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谈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及影响

浅谈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及影响

举报
开通vip

浅谈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及影响浅谈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及影响 浅谈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及影响 摘要: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方面都有产生过极大影响。其得到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在选官制度的视野里我们应全面、客观的审视这项制度综合其利弊得失为今所用。 关键词:科举制度选官制度利弊 科举制度在中国施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这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吏的制度不仅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甚至民族心理产生过巨大影响对西方建立现代文官考试制度亦有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

浅谈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及影响
浅谈中国科举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利弊及影响 浅谈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及影响 摘要: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方面都有产生过极大影响。其得到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在选官制度的视野里我们应全面、客观的审视这项制度综合其利弊得失为今所用。 关键词:科举制度选官制度利弊 科举制度在中国施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这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吏的制度不仅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甚至民族心理产生过巨大影响对西方建立现代文官考试制度亦有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举制自身的局限以及弊端逐渐暴露阻碍了社会尤其是教育的发展最终被历史淘汰。 1 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科举考试制度始于隋代但追根溯源其初始形态是汉代的察举制。察举制就是由地方官察访人才、举荐朝廷的制度察举制后来也逐渐采用考试但总体还是以推荐为主。汉高祖十一年前 196刘邦下诏求取“贤者智能”之士令相国、诸侯王、郡守等各级向朝廷举荐本地贤士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开下诏广泛察举人才。到汉文帝十五年前 165 年下诏令各地方长官举荐贤良之才并且 。“上亲策之傅纳以言” 这是中国最早的策试汉代著名的政治家晁错就在举中。这种皇上提出策问举子对策回答然后评定等第的书面考试方式不仅是制科考试的开始也是殿试的开端标志着我国考试制度的正式建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 134 年开始出现岁举科目即定期举行、有名额和具体规定的科目它的出现标志着察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此后察举制朝着更加注重才学的方向发展。 到了隋代出现进士科由于进士科在后来成为考试举人中的主要科目因此人们一般把隋炀帝在公元 606 年创设进士科作为科举制度形成的标志这在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历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较之从前科举考试对知识技能的考察有了比较客观和稳定的标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轻门第、重才学、任人唯贤是当时社会的一大进步。科举源远流长它渊源于汉起始于隋发展于唐变化于宋定型于明。明代科举借鉴前代科举的经验将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统一合流并在考试内容中演化出八股文这种考试文体在取士布局中定下分地配额的格局这使得科举制度更加成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科举的地位科举制到此达到鼎盛。到了清代科举集数代之大成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但是施行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也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它的弊端此后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改进和革新例如增加复试、设立算学科举、设立经济专科等但这些改良已经无法改变科举制度阻碍社会变革这一现实科举制终于在中国封建政治制度行将结束时沉入历史的滚滚洪流中。 2 科举制度的特点和积极作用及影响 科举制度作为选官制度来说比之历史上采用过的世袭制、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等来说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其显著特点便是显示出了极大的公平性和公开性。首先很大程度上的扩大举贤范围。根据历史记载除少数几种人以外不论贫富均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因此可以说科举制度是打破了阶级桎梏的即便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同样有通过这一竞争选拔途径取得个人社会地位的机会。其次在考试制度上采取多种措施体现选拔的公平。例如对主考官实行“锁院”制度使其与外界隔绝以避免发生行贿受贿、请托舞弊的事件别头试即为了防止各级考官徇私规定有与有关官员有亲属关系的应试举子必须回避另设考场糊名即密封试卷的卷头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糊住从而便于高官以统一的标准公平地判卷誊录即将考生的试卷统一重新誊写一遍防止阅卷人凭笔迹舞弊。这些方法有不少沿用至今。此外还有一系列严厉的惩罚制度如“废举者”法令用以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纵观世界政治的历史不仅是在封建社会的中国甚至在欧美各国科举制度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1 较为科学地选拔人才维 护政治统治 由于科举考试是通过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判标准来择优取士并且打破阶级的束缚使得各个阶层的人都能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正如余秋雨所说“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势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得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都有可能被举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为你保持着机会。”不可否认“科举取士确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是选官任能的最佳形式和途径是最大程度上吸引知识分子尤其是社会中下层人士加入国家政治行列的最优制度。”因此科举制在保证统治者掌握对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权的前提下同时使封建政权取得更多阶层的支持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相对缓和社会阶级矛盾进一步扩大其统治基础并且有利于提高封建官僚队伍的政治、文化素质成为封建统治者强化其思想统治、巩固皇权的有效手段。 2.2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造就重学之风 “学而优则仕”这一观念至今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参加科举考试有志之士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和领悟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精髓并且进而发扬和丰富其内容。并且由于这样一种不限门第的选拔任用人才的方式提供给许多人摆脱困境、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中国自古以来不论贫富贵贱皆重视教育的重学之风。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治权利执行者的文化素质也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 2.3 影响现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政治录用的典范而且对近现代各国政体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欧美各国在 18 世纪以前多实行贵族世袭制、君主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机制进行文职官员的选用。这些任用办法不可避免都会因为“人”的关系带来结构性的腐败削弱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而我国的科举制度采取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尽可能大的向平民开放倡导公平取士唯才是举正体现了“机会均等”原则。这与资本主义启蒙时期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当西方了解了我国的这种选官制度后大为赞赏进而仿效成为近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胚胎。之后西方各国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由于英国当时国力强盛所实行的文官考试制度又较为系统且卓有成效因而成为其他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国效法的榜样。1883 年美国也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并于 1893 年进一步完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借鉴西方文官制度以建立公务员制度才发现西方文官制度是从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学过去的。1983 年当时的美国人事 “当我被邀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惊总署署长艾伦坎贝尔应邀来北京讲学时曾说:讶。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到文官制度的时候都把文官制度的创始者归于中国。”科举制对欧美现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堪称为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3 科举制度存在的弊端 科举制度为历史所淘汰必定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及与社会发展不匹配所造成的。 3.1 考试内容单一知识结构僵化 、 科举考试规定必须学习儒学经典考试内容多是《四书》《五经》、策论和诗赋之类读书人所学内容均以科考为目的。科举制度发展到后期明清的八股文造成了“因命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范围狭窄士子揣摩 试题 中考模拟试题doc幼小衔接 数学试题 下载云南高中历年会考数学试题下载N4真题下载党史题库下载 读时文选本模拟仿作而束书不观不务新知”的现象。儒家历来重纲常伦理而轻技艺因此大多数读书人为了仕途为了出人头地把学习的精力都集中在儒家经典上对于其他自然学科的知识毫不关心。人们的知识结构逐渐狭窄僵化思维被禁锢甚至胸襟狭隘、目光短浅。此时科举制重伦理轻技艺重才能轻德行仅仅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而已失去了选拔优秀人才的意义。 3.2 与时代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 科举制作为一项选 官制度决定着政治人物的诞生和发展必定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灭亡是有着必然关联的。随着历史的推进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动地走上了近代化道路社会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经济上新兴的工业经济对科学技术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科举制的考核内容将自然科学完全摒除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之外在这样的选拔制度下无法培养出需要的人才也无法推动经济的发展。从政治上科举制度造成官员普遍思想教条僵化、目光短浅的情况无法应对政治制度的革新与变化无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陈旧的社会制度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时必然将被取代。不论是当时的中国封建社会还是当时的中国科举制度都不能幸免。 3.3 仍然存在选拔不公 虽然一再强调科举制度体现了极大的公平和公开然而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它不可避免的仍然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性。在少数几类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中就有女性。科举制度始终将女性排斥在外这与时代进步所带来的“男女平等”观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也不为社会发展所认可。此外科举考试的层层选拔不仅需要应试者投入大量的时间更需要投入相当的财力。很多人因为家境贫寒而没 “学而优则仕”这条在当条件读书有的即便自学成才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承担其远赴京城参加考试。时几乎是唯一的出人头地之路很大程度上只为了富裕人家、官宦人家以及书香世家的子弟铺就。因此科举制的公平性是有限的。 我们审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这项遴选政治权利精英的机制不可否认的由于其自身的弊端及其历史局限性它必将为历史所淘汰。然而古老的科举制作为一种精巧的政治录用方式不仅在我国政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至今对世界各国政体的人才选拔制度产生着不容忽视的深远影响。因此在正在进行着的政治实践与社会发展中我们仍然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丰富中国科举制度的内涵以史为鉴用以促进当今政治人才选拔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丽梅.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兴衰J.兰台世界201001:55-56. 2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701. 3张靖.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探略J.中国人才200309. 4张靖.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探略续J.中国人才200310. 5刘宏章.科举制度的政治功能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
本文档为【浅谈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及影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12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0-06
浏览量:608