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临床医学五年制生理学大纲

临床医学五年制生理学大纲

举报
开通vip

临床医学五年制生理学大纲6临床医学五年制《生理学》教学大纲(第七版) 一、课程简介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人体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构成人体各个系统 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特别是各个器官、细胞的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整体,人体各个部分的功能活动是如何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并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如何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因此,人体生理学一直是医学领域中一门最基础和重要的学科。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生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并为他们...

临床医学五年制生理学大纲
6临床医学五年制《生理学》教学大纲(第七版) 一、课程简介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人体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构成人体各个系统 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特别是各个器官、细胞的功能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的内部机制。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整体,人体各个部分的功能活动是如何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并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如何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因此,人体生理学一直是医学领域中一门最基础和重要的学科。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生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并为他们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The goal of Physiology is to explai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that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life. In human physiology, we concerned with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the human body that make it a living being. It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basic and important courses in medicine. The teaching purpose of this lecture is to make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physiology and establish a good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medical courses. 二、基本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细胞的功能,血液循环、呼吸系统、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尿的生成、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系统性的理论学习中,结合外语原版教科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或外语文献学习相关的术语。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掌握”,要求在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熟记的基础上,能熟练地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一些典型的临床病例,并能脱离书本进行简明扼要的口头与书面叙述;第二级为“熟悉”,要求理解并记住所学的内容提要;第三级为“了解”,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 三、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整个教学从基础概念和基础理论出发,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基础与临床的联系,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并重的模式,力求使学生在掌握基础概念和理论的同时,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分析一些临床疾病,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建议教材 朱大年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2008年 五、参考书目 1.姚泰主编,《生理学》(八年制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2. Guyton主编,Text 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六、主要参考网址 1. 2.+Book+of+Medical+Physiology+11th+Ed.&button=+%E7%94%B5%E5%AD%90%E4%B9%A6%E6%90%9C%E7%B4%A2+(生理学) 七、本大纲的编写基础和适用对象及考核方法 本大纲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统编五年制规划教材内容进行编写,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使用。 附:考核考试方式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课堂讲授 期末卷面考(占总评比例70%)   期中卷面考(占总评比例0)   平时测验(占总评比例15%)   课堂提问(占总评比例10%)   其它(占总评比例5%)     八、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理论课77学时,每学时40分钟,具体分配如下: 讲课内容 学时数 绪论 1 细胞的基本功能 11 血液循环 16 呼吸 7 消化和吸收 6 能量代谢和体温 3 尿的生成和排出 8 感觉器官的功能 6 神经系统的功能 14 内分泌 5 总计 77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内环境 2. 稳态 3. 正、负反馈的定义和意义 二、熟悉 1. 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和特点 2. 反射和反射弧 3. 旁分泌、神经分泌 4. 体液的组成 5. 前馈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细胞膜的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功能: 2. 钠泵的生理意义; 3. 第二信使的概念和几种常见第二信使; 4. 静息电位的定义、产生机制; 5. 动作电位的定义、特点、神经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和动作电位的传播; 6. 刺激和兴奋的关系:阈刺激、阈电位的概念、兴奋和兴奋性的概念; 7. 组织兴奋性的变化 8. 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 9. 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和过程 二、熟悉 1. 细胞膜的组成; 2. 出胞和入胞式物质转运; 3. 局部电位的特点; 4. 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三、了解 1. 跨膜信号传导系统的类型和基本过程 2. 横纹肌收缩的基本过程和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3. 平滑肌的收缩机制和神经支配。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工作细胞静息电位的概念和产生机制 2. 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跨膜电位的分期和形成机制; 3.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 4. 影响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因素 5. 心肌细胞收缩的特点; 6. 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泵血的过程和各期特点 7.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8. 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脏收缩功能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9. 心泵功能贮备; 10. 动脉血压的概念和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1. 组织液生成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12. 血管的神经支配; 13.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功能的调节机理; 14. 心血管中枢的位置; 15. 压力感受形反射的过程的意义; 16. 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二、熟悉 1. 体表心电图的特点和各波形的意义; 2. 心房收缩对心脏泵血的作用; 3. 心音的概念、分类和意义; 4. 静脉血压与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5. 微循环的构成和意义; 6. 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7.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8. 其它激素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9. 冠脉循环的血流特点及调节; 10. 脑循环的特点、脑血流量的调节; 三、了解 1. 搏功的概念 2. 脉搏波的概念和特点: 3. 淋巴回流的作用; 4. 局部血流量的调节机制; 5. 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6. 心血管反射的中枢整合型式; 7. 肺循环的特点及血流量的调节; 8. 脑脊液的生成和吸收; 9. 血一脑脊液屏障和血一脑屏障; 第五章 呼吸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运动及形式、肺内压及其呼吸周期中的变化、胸膜腔内压及其形成和意义; 2. 肺弹性阻力的来源以及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3. 时间肺活量和用力肺活量及其生理意义; 4. 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的差异; 5. 肺换气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通气/血流比 6. 氧解离曲线及相关概念; 7. 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 8. 波尔效应和何尔登效应的意义; 9. 血液中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二、熟悉 1. 比顺应性; 2. 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3. 非弹性阻力中气道阻力及其影响因素; 4. 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5.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6.  Hb与O2结合的特征; 7. CO2的运输形式和CO2解离曲线; 8. 呼吸中枢的部位和呼吸节律的形成; 9. 肺牵张的反射性调节 三、了解 1. 呼吸功; 2. 影响气体扩散的因素; 3. 肺扩散容量; 4. 组织换气; 5.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防御性呼吸反射、肺毛细血管旁感受器引起的呼吸反射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蠕动的定义和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 2. 胃液的成分和功能 3. 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4. 体液因素对胃液分泌的调节 5. 胰液的成分、功能和分泌的调节 6. 胆汁的成分、功能和分泌的调节 7. 分节运动的定义及生理意义 二、熟悉 1.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2.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的特点 3. 胃的运动形式及其控制 4. 胃排空及影响胃排空的因素 5. 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小肠液分泌的调节;小肠的运动形式 6. 糖、蛋白质和脂肪在小肠中的吸收方式 三、了解 1. 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2. 消化器官功能活动的激素调节; 3. 唾液的成分、作用及其调节 4. 咀嚼与吞咽的过程与神经反射 5. 呕吐及生理意义 6. 消化间期胃的运动形式 7. 消化间期小肠的运动形式 8. 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9. 大肠液分泌; 10. 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11. 吸收的途径和机制 12. 水和无机盐离子在小肠中的吸收过程和影响因素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能量代谢及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等相关概念 2.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3. 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4. 机体产热器官和产热活动的调节 5. 蒸发散热的类型和意义 6. 体温调节的温度感受器、调节中枢和调定点学说 二、熟悉 1. ATP在机体能量代谢中的地位 2. 体温的分类和体温的正常波动与影响因素 3. 机体散热的基本途径 4. 循环系统在散热中的作用 三、了解 1. 机体能量的来源 2. 能量代谢测定的方法 3. 体温调节的两种类型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滤过膜的结构和功能 2. 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的概念 3. 有效滤过压与滤过平衡 4.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5. Na+ 、Cl - 及水的在肾小管各段的重吸收 6. HCO3- 的重吸收与H+ 的分泌 7. 葡萄糖的重吸收 8. 尿生成中肾内自身调节机制 9. 抗利尿激素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对尿生成的调节 二、熟悉 1. 肾血流量的特点及其自身和神经体液调节 2. 球旁器的组成和功能 3. K+ 的重吸收与分泌 4. NH3的分泌及功能 5. 尿液的浓缩与直小血管的作用 6. 清除率及测定清除率的意义 三、了解 1. 肾单位的结构 2. 重吸收与分泌的概念以及几种转运方式 3. Ca的重吸收和分泌 4. 尿液的稀释 5. 肾交感神经对尿生成的调节作用 6. 心房钠尿肽的作用 7. 自由水清除率 8. 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 9. 排尿反射 10. 排尿异常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眼视近物时的调节 2. 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3. 内耳基底摸的振动和行波理论 二、熟悉 1. 感受器的定义,及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2. 简化眼与眼内光线的折射 3. 眼的折光能力和调节能力的异常 4. 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其代谢 5. 与视觉有关的其它现象—视敏度、视野、明适应和暗适应 6. 中耳的功能 7. 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 8. 前庭反应和眼震颤 三、了解 1. 眼的结构与光学特性 2. 视网膜的结构 3. 视锥系统的换能和颜色视觉 4. 视杆细胞外段的超微结构和感受器电位的产生; 5. 外耳的结构与功能 6. 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7. 耳蜗的结构 8. 毛细胞兴奋与感受器电位 9. 耳蜗的生物电现象,听神经动作电位 10. 本体感觉的感受器与功能 11. 触-压觉、痛温觉感受器的特点 12. 嗅觉感受器和嗅觉的一般性质 13. 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的一般性质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突触传递过程 2. 突触后电位与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3. 乙酰胆碱及其受体系统的分布、分类和功能 4.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及其受体系统 5. 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组成和功能 6.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在维持觉醒中的作用。 7. 牵张反射分类,感受器,功能 8. 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9.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功能特征 二、熟悉 1. 神经纤维的传导特征和神经元的营养性作用 2. 非定向突触传递 3. 受体的概念、分类和受体的调节 4. 氨基酸类递质及其受体系统 5. 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 6. 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7. 中枢抑制和易化 8. 感觉传导通路的组成 9. 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 10. 内脏痛的特点与牵涉痛 11. 运动传出中脊髓和脑干运动神经元的作用及运动单位 12. 脊休克的原因 13. 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及运动传出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 14. 与基底神经节损害有关的疾病 15. 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16. 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7. 脑电图的波形和形成机制 18. 睡眠的时相 19. 优势半球 20. 大脑皮层的语言功能 三、了解 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 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3. 神经胶质细胞的组成和功能 4.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5. 突触的微细结构和突触的分类 6. 突触传递的调节与突触传递的可塑性 7. 电突触传递的特性 8. 递质和调质的概念 9. 递质的共存、鉴定和代谢 10. 多巴胺、5-羟色胺、组胺、神经肽、嘌呤类递质及其它可能的递质与其相应的受体 11. 躯体感觉 12. 内脏感觉的传入通路与皮层代表区 13. 特殊感觉的中枢分析 14. 脊髓对姿势的调节中的对侧伸肌反射和节间反射 15. 脑干对姿势的调节 16. 大脑皮层对姿势的调节 17. 基底神经节与大脑皮层的联系 18. 黑质-纹状体系统 19. 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20. 自主神经的结构特征 21. 脊髓对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22. 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23.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 24. 皮层诱发电位 25. 觉醒状态的维持和睡眠时相产生的机制 26. 学习与记忆 27. 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 第十一章 内分泌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 生长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二、熟悉 1. 内分泌系统的构成 2.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及激素分泌的调节 3. 下丘脑调节肽和垂体释放的激素名称以及它们的主要作用 4. 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功能联系; 5. 催乳素的功能 6. 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的作用及其调节以及1,25-二羟维生素D3的作用 7. 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功能和分泌调节 8. 醛固酮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9. 血管升压素、缩宫素的生理作用 三、了解 1. 激素的分类和各自的细胞作用机制 2. 促黑激素的功能 3.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4.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5. 胰高血糖素的生物学作用和分泌的调节 6. 组织激素
本文档为【临床医学五年制生理学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755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9-04-23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