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讲解]中药学第76讲 止泻药

[讲解]中药学第76讲 止泻药

举报
开通vip

[讲解]中药学第76讲 止泻药[讲解]中药学第76讲 止泻药 中药学第76讲 止泻药 第七十六讲 止泻药概述 止泻药:五味子、乌梅、诃子、五倍子、罂粟壳、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 我们开始介绍收涩药的第二节,止泻药。这一类的药物都有止泻的功效,或者说都有涩肠止泻的功效,也可以单独地称为涩肠,它主治的证,是久泻久痢,这个也是属于滑脱不禁的,也是属于虚证。这个久泻久痢,一个是脾虚,二个是肾虚,前面其实也提到过。脾不伤不泻,肾不伤不久泻,所以久泻久痢,除了脾气虚以外,更常见的是脾肾两虚,使用这一类药物的时候,分别可以配伍补气健脾或者补肾的药,我们前...

[讲解]中药学第76讲 止泻药
[讲解]中药学第76讲 止泻药 中药学第76讲 止泻药 第七十六讲 止泻药概述 止泻药:五味子、乌梅、诃子、五倍子、罂粟壳、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 我们开始介绍收涩药的第二节,止泻药。这一类的药物都有止泻的功效,或者说都有涩肠止泻的功效,也可以单独地称为涩肠,它主治的证,是久泻久痢,这个也是属于滑脱不禁的,也是属于虚证。这个久泻久痢,一个是脾虚,二个是肾虚,前面其实也提到过。脾不伤不泻,肾不伤不久泻,所以久泻久痢,除了脾气虚以外,更常见的是脾肾两虚,使用这一类药物的时候,分别可以配伍补气健脾或者补肾的药,我们前面学过一些(药),比如说什么补骨脂、益智仁这一类,或者补气药当中的白术,或者就是我们前面的利水渗湿药当中的茯苓、薏苡仁,这些都是常常配伍在一起使用的,如果有寒,还可以配伍温中散寒的一些药物。这一类的药的主治证,这个泄泻和痢疾,除了虚证以外,也常常能见到实证。那么实证,那就不能用止泻的药物,尤其是痢疾,需要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所以过去常常在一些临床的专著当中说的:“痢无涩法”。就是痢疾没有收涩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意思就是强调这个痢疾初起,不能够误用收涩的方法或者收涩的药物,尤其是不能以收涩的药物为主。到了日久不愈,正气亏虚,也是成为一种滑脱不禁,所以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用这个收敛固涩的药物,那并不是绝对的,在邪气盛的时候,当然是肯定不能使用的。我们下面要学的药物,有的药物在一些实证的泻痢当中,也在使用,前人也用,因为那些药物本身就有祛邪的效果,它对于那种实证,它不是收敛,但它收敛之性,同样存在,所以这一类的药物,它最好是用于这个滑脱不禁的泻痢,或者说久泻久痢。虽然是邪气末尽,但是它是以正虚为主的也可以使用。纯粹的邪气盛而正气不虚的,少数的药物,它虽然也有一定的祛邪作用,但是它的收敛性质是对于祛邪不利的,所以一般上很少用,只是有的时候在复方当中,可能配伍的情况下,这种使用也是有的,所以不能把它绝对地看成是不能使用。关于这个收涩药的第二节,这个名称的问题,大量的中药书籍把这一类的药一般称为敛肺涩肠药,或者称为敛肺止泻药,就是同时强调的是两个功效,这个理由是根据在藏象学说当中,肺与大肠相为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里,就认为这一类 的药,能够上敛肺气、下涩大肠,所以就强调这两方面的功效,其实这样也有不妥当的地方。因为在我们这一节,要收载的药当中,应该说每一味药,它都能够敛肠止泻,但是其中有的药物,还不止一味、两味,它没有敛肺,就是说没有止咳平喘这个功效,上敛肺气,下涩大肠并不是必然的一种联系。应该说把这一类的药物,都认为具有止泻的这种收敛作用,那么绝大多数,兼有收敛性的止咳平喘作用,把它作为一个兼有功效这样子来对待,可能更妥当一些,所以我们在这一次这个教科书上,就只是把它称为止泻药,没有称为敛肺止泻药或者敛肺涩肠药,因为相当多的止泻药,并没有敛肺的作用,所以它并不是必然的都有这种相关性,这是作一点说明。 这一类药当中,我们第一味药介绍五味子,其实这个五味子把它放在这一节里面,不是很妥当,因为五味子有很多功效,止泻作用对于五味子来说,是比较次要的一个功效,一般来讲,这个药物的归属,都应该是它的第一功效,或者是比较重要的功效,那五味子放在这一节里,对这一点,必须清楚,它有很多功效,止泻不是它的主要的,相对比较次要,这个五味子在收涩药这三节,它都可以,它也是止汗药,也能固精缩尿,广义的固涩肾气,都可以。如果一定要放到收涩药,那可能比较恰当一点的还是第三节,固精缩尿用得多一些。实际上这个五味子更主要的功效是补气,它是一个补气作用相当明显的一个补虚的药物,不完全是一个收涩药,尤其是从唐代孙思邈开始,一直到金元以后,很多的本草书上,都高度重视五味子的补气作用,比如说孙思邈在《千金方》里面,就说:“暑伤元气,无力以动”,就倦怠乏力了,这个非常地疲乏,不想动,无力以动。服用五味子这一类的补气药,能够使人精力从两足涌出,就很快地消除气虚的这种症状,就是说五味子能够补元气,而且还有的本草书说它大补元气,虽然我们现在认为元气虚,都是气虚的重证,从这个角度来讲,它不一定大补元气,至少它对于脏腑的气虚证,是有良好的补气作用的,所以这一点,必须充分地肯定。由于两方面的原因,给人们一个错觉。第一个五味子本身很酸,好象这个酸的东西,一定就是以收敛固涩为主,所以就认为它主要是在收敛,是收涩。另外的一个原因就是从我们编《中药学》的教材以来,五味子一开始就把它放在了收涩药,给 人们的印象,它就是以收敛固涩为主,所以后来曾经试图改变这种现状,所以在全国统编的三版、四版教材的时候,当时把五味子曾经放到补气药(中),放在黄芪的后面,当时很多学校的老师就提出意见,就是怎么五味子变成了补气药,不是一直它就是收涩药(吗)。就以这种先入为主,就改不过来。其实五味子的补气作用和收涩作用相比,补气是主要的,所以最佳的归类,还是应该在补气药,尽管我们把它放在收涩药,对这个问题,我们加以说明,大家对这一点,应该有个充分的了解,这是关于归类的问题。五味子的命名,前人认为这种木兰科植物的这种成熟的果实,它比豌豆大一点,也是红红的,比樱桃要小一些,整个这个果实,干了以后入药。前人认为这种果实,五味俱全,辛、甘、酸、苦、咸这五味。认为它的果肉,就是古书上说的皮肉,它的果皮和果肉是酸甘的,皮肉酸甘,核中苦辛,就是说它的种仁,它这个果肉里面,有一个硬核,硬核里面才是它的种仁、种子,就是核中苦辛,好象里面有苦辛味,具有咸味,就是整个这个果实,从果皮、果肉,到果核,到它的种仁,都是有咸味的,当然这是前人的这种认识,它之所以把它称为五味子,就是五味俱全,但实际上我们真正口尝的时候,这个药应该说它果肉是酸甘为主,这个是对的,这个果仁当中是香的,可能甘或者辛可以。至于它的苦,尤其是咸,可能都不会明显地尝出来。当然古人怎么尝出来的不清楚,但是至少这个称为五味子,与古人认为五味俱全有关。目前用的五味子,有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两个不同的品种。五味子主要产在东北地区,它的果实比较大,果肉也比较厚,一般认为质量比较好一些,一般称为北五味。这个华中五味子,分布比较广,它主要分布在华北或者西南这些地区都有,质量稍次一些,但是等同地使用。这个五味子,在我们这个书上的功效非常地多,有这么二十多个字,记起来就有相当大的难度。但是这个药是我们收涩药当中的一个重点药,告诉同学们一个记忆的方法,可能有利于记忆:首先,五味子是一个补气的药,这个补气的药,应该说对全身脏腑气虚,都有补益的作用,我们这个上面,它是补的,肺、肾、心、脾气,没有肝,因为《中医诊断学》现在没有肝气虚的这样一个证型,实际上严格地讲,应该是有肝气虚的,只不过现在在基础课里面现在没有充分地肯定。五味子是一个酸味为主 的,是擅长入肝的,擅长归肝经的,所以认为它补肝气,也未尝不可。所以我们这样就为了记忆的简化,它就是补脏腑之气,哪一个脏腑的气它都能补,所以第一个功效就是补气。第二就是收敛固涩,这个收敛固涩,是广泛的。另外还能生津安神,主要就在这四个方面,补气、收涩、生津、安神,生津这个酸味的药能够生津,这很容易理解,这个甘酸化阴,尤其李时珍说的这酸味的药,如果用口来尝的时候,感召相应,什么感召相应,就直接刺激了我们的舌头,马上这个津液就可以增多,他在论述乌梅的时候,李时珍就讲这个非常有道理,这个酸的东西直接能刺激津液,就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另外它又是一个养心安神的药。这个五味子首先它能够补肺气,可以用于肺气虚,那么肺气虚常常就有久咳虚喘或者肺气不敛,五味子同时又能敛肺止咳平喘,并且还有一定的祛痰作用,所以五味子对于肺来讲,就是既能够补虚,就是补气,又能够收敛固涩,就是敛肺止咳平喘,并兼有一定的祛痰作用,所以它最佳的适应证,是这个肺虚的久咳虚喘。在一些古方,比如补肺汤这些里面和一些补肺气的药人参、黄芪,这样的药物配伍使用。另一方面,五味子它这个祛痰止咳本身不完全是收敛,尤其是祛痰,所以这个咳嗽痰多,有的时候不是虚证,这个五味子不一定就是完全禁止(使用),也可以使用。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小青龙汤,它是个外感风寒,内有水饮,出现了咳喘痰多。这个五味子在小青龙汤里面,我们现在常常就是离开了它的功效,抽象地来谈它的性能,说它是酸收之性,就是说避免这些辛散的药,辛散太过,用它来收敛,我那天讲过,这个还没有能够完全自圆其说。如果说辛散太过的话,我们可以少用一点发散风寒的药,不让它辛散太过,让整个这个辛散恰到好处,这样子的情况可不可以把五味子就省掉呢,那就应该说能够省掉。其实我们在研究小青龙汤的五味子的时候,我是个人的观点,我是这样觉得的,应该联系五味子的具体的功效。首先这个小青龙汤的适应证,我觉得它是一个本虚标实的,实际上是一种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本身这个患者就有气虚的症状在里面,用五味子,首先就用五味子来补气,这个补气,也避免这些辛散的药进一步地耗气,这是其一。其二,五味子本身能够祛痰止咳,这个小青龙汤的主治证,它就有咳嗽有痰,或者咳喘痰多,用五味子来增强全方的 祛痰止咳的效果,缓减症状,所以象陈嘉谟,在《本草蒙荃》里面甚至还说:“风寒咳嗽,必用五味子”。他并不是说风寒咳嗽,不能用五味子,而且他主张一定用五味子。当然他那个也是偏激了,但是至少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这样子来认识的,就是风寒外感,兼的咳嗽痰多,五味子是可以用的,不一定都是禁忌,它能够祛痰止咳,它有一定的祛邪作用,并且缓减咳嗽的症状。再加上五味子,能够宁心安神,我们后面要讲,其实小青龙汤(证)这一类的患者,有的本身就是睡眠不好,加上里面用了麻黄之类的药,更加有的时候心烦不宁,可以它能够针对这一个(症状或反应),它也有它的意义。其实我觉得小青龙汤当中用五味子,那个含义是非常深刻,它与多方面的功效,可以联系在一起,是一个综合的一个应用。如果仅仅认为它就是避免辛散太过,那就是小看了五味子在小青龙汤当中的地位,所以这个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当然是结合五味子的功效,我是谈一点个人的看法。所以五味子对于肺来讲,一个是补肺气,在补肺气的同时,它又能够祛痰止咳平喘。所以它最佳的适应证,是肺气虚的久咳虚喘,如果不是肺气虚的,就说一般的咳嗽有痰,也可以用它来祛痰止咳,但是这个不是它的最佳适应证,但是它是可以选择使用的一种药物,这是对于肺来讲。第二对于肾来讲,五味子可以补肾气,它又可以固涩肾气,就是固精缩尿止带,固精缩尿,主要是固精和缩尿。固精,就是对遗精、滑精的一种治疗作用,这个缩尿,那就是减少小便,收涩小便,这个都是肾气不固的一种常见的症状。五味子,既能够补肾气,又能固涩肾气,所以用于肾虚的尿频遗尿或者遗精、滑精,这个和我们前面补阳药当中学过的很多药,菟丝子、补骨脂,这些都是同类的,所以经常配伍在一起。肾气虚,还可以出现肾不纳气,肾不纳气的这种虚喘,五味子也能用,比如说都气丸、六味地黄丸加个五味子,在补肾的同时,缓减这个久咳虚喘的症状,能够纳气归根。另外这个药作用于心,它能够补心气,同时能够敛汗,又能够安神,为什么把敛汗和心联系在一起呢,因为汗为心液,可以把这个虚汗不止认为是心液外泄、心液滑脱不禁,当然与卫分虚也有关,但是我们这里可以把它初步地是和心联系,当然也可以和肺联系,所以这个五味子对于心气虚,出现了自汗、盗汗,可以根据阴虚和气虚的不同,作相应的配 伍用来止汗。如果是心神不宁,心失所养,五味子又是一个养心安神药,比如天王补心丹当中,它和很多养心安神的药配伍在一起,这(是)作用在心。这个五味子作用在脾,它既能够补脾,又能生津,同时还能止泻,又能生津,又能止泻,用于脾虚的久泻不止,或者脾肾两虚的久泻不止,比如说四神丸和这个补骨脂这一类的药物使用。对于这个气精两伤的口渴或者消渴,五味子它又能够益气生津,这个益气,可能主要与脾的关系更密切一些。所以对于五味子,这么多的功效,如果没有一个规律性地去记,确实是很困难,我觉得这样记,就不难。首先它补脏腑之气,是广义的。现在除了肝,另外的四脏都有气虚证,每一脏的气虚证,它可能都会出现相应的滑脱不禁或者其它的一些因为虚引起的症状,把这些功效,分解在不同的脏腑里边。比如说把这个敛肺,把祛痰止咳,就分割在肺里面,与补肺气联系在一起。把这个固摄肾气或者纳气平喘就归到肾里面,治疗这个肾不纳气,或者治疗这个遗精、滑精、遗尿这一类的(证候)。这个心,就和这个自汗、盗汗为心之液(外泄),汗为心液,加上宁心安神,就与补心气联在一起,这样子也容易记。脾就和生津止渴,这个涩肠止泻联系在一起,这样子记,可能五味子的所有的功效都不会遗漏,这个条理性也比较清楚一些,当然是不是会有帮助,学习的时候,可以这样子按照我这个思路,可以注意一下。五味子因为是一个重点的药,所以我们讲的也多一点,说了这么多的内容。 下面第二个药,乌梅。乌梅,这个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蔷薇科的植物,梅就是开红梅花的那种梅,成熟的或者接近成熟的果实,不要太成熟了,太成熟了不好干燥,不好保存,一般是快成熟了,所以我们书上是近成熟的果实,那是为了便于干燥、便于贮存,不得已提前采收,实际上真正效果好,成熟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这个乌梅,也是一个止泻的药,它能够涩肠止泻,所以可以用于脾虚的或者脾肾两虚的久泻久痢,这个配伍的方法,也是分别配伍这个补脾或者补肾的药,或者配伍一些除湿的药为主,另外比如说有寒,配伍温里的(药),这个我们都不多讲了。但是乌梅,收敛性不强,同样也有一定的祛邪作用,所以在古代文献当中,以至于当代的一些临床报道,单用乌梅,治疗痢疾,或者治疗湿热的泄泻,就这一点来说,和它的 酸收是矛盾的,我们应该说是乌梅。它因为是一个收敛性的止泻药,所以对于泻痢,最佳的适应证是虚证,是滑脱不禁的久泻久痢,因为它有一定的祛邪的作用,所以对于不是滑脱不禁的泻痢,并不忌用,但是那不是它的最佳主治,只能说它可以用,相对比较次要。现代研究,这个乌梅,对于这个痢疾杆菌这一类的(病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它不完全是收涩,所以古方乃至当代的临床,有的单用乌梅,能够缓减痢疾,这个时候邪气并没有尽,它既不敛邪,而且还有明显的疗效。但是毕竟乌梅不是一个很强的清热燥湿或者清热解毒药,有这方面的作用,只是可以用而已。我们见到以后有这样的记载和这样的报道,我们对乌梅就不能专门用它的酸收来解释它对泻痢的应用,有的不是虚证的泻痢用它为什么呢,我们只能说它有一定的祛邪作用,它不完全禁止使用。另外乌梅也能敛肺止咳,从理论上来说,它也是适合于久咳虚喘,但实际上乌梅也有一点祛痰止咳的作用,所以有的实证,咳嗽痰多,这个乌梅,并不禁止使用。就是我前面讲的二陈汤,里面用乌梅,其实就用来增强全方的祛痰止咳的效果的,本身就是二陈汤治疗湿痰咳嗽,痰就多,增加一个乌梅在里面,它是有协同的(作用),在那个方里面,它不是用来收敛的。另外这个乌梅有安蛔的作用,或者称为安蛔止痛。我们前面在讲驱虫药的时候说过,蛔虫,在躁动不安的时候,往往腹痛比较剧烈,这个时候,就要用安蛔的方法,让蛔虫安静,不要让它躁动,否则的话,很容易造成肠穿孔,或者这个胆蛔证,就是蛔厥证,就是剧烈的胆绞痛,因为蛔虫上窜进入了胆管里面,这个是胆道蛔虫。这个时候,一般不要用刺激性的驱蛔虫的药去刺激它,所以一般用安蛔的药。安蛔的药,最多的是酸味,是以乌梅为主的,当然我们前面学的花椒,它也有一点安蛔的作用,所以常常配伍在一起,比如张仲景的乌梅丸,就是这种情况。另外乌梅能够生津,这个很简单了,酸的,它不是通过清热,也不是通过益气、也不是通过养阴,就是能够直接地促进津液的生成,这个刚才(讲)五味子的时候谈过,李时珍说这个是感召相应,实际就是直接地刺激了我们味觉器官,促进了唾液的分泌,口腔当中的津液多了,口渴可能就暂时得到缓减,所以夏天,我们很多人都喝乌梅汤,就是用来生津止渴的,这个民间都普遍知道。甚至于有望梅止渴的成语,不但没 有吃,就听人讲这个乌梅,那口当中津液都增多了,这个也是李时珍说的感召相应,就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这种情况,其实李时珍这个见地应该是非常高的。另外乌梅这个止血,就用于一般的出血证,所以这个乌梅,就把它五方面的功效记住,主要是前面两个功效,它以收敛为主,又有一定的祛邪的作用,所以对于不完全是滑脱证,这个咳嗽或者泻痢,它也是能用的。另外有一个术语,要讲一下,396页,此外,乌梅外敷能消疮毒,平胬肉。这个地方指的胬肉就是疮痈溃破了以后,最后脓液干净了,新肉就要生长,或者烧伤、烫伤了以后,它也要长出新肉,从现代的医学就叫新生的肉芽组织,如果说新生的肉芽组织,中医所叫新肉,没有高出皮肤,就是正常的新肉,高出了皮肤,就认为它是一种胬肉,高出皮肤以后,可能这个疮口,或者这个溃汤面愈合了就留下比较明显的斑痕,那如果要减少斑痕,就不让新的肉芽组织高出正常的皮肤,用这个乌梅,研成细的粉末,有的时候也可以炒一下,研粉末,把它散布在表面,这个临床经验认为,它可以制止胬肉的生长,就是说新生肉芽组织就不会超过这个皮肤的表面,最后这个愈合了以后,斑痕就会减少到最小的程度,那么这个功效,就叫作乌梅的平胬肉,这是外科学当中的一个特殊术语,也是古人经常使用的方法,因为这个在教材上出现了,就顺便给大家讲一下,这个作为一个参考。 下面的一个药,诃子。这个是一个音译,这个译的音,(出自)梵文当中。(诃子)在唐代以前就开始传入了中国。从佛教,当时根据梵文的发音,把它翻译为诃黎勒。因为它是一个植物的果实,所以用子来命名,诃是它音译的第一个音,因为它是结合到中文的命名方式,比如说我们说的桃子、李子、梨子之类的,这个果实类的都用子来称,它也是一种果实,就称为诃子。所以在这个古方当中,很多是说的诃黎勒,那么这个黎字呢,有写水果当中的梨,也有写黎明的黎,因为是一个音译,所以它不一定都有相同的字,它在汉字里面没有什么准确的意思。这个诃子作为一个收涩药,这个煨用,尤其是用它的果肉的时候,煨用它的果肉的时候,它主要是一个收敛性的止泻药,它可以用于久泻久痢,这一点和乌梅大同小异,配伍这些(方面)也相同。也和乌梅一样,它的收敛性不强,甚至也有一点祛邪的作用, 所以诃子对于这个泻痢,邪气未尽的,也不是绝对的禁用,有时候也是可以使用的,所以在古今,都有把诃子用于治疗湿热的痢疾或热毒痢疾的,都能够找到这方面的例子,也就是说它有一定的祛邪的作用,加上它的收敛性不强,尽管不是最佳的适应证,但是它是可以使用的一个主治,但最佳的,还是这个久泻久痢。这个诃子如果生用,它主要是清肺止咳,主要用于肺热咳嗽,而且还有一定的祛痰作用,这个肺热咳嗽痰多的可以用。另外它能够利咽喉,尤其是这个声音嘶哑,用它来利咽开音,类似于前面我们学的蝉蜕,也是利咽开音的,如果不是声音嘶哑、咽喉痒痛,这个诃子,它也有清肺热、利咽喉的作用。在止血方面和乌梅大同小异,所以它可以和乌梅结合起来。这个诃子,有两点说明供大家参考,那第一个是我们的附药,有一个藏青果,过去很多人不知道藏青果是什么药,藏青果就是没有长成熟的诃子,成熟了就叫诃子,比较嫩的时候采收就叫藏青果。那么青果呢,是我们中药当中的那种橄榄,橄榄就叫青果,这个诃子,从它的外形,一直到它的性味、功能、主治,在幼嫩的时候,采摘的诃子呢,和这个橄榄大同小异,因为当时主要从南亚地区或者从西藏的南部,这样子把它运到内地来,所以把它称为藏青果,它与藏区有关的,类似于青果的一种药材,但它不是青果,它是诃子的幼果,这个同学们应该知道,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这个诃子在唐代的本草里面,就是刚从印度引进这个药物的时候,这个本草书,除了记载它的收敛性以外,把它作为一个收敛药,很多本草书都强调诃子的温中行气、开胃、补虚这些方面的功效,温中行气、开胃、补虚甚至止痛。在苏合香丸当中有诃子,现在往往不能解释,也是用诃子避免那些芳香的药辛散太过,也是从收敛来解释,其实这个苏合香丸我们前面讲过了,它最初就是拿来温中行气止痛的,那就是把诃子拿来作为好象这个方里面的木香、丁香或者白术这一类药一样地同类药,作为温中行气、开胃、止痛的药在使用,它是互相协同的作用,绝不是用它来收敛的,这样的一个应用,现在还保留在这个藏医和蒙医当中,在这个藏医学当中,诃子被称为百药之王,比甘草在中药处方里面使用的频率还要高,几乎所有的藏方,都可以选诃子,就是认为它是一个补虚的,是能够开胃的,行气温中的多方面的作用。所以你象现在我们经常见到广告有 一个产品叫作三勒浆,那么三勒浆呢,现在是用来抗疲劳,实际上就是相当于是中药用来补气,治疗气虚倦怠乏力或者这个胃口不开。那么什么叫三勒浆,就是三种被称为勒的这种水果制的一种液体制剂,其中诃子就是诃黎勒,是其中的一种,另外一个就是毗黎勒,就是现在的毛诃子,另外一个庵摩勒,就是现在的余甘子。三个药都是从印度传来的,它的译音最后都有一个勒字,所以当时就称为三勒浆,在藏方里面叫三果汤。它主要就是用来补虚的,所以如果把诃子完全认为就是个收涩药,那也是把诃子的临床应用太局限、太局限了,它除了这个以外,它应该还有多方面的功效,尤其是在唐宋时期,这个诃子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现在在藏医和蒙医当中,更加广泛,所以对于诃子这一类的药,都值得进一步地研究,可能还有很多潜在的我们中药里面到目前给忽略了的功效,所以这个是应该供参考,所以这个意思就是不要把诃子完全局限在收敛这个范围之内,这是关于诃子的问题。 下面一个(药)五倍子,这个药作一个常识性的了解。这个五倍子就是盐肤木上面的虫瘿,一种蚜虫,在它的叶片这上面形成的,在里面产卵繁殖的,它分泌的一个虫瘿。所以这个药它本身就是一个动物药,而不是植物药,过去本草里面,把它放在植物药类,这是不对的。因为这个药它含的鞣质,或者说鞣酸含量非常地高,这个优质的五倍子,可以含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这个鞣质,所以这个药它主要是在工业上使用,工业上,把它一个是印染工业,印染,一个是制革,加工皮革的工业上,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原料。那么在中药当中,这个药服用了以后,这个胃不舒服,因为含鞣质的量太高,好象马上胃都有一种紧缩感,好象胃都缩小了一样,所以不常用。大家知道五倍子,是一个收敛作用非常广泛的,每一种收敛的具体功效它都有,都可以使用,了解这么一点就够了,它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收涩药。 再下面一个药,罂粟壳。这个就是罂粟壳,是罂粟成熟了的果壳。它这个形状,象古代的一个陶罐,这个罂就是圆圆的,上面有一个小口,象古代的陶罐,(象)这种罂。里面的种子,是象粟米,白的,好象罂里面装满了粟米,根据它这个形状,和这样的一些特征,这样 子命名的,它里面的种子是和那个粟米一样,但是是白的,很细小的种子。这个就是在罂粟成熟了以后,就用刀在它的果壳表面划上一些小的口,里面就有白的液体流出来,把这个液体收集起来,干燥了就是鸦片,收集了鸦片以后,最后剩下来的这个果壳就叫罂粟壳。所以这个罂粟壳,因为里残存了少量的这种鸦片,所以它有类似于鸦片在西药当中应用的功效。第一它止泻,止泻的作用很强,所以这个罂粟壳,在临床上应用只能用于久泻、久痢,而且没有邪气的。(若)有邪气,因为它收敛性太强,不利于邪气的驱除,那是不行的,一定要没有邪气。另外它敛肺止咳,也是用于久咳虚喘而没有痰,没有邪气,因为它也有很强的收敛性的止咳作用,使咳嗽的动作不容易发生,如果有痰的话,那痰就排不出来,痰排不出来,在肺窍里面,就引起继发性的一些危害,所以在中药里面,把罂粟壳称为收后药。什么叫收后,久泻久痢,或者久咳虚喘,没有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了,最后,不得已的时候,邪气已经尽了,用它来解决最后的问题。收后药,一定要没有邪气。另外它的止痛作用也很强,所以它可以用于(脘腹)疼痛或者筋骨疼痛,这些都是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这个药是有毒的,这个毒性主要表现在成瘾性,经常使用的时候,就象吸毒一样,有一定的成瘾性,尤其是有的吸毒的人,有的时候,就想方设法,没有毒品的时候,就想搞罂粟壳来代替,所以这个是临床上应该严加控制的一个药,不能乱用,尽管它的毒烈的性质,或者成瘾性现在不能和鸦片,甚至从里面提取的生物碱吗啡,或者现在的其它的更加厉害的那样一些从里面提出来了生物碱这一类的毒品,那个我们不能相比,但是也是要高度地重视的,不能随便地乱用。这个药作为一般的了解,了解的主要是它的毒性,它的成瘾性,不能轻易乱用。 下面这个石榴皮不要求,也不讲了,就石榴的果皮,它就是一个收敛止泻为主的。 下面肉豆蔻,这个是肉豆蔻科的一个高大的乔木,是它结的果实里面成熟的种子。把这个果壳去掉,里面有一个种子,这个种子很类似于槟榔,里面也有槟榔那样的花纹,但是它是肉质的,比核桃、花生仁稍硬一些,但不象槟榔那样硬,很香的。这个药之所以用豆蔻来命名,它有类似于白豆蔻、草豆蔻、砂仁这一类的药,类似的功效, 这个相类似的就是温中行气,所以它可以代替象这个草豆蔻,白豆蔻这一类(药),用于中焦寒凝气滞,这个胀满、腹痛或者食欲不振,或者大便溏泻这样一些中焦有寒的病证,可以代替使用。同时它又是一个涩肠止泻的药,尤其是煨用了以后。但是这个药,温性比较强,它本身就是温中的,就是温里药,所以它用于这个久泻久痢,一定是寒证,就是虚寒性的寒证。因为久泻久痢在虚证当中也有虚热证,这个不适合虚热证,因为它本身是温里药,适合于虚寒证。这个药在这个止泻药当中,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一个药物,只要是证型相符,是属于虚寒性的,是很好的一个药。因为不管中药或者是西药当中的止泻药,在止泻的同时,尤其是收敛止泻,不同程度的都要导致腹胀,或者食欲不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止泻的药一般来说,都是抑制胃肠的运动,胃肠的运动被抑制了,也就是减弱了,减弱了,排气功能降低了,帮助消化的功能也降低了,所以一般在收敛止泻的同时,都会出现腹胀或者食欲降低。这个肉豆蔻,它也是一个收敛止泻的药,它不但不引起腹胀(或)使食欲降低,而且它能够消胀,行气消胀,还能够开胃,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它是一个很难得的一种收敛性的止泻药,但一定要用于寒证,这是关于肉豆蔻的简单的情况,一般行气温中是用的生的,与它的芳香油有关系,收敛止泻减少它的芳香油,(所以煨用)。 后面这个赤石脂和最后的禹余粮,这个都是作了解,一般常识性的了解。这两个都是矿物药,都是粉末状的,这个常常在一起使用。这两个药,也是有止泻的作用,这种止泻,就相当于西药当中,吸附性的止泻药,因为它是很细小的这种粉末,吃进去以后,它可以大量的吸附肠道里面的水分,它吸附在肠壁上呢,也可以减轻一些有害的因素对肠壁的刺激,所以使肠的蠕动缓慢,同时水分被吸附了以后,大便含水量就减少,所以通过这样的作用的机理来达到止泻的效果,它属于这种吸附性的(止泻药),类似于西药当中,过去吃什么活性炭,也有类似于赤石脂这一类的这个白陶土制成的一些制剂,这个机理是一样的,吸附肠道的水分,减少肠的蠕动,这样达到止泻的效果。另外这个药内服外用,都有一定的止血的效果,与它的吸附性也有一定的关系,那么止带,主要是指的内服。外用,这个敛疮生肌实际上 也是用它来吸附,减少这个分泌物,促进疮疡的愈合。所以这两个药,大家就记住它的功效,其实功效完全一样。这个禹余粮,也可以外用,敛疮生肌,并没有什么两样。所以我们前面在讲灶心土的时候说过,如果没有灶心土,可以用这个赤石脂来代替,但赤石脂,只有止泻和止血的作用,没有止呕的作用,这一点是代不了的,主要指的是这个药。这个赤石脂,它属于十九畏当中(的内容),它是不能和肉桂同用的一个药。这两个药都是了解的,只记功效就够了,临床很少用,只是今后学习张仲景的方里面,有一个赤石脂禹余粮汤,这一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本文档为【[讲解]中药学第76讲 止泻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63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1-26
浏览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