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雨果的人性世界[文档资料]

雨果的人性世界[文档资料]

举报
开通vip

雨果的人性世界[文档资料]雨果的人性世界[文档资料] 雨果的人性世界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可能没有一部小说像《悲惨世界》一样受到影视的青睐:从1907年拍的默片,到不久前在国内上映的同名电影,《悲惨世界》已经有了不下三十个电影版本。我们可以不动脑筋地推论:伟大作家终究是伟大作家,他不需要借助其他更具感官效果的艺术形式来推销自己,而是其他更具感官效果的艺术形式需要借助他的作品来言说。 因此,我用这样一种方式阅读雨果:通过《悲惨世界》去阅读雨果,在雨果虚构的故事里体察这位伟大作家的悲悯、理想与爱。历史会终结,生命永不止...

雨果的人性世界[文档资料]
雨果的人性世界[文档资料] 雨果的人性世界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可能没有一部小说像《悲惨世界》一样受到影视的青睐:从1907年拍的默片,到不久前在国内上映的同名电影,《悲惨世界》已经有了不下三十个电影版本。我们可以不动脑筋地推论:伟大作家终究是伟大作家,他不需要借助其他更具感官效果的艺术形式来推销自己,而是其他更具感官效果的艺术形式需要借助他的作品来言说。 因此,我用这样一种方式阅读雨果:通过《悲惨世界》去阅读雨果,在雨果虚构的故事里体察这位伟大作家的悲悯、理想与爱。历史会终结,生命永不止息,而善与恶的博弈,也是永不止息,唯一的安慰或许是重温一遍雨果关于人性的简单梦想:择善固执。 我对《悲惨世界》的印象,是不知道在多少年前,读的什么版本里,那个拿着巨大的扫帚(也可能是拖把),瞪着一双大眼睛的珂赛特。她是如此“悲惨”,在寄养人家被人呼来喝去,挨冻受饿,还因为经常挨打挨骂而瑟瑟缩缩。小女孩不漂亮,冉阿让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这个小女孩“体瘦面黄,她已快满八岁,但看上去还像个六岁的孩子。两只大眼睛深深隐在一层阴影里,已经失去光彩”。 珂赛特这个人物很神奇,属于小说的神奇:前一秒钟,她还是可怜的灰姑娘,后一秒钟,冉阿让已然出现在她的生命中。这位看上去并不富有的老人竟然一掷千金,先是买了她连觊觎之心都不敢生的漂亮娃娃,接着又买了她的劳 作时间,最后,当然就带着她走出了地狱般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最要命的是,在某一个时刻,在卢森堡公园里,在年轻男子马吕斯眼前,曾经的灰姑娘突然间变成了一个“雅致、挺秀、脱俗的少女„„当人们走过她身边,她的全身衣着吐着青春的那种强烈香气”———雅致、挺秀、脱俗、香气,任何一个读者读了这样的词语,大概都会情不自禁地在脑中勾勒出一个美丽的侧影。而这侧影,又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要和封面插画里,眼睛里盛满了悲愁的小姑娘两相对比。在某一个时刻,我大约是把《悲惨世界》当作童话故事来读的,也是在这个时刻,我理解了“浪漫主义作家”的含义。 雨果当然不是要写一个灰姑娘的故事。《悲惨世界》里固然包含着这个灰姑娘的故事———而且还有王子和公主的爱情,但它更是冉阿让———那个在小说一开始就偷了米里哀主教银器的苦役犯的故事。是米里哀主教的宽容将冉阿让从恶的一边拉了过来,进入善的世界。后来的冉阿让是市长先生,也是将珂赛特从悲苦中带入天堂的“圣父”。他不再愤懑地仇恨社会,而是一方面追着赶着承认自己是遭到缉捕的苦役犯的事实,另一方面又为身边的每一个穷人,或者我们在狭义的范围内所理解的敌人(例如沙威)提供帮助。 雨果要写一部关于穷人的小说:有冉阿让、芳汀、小珂赛特、穷大学生马吕斯,还有已经做了主教的米里哀。当然,穷人也不见得都是好人,穷人中也有罪恶的德纳第夫妇,还有介乎善与恶之间的爱潘妮等„„除了马吕斯的外祖父吉诺曼先生是唯一的资产阶级(而且没什么财产)之外,《悲惨世界》里都是穷人,是19世纪巴黎和外省的底层或者接近底层的民众。相对于小说所容纳的历史厚度来说,《悲惨世界》里的人物并不复杂,但这不妨碍它能够从贫穷这件魔术师袍子里拿出一个又一个故事。在这些彼此呼应的故事 里,有雨果要论述的正义、历史、爱情和在雨果看来最重要的人性。 再次想到,并且重新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竟然又一次亲近了这幅尽管悲苦———那是西方社会在19世纪工业、政治革命后多少都经历过的悲苦,却不乏理想化的画卷。这个冉阿让从“恶”(一个苦役犯、一个小偷、一个连小孩子40个苏都要抢的“恶人”)中顿悟,从此一心向善的故事。或许每一个熟悉19世纪经典小说的读者应该都热爱过这样的传奇故事,相信这是小说才能够虚构出来的传奇。再次阅读,仍然会为在这种虚构背后所牵涉到的理想和激情唏嘘不已。 可不是吗,我们多么愿意相信这一切:没有显现为荒诞怪物的历史,充满理想与爱的人,有好的收场的善良的人们。 历史在雨果的笔下是有逻辑的,而在雨果以及同时代的作家们看来,他们的责任正在于揭示这种逻辑,使得历史的逻辑更趋向合理,更能够符合“人”的需要。在历史的这个问题上,雨果与巴尔扎克或欧仁?苏所不同的只是,出于浪漫主义的偏好,雨果喜欢“大事件”。几乎所有雨果的小说里都有历史的大事件,那是除了爱情之外,能够给雨果带来激情的东西。 《悲惨世界》也不例外,小说里有滑铁卢战役,还有1832年的巴黎暴动———我们称之为革命的东西。在每一卷的开始,历史都像巨幅画卷一般慢慢展开,然后才有这卷的主要人物出场,才有和人物真正息息相关的情节。尤其有趣的是,倘若将《悲惨世界》中关于历史的叙述单独抽离出来,几乎可以集结成一部历史著作,而且作者的兴趣不仅仅在叙述他的故事,他还时不时地充当历史的批评家。 谁能怀疑马吕斯在对待共和的态度上就是雨果本人呢,他评论道:“共和国的伟大在于使交还给民众的民权获 得最高的地位,帝国的伟大在于使强加给欧洲的法兰西思想获得最高的地位,他看见从革命中出现了人民的伟大面貌,从帝国中出现了法兰西的伟大面貌。”熟悉雨果的人都知道,雨果或许正是在《悲惨世界》的写作过程中发现自己是一个共和党人,因为,他抵御不了“人民”这个词的魅力,它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崇高”或者“伟大”这一类浪漫主义者所憧憬的字眼。 历史会终结一些事情,包括伟大的帝国。但是,历史在自身终结之前,永远终结不了的是“人”。于是,小说家就将重心放在了“人”上,这也是小说家区别于史学家的地方。和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一样,雨果笔下的每一个人物也都让人难以忘记:《巴黎圣母院》里的埃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芳汀、珂赛特,甚至是追捕了冉阿让一生的警探沙威。 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记录历史,雨果笔下的人物记录理想。雨果关于“人性”的理想很单纯,那就是坚持与“恶”相对的“善”。在米里哀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让摒弃恶、坚持善成了这部鸿篇巨制的主线。 当然,雨果所要呈现的不是“善”与“恶”的简单对立。因为倘若说《悲惨世界》将“善”作为小说的开始和结局,小说更感兴趣的却是对“恶”的存在的追问:“芳汀的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社会收买了一个奴隶。向谁收买,向贫苦收买,向饥寒、孤独、遗弃、贫困收买。这是令人痛心的买卖。一个人的灵魂交换一块面包。贫苦卖出,社会买进。” 甚至早在“作者序”中,雨果已经非常明确地将矛头直指“社会的罪恶”,而且“社会的罪恶”经常以“法律”的形式出现,这是《悲惨世界》在19世纪的伟大发现:“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 唯一拯救这一切的是爱吧。米里哀主教所代表的神圣之爱,冉阿让对珂赛特无条件的父爱,或是流放的作者对于动荡中的祖国的乡愁式的爱。在雨果眼里,善的血肉躯体就是爱。这个命题是多么简单,简单到足以令我们怀疑自己的复杂。 因为,爱的所有形式在20世纪的小说里似乎都已经被瓦解了。爱,从语言学家到小说家,他们都说,那只是人臆造出来的一个词,纯粹物质意义上的词语。我们的处境有点像行进到小说第五卷的沙威,关于善与恶的认知在他因了无私之爱被救起的时候被击得粉碎,除了混乱,还是混乱。 只是,一个半世纪过去了,男子依然可能潦倒,女子依然可能遭遇不幸,儿童依然可能羸弱,而天真地为我们提供爱的方案,将沙威的社会准则一举击碎的雨果,却没有了。沙威在自己对于善恶的标准彻底坍塌的时候,绝望地投入河水。我们呢,唯一的安慰或许是重温一遍雨果关于人性的梦想。经典的音乐剧版本中,佩姬唱道:曾有一度人们是良善的,那时他们的声调温柔,字语动人„„ 有一个瞬间,我以为她唱的是雨果。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尽快删除。*
本文档为【雨果的人性世界[文档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258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9-21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