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将王勃的滕王阁序展开想象扩展成一篇隽永优美的散文900字

将王勃的滕王阁序展开想象扩展成一篇隽永优美的散文900字

举报
开通vip

将王勃的滕王阁序展开想象扩展成一篇隽永优美的散文900字《滕王阁序》拓展阅读材料 天性的风华——王勃 公元675年的重阳节,赣江边的洪州。浩浩的江风,送来了一叶轻舟。轻舟上有个清癯俊秀的书生。他一袭青衫,昂然直奔那些所谓名流云集的滕王阁。 他就是王勃,六岁时就能写文章的王勃;九岁时就敢作《汉书指瑕》直斥大儒颜师古所注《汉书》的王勃。 从不相信还会有第二个人,会把跟“才气”有关的词语演绎得如此完美。“才高八斗”,“才华横溢”,似乎都不足以形容他的万一。他不是诗仙,不是诗圣,不是诗鬼,可他却是真正的旷世奇才。 还有谁可似他,小憩片刻便可为惊世之作,即席落笔,便可成...

将王勃的滕王阁序展开想象扩展成一篇隽永优美的散文900字
《滕王阁序》拓展阅读材料 天性的风华——王勃 公元675年的重阳节,赣江边的洪州。浩浩的江风,送来了一叶轻舟。轻舟上有个清癯俊秀的书生。他一袭青衫,昂然直奔那些所谓名流云集的滕王阁。 他就是王勃,六岁时就能写文章的王勃;九岁时就敢作《汉书指瑕》直斥大儒颜师古所注《汉书》的王勃。 从不相信还会有第二个人,会把跟“才气”有关的词语演绎得如此完美。“才高八斗”,“才华横溢”,似乎都不足以形容他的万一。他不是诗仙,不是诗圣,不是诗鬼,可他却是真正的旷世奇才。 还有谁可似他,小憩片刻便可为惊世之作,即席落笔,便可成《滕王阁序》,而让世人惊瞻,千古传诵,“四杰之首”岂是空口无凭,那分明是对他最恰如其分的赞美。天生我才,注定创造历史。 爱其才,更慕其狂 。印象中的子安,笑容永远轻狂而不 1 羁。游戏文字,擅杀官奴,恃才傲物,陵籍同僚,他的路向来与世俗格格不入。为此,他失去得太多,更让无数人用“轻薄浅陋”将他形容,“才高命短,终无大贵”。 可是,我却偏颇地相信,即使再给他机会,他也不会选择做一个练达人情的谦谦君子。或许他也曾有过“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无奈,也曾有过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志向,但他更应该是那个滕王阁上旷世的才子,绝代的狂生,看不到主人愠怒,宾客诧异,他依旧不可一世,只成就属于他的传奇。 所以我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是倔强而骄傲的。上天不给他时间,但却给他机会,让他不需消减锋芒去适应人世的复杂,不必湮灭锐气去改变命途的多舛,在另一个世界里,永远做他自己,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人生至此,纵然短暂如流星,也全然无憾。对子安,我不会用眼泪去祭奠,而只会吟他的诗,读他的文,在看到聂远的时候想到他的样子,忆起曾经的朝代,落花纷漠漠。 关于唐朝,从此后便只有一个王子安,什么帝王将相,或是侯门府院,也敌不过你身后一抹残云,脚下一方土地?? 只是一千三百多年过去了, 何日君再来,共闻落花香?? 二十六岁,他的人生定格在了那样一个气宇轩昂的年纪。不知他在踏上小舟那一刻,有没有想过这一去便是千年,那滕王阁成了留给世人的最后一丝记忆。那日的学士将军,满座宾朋,也都随往事风干了吧,连那都督阎公也成了有姓无名的某 2 某某,没有人记得,也毋须再记得。 惟有他,连同他笔下的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穿越千年也未曾老去。 四月的南海,以足够温暖了吧,不知那些如精灵般的阳光能否穿越那层深蓝的海幕,为他送去人间的问候。 我从未到过南海,但我现在知道了,即使我一个人乘船飘荡在这单调的幽蓝之上,也是不会孤单的吧!这水下的某一处,某一缕水草或是某一方岩石之后,有你寂然地沉睡在那里,任海龟鱼儿匆匆游过,任海水瓢摇了你的长发。你,依然是你。南海有你,景皆失色。 子安,千年已逝,君可安否? 流泪的滕王阁 潘碧秀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的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的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3 阁的忧伤无声息得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件丹朱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的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遣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的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中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舸,沉浮复沉浮,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的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借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的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江畔的孤鹜年年在此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他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的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有人仍在阁上徘徊流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阑干。浅云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含泪水的眼睑。 4 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径的青年,行与行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有遥遥矣。无人识君,只有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圣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杨炯语)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队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生为文,历史也许重新改写吧。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二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一片阁 躲在云层下 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面对江水恸哭 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又直观。--人无语,惟有怅惘的醉去。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是立在水中侯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 5 中鱼儿身上,想他行径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惆怅。斜阳已成余辉,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 忆王勃 我和你的距离已经相差一千三百多年,时光的河冲走了你的一切,甚至你存在的每个瞬间。可是我还是要去寻你,要去见你,王勃~听你吟诵《腾王阁序》,哪怕只有一次。 翻开地图,寻找你生命终结的地方,那是越南的蓝江入海口,距中国海南岛不远,那里的海喜怒无常,一场暗无天日的狂风暴雨把你的生命停留在公元676年,那年你只有28 岁。那是怎样的生与死的搏斗,“天才”是天的造物,却又不能与天抗衡,是天自己毁掉了它亲手制作的诗人。风雨过后,你的尸首被冲到岸边,异乡的人在知道你的身世之后,用敬重的心埋葬了你,在越南北部的义安省宜禄县坐落着你的墓地和祠庙。你的名字——王勃,刻在了异国他乡。仿佛正在验证你的那句名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奈你的故土,无奈我的怀念。“此情可待成追忆”而即便是想见你的坟茔,也和我远隔千里。渴望远行,渴望着走近你。 看你荷马不在意沾衣的晨露,听你油然吟唱激昂的诗,一代一代,依旧穿越深雨的蛮荒。我冲往你的时代,暮色里难挨着情与恋的苦楚,然后一字一血写就情书,逢雾迷茫里却 6 无法寄达。 千年的相邀,千里的默望,沉郁了我相思成涓呜咽着流淌。 是的,我要去见你,去看你怎样走完愈欲难平的生命,我用尽我所有的关怀和灵犀走近你,透视你恃才傲物的心。 等到一千以后,是否正因时间的久长而爱扶,穿越时光,暗渡莽远,到达你,凝望你深邃傲卓的明眸。 我看见腾王的酒杯,斟满了初唐刚刚兴起的奢华,重阳节的盛宴高朋满座,文人墨客相映。你风飒飒,心翅生,“敢竭鄙诚,恭疏短引”可惜这里没有和你相同的人,没有人得到你的欣赏,你蔑视道貌岸然的臣子。于是“关山男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泱泱大国,哪个能与你结伴同行,人生坎坷,满腹愤慨,相遇又怎样,难逢故交,“时运不齐”“李广难封”啊,你借着腾王的酒浇自己倾注的石垒。是伤心.是抑郁.是苦痛~我看见你憋闷于胸,喘息难平,如果不能舒怀,胸腔是否会迸裂, 也许你该愤怒的,你的成长太过温逸。祖父王通是隋末的知名学者,叔祖父是著名诗人,父亲叔父也都声誉极高,这让积聚悟性与感性的你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神童”的称谓也许理所当然。庭前风吹落叶,你可以随口吟来“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去”,而这六岁时作的短短二十个字竟隐喻了你一生的行径。 天生文字就属于你,它陪伴了你一生。诗就是你高洁难悔 7 的骨头,文是你圣灵难污的心胸。我懂这样的你怎能与仕途并进,那上面盛气凌人,凌辱不了你愤恨难息。一次被贬,是因你写的《檄英王鸡》,斗鸡的游戏被你写的慷慨激昂。高宗知道后大怒,认为无比庄严的文体竟以儿戏出之,罢你官职,逐出王府。二次被贬,后果更为严重,你和一大唐潜逃犯探讨草药学问,以窝藏罪下狱,险些送了性命,那年你二十六岁。 拂袖而去吧,离开那个装满肮脏的宫殿。小巷里有友人相邀,举杯月下,听风外音语。 难道没有红颜知己吗,我看见你转入风尘,听风月女子的哀婉琴声,你和她一起舞动长长的羽袖,一曲罢了,叹长空...... 我看见你轻骑白马行走月下,莽原黄草,清脆铁蹄踏响一路秋凉。 那夜的孤灯摇曳,你挥毫泼墨,染下你青春的血。 翩翩少年迎送日光,书影画梦里,徉卧激怒的性情,你问我:谁在天外筑就一个你,却淹没狭义,不让你藤鹏展翅,逾越天河, 声断处,是寂寞。 心痛啊~王勃,不能引领你,那个时代隔弱了心与心的沟通,看着你悲苦。所有人都赞赏你的文才,却没有人读你的心,你听不到真心相待,哪怕只有一个。 于是你踏上寻父的归途,南国远岸,幽幽碧草,埋下了千 8 古传奇的尸骨。 从此我常看见你在蓝江的滚滚浪涛里,化做一缕幽魂,飘入夜深人静的丛林,翻动叶响,细听却是你悄然轻诵诗文。 牵着你的手,我引你前来,杳渺了千里的心香。“闭云飘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黄昏下,我抬头看你,和你踏浪,缓缓融合“落霞”与“孤鍪”。风吹起你白色长衫的衣角, 挽就的发髻,飞舞着长长的发带轻灵你的思悯。当斜阳沉入水中,将你剑拔弩张的身影映远,你的手指向长空,天外神仙无觅。蓦然~你却已身化大鹏,鸣叫飞冲,遨游天际,剩下我依旧孤独的屹立。 终于明白,你的来处就是你的去处。 于是不用惋惜你,你是该走的,混混恶恶的世间不能装下这么完美的你,尘世的残瑟不能余绕你硬顽的骨头。狰狞面孔是海浪的洗礼。疲惫的心在南海之滨寻觅一方逍遥的净土,滚滚浪涛冲刷倦客一身的黄尘。诗情画意的椰树韵出诗魂永存。 恒古难卷,翩滔淋去,四目里,幽林地,我愿和你足膝畅谈,我千载的相思和千里的怀念。 王勃的情感归宿 读王勃的《滕王阁序》,总会被其中飞扬的人生追求和涌动的至真情怀所感动。“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个年仅二十多岁的青年人,在那个 9 自由开放的大唐王朝里,把自己的满腔抱负和一生梦想和盘托出。每每读书到此处,便会被昂扬的奋斗之情所牵动。 有人说,一片树叶开始思考,便是欢乐的起步。王勃正是在他怀才不遇的时候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的。 然而,正如他自己所言:“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一个过于外露的青年,因为一篇《檄英王鸡》而被高宗怒逐出府,又因擅杀官奴而差点被诛。其父也因此受牵连而被贬为交趾令。 这便是年少王勃的人生轨迹。 一个王勃的性格,足以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大唐王朝的自由性格;一个王勃的遭遇,足以证明大唐盛世的另类遭遇。这样一个雄心勃勃的才子,这样一个年少有为的青年,在不到而立之年便接连受到打击。可想而知,他内心的苦闷该有多沉重。 于是,他想到因为自己的“不慎”而遭遇贬官的父亲,想到人世间父子真情的纯洁与美好,想到亲情的可贵。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是他个人奋斗而不能的情感的全部寄托和归宿。也许,此刻,他只有在父亲那里才能得到些许的安慰,得到人间的真情。 王勃已经开始行动了。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是他真情的流露。父亲大人的教诲,应该是他今后人生去向的明灯。找到情感归宿的他,也很快从刚才的忧虑之中解脱出来。他甚至想象着和父亲相聚 10 时的一种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一种另类的人生快乐。 一篇《滕王阁序》,便是王勃慎重思考人生价值的方程式,也是他找寻情感归宿的重要宣言。他是想以此告诉人们,自己今天的作为并没有丧失他对人生志向的不懈追求。活着,就应该让有限的生命生发灿烂的光辉。享受亲情的快乐,只是在大风浪突起的时候,在那个温情的避风港里做短暂的停留。有了父亲大人的谆谆教诲,有朝一日,他还是要搏击风浪,尽展才华,吐露心声,书写壮美,描绘生活,放声歌唱的。 在王勃的情感探寻中,我们能够品味到一股浓浓的奋斗者自强不息的气息;触摸到勇敢者向上攀登毫不气馁的情怀。 也许,每一位有心的读者,都能听到个体生命价值的最强音演奏的美好生活乐章。 滕王阁怀王勃 记得第一次读王勃的《滕王阁序》,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顿觉心醉神驰,浮想连翩,思绪化作了划破时空的孤鹜,飞临唐高宗上元二年的滕王阁,想 与一代英才携手同赴千年盛会。从此,登阁会古人的愿望时常浮上我的心头。 南昌故郡,人皆好客,一夜宿酒,早上犹存几分醉意。沐浴着赣江的习习晨风,步履蹒跚地拾级而上,王勃儒冠素袍,傲立船头相迎?眼注?演。江风拂面,王勃白衣飘飘,宛如玉 11 树临风。我顿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注目良久,心底油然生出一句问候:“子安兄,别来无恙否,” 滕王阁气势雄浑,阁壁上刻满了精美的壁画和名联,而我此时却无心观赏。在我看来,这些不过是王勃的陪衬。我只想登临高处,缅怀王勃当年傲视群贤,临风把酒,挥毫落墨的风采。正是“虹销雨霁,彩彻区明”,我斜倚在五层的红漆圆柱上,遥望西山,迤逦横翠、含云吐雾;俯视阁下,赣江与抚河的交汇处波光滟滟、百舸争流,洲渚浅草初绿,隔岸高楼林立,三座大桥如长虹飞渡;远眺鄱阳,烟波浩淼、天水一色。果然是“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旷世的才情与如此的美景结合在一起,才得以孕育出光耀千古的作品。此时的景观较之上元二年应有了不少变化,增添了许多繁华,若王勃再次挥笔,或许会发出另一番感慨。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当年的南昌故郡,“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商船战舰云集,帆影穿梭如织。如今,青雀黄龙已换成了铁壳机船,当年的繁华铸就了江滨如林的高楼,只有唱晚的渔舟仍一如当年的风景。阁下的江边一溜排开许多渔船。船仍是唐时的旧模样,是用圆木拼成的筏子,伸手就可触及水面。一头用木片搭成篷子,就是住所。水上人家的日子依然是那样的朴素悠闲,就像当年夕阳下悠悠荡荡的渔歌。初唐的渔歌一直传唱到今日,打鱼人当然不会想到,这随口吼出的渔歌会成为一道名扬古今的风 12 景。他们不会有读《滕王阁序》的雅兴,也许连王勃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王勃却做了他们的知己。 “遥襟府畅,逸兴遄飞”,我顿时觉得心境空明,耳边响起了上元二年的佩玉鸣鸾,仿佛看到江面上祥云飘渺,瑞气氤氲,一叶轻舟如箭一般从马当射入鄱阳湖,沿赣江逆流而上,直驶入滕王阁。青年王勃白衣如雪,在轻歌曼舞中昂首直入,笔挥处四座俱惊。于是,便有了不朽的《滕王阁序》和不倒的滕王阁。 是滕王阁造就了王勃吗,我却深信另一种说法:是王勃的生花妙笔使滕王阁流光溢彩,历千载而盛誉不衰。“不遇子安徒有阁,千秋寂寞永无名”,古人的评价虽有些言过其实,却也不无道理。阁被毁了二十八次,迭废迭兴,历代不息。一旦被毁,不论官方和民间皆呼吁重建,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名楼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究其原因,全赖“王勃一序,脍炙千古”。连声名不敢恭维的滕王,如浪中砂粒一般的阎都督等人,仰仗王勃的旷世才情,也得以名垂千古。一代大家韩愈虽反对骈偶文,却由衷地称赞道:“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壮其文辞,益予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一篇不足千字的序文,竟使天下多少名士折腰于滕王阁。 王勃也许是太寂寞了,寂寞得不愿再在人世间作更多的停留。他在离开滕王阁赴海南探父的途中,不幸于交趾溺水,受惊身亡,时年才二十七岁。英才早逝,使我们无法看到他 13 更多的作品。不过,仅一篇《滕王阁序》就足以光耀千秋了,序文的魅力甚至掩盖了他对开创唐诗所作的杰出贡献。以至于,今天许多人误认为把他列为“初唐四杰”之首,只是因为文章写得好。 “阁中帝子今何在,栏外长江空自流”。物换星移,王勃已作古一千三百多年。当日上船的渡埠已被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滕王所建的古阁也早已化为飞灰,怕是连一 片瓦砾也难以找到了。《滕王阁序》和王勃的英名却如赣江的万古流水,将伴随着帝子高阁永远傲立于鄱阳湖畔、赣水之滨。 步出滕王阁,我几度回首,王勃仍站在船头相送。 [注]:入滕王阁,迎面是一幅“马当神风送王勃”大型浮雕。 篇二:滕王阁序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滕王阁序并诗 难字读音积累 瓯(ōu)越 翼轸(zhěn)睇眄(miǎn)捧袂(mèi)台隍(huáng) 舸(gě)舰 遄(chuán)飞 潦(láo)水 簪(zān)笏 桑梓(zǐ)帝阍(hūn) 懿(yì)范 彭蠡(lǐ)重要词语积累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萍水相逢 兴尽悲来 高朋满座 命运多舛 达人知命 天高地迥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老当益壮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14 文学常识积累 1. 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2.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3.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 15 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 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 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文言文知识积累 (一)、重点字词 1.枕: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 2.维:时维九月(介词,在) 3.序:序属三秋(名词,时序) 4.上: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 5.披、闼:披绣闼(开,小门) 6.旷: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 7.浦: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 8.遥襟:遥襟俯畅(怀远) 9.遄:逸兴遄飞(副词,迅速) 10.凌: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 11.迥:天高地迥(形容词,远) 12.数: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13.舛: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 14.疏、引:恭疏短引(书写,撰写;序) 15.赋:一言均赋(动词,铺陈) (二)一词多义 1.故: 16 ?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 ?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 ?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 2.尽: ?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 ?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 ?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 3.属: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是,属于)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在,掌管) 4.引: ?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 ?恭疏短引(名词,序) ?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 5.穷: ?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 ?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 ?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 17 ?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 6.数: A、shù ?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 B、shǔ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 C、shuò 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 7.趋: ?他日趋庭(动词,快走) ?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 ?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 8.且: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 ?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三)词类活用 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18 3.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4.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5.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7.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 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 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四)句式 1.物(有)华天(有)宝(省略句)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省略句) 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句) 4.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5.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 6.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 名句积累 1.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3.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4.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5.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课文理解 1.对下面句中括号内的词的解说错误的是() 19 A. (睢园)绿竹睢园: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的竹园 B.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指陶渊明,他做过彭泽县令 C.邺水(朱华) 朱华:曹丕诗中有“朱华昌绿池”的句子 D.光照(临川之笔) 临川之笔:指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 答案:C C项中“曹丕”应为“曹植”。 2.对文中下列典故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答案: B(无恨主之意。) 3.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 20 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答案: D(虚实结合。) 篇三:高中语文: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王勃)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教学难点】骈体文的特点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介绍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解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21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 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 二.背景: 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用这种说法。 三.时人对王勃的评价: 22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时人认为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而语惊四座。 四.关于骈体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五.朗读与预习: 1.下列词语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是:(引导学生逐段批注) A 宇文新洲之懿范 懿:yi 美好 B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崇阿:a 高大的丘陵 C 云销雨霁 霁:ji 天气晴朗 D 逸兴遄飞 遄:chuan 迅速 2.断句品韵: A 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二二式”。 B 六字句的断句: 23 (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 “三三式”; (2.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 “一五式”;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二二二式”;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二四式”;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一二三式”。 C.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三四式”;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二一四式”;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三二式”; (4).都督/阎公/之雅望“二二三式” D.四六对四六:渔舟/唱晚,响穿/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E 六四对六四:屈贾宜/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泓/于海曲,岂乏/明时, F 主谓结构相对: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G 动宾结构相对: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H 偏正结构相对:……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轴。 六.讲读课文第一段: (一) 第一段中有几个典故(典故分事典和语典,来自史传上的记载称事典,来自典籍上的现成语句叫语典)。 1.豫章故郡(见注释)。2.龙光射牛斗之墟(见注释)。3. 24 控蛮荆(见注释)。 (二)补充注释: 1.豫章故郡 故:旧 2.地接衡庐 接:接壤 3.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5.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6.千里逢迎 千里: 数量词作名词,远道而来的客人。 7.高朋满座 高:尊贵 (三)简析第一段: 1.首句由名称的沿革,道出历史的久远。 2.二三句写界域的广大、辖境的辽阔与地理位置。 3.四五句,由赞美“雄州”到称赏“俊采”。 4.六句,写州城形胜,宾主才美(为下文的“才美”过渡) 5.七八九句,赞美宾主,点面结合。 6.十句,自己“闯入”,委婉含蓄,不卑不亢。 问题: ?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历史久远 25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 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明确: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 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7.小结:本段略写洪州的地理风貌,极写滕王阁的无限壮美,和周围环境的超凡脱俗,以及阁中如云高朋的文才武略。这样写,既初步写出了滕王阁的不同凡响,又为后文详写做好了铺垫。 8.背诵本段。 七.讲读第二三段: (一)典故理解: 1.钟鸣鼎食之家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二)补充注释: 1.青雀黄龙之轴 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 26 2.彩彻区明 彻:普照 3.雁阵惊寒 惊:被……惊扰 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序:时间。属:是。 5.潦水尽而寒潭清 而:因而。尽:干涸。寒:寒冷。清:澄清 6.烟光凝而暮山紫 烟光:山岚。凝:凝聚。暮:傍晚。紫:呈现紫色。 7.即冈峦之体势 即:依附。体势:态势,形势。 (三)分析第二部分: 1.第二段意思: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景观。笔触转细,渐入佳境,让人赏心悦目。 (1.第一句:交代时令(三秋时节)。 (2.第二句:写秋水即秋色的特征。 (3.第三句:用四个六字句,写来宾驾御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之情景。 (4.第四句:用四个四字句,写滕王阁的自然环境和气势。 (5.第五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描写滕王阁所处山水形胜之地。 2.第三段意思:近距离地开始了穷微尽妙、绘声绘色的描写,进一步写滕王阁环境之美,将滕王阁及周围景色推上美的极致。 (1.第一句:两个三字句,由外到里,由上到下,写出登 27 阁的情景,抒发喜悦之情。两个六字句,写登高望远所见山川之美,虚实结合。 (2.第二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极写人烟之盛,舸舰之多,表现富庶祥和。 (3.第三句:两个四字句,转写自然景物,描绘雨后天晴的景色。 (4.第四句:两个七字句,是千古绝唱之句,把对滕王阁景物描写推向高潮。 (6.第五句:四六句对四六句,叙写生活之乐,候鸟之乐,将各具情趣的社会与自然融为一体。 问题: 1.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明确:?色彩变化之美; ?远近错落之美; ?上下浑成之美; ?虚实相映之美。 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明确: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图画。 课后,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 3.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明确: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 28 豪迈的情致。 4. 思考: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 ?“潦水尽…”,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 ?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 ?“落霞…”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洋溢着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 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 八.背诵2~3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农业生态学考研国际私法笔记专题二标点符号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3段中的典故,分析4~6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典故(略)。 二.分析第四五段: (一)补充注释: 1.四美具 具:具有,都有。 2.而难并 并:会聚一起。 3.穷睇眄于中天 穷:望尽。中:最高处。 4.极娱游于暇日 极:尽情。娱游:欢乐。 5.兴尽悲来 兴:兴致。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悲:悲怜。失路:迷路,不得志。 29 7.屈贾宜于长沙 屈:被……贬谪。 8.所赖君子见机 赖:依赖。 9.老当益壮:老了应当更加有壮志。 10.穷且益坚:且:反而。 11.不坠青云之志 坠:抛弃。 (二)典故理解:(此两段十五个典故,参看注释理解其作用及表现意义) (三)分析第四段内容: 1.第一句:过渡,由登览之乐到宴会之乐。 2.第二句:写管弦之盛,歌声之美。 3.第三句:四六句对四六句,铺叙欢饮娱乐的场景,用典故暗示宴会的豪华,人物的高雅。 4.第四句:两个三字句,由喜悦渐生悲慨。 5.第五句:把视野扩展到宴会外——为下面抒情张本。 6.第六句:揭示哲理,一是慨叹宇宙之大,二是感叹人生无常。 7.第七句:是虚写,言 8.第八句:由宇宙的广漠衬托人生之渺小,从而引发感慨。 9.一问一答,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 10.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 30 11.小结:本段集中笔墨,描写和渲染阁中气氛,赞美文人雅士们的气概和风采。 (四)分析第五段内容: 1.写冯唐、李广的目的是什么,—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 2.表明作者高尚的人生观的句子是哪几句,—“老当益壮……志。” 3.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表现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酌贪泉……犹欢。” 4.写孟尝、阮籍的人生观的目的是什么,—反成自己坚定的意志。 5.小结:本段笔锋陡转,由盛赞良辰美景文人墨客转为慨叹人世艰难仕途崎岖,大发怀才不遇之感慨,为自己也为别的文人被压抑被埋没深鸣不平。 问题: 1.这两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明确: ?“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 31 ?“马援”(穷…老…)?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 (五)背诵这两段。 三.分析六、七段: (一)讲解典故,了解内容。(略) (二)补充注释: 1.一介书生 介:个 2.等终军之弱冠 等:等同。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3.有怀投笔 怀:心思。 4.奉晨昏于万里 奉:侍奉。 5.接孟氏之芳邻 接:结交。 6.胜地不常,盛宴难再 胜:美好。再:第二次。 7.兰亭已矣 已:过去。 8.奉承恩于伟饯 于:在。 9.是所望于群公 是:这。于:对。 10.敢竭鄙怀 竭:使动用法,使……完全表露出来。 (三)分析内容: 1.文中自谦的句子是哪句,—“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2.作者写终军、班超、宗悫的目的是什么,—暗示自己不甘做一介书生。 32 3.作者写孟尝、阮籍的目的是什么,—援引古人事例,再次感慨怀才不遇,知己难求。 4.写尽古今宴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的句子是哪句,—第二句。 5.写及潘江、陆机的目的是什么,—期望在座各位施展文才,各赋所怀。 6.小结:第六段在继续慨叹人世不平的同时,又有峰回路转之笔,抒发了作者运舛志不衰,、正视现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第七段除继续抒发自己抑郁情感、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外,以谦恭的笔调,表明了自己对知音的渴望和仰慕。 四.全文内容: 诗与画的统一;景与情的统一;神与形的统一;自然与社会的统一;环境与气氛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山水与人文的统一;欢快与凝重的统一;悲怆与奋进的统一;低沉与昂扬的统一。这是本文脍炙人口、千古不衰的魅力所在。 五.写作特点: 1.文笔优美,意境高远,变化有致,起伏跌宕。 2.由略到详,由粗到细,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景到情。 3.长于用典,语言自然隽永,妙趣天成。 4.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 5.善用借代、通感、夸张、婉曲等修辞手法,使文章饶有 33 滋味。 篇四:《滕王阁序》导学案_及答案 编制:顾广丽 审核:鲍小兵 2015-9-4 课前预习案 知识背景介绍 1. 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 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 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因 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 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 《滕王阁序》。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2.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 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 34 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 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 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 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3.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 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 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4、正字音: 翼轸( ) 瓯越() 台隍( )綮戟( ) 懿范() 襜帷( ) 胜饯 () 潦水() 俨骖騑 ( )崇阿( ) 绣闼()雕甍( )云销雨霁( ) 孤鹜() 遄飞 () 睢园 () 邺水( ) 5、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 第三部分(3): 第四部分(4、5): 35 6、 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完成相应题目 (一)、重点字词解释 1、台隍枕夷夏之交 2、时维九月3、序属三秋 4、俨骖騑于上路 (((( 5、披绣闼 6、山原旷其盈视 7、声断衡阳之浦 8、遥襟甫畅 ((((( 9、逸兴遄飞 10、气凌彭泽之樽 11、天高地迥 12、识盈虚之有数 (((( 13、命途多舛 14、恭疏短引15、一言均赋 (((( (二)、一词多义 1、故: ?豫章故郡,洪者新府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滕王阁序》导学案 ?桓侯故使人问之( ?既克,公问其故 ( 2、即: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 ?胡天八月即飞雪吧 (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3、引: ?控蛮荆而引瓯越( ?恭疏短引 ( 36 ?司马懿引二十万军 (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 4、穷: ?穷岛屿之萦回 ( ?穷且益坚 ( ?日暮途穷( ?不忍穷竟其事 ( 5、数: A、shù?识盈虚之有数 ( ?一曲红绡不知数 (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 B、shǔ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 C、shuò 而公子亲数存之 ( 6、趋: ?他日趋庭( ?入而徐趋( ?今背本而趋末 ( ?使者驰传督趋 ( ?趋令销印 ( 7、且: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北愚公者,年且九十( 37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三)、词类活用 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 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 3、腾、起:腾蛟起凤 4、屈:屈贾谊于长沙 5、窜:窜梁鸿于海曲 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7、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 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 (四)、句式 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2、童子何知() 3、纤歌凝而白云遏() 4、怀帝阍而不见() 5、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6、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7、千里逢迎() 8、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38 9、都督阎公之雅望() 课堂探究案 一、 朗读指导 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要注意朗读的节奏: (1)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2)六字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如:孟学士/之词宗;王将军/之武库。 临/帝子之长洲, 得/天人之旧馆。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 (3)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 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 懿范,襜帷暂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 三、 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解释加点字词. (1) 襟三江而带五湖 (2)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 (3)都督阎公之雅望 (4) 胜友如云 高朋满座 (( (5) 宾主尽东南之美 (6)序属三秋(( (7)披绣闼,俯雕甍 (8) 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9)逸兴遄飞 (10)穷睇眄于中天 (( 39 (11)天高地迥 (12)命途多舛 (( (13)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 (14)一介书生 (((( (15)兰亭已矣 ( 四、赏析名句并翻译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巩固案 1.下列词语中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徐孺(rǔ)棨(qǐ)戟襜帷(wéi) 星分翼轸(zhēn) B.萦(yíng)回胜饯(jiān) 涸(hé)辙 钟鸣鼎(dǐng)食 C.东隅(yú) 请缨(yīng)猖(chāng)狂 衡阳之浦(fǔ) D.暇(xiá)日雨霁(jì) 邺(yè)水 遥襟甫(fǔ)畅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 ) A.鹤汀凫渚 睢园绿竹东隅已逝 B.落霞孤骛 舸舰迷津萍水相逢 C.棨戟遥临 躬逢胜饯逸兴遄飞 D.无路请缨 星分翼轸青云之志 3.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穷(且)益坚 ?若属皆(且)为所虏 ?宾主尽东南(之)美 40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句与?句相同,?句与?句不同。 B.?句与?句相同,?句与?句也相同。 C.?句与?句不同,?句与?句也不同。 D.?句与?句不同,?句与?句相同。 4、默写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1、《滕王阁序》写景“四美” 《滕王阁序》的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美学特征。 (1)色彩变化之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清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 41 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 (2)远近变化之美。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作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3)上下浑成之美。“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 (4)虚实相衬之美。“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 42 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 一。” 2、名楼诗作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参考答案 一、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解释加点字词. 1.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词用作意动 2.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3都督阎公之雅望 4. 胜友如云 高朋满座 高:尊贵 5.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美:形容 43 词作名词,俊杰。 6.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序:时间。属:是。 7.披绣闼,俯雕甍 披 :推开 俯:俯瞰 8.浦:水边;9、遄,急速;10、穷,极;11、迥,远;12、舛,不顺;13、屈、窜,使动用法;14、一介,一个;15、已,已往;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扣“洪府”,叙宾主之美—— 地势雄伟、物产珍异、 篇五:2014年高中语文《第5课滕王阁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2014年高中语《第5课滕王阁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5.背诵课文。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高尚的人生观,要有远大抱负和人生使命感;能够正确看待挫折,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笑对人生,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44 【教学难点】骈体文的特点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改写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介绍作家作品,文体知识;指导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情感。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 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 二.背景: 45 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用这种说法。 三.时人对王勃的评价: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时人认为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而语惊四座。 四.关于骈体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五.朗读与预习: 1.下列词语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是:(引导学生逐段批注) 46 A 宇文新洲之懿范 懿:yi 美好 B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崇阿:a 高大的丘陵 C 云销雨霁 霁:ji 天气晴朗 D 逸兴遄飞 遄:chuan 迅速 2.断句品韵: A 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二二式”。 B 六字句的断句: (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 “三三式”; (2.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 “一五式”;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二二二式”;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二四式”;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一二三式”。 C.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三四式”;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二一四式”;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三二式”; (4).都督/阎公/之雅望“二二三式” D.四六对四六:渔舟/唱晚,响穿/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E 六四对六四:屈贾宜/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泓/于海曲,岂乏/明时, 六.讲读课文第一段: 47 (一) 第一段中有几个典故(典故分事典和语典,来自史传上的记载称事典,来自典籍上的现成语句叫语典)。 1.豫章故郡(见注释)。2.龙光射牛斗之墟(见注释)。3.控蛮荆(见注释)。 (二)补充注释: 1.豫章故郡 故:旧 2.地接衡庐 接:接壤 3.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5.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6.千里逢迎 千里: 数量词作名词,远道而来的客人。 7.高朋满座 高:尊贵 (三)简析第一段: 1.首句由名称的沿革,道出历史的久远。 2.二三句写界域的广大、辖境的辽阔与地理位置。 3.四五句,由赞美“雄州”到称赏“俊采”。 4.六句,写州城形胜,宾主才美(为下文的“才美”过渡) 5.七八九句,赞美宾主,点面结合。 6.十句,自己“闯入”,委婉含蓄,不卑不亢。 48 问题: ?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历史久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 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明确: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 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7.小结: 本段略写洪州的地理风貌,极写滕王阁的无限壮美,和周围环境的超凡脱俗,以及阁中如云高朋的文才武略。这样写,既初步写出了滕王阁的不同凡响,又为后文详写做好了铺垫。 8.背诵本段。 七.讲读第二三段: (一)典故理解: 49 1.钟鸣鼎食之家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二)补充注释: 1.青雀黄龙之轴 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 2.彩彻区明 彻:普照 3.雁阵惊寒 惊:被??惊扰 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序:时间。属:是。 5.潦水尽而寒潭清 而:因而。尽:干涸。寒:寒冷。清:澄清 6.烟光凝而暮山紫 烟光:山岚。凝:凝聚。暮:傍晚。紫:呈现紫色。 7.即冈峦之体势 即:依附。体势:态势,形势。 (三)分析第二部分: 1.第二段意思: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景观。笔触转细,渐入佳境,让人赏心悦目。 (1.第一句:交代时令(三秋时节)。 (2.第二句:写秋水即秋色的特征。 (3.第三句:用四个六字句,写来宾驾御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之情景。 (4.第四句:用四个四字句,写滕王阁的自然环境和气势。 (5.第五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描写滕王阁所处山水形胜之地。 50 2.第三段意思:近距离地开始了穷微尽妙、绘声绘色的描写,进一步写滕王阁环境之美,将滕王阁及周围景色推上美的极致。 (1.第一句:两个三字句,由外到里,由上到下,写出登阁的情景,抒发喜悦之情。两个六字句,写登高望远所见山川之美,虚实结合。 (2.第二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极写人烟之盛,舸舰之多,表现富庶祥和。 (3.第三句:两个四字句,转写自然景物,描绘雨后天晴的景色。 (4.第四句:两个七字句,是千古绝唱之句,把对滕王阁景物描写推向高潮。 (6.第五句:四六句对四六句,叙写生活之乐,候鸟之乐,将各具情趣的社会与自然融为一体。 问题: 1.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明确:?色彩变化之美; ?远近错落之美; ?上下浑成之美; ?虚实相映之美。 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明确: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 51 浑成的绝妙图画。 课后,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 3.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明确: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 4. 思考: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 ?“潦水尽?”,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 ?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 ?“落霞?”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洋溢着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 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 八.背诵2~3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提问1~3段典故,侧重4~6段内容分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典故(略)。 二.分析第四五段: (一)补充注释: 1.四美具 具:具有,都有。 52 2.而难并 并:会聚一起。 3.穷睇眄于中天 穷:望尽。中:最高处。 4.极娱游于暇日 极:尽情。娱游:欢乐。 5.兴尽悲来 兴:兴致。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悲:悲怜。失路:迷路,不得志。 7.屈贾宜于长沙 屈:被??贬谪。 8.所赖君子见机 赖:依赖。 9.老当益壮:老了应当更加有壮志。 10.穷且益坚:且:反而。 11.不坠青云之志 坠:抛弃。 (二)典故理解:(此两段十五个典故,参看注释理解其作用及表现意义) (三)分析第四段内容: 1.第一句:过渡,由登览之乐到宴会之乐。 2.第二句:写管弦之盛,歌声之美。 3.第三句:四六句对四六句,铺叙欢饮娱乐的场景,用典故暗示宴会的豪华,人物的高雅。 4.第四句:两个三字句,由喜悦渐生悲慨。 5.第五句:把视野扩展到宴会外——为下面抒情张本。 6.第六句:揭示哲理,一是慨叹宇宙之大,二是感叹人生无常。 53 7.第七句:是虚写,言 8.第八句:由宇宙的广漠衬托人生之渺小,从而引发感慨。 9.一问一答,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 10.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 11.小结:本段集中笔墨,描写和渲染阁中气氛,赞美文人雅士们的气概和风采。 (四)分析第五段内容: 1.写冯唐、李广的目的是什么,—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 2.表明作者高尚的人生观的句子是哪几句,—“老当益壮??志。” 3.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表现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酌贪泉??犹欢。” 4.写孟尝、阮籍的人生观的目的是什么,—反成自己坚定的意志。 5.小结:本段笔锋陡转,由盛赞良辰美景文人墨客转为慨叹人世艰难仕途崎岖,大发怀才不遇之感慨,为自己也为别的文人被压抑被埋没深鸣不平。 问题: 1.这两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而在写 54 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明确: ?“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 ?“马援”(穷?老?)?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 (五)背诵这两段。 三.分析六、七段: (一)讲解典故,了解内容。(略) (二)补充注释: 1.一介书生 介:个 2.等终军之弱冠 等:等同。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3.有怀投笔 怀:心思。 4.奉晨昏于万里 奉:侍奉。 5.接孟氏之芳邻 接:结交。 6.胜地不常,盛宴难再 胜:美好。再:第二次。 7.兰亭已矣 已:过去。 8.奉承恩于伟饯 于:在。 55 9.是所望于群公 是:这。于:对。 10.敢竭鄙怀 竭:使动用法,使??完全表露出来。 (三)分析内容: 1.文中自谦的句子是哪句,—“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2.作者写终军、班超、宗悫的目的是什么,—暗示自己不甘做一介书生。 3.作者写孟尝、阮籍的目的是什么,—援引古人事例,再次感慨怀才不遇,知己难求。 4.写尽古今宴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的句子是哪句,—第二句。 5.写及潘江、陆机的目的是什么,—期望在座各位施展文才,各赋所怀。 6.小结:第六段在继续慨叹人世不平的同时,又有峰回路转之笔,抒发了作者运舛志不衰,、正视现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第七段除继续抒发自己抑郁情感、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外,以谦恭的笔调,表明了自己对知音的渴望和仰慕。 四.全文内容: 诗与画的统一;景与情的统一;神与形的统一;自然与社会的统一;环境与气氛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山水与人文的统一;欢快与凝重的统一;悲怆与奋进的统一;低沉与昂扬的统一。这是本文脍炙人口、千古不衰的魅力所在。 56 57
本文档为【将王勃的滕王阁序展开想象扩展成一篇隽永优美的散文900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66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4KB
软件:Word
页数:47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2
浏览量: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