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4(人教)中考复习资料:八年级物理实验题全国通用

2014(人教)中考复习资料:八年级物理实验题全国通用

举报
开通vip

2014(人教)中考复习资料:八年级物理实验题全国通用2014(人教)中考复习资料:八年级物理实验题全国通用 八年级物理实验题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sv,t命题点: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斜面、金属片、小车、刻度尺、秒表); 停表和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 实验设计中斜面的放置要求(斜面倾角要尽量小,小车从斜面顶到底的运动时间尽量长,便于测量任何一段所用时间); 斜面及金属片的作用(斜面可以给小车提供持续的动力,从而是小车产生速度;金属片可以确定小车运动的终点所在位置); 实验方法(间接测量)。 注:? 小车运动的路程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

2014(人教)中考复习资料:八年级物理实验题全国通用
2014(人教)中考复习资料:八年级物理实验题全国通用 八年级物理实验题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sv,t命题点: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斜面、金属片、小车、刻度尺、秒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 停表和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 实验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中斜面的放置要求(斜面倾角要尽量小,小车从斜面顶到底的运动时间尽量长,便于测量任何一段所用时间); 斜面及金属片的作用(斜面可以给小车提供持续的动力,从而是小车产生速度;金属片可以确定小车运动的终点所在位置); 实验方法(间接测量)。 注:? 小车运动的路程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 小车在斜面顶端要由静止释放; ? 测量过程中不能改变斜面的坡度。 例题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__(填“大、 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AB=__________cm,tBC=__________s,vAC=_____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 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__(填“大、小”)( 实验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命题点: ,(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 ,(水浴法加热的优点(可均匀受热); ,(晶体或非晶体及熔点的判断(根据所给数据或图线); ,(绘制图像及图像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熔化过程中各段物质状态的判断;?熔化时的温度变化特点;?物质的固态和液态时的比热容不同,温度变化快慢也不同( 实验结论: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不断吸(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持续上升(下降) 例题 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甲所示( (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 ;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1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3)图丙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像,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 波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第10 min海波处于 态(选填“固” 、“液”或“固液共存”); (4)图1丁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像,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均匀加热 B 46 吸热 不变 增加 固液共存 升高 变式训练 下面是鹏鹏用水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请你帮助鹏鹏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图2甲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则此时的温度是 ?;冰在熔过程中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图2乙是根据鹏鹏测得的实验数据所绘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在第6分钟时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答案:-4 吸收 晶体 不变 固液共存态 实验三、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命题点: 1.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器材(平面镜、可折转的光屏、激光电筒、量角器等); 2. 两纸板与镜面要垂直放置; 3.纸板的作用(两纸板显示光线位置的作用,对光线起漫反射作用); 4. 光线的确定(在两纸板的光线上描两点,再连接并标上方向); 5. 三线同一平面的判断方法 6. 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测量及其之间的关系(用量角器测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将随之增大); 7.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将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射出,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是否重合); 8. 在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去测量反射角大小的目的是(多次实验来寻求实验的普遍规律)( 实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向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例题 如图3甲是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老师让同学们在烧杯上盖上硬纸板,这样做的目的 是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6 98 99 99 99 (2)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 ?时开始每隔1 min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一次水的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在第2 min记录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3乙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的空格处( (3)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3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 (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所测水的沸点都低于100 ?,由此大家判断可能是当时的大气 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减少热量散失 94 99 保持不变 低于 实验四、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命题点: 1. 实验装置中,烧杯上面加纸板(防止散热); 2. 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3. 水沸腾前后气泡体积的变化(沸腾前,气泡由下到上为由大变小;沸腾后,气泡由下到上为由小变大); 4. 数据处理、绘制图像及图像分析 5. 沸点的判断; 6. 水沸腾吸热及温度的变化(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7. 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高,反之成立). 实验结论: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例题 如图3甲是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老师让同学们在烧杯上盖上硬纸板,这样做的 目的是 ( (2)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 ?时开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 的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在第2 min记录数据时, 温度计的示数如图3乙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的空格处(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6 98 99 99 99 (3)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3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 (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所测水的沸点都低于100 ?,由此大家判断可能是当时的大气 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减少热量散失 94 99 保持不变 低于 实验五、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命题点: 选择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实验的目的(环境光线较暗时,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 2. 实验中使用薄玻璃板的目的(防止有重影,太厚了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会成像,会产生重影); 3. 使用刻度尺目的(便于比较物与像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 4. 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为了比较像的大小); 5. 将玻璃板垂直于水平桌面放置、物点与像点连线(若放置不竖直,则水平桌面上的蜡烛无法与像重合); 6. 平面镜成像特点; 7. 平面镜成虚像(不能用光屏连接); 8. 眼睛观察的位置(进入眼睛的光线是平面镜反射的光线,所以观察时,应与物体同侧)(实验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和平面镜垂直( 例题 如图3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黑暗 的环境中进行(选 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在实验中用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 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玻璃板 后的另一支蜡烛,这是为了确定像的 位置 ;如果有3 mm 厚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2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小明用右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A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 的“自己”是用 左 (选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的(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和物大小相等. (4)若点燃的蜡烛A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 cm处,小明以5 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 s后,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应与A蜡烛相距30 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将蜡烛,和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的位置连接起来,还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 (5)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B ) A. 保持蜡烛A和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实验 (6)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后面的蜡烛无法和像重合( (7)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3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对应的像点和物点相连,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距和物距并进行比较( 实验六、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命题点: 1. 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并且随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2.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分居法线两侧); 3. 在光的折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将光线逆着折射光线射出,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是否重合); 4. 显示光线的方法(在水中加牛奶或豆浆来显示) 实验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光密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光密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例题 如图4是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入射角和对应折射角的测量数据( (1)分别用符号,和γ将实验原理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标出( (2)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他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他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进入其他透明光密介质中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实验七、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命题点: 1. 凸透镜的光学特性(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 凸透镜的焦距测量(用平行光直射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承接到最小最亮的亮点,测出亮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3. 让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的目的(使像成在光屏的中间); 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 5.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实像后,若将透镜的一部分遮住,光线仍能从没遮住的部分通过透镜,仍能得到实像,只不过是光线有一部分被遮住,所成的像要暗一些; 6. 在不移动透镜的前提下,保证能在光屏上成更小的清晰实像(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而光屏需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7. 随着实验的进行,像在光屏上的位置越来越高,如何调整(像的位置在光屏中变高时,有三种调整方法:(1)将光屏向上移动;(2)将蜡烛向上移动;(3)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变化特点取决于物距与焦距的大小关系,可用口诀记忆:“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虚像和物同侧正,实像和物异侧倒;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 例题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由图1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能成在 . (3)将凸透镜固定在图1甲所示的光具座位置不动,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移至10 cm刻度处,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若将点燃的蜡烛移至40 cm刻度处,他通过凸透镜看到烛焰成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4)如图1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 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 上(从该点继续向左移动蜡烛,且保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为了光屏上的像更清晰,应将光屏向 移(选填“左”或“右”)( (5)如果用遮光罩把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 ) A. 完整的像 B. 一半的像 C. 无法成像 答案:15.0 同一高度 光屏的中心 实 正立 c 幻灯机 左 A 变式训练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 (1)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 (选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 :放大 投影仪 靠近 变小 实验八、测量物质的密度 命题点: 实验原理 mρ=天平的使用和读数 V 量筒的度数(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相平) mρ=密度的计算(由天平和量筒测得的质量和体积,由密度 计算物态的密度) V 误差分析额(在测量质量时物体上不能粘有液体,这样会使测量结果偏大;测量体积时要注意被测液体是否全部倒入量筒中,如果容器中粘有液体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实验的设计(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在测量液体密度时要先测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将液体倒入量筒后在测量剩余液体和容器的质量,在测物体密度时要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例题(2013?福州)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的实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 g;接着把酸奶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1所示m1=________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图2所示,V奶=__________cm3;则酸奶的密度ρ=_______g/cm3. ?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81.4、40 、1.1 酸奶倒入量筒中时会有部分残留在烧杯中,使测量的体积偏小. (2)实验过程: ?用天平测出小玻璃瓶(含盖)的质量m0; ?在瓶内装满水,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1; ?倒干净水,再往瓶内装满酸奶,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和酸奶的总质量m2. m-m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 20ρ=ρ奶水m-m 10 例题(2013?山西)小强观察到学校在硬化路面时,工人师傅用 振动器在混凝土上来回振动,他想这样做可能是为了增大混凝土 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量筒、细沙等器材做了如下实验: (1)他用调好的天平按图中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 道,量筒中细沙质量是 g,体积是____cm3,细沙的密度是 ________kg/m3. (2)接下来他将量筒内的细沙_____并抹平,发现体积变小,由 此判断所测细沙密度变大,从而验证了他的想法. 答案: (1)110 50 2.2×103 (2)压实(合理即可) 课后训练 1(下表记录了某物质熔化时测得的实验数据,据此回答问题: 时间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min 温度 60 65 70 75 80 80 80 80 85 90 /? (1)此物质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其判断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_; (3)此物质从开始熔化到熔化结束花的时间约为_________min 2(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4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 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11 12 13 14 15 16 17 1819 20 ? ?? ?? ? ? 温度/? ?95 96 97 98 98 98 95 98 98 98 ? ?? ?? ? ? (1)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5中A、B所示,则图中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中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 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在图6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5)根据沸腾时“时间—温度”图象反映的水沸腾规律是: 。 (6)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 采取的措施是 。 温度/? 98 96 92 88 图84 图4 5 80 时间 1111111112 /min 图6 1 2 3 4 5 6 7 8 90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厚为2 mm的茶色玻璃;?厚为5 mm的透明玻璃;?直尺;?光屏;?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_(填序号)。 (2)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在玻璃板的另一侧发现在光屏上______,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答案:(1)? (2)重合 (3)不能成像(看不到像) 4(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 ,这是为了 。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 5((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甲中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 (2)图丙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 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丁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用刻度尺量出A和A′、B和B′、C和C′ 到镜面的距离;看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是否 相等 6(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 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入射角i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9.6折射角r 6.7? 13.3? 25.2? 30.7? 35.1? 38.6? 40.6? ? (1)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他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他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2)入射角较小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γ近似成正比关系;当入射角较大时,正比关系不再成立 7(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 ,这是为了 。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 8(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 空气中的入射角i 0?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0? 22? 32? 40? 0? 17? 24? 30? ,玻璃中的折射角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至少写出三条: ? ? ? ? 9.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下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刻度尺上标记着点,相邻两点间距为10 cm) (1)实验前,蜡烛、凸透镜,光屏摆放和调整好的要 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凸透镜放在D点,当图中光屏上承接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时,蜡烛应放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在(2)实验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清晰的像,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或“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上”)(2)B和C两点之间 (3)将蜡烛移到B点左侧(只要体现出B点左侧的某一区域或某一点即可),并调整光屏位置 10.(原创)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 镜的焦距是10 cm.用刻度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条直线并标 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 cm处,如图所示. (1)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30 cm处时,沿直线无论怎样移动 光屏都承接不到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新调整后,当把光屏放到80 cm处时,移动蜡烛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当把蜡烛移到10 cm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______的像(填“放大”或“缩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情况一致的是___________. (4)小明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1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1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2中的哪一个( ) 图1 图2 答案:(1)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倒立 放大 (3)缩小 照相机 (4)D 11.妈妈买回来一箱牛奶.小雯同学想测出它的密度,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出烧杯质量m1=20 g; B.取适量牛奶作为样品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如图甲所示; C.将烧杯中的牛奶倒进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如图乙所示.则: (1)牛奶样品的质量m=_____g; (2)牛奶样品的体积V=_____cm3; (3)牛奶的密度ρ=______g/cm3; (4)小雯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会偏___(填“大”或“小”). 答案:(1)33.0 (2)30 (3)1.1 (4)大 12.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测量原理是________. (2)图a、b、c为用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 (3)由图b可知,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g. (4)将小石块放入盛有40 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d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______kg/m3. m答案:(1) (2)a、c、b (3)71.4 (4)3.57×103 ρ=V 13.(2013?遂宁)小明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 (1)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滑回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填“左”或“右”)才能使天平平衡. (2)在实验过程中他进行了如下一些实验步骤: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 ?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 ?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 ?将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 积. 以上实验步骤顺序合理且误差较小的是______. A.???? B.???? C.???? D.???? (3)由图乙、丙可知,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g.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答案:(1)左 (2)B (3)52.0 2.6 14.(2013?荆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请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实验过程: a(在玻璃杯中盛装适量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游码的读数之和为m1; b(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所示,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c(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 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读出玻璃杯和剩余 盐水的质量m2; d.计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和密度ρ(根据实验过程,完 成下表实验数据的填写) 玻璃杯和盐水的玻璃杯和剩余盐量筒中的盐水的量筒中的盐水盐水的密度 质量m1/g 水的质量m2/g 质量m/g 的体积V/cm3 ρ/(kg/m3) 130.2 解析:本题考查“测量液体的密度”的实验.(1)使用天平的步骤:先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再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所以正确的顺序排列为:A、C、B;(2)由图可知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50 g+5 g+ 3.2 g=58.2 g;所以量筒中的盐水的质量为:130.2 g,58.2 g=72.0 g;由题图可读出量筒 72 gm中的盐水的体积为60 cm3;盐水的密度为 1.2g/cm3=1.2x103kg/m3 ρ===3V60 cm 15.为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 ?上表空格处数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1、2或3、4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1、2和3、4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甲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的是(a)________ _(b)____ ___( (2)乙同学操作正确,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0克后,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毫升,测量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总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那么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________克,由此可算出该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千克/米3。 图丙 图甲 图乙 图7
本文档为【2014(人教)中考复习资料:八年级物理实验题全国通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316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2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8-07-14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