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

举报
开通vip

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 摘要: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的现象,其根本的功能是实现信息的保存、传递和普及,是人类社会人才培养的最终方式,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实现发展的百年大计。从本质而言,教育是文化的一种延续,属于是文化的一种,包含在文化范畴内,两者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甚至被人统称为“文化教育事业”。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教育的根底在于文化,教育这一人类社会的现象必须要扎根于文化之中,并且紧密的围绕“人”,这一根本主体进行。本文借助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于文化和教育两者之间的融合和关系进行研究,重点探究教育中蕴含着的文化功能,揭示其...

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 摘要: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的现象,其根本的功能是实现信息的保存、传递和普及,是人类社会人才培养的最终方式,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实现发展的百年大计。从本质而言,教育是文化的一种延续,属于是文化的一种,包含在文化范畴内,两者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甚至被人统称为“文化教育事业”。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教育的根底在于文化,教育这一人类社会的现象必须要扎根于文化之中,并且紧密的围绕“人”,这一根本主体进行。本文借助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于文化和教育两者之间的融合和关系进行研究,重点探究教育中蕴含着的文化功能,揭示其中的重要环节,以期能够为相关学者提供相应的借鉴和思路,最终促进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文化;联系;融合;体现 一 教育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文化和教育的内涵 扎实的理论探究是研究的基础保障,只有对其从理论上加以明确,方能保障相关研究的发展。相比于经济和政治这两种人类社会的基本领域,文化的范畴更 [1]为广泛,其中的内容更为多种多样。不同种族、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各不相同,甚至是在相隔不远的村与村之间,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因 [2]此,若想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义十分困难。 笔者认为,若想准确的定义文化的概念,需要考虑到文化本身的性质和内容后进行判定,因此,所谓文化,应但是人类世界特有的现象,是人类主观能动性 [3]和所创造结果的统一,主要是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 对于教育而言,同样是一个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是人类有针对性的,进 [4]行能够影响人们身心的社会实践。在如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得到了 [5]极大的发展,其形式也相对固定,例如,当前我们所熟知的全日制教育、业余 [6]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或电视学校教育等。通过教育,可以系统的培养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使其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文化和教育本质上的联系 在人类世界中,文化、经济和政治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三种领域, [7]这三者共同构建了如今的人类世界。因此,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和自然事件有着被本质性的差异,只有人类社会才具有,且是由于人的智慧和创 [8]造等主观能动性所决定的。因此,教育必定是文化的一种,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有机组成部分。 此外,作为社会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文化发展制约着当前的 [9]教育事业,另一方面,教育也会根据自身的属性和内在特征,发挥着相应的作 [10]用,对于文化产生着良性的推动力,文化和教育两者呈现出一种共生的关系。 [11]因此,相比于其他的文化形式和组成部分,教育又有着其特殊性,即传递和构成的性质,只有依靠教育的这一特殊性质,文化方能得以发展和传承,两者 [12]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形成良性的发展,从根本上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13]提供推动力,教育传承文化,而文化又在本质上决定了教育的内容和效果。 总而言之,教育属于是文化的一种,其根本亦在于文化,若想对于教育进行正确的研究,且以相应的研究结果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就必须立足文化、依 [14]靠文化和利用文化。 二 教育文化功能的具体分析 如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种类繁多,多种文化同时存在,如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等,彼此杂糅交错[15]。因此,必须立足于教育的现实,在教育领域中加入文化的历史和价值,尤其是文化中蕴含着的精神内涵,使得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实现对于文化的良性促进, [16]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如今,如何发挥教育的文化功能,已经成为教育界和 [17]学界所共同关注的重点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一)教育的传递——对文化的保存 文化是一种人类社会的独有成果,有着传承的特点,即时间上的延续和发展, [18]否则,人类社会就永远会处于莽荒的年代,所谓的发展自然无从谈起。正是因为文化的传承,人们才得以继承先人所发展研究的成果,并且根据这一成果再次 [19]进行发展,最终使得人类社会发展出当前璀璨的文明。文化若想能够得以传承, [20]除了一定的文字记载、古物和口头记述之外,最为重要的形式,就是教育。 从本质而言,教育这一人类行为最为重要的责任之一,就是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来实现对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相应的教育,人们可以从中了解和掌 [21]握先人的智慧结晶,最终实现再次的发展。可以说,人类的文明的进步离不开文化的继承,也就是离不开教育的存在,接受良好的教育[22],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文化涵养,也是一个人,从一个生物学角度的人,成长为一个社会学角度的“人”的必经之路,只有了解、学习和掌握了相应的文化,人才能在社会中立足,成为 [23]社会真正的一份子。 文化虽然是人类社会的独有产物,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所 有人在出生后就能够掌握文化,都必须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方能获取相应的信息, [24]达到真正掌握的目的。对于当前人类社会而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 [25]已经成为向青少年传递各种信息最为重要的工具,因此,利用教育,可以对于文化进行极大地普及,使得人们都能够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产生一定得文化思维,懂得去主动了解和学习文化,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26]文化是人类世界的产物,因此,毫无疑问的是,文化的中心必须在于人,必须以人为本,否则,文化的存在就毫无意义可言,人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也 [27]是继承者和发展者,从而形成了当前我们人类社会这个绚烂多姿的文化世界。在人类影响文化的同时,文化也在深刻的影响着我们整个人类世界,正是由于文化这一无数先人智慧和经验结晶的存在,人类社会才得以发展,才得以从愚昧和 [28]未开化的情况下得到发展,最终走到今日的文明社会。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无 [29]疑是最为直接、有效的工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 [30]教育手段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掌握不同的文化,最终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 (二)教育的传播——对文化的丰富 文化的丰富依赖于文化的传播,而根据传播方式和主体的不同,文化的传播 [31]通常分为单向的文化传播和多项的文化交流两种。一般而言,一个社会文化的共同体,对于另一文化的共同体产生影响,单向并且进行文化传输的过程,即被 [32]称为文化的传播;与此相对应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文化共同体之间,双向 [33]或者多向的实现文化的相互传播,则被称为文化的交流。无论是多向的交流还是单向的传播,从本质而言,都是不同文化实现自我超越,谋求未来发展,最终 [34]实现多种文化彼此和谐共融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是文化实现传播和交流最为重要的工具和途径,使得人 [35]们学会如何更为理想的进行交流,客观上起到了保障作用,因此,文化和教育 [36]两者,从本质上,有着相互促进彼此发展的良性关系。 总之,对于文化进行传播,使得人类社会的文化世界更为丰富,也是教育 [37]事业最为重要的文化功能之一。 (三)教育的选择——对文化的提升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但是,这绝非意味着,所有的文化内容都是有价值的,事实上,由于年代的局限和社会现实的影响,许多文化中都会存在着一定 [38]的糟粕内容,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其中就有男尊女卑、忠君思想等内容,这些都应当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被摒弃的内容。除此之外,文化还有着自身的 [39]时间属性一种文化在某一时间点上,可能是正确的,但是随着历史的演变,就会成为无用的,且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文化。在这一情况下,就需要教育来进行选 [40]择和优化和提升。 例如,在进行教材的内容选择编写的过程中,就可以对于有关的文化内容进 [41]行选择,或者删去,或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文化的选择和优化,也可以在完整展现文化内容的基础,对于文化的作用、意义和价值进行评价,以期使得学习者能够形成自己的观念,对于文化有着选择性的认识,择其优者进行学习和 [42]吸收,最终达到文化正确、有效传承的目的。此外,通过教育,还可以对于文化的精髓进行讲解,使得学习者能够真正认识到其中蕴含着的思想和内容,使得 [43]文化的传承能够得到切实保障。 最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文化产生了交锋和共融,比如现代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以及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之间特有的文化,其不仅彼此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而且都不断地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形 [44]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世界。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教育,则可以使得学习者能够有效地理解其中的内容,选择对于自身发展有利的内容进行吸收和学习,增强自身的学识和眼界,并且将这种文化中多个 [45]精髓予以到实践之中,对于文化实现质的提升,最终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四)教育的创新——对文化的更新 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断地更新和创新是其发展最为根本的动力,也是文化魅力的体现,无论是何种文化,都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充满活力,在 [46]人类的历史上源远流长,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清朝末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这段漫长的历史表明,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蓬勃和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改革,并且没有教育给予人们的现代化和发展的理念,那么,文化的发展必然 [47]会出现畸形。 如今,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是否能够在保证根本内涵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并且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背景,不仅关系到这个文化的存亡,甚至还决定 [48]着国家、地区或民族的未来发展。当下,全球化的背景必然导致经济、政治强国的文化对于其他国家的“入侵”和影响,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这种背景下,就必须利用教育的文化功能,对于文化进行创新,使其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要求,最终爆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在教育中,要强化对于文化的理解和思维,杜绝“文化工具化”的实用主义思想,充分发挥文化的适应性和创造性,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社会现实的改变,最终实现教育的创新对文化更新的促进作用。 对于发挥教育文化功能的具体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建议 三 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文化功能,保障我国文化的生存、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不仅是深化教育改革赋予的重要使命,而且也是教育本身的价值所在,必须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措施,保证教育的文化功能能够真正得以发挥,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 (一)紧密围绕教育出发点 对于教育而言,其一切行为必须立足于教育目的,这也是教育活动存在的最终归属和理论依据,只有正确的教育目的,才会有真正有效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也才能真正的得以顺利进行,包括教育方法、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实施 [49]者,都会据此而不断地发展和优化。 因此,必须根据教育目的选择相应的文化,在保证对学生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其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保证教育文化功能的实现,以及教育目的的顺利达成。 (二)科学的设计教育内容 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属性,甚至一种文化内部,也会有着稂莠不齐的内容,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起到相应的教育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对于文化加强选择,确立正确、科学的教学内容。具体而言,教学内容的选择,其实,就是利用人的价值观、道德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等理性思维,对于文化择优选择,科学的进行优化和组织,立足于被教育者的具体特点进行调整,最终利用其实现教育的过程。 在进行文化的选择过程中,不仅需要表现出现代的优势文化,还应当重视中华传统文化,选择其中的优秀成分加入到教学内容之中。此外,还要立足于我国国情,有效、科学的加入西方文化的精华部分,唯有如此,才能在体现我国文化特点的同时,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整个世界,实现全面的教育。 (三)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个人素质 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本质推动力,更是教育目的能否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文化的选择和传递最终实现的决定者,因此,在对于教育进行优化,实现其文化功能的同时,需要高度重视对于教育工作者的培养。没 [50]有具有高素质、专业技能过硬的教育工作者队伍,教育的效果自然无从谈起。 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应当积极地组织各种培训活动,对于教育者进行相关文化内容的教育,使其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最终提高其文化素质和涵养,对于教育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对于教育工作者个人而言,也要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以期有效的掌握相关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效果、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改革自身的教学理念,最终达到社会所赋予的要求。 四 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世界的集大成体现,代表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反映着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没有生命力旺盛的文化,这个国家和民族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发展。因此,必须重视文化的重要性,并且科学的认识教育的文化功能,将其发挥到最为理想的效果,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最终为社会培养起高素质、高文化,能够满足现实需求的人才队伍,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全面深入地认识教育的文化功能[J].教育研究,1996,12(2):4-12. [2]徐学莹.教育的文化功能与现代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3):12-23. [3]姜根龙.论信息技术时代教育的文化功能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1997,8(8),6-8. [4]陈雯.论教育的文化功能[J].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2):291-310. [5]刘艺红,李向丽.论教育的文化功能与优秀的民族文化教育[J].许昌学院学报,1997,2(12):389-392. [6]周志超.试论教育文化功能的形成、释放与完善[J].江西教育科研,1991,1(8):23-54. [7]吴传智.论成人教育的文化功能[J].中国成人教育,2007,6(3):44-56. [8]赖纯胜.试谈全球化趋势下高等教育文化功能的扩展[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2(3):77-88. [9]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0]孟建伟.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J].教育研究,2007,6(2):244-256. [11]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12]樊浩.现代教育的文化矛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99-126. [13]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文化使命之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6,2(4):6-12. [14]武国栋.高等教育文化功能的释放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建设[J].辽宁教育研究,2005,9(3):23-42. [15]孙彩平.市场经济文化的矛盾与心理教育的文化功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71-77. [16]吴玲,葛金国,刘川林.外语教育改革的“文化尺度”——基于我国外语教育文化功能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3):81-88. [17]吴爱军.文化管理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探析[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2,1(3):67-72. [18]王丽丽.浅谈价值多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3):261-270. [19]高晓林.浅析会计继续教育的文化功能[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8(3):11-14. [20]井多德.教育的文化功能[J].教育文汇,2003,2(3):56-62. [21]周作宇.教育:文化与人的互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3(2):45-66. [22]孙绿怡,孙福万,王淑娟.略论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的内涵[C].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2009. [23]戚万学.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J].教育学文摘,2009,8(3):44-45. [24]石中英.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科学,2006,2(3):56-62. [25]邓佑玲.双语教育与文化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12):78-88. [26]朴泰洙,金永林.民族教育的文化选择及其重要性[J].教育评论,1998,9(1):156-162. [27]邓佑玲.双语教育与文化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12):78-88. [28]朴泰洙,金永林.民族教育的文化选择及其重要性[J].教育评论,1998,9(1):156-162. [29]和学新.课程:教育的文化选择:课程设计的文化学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12(3):221-232. [30]董标.教育的文化研究--探索教育基本理论的第三条道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4):45-68. [31]张蓉蓉.教育与文化传承:贵州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两个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2006,9(1):156-162. [32]吴松.教育与文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2,3(5):67-82. [33]杨柳新.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8,2(4):145-168. [34]朱玉江.论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J].中国音乐教育,2003,4(5):177-183. [35]应悦.网络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2,11(8):81-85. [36]陈建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与文化选择[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7(1):311-322. [37]魏则胜,李萍.道德教育的文化机制[J].中国德育,2007,22(1):34-41. [38]孙杰远.教育的文化范式及其选择[J].教育研究,2009,13(2):87-92. [39]王和平.论母语教育及其文化的价值与建设——母语教育,我们丢失了什么?[J].教育学报,2007,13(2):4-15. [40]吴黛舒.文化变异与中国教育的文化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3):23-33. [41]高志敏.论成人教育文化之脆弱--新世纪对成人教育的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3):225-241. [42]麻艳香,蔡中宏.在互动中发展的教育与文化——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10,4(5):21-26. [43]麻艳香,蔡中宏.教育: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2):234-236. [44]麻艳香.文化是教育之根——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7(7):92-111. [45]麻艳香.文化:教育发展的内在机制——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0,3(15):123-134. [46]陈胜祥.教育改造文化促进中职发展[J].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4(4):99-106. [47]孙喜亭.论大学教育的文化价值[J].高等教育研究,1994,5(6):211-233. [48]钟岚雨.社区教育文化若干问题初探-学习型社区中社区教育文化的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4,8(13):23-34. [49]王鉴.从“应试教育校园文化”到“素质教育文化校园”——论当前学校文化的特点与转型[J].高等教育研究,2010,8(5):367-387. [50]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不平 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
本文档为【教育的文化功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5012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0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7-09-29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