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以创新素质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评价

以创新素质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评价

举报
开通vip

以创新素质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评价以创新素质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评价 一、发展变化中的素质教育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已经给教育理论界对于素质教育定义争论不休的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解说。《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它不仅廓清了“素质教育”的概念,而且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视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即素质教育必需着力张扬的基本要义。 ...

以创新素质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评价
以创新素质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评价 一、发展变化中的素质教育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已经给教育理论界对于素质教育定义争论不休的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解说。《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它不仅廓清了“素质教育”的概念,而且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视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即素质教育必需着力张扬的基本要义。 综观当前素质教育新的热点,我们可以发现,素质教育观念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有关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的理论也正在发展之中。 1.素质教育应该把与创造、创新有关的教育活动界定为“创新教育”,这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点,而且比以往提出的“创造教育”更具时代特征。众所周知,“创新”(Innovation)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弘扬的观念,首创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德,他的理论构成了现代创新研究的基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NIS)的研究起点。熊彼德认为,“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称之为“创新”。对“创新”的这种认识,要比“首创前所未有”的“创造”更宽泛,它包容了“创造”,也包容着对原有的“重新组合”和“再次发现”。同时,对于“创新过程”,熊彼德提出必须把知识“引入经济系统”才算完成。他认为,发明家未必是创新者,只有企业家将发明引进经济系统,发明者才成为创新者。因此,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概括“创新”与“创造”的关系,即:“创新,创造,开发”。熊彼德的创新理论及知识经济理论界对“创新”的解释,恰好与当前我国素质教育 需要解决的两大重点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谋而合。 2.在知识经济社会里,重要的不仅在于创造新思想,而且在于新思想的运用,并且形成产品,创造出价值。任何创意只有在把好的思想转化成有希望的事业,这些思想中的多数才能有希望生存下去。同理,创新教育如果只停留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阶段,而不注意引导学生把新思想“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就无法提高“创新”的品质;如果学生不善于将思想转化为某种形式的思维“产品”,联系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实际,认识和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同时不断增强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竞争协作精神,那么,创新学习的过程就没有完成,创新教育就失去了生命力。创新必须创效,不能创效的创新是没有意义的,而“实践能力”就是中小学生创新教育最主要的效果和“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教育也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述,即:“创新教育,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3.创新是分层次的,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可以创新,中小学生也完全能够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创新,从 创新的教育里走向创新的人生。具体来说,根据中小学生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不同层次的适应性创新教育,以尽早尽快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我们的教育对象将要面对的是一个从学科知识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综合的社会,这个时代成功的关键因素不仅在于新创意的不断涌现,而且在于这些新创意的实现。只是由于我们的教育观念滞后,才把学生带进扼杀创新精神、割裂知识本质联系、忽视应用和实践的歧途。尤其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学生“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重新发现”的探索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被基本上阉割,更谈不上什么“首创前所未有”的创造能力,在基础教育领域,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按照“创新”的本义,给整个教育过程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为培养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4.素质教育观念新的变化必然引出素质教育评价观的发展。正如著名教育学者布鲁姆早就指出的那样,教育工作者“在评价中意识到,他们以往过分强调了教育目标的最低层次——‘知识’,因而,把90,的教学时间用于这一层次,而很少把时间花在更高层次的智力活动上,让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素质教育评价必须以“创新”为基本价值取向,评 价指导思想、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都需要围绕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调整。以“创新”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评价,不仅需要改变过去那种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性评价方式,而且还必须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潜能,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性差异。新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要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成为他们认识自己和教育自己的一种教育方式,成为教师改进教学、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反馈方式。 二、创新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 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目前,教育界大都将素质结构划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等若干层面,依此来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评价的指标体系。创新素质究竟是包容在这些素质之中,还是游离于这些素质层面之外的另一种素质,这是评价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如前所述,创新素质包容着创造素质,“创新”源于经 济学领域,创造力则是心理学中一个十分复杂、颇有争议的概念,仅定义就多达百余种。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把创造力视为一种与人的其他素质不相关的、没有联系的、孤立和单独的品性来培养。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那种有创造力的人才是问题的本质,那么你面临的问题就成为人性转变、性格转变、整个人的充分发展问题。”许多研究也表明,创造性不完全是智力因素影响,更重要的表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反过来讲,如果某学生的德智体美诸项指标都或得较好的评价结论,但他却不具备创新素质,那么完全可以说,这种价值判断是错误的,只能说明评价思想和评价体系本身有问题。 另一方面讲,任何教育评价所进行的价值判断,特别是针对学生做出的判断,都必须依从于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我国传统教育对于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准则,通常以学科和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社会需要为标准,所培养的人往往脱离社会生产实践,脱离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最近,教育部有关领导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企业招聘人才业已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变化主要是:其一,为适应当今社会需要,要求人才迅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比掌握较 多已有知识更加重要;其二,这种人才必须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进行创新。这就是说,面向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既知识渊博,又善于学习新知识和善于创新。以处于科技发展前沿的信息产业(IT业)为例。我国著名的四通利方公司招聘员工的主要标准是:有想象力、创造力和敏感型,有较强的适应性。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则认为,联想集团对人才评价的标准第一是做人正直,第二是胸怀大志,第三要善于学习。美国Intel公司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主要包括:具有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对自己有信心,做事前首先考虑应不应该做,而不是只管把事情做好。而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则表示,微软公司需要最有潜力的人,潜力包括聪明才智、创造力、学习能力、对工作的热爱和投入等等,他认为潜力比专业经验和在校成绩更重要。上述例子都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息:只有具备创新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学校教育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为社会大量提供这种人才。 美国学者格兰特认为,应当从现代社会一个未来的或实际的“角色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中引申出我们应该设置的课程和评价标准,“角色分析”是“基于胜任能力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因此需要对未来各种工作的性质,以及这些工作对劳动者体力、能力和个性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工作分析”。1991年,美国政 府提出的教改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就是在这种“工作分析”前提下建立的。其中,美国劳工部在一份教改方案里明确指出,学校培养人才的“三个基础”,就包含着“思维技能”基础,即创造性思考、做出决策、解决问题、想象,知道如何学习和进行推理。这些措施对我国重新认识人才评价标准很有参考价值。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即将到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应该是以未来社会发展需求为准则,调整并确立人才评价标准新的坐标,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头等大事。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具有这种创新素质的人才,正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必然结果;或者说,创新素质是学校教育范畴评价学生是否得到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标志。虽然素质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创新素质的培养无庸置疑是其重点和关键。因此,我们认为,把这种融合在其他素质之内、由所有素质共同作用的创新素质,单独划分出来进行评价,将有利于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教师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将有利于针对“应试教育”的痼疾“对症下药”,使旨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评价实验具有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三、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素质评价 为了强化创新教育,目前部分学校或在活动课程里,或单独为学生开设了创造技法课。以此作为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措施。创新教育究竟应该由这类课程实施,还是主要强调课程教学的渗透,这直接关系到创新素质评价实施。 创造技法是创新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掌握和运用创造技法可以提高创造者的创造能力和效率。只是这类课程不应局限在技术和方法层面,它应该包括创新意识的激发、创造技法训练和创造专题活动等内容,并采用多种形式分专题实施。因此,这类课程应该界定为创造力开发训练。既便如此,有人仍对这种创造力开发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的效果提出质疑,例如,有学者认为,现今有所谓创造力开发训练,他们把创造力的培养当成纯技能技巧的训练,也可能这类训练会取得某方面的成效,可能使人们增加一些特定的“创造技能”,但是他决不能等同于创造性人的培养。当代心理学理论和许多调查结论都指出,中小学生普遍具有创新潜能,它不是少数人特有的秉性。在适当的教育下,可能在每一学生个体身上发展和显现。遗憾的是,学生往往并不自知,反而把创造或创新当成某种高不可攀的事情。所谓创造技法,主要是一些 打破常规的思维方法和原理。通过适当的开发训练,有意识地启发和唤醒学生的创造意识,同时学习一些创造思维方法和技巧,例如,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标新立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不失为一种激发潜能的有效形式。 但是,创造开发训练决不可替代在主渠道即学科课程中实施创新教育,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进入主阵地,主要应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例如,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先生就提出,语文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听、说、读、写来发展思维的变通性和流畅性。听讲时敢于提出不同看法,讨论时能说出新颖独特的见解,阅读时善于对课文进行比较、联想和发散,作文时能从多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再例如,数学课程教学需要着重学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创造能力,表现在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善于做出猜测和假设,知识活用,能提出新的问题等等。对学生创新性学习的评价应该可以围绕着这些方面进行。 然而,必须着重指出,在课程教学中倡导创新和进行创新素质评价,当前特别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学 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江泽民语);是如何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重新组合并且灵活应用的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正是长期以来被“应试教育”忽视的核心问题。 以对科学素质的评价为例。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对科学结论或知识过程的再认、再现能力;?对科学结论或知识过程的分析、理解能力;?对科学结论或知识过程的意义的认识、评价能力。例如,是太阳围绕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如何证明地球围绕太阳转,认识地球围绕太阳转,对人类有什么意义,人类是如何把这种认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去的,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科学素养评价测试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材和课程教学,都仅仅把关注的视点放在对科学结论的分析与理解上,往往忽略知识的来源和知识的应用。须知,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不断创新的结果,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史,而传统的课程教学,乃至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都往往割断了创新,割断了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再认再现、接受创新精神熏陶的途径。同时,学 生(广义)的实践能力,除了动手操作之外,也是通过大量学习和了解知识过程的意义,了解它们是如何被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后,才能够领悟和培养的。正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所指出的那样:“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因此,在课程教学和课堂教学中渗透创新素质评价,要重点指向三个方面:其一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其二对知识再认、再现的探索能力;其三是将知识重新组合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这也是构建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关键要素,或者说,是课堂教学中素质评价基本的价值取向。 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因为人的创新素质不仅将外化为新思想、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明创造和应用层面,而且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创新能力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 等心理品质,也包括具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要“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秉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而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最大限度地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哪怕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正是为营造这种氛围和宽松环境创造基础的条件。 对知识“再次发现”探索式学习的认同,本身就是坚持了科学精神。这种认同要求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知识系统,学习科学并不是为了记忆和背诵真理,而是为了认识和不断更新真理,教学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取结果。对知识“重新组合”和应用能力的评价,就是判断学生是否具备把原来几种知识联系起来合成为一种综合知识,或者把一种知识拆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以新的形式将这些部分重新联系起来,成为具有新特征、新功能、新内容知识的能力。“知识重组”能力即综合能力,组合的独特和新颖标志着创新。传统的教学评价很少考察学生是否能够从 总体上观察学科知识系统,创新的教学评价则应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从分割的学科课程里把握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本质特征。课程学习中的知识重组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层次:一是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的知识进行重组,二是将不同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三是将学科课程所包容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三种层次的重组,后一个比前一个要求更高。课程教学评价可以从第一层次入手,希望引导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去自学,把进入现代社会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所有知识重新组合,融会贯通。更重要的,要把课程评价的重点,放在考察学生能否运用“重组”的知识,能否正确地解释科学现象和社会现象,能否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上,从而内化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课程教学创新素质评价模式与指标体系 承担《学生素质教育的管理、评价与监控系统》课题研究过程里,我们特地组织了若干中小学协作进行创新素质评价的实验,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一些学校的实验证明,在课堂教学主渠道渗透创新教育,完全可以创新素质评价为导 向,做到“有意、有心、有法”,从而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所谓“有意”,指的是有意设计出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规划出评价方案,明确在哪些学科课程和哪些教学单元里,应该有目的地采用指标体系中的哪一类评价项目。所谓“有心”,即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自觉将创新素质评价融入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求知和探索,大胆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积极参与讨论;要鼓励学生关心社会变革,关注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要提倡学生(甚至包括小学生)扩大阅读面和社会交往面,学会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调查研究,自行选择完成力所能及的探索课题或论文;所谓“有法”,指的是要求教师能发挥创造性,改革传统教学评价模式,自行设计每一课程、每一单元的创新评价渗透环节,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评价方法。特别要在平时课堂练习和测试中,向学习思路、求解方法的新颖性、独特性等方面倾斜,为学生提供动脑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把思想变成“产品”的创造空间,提供实际参与和动手实践的机会。 正因为创新素质是一种人格特征,对于全体学生来说,创新素质的评价目标是多元的,评价手段和评价主体是多样的,既要关心过程,也要关心结果。因此,不可能采用划一的评价指标来对待千变万化的评价对象,也不可能完全依靠定量评价手段(如“指标,权重”方式),处理诸如创新个性或创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价值判断问题。有学者指出,素质教育评价的模式应该是:可以量化的部分,可以使用“指标,权重”方式进行,不能量化的部分,则应该采用描述性评价方式。我们不应把教育评价狭义地理解为“打分”或“划分等级”,对学生创新素质的评价尤其如此。部分小学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曾经实验过的“等级分,新式评语”,就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一种评价方法,值得我们在构思创新素质评价模式时借鉴和参考。 当然,为了大体上明确应该从那些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创新素质,或者说,创新素质的培养应该包括哪些层面,构建一种参考性的指标体系框架仍然是必要的。在协作组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初步设想出一种基本的框架,供课题其它实验学校进行课程教学创新素质评价时参考。这一指标体系的逻辑结构不一定十分合理,主要考虑到便于在课程教学里实现评价过程,能满足不同学科创新素质评价的共同需要。框 架不刻意追求理论体系的完备,也不准备提出可以操作和测量的末级指标,紧密结合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或选修开发课程中创新素质评价的共同要求,使各门课程都能以此为依据来设置不同要求的评价项目。每一教学单元也可根据各自的教学目标,有计划地选择其中一部分指标进行评价。在学科教学中不能覆盖的评价指标,则可由活动课和(选修)创造力开发课予以补充。或者说,它提示了在活动课和创造力开发课应该实施哪些教学内容,以补充主修课程中没有涉及的项目。通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实践后,使各科课程都能较完整地体现指标体系框架的导向。 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如下。 1.创新意识创造欲求知欲好奇心探究精神2.创新思维创新想象创新思维3.创新学习知识量 知识结构学习与自学能力4.创新能力信息获取与表达能力 知识再认与再现能力知识重组与综合能力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5.创新人格创新情感创新个性创新特长 指标体系框架包括了创新素质的各要素。它把学生的课程学习视为“文化知识传递与创新融合的连续统一体”,认为课堂教学就是一种特殊的创新活动,学习、探索、重组和应用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在指标体系中,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动力,必须在教学全程至始至终用心启发和唤醒。思维和想象是创新的前提,其中,创新思维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具有的思维方式,可具体分解为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敏锐性等要素;创新想象在一定程度是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其创造力更多地表现为想象,可具体分解为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丰富性等要素。学会创新学习,掌握较为丰富的知识是“重组知识”即创新的基础,可结合教学目标评价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量和知识面,并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帮助他们逐步建造合理的知识结构;其中,最重要是掌握新知识的学习和自学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他们未来从事创新活动的基础条件,也是创新教育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这里仅结合课堂教学,将评价指向学 生对信息的获取、使用、表达和交流能力,特别重点指向知识再认再现的探索能力、知识重组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要素。意志、毅力、动机、进取性、自信心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个性属于非智力心理因素,这“应试教育”所忽视的要素。布鲁姆在说明教育目标分类时说过:“所有教育目标在以行为方式陈述时,都能从学生的行为中寻找其对应点。这样,这些行为就可以观察和加以描述,所描述的事物也就可以分类了。”因此,上述指标体系只是一个参考框架,它需要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学习目标及其评价标准,在课程教学中寻找行为的对应点,采取多样性的评价形式,创造各具特色的评价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江泽民: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创新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 ?李京文:《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 ?刘洪涛等:《国家创新体系(NIS)》,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 ?戴布拉?艾米顿:《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安德森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40年回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马斯洛:《人 性能达的境界》,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鞠文灿:《3,X?考试的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叶平:《创新教育解析》,《教育研究》,1999年12期 ?蔡永红:《富有新意的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小学管理》,1999年4期
本文档为【以创新素质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评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57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管理学
上传时间:2017-10-13
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