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

举报
开通vip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 绪论: 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科学中的地位 课时数:2课时 重点: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难点: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要注意区别:地理环境与人类环境。 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是经济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整体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绪论: 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科学中的地位 课时数:2课时 重点: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难点: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要注意区别:地理环境与人类环境。 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是经济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整体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 二、从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 1,系统论: 系统和子系统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2,用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 A,三分法:三个组织水平 综合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综合人文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 B,西方的二分法: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C,苏联的二分法:1950年后影响我国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内容附属其中) D,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划分地理学: 1)三分法: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狭义,社会文化地理学) 2)三层次: 部门地理、一级综合地理和二级综合地理三个组织水平 3)三重性: 理论、应用理论、区域实践研究等三个程序。 4)三时段: 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时间地理学(现代过程的地理研究) (二)、从地理学发展史来看地理学分科 1,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地理学在分析思潮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危机,而为应对这种分化所做的努力并未削弱分析思潮的影响。 (1)区域学派:区域地理被看作地理学的主体。 赫特纳、哈特向。 (2)人地关系学派:强调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拉采尔(决定论)、维达尔.白兰士、白吕纳(可能论)。 (3)景观学派:地表可以按发生上的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上的同一性来划分成一个个地理区域和地段,这就是景观。 赫伯森、帕萨格、贝尔格、格里高里耶夫、伊萨钦科。 2,大量综合问题的存在,促使综合思潮获得重视 (1)多学科边缘领域的研究; (2)从控制论到系统论的思潮影响; (3)科学通论和科学学的兴起。 3,地理学的综合思潮来源于对地理环境综合研究的追求 综合自然地理学:早期研究自然区划和小区域; 综合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经济结构的实体布局,即生产力的地域布局。 环境地理学的形成较晚。 现代地理学着重综合理论研究。其发展受到两方面传统思潮的阻力: 1)古典区域学强调区域地理研究,并把通论地理学看作学习区域地理学的入门基础课。这种思潮的存在妨碍了地理学开展建立在部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理论研究。 2)部门地理学家受到分析思潮的影响,否认综合地理研究方向的存在。 以景观学和自然区划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综合自然地理学。 以区位论、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和经济区划等理论研究为基础建立了综合经济地理学 。 而环境的感应和行为研究促进了社会文化地理学的综合研究。 环境污染和保护的研究促进了环境地理学的研究。 区域地理学本身为了摆脱单纯区域描述的传统,也开展了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论研究。 三、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 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环境。其厚度随研究范围和时间尺度而变化。 2,地球表层具有六大特征 (1)太阳辐射:分布,转化。 (2)三相物质和三个圈层的界面。 (3)本身发展的形成物:生物、风化壳、土壤层、地貌形态、沉积岩和粘土矿物等。 (4)圈层间存在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化学物质循环、地质循环等。 (5)既是一个整体,又存在复杂的内部分异。 (6)人类社会发展的场所。 四、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1,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与综合自然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属于分析科学,也是边缘科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地域分异规律、土地科学和自然区划理论三部分内容。 2,区域自然地理学既包括部门自然地理,又包括区域综合自然地理。 五,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环境科学的关系:环境科学>环境地学。 2,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规律分析。 3,综合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关系:综合地理学包括区域和理论(理论地理学)两个部分。 理论地理学包括四个方面:地理系统学说、自然条件和资源的评价学说、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建设地理学。 人文科学出现了逻辑化的趋势,人文科学因出现了一些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从而大大提高了理论水平。 六、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意义:厂址选择、航卫片综合判读、旅游(建筑景观学)、农业、区域开发等。 第一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时数:4课时 重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 难点: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化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 一、自然 综合体学说阶段 特点:从自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具有相互联系来认识整体性。 300年前萌芽整体性和自然综合体思想。 贝尔格、格里高里耶夫、卡列斯尼克和伊萨钦科等吸收前人的理论,发展了自然综合体的思想,并建立了严格的地理体系。 二、地理系统学说阶段 特点:从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其整体性。 素恰瓦1963年提出地理系统的概念。 地理系统是在空间分布上相互联系,并作为整体的部分发展、变化的各地理组成成分相互制约的动态系统。 地理系统学说的逻辑原理:自由度原则、因果关系程度原则、分异和整化相互补偿原则、因次理论或尺度理论、关键要素、稳定动态。 负熵的积累是自然地理过程发展的基本条件;太阳辐射对地理系统具有头等重要意义;行星尺度地理系统(地球内热和旋转时形成的能) 关于负熵进入地理系统并在系统内成为很复杂的要素,这是地理系统学说最重要的部分。 三、耗散结构理论阶段 特点:从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平衡有序开发系统的角度认识其整体性。 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即地理耗散结构。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及能量基础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1,大气圈; 2,水圈; 3,岩石圈(地壳); 4,生物圈;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二、地理环境的能量基础 1,开放系统可通过自然界输入负熵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使系统维持稳定态。而在总熵变呈负数时,系统将进一步向有序化方向发展。 2,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 (1)地球内能:一种核转变能。 曾占重要地位,目前对地理环境的发展仅具有局部意义。 (2)太阳辐射能 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占据主导地位(在现代地理环境的能量收入中占99.98%,而地球内能仅占0.02%,可以忽略不计。 (3)其它能量来源 A,宇宙射线; B,日、月潮汐能; C,构造作用转化而成的势能和固体物质流动转变而成动能。 D,蒸发作用转化而成的势能和水与空气流动转变而成机械能。 3,负熵流使自然地理环境这一巨大的开放系统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和由相对无序到相对有序发展 三、太阳辐射的地理分布特征 1,太阳总辐射的分布特征 1)太阳总辐射的分布因纬度而异。沿纬线延伸。 2)太阳总辐射自北半球回归高压带向两极逐渐减少,并且近似以赤道为轴线,在南北半球呈对称分布。 3)由于陆地诸多因素的影响,太阳总辐射等值线的分布往往显著偏离纬线方向。 2,辐射平衡是自然地理过程的更直接的动力基础。 辐射平衡(净辐射值)=地表辐射收入—支出 1)同纬度大洋辐射平衡值>陆地:反射率 2)大洋辐射平衡等值线基本与纬线平行,而陆地常偏离甚至呈闭合环:下垫面。 辐射平衡值(R)在一些国家已经普遍被用作划分地表热量带的指标。 3、辐射干燥指数(A/K) A = R / L*r A — 辐射干燥指数;R — 辐射平衡值;L — 蒸发潜热; r — 降水量。 (1)辐射平衡值与蒸发年降水量所消耗的热量之比; (2)蒸发力(R/L)与降水量r之比。 湿润地区,A值小;干旱地区,A则大。 苔原:<0.35;森林:0.35-1.1;草原:1.1-2.3; 半荒漠:2.3-3.4;荒漠:>3.4. 格里高里耶夫和布迪科把辐射平衡与辐射干燥指数结合起来,发现了全球水平地带的分布规律和地理地带的周期律。 四、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能量循环和转化 太阳能作为地理环境中物理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最重要的来源,进入地理环境后被大气、水、地面和土壤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在时空上进行重新分配,经过多次转化将最终返回宇宙空间。 1,太阳能在大气圈中的转化 收支平衡 2,太阳能在水圈中的转化 水圈与大气圈之间;通过大气圈与岩石圈进行热量交换。 3,岩石圈表层的辐射能转化 消耗:大气圈、土壤(热交换);蒸发和消融;进入有机体。 4,有机体中的热能转化 水分蒸腾、自身增温;分解过程速度<光合作用。 时间愈久,自然地理环境中积累的有机物质及储存其中的太阳辐射能就愈多。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 一、分层结构(垂直方向上) 原因:地球重力和物质密度。 自然界的分层结构不具有严格的几何意义:层界面不平整、层厚不一致、不可能大面积连续分布。 二、渗透结构(垂直方向上) 生物圈、任何地圈中都包含大量的属于其他地圈的物质。 三、地域结构或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或组成要素都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分异,并形成若干次级自然综合体。 地域结构取决于两类地域分异因素(能源):地带性因素(太阳辐射能)和非地带性因素(地球内能)。 第四节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 一、对流层的物质交换 对流层的现代组成和物理性质都是大气对流层与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大气环流。 二、水圈的物质交换 由于太阳能和重力的作用,水不断从一个地理要素转入另一个要素。 水的相态变化和在地理环境要素间不断转移,乃是自然地理过程统一性和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有力证据。 三、岩石圈的物质交换 岩石圈被水和大气圈中的氧、二氧化碳等渗透。其参与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交换和循环。 其他地理环境要素对岩石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剥蚀、沉积物的堆积和成土作用。 四、有机界与其他地圈的物质交换 有机体的躯体全部由无机物中的化学元素组成。另一方面,有机体又改变了水、大气和岩石圈的组成。有机体的全部活动都无例外地同所有自然地理要素相联系。 第五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化 自然地理环境不断由简单到复杂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具有不可逆性质,并将最终造成其结构与特征的根本改变。 一、古代自然地理环境的一般发展过程 1,由构造运动引起的海陆变迁、陆地表面起伏程度的改变以及地面物质的大规模迁移。 2,作为气候变化表现形式的全球冷暖干湿变化、大气环流形势和气候带的改变。 3,作为上述各种变化之结果的生物界的发展。 二、新生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趋势 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就是通过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的发展变化逐步形成的。 构造运动、第四纪冰川。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变是具有方向性和周期性特征的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伊萨钦科曾指出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规律。 四、关于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节律性 节律性: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震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周期性) 自然地理过程或现象具有节律性。 各种不同的节律叠加在一起,互相干涉。 任何长周期节律都作为中短周期节律的背景而对其有制约作用,长周期节律发生变化将使中短周期节律受到影响而发生相应变化。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课时数:8课时 重点:地域分异的概念、因素和尺度 难点:垂直地带性 第一节 地域分异:概念、因素与尺度 一、地域分异的定义 1,地域分异 地理环境整体及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分异因素与分异规律 导致分异的原因——地域分异因素;制约或支配分异的规律——地域分异规律。 3,地域分异与整体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域分异现象如此普遍,以致地球表层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完全一致的区域。 垂直分化是一种空间分异现象,但不导致形成各级自然区域,故不是地域分异。 二、地域分异因素 1,两大因素 (1)纬度地带性因素(地带性因素)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太阳能沿纬度方向分布不均及与此相应的许多自然现象沿纬度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气候带——植物地带——自然地带学说。 (2)非纬度地带性因素(非地带性因素) 地球内部聚集的放射能:海陆分布、大地构造和地貌分异等。 2,两种能源本身互不联系,也互不从属,都作为外部条件对自然地理成分和景观起作用,使景观和各自然地理成分同时具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特征。 3,必须区别分异因素与分异规律 两种规律共同起作用。 三、地域分异的尺度 1,大尺度的地域分异 (1)全球性地域分异 A,热量带及其基础上形成的气候带:贯穿海洋和陆地。(地带性地域分异) B,海陆分异与海陆起伏(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海陆分异:两个最大的地域系统。 海陆起伏:海陆内部的地形。 (2)全海洋和全大陆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分化为自然带和地带。 干湿度分带性: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陆地上巨大的构造单元。 (3)区域性地域分异 区域性大地构造——地貌分异、地带性区域内的非地带性分异、非地带性区域内的地带性分异,统属区域性地域分异。 2,中尺度地域分异 包括由高原、山地、平原内部地貌差异引起地域分异,地方气候(如林区气候、湖区气候、城市气候)和地方风引起的地域分异,以及山地垂直带性分异等。 3,小尺度地域分异 由局部地势起伏、小气候差异、岩性与土质差异、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聚和排水条件不同等引起,只在小范围内发生作用的地域分异。地带性分异的微观表现形式。 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间具有从属关系。大尺度分异构成较小尺度分异的背景,小尺度分异则是较大尺度分异的基础。 第二节 纬度地带性分异与自然地带学说 一、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础——热力分带性 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不均导致地表发生热力分带性。而这种热力分带具有全球规模,在大陆和海洋都有明显的表现。 气候的地带性使得其他自然地理成分亦相应呈地带性分布。 辐射平衡值与积温划分热力带和热量带。 二、大陆的纬度地带性分异 1,纬度地带性表现为景观及其组成成分的性质沿纬度方向有规律地更替,并且形成一系列东西延伸的区域单位。 热量带:赤道带——————寒带; 植被、土壤、水文过程等都有明显的表现。 大部分气候地貌,甚至某些岩性地貌都有地带性特征。 2,景观要素的相互共扼性 可以根据一定地域的景观特征,即景观各成分的复杂相互联系,从某个成分的特征顺序推导出其他成分的特征。景观的这一性质称为景观要素的相互共扼性。 地理相关法————分析景观要素的相互共扼性的方法。 3,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 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三、海洋的纬度地带性分异 大洋表层按纬度方向的有规律变化。 海洋自然地带界线具有季节变化特征。 表层比深水层地带性明显,地带数目多。 全海洋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对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干扰。 四、自然地带学说 (一)自然地带学说的形成背景 自然带和自然地带————纬度带和纬度地带; 气候带研究(柏拉图————斯特拉波); 中国《禹贡》划分九州:气候差异和地带性差异; 布申———谢苗诺夫.天山斯基:探索地带性分异规律。 (二)自然地带学说的本质 1,道库恰耶夫是自然地带学说的创始人。 1899年和1900年的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和图。 2,自然地带学说的主要内容: (1)能量基础; (2)动力学原因:行星因素(日地距离、地球形状和黄赤交角); (3)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4)并非惟一规律,还有非地带性规律。 (三)地带性理论的“危机”与发展 1,危机 道库恰耶夫在世和去世后,地带性理论受到责难。 2,发展 A,牛文元的观点:三阶段 B,作者的看法: 突破单纯考虑热量因素; 从要素到整体自然地理环境; 将地带性规扩展到海洋; 揭示沿海与大陆腹地地带谱的差异; 确认非地带性区域存在地带性地域分异; 分异规律的量化和模型化研究。 第三节 非纬度地带性(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应该摈弃。 一、海陆分异 1,陆地与海洋景观:两类有本质区别的物质系统。 2,海陆分布的表现 A,固体地球的形状似葫芦体。 三对大陆和一独立大陆; 大洋与大陆之间存在对跖分布。 B,海洋面积比陆地大得多。 C,陆地集中于北半球,海洋在南半球。 D,陆半球的海洋面积仍然比较大。 二、海陆起伏分异 1,海陆起伏曲线:陆——875m,海——3800m。 2,海陆起伏在任一具体地区,都是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垂直带性分异的背景。 三、大陆形状与面积分异 1,大陆的形状: 三角形,尖端指向南方。地中海为陆间海。 2,面积愈大的大陆地域分异愈显著和复杂,面积小的大陆地域分异则可能 比较简单。 四、陆地干湿分带性 1,广阔大陆的干湿度分带性表现为以周边海岸为起点,愈向大陆腹地而愈 干旱的多向辐合模式。 2,地表自然界的干湿度分带性与任何经度值都没有确定关系。 3,干湿度分带性在高纬和极地并不十分明显,但在中低纬度区表现很典型。 4,大陆的地带性分异图式,实际上是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分带性共同作用的产物。 水平地带性的分布图式可分三类: A,某些大平原或低山丘陵分布区(大陆内部和边缘),纬度地带性表现明显。 B,干湿度分异占优势的地方,水平地带延伸方向严重偏离纬线方向:北美大陆西部。 C,当海陆分界线与纬线斜交,而热量分异和干湿度分异同时起作用时, 水平地带延伸方向与纬线斜交。 五、具有构造——地貌成因的地域分异 1,大地构造总具有其地貌表现,其发生统一性导致区域特征的相对一致性,于是进而形成一个自然区。 2,山地、高原和平原内部的次级构造——地貌分异,同样可以形成次级自然区。 六、地方气候差异引起的地域分异 1,属于中尺度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2,各种地方气候的特点 A,海岸气候:相对湿度高。 B,湖岸气候:比较温暖湿润。 C,森林和灌区气候:似海岸气候。 D,城市气候:气温高,湿度低,风速小。乡村风,辐射少,能见度低,降水增加。 E,地方风影响地方气候 地方气候不仅可以导致自然景观及其组成成分的地域分异,有时甚至可以起主导作用。 七、地带性区域内的非地带性分异 1,地带性区域内的非地带性分异,主要由地貌——气候分异引起。 2,赤道内的非地带性分异不及中纬度区,但比之高纬度依然不可忽视。 如非洲和南美洲。 3,中纬度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非常明显,其中尤以北半球中纬度为甚。 八、小尺度非地带性分异 1,地貌部位——小气候变化引起的分异 2,岩性、地表组成物质和排水条件引起的地域分异 第四节 垂直带性分异 一、垂直带性分异概说 1,垂直带性分异的前提 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 2,垂直带性分异本质上是非纬度地带性分异 其能量基础是地球内能。分异的特点体现在垂直带结构。 二、垂直带谱的特征 1,带谱性质决定于基带性质,除极地和高纬度区山地外,均有海洋性带谱与大陆性带谱之分。 森林型与草原荒漠型 2,垂直带谱中不出现比基带纬度偏低的带。 A,山地纬度愈低,海拔愈高和相对高度愈大,垂直带性分异愈显著,垂直带谱也可能愈完善。 B,从沿海向内陆,相同高度和相对高度下,垂直带谱由复杂变得愈简单。 3,高山冰雪带是衡量垂直带发育完备的标志,其取决于山顶海拔是否突破地球冰冻圈下限。 冰冻圈——全球冰川积累消融零平衡线即粒雪线形成的圈层。 最干旱的山地雪线最高. 4,山地垂直带不可能是全球纬度地带和非纬度水平地带的缩影或“拷贝”。 纬度地带:1?/100km,10? /1000km; 垂直地带: 0.65?/100m,6.5? /1000m; 山地垂直带与水平地带在水热条件有相似之处,但仍然存在明显差异。 5,同一山系中的不同山脉,同一山脉的不同地段和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结构都有很大差别。 所跨纬度,坡向等决定水热差异。 第五节 三维地带性与高原地带性问题 一、三维地带性 特罗尔提出(喜马拉雅山系)。 1,自南向北的变化; 2,南东——北西向变化; 3,垂直变化; 二、高原地带性分异 1,高原地带性与同纬度低海拔水平地带的本质差别在于两者有完全不同的热量背景。 水平地带的热量——地理纬度; 高原地带的热量——高原的海拔和纬度位置 (具有偏向极地的热量特征) 2,高原地带是高原边缘山系某个上部垂直带。因此,地貌形态由山地转变为高原是形成高原地带性的前提。 3,扩展了的垂直带表现为水平地带,又是高原内部山地垂直带的基带。 4,低海拔区水平带的最大高度限制问题,实际上也就是高原地带的最低高度限制问题。 水平地带: 热带1500m;中纬度1000m;高纬度500 m。 5,高原地带同任何纬度和干湿度地带一样,必然发生水平方向的分异。这种分异主要不是由高度造成的温度差异,而是纬度辐射因素和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 第六节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一、水平地带的平面结构 对于兼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特征的自然地带,人们习惯称之为水平地带。 马克耶夫提出了理想大陆自然地带分布图式,并归纳了自然地带更替的5条规律。 斯特拉勒也提出过理想大陆自然地带分布图式。 二、水平地带和垂直带的关系 1,各纬度自然地带与相应垂直带之间具有明显相似之处。 温度递减(共同成因)。 2,两者的差异 A、水热对比关系变化不同 湿度 B,光的强度和组成也有很大差别 C,垂直带的地貌、气候均很复杂,并使土壤和生物群落特征,甚至冰川特征出现水平地带所没有的性质。 3,垂直带谱的差异可以通过质和量的对比关系来区分。 质:带谱组成和各带谱之间的关系; 量:各垂直带占据的海拔高度上下限和分布面积比例。 三、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1,对地带性规律的三种理解 A,狭义:纬度地带性。 B,广义: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与干湿度地带性。 C,中义:水平地带。 2,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者互不从属,但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同时起作用。 3,地带性(显域)与隐域土壤与植被 四、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意义 认识地域分异规律是贯彻因地制宜原则的前提. 农业发展:粮食生产。 土地利用:垂直带的利用,基塘生产。 生态环境建设:如“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草)。 第三章 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 课时数:10课时 重点: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难点: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 自然区划:按照区域的内部差异,把自然特征不相似的部分划分为不同的自然区,并确定其界线,进而对各自然区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按其区域从属关系,建立一定的等级系统。 自然区划因对象不同而有综合自然区划和部门自然区划之分。为一定生产目的而进行的区划是应用性自然区划。 第一节 自然区划研究的发展 一、世界第一个自然区划《禹贡》将中国划分为九州。 二、近代自然区划开始于欧洲 19世纪初:洪堡、霍迈尔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道库恰耶夫 20世纪10,40年代:景观地带、自然区、生物气候分类、立地等概念相继出现。 三、近30年来西方国家的自然区划多以生态区划形式出现: 贝利(Baily):区域、区、省、地段; 奥美尼克:生态区、生态亚区。 四、中国的自然区划: (1)中国学者和外国学者同时参与区划工作; 罗士培、葛德石、斯坦普等;李长傅、李四光、冯绳武、李旭旦等。 (2)部门自然区划尤其是气候区划方案很多; (3)在政府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统一领导和组织全国自然区划工作; (4)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立项支持管辖区的自然区划; (5)近30年来不断出现自然区划新方案,除综合自然区划外,生态区划、自然资源区划、公路自然区划、冰川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等也相继开展,并取得丰硕成果。 第二节 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一、区划原则 地表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学说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 1,发生统一性原则。 A,任何区域都有自己的统一发展过程。 B,区域的发生统一性不是其组成成分或组成部分所有特点形成的同时性。 C,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年龄”,但它不等于该区域的固体基础(地质地貌)的年龄。一般而言,区域的固体基础可能比较古老,而区域自然特征的形成则较晚。 D,低级区域是由等级较高的区域分化出来的。因此,区域等级越低,年龄越小,等级越高,年龄越大。 E,任何区域都是在发生上统一的,但不同等级或同一等级的不同区域,其发生统一性的程度或特点应有区别。 2,相对一致性原则: 内部特征的一致性。不同等级的区划单位的一致性也是相对的,各有不同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3,空间连续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 自然区划中区域单位必须保持空间连续性和不可重复性。任何一个区域永远是个体的,不能存在彼此分离的部分。 柴达木盆地的归属,实际上是阿尔金山和西祁连山的从属性问题。 4,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 任何区域都是地域分异作用的产物,在具体进行地域划分时,必须考虑地域分异的作用及其在各个区域中的表现。 综合性原则强调区划时全面考虑地带性分异和非地带性分异的作用。 主导因素原则强调在区划时首先考虑决定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 二、自然区划的方法 1,古地理方法: 发生统一性原则必须通过古地理方法来贯彻; 2,顺序划分和合并以及类型制图法: 贯彻相对一致性原则和空间连续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的重要方法; 用自然区划等级系统逐级划分图式进行讲解。 3,部门区划图叠置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是贯彻综合性原则常用的方法; 4,主导标志法强调选取反映地域分异主导因素的指标作为确定区界的主要依据,尤其强调在进行某一级分区时必须按照统一的指标划分。 三、区划原则和方法的关系 1,区划原则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 2,区划原则和方法都是相互补充的,应用其中的一个原则和方法,并不排斥其它原则和方法。 3,区划原则具有一定的从属性,不同原则应有不同的适应范围。 总原则和局部原则,大原则和小原则之间也应有一定的从属关系。 发生统一性原则是综合自然区划的总原则。《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在高级单位依据生物气候原则,低级单位依据地质地貌原则划分。 第三节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 双列系统:地带性等级单位系统、非地带性等级单位系统(不完全的综合性单位)。 单列系统:同时反映这l两种分异因素的完全综合性单位。 一、地带性区划单位 1,地带性单位的特点 A,地带性单位主要依据区域的地带性属性划分; B,地带性单位是不完全的综合单位; C,地带性单位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大致沿纬线方向伸展,并呈带状分布的趋势; D,地带性单位的空间变化具有非可逆性和南北半球大致对称分布的特点,彼此逐渐更替,没有鲜明的界线。 2,地带带性单位的等级系统 (1)带:最高级区划单位。 A,带主要依据热量条件划分; B,每个带除具有一定的辐射平衡值外,还具有与其温度特征相适应的地理过程。 C,目前公认的带的划分图式为: 寒带、亚寒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赤道带。 (2)地带:最基本的地带性区划单位。 A,地带的定义及应用于山地区划 每一地带包括一个可以代表自然界水平分异特征的土类和植被群系纲。 代表性土类、代表性植被群系纲。 B,划分地带的标志及地带界线的确定: 一般依据土壤和植被特征划分地带。但实际中常求助于气候指标。 C,过渡地带问题 两种情况: 1)各自然地理成分和地理综合体本身彼此镶嵌结合而相互过渡。草原与荒漠。 2)两个基本地带的成分特别是植被成分混杂于一过渡带内;各森林地带间的过渡。 两种方法: 1)把过渡带平分为两半; 2)把过渡带作为独立地带或亚地带; D,地带内的进一步划分; 两种方法: 1)基本地带通常划分为南、中、北三个亚地带; 2)过渡地带通常只划分为南、北二个亚地带。 (3),亚地带与次亚地带 一般说,地带更替是由自然带内整体特征的重大质变造成的。亚地带更替则只需少数组成成分出现地带性质变,而其他组成成分发生量变即可实现。次亚地带则是各组成成分和整个亚地带自然特征的局部的、更次一级的地带性变化。 二、非地带性区划单位 1,非地带带性单位的特点 A,非地带性单位主要依据区域的非地带性属性划分; B,非地带性单位是不完全的综合单位; C,非地带性单位在空间分布上取决于距海远近和海拔高度; D,非地带性单位有鲜明的界线。 2,非地带带性单位的等级系统 (1)大区 在大地构造方面,大区通常相当于古地台或巨大的地槽褶皱带。 各大区之间在气候大陆度、湿润条件及纬度气候的性质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差异。 我国领土分别位于东亚大区、亚洲中部大区和青藏高原大区范围。在中国自然区划中称为东部季风大区,西北干旱大区和青藏高寒大区。 大区范围内包括平原区域和山地区域。但边界位置的山地其归属难处理,通常以低一级的地区处理。 (2)地区 A,地区是大区的一部分; B,地区在地势—构造方面具有很大的确定性,同时它具有显著的发生统一性和比较鲜明的界线。 海拔高度是地区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有无垂直带性存在和垂直带谱性质如何);在平原区域,纬度地带性结构(地带谱)是地区划分具有重要标志意义。 (3)亚地区 亚地区主要是最近地质时期在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下由地区分化出来的,发生上和年龄上相近的、地貌和地表沉积物性质相似及形态构造相似的景观,在气候也具有显著的共同性,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一个整体。 其大致相应于大地构造的三级单位。亚地区不一定与地貌区划中相应单位完全符合。 (4)州 州的划分主要以亚地区内的地质地貌差异,以及由此差异引起的其他自然条件的变化为依据。一般来说,州的范围大致与四级大地构造单位相当。 在山地区分州时应特别注意山系的组合状况;在平原区域则应特别注意沉积物的分布状况,气候差异也可作为分州的根据。 三、综合性区划单位 1,综合性区划单位(单列系统)的理论依据; 地表自然界地域差异和区域空间分布的规律是两种因素交织作用和两种规律的综合表现。自然界必然存在反映这一综合地域分异规律的完全综合性单位。因此,可以根据这两种属性的综合特征来划分综合性区划单位,并按其从属性关系建立统一的等级系统。 2,划分方法: 从划分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类区划单位入手,然后进行叠置建立完全综合性区划等级系统。 叠置并非两类区划网格的机械交叉,而是必须通过地理相关分析对叠置后的界线进行适当调整。即在地理相关分析基础上交替运用主导标志法进行区划。 3,科学的单列系统的特点: (1)交替使用主导标志法进行区域划分; (2)每个单位都是高级单位的一部分,即高低单位之间有等级从属关系; (3)它是带段性单位和省性单位相间排列的系列,只有自然区(景观)才是最综合的单位。 4,单列系统的等级 带段——国——地带段——省——亚地带段——州——次亚地带段——区(景观)。 A,带段:最高级带段性单位。 同一个大区的一段。划界标志和指标与带和大区相同。 热量条件相同,大地构造和大地貌单位相同,气候省性的最高级分异单位,具有一定的地带谱型。 B,国:最高级的省性单位。 是带段内根据地质地貌和气候省性划分的。 C,地带段:“国”的范围内的一段。 是在“国”内主要根据水热对比关系差异划分出来的,具有相当一致的生物气候土壤特征,外力地貌也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其古地理发生一般是新生代以来的事。 D,省:是地带段的一部分,是由非地带性单位亚地区与地带段叠置得出的综合性单位,或者说是地带段内按照省性划分的单位。 自然省:三江平原、四川盆地丘陵区、柴达木盆地等。 E,亚地带、州、次亚地带区:研究不够深入。 认识性区划——应用性区划:从“白箱”到“黑箱”。 第四节 景观(自然地理区) 一、景观概念与景观特征 1,景观的定义 A,广义:自然综合体或地理综合体的同义语。 B,中义:具有分类含义的自然地域综合体的代名词。是自然地域综合体分类系统法的对象和分类的起始单位。 C,狭义:个体的区域单位,相当于区划等级系统中最低一级的自然地理区。 二、景观的特征 (1)景观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种属性一致性最大的区域。 (2)景观分布区与各部门自然地理区划下限单位的界线是相吻合的。 (3)景观保留有全部高级区划单位的典型特征。 (4)景观的个体特征和非重复性都比土地单位显著。 (5)相对于土地单位而言,景观具有较长的历史,面对外部影响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三、关于景观的定义 景观是自然省(或州)在发生上的独立部分,是地表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特征上最一致的地段,它具有自己特有形态单位的质和量的对比关系,充分反映了地方自然条件的特点和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是完整的土地利用单位,并因此成为区划下限单位。 二、景观同一性问题 1,景观的发生同一性 A,景观具有自在的发展过程。 B,景观的发生同一性并非其组成成分发生的同时性。 C,景观的年龄是不同的。 地质历史、古景观发展史和现代景观发展史。 2,景观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同一性 A,景观具有最一致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条件; B,只有景观才表现出两类分异或两种区划单位网格的吻合。 C,其组成成分及土地单位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一致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属性。 3,景观的组成成分同一性 组成成分自身的同一性、景观和组成成分分布区的同一性。 4,景观的结构同一性 景观结构: 组成结构、形态结构(土地结构) 景观结构同一性: 组成结构同一性、形态结构(土地结构)同一性 第五节 山地自然区划研究 一、非地带性单位的类型 1,具有水平地带性的平原; 一般区划原则和方法。 2,垂直带性显著的山地; 按垂直带谱的性质进行区划。 3,具有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带性的山地和山间盆地:仍按垂直带谱的性质进行区划。 4,具有高原地带性的高原;按水平地带处理。 5,具有垂直——水平地带性的切割高原; 云贵高原:类型区划、反垂直带。 6,具有垂直——水平地带性的斜降山原和斜降山系; 云南高原内部。仍需研究。 7,具有明显垂直带性的高原、山地。 按一般区划原则处理。大兴安岭——雪峰山一线以西地区。 二、山地高原完整性与自然带或地带连续性 1,孤立山峰和不够长的山脉在自然区划中常被划作中低级区划单位的次级区。 2,所有具备垂直带结构的山地、高原都应划分独立的自然区,同时依据面积广狭不同确定其等级。 三、山地自然区的划分 1,两种观点 A,根据山地垂直带谱差异划分,自然地理区要包括整个垂直带谱; B,山地自然地理区应在垂直带范围内划分。 2,陡峻山地: 垂直带谱:地带性特征; 大地构造:非地带性特征。 3,低山中有个别中山:以一个垂直带为主的山地。 突出的中山部分可另行分区。 四、山地自然区划实例 第六节 自然区划单位的类型研究 一、地域系统研究法包括区域划分和类型划分 区划与类型研究的区别: 1,类型单位对特征的抽象概括而获得,存在于分布区中。 区域单位是具体的,个体区域。 2,类型单位等级越高,共同属性越少; 区划单位等级越高,包含的低级单位愈多,也愈复杂。 3,区划单位具有空间连续性和完整性; 类型单位则表现出分离的分布状态,常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4,每一级区划单位都属于一定的类型,都可以进行类型研究。 二、自然区划的分类等级系统 使用种、属、科、纲、型(门)等。 1,带:只有“带种”。 2,地区:两类指标网格法。所属大区、带。 3,地带:研究少。 4,省:按所属地带、地区和带的生物气候和地貌进行分类。 纵行指标:所属地带、地区和带; 横向指标:省的地貌分类。 第七节 自然区划调查和报告编写法 一、室内准备阶段 1,资料收集 2,编写文献资料目录 3,分析和整理资料 4,研究区域的地域分异规律 5,拟订考察路线和实地考察计划 二、野外考察阶段 1,野外考察:地带界线分布、地貌分异界线、土地结构的特征。 2,调查:有关单位。 三、室内总结分析 四、自然区划报告提纲举例 第四章 土地与土地单位 课时数:8课时 重点:土地单位的界定,地块、地段和地方的划分 难点:土地单位的界定 第一节 土地的科学概念与土地科学 一、土地概念源于实践 二、土地的科学概念 (一)、土地概念的内容 1,最显著的性质: 各种自然成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定地段的综合自然特征。 土地是一种自然地理综合体(地方尺度或局地尺度)。 2,有一定的范围和厚度: 随土地单位大小而变。 3,受自然规律制约: 地域分异规律,“因地制宜”。 4,自然历史的产物: 有其发生、发展过程和不断变化的动态特征。 5,除自然属性外,还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涵: 人类活动和生产的场所和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过去和现在都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许多特征是人类长期活动的产物,并有一定的经济利用价值。 (二)、土地与土壤的区别 土壤是土地的组成部分。 (三)、土地与生态系统的区别 土地包括三个组织水平:自然成分、整体的土地、社会经济属性。 三、土地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中国的土地研究 在农业生产中形成土地类型的概念。 《周礼》将全国土地分为五类: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 《管子?地员篇》把土地分为渎田、丘陵和山地三大类,各大类之下又划分为25个小类。 我国把土地类型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系统研究,是从新中国建立以后开始的。50年代后期自然区划推动土地类型调查和制图工作。80年代以来作为自下而上的地域划分,与自然区划加强了联系。在理论方面形成了景观生态和环境地貌两个研究方向。 2,国际土地科学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后开展土地类型 和土地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 最早是从景观学开始的:德国的帕萨格、苏联的贝尔格、以后欧美等国。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学术界和决策界极其关注的问题。现在已认识到,LUCC与化石燃料燃烧的结果相当,LUCC在全球环境变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土地科学的研究内容 土地科学:土地的自然特征和利用现状及其动态、土地评价原理和方法、土地规划和管理方法及措施。 1,自然地理学的范畴: 土地类型学:土地的综合特征。 土地资源学:土地评价或土地分等。 土地利用学:土地利用状况、生产水平、空间配置及其影响因素等。 土地规划管理学:合理利用方向、合理配置、土地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土地信息学:土地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处理、表达、应用和传播等。 2,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 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土地行政学、地籍学等。 第二节 土地单位的界定 一、土地单位界定的重要性 土地类型学是土地科学的基础研究。 个体单位:局地型;类型单位:抽象型。 二、土地单位系列: 1,土地单位系列的两大学派: 景观学派:着重以生物群落为主体来研究土地。 生态土地分类和生物自然分类。 地貌处境学派:着重以处境(地貌和基质)为出发点来研究土地、大多数土地研究者都属此派。 2,有代表性的土地单位系列 A,澳、英、南非协议的土地单位系统: 土地元素、土地刻面、土地系统、土地区域、土地省、土地地区、土地带。 B,俄罗斯景观学派的土地单位系列 相、限区、地方、景观、省、地区和地带。 C,加拿大的生态单位系列 生态元素、生态立地、生态地段、生态区、生态区域、生态省、生态地段。 D,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受俄罗斯景观学派的影响较大。 地块:土地元素、相、立地; 地段:限区、土地单元; 地方:土地系统、地方。 3,土地研究的对象究竟是哪一级土地单位,取决于制图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特点。 三、土地单位界定的方法论问题 1,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尤其是中、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 大尺度的地域分异:气候差异,但界限逐渐过度,叠加地貌界线。 中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地势和地貌差异。 2,土地分级的具体要求: A,土地单位应当内部相对一致,与其他个体有明显差异; B,划出的土地单位必须易于识别; C,土地单位系列应当简明。 总之,土地分级实际上是一种小区域内的地域个体单位划分。 第三节 基本土地单位之一:地块 一、地块的定义和性质 1,地块的定义 地块范围内所有相互联系的地理组成成分,都是它们自己最小的地域单位。相当于“相”。 2,地块的性质: (1)最低级的、最简单的地域个体单位,是综合自然地理学地域划分的下限; (2)地块内部各自然地理组成成分自身具有最一致的性质; (3)地块是综合自然特征最一致的土地范围,其范围内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和限制性亦相同; (4)与其他土地分级单位相比,地块存在的历史最短,抵御外部影响,特别是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稳定性最小。 二、地块的鉴别 1,地貌的最小单位 维索茨基的四种处境:土壤与地貌的关系。 分水岭的凹地、平地和斜坡、斜坡的下部、潜水面出露的低地。 拉明撕基的两大类处境:地貌和水文条件。 陆地与河漫滩。 波雷诺夫的三个单元景观:地貌和化学元素迁移。 残积处境、水上处境和水下处境。 地貌的最小单位是地貌面,它至少应有坡度和坡向两个条件相同。 2,岩性、土质、土壤、植被的最小单位。 植被和土壤难以作为划界标志。 根据地貌面和岩性土质等所构成的各种处境划分地块仍属最可靠和简单的办法。 3,水文和气候的最小单位 应根据排水条件的差别来区分其最小单位。土壤水分一致的范围,排水条件应相同,这一点可作为划分地块的参考标志。 根据小气候划分地块是困难的。 4,各组成成分的分布区大小与地块的联系 A,各自然地理成分最小基本单位的分布区大小一致,应该划分为一个地块;不一致,应则可能分为几个地块。 B,在分布区一致的情况下划分地块,不能简单采用各成分最小单位分布区地块叠置的方法,而应从分异因素入手进行相关分析,按一定步骤来划分。 C,划分地块的步骤一般是首先划分地貌面。 D,划分地块的可靠而又简单的标志,通常是界线较明显和稳定的组成成分——地貌面和岩性土质,以及对自然条件反映较全面和较灵敏的土壤和植被,水文和小气候一般只作为划界的辅助指标。 三、地块的内部结构和界线性质 1,地块的形态要素:地块内部的明显独立部分。 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 2,地块的形态要素结构: 均匀分布、镶嵌分布、斑点状分布。 3,地块的界线性质: A,明显边界; B,锯齿状边界; C,镶嵌边界; D,断片边界; E,补缀边界。 4,地块内部结构和界线性质与地块鉴别 可以根据地块的界线种类,分析什么成分的分异制约着地块的分异。 5,地块制图实例 第四节 基本土地单位之二:地段 一、地段的定义和性质 1,定义:由一些地块有规律组合形成的,与“限区”和“土地单元”相当。 2,基本特征: A,地块组合成的自然地域综合体; B,整体综合自然特征相对一致,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自然地理综合体; C,具有相应的彼此相互联系的各个自然地理成组成分; D,在地段的组成成分中,初级地貌形态是分异的主导因素; E,地段的界限比较分明,其简单和复杂主要取决于初级地貌形态的特性及其复杂性; F,水的运动、固体物质的搬运和化学元素的迁移等具有共同的方向。 二、地段的界线与鉴别 尽管初级地貌形态是地段形成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惟一的因素。 1,一般来说,初级地貌形态通常在地表切割显著的情况下,正负初级地貌形态交替分布以及阶梯性地貌的情况下对地段形成的作用最为显著。 2,即使地貌形态相同,也可能因植被变化而导致不同地段的形成。 地段的形成除与初级地貌形态有密切关系外,还与土质的水物理性质和营养特征的变化、松散沉积物下伏基岩深度和性质以及离河谷远近所决定的潜水埋深和天然排水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三、地段鉴别的复杂性 1,初级地貌形态雏形的处理。地块,过度—地段。 2,无论一个初级地貌形态中的各地貌面是一个或几个地块,都可视为地段。 3,一个初级地貌形态受另一个初级地貌形态切割,或一个初级地貌形态范围内叠置分布某种小的初级地貌形态,这才是真正的复杂地段。 地段相当于一个初级地貌形态,但由于初级地貌形态有雏形的、简单的和复杂的之别,因此,地段亦有雏形地段、简单地段和复杂地段之分。 第五节 基本土地单位之三:地方 一、地方的定义 地表自然界中还存在比地段更为复杂的基本土地单位,称为“地方”,与“土地系统”相当。 林超的定义。 二、地方的复杂性 1,西方学者的观点 (1)简单土地系统 (2)复杂土地系统 (3)复合土地系统 2,俄罗斯学者的观点 (1)由地段组成的地方; (2)由地段、超地段组成的地方; (3)由超地段组成的地方; (4)由超地段和亚地方组成的地方; (5)由亚地方组成的地方。 3,地方的特征: A,它是由保持一定地域联系的各地段构成的具有明显独特性的自然地域综合体,在土地分级中是级别最高、复杂程度最大的基本土地单位。 B,其内部具有复区(复域)特点,这是与前个低级土地单位的重要差别。 C,其范围内的水运动、固体物质搬运和化学元素迁移等过程不具有共同的方向,这是与地段的重要差别。 D,它相当于一个初级地貌形态综合体(几种初级地貌形态重复出现或彼此叠置 ),并与一个地方气候、水文复区、土壤复区、植被复区相联系。 第五节 基本土地单位之三:地方 一、定义 地方是一定地段的有规律的结合,是各个地段有规律地彼此交替重复出现或复域分布的地域,或者是面积较大的地段因遭受切割而复杂化的地域。 如:沙质地面 ?废弃河床(天然堤)?沙丘带 阶面(坎)?阶地?冲沟?小河谷(再出现阶地) 地块 地段 地方 二、地方的复杂性 1,西方学者的观点 简单土地系统、复杂土地系统、复合土地系统。 2,俄罗斯学者的观点 由地段组成的地方 由地段和超地段组成的地方 由超地段组成的地方 由超地段和亚地方组成的地方 由亚地方组成的地方。 3,地方的特征: A,由保持一定地域联系的各地段构成的具有明显独特性的自然地域综合体,在土地分级中级别最高、复杂程度最大的基本土地单位。 B,在内部具有复区(复域)特点,这是与地块和地段的重要区别。 C,其范围内水的运动、固体物质搬运和化学元素迁移等过程不具有共同的方向,这是与地段的重要差别。 D,它相当于一个初级地貌形态综合体,并与一个地方气候、水文复区、土壤复区、植被复区相联系。 4,地方内的地段构成 三、山区土地分级的特殊问题 1,地势起伏引起诸自然地理成分的垂直分异 首先划分垂直带,然后依据垂直带性与土地分级的关系确定土地单位。 2,山文结构和大气环流形势对水热分布的影响 地质构造?水文结构?大气环流?湿度和热量差异 3,地表基质所引起的分异 岩性?地貌形态?土壤、植被 4,多层地文期地形面的影响 每一期地文期地形面常相当于一定级别的土地单位 5,强烈侵蚀作用形成的正负地貌明显交替和破碎地貌的影响 第五章 土地分类与土地结构 课时数:4课时 重点:土地分类和土地结构 难点:土地结构 第一节 土地分类 一、土地分类的方法论 1,土地分类的逻辑和步骤 (1)分类的逻辑 A,任何对象不能同时分派给两种类型; B,每一步分类都必须使所有分类对象都有自己所属的种类; C,分类必须按照一定的层次逐级进行,不能出现越级分类的逻辑错误。即 分类指标相应地必须具有互斥性、详尽性和层次性; (2)分类的目的 A,一般目的分类 B,特殊目的分类 (,)分类的步骤 ,,“自上而下的分类”:逻辑划分或演绎分类( ,,“自下而上的分类”:组合或归纳分类( ,,土地分类注意事项: ,)土地分级和分类是两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范围和要求影响精度; ,)土地分类须在同一个高级区划单位内进行; ,)分类是对个体的抽象,其程度也有高低; ,)在具体区域进行土地分类和制图时,应首先按制图比例尺确定对象,分析土地单位分异的因素,并运用相应的标志或指标划分其个体界限。然后对各个单位按质的共性进行概括,得出不同级别的分类单位。 ,)确定分类标志和指标是土地分类的关键。 仔细分析土地分异因素。 7)重视人类影响。 8)土地类型的命名是土地分类研究的难题之一。 9)地块和地段的分类需要三级。 二、地块的分类 1,地块分类的标志 地块种、地块属、地块科 2,人为影响的处理 分三类:原生地块、衍生地块和人为地块(文化地块) 3,地块分类系统 (1)顺序法 (2)两列指标网络法 三、地段的分类 1,地段分类的标志(物质运动具有共同方向) 首先是地表切割和起伏,注意区别正负地貌; (地貌形态最终影响到土壤和植被) 如:强烈侵蚀的石质山地:河谷、沟谷、河间地、沟间地、山坡、山脊类型。 又如:沙漠区货物冲积平原区(堆积地貌):沙丘和丘间地类型。 其次是地貌发展史。 沟谷(峰林)是一类,发育阶段是低层类型的依据。 强调地段分类从分析地貌切割和起伏入手,并不排斥根据其他标志和指标划分地段类型。 平原区?河谷和河间地?低层类型 2,地段分类实例:北京门头沟斋地区 , 河床 砾石滩 宽、窄 河床砾石滩 , 阶地 滩田一级阶地 大、小河滩田一级阶地 , 黄土二级阶地 大、小河二级阶地 , 黄土三级阶地 大河三级阶地 , 冲沟 大冲沟 黄土质、石渣质、砂 页岩 , 小冲沟 黄土质、石渣质 , 山脊 斜降山脊 , 谷旁山脊 , 剥蚀残丘 剥蚀残丘 3,平原地区地段分类问题 区分正负地貌(河谷和河间地两大类)、再考虑湿润状况、排水条件、表层沉积分相和土质特性等划分低层地段类型。 四、地方的分类 1,地方分类的标志 依据地段的结合情况(复区分布或彼此叠加的规律) 地方种、地方属、地方科、地方目、地方纲、地方门 2,地方分类的实例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1:100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 第二节 土地类型调查制图 一、类型调查制图的程序 1,室内准备 2,野外考察阶段 3,室内总结阶段 二、综合剖面法 综合剖面图水平比例尺一般不小于1:50000。 其具体作法有5个步骤: A,地形剖面; B,表示出基岩、土质、土壤和植被; C,个体土地类型; D,气候特征(降水量和气温); E,有等高线的平面图; 三、地形图专门内容的判读 1,地形面要素(地貌面) 2,地形线要素 3,地形点要素 4,地形点要素的判读 5,地形要素判读与土地单位界定 四、遥感影象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第三节 土地结构 一、土地结构的概念 1,概念:土地各自然属性以及各种土地之间的相互关系。 2,土地结构包括: 土地要素组成结构、 土地演替结构、 土地空间组合结构、 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二、土地要素结构 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土地分类和各类土地综合特征的影响。 一般采用地理相关分析法来做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分析。(通过主导因素法来贯彻地理相关分析法:寻找土地形成和分异的主导因素) 三、土地演替结构 是指土地演替过程中不同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 按照土地演替的顺序,再现土地演替过程,这就是土地演替结构分析。 顺向演替和逆向演替(贵州荒山:草地与林地之争;林地中针叶林与阔叶林之争) 四、土地空间组合结构 土地类型在一定区域内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组合形式。即“土地类型质和量的对比关系”。 质:类型(显域性与隐域性土地类型); 量:面积(绝对与相对面积)。 土地空间组合结构是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重要依据。其包括两种结构: 1,垂直组合结构:对确定大农业产业结构有决定性影响; 2,水平组合结构:土地类型分布组合图式(区划)和土地类型统计。 3,土地类型质和量对比关系的统计分析 (1)多度:表示某种土地在区域内的相对个体数。是合理配置适宜于该土地类型的利用方式的依据。 (2)频度:表示某种土地类型在区域内出现的频率。表示分布均匀程度,也是合理配置适宜于该土地类型的利用方式的依据。 (3)面积比:表示某种土地的面积在区域土地总面积中所占比重。是决定是否在该种土地上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和确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依据。 (4)重要值:多度与面积比的综合表示。是确定区域土地利用专业化方向的重要依据。 (5)复杂度:表示一定区域内土地类型在高一级区域内的相对复杂程度或多样化程度。是确定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化的重要指标。 (6)区位指数:表示区域内某种土地的区际意义。也是确定区域土地利用专门化和配置商品生产基地的依据。 五、土地类型系列制图与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由于土地单位有不同尺度,土地结构是多级的:大结构、中结构和 小结 学校三防设施建设情况幼儿园教研工作小结高血压知识讲座小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幼儿园师德小结 构。 要揭示某一级土地单位的内部结构,必须利用更大比例尺的土地类型制图。 大比例尺图是小比例尺图的解剖深化,可以揭示制图单元的内部结构。 地方 ——地段 ——地块 (比例尺由小到大:1:25万—1:100万;1:1万—1:10万;》1:1万) 六、土地结构研究的应用 1,土地结构与自然区划 自下而上的自然区划。 2,土地结构与大农业生产布局 区域大农业生产构成方向和农业专门化方向,与区域的水热条件及土地结构有密切关系。 区域大农业构成方向首先决定于自然区域的水热条件(决定栽培作物组合、家禽种类组合、灌溉农业的方向和可能性等)。每种土地类型都有最适合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耕作制度。 水热条件和土地结构是农业专门化的两个重要条件。 3,土地结构与土地生态设计 土地生态设计需要将土地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进行比较,以分析土地利用是否合理。 第六章 土地评价 课时数:8课时 重点:土地评价方法论 难点: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研究 第一节 土地评价方法论 土地评价:针对一定的利用目的评价土地的生产潜力或适宜性,分别称为土地潜力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价。 一、土地评价的对象、原则和方法 (一)土地评价的对象 目前有四种情况。(土地类型、土壤发生类型、农业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现状类型 )。 以全面反映土地综合特征的土地类型作为其评价对象。 (二)土地评价的原则 1,土地适宜性和限制性原则 土地的适宜性:指在土地属性不致恶化或退化的前提下,土地适宜采用一种或多种利用方式的广度,也指它对各种利用方式适宜的程度。 土地限制性:指在某些限制性因素作用下,土地不适宜某种利用方式,进行不合理利用非但不能获得高效益,反而将导致不良后果。 好地:适宜性大、限制性小。反之亦然。 2,效益与投入相比较的原则 好地:投入少,效益高。 3,对多宜性土地的多用途比较及综合评价原则 通过比较得出多项综合评价。 4,可持续利用原则 注意保护土地生产力和生态服务功能,使其在利用后不致退化。 5,因地制宜原则 既考虑自然条件,也考虑社会经济条件。 6,多学科综合性原则 既进行过学科综合研究,又要建立综合观点。 (三)土地评价方法 1,定性方法 2,定量方法 A,层次分析方法(AHP法) B,回归分析法 C,聚类分析法 D,多元分析法 E,模糊数学方法 二、土地评价因子 土地潜力和适宜性取决于土地组成要素的性质和土地区位条件。 1,地形:海拔、坡度、坡长、坡位和坡向等。 2,气象气候:辐射、温度、降水、蒸发、风速、雪、雹等。 3,水分状况:地下水埋深、有无泉水、洪涝频率等。 4,土壤:E=RKLSCP 5,区位:位置(相对于城市、道路和市场等)和通达性。 第二节 土地潜力评价 土地潜力:土地利用的潜在能力; 土地潜力评价: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性质及其对各种土地利用的影响,就土地的潜在能力做出等级划分。 一、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 1,潜力级(8个) 根据土地对大田作物或牧草的限制性强度,把所有的土地划分为八个潜力级; 2,潜力亚级(4个) 根据潜力级内的限制性和危险性划分: 限制性有永久性与暂时性限制。 四种限制性类型:e:侵蚀; w:水分; s:表层土壤; c:气候条件。 除气候因素外,侵蚀、水分、表层土壤等限制因素均可予以改良或局部改良。 3,潜力单元: 对于一般农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经营管理具有大致相同效应的土地组合。 同一潜力单元的土地具有以下特点: 生产相同的农作物、牧草和林木; 相同的水土保持措施和经营管理办法; 相近的生产潜力。 4,评价规则 A,归属于某一潜力级的土地,不仅有相当于这一级的利用潜力,而且也具有低于这一级的其他所有潜力级的利用潜力。 B,潜力级的评定主要依据土地利用的永久限制; C,同一潜力级的土地尽管其限制程度相似,但限制性因素的种类不一定相同; D,潜力级的评定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要素,而不进行专门的投入产出分析。 E,假定在中等经营管理水平上评定土地的潜力级; F,评价时不考虑市场的远近,道路存在与否及道路的级别。 二、中国土地潜力评价案例 1,毛乌素土地潜力评价 陈传康:(五等) 2,《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编制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11个土地潜力区,8个质量等,土地限制型10种类型5级) 第三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主要针对某种土地利用而进行。 一、FAO的土地评价纲要(1976) (一)土地适宜纲 适宜(S)纲或不适宜(N)纲 (二)土地适宜级 适宜纲(S):高度适宜S1; 中等适宜S2; 临界(勉强)适宜S3。 适宜性程度的差别主要取决于投入和收益的相互关系。 不适宜纲 (N):当前不适宜类N1; 永久不适宜类N2。 (三)土地适宜亚级: 反映土地限制性类别的差异。(如水分亏缺、侵蚀危害等)。 亚级用小写字母附在适宜级符号之后的方法表示。如S2m , S2n,等, 但 S1 没有适宜亚级。 亚级的数量尽量少,限制因素尽量少(尽量只用一个字母)。 (四)土地适宜单元 生产特点、经营条件和管理要求的细节等差异。 其对农场一级的土地规划很有意义。 (五)评价规则 1,评价的深度; 取决于评价范围。范围小,则深度深。 2,参评因素; 自然属性与社会经济因素。 适宜于单目标的土地资源评价,而不适宜于多目标的土地资源评价。 3,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种类; A,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B,目前适宜性评价和潜在适宜性评价。 4,确定土地利用种类和明确土地利用要求; A,评价之初确定土地利用种类; 土地大类调查 B,评价之初大体描述,评价过程中再修改和调整。 土地开发项目 5,土地利用与土地属性的比较。 (,)要求的匹配; 比较土地适宜等级的指标与土地评价单元的具体条件。 (,)环境影响; 评价中确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持久的,应长期维持而不致造成环境退化或恶化。 土地利用的变化往往给环境带来某种程度的不利影响。 (,)社会经济分析:边际效益分析——投入产出关系、价格与成本、信贷需求等。 (,)实地验证:抽样验证。 二、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案例 ,,宜胶地评价。 余显芳:海南岛(集中在“南四县”:乐东、崖县、保亭、陵水) ,,宜柑橘地评价。 徐樵利:湖北宜昌县 ,,江苏宜兴市南部丘陵山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倪绍祥:江苏宜兴市南部丘陵山区(毛竹和茶叶) 第四节 土地质量指标 土地质量指标(LQIs)始于1994年。 一、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与国际进展 1,土地质量及其指标 土地质量是指土地的状况或条件,包括与人类需求有关的土壤、水及生物特性。 土地质量的评价需要针对某一种土地利用功能与类型,目前主要针对农业生产。 重点注意的是环境管理与保护中可以应用到人工生态系统的那些方面。 土地质量指标是一种量度或由变量产生的数值。 2,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 压力指标:描述人为活动对土地资源造成的压力。 状态指标:描述土地资源状态及土地质量变化。 响应指标:描述社会(从农民到国家决策者的各个层次)对造成土地 质量状态变化的压力的响应(正、负响应)。 但这些指标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3,土地质量指标的主要方案 (1)针对区域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如针对全球主要农业主要生态带的不同地区。 (2)针对区域问题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 4,世界银行LQIs项目。 5,联合国粮农组织的LQIs项目。 6,加拿大土壤健康项目 二、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的意义与应用领域 1,可持续土地管理和利用决策的需求 对于把握土地资源的现状和动态、评价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迫切需要建立土地质量指标体系。 采用指标的最终目的是管理和决策。 指标体系还是一种工具,有助于监督区域的农业、林业及自然资源管理项目的表现,评价国家环境政策的影响。 从国家或国际角度看,指标体系还有助于指导政府及国际组织的科学决策与投资倾斜重点。 2,联系科学家、管理者与使用者的桥梁:相互交流。 3,代表性区域的需求:目前主要集中在全球几个自然区域 4,促进自然地理学理论的发展: 对阐述和发展地理学的基本学说——人地关系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5,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在中国的重要性: 研究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可以把以前开展的LUCC及其驱动力研究,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理论与实践、脆弱生态整治与恢复研究与实践等多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使之深化。 第五节 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是将传统土地评价与景观生态学原理相结合,评价土地利用可持续性。 一、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一)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系统分析 1,土地利用系统分析 A,土地利用系统是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可以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B,土地利用系统的核心是自然—生物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在较低层次:自然—生态因子起决定性作用;在较高层次:社会—经济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C,土地利用系统由一定的土地单位和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构成。 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应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对土地单位进行评价,并考虑这些因子在可预见的较长时间内的变化和稳定性。 2,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特点 A,可持续性是适宜性在时间上的扩展。 影响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可持续性评价的环境因子基本相同,但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要求对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下个种环境因子和生态过程的变化趋势作出预测,而土地适宜性评价仅仅对各种环境因子的特征进行现状调查和评价。 B,土地利用可持续性需要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但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侧重点不同。从地块—地段—地方—区域—国家—全球,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主要约束因素可能依次为农业技术—微观经济—生态因子—宏观经济和社会因子—宏观生态因子。 (二)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 1,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指标的结构 2,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1)生态指标 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资源、立地条件、生物资源等。 (2)经济指标 经济资源、经济环境、综合效益 (3)社会指标 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接受能力、社会的保障水平、公众参与程度等。 (三)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内容 1,生态评价 评价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目前及其在较长时期内对土地的基本属性和生态过程的影响。 2,经济评价 评价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大小。 3,社会评价 评价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是否符合社会的文化观、价值观和是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土地评价中的社会评价通常表现为社会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干预。 (四)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程序 二、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与方法的进一步探讨 (一)可持续性指标的选择方法 1,枚举法; 2,综合法。 (二)关于评价对象的几个问题 1,评价状况还是评价过程。 多数是状况,而不是过程。 2,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 只有系统自身的纵向比较,用同样的指标才是合乎逻辑的。 3,评价地块还是区域。 以各种土地按一定结构组成的区域而不是地块作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 价的对象才是合理的。 (三)一种显示过程的综合指标 1,生产力; 2,稳定性; 3,恢复力; 4,公平性; 5,自立性; 6,协调性。 三、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案例 以山东省莱西市为例。 第六节 城市土地评价 一、城市用地评价 (一)城市建设用地条件评价 分异因素:(范围不大) 大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省性差异不大; 地质地貌、水文和水文地质、土质和土壤、小气候差异。 建立城市建设用地评价表。采用极限条件法为主要综合法,将建筑用地地段 划分为四等或四类: A,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的良好建设用地; B,适宜于建设但需要进行简单工程处理的建设用地; C,可以进行建设,但需要进行适当工程处理的建设用地; D,不适宜于工程建设的用地 二、城市用地评价案例 三、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一)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内涵和评价的目标 1,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内涵 土地生产性、生产稳定性、经济的可行性、资源的保护性、社会可接受性 2,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目标 必须满足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必须保持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佳化; 必须保持城市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必须保持城市居民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必须保持城市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益的公平分配; (二)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 1,土地生产性 人口容量、建筑容量、资源流量 2,生产稳定性 城市土地规模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综合质量 3,经济的可行性 土地经济产值、土地自身价值 4,资源的保护性 资源破坏状况、资源保护状况 5,社会可接受性 居住环境、土地收益分配 第七章 土地变化 课时数:4课时 重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难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 第一节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内容 (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概念 1,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定义 A,土地利用:指农业、林业、牧业和城市发展等人类对土地有关的自然资源的利用活动。(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 B,土地覆被:耕地、林地、草地、公路、建筑及土壤、冰雪和水体等地表组成物质。(土地的自然、生物物理属性) C,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覆被变化反作用于土地利用变化。 LUCC 2,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复杂性 土地利用方式有多种多样。各种土地利用的作用积累起来就在全球尺度上改变了土地覆被,其结果不仅对土地覆被本身至关重要,而且对地 方、区域和全球环境的很多方面产生显著影响。 土地覆被变化有三种:土地覆被的退化、土地覆被的转换、土地覆被的改良。 土地覆被变化既表现为各类型之内的功能复杂性,又表现各类型之间的结构复杂性,两者都需要从空间格局和时间过程来分析。 (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研究内容 LUCC研究的提出与发展 组织: IGBP、HDP(1995年)LUCC研究 计划。 1,LUCC研究的基本问题和重点领域 IGBP和IHDP提出的基本问题: ?近300年来土地覆被是如何受人类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 ?在不同的地区与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土地覆被主要受哪些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近50,100年来土地利用的变化是怎样影响到土地覆被及其变化的, ?对于某一特定的土地利用类型来说,近期内有哪些人为因素或者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影响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气候与地球生物化学圈层的变化是怎样影响到LUCC及其变化的, ?LUCC又怎样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的行为的,土地覆被的变化如何导致或者加剧了某些特定地区的脆弱性, LUCC的研究并不仅仅是为了回答上述这些问题,而且必须探讨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机制或者途径。 2,LUCC与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 (1)LUCC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 全球环境变化: 系统性的变化:真正全球意义上的变化。 如气候波动和碳循环。 累积性的变化:区域性的变化。 如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损失和土壤侵蚀等。 土地覆被变化对系统性变化的影响研究: 温室气体的净释放效应、大气下垫面反照率的变化等。 土地覆被变化对累积性变化的影响研究: 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流域水平衡、水质和水环境、河流泥沙及海洋生态系统等 (2)全球环境变化对土地覆被变化的影响 环境变化(气候变化)对LUCC的影响; LUCC对环境变化(气候波动)的敏感性等。 (3)LUCC与可持续发展 协调各经济部门对土地的利用; 探索有利于生态和环境的土地利用方式; 现状土地利用方式的可持续性及其调控。 (三)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监测、解释和效应 1,LUCC的监测 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包括用途转移和利用集约程度的变化。 土地覆被变化包括土地质量与类型的变化和土地属性的转变。 土地覆被变化的定量评价进展缓慢;分类体系的研究是重点。 2,LUCC 的解释:驱动力和动态机制。 机制和过程的分析通常以模型研究为基础。 3,LUCC的环境效应 二、研究案例: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一)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 1,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 2,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 3,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区域差异 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 (二)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 变化的主要类型、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方向 第二节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一、驱动力的系统分析 1,自然—生态子系统 2,经济驱动子系统 A,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 B,推动技术进步 C,对社会因素的连动作用 3,社会驱动子系统 A,人口 B,技术 C,富裕程度 D,政治因素 E,价值与观念 二、驱动力的时空尺度 三、驱动力的复杂性 第三节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 一、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 (一)对区域气候及大气质量的影响 1,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2,对大气质量的影响 (二)对土壤的影响 1,有关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 能量交换、水交换、侵蚀与堆积、生物循环和作物生产。 2,对土壤养分迁移的影响 3,造成的土壤侵蚀和土地沙化 (三)对水量和水质的影响 1,对水分循环的影响 森林变化的影响、草地变化的影响、耕种的影响、聚居地和其他非农业土地利用 影响。 2,引起水资源短缺 3,对水质的影响 4,对湿地的影响 (四)对土地 生产力的影响 (五)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案例研究:蓟运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第四节 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到土地变化科学 一、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综合动向 二、一体化地球系统科学与土地变化科学 第八章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时数:2课时 重点:环境决定论、或然论与协调论 难点:环境决定论、或然论与协调论 第一节 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础 人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人类劳动的历史是人和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作用形式不断复 杂化、人类引起自然日益深刻的变化的过程。 人对自然力的支配不断增长,人类更加依赖自然界。 第二节 环境决定论、或然论与协调论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把自然环境视作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或然论 不否认人类活动存在自然的限制,但更强调人类积极选择的重要性。 三、协调论与和谐论 人类活动必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容量或承受力相适应; 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为出发点,而不能以其组 成成分或部分为出发点; 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地理发展规律; 必须彻底根除人与自然对抗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第三节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人类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 1,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 破坏植被导致森林、草原和沼泽湿地面积锐减 动物驯养和作物栽培 扩大、缩小物种分布区并造成其意外繁衍 2,人类对地貌的影响 3,人类对土壤的影响 4,人类对大气圈的影响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导致氧平衡失调、增加固体微粒数量、威胁臭氧层、造 成热污染 5,人类对水圈和水情势的影响 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 举例说明有利与不利反馈。 三、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问题 1,人口的爆炸性增长 2,耕地和粮食缺乏 3,淡水供应日益紧张 4,能源和矿产资源渐趋枯竭 5,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第九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课时数:2课时 重点:自然保护区综合研究第一节 为农业服务的综合自然地理研究 1,综合自然区划的农业应用 2,土地类型研究的农业应用 3,农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研究 第二节 城市和工程建设中的综合自然地理研究 1,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第三节 为旅游业服务的综合自然地理研究 简要介绍 第四节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结合实际简要介绍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综合研究 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国家或地方政府以法律形式划定的,以长期保护和恢复自然综合体及自然资 源整体为目的的一定空间范围的陆地或水域。 二、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与功能分区 10种类型。一般分为核心区、缓冲区或实验区和特殊经营区。 三、自然保护区的本底调查与评价 第六节 区域开发研究 一、区域开发的三个主要方面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区域规划研究和国土整治。 二、区域开发战略理论和方法 三、国土整治与区域规划
本文档为【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9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9KB
软件:Word
页数:64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10-06
浏览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