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各国送礼习俗的差异83303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各国送礼习俗的差异83303

举报
开通vip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各国送礼习俗的差异83303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各国送礼习俗的差异83303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各国送礼习俗的差异83303 物——这一人类共有的表达情感和维系关系的方式在跨文化交际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文化差异(各国之间送礼的-3惯和 习俗也各有不同。本文旨在初析这些现象背后的文化根源,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相应的交流和探讨。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送礼习俗 中图分类号:K10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8181【2008)04-0047—02 1前言 当今世界每天都处在变化和革新之中。我们在惊叹科技...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各国送礼习俗的差异83303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各国送礼习俗的差异83303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各国送礼习俗的差异83303 物——这一人类共有的表达情感和维系关系的方式在跨文化交际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文化差异(各国之间送礼的-3惯和 习俗也各有不同。本文旨在初析这些现象背后的文化根源,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相应的交流和探讨。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送礼习俗 中图分类号:K10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8181【2008)04-0047—02 1前言 当今世界每天都处在变化和革新之中。我们在惊叹科技的 同时也深刻感受到这一切也对我们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 文化交际能力则是其一。跨文化交际能力属于跨文化交际学研 究的范畴,既不单指语言能力。也不单指交际能力。它是指在跨 文化交际环境中的交际能力,即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 行交际时具有的跨文化意识,善于识别文化差异并排除文化干 扰,并成功地进行交际的能力(胡文仲,1994)。文化与交际虽是 两个不同概念,但它们密切相关,既能相互促进,在一定情况下 也能变成对方的障碍。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对文化和交流,以及 跨文化交流能力给予足够的重视。 赠送礼物是古今中外人们实现相互往来,加强彼此联系(增 进感情的共有方式。人类学的礼物交换理论主要来源于Marcel Mauss的名著(The Gift),Marcel Mauss在此书中指出,礼物交换 这种行为是一种包含着经济、法律、宗教、道德、感情等多种冈素 的“社会事实”。可见,赠送礼物这一我们习以为常的习惯和习俗 却是包含了如此丰富的文化因素。 2各国送礼习俗的差异 2(1送礼时机的选择 大致说来,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在重要的节日给亲友赠送 礼物的习惯。中国人自古有“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多人不怪”的说法(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几乎并没有不能送礼 的日子或禁忌。与中国相邻的日本,送礼也同样盛行。即便是对 没有繁文缛节的美国人在节日、生日、婚礼或探视病人时(送礼 也是免不了的。而且美国人的风俗中也有一定要送礼的场合。一 是朋友要结婚了(你被邀请去参加新娘婚前的新娘送礼会 (Bridal Shower);二是某人要生孩子了,你被邀请去参加准妈妈 的新生儿送礼会(Baby Shower);三是婴儿的洗礼命名仪式。这样 的场合,不送礼物是不合适的,除非是不参加。 然而。在某些国家也有一些场合人们是不适宜送礼的。例 如:参加西方国家人们的订婚仪式,毕业典礼或主人第二次结婚 的婚礼;与阿拉伯人初次见面。 2(2礼物的选择 中国人选择礼物时对礼物的价值相当莺视。一般来说(中国 人通常都认为礼越贵重越好。礼过于简单和廉价不仅可能起不 到增进感情的目的,反而有可能会“得罪人”。相比之下,在许多 其它国家,比如日本、美国(也许用中国的一句古话来形容他们 的送礼习惯是再合适不过(那就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在英语文化中。不管送什么。礼物通常都是“物美价廉”,是主人 喜欢或需要的(或是很有特色、很有新意的,像中国人一样在生 日、乔迁、结婚时直接送钞票或送价值昂贵的礼物都是非常少 的。 此外,各国对于物品种类的忌讳也大有不同。俄罗斯人忌讳 别人送钱,认为这是一种对人格的侮辱。不要送阿拉伯人酒或人 形的礼物,尤其是女人图像的画或艺术品。日本人对装饰着狐獾 图案的东西比较反感,他们认为狐狸是贪婪的象征,獾则代表狡 诈。在法国不要送捆扎的花。荷兰人习惯吃生、冷食品,但忌送食 品。英国人讨厌有公司标记的礼品。等等。 2(3其它与送礼相关的习俗 2(3(1礼物的包装 许多国家的人们都非常注重礼物的包装(比如英美等西方 人送礼物时通常都会用漂亮的包装纸包扎好,再用彩带系好。而 对中国人而言(礼物的内容却是更重要。有一则笑话(说的是日 本经理N与中国经理B谈完生意后一起吃饭。饭后N对B说: “送您微薄小礼,敬请笑纳。”回到酒店后,B小心翼翼地打开精美 的包装一看,里而只是可怜巴巴地放了一块毛巾。虽是笑话,但两国送礼习惯的不同可见一斑。 2(3(2与送礼相关的语言 各国人们在受礼时使用的语言也很有特色。举例来说,中国 人送礼时,一方面送礼的人尽力贬低 两国送礼习惯的不同可见一斑。 2(3(2与送礼相关的语言 各国人们在受礼时使用的语言也很有特色。举例来说,中国 人送礼时,一方面送礼的人尽力贬低自己送出的礼物的价值而 强调“礼轻情义重”的心意;另一方面收礼的人会推辞再三。即便 对方盛情难却。收下礼物后,中国人也不会当面打开(当着对方 的面拆开礼物通常认为是不礼貌的。恰恰相反,西方人讲究当面 拆开礼物且表示惊喜和感谢。如由于某种原因。不想当面拆开, 还必须予以说明并致歉意。 3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进行差异分析 文化犹如一只无形的手操纵和主宰着我们的生活。各国送 礼习俗不仅是各国文化背景的体现,更是被包含在文化范畴本 身。要充分解释以上现象(文化的因素过于复杂和广泛(在此我 仅就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 3(1历史原因 英国作家Edmund Burke说:“历史是一条联系死者(生者和 尚未出生者的契约。”历史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匿下了烙印。以 中国为例,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传统国家,仅 封建时期就占据了2000年左右。封建时期“三纲”和“五常”被看 作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三纲”指强调了封建社会的等 级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社会关系。“五常”之中“仁”和“礼”密切相关(互为表 里。中国人重“礼”,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而且中国人重人情、重 人伦。我们期望通过互赠礼物的方式维系与身边的人的关系往 来和感情联结,从而得到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中国人的集体主 义观念也由此显露无疑。 纵观西方历史,西方文化充满了民主气息且大起大落地变 化着。例如仅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多年前多民族多种族的移 民文化背景在那里共生共存以至融合(因此赋予了美国“大熔 炉”,“混合沙拉”等别名。同时,美国人在这样一片未经开垦的土 地上生存并繁荣起来的经历也造就了他们独立、务实、高效的思 维模式和价值观。所有这些使得他们远离固定的生活模式和繁 杂的规范礼仪。体现在赠送礼物方面(美国人显示了一种更加随 意和自由的态度,但他们对于礼品包装的认真态度却是反映了 对人的尊重。 ——47—— No(4 _旦鸯教L TIME E1)UCATION April 2008 3(2宗教 显而易见,宗教与文化不可分割,紧密交织。从古至今。人们 都试图从宗教中寻求对于未知世界的答案和现实世界的超脱。 宗教根植于文化之中,它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它的教 义和信条也规约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日常交往中对 某地区或某人的宗教信仰、禁忌应该尤其尊重和注意。比如:信 仰基督教的人在包装礼品时避免把丝带系成十字交叉状。伊斯 兰教规定女人的穿着不应引起任何对性的联想,所以衣物一般 包裹全身而只露出手脸。所以在伊斯兰国家不要送任何与人形。 女人的图像有关的物品。 3(3习惯和习俗 由于国家之间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中的诸多因素的巨大差 异,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也逐渐形成了各异的国家或民族特有 的习俗、习惯和民族心理。我们都应当予以足够的了解。例如:在 德国玫瑰只能送给情人,而白色、灰色或黑色的包装纸也是人们 所忌讳的。中国人对于烟、酒的礼品司空见惯,在日本则可以送 酒但不能送香烟。 4结论 在跨文化交际中,单单语言层面的知识并不能使我们达到 与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顺畅交流的目的。国家之间的社 会制度,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文化的诸多方面的显 著差异浸入语言与交际,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交际过程,正如赠送 礼物这一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却蕴含了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国际间的交往的增多,我们必须对跨文化交际理论学习和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关注。同时在语言学习中加 大文化信息的输入巳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 and Lisa A(Stefani,Com— 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Linell Davis,Doing Cul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 f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Kesearch Press,1999(( 【3】杜瑞清(主编)(跨文化交际:探索与实践【M】西安:西安交通 大学出版社2005(09(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5】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6】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刘甜甜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07研(广西桂林 541004
本文档为【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各国送礼习俗的差异83303】,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316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25
浏览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