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甘肃陇南武都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甘肃陇南武都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举报
开通vip

甘肃陇南武都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甘肃陇南武都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甘肃陇南武都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第2l卷第4期 2010年12月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 TheChineseJournalofGeologicalHazardandControl Vo1.2lNo.4 Dec.2010 甘肃陇南武都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柳金峰,黄江成.,欧国强一,吕娟.,范建容 (1.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文章分析了甘肃陇南市武都区泥石...

甘肃陇南武都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甘肃陇南武都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甘肃陇南武都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第2l卷第4期 2010年12月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 TheChineseJournalofGeologicalHazardandControl Vo1.2lNo.4 Dec.2010 甘肃陇南武都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柳金峰,黄江成.,欧国强一,吕娟.,范建容 (1.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文章分析了甘肃陇南市武都区泥石流形成的自然环境背景,发育特征及易发性.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查明了泥 石流的发育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物元可拓方法对泥石流的易发性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研究区的泥石流具 有分布密度高,坤沟及坡面泥石流成片发育,北岸泥石流较南岸发育且粘性泥石流所占比例大于南岸的发育特征;选 取岩性,沟床比降,山坡坡度,完整系数,发育程度,降水,断层密度7个因子构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易 发性评价,研究区104条泥石流沟中,66条为高易发性,占总数的63.5%;32条为中等易发性,占总数的30.8%;6条 为低易发性,占总数的5.7%. 关键词:陇南市武都区;白龙江;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模糊物源可拓法 文章编号:1003—8035(2O10)04—0008—06中图分类号:P642.23文献标识码:A O引言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是我国泥石流最发育的地 区之一.灾害性泥石流分布面积广,发生频率高,造 成经济损失大等特点在我国居前位?.据不完全统 计,有史料记载以来灾害性泥石流共计约240次,仅 1950,1990年的40年间就发生79次,死亡643人, 直接经济损失约2.2亿元.严重的泥石流灾害制 约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对武都区泥石流的自 然环境背景,发育特征和易发性进行了分析. 1自然环境背景 1.1流域概况 陇南市武都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嘉陵江支流 白龙江中游.武都区介于东经104.34,105.38,北 纬32.48,33.43.该区东临康县,成县;南接陕西 宁强,四川青川,甘肃文县;西于宕昌,舟曲县毗连;北 靠西河,礼县(图I).全区南北长100.8kin,东西宽 72kin,幅员面积4683km.全区辖36个乡镇,530个 行政村,15个社区,总人口53.68万人,农业人口 48.38万人. 1.2地形地貌 武都区地处我国一,二阶梯过渡带,位于陇南山 地中部,隶属南秦岭高中山侵蚀,剥蚀构造山地,高中 山深切割峡谷地貌类型.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顶 海拔从最高的3600m向东逐渐下降到东南部 2000m.武都区自龙江流域属中高山深切割河谷区. 白龙江河谷汉王以上为一背斜谷,河谷南岸为岷山山 系,山峰多在海拔3000m以上,山势陡峻.北岸属中 低山,黄土层分布广泛,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白 龙江谷底,宽窄相问如藕节状分布,险崖坝(武都城 东25kin处)以上较宽阔,成不对称u型,南窄北宽, 谷底宽1,3.5km,其中角弓,两水,城关,东江,汉王 等有较宽阔的河漫滩,形似河谷小盆地;险崖坝以下 河谷较窄,成V型谷. 1.3地质 武都区地处两个不同构造体系的交接部位,麻崖 梁以南属松潘一甘孜褶皱带摩天岭复背斜东翼,主要 地层为碧口群,属海相沉积浅变质岩,以变质砂岩,板 岩,千枚岩,砂砾岩,结晶灰岩等为主.松潘一甘孜褶 皱带活动性弱,褶皱,断层不甚发育;麻崖梁以北属南 秦岭褶皱带武都山字形构造西翼白龙江复背斜,地层 从志留系到第四系均有出露,分布较为广泛,志留系 以软弱的千枚岩,板岩为主,夹有坚硬的灰岩,砂岩; 第四系以冲积,洪积,风积为主,堆积物主要为卵砾石 层,碎块石,砾石层和马兰黄土. 1.4气象 收稿日期:2010-05—26;修订日期:2010—07-0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秦巴山区微型冲积扇坡耕 地整治与高效利用技术示范"(2o08BAD98B08—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830742) 作者简介:柳金峰(1979一),男,安徽泾县人,助理研究员,主 要从事山地灾害实验与防治工程研究. Email:liujf@imde.ac.cn 第4期柳金峰,等:甘肃陇南武都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9 武都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区内年降水量400, 900mm,其中东南部降水在800mm以上.北部高山 地区年降水量约650mm.白龙江,北峪河流域等中 部低半山河谷一带为少雨区,年降水量450mm左右. 降水年内分配不均,6,9月降水天数占全年28%, 而降水量却占全年的69%,且东南多于西北,高山多 于河谷,阴山多于阳山.24h最大降水量均值为 60mm,极值为78.6mm(1984年8月3日),一小时最 大降水量40.Omm(1980年7月5日),10min最大降 水量16.2mm(1982年8月7日).因暴雨产生的 水动力,侵蚀沟床,浸润滑坡体而转化为泥石流是研 究区泥石流暴发频繁的直接因素. 图1研究区位置图 Fig.1Locationofthestudyarea 1.5地震 武都区处在南北地震带的中段,即天水一武都一 文县地震带.属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秦岭山脉横断 中原,至甘肃南部进入西秦岭地区转而呈北西走向. 武都历史上本区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如1654 年天水南8级地震,1879年武都南8级地震. 5.12地震武都区全区范围内全部受灾,涉及36个乡 镇,684个行政村,137162户,54.84万人,直接经济 损失达132×10元.其中重灾乡镇有29个,478个 村,48.84×10人.据震后修改的《中国地震动参数 区划图》(GB18306--2001),武都区所处区域地震动 峰值加速度为0.20,0.30g,地震烈度为?一?度. 2泥石流发育特征 2.1分布密度高 武都区泥石流的分布密度在全国居首.将白龙 江两岸(两河口一透防)段的一级支沟泥石流沟与国 内其它泥石流高发区域(川藏公路西藏境内,成昆铁 路和云南小江流域)的分布密度进行对比.白龙江 两岸(两河口一透防)段的一级支沟泥石流分布密度 相当大,达到2.86条/km,远大于川藏公路西藏境 内(0.27条/km),成昆铁路(0.47条/km)和云 南小江流域的泥石流分布密度(1.19条/km).据 初步统计,武都区面积约4683km,其中泥石流分布 面积约占3000多km,其所占比例约为64%. 2.2冲沟及坡面泥石流成片发育 武都区的冲沟及坡面泥石流非常发育,常成片分 布(图2),如角弓,两水,城关,东江,汉王等乡镇冲沟 及坡面泥石流极其发育.这些区域有较宽阔的河漫 滩,形似河谷小盆地.两岸支沟岔多,大多为泥石流 沟道,在沟口漫滩上形成泥石流洪积扇,扇面坡度2. , 10..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在武都城区附近的千枚 岩区,如黄家坝一城关6km线段内竞有冲沟和坡面 泥石流40余处,平均每150m就有一条坡面或冲沟 泥石流. 2.3北岸泥石流较南岸发育,且粘性泥石流所占比 例大于南岸 武都区白龙江两岸的一级支沟泥石流北岸多于 lO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 ZH0NGGU0DIZHIZAIHAIYUFANGZHIXUEBA0 南岸.规模大,暴发频繁,常堵为患的甘家沟,北峪 河,石门沟,深沟,以及每年发生数次至数十次,常堵 塞交通或埋没大片农田的佛堂沟,泥湾沟,火烧沟,柳 湾沟,清水子沟等,均分布在北岸.在对研究区域实 地考察的104条泥石流沟中(>0.4km),北岸分布 有泥石流沟65条,其中粘性泥石流沟49条,占 75.4%;稀性泥石流沟16条,占24.6%.南岸分布 有泥石流沟39条,其中粘性泥石流沟16条,占 41.0%;稀性泥石流沟23条,占59.0%.其主要原 因是江北山坡多由软弱岩石构成,滑坡发育,多粘性 泥石流(图3);而江南山坡多由石灰岩等坚硬岩石构 成,以岩崩堆积补给为主,多稀性泥石流,这种分布情 况尤其在研究区透防以下更为明显. 图2冲沟泥石流发育 Fig.2Debrisflowsdevelopmentinsmallgaily 图3北岸粘性泥石流(大湾沟) Fig.3Viscousdebrisflowonnorth bank(DawanGully) 3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3.1评价方法 模糊物元模型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去研究 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在许多领域得到了成功应 用.模糊物元模型始于研究不相容问题的转化 规律和解决方法,通过引进物元,并对其进行变换和 运算,从而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去研究和解决不相 容问题.可拓集合和关联函数是可拓学定量化工具, 可拓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物元理论和可拓集合理 论. 3.I.1物元分析 物元分析是用来处理在某些条件下,用通常的方 法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不相容问题规律的一种分析 方法.在物元分析中,物元的表达形式为: R=(,C,)(1) 式中:R——物元; —— 所描述的事物; G——所描述的事物的特征; —— 量值. 3.1.2物元矩阵 如果一个事物需要n个特征c,c:,…c及其 相应的量值,,…来描述,则称M为n维物元, 并可用物元矩阵来表示: R= M.ll C22 MM C 3.I.3节域对象物元矩阵 节域对象物元矩阵可表示为: R= [6] [口b2] M [口,,b,] (2) (3) 式中:.——由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事物加上可转化为标准的事物 组成的节域对象; —— 节域对象关于特征c的量值范围; : [aPI'bP1]. 经典域对象物元矩阵可表示为: R= M日C1 c2 M Cn [.b口1] [口bB2] M [口b] (3) 式中:——标准对象; i=[nb],表示标准对象关于特征c 第4期柳金峰,等:甘肃陇南武都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的量值范围.显然有.(i:1,2,…,n). 3.1.4关联函数 在物元评价中,关联函数使解决不相容问题的结 果量化.若区间‰=[.,6],.=[c,d],且.c,, 则关联度为: p(,) ll P(,) P(',)一p(,) (5) 式中:——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第.『个评价类的取 值区间; p(,)——为到第i个评价指标的第个 评价类取值区间端点的距离. 3.2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分级 泥石流易发性评价历来是泥石流灾害综合评价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泥石流预防,预报,治 理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一条沟谷是否暴发泥石流,主 要是看其发展成为泥石流沟的可能性有多大,它受到 许多因素的影响,各因素的影响作用也不尽相同.本 文在分析研究区泥石流形成的环境背景及发育特征 的基础上,从泥石流形成的地形,松散固体物质和降 水三大条件出发,选取岩性(.),沟床比降(:),山 坡坡度(,),完整系数(),发育程度(),降水 (),断层密度(,)7个因子构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指标体系.有关这些影响因子对泥石流形成的作用, 这里参照文献并结合野外考察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对影响因子的分 级和表征意义进行说明(表1). 表1判识指标分级及表征意义 Table1Theclassificationandthesymbolmeaningsoftheidentificationfactors 由于各个因子在泥石流形成中的作用不同,在对 泥石流易发性进行评价之前,需要确定各个因子的权 A=b= 岩性 沟床比降 山坡坡度 完整系数 发育程度 降水 断层密度 沟床比降 2 1 1/2 1/2 1/3 1/3 1/5 重.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个因子的权重,首 先构造判断矩阵如下: 山坡坡度 2 2 1 1/2 1/2 1/3 l/3 完整系数 3 2 2 1 1/2 1/2 1/3 发育程度 3 3 2 ,) 1 1/2 1/2 断层密度 5 5 3 3 2 2 1 (6) 其中,X表示元素对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值.X取值1,9,如比xj更重要,X的取值 越小,元素 砌 E 53322. 撒?芒11ll11 l2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 ZH0NGGUODIZHIZAIHAIYUFANeZHIXUEBA02010正 和比较时为,则和比较时为1/X.通过 计算检验,各个判识因子的权重()可确定如下: = [0.309,0.223,0.160,0.117,0.086,0.062,0.O44] (7) 通过对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进行检验,得到判 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因此,上述权重的计算结 果基本合理. 3.3评价结果 本文以陇南市武都区104条泥石流沟为评价单 元,建立以小流域单元为对象的模糊物元评价模型. 根据选取的7个因子,确定泥石流易发性的标准物源 模型如表2. 表2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的标准物元模型表 Table2StandardmatterelementmodelforassessingdebrisflowSusceptibility 易发性流域单元特征标准物元模型各因素节域 一 高Xt>2.5一易发性x,<0,4>一 )2.52<100,400>2<0,1> 100<<400x>60%x3<0,1> ,>60% 高>0.24如?RId>0.25RI4<0,1> ,. 6>600X>0.2x5<0,1> X6>6006<500,700> 一x>3一一x7<0,6>一 中xl<15,2.5>一 x>400 l?5<1<2, , >4OOx3<30%,60%> 30%<,<60%' 中o1 <<o.2 .'"4(.?R1x<0.15,0.25> ,. 550<x6<6005<0,1,0.2> X6<550,600> x,<1.3>一 低 ,<1.5 ,<30% <0.1 ,<1 <100 xd<0.15 6<550 低l 2 3 4 5 6 X7 <1.5 <lO0 <3O% <O.15 <0.1 <550 <l 根据上述建立的标准物元判识模型,利用 Matlab7.0软件编程进行计算,对研究区泥石流的易 发性进行评价(图4). 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可知,研究区104条泥石流 沟中,66条为高易发性,占总数的63.5%;32条为中 等易发性,占总数的30.8%;6条为低易发性,占总数 的5.7%.根据上述易发性评价结果,可初步得到以 下结论: (1)高易发性泥石流沟主要分布在北岸,中等易 发性泥石流沟主要分布在南岸.在高易发性66条泥 石流沟中,有58条分布在北岸,在中等易发性32条 泥石流沟中,有29条分布在南岸,这与上述泥石流发 育特征相符.主要原因是白龙江北岸为复背斜核部 软弱的志留系地层,加之广泛分布的黄土层,这些都 容易产生泥石流所需的松散物源,有利于泥石流的发 生.而南岸主要为石炭系侵蚀褶皱断块石质山地,由 坚硬的石灰岩组成,其松散物源不如北岸丰富. (2)高易发性泥石流沟中,流域面积小的占多 数.通过统计,66条高易发性泥石流沟中,<1km 的泥石流沟17条,占25.8%;<2kin的泥石流沟37 条,占56.1%;<lOkm的泥石流沟58条,占 87.9%;>lOkm的泥石流沟仅8条,占12.1%. (3)低易发性的泥石流沟,其流域面积均较大.6 条低易发性的泥石流沟流域面积均大于30km.但流 域面积最大的北峪河却属于高易发性泥石流沟,其主 要原因是北峪河流域内红,黄土及第四纪残积物分布 第4期柳金峰,等:甘肃陇南武都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13 图4研究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图 Fig.4Zonationofdebrisflowsusceptibility inthestudyarea 1一低易发性;2一中等易发性;3m高易发性 广泛,加之流域内植被差,坡蚀,沟蚀严重,滑坡,崩塌 发育,为武都区极强水土流失区,松散物源极其丰富. 4结论 陇南市武都区白龙江沿岸泥石流具有分布密度 高,冲沟及坡面泥石流成片发育,北岸泥石流较南岸 发育且粘性泥石流所占比例大于南岸的发育特征. 通过易发性评价,研究区104条泥石流沟中,66条为 高易发性,占总数的63.5%;32条为中等易发性,占 总数的30.8%;6条为低易发性,占总数的5.7%. 陇南市武都区高易发性泥石流沟主要分布在白龙江 北岸,中等易发性泥石流沟主要分布在南岸;高易发 性泥石流沟中,流域面积小的占多数;低易发性的泥 石流沟,其流域面积均较大.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甘肃省交通科学研 究所.甘肃泥石流[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2: 44—47. [2]黄忠恕,余应中.长江上游陇南地区泥石流分布发育 特征[J].人民长江,1998,29(7):42—44. [3]甘肃省武都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都县志[M].北 京:三联书店,1998:143—200. [4]李永进,叶伟林.5.12汶川地震在武都区造成灾害的 特点分析[J].甘肃科学,2009,21(2):29—32. [5]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藏 自治区交通科学研究所.川藏公路典型山地灾害研究 [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25—35. [6]康志成,李焯芬,罗锦添,等.中国泥石流研究[M].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4:23—38. [7]唐邦兴.中国泥石流[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0:43 — 59. [8]付静,刘国东,张贞,等.模糊物元模型在土壤侵蚀等 级划分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通报,2008,28(3): 138—140. [9]张丽,宋士强,张艳红,等.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 在水权分配中的应用[J].人民黄河,2008,30(8): 56—57. [10]张慧颖,曾建民.物元可拓模型的改进及其在膨胀土 分类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08,29(6):168l一 1684. [11]郝航程,朱方海.基于可拓学理论的边坡潜在破坏模 式识别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2007,3(4): 698—702. [12]谢全敏,夏元友,岩体边坡稳定性的可拓聚类预测方 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2003,3:438—441. [13]刘勇健,张丽娟,杨雪强.可拓聚类预测方法在地质灾 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9,20(3):108一l19. (下转第21页) 第4期韩用顺,等: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与发育趋势21 Abstract:Basedonthefieldinvestigation,remote-sensinginvestigationandcomprehensiveanalysisofsecondary mountainhazardsinducedbytheWenchuanEa~hquake,thepapertookthetenmostseverely—afflictedcountiesasa pilotsite,discussedthetypesandfeaturesofsecondarymountainhazardsandexplainedthe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lawofsecondaryhazards.Inviewoftheabove,thedevelopmentofsecondaryhazardswasprobedandthe suggestionsofdisaster?preventionandmitigationsuggestionweregivenaccordingtothedisasteractionfeatures.The findingsshowthat:a)SecondarymountainhazardstriggeredbyWenchuanEarthquakeOccurmorethan10000sites andscatterwidelyinthestudyareaswiththefeaturesofvarioustypes,rapidoccurrence,largescale,seriousdamage anddiffcultiesinmonitoringandforecasting;b)thedistributionofsecondaryhazardsisdominatedbygeologic structure,topography,physiognomyandlithologyaswellasthedevelopmentofsecondaryhazardswithsignificantlay andcontinuity;c)secondarymountainhazardscanbeeffectivelymonitoredandassessedbymeansofthetechnologies 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GIS)andremotesensing(RS).Thefindingsofthispapercanbeusedasa scientificbasisforpreventingandmitigatingsecondarymountainhazardsandmakingreconstructionoftheafflicted areas. Keywords:theMay12,2008WenchuanEarthquake;secondarymountainhazards;distribution;thetenmost severely.afflictedcounties;SichuanProvince (上接第13页) SusceptibilityevaluationofdebrisflowintheWuduDistrict, LongnanCity,GansuProvince LIUJin—feng',HUANGJiang—cheng,OUGuo.qiang',LVJuan,,FANJian—rong (1.KeyLaboratoryofMountainSurfaceProcessandHazard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Chengdu610041,China; 2.InstituteofMountainHazardsandEnvironment,ChineseAcademyofSciences,Chengdu610041,China) Abstract:Thenaturalenvironmentbackgrounds,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andsusceptibilityofdebrisflowsinthe WuduDistrictofLongnanCityarediscussedinthispaper.The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ofdebrisflowsinthisarea areanalyzedthroughfieldinvestigation;andthesusceptibilityofdebrisflowsinthestudyareaisdiscussedbymeans offuzzymatterelementextensionmethod.Theresultshowsthatthecharacteristicsofdebrisflowsinthestudyareaare asfollows:thedistributiondensityishigh;thesmallgullyandslopedebrisflowsdevelopwidely;thedebrisflowson thenorthbankaremoredevelopedthanthoseofonsouthbank,andtheproportionofviscousdebrisflowsonthenorth bankaremorethanthoseofonthesouthbank.The7factorsincludinglithology,channelgradient,slope,integrity coefficient,developmentdegree,precipitationandfaultdensity,areselectedtoformasusceptibilityevaluationindex system.Accordingtotheevaluation,amongthe104debrisflowgullies,thereare66high— susceptibledebrisflowgul- lieswhichaccountfor63.5%;32middle-susceptibledebrisflowgullieswhichaccountfor30.8%;6low-susceptible debrisflowgullieswhichaccountfor5.7%. Keywords:WuduDistrictofLongnancity,Gansuprovince;BailongRiver;debrisflow;susceptibilityevaluation; fuzzymatterelementextensionmethod
本文档为【甘肃陇南武都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4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17-12-12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