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中国传统造物的设计美学思想

论中国传统造物的设计美学思想

举报
开通vip

论中国传统造物的设计美学思想论中国传统造物的设计美学思想 论中国传统造物的设计美学思想,科学论坛, 何礼华 约4628字 【摘要】:在中国传统造物中,各种学派的思想对艺术设计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其中影响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主要思想有实用美思想、装饰美思想及道德性思想。 【关键词】:实用美; 装饰美; 道德性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8)0710203-02 原始人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在不断积累对工具的使用和设计经验后,才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具有创造力的"人"。判...

论中国传统造物的设计美学思想
论中国传统造物的设计美学思想 论中国传统造物的设计美学思想,科学论坛, 何礼华 约4628字 【摘要】:在中国传统造物中,各种学派的思想对艺术设计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其中影响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主要思想有实用美思想、装饰美思想及道德性思想。 【关键词】:实用美; 装饰美; 道德性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8)0710203-02 原始人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在不断积累对工具的使用和设计经验后,才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具有创造力的"人"。判断人类进步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人类创造力的发展,而创造力的发展,则往往蕴含在不同时代人们对器物的设计中。从出土的各时代的遗留物,包括建筑、石器、陶器、装饰物等等,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展示出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演变,标志着人类文明所经历过的各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无论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工艺装饰品,一般都具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物质功能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精神功能则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要。 1. 造物中的实用美思想 在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中,一贯遵循"和谐、实用、美观"的设计理念。北宋范仲淹曾提出"器以象制"之说:"器以象制,水以轮济",也就是人要想达到提水灌溉的目的,提水功能必须需要依附一个象--形式来实现,也就是功能要依靠形式来承载("象以载器")。范仲淹在这里认为筒车的造型就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了它的结构,这个器物结构必须依附在"象"这个形态上,才能完成其升水功能,而后四字是说:水通过水轮运转便达到了灌济农事的目的--"转此大水轮,救汝旱岁苦"。.以人为中心和以实用为本的设计思想,始终贯穿在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思想体系中。自新石器时代创造了治陶、纺织等之后,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表现就更迫切了。其中"彩陶"便是反映这个时期的标志物之一,彩陶从形制来看,其功能的需求已设计的非常合理了,如罐耳的位置设计及罐足的大小高低都设计得合情合理,在制作中,其容量是设计所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彩陶的形体基本接近球体,在细部处理上,其口缘宽度、厚度及两侧系耳的大小、位置等,都充分考虑到携带与使用的方便。这时的人们,已学会利用伸展或弯曲的线条、用器物的形体表现力量、情趣或节奏之美。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那个时代设计思想、科学文化、宗法制度演变的物化载体,从普遍使用的食用器发展为祭奠礼器和国家重器,从一般的图案装饰到兽面神人等崇拜物,青铜器的造型设计无不与当代的社会形态相一致。铜鼓是其中颇具特色的重要礼器,它不仅被视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同时它的设计在造型上符合发音原理,通过敲击的鼓声模仿雷鸣声,产生天与人之间的沟通。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子曾说过:"堂谿公謂昭候曰:'今有千金之玉卮,通而无当,可以盛水乎'昭候曰:'不可。''有瓦器而不露,可以盛酒乎,'昭候曰:'可。'对曰:'夫瓦器,至贱也,不漏,可以盛酒。虽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韩非子认为,一件不能盛水的贵重千金玉卮,还比不上价格低廉却功能完好的陶器。当然,古人在研制器皿时通常都是将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这在《考工记》中有所记载,其中提到的"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其中"材有美"是提醒造物者关注原材料的特性与质量,也包括材料本身所能体现的美感,说明当时人们在造物时,已有了对材料的充分认识。而"工有巧"则是从根本上认识了人的创造性是最有价值的,从青铜时代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中,充分表现了当时人们已开始重视人类自身的力量,用科学与智慧的思想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进行造物。到秦代以后,以人为本、以实用为本的设计思想仍然贯穿在造物的艺术设计中。汉、唐、宋、明时期的艺术设计都非常注重和突出造物设计的实用功能,并将实用性与审美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这与当时的王权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汉代的王府就强调要"以致用为本",认为:"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 到了明代,明式家具就以造型简洁,线条流畅装饰适度为特点,十分重视实用美术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并擅于体现在选材、结构、装饰的整个制作环节中。明清的工艺美术中,都能以极节俭的工本,充分发挥材质的性能,将经济、美观、适用统一在朴素清新的风格中,在器物造型中表现了巨大的创造才能。器物的功能必须通过形式这个载体表现出来,即通过具体的形象、合理的形式表现出来,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构成了人为事物功能美的基本范畴。因为合理的功能形式是一个善的形式,因而在中国古代器物设计者看来也是一个功能美的形式。依托于农业文化的社会背景,特别是地理环境形成的许多优势,许多设计的物品器具有着积极的功能使用价值,往往还是作用大于形式,功能服从于需要。 2. 造物中的装饰美思想 从艺术设计发展史上看,器物造型的装饰性与实用性一直是艺术设计者所关注的问题。在中国传统艺术设计中,则更注重器物造型的实用性与美观性。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中所包含的美学思想,对于造型艺术来说,外在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装饰美上,而内在的本质的内容,实际上指的就是器物的功能性。人类告别动物界,是以制造工具为标志的。人类按预定目的造成的工具,凝结了自身的意志和力量,实际上也开始了美的创造。 西周前期创作出的《易经》,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包括对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蒃》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说文》:"贲,饰也。""亨",是说事物加以必要的纹饰,可致亨通。而"小利有攸往",指柔小者经适当的文饰,必有利于增显其美。而《易经》杂卦中说,"贲,无色也。"这其中包含了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即认为质地本身放光,才是真正的美。因此,《易经》中主要体现了几种观念:一是适当的装饰可以增加美感,二是质地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易经》中的文质观,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和设计思想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例如唐代生产的三彩瓷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其造型雍容饱满,潇洒脱俗,展现出民族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其莲花装饰纹样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呈现出新的生命力,在装饰中游刃有余。唐三彩的生命活力还反映在图案结构的设计中有了大胆突破,让人们从中体味到当时制作者的聪慧、自由地创造性,多元化的风格交融成为该时代陶瓷制造的特点。"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认为,器物的刻镂彩绘就如同文章的修饰,要使其奇巧华丽,就不要实用;要使其实用,就不要奇巧华丽。因此,要以适用作为本质,刻镂彩绘作为装饰。王安石强调器物的功能本质,也不主张忽略装饰。王安石的观点,已接近现代艺术设计所强调的,装饰的形式美应首先服从功能内容需要的理论。在艺术家的心目中,"和"是宇宙万物的一种最正常的状态、最本真的状态和最具有生命力的状态,因此也是一种最美的状态。所以他们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是具有包容性的,是丰富的,所以是美的。"以和为美",也就是以丰富为美,以多样性为美,这是对"和"的理解的另一层涵义。 把"和"的观念应用于造物工艺之上,主要就体现在形式与功能的适度结合。在中国设计的历史上,漆器和瓷器的设计是对这一观点最具代表性的诠释。漆器工艺在秦汉时期就在造型设计、装饰、工艺材料以及技术等诸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它具有质轻、形美、耐用和华贵的特点。为了适应生活中的需要,古代工匠设计出了多功能、组合化、系列化的漆器产品。从马王堆出土的15件漆奁中就有双层奁5件,制作精细,装饰华美,表现出高度的设计匠心和功能的合理性。漆器的设计将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有良好的使用性、操作性,造型与装饰又是多样化的。瓷器的设计同样也是如此,造型优美,比例尺度恰当,工艺精巧。设计与使用目的的和谐统一,造型与装饰在注重整体效果之下的多样化,创造出了实用和美观的典范。 3. 造物中的道德性思想 在中国传统器物造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想道德意识。宗白华先生曾说过:" 人对物的尺寸需要是社会性的需要,不光是纯生理上的需要。中国古籍上说ˋ器ˊ与ˋ礼ˊ是不能分开的。君主用什么、诸侯用什么、士大夫用什么、平民用什么,不同等级的人有其标志不同的式样、尺寸、色彩、质料等等,都有严格地等级规定。" 《论语》中有言"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认为韶乐不仅符合形式美的要求,而且符合道德要求,而武乐则不完全符合道德的要求。 可见,艺术包含了道德内容才能引起美感。所以孔子强调艺术要包含道德内容,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和为贵"。 "美"与"善"的统一,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指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美"是形式,"善"是内容。艺术的形式应该是"美"的,而内容则应该是"善"的。诸子百家中重要流派之一道家学说,在道与物的关系上,将物的生命看成是道赋予的。而物的生命活力和本性是德。《老子?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道生万物,德规范万物本性,万物呈现各种形态,器成就万物功能。』这种德性即一的观念对中国传统的"是非判断"是有极大影响的,并深刻影响到后来的设计及艺术创作。例如在中国园林山水式的修造,从风格上就非常明显的表明其所依据的宗旨是艺法自然而归于自然,它的宗旨基础是天人合一。园林修造是人为的,但其艺术效果却是追求天趣与大而化之。出神入化、浑然天成被视为最高理想。在造园中,其修造方法也很大程度上体现出道家的设计思想:讲究有无相生,虚实互用、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疏密相间、浓淡得宜、曲直有度,虽人为却要宛如天成。这种顾及两级艺术效果的设计方法和基本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已成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园林不同于西方几何规则图案式园林的根本所在。 中国传统艺术设计强调象征性的思想,在周易时代就已经形成。《周易》一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中,充分说明了"制器尚象"的思想观念。"载道"、"比德"等思想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元、明、清时代的瓷器、家具等设计中,都鲜明地反映出伦理道德性的思想与文化内涵。 "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管子?内业》)。所谓"一"即是道,是驾驭万物的内在规律,一旦掌握了它,便能掌握万物,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这种重造物而治天下的思想,为设计发明创造了良好的意识环境,也为历史上的造物设计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注释 ?《墨子?辞过》. 参考文献 [1] 刘叔成, 夏之放, 楼昔勇,等. 《美学基本原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9月第2版. [2]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高丰. 《美的造物,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文集》,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4] 尹定邦主编, 王荔. 《中国设计思想发展简史》,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文档为【论中国传统造物的设计美学思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88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17
浏览量: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