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论热点三:环境与资源问题

申论热点三:环境与资源问题

举报
开通vip

申论热点三:环境与资源问题申论热点三:环境与资源问题 一、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客观上的原因,像干旱缺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这些问题,是中国的自然、地理、 气象等多方面客观条件造成的,可以说这是“天之禀赋”。这些问题,就目前科学技术的发 展水平看,解决起来,能力还非常有限,只能是熟悉它、适应它,在此基础上适当改造它。 2.主观上的原因,像水的浪费和水的污染,许多都是人为造成的。其中,较为普遍、也 最为严重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发展观以及干部考核制度存在一些缺陷,有些政府官员, 把经济的发展,错误地理解为是单一的GD...

申论热点三:环境与资源问题
申论热点三:环境与资源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一、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客观上的原因,像干旱缺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这些问题,是中国的自然、地理、 气象等多方面客观条件造成的,可以说这是“天之禀赋”。这些问题,就目前科学技术的发 展水平看,解决起来,能力还非常有限,只能是熟悉它、适应它,在此基础上适当改造它。 2.主观上的原因,像水的浪费和水的污染,许多都是人为造成的。其中,较为普遍、也 最为严重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发展观以及干部考核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存在一些缺陷,有些政府官员, 把经济的发展,错误地理解为是单一的GDP的发展;把GDP的增长,看作是自己官职升迁的捷径。有了这样一个观念,他们发展经济就会产生短期行为,用他们习以为常的粗放的方 式取得眼前的业绩,在资源的利用上大手大脚,甚至为了取得一时的经济增长,不惜以牺牲 污染环境为代价,将成千上万吨有害物质排泄到江河湖海。 3.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上的原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迅速增加,人口也增加 了许多,在人口和经济总量都有大量增加、而水资源总量大体不变的情况下,只有用先进的、 科学的、节约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使它们相适应。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 好。 4.体制上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水资源的管理,基本上还是单一的、依靠以行政为主 导的管理模式,供水和污水处理的主体,绝大多数还是靠国家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市场在 水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水价等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的经济手段没有形 成,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没有节约保护的内在动力,公众没有参与到水资源管理中来,使 得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二、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治理措施 面对水资源的严峻挑战,中国的决策层和普通百姓都开始行动起来。在“十一五”规划 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挑战,告 诫人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非常重要的、有针 对性的指导方针。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提出了有关水资源必须完成的具 体管理指标,比如,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 1.加快南水北调工程进度。中国闹水荒,主要是指北方。特别是近20年来的自然变化和 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南多北少的趋势更加严重。这种由自然、地理、气象等因素所形成 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单用软科学的办法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必须用硬办法。正在进行中的南 水北调工程,就是硬办法之一。“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南水北调工程。 2.进一步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十五”计划就提出的一项战 略措施。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它是解决中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也 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进入“十一五”以后,同过去相比的一个 显著特点,就是在深化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中,特别强调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和改变经济增 长方式,不再是GDP决定一切,而是把包括节水指标、治污指标在内的综合性指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依据。 3.加快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重点是合理划分流域与区域 管理的事权。加强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监督和水量调度管理职能,探索建立流域 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同时,加快水资源统一管理进程,对有关资源管理的职能进行归并, 强化各区域水资源监督管理的能力。鼓励用水户参与用水管理,通过多种形式使用水户参与 到水量分配、水价制定等水管理事务中来,促进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 会管理体制的形成。 ?推进水务体制改革。重点是,建立健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责权明晰、运转协调的 水务管理体制。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积极推进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政府主导、 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水务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务 投融资机制。加强政府对水务市场的监管,构建有利于水务行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宏观 政策环境和配套改革措施。整合水务产业,培育跨区域的大型水务集团,推进水务行业产权 制度改革。 ?创新水资源管理的内在机制。其中包括,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通过 经济手段的运用,促进全社会建立节水防污的内在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科学 合理、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开征中央电厂和农业用水水资源费,研究制定 促进节水的水资源费收取机制。合理提高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和城市供水水价。全面开征污水 处理费,并调整费用水平。实行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适当拉开高耗水行业和 其他行业用水差价。制定水权交易市场规则,规范水权转让价格,推进水权有偿转让,实现 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据了解,到2010年,中国将初步建立起我国节水型社会 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政策、宣传教育体系,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全国农业灌溉 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基本实现零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服务业用水效率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坚信,这些目标一定能够达 到。 三、建设节能型社会的措施 1.靠改革,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体制机制。当前我国资源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存在的严重浪费现象,都与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有关。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是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措施。应重点推进矿产资源价格、水价、电价、热价和天然气 价格等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大力推广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能源管理等节 约资源的新机制;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财税政策;建立和完善资源节约法律法 规体系,抓紧制定、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节能、 节材、节水、节地等各项国家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建立高耗能、高耗水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 制度,完善重点耗能产品和新建建筑市场准入制度。 2.靠管理,充分挖掘资源节约的潜力。目前,由于管理水平低、监督不力,我国在资源开采、储运、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大量的浪费现象,节约的潜力十分巨大。加强 管理监督,是近期节约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应建立健全各项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制订明确的 节约目标和切实有效的节约措施;建立资源节约技术服务体系,加强资源节约的统计工作和 信息发布制度,为企业和各个方面节约资源提供良好的服务。 3.靠科技,建立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我国的资源生产、消费等领域的技术、工艺和 装备十分落后,这是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的重要原因。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加大科 技投入,加快科技进步。重点要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组织开发 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努力突破技术瓶颈,大力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 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国家应重点支持一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技术开发和技术 改造项目。 4.靠调整,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产业结构。近年来,我国高耗能、高耗材行业发展过快, 比重偏大,这是导致能源资源消耗急剧增加的重要原因。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必须注重结构调整,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发展服务业和 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 高耗水产业的发展,坚决淘汰严重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 5.靠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参与、人人节约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资源的 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形成“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节约资源培训工作,广泛开展节约资源科普教育,使广大 群众掌握节约资源的基本知识和方式方法。应坚持政府带头、领导带头,从我做起、从现在 做起、从点滴做起,使节约每滴油、每升水、每度电、每斤粮成为每个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 的自觉行动。 四、怎样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 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要 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 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 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本 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 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快推 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怎样理解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 与社会的和谐。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 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天地人和, 物我为一。”人,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没有整个自然界的环境,人就不可能生存、繁 衍。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人的自我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一种环境伦理观念的 普及,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实践指南,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 我们不断提高认识,贯彻执行,为环境的友好、自然的和谐作出更多的努力。 六、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 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存在问题如下: (1)环境破坏在有些地方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近些年来,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 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地方对环境保护监管不力,有的地方不执行环境标准, 违法违规批准严重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有的地方对应该关闭的污染企业下不了决心,动不 了手,甚至视而不见,放任自流;还有的地方环境执法受到阻碍,使一些园区和企业环境监 管处于失控状态。 (2)环境技术开发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缺少原创性的开发,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技术集成。 (3)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薄弱。我国大部分农村缺乏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废水、废气、 固废(含危废)没有相应的处理设施或管理措施,污染环境的诸多因素仍然存在。 七、环境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 1.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主要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 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一些地方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不 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只顾当前,不计长远,考虑局部利益多,考虑全局和整 体利益少。 2.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以企业为主体的环境技术开发创新体系建设进展迟缓, 科研、设计力量薄弱,尚未形成拥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著名品牌、市场占有率高、能 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优势环保骨干企业队伍。 3.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引导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尚未健全,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管 理措施、机制和手段不足。 八、应对措施 1.加强对环境执法的监督。形成群众、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内部以及新闻媒体等多渠道 的、多层次的监管机制,使监督机制真正发挥作用。 2.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创建多元化的产业投资环境。加大各级政府对环保产 业的投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完善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多元化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 3.促进环境科技创新,提升环保技术水平。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 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 4.做好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建立“三废”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 5.做好环境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和监督工作。 九、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的对策 1.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1)政府应加强节能法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节能意识。例如北京市市民普遍提倡并 付诸行动的空调节能方法值得发扬光大,使用空调夏天调高一度,冬天调低一度,效果差不 多,事实上已节约了很大一部分电能。 (2)增加对先进节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并使节能技术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中去。如生活 中节电、节水行为都会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2.增加能源供应能力 增加能源供应能力,从源头上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国家要增加对煤炭电力行业的投资, 解决煤炭生产的资金问题,增加新矿井的开工建设,加强勘探,增加工业储备。为保证煤炭 企业的稳定生产,可以建立煤炭期货市场;加强对我国石油资源勘探,实行经济开采,逐步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鼓励民间增加商业储备,增加石油供应的可靠性;同时也要考虑非 石化燃料和替代能源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增加能源供给。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减缓第二产业对能源的过度需求 第二产业中房地产、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过快,极大地增加了对能源 的需求,加剧了能源紧缺状况,针对此情况,政府可以调整产业结构,运用经济政策缓解投 资过热,对这些行业加以限制,坚决取缔技术水平差的高耗能企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不 仅可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而且还能改变产业结构比例,削减能源消费的增 长。 4.增加煤油气等能源的运输能力 要加强运输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消除运输瓶颈。具体来说,要增加运煤铁路建设,石油 和天然气输出管道建设,形成全国输油、输气干线管网。在现有运输条件下,提高煤油运输 能力可以通过一些运输体制改革来实现,如改革公路收费制度,降低高速公路收费价格,降 低社会的交通运输成本,增加能源的运输能力等。 5.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与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从体制上打 破地区垄断和行业垄断,提高我国石油天然气企业的竞争能力,扩大海外业务,实现石油进 口来源多元化,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增加能源供给。
本文档为【申论热点三:环境与资源问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57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公务员考试
上传时间:2017-09-29
浏览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