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谈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

浅谈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

举报
开通vip

浅谈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浅谈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 浅谈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 【理论广角ITHEORYOFWIDE—ANGLE1 浅谈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 王奕懿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08—0170—02 摘要: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表现.新媒体的对于各类新闻的报导和传播要比电视 新闻速度快,让公众能够第一时间获知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网络新媒体是新媒体中的主导,它越来 越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并将持续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快...

浅谈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
浅谈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 浅谈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 【理论广角ITHEORYOFWIDE—ANGLE1 浅谈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 王奕懿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08—0170—02 摘要: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是时代进步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新媒体的对于各类新闻的报导和传播要比电视 新闻速度快,让公众能够第一时间获知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网络新媒体是新媒体中的主导,它越来 越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并将持续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于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以及广告传播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应该如何应对将是个挑战.如果不想办法改革,创新,依然走老 路子,必然将会被新媒体所取代.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新媒体:收视率:广告传播:影响 一 ,新媒体的概论及分类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 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 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 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 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己有它自己的特点. 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消解力量———消 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 解国家和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 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等等.新媒体可以 与受众真正的建立关系,同时他还具有交互性和跨 肘空的特点,同时,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 的理念和模式,节目的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 向买方市场等.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 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 大加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有研究者表明: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的信息发 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制作造成 挑战,例如伦敦爆炸案为个案提出了新媒体的多媒 体整合态势.市民用手机拍摄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 以近乎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这场灾难的现场. 这些照片很快流入了各大电视网的新闻头条.在这 次报道中,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将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权利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体形 式和媒体工具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 首先新媒体具有隐蔽性,新媒体的形式隐藏于 日常环境的各种空间,物体中,它最低限度的减少了 与受众的抵触性,让广告同娱乐结合的更为紧密. 其次是它的分众性,可以更有效的针对产品的 消费群,加上一些新媒体属于主流媒体,信息传播率 高,所以它能够很好的找到每个人的单独时间,通过 这些零碎的时间,得到传统广告难以获取的好环境. 最后是它的高科性,使新媒体具有鲜明的时代 个性,与广泛的应用性,适合于不同场所,产生更好 的视觉效果.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感. 二,新媒体环境影响下的广告受众变革 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受众在广告传播中的地 位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因此,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 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研究新媒体时代的广告受众,从 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传播策略.新媒体的迅猛发 展,对广告受众的影响,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广告受众行广为的转变 随着新媒体技术作为支撑,尤其是诸如百度,谷 170I时代报告2011年8月下 歌之类的搜索引擎发展,使得受众对广告信息的索 取也更加便捷,更加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他们可以 自由地利用RSS技术进行个性化的信息定制,利用 搜索关键词进行信息的精确筛选.豆瓣网,youtube 之类的web2.0网站,一些商品的论坛,官网,QQ群 也将会成为他们获取商品信息的渠道.总之,他们对 于广告信息的认知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像以往亿万人民同看一张报纸的时代已经一 去不复返了.现在的受众根据各自的利益与兴趣选 择了不同的媒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关系.受众的兴 趣多元化表现除了与自己利益切身相关之外, 还有一种就是喜爱和情感的需要.例如,为什 么一些社会新闻,体育新闻,文艺新闻等并不十分与 群众密切相关的内容同样也有一定的受众群呢?其 中的原因莫过于如此.这里就出现了"窄"受众分类. 他们也具有分散性,多样性和匿名性,但同时在某一 方面显示出共同的接受倾向,即选择信息的某种共 性.如歌迷,球迷,收藏爱好者,经纪人,政治家等.对 信息的关注和追逐,无不与各自群体特定的兴趣,需 求有关.中央电视台就根据其受众服务对象一下就 整合了十个专业频道.各家电视台对电视内容进行 不断的细分,从频道到栏目到单个节目,实现单纯 化,风格化,个性化,使观众快速识别,以形成分类收 视群体的社会意识.报纸出现了数千种专I'-]tE纸,体 育的,音乐的,电脑的,娱乐的等等,种类越分越细, 供受众各取所需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喜爱和情感的 需要. 三,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及对社会的影响 互联网络正以最快的速度向上飙升,并被誉为 21世纪最耀眼的传播媒体.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 的年会正式宣布,互联网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 等传统大众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新媒体不但集文 字,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于一体,而且又极大地丰 富和发展了.首先,从传播技术来看,以互联网技术 为核J的各种高新技术孕育了网络媒体的诞生,并 伴随其成长.没有全球范围的互联网,没有高速运转 的芯片.没有迅速扩展的宽带.没有成熟的数字压缩 技术和存储,检索技术,便没有第四媒体; 其次,从传播方式看,第四媒体不仅融合了以往 各种大众传媒的优势,能从文字,图像,声音同时发 送信息,而且还具有了各种大众传媒所不具备的特 点:如跨时空性,可检索性,超文本性,和交互性等. 过去,人们只能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现如今在电 脑面前人们既可以读,也可以听,还可以看;特别感 兴趣的信息,点击鼠标,就可以下载,录音,录像,还 可以进行存储,整理,评说,复制,裁剪;并可以自由 地调用和发送信息,更加接近自然的人际传播.使传 播传媒带来的传播距离感大大减小.从第四媒体传 播的功能看,它能使信息传播具有高速,高质,超量, 多样化,超时空,超文本的特征,既可同步传输.也可 异步传输,由于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传媒受时空限 制的因素.变得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网民可以通过 网上大量的超文本链接,对阅读的进程方向和结果 进行选择,也可以从网上存储的浩如烟海的信息中, 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查询,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阅 读方式.这些是传统传播传媒无法比拟的.从传播的 方向和机制看,第四媒体突破了以往大众传媒单向 传播的模式,能使信息传播具有双向传播的特性.传 统的三大媒体,无论形式如何多样,与受众之间也只 是一种单向联系,受众只能看,听,最多可以通过电 话交流,而网民则可以上网交流,发表意见.看法.这 种被称为"交互性"是第四媒体最独特的特点之一. 除此,第四媒体还突破了大众传媒使受众被动 接受收信的局限,实现了受众驱动式传播.网民将在 信息传播系统中逐渐占主导地位,网络多媒体必须 千方百计地围绕网民的需求,因此有人自豪地说,第 四媒体给予网民前所未有的主动权.纵观我们面前 的网络发展,尽管还处于一种早期的发展雏形阶段, 技术的完善,普及与发展等都需要时间,在它刚刚起 步的时候对生活的影响远不如成熟以后大. 总结:媒体既拥有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优点: 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每 个参与者,不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对内 容拥有对等的和相互的控制.又免除了人际媒体和 大众媒体的缺点:当传播者想向每个接受者个性化 地交流独特的信息时,不再受一次只能针对一人的 限制;当传播者想向大众同时交流时,不再不能针对 每个接受者提供个性化内容.同时他指出新媒体完 全依赖于技术,不是人类先天自然拥有的技能.新媒 体的辐射影响.已经几乎涵盖了人群的生活和工作 的所有环节,其形式众多,有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移 动电视,宽带电视IPTV,动画,网络游戏,博客,户外 新媒体等等.随着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和广告人的创 意开发,新媒体产品形式还将层出不穷地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2008,(5). [2]徐敢峰.从文化产业角度看广电新媒体发展 [J].现代传播,2008,(3) [3]陆地,尹坤l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J].南方电 视学刊,2007,(1). [4]刘瑞生.中国新媒体发展态势与前沿问题[J]. 中国报业,2010,(8). [5]【美]德弗勒,丹尼斯.颜建军等译.大众传播学 绪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6]刘微.2006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R]l互联网 实验室.2008. [7]尹韵公冲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M】.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本文档为【浅谈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影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4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8
浏览量: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