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

举报
开通vip

读写结合教学的一般模式的探讨 低、中、高年级语文学科第一课时教学基本模式 低年级: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活情趣。第二步:放手试读,整体把握,初步认读生字词。(认读生字,要注意“字不离词”,应在试读的基础上进行)第三步:反复朗读课文,确保读得正确、连贯。质疑问难。第四步:巩固强化本课生字的认读。第五步:识写结合,描红抄写(一部分) 由于低年级学生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识字学词,因此第一课时的安排侧重生字的识写,并留出足够的写字时间,让孩子在堂上写字,以便教师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中年级: 第一步:情境导...

读写结合
教学的一般模式的探讨 低、中、高年级语文学科第一课时教学基本模式 低年级: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活情趣。第二步:放手试读,整体把握,初步认读生字词。(认读生字,要注意“字不离词”,应在试读的基础上进行)第三步:反复朗读课文,确保读得正确、连贯。质疑问难。第四步:巩固强化本课生字的认读。第五步:识写结合,描红抄写(一部分) 由于低年级学生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识字学词,因此第一课时的安排侧重生字的识写,并留出足够的写字时间,让孩子在堂上写字,以便教师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中年级: 第一步:情境导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步: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指导难字书写。第三步:三读课文,读顺读熟适当读好。第四步:默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内容。第五步:质疑问难。 课标提出:二年级下学期就要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到三年级下学期就开始根据课文的特点学会初步概括课文主要意思。因此,中年级的第一课时应该有这些环节的安排,而写字仅需要指导典型的、难写的字,不需要像低年级那样字字指导,写字的任务也可留在课外完成了。 高年级: 第一步;情境导入,对题质疑。第二步;初读感知,检查预习。第三步:再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第四步:弄清文章的结构。第五步:默读课文,对文质疑。 第一课时教学的一般模式的探讨 我们的第一课时如何操作呢,我们对中年级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觉得可以采用如下模式: (一)、创设情境,构建阅读话题。 第一课时主要是帮助学生在扫清阅读障碍的同时,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要向我们传达的心声、文意。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一课时教学就是要解决初读和识字正音的问题,解决怎样让学生一步步读出兴趣,读出疑问的问题。 中年级的学生应当初步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第一课时教学时需要对预习进行检查、反馈。同时,也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话题的建构, 要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文本进行碰撞,引发他们的疑问与猜测,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具体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由课题导入,带着疑惑读课文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可以好好利用的教学资源。由课题质疑,带着问题去读,学生会比较有兴趣,能自己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学生有成就感,那阅读的兴趣会高一些,接着再相机引导学生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记牢几个难读、难写、难理解的词,把课文读通顺。 2、质疑课题,引导学生读出新问题,为第二课时教学做准备 在预习中学生会有一些疑难,引导学生带着它们一起读课文,在集体的讨论中解决容易解决的,并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尽量通过读课文内容来找到答案,并在阅读中发现新问题,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辅垫,激起更高的学习兴趣。 3、由作者导入,带着兴趣读课文 你了解作者吗,想知道他对我们说了什么吗,读课文吧,相信你会是作者的知音。学生读课文,说出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再相机引导学生分段读课文,达到读通课文,扫除障碍的目的。这也是一个比较直接而有效的导读方法。 (二)、抓住关键词句,让初读读得扎实有效。 首先放手让学生试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整体的形式入手的,然后再到关系和结构的认识,并逐渐逼近事物的本质。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做到正确连贯,一般来说短课文读6到8遍,长课文4到6遍。当然,读的方式要有选择,有多种多样,可以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是默读。在这过程中,应该适当进行指名朗读,以达到检查阅读效果的作用,如采用开火车读、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等。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识字、写字、阅读、作文能力的培养,并指出要十分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字词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再读课文,交流理解;重点朗读,再次激疑。 在课文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抓住课始激起的阅读期望,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内容,解决一部分可以通过初读解答的问题。 (四)、写字教学。 中年级的识字写字,要重点指导难写、易错的字,注重书写姿势和习惯的巩固。指导书写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忆生字的字形,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生字的间架结构再添资格中的位置安排,要求写正确、写美观。教师可在第一课时中挑选学生较难识记或易混淆的字进行重点讲解分析。 如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题目中的“龄”学生在“齿”下匡中常会把“人”写成“ ×”。教学时出时课题,教者请学生看老师板书课题,写到“龄”时,故意说自己突然想不起来它的写法了,谁能够帮助他。如此一说,学生们的兴趣大增,个个都想来帮忙,再请学生分析识记,学生对此字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了。 当然识记的方法很多,我们只要用得有效,让学生识记了它,就是好方法。 以上是我们结合中年级教学的实际总结的一般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模式,当然,在具体应用的时候应当根据 教材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pdf初中剪纸校本课程教材衍纸校本课程教材排球校本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四级教材 、教者、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变通。 而对于低年级的教学,我们认为主要应该是生字新词的教学。因为课文的内容都是通俗易懂的,但识字量却相当大,在第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随文识字,读正确生字,并在读准词语、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在第二课时时集中指导书写生字新词。因为低年级是学生写字姿势、书写习惯培养的起始阶段,用一课时来指导他们学习写字是非常必要的,再加上他们的写字速度很慢,在课堂上留十到十五分钟是不够的。这也暗合了苏教版教材“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策略。 至于高年级的第一课时,生字教学大部分可以放在课前的预习中完成了。老师只要在检查后,对学生存在的个别字易错字进行分析,没有必要在课堂上留出专门的时间进行写字。教学的重点该放在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读通读顺文章的基础上进行篇章的教学引入上。 课堂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浸润着我们的操劳和智慧;镌刻着我们的惆怅和欣喜。什么样的第一课时教学是成功的,我想,如果它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读通了课文,真的训练了学生的写字水平,那么我就觉得第一课时的教学就是成功的了。 ?中高年级一篇课文导读教学的程序 中、高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阅读教学应更加放手,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放手在自读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为此,一篇课文的教学顺序大致可以安排为: 自读自悟——读通、读懂 汇报交流——深化、提升 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自读自悟”,要求是: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本上读懂课文,并能提出通过自己阅读思考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个环节应约占一篇课文全部课时的一半时间。教师在这个环节的主要工作是:第一,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有激起学生阅读本课兴趣的导语,提出阅读要求,提示阅读步骤和方法;第二、指导学生读课文(中年级可以出声读,高年级可以先出声后默读),读的遍数可以从实际出发,但必须做到读得正确、流利,达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的程度。读的过程中可以指导认一认生字;第三、让学生逐段细读,着重理解课文的词句、内容,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第四、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自读自悟”关键在于“读文”和“感悟”,一悟词句,通过充分的读领悟词句的含义;二悟内容,知道文章写什么;三悟思路,了解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四悟写法,发现表达上的特点。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较差,可以“小步前进”,把自读自悟环节分成几步,每一步都提出明确的要求,然后让学生读读悟悟,以便使学生逐渐掌握自读自悟的步骤和方法。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干什么,教师不要急于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学生。其实这个环节,正是因材施教、帮助个别学生的良好时机。 “交流讨论”,这个环节的要求是:交流读书心得,突破重点、难点,进行语感训练。这一环节对教师来说,正是顺学而导、实现教学预设和创生的重要时机,主要做以下几件事:第一,引导学生交流自读自悟的收获和不懂的问题,(可先小组再全班)。第二,对学生的讨论交流进行引导、点拨。引导,要兼顾内容理解、情感体会和表达形式,要抓住重点和难点。点拨,要对好的见解恰如其分地肯定和鼓励,对感悟不深或错误之处,要策略地指出并矫正。第三、指导品读重点段,深化理解和体验,提升人文精神,加强语感训练。学生汇报不到反映文章主旨的重点句、段,教师应以平等参与者的身份向同学们提出,展开重点、难 点教学。第四、教师要善于在讨论基本达到预期目的时,巧妙地把教学引导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读背说写”,这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是,拓展学习,积累运用。主要工作有:第一,拓展阅读,从课文的相关内容拓展开去,一篇带多篇。第二、指导语言积累,背诵全文或典型段落。第三、说写训练,结合课文内容情节或表达特点,联系学生已有经验或生活实际,进行说话或小练笔。第四、指导学生复述课文。第五、让学生听写、抄写或默写自己喜欢的,或指定的段落、语句。第六、指导分析字形和写字等。这些工作除了识字、写字、抄写词句,每篇导读课文必须安排外,其他各项可根据课文内容、形式特点和教学需要,选择一两项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上述中高年级导读课教学三大环节设计,符合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较充分地体现了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如果说阅读教学是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过程的话,那么,“自读自悟”便是学生与文本的充分对话、搜集信息和感知信息;“交流讨究”则是生与师、生与生以文本为认识对象的广泛多向的对话交流,进行信息处理;而“读背说写”就是通过有效的语文实践,把学习内容进行扩展、强化、积累和运用。同时,这个教学基本程序,突出了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突出了语文实践,在“交流讨究”阶段又完全可以提升人文精神。我区小语整改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教学程序,既提出了一篇课文的整体教路,又给各类题材和体裁的课文的教学设计,留出了灵活的创造空间。各类课文完全可以在这个框架下,根据内容特点灵活地安排具体教学步骤,体现不同的教学样式。 (2)“自读课”的教学 “自读课”是指学生自主地运用导读课学会的阅读方法,阅读指定或自选的文字材料,练习独立从文中搜集信息,感受语言,理解内容,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方法,一节课读一篇或几篇文章,以促进学生自能读书能力的形成。 自读课,低年级每周一课时,中高年级每周不少于两课时。自读课的内容主要来自三方面:A、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和选读课文;B、与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或教师指定的一些文章;C、学生自己从报刊上选择喜欢的文章或成本的书。 自读课强调学生自读自悟为主,但教师必须发挥引导作用:第一,安排具体课时,推荐阅读内容;第二、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指导阅读方法;第三、跟班组织,解疑答难;第四、定期组织读书汇报,评选“读书小博士”,激发读书兴趣。 为了防止自读课放任自流,走过场,使学生认真读书,在认识上和语言上有所积累,确有收获,有必要在读书程序上进行设计。 ?低年级自读课~以读童话为主~教师应加强指导。基本的教学程序为: 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加减练习题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练习题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师读学生听?学生复述,自述、互述,?评议,复述得如何、议故事中角色, 二年级:自己读故事?复述,伙伴互述、小组述,?评议,复述得如何、评故事中角色, 学生的默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字左右;读两遍能复述基本内容的70%左右。 ?中高年级统一内容的自读课,一般教学程序为: 自读自悟——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边读边记~准备复述,读两三遍, 复述内容——小组复述、全班复述~学用语言和叙述顺序 交流讨究——提出问题~交流探讨~相互解疑答难~加强感悟 说写感想——说一说或写一写:学到什么知识~受到什么启示 学生的默读速度达到每分钟200字左右;读两遍能复述80%的内容,对文中所写的人或事有自己的看法,能进行简单地评议。 ?中高年级学生自选内容的自读课的一般程序: 自主读书?复述内容?交流感悟?写读书笔记,不一定篇篇都写,。 鼓励学生在一节课中读几篇文章,提高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强调复述内容的目的,是促使学生集中精力读书,加强记忆,积累知识、认识和语言。避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流于形式没有效率。到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增强了,教材中一类课文可以适当减少,变为自读课材料,省下教学时间,指导学生读更多的书。 (3)课外阅读 课内阅读时间有限,阅读内容有限,光靠课内导读课和自读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不行的。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学习语文要两条腿走路,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引导学生课外学语文、用语文,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要做好下列工作:一是要使学生有书可读。与家长联系为学生订一份程度适合的读物;或者组织家长捐款、献书,办起班级图书角;或者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和服务,不断充实适合各年级学生阅读的新书。二是指导读书方法,每天坚持一刻钟读书。做好读书记录:记下读书时间、文题书名、字数、大致内容等。三是定期检查,汇报交流。隔一两周班级举行一次读书汇报会。低年级讲课外读到的故事;中高年级交流课外读书所得,或向同学推荐介绍一篇好文章、一本好书,小组成员互相查阅读书笔记、读书记录。四是期中、期末评选“读书小博士”、“读书状元”。不断激励,使学生感受阅读乐趣。 小学课内外阅读量及阅读活动形式,在《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和语言积累量达标计划表》已经进行了详细设计(见附表7)。如此坚持五六年,不但可以顺利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阅读量,同时必然养成勤读书、爱读书的好习惯。 (4)明确阅读教学内容,用好常规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的内容,包括词、句、段、篇的教学,和朗读、默读、浏览、复述、背诵等阅读教学技能的训练。 ?词语教学 词语教学的内容:一是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二是懂得词语的意思;三是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由暂不要求掌握的生字组成的词语,只要能准确读出即可。 词语教学的方法:有直观形象、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积累、比较辨析等方法,在前面识字教学常用教学法中已经作了介绍。 词语教学方法在不同年级应有所不同。低年级词语教学与识字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重在会读和了解,应注意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交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中高年级对常用词语要会读、会写、会用,重在理解词义,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作用。要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词语。 ?句子教学 句子教学的内容:一是建立句的概念,能把一句一句的话分辨清楚;二是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三是从具体意思上知道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句子教学的重点:一是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难以理解的句子;二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三是含义较深的句子;四是对表达文章思想内容有较大作用的句子。 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方法有许多,最常用、最主要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联系上下文,把句子与上下文中意思相关联的语句结合在一起思考,从而体会句子的意思。二是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在已知和新知之间建立起联系,理解句子意思。 句子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年段不同,要求不同。低年级,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句子的概念,理解内容和结构比较简单的句子;中高年级,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和有一定内涵的句子。二是指导认识多种常用句式,体会它们的特点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积累各种句式。例如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排比句、主动句、被动句、因果句、假设句等。三是对各种句式认识的主要方法是结合语言环境具体理解,一般不要讲解语法、修辞术语。 ?段的教学 段是句的扩展,是文章的一个意义单位。小学阶段阅读教学中,段的教学指的是自然段的教学。因为连句成段与连段成篇的方法有共同性,理解一段话和理解一篇文章的方法是相同的,所以加强段的教学,能够为篇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段的教学内容:一是认识自然段,知道自然段的起止,由几句话组成;二是理解段里每句话的意思,了解句与句在内容上的联系;三是知道一自然段几句话连起来的主要意思。 指导学生理解自然段的主要方法:段的教学一般采取“整体——部分——整体”的步骤和方法。即先通读全段,大致了解这段话讲的是什么,然后细读每一句话,弄清每一句话主要讲什么,语句在内容上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最后再读全段,根据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把握全段的主要内容。须指出的是,像这样完整具体的段的教学,并不是每一课都必须进行。一般来说,一册书抓几个比较典型的段落,进行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读懂一段话的步骤和方法即可。 ?篇的教学 篇的教学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三是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四是领悟一些表达方法,五是积累语言材料。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指对文章读上一两遍,就可以基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达到这样的理解程度,要靠在长期阅读中逐渐形成比较敏锐的文感(亦称 语感),对小学生来说,还处在语感训练、逐渐养成的阶段,不能要求过高。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课文,在反复的阅读中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具体例文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逐步提高理解概括能力。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有:A、“题目扩展法”——有些课文题目高度概括了课文内容,只要就课题提出一些问题,通过阅读思考,回答了这些问题,就把握了教学内容。B、“重点段联系全文法”——有些课文重点段很明显,把握住重点段的主要内容,在跟课文其他部分稍加联系,就可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C、“段意归纳法”——有些课文自然段内容相对独立,段落又不太多,只要指导学生读懂每一自然段,把各段的意思归纳在一起,就知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小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概括得过于简单,如《狼和小羊》就是写狼和小羊的故事,这不能说已经抓住了课文主要内容。二是概括得过于繁琐,几乎是复述课文内容,这说明学生还不能提炼课文的要点。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具体指导。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文章的表达顺序是作者思路的外在显现。了解课文的思路,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主旨的重要环节。小学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叙事的,也有一部分是写景、状物的。叙事性的课文,多数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也有个别课文用了倒叙或插叙。写景的课文,多数是按游览、观赏顺序写的,也有的是抓住景物的几个特点,逐一写下来的。说明性的课文,一般先提出说明的对象,在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说明。总之,不同类型的文章表达的顺序不同,即使同一类文章,表达顺序也不尽相同。 引导学生揣摩表达顺序,重点要放在让学生“自己揣摩”上,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引导,不可着意讲解。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进行人文精神熏陶感染的重要环节,也是阅读教学最为动情感人之处。 指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主要有下列方法:一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边读边想象,仿佛身临其境,用心去感受。二是启发学生理解课文,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三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体会 到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加深对课文情感的体验。三者之中有感情的朗读最为重要,既是体验,又是表达,还能培养语感,具有综合训练作用。 “领悟一些表达方法”,这里所说的表达方法,不光一般所指的记叙、抒情、描写、议论和说明等,它包括表达涉及的各个方面,从宏观方面讲,如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表达方式等,从微观方面讲,如开头结尾、过度照应、如何叙事、如何记人、如何写景、如何说明事物、修辞常识、词语运用、句式选择等具体表达技术常识。 指导学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不是让教师着意去讲解写作知识,或指导学生去分析每一课的写作特点。而是启发学生结合具体例文自己领悟、发现课文表达方面的突出之点,顺着学生的领悟教师可以做些指点,但不要提硬性要求,能领悟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领悟表达方法的最重要的方法是多读,只有反复地一边读一边想,才能逐步悟出这样写的好处。 “积累语言材料”,语言积累既包括词句的积累,也包括段篇的积累。积累语言材料的主要方法:一是抓住一些语段或篇章,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赏感受它的精妙之处,引起学生熟读、背诵的愿望。二是抄写、听写、默写句子和语段。经常进行这些形式的训练,对丰富学生的语言很有好处。 ?朗读的指导 朗读是阅读教学最经常、最常用的方式和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陶冶情感、发展语言的作用。朗读有三项要求:一是要读得“正确”——用普通话,声音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顿读,不唱读。二是要读得“流利”——不重复字句,不读断句;读出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间歇;读得连贯流畅,速度适中。三是读得“有感情”——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适当;读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用自己声音的本色,自然、朴实地表情达意。 要把朗读的指导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教学中指导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如范读、领读、齐读、个人读、分角色读、引读、轮读等。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教学需要恰当地选用,讲求实效,避免单纯追求形式的多样化。朗读有一定的技巧,如语调、停顿、重音、速度等。这些技巧的掌握,应从理解内容入手,结合具体语段的朗读进行示范、指 导,让学生模仿体会。不宜架空讲解朗读的知识和技巧,机械地强调着读得“这轻一点”、那读得“重一点”。 ?默读的指导 默读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阅读方式。它不受文章内容和情感的限制,边读边思考,便于集中注意理解文章内容。阅读教学要培养的阅读能力和习惯,主要指的就是默读能力和习惯。 默读的要求:一是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认真阅读,集中精力,边读边勾画、批注。二是能按要求阅读,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三是能进行通读、跳读、摘读、浏览,适应不同的需要;四是有一定速度,到五六年级每分钟默读不少于300字。 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朗读能力,然后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小声读,即由朗读向默读过渡阶段,学生还不能眼脑直映地理解书面表达的内容,需要读出声音,才能领会。二是无声读,基本做到默读的阶段。从小声读过渡到无声读,需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训练。一年级要加强朗读训练,二年级上学期将大声朗读与小声快读结合起来训练,下学期可以要求无声读,不动唇,不指读,集中精力,边读边想。中年级逐渐提高要求,加强训练,如默读时集中精力,边读边想,提高记忆理解能力。高年级进一步要求边读边动笔,“眼到、心到、手到”,正确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情感,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达到每秒读300字的速度。 ?浏览的指导 浏览也是一种默读方式,不过它的目的不同于一般默读,具体读法也有别于一般默读。浏览,多用于收集资料,用不着细读整本书、整篇文章,只要从文章或书籍中找到所用的材料就可以,因此,浏览的基本方法是扫视,无关的材料眼睛一扫就过去。浏览一本书,先看目录,从目录中找出可能有自己所需材料的章节,然后着意浏览;浏览一篇文章,先看小标题,从中找出哪些部分可能有自己所需要的材料,然后浏览有关部分;如果没有小标题,就逐段浏览。 浏览的训练,最好结合具体活动进行,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快速搜集相关资料。训练若干次必有效果。 ?复述的指导 复述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加强语言积累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复述的要求:一是不改变原意,又能抓住重点。二是恰当的运用课文中语言和组织自己的语言。三是用普通话,语音正确,语调适当,表述清楚。复述方式大体可分为三类: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详细复述”,是详细地叙述课文内容,较多地用课文的词语和句子。其优点是促进学生细致地阅读课文,训练记忆力和思考能力,利于语言积累。低中年级应该较多地运用详细复述,复述要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进行,较长的课文可用内容提纲做提示。“简要复述”,是概括地说出课文主要内容,要求按课文顺序,抓重要词语、句子进行复述。他以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概括为前提,体现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语言的概括力。“创造性复述”,是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创造性复述可以改变作品的表现方式,如改变人称、体裁、结构顺序,对话改叙述、增删内容等。优点是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高年级应大力提倡。 无论指导哪一种复述,复述前都要让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理解思想内容;复述中都要让学生认真倾听;复述后都要及时组织评议、指导。 ?背诵的指导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方法之一。在口诵心惟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可以积累大量词汇、句式和精彩段、篇,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培养认真读书、勤奋学习的学风。阅读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练习背诵的机会,在记忆的最佳期让学生多背诵一些名篇佳作。 背诵的要求:在背诵数量上,课程标准规定: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二学段50篇(段),三学段60篇(段),合计不少于160篇(段),根据我区小语整改经验可以增加到200篇(段)以上。在背诵质量上,练习背诵时要不丢字、不少句、不重复,熟记如流。已经能背的诗文要经常复习巩固,出口成诵,经久不忘。背诵的锦章佳句,只有达到这种程度,才排得上用场。 指导学生练习背诵,要遵循记忆规律,讲究方法,如在熟练朗读、理清内容层次的基础上背诵;根据背诵内容特点给予必要的提示;整体记忆与分段记忆相结合;依据“遗忘曲线”提示的规律,及时巩固,隔时重现等。 (三)优化习作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和思想认识能力的综合训练。语文课程标准为作文进行定位:“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小学是写作的起步和练习阶段。 1、明确课程标准改进习作教学的总体思路和策略 (1)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视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课标在阶段目标中,对不同学段的作文有不同的称谓,一二年级称“写话”,三至六年级称“习作”,七至九年级称“写作”。“写话”和“习作”的提法表明小学阶段的作文是练笔,练习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2)多一些开放,少一些束缚,让学生自主习作。课标主张:低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中年级“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高年级“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出的作文“感情真实”。可见,课标从习作内容到形式,都主张多一些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由写自己的话到自由表达,再到有个性地表达,在内容和情感上贯穿“真、实”二字——求真:童真、童语、童趣;求实:有实在内容、讲实话、讲自己的话。在语言形式上贯穿“活、新”二字——求活:内容不限、形式不拘,用自己最方便的形式写;求新:内容和语言都是自己的,不与别人雷同,又有新发现、新感受。 (3)写实与写虚并重,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并行。课标从低年级写话开始,就既引导学生写看到的事物,又引导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到了高年级做到“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这一思路的潜意识是,借写想象作文激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重视培养创新意识。既重视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又重视给学生一对驰骋想象的翅膀。 (4)重视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如留心观察、思考周围事物的习惯;勤读书,勤积累,勤动笔的习惯;写完后读一读,改一改的习惯等。 (5)树立“大习作观”。习作不只是作文课的事,习作的基础在阅读,习作的源泉在生活,习作的成功在大量的练习,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综合治理。作文课每学期只有十来次,不足以形成学生的作文能力。要实行课堂习作和在生活中习作“双轨运行”。坚持习作面向生活,写学习、写活动、写自然、写社会;坚持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坚持从说到写,说写互促;丰富实践、开阔视野与听 说读写紧密结合。提倡大量阅读,阅读中积累认识、积累语言、积累表达方法,实现“厚积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明确各学段习作教学的内容和重点 (1)低年级写话,重在培养兴趣。 ?采取多种办法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例如,有的小朋友偶尔用一两句话记下了自己做过的事,教师就让他读给同学们听一听,老师给予热情表扬,引发其他学生的爱慕之心,也想写一写,试一试。鼓励学生一有想说的话,无论是想到的、看到的,还是听到的、自己做的都要记下来。写得好的表扬,敢于写的鼓励,不敢写的帮一帮,渐渐形成写话的风气,会越写越多,越写越好。使学生在老师不断的赏识、赞扬中,看到自己的成功,培植写话的自信心。 为此,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基本模式是: 写话?鼓励?再写?再鼓励?越写越好。 ?采取多种方式练习写话。小学生开始写话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写不通顺,写不具体,断不开句子,不会用标点等。尤其常有不会写的字,在这种情况往下,可以采取下列办法进行训练: A、一年级学拼音时适当提高要求,练习默写音节,并练习用拼音写词语和句子。为以后写话时用拼音代替汉字打下基础。B、抄写、听写句子练习。有计划地抄写、听写课文中的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人物对话,及含修饰、限制成分的语句,使学生切实感受写句子和使用标点。C、积累和运用词语练习。经常用字组词、扩词,用词语联系生活说句子,把说出的句子写出来。E、由说到写。写话前,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相互说一说,然后再写。二年级会写的字多起来,可以先复述课文,然后练习写一写。一二年级写话时,不会写的字都可以用拼音代替,字写错了也不减分压等。F、听、记写话。即教师先提醒学生注意听,认真记,听完后要复述,然后教师绘声绘色地讲一个小故事或一段话,先让学生复述,再写下来。这样的练习要有计划的进行,低年级由一句话到几句话,中年级由简单的内容到比较复杂的内容。G、结合口语交际和看图编故事写话。 ?教师要加强指导。在各种方式的写话练习中,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逐步提高学生的写话质量:A、要交待清楚句子的主要成分,说完整话。即讲清楚“谁”“在干什么”或“怎么样”、“什么是什么”。句中修饰、限制或 补充成分要有计划的感知。这些单句表达常识,只是指导学生正确地感受和运用,不要讲解语法知识。B、几句话能联系起来,把意思表达清楚、完整。C、书写认真,字迹工整,注意用标点符号把一句一句话分开。D、写完后,自觉地读一读,检查有没有少字多字错字或落下标点符号。 如果加强训练,指导得法,到二年级下学期,一般学生每次写话达到一二百字,应该是可能的。但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成果,主要不在于一次写多少字,而在于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写话兴趣,有了兴趣后来的发展不言而喻。 (2)中年级习作,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 中年级习作,重在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感受,多想象,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仍然要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写自己多彩的生活和丰富的想象,陶醉于勤写多写之中。 ? 要采取多种形式练习。书面“记实”表达,除了指导好教材安排的记实作文之外,还可以进行以下练习:A、写观察日记,把自己经历的、看到的事情真实地记下来。B、进行“素描”练习,即描写眼前看到的物品、人物、景物、场景等片断。C、写班级和学校里的各种活动。D、经常举行新闻发布会,学生轮流写简单报道,报告班级、学校、生活里引人关注的人和事。 书面“写虚”表达,除指导写好教材安排的想象作文外,可以进行下列练习:A、结合课文进行一些小练笔,如续写、改写等。B、中年级学生仍对童话、寓言有兴趣,要引导他们读童话、编童话,把思路写开,把故事写完整,把文字写多。C、适当进行一些看图习作,训练学生有依据地合理想象。D、口头复述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纸笔复述,更能深切地感受课文的表达顺序、语言运用。E、仍坚持从说到写,每次动笔前先让学生说一说,以理清思路,落实语言。 ?结合阅读教学适当渗透一些习作常识。例如,先总写后分写、先概括后具体、先具体后归纳等常见的构段方式;按时间顺序写、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按观察顺序写等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写人要从行动、语言、外貌等方面写,记事要从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等方面交待清楚等。这些习作常识不要专题讲给学生听,而是结合典型课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有所注意,为自由习作进行写法引导暗示。 ?结合具体习作加强评议指导。在各种习作练习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提示学生,写完作文后要认真读两遍,一句一句地读,想一想是否通顺,语句是否连得起来;要重视引导学生互相评议和修改,通过评议着重指导把内容写具体、言之有物、感情真实和语句通顺等方面落实。评议学生的习作要始终坚持“鼓励,鼓励,再鼓励”的原则。在肯定和鼓励之中,指出不足,激励多练不断提高。 ?安排科学的习作指导流程。中年级各种习作已经属于初步的作文练习,指导上应逐渐呈现基本程序,使学生逐步领悟习作方法。但中年级习作指导仍以激发兴趣为主,因此,其基本程序应该是: 激趣、准备?自主习作,先说后写,?宣读评议,激励、指导,?感受成功,主动再写, 如果按上述建议,加强读写结合、语言积累和各种形式的练习,三四年级每次写出三四百字的短文,应该不成问题。但这个阶段习作教学的重点,仍是让学生保持乐于书面表达的积极势头。 (3)高年级逐渐规范习作,进一步培养良好习惯。 小学五六年级习作,要在中年级自由表达的基础上,逐步规范有所提高。“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语句通顺,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自己主动修改、相互修改习作。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在加强习作实践中逐步指导规范。 ?从丰富习作内容入手~“重在引导学生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 yuanzheng 2005-10-4 22:52:28 的表达。”在纪实作文上,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坚持经常写观察日记,积累素材;写真人真事,不模仿不编造,对事物有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再写虚方面,要求学生尽情展开想象、联想,甚至幻想,充分展示想象力和创造力。 ?扎扎实实地组织好每一次单元习作。教材随话题单元安排的习作,集中地体现着课标的习作教学理念和训练计划,一定要加强指导,按一篇作文的产生过程组织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习作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提高习作能力。 单元习作一般应该经历以下指导程序:准备—?表达—?修改—?讲评 “准备”:作为小学阶段的习作,命题不要太突然,一般应该在单元教学开始,就让学生知道本单元学完后写一篇什么作文,什么内容,什么要求。以便提前准备材料,有所思考,有意识地从阅读课中学习表达方法。有些习作,需要提前开展活动,充实内容。 “表达”:习作不是拿起笔来就写,应该指导学生根据习作的要求先构思,想一想本次作文要表达什么意思,从哪些方面写,按什么顺序写,列出写作提纲,然后再动笔落实语言表达。写成篇的文章要想好再写,写一个自然段也应想好再写,否则思路模糊,写起来语无伦次,以至言不及义。 “修改”:高年级必须养成主动修改作文的习惯,写完后,自己认真读一读,看是否把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全文的顺序如何,每一段里句与句的顺序是否合适,语句有没有不通顺的,有无错字和用错的标点等。学生养成了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才算学会了习作。 “讲评”:是平时最重要的习作指导,因为学生经历了习作过程,有了切实的体验,听起别人的习作或别人对自己习作的评议,会有更深的感受。写完之后,应立即让学生互相读一读,听一听,评一评,改一改。在此基础上,推荐几篇好的或某方面有特点的习作,在全班宣读一下,让大家评一评,教师抓住要点进行一些必要的点拨讲解,学生肯定会深有所悟。这时,学生自己再改一改或重写一遍,会提高很快。 总之,习作是学生独立的创造性表达活动,无论哪个环节都要让学生亲历,把学生放在主人、主体的地位。教师要“顺写而导”,不能要求过死,更不能包办代替,从形式到内容指导过细。 ?课内外结合~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习作实践。高年级通过四五年的阅读和写话、习作练习,书面表达上正处于愤悱之际,一方面需要增加练习的机会,另一方面需要在习作方法上得到必要的指导。在加强习作实践上,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采取“一文多写”,单元习作讲评之后,趁热打铁再写一篇同类的习作,以加深体验,进行技能强化。二是多渠道练笔,例如,写读书笔记,写日记,写课前三分钟演讲稿,写学校、班级开展的各种活动,办手抄报,选编自己的“优秀作文集”等。 课内外习作练笔量与联系形式设计见《小学语文习作练笔量达标计划表》。(见附表8) ?在阅读课和习作讲评中~引导学生领悟一些常用的写作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虽然主要靠增加读写实践,但是常用的写作知识,可以指导学生习作少走弯路,提高实践效果。因此,小学高年级有必要结合导读课,指导学生领悟一些常用的写作知识。例如,常用的叙事顺序:顺序、倒叙、插叙;记事要有起因、经过、结果;表现人物品质要通过行动、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的描写;写景、状物应该抓住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文章常见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同时,还应当结合习作实践,使学生了解写作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如写作前如何搜集、整理材料;如何确定要表达的意思,选择材料;如何组织材料,拟定写作提纲;如何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等。对于这些写作常识,如果说小学中年级是对习作有意无意地进行渗透、暗示的话,那么到高年级,阅读教学就应该比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和探索,并且指导学生在习作实践中进行运用了。 ?适当进行“增量、保质、加速”的训练。根据我区“小语整改”的经验,通过上述大量练习,高年级学生对习作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信心和能力,适当增加习作数量、提高质量要求和加快成文速度是必要的。在数量上,五六年级每学期单元习作可增加到12至15次,每学年课内外各种形式的习作总量可以达到5至6万字。在质量上,可以提出稍高的要求,如习作前想好表达什么意思,表达有一定条理,主要内容写得详细一点。在成文速度上,小语整改经验表明,在一节课内五年级平均写500字,六年级平均写600字,完全能够做到。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必须完全按以上的建议多读、多说、多背、多写,加强指导,同时,要从五年级开始进行一些快速构思、快速表达的训练。 3、不同类型习作的内容与指导 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要“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教师必须掌握这些类型作文的不同特点,才能行之有效地进行指导。 (1)简单记实作文的习作指导 记实作文就是通常所说的记叙文和说明文。记实作文旨在培养学生写实的本领和求实的文风。记实作文练习的方法较多,最常用的方法有:观察写话,片段素描,命题记实作文,自拟题目记实作文和缩写、改写。 ?观察写话的指导 观察写话是低年级进行写话练习常用的方法。分为看图写话和观察生活写话。 “看图画写话”:刚一开始,一般是先看一幅图写一句话,然后过渡到看几幅图,写几句话。所选图画的内容应是儿童比较容易理解的。图画可以让学生自己从喜欢的报纸、画报中选,也可以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再写出图意。 “观察生活写话”: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写话,开始要选特点单一、比较明显的事物,如文具、熟悉的动物、植物,然后再观察比较复杂的事物,如一处景物、一次游戏等。低年级观察事物写话,重在培养兴趣,学习观察方法,对写话要求不宜过高,能写几句就写几句,只要有点儿具体内容,语句通顺就行。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饲养、种植等活动,进行连续观察,写观察日记。 ?片段素描的指导 素描是中年级练习写实能力的有效形式。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或活动,运用“白描”的手法(描写和叙述相结合)写片段。片段素描一般从单个景物开始,如文具、玩具、小摆设、小工艺品、劳动工具等,再扩展到植物、动物、人物外貌、房间摆设、自然风景等。 进行片段素描训练,要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观察。如观察静物,要注意它的形状、大小、颜色;观察植物,要注意它的干、枝、叶、花、果的形状、颜色,有的果实可以尝尝味道;观察人的外貌,要注意它的身材、衣着、姿态、容貌、神情等。观察的顺序有许多,如由上到下、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由头到尾或由尾到头、由整体到部分或有部分到整体等,事物不同观察的顺序应有所不同。 要引导学生如实表达,写得像,看到的是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要引导学生推敲词句,想一想所用的词语、句子是否把看到的情形写真实。通过扎实的素描训练,培养学生“再现事物”“再现生活”的书面表达能力。 ?命题记实作文的指导 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训练方式。它可以把学生的思绪集中到某个方面,进行要求基本一致的书面表达,便于教师统一指导和讲评。但是,命题作文很难兼顾众多学生要表达的意思和知识、经历,往往造成对学生思想的束缚和表达的限制。因此,近些年来已经清楚地看到它的利与弊,在命题上进行了扬长避短的改革。现在的命题方式主要有:教师直接命题、半命题、多题选择和自拟题目作文。 “教师直接命题作文”:这类命题应避免教师的主观性,尽量考虑到学生有共同生活积累和思想实际。教师要求写的,正是学生想写的。题目的文字浅白明了,不设审题障碍。 “半命题作文”:提出一个大致的内容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我喜欢,,,”、“我发现了,,,”。 “多题选择作文”:一次作文出几个题目,这几个题目可以相互联系,也可以没有联系,但都应体现本次作文的重点。如要练习写出事物的特点,可以出“我的同桌”、“心爱的玩具”、“我们的学校”,学生无论选择写人、状物、写景,都能够体现这一次习作的重点。 采取命题的方式让学生写记实作文,要淡化审题,不在是否切题上苛求学生。评议学生的作文,应主要着眼于文章的内容和文字表达。如果学生写走了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写的内容,另换一个题目。 “自拟题目作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开手写自己熟悉的人、事、物、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在小学要减少命题作文,大力提倡自拟题作文练习方式。 自拟题作文练习,常用的方式有:A、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积累,自拟题目作文。B、引导学生观察事物,自拟题目作文。C、组织活动后,引导学生自拟题目作文。D、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内心感受,自拟题目作文。 学生自拟题目作文练习,教师也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选择最熟悉和感受最深的内容,指点学生如何拟定合适的题目,指导修改,组织交流、评议。 (2)简单想象作文的习作指导 想象作文,重点练习写虚构的能力。通过写想象、幻想中的事物发展学生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练习写简单的想象作文有多种形式,如看图作文、编童话故事、假想作文、扩写课文、听音响编故事等。 ?看图想象作文的指导 “看图想象作文”与记实作文中的“观察图画写话”不同,观察图画写话只是如实写出图的意思,所以属于写实;而看图想象作文是凭借画面,借助丰富的想象,写出没有画出来的事物,把画面写活。例如,写出事情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周围的环境等。使画面由平面变立体,由静态便动态,由无声变有声。 看图写想象作文适合低、中、高各年级,低年级选用的图画意思宜浅显,最好是情节连续的多幅图,为便于学生展开想象,可将关键部分留出空白。中高年级宜采用想象空间更为广阔的单幅图。有时让学生看一种或几种简单图形,如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条曲线,写出有趣的文章。 ?编童话故事的习作指导 小学生处于创造性想象能力发展的最佳期。特别是低年级孩子更多地生活在物我一体、精神现实不分的状态。常常借助想象和幻想的方式观察、理解生活世界中的事物。在成年人看来无生命的东西,在儿童眼里大部分是活的、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写童话,正是顺应了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有利于促进他们创造性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编童话故事练习可以采取下列形式:A、根据故事的开头写童话——教师讲故事的开头,把事情的经过、结果留给学生去想象,编出故事。B、选择几个物体编童话——教师提出几个不同的物体,让学生想象这些物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编出童话故事。C、自我创编童话故事——教师不提任何条件,不加任何限制,全凭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积累,编出童话故事。 小学生知识少,编童话时教师可以适当指导,如启发思维,提示情节,引导思路等,但要求不宜太高。目的在于培养习作兴趣,练习语言表达的基本功,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假想作文的习作指导 假想作文和编童话都是凭借学生的想象力的习作。不同的是童话一般都有故事情节,而假想作文写法比较灵活,不一定有故事情节。假想作文可分为两类:假设作文和幻想作文。 “假设作文”:让学生假设某种情景,再根据这种情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和联想。例如,“假如我是„„”、“假如我是县长”等。学生可以根据题目,把自己放到情景角色的位置上,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各种愿望。 “幻想作文”:幻想是指向未来的创造性想象。幻想作文就是运用文字把自己幻想中的画面、意向、色彩、情感表达出来,例如写“未来的„„”、“二十年以后的我”等。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海阔天空的想象,写出多姿多彩的作文来。 ?扩写课文习作的指导 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有些课文读了之后,对学生有触动、有启发,有话想说。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也是进行想象作文联系的有效方式。扩写课文,主要有扩写和续写两种形式。 “扩写课文”,是通过想象,把课文中写得简单的地方充实丰满起来。扩写又可分为全篇扩写和局部扩写。 全篇扩写,可给学生提供文章的内容梗概,让学生想象事情发展的过程,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扩写成一篇内容具体、结构完整的文章。局部扩写,是抓住文中写得简单的部分,通过想象补写一个片断。局部扩写与阅读教学结合紧密,用时不多,应该较多地采用。 “续写课文”,是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把故事延续下去。这种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推测想象能力。指导学生练习续写要注意,续写的内容必须与原文作顺理成章,应该是原文情节合情合理的发展,不可与原文思想内容相违背。续写也是读写结合,随文练笔的一种好形式。 (3)常用应用文的习作指导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广泛应用、具有一定格式的文体。小学学习的应用文主要有:便条、日记、读书笔记、书信、通知、表扬稿、建议书等。 指导学生练习写应用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帮助学生认识应用文的语言特点。A、应用文都有具体的写作目的,明确的阅读对象。B、应用文的语言必须简洁明了,使人一看就清楚,没有多余的话。C、除读书笔记、日记和书信外,其他应用文均不需要描绘事物和抒发感情。 ?讲清应用文的格式。各种应用文的格式约定俗成,不能随意变更。教学时,一定要讲清楚应用文的格式特点,让学生记住、会用。还要结合具体应用实例,使学生领悟为什么必须遵守这样的格式。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应用文要坚持在实际运用中学,学了就运用于实际。例如学了写日记,就要让学生坚持经常写起来。 ?有些应用文~要区别年级~要求不同。日记、读书笔记和书信三种应用文,小学各年级都可以练习写,但各年级学生写的水平不同,因此,对各年级应提出不同的要求。特别指出的是写读书笔记,当前,为了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从三年级就让学生练习写读书笔记。其实,按写读书笔记的正规要求,到五六年级学生也未必写得好。所以,这里对不同年级写读书笔记的内容和形式提出基本要求如下:三年级的读书笔记,是词、句摘抄型;四年级是词句摘抄、简单感想型;五年级是内容摘要、感想型;六年级是内容概括、联系实际评议型。 (四)优化口语交际教学 1、充分重视口语交际教学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际间交往越来越重要,越来越频繁。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人才的必备素质,并成为每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崔峦老师讲:“口语交际教学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等方面并重。它可以促进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促进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提升”。为此,应该改变当前许多学校、教师轻视口语交际教学的状况,充分重视口语交际教学。 2、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 口语交际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已有听、说能力的基础上,以培养“倾听”和“表达”能力为前提,以培养“应对”能力为重点,突出“交际”,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加强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有所侧重。 (1)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在情感、态度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主动说话,有信心;在语言习惯方面,重点是学习普通话,使用礼貌语言;在口语交际能力上,要鼓励学生积极对话,参加交流、讨论。 (2)中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在情感态度上,要体现对对方的尊重,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别人请教,有不同的观点主动与别人商讨;在语言习惯上,学会用普通话,针对不同的对象文明地进行交际;在口语交际能力上,能进行较深入的交流,了解对方讲述的内容,表明自己的想法。 (3)高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在情感态度上,重点培养“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全神贯注地听,不打断对方的话,用神态作出反应;在语言习惯上,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讲话文明、得体;在口语交际能力上,听话能抓住主要内容和要点,表达做到清楚、明白,有准备、有中心、有一定条理和质量”。 不管哪个年级,都要注意倾听、表达、应对三种能力的均衡培养和协调发展。同时,注重口语交际的前提和基础——讲述、陈述能力的培养。 3、上好口语交际课 (1)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形式多种多样。口语交际一般以具体话题的形式进行。话题的确定要考虑学生已有经验、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使学生感到亲切,易于产生兴趣,易于交际;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又有训练价值。同时,话题呈现形式要多种多样,如以学校活动、班级具体事、家庭事务为话题,先做后说,先观察后交流。也可以看图交流,读故事、编故事讨论交流,看表演交谈等。 (2)创设真实、自然的口语交际情景。口语交际贵在回归生活常态,还原生活。去掉心理障碍,积极投入,主动交际。重要的方法就是创设情境,可以语言描述、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演示、师生合作表演、实地观察、进行实验等。 (3)设计双向互动、多个回合的教学程序。口语交际可不要上成单一的看图说话和独白式的讲述课。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多个回合的逐步互动,由比较简单、表面的交际,到比较丰富、深入的交际的训练过程。 基本的教学程序可以是: 导入话题——?看图对话——?深入对话——?拓展对话——?总结收获 ,激发兴趣, ,伙伴、小组, ,多种形式, ,联系生活, ,有说到写, (具体教学环节采取什么方式,根据话题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预设) “语文园地”中给出的图画或问题,只是提出了口语交际内容的中心和重点,并不是把它们说清楚了就完成了口语交际的任务,应该由话题生发开去,联系生活拓展交际内容。交际要体现多层次,有个人准备自述,有同桌对话,又有分组对话,还要有全班的交流和师生对话。应该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对话交际之中,切不可变成部分学生的活动。 4)加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良好习惯。 ( 口语交际不能只图热闹,要时刻关注提高交际质量和养成良好习惯。要通过师生评议、教师点拨等方式,对口语交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规范指导。如语句不通、用词不当、说话重复颠倒、表达不合事理、缺乏条理性等问题,都要提醒学生注意。对主要的、带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要点评、示范。教师的指导,不必系统讲解语言交际知识,主要是有计划地提出具体要求,结合出现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相互提醒、相互矫正,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4、多种渠道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大家每天都生活在母语环境之中,口语交际练习的机会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除了上好口语交际课以外,还应结合语文教学各个环节,和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场合、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语文教学各个环节,如阅读教学的交流讨论,作文教学的评议修改,课前三分钟演讲和评议,读书汇报会与交流等。结合生活练习,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与成果交流,主题班会、队会,综合实践活动及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等,可以说,口语交际课只是有限的集中训练,而语文教学和整个生活,才是历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广阔天地。 (五)优化语文综合性学习 1、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设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为了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相对封闭,课本是唯一课程资源的状况;克服偏重接受性学习,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区小语整改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实现大语文教育和提高学生语文 能力的重要作用。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列入课表,安排课时。 2、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三个显著特点,即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1)综合性:体现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途径等多方面。目标上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方法和语文知识能力的有机整合;内容上涵盖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识字写字、观察思考等方方面面;学习方式及途径上,既有探究性学习,又有接受性学习;既有个体学习,又有合作学习;既有借助资料、媒体学习,又有观察、调查等实践中学习;既有课内学习,又有在家庭、社会、自然中学习。 (2)实践性:体现在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重活动。特别强调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感受体验,习得方法,形成能力。不断加深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认识,增强学习、运用语文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3)开放性:在内容上开放,一切语文课程资源都可以纳入综合性学习;途径上开放,广阔的时空均可以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 综合三方面特点,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体现“目标驱动,活动贯穿,自主探究,成果明显”的基本特征。 3、明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根据课程标准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和我区小语整改的实践经验,可以把下列活动,确定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并使之制度化。 (1)各年级开展课外阅读,有计划地完成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从中年级开始,结合自读课和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每学期不少于50篇。每学期举行读书汇报会不少于4次,期末评选“读书小博士”。 (2)各年级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习作练笔,完成15万字的课外练笔量。落实方式如:观察日记,读书笔记,单元增量作文,随课练笔,办手抄报等。每学期写观察日记不少于50篇,日记宣读隔周一次;学期末学生个人编“优秀作文选”,班级编“班级优秀作文选”。 (3)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进行说话练习。低年级讲故事,中年级讲见闻,高年级演讲。每学期每个学生课前说话不少于10次,中高年级每人写课前说话稿不少于8篇(段)。 (4)办手抄报。低年级办剪贴报二年不少于25份;从三年级开始,每学期办手抄报不少于10份;小学段不少于100分。 (5)开展“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每学期课外背诵积累优秀诗文20篇(段),小学阶段熟背诗文至少200篇(段)。 (6)有计划的开展“语文专题性综合学习”活动。三四年级每学期不少于3次,五六年级每学期不少于5次。 (7)班级、学校举行各类语文知识、技能竞赛。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写字书法比赛、演讲比赛、作文比赛、手抄报展评赛、“读书节”展示赛、课本剧表演赛等。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8)建好“语文学习成长记录袋”。每学期把课内外语文学习实践成果(读书笔记、作文、日记、手抄报等文字资料)自己装入袋中,作为考察读写训练量、学习过程及学习情感态度的重要依据。 4、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注意年级特点。 一二年级重点是生活识字、写字、朗读、儿歌诗文背诵、课外读故事、讲故事等方面竞赛活动,多动口少动笔。三四年级重点是课外阅读、写日记、写读书笔记、诗文朗诵、名言警句积累等,自由读写方面的展示活动。五六年级重点是专题性综合学习、演讲、辩论、作文、办手抄报等方面的成果展示活动。 5、认真组织好专题综合性学习。 中高年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一般可以都带上专题性,即围绕某一话题。这样,有利于就某一方面内容和形式获得比较系统的印象,便于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和教师的指导。开展专题综合性学习的一般步骤是: 确定专题——活动策划——实施学习——总结、交流、评价 (1)确定专题,是提出问题。低中年级,教师可以从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出发提出专题,激发兴趣,指导学生去做。高年级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自主确定专题。 (2)活动策划。策划的内容一般包括:?学习主题;?活动目的、要求;?活动具体内容、形式,时间安排;?分组及组内人员分工;?学习成果表达与交流。低年级教师进行策划,提出要求,中年级教师指导学生策划,高年级一般应该由学生自己策划。 (3)实施学习,是综合性学习的具体实践。往往分组进行,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参与其中,当好顾问和参谋。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重活动主要体现在这一步,一定要实质性的组织好这一环节。 (4)总结、交流与评价,这是综合性学习十分重要的一步。收获在于总结,扩大和丰富收获在于交流。一定要对活动前的预设、学习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出适当的评价。 (六)优化语文教学评价 1、更新语文教学评价理念 (1)考试评价,变重甄别、重选拔为重激励、重改进、重发展,杜绝以考试分数为学校、教师、学生排列名次;变只重结果为既重结果更重过程;变只重课内为课内外结合,全面评价语文教学。 (2)考评体现语文教学特点和学习规律。?突出语文评价的整体性,有机整合三维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语文学习个性化感悟和独特性体验,淡化统一标准答案,不采取客观化标准试题,强调主观理解与表达。?凸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性,通过实际的听说读写活动,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的基本能力,考试减少琐碎的文字游戏性试题。?促进大语文教育落实,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列入考评内容,课内、课外、生活全方位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 、考评内容体现多维化。?以学生的听、说、读、写(含写字)语文基本2 能力和语言积累,为考试评价的核心内容。?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语文考评要素。?以“语文学习成长记录袋”中积累的语文学习实践痕迹,作为评价学生语文学习三维目标重要依据。 3、考评标准体现多层次。改变过去统一标准的考试,实行“因生施考,重在激励”的策略。?出不同层次要求的试题,让学生选做。?允许学生重考,挑战自我,获得成功的愉悦。 4、考评方式体现多样化。实行口试与笔试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平时与期末结合,自评与互评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活动性测试与正式考试结合。同时,发挥语文学习成长记录袋的评价功能,突出语文评价的实效性。 5、考评参与主体实现多元化。改变学生始终处于被考、被评的地位,让学生力所能及地参与到考试评价之中。如让学生做口试、活动性测试的评委;单元检测指导学生互相评卷;高年级指导学生参与出题、批卷;定期相互评议学习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同时,加强与家长沟通,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家长参与评价,形成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教学评价的机制。 6、抓基础促发展,进行试题改革。 ,1,学期或学年末考试命题~应体现上述考评理念和原则。试题体现“抓基础,促发展”的原则,语文素养全面发展靠的是基础性的听、说、读、写能力,各年级试题一定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所列的,识字写字、阅读、语言积累、习作和口语交际五项基本内容。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展现,主要靠主观认识的直接表达,为此,要尽量少用或不用客观性标准化试题形式。语文试题要简洁精要,直接表达理解、运用语言,不宜搞成花样翻新、零零碎碎的文字游戏。 ,2,学期末考试~各年级试题内容与测试形式~应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重点有所不同。 ?低年级以口试为主。一二年级学生会写的汉字有限,不善于书面表达。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说话。可以说,一二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表现在口上,因此,低年级语文能力测试应以口试为主。 一年级口试可以占60%权重,主要考:识字(生字分组抽查认读);朗读课文;背诵课内外积累的诗文;说话(回答问题、看图说话、讲课文故事等)。笔试占40%权重,主要考:默写要求会写的汉字(读拼音写汉字、听写、在句子中填写等方式);描仿或抄写要求会写的汉字(主要看书写的质量);用字组词,用词写句;简单的看图写句。(组词写句中,不会写的汉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二年级口试宜占50%的权重,考的项目可与一年级基本相同,要求有所提高。学年末考朗读可以选程度适合的课外读物(先试读两遍),主要看读得是否正确、流畅(词句连贯),是否能简单回答有关内容的一两个问题;可采取听故事复述 的形式,综合测试听、说能力。笔试可在一年级测试项目的基础上,提高写话要求。不要用书面形式测试阅读能力。 ?三四年级后以笔试为主。三年级口试听话转述或选题口述片断,四年级选题口述作文,占10%权重。笔试主要考:识字写字、语言积累、阅读、习作四项,也可书面测试听、记能力。三年级书面阅读命题,重点在对段落或短文内容的粗略理解和初步感受。问题可以是,按提示从文中提取相关信息、概括比较简单段落的意思等。不宜要求深入细致地理解表达,如解释词语、说明句子意思等。阅读题所占权重宜在15—18%,应重视语言积累(词句段篇)和书面自由表达。四年级书面阅读,比三年级稍提高要求,例如,可以独立概括自然段的意思、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揣摩词语大意,写出自己简单的感受等。阅读题权重宜在20%,习作宜占30%权重。 五六年级语文能力测试可以全用纸笔的方式进行。阅读题应由文章的内容理解为主,逐渐过渡到文章情感的体会和一些常见表达方法的领悟,逐渐过渡到词、句的正确理解运用,及结合读文写感受、仿写、叙写等,权重宜占25—30%。习作质量可以用第三学段的标准全面要求,习作在试卷中宜占40%的权重。口述作文可在百分以外加分。 小学阶段语文基本属于能力训练学科。考试评价应坚持几项基本能力测试版块,年年不变,每一版块坚持几种基本题型不变,试题具体内容年年有变化,但又不脱离训练重点。在方向上使教师知道考什么,怎么考,使学生知道练什么,怎么练,不搞声东击西。这样的考试评价,才能对语文教学产生正确导向,才能 上下一心加强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大幅度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此,设计了《小学语文教学检测命题内容形式举隅参照表》。(见附表11) 7、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应坚持重情感态度、重学习过程、重语文实践、重基本语文能力的原则,主要通过使用《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考查评价记录表》来实施。(此表附后,见“附表7)对此表使用说明如下: 对学生每学期语文学习状况的评价,由语文教师指导学生用《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考查记录表》进行。 “情感态度习惯”评价:每月不少于一次。低年级以教师记录评价为主,每次评价要鼓励中有指导,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良好习惯。中高年级逐渐以学生互评为主,教师及时检查指导。 “平时考查”:记录课堂教学、课前演讲、平时习作、口语交际课、、单元检测等,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的结果。 “综合性学习”:主要评价前面所说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各项活动,以“语文学习记录袋”里的各种资料为依据。低年级教师评价为主,中高年级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评互评,相互督促,相互借鉴。各项评价每学期进行两三次,计入本栏目。评价学生完成阅读量、习作量和语言积累量标准,参考《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语言积累量达标计划表》和《小学习作练笔量达标计划表》。(见附表9、10) “期末考试”:分项进行,有些项目如低年级口试部分和中年级的口述作文,可以适当提前进行。 为体现评价的相对模糊性,保护学生的自尊、自信,各项测试评价宜采用等级制,允许学生重考,争取更好的成绩。期末分项考试,分项定等级,以不综合为好。各项评价栏目填好后,教师再写出鼓励性评语,向家长反馈,请家长提出意见或建议。然后收回,将此表存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8、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评价,也要体现“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原则,坚决改变有些学校以学年末一次性考试成绩对教师奖惩的做法。实行“突出过程,讲求实效”的多因素综合评价。主要通过使用《语文教师教学状况考核评价表》来进行实施。(见“附表8”)对此表使用作如下说明: 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状况的考评,由学校教学管理机构组织实施。每学期对“常规教学工作”、“学生语文训练”和“自身业务提高”三项,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评估。每次检查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形式,公平公开公正,重在反馈、指导和改进,为学年末全面教学评估提供依据。 “学生语文训练”完成情况的考核,以《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和语言积累量达标计划表》和《小学语文习作练笔达标计划表》所规定的量为参照 。(见附表9、10) “教学质量检测”:学年末学校进行一次(也可以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生参加考试,但不给学生记成绩,也不向家长反馈,只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基础数据。低年级的几项口试和中年级的口述作文,由学校对班级学生等距离抽样测试,取平均分与笔试一起作为计算教学质量检测成绩的基础数据。教学质量的评估计算,考虑到应引导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优秀生培养和全班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采取多因素综合计算的方法,即“合格率×60,优秀率×10,平均分×30%”,然后乘以50%的权重。表中各项考核得分之和,表示了一位语文教师学年度教学工作的状况。 这样考核教学工作,既保证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落实了大语文教学,又引导教师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还关注了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 五、年段课时量与各类教学的课时分配 新课程课时设置计划小学段,给语文学科的课时比例为总课时的20—22%,低年级每学期上课为17.5周,每周7课时,共123课时。中高年级每周上6.7课时,共计115课时。从本地区现在绝大多数学校落实的情况看,小学语文课时量,低年级每周设10课时,每学期为175课时;中高年级每周设9节语文课,每学期为157课时。近些年内,我们只能从本地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来确定学科课时,因此,可以把小学语文教学课时暂估定为:一二年级每学期172课时,三至六年级156课时。 这些课时,如何分配与使用,对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和实施本《指要》各类教学设计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以下课时分配使用计划,供各学校、教师参考。 一年级(172) 上学期:拼音教学70课时; 识字(一)、(二)8课时; 教读课(20篇)50课时; 语文园地(一至六)18课时; 听读课(篇目师选)6课时; 写字指导课8课时; 单元检测12课时。 下学期:识字(1—8)16课时; 教读课(34篇)90课时; 听读课(篇目师选)10课时; 语文园地(1—8)24课时; 写字指导课12课时; 语文综合课8课时; 单元检测12课时。 二年级(172) 上学期:识字(1—8)16课时; 教读课(34篇)90课时; 语文园地(1—8)24课时; 自读课(篇目师生自选)10课时; 写字指导课10课时; 语文综合课10课时; 单元检测12课时。 下学期:教读课(32篇)95课时; 自读课(篇目师生自选)19课时; 语文园地(1—8)24课时; 写字指导课10课时; 语文综合课12课时; 单元检测12课时。 三四年级(156) 导读课(24篇)60课时; 自读课(13篇,其余自选)32课时; 语文园地(1—8)40课时; 语文综合课12课时; 单元检测12课时。 (上下学期相同) 五六年级(156) 导读课(24篇)60课时; 自读课(13篇,其余自选)34课时; 语文园地(1—8)40课时; 语文综合课12课时; 单元检测10课时。 (上下学期相同) 以上语文课时分配使用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与传统语文课时的使用方案最大的不同是,把自读课、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课时计划之内,并随年级的升高,占了越来越多的课时。正是在这一点上切实贯彻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希望各学校、各位教师重视这一改革措施,认真搞好各类语文教学,落实本《指要》设计的语文训练计划,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表(小学部分) 说明:“项目”一栏不是对具体指标的准确分类,只是梳理出指标排 列的大致线索,仅供参考。 1. 识字与写字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三学段 项目 (,——,年级) (,——,年级) (,——,年级)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对学习汉字 兴趣 识字的愿望。 有浓厚的兴趣,养 成主动识字的习 惯。 (,)认识常用汉字,,,,(,)累计认识常(,)有较强的独 ——,,,,个,其中,,,用汉字,,,,立识字能力。累计 ——,,,,会写。 个,其中,,,,认识常用汉字,识字 个左右会写。 ,,,个,其中,量 ,,,个左右会 写。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会使用字典 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词典,有初步的独立 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独立识字能力。 识字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硬笔书写楷书,行 (,)能使用硬笔 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熟练地书写正楷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字,做到规范)端(,)能用毛笔书书写 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正)整洁。用毛笔写楷书,在书写中 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临摹正楷字帖。 体会汉字的优美。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 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 拼音 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 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 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 字母表》。 ,(阅 读 项目 第一学段(,—,年级) 第二学段(,,,)年级 第三学段(,,,)年级) (1) 欢阅读,感受阅(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 读的乐趣。 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兴趣 (10)喜爱图书, 爱护图书。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朗读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情的朗读课文。 情的朗读课文。 课文。 默读 (3)学习默读,做到不(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2)默写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 出声,不指读。 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 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的在表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 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语的感情色彩。 理解 语。 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 义。 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 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内容 阅读。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理解 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 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浅近的童话,(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 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能初步感受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亲情境,关心自然和生文学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 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文体 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阅读 并乐于与人交流。 受。 )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 (7)诵读儿歌,童谣,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写的 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 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 验,感受语言优美。 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 需要,快速搜集所需信息。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标点 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引号的一般用法。 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积累 语和格言和警句。 (8)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阅读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量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得的语言材料。(9)诵读优秀诗(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 字。 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 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字。 3.写话,习作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三学段 项目 (1——2年级) (3——4)年级 (5——6)年级 (1)对写话有兴(1)留心周围事物,乐(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趣,写自己想说的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表达和与人交流。 话。写想象中的事的自信心。 物,写出自己对周(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动机 围事物的认识和感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 想。 习作的快乐。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 见闻)感受和想象,注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 内容 意表现自己觉得有趣的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 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的内容。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 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 表达 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 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能用简短的书信)(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 文体 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应用文。 (2)在写话中乐于(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 运用阅读和生活中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语言 学的词语。 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 词句。 (3)根据表达的需(6)根据表达的需要,(5)能根据表达的需要,要,学习使用逗号使用冒号)引号。 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标点 )句号)问号)感 叹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60修改自己的习作,并 明显错误的词句。 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修改 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 书写规范)整洁。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7)课外习作每学年16 次左右。 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次数 少于400字的习作。 字数 4. 口语交际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三学段 项目 (1——2年级) (3——4年级) (5——6年级) (1)学讲普通(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1)与人交流能尊重) 话,逐步养成讲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理解对方。(2)乐于参 普通话的习惯。 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态度 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的意见。 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能认真听别(2)听人讲话能把握主要(3)听他人讲话认真耐 人讲话,能了解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心,能抓住要点,并能听 讲话的主要内简要转述。 容。 (3)听故事,看(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4)表达要有条理,语 音像作品,能复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气)语调适当。 述大意和精彩情想法。 讲述 节。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 (4)能较完整的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讲述小故事,能 简要讲述自己感 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 谈,态度自然大和场合,稍作准备,做 方,有礼貌。 简单的发言。 (6)有表达的自 交流 信心。积极参加 讨论,对感兴趣 的话题发表自己 的意见。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语言 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美 5.综合性学习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三学段 项目 (1——2年级) (3——4年级) (5——6年级) (1)对周围事物有(1)能提出学习和 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生活中的问题,有 提出 的内容提出问题,结目的的搜集资料, 问题 合课外阅读共同讨共同讨论。 论。 (2)结合语文学习,(2)结合语文学(2)策简单的划校园活动 观察大自然,用口头习,观察大自然,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 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观察社会,书面与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 自己的观察所得。 口头结合表达自己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热心参加校园,的观察所得。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组织 社区活动。结合活动(3)能在老师的指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活动 用口头或书文等方导下组织有趣的语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 式表达自己的见闻文活动,在活动中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 和想法。 学习语文,学会合非善恶。 作。 (4)在家庭生活,(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 学校生活中尝试运应用资料的一些基本方法。 用语文知识和能力(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 解决简单问题。 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解决 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问题 尝试写出简单研究报告。 5.综合性学习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三学段 项目 (1——2年级) (3——4年级) (5——6年级) (1)对周围事物有(1)能提出学习和 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生活中的问题,有 提出 的内容提出问题,结目的的搜集资料, 问题 合课外阅读共同讨共同讨论。 论。 (2)结合语文学习,(2)结合语文学(2)策简单的划校园活动 观察大自然,用口头习,观察大自然,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 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观察社会,书面与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 自己的观察所得。 口头结合表达自己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热心参加校园,的观察所得。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组织 社区活动。结合活动(3)能在老师的指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活动 用口头或书文等方导下组织有趣的语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 式表达自己的见闻文活动,在活动中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 和想法。 学习语文,学会合非善恶。 作。 (4)在家庭生活,(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 学校生活中尝试运应用资料的一些基本方法。 用语文知识和能力(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 解决简单问题。 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解决 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问题 尝试写出简单研究报告。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指要 (小学段) (讨论试行) 《语文课程标准》是现阶段语文学科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法规性指导文件。它从学科性质、地位、教学基本理念、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评价等 方面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当前,进行语文课程改革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正确贯彻、切实执行《语文课程标准》。为此,教研室参考全国语文教学专家学者叶圣陶、崔峦、丁培忠、韩军等有关新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述,结合自治区多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经验,就《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尝试作出阐释,对教学实践提出实施意见,旨在能为老师们学习、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请各校讨论试行,提出改进意见。 一、充分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重要地位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是人类思维、交际、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工具。“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于漪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关键在二者的“统一”“同一”。“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即精神”,“文就是道”,“语言与精神一体二名”(韩军《语文教育是精神教育》)。因此,语文教学既反对忽视语言文字训练上成思想政治教育课,又反对忽视人文教育上成纯语言文字技术训练课。既要重视学生对听、说、读、写语文运用和知识技能的熟练掌握,更要重视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精神根底。语文课要“有人、有本、有情、有智”,实现掌握语言与提升精神双赢。 (二)语文课程的地位 语文是百科之母,具有多重功能和基础作用。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形成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学习习惯,对他们学好各门功课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实践证明,语文学不好,尤其小学阶段语文学不好,识字写字不扎实,缺乏必要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笔表达能力,要想学好其他学科简直是不可能的。学好语文就等于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终身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基本理念 (一)明确语文教育目标 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指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思想情意、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在内的一些基本素质和 涵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是指既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二是指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一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二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三要注重民族精神的教化,使学生“内在精神经验丰富,个性生命成长,生命本体活跃,文化内涵加深”(韩军语),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 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反应的多元性。 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由语文教材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极其广阔的教育资源所决定。语文课本从小学到中学选编的课文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人类历史、自然社会、哲学政治等方方面面,可以称得上是小百科全书。同时,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学习资源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人们一代一代通过语文学习,接受着民族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滋养。 语文材料的理解感悟具有多元性,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许多语文学习材料在内涵上本身具有丰富性、多义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感悟;二是由于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身世经历不同、思想观点不同,因而对同一部作品、同一件事、同一个人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评价。”(丁培忠语)“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语文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很少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学生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是正常的。因而,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应该回归“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真实、自由、个性”的人文精神,反对“伪圣化”倾向,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个性的话”,少说“公话、套话”,不说假话、空话。 2、语文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一观点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 语文是工具,任何工具的熟练掌握都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 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复杂罢了。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从心理学角度讲,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是对语言的知觉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自觉性和自动化,即语言活动已达到不需要有意注意监控的程度。要达到如此熟练的程度,基本途径是经过反复朗读和背诵等语言实践活动的历练。学生学习本民族语言,多数情况是“能力在先,知识在后,而不是相反”。(刘国正语)幼儿学说话靠的是向成人反复地模仿和练习,多听多说。中小学生学会书面语言同样靠反复历练,多读多写。在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中学会听读说写。 同时,语文教育属于母语学习,“学习母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崔峦语)。因此,“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3、语文课程有着广泛的学习渠道和空间。 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有本质的不同,母语教育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学习既不限于语文课本、语文课堂,也不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外阅读和练笔。“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要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破除那种把语文教学跟语文课堂、课本教学等同起来的观念。不应该把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希望仅仅寄托在语文课堂和课本上,而应该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语文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学习语文。无数事实证明,“凡是母语学得比较好的,无不得益于课堂、课本之外的学习”(张志公语)。 4、语文教学的宝贵传统——“举三反一”、“着力语言”、“吟诵讨究”。 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句话实际上提出了语文教学要回归千年宝贵传统。 (1)回归“举三反一~重视积累”的传统。 我国上千年语文教育的总思路是“举三反一”,即“读书、积累、多多益善;数量在先,量变而质变。大量积累、积淀于前,才会点滴模仿反刍于后。”(韩军《新语文教育论纲》)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 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然而,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却机械搬用西方科学主义理性分析解构的模式,采取数理学科教学“举一反三”的总思路。即“一学期只学一册课本,以30篇文章作为范例‘举一’,教师不厌其‘深、细、透’地繁琐解析,微言大义,咀来嚼去,斟句酌字,以图让学生循例‘反三’,会读、会写同类文章”,结果“数代人高中毕业,母语仍不过关”(韩军《答〈教师博览〉问》)。语文课程改革必须改变几十年来此种“少慢差 以大量读、写、抄、背为主,以“举一反三”费”的教法,坚持“举三反一”—— ——少数例文精读、讨究为辅。举一明“理法”,举三厚“积淀”,最终达到厚积而薄发。 (2)回归“贴近文本~着力于语言”的传统 语文教育毕竟是语言教育,应该“着意于精神,着力于语言”,在语言上下苦功,紧紧扭住语言这个抓手,进行讨究、鉴赏、体悟,这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语文教学不能架空文本,必须“贴近文本的地面而行走,在语言的丛林和字里行间穿行”。着意于语言文字表达,并不是强调从语法、修辞、表现方法等角度对语言进行分析解构,而是将人文精神贯注其中,反复诵读,注重对语言的体验与感受。自读自悟,静思揣摩,在心灵中与文本对话交流;创设生动的情境,以真情激活、点燃文本中符号化的言语,感受语言的精神境界;忘情地吟诵,体悟语言表达精神之妙,内化积累。 ,3,回归“吟诵与讨究结合”的传统。 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是“熟读而精思”,“吟诵与讨究结合”,在诵读中求体悟。叶圣陶先生说:“吟诵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得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功夫太少,多数学生只是看看而已。这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面不偏。吟诵的时候亲切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到达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语文教学只有进行返璞归真的改革,“举三反一”为主,“举一反三”为辅,“着意于精神,着力于语言”,“吟诵与讨究结合”,才能彻底改变几十年来高耗低效的局面。 5、汉语文教学宜注重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汉语言文字有一些不同于其他语言文字的重要特点:一是汉语词汇没有形态变化,语法关系依靠词的顺序,句子中词语顺序不同,表达的意思就不同,没有办法按词义的加减断定语句表达的意义,只有从句子整体上去理解。二是汉语中单音词较多,而许多词语又都是多义的,一个字或词在不同的语句里意思不相同,要想了解字词的意思必须从整个语句中去考虑。三是汉文字大多数属于象形、表意文字,每个字本身蕴涵一定的人文信息,因而汉语文人文蕴含深刻、含蓄,注重用形象说话,不能通过简单的词句分析来领悟语言内在的深刻含义。汉语文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习汉语文须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不宜进行分拆解构式的理解。汉语言文字的创造和应用,造就了华人注重整体地、综合地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汉语文教学应该适应汉语文这些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育效果。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1、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新理念。发展不是单指学生在学科知识上的增长,而是指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学生之所以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理由是:?从教学本身来讲,教学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学,“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讲,如果不在思想上确认、行动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学生的主动性,是办不到的。?语文学科尤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能读书能力”和“自能作文能力”,这些能力只有在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中才能形成和发展。 语文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注意以下几点:?教师要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在教学上不是学生配合教师,而是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地适应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平等、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师生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从尊重个性上确保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的自信心。 2、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有“自主”和“他主”之分,既有“主动”和“被动”之分。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独立、自觉的学习方式。它有下列特征:?主动性。主要来自于对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表现为“我乐学”和“我必须学”。?独立性。它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表现为“我能学”。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表现独立学习的欲望,教师应该由扶到放,着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性。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强化、自我监控等方面。 ,2,合作学习~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研讨对话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同时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有重要作用。合作学习基本有三种方式:?伙伴(同桌)互学;?分组研讨;?全班交流。无论哪一级合作学习,都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设计、运用合作的学习方式,应该认真考虑合作研讨问题的价值,和采取哪种方式更合适,更有效果。切不可流于形式。 (3,探究式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而言的。接受性学习是指学生从教师或别人那里直接接受现成的知识结论,它适用于学生自学不能求解的学习任务;探究式学习(发现性学习)是学生根据问题自己去探索研究,获得知识的结论,它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养成。在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和接受性学习都有存在的价值,相辅相成。但是,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传授,使学习成了纯粹的接受和记忆的过程,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不但不能促进人的发展,反而成为人发展的阻力。所以,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逐步建立起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本文档为【读写结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874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9KB
软件:Word
页数:54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7
浏览量: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