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节:物体的浮与沉1

第三节:物体的浮与沉1

举报
开通vip

第三节:物体的浮与沉1清镇市站街中学教学设计表 课题 物体的浮与沉 授课人 韦洪 时间 2014年4月10日 课时安排 2 课标要求 知道物体浮沉条件。 学情分析 “浮与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可谓既熟悉又陌生。生活中浮沉现象比较常见,学生比较感兴趣,但学生不懂其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能力较弱,但求知欲旺盛。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能出现的状态. 2、通过探究了解控制浮沉的方法,并能用控制变量法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进一步建立理...

第三节:物体的浮与沉1
清镇市站街中学教学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表 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物体的浮与沉 授课人 韦洪 时间 2014年4月10日 课时安排 2 课标要求 知道物体浮沉条件。 学情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浮与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可谓既熟悉又陌生。生活中浮沉现象比较常见,学生比较感兴趣,但学生不懂其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能力较弱,但求知欲旺盛。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能出现的状态. 2、通过探究了解控制浮沉的方法,并能用控制变量法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进一步建立理性的推论.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和分析,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并通过交流与合作得到其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和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利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归纳得出相应结论。 学习方 法指引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会分析,并加强表达、说理能力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充分感到知识的价值。 本节特点是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发现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因此必须放手让学生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及媒体 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量筒、泡沫塑料、密封的小玻璃瓶(及配重)、橡皮泥、硬币、蜡块.等。 教 学 过 程 (第 1 学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预设 复习 引入 【播放视频】“中国海上大阅兵” 提出问题:为什么钢铁做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钢铁做成的潜水艇能在水中上浮和下潜呢? 引出课题: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浮沉情况不同的浮力的应用,并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 预设 新 课 教 学 (一)、活动1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 猜一猜: 把一些物品,如橡皮泥、硬币、泡沫塑料、小玻璃瓶和自备的各种小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它们如何运动? 试一试: 通过动手探究得出结论: 上浮的物体有:泡沫塑料、密封的小玻璃瓶、蜡块…… 下沉的物体有:实心橡皮泥、硬币、内装许多配重的小玻璃瓶…… 议一议:怎样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漂浮的物体沉下去? 做一做:带着问题继续进行探究。 想一想:对各组采取的措施,用交流的方法汇集起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归纳出所采用的方法的实质。 得出:物体的上浮或下沉是由重力和浮力的相互关系决定的。因此,使物体液体中上浮的方法有两种: 其一是减小重力。如,减少玻璃瓶中的配重、或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将实心物体挖成空心; 其二是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如,增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或增大液体的密度(向水中撒盐)。 所采用方法的实质是:改变了物体的重力或浮力。 观察、回答: 猜测:瓶子下沉,瓶子上浮。 观察发现: 小组讨论交流:加水,重力大,物体就下沉。 讨论交流:得出物体的浮沉应该有F浮和G物共同决定的。 感受物体的浮沉关系 能总结结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 预设 新课教学 3.【归纳总结】师生共同总结物体的浮沉条件:比较浮力与物质重力的关系 上浮 F浮>G物 漂浮 F浮 = G物 悬浮 F浮 = G物 下沉 F浮 < G物 【做一做】请将泡沫、木块、牙膏皮、小瓶、小西红柿、铁块放入水中,上浮的物体有哪些,下沉的有哪些?并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 4.【自主分析与交流】一个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你能否根据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对物体的浮沉作出判断? 【总结】 上浮 F浮 > G物 ρ物 < ρ液 漂浮 F浮 = G物 ρ物 < ρ液 悬浮 F浮 = G物 ρ物 = ρ液 下沉 F浮 < G物 ρ物 > ρ液 【想一想】漂浮与悬浮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 2.活动2 探究物体浮沉的条件 首先根据实验结论:可以通过改变物体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控制物体的浮与沉来提出问题。 物体上浮和下沉时,它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各有什么关系? 猜一猜:让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猜想。各种猜想都可。 做一做: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探究物体浮沉的条件。 设计实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测出浮力和重力进行比较。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水、小瓶、配重物。 本活动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自主探究归纳出物体的浮沉条件。本活动中物体和重力是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来的。它是影响本实验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议一议 1.怎样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用弹簧秤测) 2.怎样利用提供的器材测量或计算物体上浮、下沉、漂浮时受到的浮力? 实验设计中可能学生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引导学生从实验设计的几个问题展开讨论,逐一得到结论,为实验步骤的设计创造必要的条件。 交流总结得出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称出小瓶的重力G。 (2)向量筒中装入一定数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观察并分类。 小组合作自主分析: G物=m物g=ρ物gV物 F浮=ρ液g V排 根据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得出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比较漂浮与悬浮的异同点。共同点: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浮力等于重力。 不同点:漂浮是物体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密度关系也不同。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巩固新知。 能总结出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知道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 预设 新课教学 (3)把小瓶放入量筒中,观察小瓶所处的状态,并记下水面的位置V2。 (4)由公式F浮=ρ水g(V2-V1)计算小瓶所受的浮力,并将数据填入实验数据记录表相应的位置。 (5)改变小瓶中配重的数量,使小瓶处于下沉状态。用测力计测出其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浮力大小用测V排算也可)并填入表格。 (6)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当物体所受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所受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上浮;当物体所受重力等于浮力时,物体漂浮。这就是物体浮沉的条件。 对上述结论作出评价后进一步思考1:除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体积使物体浮沉外,另外有什么方法使物体上浮或下沉。 通过观察的鸡蛋在盐水中上浮的实验得出:还能通过改变液体的密度使物体上浮或下沉。 过渡:你能举出生活中应用这些改变浮沉条件的方法的事物吗? 1.轮船 【以问求答】用密度比水大的钢铁制成的轮船是却能浮在水面上,为什么? 利用学生展示的漂浮在水面的牙膏皮,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小船,大家能不能说出轮船工作原理是什么? 【引导总结】——轮船的工作原理: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排开液体体积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使船漂浮在水面。 【演示实验】标记水到牙膏皮的位置为1,然后向里加入一个小西红柿标记水到牙膏皮的位置为2, 然后再向里加入一个小西红柿标记水到牙膏皮的位置为3……牙膏皮小船下沉到水底。 【问题导学、自主学习】看来船还有一个运载能力的问题,实际是用什么来衡量船的运载能力的?——引出排水量,追问:什么是排水量?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事例。 能举例 能举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 预设 新课教学 【跟踪典例剖析】一艘轮船排水量为2×10 4t。请问它排开水的重力是多少?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计算出哪些物理量来?总结: 【演示实验】把牙膏皮小船放入密度为1.0×10 3 ㎏/m3纯水中,标记水到牙膏皮的位置为S,然后再把它放入密度为1.1×10 3 ㎏/m3盐水中,牙膏皮小船会有什么变化?标记水到牙膏皮的位置为W。则W在S的____方。W、S叫轮船的吃水线。 【想一想】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它受到的重力 。它受到浮力 。它排开水的体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密度计 【引导改装】S处可以标记为纯水的密度,W处可以标记为盐水的密度,牙膏皮可以改装成测量什么量的装置?这样把它改装成了密度计。 出示:密度计—可以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 【以问求答】1.工作原理: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浮力 等于重力的原理制成的。 2.刻度特点:上小下大,刻度间隔不均匀。 3.潜水艇 【合作探究】你能改变玻璃瓶的浮沉状态吗? 【 回答:排水量。 自主学习、回答问题:轮船的大小是按排水量来区分的,排水量是轮船满载时的排开水的质量(m排),它等于船的质量和货物的质量之和。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思考、回答. 教师演示:把饱满的种子投入盐水中;把干瘪的种子投入盐水中. 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并介绍热气球是怎样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分组实验:先观察实验器材潜水艇模型,再合作实验。 交流方法: 1.当将注射器气体压入玻璃瓶时,瓶内的水量减少,瓶和瓶内的水的重力变小, G<F浮,球将上浮。 2.当注射器将球内的气体吸出时球内的水量增多,球和球内的水的重力变大 , G>F浮,球下沉。 一部分学生能听懂 知道规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 预设 新课教学 【播放动画】潜水艇的沉浮 【问题导学】潜水艇在水下行驶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大小 ,下潜时向水舱中 ,潜水艇逐渐变 ,就逐渐潜入水中;上浮时,就用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使潜水艇变 ,从而上浮。潜水艇的潜水和上浮是靠 __来实现的。 【总结】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上浮、下潜和悬浮,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 本题用到了两种判断物体浮沉的方法. 教师给予必要的指点. 教师提出问题,利用动画演示:潜水艇的下沉和上浮.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知道工作原理 课 堂 小 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学生讨论梳理知识,交流收获和疑惑。 及时复习巩固,让知识系统化 作 业 布 置 一、本节知识巩固: 1. 一艘船的质量为5×105t,最大载重量是1.3×106t,则它满载时的排水量为 ,受到的浮力是 ,如果卸下2×105t的货物,它受到的浮力为 。(g取10N/kg) 2. 潜水艇是靠改变 实现上浮和下沉的;轮船是采用 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 ,使密度大于水的钢铁能漂浮在水面上。 3.家庭作业 学生汇报 学生分析、概括实验结论。 学生练习完成 二、新知识预习 P181 1、2、3 补充练习 加强练习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 预设 教学反思 一、亮点: 1、多多联系实际,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拿到题目,首先让学生明确题目的意图是分析浮力的变化,还是分析物体的浮沉?然后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解题。 从教学中发现问题 查找自己的得失。 二、不足: 1、做好上浮和下沉的实验; 2.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物体的体积、排开液体的体积及露出液面体积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这方面感觉不好 找不足,为以后更好的教学 三、再教设计: 学生从力和密度两个方面讨论漂浮于悬浮的区别。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通过改进,效果应会更好        
本文档为【第三节:物体的浮与沉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0119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9-01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