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师技能培训

教师技能培训

举报
开通vip

教师技能培训教师技能培训 小学教师技能培训 一、导入的技巧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这样。在一堂课的开始时,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非常重要。因此,作为教师就要抓住儿童的好奇心理,巧妙的导入,让学生轻松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导入”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怎样设计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常见的导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就谈谈导入的方法与技巧。 (一)、创设情境导入法 这是新课改以来使用最多的课堂导入方法,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

教师技能培训
教师技能培训 小学教师技能培训 一、导入的技巧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这样。在一堂课的开始时,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非常重要。因此,作为教师就要抓住儿童的好奇心理,巧妙的导入,让学生轻松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导入”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怎样设计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常见的导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就谈谈导入的方法与技巧。 (一)、创设情境导入法 这是新课改以来使用最多的课堂导入方法,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教材内容和实际的学习目标出发,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导入新课。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通过创设给两个班分卫生区,其中一卫生区是长方形,另一卫生区是平行四边形,这两个卫生区的面积是否相等的教学前境,从而引出要比较它们的大小,必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教学目标。这样把学生的好奇心由潜伏状态变为积极的活动状态,在愉快、热情的情绪中投入学习,收到较佳的效果。当然,情境的创设必须与当堂学习内容有关,为教学目标服务。 (二)、知识迁移导入法 知识迁移导入法即所谓“温故而知新”,是从旧知识入手,教师根据知识间联系设计具有严格思维程序,让学生积极思考,逐步从已知向未知过渡,主动顺利的领会新知识。例如,在教学《口算乘法》时,教师可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板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3个6是多少的习题,待学生口答后,再让学生回答3个10是多少,最后再让回答3个16是多少,学生根据以上回答很快就能口算出正确的结果。这时揭示课题,学生很快掌握了口算方法,轻松愉快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淡化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有效降低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 (三)、故事激趣导入法 故事的魅力是无穷的,爱听故事一直是小学生的重要特点。这种是把新课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编成故事,通过新颖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到愉快而又充满探究的问题情境中,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更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如在教关于“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在数学王国里,有很多很多的数,其中有一对兄弟俩长的非常相似,(板书:257.6、25.76)你能分辨出它们的大小吗,如果这兄弟俩能相互团结,和睦相处那该多好呀。可是257.6依仗自己大,对25.76不仅不爱护,反而经常欺负它,这件事被生活在它们身边的小数点知道了。小数点决定要为25.76讨回公道,机会终于来了,这天257.6又在耍威风,那神气劲儿就别提了,就在它得意洋洋的时候,小数点悄悄地从“7”的右下 角来到了“2”的右下角(教师操作橡皮泥小数点),大家再看这个数(手指2.567)还能神气吗,为什么呢,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小数点位置移动能使小数的大小发生变化。那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教学《数的整除》时,讲孙悟空在花果山摘33个桃子,给猪八戒偷去9个,沙僧知道了到悟空那里揭发,要求把桃子平均分,悟空同意了,八戒说还是猴哥好。再问学生,他们每人分几个桃子,学生兴趣盎然,竞相发言。再如,教学《按比例分配》时,讲一个富翁去世后,留下九千万美金,在留给律师的遗书上,关于财产的分配,孩子们的继母分得三分之一,两个儿子分得余下的三分之一,女儿分得余下的六分之一,那么,他们每人可得多少财产,从而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引出新课主题。 (四)、设置悬念导入法 所谓的悬念,通常是指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现象的关切心情。设置悬念导入法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二是启迪学生的思维。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可得一开始,教师就合理巧妙地设置悬念,便可以充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非达”的愤悱境地,激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探究愿望,从而把学生带入更广阔的数学天地。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248”,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 老师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5”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不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2、5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2、5整除,哪些数不能被2、5整除,哪些数能同时被2、5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2、5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2、5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 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采用“猜角”的游戏法,先让学生在黑板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对照量角器,让学生报出任意两个角的度数,让老师猜第三个角的度数,老师一一猜对了。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渴望、兴奋,想知道究竟,而这种状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和“悱”的状态。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减两个角的度数等于第三个角的度数。教师顺时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度,于是板书新课题,于是新课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了。 (五)、开门见山导入法 这是在进行新课时教师直接从课题中提出新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直接进入学习状态。如在教学实践活动课《铺一铺》时,教师可 以直接导入新课,告诉学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动手摆一摆,铺一铺,探索哪些图形可以密铺,哪些图形不可以密铺,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实际表演导入 《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中提到:尽量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能在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施加表演,更为学生探索数学模型创设了贴近生活的情景,也能将单纯的符号、繁琐的公式、抽象的原理形象具体直观化。如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可先组织学生上台实际表演,充分地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两地”、“相向”、“同时”、“相遇”等术语,然后导入新课就显得非常自然了。 (七)游戏导入法 游戏导入法与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相符合,游戏的过程既能说明或启迪一个科学道理,又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很利于儿童吸收。 如教学 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加减练习题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练习题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4的认识》导入: 师:孩子们,我们现在来做游戏好吗, 生:好~ 师:(让带上1、2、3、4卡片的学生表演) 生1:一根小棒细又长,我是谁, 众生:你是1,你是我们的老朋友。 生2:我也是你们的老朋友,我是2。 众生:2像鸭子水中游,你是1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的好朋友。 生3:我是3,3像耳朵听声音。 众生:你也是我们的好朋友。 生4:我是大家的新朋友,我是谁, 众生:你是4。 师:欢迎我们的新朋友,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它。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课的类型搞好每一节课的导入设计,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做到导之有序,导之有法,导之有理,导之有度,就能把握知识的连续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习。事实上各种导入法并不互相排斥,有时几种方法融合会使课堂教学更加自然、和谐,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一堂好课要有精彩的导入,更要有丰富的内容,否则就只能是“头重脚轻根底浮,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墙上芦苇(新课的导入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不能忽略课堂教学艺术整体,不能一叶障目,更不能越俎代庖。 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活动法、探究法等。其中讲授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讲授的方法及特点。 二、讲授的技巧 (一)讲授的含义 讲授是教师通过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分析、论证 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基本方式。结合讨论、分析论证、形象直观等方法运用,可以进一步进行创新,在运用讲授教学法时,要注意把握其科学性、思想性、形象直观性及启发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讲授的程序 讲授法的基本程序是: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它宜于传授基础知识,适于 班级 班级管理量化考核细则初中班级管理量化细则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班级建设班级德育计划 教学,教师主导地位能充分发挥,它主要运用于系统性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习,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较简洁地传授大量的知识,可以方便的向学生提出问题,并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讲授法缺少体验,较其它教学法而言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讲授时,大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讲授,而很难实施个别化教学,这就很难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 (三)“探究数学”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已经意识到传统的讲授方法的弊端。受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启发,我校结合本校实际及小学生学习特点,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探究数学”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构建高效课堂为出发点,以实现“促学生成才,助教师成功”为宗旨,体现了“少教多学”的教学思想。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通过教师拟定的自学指导,或独立或小组讨论完成新课的探究。当孩子亲身经历了新知的探究过程后,才能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 简单的把我校这种教学方法给各位老师介绍一下。 课堂教学流程为“激趣质疑——自主探究——检测展示——互助释疑——当堂训练”五个环节。 1.辅助环节——基础测评铺垫,激趣质疑明标 基础检测环节其实是对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经验、对新知探究的主动程度等进行针对性检测。根据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独立预习习惯还未形成的特点,在出示学习目标之前,进行基础测评,引出课题,就能很好的照顾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知识基础、心理基础及能力基础等)。测评中如果发现学生对探究新知必须的旧知有遗忘或掌握的不准确,及时给予补纠,如果发现属于学生学习情绪上有问题,及时给予调控。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根据新旧知识的前后联系与学生的心理需求采用“情景激趣式”、“忆旧引新式”、“猜谜式”等多种形式,快速地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学习目标可以用多媒体出示,也可以口述,还可以通过设问形式渗透等,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处理。 2.自学环节——自学提示引导,指导学生有效自学 自学是整堂课的基础,这一步没有做好,后面教学难度就加大。本环节教师的唯一任务,是让学生静下心来根据自学提纲认真自学。自学提纲的制定要做到三个明确:明确自学内容,明确自学方法,明确自学后的要求。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自学结束后如何检测,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有效自学。自学提纲可通过电脑或实物展台呈现给学 生。学生自学获动手操作,教师行间巡视,收集相关信息。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自学情况,对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思考检测的有效策略。 自学提纲可以根据本课知识点的多少一次性出示,一次性检测,也可以分步出示,分布检测。这样可以分解知识点,降低自学难度,从而提高自学质量。 3.检测环节——检查自学效果,收集后教信息 本环节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问题,为“后导”找到直接依据。看哪些问题属于新知识理解方面的,哪些是属于学习习惯造成的;哪些是共性问题,哪些是个别学生的问题等。检测题目量不能太多,难度要适中,跨度不要太大。检测对象主要是中差生,可采取板眼做题或抽象问答。 4.后导环节——多元合作解惑,分享多样策略 后导环节,对全班都懂,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讲,重点解决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坚持个性问题同伴互助,共性问题师生互动,复杂问题生生互助与师生互动解决,对于多样化的、好的做法全班进行交流分享。这样既帮助问题学生答疑解惑,又能通过纠错训练达到一题多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当堂训练——运用拓展提升,形成综合技能 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习题必须精心挑选,有层次性、针对性和趣味性,内容设计要“条条有用”,“练一得三”, 防止“面面俱到”、“贪多求难”的倾向。练习题设计题型要多样,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等均有涉及,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该环节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必须留足时间让学生完成。 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做到典型、适度和适量。还要注意抓学生的习惯养成,规范做题,要求学生独立按时完成,书写工整,决不抄袭等。做到“当堂训练,练在当堂”,切实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使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操作能力。 (四)讲授法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探究数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但并不是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可以不要老师,或老师可以一言不发。只是老师要做好角色的转换,要弄清讲什么、讲多少、怎样讲的问题,明白怎样把讲授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讲授法不排除其他教学方法,在讲授的过程中,该讲授的地方讲授,该自主探究的地方就要探究,各种教学方法相互融合,这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的方式可以是不一样的,并非是要一讲到底。那么在使用讲授法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1.讲什么,在新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1)有的教学内容,如概念的定义、数学法则,根本就是不允许探究的,只能使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如果让学生根据教学创设的情境去自己给出概念的定义,我认为是不恰当的。要知道数学定义是运用非常准确精炼和非常严谨的语言来叙述的。让学生自己去定义岂不是各说各的,而且学生有了先入为主的印 象,会对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记忆定义产生影响。例如,教学什么是倒数时,就没有必要让学生自己去猜什么是倒数,或倒数有什么特点,这样只能会浪费时间,用讲授法就比较合适。 再如:学习折线统计图时,老师可直接告诉学生“像这样既能清楚地表示出每组数据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的统计图就叫做折线统计图”.(2)要做到学生能讲清楚的,老师坚决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但对于学生在汇报中讲的不清楚、不准确的地方,老师要及时给予纠正,以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培养严密的数学思维。(3)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或数学方法的总结上,学生讲完后,老师要强调。比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题》时,因为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分数应用题的基础,老师在基础检测环节中,先出示了一道分数应用题:“果园 2里有苹果树100棵,梨树比苹果树多了,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5 2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独立解答后,老师顺势将题中的改成了40,,让5 学生继续尝试解决,学生很容易利用知识的迁移完成此题,如果老师就这样把这道题放过去,显然对孩子来说印象不够深刻。但如果在孩子解决完这两道题后,老师能引导孩子比较这两道题的异同点,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就很顺利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讲多少,在新课改中一定要防止满堂灌,老师始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中,我们要把主动权让给学生,全班都懂得问题坚决不讲,个性问题通过同伴互助解决,共性的问题可由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来解决,这样,学生在互相帮助、纠错中,加深了对知 识本身的理解。老师只对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重难点知识做以强调。 3.如何讲,(1)讲授要富于启发性。在讲授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因而有效的提问在讲授式教学中就显得尤为很重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求问题奥妙的积极性。例如在教“比的基本性质”一节的导入时,就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了两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又可以写成一个除法算式,除法算式有商不变的性质,那么比有没有基本性质呢,它的基本性质又是什么,”这样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注重讲授的趣味性。教学情境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是新课程的一个特点。在讲授过程中,尽可能地使讲授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辅助以画图、通过学生手工操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将抽象的,甚至枯燥的数学原理寓于生活事例中。然而,数学毕竟是严谨的,是理性的,数学概念是简洁、纯净、准确的,生活中没有真正的数学原型。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模型,得到关于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模型中走出来,总结一般的规律,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正是讲授法所擅长的。(3)注重讲授法的逻辑性。教师在课前应钻研教材,将要讲授的知识点按它内在的逻辑顺序去安排,讲授时要有逻辑性、条理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听的更明白。(4)注意与其他教学法的融合。在众多教学方法中讲授法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方法,有它的优势。“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用不同的方法。 特别要重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形、声、光结合起来,生动、形象、鲜明、感染力强,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通过结合形象的画面来讲解,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时,可以利用课件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圆柱体的侧面积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体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体的高,从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柱体侧面积的面积计算公式。经过演示,学生加深了理解,记忆也更深刻。 三(观察与倾听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积极听取学生的心声,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很有帮助。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承担着理科启蒙的任务,对一个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应该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尺度,善于观察学生,积极听取学生的心声,充分发挥课堂的舞台作用。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听,可是不一定都在倾听。教师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善于运用课堂观察的技巧,使静态,陈旧的课堂变得更加趣味,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效课堂。 (一)有效观察和倾听的作用 为什么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有效的观察和倾听呢, 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一个头脑 清晰的讲授者,还要做一个反应敏捷的倾听者。课堂教学具有随机生成性,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和耐心的倾听,根据学生的情况与状态随时调节教学进度,甚至改变教学策略,以使教学有效地进行。 有效的观察和倾听可以使教师领会到学生的需要,发现问题的所在,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在《圆的面积》一课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动手操作过程,倾听学生对圆可以通过等分切拼后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的发现,掌握学生的探究结果和探究进度,发现有部分学生没有理解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圆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再演示,让学生观察,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新课标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满足于按课前编制的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照本宣科地展示,而要随时倾听学生的认知需求与学习情绪反馈,以便灵活选用教学策略。因此,教师的观察和倾听十分重要,不善于观察和倾听,便无法把握通过学生的反馈而呈现的教学机遇。 教师的耐心观察和倾听是与学生沟通的关键。例如,对于一节数学课,必不可少的会让学生动手做题,而绝大部分的数学题,有且仅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这个正确的答案,这时教师就需要对课堂上的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和倾听,与学生进行沟通,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需求,采取有策略进而解决问题。有效的观察和倾听可以使教师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使学生感到被接纳,体会到自我的存在。 观察和倾听学生,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心理紧张状态,增加师生之间的认同感, 引导学生感悟知识,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一些应用题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思路,用多种方法解决,这样既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还能加深对知识本身的理解。这体现了新课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 (二)观察和倾听的方法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如何观察和倾听学生,使教学有效地进行呢, (1)观察课堂学习气氛,倾听学生的回答、提问与讨论。课堂的学习气氛,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左右教师的讲课情绪。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否形成,学生反应是否积极,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是否开动脑筋自主探索并在小组讨论中进行积极的交流,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等。 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需要学生先通过操作,探究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再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课堂上让学生小组合作,选用不同的办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师在学生实际操作与讨论时,注意观察和倾听,发现探究中的问题及时纠正,给予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观察课堂上是否有人在打瞌睡、开小差,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对提出的问题毫无反应等负面情况。一般在数学课堂上,本课时内容的难易程度,会对该课堂的学习气氛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导入新知识的过程中,对一节课的学习气氛是否形成起着重大的作用。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提问,善于倾听、思考,从而发现 学生提问中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一面,细心体验学生的情绪,这也是教师能否组织好动态生成中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如果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仅仅提问了学生的答案,其余的一概不管,这对于学生的心理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他掌握该知识点也会造成不必要的阻碍。例如,在《角的比较》一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倾听方式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角的概念,如:想一想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不同度数的角,由学生分析解题思路,思维受阻时教师适当加以指导。所以,教师的倾听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前进的方向,明确他们思维受阻的原因,同时这也是师生相互交往与沟通的必要手段。 (2)观察学生神态表情,倾听学生的思想、需求与情感观察学生神态表情有以下几种方法:目光观察、面部表情观察、形体动作观察。例如,在讲解例题的时候,由于例题往往需要用到刚总结出来的新知识,很多学生,特别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会露出困惑的眼光,这就需要教师用到目光观察法,在应用新知识的时候,多加解释新知识应用的条件,并指明该题中已符合的条件。学生的目光或期待、急切、专心致志,或困惑、茫然、游移不定,或心领神会,或疑虑重重,教师要及时捕捉这些信息,判明原因,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又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困惑时经常会眉头紧锁,嘴唇闭拢,神情焦虑不安;理解了学习内容时则双眉舒展,面露微笑,频频点头;学生思考问题时常常面色沉重,双眼微合,双唇紧闭,有时口中还念念有词;专心听讲时目光凝视,神情专注,嘴唇微张;心不在焉时目光游移,表情木然,眉头时开时合;不耐烦时或双眉紧锁,频吐烦言, 或焦虑不安,左顾右盼等等,这些都是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各种面部表情,并理解所传达的学习心态的信息。例如:一道练习题,会做的学生往往在老师布置以后,马上埋头演算;而不懂的学生,要么摇头挠首,要么左顾右盼,表现出烦躁不安的体态,教师应对此多加留意,并适当的予以辅导。学生的身体语言也会透露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体态语,细心体会,会收获一笔不可小视的教学信息。这种形体动作观察,在数学课堂上尤为适合。 倾听学生的声音。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欲望和需求往往是通过声音来表达的,声音渗透着学生的需求。善于倾听、理解、回应这些声音所表达的欲望和需求,是教师倾听的重要任务。善于倾听的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情感动向和课堂状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把屋,能够准确地从学生发出的各种声音中听出不满、厌烦、快乐或喜悦等情感,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作及时协调和引导。 (3)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课堂观察方法:扫视法、巡视法、注视法、凝视法、调查法。 例如,在数学课堂中,课堂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讲解完新知识后,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活动,这时教师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可以使用观察方法; 数学课堂上导入新知识时,教师可用扫视法了解班级的整体动态与教学效果;当布置学生完成一道习题后,教师可用调查法来了解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于学生的回答,不仅仅要说出答案,教师应适当的引导学生将其思路明确 地表达出来。 (4)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课堂倾听方法:启发诱导法、追问深入法、全神贯注法、嘉奖鼓励法。例如,?教师使用启发诱导法,对问题的设计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展开。学生对于较繁杂问题的思考有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在倾听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不要轻易打断他的思路。当学生思路受阻时,教师也不能置之不理,而应适时的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答案。当学生思维方向出现了偏差,教师应及时提醒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常用的启发诱导语有:“我想从这个方面解释是不是更好,就是说„„”“我以为从„„这一点入手也许更方便,你觉得呢,”“XX同学,你的这个想法很好,很有创意,但关键是„„问题的解决,你是怎么想的,”?追问深入发。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问题通常是多层次的,包含一个主要问题和若干个小问题。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追问的方法,逐步展开,逐渐深入。这是教师倾听的态度,决定学生的发挥。教师倾听后的追问,意味着教师对问题有深入研究的兴趣,同时意味着对学生答题能力的肯定,是一种积极的倾听。追问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控制追问层次的深度。避免问题过难过深无从下手而损伤学生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全神贯注法。教师的态度在教学实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神贯注法是教师以专注的神态、期待的目光、鼓励的眼神、欣赏的表情进行倾听的方法。倾听是教师要专心,及时的对发言同学的观点进行分析、辨别与理解。?嘉奖鼓励法。教师的表扬、鼓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嘉奖鼓励法就是教 师在倾听中运用眼神、表情或语言表达对学生进行赞扬、鼓励的一种倾听方法。教师使用嘉奖鼓励法是要灵活,对成绩较好的学生,直接引申问题就是表扬;对成绩一般的学生,直接的鼓励有利于保持其学习积极性;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发言要予以鼓励,以利于增强其自信心,引发学习兴趣。但鼓励嘉奖不能滥用,否则将适得其反。常用的鼓励嘉奖语有:“是个好主意,能把我们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棒~”“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太好了~你能再具体的说明一下吗,”“哦,好厉害,老师都没有想到这一点~能不能更详细地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三)课堂观察需要注意的事项 1.观察要注意全面性。教师在课堂上的观察不仅要细心,更 要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往往在课堂上只关注回答问题积极的,学 习轻松地学生,或比较关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的学 生。而对于那些学习平平,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关注较少, 或视而不见,走进了观察的一个误区。 2.观察要注意客观性。教师要客观的对待观察到的现象,公 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同学。不能看见学习好的同学做什么都是对 的,迁就他们的不良行为,而对那些后进生要求苛刻,看他们做 什么都不顺眼。 3.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成绩,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 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忽略了学习过程 中学生的具体表现,这显然有失公允。持这种观点的教师在进行 课堂观察是往往带有片面性。他们观察的聚焦点往往是学生对知 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强调“学懂弄透”,而不大注意学生思维 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忽视课程本身对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 质的教育作用。 4.观察也要反省。好多教师常以自己期望的结果来引导学生, 不注意观察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资源,其实有时学生的错误,正好 可以反映出本课的问题所在,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的生成,突破难 点,使课堂更自然,更精彩。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有学 生通过自学后,发现“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他忽略了“在 同圆或等圆中”这个条件,老师可顺势引导全班思考:“他说得 对吗,你有没有要补充的,”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四)倾听时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虚假的倾听。即表面上在倾听学生发言,其实内心满不在乎,或者只听自己需要的,对学生的思路不理会。 2.避免错听。倾听时要专心,避免曲解学生的意思,造成不必要的沟通障碍。 教师要做到有效的观察与倾听,真正为学生营造一种可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出一个展示自我、适于探究的空间。以下几点很重要:1.制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2.学会欣赏学生的独特性。3.应有期待的目光和鼓励、宽容的神情。4.对错误和冗长、不着边际的回答,要耐心听完再做评价,不表示厌烦,不轻易打断。 四、提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数学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如果教师在课堂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能激起学生思维剧烈活动的问题,往往比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更重要。正所谓有效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相反,如果教师的提问很肤浅,看似场面热闹,老师一问学生齐声回答,表面学生全会,实则没学到什么,还会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如果问题模棱两可,学生则会云里雾里,一脸茫然,根本摸不着头脑。因此,只有处理好课堂的有效提问,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方法的交流、经验的分享,才能使课堂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一)提问的作用 1.促进学生学习,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2.在教会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掌握思考问题和有 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促进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把新旧知 识联系起来,系统地掌握知识。 4.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时调节教学活动。 (二)提问的类型 依据教师所提问题的性质,可以将提问分为以下几类:回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应用性提问、分析性提问、创造性提问、评价性提问等。 (三)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这样“一问一答”式一般是设计为师问众生答,如:“答案等于几,”“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类问题的提出,教师只关注结果是什么,而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学生可以不加思索的齐声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问题太过于简单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显然丧失了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机会。 2、提问无目的,随心所欲,淡化了正常的教学。备课时问题未精心设计,上课时随意发问,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信口开河的提问,有时甚至脱离教学目标,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思考,必然使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抓不住重点,学习效率低,能力得不到提高。 3、提问只求通法或标准答案,排斥求异思维。提问时对学生新颖获错误的回答置之不理,或者中途打断,只满足单一的“通法”或标准答案。这样提问,学生偶尔闪现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容易被教师否定扼杀,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4、提问后没有停顿获先点名后提问,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教师的提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回答,必须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其目的在于让全体学生能在这个“时间差”里去动脑思考, 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这样的提问,不利于学生冷静地思考问题,达不到提问的应有作用。 5、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教师的问题设计,如果只针对少数学生能回答,课堂就会“冷场”,就会有“被遗忘的角落”,所以,教师要针对提问的难易程度从“学情”出发,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以便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因为学生的求知欲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当他们发现了问题,提出了疑难后,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质疑、问难、分析、思考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促进智力的发展。但对同一个知识点如何进行提问,教学效果却大不一样,把握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到好处的抛砖引玉,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针对上述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心得,谈一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四)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 1、提问要注意启发式,不要过于简单 俗话说“打蛇打在七寸上”,同样,教师的提问要问在点子上,启发到关键处。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问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都是学生有益的。 ?、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于新知识的重点处 课堂提问根本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所以教师要善于从知识结构出发,要把提问的启发点指向教材的重点或者某些有暗示性的问题,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 ?、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于知识的链接处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大多数的新知识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的。在知识的连接点上寻求提问的启发点,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知识的形成。因此,教师要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选准学习新知识的切入点,直接为学生提供学习新知识的思维支点,而且,所提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 ?、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于理解知识的疑难处 在学生理解知识的疑难处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不仅可以及时纠正错误,还能让学生开启心智,暴露思维,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有意识的捕捉问题的“契机”,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进行设疑问难,就能良好的激发学生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于解题思路的转折处 在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大胆的提出合理而与众不同的解法,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点拨疏通,铺路搭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于学生思维受到干扰处 教学教材中许多内容既有相联系的一面,又有相区别的一面,特别是对于表面相似而实质相异的内容,学生容易产生混淆。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适时给予必要的提示,预防产生消极的影响。 2、提问要具体明确,不要使学生摸不着边 有个新教师为了使学生搞清6元、0.6元、0.06元这三者是不相同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三个6是否相等,”结果学生回答为:“是相等的”,搞的教师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问题搞的不明确,学生对这样的提问摸不着头脑,当然就不能按照教师的意图去答了。结果浪费了时间,打乱了教学进度。其实这个问题只要提出“这三个数量关系是否相等,”学生是不难回答的。 3、提问要促使知识逐渐深化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掌握,总要经历一个由不懂到懂、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教师只有在关键时刻恰如其分的提问,才能加速深化过程。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时,教师用课件出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师问: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生:180度。师:把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等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 角和各是多少度,有学生立即回答:90度。师:怎么得的90度,生:180度的一半等于90度。师:这样计算对吗,(课件演示等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的过程。)通过观察和思考,生:各是180度。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师:画一个任意三角形,把三个角剪下来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角,这样由浅入深的引导提问,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思维顺畅,学生更清楚的知道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无关,这样深化知识的提问,步步入深,引人入胜,即启迪了学生智力又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 4、预设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 老师设计问题要突出教学目标,要有思考性,难易程度要适中,难度太小,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难度太大,学生望而却步。例如,老师在向学生讲解“角的认识”,让学生在同一个点上画几条射线,问到:除了几条直线,你们还发现什么图形,学生通过思考,不仅找出了不同的角边与角的关系,还了解了对顶的两个角大小相等等相关知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往往能使学生产生联想而有所领悟。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老师的启发就显得犹为重要。学习“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老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三角形和长方形面积公式来推导,并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推导,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打开,由表及里,由里及深。 5、提问要抓住关键 首先要找出教材的关键问题,也就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重点处提问,重点就会突破,在教材的难点处提问,难点就会突破。例如:在教小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时,其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分数,老师可以拿出一个月饼小丽和小强分着吃,并且问到:你们认为怎样分才合理,学生答;平均分。老师就把月饼切成大小相等的两块,每人得半快。老师问:你们手里的半块月饼是几份当中的几份我们就叫它几分之几好吗,小丽看着手里的月饼说:我的月饼只是两份当中的一份,是不是该叫两分之一啊,小强也抢着回答:我的月饼也是两份中的一份,是不是也叫两分之一啊。老师立即答道:对,我们就用1/2来表示。 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提问,学生不仅自己回答了问题,还加深了对分数概念的理解。以此为基础,后面的重点和难点就会迎刃而解。 6、遵守因材施教原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些都要求我们在课堂提问中,要面向全体,因人而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问要“量身定做”、提问要“量才而问”。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比较专业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回答的学生来说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课堂提问的技巧还有很多,如:开放式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也就是答案不是唯一的;比较式提问----教师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众多答案中进行比较、鉴别,选出最优的答案突破式提问;突破式提问----问题的答案不仅限于所学课本的知识内容,而往往是超越课本知识以外的回答;启发式提问----提出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诱惑力,而答案又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得到的,必须通过自己的一番探索和努力才能获取;连环式提问----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发散式提问----以一个问题为中心,引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比较式提问----让学生发现矛盾,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只有认真钻研,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才能使学生积极探讨知识的源泉,自掘知识的宝藏。才能把学生带入到思潮如海的新境界,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使课堂教学艺术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本文档为【教师技能培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850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6KB
软件:Word
页数:23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7-10-15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