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德的内在实践与理性认知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比较

道德的内在实践与理性认知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比较

举报
开通vip

道德的内在实践与理性认知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比较道德的内在实践与理性认知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比较 首都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分类号:(G41) 密级:(无) 道德的内在实践与理性认知 —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荻君一杨 中一夏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研究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几古田士守钾宁合片田相,待恰新言J夕UJL匀、-J一洲尸、、产二1二VLJJ,‘匀,一口J、户忆7、1卜州叮/陌iJ 外思想政治教育 2001年4月摘要 道德教育作为人类精神文明世代相续的一个基本手段,历来是社会关注、学 者探讨...

道德的内在实践与理性认知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比较
道德的内在实践与理性认知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比较 首都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分类号:(G41) 密级:(无) 道德的内在实践与理性认知 —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荻君一杨 中一夏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研究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几古田士守钾宁合片田相,待恰新言J夕UJL匀、-J一洲尸、、产二1二VLJJ,‘匀,一口J、户忆7、1卜州叮/陌iJ 外思想政治教育 2001年4月摘要 道德教育作为人类精神文明世代相续的一个基本手段,历来是社会关注、学 者探讨的重要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作为东西文明史上的两大先哲孔子和苏格拉底更是毕生致力 于道德建设,把道德教育作为树人治国之本,并形成了各自的道德教育方法体系。 这些思想至今仍有深刻的阐释力,对今天的道德教育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基于 这种考虑,笔者结合我国道德教育的现实,分析和研究了孔子和苏格拉底的道德 教育方法,挖掘其当代价值,为新世纪的道德建设献上自己的一点思考。 通过研读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有关思想资料,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 上,笔者认为孔子和苏格拉底二人道德教育方法的特点在于:孔子强调道德的形 成在于主体的内在实践,而苏格拉底则侧重提高主体的道德理性认知水平。围绕 这个中心,本文着重探讨以下问题: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的相同之处、 存在的差异以及对后世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作者认为这些对于当代道德教育 有以下的有益启示:1.突出道德教育中道德主体思想的建设。2.开创培养个体道 德理性认知能力的道德教育方法。3.创设灵活多样的道德教育形式。4.坚持道德 教育方法的实践性原则。 在研究方法上,笔者着重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运用这个方法中,笔者注重 把握文化全球化的特殊环境,特别是在东西方道德教育的碰撞与交融过程中,对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考量。这个研究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 说是以孔子和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方法为个案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具体的比较分 析和对照解释。其次是采用文献法。本文论证的依据一是他们弟子的有关著述, 二是后人的研究资料。笔者除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外,还注意吸收教 育学、伦理学、中外思想史、哲学史等相关理论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内在实践理性认知AbstraCt AsabasiemeansofsPiritualeivilizationtransmissionfromonegenerationtothe next,moralityedt:eation15alwaystheimPortantsubjeet一mattereoneernedbythe soeietyandexPloredbyseholars.ThetwogreatestPhilosoPhersintheeivilization historyoftheEastandWest,ConfuciusandSoerates,devotedtheirwholelifetothe moralityconstruction.Theyregardedthemoralityedueationasthefoundationof teachingPeoPleandrulingtheeountry,andtheyresPeetivelyformedmorality edueationmethodologicalsystem.Untiltoday,theseideasstillhasProfoundeogeney, andtoday’5moralityedueationeanlearnmuchfromthem.Basingontherealityof oureountry,5moralityedueation,theauthorofthisthesisanalyzesandstudiesthe moralityedueationmethodsofConfueiusandSoerates,exPlorestheirvalueintoday’s worldandthuscontributessomeideastothemoralityeonstruetionforthenext eentury? AfterstudyingthematerialsfromConfueiusandSoerates,theauthorthinksthatthe eharaeterofthesetwoPeoPle’5moralityedueationmethods15thatConfueiusstressed thefomationofmoralitylayintheinnerPraetieeofthesubjeets;whereasSocrates emPhasizedtoimProvethesubjeets’reasonedeognitionoftheirmorality.Centering roundthis,thisstudymainlyexPloresthefollowingquestionsasthesimilarityand differeneeoftheirmoralityeducationmethodsandtheirinflueneetothelater generations.Throtlghtheaboveanalysis,theauthorthinksthatthesetwoPeoPle’s ideashavethefollowingadvantageousenlightenmenttothemodernmorality edueation:1.MoraleonstruetionofthesubjeetsshouldbeemPhasized.2.The moralityedt一eationmethodstodeveloPindividualmoraleognitiveabilityshouldbe ereated.3.TheflexibleandvariousmoralityedueationformsshouldbedeveloPed.4. ThePraetiealPrineiPleofmoralityedueationshouldbestuekto. Concemingresearehmethodology,theauthorfirstlytakesthecomParative methodology.IntheProeessofusingthismethod,theauthorattaehesgreat imPortaneetomasterthesPeeialenvironmentofeulturalglobalization,esPeeially eonsiderthemoralityedueationideasofConfueiusandSoeratesintheeonflietand mergingofeasternandwesternmoralityedueation.Itcanbesaidinsomesensethat thisstudyearriesonthedetailedeomParativeanalysisandexPlanationofeastemand westernculture,takingthemoralityedueationmethodsofConfueit:5andSoeratesasa case.Thesecondresearehmethodology15adoPtingliteraturereview.Oneofthe evideneeofthisargt一ment15therelatedworksofhisstudents,andtheother15the researehmaterialofthelaterresearehers.Besidesn:akinguseofthebasietheoriesof thinkingandPolitiealedueation,theauthorPaysattentiontoabsorbtherelative theoriesandmethodsforanalysisandstudy,st一ehasPedagogy,ethies,Chineseand foreignthoughthistoryandPhilosoPhiealhistory. KeyWords:ConfueiusSoeratesMoralityeducationmethodInnerPractice Reasonedeognition 子目录 前言 ................................................................................ ....... „„1 一、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共性分析„,...................................„„2 (一)重视人的主体意识,培养个体道德思维能力...........................„„2 (二)启发道德自觉,寻求道德的普通性.........................................„„3 (三)有教无类和因材施 教.........................„„,...........................„„5 (四)以身践德,风范示人„,.„„,.............„„,.............„„,..„,.,二,„7 二、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差异比较................................„„,„„8 (一)理论基础的差异..........„„,.............................................„„8 1.孔子的天人观和人性论 .........................................................„„8 2、苏格拉底的神灵观和知识说....................„„、........................„„9 (二)主导方法的差异...............................................................„„10 1.孔子:“为仁由己”...............„„、.、,.、..„,...........................„„10 2、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11 (三)道德教育过程中体现的方法差异..........................................„„11 1.孔子:寓德于知、情、意、行.............................................„„11 2,苏格拉底:知德合一...........................„„,.......................„„12 (四)方法实现的结果差异,.?.„„,?..?..„„,二‘.....................„„,..„13 1.孔子:保守的道德建设........................................................„„13 2.苏格拉底:积极的道德建设二,................................................„„l碑 三、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的影响及启示..............................„„14 (一)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的影响..................„„、二、,.、二,..„„14 1.寻匕子道德教育方法的影响.............................„„,...............„„巧 2.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的影响.............................................„„16 (二)对目前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17 1.突出道德教育中道德主体思想的建设..............„„,...............„„18 2.开创培养个体道德理性认知能力的道德教育方法.....................„„18 3.创设灵活多样的道德教育形式.......................„„,..........„„,.„19 4.坚持道德教育方法的实践性原贝小.„,....................................„„20 结语,.....„„,.„„,....„„,二,..„,„,,二,.,........................„„,.„21 主要参考文 献.............................„„,.......................„„,........„„23 产、德的内在实即、理性塑卫巴理鲤壑塑丝些竺 道德的内在实践与理性认知 —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前侣旨口 道德是一种与人类相生相伴的特殊社会现象,道德的生成、塑造和改造均离 不开教育,道德教育历来是社会关注、学者探讨的重要课题,因为道德进步永无 不断有新矛盾、新问 止境,道德问题层出不穷,道德理论学说林立而莫衷一是, 题需要解决。如今,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将世界连为一体,新的价值观念的冲 突,各种社会思潮的起伏,每每超越地区和国家的界线而波及全球。因而,道德 教育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具有世界性,各国为应付道德失落、行为失范,不约而 同地碑道德教育作为道德建设的手段,并把它作为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事来 抓,西方一些国家在所谓“现代社会病”的危机意识驱动下,道德教育在一定程 度上走向回归,有的国家甚至把道德教育视为问题解决的根本,为了更好的发挥 道德教育的作用,他们还把目光投向东方寻求可资利用的道德教育理论和价值资 源。在中国,一些中青年教育学者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纷纷致力于比较 道德教育的研究和学科建设,在经过80年代的启动和积累,中国的比较道德教 育研究在90年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关论文层出不 穷,比较道德教育专著也陆续问世。如: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 戚万学的《冲突与整和一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董小燕的《比较德育研究》; 苏崇德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可以说道德教育在实然和应然层面上的东 西交汇和中外互补已呈蓬勃之势,对道德教育方法的借鉴与融汇更是东西方道德 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实,作为完成道德任务手段的道德教育方法,它是 作为人类精神文明世代相续的一个基本手段,是人类对道德领域探索的成果与结 晶。它超越国界,超越不同的社会性质,为整个人类所拥有,为各国所选择、所 运用。;因此,笔者正是着眼于此,追根溯源,研究分析东西文明史上两大道德思 想建设者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因为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中西伦理学说 的奠基人,为中西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而且他们的思想 至今仍有深刻的阐释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影响着今天的现实社会。因此笔者结合 我国道德教育的现实,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研究分析两位伟人的道德教育方法 思想,挖掘它们的当代价值,以期对我国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发展略尽绵薄之 力,也希望在实践教育“三个面向”要求过程中献上自己对道德教育方法的一点 思考。道德的内在实践‘J理性认知:孔了‘J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一、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的共性分析 (一)重视人的主体意识,培养个体道德思维能力 人的主体意识是孔子和苏格拉底开展道德教育的起点,在他们的道德教 育方法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孔子和苏格拉底那里共同表现为他们对人的 主观力量、精神力量、思维力量的强调,并始终注重培养个体道德思维能力 和道德判断力。这个原则伴随了两位伟人道德实践的始终。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危机、人的生存危机和信仰危机使人与社会问题受 到了强烈关注,加之当时疑“天”思潮的兴起,人的问题在孔子那里更是倍 受关注。他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仁”学思想,明确肯定了人 的价值,凸现了人的主体意识。在他的仁道原则中,他不仅把人视为目的, 而且确认人具有行仁的能力:“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在孔子看来,人 不仅仅是被尊重、被爱的对象,而且作为道德之主体,人蕴涵着自主的力量。 无论是在道德实践中,抑或在德性涵养中,自我都起着主导的作用:主体是 否遵循道德规范,是否按仁道原则来塑造自己,都取决于自主的选择和自身 的努力。因而“仁”的获得不是先天的,在于主体的修身养性,在于人的学 习,在于学习中的思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2人通 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成为“仁”的人,人的精神力量能使人达到这一步;孔 子深信这一点,因而他刁‘毫不犹豫地断启‘:“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 美德的养成,主要不是靠“外烁”, 矣。”3孔子认为一个人道德境界的提高, 而是依靠“内化”,依靠自我的努力与锻炼,内在的修养能使人达到“从心 所欲,不逾矩”。‘从而从道德论上肯定了每一个主体为善为恶的自觉和自由, 赋予了每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实现自我的能动自主性及其内在根据。孔子在 道德教育实践中实施的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内省克 己等无不强调道德的主体性,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以 自我修养作为方法的中心,使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发自内心,而不是教师用 外力控制,这有利于培养个体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判断力,有利于主体自 我的完善,有益于增进道德的可接受性和内化性。正因为如此,侯外庐先生 刁’说他强调人类思维的价值,承认人类的能创精神,把人的决定权归还给自 己,要求人自己为自己做出决定。 苏格拉底是一位唯心主义者,他把人的存在分割成“理性的”、“精神的” 存在和“感性的”、“肉体的”存在两个部分,而把人的主体归结为“理性的”、 “精神的”本质。他提出的“认识你自己”实际上就是认识人(自己)的理 自知)、“自我意识”(自觉)。正 性的精神的本质,也就是一种“自我认识”( 如克尔凯廓尔所说:“在苏格拉底的概念里,所有人都是他自己的中心,世道德的内(l:实践与理性沙、知:孔了’J苏洛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界除了他,没有别的中心,因为他对自己的认识就是对神的认识,正是如此, 苏格拉底理解了自己,同样,对他而言,所有人都应当理解自己,并随之与 同样的人类一道,以同样的荣誉感理解他与每个人的关系。”苏格拉底认为 道德的完善是从自身作起,“认识你自己”就能获得幸福。因为在他看来知 道自己的人就会知道什么事情的发生对自己有利,什么事情的发生对自己有 害。这样就可以趋利避害,使自己获得幸福。而要获得幸福必须具备美德, 获得美德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有真知。而要有真知,就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无 知。有了自知之明,自己刁‘能作自己的主人,刁一能求得知识和智慧。只有知 识和智慧刁’能使人有美德,获得幸福。苏格拉底这种注重人的主体意识在形 成品德中的作用,在他的助产术教育方法中得到充分体现。苏格拉底认为他 的使命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别人,所以他不是“教员”,而是“助产婆”, 是启发别人的智慧,点燃人们自己心中的“火”,激发各人自己的“灵机”。 黑格尔曾指出,苏格拉底大讲“灵机”,大讲“神意”就体现在人的主体意识 之中,这实际上不再是外在设定的、受公众崇拜的城邦诸神,而是借新神之 意宣扬一种人主体的内在意识的新道德原则。拿人自己的自我意识,拿每一 个人的思维的普遍意识来代替神喻。苏格拉底不会给“什么是公正”这样的 问题开一个万灵药式的“定义”,但却可以通过揭示各种矛盾,对立的伦理、 道德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激发起人们对自身德性(善)的意识,经过自主思考后做出决定, 而不仅仅限于习俗盲从。这种方法所着眼的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 是激起人们自觉地探求知识,自己去判断道德的是非、曲直。这种从引起学 生思想中的矛盾而促使学生思想的发展,在不断揭露学生思想矛盾的过程中, 使学尘的认识不断深化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人的道德理性认知能力,以 达到善。因此,苏格拉底非常重视自主的思考,无论是辩驳引起的困惑,还 是在正反题的推导与争辩中的思考,都能体现让主体自己在错误中不断改正、 探索和选择真理,以启发其对伦理知识的思考与追求。黑格尔论及苏格拉底 方法(特别是他的讽刺)时指出“他一有机会就引导人去思考自己的 责任 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8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幼儿园安全责任状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 不管这机会是自然产生的还是苏格拉底故意造成的。”‘他指出苏格拉底的目 的不是别的,就是要把人导入困惑,以达到使人反思的效果。从根本上说, 苏格拉底把智者感性的人变成了理性的人,人的理性是掌握自然的武器,人 在自然中不是无目的、无思想地碰撞,而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成为自 然的主人。一句话,人不仅是自然感性的实体,而且是道德理性的实体。人 不仅是有语启 ‘、 有感觉的,而且是有理性、有思想的。 (二)启发道德自觉,寻求道德的普遍性 孔子所处的时代,周王室的势力已经衰微,同时社会上固有的传统道德 思想也出现了种种的动摇、怀疑和破坏,所以孔子并非创立崭新的独立的思 想以统一人心,而是给当时动摇的道德思想建立稳固的基础,以治理天下大 乱的人心。而苏格拉底处于智者派勃兴的时代,也是一个怀疑的时代、破坏 的时代。所以苏格拉底把从理论上巩固道德的永恒性和普遍性作首要的任务, 甚至认为只要能证明道德的永恒性和普遍性,道德的权威就会自然得到保证。 而是给正在 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他主要日的不在于揭示崭新独特的见解,动摇的传统道德以确定的根据。因此,二二人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都注重 积极引导主体的思想活动,启发他们的道德自觉,寻求道德的普遍性,也就 黑格尔:《一热学史iJr演录》,第一卷,第53典道德的内在实践与理性认知:孔了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是他们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把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观念弄得动摇之后,还 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这就是要从这种动摇和反思中得到新的观念、新的启 示、新的教养、新的普遍性,也就是从具体、个别导向一般、普遍的东西。 “仁”是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也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仁” 是众德之总,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孔子认为要实现“仁”,必须重视道德主体 的自我评价,启发个体的道德自觉,把外在的道德观念内化到道德主体自身 中去,体现在个体的道德行为中,以实现普遍的道德“仁”。孔子看到这种抽 离的重要性,因而他在道德教育中要求他的学生,“不愤不启,不徘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积极思考, 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 i去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J啡”是学生对某一 问题经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矛盾 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 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一”即个别,“三”即多,一般; 给你一个个别的东西,你就要悟到一般的道理。这就是要从己知到未知,在 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发展,运用“叩其两端而竭”的方法,穷尽事物的究 竟,以独立地求得新的知识、真理。这种主动探讨真理的态度,其动力来自 好学、乐学,凡是在学习中只接受现成知识而不能提出问题的学生,决不是 善于学习的学生。提不出问题,就表明没有开动脑筋,思维处于懒散状态, 学习没有深入。孔子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以开动学生思维机器,一旦学生头 脑中出现了问题,有所感悟又不很开朗的时候,便是进入了“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未能”的“愤”、“J啡”状态,这就是进行启发的最好火候。他的 得意弟子颜渊称赞他是“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可见孔子善于运用因势利导手段,指出学生不足,鼓励他们前进,直接向学 生提出更高的要求,直至最后转变学生的道德观念上的认识。也就是说,孔 “传知”、“授教”活动,而是把最终目的放在举一 子并不把教学单纯看成是 反三的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发展上。他认为通过闻、见接触客观事物 而获得的感性认识是很重要的,但只有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认 识事物的本质。但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必须发挥思维的积极作 用。所以,孔子强调学而要思,学思结合,并提出了学思结合这个重要的道 德教育方法。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应该有共同的、客观的、绝对的价值标准,美德出自人 共有的理智本性,是一种知识。因而苏格拉底寻求的是寓于一切善的事物中 的绝对的善,寓于一切美的事物中的绝对的美,也就是用理性去把握一切的 道德本质,而这种道德本质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苏格拉底在与人谈话时, 不是把结论直接告诉对方,而是向对方提出问题,一直追问到对方无词应对, 自陷矛盾,从而自然而然地从具体事物中通过归纳、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 “一般”,形成概念,这种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问答法。这种方法是从不同 事物或相反事物中“归纳”出相同特性来。其实质就是苏格拉底运用“讽刺” 分析、思考问题, “归纳”、“下定义”等环节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 一步步排除非本质的成分,以至认识事物的本质。他告诉人们只有普遍的一 般的才是真正的知识。例如,他在同美诺讨论什么是美德时,不同意把美德 《论i牙?述而》 《论i肠?J气罕》道德的内n实践与理性认知:孔了’j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归结为许多具体的善行善事,而强调他们要探求的美德是“包括一切的普遍 的美德”。他强调不沦美德有多少种,而且也不论它们如何不同,“它们都有 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本性;而要回答什么是美德这一问题的人,最好 是着眼于这种共同本性。”【苏格拉底在概念中探求的“共同本性”,不是一类 事物的表面的共同性、相似性,而是一类事物的“本质特性”。他提出“美德 即知识”这个命题,其根本用意就是着眼于这种共同本性,试图为道德提供 一个普遍性的解释。他认为道德行为必须奠基于知识,产生于知识,而知识 即至善。所谓善就是最高知识,是永恒的、普遍的、绝对的概念,美德就是 善的概念的知识,而不是智者所说的那样是相对的、变动的。道德的兴衰也 不像智者派所说的那样 ’ , 是依人为尺度,而应该依理性为尺度。所以,苏格 拉底提出“有思考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认为要探究存在于内心深处的善, 就要不断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思考力,只有有思考力的人,才能具备美 德。苏格拉底在实施道德教育过程中,也正是着眼于启发人的道德自觉,挖 掘人的思维潜力,提高人的道德判断力,来寻求对道德的普遍认识。例如, 他同人交谈时,先提出一个似乎寻常的问题,而那些深受智者蛊惑的人,对 于正义、勇敢、节制、友谊等有着许多的答案,但一经苏格拉底(通过怀疑 或讽刺)的刨根问底,那些自以为知道的人便知自己掌握的并非真理,这时, 苏格拉底给予适当的提示和鼓励,使讨论进行下去,从而进一步动摇人们头 脑中的固有观念,然后引导人们离开这种特殊事物去思索普遍的原则、普遍 的命题,引导他们思索,确信并认识什么是确定的正当的东西,什么是普遍 的原则,什么是真和善。 (三)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都想通过道德教育,抽出被人普遍接受的东 孔子和苏格拉底身处乱世 西,以达到济世救人的目的。因而两人在实施道德教育中都实行有教无类, 注重因材施教,其结果都造就了一大批贤才‘、哲人、达士,为东西方文化、 学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学习文化知识是官府及其子弟的特权。 到了春秋时代,由于战争,许多文化典籍散失民间,一些没落贵族将文化知 识带到民间,另外,各诸侯为巩固地位,也纷纷打破等级界限任用一些有识 之士,这从客观上刺激了民众的求知欲望,教育的推广成为大势所趋。孔子 正是看到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同时也认识到政治的基础在人刁‘,因而孔 子毅然办起私学,举起了“有教无类”的旗帜,公开招生授德,开创了中国 教育发展和文化发展新纪元。孔子本人出身寒微,他的学生来自各诸侯国, 其中有富家子弟,但大多数为微贱之士,凡有求学之志者,只要“洁己以进”, 孔子不拘一格,兼收并纳,社会地位和身份不再是入学的条件。孔子公开打 出“有教无类”的旗帜,以此向传统的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权的“学在官府” 挑战,这不仅扩大了文化知识的传播面,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也为以后战国 时代的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准备了条件。“有教无类”是在思想上反对等级歧 视,提倡教育平等,推进教育普及。“因材施教”则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坚持实 事求是,注意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两者相辅相成,构成孔子道德教育的 主要特色。孔子本人并没有说过“因材施教”的话,“因材施教”是宋代学者 在通过总结孔子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北宋程颐说:“孔子教人,各因 《砂:希叭罗马折学》,}幻务印书馆!982年版。道德的内在实践’J理性认知:孔子‘,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这就是说孔子以学 生智能的个别差异为依据,对他们施以不同程度的教育。孔子的学生来自各 诸侯国,其社会背景、原有基础、求学目的、志趣和能力各不相同,甚至年 龄上也相差悬殊,父子同堂共学者也非鲜见,孔子对他们的教育是“因材施 教”,从不拘泥于呆板的教条,孔子的弟子问政、问邦、问仁、问君子,孔 子的回答都是因人、因时、因事而有异,针对对方的特点而做出基本精神一 致而又有所侧重的回答,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回答各得其所,易于接受, 从而达到长善救失,共同提高的目的。孔子因材施教的方法,首先体现为他 通过观察、谈心台‘志等方式详细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侧重地分 别加以培养;回答问题有的放矢;随对象的发展变化而灵活运用等等。在道 德教育的过程中,孔子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或道德教育行为上存在的问题, 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由此,孔子积累出许多有益的经验,如“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才不仅观察一个人的所为,而且观察他为什么这样做, 观察他之所以安心。这样将行为与动机结合观察,人的内心世界就无法隐藏 了,因而可以有效的进行教育。孔子这种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把握学生个 性特点的因材施教的方法,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发现人刁‘,造就人才有 着突出的作用,也为今天的教育所推广和运用。 苏格拉底在另一种历史背景下,也实行“有教无类”。雅典城邦久有奴 隶主民主的传统。在这种民主制度下,谈不到少数贵族对文化知识的垄断, 当时希腊也没有多少文化典籍可以垄断。因此,苏格拉底在教育中既没有既 成的、公认的文化道统可资遵循,也没有权威的古圣先贤规范他的思路,他 充分运用自己的谈话技巧和各门人士进行论辩以实现其道德教育目的。苏格 拉底的门徒中有雅典人,也有慕名而来的外邦人,有的人甚至不顾本国的禁 令,冒着生命的危险,化装成女人,偷偷来到雅典,倾听苏格拉底的教导。 他的学生中有奴隶制的拥护者如柏拉图,也有反对奴隶制的人如阿里思提普; 有富家豪门子弟,也有贫寒之士、手工业者。苏格拉底的施教对象不分贫富, 不拘一格,有教无类。他自称:“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 何人只要愿意和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据柏拉图记载, 苏格拉底曾和一个目不识丁的奴隶讨论过几何学问题,通过问答法,苏格拉 底引导这个奴隶自然而然地得出了一个几何学上的结论。这件事虽是个别的 特例,却有深刻的意义。同时,苏格拉底肯定人的天赋上所存在的差异并实 行因材施教,他认为有的人生来聪明些,有的人生来鲁钝些;有的人生来胆 大,有的人则察性怯懦;但不论天赋好还是天赋差的,都要在受到适合的教 育后,刁‘能真正成为一个有德的人,一个有用的人。苏格拉底并没有明确指 出因材施教的方法,但在他的谈话和辩论中的确贯穿了这个方法,苏格拉底 与鞋匠、政治家、铁匠的谈话,并不是套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当他和政治家 辩论的时候,他使用的是政治术语,讲的是有关国家、政府领导、对外战争 之类的话;当他和诗人、歌颂酒神的诗人,以及各种各样的诗人辩论的时候, 他谈的是诗及与此有关的东西,他企望以此去教导诗人;“最后我又回到工 匠那里,跟他们谈手艺、雇主、生意之类并乘机增进他们的智慧。”如此等 等。在道德教育中,苏格拉底因时因地进行因材施教,他的教育活动是不收 ,《_程集》 2《沦语?为政》 色诺芬:((l叫忆录》道德的内八实践与理性认知:孔子’J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报酬的,也是教无定所、教无定时、教无定规的。公共场所、市场、店铺、 私宅、餐桌上都是他进行道德教育活动的地点,或作公开演讲,或个别交流, 或进行辩沦,并巧施妙计使对方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发现自己思想中的 矛盾,并放弃自己自以为对的观点,承认自己无知,苏格拉底认为这是认识 问题,获得美德的重要前提。苏格拉底的及门弟子中,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哲 学家、思想家柏拉图,著名的修辞学家、教育家伊索克拉底,杰出的历史学 家色诺芬,墨加拉学派创始人欧几里德,犬儒学派创始人安提西尼等,苏格 拉底教育活动的成就,和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以及孔子死后“儒分为 八”的景象一样,在东西方教育史上相互辉映。这与二位大教育家实行有教 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是不无关系的。 (四)以身践德,风范示人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被尊为“万世师表”,苏格拉底在西方则被称为“众 师之师”。东西两位圣人、思想家、文化巨人,也是两位模范教师、教育家。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毕生好学,废寝忘食,尽心竭力,分毫不爽地践行自己的 学说,一个成仁至圣,一个体现“美德即知识”。他们的感化力和吸引力, 不仅是由于学识的卓绝,更由于他们在教育活动中能够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体现了完美的人格。 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他虚心好问,学无常师,学而不厌,发奋忘 食,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视不义的富贵如浮云。孔 子除了短暂的仕宦生涯外,一生整理文化典籍,弘道育人。他倡导教师不仅 要 一 言道德,更重要的是行道德。孔子认为德行是立身的根本,言论是德行的 体现,他极其憎恶那种花言巧语,而无实学的人。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又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2他特别强调,不 论是统治者对民众的“教化”,还是教师对学生的“德教”,都应当身教重 于言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为民众、学生的表率。他说:“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召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不 仅以知识教人,而且以道德化人,以台‘行风范感人。“颜渊哨然叹曰:仰之 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 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刁‘,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己。”‘这 就是一个生动的写照。孔子之教不仅在学术上而且在实践中都是伟大的,不 仅对于当时他的弟子们,就是对于后世也有着深深的感化力,他的每一个教 导都是孔子这个人物的人格体现。孔子之所以为世世代代的人们所尊崇,主 要是他在道德上能够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他是一位具有圣人人格的至圣, 决不单纯是传道解惑的学者。 同样,苏格拉底之所以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可以说,主要并不是他的 各个教导的伟大,而是由于他在人格上具有吸引力。苏格拉底中、老年是在 战争中度过的,此时,人性堕落、道德沦丧已达极点。他在这样的时代与环 境里,洁身自好,以身作则,推崇智慧并加以传授,既不随波逐流,更不同 流合污,苏格拉底对自身独特的察赋悟守不移,始终如一,他对自己的理想 更是坚持不懈。他的一生都在对真与善进行寻觅与追求,堪称是一位清廉自 《论语?学l(0》 2.门马迁:《史记?孔了世家.》,岳超书社1993年版。 19?了 语? 语? 路 . 》 路 . 》 子罕》 论 合曰人匕、,.‘„卜 甲“认己“比厅认道德的内在实践与理性认知:孔子’J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奉品格高尚的道德楷模。据说雅典的青年跟苏格拉底谈过一次话,就会为他 的人格所吸引。尤其是他坚守信念,捍卫真理,洁身饮毒而死,直接对其弟 子柏拉图等人乃至后世,常时期起到了深深感化作用,这是他始终不渝追求 幸福的敢于牺牲的表现,更是身教胜于一言教的具体行动,而且也向人们做出 了至诚感人的实例。苏格拉底是雅典的一介平民,他平素布衣粗食,终日站 在街头,一心与民众为伍,找人谈话。他视个人的地位、物质享受和小家庭 的安乐如草芥。他不计报酬地从事社会教育,数十年如一日。苏格拉底谦逊 而又博学多识、谆谆教人而又自律更严,热爱祖国而又直台’不讳地批评弊端, 关心他人胜于关心自己,苏格拉底被屑小之徒诬告陷害,在法庭上,他坚持 、讨好或哀求来取得 真理,决不为苟全性命而低下高贵的头,他决不用阿诀 陪审团的怜悯。苏格拉底一生的行事做人,就是一本生动的道德教育的教科 书,同时也是希腊文明史上一座思想丰碑。 教师只有以自己的高尚道德台’行来熏染学生,在自己的行动中活生生地 体现自己所宣传的道德言行,学生刁‘会信服、刁‘会效仿,刁‘会激发他们对 “真”、“善”“美”的追求。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个人范例,对于青 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取代的最有用的阳光。”孔子和苏格拉底正 是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成为东西辉煌的两支巨烛,他们照亮了别人,也照 亮了人类。 二、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的差异比较 (一)理论基础的差异 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道德教育的主体也是人。道德教育理论首先必须 界定人的意义、价值、地位、作用和使命。在古代,涉及这方面的重要问题 之一是神人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孔子和苏格拉底的观点判若径渭,大异其 趣,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他们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存在差异的原由。 1.孔子的天人观和人性论 在古代中国,夏人尊命,殷人事鬼敬神。统治者以鬼神降灾降福的谎一言恐 吓老百姓,作为推行其政策的权威棒。但是,驯服的老百姓却并未因顺从统 治者而得到鬼神的庇护。从周初到春秋时代,统治集团中的一些有识之士, 己认识到神鬼不能操纵人类的命运,人应当掌握自己的命运。孔子继承并发 展这一重人事、轻鬼神的现实主义态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天人观。 孔子的天人观矛盾而复杂,他一方面尊天信命,认为天命具有神秘的主宰力 量:另一方面又疑神主仁,强调人事和人的主观努力。但总的来说,他的思 想中重视人的作用超过了对天神的崇拜,他从人自身那里寻求人道,从而把 人从天神的重压下解放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他虽然承认 有意志的“天”和无可抗拒的“命”的存在,但他经常离“天”而谈“命”。 而“命”多少带有客观必然趋势的意味,其神秘没有天神那么浓厚。其二, 他虽然不否定鬼神的存在,但和敬鬼祭神相比,更重视人事人生。所谓“子 不语怪、力、乱、神。川“敬鬼神而远之”。2其三,他在尊天的同时强调人事 的作用,在信命的同时更重视人的自我努力,并提出了“仁”学思想。孔子 在高度重视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同时,又高度评价教育和环境的作用,他提出 吸《论语?述1{一J》 2《沦语?雍也》道德的内在实践’J理性认知:孔子‘,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孔子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天性的差异,但 这种差异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习”指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的自 我努力。按照孔子的思想,“性相近”是人的发展的前提,教育和环境的影 响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要使前提和外部条件在人的发展中产生实际效果, 关键在人的主观努力,在于学习者的愿望和意志。孔子的天人观和人性论无 论从哲学、政治、伦理的观点,还是从教育的观点上看,都是思想史上的一 次飞跃。孔子对人的尊崇,对人的自主意识的肯定,为以后中国2000多年中 文化、教育的人间性、现实性、入世性奠定了理论根基,也是孔子极为重视 的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正是基于这种积极进取的世界观、人生观,孔子从 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邦的主张,道德教育作为实 现其政治抱负的主要手段,强调人必须努力探讨社会、伦理等人世间的现实 问题,为改进社会、改善人生作自我努力。 2.苏格拉底的神灵观和知识说 苏格拉底是有神论者,他自称“我服从神奇的感受。这种神奇的感受在 我童年时代就产生了,我时常感到一种声音在召唤我。”才罗素说:“历史上 的苏格拉底的确宣称自己被神喻或者命运之神所引导。”‘但苏格拉底的“神” 却是有限制的,他只能根据理性,以“善”为目的行事,既不是传统意义的 神,也不是任何宗教意义的神,而是理性的神,他赋予人追求知识,实现理 智本性的主动性。正如色诺芬在《回忆录》中记载苏格拉底已经指出的:“既 然神己赋予人以理智本性,人就应以道德知识理智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达到 灵魂的善。敬神就是敬重人自身的理性,既不是人对诸神的服从,也不是超 尘世的愚昧追求。”因而苏格拉底借助于神示来阐明自己的哲学意旨,从自然 万物转向考察人的智慧和德行,从而反思人自身的理智本性。他认为他所负 的使命,首先是让那些自认为有智慧的人发现自己无知,再进而呼吁每个人 关切自己的灵魂,获得至善的知识。与对神灵的笃信相关联的是,他坚信灵 魂不朽,相信灵魂可以脱离肉体并永恒存在.他认为在灵魂和肉体结合的时 候,灵魂受到肉体的污损和障碍而误入歧途,不能把握对象,不能认识本质 的存在。净化灵魂的必要前提是灵魂与肉体脱离,“使灵魂习惯于和肉体脱 离一切联系而只注意自己摆脱肉体的束缚”。苏格拉底公开宣扬神学唯心主 义,认为真理就存在于人的灵魂中,“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真理,同时也 是通往完美无缺的道路。他之所以重视道德修养,重视人的人生观和道德品 质的培养,是从神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的。他认为神特别给人的身上安排 了能思考的灵魂,也就是有理性的灵魂,人有了灵魂,就能知道一切,就能 获得知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追求到神在安排一切的时候所根据的原则 —善,这种“善”,并不像智者那样是感觉的附和,而是事物的客观的、本质的目的,即他所称的“美德”。苏格拉底从反对智者倡导“真理就是知觉、 感觉”的论点出发,提出他的知识论。他认为智者们只讲“好”、“恶”,不讲 “真”、“假”,只讲个人主观的喜好与否,不讲理性、客观的知识。没有“知 识”,则会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为善为恶都是无知的结果。这种“知识”, 不同于感受,不同于流行的意见,而是一种理性的、必然的真理,它是由概 念组成的,是普遍的、不变的。它是“事物的木质”、“真实的存在”,即对“真 ,《论语?阳货》 汁自拉图:《一},辩篇.》,商务印书馆一953年第1版。 ,‘岁素:《西方哲学史.》}一)l}t,商务印斗弓馆!963年第l版。道德的内在实践与理性认知:孔子’J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理的把握”,它是只有通过理性刁‘能达到的。苏格拉底又认为各种善的知识早 己存在于我们心中,必须通过心灵的活动才能掌握它。在这里所说的心灵活 动就是教育,教育就是使人通过运用思维,回忆心灵中原有的知识,获得真 知,富有理性,以善行事。教学过程仅是教师协助学生产生概念的过程,把 存在于学生内J自的知识引导出来,变为学生的实际知识与技能,教师就是要 设法鼓励学生辨识、发现它们,教育目的就是通过人的自我认识、自我探究、 发展知识,最终成为有智慧、有道德的人。 天人关系上,孔子和苏格拉底殊途同归。孔子的天人观是春秋以前从畏 天到重人的历史发展的结果。苏格拉底则代表了古希腊从问天到问人的历史 转折。两人都把注意力的重心从天上转移到人间,都将社会、伦理问题提升 通过教育,培养道德,改善人性,确立正常的自我修养 到哲学的中心地位。 和人际关系,以达到社会的稳定、协调和改进。这是两人的共同理想。 (二)主导方法的差异 1.孔子:“为仁由己”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强调发挥人们在道德修养上的自觉能 动性,鼓励人们自己教育自己,强调修养德行的关键在于主体的内在实践,在于 “内化’尸,因为孔子认为它具有外在道德教育和道德评价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己复礼为仁。”’他认为,要实现道德的 最高境界“仁”,必须要约束自己,使一切视听言动都符和礼制,将实践外在礼 制化作内心欲求,以达到道德自律。因而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孔子提出并实施了 一系列的以道德自我修养为中心环节,通过内心反省、自求自得的过程,以达到 个人道德完善的方法。如立志有恒,就是孔子教育学生要有坚定的仁义信念,以 达到一种高度自觉、志向坚定的崇高精神境界。他提出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 不可夺志也。”’既体现了主体的尊严,又表现为一种非外在强制所能左右的内在 力量。学思结合,孔子认为道德观念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不论是“教”还是“学”, 都应在增进人的知识过程中完善人的道德品质,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提高自我 道德修养的过程。“仁”、“知”、“信”、“勇”等人们必备的品质,只有不断学习 知识,刁‘能形成、巩固和发展。而且学要与思结合起来,既学又思就可以培养起 德性来,正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内省克己,孔子认为 不论道德认识或是道德实践,都需要有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要经常对自己的思 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检查,自觉地进行道德反思,时时以道德规范来检点自己的言 行。正如他说:“见贤思齐也,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 人。”,改过迁善,就是道德的自我修养和改正。孔子认为人有过失是客观存在, 加强道德修养正是为了减少过失,“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 之:更也,人皆仰之。”3由以上方法可以看出,孔子强调道德品质的养成在于人 的内在实践,在于主体的自我修养。为仁(道德行为)并不仅仅是被决定的,而 且是主体自身力量的体现(由己)。不管是内在人性的陶冶塑造,还是外在行为 的秩序规范,一定的自我约束是必要条件,这种约束不是克制或消灭“人欲”或 “天理”,而是约束自己内心和外在活动符合礼制,符合社会的普遍规范,通过道德的内在实践‘j理性认知:孔子‘J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领悟租体验以修养自己达到“归仁”的道德境界。 2.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明确肯 定理 三点共线定理勾股定理的证明证明勾股定理共线定理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性知识在人的道德行为中的决 定性作用。他认为获得美德的唯一办法就是要有真知,而要获得真知,就必 须首先承认自己的无知,有了自知之明,自己才能做自己的主人,刁‘能挖掘 自己的理性认知能力,刁‘能求得知识和智慧。苏格拉底认为那些自认为有智 慧的人其实并没有智慧,因此人应该去对自己的智慧即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 进行反思。他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个命题,就是突出人的自主权,强调人 凭借自身的理智来自决主要的人生事务。他的意思是说,要人认识“真正的 我”,这个“我”是指我的灵魂,也就是理智。他认为一个人应当关心自己的 灵魂,因为只有灵魂或理智刁‘能使人明辨是非。一个把自己的灵魂或理智看 作至高无上的人,自然就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并且能够做一 个有道德的人。总之,人不能被动地接受一个从外面给予的东西,一切都存 在于人的精神之内:一切对人有价值的东西,永恒的东西,都包含在人本身 之内,都要从本身中发展出来。在苏格拉底看来,包括道德知识在内,一切 知识都是植根于自己的心中,而不是从外面灌输进去的。然而,这种本已有 的东西,需要启发、开导,这里就有“教师”的作用。感觉的东西是人生而 有之的自然察赋,这方面不需要教,也不可能教,教师能教的只能是普遍的、 原理性的东西而这方面的东西带有逻辑的普遍性,必然性,所以教师的作用 在于帮助和推动学生自己的思考能力,因而是启发式的,不是填鸭式的。用 苏格拉底的话来说就是“提醒”,在《美诺篇》种曾两次提到这个概念,其 中之一:“什么样的灵魂刁’有德性?德性是可教的还是不可教的?首先,如 果德性不是知识而是其他什么东西,那么有无教授别人的可能?有无提醒别 人的可能?”’这里所谓“提醒”,就是“点到为止”,“举一反三”的意思。 所以,苏格拉底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学生”,也没有“老师”,“师”、“徒”完 全是一种“讨论”、“启发”的关系。从柏拉图留下的对话来看,苏格拉底的 确没有把现成的一些知识教条地向人宣传、灌输。我们所发现的他唯一教导 人的是一种思想方法,这种方法是人们自己开动脑筋,探索真理的奥秘。因 塞到 此,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家作为人类的导师,不在于把什么神秘的东西人的头脑中,而是启发人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三)道德教育过程中体现的方法差异 1.孔子:离德于知、情、意、行 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而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 成要在道德教育的基本过程中实现,要有得当的教育方法来保证。这些道德 教育方法的实施要依据道德品质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也有赖于人的心理发 展规律,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孔子在进行道 德教育过程中,虽没有提出系统的道德教育过程论,但通过他实施的一些道 德教育方法可以看出孔子非常注重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 为的养成。孔子认为一个人首先要有丰富的道德认识,形成道德的概念和信 念,刁‘能分辨善恶荣辱,决定取舍而不迷惑,刁‘能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为自己 内心的需要。因此,他把道德认识教育看作是道德教育过程的开端,认为要 ,柏拉图:《美诺篇》J直德的内6:实践与理性认知:孔了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掌握他所倡导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念,首先必须形成道德认识,为此 他说:“未知,焉得仁?”’可见“知”是实现“仁”的首要条件,对这种道 德观念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有自觉的仁德,因而孔子在道德教育 方法上,要求学生以学为主,学思并重。 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的起点和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总是伴随着道德认 识过程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孔子在他的道德教育方法中,十分重视激发 学生的道德情感,注重把那些枯燥的教条熔化到情感中,使学生好之不厌, 乐之不苦,使他们自觉地实行道德信条。之中情感,一方面要有爱人之心, 关怀别人:另一方面要克制自己某些不正当的情感。例如内省克己,循序渐 进,循循善诱等方法,都是充分利用人的情感作用,使道德行为习惯成为自 觉的表现。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行为能不 能坚持到底的问题,孔子既看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它的艰巨性。 因此,他除了用情感作动力来深化道德认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 孔子提出的立志有恒的方法,并把“志于道”放在“据于德,依于仁,游于 艺”竺之先,认为一个人的为学、修德一定要立志,提出“三军可夺帅也,匹 光靠认识和情感,人不一定能成为仁人,必须 夫不可夺志也。”{在他看来, 有其从仁的意志,才‘能成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l的志士仁人。 同时,孔子也重视“恒”,即“恒心’。一个没有恒心的人,他在完成道德 行为的过程中,就很难始终如一,坚持到底。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把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 情感、道德意志付诸道德实践。付诸道德实践的过程,就是对学生导之以行 的过程。孔子教导弟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5又说:“君子袄劫卜言而敏 于行。”“他认为知和行是一致的,否则根本谈不上道德,因而他十分注重言 行一致的方法的运用,强调躬行实践的重要,道德教育只有在道德认识、道 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基础上付诸行动,才算是真正形成了道德品质。 2.苏格拉底:知德合一 苏格拉底毕生寻求人间的美德,探求如何使人通过教育走上自我实现的 道路,成为一个有理性的人,这种有理性的人,就是知识广博、品德高尚的 人,也就是富有善德的人。苏格拉底强调知识来自理性,认识事物就是用理 性确定事物的概念,只有确定概念,才能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才能达 到真知.因此他把科学的真知和道德的真知看作一回事—都是知识,知识就是善.道德的善不过是善的一部分。他认为,明智的人总是做那些能够辨 别和认识的,光荣的和好的事情,而愚蠢的人却不能这样做,即使试着去做, 也是要做错的。这就是说,人们只有借助于自己的知识,刁能变得明智,只 有明智,刁‘能有美德。因而,苏格拉底在实施谈话时,总是以一种对所讨论 问题表示无知的态度向人请教,请人们谈出有关美德、勇敢等的定义,然后, 通过讽刺、反洁,一步步揭露对方的错误,使问题深入,从而使对方的认识 也一步步的深刻,不断获得新的认识,放弃自己原有的观点,承认无知。在 《论语?公冶长》 《论语?述l(lJ.》 《论语?了罕》 《沦语?!」灵公》 《沦语?为政.》 ((主仑语?l丰(仁.》道德的内介实践与理性认知:孔了’J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苏格拉底看来,承认自己的无知是认识真理的第一步,因为只有清除错误的 观念士能在真理的道路上逐步前进,同时也是获得真知,提高道德修养的重 要前提。所以,从他的方法看,知识始终贯穿整个道德教育过程的始终。 苏格拉底认为人根据智慧,遵循理智,能够自制,能够做最好的事情,实现 善。ha就是知识为善(好),无知即为恶(坏)。这就是说,在他看来,知识和行 为是统一的,是灵魂的性质和表现,所以,‘懂得道德知识的灵魂,就是善的灵魂, 善的灵魂就不会做出不道德的事,如果灵魂中有了公正、节制、勇敢等知识,人 就不会做出不公正、不节制、不勇敢的事情。知识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深明 大义,自然就会有道德,而无知就无道德可言,要为善就必须有善的知识。总之, 有知识的人就必然从善而不作恶,恶是愚昧无知造成的,是不明善的道理造成的。 在这里,苏格拉底把知和行完全等同起来,所谓“德”,在苏格拉底那里,不是 一个自然概念、理论概念,对“德”的知识,也不仅是理论的知识,而且是一个实 践的概念。它包括了人的一切优秀品质,包括了这些品质在现实中发挥作用这样 一种能动性,一种功能性,技能性。“德”本身要求发挥(实际)作用,所以这种 对“德气“善”的知识,不仅是理论的,静观的,而且是实践的。因而,苏格拉底 通过他的方法以达到知德的合一。 在实施道德教育过程中, (四)方法实现的结果差异 1.孔子:保守的道德建设 孔子教人修身养性,明白为“仁”之道,不同境界者应予不同的指点, 所以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又欲天下归“仁”,故实行“有教无类”:达致圣 人之道,不在朝夕,而重在醒悟,所以强调温故知新,举一反三,但因孔子 “信而好古’,,推崇上古圣贤,他在实现自己理想的时候,常采用“吾从周” 的形式。所以,孔子特别提倡“学而时习之”,要求学生能“告诸往而知来者”。 ,他教导学生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艺孔子认为,“不知而作”是做学问的大忌,如果不 是“生而知之”的天刁‘的话,那就只能从闻见入手,增长自己的见识。可见 孔子重往昔经验,反凭空造作;重学习实践,反空谈玄虚。而且他认为自己 知的那一点是不可怀疑的,从未考虑过是否会有自以为知其实并不知的情况。 他有时甚至把这一点推到极端,叫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即在外在形式上也是一丝不苟地奉行古老的礼仪和惯例。根据这 句话,有人果断地宣称,孔子是“维护奴隶制的复辟狂”,孔子的确对周礼不 仅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极为推崇,表现出其因循守旧的一面。但他的循古 并不是全盘接受,不改变一丝一毫,他曾这样总结历史:“殷因于夏礼,所损 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可见孔子决不是对以前时代的盲从,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损益、扬弃,是“思” 之后的“从”,以前所未有的气魄重新审视以前的一切,因此,它就区别于过 去时代,又高于过去时代。而且,他在复古的形式下陈述的内容是他对那个 时代的道德现状、意识、观念等进行反思的结果。例如,他提出的“爱人”、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等主张,不是奴隶主阶级所能提出的。他是顺应社 会思潮,适应社会需要,在对周礼的学习、批判、吸收、改造过程中,形成 ,《论语?学泊户 之《论i吕?述}介户 ,《论语?颇渊》 否《i仑语?为政》道德的内在实践’J理性认知:孔子’J苏洛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因此,孔子并非否定创新,只是突出强 调在固有基础上发展,在原有成果中创新。他的“因”是有所选择的:是对 现实生活有某种价值的东西;是和“仁”相符的东西;是有利于统一当时大 乱的人心,有利于重振已近沦丧的道德精神和维护动荡的社会秩序,他是以 “复礼”、“好古”的形式来倡导“维新”的,是一种保守的道德建设。因为 和苏格拉底相比,孔子对旧有的道德的确是批判的太少,承袭的过多。 2.苏格拉底:积极的道德建设 苏格拉底生活在一个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充斥的雅典城里,真实被看 作无知,诡辩却大行其道,雅典制度和雅典精神开始败坏。苏格拉底对此痛 ,心疾首,决心做一个马氓,去蛰醒雅典这匹昏睡的马。苏格拉底用终身时光 和耐心劝诫着民众。他宣扬道德与至善,抛开个人荣辱与享乐,完全把自己 献身于倡导世风,引导民众上,以此树立起人们追求真理的信念。他在法庭 上说:“神让我到这里履行牛氓的职责,整天到处叮着你们,激励、劝说、批 评每个人。”“只要我还有生命和力气,我将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与教诲,劝 勉我所遇到的每一个人。”’苏格拉底对于他所听到的各种观点,不是“默而 志之”,而是持审查、批判的态度,特别对智者们宣扬相对主义的、感觉的道 德论极为不满,“他敏锐的思想识透了他们的矛盾,他的道德上的真挚为这些 经常追求文化的肤浅和轻浮所触怒,认为自己的职责是启发自己和同胞去认 识这种虚假知识的空虚,追求真理。”了虽然,苏格拉底在与人交谈时,特别 是与一些享有智慧名声的人们辩论时,不断洁难对方,揭露对方的愚昧和无 知,使他们出尽洋相。但他揭露对方论证中的矛盾不是为了讨好群众战胜对 方,他是为了让对方认识自己的矛盾,承认自己的错误,在探讨美德的定义 中用他的辩证法,使那些常识性的伦理思想升华为一种有深刻意义的道德理 论,在对话中着力进行一种积极的道德建设。他并不以全知者自居,他说: “我知道我是没有智慧,不论大小都没有。”他所知道的就是他什么也不知道, 这种想法不仅仅是苏格拉底对自己知的一种反思的态度,更主要想说明公民 只能是等待照看的“群羊”,他们不具备治理城邦的政治技术,没有治理自己 的能力,雅典需要有智慧的贤人出来进行理性的统治,苏格拉底力图挽狂澜 于即倒,提倡道德振邦。然而,事与愿违,病入膏盲、失去理智的雅典制度 不能承受苏格拉底这种辛辣的批评和尖锐刺激,力图去制止一切所谓蛊惑人 心的一言谈,最终以教唆青年人、不敬神为罪名叛处苏格拉底死刑。苏格拉底 承受内心的痛苦挣扎,面对外界的愚昧和顽固,直至以生命为筹码,获得自 己对信念的坚定。虽然,苏格拉底以自己的学识能够知道自己拼上一死也难 以唤醒沉溺于昔日美景,浑然不觉今日危机的雅典,但他仍是知其不可为而 为之。苏格拉底虽不被当时社会所接受,但其为了挽救国家,振兴道德,追 求理性而献身的精神却冲破种种障碍,暗暗地渗入人心,在历史的长河中, 与社会相融合,以至影响着今天的西方文化。 三、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的影响及启示 (一)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的影响 传统既是历史,又是现实,它是历史在现实中的沉积,它不仅作用于过 ‘午自拉图:\(‘},沐详稿》,商务〔},书馆1983年第一版 二文德尔功_:《竹学史教程》卜卷,第99臾。道德的内在实践’j理性认知:孔了lj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去,而且构成一种强大的现实力量作用于当前乃至未来。孔子和苏格拉底的 道德教育方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思想代表的方向。他们对人的价值、人 的力量的强调,对东西文明的发展起了开创性的和启蒙的作用。他们两人的 道德教育方法虽然存在着差异,但对后世都留下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 对当代也都有值得借鉴和继承的合理因素。同时对其弊端和糟粕,也要进行 分析、剔除。 1.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的影响 孔子一方面高度评价教育和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又高度赞扬作为教育 主体的人的自觉能动性,从不把人看作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不视人为消极 的环境的奴隶。在这一积极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历代教育家都强调学习 者的“立志”,把立志看作为学、做人、成刁‘成器的先决条件,将教育、教学 活动的重点放在学习者自主的“学”仁面,这一点对华夏民族以后的学术教 育事业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同时,孔子注重人的内在道德情感和道德情 操的培养,注重社会温情,使社会生活具有人情味及生活情趣,由此形成一 种积极入世的文化心态。这有利于纠正当前由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人们思想 上的倾斜,有利于协调社会上的人际关系,对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 孔子倡导的仁爱,始终是一种人性修养的理想,一种至诚之情, 重要意义。 因而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主要表现为重领悟、重直觉,强调以自我修养作为 方法的中心环节,通过内心反省、自求自得的过程,追求自我的内在超越和 道德主宰,立足于自我塑造之上来确立人生信念、内在价值和人生意义,以 达到个人道德完善的境界。由于这种方法的影响,中国人中的大多数有着较 强的自律性和自觉性,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这对于在中国社会中进一步形 成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以及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即教育平等原则,打破贵族对社会文化和教育的 垄断,推动文化和教育的普及,这不仅在观念形态上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意 义和文化内涵,表现出划时代的历史进步,而且在教育实践中更需要挑战世 俗的勇气和热爱人民的情感,体现出圣人的高尚情怀。虽然,由于历史的局 限性,孔子的“有教无类”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但它对今天《义 务教育法》的全面实施和教育的改革仍有启发。因材施教,不但是孔子知识 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道德教育上的重要方法。因为道德教育的实施, 必须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个性特点。《学记》上说:“学者有四失, 教者必知之。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这就是说,学 生心理的差异性,决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后世的教育家,在孔子的影响 下,注重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因人制宜地进行因材施教,从而造就出许多 有特殊成就和才能的学生。在当今的道德教育中,因材施教仍是教学中的一 个重要原则和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智力,全面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提高道德教育效果,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孔子的道德教育是建立在宗法制的政治体制和以 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制的人伦关系的基础上,而这种体制又以封闭的、自给自 足的小农经济为依托,因此在其方法上就不能不存在一些消极的因素和弊端, 这些对国民的教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孔子所强调的道德的内在实践,是为了人伦关系的协调,人的自主性、 创造性被限制在礼仪规范之中,而不注重对自然界奥秘及其客观规律性的探 索,也不重视个体生存能力、开拓仓lJ新等个性品质的培养。因此,国民内在道德的内(l‘灾践‘j理性认知:孔广’,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的理性思维受到限制和压抑,个体的能动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且缺乏 那种锐意进取、主动以自身能力与大自然抗争、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自信。 长期以来,多数国民形成了较为内向的性格,具有超强度的忍受压抑和痛苦 的承受能力。从而造成中国人人格的弱点,导致传统的中国人自幼就形成遵 从意识和众趋人格,造成民族精神缺乏生气和活力,这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总之,孔子这种重领悟和体验的方法,强调道德修养在于人的内在实践, 用于把握生命、心灵、道德精神时具有特殊的优越之处。然而,它不注重逻 辑分析和系统管理,缺乏理性基础,又带有模糊性、神秘性、笼统性、直观 性等缺陷,对于理智地、科学地认识活动具有致命弱点。所以,中国的主流 学问,一向停滞在内心的反省上,在这一过程中,由孔子发其端,孟子的“万 物皆备于我”为其次,进而发展到“理”学“心”说,仅仅挖掘了人性中值 得向往的一面。自孔子后,儒家学者一直在讲求道理,运用体悟的方式去追 求应然的东西,并以此教化天下。这种劝人向善的精神堪称中国的脊梁,但 也山此忽视对实际情况的客观评价。这种互为主体上的认识,也仅在人性及 人伦的关系上发扬光大,而没有关注到外界自然之处。这也是我们先辈在对 付自然时一直强调勤劳而相对忽视智慧的历史根据。 2.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的影响 苏格拉底将知识和智慧引进道德领域,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他试 图给美德提供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理性基础,他冲破了把道德思考局限于经验 事实和个别事例的狭隘性,从个别、特殊上升到一般,达到了道德思考的一 个更深刻的阶段。更为重要的是,其意义己不限于更新道德价值,更在于由 他倡导的理性主义传统成为西方哲学和科学的主流,一直影响着西方整个文 明。所以黑格尔说它是在“人类意识中的发现”,开创了思想发展的新时代。 当苏格拉底把知识和美德相提并论时,知识的地位得到了高扬,求真与 求善、为学与做人已经统一起来,求知成为获得美德、臻于至善的一种活动。 因而苏格拉底在道德教育中始终用以问答求知识的方法即辩证法,来培养人 的理性认知能力,来寻求道德的普遍性。这种以追求知识、真理为目的的方 法,不仅培养了希腊人的高尚的精神境界,摆脱了对待知识的急功近利的态 度,强化了人的灵魂,而且塑造了尊重真理和热爱真理的伟大人格,而只要 这种人格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它就会成为巨大的社会力量,成为促进科学 和文化发展的源泉,引导着人类科学、文化的不断前进。因而希腊哲学的繁 荣和其他科学思想的繁荣与这种方法的应用密切相关。因为人们有了普遍、 一般的认识和知识,再去识辨和把握个别、特殊的行为,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和深刻的理解,否则行为就会处于盲目、不自觉的状态。苏格拉底认为,通 过认识,你可以找回真实的自己,能够增强才干,在社会上刁‘能悟尽责任。 而且由于重视客观的知识和逻辑,一旦引向合适的对象,便可做出富有成效 的探索,文艺复兴之后西方人走上了了解和征服自然之路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便是明证。“知识就是力量”可以看作是“美德即知识”在另一时代的翻版。 因而,在苏格拉底辩证法所注重的一般的理性化和追求普遍知识上,他是希 腊科学精神的提倡者。“事物的普遍知识(概念和概念的知识)实际上是由苏 格拉底本人发现的,这种知识又称为归纳的知识和科学的知识,后世欧洲科道德的内八_‘尖践与理性认知:孔户与苏洛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学和归纳性的文明实际上是在概念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的。”‘如果说西方文 明的一大特色就在于这种科学性和知识性,那么由苏格拉底首先发现概念的 知识,并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发展成更为完备的形态,就不仅是希腊 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实际上应看作是整个欧洲文明的一件大事。同时,离 开了清晰的概念和严密的逻辑,近代科学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说,苏格拉底 所构建的辩证法,不仅为他人寻找到了探索真理的方法,也为后世学术界指 明了探索真理可循的途径。其次,正因为追求普遍适用的真理,所以一旦遇 到反例,便可驳回原有的假说,提出更为精当的概念来,苏格拉底是这样对 待谈话者的,后继者也是如此对待他,并由此形成“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 理”的科学态度。最后,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呈现一种真诚与开放状态,就是 让相反的立场充分淋漓地展开在各自的论证中,不歪曲、扭损对立面的观点, 而是把其力量彻底摆出来,在激烈的冲掩中思考,这种不封闭的思想,跟科 学永无止境的发展趋势IF相吻合。 虽然,苏格拉底的以培养道德理性认知能力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方法对西方 的文明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山于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意 识及人与自然的对抗,长期以来也随之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造成了 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同时,由于过分强调理性知识对形成美德、规范道德 行为的主导作用,过分注重个体自立于社会的个性品质的培养,排斥情感的 道德价值,相对地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及共融关系的养成,整个德性体系 重于理而轻于情,因而易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社会缺乏人情味,易形成泛 法制主义,人的精神也易丧失安身立命的基地。例如,在当代西方物质文明 高度发达、繁荣的社会,人们却发出了“加强理解”的呼声,并希望能从东 方的文化传统中找到弥补这一缺陷的良方。从传统文化制约角度看,西方发 达国家对偏重“知”的教育开始沉思,对科学知识与道德之间的不平衡现象 极为关切。爱因斯坦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并告诫人们:“我们切莫忘记,仅凭 知识与技巧并不能给人类带来尊严和幸福。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 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L。” 教育家不能真正超出他们的时代,孔子和苏格拉底也属于他们的时代, 他们个人及其思想方法的局限乃是他们时代缺陷的反映。正如列宁所说:“判 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 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2 (二)对目前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道德的升级和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简单抛弃,任何一个民族及其 文化传统,都是其走向现代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文化变迁的价值母体。 因此,我们在促进道德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宝贵精神 资源。同时,要转换传统的道德模式,实现道德的现代化,就必须广泛吸取 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道德文化成果,包括现代社会各种先进的观念、思维 方法和逻辑形式。因此,构建新时期的道德教育体系,既要在深层结构与传 统文化相联系,又要在表层与西方文化相联系,它是有着开放的结构,不断 从本民族和世界文化中吸取养料,发展自己。因而,我们的道德教育不能再 单纯的满足于抽象的“弘扬人性”,应从全球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共性” 的角度,从人类竞争走向合作的发展趋势中,着力于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 ,月J吮肖等:《希腊折学史六第一卷,!993年第l版。 2《列’犷个集》第_卷道德的内在实践‘J理队认知:孔J’’,苏洛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使培养出来的人既有高度的道德自觉,又有!F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笃实的道 德实践品格。本文结合道德教育现实,从以_L对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方法的 利弊得失的分析和比较中可以得出以卜儿点启示: 1.突出道德教育中道德主体思想的建设 纵观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过分夸大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客观上没有更 多地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反省、自求自得的机会,没有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 修养、个体的价值的实现及个性的发展,忽视和淡漠了道德主体。道德教育 和现实生活脱节严重,“高而不实”现象十?分突出,甚至使人们对道德教育 产生了排斥和逆反心理。这种状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道德教育工作的 成效。为此,我们应吸收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中尊重个体的独立思 考的权利,强调人的主体意识,重视人的积极性,善于启发人的道德自觉的 思想,以调整和改变那种陈旧的以学生为单纯接受客体的教育方法。特别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日益强化的利益观念,使少数学生的行为越来越受 到利益的驱动,拜金主义、个人上义、享乐主义严重,见利忘义、奉献精神、 集体主义思想淡薄。解决这些问题,只讲道理,难免空泛遥远,就事论事往 往苍白无力,这就要求主体的种道德自觉、道德素养,而这又与平时实施 自我修养法分不开的。因而,以自我作为道德教育的对象,以自我修养作为 道德教育方法的中心,增进道德的可接受性和内化性,有利于形成个人融于 社会、崇尚道德的氛围,并由此使道德主体的行为升华为一种自觉的习惯, 从而有利于主体自我道德的完善,同时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利于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而且孔子在强调自我修养的同时,又注重道德 与修养的统一,崇尚履行躬践,言行一致,这对形成个体自我的积极进取、 自强不息的道德品质极为有利。面对市场经济下学生自主精神的出现,学校 道德教育要显示它的生机,必须注重运用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修养这个枢纽,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的能力。自我修养作为一种自觉的思想转化 和行为控制的活动,贯穿于思想品德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决定 道德教育的成效,我们应尽快改变我国目前学校道德教育对学生个体主动性 以及对学生自我修养的忽视,切实提高他们自我修养的能力,并达到教育者 正确的指导与个体积极自觉的自我修养的结合。因此,在道德教育工作中, 要加强道德主体思想的建设,有针对的加以引导,这样才‘能朝着有利于社会、 刁‘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刁‘。当然,在 有利于人民的方向迈进, 道德教育中强调学生作为道德的主体,并不是忽视或淡化教育者的作用,相 反,这种强调以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教育,恰恰突出了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正是体现在如何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将社会意识传授给学 生,并能在学生心理上激起一种强烈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为一种道德行为 上的自觉,并能将这种行为内化为一种固定的优良的思想品德。只有当学生 个体积极地参与,主动地与教育者相互作用,并通过道德自我的自觉意识,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的全过程,以达到正确的价值取向时,这种道德教育过 程刁 ‘ 有意义,不能轻视的就是学生的能动作用,应当紧紧抓住的就是学生的 思想脉络。 2.开创培养个体道德理性认知能力的道德教育方法 在传统社会中,道德教育的内容具有较大的稳定性,道德教育的方式、手 段常常可以取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效果。因此,很长时间我们都流传 这样的经验:“抓先进,促后进,抓两头,带中间。”而且道德教育主要被J直德的内在实践与理性认知:孔了‘j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理解为课堂书本的教育。现代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分离道德教育目标与教育客 体信念的同时,又提出不断促进道德理性知识与道德经验、实践相融合的要 求。以课堂书本为形式和途径的道德教育是必要的,但这种形式只能是未来 社会中道德教育的有机部分,而不应是主要的。为此,我们要借鉴苏格拉底 的助产术中,通过对话以培养学生的理性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力这一合理因 素,并在我们实施道德教育方法中加以运用和发展,把理性的道德精神遍布 在自然的教育氛围中。这种教育方法将会极大减少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更 加符合现代人的独立精神,而且能对人们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产生一种无形的、 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美国教育界的一种基本共识是:道德教育不是给学生 灌输某种既定的规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选择,教育只能引 导他们怎样选择,而不是选择什么。这可在西方当代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及“社会行动模式”中得到充分体现。“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的创始人劳伦 斯,科尔伯格对不注重自觉性的道德教育方式方法极其危害性作了深刻的揭 露和批判。他指出,传统上教师和管理者在学校中做出各种决定。他们要求 自己享有权利并保留着负责实施他们的决定和规章的权力,他们要求学生服 从这些规章。留给学生的选择只能是,或者被动地服从,或者积极地抵制这 些规定,或者是暗中巧妙地破坏教职员的决定。为避免这种消极现象,科尔 伯格认为:“民主管理在公正团体中占有中心的地位。教师和学生为克服依 赖于传统的权威方式,必须学会民主地、共同负责地做出决定。”’这样才能 发展学生的自我道德教育能力,进而实现道德自觉。也就是说,道德教育目 标本身必须蕴涵充分的个人选择的余地。目标在于揭示根本的道德方向和基 本的要求,至于在基本方向和要求上如何定位,则应由个体根据自己的道德 信念和境界来选择。扩大这种主张,并不是消解道德教育,而是把教育的重 点由告诉人们“做什么”转向引导人们“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以提高 教育对象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进而实现个体的道德自觉。 3.创设灵活多样的道德教育形式 孔子和苏格拉底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都善于把握学生特点,灵活地 培养了大量贤人、伟人。这种针对学生特点,因人 运用各种方法因材施教, 制宜的方法,在今天的道德教育中尤其更应提倡,并应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加 以发展。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以书本的知识传授为主,千篇一律,不能 有效地把某种道德认识和观念转化为教育对象的内在信念。由于道德教育的 受教育者是人,因而人的思想、品质、心理特征及感情世界和觉悟程度,具 有极大的差异,所以,针对这些具有极大差异的人所采取的道德教育的方法 决不可以是清一色的。同时,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形成新道德品质的 整个过程,其接受道德教育影响的途径是多端的,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的 原因和机制是多方面的。这种影响道德教育途径的多端性和内化过程的多因 性,必然导致和要求道德教育方法的多样化。道德教育只有借助各种各样的 方法作为中介,才一能有效地适应道德教育过程中道德品质形成的多端性和多 因性特点,对不同的受教育者进行针对性的因人制宜的道德教育。 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方法一般采用单一的谈话式,不免显得过于单调死 板。他不问时间、地点,老是运用那一套刻板的问答,有时显得十分繁琐, 对话者需要极大的耐心,不免影响到道德教育的效果。西方一些国家在对其 未小菱上编:《道德教育论从》.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0年第!版。道德的内钧.实践‘J理性认知:孔了‘J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批判继承基础上,又创造诸如范例式、自由式、讨论式的新苏格拉底教学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我国的道德教育中的启发式方法还多限于课堂上的老 师提问、诱导,并没有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长期以 来,在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的体制下,我国的道德教育主要是一种体现统一意志、统一 行动的规范教育,即强调标准式、统一式的教育,这种定势往往容易忽略教 育过程的层次,忽略教育对象的个性,忽略规范后面的素质培养,而这些忽 略恰恰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尤为凸现的方面。而且今天所强调的素质教育是一 种思想方法的培养,使得规范的执行更加自觉,规范教育往往因不能极大地 调动教育对象主体的积极性,而失去丰富的个性,失去选择的能动性,从而 使这种教育产生被动、滞后的效果。因而为克服这种局限性,提高道德教育 效果,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启发诱导。这里 的教学过程不仅指在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中,而且还包括相关的社会科学方面 的课程,如文学、哲学、美术、音乐、伦理学,可用情景设计、角色替代, 增加现实感染力,通过自己的体验去确立信念,进行选择。同时,这还表现 在教师的暗示向导上。也就是,从表面看来,教师虽没有给学生提出明确的 价值、道德标准,但却想方设法让学生按照他们的暗示导向去自己做出判断。 第二,在管理、服务中进行教育,也就是把道德教育与管理、服务有机地结 合起来。把道德教育的引导建立在普遍的道德存在基础上,而不是停留在书 本的理论知识上及抽象的道德条文中。让人们在接受某种管理及服务的同时, 不自觉地接受、认同某种道德观,也就是通过切身体验不断将某种暗示的道 德原则转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这样将大大开拓道德教育的全面性和延伸性, 引导人们对道德行为做出科学的选择和符合理性的超越。第三,从社会心理 学角度看,道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理想人格的示范效应。如果教育者言行不 一,那么他的道德教育活动必然流于软弱无力的道德说教,因此今天,我们 更应发挥孔子和苏格拉底以身作则的伟大人格风范,教师应以自己的模范行 为去教育、影响、感化学生。第四,现代教育着眼于人格的和谐发展,我们 必须重视各育之间的相互渗透,充分认识美育在人的道德发展与完善中的特 殊意义。因为这有助于实现道德理智、情感和意志的凝聚,内化以及既成道 德系统的持久维护和承继,有可能在客观上改造原来的那些抽象、片面的道 德要求,使之趋向于合理与正当,从而易于被人们所接受,以推进道德的进 步。 4.坚持道德教育方法的实践性原则 孔子和苏格拉底在道德教育中十分重视知和行的统一。“知行合一”作为 一个伦理学的命题,反映了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强调了作为知识形态的 道德,必须有独具的一般知识形态所不同的实践的特点;另一方面,作为实 践范畴的伦理道德行为,又必须具有自觉的、自由的道德意识。“知”而不行, 仍不能算有了某种道德品质,这表现了两位伟人对道德的实践性重视,给我 们留下了精神的启迪和丰富的资料。在今天的道德教育方法中,仍需坚持实 践性原则。因为道德教育目的的实现,道德教育任务的完成,以及道德教育 过程的始终,无一离得开实践。道德教育方法作为教育者籍以影响受教育者 的中介,本身就是实践的要素之一,既为实践所决定,又是实践的重要环节。 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改变了我国社会经济运 行模式,使中国传统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轨,而且必然体现为人的思想意识 形态、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现代转换。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的内在实践与理性认知:孔了‘J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使学生形成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各种意识、品质和行为,具备市场经济所需的 人格特征,如效益意识、时间观念、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独立意识等,而 这些仅靠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是难以形成的。因为我们的道德教育基本上还 是停留在原有的理论和认识上,或者说道德教育的变化与时代的要求还有较 大的距离。道德教育的引导在一定的程度上与普遍的道德存在相脱节,具有 明显的滞后性。于是便出现了韦政通先生所揭示的这样一种情形;“如果一个 社会在道德教学中偏重言辞,缺乏实践模范,或是教的是一套,社会上行的 又是另一套,那么这个社会上就产生了道德危机”。’这可以说是对我国道德 教育现状恰如其分的概括。因此在这日益拓展、发达的现代社会中,需要坚 持道德教育方法的实践性原则,从受教育者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进行生动活 泼和有说服力的教育,把书本的道德知识或前人的道德传喻自然地融汇到新 一代的真实生活中,在经过他们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后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切 忌只讲空洞的大道理,否则会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而影响道德教育效果。 不然,再好的道德目标对于还不曾拥有过去,又尚不知能否把握未来的年轻 一代来说,只能是身外之物,只能是束之高阁的理论。因为人们对道德价值 的把握更多是从现实的直接感受、直接体验出发的。从这个角度看,在实践 中灌输道德原则,让人们在社会中亲身经受道德考验,接受某种道德氛围的 熏陶,才能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例如国外的道德教育目标,是在主张采用渗 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要求实现的同时,并围绕社会 需要的人刁 ‘ 规格来广泛开展课外活动,以期取得道德教育的效果。尽管各国 社会制度不同,国情不一,培养人刁‘目标迥异,但其学校无不为了弥补课堂 道德教育课程时间和方法的不足,而无一例外地增加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活 动的机会,并不断创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迥异的道德教育活 动。如举办各种论证会、展览会,各种社会问题调查、民意测验、时势讨论 ,使学生们的普遍道德水平在潜移默化中 会等等,通过这些参与实践的方法 不断提高。 结语 对于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的探讨,可以说是一个永无终结的学术富 矿。其博大精深非短短的一篇硕士论文所能及,笔者由于理论积淀和写作功底的 局限,只是对其粗略地勾勒了轮廓,研究分析了基本问题,提出了对当今道德教 育的几点思考。对此专题的研究只能说是刚刚开了个头,文中对某些问题分析的 透彻性和充分性还将在笔者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如果笔者对某一问 题的发掘及对其产生的思考能得到学界前辈的一些回应和批评,并且能引起读者 对此问题的思考和争鸣,也算是本文存在的价值所在,也是笔者写作此文的最大 收获。 现代社会的变化是深刻的,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所面临的挑战同样是复杂而 严峻的,人们在各个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无论东西,加强道德建设, 是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在道德建设与研究中,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碰撞是必然, 交融也是无法回避的。从人这一基本角度出发,考察人类的道德重构,寻求道德 教育的有效方法,这不仅是人文学者的使命,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课题。溯 ,一},政通:《中国的智慧》,中压!和平出版社1988年第l版。道德的内在实践与理性认知:孔子’J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本及源,探求雄距于东西方文明源头上的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对于今 天的意义是非同寻常的。 今天,互连网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互连网风暴席卷了人类生活的 方方面面,道德问题又有了“网络版”,可以说,道德教育面临着新的变数。不 过有意思的是,互连网的崛起,是同互连网的对话、交流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这也恰恰是在一个内在的方面,同孔子、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方法有种暗合。我 们同样可以大胆预言,互连网时代也必将使孔子和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方法获得 一个新的提升。当然,这些问题在理论上的探讨,尚需我们更进一步的分析与研 究。道德的内在实践与理性认知: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比较 主要参考文献 1 . 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卜册),商务印}弓馆1976年第1版。 2 .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人学出版社1985年版。 3 . 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 4 . 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年第1版。5.一1匕京人学 哲学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二联!弓店1957年版。 6 . 汗子篙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 7 . 江万秀、李春秋:《中国德育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 8 .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版。 9 . 李书有:《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发展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版 10 . 朱伯昆:《先秦伦理学概论》,北京人学出版社1984年第1版。 11 . 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版。 12 . 下滋源:《论语新译评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版。 13 . 曹孚、藤人春等:《外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版。 14.任宝祥、张藩主编:《外国教育家论德育》,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 15 . 宋春宏:《比较德育新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16 . 施修华:《德育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 17 . 朱小菱土编:《道德教育论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18 . 董小燕:《比较德育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19 . 王正平等:《中国传统哲学与教育》。 20 . 苏崇德:《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版。 21 . 魏贤超:《现代德育原理》。 22 . 万俊人:《比照与透析》,)”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 23 . 《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二联!卿占1988年第1版。 24 . 朱永康土编:《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 25 . 侯怀银:《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 26 . 钟启泉、黄克成:《西方德育原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 27 . 杨适:《中西人论的冲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8 . 张斌吴、褚洪启等:《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 29 . (美)斯东:《苏格拉底的审判》,三联书店1998年第1版。 30 . (法)让?布伦:《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版。 31 . 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 32 . 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 33 . 许孟赢:《孔子教育思想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版。 34 . 潘富恩等主编:《孔子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版。 35.钟肇鹏:《孔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版。
本文档为【道德的内在实践与理性认知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比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850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1KB
软件:Word
页数:48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11
浏览量: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