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单元教学辅导四【精品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单元教学辅导四【精品文档】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单元教学辅导四【精品文档】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单元教学辅导四【精品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单元教学辅导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1 王勃 城阙辅三秦2 ,风烟望五津3 。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4 。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5 。 无为在岐路6 ,儿女共沾巾。 注释 1( 少府:官名,即县尉,掌管一县的治安和军事。之:去,往。之任:去就任。蜀川:泛 指蜀地。 2( 阙:古代宫门两旁的望楼。城阙:这里指长安。辅三秦:以三秦为辅,即在三秦的拱卫 下。三秦:指古代秦国的地域,在今陕西一带。秦朝灭亡后,项羽将秦故地分为雍、...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单元教学辅导四【精品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单元教学辅导四【精品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单元教学辅导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1 王勃 城阙辅三秦2 ,风烟望五津3 。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4 。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5 。 无为在岐路6 ,儿女共沾巾。 注释 1( 少府:官名,即县尉,掌管一县的治安和军事。之:去,往。之任:去就任。蜀川:泛 指蜀地。 2( 阙:古代宫门两旁的望楼。城阙:这里指长安。辅三秦:以三秦为辅,即在三秦的拱卫 下。三秦:指古代秦国的地域,在今陕西一带。秦朝灭亡后,项羽将秦故地分为雍、塞、 翟三国,后世遂称这一带为三秦。 3( 五津:蜀中的长江自湔堰至健为一段有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 江南津,合称为五津。 4( 宦游:为了做官而远游四方。 5( 比:古代五家相连为比。比邻:近邻。这两句化用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 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6( 无为:不要,不用。歧路:岔路,指分手的地方。 评论 1( 盖齐梁代降,沿袭绮靡。非大有神情,胡能荡涤。唐初五言律,惟王勃“送送多穷路”、 “城阙辅三秦”等作,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婉然,骨气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五 言绝亦舒写悲凉,洗削流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拾遗、吏部,并极虚怀,非 溢美也。(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 2( 王(勃)工写景,遂饶秀色。至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真是理至不磨,人以 习闻不觉耳。张曲江“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亦即此意。(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 编》)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赠别不作悲酸语,魄力自异。(清孙洙《唐诗三百首批》) 送魏二 1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 忆君遥在潇湘月2,愁听清猿梦里长3。 注释 1(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县尉时所作。 2( 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湘水源出广西兴安县,至湖南零陵县西与潇水汇合,称为潇 湘。 3( 清猿:凄清的猿啼声。 评论 1( 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清敖英《唐诗绝句类选》) 1 2(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庸《诗境总论》) 送柴侍御 1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2 ,送君不觉有离伤 。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 注释 1( 这首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县尉时。 2( 武冈:今湖南武冈县。 芙蓉楼送辛渐1其一 王昌龄 寒雨连天夜入吴2 ,平明送客楚山孤3 。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4。 注释 1( 本题共二首,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贬官岭南归来作江宁(今江苏南京) 丞时。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登临可俯瞰长江。 2( 吴:指今江苏一带地区。 3(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楚山:长江以北的山。长江下游江北淮南一带古时属于楚国,故 称。 4( “一片”句:比喻自己心地冰清玉洁。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送沈子归江东1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2 。 唯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 注释 1( 沈子:一作沈子福,作者的友人。江东:长江自九江以下向东北方向流去,故称长江中 下游地区为江东。 2( 罟师:渔父,这里指船家。罟:鱼网。临圻:地名,在今江苏省江阴一带。 送元二使安西1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2 ,客舍青青杨柳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3 。 注释 1( 元二:安西:即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是唐代设置的管辖西域地区的机构,治所在龟兹城 (今新疆库车)。这里指它管辖的地区,在今天新疆自治区境内。 2( 渭城:秦朝都城咸阳,汉时称为渭城,其址在长安附近。这里用来指长安。浥:沾湿, 浸润。 3( 阳关:古关塞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是通往西域的要道。因位于玉门关以南,故名阳 关。故人:老朋友。 评论 2 1( 唐人犹用意小诗,其命意与所叙述,初不减长篇,而促为四句,意正理尽,高简顿挫, 所以难耳。故必有可书之事,如王摩诘云:“西出阳关无故人”,故行者为可悲,而劝酒 不得不饮,阳关之词不可不作。(宋范温《潜溪诗眼》二十五) 2(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岂不一 唱三叹,而气韵衰飒殊甚。“渭城朝雨”,自是口语,而千载如新。此论盛唐、晚唐三昧。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 3( 初唐绝,“蒲桃美酒”为冠;盛唐绝,“渭城朝雨”为冠;中唐绝,“回雁峰前”为冠; 晚唐绝,“清江一曲”为冠。(同上) 4( 孔文谷曰:“绝句如王摩诘‘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落花寂寂啼山鸟,杨 柳青青渡水人’与‘渭城’一篇,„„皆风人之绝响也。”(明谢榛《四溟诗话》) 5( 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 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 千言万语,殆不能出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明李东阳《麓堂诗话》) 6( 七言,初唐风调未谐,开元、天宝诸名家,无美不备,李白、王昌龄尤为擅场。昔李沧 溟推“秦时明月汉时关”一首压卷,余以为未允。必求压卷,则王维之《渭城》、李白 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 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清王士禛《万首绝句选凡例》) 送别 王维 送君南浦泪如丝1,君向东州使我悲2。 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 注释 1( 南浦:面南的水边,泛指送别的地方。浦:水滨。 2( 东州:这里指兖州,友人要去的地方。 3( 为报:为我带个口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2,闻道龙标过五溪 3。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4。 注释 1( 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龙标:唐代县名, 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 2( 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3(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五条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4( 随风:一作“随君”。夜郎西:泛指湖南西部和贵州一带地区。夜郎:古夜郎国在今贵 州桐梓县,这里指的是唐代的夜郎县,在今湖南沅陵县。 评论 1( 太白绝句,每篇只与人别,如《寄王昌龄》、《送孟浩然》等作,体格无一分形似。奇节 风格,万世一人。(桂长祥《李诗选》) 2( 曹植《怨诗》:“愿作东南风,长逝入君怀。”又齐濣《长门怨》:“将心寄明月,流影入 君怀。”而白兼裁其意,撰成奇语。(敖英《唐诗绝句类选》) 3 3( 太白“杨花落尽”与乐天(应为元稹)“残灯无焰”体同题类,而风趣高卑,自觉天壤。 (毛先舒《诗辨坻》卷三) 4( 若单说愁,便直率少致,衬入景语,无其理而有其趣。(清黄生《唐诗摘抄》) 5( 即“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6( “愁心”二句,何等缠绵悱恻,而“我寄愁心”,犹觉比“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更深挚。 (清黄叔燦《唐诗笺注》) 7( 三四句言此心之相关,直是神驰到彼耳,妙在借明月以写之。(李瑛《诗法易简录》) 赠汪伦1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2。 桃花潭水深千尺3,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 汪伦:安徽泾县的村民。天宝末年李白游泾县时,汪伦常以美酒招待李白,李白临行前 即作此诗留别。 2( 踏歌: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脚踏地为节拍的歌唱方式。 3( 桃花潭:在泾县东南一百公里处。 评论 1( 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酝酒以侯之,复临行以祖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 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后人效之,如“欲问江深浅,应如远别情。”语非不 佳,终是杞柳杯棬。(唐汝询《唐诗解》) 2( 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3( 相别之地,相别之情,读之觉娓娓兼至,而语出天成,不假 炉炼,“将”字、“忽” 字,有神有致。(清黄叔燦《唐诗笺注》) 4( 言汪伦相送之情深耳,直说便无味,借桃花潭水以衬之,便有不尽曲折之意。(李瑛《诗 法易简录》) 5( 赠人之诗,有因其人之姓借用古人,时出巧思,若直呼其姓名,似径直无味矣。不知唐 人诗有因此而入妙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旧人惟有何堪在,更 与殷勤唱渭城”、“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皆脍炙人口。(于源《琐窗灯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 故人西辞黄鹤楼2,烟花三月下扬州3。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1(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昌县蛇山黄鹄矶上,下临长江。古代传说仙人王子安曾经乘黄 鹤经过这里,又传说费文炜在这里驾鹤登仙而去,故而得名黄鹤楼。之:往,到。广陵: 今江苏扬州。 2(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西辞:黄鹤楼在扬州之西,故云。 3( 烟花:形容春天花柳明媚、云气氤氲的景象。 4( 下:自黄鹤楼去扬州是顺流而下,故云。 评论 1( 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俱在言外。(唐汝询《唐诗解》) 4 2( “下扬州”着以“烟花三月”,顿为送别添毫。“孤帆远影”句,以目送之,“尽”字妙。 “惟见”句,再托一笔。(黄叔燦《唐诗笺注》) 3( 语近情遥,有“手挥五弦,目送归鸿”之妙。(《唐宋诗醇》) 4( 不必作苦语,词等诗如朝阳鸣凤。(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5( 襄阳此行,江程迢递,太白临江送别,怅望依依,帆影尽而离心不尽。十四字中,正复 深情无限。(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1,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2,孤蓬万里征3 。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 注释 1( 北郭:北城外。郭:外城。 2( 为别:作别。 3( 孤蓬:比喻孤身漂泊之人。蓬:蓬草,常随风飘转,故用以比喻漂泊之人。征:远行。 4( 浮云:漂浮无定的云,比喻友人。 5( “落日”句:落日徐徐落下,似有所依恋,像是自己眷恋友人的心情。故人:指李白自 己。 6( 萧萧:马嘶鸣声。斑:分别。 评论 1(三、四流走,亦竟有散行者,然起句必须整齐。„„苏李赠言多唏嘘语而无蹶蹙声,知故人之意在不尽矣。太白犹不失斯旨。(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2(前解叙送别之地,后解言送友之情。(王尧衢《古唐诗合解》)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1 李白 醉别复几日2,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3。 秋波落泗水4,海色明徂徕5。飞蓬各自远6,且尽手中杯。 注释 1( 鲁郡:即兖州,天宝元年改为鲁郡。石门: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北。杜二甫:杜甫,排行 第一,故云。 2( “醉别”句:天宝三年,李白、杜甫在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会面同游,随即 分别;次年春,又在鲁郡相会,同游齐州(今山东济南);同年秋,二人再次在鲁郡相 会,然后杜甫又告别李白,西去长安。 3( 樽:酒杯。 4( 泗水:在今山东境内。发源于山东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因四源并发,故名“泗水”。 5( 徂徕:山名,在今山东泰安县东南。 7( 飞蓬:飘荡无定的蓬草,比喻漂泊无着之人。 别董大1其一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2,北风吹雁雪纷纷 。 5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 注释 1( 董大:可能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董庭兰,他排行为大,故曰董大。 2( 曛:日色昏黄。 其二 六翮飘摇私自怜1 ,一离京洛十余年2 。 丈夫贫贱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注释 1( 六翮:健壮的羽翼。翮:翅膀,羽翼。 2( 京洛:即洛阳。因东周、东汉等朝代都曾建都于此,故称京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2,胡天八月即飞雪 3。忽然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4。将军角弓不得控 5,都护铁衣冷难着 6。 瀚海阑干百丈冰 7,愁云惨淡万里凝 8。中军置酒饮归客 9,胡琴琵琶与羌笛10 。 纷纷暮雪下辕门11 ,风掣红旗冻不翻12 。轮台东门送君去 13,去时雪满天山路14 。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 注释 1( 这首诗是天宝十三年到至德元年之间,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所作。判官:唐代节 度使手下协助处理公务的幕僚。 2( 白草:我国西北地区出产的一种牧草,牛马都喜欢吃。干枯时,变成白色,故名。 3( 胡天:泛指西北地区的天空。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4( 锦衾:锦缎的被子。 5( 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控:引,拉开。 6( 都护:镇守边疆的长官。唐时设六都护府,各设大都护一员。唐代也往往尊称节度使为 都护。铁衣:铠甲。着:穿。 7( 瀚海:大沙漠。阑干:纵横。百丈冰:形容冰层之厚。 8( 惨淡: 9( 中军:本义是主帅亲自统领的军队,这里借指主帅居住的营帐。饮归客:请归客饮酒。 10( 胡琴、琵琶、羌笛:都是西域的乐器。 11( 辕门:军营之门。古时驻军,以两车的车辕相对交叉作为营门,称为辕门。 12( “风掣”句:是说军棋上落雪结冰,冻得很硬,风吹不动。掣:牵,这里指风吹。 翻:飘扬。 13( 轮台:在今新疆乌鲁木齐西北,唐时属庭州,隶北庭都护府,置有静塞军。 14( 天山:横贯新疆东西的山脉,长六千余里。 送陈章甫 1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 ,枣花未落桐阴长2。青山朝别暮还见 ,嘶马出门思旧乡3 。 陈侯立身何坦荡4 ,虬须虎眉仍大颡5 。腹中贮书一万卷6 ,不肯低头在草莽 7。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8。醉卧不知白日暮 ,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 ,津口停舟渡不得9。郑国游人未及家 10,洛阳行子空叹息 11。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12。 6 注释 1( 陈章甫:江陵(今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这首诗是他罢官后启程回乡时,李颀赠别 之作。 2( 阴:同“荫”。 3( “青山”二句:是说陈章甫因朝夕相见的青山而起思乡之情。一说因为思乡很快就回来 了,意即早晨辞别故乡的青山,晚上又见到了。嘶:马鸣。 4( 陈侯:对陈章甫的尊称。 5( 虬:蜷曲。大顙:宽大的脑门。 6( 贮:保存。 7( “不肯”句:是说不肯埋没草野,想出仕作一番事业。陈章甫曾应制科及第,但因没有 登记户籍,吏部不予录用。经他上书力争,吏部只得请示破例录用,这事受到天下士子 赞美,陈章甫也因此名扬天下,但一直仕途不顺。草莽: 8( “东门”二句:写陈章甫虽仕实隐,只和作者等人饮酒醉卧,却把万世看得轻如鸿毛。 酤酒:买酒。曹:辈,侪。鸿毛:大雁的羽毛,比喻极轻之物。 9( 津口:渡口。 10( 郑国游子:李颀自称,李颀寄居的颖阳(今河南许昌附近),是春秋时郑国故地, 故自称“郑国游人”。 11( 洛阳行子:指陈章甫,他经常在洛阳、嵩山一带活动,故称。 12( “闻到”二句:听说你在故乡相识很多,你已经罢了官,现在他们会如何看待你呢, 故林:故乡。陶渊明《归园田居》:“羁鸟恋故林。”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1,对长亭晚2,骤雨初歇3。都门帐饮无绪4,方留恋处,兰舟催发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6。念去去千里烟波7,暮霭沉沉楚天阔8。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10,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11,更与何人说。 注释 1( 寒蝉:蝉的一种,夏末秋初始鸣,可以鸣至深秋。 2( 长亭:古代在路边设亭作为行人休息及送行饯别之处,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3( 骤雨:暴雨,急雨。歇:停止。 4( 都门:京城,这里指汴京(今河南开封)。帐饮:在郊外张设帐幕宴饮送别。绪:心情, 兴致。 5( 兰舟:木兰树质坚固,可以作舟楫,称为兰舟、兰橈。这里形容舟楫的华美。 6( 凝咽:哽咽不已。 7( 念:想到。去去:越离越远。烟波:烟云笼罩的水面。 8( 暮霭:黄昏时分的云气。沉沉:浓重深厚的样子。楚天:指江南一带的天空,因其古时 属于楚国,故称。阔:辽远。 9( 清秋节: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10( 经年:一年或多年。 11( 纵:即使,纵然。风情:男女相爱之情。 7 评论 1( “千里烟波”,惜别之情已骋;“千种风情”,相期之愿又赊。真所谓善传神者。(明李攀 龙《草堂诗余隽》) 2( 柳屯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自是古今俊语。或讥为梢公登溷诗,此轻 薄儿语,不足听也。(清贺裳《皱水轩词筌》) 3( 送别词,清和朗畅,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自尔稳惬。(清黄苏《蓼园词评》) 4( 词不在大小深浅,贵于移情。“晓风残月”、“大江东去”,体制虽殊,读之皆若身历其境, 惝恍迷离,不能自主,文之至也。(清沈谦《填词杂说》) 5( 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淋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 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清刘熙载《艺概》卷四) 6( 这两句(指“今宵”两句)情中带景,为上文“伤离别”的较具体的描写,自来传诵, 当时人认为宜于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来歌唱,见俞文豹《吹剑续录》。韩琮《露》“晓风 残月正潸然”,魏承班《渔歌子》:“窗外晓莺残月”,字句俱相似。柳词后出,而措语实 佳,虽似过艳,在柳词中犹为近雅音者。(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7( 此首写别情,尽情展衍,备足无余,浑厚绵密,兼而有之。宋于庭谓柳词多“精金碎玉”, 殆谓此类。(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踏莎行 晏殊 祖席离歌1,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2。居人匹马映林嘶3,行人去棹依波转4。 画阁魂消5,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注释 1( 祖席:送别的宴席。祖:祭名,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后引申为饯行送别。 2( 香尘:香车丽人,使尘土都带着香气。回面:即回首。 3( 居人:留居之人,相对行人而言。 4( 去:离开。棹:船桨。 5( 画阁:有彩画装饰的华丽楼阁。 评论 1(“斜阳只送平波远”„„淡语之有致者。(明王世贞《艺苑卮言》) 2(此首为送行之作,足抵一篇《别赋》。起两句言饯别。“香尘”句言别去,香尘已隔,而犹回面,极见缱绻不忍之意。“居人”两句,一写去者,一写送者,两两对照,情景如见。换头一气蝉联,因行舟依波转,故必登楼望之。但转瞬更远,即登楼望之,亦不得见,只余斜阳映波,徒教人目断魂消也。“无穷”两句,说出人虽不见,而心则随人俱远,无时或已。通体自送别至别后,以次描写,历历如画。(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1,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2。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3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4。楼高莫近危阑倚5。平芜尽处是春山6,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 1( 候馆:客舍,旅馆。 8 2( 草薰风暖:化用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之意。薰:一种香草,即蕙草, 又名铃铃香,后引申为香气,这里作形容词用。摇征辔:策马远行。征:远行。辔:马 缰。 3( 迢迢:遥远。 4( 盈盈:水满的样子。 5( 危阑:高楼上的栏杆。 6( 平芜:平远的草野。 评论 1( 欧阳公词:“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石曼卿诗:“水尽天不尽,人在天尽 头。”欧与石同时,且为文字友,其偶同乎,抑相取乎,(明杨慎《词品》) 2( 升庵以“平芜”句拟石曼卿“水尽天不尽,人在天尽头”,未免河汉,盖意近而工拙悬 殊也。(清王士祯《花草蒙拾》) 3( 此词特为赠别作耳。前阕,言时物暄妍,征辔之去,自是得意。其如我之离愁不断何。 次阕,言不敢远望,愈望愈远也。语语倩丽,韶光情文斐亹。(清黄苏《蓼园词评》) 4( 上片征人,下片思妇。结尾两句又从居者心眼中说道行人。似乎可画,却又画不得。王 士祯《花草蒙拾》以为比石曼卿“水尽天不尽,人在天尽头”为工,又说此等入词为本 色,入诗即失古雅。(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1 王观 水是眼波横2,山是眉峰聚3。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4。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1( 之:到,往。浙东:宋代置浙江东路,管辖绍兴以及婺、温、台、明、处、衢六州,即 今浙江省钱塘江以东地区。 2( “水是”句: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3( “山是”句:《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后人 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4( 盈盈:美好的样子。 南乡子 送述古1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2,亭亭3,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4,秋雨晴时泪不晴5。 注释 1( 述古:陈襄的字,述古与苏轼交谊很深,二人都因反对王安石新法离朝外任。熙宁五年 (公元1071年),述古调知杭州,时苏轼为杭州通判。二人宴集酬唱,甚为相得。熙宁 七(公元1073年)年,述古调往南都(宋之南京,今河南商丘),苏轼作《虞美人》(湖 山信是东南美)相赠。述古离杭,苏轼又追至临平,于舟中送别,并作此词。 9 2( 临平:山名,在今浙江余杭境内。四周平旷,无高山峻岭。 3( 亭亭:高远耸立的样子。 4( 荧荧:微光闪烁的样子。 5( 泪不晴:以雨比泪,故曰“泪不晴”。 评论 1( 鲁直记江亭鬼所题词,有“泪眼不曾晴”之句,余以此鬼剽东坡乐章“秋雨晴时泪不晴” 之语。(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八引《复斋漫录》) 2( 此首,上片,送述古途中之景;下片,述归来怀念之情。文笔飘洒,情意真挚。“回首” 两句,记送行之远。“谁似”三句,记山塔也知送行,极有情味。“归路”两句,记归路 风清及归来之无寐。“今夜”三句,记入夜之悲哀,雨晴泪不晴,语意甚新。(唐圭璋《唐 宋词简释》 虞美人1 苏轼 波声拍枕长淮晓2,隙月窥人小3。无情汴水自东流4。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5。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酿造一场烦恼送人来4。 注释 1( 此词作于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是年,苏轼至高邮与秦观会面,秦观追送渡淮,二 人于淮上饮别,苏轼遂作此词。 2( 长淮:淮河。 3( 隙月:从缝隙中照进来的月光。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隙月斜明刮露寒。” 4( 汴水:自开封东流,经应天府、宿州,于泗州汇入淮水。 5( 西州:指扬州,因其治所在台城西,故称“西州”。 6( “谁教”二句:谁教我在尘世中认识了你的卓越不凡,和你成为朋友,(如今离别)反 倒增添了一场烦恼。风鉴:以风貌品评人物。尘埃:指污浊的尘世。 评论 1(东坡初未识少游,少游知其将复过维扬,作坡笔语,题壁于山寺中。东坡果不能辨,大 惊。及见孙莘老,出少游诗词数十篇,读之,乃叹曰:“向书壁者,定此郎也。”后与少 游维扬饮别,作《虞美人》曰(词略)。世传此词属贺方回,虽山谷亦云。大观中,于金 陵见其亲笔,醉墨超放,气压王子敬,盖东坡词也。(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 十引《冷斋夜话》) 2(东坡长短句云:“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张文潜用其意为诗云:“亭亭 画舸系春潭,只待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王平甫尝爱而诵之, 彼不知其出于东坡也。(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 3(酒多于泪,意进一层。(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卷二) 4(离情无限,故泪多于酒,与“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同意。(明董其昌《新 刻便读草堂诗余》卷四) 5(弇州曰:“隙月窥人小”,又“天涯一点青山小”;陈莹中雪词:“一夜青山老”,孙光宪“疏 香满地东方老”,俱妙在押字。(清沈雄《古今词话》卷八) 6(只寻常赠别之作,已写得清新浓厚如此。 首一阕是自叙其舟中抵扬情节,第二阕是叙 与少游情分。“风鉴在尘埃”是惜少游,此其所以烦恼也。(清黄苏《蓼园词评》) 10 临江仙 送钱穆父1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2,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3。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4。人生如逆旅5,我亦是行人。 注释 1( 这首词作于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钱穆父:名勰,又称钱四。元祐三年,因坐奏开 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元祐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 元祐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2( 改火:古时钻木取火,因四季不同而改用不同的木材,称为“改火”。后来以“改火” 指一年。三改火:即过了三年。 3( “无波”二句:化用白居易《赠元稹》“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句。古井无波:古 井枯竭,不起波澜,比喻人心寂然不动。节:竹节,比喻人之节操。筠(yún):坚韧的 竹皮,引申为竹之别称。 4( 尊:酒器。翠眉:用黛螺描画过的眉。颦:皱眉。宋代官吏宴饮,多有官伎歌舞侑酒, 这里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是劝歌伎不要悲伤,实际上是劝慰友人不必哀愁。 5( 逆旅:客舍。 评论 1( 苏东坡作《临江仙》词云:“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乃用白乐天诗“无波古井水, 有节秋竹竿。”诗虽乐天之语,而改“竹”作“筠”,遂觉差逊。(宋袁文《甕牖闲评》) 虞美人 大光祖席1,醉中赋长短句 陈与义 张帆欲去仍搔首2,更醉君家酒3。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4,记著樽前雪5。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6。 注释 1( 大光:席益的字。席益,洛阳人,陈与义同乡好友。建炎三年,席益流寓衡山,陈与义 也避金兵至湖南,两人相遇。次年元旦后数日,陈与义离开衡山赴邵阳,席益设宴饯行, 此词即作于席上。 2( 搔首:挠头,这里指留连踟躇。《诗经?邶风?静女》“搔首踟躇”。 3( 君:指席大光。 4( 咽:呜咽。 5( 樽:酒杯。雪:即雪儿,隋朝末年李密的爱姬,善歌舞。李密每见宾客僚属文章有奇丽 入意者,就交与雪儿配乐歌唱,称“雪儿歌”。后来泛指家伎或家伎的乐曲。 6( 衡州:地名,即今湖南衡阳,是衡山至邵阳的第一站。 评论 1( 词之好处,有在句中者,有在句之前后际者。陈去非《虞美人》:“吟诗日日待春风,及 至桃花开后却匆匆。”此好在句中者也。(刘熙载《艺概》卷四) 11 2( 无住词(陈与义著)一卷,词虽不多,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指苏轼)之垒也。 (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一) 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1 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2。怅秋风、连营画角3,故宫离黍4。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5,聚万落千村狐兔6,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7,更南浦8,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9,疏星淡月,断云微度10。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11。雁不到,书成谁与12,目尽青天怀今古13,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13,听《金缕》14。 注释 1( 胡邦衡:名诠,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进士,为枢密院编修官。因上书反对 与金国议和,触怒了秦桧,被除名编管新州(治所在今广东省新兴县),后移谪吉阳军 (治所在今广东省崖县),前后达二十年。宋孝宗时起用,后官至兵部侍郎、端明殿学 士。力主恢复失地,始终如一。待制:皇帝的侍从官。此词作于胡诠编管新州之时(公 元1142年),而胡诠 “除宝谟阁待制” 则在二十多年后的宋孝宗乾道七年(公元1171 年)(见《宋史?胡诠传》)。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一题为“送胡邦衡赴新州”, “待制”二字可能是后人加上的。 2( 神州:古代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3( 画角:古代乐器名,形如竹筒,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绘,故称“画角”。发音哀 厉高亢,古代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振奋士气。 4( 离黍:《诗经?王风》有《黍离》篇,首句曰:“彼黍离离”,《诗序》以为是西周灭亡后, 周大夫路过镐京故宗庙宫室,见满地禾黍,念及周室衰微,乃作此诗。后世用为感慨国 家败亡之词。这里借以悼念北宋都城汴京的沦陷。 5( “底事”二句:借天崩地陷,洪水泛滥写北宋的沦亡。《神异经?中荒经》载昆仑山有 铜柱,其高入天,是所谓的天柱。《列子?汤问》载共工与顓顼争为帝,共工怒触昆仑 山西北的不周山,折天柱,绝地维。《淮南子?本经训》载共工氏振滔洪水。古人认为 黄河发源于昆仑山,其中流有砥柱山。以上即“底事”二句所本。底事:何事,何以。 倾:倒塌。九地:九州大地。黄流乱注:即黄河洪水泛滥。 6( 落:人聚居的地方。 7( “天意”二句:化用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天意高难问,人情老 易悲”。 8( 南浦:面南的水边,泛指送别的地方。 9( 耿:明亮。斜河:即天河。 10( 度:通“渡”,过。 11( 回首:这里是回想的意思。 12( “雁不到”二句:意即书信难通。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汉书?苏武传》载苏 武出使匈奴,被拘留塞外,在北海牧羊。后汉匈议和,汉朝要求放还苏武等。匈奴谎称 苏武已死。汉朝使者谎称皇帝在上林苑射到了一只北来的大雁,雁足上系着帛书,说苏 武等在一个大泽里。匈奴听后,只得谢罪,放还苏武等。后世即以大雁为信使,以雁足、 雁书等代书信。相传湖南衡阳有回雁峰,北雁南飞,至此而止,不再向南。胡诠贬所新 州,远在广东,是雁飞不到的地方,故无法通信。 13( 怀今古:关怀的是古今兴亡的大事。 12 14( “肯儿曹”句:表明自己同情胡诠是因为事关国家兴亡,而不仅仅是为了朋友私谊。 韩愈《听颍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儿曹:孩子们。尔汝:指彼此亲昵, 不拘行迹。 15( 大白:大酒杯。 16( 《金缕》:《金缕曲》或《金缕歌》的省称,二者都是《贺新郎》词调的别名。沈雄 《古今词话?词评》卷上“绍兴戊午,元干以送胡诠及寄李纲词坐罪贬谪,皆《金缕曲》 也”。 评论 1( 绍兴戊午(公元1138年),秦会之(即秦桧)再入相,遣王正道为计议使,以修和盟。 十一月,枢密院编修管胡诠邦衡上书„„,请斩王伦、秦桧、孙近三人之头。疏入,责 为昭州盐仓,而改送吏部,与合入差遣,注福州签判,盖上初无深怒之意也。至壬戌岁 (公元1142年),慈宁归养,秦讽台臣,论其前言弗效,诏除名勒停,送新州编管。张 仲宗元干寓居三山,以长短句送其行。(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十) 2( 仲宗年逾四十即挂冠,后因作词送胡澹庵(诠)贬新州,忤秦桧,亦得罪。(宋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 3( 张仲宗送胡澹庵赴贬所《贺新郎》一阕云(词略)。秦桧知之,亦与作诗王庭珪同贬责。 此词虽不工,亦当传,况工致悲愤如此,宜表出之。(明杨慎《词品》卷三) 4( 二帝蒙尘,偷安南渡,苟有人心者,未有不拔剑斫地也。南渡后词,如„„张仲宗《贺 新郎》云(词略)。„„此类皆慷慨激烈,发欲上指,词境虽不高,然足以使得懦夫有 立志。(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 5( 绍兴八年十一月,待制胡诠谪新州,元干作《贺新郎》以送,坐是除名。又李纲疏谏和 议,在是年十一月。纲斯时已提举洞霄宫矣,元干又有寄词一阕。今观此集,即以此二 阕压卷,盖有深意。其词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然其他作,则多 清丽婉转,与秦观、周邦彦可以肩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八《芦川词提 要》) 木兰花慢 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1 辛弃疾 汉中开汉业2,问此地,是耶非3,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4。追亡事5,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6。落日胡尘未断7,西风塞马空肥8。 一编书是帝王师9。小试去征西10。更草草离宴,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11。安得车轮四角12,不堪带减腰围13。 注释 1( 张仲固:名坚,原为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调任兴元知 府兼利州东路安抚使。帅:宋代主管一路的军政长官皆可称帅,这里是统帅,统领的意 思。兴元:治所在今陕西省汉中市,旧称汉中郡,唐宋以来改称兴元府,是南宋西北的 边防重镇。 2( “汉中”句:谓在汉中开创了汉家的基业。秦朝灭亡后,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建都南郑, 统领汉中一带。刘邦即以此为根据地,开创了汉家帝业。 3( 耶:疑问词。 4( “想剑指”三句:谓刘邦帅军一鼓作气,攻克三秦,乘胜东出潼关,与项羽争霸天下。 三秦:秦亡之后,项羽为阻止刘邦东出与他争霸,将秦故地关中一分为三,封给三个秦 13 朝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建立雍、塞、翟三国,称为“三秦”。东归:刘邦是江苏 沛县人,他的将士也大多是山东之人,因此称他东出潼关争霸天下为“东归”。《史记?高 祖本记》“士卒皆歌思东归”。 5( 追亡事:指萧何月下追韩信之事。韩信有大将之才,但是却不被重用,失望之余,偷偷 逃走。萧何知道后,连夜追赶,劝说韩信回来。在他的鼎力举荐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 并在韩信的辅助下取得了灭楚兴汉的胜利。亡:逃跑。 6( 山川满目泪沾衣:初唐诗人李峤《汾阴行》一诗的原句。 7( 胡尘:胡人马匹扬起的尘土。胡:古代泛指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 8( 塞马空肥:指朝廷苟安投降,边塞战马肥壮,却无用武之地。陆游《关山月》:“和戎诏 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9( “一编”句:凭一部书,就可以成为帝王之师。《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少年时, 在下邳圮桥遇见一个老人。老人送给他一部书,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成为帝王之 师”。此书即《太公兵法》。张良熟读此书,后来果然成为汉朝的开国元勋。 10( 征西:张仲固将去的兴元是南宋西部边防重镇,故曰“征西”。 11( 江涵秋影雁初飞: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中的原句。涵:包容。雁初飞:大雁刚开 始南飞。 12( “安得”句:谓怎样能让车轮生出四角,使友人无法远行。唐陆龟蒙《古意》“君 心莫淡漠,妾意正栖托。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 13( “不堪”句:谓因思念友人而身体消瘦。《梁书?沈约传》载沈约与徐勉书云:“百 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计臂,率计月小半分”。 评论 1( 这首词中的“山川满目泪沾衣”(李峤《汾阴行》),“江涵秋影雁初飞”(杜牧《九日齐 山登高》),均运用了古人原诗句而浑融自然,毫无斧凿痕迹。这是稼轩艺术手法的擅场, 而在这首词中表现得更为典型。(邓广铭、王汝澜《唐宋词鉴赏辞典》) 2( 此虽是送别之作,旨却在抒发伤时忧国之慨。因友人西帅汉中,故即从汉中故实开笔。 “汉中”五句明写刘邦据汉中以兴汉业,暗责宋室苟安江南,无心复国。“追亡事,今 不见”,颂古非今之意甚明。谓朝廷不重人才,以致爱国志士面对破碎山河,泪湿征衣。 “胡尘未断”、“塞马空肥”,在形象的对比中透出内心的愤慨。下片即在此阔大悲壮的 时代背景上抒发友情。先是祝贺、赞美、勖勉,继之惜别、眷恋、思念,既胸怀开阔, 又一往情深。“君思”两句从友方着笔,“安得”两句从己方立意,或寓情于景,或想象 夸张,两相映照,完美地表现出爱国者之间的深厚情谊。(朱德才《辛弃疾词选》) 贺新郎 辛弃疾 别茂嘉十二弟1。鹈鴂、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 绿树听鹈鴂2,更那堪、鹧鸪声住3,杜鹃声切4。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5。算未抵人间离别6。马上琵琶关塞黑7,更长门翠辇辞金阙8。看燕燕,送归妾9。 将军百战身名裂10,向河粱、回头万里,故人长绝11。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12。正壮士悲歌未彻13。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14。谁共我,醉明月。 注释 1( 茂嘉:辛弃疾的族弟,此时被贬官桂林。 2( 鹈鴂(jué):一种鸣禽,即伯劳,夏至始鸣。一说即杜鹃。 14 3( 那堪:那禁得起。鹧鸪:鸟名,啼声哀凄,似曰:“行不得也哥哥”。 4( 杜鹃:鸣禽,即子规,又名杜宇,相传是古蜀王杜宇(号望帝)的魂魄所化。暮春出现, 夜里啼鸣,天明方止。鸣声哀切,似乎在说:“不如归去”。切:凄切。 5( “啼到”两句:谓鸟也为春归花尽而苦恨悲鸣。屈原《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 百草为之不芳”。张衡《思玄赋》“鹈鴂鸣而不芳”。杜鹃暮春啼鸣之时,也是众芳凋谢 之时。歇:消歇,这里指花草凋谢。 6( 未抵:抵不上。 7( “马上”句:用昭君出塞事。王昭君,名嫱,湖南秭归人,汉元帝后宫宫女。后被赐嫁 给匈奴呼韩邪单于。晋代为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马上琵琶:石崇《王 明君辞序》“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 后世画《昭君出塞图》都是戎装骑马,怀抱琵琶。李商隐《王昭君》:“马上琵琶行万里, 汉宫长有隔生春。”关塞黑:边关要塞一片昏黑。 8( “更长门”句:谓昭君辞别汉家。长门:汉宫殿名,是汉武帝皇后陈阿娇被废后所居之 处,后来泛指失宠后妃的居所。昭君在汉之时不得宠幸,故曰。翠辇:用翠羽装饰的宫 车。金阙:金壁辉煌的宫殿。 9( “看燕燕”句:用庄姜送戴妫事。《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 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毛传以为“卫庄姜送归妾也”。《左传?隐公三 年、四年》载卫庄姜无子,将庄公妾陈国女子戴妫之子完当作自己的儿子。完继位不久, 就在州吁之乱中被杀。其母戴妫被遣返母家。庄姜作《燕燕》诗以送别。 10( “将军”句:用汉代名将李陵事。司马迁《报任安书》载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与 匈奴单于连战十余日,转斗千里,所杀无数。单于举一国之军围攻李陵。最后李陵矢尽 路穷,救兵不至,士卒伤亡殆尽,失败投降。身名裂:身败名裂。李陵《别歌》:“士众 灭兮名已颓。” 11( “向河梁”二句:用李陵别苏武之事。苏武,李陵旧友,出使匈奴,被拘留漠北, 始终坚贞不屈,最终得以返回汉朝。《文选》载李陵《与苏武》诗三首、苏武《诗》四 首、《古文苑》载李陵《录别诗》十首,都托为李陵别苏武之作。河梁:桥。李陵《与 苏武》“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故人:老朋友,这里指苏武。长绝:永别。《汉书?苏 武传》载苏武归汉时,李陵置酒贺之曰:“异域之人,一别长绝。”因起舞而歌,泣下数 行,与苏武诀别。 12( “易水”二句:用荆轲事。《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西行刺秦,燕太子丹及其门 客知其此去必死,皆著白衣冠,于易水送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徴之声。 士皆垂泪涕泣。又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3( 悲歌:荆轲所唱之“变徴之声”及《易水歌》。李陵别苏武亦有《别歌》一曲。未 彻:还没唱完。 14( “啼鸟”二句:谓啼鸟如果懂得人间离恨,啼的怕不是泪水,而是血了。如许恨: 指上述种种人间离别的恨事。啼血:杜鹃口中有血红色斑点,故旧时有杜鹃啼血之说。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评论 1( 《龙州词》有送辛稼轩弟赴桂林官《沁园春》词,有“三齐盗起,两河民散,势倾似土, 国泛如杯。猛士云飞,狂胡灰灭,机会之来人共知。何为者,望桂林西去,一骑星驰” 云云。又曰“入幕来南,筹边如北,翻覆手高来去棋”。似即赠茂嘉者。词语可与此章 扣发,第彼显此隐耳。(清沈曾植《稼轩长短句小笺》) 2( 此词尽集许多怨事,全与李白《拟恨赋》手段相似。(明杨慎《词品》) 15 3( 上半阕北都旧恨,下半阕南渡新恨。(周济《宋四家词选》) 4( 稼轩“谁共我、醉明月”,恨赋也,皆非词家本色。(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 5( (“看燕燕”二句)竟作换头用,直接亦奇。(“将军百战”六句)上三项说妇人,此二 项言男子。中间不叙正位,却罗列古人许多离别,如读文通《别赋》,亦创格也。(清许 昂霄《词综偶评》) 6( 稼轩词,自以《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一篇为冠。沉郁苍凉,跳越动荡,古今无此笔 力。(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7( 《贺新郎》调,以第四韵之单句为全篇筋结,如此句最可学。(《艺蘅馆词选丙卷》引梁 启超语) 8( 稼轩《贺新郎》词送茂嘉十二弟,章法绝妙,且语语有境界,此能品而几于神者。然非 有意为之,故后人不能学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下) 9( 谈此词者,多以《恨赋》或《拟恨赋》相拟,以予考之,实本之唐人赋得诗,与李商隐 咏“泪”之七律尤复形似。唐人集中有一种赋得体,„„唐人每用此体赠别。(刘永溍 《读辛稼轩送茂嘉十二弟之<贺新郎>词书后》) 10( 说道这里(指“谁共我,醉明月”句),始终未及送别本题,却在结束一点:“你去 后,有谁来伴我饮酒赏月呢,”张惠言《词选》以为“茂嘉盖以得罪谪徙,故有是言。” 茂嘉事迹,除见刘过词以外,别无可考,张氏之说,未必可靠。即使茂嘉真是贬谪,亦 无须费如许气力来写它。盖已将个人身世和家国兴亡打拼成一片,多少悲怨,都非泛泛。 别弟云云,虽是题目,实不过借题发挥而已。结构之奇闢,措语之悲壮,前人评赞已多, 不更引录。(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水调歌头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1 陈亮 不见南师久2,谩说北群空3。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4。自笑堂堂汉使5,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6。且复穹庐拜7,会向藁街缝8。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9,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10。万里腥膻如许11,千古英灵安在12,磅礴几时通13,胡运何须问,赫日正当中。 注释 1( 章德茂:名森,广汉人。绍兴三十年进士,曾于孝宗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八月、 十二年(公元1185年)十一月两次出使金国。大卿:对鸿胪卿、光禄卿等的尊称。章 德茂以大理少卿试户部尚书衔出使金国,故称。 2( 南师:北伐之师。 3( 谩说:不要胡说。北群空:没有良马,借喻没有人才。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 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耶,解之 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 4( “当场只手”二句:谓章德茂定能独当一面,显示南宋豪杰万夫不敌的英雄形象。 5( 堂堂:容仪端庄大方。 6( “得似”二句:意为岂能像洋洋河水永远东流入海那样,年年去朝拜金国。得似:怎能 像。洋洋:水盛大的样子。流东:东流入海。《诗经?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 海”。《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后代遂以江河东流入海比喻诸侯朝见天子。 7( 且复:姑且再一次。穹庐: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圆形帐篷,即今蒙古包。 8( “会向”:谓金国必将被宋朝诛灭。会:必将。藳(gǎo)街:汉代长安城内街道名,是 16 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节居住的地方。《汉书?陈汤传》载陈汤出使西域,假托朝廷之命, 发兵诛郅支单于,悬其头颅于藳街蛮夷宅邸间,借以警示远方各族,凡侵犯汉朝者,必 定诛伐。 9( “尧之都”三句:谓尧、舜、禹等古圣先贤传下来的神圣国度,即作者《上孝宗皇帝 第一书》中“二帝三王之所都”。都:都邑。壤:土地。封:疆域。 10( 耻臣戎:以臣服于戎狄外族为耻。 11( “万里”句:谓广阔的中原地区都充满了牛羊的腥膻味,即在金人的蹂躏之下。因 北方少数民族,包括金人,多食牛羊肉,故曰。如许:这样,如此。 12( 千古英灵:指尧、舜、禹等古圣先贤的魂灵。 13( 磅礴:指浩大的正气。通:伸张,通达。 14( “胡运”句:谓金国的国运何须一问。胡: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这里指金国。 15( “赫日”句:谓南宋王朝正如日中天,前途光明。赫日:明亮闪耀的太阳,喻宋朝。 评论 1( 龙川词一卷,读至卷终,不作一妖语、媚语,殆所称不受人怜者欤,(明毛晋《龙川词 跋》) 2( 陈同甫无媚词,与稼轩同唱和,笔亦近之。余甚爱其《水调歌头》一阕云(词略)。读 之令人神亡。(清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三) 3( 龙川痛心北虏,亦屡见于辞,如《水调歌头》云:“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 有,一个半个耻臣戎。”„„忠愤之气,随笔涌出,并足唤醒当时聋聩,正不必论词之 工拙也。(清冯煦《蒿庵论词》) 4( 同甫《水调歌头》云:“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精警 奇肆,几于握拳透爪,可以作中兴露布读,就词论则非高调。(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卷一) 5( 龙川《水调歌头》云:“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世谓此等为洗金钗钿盒之尘,不知洗之者在气骨,非在选字。周姜绮语,不患大家。若 以叫嚣粗豪为正雅,则未之闻。(清张祥龄《词论》)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 袁行霈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境界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讲境界的确比讲气质、讲神韵更能揭示中国诗歌艺术的精髓,也更易于把握。但是,讲诗歌艺术仅仅讲到境界这个范畴,仍然显得笼统。能不能再深入一步,在中国古典诗歌里找出一个更基本的艺术范畴,通过对这个范畴的分析揭示中国古典诗歌的某些艺术规律呢,我摸索的结果,找到了“意象”。 提起意象,也许有人认为是一个外来词,是英文Image的译文,并把它和英美意象派诗歌联系起来。其实,意象是中国古典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和词语,并不是外来的东西。英美意象派所提倡的Image是指运用想象、幻想、譬喻所构成各种具体鲜明的、可以感知的诗歌形象。意象派主张把自己的情绪全部隐藏在意象背后,通过意象把它们暗示出来。这恰恰是受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意象派的代表人物艾兹拉?庞德(Ezra Pound)和爱米?罗威尔(Amy Lowell)都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爱好者。庞德认为中国古典诗歌整个儿浸泡在意象之中,是意象派应该学习的典范。他于一九一五年四月曾出过一本《神州集》,将厄内斯特?费诺罗萨(Ernest Fenollosa)一部分笔记中的日译汉诗翻译成英文,一共十九首。其中包括 17 《诗经》一首、古乐府二首、陶潜诗一首、卢照邻诗一首、王维诗一首、李白诗十三首。《神州集》被誉为“用英语写成的最美的书”,其中的诗有“至高无上的美”。艾略特(T.S.Eliot)甚至说他是“为当代发现了中国诗的人”。罗威尔与人合译了中国古典诗歌一百五十首,取名《松花笺》(Fir-flower Tablets)另一位著名翻译家阿瑟?韦利(Arthur Waley)所译的《中 i国诗一百七十首》,被文学史家誉为“至今尚有生命力的唯一意象派诗集”。尽管英美意象派标榜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但他们对中国诗歌的理解毕竟是肤浅的。庞德的译诗单就语言艺术而论,在英诗中自当推为上乘之作。但他不谙中文,译诗是根据厄内斯特?费诺罗萨的日译本转译的,所以误译之处颇多,有时甚至自作主张地加上一些原诗里没有的意思。今天,我们立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来研究意象,当然可以取得较之古人和庞德等人都更完满的成果。 一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然而这个概念也像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其他一些概念一样,既没有确定的涵义,也没有一致的用法。 有的指意中之象,如: 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司空图《诗品?缜密》) 刘勰所谓意象,显然是指意中之象,即意念中的形象,刘勰用《庄子?天道》中轮扁斫轮》的典故,说明意象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轮扁斫轮时,头脑中必定先有车轮的具体形状,然后依据这意中之象来运斤。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头脑中也必然先有清晰的形象,然后根据这意中之象来下笔写作。刘勰认为形成意象是驭文谋篇首要的关键。司空图所谓意象比较费解,但既然说“意象欲出”,可见是尚未显现成形的,也即意念之中的形象。这意象虽有真迹可寻,却又飘渺恍惚,难以捕捉。当它即将呈现出来的时候,连造化也感动非常惊奇(意谓:意象有巧夺天工之妙)。以上两例的意象,都是尚未进入作品的意中之象。 有的意象指意和象,如: 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镜,率然而生,曰生思。(《唐音癸签》卷二引王昌龄语) 意象应曰合,意象乖曰离。(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 王昌龄所谓“未契意象”,这意象就是意和象、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此才有一个契合与否的问题。何景明说“意象应”、“意象乖”,也是从这两方面的关系上着眼的。 有的意象接近于境界,如: 予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姜夔《念奴 娇序》) 上句说“意象幽闲”,下句紧跟着又说:“不类人境“,这意象显然是指人境之外的另一种境界而言。 有的意象接近于今天所说的艺术形象,如: 意象大小远近,皆令逼真。(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八) 孟东野诗,亦从风骚中出,特意象孤峻,元气不无斫削耳。(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 或若擒虎豹,有强梁拿攫之形;执蛟螭,见蚴蟉盘旋之势。探彼意象,如此规模。(张怀瓘《法书要录》) 画之意象变化不可胜穷,约之,不能出神、能、逸、妙四品而已。(刘熙载《艺概?书概》) 这几例意象都可以用艺术形象替换,它们的涵义也接近于艺术形象。 如上所述,在古代,意象这个概念虽被广泛使用,却没有确定的涵义。我们不可能从 18 古人的用例中归纳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把意和象这两个字连在一起而形成的这个词,又让我们觉得它所表示的概念是其他概念所不能替代的,借助它可以比较方便地揭示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中某种规律性的东西。那么,能不能将古人所使用的意象这一概念的涵义,加以整理、引申和发展,由我们给它以明确的解释,并用它来说明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艺术规律呢,我想是可以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当划清意象和其他近似概念的界限,从比较中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它的涵义。但又要避免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而应从诗歌创作的实际出发,联系诗歌作品的实例来说明问题。下面我就试着用这种方法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加以论述。 二 先看意象和物象的关系。 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 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收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和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意象可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辛弃疾《贺新郎》:“一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 ii此时风味。”由“柳”构成的意象,如“杨柳依依”,这意象带着离愁别绪。“柳丝无力袅 iiiiv烟空”,这意象带着慵倦的意味。“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这意象带着诗人早朝时的肃穆感。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 vvi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 viiviii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 ix马首,可堪无枕蛩声。”这些诗都写道“心”,“心”本来不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用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 x西。李贺诗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属于这一类。火炬都是明亮的,李贺却说“漆炬迎新人”, xi阴间的一切都和人间颠倒着。“忆君清泪如铅水”,铅泪,世间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铜仙人流的泪,那么当然可以是铅泪了。 19 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 再看意象和意境的关系。 我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里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现在又说意象是主客观的交融契合,那么意象和意境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区别它们: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 把意象和意境这样区别开来并不是没有依据的,依据就在“象”和“境”的区别上。“象”和“境”是互相关联却又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周易?系辞》说:“圣人立象以尽意。”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说:“夫象者出于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象,本指《周易》里的卦象,它的涵义从一开始就是具体的。而境却有境界、境地的意思,它的范围超出于象之上。古人有时以象和境对举,很能见出它们的区别,如王昌龄说:“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xiixiii刘禹锡说:“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显而易见,象指个别的事物,境指达到的品境。象是具体的物象,境是综合的效应。象比较实,境比较虚。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诗构成一种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春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了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卖花声了。如果把这两句诗再加分析,就可以看到它包含四个意象:“小楼”、“深巷”、“春雨”、“杏花”。“小楼”、“深巷”,有静谧幽邃之感,衬托出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春雨”、“杏花”,带着江南早春的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陆游这两句诗的意境,就是借助这些富有情趣的意象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 最后还要说明意象和词藻的关系。 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在诗人的构思过程中,意象浮现于诗人的脑海里,由模糊渐渐趋于明晰,由飘忽渐渐趋于定型,同时借着词藻固定下来。而读者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则运用自己的艺术联想和想象,把这些词藻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进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在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词藻和意象,一表一里,共同担负着交流思想感情的任务。 意象多半附着在词或词组上。一句诗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如“孤舟——蓑笠翁”,“云破——月来——花弄影”,“风急——天高——猿啸哀”,“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也有一句诗只包含一个意象的,如“北斗七星高”,“楼上晴天碧四垂”。意象有描写性的,或称之为静态的,如“孤舟”、“蓑笠翁”;也有叙述性的,或称之为动态的,如“云破”、“月来”、“花弄影”。意象有比喻性的,如“若问闲情都几许, xiv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有象征性的,如《离骚》中的香草、美人。 一个意象不止有一个相应的词语,诗人不仅追求新的意象,也追求新的词藻。“东家蝴 xv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用“白骑少年”四字写思妇心中的游子,增强了游子给人 xvi的美感。词藻新,意象也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以“红泥小火炉”入诗,词藻意象都新。 诗的意象和与之相适应的词藻都具有个性特点,可以体现诗人的风格。一个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即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屈原的风格与他诗中的香草、美人,以及众多取自神话的意象有很大关系。李白的风格,与他诗中的大鹏、黄河、明月、剑、侠,以及许多想象、夸张的意象是分不开的。杜甫的风格,与他诗中一系列带有沉郁情调的意象联系在一起。李贺的风格,与他诗中那些光怪陆离、幽僻冷峭的意象密不可 20 分。各不相同的意象和词藻,体现出各不相同的风格。它们虽然只是构成诗歌的砖瓦木石,但不同的建筑材料正可以体现不同的建筑风格。意象和词藻还具有时代特点。同一个时代的诗人,由于大的生活环境相同,由于思想上和创作上相互的影响和交流,总有那个时代管用的一些意象和词藻。时代改变了,又会有新的创造出来。这是不难理解的。 三 确定了意象的涵义以后,就可以进一步研究意象之间的组合规律,并从这个角度探讨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 一首诗从字面看是语言的连缀;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在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近体诗和词里,意象可以直接拼合,无须乎中间的媒介。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如连词、介词可以省略,因而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很确定。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有类似电影蒙太奇的艺术效果。例如杜牧的《过华清宫》后两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骑红尘”和“妃子笑”这两个意象中间没有任何关连词,就那么直接地拼在一起。它们是什么关系呢,诗人并没有交待。可以说是“一骑红尘”逗得“妃子笑”了,也可以说是妃子在“一骑红尘”之中露出了笑脸,好像两个电影镜头的叠印。这两种理解似乎都可以,但又都不太恰巧。诗人只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把两个具有对比性的意象摆在读者面前,意象之间的联系既要你去想象、补充,又不允许你把它凝固起来。一凝固起来就失去了诗味。再如欧阳修的《蝶恋花》,它写少妇的孤独迟暮之感,其中有这样几句: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关连词,它们的关系也是不确定的 。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因为她估计今天丈夫不会回来了)。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内,关住春光使它不要离去。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诗人本不想把读者的想象固定在一处,我们也就不必把它讲死。反正那少妇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而这个动作正表现了她的寂寞、失望和惆怅。又如温庭筠《商山早行》里的这两句: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人迹”和“板桥霜”之间虽然也没有关连词,但是这两个意象的关系比较清楚:人的足迹留在板桥霜上。“鸡声”和“茅店月”的关系就不那么清楚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鸡声”是报晓的鸡声,“茅店月”是晓天的残月,这两个意象属于同一个时间。另外,“鸡声”是从茅店传来的,残月也低挂在茅店的屋角上,耳闻的鸡声和目睹的残月又是属于同一个地点的。但是也许不把“鸡声”和“茅店月”的关系固定下来更好。这句诗只不过借着一个声的意象和一个色的意象的直接拼合,表现了早行旅人的孤独感和空旷感。意象之间不确定的关系,正是留给读者进行想象的余地。 xviixviii其他如“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花人独立, xix微雨燕双飞。”这一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虽然可以直接拼合,意象之间似乎没有关连,其实在深层上却互相勾连着,只是那起连接作用的纽带隐蔽着,并不显露出来。这就是前人所谓的峰断云连,辞断意属。也就是说,从象的方面看去好像是孤立的,从意的方面寻找却有一条纽带。这是一种内在的、深层的联系。意象之间似离似合、似断似续,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余地和进行再创造的可能,因此读起来便有一种涵咏不尽的余味。 xxxxi例如杜甫的“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王安石奉为五字之模楷,它的好处就在于意象之间离合断续的关系。“钩帘”和“宿鹭起”,一写自己,一写宿鹭,表面看来没有联系,其实不然。这是同时发生的两个动作,当诗人卷起帘子并把它钩上的时候,看到宿鹭飞起。 21 也许是钩帘时惊动了宿鹭,也许不是。但帘的钩起与宿鹭的飞起难道没有一点类似的联想吗,“丸药”和“流莺啭”似乎也不相干,其实不然。诗人一边团药丸一边听到莺啼,团药丸时的触觉和莺啼圆啭的听觉,也有一点类似。表面看来互相孤立的意象,在深层的意义上就这样互相沟通着。 传为李白的词《忆秦娥》,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首词的意象跳动很大,秦楼月、灞陵柳、乐游原、咸阳古道、汉家陵阙,光是地点就换了 xxii这么多,所以浦江清先生说是“几幅长安素描的合订本”。如果再问一句,把这些孤立的意象连在一起的线索是什么呢,我想就是对长安这座古都的凭吊,对古代文明的追怀,对盛世的留恋和对前途的惘然。作者仿佛是站在历史长河中间的一座孤岛上,正向着邈远的时间与空间茫然地举目四望,同时把他的一些破碎的回忆和印象编织成这首词。除了这感情的线索之外,上阕“秦楼月”和下阕“音尘绝”各自的重复,也起了连接意象的作用。 再举一首温庭筠的《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 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这首词写一个女子在春雨之夜,想念远在边塞的丈夫。上阕头三句,用“柳丝”、“春雨”、“漏声”写出了春夜的悠长与寂寞。漏声报时,应在室内,词里说漏声从花外传来,这是那个女子梦回初醒时的错觉,她把雨声当成漏声了。接着,词的意象跳到“塞雁”、“城乌”和“画屏金鹧鸪”。从边塞到城楼,从城楼再到闺房,由远及近,把不同地点三个意象组织到一起。意象的跳跃是由漏声(即雨声)引起的,是漏声惊起了塞雁,惊起了城乌,也惊起了金鹧鸪。鹧鸪是绣在画屏上的,本不会飞,但在那女子的想象中,连它也随着塞雁、城乌一起惊飞了。这些惊飞的鸟象征着她不安的心情。她是那样容易为春雨惊动,所以在她的想象里,鸟儿也像自己一样的不安。“塞雁”、“城乌”、“金鹧鸪”这三个孤立的意象,就这样通过那女子的想象联系在一起了。下阕先写“香雾”,这芳香的、迷漫于闺阁内外的薄雾,制造了一种梦幻的、朦胧的气氛,和末句的“梦长君不知”恰好吻合。但直到最后,才出现那做梦的女子。她独卧在床,绣帘低垂,正痴迷地思念着远在他乡的丈夫。 综观全词,柳丝、春雨、漏声、塞雁、城乌、金鹧鸪、香雾、帘幕、谢家池阁、红烛、绣帘,这些意象看来好像没有什么关连,却都由最后一句中那个“梦”联系着,是她梦后的种种感觉。由梦串连起来的这些意象,把那女子的一片痴迷的印象很真实地表现了出来。 四 从意象组合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中国古典诗歌分一些传统技巧获得新的理解。 先说比兴。关于比兴的定义及其区别,历来众说纷纭。郑众说:“比者,比方于物也; xxiii兴者,托事于物。”刘勰说:“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 xxiv依微以拟议。”宋代的李仲蒙说:“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谓之 xxv兴,物动情也。”这是比较通达的几种说法。我在这篇文章里不想深入探究这个问题,我只想指出从意象组合的角度观察这个问题,可以说比兴就是运用艺术联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连接在一起的一种诗歌技巧。这种连接是以一个意象为主,另外的意象为辅。作为辅助的意象是对主要的意象起映衬、对比、类比或引发的作用。起前三种作用的是比,起后一种的是兴。用比所连接的意象之间的关系或明或暗,总有内在的脉络可寻。用兴所连接的意象之间的关系,没有内在的脉络可寻。比的用例,如《诗经?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朱熹曰:“冀其将雨,而杲然出日,以比望其君子之归而不归也。”李贺《老夫采玉歌》:“杜鹃口血老夫泪”,也是比,以杜鹃鸟的啼血比采玉老夫的泪 22 水。苏轼《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镇书崇寿院壁》:“乱山横翠障,落月淡孤灯”。每一句都包含两个意象,而意象之间就是借助“比”连接起来的。兴的用例,如《诗经》王风和郑风各有一首《扬之水》,都以“扬之水,不流束薪”起兴,但兴起的内容不同。王风的那首是征人思归,郑风的那首是兄弟不和。可见兴所组合的意象之间并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再说对偶。对偶可以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让人看了这一面习惯地再去看另一面。如“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上句写孟浩然的青年时代,下句写他的老年时代,时间的跨度很大,而这两句诗的意象就是靠对偶连接起来的。“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怀李白》)渭北和江东两地相去甚远,意象也是靠对偶连接的。“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时间和空间都以一个飞跃,一句是冬,一句是秋;一句是东南,一句是西北。因为有对偶在起连接作用,所以这两组不同时间、空间的意象放在一起,并不使人感到突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上句着眼于空间的广阔,下句着眼于时间的悠长。两句的意象通过对偶连接在一起,表现出一派无边无际的秋色。可见对偶是连接意象的一座很好的桥梁。有了它,意象之间虽有跳跃,而读者心理上并不感到是跳跃,只觉得是自然顺畅的过渡。中国古代的诗人常常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在广阔的背景上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对偶便是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意象连接起来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注 23 i 参看赵毅衡《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载于《外国文学研究》一九七七年第四期;杨熙龄《美国现代派诗歌举隅》,载于《世界文学》一九七九年第六期;张隆溪《弗莱的批评理论》,载于《外国文学研究》一九八0年第四期;艾兹拉?庞德《回顾》(老安、张子清译),载于《诗探索》一九八一年第一期。袁可嘉《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序言》,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九八0年第一版。 ii 《诗?小雅?采薇》。 iii 毛文锡《酒泉子》,见《花间集》卷五。 iv 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见《全唐诗》卷二三五。 v 李白《秋浦歌》其十五,见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八。 vi 李白《将近酒》,同上,卷三。 vii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同上,卷十三。 viii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见《杜诗详注》卷十七。 ix 秦韬玉《长安书怀》,见《全唐诗》卷六七0。 x 《感讽五首》其三,见王琦注《李长吉歌诗汇解》卷二。 xi 《金铜仙人辞汉歌》,同上。 xii 《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见《全唐诗》卷一四二。 xiii 《董氏武陵集纪》,见《刘宾客文集》卷十九。 xiv 贺铸《青玉案》,见《全宋词》,中华书局一九八0年第二版第五一三页。 xv 李贺《蝴蝶舞》,见王琦注《李长吉歌诗汇解》卷三。 xvi 白居易《问刘十九》,见《全唐诗》卷四四0。 xvii 杜甫《江汉》,见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卷二三。 xviii 王维《使至塞上》,见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卷九。 xix 晏几道《临江仙》,见《全宋词》,中华书局一九八0年第二版第二二二页。 xx 《水阁朝霁奉简云安严明府》,见《杜少陵集详注》卷十四。 xxi 叶梦得《石林诗话》:“蔡天启云:‘荆公每称老杜“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之句,以为用意高妙,五字之模楷。’”《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一九八一年第一版第四0六页。 xxii 《词的讲解》,见《浦江清文录》,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八年第一版第一二二页。 xxiii 《周礼?春官?大师》郑玄注引。 xxiv 《文心雕龙?比兴》。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八,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八年九月第一版第六0一页。 xxv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胡寅《斐然集》卷一八《致李叔易》引。 ——摘自《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西施咏1 王 维 艳色天下重2 ,西施宁久微 3。朝为越溪女4,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 5,贵来方悟稀 6。邀人傅香粉,不自着罗衣7。 君宠益娇态 ,君怜无是非8。当时浣纱伴 ,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 ,效颦安可希9。 注释 1(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原在家乡苎罗山浣纱砍柴,越国败于吴国,越王勾践派范蠡 求得西施,送给吴王夫差,借以求和。西施极得吴王宠爱,以致夫差因迷恋女色而亡国。 吴灭后,西施与范蠡相携退隐,泛舟五湖。 2( 艳色:美色,美丽。重:推崇,看重。 3( 宁:怎能。微:贫贱低微。 4( 越溪:越国的溪水,这里指苎罗山下的石迹水,在今浙江诸暨县,相传是西施浣纱的地 方。 24 5( 贱日:微贱的时候。殊众:与众不同。 6( 方:才。悟:明白,知道。稀:珍稀举世少有。 7( “邀人”两句:写西施的娇贵。邀:请。傅:擦,涂抹。着:穿。 8( “君宠”两句:写西施因得到君王的宠爱,变得日益娇纵,甚至连是非观念都没有了。 9( 持:以,拿。谢:告诫。邻家子:指西施邻居家的丑女,即东施。 10( 效颦:传说西施病心,时常捧心蹙眉。其邻里的丑女觉得很美,就效法她。颦:皱 眉。效:效法,仿效。希:希求。 评论 1(“贱日岂殊众”二言,古今极称佳句。然愚意以为不及“君宠益娇态”二言为工。四言之义,俱属慨词。然出之以冲和之笔,遂不觉沨沨乎为入耳之音。诚有合于风人之旨也哉。(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 夷门歌 1 王维 七雄雄雌犹未分2 ,攻城杀将何纷纷3 。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4。 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5 。亥为屠肆鼓刀人6 ,嬴乃夷门抱关者7 。 非但慷慨献奇谋 ,意气兼将身命酬9 。向风刎颈送公子10 ,七十老翁何所求 。 注释 1( 夷门:战国时期,魏国都城大梁的东门。这首诗中所歌颂的侯嬴是夷门的守门官,故名 为《夷门歌》。 2( 七雄:战国时期七个主要的诸侯国齐、楚、秦、燕、赵、魏、韩合称“战国七雄”。雄 雌:即胜负。 3( 纷纷:纷乱。 4( “秦兵”二句:秦军在长平之战大破赵军后,乘胜包围邯郸。平原君夫妇多次写信向魏 国及信陵君求救。魏王畏惧秦国,虽命晋鄙领兵十万驻扎于邺,但是仅仅观望,不敢相 救。信陵君屡次劝谏魏王,魏王均不听。邯郸:战国时期赵国都城,即今河北邯郸。平 原君:当时赵王惠文王的弟弟,战国四公子之一,也是信陵君的姐夫。 5( 公子:即信陵君,魏王的弟弟公子无忌,也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嬴:即侯嬴,魏国的隐 士,当时是魏国都城大梁的守门官。驷马:四匹马拉的车子。辔:缰绳。《史记?信陵 君列传》载魏有隐士名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 遗之,不肯受。„„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 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 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6( 亥:朱亥。屠肆:屠宰市场。鼓刀:操刀。鼓:挥舞。抱关者:守门人。 7( “非但”二句:写二人帮助公子窃符救赵的豪侠仗义之举。信陵君于魏王宠姬如姬有恩, 侯嬴于是为信陵君献计,请如姬帮忙从魏王卧室中偷出兵符,准备夺晋鄙之军救赵却秦。 如姬果然窃得兵符。公子行前,侯嬴又说:“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公子即使合了兵 符,但是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向王请示,事情就危险了。”于是让他的朋友大力士朱亥 和公子一起去,准备在晋鄙不听时击杀他。侯嬴又对公子说:“我年老了,不能跟随公 子。等公子到达晋鄙军时,我将自刭以谢公子。”公子至邺,假称魏王派自己来代替晋 鄙。晋鄙果然怀疑,朱亥遂以大铁椎击杀晋鄙。公子统帅晋鄙军,进击秦军,秦军解邯 郸之围而去。 25 8( “向风”二句:写侯嬴果然自刎,赞美他的仗义轻生,慷慨任侠。《晋书?段灼传》:“七 十老翁,复何所求哉。” 评论 1( 夷门抱关,屠肆鼓刀。点化二豪之语,对仗天成,已征妙墨。莫句复借用段灼理邓艾语, 尤见笔精。使事至此,未许后人步骤。(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 2( 王右丞《夷门歌》,所谓“羚羊挂角”“不着一字者”。(清王士祯《七言诗三昧举隅》) 3( 叙古事而别有寄托。(吴汝纶语) 古风 其十 1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2 。 明月出海底 ,一朝开光曜3 。 却秦振英声 ,后世仰末照4 。 意轻千金赠 ,愿向平原笑5 。 吾亦淡荡人6 ,拂衣可同调 7。 注释 1( 古风:即古体诗,李白的这组诗共五十九首,内容广泛,非作于一时一地,而体制相同, 故统以古风标题。 2( 倜傥:气度轩昂,不受拘束的样子。鲁连:即鲁仲连,战国末期齐国人,以任侠仗义、 功成不受赏着称。《史记?鲁仲连列传》:“鲁仲连者,齐人也。好奇伟倜傥之画策,而 不背仕宦任职。” 3( “明月”二句:形容鲁仲连的气度像是从海底出来的明珠,光芒辉耀。明月:珍珠名, 即夜光珠,《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珠有夜光、明月。” 4( “却秦”二句:是说鲁仲连退秦军的举动,为后世人所仰慕。赵孝成王时,秦军围攻赵 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客将军新垣衍到赵国,劝赵王奉表投降,尊秦王 为帝。当时,鲁仲连正客游赵国,被困在城中。他往见赵国国相平原君,反对帝秦,并 和新垣衍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鲁仲连用尊秦为帝的后患说服了新垣衍,也坚定了 赵国抗秦的决心。恰好这时,魏国的信陵君窃取了兵符,率兵救赵,秦军解围而去。却: 退,击退。末照:余光。 5( “意轻”二句:写鲁仲连不肯居功受赏。邯郸解围之后,平原君要封给鲁仲连官爵,鲁 仲连坚辞不受。于是平原君又赠给他千金,作为酬谢。鲁仲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 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 遂告辞而去。终身不再见平原君。 6( 澹荡:淡泊名利,放浪不受拘束。 7( 拂衣:振衣,提衣,表示决绝之意,《后汉书?杨彪传》载孔融曰:“明日便当拂衣而去, 不复朝矣。”后世因称归隐为拂衣。同调:志趣相合,如曲调相同,即志同道合。 评论 1( 此篇盖慕鲁仲连之为人也。(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2( 曹植诗:“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即“明月出海底”意。白姿性超迈,故感兴于鲁 连。(《唐宋诗醇》) 26 3( 青莲少好学仙,„„然又慕功名,所企羡者,鲁仲连„„等,总欲有所建立,垂名于世, 然后拂衣还山,学仙以求长生。(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一) 4( 此托鲁仲连起兴以自比。(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5( 以鲁仲连功成不受赏自比,为李诗中常用之调,例如《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所冀 旄旗灭,功成追鲁连”,《五月东鲁行》“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皆是。此盖受左思 《咏史》诗之影响。(衢退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 登金陵凤凰台1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2,晋代衣冠成古丘 3。 三山半落青天外 4,二水中分白鹭洲5 。 总为浮云能蔽日6 ,长安不见使人愁 。 注释 1( 金陵:今江苏南京。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三只五色大 鸟,翔集于此山。当时人认为是凤凰,遂筑台于山上,称山为凤凰山,台为凤凰台。 2( 吴宫:吴国的王宫,三国时吴国曾经建都金陵。 3( 晋代:东晋王朝也建都金陵。衣冠:士大夫的穿戴,亦用作士大夫的代称。成古丘:指 已经死去,留下古坟荒丘。丘:坟丘。 4( 三山:在金陵城西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称三山。陆游《入蜀记》:“三山, 自石头及凤凰台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则距金陵才五十里。”半落青天外: 是说三山远在青天之外,只能看得见一半。 5( 二水:指长江和秦淮河。白鹭洲:在江宁县西的长江中。秦淮河横贯金陵城,自城西注 入长江,而白鹭洲横截于其间,故曰“二水中分白鹭洲。” 6( “总为“句:是说帝王被奸邪包围。浮云:比喻奸佞小人。日:比喻帝王。陆贾《新语?慎 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7( 长安不见:长安是唐朝都城,朝廷所在,长安不见表示自己报国无门。《世说新语?夙 惠》载,东晋明帝数岁时,有人问他:“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明帝答曰:“日远,不 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明日再问,答曰:“日近。举头可见日,不见长安。” 咏怀古迹 其 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 1,宗臣遗像肃清高2。 三分割据纡筹策 3,万古云霄一羽毛 4。 伯仲之间见伊吕 5,指挥若定失萧曹 6。 运移汉祚难恢复 7,志决身歼军务劳 8。 注释 1( 宇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 2( 宗臣:为后世所尊敬仰慕的大臣。肃:肃然,严肃的样子。 3( 割据:指独霸一方。纡筹策:曲为谋划。纡:屈折。筹策:古代的计算工具,这里指谋 略。 27 4( “万古”:是说诸葛亮才略、品德出众超凡,如鸾凤高翔,独步云霄。羽毛:指珍禽。 5( “伯仲”句:是说诸葛亮的功业和伊尹、吕望相伯仲。伯仲:兄弟,引申为不相上下之 意。伊:即伊尹,辅佐商汤建立商朝的功臣。吕:吕望,又名姜尚,即姜太公,辅作周 文王、武王开创周朝基业。 6( “指挥”句:是说诸葛亮的指挥才能是萧何、曹参无法相比的。若定:形容镇定自如, 从容不迫。萧曹:萧何和曹参,都是辅佐刘邦建汉的谋臣。 7( 运:国运。祚:国运,皇位。 8( 志决:志向坚定。身歼:身亡。 评论 1( 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评之。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 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考亭、南轩,近代大儒,不能废也。(宋刘克庄《后村诗 话》) 2( 黄生曰:“此诗先表其才之挺出,后惜其志之不成,武候平生出处,直以五十六字论定。 前后诸人,区区以成败持评者,皆可废也。”(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引) 3( 卢世 曰:“杜诗《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此乃七律命脉根柢。子美既竭心 思,以一身全力,为庙算运筹,为古人写照,一腔血悃,万遍水磨,不唯不可轻议,抑 且不可轻读,养气涤肠,方能领略。人知有《秋兴》八首,不知尚有此十首,则杜诗之 所有为诗者,行之不著,习矣不察者,其埋没亦不少矣。”(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引) 蜀相 1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2 ,锦官城外柏森森 3。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 4,两朝开济老臣心 5。 出师未捷身先死 7,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 1( 这首诗是上元元年(七六0)杜甫游成都武候祠是所作。蜀相:即蜀国的丞相诸葛亮。 2( 丞相祠堂:即武候祠,诸葛亮曾经受封为武候。祠堂:为祭祀某人而建的庙堂。 3( 锦官城:即成都,成都以产锦著称,古代这里曾经设置官吏专门管理织锦之事,故称锦 城或锦官城。森森:繁密茂盛的样子。武候祠前有一株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所植。 4( “三顾”:指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的故事。顾:拜访,访问。烦: 烦劳。天下计:指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东连孙权,北抗曹操,西取刘璋的大计。 5( “两朝”句:写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父子两朝的一片忠心。开:开创基业。济:匡济 国家。 6( 出师:出征。捷:胜利。公元二三四年,诸葛亮再次出兵伐魏,战争还没结束,就病死 在五丈原(在今陕西眉县西南)军营中。 评论 1( 世俗喜绮丽,知文者能轻之。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然文章论当理不当理耳,苟当 于理,则绮丽风花同入于妙;苟不当理,则一切皆为常理。老杜„„吊古则有:“映阶 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皆出于风花,然穷尽性理,移夺造化。(宋范温《潜 溪诗话》十六,《宋诗话辑佚》本)范温元实《潜溪诗眼》 28 2( 子苍云:“杜律诗中虽有一律惊人,人不能到,亦有可到者。”仆云:“如《蜀相》诗第 二联,人亦能到。”子苍云:“第三联最佳。”(宋吴可《藏海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 3( 大率唐人诗主神韵,不主气格,故结句率弱者多。惟老杜不尔,如“醉把茱萸仔细看” 之类,极为深厚浑雄。然风格亦与盛唐稍异,间有滥觞宋人者,“出师未捷身先死”之 类是也。(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 4( 上四祠堂之景,下四丞相之事。首联,自为问答,记祠堂所在。草自春色,鸟空好音, 此写祠庙荒凉,而感物思人之意,即在言外。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见报国苦 衷。有此二句之沉挚悲壮,结作痛心酸鼻语,方有精神。宋宗忠简公临殁时诵此二语, 千载英雄有同感也。(请仇兆鳌《杜诗详注》) 5( 薛逢《筹笔驿》:“出师表上留遗痕,犹自千年激壮夫。”罗隐《武候祠》诗:“时来天地 虽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吁~汉运告终,天啬其寿,使不能尽展其才,以光复大业。 读二三君子之诗,未尝不流涕叹息也。(周甸) 八阵图 1 杜甫 功盖三分国 2,名高八阵图 。 江流石不转3,遗恨失吞吴4 。 注释 1( 八阵图:诸葛亮所创,所谓八阵,即天、地、风、云、飞龙、翔鸟、虎翼、蛇盘。八阵 的地点有四处,这里所咏的是夔州的八阵图。 2( 盖:超越。三分国:即魏、蜀、吴三国。 3( 石不转:是说八阵图中的石头,虽然被奔流的江水冲击,仍屹然不动。 4( “遗恨”句:说法不一,或以未能灭吴为恨;或以刘备征吴为恨;或以刘备未用阵法, 伐吴失败为恨;或以未能制止刘备伐吴为恨。 评论 1( 江流石不转,此阵图之垂名千载者。所恨吞吴失计,以致三分功业,中遭跌挫耳。下二 句,用分应。(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乌衣巷1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2 ,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旧时王谢堂前燕 3,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1( 这首诗是作者的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首。乌衣巷:在金陵秦淮河南面。三国时,是 孙吴守军驻扎的地方,因其士兵都穿乌衣而得名。东晋时宰相王导、谢安都曾经住在这 里,后来成为六朝高门世族王、谢两族的居住地。 2( 朱雀桥: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正对着金陵城的正南门朱雀门,靠近乌衣巷。 3( “旧时”二句:是说昔日世家大族的高堂,如今已经成了普通的百姓的家。 评论 1( 刘禹锡诗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妙处全在“旧”字及“寻常”字。 四溟云:“或有易之者曰:‘王谢堂前燕,今飞百姓家’,点金成铁矣。”谢公又拟之曰: “王谢豪华春草里,堂前燕子落谁家,”尤属恶劣。(清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 29 2( 《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 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感慨无穷,用笔极曲。(清施补华《蚬庸 说诗》二0三) 西塞山怀古1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2 ,金陵王气黯然收3 。 千寻铁锁沈江底 ,一片降旛出石头 4。 人世几回伤往事5,山形依旧枕江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6 ,故垒萧萧芦荻秋7。 注释 1(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县东,是长江中游的要塞,三国时更是吴国最重要的江防前线。 2( 王濬:晋武帝时的益州太守,武帝伐吴时,王濬受命建造战船。并在太康元年从成都出 发,顺江东下攻吴。下:顺流而下。益州:故地大部分在今四川境内,治所在今四川成 都。 3( “金陵”句:是说吴国显出亡国之相。金陵王气:相传楚威王见此有王气,就在这里埋 金以镇之,名之为金陵。后秦始皇南巡,望气者也说江东有天子气。秦始皇遂凿断山冈, 以断之,并改金陵为秣陵。黯然:黯淡无光。 4( “千寻”二句:吴国为了阻挡王濬的水军,在长江之险要之处,以铁锁横截江面。王濬 令人作大火炬,灌满麻油,烧断铁锁,于是船行无碍。王濬战船顺流直下,抵达石头, 吴主孙皓投降,吴国灭亡。寻:长度单位,一寻为八尺。降幡:表示投降的旗子。石头: 即石头城。 5( “人世”句:是说人世间像吴国灭亡这样令人感慨的事已经有几次了。 6( 四海为家:意即全国统一,四海一家。《史记?高祖本记》:“天子以四海为家。” 7( 故垒:旧时的营垒。萧萧:风吹树叶的声音。荻:芦苇一类的草。 评论 1( 长庆中,元徽之、梦得、韦楚客同会乐天舍,论南朝兴废,各赋金陵怀古诗。刘满引一 杯,引已,即成曰(诗略)。白公揽诗曰:“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余鳞爪何用,(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 2(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兴衰之感宛然。“千寻铁 锁沈江底”,虽有天险可据,“一片降旛出石头”,其如人事不休。“人世几回伤往事”, 局外议论如此,“山形依旧枕江流”,那管人间争斗。“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 秋”,太平既久,向之霸业雄心消磨已净。此方是怀古胜场。七律如此作自好,且看他 不费气力处。(清张谦宜《 斋诗谈》卷八) 3( 刘宾客《西塞山怀古》,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著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 精到,洵是此老一生杰作,自然压倒元白。(清薛雪《一瓢诗话》一九四) 4( 刘梦得《金陵怀古》诗“王濬楼船下益州”四语,虽少陵动笔,不过如是,宜香山之缩 手。五六“人世几回”二句,平弱不称,收亦无完固之力,此所以成晚唐也。(清施补 华《蚬佣说诗》一七六) 5( 刘梦得《金陵怀古》,只咏王濬楼船一事,而后四句,全是空描。当时白太傅谓其“已 探骊珠,所余鳞甲无用”,真知言哉~不然,金陵典故,岂王濬一事,而刘公胸中,岂 止晓此一典耶,(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六) 6( 纪文达师评此诗云:“第四句‘一片降幡出石头’,但说得吴。第五句‘人事几回伤往事’, 30 括过六朝,是为简练。第六句‘山形依旧枕寒流’,折到西塞山,是为圆熟。(清梁章钜 《退庵随笔》) 过华清宫1 其一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2 ,山顶千门次第开2 。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3。 注释 1( 本题共三首。华清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的骊山上。 2( 长安回望:指从长安回望骊山。绣成堆:形容骊山如一堆锦绣。骊山两侧有东绣岭和西 绣岭,唐玄宗时曾在岭上遍植花卉草木,彩色斑斓,远望宛如锦绣。 3( 千门:指华清宫重重的宫门。次第:一个接一个。 4( 骑:一人一马称为一骑。红尘:马奔驰时带起来的微红色尘土。妃子:指杨贵妃。 5( “无人”句:史载杨贵妃好食荔枝。荔枝以蜀地和南海所产最为著名,盛夏成熟,经宿 则败。玄宗于是每年命人从蜀地、南海乘驿马飞驰运送荔枝到长安,为此跑死了很多人 和马,践踏了很多庄稼。相传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宫时,曾经有南海进贡新鲜荔枝来。 当时唐玄宗正命人演奏新曲,遂名曲为《荔子香》。 赤壁1 杜牧 折戟沈沙铁未销2 ,自将磨洗认前朝3 。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4。 注释 1( 这首诗是杜牧官黄州刺史时所作,黄州城外有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外),传说是 汉末周瑜大破曹操之处。实际上赤壁之战的赤壁,在今湖北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 2( 沉沙:沉埋在水底沙中。铁未销:铁还没有完全烂掉。 3( 将:拿起。认前朝:辨认出是古代的遗物。 4( “东风”二句:这两句感慨周瑜的胜利非常侥幸,意即假如不是恰好东南风给了周瑜便 利,恐怕二乔都要成为铜雀台中的俘虏了。曹操进攻东吴时,因部下多是北方士兵,不 习水战,就用铁链把战船连成一体,使船只不至摇晃动荡。周瑜用部下黄盖之计,用数 十只轻便战船,满载浸透油脂的干柴,外面罩上帏幕,假装投降,等到靠近曹操战船时, 冷不防地放起火来。这天恰好东南风大起,火向西北曹操军营方向猛烧,曹操大败,退 回北方。周郎:即周瑜,赤壁之战时孙吴军的统帅。周瑜少年英才,年仅二十四岁就受 封为建威中郎将,东吴人称之为周郎。铜雀:即铜雀台,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曹 操所建。台上有楼,楼顶立有一丈五尺高的大铜雀,故称铜雀台。曹操的姬妾歌伎都住 在其中,是他暮年的私人游乐场所。二乔:乔家两姐妹,是东吴著名的美女,大乔是东 吴国主孙权的亡兄孙策的妻子,小乔是周瑜的妻子。 评论 1( 牧之题咏,好异于人。如《赤壁》云:“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皆 反说其事。(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五) 2( 晚唐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皆宋人议论之祖。间有极工者,亦气韵衰飒。(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 31 3( 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出己意,发议论,而斧凿铮铮,又落 宋人之病。如牧之„„《赤壁》云:“折戟沈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 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用意隐然,最为得体。„„赤壁谓天下三分也。许彦周乃曰: “此战系社稷存亡,只恐捉了二乔,措大不识好恶。”宋人之不足与言诗如此。(清吴乔 《围炉诗话》卷三) 4( 杜牧之作诗,恐流于平弱,故措辞必拗峭,立意必奇辟,多作翻案语,无一平正者。方 岳《深雪偶谈》所谓“好为议论,大概出奇之异,以自见其长”也。如《赤壁》云:“东 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此皆不度时势,徒作议论,以炫人耳,其实非 确论也。(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十一) 题乌江亭1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2,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3。 注释 1( 乌江亭:即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是项羽自杀的地方。《史记?项羽本记》载,项 羽自垓下突围而出,来到乌江,乌江亭长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 足王也。愿大王急渡。”项羽笑曰:“藉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 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遂自刎而死。 2( 期:预料,预测。 3( 江东: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自九江以下,折向东北流去,因称其中下游地区为江东。 评论 1( 牧之题咏,好异于人。„„至《题乌江亭》则好异而叛于理。„„项氏以八千人渡江, 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宋胡仔《苕 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五) 2( 用翻案法,跌入一层,正意益醒。(清吴景旭《历代诗话》) 咏史怀古词 念奴娇 赤壁怀古1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故垒西边3,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4。乱石穿空5,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6。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7,小乔初嫁了8,雄姿英发9。羽扇纶巾10,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11。故国神游12,多情应笑我13,早生华发14。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15。 注释 5(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一0八二)苏轼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冈)时作的。赤壁:说 法不一。苏轼所游的赤壁乃是黄州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外,传说是赤壁之战的赤 壁。实际上曹操与孙刘联军赤壁之战的赤壁在今湖北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 6( 风流人物: 32 7( 故垒:旧时的营垒。 8( 周郎:指赤壁之战时东吴的统帅周瑜。周瑜少年英才,年仅二十四岁就受封为建威中郎 将,东吴人称之为周郎。 9( 乱石穿空:陡峭高耸的石壁像是要刺破天空。 10( 千堆雪:形容层层叠叠的白色浪花。李煜《渔父词》:“浪花有意千重雪。” 11( 公瑾:周瑜的字。 12( 小乔:周瑜之妻。乔:本作“桥”。《三国志?吴志》载,周瑜跟随孙策伐皖,得桥 公二女,皆国色,孙策自纳大桥,周瑜纳小桥。 13( 英发:言论见识卓然不凡。 14( 羽扇纶巾:魏晋时的儒装。周瑜身为武将,却着儒装,显示其潇洒闲雅。纶巾:丝 帛做的头巾,一般以青色丝帛为之,有青白织纹的,称白纶巾。 15( 樯橹:指船只,特指曹操的战船。樯:桅杆。橹:划船的工具。灰飞烟灭:赤壁之 战中,周瑜听取部将黄盖的建议,火烧曹操战船,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16( 故国:故地,这里指赤壁古战场。 17( “多情”句:“应笑我多情”的倒装。 18( 华发:花白的头发。 19( “一尊”句:举起酒杯,在月光中将酒洒在江上,借以表示对古人的凭吊。樽:酒 器。酹:洒酒表示祭奠。 评论 1( 苕溪渔隐曰: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渔隐丛话》前集卷 五十九) 2( 苕溪渔隐曰:《后山诗话》谓:“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 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余谓后山之言过矣。子瞻佳词最多,如“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赤壁词„„皆绝去笔墨畦径间,直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 而三叹、若谓以诗为词,是大不然。子瞻自言,平生不善唱曲,故间有不入腔处,非尽 如此。后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况愈下,盖其谬耳。(《渔隐丛话》后集卷二 十六) 3(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 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 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宋俞文豹《吹剑续录》) 4( 夏口之战,古今喜称道之。东坡赤壁词,殆戏以周郎自况也。词才百许字,而江山人物 无复余蕴,宜其为乐府绝唱。(金元好问《题闲闲书赤壁赋后》) 5( 古今词多脂软纤媚取胜,独东坡此词,感慨悲壮,雄伟高卓,词中之史也。铜将军、铁 拍板唱公此词,虽优人謔语,亦是状其雄卓奇伟处。(明杨慎《草堂诗余》) 6( 此词结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其旷达之怀,直吞赤壁于胸中,不知区区周、 曹为何物。不如是,何以为雄视千古乎,(明张綖《草堂诗余后集别录》) 7( 然仆谓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清彭孙遹《词藻》) 8( 东坡以龙骥不羁之才,树松桧特立之操,故其词清刚隽上,囊括群英。院吏所云学士词 须关西大汉,铜琶铁板,高唱“大江东去”。语虽近謔,实为知音。(清邓廷桢《双砚斋 随笔》卷六)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1 辛弃疾 33 楚天千里清秋2,水随天去秋无际3。遥岑远目4,献愁供恨5,玉簪螺髻6。落日搂头,断鸿声里7,江南游子8。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9。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10,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11。可惜流年12,忧愁风雨13,树犹如此14~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15,搵英雄泪。 注释 1(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是时辛弃疾由滁州知州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 官,再返建康。建康:今江苏南京。赏心亭:北宋丁谓所建,位于建康下水门城上,下 临秦淮河,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2( 楚天:江南的天空,因江南大部分土地战国时属于楚国,故称。清秋:清爽高远的秋天。 3( “水随”句:江水随着天空向远方流去,秋色无边无际。 4( 岑:小而高的山。远目:放眼远望。韩愈、孟郊《城南联句》:“遥岑出寸碧(韩),远 目增双明(孟)。” 5( 献愁供恨:带给人忧愁愤恨之情。 6( 玉簪螺髻:高耸的山峦、绵长的山脉,远看像碧玉制成的发簪插在螺壳形的青色发髻上。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山如碧玉簪。” 7( 断鸿:失群的孤雁。鸿:大雁。 8( 江南游子:在江南漂泊的人,辛弃疾是济南人,故自称“江南游子”。韦庄《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子只合江南老。” 9( “把吴钩”四句:写满怀壮志却无人理解的感叹。看吴钩:表示想杀敌报国。杜甫《后 出塞》:“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吴钩:古代吴国出产的钩,泛指利剑。钩:一种 兵器,形似剑而曲。会:领会,理解。 10( “休说”三句:《晋书?张翰传》载西晋张翰,字季鹰,吴郡人。张翰在洛阳为官 时,见秋风起,想起吴中的菰菜羹、鲈鱼脍,说道:“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 以要名爵乎,”随辞官归家。这里反用其意,表示自己不会忘怀国事,弃官归隐。休说: 不要说。堪:可以。脍:切成细小的薄片。 11( “求田”三句:《三国志?陈登传》载,许汜过下邳,见陈登,陈登很久都不理他, 让人睡在下床上,自己睡在大床上。许汜告诉刘备,刘备批评他说:“君有国士之名, 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 龙(陈登字)之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刘备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 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耶~” 这里用此事来表明自己不会像许汜那样只挂念自家之事。 求田问舍:置地买房。刘郎:刘备。 12( “可惜”三句:感慨年华逝去。流年:流逝的岁月。忧愁风雨:使人忧愁的风风雨 雨。苏轼《满庭芳》:“忧愁风雨,一半相妨。”树犹如此:《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 征,路过金城,看见自己以前种的柳树已经有十围之粗了,感慨道:“木犹如此,人何 以堪,”这里借用下句之意,感叹自己的衰老。 13( 倩:请。唤取:叫来。红巾翠袖:女子的服饰,这里代指女子。 14( 搵:擦拭。 评论 1( 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盖不欲转入别调也。“呼翠袖,为君舞”、“倩盈盈翠袖, 搵英雄泪”,正是一法。然又须结得有“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之妙乃得。美成《元 宵》:“任舞休歌罢”则何以称焉。(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 2( 起二语苍苍茫茫,笔力雄健可喜。 34 落落数语,不数王粲《登楼赋》。 结得风流悲壮。(陈亦峰) 3( 裂竹之声,何尝不潜气内转。起句嫌有犷气。(《谭评词辨》卷二) 4( 世称词之豪迈者,动曰苏辛。不知稼轩词,自有两派,当分别观之。„„若《水龙吟》 之“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皆独茧 初抽,柔毛欲腐,平欺秦柳,下轹张王。(清邓廷桢《双砚斋随笔》) 5( “把吴钩看了”四句,俯视佩刀不能杀敌,即拍遍栏杆,亦无人能识其登楼远眺之愁 思。此四语极清致,亦极沉痛。《鹧鸪天》:“情知已被云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即从 此化出。“拍遍”较“频倚”,语尤深曲;“拍遍”二字用之于把吴钩“看了”二字之下, 尤警。(邓广铭《辛弃疾词选集》)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2,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3,不尽长江滚滚流4。 年少万兜鍪5,坐断东南战未休6。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7。生子当如孙仲谋7。 注释 1( 这首词作于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守京口时。京口:即今江苏镇江。三国孙吴曾在此建 都,后迁都建业,在此设京口镇。北固亭:又名北固楼,在镇江城北的北固山上,下临 长江,地势险要。晋蔡谟所筑,梁武帝时改称北顾亭。 2( 神州:这里指沦陷的北方中原地区。 3( 悠悠:漫长久远。 4( 不尽长江滚滚流: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 “年少”句:赞美孙权小小年纪便统帅千军万马。年少:孙权继承父兄事业时年仅十九 岁,故曰“年少”。万兜鍪:千军万马。兜鍪:头盔,代指士兵。 6( 坐断: 占据。休:停止。 7( “天下”二句:能与孙权匹敌的英雄,只曹操、刘备而已。《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载,曹操与刘备论天下英雄,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指刘备)与操耳。”后来《三国 演义》里“青梅煮酒论英雄”即是由此而来的。 8( 仲谋:孙权的字。《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注引《吴历》载,曹操曾经与孙权对垒, 见其舟船、器杖、军伍整齐严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评论 1( 此有慨于南渡之不振也。(杨希闵《词轨》) 2( 陈亦峰曰:“魄力雄大,虎视千古。东坡词,极名士之雅,稼轩词,极英雄之气。千古 并称,而稼轩更胜。”(邓广铭《辛弃疾词选集》引) 3( 此时稼轩已六十五岁高龄,出镇京口,而登临远眺,借古喻今,以抒写其愤懑气概之词 也。“何处望神州”,五字点出江北一片沦陷山河。“望”字尤沉痛。“何处”一问,更逼 进一层。此写远眺。“满眼风光北固楼”点题,此写近景。“风光”二字,极概括。两句 语气,自为问答。“千古兴亡多少事”三句,想起千古兴亡。英雄安在,正如东坡《念 奴娇》词所云:“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耳。„„全篇借古喻今,缘景即情,屡为问 答,而局势开闢。(邓广铭《辛弃疾词选集》) 4( 词上下两结,一借杜诗以眼前景结,一用操语以议论作收,俱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直 35 如己出。尤其下片结拍三句化用袭用曹操语意,一气而下,对答如流,倍见功力。(朱 德才《辛弃疾词选》)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1。舞榭歌台2,风流总被3,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5。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7。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8。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9, 注释 1( “千古”三句:是说千古江山如旧,却无处寻觅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了。孙仲谋:即孙 权,他继承父兄事业,称霸江东,在赤壁之战中与刘备联合,大破曹军,并建立吴国, 与魏、蜀鼎足三分,是一代风流人物。 2( 榭:在台上盖的高屋。 3( 风流:英雄功业的风度气韵。 4( 巷陌:街道。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其先世本彭城人,后随晋王室南渡,居于 京口。刘裕在这里起兵讨伐桓玄,代晋称帝,建立了宋。 5( “想当年”三句:写刘裕北伐事。晋安帝义熙五年(四0九)、十二年(四一六),刘裕 两次统率东晋军队北伐,灭南燕、后秦两国,收复洛阳、长安等地。金戈铁马:形容兵 强马壮。气吞万里:形容气概雄壮,横扫万里。 6( “元嘉”三句:写刘义隆北伐惨败之事。元嘉:刘裕之子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草草: 仓猝,草率。封狼居胥:即北伐建功。封:筑坛祭天。狼居胥: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 区西北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曾经追击匈奴至此,封山而还。《宋书?王玄谟传》载, 玄谟每陈北侵之策,上(宋文帝)谓殷景仁曰:“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之意。” 赢得:这里指落得。北顾:回头北望,担心追兵将至。《南史?宋文帝纪》载,元嘉二 十七年(四五0),王玄谟北伐失败,北魏太武帝率领大军乘胜直抵瓜步,声称欲渡江。 一时京师震恐,内外戒严。宋文帝登烽火楼极望,想起始议北伐之时,朝中大臣多不赞 同,后悔道:“北伐之计,同议者少,今日士庶劳怨,不得无惭。贻大夫之忧,在予过 矣。”《宋书?索虏传》载,宋文帝曾有“北顾涕交流”诗句。当时南宋韩侂胄当国,想 借北伐金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仓促行事,准备不足,辛弃疾遂借此诫其不可轻率出 师。 7( 四十三年:辛弃疾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奉耿京命南渡归依朝廷,到开禧 元年(一二0五)出镇京口,正好四十三年。 8( 烽火:战争,战乱。扬州路:即淮南东路,管辖今江苏北部、安徽东北部一带地区。因 扬州是其治所,故又称“扬州路”。路:宋代的行政区划。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 大举南侵。辛弃疾绍兴三十二年南渡之时,扬州一带正战火遍地。 9( “可堪”三句:是说往事不堪回首,如今佛狸祠下,已经一片祭祀的鼓声,一点抗战的 迹象都没有了。可堪:怎堪,那堪。佛狸祠: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在今江苏六合县东 南二十里处)上。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王玄谟的北伐军,乘胜追至瓜 步山,在这里建立行宫,因其小名佛狸,故后人称此为佛狸祠。神鸦:祠庙里吃祭品的 乌鸦。社:祭祀时的鼓乐。 10( “凭谁”三句:以廉颇自况,表示自己虽然年老但雄心仍在,只是无人重视。廉颇: 36 战国时赵国名将,善用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廉颇晚年遭受馋害出奔魏国。 后秦军攻赵,赵王欲起用廉颇,先遣使者去探看其健壮与否。廉颇当使者面,一顿饭吃 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甲上马,表示自己仍能为国征战。但使者接受了廉颇仇人的贿 赂,回报赵王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是还很能吃。只是和我坐了一会,就大便了三 次。”赵王听后,以为廉颇已经衰老,就不再起用他了。 评论 1( 既而又作一《永遇乐》序北府事,„„特置酒招数客,使妓按歌,自击节,遍问客,必 使摘其疵,客循谢不可。相台岳珂年最少,率然对曰:“„„新作微觉用事多耳。”稼轩 大喜,谓座客曰:“夫君实中余痼。”乃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未竟,其刻意如此。(岳 珂《桯史》卷三) 2( 此词隽壮可喜。(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3( 无限感慨悲凉之意,而词足以发之。妙~妙~(李濂语) 4( 典故一经其手,自不患多。(卓人月《古今词统》) 5( 升庵曰:“稼轩词中第一”。发端便欲落涕,后段一气奔注,笔不得遏。廉颇自拟,慷慨 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当是不解词味。(清先著、程洪《 词洁集评》卷 一) 6( 今人论词,动称辛柳,不知稼轩词以“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为最,过此则颓然放 矣。(田同之《西圃词说》) 7( 辛稼轩《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意在恢复,故追数孙刘,皆南朝之英主。屡 言佛狸,以拓跋比金人也。《古今词话》载岳倦翁议之云:“此词微觉用事多。”稼轩闻 岳语大喜,谓坐客曰:“夫君也,实中余痼。”乃抹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未竟。按此, 则今传辛词,已是改本。(宋翔凤《乐府余论》) 8( 有英主则可以隆中性,此是正说。英主必起于草泽,此是反说。 济世图功,前车如此。(周济《宋四家词选》) 9( 起句嫌有犷气。使事太多,宜为岳氏所讥。非稼轩之盛气,勿轻染指也。(谭献《谭评 词辨》) 10( 稼轩词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浪淘沙?山寺 夜作》、《瑞鹤轩?南涧双溪楼》等类,才气虽雄,不免粗鲁。世人多好读之,无怪稼轩 为后世叫嚣者作俑矣。读稼轩词者,去取严加别白,乃所以爱稼轩也。(清陈廷焯《白 雨斋词话》卷一) 11( 此却悲壮苍凉,极咏古之能事。(清李佳《左庵词话》卷上) 12( 此词拉杂使事,而以浩气行之,如猊之怒,如龙之飞,不嫌其堆垛。岳倦翁谓此作 微觉用事多,非也。句句有金石声,吾怖其神力。(陈亦峰) 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1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2,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3。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4。 峡束苍江对起5,过危楼6,欲飞还敛7。元龙老矣8,不妨高卧,冰壶凉簟9。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10。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11, 37 注释 1( 南剑:宋代州名,州治在南平(今福建南平市)。双溪楼:在南平城东,因剑溪和樵川 二水在此汇合而得名,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2( 西北:指西北方已经沦陷的中原地区。 3( “人言”三句:《晋书?张华传》及《拾遗记》载,晋人张华见斗牛之间常有紫气,就 问雷焕。雷焕答曰:这时宝剑神光,上彻于天,剑当在江西丰城。张华于是派雷焕为丰 城县令,前驱寻剑。雷焕到丰城,果然从地下掘出两把宝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剑 掘出之夜,斗牛之间不复见紫气。雷焕将一柄剑送给张华,一柄自己佩带。张华被诛后, 宝剑随之失踪。雷焕死后,其子佩剑过延平津(即剑溪),宝剑忽然从腰间跃出,飞入 水中。及入水寻找,不见宝剑,只见两条龙各长数丈,盘曲潭底。斗牛:二十八宿中的 斗宿和牛宿。 4( “待燃犀”三句:是说想点燃火把,看潭寻剑,又怕水中妖怪兴风作怪。犀:犀牛角, 传说燃之照水,能够使妖魔现出原形。《晋书?温嶠传》载,温嶠回武昌途中,路过牛 渚矶,矶下水深不可测,人言其中多妖怪。温嶠遂燃犀下照,不久,就见许多水妖水怪 前来灭火。鱼龙:这里指水中的妖魔鬼怪。惨:狠毒。 5( “峡束”:是说峡谷对立高耸,制约着江水。束:束缚,制约。苍江:青色的江水。对 起:对峙耸立。 6( “危楼”:指双溪楼。危:高。 7( 敛:收敛。这里指水势变缓。 8( 元龙:汉代高士陈登,这里是作者自况。 9( “不妨”二句:是说不妨退隐闲居。高卧:高枕而卧,形容安闲无事,亦指隐居不仕。 簟:竹席。 10( 登览:登临观览。 11( “问何人”三句:是说何人在沙岸上、斜阳里,卸帆系缆,缆:缆绳 评论 1( 稼轩词着力太重处,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诗以寄之》、《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等作,不免剑拔弩张。(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2( 此稼轩爱国词的名篇,写抗金复国的壮志及壮志难酬的愤慨。但摭取当地传说,关合眼 前景色,婉曲顿挫,非径直豪放一路。一起唤剑清扫妖氛,志壮气豪,笼盖全篇。以下 叠层铺叙,曲尽情致。„„结韵一片“斜阳”,深寓国忧,而卸帆系舟,也终以国事难 为而兴归去之念。如言苏词清雄,则稼轩此类词最当“沉雄”二字。(朱德才《辛弃疾 词选》) 六州歌头 题岳鄂王庙1 刘过 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2,身草莽3,人虽死,气填膺4,尚如生。年少起河朔5,弓两石6,剑三尺,定襄汉,开虢洛,洗洞庭7。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8。过旧时营垒9,荆鄂有遗民10,忆故将军11,泪如倾。 说当年事,知恨苦,不奉诏12,伪耶真13,臣有罪,陛下圣,可鉴临,一片心14。万古分茅土,终不到,旧奸臣15。人世夜,白日照,忽开明16。衮珮冕圭百拜,九泉下,荣感君恩17。看年年三月,满地野花春,卤簿迎神18。 38 注释 1( 岳鄂王:岳飞,南宋抗金名将,战功赫赫,后被秦桧所害。孝宗时昭雪,立庙武昌。宁 宗时追封鄂王。 2( “中兴”二句:是说岳飞是中兴诸将中万里数一的英雄。 3( 草莽:杂生的荒草,泛指荒野。 4( 气填膺:是说岳飞的忠愤之气充塞胸怀。膺:胸。 5( “年少”句:岳飞二十岁从军,开始在黄河以北抗击金军。河朔: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6( “弓两石”:是说岳飞臂力极大,能拉开两石的弓。石:重量单位,百二十斤为一石。 7( “定襄阳”三句:写岳飞的战功。定襄汉:绍兴四年(一一三四),收复襄阳府等六处 州郡。开虢洛:绍兴九年(一一三九),收复虢州(今河南灵宝)、洛京(今河南洛阳)、 东虢(今河南荥阳)的大片土地。洗洞庭:绍兴五年(一一三五),镇压洞庭湖的杨么 农民起义军。 8( “北望”三句:是说汴京还在敌人手里,良将却先被杀了。帝京:指北宋都城汴京。狡 兔:这里指金人。《韩非子?内储下?六微》:“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破则谋臣忘”,比 喻事成后抛弃有功之人。这里反用。 9( 过:拜访。 10( 荆鄂:今湖北一带。遗民:亡国之民。 11( 故将军:指岳飞。 12( 奉诏:听从皇帝的命令。不奉诏是秦桧强加给岳飞的莫须有的罪名。 13( 耶:疑问词。 14( “臣有罪“四句:是说臣子是有罪,还是一片忠心,如果皇上圣明,是能够鉴察清 楚的。圣:圣明。鉴临:鉴别察明。 15( “万古”三句:是说千年万载,分封王侯,最终也不会轮到以前的奸臣。秦桧死后 曾追赠申王,谥号忠献。在岳飞追封鄂王后一年多,秦桧被追夺王爵,改谥号为谬丑。 茅土:受封为王侯。古代帝王社祭之坛为五色土建成,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所在方向取 坛上一色土,以茅包之,称为茅土,给受封者在封地内立社用。 16( “人世夜”三句:人世的黑夜有了白日照耀,忽然变得明朗了。比喻沉冤得到昭雪。 17( “衮珮”三句:想象九泉下的岳飞穿上王侯的衣服,向君王谢恩。衮:古代帝王及 上公穿的龙袍。珮:佩玉。冕: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戴的礼帽,后专指王冠。圭: 古代帝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 18( 卤簿:帝王出行时的仪仗队,自汉以后亦用于后妃、太子、王公大臣。神:指岳飞 的英灵。 六州歌头 刘过 镇长淮,一都会,古扬州1。升平日2,珠帘十里春风,小红楼3。谁知艰难去,边尘暗4,胡马扰5;笙歌散,衣冠渡6,使人愁。屈指细思,血战成何事,万户封侯7。但琼花无恙8,开落几经秋。故垒荒丘,似含羞9。 怅望金陵宅10,丹阳郡11,山不断,郁绸缪12。兴亡梦,荣枯泪,水东流,甚时休13,野灶炊烟里,依然是宿貔貅14。叹灯火,今萧索,尚淹留15。莫上醉翁亭16,看蒙蒙雨,杨柳丝柔。笑书生无用,富贵拙身谋17,骑鹤来游18。 注释 1( “镇长淮”三句:写扬州地理位置的重要。镇:守护,镇守。长淮:淮河。 2( 升平:太平。 39 3( “珠帘”二句:杜牧《赠别二首》其一:“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4( 边尘:战士驰逐原野带起的风沙尘土,泛指战争。 5( 胡马:北方胡地的马匹,这里指金军。 6( 衣冠渡:官绅士大夫南渡逃命。衣冠:士大夫的穿戴,亦用作士大夫的代称。 7( “万户”句:即“封万户侯”的倒文。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 8( 但:只有。琼花:一种珍异的花木,古代以洛阳、扬州所产最著名。旧时扬州后土祠有 琼花一株,相传是唐朝时所植。无恙:安全,完整。恙:忧虑,疾病。 9( 故垒:旧时的营垒。 10( 金陵:京口在唐时也称金陵。 11( 丹阳:唐代天宝年间,以京口为丹阳郡。 12( 绸缪:紧密缠绕。 13( 甚时:何时。 14( 貔貅:猛兽名,比喻勇猛的军队。 15( 淹留:滞留,停留。 16( 醉翁亭:古迹名胜,在今安徽滁县西南,宋代僧人智仙建,欧阳修为滁州太守时曾 在这里饮宴。因其自号醉翁,因名亭为醉翁亭。这里指欧阳修在扬州建的平山堂,其《朝 中措》词曰:“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17( “富贵”句:是说才智短拙,不能谋得功名富贵。 18( 骑鹤:殷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 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一、咏物诗 在狱咏蝉1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2 ,南冠客思侵3 。那堪玄鬓影4 ,来对白头吟5 。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6 。无人信高洁7 ,谁为表予心8。 注释 1( 这首诗作于仪凤三年(六七八)秋。骆宾王作侍御史时,因屡次上书议论政事,触怒武 则天,遭到诬陷,以贪赃罪名逮系狱中。这首诗即作于狱中。 2( 西陆:指秋天。古代天文学认为太阳循着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余 行一周天。行于东陆谓之春,行于南陆谓之夏,行于西陆谓之秋,行于北陆谓之冬。 3( 南冠:即楚冠,春秋时楚人所戴冠名,代指囚犯。《左传》成公九年载,晋侯观于军府, 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世遂以南冠 为囚犯代称。客思:游子思乡之情。侵:侵袭。 4( 玄鬓影:这里指蝉。古代女子发式中有蝉鬓,即把发髻梳得薄如蝉翼。晋崔豹《古今注》 载魏文帝宫人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这里反用黑色的鬓发来指蝉。玄:黑色。 5( 白头吟:是说蝉对着自己的满头白发哀鸣。又《白头吟》是古乐府曲名,曲调哀怨。相 传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与其绝,其诗曰:“愿得一心人, 白头不相离。”古人作诗常以男女关系喻君臣关系,这里即用此典故,暗示自己一片忠 忱,却被君主遗弃。 6( “露重”二句:露水很重,沾湿蝉翼,使蝉难以高飞;风很大,使蝉鸣声很容易被吹散。 比喻仕途险恶,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自己的申诉也无法传到君王那里。沉:沉寂。 40 7( 高洁:蝉居高枝之上,餐风饮露,故称其高洁。这里也暗喻诗人自己的高洁的品性。 8( 谁为:即“为谁”的倒文。予:我。 感遇1 其七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 ,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 ,自有岁寒心2 。 可以荐嘉客 3,奈何阻重深4 。运命唯所遇 ,循环不可寻5 。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6。 注释 1( 本题共十二首,是张九龄由丞相被贬为荆州长史时所作。 2( “岂伊”二句:意即丹橘经东犹绿,难道是因为江南地气温暖,其实是因为它自有耐寒 的特性。伊:语助词。岁寒心:指能耐严寒的本性。 3( 荐:进奉。 4( 阻重深:被重山深水所阻隔。 5( “运命”二句:人的命运只能取决于机遇,祸福的循环交替是找不出道理的。 6( “徒言”二句:人们只说种植桃李,难道丹橘就没有那些好处吗,《韩诗外传》“夫春 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徒:只。树:种植。阴:树荫。 房兵曹胡马1 杜甫 胡马大宛名2 ,锋棱瘦骨成3 。竹批双耳峻4 ,风入四蹄轻5 。 所向无空阔6 ,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7 ,万里可横行。 注释 1( 兵曹:官名,唐代各州设兵曹参军。胡马:胡地出产的马。胡: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2( 大宛名:意即是著名的大宛马。大宛(yuān):汉代西域国名,以盛产汗血宝马著名。 3( “锋棱”句:“瘦骨成锋棱”的倒文,是说马骨架突出,像锋棱一般。锋棱:尖锐的棱 角。 4( “竹批”句:是说马的双耳像斜削开的竹筒一样高峭。批:这里指削开。峻:高峭。古 代相马之法,忌头大耳缓,而以两耳瘦削尖挺为千里马的特征之一。《齐民要术》:“(马) 耳欲小而锐如削筒。” 5( “风入”句:是说马奔驰时四蹄生风,非常轻快。 6( “所向”句:是说胡马神骏,能飞越任何空阔之地。 7( 骁腾:骁勇飞腾,颜延年《赭白马赋》:“料武艺,品骁腾。” 评论 1( 黄生曰:上半写马之状,下半赞马之才,结归房君,此作者诗法。张耒曰:马以神气清 劲为佳,不在多肉,故云“锋棱瘦骨成”。无空阔,能越涧注坡。托死生,可临危脱险。 下句蒙上,是走马对法。张綖曰:此四十字中,其种其相,其才其德,无所不备,而从 容痛快,凡笔望一字不可得。(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2( 赵汸曰:“前辈言咏物诗,戒粘皮着骨。公此诗,前言胡马骨相之异,后言其骁腾无比, 而词语矫健豪纵,飞行万里之势,如在目中,所谓索之于骊黄牝牡之外者。区区模写体 贴以为咏物者,何足语此。”(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3( 一题必尽题中之义,沉着至十分者,如《房兵曹胡马》,既言“竹批双耳”、“风入四蹄” 矣,下又云:“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此皆题中应有之义,他人说不到,而少 陵独到者也。(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二) 41 4( 咏物,小小体也,而老杜咏房兵曹胡马,则云:“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德性之调 良,俱为写出。(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 初月 杜甫 光细弦岂上1 ,影斜轮未安2 。微升古塞外 ,已隐暮云端 3。 河汉不改色 4,关山空自寒 5。庭前有白露6 ,暗满菊花团7。 注释 1( 弦:指半月。 2( 轮:即月轮,月亮。 3( “微生”二句:写初月刚从古塞之外升起,就隐没在暮云之间了。 4( 河汉:银河。 5( 关山:山名,在今宁夏南部,有大关山、小关山,是唐代防御吐蕃的边塞要地。 6( 白露:秋天的露水。 7( “暗满”句:不知不觉中菊花上已经落满了圆圆的露珠。团:圆。 评论 1( 此诗句句有一“初”字意,细玩自见。(清张远《杜诗会粹》) 2( 在秦而咏初月也。光细影斜,初月之状。乍升旋隐,初月之时。下四,皆承月隐说。河 汉关山,言远景。庭露菊花,言近景。总是月色朦胧之象。(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流莺 李商隐 流莺飘荡复参差 1,度陌临流不自持 2。巧啭岂能无本意 3,良辰未必有佳期 4。 风朝露夜阴晴里 ,万户千门开闭时 5。曾苦伤春不忍听 ,凤城何处有花枝6。 注释 1( 流莺:流离漂泊,无处栖身的黄莺。参差:不整齐,这里是形容鸟展翅飞翔的样子。 2( 度:同“渡”,过。陌:田间小路。自持:自己克制,保持一定的操守、准则。 3( 巧啭:圆转流美的啼鸣声。啭:鸟鸣。 4( “良辰”句:是说即使在美好的时刻,也未必会有美好的期遇。 5( “风朝”二句:写黄莺无休止的啼鸣。 6( “曾苦”二句:自己曾为伤春之情所苦,不忍听黄莺哀鸣,可是京城里哪里能够有让黄 莺不再飘荡、栖息下来的花枝呢,凤城: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吹箫,引来凤凰落在京城之 中,故称为丹凤城。后来泛称京都为凤城。 评论 1( 颔联入神,通体凄惋,点点杜鹃血泪矣。亦客中所赋。(清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 白莲 陆龟蒙 素蘤多蒙别艳欺1 ,此花端合在瑶池 2。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3。 注释 1( 素蘤:白花,这里是素质的意思。蘤(huā) :古“花”的别写。蒙:受,遭到。别艳: 别的艳丽的花。 42 2( 端:果真。合:应该,应当。瑶池:古代神话中神仙的居所。 3( 堕:坠落。 评论 1( 语自传神,不可移易。(王士禛《带经堂诗话》) 2( 诗有四格:曰兴、曰趣、曰意、曰理。太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 我情。”此兴也。陆龟蒙《咏白莲》:“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此趣也。„„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 3( 诗人有写物之工。„„皮日休(当为陆龟蒙)《白莲》诗“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 欲堕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工。(疑李颀《古今诗话》三百六十六,郭绍虞《宋 诗话辑佚》卷上) 未展芭蕉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1,芳心犹卷怯春寒 2。 一缄书札藏何事3 ,会被东风暗拆看。 注释 1( 冷烛、绿蜡:比喻绿色的芭蕉叶子。 2( 芳心:少女的心,比喻畏怯春寒还没展开的芭蕉叶。最里一层卷起的芭蕉叶,俗称蕉心。 3( 缄(jiān):书信的量词,相当于“封”、“件”。书札:书信。 二、咏物词 1、苏轼咏物词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1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2。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3。萦损柔肠4,困酣娇眼5,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6。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7。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8。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1( 这首词大约是宋神宗元祐四年(公元1081年)春,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次韵:用原 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章质夫:名楶,浦城(今福建蒲城 县)人。当时正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经常和苏轼诗词酬唱。他的《水龙吟?咏杨花》 原文如下:“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 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 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 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2( 从教:任凭。 3(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 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 思:心绪,情思。 4( 萦:萦绕、牵念。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 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 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5( 困酣:困倦之极。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 眼。 43 6( “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7( 落红:落花。缀:连结。 8( 萍碎:相传杨花入水化为浮萍。苏轼《再次韵曾仲锡荔支》:“杨花著水万浮萍”。自注 云:“柳至易成,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 评论 1( 章质夫《水龙吟?咏杨花》其命意用事清丽可喜。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 之,神韵谐婉,便觉质夫词有织绣工夫。(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五) 2( 章质夫咏杨花词,东坡和之。晁叔用以为:“东坡如毛嫱、西施,净洗却面,与天下妇 人斗好。质夫岂可比哉,”余以为质夫词中所谓:“傍珠廉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 扶起。”亦可谓曲尽杨花妙处。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 十) 3( 东坡和章质夫杨花词云:“思量却是,无情有思。”用老杜“落絮游丝亦有情”也。“梦 随风万里,寻郎去处,依前被莺呼起”。即唐人诗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几回 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即唐人诗云:“时人有酒 送张八,惟我无酒送张八。君看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泪。”皆夺胎换骨手。(宋曾 季貍《艇斋诗话》) 4( 词中句法,要平妥精粹。一曲之中,安能句句高妙,只要拍搭衬副得去,于好发挥笔力 处,极要用工,不可轻易放过,读之使人击节可也。如东坡杨花词云:“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又云:“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此皆平易中有句法。 东坡词如《水龙吟》咏杨花„„等作,皆清丽舒徐,高出人表。(宋张炎《词源》) 5( 东坡《次章质夫韵杨花水龙吟》韵,机锋相摩,起句便合让东坡出一头地,后片愈出愈 奇,真是压倒今古。(同上) 6( 东坡词潇洒出尘,胜质夫千倍。 质夫词,工手;坡老词,仙手。(明杨慎《草堂诗 余》) 7( 东坡“似花还似非花”一篇,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清沈谦《填词杂说》) 8( 首四句是写杨花形态,“萦损”以下六句,是写望杨花之人之情绪。二阕用议论,情景 交融,笔墨入化,有神无迹矣。(清黄苏《蓼园词评》) 9( 身世流离之感而出以温婉语,令读者喜悦悲歌,不能自已。(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 卷二) 10( 东坡《水龙吟》,起云:“似花还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刘 熙载《艺概》卷四) 11( 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 如是~ 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 12( 此首咏杨花,遗貌取神,压倒古今。起处,“似花还似非花”两句,咏杨花确切, 不得移咏他花。人皆惜花,谁复惜杨花者,全篇皆从一“惜”字生发。“抛家”三句, 承“坠”字,写杨花之态,惜其飘落无归也。“萦损”三句,摹写杨花之神,惜其忽飞 忽坠也。“梦随风”三句,摄出杨花之魂,惜其忽往忽还也。以上写杨花飞舞之正面已 毕。下片,更申言杨花之归宿,“惜”意愈深。“不恨”两句,从“飞尽”说起,惜春事 已了也。“晓来”三句,惜杨花之经雨也。“春色”三句,惜杨花之沾泥落水也。“细看 来”两句,更点出杨花是泪来,将全篇提醒。郑叔问所谓“画龙点睛”者是也。又自“晓 来”以下,一气连贯,文笔空灵。先迁甫称为“化工神品”,亦非虚誉。(唐圭璋(唐宋 词简释》) 44 定风波 咏红梅1 好睡慵开莫厌迟2,自怜冰脸不时宜3。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4,尚余孤瘦雪霜姿5。 休把闲心随物态6,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7。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8。 注释 1( 这首词是苏轼隐括其诗《红梅三首》其一而成的,原诗云:“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 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 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2( 慵:懒散。 3( 冰脸:比喻梅花的冰清玉洁。不时宜:即不合时宜,不合当时的形势、潮流。 4( 闲雅:闲淡雅洁。 5( 孤瘦:孤傲瘦劲。雪霜姿:斗雪凌霜的姿态。 6( 闲心:闲淡的心性。物态:指桃杏娇柔媚人之态。 7( 酒生微晕:脸上因饮酒而产生微微的红晕。沁(qìn):渗透。瑶肌:像美玉一样润泽莹 洁的肌肤。 8( “诗老”三句:宋初诗人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格:即标 格,风范、风度。范成大《梅谱》:“红梅标格是梅,而繁密则如杏”。 评论 1( 东坡《定风波》云:“尚余孤瘦雪霜姿”,《荷华媚》云:“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雪霜 姿”、“风流标格”,学坡词者,便可从此领取。(刘熙载《艺概》卷四) 2( 词一起便出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偶作”三句是“词眼”, 绘形绘色,正面写出红梅的美姿丰神。“小红桃杏色”,说她色如桃杏,鲜艳娇丽,切红 梅的一个“红”字。“孤瘦雪霜姿”,说她斗雪凌霜,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的本性。“偶 作”一词上下关联,天生妙语。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美人因“自怜冰脸不时宜”, 才“偶作”红色以趋时风。但以下之意立转,虽偶露红妆,光彩照人,却仍保留雪霜之 姿质,依然还她“冰脸”本色。形神兼备,尤贵于神,这才是真正的“梅格”。(《唐宋 词鉴赏辞典》) 南乡子 梅花词和杨元素1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2。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3。 痛饮又能诗4,坐客无毡醉不知5。花尽酒阑春到也6,离离7,一点微酸已著枝7。 注释 1( 这首词作于熙宁七年(一0七四),苏轼时任杭州通判。杨元素:名绘,时为杭州太守, 与苏轼时常诗词唱和。 2( 柯:草木的枝茎。玉蕤:比喻白色的梅花。蕤(ruí):下垂的装饰物。 3( 英:花,花片。卮(zhī):酒器。 4( 痛饮:开怀畅饮。 5( “坐客无毡”句:《晋书?吴隐之传》载吴隐之为官清廉,勤苦同于贫庶,以竹篷为屏 风,坐无毡席。《新唐书?郑虔传》载郑虔著书八十余篇,诸儒服其善著书,时号“郑 广文”。在官贫约甚,杜甫曾赠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此句言酒醉之时, 连坐无毡席的寒冷都不知道了。 45 6( 酒阑:饮酒结束时。阑:残尽。 7( 离离:分披繁盛的样子。 8( 微酸:指梅子。著枝:生于枝上。 评论 1( 东坡梅词云:“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张右史集》有《梅花十绝》, 《后山集》有《梅花七绝》。其无己《七绝》,乃文潜《十绝》中诗,但三绝不是,未知 竟谁作者。其间有云:“谁知檀萼香须里,已有调羹一点酸。”用东坡语也。(宋胡仔《苕 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一) 2( (杨万里绝句:“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晚晴。特地作团喧杀我,忽然惊散寂无 声。”)持以与此《南乡子》开端二语相比,苦水(顾随号)不嫌他杨诗无神,却只嫌他 杨诗无品。 “满”字、“看”字,颊上三毫,一何其清幽高寒,一何其湛妙圆寂耶, 一首《南乡子》,高处、妙处,只此开端二语。(顾随《顾随文集?东坡词说》) 3( 全词既不句句粘住在梅花上,亦未尝有一笔怠慢了梅花。此即所谓不即不离,妙合无垠。 (《唐宋词鉴赏辞典》) 二、周邦彦咏物词 兰陵王 柳 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1、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2。登临望故国3,谁识京华倦客4。长亭路5,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6。 闲寻旧踪迹7,又酒趁哀弦8,灯照离席9,梨花榆火催寒食19。愁一箭风快11,半篙波暖12,回头迢递便数驿13。望人在天北14。 凄恻15、恨堆积。渐别浦萦回16,津堠岑寂17,斜阳冉冉春无极18。念月榭携手19,露桥闻笛20,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注释 1( 隋堤:隋炀帝大业元年,开通济渠和邗沟,沟通洛水、黄河、淮河和长江,沿渠筑堤, 沿堤种柳,后人称为隋堤。这里指的是北宋都城汴京附近的汴河堤。 2( 飘绵:飞柳絮。行色:出行时的神色情态。 3( 登临: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故国:故乡。 4( 京华倦客:作者自称。京华:即京都,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故称。倦客: 客居他乡身心疲惫的人。 5( 长亭:古时在路旁设亭,作为行人休息及送行饯别之处,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6( “应折”句: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三辅黄图》“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 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7( 寻:寻思,追忆。 8( 趁:伴随。哀弦:琴弦奏出的哀伤的曲调。 9( 离席:送别的宴席。 10( 榆火:从榆木所取之火。古代钻木取火,因四季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木材,春季用的 是榆柳之火。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前一二天,古代习俗此时禁火,只吃冷食,故称 “寒食”。 11( 一箭风快:比喻船只在风的吹送下,如箭一般飞快地行去。 12( 半篙:船家常以篙测水深浅,有“一篙”、“半篙”之说。苏轼诗:“池中半篙水, 池上千尺柳。”波暖:水已变暖,指深春时分。 46 13( 迢递:遥远。驿:驿站,汉唐时三十里置一驿。 14( “望人”句:因行人南去,回望送行之人,故曰“在天北”。 15( 凄恻:悲伤。 16( 别浦:大水有小口旁通称为别浦。萦回:回旋转折。 17( 津:渡口。堠:古时守望之所,十里或五里一个。岑寂:冷清,寂寞。 18( 冉冉:渐进的样子。 19( 月榭:月下的台榭。 20( 露桥:落满露水的桥。闻笛:笛曲中有《折杨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 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评论 1( 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 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宋毛幵《樵隐笔录》) 2( “闲寻”以下,不沾题而宣写别怀无抑塞。 《草堂选》云:“应折柔条过千尺”,自 不伤亚。至“斜阳冉冉春无极”,如此咏物,淡宕有情矣。(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徐士 俊评) 3( 客中送客,一“愁”字代行者设想,以下不辨是情是景,但觉烟霭苍茫。“望”字、“念” 字尤幻。(周济《宋四家词选》) 4( 美成词,极其感慨,而无处不郁,令人不能遽窥其旨。如《兰陵王?柳》云:“登临望 故国,谁识京华倦客。”二语是一篇之主。上有“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之句,暗伏“倦客”之根,是其法密处。故下接云:“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 千尺。”久客淹留之感,和盘托出。他手至此,以下便直抒愤懑矣。美成则不然。“闲寻 旧踪迹”二叠,无一语不吞吐。只就眼前景物,约略点缀,更不写淹留之故,却无处非 淹留之苦。直至收笔云:“沉思往事,似梦里,泪暗滴。”遥遥挽合,妙在才欲说破,便 自咽住,其味正自无穷。„„大抵美成词,一篇皆有一篇之旨,寻得其旨,不难迎刃而 解,否则病其繁碎重复,何足以知清真也,(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5( 意与人同,而笔力之高,压遍古今。又沉郁,又劲直,有独往独来之概。(清陈世焜《云 韶集》卷四) 6( 上阕但赋“柳”字,而有清刚之气。中阕之“梨花”句、下阕之“斜阳”句,闰庵云: “有此二语顿挫之力,以下便一气奔赴。”余亦谓然。无此二句,则中阕于别后,即言 行舟迅发;下阕在客途,即言回首前欢,便少纡徐之致。赖此顿挫,非特涵养局势,且 句中风韵悠然,名作也。(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7( 梁启超云:“‘斜阳’七字,绮丽中带悲壮,全首精神提起。”(《艺蘅馆词选》乙卷) 六丑1 蔷薇谢后作 正单衣试酒2,怅客里、光阴虚掷3。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4,一去无迹。为问家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5。钗钿堕处遗香泽6,乱点桃蹊,轻翻柳陌7。多情为谁追惜,但峰媒蝶使8,时叩窗槅9。 东园岑寂10,渐蒙笼暗碧11。静绕珍丛底12,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13,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14,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15,向人欹侧16。漂流处、莫趁潮汐17,恐断红、尚有相思字18,何由见得, 注释 1( 六丑:此词调大约是周邦彦首创。周密《浩然斋雅谈》载:“(徽宗)问《六丑》之义, 47 莫能对。急召邦彦问之。对曰:‘此犯六调,皆声之美者,然绝难歌。昔高阳氏有子六 人,才而丑,故以比之。’” 2( 试酒:品尝新酿成的酒。《武林旧事》卷三载,夏历四月初,酒库呈样尝酒。张镃《赏 心乐事》亦曰:“三月季春„„花院尝煮酒。”南宋风俗多沿袭北宋汴京,“试酒”之俗 亦是。 3( 怅:惆怅,愁闷。客里:客游他乡之时。 4( 过翼:飞过的鸟。翼:鸟翅,这里代指鸟。 5( “夜来”二句:这里以美人比落花,意思是夜里的风雨把蔷薇花都埋葬了。韩偓《哭花》: “夜来风雨葬西施。”楚宫:西施是吴宫美人,故本应作“吴宫”,但按格律应用仄声字, 而吴楚地域相接,吴地后归楚,楚宫亦多美人,故用“楚宫”。倾国:美人的代称。汉 乐府《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 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6( “钗钿”句:以美人的钗钿坠落形容蔷薇花飘落。徐夤《蔷薇》:“晚风飘处似遗钿”。 钿:一种嵌花的首饰。香泽:香气。 7( “乱点”二句:形容落花飞舞的样子。蹊:小路。陌:小道。 8( 但:只有。蜂媒蝶使:蜜蜂、蝴蝶往来花丛之中,像是花的媒人和使者,故曰。裴说《牡 丹》:“游蜂与蝴蝶,来往自多情。” 9( 窗槅(gé):窗子。槅:窗上用木条制成的格子。 10( 岑寂:冷清,寂寞。 11( 蒙笼:草木茂盛繁密的样子。暗碧:暗绿色。 12( 珍丛:指蔷薇花丛。韩偓《大庆堂赐宴元璫而有诗呈吴越王》:“笙歌风紧人酣醉, 却绕珍丛烂熳看。” 13( “长条”二句:蔷薇枝上有刺,会钩住人的衣服,故曰。储光羲《蔷薇歌》:“低边 绿刺已牵衣。” 14( 残英:残花。强:勉强。簪:插,戴。巾帻:裹发的头巾。 15( 颤袅:颤动摇曳。 16( 欹(qī)侧:倾侧,斜依。 17( 趁:逐,随。潮汐:潮水。早潮为潮,晚潮为汐。 18( “恐断红”句:用唐人红叶题诗的典故。《云溪友议》载卢渥应举之时,在御沟旁 拾到一片红叶,上面题诗一首,于是藏之巾箱。后娶一宫人,见红叶后长叹曰:“当初 偶题随流,不想被郎君收藏。”叶上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 去到人间。” 断红:落花。 评论 1( 长条有似,残英不似,眨眼即知锥心必尽。“飘流”一段,节起新枝,枝发奇萼,长调 中不多得也。(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徐士俊评) 2( (“愿春”三句)十三字,千回百折,千锤百炼,以下如鹏羽自逝。 不说人惜花, 却说花恋人。不从无花惜春,却从有花惜春。不惜已簪之残英,偏惜欲去之断红。(周 济《宋四家词选》) 3( 自叹年老远宦,意境落漠,借花起兴。以下是花是自己,比兴无端。指与物化,奇情四 溢,不可方物。人巧极而天工生矣。结处意致尤缠绵无已,耐人寻绎。(清黄苏《蓼园 词评》) 4( 《六丑?蔷薇谢后作》云:“为问家何在”,上文有“怅客里光阴虚掷”之句,此处点醒 题旨,既突兀,又绵密,妙只五字束住。下文反复缠绵,更不纠缠一笔,却满纸是羁愁 48 抑郁,且有许多不敢说处,言中有物,吞吐尽致。大抵美成词,一篇皆有一篇之旨,寻 得其旨,不难迎刃而解,否则病其繁碎重复,何足以知清真也,(清陈廷焯《白雨斋词 话》卷一) 5( 如泣如诉,语极呜咽,而笔力沉雄,如闻孤鸿,如听江声。笔态飞舞,反复低徊,词中 之圣也。结笔愈高。(清陈世焜《云韶集》卷四) 6( 夏闰庵云:此阕(《瑞鹤仙?悄郊原带郭》)与《兰陵王》、《浪淘沙》、《大酺》、《六丑》 诸作,人巧至而天机随,词中之圣。与史迁之文、杜陵之诗,同为古今绝作,无与抗手 者。(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水龙吟 梨花 素肌应怯余寒1,艳阳占立青芜地2。樊川照日3,灵关遮路4,残红敛避。传火楼台5,妒花风雨6,长门深闭7。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句引、黄昏泪8。 别有风前月底。布繁英9、满园歌吹10。朱铅退尽11,潘妃却酒12,昭君乍起13。雪浪翻空,粉裳缟夜14,不成春意。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15。 注释 1( 素肌:白色的肌肤,比喻洁白素雅的梨花。余寒:剩余的春寒,梨花开在晚春时节,故 曰。 2( 青芜地:杂草丛生的地方。 3( 樊川:汉武帝时的一个梨园。照日:与日光互相辉映。 4( 灵关:山名,在今四川宝兴县南。谢脁《谢隋王赐紫梨启》:“味出灵关之阴。” 5( 传火:古代寒食节禁火后重新举火,宫中取新火传赐近臣,称为传火。韩翃《寒食》诗: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6( 妒花风雨: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7( 长门:即长门宫,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失宠后所居之处。刘长卿《长门怨》:“何事长门闭, 珠廉只自垂。„„蕙草生闲地,梨花发旧枝。”宋李重元《忆王孙》词:“欲黄昏,雨打 梨花深闭门。” 8( “亚帘栊”四句:亚:低垂的样子。帘栊:窗帘。栊:窗上的棂木。句引:同“勾引”。 黄昏泪:刘方平《春怨》:“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知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 满地不开门。” 9( 繁英:繁盛茂密的梨花。 10( “满园”句:《旧唐书?音乐志》载唐玄宗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声,音 响齐发。有一音误,必亲自纠正。因其所居之院近于禁院之梨园,故号为梨园弟子。白 居易《新丰折臂翁》“惯听梨园歌吹声。” 歌吹:歌唱声和吹奏声。 11( 朱铅:胭脂和铅粉。 12( “潘妃”句:形容梨花的洁白。潘妃:南朝齐废帝东昏侯之妃,名玉儿,颜色洁美。 东昏侯曾在宫内立店铺,以潘妃为市令,百姓歌云:“至尊屠肉,潘妃沽酒”。却酒:饮 酒则生红晕,因梨花色白,故曰“却酒”。却:推辞。 13( “昭君”句:形容梨花惊人之美。《文选》江淹《恨赋》:“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 息”。注:“会匈奴遣使,请一女子,帝谓后宫:‘欲至单于者起。’昭君喟然而叹,越席 而起。乃赐单于。”《琴操?怨旷思惟歌》载昭君颜色皎洁,闻于国中。后入宫,不得宠 幸。昭君心有怨恚,作《怨旷思惟歌》曰:“梨叶萋萋,其叶萎黄。”后单于求女,昭君 善装盛服,形容光辉而出。元帝见之,大为惊艳,但悔之晚矣。乍:初,刚。 49 14( “粉裳”句:言梨花如粉色衣裳映得夜空如缟。缟:细白的生绢,这里作动词用, 映白的意思。王安石《寄蔡氏女子二首》其一:“积李兮缟夜,崇桃兮炫昼。” 15( 玉容:玉一般美好的容颜。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琼英:玉色的花,指梨花。谩:空,徒然。 评论 1( 如咏物,须时时提调。觉不可晓,须用一两件事印证方可。如清真咏梨花《水龙吟》, 第三第四句,引用“樊川”“灵关”事,又“深闭门”及“一枝带雨”事。觉后段太宽, 又用“玉容”事,方表得梨花。若全篇只说花之白,则是凡白花皆可用,如何见得是梨 花,(元沈义父《乐府指迷》) 2( 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如清真梨花及柳,何尝说出一个梨、柳字,(同上) 3( 按写梨花冷淡性情,曰:“占尽青芜”,曰“长闭门”,曰“引黄昏泪”,曰“不成春意”, 为梨花写神矣,却移不到桃李梅杏上。(清黄苏《蓼园词评》) 4( 前五句实赋梨花,其下“传火”二句从侧面写,“雪浪”二句从正面写,非特词笔妍秀, 且以“长门”句、“春意”句承之,更觉情味不尽。结句“比”字韵语新而情重,洵芳 菲善怀者。(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三、姜夔咏物词 暗香 辛亥之冬1,余载雪诣石湖2。止既月3,授简索句4,且征新声5,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6,音节谐婉7,乃名之曰:“暗香”、“疏影”8。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9。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10。但怪得竹外疏花11,香冷入瑶席12。 江国13,正寂寂,叹寄与路遥14,夜雪初积。翠尊易泣15,红萼无言耿相忆16。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17。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 1( 辛亥:宋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 2( 载雪:冒雪。诣:到,往。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号石湖居士。 3( 止既月:住了一个多月。 4( 简:竹简,古代的书写用具,这里代指纸张。 5( 征:求。新声:新创作的曲调。 6( 工妓:乐工和歌妓。隶习:演习。 7( 谐婉:和谐婉转。 8( 暗香、疏影:取自林逋诗《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9( “唤起”两句:贺铸《浣溪沙》:“玉人和月摘梅花。”玉人:美人。与:一起,一道。 10( “何逊”二句:作者以何逊自比,感叹年华老去,才思枯竭,赋不得眼前的梅花。 何逊:南朝梁诗人。何逊为扬州法曹时,官舍里有梅树一株,因作《咏早梅诗》。后来 他从洛阳特地赶回扬州,再访梅树,却彷徨终日,不能成章。却:助词,用在动词后, 相对于“了”。春风词笔:何逊《咏春风诗》:“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 琴上响余音。” 11( 竹外疏花:借用苏轼《和秦太虚梅花》“竹外一枝斜更好”之意。 12( 瑶席:用瑶(美玉)装饰的席子,一说指用瑶草(传说中的仙草)编成的坐席。都 是形容坐席的华贵。 50 13( 江国:水乡。 14( “叹寄与”句:三国时吴国陆凯与范晔友善,自江南寄梅花与范晔,并赠诗一首, 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5( 翠:绿色。尊:酒器。 16( 红萼:这里指好色的梅花。耿:悲伤。 17( “千树”句:宋代时西湖中的孤山上多梅树。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西湖处士骨 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寒碧:指寒冷碧绿 的湖水。 疏影 苔枝缀玉1,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2。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3。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4。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5。莫似春风,不管盈盈6,早与安排金屋7。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8。等恁时9、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10。 注释 1( 苔:苔梅,梅树的一种。范成大《梅谱》载苔梅枝干樛曲,苔藓鳞皴,又有苔须垂于枝 间,风吹时,飘飘可玩。玉:比喻绿色的苔藓。 2( “有翠禽”二句:曾慥《类说》卷十二引《异人录》载,隋朝开皇年间,赵师雄行经罗 浮山,日暮时分,于松林中遇一美人,与之对坐饮酒,还有一个绿衣童子在旁笑歌戏舞。 师雄醉寐,醒时东方已白,见大梅树上有翠鸟啼鸣。才明白自己遇见的是梅神和她的侍 童。 3( “篱角”:将梅花比作佳人。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 袖薄,日暮倚修竹。” 曹组《蓦山溪》咏梅词:“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修竹: 细长的竹子。 4( “昭君”四句: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诗意,原诗曰:“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 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胡沙:胡地的沙漠。江南:借指昭君故乡。江北: 借指汉朝京都。佩环:妇女佩带的饰物,这里借指昭君。 5( “犹记”三句:用寿阳公主故事。《太平御览》载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 殿檐下,有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三日后才洗落。宫人惊奇,竞相仿 效,称为梅花妆。蛾绿:即螺黛,又叫螺子黛,妇女画眉用的青黑颜料,借指女子的眉。 6( 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这里借指梅花。 7( 金屋:《汉武故事》载武帝幼年时,姑母馆陶长公主指其女阿娇问武帝:“阿娇好否,” 武帝笑答:“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这里以阿娇比梅花。 8( 玉龙:笛。“玉”指其装饰华贵。“龙”指其音色清远。韩偓《梅花》:“龙笛远吹胡地月, 梅花初试汉宫妆。”林逋《霜天晓角?梅》“甚处玉龙三弄”。哀曲:笛曲中有《梅花落》、 《梅花三弄》等,都很哀婉。 9( 恁时:此时。 10( 横幅:画幅。 评论 1( 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 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此清空质实之说。„„ 白石词如《疏影》、《暗香》、《扬州慢》„„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 51 飞越。(《词源》) 2( 诗之赋梅,惟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 之齐驱耳。词之赋梅,惟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 真为绝唱。(同上) 3( 词用事最难,要体认著题,融化不涩。如白石《疏影》“犹记深宫旧事”三句,用寿阳 事;“昭君不惯胡沙远”四句,用少陵诗;皆用事不为事所使。(同上) 4( 词以意趣为主,要不蹈袭前人语意。„„姜白石《暗香》赋梅云(词略),《疏影》云(词 略)。此数词皆清空中有意趣,无笔力者未易到。(同上) 5( 落笔得“旧时月色”四字,便欲使千古作者皆出其下。咏梅嫌纯是素色,故用“红萼” 字,此谓之破色笔。又恐突然,故先出“翠尊”字配之。说来甚浅,然大家亦不外此。 用意之妙,总使人不觉则烹锻之工也。美成《花犯》云:“人正在、空江烟浪里。”尧章 云:“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尧章思路,却是从美成出,而能与之埒,由 于用字高,炼字密,泯其来踪去迹矣。(清先著、程洪《词洁辑评》卷四) 6( 二词绛云在霄,舒卷自如。又如琪树玲珑,金芝布护。(清许昂霄《词综偶评》) 7( 别有炉韛熔铸之妙,不仅以隐括旧人诗句为能。 (“昭君”四句)能转法华,不为 法华所转。宋人咏梅,例以弄玉、太真为比,不若以明妃拟之,尤有情致也。胡澹庵诗, 亦有“春风自识明妃面”之句。(同上) 8( 此词(《疏影》)以“相逢”、“化作”、“莫似”六字作骨。不能换留,听其自为盛衰。(清 周济《宋四家词选》) 9( 稼轩郁勃,故情深;白石放旷,故情浅;稼轩纵横,故才大;白石局促,故才小。惟《暗 香》《疏影》二词,寄意题外,包蕴无穷,可与稼轩伯仲,余俱据事直书,不过手意近 辣耳。(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10( 南渡以后,国事日非,白石目击心伤,多于词中寄慨,不独《暗香》、《疏影》二章 发二帝之幽愤,伤在位之无人也。特感慨全在虚处,无迹可寻,人自不察耳。感慨时事, 发为诗歌,便已力据上游,特不宜说破,只可用比兴体。即比兴中亦须含蓄不露,斯为 沉郁,斯为忠厚。„„南宋词人,感时伤事,缠绵温厚者,无过碧山,次则白石。白石 郁处不及碧山,而清虚过之。(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11( 此盖伤心二帝蒙尘,诸后妃相从北辕,沦落胡地,故以昭君托验,发言哀断。考唐 王建《塞上咏梅》诗曰:“天山路旁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没汉使回,前后 征人谁系马,”白石词意当本此。近世读者多以意疏解,或有嫌其举典拟不于伦者,殆 不自知其浅闇矣。 词中数语,纯从少陵咏明妃诗义隐括,出以清健之笔,如闻空中笙鹤,飘飘欲仙,觉草 窗、碧山所作吊雪香亭梅诸词,皆人间语,视此如隔一尘,宜当时传播吟口,为千古绝 唱也。至下阕藉宋书寿阳公主故事,引申前意,寄情遥远,所谓怨深文绮,弥得风人温 厚之旨已。(郑文焯手批) 12( 此系白石自度曲,二首均咏梅花,蝉联而下,似画家的通景。第一首即景咏石湖梅, 回忆西湖孤山千树盛开,直说到“片片吹尽也”。第二首即从梅花落英直说到画里的梅 花。与周邦彦《红林檎近》两首,从初雪说到雪盛、残雪、再欲雪,章法相似,却不是 纯粹写景咏物,多身世家国之感,与周词又不同。上首多关个人身世,故以何逊自比。 下首写家国之恨居多,故引昭君、胡沙、深宫等等为喻。更有一点可注意的,“江南江 北”之“北”字出韵,系用南方土音押韵。岂因主要意思所在,故不回避出韵失律之病, 因之也更觉突出。窃谓旧说大致不误,惟亦不必穿凿比附以求之。至谓作词时离徽钦被 虏已六十年,就未必再提旧话,此点却似无甚关系;因南渡以后,依然是个残局,而且 更危险,自不妨有所感慨。词多比兴,虽字面上说梅花,却处处关到自己,关到家国, 52 引用古句甚多,自是用心之作,虽稍有沉晦处,参看注文,大意可通。(俞平伯《唐宋 词选释》) 四、王沂孙咏物词 齐天乐 蝉1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2。乍咽凉柯3,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珮流空,玉筝调柱4。镜暗妆残5,为谁娇鬓尚如此6。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7。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8。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9,顿成凄楚10。谩想薰风11,柳丝千万缕。 注释 1( 王沂孙《齐天乐?蝉》共两阕,此其二,其一曰:“绿槐千树西窗悄,厌厌昼眠惊起。 饮露身轻,吟风翅薄,半剪冰绡谁寄,凄凉倦耳。漫重拂琴丝,怕寻冠珥。短梦深宫, 向人犹自诉憔悴。 残虹收尽过雨,晚来频断续,都是秋意。病叶难留,纤柯易老, 空忆斜阳身世。窗明月碎。甚已绝余音,尚遗枯蜕。鬓影参差,断魂青镜里。” 2( “一襟”二句:马缟《中华古今注》载:昔齐后忧忿而死,尸体化为蝉,登庭树嚖唳而 鸣。王悔恨。故世呼蝉为齐女。一襟余恨:极写恨之深。宫魂:齐后魂魄,暗指南宋后 妃之魂。翠阴:绿荫。 3( 乍:刚,才。咽:呜咽,形容蝉声悲切。凉柯:秋天的树枝。柯:草木的枝干。 4( “怪瑶珮”二句:形容雨声如玉石相击的声音在空中流动,如玉筝弹奏之声。瑶珮:美 玉制成的佩饰。调柱:调弄弦柱,指弹筝。 5( 镜暗妆残:指不梳洗装扮。徐干《杂诗》:“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6( 娇鬓:娇美的蝉鬓。蝉鬓是古代妇女发式的一种,蝉身黑而光润,故称。晋崔豹《古今 注》载魏文帝宫人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 7( “铜仙”三句:这三句是说仙人承露盘已移远,不能存贮露水,蝉无以为生。相传蝉以 露水为食,故曰。铜仙:汉武帝时以铜作仙人承露盘于建章宫,称铜仙,又称金人。唐 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序》:“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 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铅泪似洗:形容泪水之 多。李贺诗曰“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携盘去远:李贺诗:“携盘独出月 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零:落。 8( “病翼”三句:写临近秋天,蝉已经岁月无多。枯形:枯槁的形骸。孙楚《蝉赋》:“形 如枯槁。”阅世:经历世间沧桑。消得:禁得起。 9( 清高:蝉居高枝之上,餐风饮露,似人中君子,故称其清高。骆宾王《在狱咏蝉》:“无 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0( 凄楚:凄凉悲哀。 11( 谩(màn):枉自,徒然。薰风:和风,暖风。《史记?乐书》载舜弹无弦之琴,歌 南风之诗,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评论 1( 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无迹,碧山胜场也。(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 2( 前阕身世之感,后阕家国之恨。(周济《宋四家词选》) 3( 《词选》云:“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家国之忧。”自是确论。读碧山词者,不得不兼时势 言之,亦是定理。或谓不宜附会穿凿,此特老生常谈,知其一不知其二。古人诗词,有 53 不容穿凿者,有必须考镜者,明眼人自能辨之。否则徒为大言欺人,彼方自谓识超,吾 直笑其未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 4( 碧山《齐天乐》诸阕,哀怨无穷,都归忠厚,是词中最上乘。„„咏蝉次章后叠“铜仙” 九句,字字凄断,却浑雅不激烈。(同上) 5( 王碧山咏萤咏蝉诸篇,低回深婉,托讽于有意无意之间,可谓精于比义。(同上卷六) 6( 此是学唐人句法、章法,“庾郎先自吟愁赋”逊其蔚跂。“西窗”句亦排宕法。“铜仙” 三句,极力排荡。“病翼”三句,玩其弦指收裹处,有变徵之音。结笔掉尾,不肯直泻, 然未自在。(清谭献《谭评词辩》卷一) 7( 此首乃宗庙之痛。端木子畴评此词云:“详味词意,‘宫魂’字点出命意。‘乍咽’、‘还 移’,慨播迁也。‘西窗’三句伤敌骑暂退,燕安如故。‘镜掩’二句残破满眼,而修容 饰貌,侧媚依然。‘铜仙’三句宗器重宝均被迁夺。‘病翼’二句更痛哭流涕,言海岛栖 流,决不能久。‘余音’三句遗臣孤愤,哀怨难论。‘谩想’二句责诸臣到此尚安危利灾, 视若全盛也。”其论与张皋文、周止庵之言相合,余亦从之。沧桑遗黍,诵之呜咽。(俞 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8( 此首咏蝉,盖咏残秋哀蝉也。妙在寄意沉痛,起笔已将哀蝉心魂拈出,故国沧桑之感, 尽寓其中。“乍咽”三句,言蝉之移栖,即喻人之流徙。“西窗”三句,怪蝉弄姿揭响, 即喻人之醉梦。“镜暗”两句,承“怪”字来,伤蝉之无知,即喻人之无耻。真见痛哭 流涕之情矣。换头,写人之难久。“余音”三句,写蝉之凄音,不忍重听,即写人之宛 转呼号,亦无人怜惜也。末句,陡着盛时之情景,振动全篇。太白《越中览古》有“宫 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盖上极盛而下极寒哀,而此则上极哀而下极盛, 反剔一句,亦自警动。(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水龙吟 落叶 晓霜初著青林1,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2,纷纷犹坠3,门荒径悄。渭水风生4,洞庭波起5,几番秋杪6。想重崖半没7,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8。啼螀未歇9,飞鸿欲过10,此时怀抱11。乱影翻窗12,碎声敲砌13,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14,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注释 1( 著:附着。 2( 萧萧:形容树叶落下的声音。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 3( 纷纷:落叶众多的样子。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 4( “渭水”句:用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诗意。 5( “洞庭”句:屈原《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6( 杪:树梢。 7( 重崖:层层叠叠的山崖。 8( “题红”二句:写南宋故宫的冷落。题红:《云溪友议》载卢渥应举之时,在御沟旁拾 到一片红叶,上面题诗一首,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 人间。” 杳杳:深远缥缈。溯:逆流而上。 9( 螀(jiāng):蝉的一种,夏末秋初始鸣。 10( 飞鸿:鸿雁,秋季南飞。 11( 怀抱:心意,情感。 12( 乱影:纷乱的落叶影子。 54 13( 砌:台阶。 14( 甚处:何处。 评论 1( 碧山《水龙吟》诸篇,感慨沉至。„„咏落叶“渭水风生”七句,笔意幽冷,寒芒刺骨。 其有慨于崖山乎。(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 2( 咏物词至王碧山,可谓空绝古今,然亦身世之感使然,后人不能强求也。(同上卷七) 3( 碧山忠爱之忱,出于不容已。故词中“宫沟”、“故国”,触处生悲。“渭水”、“洞庭”句 引乱愁于无次,“山路无人”句叹劫后之萧条。下阕因落叶而动乡思,断雁残螀,同其 凄韵。此词“洞庭”七句及“前度”以下五句颇警动。(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55
本文档为【中国古代文学专题&#40;1&#41;单元教学辅导四【精品文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74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6KB
软件:Word
页数:131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1-18
浏览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