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举报
开通vip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本文在分析了目前热湿联合处理空调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热湿 独立控制空调策略:采用新风去除室内的余湿、承担室内空气质量的任务,采用高温冷源 去除室内的余热。并提出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方式对室内末端装置、新风处理、制备高 温冷源的要求与影响,介绍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应用实践工程。 温湿度独立控制 新风 高温冷源 1 引言 从热舒适与健康出发,要求对室内温湿度进行全面控制。夏季人体舒适区为25oC,相对湿度60%,此时露点温度为16.6oC。空调排热排湿的任务可以看成是从...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本文在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了目前热湿联合处理空调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热湿 独立控制空调策略:采用新风去除室内的余湿、承担室内空气质量的任务,采用高温冷源 去除室内的余热。并提出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方式对室内末端装置、新风处理、制备高 温冷源的要求与影响,介绍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应用实践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 温湿度独立控制 新风 高温冷源 1 引言 从热舒适与健康出发,要求对室内温湿度进行全面控制。夏季人体舒适区为25oC,相对湿度60%,此时露点温度为16.6oC。空调排热排湿的任务可以看成是从25oC 环境中向外界抽取热量,在16.6oC的露点温度的环境下向外界抽取水分。目前空调方式的排 热排湿都是通过空气冷却器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冷凝除湿,再将冷却干燥的空气送入室内, 实现排热排湿的目的。现有的热湿联合处理的空调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热湿联合处理的能源浪费。由于采用冷凝除湿方法排除室内余湿,冷源的温度需要 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考虑传热温差与介质输送温差,实现16.6oC的露点温度需要约7oC的冷源温度,这是现有空调系统采用5~7oC的冷冻水、房间空调器中直接蒸发器的冷媒蒸发温度也多在5oC的原因。在空调系统中,占总负荷一半以上的显热负荷部分, 本可以采用高温冷源排走的热量却与除湿一起共用5~7oC的低温冷源进行处理,造成能量利用品位上的浪费。而且,经过冷凝除湿后的空气虽然湿度(含湿量)满足要求,但温 度过低,有时还需要再热,造成了能源的进一步浪费与损失。 (2)难以适应热湿比的变化。通过冷凝方式对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其吸收的显热与潜 热比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而建筑物实际需要的热湿比却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一般 是牺牲对湿度的控制,通过仅满足室内温度的要求来妥协,造成室内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过高的结果是不舒适,进而降低室温设定值,通过降低室温来改善热舒适,造成 能耗不必要的增加;相对湿度过低也将导致由于与室外的焓差增加使处理室外新风的能耗 增加。 (3)室内空气品质问题。大多数空调依靠空气通过冷表面对空气进行降温除湿,这就导 致冷表面成为潮湿表面甚至产生积水,空调停机后这样的潮湿表面就成为霉菌繁殖的最好 场所。空调系统繁殖和传播霉菌成为空调可能引起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另外,目前我国 大多数城市的主要污染物仍是可吸入颗粒物,因此有效过滤空调系统引入的室外空气是维 持室内健康环境的重要问题。然而过滤器内必然是粉尘聚集处,如果再漂溅过一些冷凝水, 则也成为各种微生物繁殖的最好场所。频繁清洗过滤器既不现实,也不是根本的解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4)室内末端装置的问题。为排除足够的余热余湿同时又不使送风温度过低,就要求有 较大的循环通风量。例如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如果有80 W/m2显热需要排除,房间设定温度为25oC,当送风温度为15oC时,所要求循环风量为24 m3/hr/m2,这就往往造成室内很大的空气流动,使居住者产生不适的吹风感。为减少这种吹风感,就要通过改进送 风口的位置和形式来改善室内气流组织。这往往要在室内布置风道,从而降低室内净高或 加大楼层间距。很大的通风量还极容易引起空气噪声,并且很难有效消除。在冬季,为了 避免吹风感,即使安装了空调系统,也往往不使用热风,而通过另外的暖气系统通过采暖 散热器供热。这样就导致室内重复安装两套环境控制系统,分别供冬夏使用。 (5)输配能耗的问题。为了完成室内环境控制的任务就需要有输配系统,带走余热、余 湿、CO2、气味等。在中央空调系统中,风机、水泵消耗了40~70%的整个空调系统的 电耗。在常规中央空调系统中,多采用全空气系统的形式。所有的冷量全部用空气来传送, 导致输配效率很低。 此外,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以低品位热能作为夏季空调动力成为迫切需要。目 前北方地区大量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在夏季由于无热负荷而无法运行,使得电力负荷 出现高峰的夏季热电联产发电设施反而停机,或者按纯发电模式低效运行。如果可以利用 这部分热量驱动空调,既省下空调电耗,又可使热电联产电厂正常运行,增加发电能力。 这样即可减缓夏季供电压力,又提高能源利用率,是热电联产系统继续发展的关键。由于 空调负荷在一天内变化显著,与热电联产电厂提供热能并不是很好匹配,如何实现有效的 蓄能,以协调二者的矛盾也是热能使用当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空调的广泛需求、人居环境健康的需要和能源系统平衡的要求,对目前空调方 式提出了挑战。新的空调应该具备的特点为: 加大室外新风量,能够通过有效的热回收方式,有效的降低由于新风量增加带来的能耗增 大问题; 减少室内送风量,部分采用与采暖系统公用的末端方式; 取消潮湿表面,采用新的除湿途径; 不用空气过滤式过滤器,采用新的空气净化方式; 少用电能,以低品位热能为动力; 能够实现高体积利用率的高效蓄能; 从如上要求出发,目前普遍认为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可能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 2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承担着排除室内余热、余湿、CO2与异味的任务。研究表明:排除室内余热与排除CO2、异味所需要的新风量与变化趋势一致,即可以通过新风同时满足排余湿、 CO2与异味的要求,而排除室内余热的任务则通过其他的系统(独立的温度控制方式)实 现。由于无需承担除湿的任务,因而可用较高温度的冷源即可实现排除余热的控制任务。 对照前言中现有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可能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 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采用温度与湿度两套独立的空调控制系统,分别控制、 调节室内的温度与湿度,从而避免了常规空调系统中热湿联合处理所带来的损失。由于温 度、湿度采用独立的控制系统,可以满足不同房间热湿比不断变化的要求,克服了常规空 调系统中难以同时满足温、湿度参数的要求,避免了室内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为:处理显热的系统与处理潜热的系统,两个系 统独立调节分别控制室内的温度与湿度,参见图1。处理显热的系统包括:高温冷源、余热消除末端装置,采用水作为输送媒介。由于除湿的任务由处理潜热的系统承担,因而显 热系统的冷水供水温度不再是常规冷凝除湿空调系统中的7oC,而是提高到18oC左右, 从而为天然冷源的使用提供了条件,即使采用机械制冷方式,制冷机的性能系数也有大幅 度的提高。余热消除末端装置可以采用辐射板、干式风机盘管等多种形式,由于供水的温 度高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因而不存在结露的危险。处理潜热的系统,同时承担去除室 内CO2、异味,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任务。此系统由新风处理机组、送风末端装置组成, 采用新风作为能量输送的媒介。在处理潜热的系统中,由于不需要处理温度,因而湿度的 处理可能有新的节能高效方法。 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采用新风承担排除室内余湿、CO2、室内异味,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任务。一般来说,这些排湿,排有害气体的负荷仅随室内人员数量而变化, 因此可采用变风量方式,根据室内空气的湿度或CO2浓度调节风量。由于仅是为了满足 新风和湿度的要求,如果人均风量40 m3/hr,每人5平方米面积,则换气次数只在2~3次/hr,远小于变风量系统的风量。这部分空气可通过置换送风的方式从下侧或地面送出, 也可采用个性化送风方式直接将新风送入人体活动区,参见图2。而室内的显热则通过另外的系统来排除(或补充)。 由于这时只需要排除显热,就可以用较高温度的冷源通过辐射、对流等多种方式实现。当 室内设定温度为25?时,采用屋顶或垂直表面辐射方式,即使平均冷水温度为20?,每平米辐射表面仍可排除显热40 W/m2,已基本可满足多数类型建筑排除围护结构和室内 设备发热量的要求。由于水温一直高于室内露点温度,因此不存在结露的危险和排凝水的 要求。此外,还可以采用干式风机盘管通入高温冷水排除显热。由于不存在凝水问题,干 式风机盘管可采用完全不同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参见图3。这可使风机盘管成本和安装费大幅度降低,并且不再占用吊顶空间。这种末端方式在冬季可完全不改变新风送风参数, 仍由其承担室内湿度和CO2的控制。辐射板或干式风机盘管则通入热水,变供冷为供热, 继续维持室温。与变风量系统相比,这种系统实现了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分别控制。尤其实 现了新风量随人员数量同步增减。从而避免了变风量系统冬季人员增加,热负荷降低,新 风量也随之降低的问题。与目前的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比较,免去了凝水盘和凝水排除系 统。彻底消除了实际工程中经常出现问题的这一隐患。同时由于不再存在潮湿表面,根除 了滋生霉菌的温床,可有效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由于室内相对湿度可一直维持在60%以 下,较高的室温(26?)就可以达到热舒适要求。这就避免了由于相对湿度太高,只得把 室温降低(甚至到20?),以维持舒适要求的问题。既降低了运行能耗,还减少了由于室内外温差过大造成的热冲击对健康的危害。 3 新风处理方式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需要新风处理机组提供干燥的室外新风,以满足排湿、 排CO2、排味和提供新鲜空气的需求。前言已阐述了现有的低温露点除湿的热湿联合处理 方式所带来的问题,如何采用其他的处理方式排除室内的余湿,如何处理出非露点的送风参数,如何实现对新风有效的湿度控制是新风处理机组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采用转轮除湿方式,是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参见图4。用硅胶、分子筛等吸湿材料附 着于轻质骨料制作的转轮表面。待除湿的空气通过转轮的一部分表面,空气中的部分水分 被吸附于表面吸湿材料,实现除湿。吸了水的转轮部分旋转到另一侧与加热的再生空气接 触,放出水分,使表面吸湿材料再生,再进行下一个循环。吸湿过程接近等焓过程,减湿 加热后的空气可进一步通过高温冷源(18?)冷却降温,从而实现温度与湿度的独立控制。 但转轮除湿的运行能耗难以与冷凝除湿方式抗衡。从热能利用效率看,图4所示的转轮除湿机除掉的潜热量与耗热量之比一般难以超过0.6,同时高温冷源还要提供1.1~1.2倍于空气除热总量的冷量。这样就无法与采用低温热源(约90?)、COP可达0.7,冷却温度可达30?的吸收制冷机相比。即使采用多级热回收方式,热能利用效率仍难以提高到 与吸收制冷机抗衡。此外,还有转轮的除湿空气与再生空气间的渗透问题,这似乎是很难 解决的工艺问题。转轮除湿机热能利用效率低的实质是除湿与再生这两个过程都是等焓过 程而非等温过程,转轮表面与空气间的湿度差和温度差都很不均匀,造成很大的不可逆损 失,这可能是由转轮结构本身决定的很难克服的缺陷。 再一种除湿方式是空气直接与具有吸湿的盐溶液接触(如溴化锂溶液、氯化锂溶液等), 空气中的水蒸气被盐溶液吸收,从而实现空气的除湿,吸湿后的盐溶液需要浓缩再生才能 重新使用。因此,溶液式除湿与转轮式除湿机理相同,仅由吸湿溶液代替了固体转轮。由 于可以改变溶液的浓度、温度和气液比,因此与转轮相比,这一方式还可实现对空气的加 热、加湿、降温、除湿等各种处理过程。改善吸湿式空气处理方式的关键就是变等焓过程 为等温过程,吸收或补充空气与吸湿介质间传质产生的相变潜热,从而减少这一过程的不 可逆损失。由于转轮是运动部件,很难在转轮内部接入能够吸收热量或提供热量的换热装 置,这种方法实现起来在工艺上有很大困难。采用溶液吸湿,可以使空气溶液接触表面同 时作为换热表面,在表面的另一侧接入冷水或热水,实现吸收或补充相变热的目的,从而实现接近等温的吸湿和再生过程;还可以采用带有中间换热器的溶液空气热湿交换单元, 参见图5。由溶液泵作为动力使溶液循环喷洒在塔板上与空气进行湿交换,同时溶液的循 环回路中还串联一个中间换热器,吸收湿交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或冷量。通过控制调节中 间换热器另一侧的水温水量,就可使空气在接近等温状态下减湿或加湿。溶液和水之间是 交叉流,不可能实现真正的逆流,但如果单元内溶液的循环量足够大,空气通过这样一个 单元的湿度变化量又较小时,其不可逆损失可大大减少。 可以将图5所示的多个单元模块构建各种不同的空气处理流程,图6为热泵驱动的溶 液热回收型新风机[1],热泵的制冷量用于降低除湿溶液的温度从而提高其除湿性能,热 泵的排热量用于溶液的浓缩再生。图7给出了一种以热源作为驱动能源的溶液除湿新风处理系统[2],由再生器统一制备的浓溶液送入各个新风机组中,利用溶液的吸湿性能实现 新风的处理处理过程。溶液的蓄能密度很大(高于冰蓄冷),从而降低了对于持续热源的 需求,除湿与再生可以分别运行。由于在除湿过程中,采用室内排风蒸发冷却等冷却手段, 可以降低对溶液浓度的要求,因此可以采用低品位的热能作为驱动能源,如城市热网的热 水、热泵冷凝器的排热、热电联产系统的排热等等。溶液具有杀菌、除尘作用,可以起到 净化空气的作用。除了消除冷凝表面,避免霉菌滋生外,采用溶液式空气处理方式还可以 有效解决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消除[3]。使用溶液式空气处理方式,粉尘颗粒却可以被有效地带入溶液中。通过合理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溶液与空气接触的塔板形式,就可在获得优良的传热 传质效果的同时获得好的除尘效果。溶液中的灰尘可通过溶液过滤器捕捉收集,更换和清 洗溶液过滤器远比更换和清洗空气过滤器容易。对于大颗粒粉尘,进入溶液式空气处理器 后会导致堵塞,因此应在入口安装粗效过滤器进行捕捉收集。这一般比较容易并不易造成 对空气的二次污染。 4 高温冷源的制备 由于潜热由单独的新风处理系统承担,因而在温度控制(余热去除)系统中,不再采 用7oC的冷水同时满足降温与除湿的要求,而是采用约18oC的冷水即可满足降温要求。此温度要求的冷水为很多天然冷源的使用提供了条件,如深井水、通过土壤源换热器获取 冷水等,深井回灌与土壤源换热器的冷水出水温度与使用地的年平均温度密切相关,我国 很多地区可以直接利用该方式提供18oC冷水。在某些干燥地区(如新疆等)通过直接蒸 发或间接蒸发的方法获取18oC冷水。 即使采用机械制冷方式,由于要求的压缩比很小,根据制冷卡诺循环可以得到,制冷机的 理想COP将有大幅度提高。如果将蒸发温度从常规冷水机组的2~3oC提高到14~16oC,当冷凝温度恒为40oC时,卡诺制冷机的COP将从7.2~7.5提高到11.0~12.0。对于现有的压缩式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怎样改进其结构形式,使其在小压缩比时能获得较 高的效率,则是对制冷机制造者提出的新课题。图8是三菱重工(MHI)微型离心式高温冷水机组[4]的工作原理,采用“双级压缩+经济器”的制冷循环形式和传热性能优异的高效 传热管,优化设计离心式压缩机叶轮和轴承,不仅突破了离心式冷水机组难以小型化的误 区,而且还具有非常高的性能系数COP。图9示出了利用该微型离心式冷水机组制备高温 冷水时的性能计算值。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冷冻水进、出水温度为21/18oC、冷却水进、出水温度为37/32oC时,其COP=7.1,在部分负荷条件下或冷却水温度降低时,其性 能则更为优越。 5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工程案例 采用溶液式空调系统去除潜热负荷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安装在北京某办公楼 [2],如图10(a)所示。该工程2003年3月开始 施工 文明施工目标施工进度表下载283施工进度表下载施工现场晴雨表下载施工日志模板免费下载 ,至10月工程竣工。建筑面积约2000 m2,共5层,建筑高度18.6m。该示范工程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由溶液除 湿/再生系统、电压缩制冷机及城市热网组成,参见图10(b)。溶液系统处理新风,承担新风负荷和室内潜热负荷,夏季电压缩制冷机制备的18oC冷冻水承担室内显热负荷,城市热网的热水夏季供给溶液系统用于溶液的浓缩再生,冬季供给室内采暖。空调系统的全 年运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夏季,溶液系统的综合能效比可达1.5,再生效率0.85;冬季,溶液式新风机的全热回收效率约为50%。在现有的 电价和热价水平下,该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费仅为常规电压缩制冷空调系统 的60~70%,具有很好的节能潜力与应用前景。同时,溶液式空调系统可采用低温热源 驱动,为低品位热源的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对降低空调电耗,改善城市能源供需结构, 解决楼宇热电联产系统的负荷匹配问题都可起到重要作用。 在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建筑[5]中,采用热电联产废热驱动的溶液除湿系统处理新风 承担建筑的潜热负荷,处理后的干燥新风通过置换通风方式与个性化送风方式送入室内; 采用电动制冷机制备18oC冷水去除建筑的显热负荷,冷水送入室内辐射板与干式风机盘 管中。此外,这种系统还在上海建研院的节能示范楼[6]中试运行。新疆某办公楼、南京某住宅小区的空调也是温湿度控制的空调形式。更多的试点工程的不断尝试,将为我国的 建筑环境控制探索出一条新的更完美的解决方式。 6 结论 本文分析了现有热湿联合处理方式的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热湿分开、独立 处理的空调运行策略:采用新风去除室内的余湿、承担室内空气质量的任务,采用高温冷 源去除室内的余热。分析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方式对室内末端装置、制备高温冷源的要 求与影响,并重点介绍了基于溶液除湿的新风处理机组,给出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应用实践工程。与目前普遍使用的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或全空气方式相比,基于溶液除湿方 式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特点可总结如下: 适应室内热湿比的变化。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分别控制房间的温度和湿度,能够满足 建筑热湿比随时间与使用情况的变化,全面控制室内环境。并根据室内人员数量调节新风 量,因此可获得更好的室内环境控制效果和空气质量。 末端方式不同。可采用辐射式末端或者干式风机盘管吸收或提供显热,采用置换通风 等方式送出干燥的新风去除显热,冬夏共用同样的末端装置。 不再需要低温冷冻水。整个系统只需要18?的冷水,这可通过多种低成本的和节能的 方式提供,降低了运行能耗。 采用溶液除湿方式处理新风,可有效的控制室内湿度。溶液采用低温热量(60?)驱 动。使利用城市热网夏季供应热量驱动空调,也可使制冷用热泵的热端排热得到应用。同 时,浓溶液还可以高密度蓄存,从而使热量的使用与空调的使用不必同时发生。这对降低 空调电耗,改善城市能源供需结构,解决热电联产系统的负荷匹配问题都可起到重要作用。 采用溶液吸湿完成空气除湿。无论在新风处理机还是风机盘管处,都不存在凝水,根 除了霉菌,军团菌等病菌的滋生条件,溶液本身具有杀菌除尘作用,增强了系统健康安全 性。采用溶液与空气直接接触,由溶液捕捉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再通过溶液过滤器去 除,避免了中效过滤器清洗,更换的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晓华, 李震, 江亿. 溶液全热回收装置与热泵系统结合的新风机组. 暖通空调, 2004, 34 (11): 98-102 2. 陈晓阳. 溶液式空调系统的应用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 2005 3. 张伟荣, 曲凯阳, 刘晓华, 常晓敏. 溶液除湿方式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的初步研究. 暖通空调, 2004, 34 (11): 114-117 4.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High efficient chiller "MicroTurbo" is the best suited for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The First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Forum in Tsinghua University. Mar 22-25, 2005,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5. 薛志峰 等著. 建筑节能技术与实践丛书――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应用.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6. 汪维 等:上海低能耗示范楼,2004 国际可持续发展建筑中国区会议论文集
本文档为【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6376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45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4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