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琴音乐中的爱情故事

古琴音乐中的爱情故事

举报
开通vip

古琴音乐中的爱情故事李祥霆 古琴文化,作为中国古代音乐中地位最高的乐器及音乐门类,她丰富的遗产中,也保存有感人至深的爱情歌曲。古琴产生于三千多年前,在她开始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时。抚琴而歌即成为一种普遍的寄托思想、沟通感情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诗经》的“风”,“雅”类的诗歌都可以弹琴而歌(大约“颂”类的诗歌,个人自我弹琴而歌,应该也是可以的)。其中属于爱情类的为数不少,但是今天不作为琴歌在这里加以评说,因为当时的音乐无法保留至今,现存的《关眦》一曲,其音乐也应该是唐宋以来的产物,诗也是人们多以熟知的。 这里所要介绍的是,刊载于...

古琴音乐中的爱情故事
李祥霆 古琴文化,作为中国古代音乐中地位最高的乐器及音乐门类,她丰富的遗产中,也保存有感人至深的爱情歌曲。古琴产生于三千多年前,在她开始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时。抚琴而歌即成为一种普遍的寄托思想、沟通感情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诗经》的“风”,“雅”类的诗歌都可以弹琴而歌(大约“颂”类的诗歌,个人自我弹琴而歌,应该也是可以的)。其中属于爱情类的为数不少,但是今天不作为琴歌在这里加以评说,因为当时的音乐无法保留至今,现存的《关眦》一曲,其音乐也应该是唐宋以来的产物,诗也是人们多以熟知的。 这里所要介绍的是,刊载于现存的古琴专门谱集中的与爱情有关的琴歌。在现存的三百多首琴歌中,仅仅有七首属于爱情一类,实在是少得可怜。这应该是因为,大约从两千五百年前到清朝末年,古琴音乐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甚深,男女之间的爱恋之情,普遍受到极大的约束与压抑所致。也正因如此,这七首爱情琴歌就显得颇为可贵了。最早的一首是《湘江怨》。 《湘江怨》刊载于谢琳《太谷遗音》(公元1511年),其后有九种明朝琴谱,三种清朝琴谱。刊载有这一首琴歌: “落花落叶落纷纷,终日思君不见君,肠断断肠肠欲断,泪珠痕上更添痕。 一片白云青山内,一片白云青山外,青山内外有白云,白云飞去青山在。 我有一片心,无人共我说。愿风吹散云,诉与天边月。 携琴上高楼,楼高月华满。相思弹未终,泪滴冰弦断。人道向江深,未抵相思半。海深终有底,相思无边岸。 君在湘江头,妾在湘江尾,相思不相见,同饮湘江水。梦魂飞不到,所欠惟一死。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尽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不当初莫相识。 湘江湘水碧沈沈,未抵相思一半深,每向梦中相见后,令人不觉痛伤心。” 这首琴歌来源于汉代刘向《列女传》所记的一则传说:上古时代,帝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为舜帝的两个妃子。后来舜帝南巡死于苍梧,娥皇、女英二妃痛哭沥血死于湘江之畔。歌中所唱“肠断断肠肠欲断,泪珠痕上更添痕”表现了内心的极度悲痛。歌词中也明显的点出了抚琴而歌的情节“携琴上高楼,楼高月华满”,“相思弹未终,泪滴冰弦断”。中间有甚是浪漫的痴情:“我有一片心,无人共我说。愿风吹散云,诉与天边月”。更有绝望的哀啼:“梦魂飞不到,所欠惟一死”。真是“湘江湘水碧沈沈,未抵相思一半深”,“海深终有底,相思无边岸”的至情之极。 《文君操》又名《凤求凰》,刊载于《风宣玄品》(公元1539年),其后有六种明朝琴谱,五种清朝琴谱刊载有这一首琴歌,可见流传之广。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以一首美妙的琴曲,深深地打动美女卓文君的芳心,而使得卓文君深夜相访,一起私奔到成都,成为千古佳话。这一曲《凤求凰》就被作为司马相如当时打动卓文君的千秋绝唱而广为流传: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凤求凰》的歌词所展现的是一种十分浓烈的浪漫的痴情:“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用琴声来述说自己的内心深情:“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这内心的深切有痴迷的真情就是:得不到你的爱,我会死的-------“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因为最优秀的男子是凤,最美好的女子是凰,所以“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是凤的爱的最高理想,一旦这理想破灭了,凤自然就活不成。 《相思曲》又名《古琴吟》,初刊载于《重修真传》琴谱(1585年),其后有五种明朝琴谱刊有此曲。 “音音音,尔负心,真负心,辜负俺,辜负俺,到如今。记得当处低低唱,浅浅斟,一曲值千金。如今撇我古墙阴,秋风衰草白云深,流水高山何处寻。悲悲切切,冷冷清清,叫人怎禁。” 关于这首琴歌的来历,有两种记载,《重修真传》琴谱和《理性元雅》(1618)是一种;《琴学入门》(1864年刊)和《琴学初津》(1894年刊)是另一种。前一种说法是,宋代的大诗人苏东坡常“携妓抱琴”“游琼州红佛寺”,后来此妓忽然病死,苏东坡用琴作为殉葬品,“葬之寺后粉墙西”。又过些年,琼州太守晚上住在红佛寺:“忽闻女子哽咽悲声”,长时间不停,第二天加以追究,只有一位老僧人说道曾有上述那末一段事,悲歌的也许就是这个女子的灵魂。太守命令开挖其墓葬,发现一女子抱着琴,还有一阙词,名《相思曲》,与夜里所听到的歌相同。 后一种说法是苏东坡“宿灵隐山房,夜半闻女子歌”,跟随她歌声,直到墙下而消失。第二天挖掘出一张古代的琴,依据那一首歌而作了这一曲。 两种说法都归结到一个主线及结局:夜闻女子悲吟,而得古琴与哀歌。如此,这一曲《相思曲》自非寻常了。各种所唱的是一种被抛弃的凄凉,孤寂与怨痛:“如今撇我古墙阴,秋风衰草白云深”,知心之人已背离而去,“流水高山何处寻”。相比当初两心想并,轻歌心曲,慢品美酒,“低低唱,浅浅斟,一曲值千金”,其悲切之情,似非语言文字所能形容者。 《妾薄命》刊载于《理性元雅》(1618年),共是四段。但是实际上第三四段的歌词与第一二段的歌词完全相同。 第一段的内容是对自身美貌减退的伤感,却又表现了一种对自身真情美质的自负:“以容事悦己,红艳焉可常”;“色衰情不薄,情厚莫言丑”。第二段则先对曾经互相恩爱的两个人作了美好的回顾:男的是个如意郎君:“爱卿”,女的是个美妙伴侣:“佳配”。当时笑的时候是美的,皱眉的时候也是美的:“笑好颦亦好”,生气的时候是亲,骂的时候是爱:“懊亲詈是爱”。可是如今,自己心没变,却是“郎心有他人”了,而且句句话他都觉得不中听了:“话出便生嗔”。这几句歌词很有民歌风,而最后的炼句更有明显的民间气了:“要食家常饭,要暖床头妻”。在作为文人艺术的古琴音乐的琴歌中,实在是难得一见。 《秋闺怨》刊载于明代《陶氏琴谱》(确切年代不详)这是一首表现在外征战者家中妻子的思亲之痛。 歌词的开始部分,把寒秋闺房中,孤独凄凉的女子想念亲人的深愁,做了充分的描写,例如:“金井梧桐,怯西风黄叶飘零”,“望眼将穿”。中间部分述说自己好像织女和牛郎一样,被天河隔断,不得相见。因为亲人“受尽了那奔波”,陷于“兵戈交加”的“征伐”,后悔自己未能改变亲人建功封侯的追求:“悔不能,君重封侯妾试轻”。最后则是痛述自己是:“愁清海洋的那深”,“谁怜我瘦的这怎支撑,病得那不安宁”,哀怨万分。真挚的歌词之中有些元曲风格,也可以说是有些民间气息。 《鹤冲霄》刊载于《和文注琴谱》(成书于1676年前,此处“和文”是指日本文字)亦见于《东皋琴谱》(1771年) 明初末年,中国僧人东皋禅师(姓蒋名兴畴)东渡日本,传佛法,也传琴学。《和文注琴谱》及《东皋琴谱》都是他的日本弟子根据他的传授与传谱所整理成书的。 “苹叶软,杏花明,画舡清。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这是一曲明丽典雅而又颇为含蓄的爱情歌曲。有轻盈的船,明媚的花,软嫩的叶,还有绿色上的鸳鸯相伴,划船而歌,充满诗情画意。此时在妙龄淑女的伴随之下,已不只“道是无情还有情”,而是实实在在的“几含情”。了 也许有人奇怪,为什么僧人的琴谱里有歌唱爱情的歌曲。我想这应该与日本佛教的教规独特性有关,在日本,出家人是可以娶妻生子的。因此爱情歌曲并不为忌。 《长相思》(刊载于《和文注琴谱》),《东皋琴谱》) “红满枝,绿满枝。宿雨恹恹睡起迟,闲庭花影移。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 这一曲琴歌是以一个女子的身份来表达相思之情的。是一个淑女“宿雨恹恹睡起迟”,对这安静的庭院,太阳移动着花影,想念着,盼望着不知几时才能归来的爱人。是一片深远的痴情,令人难以不为之感动。 从以上这七首表现爱情的琴歌可以感到,古代人在爱情方面的感受与表达,尽管与今天的并不相同,但是在爱情感受的或真挚,或浓郁,或深切,或强烈,却是一致的。
本文档为【古琴音乐中的爱情故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110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KB
软件:Word
页数:3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