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新课标版配套训练: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新课标版配套训练: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举报
开通vip

201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新课标版配套训练: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21世纪教育网 1.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观测: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的浪高分别达0.3米、2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 (1)分别说明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浪高不同的原因。 (2)简述应对海啸灾害的主要措施。 解析 第(1)题,从大陆架的开阔程度、海域的深浅、是否有岛屿阻隔等方面分析。第(2)题,海啸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沿海防护工程建设、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等是应对海啸灾害的主要措施。 答案 (1)甲地与震...

201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新课标版配套训练: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21世纪教育网 1.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观测: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的浪高分别达0.3米、2米。读图,完成下列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1)分别说明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浪高不同的原因。 (2)简述应对海啸灾害的主要措施。 解析 第(1)题,从大陆架的开阔程度、海域的深浅、是否有岛屿阻隔等方面分析。第(2)题,海啸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沿海防护工程建设、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等是应对海啸灾害的主要措施。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1)甲地与震中之间有岛弧链阻隔;甲地的大陆架开阔,海域较浅,对海啸削弱作用大。乙地与震中之间岛屿少;乙地的大陆架狭窄,海域深,对海啸削弱作用小。(2)措施:建立完善的海啸预警系统;加强沿海防护工程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等。 2.(2012·浙江六校联考)读“某种气象灾害年发生数占全球总数百分率区域分布图”(虚线为海平面26.5℃等温线;括号内数值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影响次数),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气象灾害产生的源地和季节。 (2)简析大陆东部受该气象灾害影响次数更多的原因。 (3)根据图中信息说明该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 解析 第(1)题,该气象灾害为热带气旋,发生在夏、秋季节的热带海域。第(2)题,在信风和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引导下向偏西方向移动。第(3)题,据图可分析出该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 答案 (1)热带海域,夏、秋季。(2)该气象灾害生成后,受信风和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引导向偏西方向移动。(3)广泛性和区域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不可避免性。 3.(2012·江苏盐城调研)读“1736~1998年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高考资 (1)指出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 (2)简述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 解析 第(1)题,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变化特点从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和洪涝灾害平均持续时间趋势两个角度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从人口的增多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分析。第(2)题,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有加固堤防、修建分洪、蓄洪区、退耕还湖、裁弯取直等。 答案 (1)特点:严重洪涝灾害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持续天数呈波动增长的趋势。原因:人口压力大,山区滥伐,陡坡开垦,水土流失导致河湖蓄洪、泄洪能力下降;人类大量进入洪涝灾害高风险区生产、生活,使灾情加重。(2)加固堤防;修建分洪和蓄洪区;退耕还湖;裁弯取直。 4.(2011·湖南十二校联考)下面的图甲为“某滑坡区域坡度、面积频率分布图”,图乙为“某滑坡区域土质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 (1)据图说明该区域什么坡度、土质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2)该区域滑坡多发,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解析 第(1)题,据图可得出正确结论。第(2)题,应对该区域滑坡多发的措施有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加固稳定变形土体等工程措施,以及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等。 答案 (1)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2)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 5.(2012·山东日照一模)泥石流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2010年8月9日甘肃舟曲突发泥石流,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图为“舟曲泥石流流域分布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形成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的原因。 (2)如何防御泥石流灾害? 解析 第(1)题,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条件,可从地质构造、山地地形、暴雨及人类对植被破坏等方面分析回答。第(2)题,防御措施主要从非工程性措施和工程措施两方面分析。 答案 (1)自然原因:构造活跃,接近汶川地震灾区,“5·12”地震震松了山体;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坡陡谷深、地形陡峻,地形复杂;雨季来临,多暴雨。人为原因:森林砍伐植被破坏严重,防护和监测措施不到位,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单位面积资产密度加大,灾害损失大。(2)非工程性措施:加强灾害监测及减灾规划,强化灾害管理及公众减灾教育,提高公民的防灾意识。工程性措施:加固岩体、植树造林改变地表环境,建立隔离护坝避免泥石流冲入村庄和耕地。 6.读“我国最大降温幅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 (1)观察图中降温幅度大于15℃的区域。说明该区域降温幅度大的主要原因。 (2)图中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灾害是________,常发季节是________。 (3)下列选项中,与该自然灾害有关的有(双选)                                (  ) A.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B.交通事故频发 C.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D.病虫害增多,不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4)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进行防灾、减灾。下列防灾、减灾活动中采用遥感技术的有(  ),采用GIS的有(  )(双选) A.通过政府网站获取成灾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料 B.从历史资料中查询同时期的气象情况 C.根据卫星云图、气象数据模拟灾害发展过程,进行灾害预报 D.从“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气象数据 E.集合相关数据,对灾区各县、乡进行准确而快速的损失评估 解析 第(1)题,距冬季风源地近是该区域降温幅度大的主要原因。第(2)题,考查寒潮及常发季节等知识。第(3)题,当寒潮来临时,城市用电、用气量增多,病虫病害减少,交通事故频发,感冒患者数量猛增。第(4)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知识。 答案 (1)距离冷气团(冬季风)源地近。(2)寒潮 冬、春季节 (3)BC (4)D CE。 7.(2012·吉林普通中学期中)阅读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新网2011年2月7日电 综合消息,2010年10月以来,北方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南方连遭雨水侵袭。据气象部门报道,2011年2、3月份冬麦区降水仍将比常年同期偏少,出现冬春连旱,土壤墒情(水分状况)较差。 材料二 农业专家建议,北方冬麦旱区应关注本地天气预报,抓住气温回升(日均气温升到3℃以上,中午最高温度5℃以上)时机做好科学灌溉。 材料三 北方冬麦受旱区适宜灌溉气象等级预报图。 甲 乙 (1)从锋面降水形成条件说明华北地区冬季降雪偏少的原因,简析降雪对冬小麦的有利影响。 (2)比较图甲、图乙适宜区、不适宜区的时空变化特点并探讨变化的原因。 (3)为解决旱情,可利用的灌溉水源有哪些?如何进行科学灌溉?如果措施不当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解析 第(1)题,暖湿气流比较弱是2010年冬季华北地区降雪偏少的原因。第(2)题,读图可分析出灌溉不适宜区的时空变化。第(3)题,要进行喷灌,切忌大水漫灌,过量引用地下水还会出现地下水漏斗区甚至地面塌陷。 答案 (1)冬季冷空气比较活跃,势力强;暖湿气流较弱,冷暖空气配合不好,降水较少。冬季积雪覆盖麦田,有利于小麦防寒抗冻和土壤增温保墒。(2)特点:2月17~19日到2月20~24日,适宜地区范围向北扩大,不适宜地区面积缩小。原因:随时间推移,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由南向北气温回升。(3)水源:河流水(黄河、淮河)、地下水、湖泊水。灌溉:在晴暖的午后进行喷灌(或小水细灌);切忌大水漫灌。环境问题:黄河、淮河水量减少,出现地下水漏斗区甚至地面塌陷,土壤次生盐碱化。 8.(2012·江西盟校联考)2010年3月19日,一场沙尘暴席卷了华北地区,下图为“沙尘暴发生的天气示意图及沙尘暴生消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 (1)如图甲所示,沙尘暴席卷时的华北地区受________(天气系统)控制。 (2)如图乙所示,丙地会形成________(地貌景观),试阐述其形成原因。 解析 第(1)题,影响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的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第(2)题,丙地会形成沙丘,成因为风力沉积作用。 答案 (1)锋面气旋(锋面、冷锋)(2)沙丘 离沙源地较近;气候干旱,多大风;携带沙尘的大风,在风力减弱或受阻的情况下,产生风力沉积作用,形成风积地貌。 9.(2012·重庆七区调研)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二 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说出图甲的中东部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描述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 (2)读材料二,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 (3)读图乙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甲中的中东部区域为云贵高原,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第(2)题,从地表的保水性、农业结构、水利基础设施、植被覆盖率等方面分析。第(3)题,从地形特点、水系特点、入海河道、流域汇水面积的大小等方面分析。 答案 (1)云贵高原。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2)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保水性差;该地区农业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对水源的依赖性大;该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差;植被覆盖差,空气干燥;气温较常年偏高。(3)该流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淮河流域支流多,水系发达;干流流程短,入海河道短;流域汇水面积大。 10.(2012·山西阳泉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1年2月22日12时51分(当地时间),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地震,至少有上百人死亡,还有数百人被埋在废墟下等待救援。这是近5个月来,克赖斯特彻奇发生的第二起强烈地震。据统计,1900年以来,新西兰平均每两三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1次。1980年以来,发生5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约有35次。 克赖斯特彻奇最近两次地震情况表 时间 震级 震源深度 震中 死亡人数 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12时51分 6.3级 4千米 距市中心人口密集区约10千米 数百人 当地时间2010年9月4日4时35分 7.1级 33千米 位于城市以西40千米 零死亡           (1)新西兰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什么? (2)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建筑物受损,城市遭受重创。新西兰总理在惠灵顿 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为60亿新西兰元(约合45亿美元)。受此次 地震影响,损失最大的经济部门是                                        (  ) A.建筑业                          B.旅游业 C.牧业和渔业                      D.保险业 (3)比较该市两次地震资料,分析说明22日里氏6.3级地震导致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 解析 第(1)题,新西兰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强烈。第(2)题,保险业为此次地震损失最大的经济部门。第(3)题,从震源深浅、震中距、地震的时间等因素分析。 答案 (1)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强烈。(2)D (3)震源浅和震中靠近市中心,地震波到达市中心距离短,穿越的地下岩层厚度小,地震能量抵达地面前被岩层吸收少;地震来袭时,正值午餐时间,市中区商业区顾客人数众多,各种公共设施开放,以上三个因素巧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本文档为【201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新课标版配套训练: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42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其他
上传时间:2019-09-10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