左右开始形成。介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是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逐渐发展出来的。使本我寻求享乐的要求置于它的控制之下,它服从现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中的道德成分,5岁左右开始形成。充分发展的超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组成。良心是儿童受惩罚而内化的经验,自我理想是儿童受奖励而内化的经验。遵循至善原则。 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自我起调节作用。 (三):人格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受一种强大的内部力量本能的驱使。 生或性的本能,称为―Libido‖。起着保存存种族生存的作用。 Libido能够给人的全部活动提供力量。 由Libido的基本概念开始,弗洛伊德把人类的一切生活活动都认为与Libido的性欲有关。 死与攻击的本能,称为Thanatos(希腊神话中的死神)。表现为残忍、攻击、自杀、杀人甚至体育运动和战争毁灭。死之本能的结局,必然是使有机体的自然界变为无机体,使生命变为死亡。 (四):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 焦虑的种类 现实性焦虑:是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而产生的情绪反应; 神经性焦虑:是担心本我冲动会突破自我限制所产生的恐惧; 道德的焦虑:是担心违反超我的价值观时体验到的恐惧。 自我防御机制的特点: 无意识的; 曲解现实,具有自欺性质,是消除焦虑的非理性方法。 自我防御机制的种类 压抑作用是自我防御机制中最基本的一种,弗洛依德将它称为―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石‖。因为所有其它自我防御机制要发挥作用必须首先应用压抑作用。压抑作用把那些激起焦虑的思想滞留在潜意识中,使个人意识不到它们。 移置(替代)——是用那些不会激起焦虑的目标替代会引起焦虑的目标。 如果移置作用有助与社会的积极发展,它就称为升华。 否 认——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 自居作用是把自己与能增加价值感的某人或某件事相联系。 投射作用是把自己真实存在的但若承认就会引起焦虑的事情转嫁与他人。 反应形成是用夸大相反冲动来压抑激起焦虑的冲动。 幽 默——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通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望,可以不必担心自我或超我的抵制, 退 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隔 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这种机制叫隔离, 补 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 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 合理化——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五):人格的发展理论 弗洛依德认为人格的本质在生命最初的五六年里形成。弗洛依德常在性的构架中解释心理现象,认为人在童年期经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标志是主要的性敏感区,这些阶段会影响成年期的人格,因此其理论被称为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论 口腔期(0~1.5岁) 肛门期(1.5~3岁) 性蕾期,(3~5岁) 潜伏期(5岁至青春期前) 生殖期(青春期至成年) 性蕾期,(3~5岁) 弗洛伊德理论的相关研究 ,、McGinnies(1949)关于知觉防御的研究发现,被试知觉情绪化的词(如阴茎、妓女)比知觉中性的词(如苹果、跳舞)需要更多的时间。 ,、早期关于恋母情结的研究发现,男人对妻子生理特征的偏好与他们对其母亲的描述有明显的相关(1950)。 下心理动力激活(subliminal psychodynamic activation)实验:实验者通过速示器控制图象显示的频率和长度。背时盯着黑屏,等待图象快速显示。研究人员称这一过程能够将信息输入到被试脑中的无意识区域。 ,、Silverman等关于恋母情结的一项研究: 思考题: ,、如何理解本我、自我和超我, 第三章 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 一、荣格(Carl Jung 1875-1961) 重点: 情结、集体无意识 ,、力比多 弗洛依德与荣格的主要分歧在里比多的性质问题上。弗洛依德把里比多看成是由性和攻击的能所组成,荣格把里比多定义为普遍性的生命能量,它在不同时期集中于不同的问题上。 ,:三大原理 等效性原理 熵原理 反相原理 ,、人格结构(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意识(自我):是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自我是意识的核心,由各种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类似于看门人。) 个人无意识:是由曾被意识了却又被压抑或忘却的、或最初不够生动,不能引起有意识印象的内容构成。个人无意识就象一个记忆仓库。个人无意识与自我之间存在大量的双向交流。荣格的个人无意识类似于弗洛依德的前意识。 个人无意识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情感、思想和记忆)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簇心理丛,称为―情结‖(complexes)。情结就象完整人格中的一个个彼此分离的小人格一样,是自主的,可以强有力到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指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一些先天遗传倾向。这些先天倾向产生于人类长期进化中世代积累的普遍经验。 来源与内容:来源于原型,有出生、死亡、太阳、力量、英雄等内容。 主要原型: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玛斯、阴影 ,:心理类型 荣格假设精神具有两种主要态度,即内倾与外倾。 内倾型倾向于注重内向的发展,而外倾型却倾向于注重外向的发展。 除了态度外,荣格探讨了思想的四个功能: 感觉,探究事物的存在; 思维,告诉人们存在的是什么; 情感,告诉人们对一件事物是接受还是抵制; 直觉,允许人们在缺少真实情况下对事物进行猜想。 通过利用这两种态度和四种功能的组合,就能描绘出八种不同类型的人:思维外倾型、感觉外倾型、直觉外倾型、情感外倾型、思维内倾型、感觉内倾型、直觉内倾型和情感内倾型。 ,、研究方法 词汇联想测验法 梦的分析 思考题: 如何理解情结, 如何理解集体无意识,它与弗洛依德的无意识概念有何区别, 二、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 重点: 自卑与超越、生活风格、社会兴趣 ,、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并非强调个别差异的心理学。他所指的个体是一个与社会、与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个有自己独特目的、寻求人生意义、追求未来理想的和谐整体。 ,、自卑与补偿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器官自卑(Organ Infeniority):指身体的某个器官没有得到正常发展的某种残疾状况。这种状况能刺激补偿或过度补偿。他的早期理论中,将自卑感与身体的缺陷联系起来。 补偿(Compensation):个体通过努力克服缺陷,或通过注重发展各种取代缺陷的机能来对缺陷(如器官自卑)进行补偿。 过度补偿(Over compensation):指个体通过极大的努力,使以前的缺陷转变成优势的过程。 自卑情结(Inferiority Complex):指个体被自卑感压垮以致一事无成的一种心理状况。 ,、追求优越 追求优越(Striving for Superiority):它是对完美或优越的永无止境的追求。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奋力追求的目标就是优越。是 ―生命的基本事实。‖ 优越情结(superiority complex)如果一个人只追求自己的优越而忽视其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则表现为优越情结:专横跋扈、爱虚荣、言过其实、骄傲自大、自以为是。 ,、生活风格 生活风格(Style of life):人在追求优越过程中,解决生活环境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个体追求优越的手段。 ,、社会兴趣 社会兴趣(Social Interest):指一种与他人和谐生活友好相处的先天潜能。 人们通常会在社会生活中遇到三类问题: 职业选择。每个人都期望自己成为对社会价值的人,每个人都期望能找到实现自己社会价值、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工作。 社会活动。人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与他人交往,建立友谊关系是每一个正常人适应生活的最一般方式。 爱情婚姻。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是每个人都努力追求的,但这也是出问题最多的一个方面。 ,心理治疗观 神经症产生的两个因素: 病人所确立的生活目标不符合实际; 健康的个体应该有发展良好的社会兴趣,而不健康的个体则没有。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让患者对自己的生活风格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建立起社会兴趣。 评价一个人生活风格的主要方法是: 出生顺序 最初记忆 梦的解释 治疗中,多鼓励和肯定,力图使患者打破自我偏见,鼓励他们在应付生活问题是做出有意义的选择。 阿德勒人格理论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比较: 弗洛伊德认为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是处于不断的对立和冲突中,而阿德勒则认为人都是社会性的,他们都力求找到同伴和相互合作; 弗洛伊德忽视生活意义和理想在个人行为中的作用,而阿德勒把这些东西当成他理论的核心成分; 弗洛伊德把人格看成是不断相互冲突的各种成分构成的,而阿德勒则把人格看成是一个整合了的统一体; 阿德勒并不认为人只是由私欲驱动的,只图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认为人是独特的、具有内在协调和与他人合作特征的。 关于阿德勒理论的学习资源 网站 http: // www.psychologyoftheself.com ://www.alfredadler.edu/ 思考题: 阿德勒怎样解释人格动力, 什么是社会兴趣, 三、艾里克森(Erik Erikson1902,1994) 重点: 自我同一性、人格发展阶段 自我心理学(Ego Psychoeogy):一种强调自我的重要性的理论体系。它并非把自我仅仅看作时本我的奴仆,相反,它认为自我时人格的自主部分。 自我同一性与同一性混乱 同一性(Ldentily):指个体对自身及自己的生活目标的意识。它是在第五发展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之后形成的。同一性形成标志着童年期的结束和成年期的开始。(郑雪145) 同一性危机(Ldentity Crisis):指第五发展阶段的特征性危机。其解决的结果不是个人获得同一性(积极的解决)就是个人获得角色混乱(消极的解决)。 阶段论 心理病理观 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症皆与患者没有正确解决存在于某个或某些发展阶段中的危机有关。 由于某个或某些阶段没有得到积极的解决,患者的需要或心理特征仍停留在某个阶段上,导致自我力量的削弱,不能把个人的心理社会经验综合成一个整体,因而形成各种心理病理症状。 第一阶段,基本信任感得不到建立,会导致精神分裂。 强迫性神经症与发展的第二阶段有关。 青年期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这与第二阶段没有形成自主意识和第三阶段没有确立有关理想和未来的明确方向有关。还与第四阶段的自卑有关。 成人早期神经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不能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成人中期神经症的产生同哺育和教导下一代、为社会作贡献方面的挫折有关。 自我的分裂是导致成人后期神经症或精神病的主因。 艾里克森的研究方法 非实验的临床观察、分析与治疗。 心理历史学(Psychohistory):埃里克森使用这一术语概述了他运用人格发展理论对历史人物所做的分析与研究。 关于艾里克森的学习资源 ~ANDERSMD/ERIK/welcome.HTML ~cgboeree/erikson.html 思考题: ,、如何理解自我同一性概念, 四、分析心理学的其他重要理论家与相关研究 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 1、男女在人格上的差别不是天生的,是文化和社会影响的结果。 2、神经症不是能量的固着,而是儿童期不正常的人际关系(家庭环境)造成的。 3、神经质人避免焦虑的策略:接近、反对和离开人群都是无效的。 4、用子宫嫉妒反驳阴茎嫉妒,强调文化因素比先天更重要。女权运动倡导男女平等。女性心理学代表。 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1892,1949) 1、人格意象(Personification ) 人对―我是谁‖这一点形成错误认识,这一过程叫人格意象。可分三个范畴:好我、坏我、非我 2、发展时期(7阶段论) 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 1、逃避的手段 他提出用来战胜伴随焦虑而生的无能和焦虑的三种策略:诉诸权威主义、破坏、自动舒适装 置 2、积极的自由 与逃避相反,弗洛姆称―个性化‖ 相关研究一:宗教 人类的宗教必然会被归于群众性的妄想。无需讳言,没有一个牌妄想中的人承认他是妄想狂,,弗洛依德 弗洛依德 宗教行为是一种神经症的反映,它始于婴儿的无助感和对有力量的保护者,,父亲,,的渴望。他把宗教称为集体愿望的实现,为保护自己不受可怕的、不可预测的世界的伤害,我们将头脑中解除这种处境的救世主投射到上帝身上。上帝不过是以幼稚的方式造出来为我们提供安全感的无意识的父亲式人物。 荣格 一生都涉及宗教。晚年前一直没有定论,晚年时大加赞赏宗教。 弗洛姆 人们皈依宗教,不是出于对它的忠诚,而是为逃避不可忍受的怀疑;不是出于对它的热爱,而是为了寻求安全感。 相关研究二:焦虑与应激 弗洛依德的分类:现实(客观)焦虑、神经质焦虑、道德焦虑。 应对焦虑的策略:拒绝与理智化(否认与合理化) 应对策略分类 1、分类一 积极策略与回避策略(长期与短期) 2、分类二 直接关注压力源与关注体验到焦虑时的情感反应 应对策略的效果(可用性) 相关研究三:挫折与攻击 人类不是希望被爱的友好动物。相反,他们具有很强的攻击本能,,弗洛依德 挫折,攻击假说 检验(除了挫折还有其他引起攻击的、挫折总引起攻击吗、攻击后导致攻击减弱吗) 修订(伯科维茨的不愉快论) 挫折,攻击假说检验 相关研究四:依恋与人际 相关研究五:人格测量 弗洛依德用投身技术,荣格开始用被测者对自己行为和情感的自述确定人格类型。 荣格的心理类型与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 思考题: 新精神分析理论家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第四、五、六章:特质流派和生物学流派 重点:如何理解特质概念,分析人格特质的维度。 一、奥尔波特 特质(Traits):它激发与指导个体的各种反应,故而,它是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个体行为的恒常性的心理结构。 特质的分类 第一种分类:特质是用于描述普遍的人还是只描述单个的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 1、共同特质:代表在某社会文化形态之下,大多数人所具有的共同特质,较为抽象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习俗和价值观,性质短暂,会随着社会习俗、价值标准的变动而异。现在用―特质‖代替共同特质(1961) 。 2、个人特质:用以说明个人独有的特征。后用―个人倾向‖ (Personal Dispositrons)代替个人特质(1961) 。 第二种分类:特质描述的是主要的还是宽泛的,,首要特质、中心特质与次要特质 1、首要特质:表现了一个人生活中无时不在的倾向,他的每个行为事实都可追溯到其影响(最明显突出、支配性弥散性和渗透性)。 2、中心特质:比首要特质更为有限的情境的行为倾向,但仍代表了行为上的广泛的一致性,但为数不多(5,10) 3、次要特质:最不明显的最少普遍性和一致性的倾向(接近习惯、态度) 。 自我统一体(Proprium):指那些使个体具有独特性的全部个人真实情况。是人格统一的根源,是人格特质的统帅。 机能自主(Functional Autonomy):指一种曾由于实用而存在的,后来则由于自身而存在的动机。 机能自主有两类: 1、持续性的机能自主。指较低层次神经系统的功能自主,适用于癖好、重复、习惯性的暂时行为,很少有外界的强化,却能持续发生作用。属(半)封闭系统。如酒瘾。 2、自我统一的机能自主。指较高层次的功能自主。指个人的目标、价值观、兴趣、态度和情操等。是一个开放系统,预设个人不断受到外界的挑战,而能采取适当的应变行为。如梵高。 奥尔波特对人性的看法是乐观的。 他认为精神病人和健康人之间根本没有机能上的类似性,他不认为两者之间有连续,两种人之间是中断的。 他选择健康人作为研究的对象,他的人格理论是面向健康人的。 他认为健康人是在理性和有意识的水平上活动,激励他们活动的力量完全是能够意识到的,是可以控制的。 健康人的视线向前,它指向当前和未来的事件,而不是向后看,指向童年的事件。 Allport的研究方法 整体探索(Nomothetic approches) 个案探索(Idiographic approches) 反对用因素分析法来决定特质单元或类别。因素分析太注重平均情况而丧失了个体情况。因素分析把人视为是由独立的元素的,而不是由相互依赖的子结构所形成的统一系统。他更注重机能的整体的有组织的结构化方面,而不是抽象单元。 虽然对因素持有异议,但他在建立特质词汇上却作出了非凡的尝试。他找出18000个英语词汇进行分类。这些类别是:稳定的持久的特征类,,与广泛使用的特质概念最为接近;暂时的情绪状态和行为类;社会评价类;身体特征与才能或能力的混合类。 关于奥尔波特的学习资源 ~rikardb/eg4ra17.html 二、卡特尔 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卡特尔用于发现与调查人格特质的复杂统计方法。卡特尔研究人格的方法首先是用尽可能多的方式去测量大量的个体,然后对测量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并列出相关矩阵。如果在某些测量值之间发现有适度相关或高度相关时,则认为它们测量的是同一属性,这个过程被称为因素分析法,被测到的属性称为因素或特质。它的理论基础是相关概念。相关是因素分析的核心。在统计上用相关系数来表示()。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数学表达形式。―R‖代表相关系数,取值在-1、0至+1之间。 因素载荷(Factor loding):指研究者根据因素对给定情景的重要程度给因素加权。 特质(Trait):卡特尔认为,特质是与因素等同的术语。两者都指一种恒常行为的潜在能力或潜在特点。 卡特尔的研究核心目的是发现究竟有多少不同的人格特质。 特质具有稳定性:成年人表现出来的特质有三分之一可在4岁及以下孩子身上找到。 第一层次分类:共同特质与个别特质 第二层次分类: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卡特尔感兴趣的是,正常人如何能相当准确地预测人们在各种情景中所作出的反应。 人格发展 为了解释人格是怎样发展的,卡特尔假设了三种类型的学习:经典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和结构学习。 1、经典性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指一种学习。即有机体通过学习对原先不能诱发反应的刺激形成了条件反射。例如,铃声与食物多次结合出现,使狗一听见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2、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Lnstrumental Conditioning):指有机体通过学习而形成了某种获得奖赏的反应,或某种清除讨厌刺激的反应。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行为本身是获得强化刺激的手段 3、结构学习(Structured):指导致个人对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重新安排的一种学习。卡特尔认为,这是一种最重要的学习。 研究方法 因素分析法 多种抽象方差分析法 学习资源: 人格特质研究的大五因素分类 心理学动态 1994 01 家长对子女人格特点的自由描述??中国儿童样本对―大五‖人格结构的验证 心理学报199503 ―大五‖个性因素模型在工作情景中的效度分析 应用心理1998 02 大五因素分类的研究现状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01 大五人格理论与人事测评中的人格结构分析 心理科学1999 03 大五人格与职务绩效的关系 心理学动态 2000 03 ―大五‖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02 麦氏人格模型与大五人格模型的比较 心理科学 200303 简介―大五‖人格因素模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S1 思考题 试述卡特尔用于人格研究的因素分析法。 区分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区分能力、气质和动力特质。 什么是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它们之间有何差异 讨论卡特尔的结构学习概念。 概述卡特尔人格理论的实质。 奥尔波特曾对卡特尔的理论进行过哪些主要的批评。 三、人格特质理论的其他理论家与相关研究 ,、Henry A. Murray (1893–1988) 生平:一位受精神分析理论影响的特质理论家 主要贡献:主题统觉测验 人格成份:内脏需要与心因性需要 权力需要与亲和需要 Henry A. Murray 的学习资源 ~epullen/grants/murray.html ,、Hans J. Eysenck??1916-1997?? 生平:郑雪190,191 与卡特尔理论的比较 人格层次组织 人格问卷维度 与卡特尔理论的比较 相同方面 1、采用因素分析法 2、探讨人格的特质单元 3、发展人格问卷 4、研究人格的遗传决定因素与生物基础 不同之处 1、强调的人格特质维度比卡特尔要少,注重被卡特尔所强调的因素或特质上位的类型水平 的操作。 2、对特质的个体差异与生物机能上的差异关系做了更多的研究。 艾森克人格问卷的三个维度1 内倾,,外倾 精神质 神经质 关于艾森克的学习资源 ://freespace.virgin.net/darrin.evans/hjesymp.htm 相关研究之一:成就需要1 这个人是谁,他正在做什么,结果怎么样 高成就者的特点 对成功行为的预测 男女对成功的不同理解 相关研究之二: A、B型行为模式 谁更易得心脏病, 心脏病易感行为模式之人格维度 A型特征(竞争性、紧迫性与攻击性) 原因是什么 测定A型行为的方法(结构性访谈与自我报告法) A、B型对挑战的不同反应 相关研究之三:社交焦虑1 定义:社交焦虑是一种只是与社会交往或参加社交活动有关的焦虑。一项研究显示:40%的 人认为自己是羞怯的人(Zimbaodo,1977,1986)。 征症:社交焦虑的人具有一般的焦虑症状:生理唤醒水平升高、不能专心、感到紧张。他们 不舒适的来源是他们正在会见或即将见到的交往对象。(社交焦虑者的特征:陈会昌162, 165) 区别:与性格内向是不一样的。三分之二这样的人认为这是件麻烦事,四分之一的人想求助。 相关研究之三:社交焦虑2 原因:对社交焦虑的解释 对策:建立自信心与增强社交技能 相关研究之四: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 相关研究之五:特质论,情境论之争 特质论理论家对这一问题是怎么看的, 1968年米谢尔的攻势 评价的方法是稳定性与一致性 相关研究之六:量表1 16PF 明尼苏达 艾森克 大五因素 相关研究之六:五因素模型(FFM) 1、五因素人格测量 2、证据 3、应用 学习资源: 家长对子女人格特点的自由描述??中国儿童样本对―大五‖人格结构的验证 心理学报 199503 ―大五‖个性因素模型在工作情景中的效度分析 应用心理1998 02 大五人格理论与人事测评中的人格结构分析 心理科学1999 03 大五人格与职务绩效的关系 心理学动态 2000 03 ―大五‖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02 思考题: 大五人格测量包括哪些维度, 第七章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 重点:强化的原理、社会学习原理 一、斯金纳(B. F. SKINNER 1904 - 1990 ) 1、心理学:描述行为的科学 麦独孤把心理学定义为一门―关于行为的科学‖。 华生,行为是心理学的唯一研究对象。 经典行为主义强调肌肉与腺体,忽视行为本身。成为一门生理学。 后继的行为主义抛弃关于神经系统生理学,但假定有机体内部存在某种中介变量或驱力,再以假定来演绎有关的理论,然后又以这些理论来解释行为。其结果是引导人们从行为以外的东西上寻求有关行为的答案,而这种答案充其量只是对有关行为原因的解释和说明,而无法分析和和描述行为,更无法控制与预测行为。这与行为主义的最终目标相差甚远。 斯金纳心理学是一门描述行为而非解释行为的科学。 最好的研究方法是实验。 2、行为原理:操作性条件反射 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 (一)巴甫洛夫---典性条件反射 第一阶段 UCS----------------------UCR (非条件反射) (食物) (流口水) 第二阶段 UCR + CS----------------------UCR (食物) (铃声) (流口水) 第三阶段 CS-------------------------CR (条件反射) (铃声) (流口水) 第四阶段 CS--------------------------------CR (消退) (只有铃声,不给食物) (没有流口水)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主要观点: 1、任何反应,如紧跟着强化(奖励),此反应就有重复出现的趋势, 反之,该反应渐趋消失。 2、包括心理疾病在内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学习得到的,因此心理咨询就要以改变对来访者起作用的强化物的方式来改变其行为。 3、学习与人格 人格是通过操作条件反射的强化而形成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 学习即行为反应概率的变化。(斯金纳箱) 4、强化类型 ?正强化:给予一个好刺激 ?负强化:去掉一个坏刺激 ?正惩罚:施加一个坏刺激 ?负惩罚:去掉一个好刺激 5、强化来源 一级强化 二级强化 增强安排 ?固定时间的增强(FIXED INTERVAL,简称FI) 在前次的增强物出现过后的一段固定时间,第二次增强物即在此时的反应后面出现。如一位老师平时对学生的行为不给任何鼓励或处罚,唯有在每次月考后或周考后,依表现给与增强物,此种增强方式即为一种固定时间,如按月、按周的增强时制。 ?固定比率的增强(FIXED RADIO,简称FR) 根据某种反应次数的比率来决定增强物的出现。例如十分之一比率的增强时制是指,每十次反应中的第十次反应之后才有增强物出现,前面九次反应均无增强物。如老师并不是在每次考试后就给与增强物,而是当学生累积三次或五次得到某分数以上才给与增强物。又如许多商家实施三个瓶盖可换取奖品之促销方式,这些都是固定比率的增强时制。 ?不定时间的增强(VARIABLE INTERVAL,简称VI) 增强物会在一定特定的时间周期之后发生,但从此次增强作用到下一次增强作用的时间却是不固定的。 ?不定比率的增强(VARIABLE RATIO,简称VR) 每次增强的出现是依不固定比率来增强的。 二、班杜拉Alert Bandera(1925-) 1、主要概念 观察学习: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的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 自我效能感: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替代强化: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对于观察学习者而言,是一种间接强化,又称替代强化。 2、内容概要 班杜拉认为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习得过程,一种是通过反应结果所进行的学习,一种是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也就是他特别关注的观察学。 在对观察学习的研究中他进行了许多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他又对观察学习的有关心理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这些研究中他得出了社会学习的一般原理,如人类的许多学习都是认知性的;反应的结果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来源;观察是学习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展现一个榜样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应;观察学习是规则和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源。 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互决定论、自我调节论和自我效能原理。 3、班杜拉对行为习得过程的叙述 班杜拉所关心的是行为习得的两种不同的过程: 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的习得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例如,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式学习和传统行为主义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式学习均属于这一类。 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4、班杜拉的学习理论 通过反应结果所进行的学习 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运动再生过程; (4)动机过程。 5、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特点 (1)强调人的行为是内部过程和外部影响交互作用的产物。人既不是完全自由,又不是被动的。 (2)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由于人能够非凡地使用符号来思索及提出情境中问题,因而人们能够预先知道个人的行动结果,并依此改变激发某种行为。所以,认知因素在人的活动的组织与调节中起着核心作用。 (3)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 班杜拉在肯定直接经验学习的同时,更突出观察学习的重要意义。他认为许多行为模式都是通过观察学习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学来的。特别强调模仿及其特征对激发特定行为重要性。 (4)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 班杜拉认为某个特定行为既会产生外在的后果,也会产生 自我评价 团员自我评价100字护士求职简历自我评价个人工作能力自我评价高二下学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英语 的反应。(人们在行动中已先订好行为标准,并用这个内在标准对行为进行评价。对获得积极性评价行为进行自我称赞;获得消极性评价的行为引起自我批评性评价;对个人没意义的行为,则不会产生自我反应。) 6、班杜拉的个性理论 他认为个性是个人行为的总和,是在人和环境交互作用中通过观察学习而形成和发展的。 他不重视个性的稳定性,认为个性形成之后,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其―固有的‖相对稳定性。人的一致性行为是在各种不同情境下对类似学习进行概括的结果,受情境影响,也受个人对情境认知和评价的影响,如果情境发生变化,人的行为也会相应地变化。他想以此来解释―行为的特殊性‖和―不可预料行为‖的出现。 他重视环境在行为形成中的作用,提出了模型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的获得是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模仿和认同。他认为模型的作用,在于它可使人不依赖自己的直接实际操作,只靠间接经验,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习得一定的行为;也可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依据表象学习。对模型的模仿和认同,强化是不可缺少的。 他提出三种强化方式: 外部强化,即直接对行为结果的强化。 替代性强化。人的行为不经过直接的外部强化,只要体验到模型受到的强化,即可了解哪些行为是肯定的,哪些行为是否定的,从而形成与模型相一致的行为。 自我调节性强化。人在行动之前已先订好评价的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对获得积极性评价的行为进行自我称赞,对获得消极性评价的行为产生自我评价性惩罚,对没有什么意义的行为,则不会产生自我反应。模型效果为人所特有,通过观察他人,可进行与他人相一致的反应,促进或抑制自己的行动;判断、预测、期待行动结果的效率;控制自将来的行为( 相关研究 1、攻击性的观察学习 班杜拉的四阶段理论模型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有时会模仿攻击行为,有时不会。 四阶段理论模型: (1)要进行观察学习,首先必须注意榜样的明显特征。我们可以整天做在电视机前看暴力节目,但如果不关注节目中的攻击性榜样,那么这些榜样对我们几乎不会造成影响。 (2)记住榜样行为的有关信息 (3)表现 班杜拉划分了学习和表现之间的界限。如果我们缺乏表现的能力和实践的机会,我们不会模仿所有见过并集注的攻击性行为。 (4)预期攻击行为将带来奖励还是招致惩罚 我们不仅可以从攻击性榜样身上学到怎么做,还认识到攻击性行为将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如果榜样遭到惩罚,被逮捕或被别人更残暴地伤害了。我们就会估计如果自己模仿榜样的做法,也将受到同样的惩罚。 2、变态行为的心理治疗 班杜拉关于变态行为心理治疗的思想和技术的发展,作为其一般学习论观点在治疗领域的应用,不仅与社会学习理论相一致,而且与社会学习理论经历着同样的历史。虽然在心理治疗领域,一般认为示范疗法是班杜拉的独特贡献,但他对心理治疗的贡献并不限于此,他在治疗实践中采用的方法也不限于示范疗法,而表现出综合性的特点,包括正性强化、对抗条件作用、消退、示范作用和分辨学习。 班杜拉指出,治疗的努力可以分别从交互决定系统的三个方面着手,而且都能达到治疗的效果,如我们既可以通过改变患者的错误想法来改变他的变态行为,也可以通过培养患者应对环境要求的行为技能或控制环境的奖惩条件而达到行为治疗的目的。 对抗条件作用 系统脱敏法 厌恶疗法 对酒、烟上瘾及恋物癖等变态行为具有较好的疗效 心理治疗的意义与目标 不同的心理治疗理论体系,在治疗实践上努力的目标各不相同。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旨在改变患者的潜意识动力心理结构和过程,以消除作为症状的障碍行为。 传统行为主义虽然不承认潜意识动机的存在,但在治疗目标上与精神分析相同,即消除患者病痛意义上的康复治疗,而不是开发人性潜能、促进个体功能发挥意义上的发展治疗。 班杜拉指出心理治疗改变的不只是行为,更要改善或提高患者对生活事件的应对自我效能感,它产生与患者在治疗情境中获得的对恐惧对象的掌握经验,并影响到患者在恐惧对象以外的其它情境中的功能发挥。 思考题: 比较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并举例说明。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如何用社会学习理论来解释攻击行为, 如何区分正强化、负强化与惩罚, 相关学习资源 ~cgboeree/bandura.html 第八章 人本主义流派 重点:罗杰斯的自我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理论、自我实现理论 一、卡尔?罗杰斯 1、罗杰斯理论的哲学基础 ,,一种现象学的探讨途径 存在主义哲学: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强调生活的目的和价值不在于事物本身,而是经验着的人按自己的知觉赋予的。 东方神秘主义思想:我无为,人自化;我好静,人自正;我无事,人自富;我无欲,人自朴。 现象学:哥尔德斯坦的机体论、阿德勒的个性理论、兰克的意志疗法 西方哲学思潮主张对心理现象的整体描述,把心理事件或直接经验按其自然形态进行研究 罗把人的内心世界或经验世界称作―现象场‖,现象场由个人的知觉总体构成,人是根据本身并非现实的知觉―图‖来生活的。 2、人性观 反对弗洛伊德非理性观 相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与自我实现 相信奥尔波特关于自我实现是独立于先前需要的。 人的本性具有建设性、自我保存性与社会性。 3、自我论 自我论在心理治疗中提出的,是其人格理论的核心。 对人格的假设:一元动机论 自我是自我经验的产物,是从环境中分化出来的产物,是一种主观经验的同化机制。 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 自我的四个特征 4、心理治疗观 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与共情式理解 治疗模式到教育教学模式 以人为中心疗法 以学生中中心的教学论思想 思考题: 1、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条件是什么, 二、人本心理学精神之父——马斯洛 1、需要层次论1 (hierarchy of needs) 2、自我实现论1 (self-actualization) 自我实现者的健康人格的十五个特性 个人趋向自我实现的八条途径 3、高峰体验论 那些最成功的科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书画家等是心理最健康的人。而且他们经常具有共同的感受:高峰体验。 概念:高峰体验:通常指一种短暂的狂喜、入迷、出神、极大的幸福感和愉快。在这种短暂的时刻里,我们能感受到敬畏、崇拜和奇妙的心情,体验到―此时此地‖以及真实而统一地存在的感觉,同时也体会到超越与神圣。这种体验多发生在自我实现者身上。 4、似本能概念 (instinctoid) 似本能概念的重要性在于它是马斯洛人本心理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马斯洛的整个心理学体系可以说是以需要为核心展开的,而人类需要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一种似本能需要。这种需要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而自我实现的人格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和道德标准。 5、关键术语: 存在性认知:通过沉思得到的清晰的认知,尤其是指关于人或者事物的超越性、神圣性以及永恒性的认知,自我实现的人在高峰体验的状态中经常产生这种认知。但并不是只有自我实 现的人才产生这种认知。 自我实现:个人成长的顶峰期,这时,我们已摆脱由基本需求和匮乏性动机带来的忧患。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不是终点,而是完成充分发展的一种动力和渴望。同时,也是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程度上发掘自身潜在的天赋、能力和趋势的一个过程。虽然我们都有这个动力,但我们也有对于成长的恐惧。 高峰体验:通常指一种短暂的狂喜、入迷、出神、极大的幸福感和愉快。在这种短暂的时刻里,我们能感受到敬畏、崇拜和奇妙的心情,体验到―此时此地‖以及真实而统一地存在的感觉,同时也体会到超越与神圣。这种体验多发生在自我实现者身上。 超越性动机状态:指一种渴求存在价值,如真理、正义、完满的动机状态。这是自我实现者的主要动机状态。 超越性需要:我们天生的除基本需要外的另一种心理需要,这是对存在价值的需要,虽然不强烈,但如果失去,就会导致超越性精神疾病或―灵魂病态‖。 6、研究原则 马斯洛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观点出发,提出心理学研究的几个主要原则。 以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的原则 整体动力学原则 以问题作为研究中心的原则(强调研究对个人和人类的进步都富有意义的问题) 学习资源 提供非常详细的有关马斯洛资料的相关链接: 介绍马斯洛的专业网站: 有关生平和理论:~cgboeree/maslow.html 有关需要层次理论: ://chiron.valdosta.edu/whuitt/col/regsys/maslow.html ~donclark/leader/leadhb.html 思考题: 需要层次理论与弗洛依德精神分析两种不同理论对病因解释 试区分匮乏动机和存在动机。 请列举自我实现者的积极和消极的特征。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其他理论家与相关研究 罗洛?梅(ROLLO MAY 1909 - 1994 ) 人性观 1、罗洛?梅将恶视为人性的基本要素,并在著作中经常强调这一点。 超个人心理学 1、超个人心理学是马斯洛和罗杰斯的心理学思想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有人将这种发展称为―马斯洛的电动扶梯‖(Maslow'sescalator),即坚信人会不断地从较低层次走向较高层次,到了自我实现的层次,还会追求超越自我实现。因此,马斯洛晚年致力于创建以研究人的超越性或精神层面为主的心理学,即超个人心理学或―心理学的第四势力‖。罗杰斯也认同马斯洛的这种努力 2、1986年罗洛?梅在《人本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超个人还是超越》一文,批评超个人心 理学。 相关研究,:乐观体验 相关研究,、自我表露 定义: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秘密展示给另一个人时,这进行了自我表露。 作用: 1、经常自我表露是一个人健康人格的标志。(陈242); 、受辅者可以更自由地探索自己的真实情感,向奥妙真实、隐藏着的自我靠近。 2 注意问题:在多大程度上自我表露 相关研究,:孤独 定义: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孤独就会出现。 第九章 认知流派 重点:凯利的个人构念理论 orge A.Kelly, 1905—一、凯利(,e1967) 1、核心理论:人是科学家 凯利是一个认知结构决定论者,他反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决定论,认为世界以相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但是为什么人们的心理差异很大,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解释不同,人们有不同的认知结构,人们时刻在形成、选择和使用认知结构,因此他是一个典型的结构选择主义者。 他的根本观点是,人们一生都在尝试结构,目的是要验证这些结构。人们每天都在进行实验,时时刻刻都在确定假设,然后根据自己确定的假设进行实验,最后检验自己假设的正确性。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设置赌局。 科学研究有几个基本的要素:一是形成假设,二是进行实验,三是进行预测并检验假设。 凯利认为人的一生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预测,这是人的行为的根本动力,也是科学家活动的目的和动力,科学家的一切研究是为了对自己研究的对象进行预测。 2、个人建构理论 个人建构:一个人用之预期事件的主要工具。 个人建构被个人用来解释、说明或预言他们一生中的各种事件。 每个人为了对付世事都要创建他自己的建构。 建构选择论(Constructive alternativism) 一切人都有减少未来不确定性的目的,他们都能以个 人意愿的任何方式自由地解析现实。 3、二重思维模式一 凯利认为人们的思维方式遵循的是二重性规律,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时候,人们总是将事物放在一个对立的模式之中,这是人类思维的典型方式。例如黑—白,老—少,长—短。对任何事物的思考都是这样,这也是科学家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科学家才发现了正电子和负电子,发现了事物的阴性和阳性。对人、社会的思考也遵循这个规律。如人们将人分成两类,善良的—丑恶的,愉快的—悲伤的,富有的—贫穷的等等。 我们发现,如果用这个思维规律去分析人的心理问题,有很多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有的人偏执地认为―所有男人都是不可靠的‖,他们是在用―可靠对不可靠‖这个结构分析男人,问题是他们仅仅看到这个结构的一极,而否定了结构的另一极。我们的治疗目的是通过具体的例证让他们看到,很多男人是可靠的,用这样的方法证明他的结构是有问题的,从而让他们使用有效的结构。 4、个人建构理论之心理问题的原因 凯利并没有系统说明人的心理疾病的原因,但是,如果你了解他的整个理论系统,你就会发现,凯利对人的心理混乱的原因有明确的看法。具体而言,他对心理疾病的原因分析主要可以归 纳为下面几个方面。 (1)结构系统问题 结构缺乏 很多人的问题是由于结构缺乏引起的,例如一个没有异性结构的人第一次遇到一个异性,这个时候他就会表现出心理上的混乱。 结构通透性问题 结构的通透性是一个结构包容其他结构的水平。某些心理混乱与结构的通透性有关,有的人的结构通透性程度很低,甚至不具有通透性,因此无法包容新的因素,例如有的人的友好结构仅仅包括自己的父母,而不包括其他任何人,因此他们总是对其他人表现出敌视和怀疑。 结构老化 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随着人们对事件的预测,人们的结构总是在发生变化。儿童时期形成的结构,到了成人时期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童年时期的父母结构与成人时期的父母结构就有很大差异,随着年龄的变化,人们都在改变着对待父母的方式,其原因是他们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结构单一 人的结构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事物使用不同的结构。但是有的人使用的结构很单一,仅仅使用一个结构维度或很少的几个结构维度去对待人或物。例如,有的仅仅依据诚实对不诚实这个维度去对待他人,对所有的人的分类都是这样的,或者是诚实的,或者是不诚实的。 (2)结构使用过程问题 惧怕预测结果的出现 有的时候,虽然人们做实验的目的是去检验某一个结果是否会出现,但是人们又惧怕这个结果出现,这个时候这个人往往会出现矛盾和冲突,他们甚至拒绝去做这样的实验。例如一个被怀疑有恶性肿瘤的人就十分惧怕进行这个方面的严格检验,他们甚至表现出强烈的逃避倾向。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到心理诊所进行治疗,也是由于他们惧怕自己预测的结果得到证实。 活动周期问题 第一,缺乏审视阶段,缩短整个周期。在遇到某种情况的时候,人们不对这个情况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就强取一个结构,然后马上采取行动。凯利认为性冲动问题的原因就是如此,在遇到异性的时候,他们缺乏审视的阶段,没有使用多种结构考察当时的情况,而是先取一个结构———进行性行为对不进行性行为,而且他们一般选择进行性行为的一极,然后采取行动。 第二,审视时间太长,缺乏控制阶段。有的时候,他们用相当长的时间使用多种结构对几乎所有的事情进行分析,但是很少付诸行动。这个原因造成了人的优柔寡断心理。 诊断的维度和问题 诊断的问题: 焦虑(anxiety):个人 构念的不适用 威胁(threat):个人觉知到构念系统将有紧迫的、全面的转变 恐惧(fear):新的构念要进入构念系统 攻击性:人们在主动地使用某个结构进行尝试的时候所表现出的行为 犯罪感: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偏离了某种核心角色时 敌对 治疗方法 角色建构技能测验 自我特征记述 固定角色疗法 固定-角色疗法 固定角色疗法的由来:这个方法产生于凯利的理论立场,产生于凯利所描述的治疗方法。 戏剧表演经历的持续效果观察 戏剧中的自我表现 临床观察 固定角色疗法的程序: 确定咨客的问题角色结构 为咨客确定一个新的角色结构 进行角色扮演(此疗法的核心) 二、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 1、Witkin的认知方式体系 所谓认知方式是人们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组织和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是个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过程中经常采取的、习惯化的态度和风格。 Witkin的―场依存—场独立性‖得到最多的注意,是心理分化的一个表现,在包括较广的心理分化理论中有重要地位 ―场依存—场独立性‖指人在知觉外物的空间位置时,以外在的视野还是以身体本身作为主要参照的对比倾向 场依存—场独立性的相关实验 棒框测验(RFT) 身体顺应测验(BAT) 转屋测验(RRT) 差异的解释: Witkin的认知方式体系 威特金认为场独立性认知方式的人倾向于表现出较差的交往技能;而场依存的人则相反 场独立性者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式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独立性者的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数学,学习动机往往是内部动机。 场依存性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到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物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场依存性者学生一般偏爱社会科学,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依赖于外在的反馈,他们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 2、Witkind的心理分化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分化,是有机体系统发展的一个主要形态特征。其分化理论分为两个模式。 早期模式: 1、构析式的认知机能 2、构析式的身体概念 3、分离同一感 4、有组织的控制与特殊化防卫 新的分化模式由三个层次组成,在分化之下又分为三个指标和表现:自我—非我的分裂、心理机能的分裂和神经生理机能的分裂。在二层次下又分下一级概念 三、米歇尔(Walter Mischel,1930-- ) 1、社会认知论 通过能力、译码和分类策略、预期、主观价值和自我调节系统来说说明行为中稳定的个体差 异 他认为通过五个变量,不需要传统的特质概念就能判断人们行为中的稳定模式。 原型: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它不仅可用来区别物也可以用来区别人 原型使我们对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并用不同的方式和这些人交往。 原型存在着利弊―好处在于允许思考和防止我们被信息的洪流淹没;不利之处在于它以定型化或让我们以一种狭窄的类型去看待他人,而不是根据每个人的独特之处来对待。‖ 2、图式与自我图式 图式是帮助我们感知、组织、加工和利用信息的一种假想的认知结构。 自我图式是―从过去经验中得到的,对自我的认知发现。它组织和知道与自我有关信息的加工。‖ 人们在加工信息时,如果他们与该信息相关的方面有一个强有力的认知结构,他们能迅速得作出反应。 自我图式提供一个组织和贮存有关信息的框架。 参考资料 John B.Best (2000):《认知心理学》 江绍伦著 《认知心理学说与应用 》 郑雪主编 《人格心理学》 四、认知学派的相关研究 认知学派的相关研究之一 ——认知的复杂性 认知的复杂性说明 是什么使一个人成为比别人更好的沟通者,毫无疑问,有好多品质能影响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由凯利的个人建构概念理论提出来的。凯利发表了他的理论之后不久,研究者们就开始验证这种认知复杂性上的个体差异了(Bieri, 1955)。 认知复杂性是指如何精述或简化自身系统的个人建构概念的。 认知复杂性的一个简单指标是在一个人的自身系统中建构概念的数量(Crockett ,; 0 ? Keefe & Sypher, 1981)。 有些人用很少的、有限的建构概念对几乎每个人和每个情境进行加工;而另一些人心目中则有大量的建构概念,他们用这些建构概念来理解所遇到的新人、新环境。 认知复杂性低的人可能通过一个―兴趣一非兴趣‖建构概念来查看每一个新交的朋友。这在一个晚会上遇到一个人时是很有意义的;但在遇到一个潜在的商业伙伴时,这种建构概念就不太有用。 认知复杂性高的人根据情境的需要使用大量的建构概念。在晚会上他们可能根据一个人的有趣程度来对这个人进行信息加工;但在工作上遇到新人时,他们就可能使用―专业一非专业‖和―可信一可疑‖等建构概念来对新人进行更多的了解。 认知复杂性高的人更有可能成为沟通者 一个有许多可供使用的建构概念的人更可能从对方角度那样去看世界,而不会像一些认知复杂性低的人那样。一个建构概念数量有限的人是没有拥有像其他许多人那样看待世界的工具。 乔治? 凯利认为,当一个人理解了另一个人是怎样看待世界的时候,理想的沟通就可以产生。如果我知道你是如何解释你周围人的,那么当你向我解释你的观点时,我就容易理解你想向 我说什么。但是,如果你和我的观念不同,你就不容易理解我说的话;同时,我也不容易理解你为什么对我做出这种反应。理解一个人怎样解释他的世界的关键,是要看一看这个 对沟通的意义 这种领会别人基本观点、并用他所能理解的方式解释事物的能力,是一个好老师的最重要条件。 一个认知复杂的人能很好地采择别人的观点,以别人的观点看待世界。简单地说,好老师理解为什么学生有时会忘记要点,或为什么领会一些概念比较困难。当老师针对学生的水平做出解释时,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掌握信息。当老师和学生在不同的水平上时,学生什么也学不到。 认知复杂的人比认知简单的人更具有说服力。 认知学派的相关研究之二 ——抑郁图式 认知和抑郁 认知图式的运作 认知学派的相关研究之三 —对习得性无助的再认识 习得性无助的归因模型 习得性无助归因的三个纬度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凯利的“个人构念”, 2、场依存和场独立者各表现出什么特征,
本文档为【《人格心理学》自学指导第一章绪论重点人格的定义、人格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3570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4KB
软件:Word
页数:41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7-12-09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