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教育新理念之二:掌握学习理论

国际教育新理念之二:掌握学习理论

举报
开通vip

国际教育新理念之二:掌握学习理论国际教育新理念之二:掌握学习理论 2.1背景与内容 掌握学习理论的背景分析 二战以后,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大发展,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也获得了大规模的发展。但是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差生”问题便是困扰各国教育的问题之一。而同一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美国1958年颁布了《国防教育法》,开始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和掌握尖端科学技术的精英人才,以应对来自苏联“人造卫星”的挑战,保持美国的霸主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布鲁纳学科结构基本理论为指...

国际教育新理念之二:掌握学习理论
国际教育新理念之二:掌握学习理论 2.1背景与内容 掌握学习理论的背景分析 二战以后,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大发展,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也获得了大规模的发展。但是各种各样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也随之而来,“差生”问题便是困扰各国教育的问题之一。而同一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美国1958年颁布了《国防教育法》,开始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和掌握尖端科学技术的精英人才,以应对来自苏联“人造卫星”的挑战,保持美国的霸主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布鲁纳学科结构基本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中小学课程改革,由于片面强调课程的深度和难度,致使教材深奥难懂,不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教学内容过于抽象,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因缺乏学习兴趣,厌学的情绪普遍存在。这些改革措施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学校大批“差生”的出现。而这一后果却是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背离的。 在新技术革命时期,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依靠新的科技成果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和变化。这种发展和变化对劳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力需要具有比过去更为复杂的技能。这就需要扩大教育范围,只让少数人完成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教育,解决不了这一迫切需要。因而,发达国家必须使更多的人接受,并且不是一般地接受,而是成功地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并且为之寻找到一条合理的途径。“问题已不再是找到能够成功的少数人。根本问题在于确定怎样才能使年龄组中最大部分的人有效地学会那些技能与学科内容——它们被认为是在复杂的社会中发展自身所必需具备的。”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为了在新的条件下,维持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在全球的实力地位,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育学教授布卢姆提出了面向绝大多数学生的掌握学习理论。 另一方面,传统的教育中每个教师在新学期或新课程开始时,总怀有这样的预想: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将完全学会所教的许多事物;三分之一的学生将不及格或刚好通过;另外三分之一的学生将学会所教的许多事物,但还算不上是“好学生”。这一系列预想(得到学校分等的方针与实践的支持),通过分等程序、教学方法与教材,传递给学生。这种传递造成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通过分等程序,学生的最后分等与最初的预想相差无几。布卢姆对这种“预想”提出尖锐的批评,指出,现代美国教育的实践牺牲了大批学生;这种传统的教育“预想”是当今教育体制中最浪费、最有循环性的一面。它压制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破坏了相当数量的学生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概念。 布卢姆指出:“目前的教育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从结构上来看要崩溃了,就像一座快要倒塌而要伤及房客的旧房子,应该彻底重建。”那么,应该如何重建美国教育?布卢姆认为:“不论是更多的教育机会,还是日益增加的教育方面的经济资助,对于改善对每个学生的教育并无多大效果。增加经费、新的时髦做法,或者教育体制结构方面的重大而彻底的变革都不能解决问题,依我看,解决办法在于我们对学生与学习的看法的改变。”由此,布卢姆提出了他的掌握学习理论,并因此而被称为是“摧毁美国教育的人”。他的关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思想体现在《教育目标分类学》(1964)、《学生学习的启蒙形成和总结评价 手册 华为质量管理手册 下载焊接手册下载团建手册下载团建手册下载ld手册下载 》(1971)、《人类特性和学校学习》、《教育评价》等一系列著作中。 掌握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教育目标的分类 在布卢姆的整个教学理论中,教育目标是组织教学、课程编制和教育评价的基础。教学目标分类是掌握学习理论的重要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学习理论实施的基础性工作。 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布卢姆把教育中应该达到的全部教育目标分为3个不同的领域: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按层次水平由低到高,每个领域又可以此分为6个类别: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每一类别下面,又包括一系列亚类。我们以认知领域为例,来看看布卢姆是如何对教育目标进行具体分类的。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水平,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6类: 一、知识。 布卢姆认为,知识应该包括3个方面内容:什么是知识;知识的种类;掌握知识的重要性。 布卢姆给知识下了如下几个定义: “这里所讲的知识是指:那些注意记忆的行为和测验情境,这种记忆是通过观念、材料或现象的再认或回忆而获得的。” “这里所讲的知识是指: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或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按照各种行为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这样一种顺序,布卢姆把知识分为具体的知识、方式方法的知识及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3大类。他把这3大类知识又分为若干亚类。这样知识的类别就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明确和具体。那么,掌握什么知识才算真知识?布卢姆说:“如果知识不能被用于新的情境,如果知识不能按某种与原先遇到的不同形式来使用,那么,这种知识就没什么价值。这些知识的概念的外延往往近乎分类学中定义为‘能力和知识’的知识。”因此,只有那些能够被运用的知识才算真知识。 为何要把掌握知识作为教育的目标呢?掌握知识的重要性何在? 布卢姆认为: 第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会随着知识或信息的增加而提高; 第二,知识是其他教育目标的基础,也是情感分类的基础; 第三,知识是衡量一个人受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因为个人的成熟程度往往以知识的增长情况来判断; 第四,学生将来选择职业的需要。布卢姆认为,“在学生作出固定职业选择之前要求他掌握的知识,比他已经做出固定职业选择之后所需要的知识,要有更大的广泛适用性和普遍相关性”。 二、领会。 领会是比知识更高的一个层次,是最低层次的理解。布卢姆把领会按其作用分为转换、解释和推断3个不同水平,并分别作出了解释。他说,“关于领会目标的主要考虑,是观察学生是否超出了知识目标……达到了理解”。 三、应用。 布卢姆不仅要求对知识要理解,而且应该会应用。他认为应用知识的目标应包含3种类型:原理和通则、新问题和新情境,以及应用能力。随后对此3种类型的目标进行了具体解释。在谈到领会和运用目标的区别时,他这样总结:如果说“领会的标志在于,当说明抽象概念的用途时,学生使用该抽象概念”,那么,“运用的标志在于,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生会正确地把该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境”。 四、分析。 分析是利用知识、领会、运用的一种复合能力,它“注重把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作为教育目标之一,分析也包含3个层次,即要素分析、关系分析和组织原理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以区别了解事物的内部关系。布卢姆认为,熟悉客观条件是进行分析的前提,“学生必须学习的不仅是如何进行分析,而且包括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和应用分析。” 五、综合。 综合是对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进行加工,以组成一个新模式或结构,或把它们改组成一个新的、更清晰的整体。 六、评价。 评价是为了某种目的,按照一套既定的标准或准则对观念、方法、材料等的价值做出判断。这种标准可能是内部的证据,也可能是外在的标准。布卢姆对依据内在证据或外在标准进行价值的判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以上对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方法进行的仅仅是简要介绍。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是一个符合逻辑的、分层次的、可理解的、可掌握的、可测试的知识系统。它为制订课程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编写教材、测试成绩,以及教育评价提供了依据,为观察和分析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框架。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可以确定出中小学各门学科的具体教育目标,根据这些目标施教、测验、评价,有助于大多数学生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为掌握而教”和“为掌握而学” 一、为掌握而教。 “大多数学生(也许是90%以上)能够掌握我们所教授的事物,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这就是布卢姆为掌握而教的核心思想。 布卢姆认为:大多数教师设想他们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能胜任学习,另外三分之一将不及格或刚刚通过,余下的三分之一则处于中间状况。他认为这种想法“是当今教育系统中最浪费、最具有破坏性的一面。它压抑了师生的抱负水平,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布卢姆坚持认为,90%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课程中的材料。为此,布卢姆与他的助手们进行了长期的研究。通过实验、观察、追踪研究,他们得出结论:除了百分之一二的超常儿童(即所谓天才儿童)和百分之二三的低常儿童(包括智力、情感、体格等方面有缺陷的儿童)之外,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学习动机等方面,并无大的差异。只要有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条件,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布卢姆认为,造成半数以上学生不及格的原因,一方面是课程设计和方法的不完善;另一方面的原因,也在于他们的教师并没有去期待他们掌握。布卢姆认为要想使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必须使教师具有对所有学生的期待,而不只是对一部分学生。教师应当向学生解释掌握性学习与一般学习有何不同,并向学生表明自己的信心,相信绝大多数学生应当而且能够达到掌握水平。 为掌握而教的思想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这就意味着,在掌握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传统教学往往根据正态分布曲线,来给学生进行成绩的等级评定,据此把学生划分为若干等级。布卢姆认为,正态分布只能说明学生在总体中的次序和位置,而不能说明他们掌握知识的水平。而且这种做法往往容易使教师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即“他们会把学生的学习能力看成是一种持久和稳定的东西,也就是说,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最初发现的学习差异,不仅会在他们整个学习生涯中表现出来,而且会贯穿于他们的一生”,因此,“差生只能学习最简单的和最具体的概念,而优生则能学习某一学科中复杂的、抽象的概念。”布卢姆对此进行了驳斥。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改变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天生的、固有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大,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得到弥补的。布卢姆认为,学生之间存在个别差异,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先前的学习水平和他所受教育质量的差异,只要在这两方面进行改善,就可以大大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他认为,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并且找到帮助每个学生的方法,那么,至少在理论上说,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只有相信这些,教师才可能摒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和做法,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期待所有学生掌握所教的 内容,最终使大多数学生达到他们能够到达的发展水平。因而,为掌握而教也是一种教师学生观的重大转变。 为掌握而教的教学,把教材分成以一二周为期的单元,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形成性学习单元之间要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发现并弥补群体教学中引起的学习误差,了解每个学生尚未学会的东西,以改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方法上,采取“给学生第二次机会”,即在每个单元完成之后进行“诊断测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让通过测验的学生,由另一位教师有计划地作与第一次不同的讲解,一直到他们掌握有关教学内容为止。这种方法被称为“给学生第二次机会”,“对目标射第二次箭”。 二、为掌握而学。 布卢姆的说法,这是学习对学生自我观念所产生的影响。布卢姆认为,每一个人都在寻求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承认,他也会把自己看成在他自己的能力或成功受到信任的领域是足以胜任的。掌握学习就是要使学生确认自己的学习能力,把自己看成是胜任学习的。 布卢姆认为,学生经常表现的不及格和学习不胜任,会引起学生怀疑自己的应付能力,因此要引导他们在校外体验中寻求信任和胜任。布卢姆强调,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功经验,他们就会不仅在校内,而且在校外都会完全地拒绝学习。中学生和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大量神经过敏行为,都是在学校学习方面受到惨痛挫折的后果。 学习能给学校带来生机,给学生带来信心,并帮助学生在各类学习中发展一种毕生的兴趣。布卢姆认为,如果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了解所期望于他们的是什么,如果教材合适,教法设计得当,在教师态度、教学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条件,与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反馈的经常评价测验相结合,那么,90%以上的学生都能为掌握而学习,并达到掌握的水平。 当然,在为掌握而学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能力的确认和信心的树立要经过一个过程。例如,当学生在单元群体教学中,学习某一材料遇到了困难,他便需要运用矫正手段,寻找学习尚未掌握的材料的另外一种方法,挑选最适于他学习的手段,并在这个问题对以后学习可能产生影响之前就解决。矫正工作在课下进行。教师通过矫正工作,让学生看到他们完全能达到目标,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而这更多的努力又促使学生顺利地完成矫正,补上学习的漏洞,排除障碍,达到掌握水平,同时也促进了自信这一重要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掌握学习的策略 “掌握性学习有许多切实可行的策略,每种策略必须与处理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某种方式相结合,即把教学与学习者的需要与特征联系起来。”根据这一原则,布卢姆制定了掌握学习的各种策略。 一、关于教师的问题。 他认为,实施掌握性学习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位好导师”。这种“好导师”应该不受缚于传统教学,不按正态分布曲线规定分数等级来评定学生,并且能够为学生掌握性学习提供适合他们个别差异的方法。 二、关于教学材料使用问题。 布卢姆认为,学生使用一种教科书不能掌握原来所用的概念时,便可采用其他教科书。如果教科书中的概念仍不能掌握的话,那么可采用“练习册和程序化的教学单元”。 三、关于教学组织形式问题。 除群体教学外,布卢姆主张采用能力分组的小组研究和个别指导的研究方式。他说:“每个学生也许需要十分不同的教学类型、质量,才能够达到掌握水平。这就是说,经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不同的学生可以学会同样的教学内容,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 四、关于教学时间问题。 布卢姆认为:“花在学习上的绝对时间量(校内或校外)并不决定学习水平。应当允许每个学生得到他学习一门学科所需的时间。”“如果学生在学习上花了所需的时间,那么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掌握水平。”他认为,“掌握性学习策略的任务便是找到改变每个学生所需的学习时间的方法,找到为每个学生提供所需的时间的方法。” 五、关于教学方式方法问题。 教学方式方法多种多样,选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采用这一方法使学生不能学会所教教材,教师则可选择其他方式。其选择和运用,以有利于促进学生高水平地学习该学科为原则。 六、关于师生的系统反馈和矫正问题。 布卢姆认为,“掌握性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学习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和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反馈通常采用简要的诊断形成性测试的形式”。通过形成性测试揭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协助学生矫正错误,促使他们达到教学目标。正因为教育目标是可测试的,一个学生能否掌握教学目标,通过形成性测试,可以得出结果。因此可以说,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教育评价乃是掌握性学习的理论依据,也是实现掌握性学习的有效手段。 掌握性学习理论的操作 布卢姆在阐述了其掌握性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后,制定了在教学中运用掌握性学习理论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1.确定每个形成性学习单元的内容与目标,制定规格明细表,详细分析表内所包含的要素,以及各种要素的层次结构关系,确定各要素的重要性程度。 2.编制形成性测试的试卷两份,两份试卷都必须包括本单元所有要素,并在原则上要求等值。 3.在单元学习后进行形成性测试(一般需要25~30分钟)。 4.给学生第二次机会,并在随后两三天举行平行性测试。测试答案(一次或二次之和)的准确程度达到85%,就表示学生对该单元达到了掌握水平。 5.教师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矫正,以确定学生对该单元教材掌握的情况,或者复习那些学生感到特别困难的概念。矫正手段设计用来重新教授单元形成性测验中的某些项目所考核的内容,但方法不同于该单元最初的群体教学,矫正的方法有多种,一般在课下进行。矫正工作应该安排好,使教师用的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而学生又不感到是额外负担。 以形成性评价作为重要手段的掌握性学习的教学,突出的优越性表现在:1.它能帮助学生发现和矫正他们答错的问题和需要补充学习的概念、技能。布卢姆通过实践,发现最有效的纠正程序是让学生小组(每组2~3人)利用半小时左右时间检查各自的测试结果,互 相纠正。掌握性学习的教学成果取决于改正过程的有效性。2.强化已达到掌握水平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对这些学生,良好的测试成绩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表现出更浓的兴趣、更强的决心,形成良性循环。3.形成学生学习的准备性。这种教学为学生安排了每一单元的学习时间表,这就使学生了解规定时间内应学习掌握教材内容,并为测验做好准备。形成学生学习的这种准备性有利于督促、激励他们抓紧时间,努力学习。 布卢姆曾指出,许多学生所以未能取得最优异的成绩,问题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于他们各自特点所需要的教学帮助和学习时间;为掌握而教,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2.2简要评价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掌握学习理论问世以后,美国有许多学校都开展了“掌握学习”的实验,效果比较好。芝加哥大学两位教育学博士进行的实验(个别教学、掌握学习、传统的群体教学条件下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表明:大约90%的个别教学组,70%的掌握学习组的学生达到了终结性成绩水平,而群体教学只有20%达到。理科教师沙伦·贝尔对《纽约时报》记者说:“学校完全变了样,停学率戏剧性地下降了……我们发现不断根据学生的水平来要求学生,他们就不断获得成功”。 “掌握学习”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增强,学习效率提高。实验班学生学习的东西多,差生学习成绩提高快。 2.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的热情高,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得到改善。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获得了成功,因而改变了他们对学习的自我观念。运用掌握学习理论的班级学生对学习更多的是抱着热爱的态度。他们的自信心、对学习内容的兴趣都比较高,乐意合作学习。 3.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信心增强。在掌握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变得十分成功。这种发现促使教师进一步转变了传统的学生观,不再认为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学习成功,所以,教师不再需要用行政手段来督促学生学习了。 4.最为明显的一个效果,就是大多数学生达到了掌握水平。 实验结果表明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对于中小学教育如何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何解决使差生得到应有的发展等教育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同时,作为当代的一种教育理论,掌握学习理论的积极意义同样是明显的:它的“人人都能学习”的信念扭转了传统教育中非科学的学生观;它树立了既重视系统科学知识,又十分重视能力形成的教育目标系统;它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评价与反馈,强调学习有难易区别和连续性,使大多数学生在下一步教学之前,都达到掌握水平,为学习不断成功开辟了道路。掌握性学习不论从实践,还是理论角度,都有许多的优点,但是也有不利因素,这就是:“一般来说,实验班的学生所需的时间比控制班学生大约多10~15%。”在实践中运用掌握学习理论时,要避免用超额的学习时间来使学生达到掌握水平的极端做法。应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不搞时间本位,从而加重学生负担,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2.3 案例 全员育人导师制案例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心得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我余额宝案例 分析 布卢姆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即最后能够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掌握学习教学法就是为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条件和足够的学习时间,通过反馈——矫正方式,促进大多数学生掌握学习材料。实施掌握学习教学法可以分为5步:第一,确定教学内容和日标,划分教学单元;第二,实施教学计划;第三,测量学习结果;第四,根据存在的问题,给学生第二次学习机会;第五,有针对性地重讲有关内容,并进行第二次测验。 国内小学教学中,把掌握学习法的实施与其他教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目标教学结构,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五步教学法”:亮——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或口头说明);议——师生围绕目标,紧扣教材进行议论;练——进行目标分类练习,巩固和深化新知;测——根据学习目标,对达标情况进行检测;评——自评、点评、抽样评,让学生了解评价结果。 案例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含有一般“方向”作用,具有总体的、终极性的意义,如加法运算定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能够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作一些简便运算”。而教学目标含有具体“过程”作用。 布卢姆提出了一整套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掌握学习”教学理论和实施策略:1.设计掌握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应用、评论等由低到高的思维层次;2.进行“形成性测验”和“平行性测验”,以及“诊断性测验”、“终结性测验”,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3.学习评价,按目标分类,进行科学分析;4.矫正,对没有达到掌握标准的学生进行补课,指导直至达到掌握。表现为个别的、部分的、阶段的意义。教学目标必须制订得具体、明确。如:加法运算定律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运用“掌握学习法”要注意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层次练习,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学习评价,及时反馈、矫正。案例二掌握学习教学法的运用运用掌握学习教学法,先将小学语文第9册的30篇课文划分成8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一般为两周。按照直线式或层次式安排好互相衔接的材料。然后确定每个单元具体的掌握目标,编制出所学内容的“双向细目表”。纵栏为学习的内容,如汉语拼音、认字写字、词语、句子、语法标点、修辞逻辑、阅读、写作和听说等等。横栏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方面的行为变化。接着,根据单元教学目标,以群体教学的形式进行讲授。在完成单元教学任务之后,实施形成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分A、B两卷,两卷的题目类似,但又非简单重复。先让学生做A卷,试卷批改后进行补充学习,再做B卷。不过,只要求在B卷里做A卷中错误的部分。做对的,可以计入总分。达到80~90%的为掌握,可以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8个教学单元全部掌握后,进行终结性测验,试题要覆盖所有的目标。最终的学习成绩,是以通过的单元成绩和终结性测验的成绩确定的。
本文档为【国际教育新理念之二:掌握学习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57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9-08-26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